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家长,当心隐形压力压垮孩子

时间:2022-09-25 02:04:56

陪读家长,当心隐形压力压垮孩子

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如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还有因家长的关心、鼓励、督促、攀比、吓唬以及各种看似合理的“推理”所带来的压力等。但有些家长却意识不到孩子正面临压力,或者意识到了却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孩子太娇气——吃穿不愁,生活在蜜罐儿里,能有多大压力?可事实上这种压力客观存在,只不过多数孩子有排解渠道,压力处于隐形状态。但也有一个特殊群体情况不太乐观,那就是由父母陪读的孩子们。这类孩子因生活环境比较特别,压力往往无处排解,如果陪读的家长再意识不到孩子正承受压力,压力就会成倍放大,危害性也急剧增加,轻者孩子厌学或出现心理异常,重者孩子会因压力难以承受而与家长对抗,甚至引发家庭悲剧——

惨剧让隐形压力现形

2012年2月25日,全国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郑州市某知名高中的一名高二学生,因不堪压力用哑铃砸死了陪读的母亲。

媒体报道,杀害母亲的孩子年仅17岁,作案理由是妈妈管得太严,压力太大,没有自由。引发惨剧的导火索是母亲数落其学业。案发过程让人揪心而震惊,被媒体记者化名“成才”的这个孩子,事发前对母亲郭某说:“妈,我给你准备了一样东西,你把头低下,把眼睛闭上不准看。”郭某乖乖地低下头,闭上了眼睛。她万万没想到,儿子竟举起藏在身后的哑铃砸向她的脑袋……

成才1995年1月出生在郑州市一个工人家庭。在父母眼里,他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亲戚、邻居提起他都交口称赞。初中毕业时,成才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郑州市西郊的这所知名高中。为照顾儿子,成才一入高中,母亲郭某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把家搬过来陪读。

郭某的生活重心就是儿子:早上吃完饭,骑电动车送儿子上学;中午儿子放学接他回来,吃完午饭送走;晚上10点儿子下晚自习时再接回来。

因为时间都花在了儿子身上,郭某没工作,也没收入,一家人的开支全靠丈夫。日常生活中郭某省吃俭用,但在儿子学习方面却舍得投入,长年让他上四到五个补习班。2012年整个寒假,成才几乎都在补习,中间在家休息了不到一周,每天也都在写作业。

因为抓得紧,成才学习出色,最好的考试名次是班里第21名,全校第91名,还是班里的体育委员。按老师的说法,进入该校前600名的学生都能上重点大学。但郭某对儿子的学习状态依然不满意。2月7日,学校正式开学。那天写完作业后,成才准备休息,母亲却说他学习不在状态,以责备的口吻问他有啥学习计划,打算考什么大学。成才没有理会,郭某于是开始数落他。

据后来成才交代,因为学校刚开学,他根本就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也没有学习计划,自然无法回答母亲。母亲的数落让一直觉得没有自由的他萌生了杀死母亲“争取自由”的念头。在骗母亲低下头闭上眼睛后,他用哑铃朝母亲头上砸了两下,然后用裁纸刀割了两下母亲的喉咙,又用鞋带在母亲的脖子上缠了两圈并打了个结。直到确定妈妈死亡之后,他才用被子盖住母亲的尸体去了学校。

成才的爸爸得知儿子杀害了自己的母亲,难以置信。他痛苦地说:“我想可能是因为妻子平时对儿子管得太严,整天逼他学习,儿子没有一点玩的时间,压力太大导致心理扭曲才会这样。”据他讲,妻子性格要强,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学习抓得很紧。因为学习上的事,娘儿俩经常吵架。

成才接受办案人员询问时的回答也证实了父亲的说法。当办案人员问他是否后悔杀死妈妈时,他说:“不后悔。我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不用压力那么大了。”

这是个令人唏嘘扼腕的悲剧,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面临压力,学习、作业、考试、升学,还有父母的督促、期望甚至各种限制,都让孩子承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被陪读的孩子似乎压力更大,因为他们与普通孩子相比,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生活圈子相对狭窄,生活内容相对单调,压力往往无处排解。而且,因为家长的超常付出、过度关注,孩子的压力被成倍放大,一旦家长意识不到这种压力的存在,引发不良后果在所难免。

陪读为何变成了压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感觉到,孩子和家长对陪读的认识或者说对陪读的感受明显不同:在大多数家长眼里,陪读是帮助孩子高飞的“隐形翅膀”,但在孩子眼里,陪读却是“隐形压力”。

14岁的毛奇是郑州市西郊某知名初级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入校第一学年他一直寄宿,但上初二时他选择了退宿,原因是父母以陪读为目的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父母租房陪读的理由相当充分。毛奇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寄宿期间,吃饭成了大问题,经常以饼干、方便面充饥,她认为这对儿子的健康十分不利,于是决定陪读。

自从父母陪读以后,毛奇的一日三餐有了极大改善,晚上可以回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早晨能喝上鲜奶,营养有了保证。记者采访中感觉到,毛奇的父母很开明,特别重视儿子的健康,似乎学习还在第二位,他们陪读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生活上有所改善。但即使如此,毛奇说他仍感到有压力:“爸爸妈妈都对我特别关心,从不逼我学习,可一想到他们为我付出那么多,我就觉得搞不好学习就对不起他们。此外同学们常常议论,说将来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工作,爸妈那么辛苦地供我上学,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瞿良是毛奇的同学,俩人的情况也类似,一开始寄宿,后来选择退宿跟前来陪读的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瞿良同样因为父母陪读感到压力很大,他不无抱怨地对记者说:“一开始我妈说得可好了,为了照顾我的生活,在家又没事。可渐渐地就变味了,家里一有困难她就跟我诉苦,说为了我如何如何。房租涨了,跟我爸闹矛盾了,她也会旁敲侧击地督促我好好学习,说不好好学习就辜负了他们。有时我就觉得,是我拖累了他们,无形中就会有压力,而且经常感到心烦,觉得自从母亲陪读后我没有一点自由,身后似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

感觉身后有双眼睛盯着的,远不止瞿良一个人。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优异的丁小欣也有同感。丁小欣上高二,与陪读的妈妈住在某中学附近一个陪读家庭聚集的小区。谈到陪读带来的压力,她说:“其实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学习上也很轻松,以前并没觉得有多大的压力,自从母亲辞职陪读以后,我就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比如偶尔考试发挥不好,成绩退步了,过去我都能很快调整自己,因为我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自从母亲陪读以后,尽管我成绩退步时她不会说什么,但我心里无法像过去那样坦然。首先我会感到愧疚,出门时甚至不敢跟邻居打照面,不得已碰上了也会一低头匆匆走过,招呼都不敢打。老远看见有邻居聚在一起聊天,我心里就会紧张,固执地以为他们在议论我。左邻右舍都是陪读的家长,平时聊天总离不开孩子,而且总是相互攀比。我有时觉得,我们这些被陪读的孩子,要比寄宿的孩子压力大,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对班里的成绩排名,回家后还要面对另一种排名,而且这种排名不仅是孩子之间的比较,更是家长之间的‘较量’,承载的内容更多。”

上一篇:开启智慧的旅程 下一篇: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教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