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大学生职校“回炉”现象

时间:2022-06-28 05:19:17

透视大学生职校“回炉”现象

这些年,关于大学生“回炉”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并且从起初的大学毕业生的个人行为,逐步演变成现今的高等院校有组织的行为――大学生在学期间,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来到职业院校学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大学生“回炉”职校引发关注

2003年,十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中国航空工业贵州高级技工学校并被录取,开了中国职教之先河。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在工作3年后报考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此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尽管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但真的要重新到中专读书,去和比自己小得多的学生一同学习,他又有些犹豫了。经过3个多星期的考虑后,才下了决心。

从2007年起,天津的一些普通高等院校,先后与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等职业院校签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去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朗沃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肖宁新介绍:该校在校生近400人,其中本科学历者占35%,专科学历占30%。三峡职业学院就业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回炉”逐渐被大学生们接受,在该校进行技能培训的大学毕业生有近40人,“就近几年的情况看,‘回炉’的学生在逐年增多。”

从大学生个体行为,到学校有组织的方式,大学生职校“回炉”再造逐渐为社会舆论所接受。对于自己的选择,“回炉”再造的大学生们也变得越发坦然。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刘伟伦认为,从准毕业生到毕业生纷纷到职业院校“回炉”再造,说明学生们的就业观正在发生着改变。事实上,“回炉”再造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扩大了他们的择业空间。

去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李磊,在一家工程机械类企业做了半年技术员后,越来越觉得4年所学只是侧重于专业理论,而操作能力离企业需求相差甚远。于是,他毅然辞掉了报酬不错的工作,来到职业院校学习职业技能。

为什么大学生会选择“回炉”?从他们的切身经历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天津某名牌大学机械学院数控专业的李岚,目前就职于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她认为自己是“回炉”再造的受益者。去年4月,在学校的组织下,她参加了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的技能培训,学习了从电焊、铸造到建模等数控行业基本的操作技能,并获得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回炉”再造后,用李岚的话说,自己可谓是学历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三证”齐全。投出第一份简历后,她就被三星公司录取了。“我们在课本上学的都是原理,没有真实的操作。来到职业学校,有专门的老师一对一辅导,根据我们学的原理教我们操作。我投简历时,面试官就问我‘你学数控,具体操作过吗?’我说操作过,而且还会编程,人家马上就要了。”

与李岚有类似经历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大学毕业后,李立新选择到广州某汽修学校学习汽车4S应用工程师专业,14个月的学习还没结束,他就被公司“预定”了,去年3月,他还代表公司回母校开宣讲会。“回炉”再造尝到“甜头”的李立新坦言:“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工作,几乎绝望。自从选择到汽修学校学汽修后,我看到了人生新的希望。”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副院长王千文介绍:近几年,像李磊、李岚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来到职业院校接受技能培训的越来越多。他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接受实践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

“针对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实际上就是为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这对他们搞技术研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另外还有可能得到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王千文认为大学生学技能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如何看待大学生职校“回炉”

对于自己的选择,这样看待:“大学四年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东西。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我的人生有些残缺。但3年多的社会打拼让我认识到,自己要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过得都会比较踏实一些。”

时过境迁,大学生职校“回炉”已经由报刊“新闻”,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透过学生的话语,人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回炉”职校并非偶然,而是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普通高校学生与职校学生的自我调整。大学生“回炉”既不是开倒车,也不是逆潮流,而是顺应社会需求的明智之举。

其一,“大学生学技能是很自然的事!”在天津外语学院攻读英、德双语的应届毕业生郑弘和刘子刚,从大三时开始在社会上物色就业单位。郑弘先后在3家单位试工,干过英秘、翻译、销售等工作,现实让他感到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一片空白,对适应和胜任岗位相当不利。比如在一家公司,其制造设备是德国西门子系统的,而他对现代加工制造业的主流数控技术知之甚少,结果翻译起技术资料来颇感“艰涩”,无所适从。为此他来到某职校报名学习数控加工技术。

其二,“应该用技能为学历‘镀金’。”一位大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多是事实,一些公司的老板甚至明确表示出对大学文凭不感兴趣,而如果拥有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立即签合同。”新的人才机制决定大学生必须能文能武,才能适应岗位需求。到职业学校来从头学起,实际是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他可以使大学生的双手灵巧起来。即使不去一线操作机床,最起码也不会再说外行话、干外行事儿了。

其三,“还要有一个认识转变的过程。”郑弘谈了他的看法:“尽管我们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这种持证上岗的意识,或者说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事实上,拿到了大学文凭,就能够走遍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其四,“学技能同样需要一流选材。”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供职于新加坡独资企业范马机械公司的王希光认为:“大学生‘回炉’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他们不仅理论扎实,而且在动手方面具有优势。一方面可以缓解‘蓝领’匮乏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就业问题迎刃而解,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儿。”

“大学生回到技校学技术,这是一件好事情,至少从观念上、就业理念上改变了。实际上这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有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择业观需要改变。”济南职业学院就业指导处副处长高静认为,“回炉”再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路子,可以有选择的空间,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性的提升,更容易塑造成复合型人才。”

济南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贾凤美则认为:“大学生‘回炉’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装备水平的进步,企业对于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大学生选择学习一门技术,显然有利于其增加就业竞争力。”

此外,大学生“回炉”职校也不可回避就业问题,从时间点上可见一斑。社会对“回炉”现象的关注大约在2003年,这一年,恰是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们开始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压力,在压力之下,也多了更多审视自我的机会。

随着就业压力逐步加码,大学生“回炉”职校也由个体行为转为一种趋势。对此,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职业教育是化解就业矛盾的重要出路。”

现象背后的教育“思考”

反思当下中国大学生职校“回炉”,就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这种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透过这种现象,让人们对中国教育多了一些思考。

大学生“回炉”学技能为大学生所接受,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到“蓝领”岗位就业成为大趋势。有统计数据表明,过去10年,“蓝领”职业岗位吸纳大学生的比例,其实已经增加了1800万人。未来大学毕业生,也将有四成左右从事“蓝领”岗位工作。

大学生“回炉”,从表面看,是大学生的自我调整,但也反映出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之处,比如实践能力培养长期缺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等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尽最大努力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以提高学生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尽量避免毕业后“回炉”,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浪费。

毕竟,对于走出学校、力求到社会打拼的大学生而言,“回炉”的代价着实不小。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说:“如果大学生选择‘回炉’去学习一门技术,这必须要建立在他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和职业目标非常明确的基础上。况且还要考虑成功的机会和付出成本的问题,毕竟已经在大学付出了四年的时间。”

除此之外,“回炉“现象也反映出普教与职教之间的“鸿沟”。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共同支撑了中国教育体系。大学“扩招”后,职业教育一度发展受挫,一条腿走路的中国教育无力支撑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的发展使命。2004年,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契机,中国职业教育才有了“重整旗鼓”的机会。

历经十年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已然从规模上同普教基本平分秋色,但“两条腿”走路的中国教育并没有实现协调发展,其中之症结在于普教和高教之间有着厚重的“壁垒”。

大学生“回炉”职业学校,也说明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价值”所在。

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家,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职业教育与就业、产业有着内在联系。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国家一项基础性工程。发达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德国、日本的职业教育都很发达。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后不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立即投入工作,适应能力强。同时,美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有职业教育的支撑。

显然,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回炉”职校,正说明职业教育的不可或缺。现在全国职业院校的在校生已经达到3100万人,每年可以向社会输送的技术技能人才近1000万人,有力地支撑了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今年技能大赛闭幕式上所言:“谁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我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关键的一点,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下,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比如专业调整上要下一番工夫。一位职校管理者介绍:以往像会计、物流、旅店管理等专业,出现了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应聘的局面,实际上这些方面的人才早已提升到本科以上,职业院校参与办此类专业,既没有专业特色,更没有竞争优势,无异于赔本赚吆喝。

大学生“回炉”尽管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产物,但在现有体制下将会存在。客观说,个别学生的“回炉”再造,对于专业选择偏差的大学生而言,未尝不是一个纠偏的机会,但作为一种普遍培养方式,还值得商榷。毕竟,无论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与人才培养规律。

之所以“回炉”引人关注,还在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些偏见。就像在美国、德国等职教发达国家,上普通高校还是选择职业学校,并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都为彼此提供了上升的通道,甚至在德国,技工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还非常高,上职业学校反而成为许多学生的“理想”。

试想,如果有这样的社会氛围与就业保障,谁还愿意千军万马去挤高考“独木桥”,谁还情愿舍近求远去苦读大学反过来再到职业院校“回炉”呢?

上一篇:“单挑” 治不了加分乱象 下一篇:天津天狮学院:引入心理契约机制 提升人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