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突然”来袭

时间:2022-01-09 10:12:28

【前言】当“突然”来袭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不断的“改善”。而改善的关键就是员工积极主动参与,所有改善活动背后都是人的推动和影响。日本企业管理的“奇妙之处”,就是能把个人的问题变成团队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团队的安全感与个人责任感。有了团队对安全感的追求,有了...

按照惯例,我们每年的3月份会谈一个与女性领导力相关的话题。但今年的3月,我们选择了谈企业的复原力,看看那些正从“3・11”东日本地震中恢复的日本企业带给我们的管理启示有什么。

为什么要说复原力?

2012年,“不确定”依然是企业经营者要面对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事件的突然发生会变得更加可能。当“灾难”不期而至,管理的有效性便得到了最极致的评价。关键是,当“灾难”突然来袭,你和你经营的企业将如何面对?如果出现问题,又要如何恢复?

大前研一提出过“产业的突然性”这一概念。在他看来,一个企业无论做得多么成功,都有它偶然的因素,在这样一个变化特别激烈和迅速的时代,那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无法预料几年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因此他主张,无论多成功的企业都应该每3-5年就划为一个阶段,把自己归零,从零开始考虑和规划企业应该如何发展。其实,这就是日本企业一直以来提倡的持续改善和危机意识。

于是,我们看到,到2011年8月份,有80%的日本企业恢复到震前的产能。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把我们的企业也置于某个灾难或者危机之中,我们会怎样呢?其实,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地面临过危机。当这种危机袭来,中国企业是否真的能扛住风险并起死回生呢?

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不断的“改善”。而改善的关键就是员工积极主动参与,所有改善活动背后都是人的推动和影响。日本企业管理的“奇妙之处”,就是能把个人的问题变成团队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团队的安全感与个人责任感。有了团队对安全感的追求,有了个人对责任感的追求,就会主动暴露问题,把问题标准化、可视化。

经过采访,我们看到日本企业在地震之后会通过“向外”和“向内”两条途径寻找复原的力量:向外的途径主要是分散经营和利用财团里企业间的金融手段。分散经营让日本不少企业得以迅速恢复生产,当地震结束之后,又有不少日本企业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而日本财团体系依靠利益拥绑体系,使得其企业在非常态时能以最快速度调集到资源,并协力做出反应,成为日本企业迅速复原的又一关键动力。我们可以把财团看做是集体主义企业精神的体现。与之相比,中国企业显得“势单力薄”。

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是“向内”,即挖掘人的潜力和价值这条途径。与物资丰饶的国家相比,日本企业更愿意强调“精神就是一切,永恒不灭”。当灾难来袭,他们更多是向内寻找复原的力量。这包括企业快速反应体系的搭建、完善的灾难管理方案、重视人的价值的企业文化,还有人心。而“赢得人心”的是日常管理的制度,简单说来,多数日本企业是带着哲学思想去经营的,这个经营哲学就是“敬天爱人”。

反观中国企业,无论是应对全球化还是应对内部管理,我们似乎都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不少企业只是自顾自飞快地跑着、追赶着,在这个过程中忘记了企业最初的梦想和目标。在丰田有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你想快,就先慢下来。索尼前CEO出井伸之认为,中国企业发展不是跑得太快,而是跑得太急,没考虑清楚就往外冲,从而留下了很多问题。这样急匆匆的快跑,又会把中国企业带向一个怎样的“突然”中去呢?

其实速度是相对的。笃定目标、心无旁骛,少走弯路可能就是最快的速度。

上一篇:得以复原的因和果 下一篇:成长型企业的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