陪读,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

时间:2022-01-19 04:27:12

陪读,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

新闻:陪读名正言顺进校园

2006年11月6号,成都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公寓来了两名特殊的“房客”,一位高三女生在父母的陪伴下,跟随班主任来到一间只有一张上下铺钢架床的寝室里,一家三口开始忙碌起来:挂蚊帐、铺床单、整理书籍、打扫卫生,不一会儿寝室就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

之后的一个月里,母亲将完全按照学校住校生作息时间表,和女儿一起起床、吃饭,陪伴女儿学习生活一个月。

该校校长称,学校尝试推行学生寝室向家长开放,旨在将家长陪读完全引入校园,为陪读家长和学生提供最大的方便。当然,陪读时间是有期限的,允许家长入校陪读一个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去适应高三紧张的学习和生活。

陪读,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尽管在任何字典里都检索不到,但陪读现象,这些年却如野草般快速地蔓延。从农村到县城,从县城到都市,为了孩子,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断向学校周围进发,安营扎寨。

现象:名校附近出租房紧俏

一所重点中学外,一则求租启事贴在校同外:“由于女儿在外语中学上学,现需要两室一厅或多居室一套,亦租亦买,有意者请联系……”按照启事上的号码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说起陪读她也很无奈,女儿上初一,自理能力比较差,住得近才能照顾更周全。 “现在外国语中学附近能租的房子早给别的家长租了,看来我们行动太晚了!”

一位房屋中介称,附近的房子格外抢手,尤其是到开学的时候,租金也比同地段的高很多。为了子女求学,父母往往举家搬迁以便“陪读”,即使房租高也愿意承受。高额的房租使学校周边小区的不少居民动了心,他们纷纷把自己的房子高价租出去,再另租一间便宜点的自己居住以赚取差价。一些小区,甚至变成了“陪读小区”。

家长陪读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更扎实地学到知识,体现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愿被当做温室里娇嫩的花朵,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不希望来自父母的压力。到底是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在两代人的观念碰撞中,这种中国特色的爱就在我们身边演绎……

“读”者“陪”者说

一份沉甸甸的爱

“读”者男孩秋秋,初三,在县城一所中学读书。

初中的头两年,我在镇上的中学读书。两个姐姐读完小学就辍学了,跟随爸爸妈妈到南方去打工,过年才能同一次家。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就过上了寄宿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父母每月会邮给我三百块的生活费。

我快上初三了,爸爸妈妈突然赶了回来,四处托关系找门子,花了不少的钱,把我送进了县城最好的中学。爸爸说,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也是全家的希望,最后的一年非常关键,他和妈妈要陪着我。

他们果真没再出去打工,在学校周围租下一套老房子安顿下来,爸爸在县城找了一份给饭店送货的工作,辛苦不说,收入也不高,妈妈则专门在家照顾我。起初我是那么欢喜,以为往后的日子天天都像过年。

从独自生活变成父母围着转的中心,欢喜过几天,就觉出不自在了。

我不经意说想要支荧光笔,那天晚上回家,爸爸就从兜里摸出了一支。要是放在以前,他总是能省就省。现在不管我要求什么,他都一口答应。妈妈每天都同着我转,每天我上学前,她都会问我喜欢吃些什么,早上六点多就起来准备,等我吃完收拾好房间,又该出去买菜,烧好午饭等我回家。家里最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了我。

可是这样的日子我并不快乐,也许是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突然来的汹涌的爱,我反而有些受不了,甚至可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我学习更努力了,月考成绩也的确进步了小少,可那种心理压力却让我难以承受,一想到父母为我付出这么多,万一考不上重高该怎么办?只要一想到这儿,我会整晚睡不着觉……

爱如大山

“读”者大学女生阿漠,经历了一次复读考上大学。

高中三年,我都在学校住读。第一次高考,我落榜了。妈妈认为我在学校贪玩,所以决定存校内租间房子管我,也方便照顾生活。听妈妈说出这个想法时我心里极不情愿,担心被同学认为太娇惯而被排斥,但我没有办法拒绝妈妈的决定。

房子是一位老师的宿舍,第一天搬进新家,我就吓了一跳,两边的邻居竟是自己的数学和生物任课老师。看着爸妈惊喜地和老师打着招呼,我的心却紧张得突突地直跳。

陪读后,父母的重心全转到学校了。出租房没有任何家电,父母吃完晚饭后就在空空的房子里聊天打发时间,只为等我下晚自习后,看看我是否还要吃点什么。

我们那里陪读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同学都住校,我感觉自己很不合群,加上老师是邻居,老是担心有人说我开小灶、搞特殊化。妈妈也常说,为你创造的学习环境这么好,你可要好好学习,周围的人都在看着。她是在激励我,但这让我心理负担更重。我担心成绩不好被同学说闲话;担心没考上大学,让家人在别人面前难堪;更担心辜负为自己付出巨大心血的父母,让他们失望。

我开始失眠了。有两_一个月我晚上一点睡意都没有,每天睡觉不超过5小时,可睡这么少白天竟也不瞌睡,只是烦躁和疲惫。妈妈不惜花钱给我买来大堆安神补脑的营养品,但没什么效果,更让我恐慌的是,梳头时开始掉头发。

在那样一种焦灼的状态下,我还是考上了一类大学,爸妈庆幸当初作了正确选择。可在我心里,如果说陪读对我学习有什么促进的话,那就是压力。但压力这东西,控制得好是动力,要是失去控制,便会适得其反。

以女儿为中心的两次搬家

“陪”者,一位母亲。

严格地说,我们并不是“陪读”家庭,女儿从初中到现在,一直住在自己家。但是,我们又和一般家庭不一样,女儿每升一次学我们就搬一次家。

女儿快上小学了,但我们住的小区可以就读的小学不理想,我和她爸爸就商量着在一所老牌小学附近买一套房子,把户口迁过去。那时候虽然手里积蓄不多,但是房价也不贵,买下了一套60多平米的二居房,既是投资也为了接送女儿方便,正式开学时,一家人搬了过去,把原先住的那套房租了出去。

女儿该考初中了,我们计划在重点初中附近买房,但房价太高了,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在附近租了一个单间,先将就着。因为没有厨房,房东不让开伙,所以每天我只好做好饭送来。为了让女儿及时吃到可口的饭菜,我变着花样给孩子搭配营养餐,每天提前把菜买好,让家人做好准备工作。我一下班就开始忙碌,做好后顾不得吃就马上送到学校。等孩子吃完上课去了,我才开始吃饭,但等收拾好餐具和房间,离上班的时间又近了。

这样一来一去太累太花时间了,我们卖掉了原先的一套房子,在中学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又一次举家搬迁,虽然我和她爸爸上班远了,搬家又非常麻烦,零零碎碎的东西太多,每次都要花大力气,但照顾到了孩子就是值得的。

成才总是艰辛的

“陪”者,一位父亲。

我们住在一间建在楼顶的小房,共两间,非常狭窄,进门的桌上放着一台陈旧的彩电,里间,书桌上摆着一台老式电扇,每到夏

天,全靠它不堪重负地摇着头,给儿子送去一丝凉意。这些家电不是邻居借的就是从旧货市场淘回来的。平日,儿子在里间书桌前温书做作业,我就存外屋看报纸,为了不打搅儿子学习,我一般不看电视。有一回下了20多天雨,等我们想看看电视节目时,打开机器,却没有图像――因为长时间没打开,里面的零件都受潮了。

孩子有学小提琴的天分,他又喜欢,我们做父母的自然该积极地为他创造条件。虽然我在县城里有份稳定的工作,可总觉得县城没有好的提琴老师,为了孩子,我毅然辞职来到了这里,让儿子读音乐附中。

这几年的陪读生活是艰辛的。刚到时,为了省钱,我们住在一片老房子的小招待所里,那地方终年不见阳光,被子散发着一股霉味儿,老鼠在天花板上蹿来蹿去,每天晚上回来,床单上总会铺满老鼠屎。到了冬天,屋子里冷得像冰窖,被子又特别薄,整整三个月,我们睡觉连衣服都没敢脱过。

到了我这个年纪并不好找工作,费尽了周折,我才找到一份送快递的工作,每天要骑着自行车跑上几十公里,屁股常常被磨得肿了起来,坐也没法坐。

儿子去老师那儿学一小时提琴要八十块,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他方面就得特别节俭。到这里三年,我从没添置过一件新衣,吃饭也是尽量自己做。我们父子俩的生活非常简单,中午儿子在学校吃,我在外面吃盒饭,晚上下班后,我急匆匆地赶往菜市场,买好菜后回家做饭。

在外人看来,我们的日子过得苦,但我不觉得什么,看看人家台球神童丁俊晖走的路,一想到儿子挺有出息的,再苦也能挺过去!

碰撞:翅膀还是伤害

对家长而言,陪读并不轻松,家庭经济负担会加重,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孩子也并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可他们还是要如此“折腾”,心甘情愿当起了孩子的书童。但与他们陪读的“热情”相比,孩子的反应却要“冷淡”得多。

家长说――

肯定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了。虽然学习只能靠孩子自己,我们除了在他们身边照顾,也帮不上别的忙。也不能保证陪读就一定能考好,但孩子在自己身边生活,让孩子休息好,吃得好,总没有坏处。

现在孩子也苦,激烈的升学竞争,娃娃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身心疲惫,我们当大人的只能干着急。去陪读也是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节省出宝贵的学习、休息时间,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增进相互的感情交流,有助于为孩子减轻压力。

现在社会诱惑那么多,孩子还小,不知道分辨和拒绝,很容易误入歧途,我就特别担心孩子会不会迷上上网,早恋什么的,还是在娃娃身边管着放心些。

同学说――

由于父母陪读,我一直住在校外,班里有什么集体活动,父母有时候都要跟着。生怕我撒谎,这样一来和同学接触得很少,有一种被孤立在外的感觉。我希望自己能回归到同学当中去,跟大家过同吃同住,一起上下学的集体生活。

父母过分的关心,是对我们能力的不信任,学习最终是靠自己,父母这种陪读只能算是物质意义上的陪读,没有多大效果,在很多时候反而是增加我们的压力,在帮倒忙。

每天爸爸妈妈总牢牢盯着自己,挺压抑的。老是不停地搬家,也没法静心学习。我希望自己能去学校住读,可看着父母整天为劳,实在不忍心提出。

为了陪读,父母为我付出的太多了,虽然我从不对他们说起,但心里非常明白父母生活的窘迫,这或许是动力,但也是压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一旦我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崩溃。

老鹰训练雏鹰飞行,都是狠心地将它推下鹰巢,雏鹰恐惧地奋力张开翅膀才不会被摔死在悬崖上。而恰恰是张开翅膀的瞬间,雏鹰才体验到了飞翔的快乐。

在我去住校前一周,爸妈一直忧心忡忡,一会担心我不会自己套被罩,一会又担心我吃不饱,十分可笑。陪读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我这个儿子没想象中的那么“笨”,才放心地让我住校了。父母不放手,我们怎么能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呢?

对于陪读,家长和孩子们各有看法,家长认为是看不见的翅膀,助孩子起飞,而孩子则认为它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到底是“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

一位曾经的陪读家长:我的教训

儿子上中学后,由于他生活能力很差,我便和丈夫商量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随同儿子到县城中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陪读。儿子吃住在出租房,我像保姆似的为他煮饭、洗衣、洗被子。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仍在这所学校就读,我又为儿子当了3年保姆。

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大学,这年他已经20岁了。我便对他说:“你都这么大了,该自立了,到大学读书就自己照顾自己吧。”到大学报到才一周时间,儿子就打电话回家说:“妈,我洗不来衣服,学生食堂的饭菜不可口,吃不饱,我离不开你。”父母哪有不关心孩子的?接到儿子的电话,我和丈夫商量还是由我去陪读,租了间房子,又为儿子当了4年的保姆。

儿子大学毕业了,被安排在一所中学任教。我想,这下总该可以了。没想到,儿子的日常生活仍然需要我帮助。到儿子结了婚,我总算脱了身.可媳妇又成了儿子的保姆,为此常听到媳妇抱怨。由此我体会到,该让孩子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做,父母绝不能包办代替,要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做,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也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专家说――

父母要陪读的理由无外乎两种,一是认为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果不陪,可能会导致他们衣食无着;二是认为子女的自制能力差,如果不陪,可能会导致他们行为失控,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陪读的第一种心理是想给孩子提供更周到的服务,给他们洗衣服、做饭、搭配营养,盯着孩子的分数。在短期内,孩子的成绩可能提高,但从长远看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这种孩子高中陪到大学还要继续陪,孩子的理想、人生目标永远也无法树立起来,只会让他们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越来越远。

抱着第二种心理的陪读,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不信任,这样孩子很难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成绩以及将来都会造成影响。

陪读或许解决了学生一时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但失去的更多:让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碰到困难不知道如何独自去面对和解决。孩子失去自立、锻炼的机会,又如何自强呢?

上一篇:一部班法治“天下” 下一篇:逃学亲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