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细度与混凝土质量小议

时间:2022-01-18 09:41:46

水泥细度与混凝土质量小议

摘要:本文单概述了在工程施工中水泥细度和混泥土质量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如简何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以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

关键词:水泥细度;混泥土质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ingle outlin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eness of cement and concret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such as Jane what better play their role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 the fineness of cement concret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Q1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概述

在传统观念上水泥越细,其水化越快且完全,那么其强度就越高。这在我们国家的水泥标准中也能反应出来。虽然在最近二十几年,我国水泥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标准于1979年7月开始施行,第二次是1992年开始施行,第三次从1999年开始施行。在这三次修订中,对水泥要求逐步高了,如强度标准等级由原来的325#、425#等转化为32.5、42.5,基本与国际接轨了,但细度仍要满足80um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10%。

2、水泥细度分析

这个提法如果在十几年前是适用的,但在今天的市场上可能要略加修改。在当年的水泥粉磨条件下,要想把其磨细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当年提出了细度不得超过10%,这样才能保证水泥充分水化,便于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但在技术与设备都比较先进的今天,水泥磨细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水泥磨得过细,细度达到2%以下。根据众多的资料显示,粒径在1um以下的颗粒在24小时内就可以完全水化,但对后期强度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反会造成了水化热过多,混凝土的干燥与自收缩增加很多。同时那些在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粗颗粒减少了,直接对混凝土的长期性能造成影响。现有的建筑设计一般寿命在50年以上,然而有专家预测,由于水泥超细颗粒太多,50年后,我们混凝土强度只能达到设计值的40%左右,这样的建筑物令人恐慌,在安全上存在较大隐患,以后没有人敢使用此水泥。

最近几年,我们在做的水泥检测中发现,水泥的前期3天抗折抗压强度增大了,但后期28天的强度却是减小了,有的甚至是达不到要求了。因此我们工程上混凝土试验最好等28天(后期)强度出来后,水泥合格了再使用。可在现实中又行不通,不可能等到水泥28天(后期)强度出来,因为有的工程工期很短,再等28天配合比强度出来才开始做,这样总工期要推迟二个月,所以在我们检测中心做配合比时,原先我们总是把水泥的富余系数取大一点如:1.13,这样可节约一部分水泥,现在我们只能取其基本值1,否则自己也得替水泥厂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水泥厂为了追求利润,把水泥熟料磨得很细,前期强度增大了,可后期强度却减小了。

3、工程施工中措施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就更多了,如强度、裂缝、抗冻等耐久性问题。在强度方面,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增长的水泥颗粒含量增加,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加大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且浪费了资源;在裂缝方面,因超细颗粒的增多,水化容易了,水化热释放得早,因水化快而消耗了混凝土中的大量水分,引起了混凝土的干缩,水化热释放得过于集中,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过大造成了温度缝的出现,同时混凝土的耐久性也降低了。为了克服这些因素,我们在实际施工中选用低热水泥、搀粉煤灰、搀缓凝型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埋冷却水管等方法,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工程成本。

4、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我个人认为水泥细度的要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句,且达到80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且不得小于“多少”。

上一篇:浅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下一篇:浅议物流系统工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