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

时间:2022-01-10 05:16:45

【摘 要】传统民法学理论一值将民事责任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通常精神损害赔偿只能适用于侵权领域,而不适用违约领域。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虽然己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是对于违约是否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没有明确的,学术界也一直争论不休。其中否定违约领域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观点为主流观点。

【关键词】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责任竞合;精神损害赔偿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62-02

通过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对于我国是否应建立一套独立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采取一种折中的观点,即在同时构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情况下应当通过责任竞合制度提起侵权之诉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但在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以获得精神享受或排除精神困扰等为目的的合同造成守约方不能获得预期精神享受利益时,守约方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以及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立法对守约方的精神遭受的损害,是应该采取德国“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的保护模式,还是效仿法国通过对“全部赔偿原则”作扩大解释加以保护,抑或采取英美判例对特定目的合同加以特殊保护?文章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民法学理论中,损害通常被分为物质损害(或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或非财产上的损害)两种。精神损害(emo-ral damage),是指由另一人的行为导致的一种不愉快的精神上的反应,例如痛苦,悲痛,惊悸,羞辱或者狂怒等。①在古罗马法中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直到近代法时期,为了充分保护人格权,各国开始将人格权区为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加以分别保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得以形成。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不仅确立了一般人格权的概念,而且明确规定了侵害人身权的财产损害赔偿和无形损害赔偿制度。②侵权责任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正式确立。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开始出现相互渗透,传统民法理论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只适用侵权领域,而不适用违约领域的传统观念开始被打破。就此,有的学者认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间的关系,“在概念上难以界定清楚,在实际上确实总是纠缠不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渗透,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精神损害赔偿只适用于侵权领域产生怀疑,开始尝试研究将精神损害赔偿引用到违约领域。

二、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之争

随着社会的进步,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界限越加的模糊,法律对人的“精神利益”保护越加重视,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可以适用于违约领域,各国的立法与判例仍未达成一致。如德国民法界通说认为违约责任原则上不得请求精神损害,但在交易中通过支付金钱而“购得”享受愉乐、方便等利益时,因一方之违约而造成守约方损害的,守约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以回复原状。又如《法国民法典》第1149条规定:“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除下列例外和限制外,一般应包括债权人所受现实的损害和所失可获得的利益。”法国学者认为该条规定并未将“行为人”致他人损失的赔偿责任限定于金钱赔偿,因此应该对该条进行广义的理解,即包括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英美两国一般不承认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违约领域,但通过一系列判例确立了如果合同目的是为了提供安宁、享受快乐、摆脱痛苦或烦恼等造成守约方精神痛苦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目前,我国立法并未明文规定违约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但在民法学界对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否定说和肯定说。以王利明为代表的否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学者认为:1.提供精神损害赔偿是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根本区别;2.精神损害不符合合同法上的等价交换原则;3.精神损害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难以预见的;4对精神损害当事人可以通过侵权寻求救济,而没有必要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5精神损害赔偿难以金钱确定对此不宜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④对此,以崔建远为代表持肯定观点的学者认为:1.是否可以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属立法政策问题,而非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根本区别。同时,大量外国法例证明合同领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2.合同未必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在违约救济中同样不遵循这一原则,如惩罚性违约金等;3.在若干养型的合同中,如旅游、观看演出、孕妇生产、骨灰盒保管等场合,精神损害具有可预见性;4.在违约和侵权竞合的场合,提起违约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有时比提起侵权之诉更具实益;5.无论是违约还是侵权场合,精神损害赔偿的裁量权过大问题都客观存在,但可以通过明确可以主张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合同类型和构成要件也加以限制。⑥

对于是否有必要将侵权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扩张适用到违约领域,本文认为一般既构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又构成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应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下,当事人应当提起侵权之诉同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对于未提出侵权之诉而提起违约之诉的,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其理由是,在这种情形下当事人完全可以依据合同法中的责任竞合制度通过提起侵权之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而不必另行建立一套独立的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来,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和立法成本过高,同时造成司法裁判中法官白由裁量权过大。

然而如果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不足以构成侵权之诉或者一方故意违反为享受精神愉快、摆脱痛苦等为目的的合同时,是否应当允许提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在这些特定情形下的违约,应当允许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其理由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民法保护不仅要关注物质损害,精神损害更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一方违反以获得精神享受或排除精神困扰等为目的的合同造成守约方不能获得预期精神享受利益时,如果守约方不能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实在有违民法公平之法理。

三、特定情形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特殊保护

对于违反特定目的的合同造成守约方精神利益受损,或者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不足以构成侵权之诉时,我国应采取德国民法典上的“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加以保护模式,还是效仿法国通过对“全部赔偿原则”作扩大解释加以保护,抑或采取英美两国判例对特地目的合同加以特殊保护,实为困惑。

早期的德国法并未承认违约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然而随着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实践中不断出现违约造成精神损害的案件。为了解决该类案件,德国法院进行了创新,提出“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亦可请求抚慰金。而1979年的德国民法典中关于旅游契约的规定被认为是对“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的明确规定。该民法典第651条F规定:“(1)游客在不影响其减少费用或者预告解约权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因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但旅游瑕疵是基于不可归则于旅游举办人的事由的除外。(2)旅游无法进行或者明显受损害时,游客也可以因无益地使用休假时间而要求以金钱作为适当赔偿。”

在法国早期立法中,也不承认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而现在法国法承认了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国通过1833年判例确立了,“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所适用的规定与财产上的损害赔偿所使用的规定并无不同”。而通过对《法国民法典》第1149条的“全部赔偿原则”进行广义理解后认为,该条文规定损害赔偿也未明确违约损害赔偿仅限定于物质损失的范围。因此,在案件处理中法院一般允许当事人不对违约和侵权做严格区分的情况下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英美两国的传统合同法理论与判例都不承认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但在长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违约原则上不得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出现了几种例外情形,即(1)合同目的就是提供安宁和快乐的享受;(2)合同的目的就是要解除痛苦和麻烦;(3)违反合同带来生活的不便所直接造成的精神损害。@

我国对于特地目的合同的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应采取何种保护方法?法国不加区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通过对“全部赔偿原则”的扩大解释加以保护的模式,不仅与我国严格区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法律观念不符,而且也违背传统民法违约责任仅限于金钱赔偿的理念。德国的“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的保护方法不仅有将“预期精神利益”直接作为一种财产价值的嫌疑,而且相对德国国民的法律意识,若在我国提出抽象的“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概念,不仅会使案件当事人难以理解,而且也很容易造成司法裁判中法官之间因理解差异,而导致同案不同判的出现。英美两国在严格区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情况下,在一般情形通过责任竞合保护解决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而在判例中对特定目的合同加以特殊保护模式,不仅符合我国现阶段立法的实际状况,而且也可以很容易被国民理解。

四、结语

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其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处理既构成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又构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完全可以通过责任竞合制度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来以救济其权利,在此情形下绝无建立一套独立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必要。然在违反特定目的合同造成守约方预期精神利益损失情况下,鉴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德国民法典的“非财产上损害的商业化”保护方法实难为我国公民所理解及运用,司法裁判中也极易出现同案不同判的困惑。若效仿法国,对“全部赔偿原则”加以扩张解释,未免有投机取巧,颠覆传统民法违约责任仅限于金钱赔偿的理念。故采取英美两国判例确立的,在一般情形下不承认违约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而违反特定目的合同时,允许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加以特殊保护的方法,不仅未违背几个世纪形成的违约责任不得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传统民法理念,同时通过立法明文规定允许特定目的合同可以提出精神损害的方法加以特殊保护,实为万全之策。

注释:

①Black' s Law Dictionary.Seventh EditionLMl.West Group

②杨立新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一一精神损害赔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③R.W.M迪亚斯,B.S马克西尼斯侵权行为与合同[J]王献平,译.法学译从,1987(5).

④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2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70-673)

⑤崔建远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J]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1)

⑥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16卷)[M]金桥文化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00:488.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实现的困境及路径研究 下一篇:对多次盗窃的重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