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有生命的美术课堂

时间:2022-01-04 06:13:3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有生命的美术课堂

摘 要: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切合。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80-1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对小组成员的知识水平、智力因素进行调配是不够的。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我们还要注意男女生的比例搭配。只考虑男生或女生的小组思维方式及活动能力都会损失了一些多样性,对开拓思路、发展创新思维也有一定局限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1.从肢体动作的指导开始培养小组合作习惯。在一节美术课上,我指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说一说自己对美术书上的作品有何感受。我的问题是: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喜欢?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组的同学,由组长负责组织发言,每一个人都要发言。当我布置完学习要求后到各组去巡视,发现他们各看各的书,偶尔和同桌的同学交流意见,小组内并没有活动起来。我巡视到哪个组,哪个组就有学生举着书,想告诉我他们的看法,并不理会同组的学生。这怎么行?这和我来问,他们举手回答有什么区别呀?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都没有什么帮助,这一教学环节也成了摆设,没有起到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作用。我连忙指导组长安排本组同学或按座位顺序,或按举手先后顺序发言,但是讨论的气氛依然冷清。我扫视全组,发现他们都低着头看自己的书,即使有人发言,也好没有注意倾听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我们都知道:交流是说与听双方的事。眼神、表情是语言的说明,和生动的语言具有同样的感染力,面对面交流是传递信息最好的方法。我灵机一动,让同组的学生都放下手中的书,聚集过来围在一本书周围,把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发言同学所说的画面上。立刻,讨论的气氛就不同了,他们开始很自然地就着刚发言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就这样,我对每个组提出了形体上的要求,使课堂讨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又多是独生子女,交流能力弱,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通过肢体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我们发现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要如何进行合作,尤以一年级学生为最。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我们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在欣赏作品时,我先请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表见解,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然后再请学生针对不同的作品模仿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两人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导向,最后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这样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3.培养小组长,提高合作学习时效。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步骤进行组长的培养:

(1)培养第一位组织者。小组讨论前,先选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2)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3)组织者的轮换。当第一位组长已具备一定组织能力时,就要更换组织者,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个别差异的不同,会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组织水平,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能因学生的差异就剥夺学生锻炼的权利、发展的机会,而要致力于在学生原有的能力基础上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二、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并不是每一课内容都适合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不是只有手工制作课才适用合作学习方式,其实一些有趣味的绘画课、设计课、表演环节也都可选用合作的形式,如合作完成一幅风景画,协商协调好后先各自绘画,再有目的地拼接,画与画之间用景物巧妙装饰,效果甚为壮观。选用内容要具有探究性、趣味性、可合作性。

当然,教师要在学生合作前明确要求,并可具体到分时段明确每段时间要达到的目标,并要进行适时巡视、指导、总结,这样的合作会更有效率,避免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深入有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结构,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可行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巧用课本插图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体育教学之“校园探宝”课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