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20 17:06:13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1

关键词:高分子;流变学;科研;教学

聚合物流变学是笔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从读博士开始,到现在研究流变学已经有十几年了。科研方面,主要是做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改性及流变学实验,分析数据,获得新知。刚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感觉很艰难,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是聚合物的壁面滑移。博士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科研是做高分子材料改性及流变学研究,教学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面。以下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研有助于教学

从科研到教学,如何理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呢?文献[1]显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三种观点:负相关、零相关、正相关。负相关的观点源自于这样的认识: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两者同时兼顾。其次,两者对于教师个性要求不同,科研需要研究者在安静的环境下深入思考,需要学术界的交流,目的在于探求新知,而教学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由于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的差异,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

笔者认为,科研做得好,无疑有助于教学。为什么很多高校要求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这是因为,一般地,教授的科研水平较高,授课时能够将科研的思路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科研经历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做过耐溶剂材料方面的科研,就能用在教学上。例如在多层共挤教学中,每一塑料层的功用不同,内层是尼龙层,能够耐有机溶剂,而外层是聚乙烯层,能够耐水。笔者在科研中做过高分子共混发泡方面的工作,在相关教学中就能够举出很好的例子,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发泡性能不好,而低密度聚乙烯(LDPE)发泡性能好,可以将两者共混,利用LDPE改善HDPE的发泡性能,而且两者相容性好,能够制备共混发泡材料。科研案例与教学结合,使得教学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科研经历,教学者对于事物的原理理解不深,只能照本宣科,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校教师分为科研岗位和教学科研岗位,前者专心做科研,不做或较少做教学工作。后者兼顾教学与科研,在教学中很自然地引用科研的过程、方法及结论,科研促进了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科研方法求真,这样教学也推动了科研。

二、科研反哺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文献[4]提出,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增强研究性思维,熟悉和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科技动态,开阔专业视野,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科研可以反哺教学,但这种反哺需要遵循正确的路径,只有懂得和熟悉有效路径,才能及时高效地反哺教学。文献[4]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反哺教学,笔者认为很好。我校是本科院校,不是高职院校,但文献有些观点对本科院校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经过归纳,笔者认为适用于本科院校的主要有下几点。

1.营造科研氛围,促进科研与教学结合。对于本科院校,科研气氛较浓厚。常州大学是教学科研型高校,近年来科研成果显著,如部级项目逐年增加,也获得了一些部级科研奖,高档次的教学成果也较多。科研论文质量和数量增多,有的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专利数量在江苏省名列前茅,这些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反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积累科研资源,创造科研条件。教师要树立“科研资源在企业”的意识,建立企业技术课题项目库。通过校企对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很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课题、科技创新大赛的课题均来自于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能用于实际生产,所以兴趣很高,动力很足。当然,必须循序渐进才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注重学科交叉对于科研和教学的影响。学科融合和交叉,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事物就能获得新的视野。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物理学家P.G.De Gennes把凝聚态物理知识运用于高分子科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科技问题的解决,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不同方法解决的效果可能差别很大。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流变学研究中,存在两种模型:唯象模型与分子模型,模型虽然不同,却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在浙大校报资料上,流变学专家范西俊教授说,有了工科的背景,再有了力学的功底,等于理论插上了翅膀。已故华裔澳大利亚学者郑融于2009年在科学网博客中写到。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流变学这股春风吹开了大大小小的花朵,也看到了它在某些领域的碰壁和衰退,更注意到了风向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高情逸韵住何方?只有创新,才能避免衰退。流变学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开发研究。

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学习一点哲学是有益的。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聪明学”。比如在模具设计中存在辩证法。考虑塑件壁厚时,塑件壁厚太厚不好,因为太厚形成温度梯度,容易产生内应力以及气泡、缩孔;太薄不好,流动阻力大,容易出现不完全充模。同样的,浇注系统中的浇口也有类似的问题。浇口小、剪切速率大、摩擦生热使得塑料熔体温度升高,对于一般的假塑性流体,有利于增加流动性。但浇口小,浇口两侧的压差增加,流动阻力增加。浇口大,则浇口冻结时间长,而且浇口切除困难。所以,塑件注塑成型常用小浇口。这是矛盾的一般性,但矛盾又存在特殊性。例如在有些情况下不宜采用小浇口,而应采用大浇口,如热敏性塑料、接近牛顿性流体的塑料、大型塑件等,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小浇口的优势发挥不出来,采用大浇口反而有利。

再就是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例如,在本科毕业生做毕业设计时,对硅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共混,发现两者相容性差。为了提高相容性,加入少量偶联剂到硅橡胶与EPDM的混合物中,发现相容性提高了。在毕业答辩时,有人提出偶联剂只能改善填料与高分子之间的相容性,不能作为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相容剂。但是笔者认为,一件事情正确与否,要以事实为依据。事实上偶联剂改善了硅橡胶与EPDM之间的相容性,这说明加入偶联剂是有效果的。再查阅文献,发现也有文献支持这个观点,可见要有怀疑精神,要独立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三、结语

作为高校教师,要营造科研氛围,创造科研环境,积累科研资源。除了获得科研成果造福人类,还能用科研经历和科研思想教育学生,在科研和教学中,要独立思考,注意学科交叉,理解科学中的哲学。

参考文献:

[1]夏芳.高校英语教师科研和教学融合的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1,(5):21-24.

[2]邝小军.高校科研奖励制度运行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16-21.

[3]周长春.高校分类分层标准的探索[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2.

[4]张登宏.高职院校科研反哺教学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7):75-78.

[5]周长春.高校分类分层标准的探索[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6]P.G.德热纳.高分子物理学中的标度概念[M].吴大诚,刘杰,朱谱新,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2

两年来我学会了勤奋,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诚实。我深刻认识到在职校的学习是为了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所以在房校的学习,我变得更有自信。对专业课的学习需要多练,不能空想,我比以前增加了动手的能力。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许多挫折,面对着这些,我选择了勇敢去面对,而不是退缩。我在房校结交了很多朋友,交友的首要原则是诚实守信,我做到了,我希望我的诚实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每个学期均拿到奖学金,荣获“学习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这些源于我对学习的热爱,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特别是学习,没兴趣就学不好。我认为对专业课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还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所谓“学海无边”,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应经常对市场材料价格做调查。施工技术和材料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关心最新施工技术和材料价格,才能学好专业知识。

在学习上,我认为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的知识面广了,涉及施工技术、材料性质、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学习专业课程,需要与实际结合,更需要认真的学习态度,细心、谨慎的性格。有一点特别的是,建筑工程与经济相挂钩,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减少材料的损耗,选用更经济的材料。

在班上,我担任体育委员。在工作中,需要经常与班上同学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号召同学参加学校各类球赛活动。我需要做好带头作用,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为班集体争荣誉。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3

一、落实常规,突出家长学校工作的“实在性”

1.健全机构、领导落实。家长学校成立后,学校始终坚持“建立两个机构”做法。一个机构由校长、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和各年级组长组成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的计划制订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另一个机构是由各年级各班推荐出来的年级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问题,并负责协调处理学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共商大计,目标落实。学校两个机构通力合作,在教育目标一致性上获得共识。即: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指导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因地制宜,计划落实。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和学校家长委员会开学初都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各项活召开研讨会,讨论了每个学期的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并将家长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纳入学校计划。

4.规章制度落实,档案资料齐全。为保证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制定并完善了《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优秀家长学员评比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家长学校”资料档案,对家长学校的学员名册、教案、专题发言、总结、计划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档案管理齐全。

5.教师队伍落实,提高讲课质量。家长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讲课质量是关键。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提高讲课质量,做到“精聘讲师、精心组织”。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并对这些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在此基础上,还聘请省内外有丰富家庭教育经验的专家来校为家长学校做讲座。我们先后邀请了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南京大学徐信民教授和北京的教育心理学硕士、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资深家庭教育专家陈勇老师对家长们举办了“超级学习法”和“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的专题辅导讲座,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6.辅导教材落实,保证了家长学校教学有本可依。结合学校的实际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学校先后选用《当代家庭教育》、《《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败家教启示录》、《现代家庭教育教材》、《家长必读》为主要教材,并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小学健康教育》、《小学生安全教育》等作为辅助资料,使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丰富而实用。

7.教学课时落实,保证充分的学习交流时间。为了保证家长学校有充分而合理的教育教学时间,我校每学期坚持做到“两个一”和“两个多”。“两个一”即每个学年举办一次新生家长培训会,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两个多”即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可以多样,进行家访及调研的形式可以多样。

二、大胆探索,突出家长学校教学工作的“时代性”

犐缁嵩诓欢系姆⒄梗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使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我校除了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选择承载崭新家教理念的教材作为家长学校的教材外,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1.调查研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 “互补”。为了使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在每次学校给家长上课前,学校都要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到学校教育能与家庭教育互补,全面调动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的教育素养。学校开展发放宣传资料和问卷调查、家庭走访活动。通过问卷和家庭走访,了解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如:包得太多、管得太严、推卸责任、放任孩子、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受挫心理等问题。调查研究使学校进一步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整体“气候”不理想,所以学校将普及家庭教育理论,提供家庭教育方法,传播家庭教育经验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力求通过家长学校的教学,让家长了解更多更科学的教子策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使不同层次的家长学有所获。学校每个学期要求授课教师先在自己所承当的年级中进行大量的调研,然后根据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确定专题。确定专题后要以学校选定的教材为主要载体,结合调查实际拓展教材内容。上课前要求教师写出家长学校专题讲座教案或者讲稿,并由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合格后才能上课。这样使上课内容针对性强,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让不同年段的家长总能学习到教育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

3.家长学校的学习交流讲求形式灵活,体现因“才”施“教”。“望子成龙”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除了由学校家长学校的专门老师为家长上大课外,还要求各班班主任认真分析班情,在各班内形式多样地与家长共同交流学习。

1)主题式交流。我校在办家长学校的过程中,还组织广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习相关知识,让教师们懂得与家长相处、沟通、交流的艺术。学校要求教师以尊重、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与家长沟通,并要求班主任每学年至少要召开一次“主题式”家校交流活动。所谓“主题式”家校交流活动,就是要求教师结合班级实际以及当前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给家长上课,让家长了解教改的趋势,了解学生发展的方向,了解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策略。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使家校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的纽带,从而增进了解。同时能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事了,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担当着为孩子树立学习、做人的榜样,创造适合儿童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的重任。

(2)与个别家长交流。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儿童,学校希望教师能随意地与个别家长像拉家常一样谈孩子的事——彻底摒弃过去所谓的家访,因为有的家长总认为家访就是老师告状,所以学校主张教师与家长如同朋友聊天一样交流。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教师能了解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恰当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建议,鼓励家长和教师一同努力,让孩子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朝着好的向发展。

(3)家长、学生、教师一起交流(亲子活动)。这样的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在活动中增进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了解。这样的活动,学校要求教师事先要当好“策划员”,写出活动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安排活动的程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的整个过程由学生主持。让活动成为孩子自己学习成果和才能展示的平台,成为家长交流自己教育经验的平台,从而树立学生上进的信心和家长努力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在这样的活动中,有三个重点内容。一是学生充分表演,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成果,哪怕是最差的孩子,教师一定要安排其表现的机会,让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的可爱与进步。二是家长交流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三言两语也行。三是安排学生“实话实说”的机会,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心理话,以便于家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进行反思,努力构建民主的氛围。这样的家长会结束时,一定要让孩子牵着父母的手回家,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4)家教经验交流咨询活动。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家长教育的素质,在网上开辟父母课堂,如“孩子撒谎是家长严加管教造成的?”、“家长如何走进孩子内心“、“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等。这些资料给家长提供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我校为了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我校举办网上家教交流、咨询服务活动,由学校专门老师负责网上解答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疑虑,为他们提供咨询。

5)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了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学校实施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学校教学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加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与孩子共同听课,了解老师的教育方法,另外学校还向家长展示老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优秀作业,进一步增进了老师与家长的理解。

4.创“爱心家庭、书香家庭”活动。结合学校“书香校园”活动,我们不仅仅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该项活动,还发出倡议,与家庭联合,共同搞好“书香家庭”活动。自20xx年开展读书活动以来,班级创建了图书角,开发了校本课外阅读教材《小星星》,鼓励家庭创建图书架,形成“书香家庭”,还进行“书香家庭”评比,使家长、学生都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来,营造了家校读书氛围,培养了学生读书习惯,提升了家长素质。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4

一、高校音乐赏析课的现状

既然是课程,那么它也理所应当地具备课程的基本形式,起码是“教”与“学”双方共同的活动,其中一方怎能全部包办?高校的音乐赏析课往往就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介绍评述一番,到点下课,学生甚至身在课堂都不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了些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考勤的需要和获取学分的最终目的,也许学生们连课也不愿意去上。据了解,负责讲授音乐赏析课的教师几乎没有几个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上课的,不但一份教案用上好几年,轻车熟路,耳熟能详,而且讲课时面无表情,形同述职报告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映平淡,全无兴趣。大概只有在查点人数时,师生之间才会显示出高度的默契和前所未有的注意力。这种情况难道正常吗?

二、关于高校音乐赏析课的合理化建议

音乐赏析课的内容如果不对路,不符合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那么所播放的音乐片段学生们就可能根本听不懂或者出现反感情绪,那还谈什么交流和陶冶情操,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作为高校的选修课,其上课时间一般会被安排在下午或是晚上,如果音乐片段的题材及结构过分生僻难懂,无疑将会成为学生们片刻休息的催眠曲。记得几年前刚刚参加工作时,校方曾专门聘请省市级优秀教师为我们做过关于教师修养层次的演讲,其意提到新教师、资格较老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区别。新教师所关注的主要是生存,所谓生存就是自身作为“教师”这一角色,领导、同行们和学生们对自己的态度或者认可程度如何,自己并不一定确信可以驾驭这一职位,甚至还一再地怀疑某个细节是否做得合适。资格较老的教师关注情境。如课堂气氛是否热烈,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或者学生掌握了几个知识点。而专家型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我们必须以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笔者认为:只有首先关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将自身还原到学生的立场上去,才有可能选择出最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素材,这才是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正常交流的基础和桥梁。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怎样,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什么,这是我们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深入了解的。当前高校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9~25岁之间,他们的身体发育基本完善,高中阶段基本形成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深化为深刻的自我认识。笔者曾亲身经历过一堂生动的高校音乐赏析课。该课是在晚间上的,不但没有成为学生们的催眠曲,反而使他们精神振奋,部分女生甚至潸然泪下,即便有的同学没有选修该课程但也不约而同地陆续涌入,驻足观看。笔者至今仍认为:该节音乐赏析课成功的关键首先就在于教学材料选得好。该材料是由韩国当红女星全智贤主演的电影《野蛮师姐》的两个片段:片段1是敬珍和明宇约会咖啡馆之后,雨中狂舞,莫里斯·威廉姆斯所作插曲《Stay》响起“A-a-a-a-ah,justalittlebitlonger,(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Tellmeyou''''regoingto…”浪漫抒情的演唱,随意得有些嘻哈;另一插曲是在敬珍误杀明宇之后,强劲有力的吉他和弦伴奏下的《Knockin’OnHeaven’sDoor》(敲开天堂之门),加之全智贤尽情投入的完美诠释,堪称全集经典段落。

课堂鸦雀无声,同学们屏气凝神。两个片段播放过后,教师以较为精炼抒情的语句向学生们介绍了插曲创作过程及词曲作者等相关信息,并请几位学生谈了各自的观后感。片刻后再次播放两个片段,学生们仍意犹未尽。以当时刚刚公映的热播韩式电影片段为教学素材导入,那位教师很了解学生,最终让学生们达到了很好的音乐赏析目的,很聪明。教师语言除间断性的讲解,没有什么刻意的词句,师生之间这种教与学的交流真可谓默契。在这样的材料导入下,学生愿意知道更多,何况除他们所喜闻乐见的电影情节,还有悦耳的插曲,之后的交流还显得干瘪和困难吗?除此以外,以朗朗上口的老歌,如《我的中国心》、《英雄儿女》等为题材,介绍其创作背后一些有趣的故事,并穿插一些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是完全可行的。再如《TheRock》配乐对扣人心弦的紧凑情节的渲染,儿歌稚嫩嗓音的童趣,偶像歌曲个性十足的热舞烘托下的张扬,都可以成为高校音乐赏析课的优秀素材。

正如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先来看之前的课堂交流方式,教师一个人独占时间的90%以上,中间可能会穿插几次可有可无的课堂提问,严格来说,这样的交流其实不能叫做交流,我们暂且叫它灌输式的交流吧。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引导他们去自主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尤其像音乐赏析课,完全可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并且成为专业课和公共课以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益补充。何况高校教师不是上帝,教师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开导者对于高校来说更为适当。学生印象当中的教师没有必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冷面孔,权威不见得是高校教师的唯一姿态,干瘪无味的课堂说教和沽名钓誉的陈词滥调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高明的举动。笔者认为:在找到了良好的教学素材后,灌输式的交流可以代之以互动式的交流和启发式的交流,那么,交流方式的改变最主要的和最直接的条件就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5

一、把学校工作的重心视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学校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立足的土壤,每个人都围绕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来演绎自己的职责。在这一点上自己能够做到顾全大局,把握学校的工作重心,学校的需要是自己努力的第一要务。本学期由于工作需要,承担了小学部的教师培训和科研工作。虽然没有上课的繁忙,但自己能够紧张起来,不得有半点懈怠。服务意识较强,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力争做到有需必应。积极配合校长及中层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没有因工作琐屑而抱怨;没有因事物繁多而叫苦,更没有因自己的工作效率而影响工作的进程。

二、以岗位练兵为突破口,实施校本研修本学期,岗位练兵犹如一股潮流奔涌而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开展了系列岗位练兵活动。最突出的成绩是引领教师团队参加了市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展示阿城专场的现场展示。赢得了专家的认可,也提升了我校教师的知名度,首次以群体的状态登上了区级的展台。积极配合师训部开展练兵与研修工作,两次将学校教师的课程改革成果及学校的特色材料送到区级的展示现场进行展评。在省级验收的现场,我校的参展内容迎来了知名专家的称赞。在参与进修学校师训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博客挂在进修网的首位。在网络论坛的评比中,我校被评为区级先进集体。个人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三、教育科研工作再创新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他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的任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可以让教育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直通车,思考和研究可以让我们幸福前行,尽收事半功倍之效”。本学期的教育科研工作除了正常开展工作外,主要的成绩就是顺利完成了区级两项课题的结题任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与课题组成员通过系统整理、归纳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撰写了两篇各近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将两项课题圆满的画上了句号。目前材料已经通过初步审查,在等待专家的最终评审。本学期配合科研部门征集了教师的科研成果共20余篇。对我校申报的哈市规划办的课题进行了人员变更。及时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及时科学的出版《科研报》。在上学期的科研评估中,我校的科研工作被确定为区级科研一类学校,这是科研工作的殊荣。

四、把学期所写的材料不到二十份,材料要的急时回家去完成也是常有的事。并不一定能做的很完美,好在有校长的信任和把关,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这项工作使我得到了真切的锻炼。用杨利伟的话说:感觉良好。

六、材料整理归档方面不等不靠,全权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及女工档案。自觉收集整理过程材料,做到规范。

七、配合工会组织做好女工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会组织做好女工工作。协助支部工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使自己在组织与协调方面得到了锻炼。收获了许多,提升了许多。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6

互联网是传播广、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现代传媒工具。具有时效性强等特点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借助互联网的这些特点,用最快速的形式传递最新的时政热点,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索和节选当今最热门的国际国内材料,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新颖的时政材料中,理解所学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情感升华。如课堂上引用习主席访问美国、英国,参加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的领导人是如何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如何开展和平外交的。

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搜索相关的时政资料,能丰富课堂,增强时效性,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能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更好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项目学习,拓展能力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四大目标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生如果仅靠课堂中的纯学习是非常难达到联合国提出的这四大要求的。而项目学习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对学生来说是参与了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项目学习要求学生扮演现实世界中的角色,通过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就像成人工作一样。“互联网+项目学习”是一种创新教学思维,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开展项目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项目研究,分组合作

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初,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思想政治课项目。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工合作,在一定时期内借助互联网完成该项目内容的调查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本组的研究成果。

2.课堂直播,互动交流

当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调查研究中寻找到能代表自己项目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时,既可以以录像的形式记录相关材料,也可以用互联网直播的形式,让这些典型人物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互动交流。而学生在课前一定得准备好相关问题,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使课堂更活跃和谐。这样的课堂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感悟生活,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多维的分析思路。

学生完成“互联网+项目学习”时,既能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在体验和调查研究中获得将来做事所需要的知识、合作能力、办事能力,还能在其他小组的探索研究和展示中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达到联合国提出的21世纪教育四大目标。

三、校际直通,交互学习

“互联网+”是一种创新思维,因而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发展,如将思想政治课堂与互联网结合,借助微信、QQ等网络直播方式将两校联通,即用互联网工具在同一时间将两个学校的课堂直接互通。如在讲授同一内容时将两个不同地区(东莞和韶关)的两所学校直接课堂联通,互相展示与课本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互相提问,互相解疑。这种教学模式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既可以用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用在必修三文化生活的教材内容分析中。因为两地有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经济文化素材,而高中生又是最思维活跃的、最热情澎湃的、最迷茫困惑的一群观察者,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他们将其新奇、思索、感悟的问题向另一校的同龄人诉说,既能让他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又能让他们感受另一学校的不同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见解更深,角度更广,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7

关键词:聋校学生 沟通交往 内容 分布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方案》提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沟通与交往课程是新课程一大亮点,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沟通交往课分布在小学一到六年级,各个年级平均是每周3节,占总课时比例的6.8%~6.6%,位于课程比重排行第四位(语文24.8~24.3%,数学16.7%~16.6%,体育与健康、艺术各占9%~8.8%并列第三位)。沟通交往课不仅出现在课程设置中,而且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地位与语文、数学是等同的。可见,聋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方案》中,强调沟通方式的多元化,即不单独提倡某种教学理念,也不贬低某种理念,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适合什么,就安排什么”。因此,沟通交往课应根据聋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

一、师资与课程

1.聋人教师承担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以聋人手语为载体,是聋人群体进行文化传承和相互启迪娱乐教育形式之一。

手语课大体分为三大板块:老师传递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反馈信息。通过理解、内化的过程,激发聋生沟通的愿望,培养其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初级阶段培养沟通交往能力的细化目标之一。

聋人教师参与的课堂充分展现了“用‘自己的语言’和‘自己人’,说‘自己想说的话’”的特点,是培养聋生沟通交往兴趣最好的途径。

2.听人教师承担的课堂教学

2006年,我校开展的省级课题《适应盲、聋学生发展的课程调整与开发研究》做了一个关于聋生发展及发展需要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有98.6%的学生希望能够走出学校与外界进行交流。听人教师承担着将聋生引领进入主流社会的责任。由听人教师承担的沟通交往课的目在培养聋生与健听人的沟通交往能力,传授与健听人群沟通交往的技能技巧。教材可以是语训教材部分内容,可以是聋校教材中的句式练习等。听人教师承担沟通交往课,有利于促进聋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建立两种语言转换的桥梁,促成聋生与听人进行沟通交往的实现。

3.聋听合作――文化课

这里指的文化课是针对聋生开设的讲解“聋人文化”、“听人文化”的专项理论课。

在聋、听的交往中,聋人“说话”很直白,喜欢询问隐私,没有礼貌……这些感受都是源于聋、听文化差异。聋、听人群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误会和矛盾。聋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主流社会,就一定要了解主流社会的文化,知晓两种文化的差异。聋生的需求要求承担课程的教师熟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对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势在必行。

二、学生活动与课程

1.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是心与心的交流,是阅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阅读的内容来看,我们找不到手语阅读材料,呈现在聋人面前的都是主流社会的语言和文化。让聋生借助读加深自我对文章内容的感知,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位,推动聋生书面沟通能力的形成。

提供给聋生的阅读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阅读兴趣;有直观的图片,能从图片中大概了解文本的内容;适合采用多种形式给予反馈。

2.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亲子活动、手拉手活动、共建活动等,是聋人社会与听人社会的初步融合。将在课堂中逐渐培养的沟通交往能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在“需要”的推动下促进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真正体现了“在玩中学习”的理念。但是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与特定的人取得联系,需要学生克服自卑等心理障碍,必须得到活动相关人员的支持,需要主流社会的接纳。

三、内容分布

聋童要接触两类人:聋人和听人(包括会手语的听人和不会手语的听人)。如果说聋童在学校里和老师和同学之间多少还有一点因经常性接触产生的默契而易于交流,那他们进入社会后可能会因交流不畅而孤立。所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聋生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

1.小学低段

小学低段的聋生主要交往对象是家长、老师、同学,听力较好的聋生与其它听人的交往机会相对较多。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根据聋生言语发展特点,在低段初期主要发展聋生第一语言,采用聋人手语为载体,对听力状况较好的聋童采用个训方式发展口语;中期,继续发展第一语言,建立手语与汉语的联系,初步渗透汉语句式;后期,继续发展第一语言,进一步建立两种语言的联系,培养阅读兴趣。总的来说是:以聋人手语为载体,辅以汉语(书面语、口语、手势汉语),注重个别化教育。

2.小学中段

小学中段的聋生主要交往对象是同学、老师、家长、亲人、邻居等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由于交流范围的扩大,他们对短信交流、网上交流、文字交流等有了极大的兴趣,使用汉语交流便成了他们最急需的交流方式。在这一阶段,课堂教学的内容应以听人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为主,帮助聋生树立沟通的信心,建立良好的两种语言的转换体系,掌握沟通交往技巧,培养与听人的沟通能力。

3.小学高段

聋生的生活圈子进一步扩大。在这一阶段应为聋生开设文化课,以便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的世界;为聋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同时开展主题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进行集体疑问解答和个别疑问解答,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时间活动。该阶段应更注重沟通方法、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聋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沟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聋生情况,沟通交往课的开设向小学以上的阶段延伸也是必要的。

沟通交往课是一门综合类课程,具有灵活性、可变性、极大的包容性等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内容在聋校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课程的内容、方式均应根据学生的身理、心理、听力状况有所取舍和补充,真正做到“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赵锡安.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4.

学校两学一做交流材料篇8

2012年―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博士生(北京,中国)

2003年―2005年东京大学 研究生院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东京,日本)

2004年―2005年巴黎-国家高等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巴黎,法国)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交换留学生

-Sint-Lucas 建筑学院(布鲁塞尔,比利时)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派遣交换留学生

1998年―2003年大阪大学 工学部(大阪,日本)

|工作经历|

2008年3月―2012年9月SAKO建筑设计工社(北京)/建筑师,设计室长

2005年3月 ― 2008 年3月SAKO建筑设计工社(北京)/建筑师

目前在北方工业大学建筑系任设计老师

|获奖经历|

2008年4月银奖,2008年 日本商业空间协会设计

大奖赛 [北京电影节的展览空间设计]

2005 年3月最佳硕士论文奖, 东京大学

2003 年10月二等奖,第10届UNION造型设计大奖赛 / 日本(评审委员: 小一浩)

2003 年3月最佳毕业设计奖,大阪大学

记者:您认为材料对建筑意味着什么?

青山周平:在建筑设计中,比如钢、混凝土、木材都是材料,但是建筑与结构的材料两者肯定是不一样的,例如木结构跟钢结构的形态就完全不一样。结构的材料往往会决定建筑的形态。表皮的材料应该与结构的本身相符合。材料应该是一个建筑师在做项目初期策划的一个最初的想法,是建筑形态的表现。其中也包括了墙面、天花、瓷砖(分为抛光、哑光)等很细的材料选择。材料也是表现建筑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段之一,案例中的天津小学的中庭的设计为了营造了室外的感觉,本身在室外跟室内玩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案例中用的材料都是室外的材料,例如:墙面石材的选择,台阶的防腐木材料等等。其中铺地的亚麻地板是无缝安装,空间是连续的,材料的选择还是基于建筑本身的结构的。

记者:在跟业主沟通的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上,会不会发生一些分歧?

青山周平:这种情况肯定是经常会发生的,大部分都是造价问题,在日本做项目通常都是提前做总的预算,对于某种材料的选择不会限制的很局限。甲方就项目的最终效果而言,通常如果你某种材料超出部分预算过多,但是在另一种材料上降低了材料的造价的话,最终的与总造价还是一致的话,甲方也不会干预过多的。这样建筑师也就可以坚持最初的设计概念。案例中的天津小学的台阶设计一方面是具有台阶一楼到二楼的通达的作用,另一方面设计形式上就做成类似是希腊古剧场的一种半圆形主场的效果,从而这个区域就成为了学校的一个聚会的场所。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下日本青年建筑师的成长环境?这样的成长环境带来了哪些利与弊?

青山周平:首先得先说一下日本的社会大背景:从2005年开始人口开始减少,到2050年要减少3000万人,现在整个人口的发展就是数学的抛物线是下降趋势的,这是除了日本战后的特殊时期之外的一个新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是日本的老龄化严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之对日本建筑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建筑的项目越来越少了,例如2006年日本的青森县美术馆(日本的县相关于中国的省)是日本最后的一个县立美术馆,也就是说从那个时间开始日本国内的美术馆已经饱和了。同样日本有5760万户住宅,但是住户数量或者家庭数量仅需要4960 万 (都是2008年的数据),这跟中国的现状很不同的,日本的空房率是 13.1% (2008年的数据)。从而改造就住宅的项目就比较多起来,这些都是日本青年建筑师面临的社会状况。

在日本青年建筑师大学毕业后一般都是先设计一些个人的小住宅项目,项目完成后在一些杂志跟媒体上,等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会承接一些其它的住宅项目其中集合住宅项目比较多一些。然后在开始做一些中小型的公共建筑,其中一部分人有机会做一些国外的大项目。

在这些大环境下,给青年建筑师带来的的好的方面是:提前面临了这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提前提出解决的方案。其中的人口减少、老龄化化的问题很快也会在欧洲或者中国等地区相继出现。如果说日本的建筑师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努力需求到了解决的方法,可以为其它国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不好的方面是:日本国内的个人住宅项目设计较之其它一些国家是比较独特的情况。例如在日本做新建个人住宅的项目,跟业主的沟通比较直接很容易达成最终的建筑效果。这种情况是很单一项目交流情况的,其实不利于建筑师们在海外的职业发展,毕竟大多数国家的整个建筑设计的环境比较复杂,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个节点的事情很多。如果我们仅仅局限在日本国内的发展的话,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就如整个日本社会面临的“加拉伯戈斯群岛”现象,也同样是出现于当代的日本建筑界的。

记者:请您谈一下青年建筑师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何在。

青山周平:建筑师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建筑师是必须得关注整个社会问题,例如在北京的胡同改造和更新,北京的交通问题,这些都对北京的未来城市空间有很大的影响。日本面临的人口减少跟老龄化问题都是通过一些项目的改造来寻求解决方案的。中国现在所提倡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其实在日本六七十年代也有建设的,日本的日本住宅公团(现在名字改成UR都市机构)就是代表。目前中国的建筑师是否是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呢?考虑到目前中国的人口的需求,我们建筑师是应该加强关注度的,中日也可以多交流此类的经验。

现在的很多建筑师做改造的项目,保障性住房(日语叫‘团地’)的改造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小户型改成大户型;扩大公共交流空间;整个建筑的上下水改造及卫生间扩建等等。总之,我认为青年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是踏踏实实的做好现阶段的一些实际的建筑项目;另一方面就是多考虑社会的大背景,改变自己的局限思路来做设计,例如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之后,这次地震的时候,因为地震本身而倒塌的房屋很小,倒塌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因为海啸而倒塌的。,需要新复兴很多建筑,作为建筑师也应该多考虑城市的长远的发展及整个城市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实际问题。虽然实现的过程可能存在很多坎坷,但这是建筑师的基本社会责任感。

|设计主题说明|

一期建设的是小学校,图书馆。二期建设的是中学校,体育馆,食堂。

小学校是分别将4层共计8座校舍的角度改变,设置在ZIGZAG。北侧4个特殊教学楼和南侧4个普通教室栋之间,搭建了一个大的屋檐,使1楼部分构成了半室外的共有空间=内街。8个校舍的内外墙壁用了8种涂料,构成了一所色彩鲜艳的小学校。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在共有空间,都可以用颜色来识别自己使用的教室。并且每层都有配色,1楼是黄色,2楼是红色,3楼是蓝色,4楼是绿色。每层的颜色使用在走廊的地面,中街的小阳台墙壁的镶嵌花砖,天桥的扶手和洗手间墙壁的镶嵌花砖上。

透过共有空间的巨大屋檐上设置的两种(φ=1200,1500 )圆形天窗照射入阳光,通过校舍之间的空隙带来阵阵清风。内街的内立面使用6种不同大小的圆形,构成一立面图。其中2600mm的圆形从走廊里突出900mm,形成小阳台。给这个空间构成了一个大特征。无论是阴雨连绵的雨天,还是寒冷彻骨的冬天,孩子们在这里活泼的追逐游玩,还可以随意的开个发表会什么的,是一个可以充分有效利用的空间。共有空间两侧的普通教室校舍和特殊教室校舍间通着12支天桥,桥上学生来来往往的情景,给空间整体带来了很多生机活气。内街的西侧大楼梯是为了大家的好交流广场。并且,各校舍外立面设置了出窗式的室外机放置处,使用了比基本外墙壁较深的颜色,形成了凹凸有致,变化丰富的立面图。

对于实现充满魅力的人性化的学校空间,特别的锯齿建筑形状和布局、半室外的中庭大空间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照明设计,项目魅力倍增。

照明设计的理念是极优地表现特殊建筑,另一个是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段学校也是这个地块魅力四射的象征性的存在,为此充分考虑夜晚的照明设计。

一般的学校只考虑白日的照明,本项目的照明完成度与众不同。

从中庭洒落到外面的光需要着重考虑,在小学校外墙亮点的圆形飘窗也设置LED照明,夜晚也释放着平和温馨的光芒。就是在通常的夜晚,学生放学后,点亮飘窗的LED照明,这一点就足以向周边诠释学校的存在感。

高品质的照明规划不仅是室外,而是延续室内,灵活利用中庭走廊的蜿蜒曲折、绵延伸展的特点,让走廊形状更加吸引人,沿着走廊排列照明,虽然只是普通的荧光灯,但却魅力四射、高雅动人。

还有在穿梭于巨大奢华的中庭的连廊地板上,设置地埋式LED流线。从上层眺望中庭,连廊的LED流线跃入眼帘。冬季日照较短,室内较为昏暗,有了LED流线学生即可安全舒适地利用连廊。

像下面这样,中庭是考虑节能环保进行的照明设计,在器具选择、现场照明设置时,弊社设计师亲临现场细心指导,实现了理想的效果。

在中庭引入阳光的设计减少了人工照明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功效。走廊部分的萤光灯按1400mm的间隔配置,同时兼顾了中庭部分的采光。

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室和旁边的图书馆,有规则地排列稍小的点光源,配合内装设计,实现快乐的、明亮而可爱的空间。

|设计主题说明|

本项目是一个在湖泊上漂浮的小岛上的建筑面积为2,000m2,地上地下各一层,包含红酒展示厅、餐厅以及地下酿酒坊等在内的俱乐部。

按照五个功能需要将五个独立的体块,集中设置为相对于位于中心位置的多功能空间具有方向引导性和连贯性的一个整体体量的建筑物。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志愿服务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