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习个案 实施因材施教

时间:2022-01-17 05:42:41

透视学习个案 实施因材施教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个案管理经验,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要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个别推导一般,激发学生内在动力。(1)制定方案,调查疏导;(2)尊重差异,分层教学;(3)修炼内功,张驰有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案教学;因材施教;例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77-0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再现"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透视许多个体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过程,

让我们发现许多问题的疑难情境,探索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个案管理经验,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同时,更让我们意识到因材施教的必要。

1.制定方案,调查疏导

制定研究方案也就是确立研究的对象、研究目的、方法过程和预计的研究成果。我研究的对象就是我所教班级的学生。我把他们按照不同特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划分为不同群体,确定方案后,我对每种不同类型的个案进行数据的收集。我采用较多的是观察、面谈、测验、问卷或录音录像资料来收集数据。保证每周不少于一次跟踪收集个案数据。同时我对收集的数据用专用档案袋和电脑文件夹进行储存,以保证下一步整理分析资料的顺利进行。在调查中,我采用个别访谈、观察及实物分析等方法。每周谈两次, 访谈个别生本人、同桌和家长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与不同访谈对象进行了多次谈话,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形对并对特殊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在语文教学与辅导中,对学困生仔细观察,挖掘其学习语文方面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抓住恰当时机去加以鞭策、激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尝到成功的乐趣。这种乐趣持久稳定的保持能推动外来动机顺利的向内在动机转移,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以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学的依据,实施分层教学,使低层次学生有反馈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并由此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

优等生,多加餐。我们班上的李同学小学一直是在大城市就读的,我刚到班级上课没几天就发现这个孩子反应快、综合运用能力要比其他的学生明显要好得多,为此我设计了针对性的提拔性测验用来考查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李同学一直是遥遥领先,我找他来面谈,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了解他对他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希望我能给他指点。我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对他提出额外要求,从成绩上看,他丝毫未受我的更高要求的影响,反而每次考试都很理想。

中等生,多展示。王同学是我们班学习不太主动的同学之一,成绩普通但他头脑反应特快,说话反应都很机灵。有一次年级组织演讲比赛,每班限报两名。我找他来,问他是否想参加比赛。他被我说得很动心,后来主动说想参加。我把机会给了他,让他和一位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一起参加,并嘱咐他怎么准备,让他练一天就来找我给他指导。他十分刻苦地训练,进步也很大。两周后比赛如期进行,他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我在教研中对他进行跟踪研究,后来他的语文一直很好,而这一切全是他主动想做的。有时借助一个契机就可以培养参赛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强烈的自主学习愿望,展示出他们最好的风采。

学困生,可"泄密"。对于学困生,要多给他们时准备的时间,可以提前向这些同学透露第二天上课的内容,让他们心理有准备,可以提前设定一些题目,让他们先作准备,然后在上新课时候让他们去表现,增加他们的信心。通过本个案研究我总结到,有时有计划地对某一个或几个能力较弱的学生透露点小秘密,可以变相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倍感自豪和光荣,觉得自己被信任,另一方面增加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他们的基础弱,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心理也会很自卑。我这样做的可行性有两方面:一方面给他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任务的达成让他意识到自己多下些功夫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样他们通过体会成功增加了自信,从而增加了自己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3.修炼内功,张驰有度

透视学习个案 实施因材施教,对我们教师也有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掌握提问技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独 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学中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训练重点。提问要问到关键之处,要避免向学生提没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一般来说,认知记忆性问题在先,推理性问题次之,创造性及评价性问题在后。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质疑的平台,教给质疑、解疑的方式方法,使师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活课堂的生命活力,教师在讲解中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客观事物的外部形象特征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对学生遇到的难点、知识的重点、学习方法以及存在认识分散、含糊混淆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总结。教师要有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回忆,或者通过启发性的引导和问题建立起联系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个别推导一般,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用大语文观教学初中语文,这样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俞芳论.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J].新课程(下), 2011,(10).

[2] 于翠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J].成才之路, 2011,(11).

[3] 戴星华.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快乐阅读,2011,(04).

上一篇:谈中考物理复习 下一篇:解析案例推理与数学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