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去学好中学历史

时间:2022-01-15 08:54:56

用什么方法去学好中学历史

摘要:历史学习不可只停留在课堂,也不可拘泥于课本。而要把视野引向家庭、社区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历史遗存等丰富的历史资源。还要充分挖掘乡土教材的历史内涵,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总之,要拓展历史学习的空间,把学校历史教育与社会历史生活紧密相联,实行开放性学习.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法;中学;培养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次问我: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主要体现是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勤奋,而且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现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

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要学好历史,除了要把课本读得烂熟外,还要象学习数理化,经常做练习,以达到训练自己思维的目的,并且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为最终取得高分奠定基础。当然,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好题和易错题收集起来,形成自己的了好题集与错题集。

这四种习惯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也都是实用的,只不过对历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

二,掌握历史正确的读书方法

1.读目录

读历史课本不能简单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也不能翻到什么地方就读什么地方,而要先读目录,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搞清楚章与章之间,节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依据目录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课本的大体知识。

2.读章前提示语

每一章前面的提示语,讲述的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只有认真阅读它们,才能真正把每一历史事件放入历史长河中去认识,才能全面把握每一历史事件。

3.读每一节下面的标题

搞清楚标题与标题之间,标题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读课本正文

课本正文是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表现,是历史知识的微观方面的内容。只有把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好历史。

5.读课本小字、注释、图表、引言

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历史课本内容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只有认真阅读它们,才能对历史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也才能更明白历史的延续性。

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历史学习三步曲。这三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便于进行高效、系统而有趣味地历史学习。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历史学习三步曲”要求历史学习要由粗读到细读,由宏观把握到微观掌握,由封闭式孤立学习到开放式合作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到主体性探究式学习等。还要求把历史学习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综合化的特点。

四,开发历史资源,提高治史能力

历史学习不可只停留在课堂,也不可拘泥于课本。要拓展历史学习的空间,把学校历史教育与社会历史生活紧密相联,实行开放性学习.上海教科院付院长顾泠沅教授曾讲到:“听到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历史学习,要求同学就某一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考查,筛选甄别,撰写历史小论文或历史考察报告。还可以组织历史辩论会,重大事件纪念演讲会,历史题材的邮品、图片展等。还可以开展“我的家庭历史”的调查活动。

总之,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真正的学好历史,除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并落到实处外还要有坚强的毅力,但最关键的还是感悟。

上一篇:抓住高中体育教学特点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下一篇:试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