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格言范文

时间:2023-03-20 08:20:22

治家格言范文第1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①,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②,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③。

宜未雨而绸缪④,毋临渴而掘井。自奉⑤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⑥。

器具质⑦而洁,瓦缶⑦胜金玉。饮食约⑨而精,园蔬愈珍馐⑩。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11,实淫盗之媒12。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13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14。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15。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16,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17。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18。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9。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恃20,悔误必多;颓惰自甘21,家道难成。狎昵恶少22,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23,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24,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25,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26而施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27不继,亦有馀欢;国课28早完,即囊橐29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30;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31。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32。

【注释】

①庭除:厅堂院落;除:台阶。

②既昏便息:既昏,天刚黑时;息,歇息。

③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资。

④未雨而绸缪(móu):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天未雨之时,剥桑根以缠绵其牖户。语出《诗经・豳风・鸱》“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⑤自奉:自己日常生活的供给或消费。

⑥宴客切勿流连:宴客,宴请宾客;留连:乐而忘返或依恋不舍。

⑦质:质朴、朴素。

⑧瓦缶:泥制的盆罐,指粗劣的餐具。

⑨约:少,简约。

⑩珍羞:贵重珍奇的食品。

11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泛指穿堂入室、搬弄是非的妇女。

12淫盗之媒:偷盗的媒介。

13经书:儒家经典著作。

14义方:做人的正道,多指家教。

15温恤:体恤,给以温暖。

16乖舛:违背,差错。

17分多润寡:富有的周济贫穷的。

18厚奁:丰厚的嫁妆。

19莫甚:指没有比此更严重了。

20乖僻自是:执拗孤僻,自以为是。

21颓惰自甘:颓废怠惰,自甘情愿。

22狎昵(xiá nì)恶少:亲昵品行恶劣的浪荡青年;狎昵,过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23屈志老成:曲意迁就年高有德者。

24谮(zèn 音怎,去声)诉:进诉谗言,说人坏话。

25施惠无念:给人恩惠,不要挂在心上。

26匿怨:对人怀恨在心,面上却无表露。

27饔飧:早餐和晚餐。

28国课:公家的钱粮课赋。

29囊橐(tuó 音驮):口袋。

30科第:科举考试。

31身家:自身和家庭。

32庶乎近焉:差不多便近于是个好人了。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因易与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相混淆。因而世人改称《朱柏庐治家格言》或《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治家格言范文第2篇

北斗光芒照九洲,丰功伟业写春秋。

风云叱咤三山倒,天地欢腾四化求。

改革成功开放好,宏图再展庆丰收。

同心共鼓东风力,昂首高歌壮志酬。

反腐唱廉有感

腐败必然群起攻,中央下令反歪风。

贪污行贿不知耻,浪费铺张损害公。

可恨党风遭破坏,须知国法不相容。

襟怀坦白求前进,磊落光明向大同。

金婚自勉

四十年来共苦辛,而今七十白头吟。

糟糠故事常回忆,苦莱生涯永记铭。

苦尽甘来非命运,天翻地覆是人民。

金婚永把金光闪,愿作螺丝不锈钉。

“有国才有家”是中华民族之灵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对其最到位的诠释。然而,特别是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历史时期,仅仅偏执于“有国才有家”这个单一的层面里就显得意犹未尽;因为“富民强国”才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崇高目标。于是,“家和万事兴”就成了家文化的传世经典。昆山人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顺乎历史的发展的潮流而被奉为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备受千家万户推崇求索,自然而然地被后人当作处世立身、为人做事、教育启迪警世后代的一面明镜。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面明镜依然熠熠生辉,依然清澈照人,其影响和现实意义还是那么的明显重大。

“朱子治家格言”影响深远广大

“朱子治家格言”问世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即使用当今的眼光予以评论的话,其中虽有一些封建道德的东西;然而,这也无损于整体的内在思想,她好比一块玉,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并且,其影响深远广大。

一、妇孺皆知,代代相传

三百余年来,人们对“朱子治家格言”虽然说不能全文背诵,但至少可以说妇孺皆知,最为经典的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种效应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影响到东南亚各国。只要我们稍稍注意,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放置“朱子治家格言”的全文,选择“朱子治家格言”语句装点室内文化氛围的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又据笔者所知,众多的家庭已把“朱子治家格言”作为了家庭教科书育人垂范,作为铭言律己律人躬行。

二、潜移默化,净化社会

“朱子治家格言”作为传统清廉文化的经典之作,其倡导的是勤俭、洁身、清廉、本分、爱国、孝道、和谐、自乐和和顺等等,这些精髓内涵自然而然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融合,人们必然地以此作为铭言律己律人躬行,并且,这种律己律人已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到了日常生活的言和行之中,从而对整个社会来说,或多或少地遏止了“持势力而凌逼孤寡、贪口腹而恣杀生禽”等的不良行为,从而起到了约定俗成、规范行为、净化社会和弥补法律不到位法律不作为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长效的自律的潜移默化的、这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强盛和社会的繁荣发展都是有积极影响的,如果说,中华民族能多一点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少一点没落的贪渎文化该有多好啊!

“朱子治家格言”的现实意义

历史是由昨天走向今天的,毋庸置疑,今天比昨天更加光辉灿烂,是因为聪明的人类传承了昨天的光辉灿烂,扬弃了昨天的糟粕污垢。但是,人类不是神仙,在传承和扬弃中不可能做到两个百分之百和尽善尽美,也就是说,传承还有不足扬弃还有不足。于是,在不断的传承和不断的扬弃中从昨天走向今天走向明天,当然,在传承和扬弃中要不断完善、提高,升华和创新,于是历史的车轮才会滚滚向前。话再说回来,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在转轨变型的今天,金钱地位越来越高,高出了金钱固有的意义,历史的沉渣余孽泛滥肆虐——拜金主义、诚信失缺、道德沦丧的痼疾日显抬头。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宏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扬弃糟粕污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进一步传承和宏扬“朱子治家格言”的精髓更有其迫切性和现实性。

一、是力戒“富不过三代”的良药

综观我国的历史,“富不过三代”成了中华民族家庭兴衰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悲剧。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外因,即战乱、天灾、疾病和家庭财产得不到法律和国家的保护;其二是内因,即人祸。人祸有两种:传统的没落的腐朽的贪渎文化和好吃懒做。如果说,在当今社会里,要使“富不过三代”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务必要力戒贪渎文化和好吃懒做之风的滋生蔓延。个中道理并不复杂。在急剧地转轨变型的年代里,众多贪官落马。其根本原因是不能自律自重,大都深受贪渎文化的侵袭和影响。事实就是这样,这些贪官的家庭环境大都是妻子不贤或子女不肖,其背后不是有一个老婆或是有一个或几个贪婪的情人;或者是子女没有教育好没有出息,或放纵或依附在老子老娘身上搜刮民资民财,鱼肉百姓,坏事做尽做绝,直到把老子老娘彻底掏空,如此家庭不败才怪。至于好吃懒做,更是不言而喻,真所谓坐吃山空,所以说,“朱子治家格言”的精髓仍然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失为力戒“富不过三代”的良药

二、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倡导和谐是“朱子治家格言”的重要思想内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单一停留在“家门和顺”这一层面,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其对应的语句有“毋持势力而凌逼孤寡”、“贪口腹而恣杀生禽”。这些缄言虽然时隔三百余年,仍然悦耳中听,一点也不觉得是陈词滥调,相反是掷地有声,切中时弊,与当今提倡的“八荣八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何其相似!因此,全面理解和传承“朱子治家格言”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有益的。

三、有利于家业的发展和厚积

“治家”是“朱子治家格言”的根本宗旨。当今,我国把“富民强国”定为国策。富民的真正含义是富家。富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代又一代的累积。“治家”的核心是一代教育好一代,每一代都要“教子要有义方”。只有这样,家业才能一代厚实一代。过去,中国的家庭最大的悲哀是其周而复始从零开始,跳不出创业——败落——再创业——再败落的怪圈,世世代代停滞在起跑线上,或者是贫困线上。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昨天的可悲的家庭发展史必须划上句号。今天,我们的国家正逐步走上法治之路,私有财产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富民富家成了党和国家的核心任务。因此,治家不仅是单个家庭的重任,还包含了社会的重任、民族的重任。因此,只有把家治理好,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厚积,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强。所以,吸收“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真谛良方,并加以创新扩容、对家业的发展和厚积是十分有利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治家格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曾国藩;治家格言;现代意义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子侄们身上的影响作用,曾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子弟不贤,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总是枉然。子弟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他在读了《课子随笔》之后总结道:“大约兴家之道,不外内外勤俭,兄弟和睦,子弟谦谨等事,则家败反是。”根据这一论说,本文分析曾国藩治家格言中的“和气蒸蒸家必兴”,并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分析借鉴曾国藩的治家思想。

家庭关系的和睦与否直接关系到家运兴旺衰败。家庭和睦是曾国藩家教的重要内容,在写给父母的家书中说:“夫家和则福自生。”如何使家人和睦,概括起来有三条。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贵体孝道。第三,贵亲戚邻里团结。

由于受传统社会家庭中,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他首先要求兄弟和睦,“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男之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他将“力挽家运”的首要因素归结为“兄弟和睦”,这在他的治家思想中占居了重要的位置,起着扭转家运的关键作用。为了使家庭和睦,他还要求家中子女与妇人相处时要有“和”的思想,要“亲顺恭敬,不可有片语违忤三纲之道”“以能耐劳忍气为要”,由此可知,他的治家思想是有一定封建性瑕疵的,是有大男子主义和重男轻女思想痕迹的,他要求妇女要遵从“三纲五常”以维护封建社会大家庭的伦理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损害妇女们民主自由的权利。

在曾国藩的家和思想中,除兄弟和睦之外,他还要求子弟们贵体孝道,并且以长者的身份告诫子弟们:“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父亲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他要求子女不仅要对亲生父母尽孝道,还要求对叔父叔母也要尽孝道,曾告诫儿子们说:“我身殁之后,尔等视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事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以省啬,独特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

曾国藩的家和思想不仅仅是一家之内的和睦,更是一家之外的和谐,邻里关系的和谐。邻里关系是一家之内和睦的外部条件,若邻里关系紧张,一家之内的和谐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他对邻里关系的和谐非常重视,要求子弟们“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在他的家书中也多有寄银钱,赈济亲族邻里的记述,却未有“夫妻和”的直接文字记述,但透过字里行间,可得知曾国藩的夫妻关系是相当和睦融洽的。曾国藩将家和思想看作是一家人兴旺发达的关键,只要家庭和睦,福自然就会得到,只要家庭和睦,即使是穷氓小户也必兴,所以他非常肯定地说:“和气蒸蒸家不兴者未之有也。”为了使家庭兴旺昌盛,他讲求家庭的和睦,为了使家庭和睦,他要求做到兄弟和睦,做到贵体孝道,做到亲戚邻里团结。但是他的家和思想更多地强调一家之和睦,很少延伸到整个国家的和睦。

在一家的和睦方面,他的家和思想似乎离我们早已远去。人们对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的简单抛弃,扭曲了家庭的内部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竞争性的异常激烈,西方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蔓延,这一切都淡化了传统家庭成员间浓郁的血肉亲情关系,削弱了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孝道”精神,诸如“商场无父子”的激烈竞争弱化了中国人的父子情深。“三纲五常”已不再约束每个家庭成员,却出现了新的现象。此时,人们才急切地呼唤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急切地呼唤传统美德复归。于是曾国藩的孝悌和家教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借鉴一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并能推爱于人,则无疑能减少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磨擦与冲突,使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变得和谐美好,从而为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和精神动力。当然,我们在继承其思想时,要剔除“愚忠愚孝”“显身扬名”等封建的糟粕,不能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不分好坏地加以继承。

综观以上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曾国藩的治家思想主要是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为基础。他在继承先贤治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治家思想,如书信式的教育方法等。在治家方面,他非常看好家庭成员的内外勤俭,家庭和睦以及谦虚谨慎的人格修养。然而在这些治家的理论中,文字论说最多的是家和思想,曾国藩本人最为重视的也是家和思想,家和思想是他治家思想的基础,在今天看来,曾国藩的治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仍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治家格言中有不少内容反映古今中外的,一般家庭生活中共同或基本相同的人伦关系及道德要求,这些具有全人类的共同因素,对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应予以批判地继承。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曾国藩.曾国藩治家方略:家训解读[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

出版社,1999.

治家格言范文第4篇

中国古代,请别人写字、写信、写文章,称为“捉刀”。那位者,就称为“捉刀人”。这是从曹操的一则故事来的。

《世说新语·容止篇》中,记载了这则故事:

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帝,是后来对曹操的称谓。这则故事,应是曹操在担任汉献帝丞相时的事了。匈奴派使者来,丞相当然要接见,曹丞相自觉形貌不够魁梧吧,就派他的下属崔琰(季)代作丞相,接见来使。而曹操本人作为侍卫,手执刀戟,立在崔琰的座位后。仪式过去,匈奴使回到宾馆,曹操派人来问:你看我们丞相怎么样啊?对方说:丞相自有雅望,而立在座位后面那位捉刀人,才是真英雄啊。

这则故事,成了历史美谈,也成了“捉刀”、“床头捉刀人”一词的来源。这里的“床”,显然不是今天所指卧室中睡觉的床。古代的床,指坐席,座位。古代称睡觉的床为榻,又叫卧榻。史载:宋开宝八年,宋军南下围金陵,南唐主李煜派徐铉入朝,请缓兵。宋太祖(赵匡胤)对他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就成了后来的一句成语。

睡眠的床称为“榻”,传到日本,被日本保存下来,就叫“榻榻米”。其实,床,指座位,指坐席,在佛教中也保存下来了,寺院中禅堂里打坐的席位,至今还称“禅床”。在《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中,“堂上启阿母”,是儿子登上厅堂,为妻子对母亲说情。结果,“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母亲对儿子发火了,槌床大怒。这里的“槌床”,当然不是睡觉的床,而是坐席。

不过,在古代,“床”亦指井周边的围栏、栏杆。李白那首著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床”当然不是指房间内睡觉的床,而是户外井畔栏杆了。这井畔的一片明月光,与“地上霜”才能相映照,相衔接。

在我们常用语中,有一成语“载歌载舞”。与此类似,陶渊明《归去来辞》中:“乃瞻衡宇(望到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故居),载欣载奔。”《诗经(国风)·卫风·氓》中:“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一个“载歌载舞”,一个“载欣载奔”,一个“载笑载言”,这里的“载”,如何解释呢?很多人解为“又”,即又歌又舞,又喜又奔,又笑又说。载如何解为“又”?道理说不出。当然,这是想当然的误解。

古文字中,双声叠韵的字,有时互通互借。载、则双声,载应解为则,则可解为就,因此,载在这里是连词“就”。在热烈喜庆的场面,大家兴高采烈,就歌就舞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去哪里?回来了,回家了(顺便说一下《归去来辞》中的“来”,应读“离”,来与离也是双声,这个“来”,正是“离”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了,离去了,故乡的田园已荒芜,我为什么还不回去呢?载欣载奔,马上望到了自己的旧居,就欣喜就加快步伐了。《氓》中的女主人公,登上墙头,望远处的关卡,看她的男人回来没有。望不到他回经复关,以为他负约不来了,伤心地痛哭,泪下涟涟。望到了复关,望着那个他,经过关卡回来了,就有笑就有说啊。载作“就”解,文气也通畅了。

还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垃圾,现在大家都读“拉基”,可能变成约定俗成了吧。有些字典,竟然注音也是La Ji。其实粤语中的读音才是对的,应该是Le Se(勒涩)。这是因为粤语中保存了大量的古音。

兰州市佛教协会办了一份《佛学文摘》月刊,甚受读者欢迎。其2005年第12期第24页,刊载了一篇《朱子治家格言》,署名作者“朱熹”。文末载:“摘自《圣言善语》”。我弄不清,是编者疏忽,署上“朱熹”之名,还是被摘录的那本《圣言善语》原就弄错了?

这篇脍炙人口的治家格言,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就已背诵了,虽然70多年过去,至今依稀犹能背诵。原作名《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简称《朱子家训》。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南宋的朱熹(1130-1200年),可以叫“朱子”,明末的朱柏庐(1617-1688年),也可以叫“朱子”,但此朱子,不是彼朱子。朱柏庐是明末江苏昆山人,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他是明末生员,入清后,隐居不仕。康熙年间,有人以“鸿博”推荐,但他固辞乃免,可见他的民族气节。他所著这篇治家格言,流传甚广,有清以至民国初年,凡读书人几乎都是必读的。朱熹是今江西婺源人,南宋大理学家,与朱柏庐相距400多年。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怎么能署名作者朱熹呢?这样的讹误,说明了什么?

治家格言范文第5篇

《古文观止》

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上起先秦,从《左传》、《国语》开始,直至明代,共十二卷,选文二百二十二篇。绝大部分选的散文,也收了极少数骈文。每篇有简要评注。按时代先后编排。

吴兴柞在《序言》中说;“阅其选筒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辩无不精当。”又称楚材二人“才气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慢,盖其得力于古者深矣”。可见编者的古文根柢颇深,所以取材较为恰当。过去作为少年儿童读本,繁简适中,流传较广。

书中选司马迁文十五篇,韩愈文二十四篇,柳宗元文十一篇,苏轼文十七篇,欧阳修文十三篇。选文不少是名家名作,所以它深受读者的欢迎,成为过去学子的必读教材。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唐诗三百首》

清孙洙(蘅塘退士)编选。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编选者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进士。该编所选的诗多是精粹之作,在唐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孙洙在《原序》中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所以他选录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如五古、七古、五、七律、五、七绝、乐府,共三百一十首,分体编排,“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后来四藤呤社本增补了杜甫《咏怀古迹》三首。光绪年间四藤吟社主人谓该书“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可见这是清代一本流行最广、影响很大的唐诗选本。

选入该书的有七十五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外加无名氏二人)。所选诗占《全唐诗》的一百六十分之一,份量比较合适,注意到入选作品的代表性。但选材多描写个人情怀之作,一些人民性较强的作品选得很少。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乐府诗,杜荀鹤、聂夷中的一些作品,都没有入选。这不能不说是该选本的一个缺陷。

过去该书有多种版本,以陈婉俊的补注本流行较广。序言中谓注释“字梳句栉,考核精严”,“津逮后学,功匪浅鲜”。虽不无滥美之辞,但注者在辞句的出处方面,寻源探本,确尽了不少心力。解放前有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特点在于详细地讲解作意作法。由中华书局出版,解放后重印过几次。

《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庐(1617―1688)编写。朱柏庐名用纯,柏庐为其自号,江苏昆山人。明生员,由明入清。康熙时坚辞不应博学鸿词科。他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是我国一部家教名作。它通俗流畅,易于普及,三百年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成为清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教材。

《治家格言》以修身齐家为宗旨,五百余字总结了治家处世之道。其中有些句子到现在还广为传诵,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等等。

陈宏谋说:“古人冶家之育颇不少,独取乎是者:其言质,愚胥能逞晓;其事迩,贵贱尽可遵行。”文字质朴无华,谈的都是些日常切身的事情,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所以它不但流传下来,而且传播很广,影响颇大。虽没有列为正式教材,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比有些教材还要大。

朱柏庐还有《劝言》四则,即《孝弟》、《勤俭》、《读书》、《积德》,虽然也不是教材,但是封建社会进行社会教育的一些处世准则。他谈到读书“不但记其章句,而当求其义理”;又说:“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

例如,教学生读《论语》,如果读了以后与未读时一个样,这就不算读了。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通《六经》及性理、《纲目》、《大学衍义》诸书,固然是“上等学者”,但如果读了《孝经》、《小学》、《四书》本注,能够踏踏实实,身体力行,也是很好的。可见这本书的效用,着重在立身处世的力行方面,而不是为了求知识,广见闻。成为口头禅或猎取功名富贵的工具。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选录了一些劝人处世的箴言,运用它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的通俗教育,在民间的影响比较广泛而深远。过去有人评论这本书说:“《贤文》―篇,古谚三千。”“读了《增广》会说话。”这是民间对读书的评价。这些通俗流行的语言,有的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在儿童当中也颇为流行,家长常用此书或书中的一些语句来教育子弟。

该书在开首几句就说明了编书的意图:“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里说明了该书搜辑了过去的一些成语,用来对人们进行教育,使他们见多识广。了解一些人情世故;知道现在是过去的继续,知道一些古人体验过的道理来作为观察当前世事的依据。这就是编者编纂这本书的目的。

原书的编者不详。清朝同治年间,周希陶取此书加以增补,以平上去入四韵重新编排,称为《重订增广贤文》。他除了补充儒家的一些说教以外,还补充了一些佛家的内容。但是社会上流行较广的还是原来编选的本子。

《清文启蒙》

清舞格编。四卷。雍正八年程明远给此书写的序言说:“《清文启蒙》乃吾友寿千先生著述以课家塾者也。其所注汉语,虽甚浅近,然开蒙循序,由浅入深、行远自迩之意寓焉。启迪之初,非此晓畅之文,亦难领会。诚劝学之初筏,入门之捷径也。”

程明远曾经目睹编者用此法教学,稍为聪明的孩子,学一个月就能写能读,“功效迅捷”。他认为这本启蒙教材,对于“初学之士,大有裨益,请刻印行世。”现有保存本。

综观清代前期的蒙学教材,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些选本流行很广,影响很大。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这两本书作为儿童少年的教材,使用的时间很长,覆盖面很广。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l.选本的选材比较精当。《古文观止》从《左传》选到明文,撷取各书、各家、各个时代的精粹之作。《唐诗三百首》也是一样,很多诗都是名家的得心应手之作,并且在士子中间流传很久。

2.有些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性。读了这些作品,可以抚摩到时代的脉搏。如《古文观止》所选的先秦诸文,如《左传》的《石谏宠州吁》、《减哀伯谏纳部鼎》、《曹刿论战》、《子产论政宽猛》;《国语》的《敬姜论劳逸》;魏怔的《谅太宗十思疏》;苏轼的史论;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等等。

3.所选各篇多是艺术性比较强的。如《归去来辞》、《腾王阁序》、《吊古战场插文》、《赤壁赋》、《秋声赋》等,不但艺术性强,感染力深,还有吊古伤今、寄怀身世之感;描写自然景物,也绘影绘神,曲尽其妙,都是脍灸人口之作。

4.有些文章出自肺腑,或说理透辟,感人至深。如《出师表》、《陈情表》、《师说》、《进学解》等。

(二)为了适应科学考试和写作诗词歌赋的需要。如《声律启蒙》、《千金裘》、《笠翁对韵》一类的教材。学生熟悉这些典故和成语,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对学写诗歌有所帮助。几种教材的编选,部分地也是为了适应科考的需要。当然,优秀的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宝贵遣产。学习这些作品,足以陶冶情操,扩展襟抱,起兴观群怨的作用、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遣产之所需。

(三)在封建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注意家庭教育。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朱伯庐治学以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他写的《治家格言》都是讲家居生活、寻常日用的事情,却能深入浅出,鞭辟入理。它不只是家庭教育的教材,而且成为成人社会教育的教材,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治家格言范文第6篇

对于溥老来说,中国百年近现代史,他都是亲见、亲闻、亲历者。无论是时代风云的革命风暴,清代皇室沦落的必然命运,还是祖国兴亡的民族抗争,他都是随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代的进步而逐渐认识的。可以说,在个人前途的选择和人生的省悟上,他不啻是皇室最早的觉醒者,而今也是爱新觉罗家族仅存的长者和老人了。诚然,溥老是历史的见证者,最具权威的发言人!而溥老平凡却不庸碌的人生,更是充满传奇色彩!

出身帝王家的平凡老人

爱新觉罗・溥任,字友之,1918年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醇亲王府(今宋庆龄北京故居)。他一家三世“两度潜龙”,先后出过两位皇帝:一位是他的二伯父光绪皇帝,另一位是他同父异母的溥仪大哥宣统皇帝。他是醇亲王奕的第三代后裔,虽出身帝王家,却是自食其力的平凡老人。若以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皇室教育而论,溥仪、溥任兄弟应相同多于相异,但二人对人生的态度、所走的道路却截然相反。

溥仪这位“末代皇帝”,经过新中国对他的改造,人民政府对他的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公民,这是他的新生,开始了他真正的人生。为此,他撰写了《我的前半生》,告别过去。

溥任这位皇弟,一生淡泊名利,甘守清寒。喜欢平静的他,平凡却不平庸。他视权位、名利、金钱为粪土,厌恶官场、商场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几经大浪淘沙的时代巨变,他于潮起潮落中省悟人生,深刻地认识到“育人”、“治愚”、教育以“树人”的真谛。他初为继承父亲“书癖”(载沣自号)的所好,也为教育开启儿童的心灵,所以平静而执著地选择了教书生涯。因为他太爱孩子,所以愿倾其所有,将自己一生的希望和理想、知识和财富全部给予孩子们,用爱心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他说:我虽生于帝王家,却极少谈及爱新觉罗其姓及其家世,素以“金友之”行名于世。不了解我家世的人,还以为我姓金名友之,而不晓得本人即是“爱新觉罗・溥任”。这点我与启功先生如出一辙,愿做自食其力的人――写字卖画、教书育人的脑力劳动者。当然,启功比我本领大,但在不靠爱新觉罗家族和不吃祖宗饭这点上,我俩可谓不谋而合。近年,有人冒充是清室后裔的、有人冒充是我最小的胞弟的,甚至还有人冒充我本人溥任的,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溥老的晚年生活原本是十分平静而安详、淡泊且适意的,可时不时地被这些“假冒事件”所困扰,好不心烦!前些年,还有人在大肆炒作溥仪晚年的婚姻生活,书中充满了对溥仪人格尊严的污辱与践踏。溥老对此非常气愤地说:“我的大哥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其功过是非可以任人评说,当然也可以以严谨的态度批评,但个人隐私不应当大肆宣扬。这样做既有违公序良俗,也是对溥仪作为一个公民名誉权的侵害,我们近亲属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溥老是一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老人,一向为人宽容厚道、淳朴善良。他那谦和淳厚的长者风度和他正直耿介的做人态度,可谓人人敬重,有口皆碑,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由衷爱戴。但经常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作者写歪曲历史的作品,近年那些不伦不类的影视剧,竟然将清史肆意戏说了,真不知二百多年的清朝是怎么过来的呢!如此践踏历史,贻害无穷,其作品的低俗,实污人耳目。溥老每提及这些现象时,都十分愤慨。前些年他还执笔著文,遇有重大谬误予以一一匡正,并说现在不纠正,等他死了就无人见证了,也更弄不清楚事实真相了……

溥老一口纯正地道的老北京话,慢条斯理地款款而言,尽管他因耳背借用助听器与我交谈,但为了准确地听明白我那“湘音难改”时,他要用“白纸黑字”书写下来,其认真态度可感人喽!他不无诙谐地喟叹:为了暴利的商业目的,历史可以戏说,戏说而成历史,不就是为了票房价值吗?借助高科技手段,媒介肆意炒作,如此这般地猎奇,口径一致瞄准“孔方先生”,不就是为了一个“钱”字啊!比之那个穿明黄、梳小辫者实无二异,二者都是为了弄“钱”来的,都是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假洋鬼子”!

溥老京腔京韵的言谈,平和而沉稳,睿智而幽默,话锋内敛却犀利。

从木镜和《治家格言》

说开去

曾“两度潜龙,一朝摄政”、显赫非常的醇亲王府家,为何特地制了木镜和《治家格言》的家训?我就此话题请溥老说开去……

溥老是摄政王载沣第四子。大哥溥仪(宣统皇帝)1967年病故;二哥溥杰1994年去世;三哥溥幼年早殇。溥任于1918年出生在后海醇亲王府,其父载沣时年三十五岁。自此,二人一直父子相随,直至1953年载沣在北京逝世。

溥老说:我祖父、第一代醇亲王奕,虽然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但身居庙堂高位,深知政治风浪之险恶,常有高处不胜寒、如履薄冰之感。他亲历“辛酉”,亲见顷刻人头落地、株连九族的惨烈景象,故心怀惕厉,不敢有丝毫差池。所以,他为人谦抑、遇事退让,无事不小心,无处不谨慎。奕的次子载(光绪皇帝)继承大统后,他更加谦逊退让,时时、事事、处处提醒自己,万勿有非分之想、非常之举。故府中堂号名“思谦室”、“退省斋”,自号“朴庵”、“退潜居士”、“九思堂主人”,彰显自己不思进取、无政治野心、忠心事主的志向。为表忠心,亦为家训,他用桦木特制一面木镜,镌刻其手书“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己丑端午题,朴庵”于镜面上。字呈铜绿色,镜柄为浮雕的五朵云头。己丑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他去世的头一年。由此可见,我祖父一直到死都处于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之中。

关于这个木镜的故事,溥老讲完后深情地对我说:“您瞧,我祖父设计这个木镜的用心,不是很恰当地表示在那两句题词上了吗?”随即,他便一字一句地朗诵起来了……

我应和着:“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可见,这十四字箴言的家训,醇亲王既是对自己,也是针对儿孙的,其用心良苦。

溥老接着说道:“我还收存着我祖父亲笔写的一幅《治家格言》,当时嵌在木框的玻璃镜子里,挂在我嫡祖母(叶赫那拉氏、慈禧的胞妹)的屋里。她老人家常常指着让儿孙们大声诵读、记牢,叮嘱我们做玛父(祖父)的好后代。”

话说到此,溥老便声情并茂地背诵起了帝王家的《治家格言》来: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

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

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胆也小。

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

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右古歌,词俚而味长,录以自儆。

退潜居士(朴庵)

静寿主人阅之颇称许,附志之。

这好读好懂、易记易背的《治家格言》,有点顺口溜的韵味,却意蕴深长,发人深省,且过目不忘。溥老至今背诵得一字不差。

溥老说,他的祖父用工整的楷书一丝不苟地为子孙抄写了这份“精神遗产”,比醇亲王府里所有的金银珠宝、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更值钱、更有意义!之所以在房间挂上他亲笔书写的《治家格言》作为家训,怕的是后世子孙倚仗先辈恩荫,财大气粗,招惹是非,到头来落得个“不丧身家不肯罢”的悲惨结果!为此,祖父还特意要他的福晋、慈禧的妹妹静寿主人过目并于上注明“颇称许,附志之”。

从帝王家的木镜和《治家格言》说开去,醇亲王奕当年之所以对慈禧太后的“屡赐恩荣”“屡次辞谢”,直到把一切官职都辞去,还特意取名自己住的正房为“思谦室”,又命名书斋为“退省斋”,更将条几上摆着的“欹器”上刻着“满招损,谦受益”,甚至一把“象牙镇尺”上面也刻上“闲可养心退思补过”,他是以表明自己希望在难得的清闲中,既可养心,又能补过,落得安享太平……

溥老说这幅格言由于长时间卷着收藏,经年累月受潮粘连,已无法打开了,多亏高明的装裱师傅,硬是将几尽粉碎的绢片展开,重新装裱,才恢复了原貌,真令人叫绝啊!而更让人赞叹的是,醇亲王奕《治家格言》的真迹不仅历尽战火幸存至今,而且格言的精神不走样地传到今天,使他的儿孙们不仅铭记,并且能行。溥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存诚守拙,甘守清寒”的平凡人生,就是对格言的躬行实践,并将其精神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了。他一生执教小学,无私奉献,真心实意地去做好人,认认真真地去教书育人,诚如北京师大校训所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寓平凡于伟大之中。

识时务、明事理、知荣辱,

淡定甘守平凡人生

第一代醇亲王是咸丰皇帝的弟弟,名奕;第二代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的弟弟,名载沣,是溥任的父亲。溥任是醇亲王第三代后裔。大哥溥仪(宣统皇帝)三岁登基,因光绪皇帝与西太后同时病危,由其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辅佐。

辛亥革命爆发后,生性淡泊、为人忠厚的摄政王便卸任回家了,并神清气定地对夫人说:“从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江山都易主了,难道摄政王能如此漠然,无动于衷?反而说此风凉话?实是他太厌倦政治斗争了,对“大清”必然灭亡的命运太心知肚明了。

清帝逊位后,载沣绝不参与任何复辟活动。他冷眼旁观了“张勋复辟”的闹剧,并于1925年1月,在自己家中接待了前来王府看望他的孙中山先生,握手言谈中,坦言“他最担心的是,怕因为同意宣统皇帝退位,因而被清朝遗老指责是他断送了大清江山”。孙中山则赞扬他:“在辛亥革命后辞去摄政王,此举是爱国的,有政治远见的行为。关键时刻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前头,而把家族利益放在一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是少年溥任在府里亲见他父亲与孙中山握手谈话的一幕。无疑,这对他的性格和日后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溥老说:1931年,溥仪去了东北,翌年出任洲国“执政”,又于1934年改称为“满洲帝国皇帝”,实是当了日本侵略者的“儿皇帝”。这些年我和父亲仍然住在天津,也就是在时代风云的革命风暴中,冷眼看世界,静观其变吧。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被父亲带着去了趟长春,完全是以私人身份去看望溥仪、溥杰两位兄长而已。可眼见为实,见到溥仪处处被日本人所控制,哪里是什么“皇帝”,心里特别别扭。可是,二位兄长当时不觉悟,溥仪还以为自己又当上了皇帝呢!父亲背着他悄悄对我说,当小日本的儿皇帝有什么好?连石敬瑭都不如呢!当时父亲带我和妹妹去长春,就是为了看儿子,没有任何政治色彩。但是,日本人和溥仪却特别看重我们的这次来访,对我们进行不断的劝说,大哥也尽力地挽留。怎么办?父亲要我设法让他返回天津去。于是,我就让父亲装病,躺下数日不吃、不喝,似乎真的病得不轻。这样,迫使大哥溥仪不得不放父亲和我们回天津。这其中的猫腻儿说来简单,但要进行得机警、秘密,我每天暗地里给父亲饼干吃,这要做得很沉稳,不能露出任何破绽啊!最终,我们逃出了日本人的魔爪,回到了天津。

望着溥老敦厚、淳朴、谦和的面容,听着他那平和、沉稳、从容不迫的京味十足的老北京话,不禁使我思绪万千,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这位末代醇亲王和他的三个儿子所选择的不同人生,所走过的道路是如此的不同。溥任与其父载沣走的是一条道路,而溥仪、溥杰兄弟走的却是另一条道路。无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诚如1960年1月26日,总理在全国政协亲切接见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代表成员时所言,他对溥仪说:“以前你做了三年小皇帝,历史上承认你是中国的皇帝。那时你还小,你父亲掌权,很多事情没有你的责任。张勋复辟的时候,你还在念书,才十岁,还是个孩子,也没有你的责任。到了‘九一八’以后,你二十多岁,成年了,这一段事就得你负责任了。听说当时你父亲反对你去东北。”溥仪听了只是点头,没有言语。说到载沣,说:“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也不反对宣统皇帝逊位,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有利于革命。赋闲回家后,他抵制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没有屈从日本人的劝诱,不去东北,与伪‘满洲国’划清界限,充分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政治胆识和魄力,这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载沣率先废除封建礼节,思想开通。还特别指出:载沣的古文底子厚,精通满文,对天文学有研究,又是清末、民国、日伪时代的见证人,本应对文史研究作出很多贡献,我们也准备请他出来做工作,只是他去世太早了。听了这番话,溥仪一家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举家办学、捐献珍藏的赤诚爱国行动

时代的风云,革命的风暴,历史的车轮,将无情的岁月注满了激情,进而变为一种感念、一种思绪、一种回忆。或是欣喜,或是忏悔。总之,是让人拂之不去的“岁月情怀”。

末代摄政王载沣在末代皇帝逊位后,便与溥任在家相依为命。1947年,在载沣的策划下,利用王府内闲置的房子,由溥任出面,开办了“竞业小学”,取“兢兢业业”办学、“实实在在”育人之义。载沣为董事长,溥任是校长,妹妹当老师,人手不够,校长溥任也代课,小学办得有声有色。当时,课桌椅都是用王府的旧物改制的,开始时只有二十多名学生,后来发展到六个年级,二百多名学生时,还外请了几位教师。溥任亲自代课,有时课比较多,讲得咽炎发作。

我问溥老:“您教的什么课?”

他温和地笑了笑,自信地说:“教教语文是没有问题的。”

诚然,以他的国学底子教教白话文,真是大材小用了。这所民办的竞业小学,招收的学生大都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困家庭,对不少学生是免收学费的,可谓当时的“义务教育”。至于外聘教师的工资及学校的一切开支,都由变卖王府的东西来维持,一直坚持到新中国成立。

谈话至此,溥老颇为感慨地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盈眶”之热泪,继而平静地慢慢道来:“那段时间,父亲载沣重病时,只能坐轮椅行动,大哥溥仪、二哥溥杰在战后生死不知;包围北平事态不明,生活艰难不安,又饱受府内驻军的骚扰。全家人包括留用的仆人,大事小事、里里外外全靠我一人承担!那段时间,实在是难啊!为难啊!若不沉稳,行吗?如意志不坚强,轻举妄动,何去何从稍有差池,命运将不堪设想啊!”溥老完全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中了……

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盘踞府里的军队、特务落荒而逃。王府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可是,重病在床的载沣和溥任的心里并不轻松,因为全家赖以生存的王府产业会不会被人民政府没收?一家老小的生活今后怎么办?

当时,军管会和市领导向中央报告,批示令人皆大欢喜:醇亲王府作为载沣的私产,政府可以出钱收购,以解决当时办公用房短缺之急。同年10月,载沣让溥任出面,把王府卖给高级工业学校。年底,溥任全家迁居东城魏家胡同一个大宅院内。

载沣率先废除了许多封建繁文缛节,欣然同意七女韫欢自由恋爱嫁给一位平民百姓,并让溥任为代表,出席了韫欢和他爱人乔宏志的集体婚礼。当时可谓移风易俗之举!

1957年,溥任把竞业小学连同房产一起,全都交给了国家。他仍留在西板桥小学、厂桥小学教书,直到1988年退休。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四十多年的粉笔生涯,天下桃李使溥任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对当小学老师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溥老充满激情地说:“回想那时一周上二十多节课,我语文、算术都教,很累。现在我这嗓子说话都很费劲,有慢性咽炎,就是教课说话多了。那时候,每人也就挣四五十块钱,也没人说累,干得还挺来劲儿,活得很充实啊!”

溥老一生平凡却不庸碌,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和文史研究工作。1988年退休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市西城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是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1994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此后,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对清史的研究,努力整理和撰写了许多回忆文章和文史资料在各种报刊上发表。

此外,他的山水画遵循传统笔法,用笔洗练,不染尘俗。书法工楷书,结构严谨,不失法度。他还兼任许多书画社的名誉社长、顾问。前些年,他多次东渡日本,并赴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参加各种书画展和国际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溥老一生清寒,生活俭朴,淡泊名利,但他却慷慨资助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他和父亲曾多次向国家捐献出大量文物,体现了赤诚的爱国之心。所捐献的国宝珍藏,计有“醇亲王宝”金印,镀金册,古铜镜,清康熙、咸丰御笔条幅,慈禧太后手书,乾隆御题澄泥砚以及《二十四史》、《十一朝东华录》等七千多册古本图书,分别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等单位。文化部向他颁发了奖状,给予嘉奖表彰。此外,他还多次向京郊少数民族学校、灾区人民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并率先建立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和“友之奖学金”,以表自己教书育人、教育兴国之赤诚和爱心。

后记

上善若水,宽以待人;厚德载物,善于沟通!

“宽沟”二字,言简意赅;“宽沟夜谈”,友谊长存!

木镜永鉴,格言恪守。正本清源,天长地久!

皇弟溥任,本色为人,指点江山,笑谈人生!

是啊,“宽沟”的夜静悄悄,皓月当空,花香扑鼻。

溥老枕着历史的波涛,回首大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兴衰成败,醇亲王府几代人的荣辱浮沉。那时代的洪流,革命的风暴,已席卷了所有人的蹉跎岁月,人生该留下些什么呢?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也无论是国事、家事、个人事,事事本色才是真啊!

溥老以他特有的平和、平静的心态,平淡、平常的口吻,平实地去谈自己平凡、平安的人生,真个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年是溥老的九十大寿,恭祝老人家吉祥、安康!近年,他的双耳完全失聪了,目力日下,年事已高,早已谢客,不参加文史馆的活动了。为了不打扰他的晚年生活,本文只好请他的儿子金毓嶂先生(北京市政协常委)予以审定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治家格言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家训发展史略

中国家训肇端久远,但今天能见到的最早家训则是《尚书》中周公的训示(相关竹简研究成果暂未见)。至春秋战国时,家训尚未独立成文,多为夹杂在《论语》、《韩非子》《吕氏春秋》中的片言只语,多为后人追忆以家教故事流传下来。秦汉时代,单篇训诫相继问世,如刘邦的《手敕太子》、孔臧的《诫子书》、司马谈的《遗训》、刘向的《诫子歆》、《胎教》、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疏广的《告兄子言》、樊宏的《戒子言》、张奂的《戒兄子书》、郑玄的《戒子益恩书》、蔡邕的《女训》等。这些虽为后世独立成篇家训的出现奠定了根基,却多是零碎短篇。魏晋两百余年间,单篇家训作品众多,且佳作居多。如曹操之《诸儿令》、《戒子植》与《遗令》、刘备之《遗诏敕后主》、诸葛亮之《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羊祜之《诫子书》、嵇康之《家诫》等。它们不仅具有极高之文献与文学价值,亦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于今是极有教益。

南北朝至隋唐,可谓家训发展之成熟期。此期之家训文献不仅有条文形式,如徐勉的《诫子崧书》,更诞生了一部独立成书之专著《颜氏家训》。而《颜氏家训》的问世则标示了中国家训的正式形成。它因此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为历代家训之楷模。于此之后专著之家训亦相继问世,如唐太宗之《帝范》(另有《诫吴王恪书》、《戒皇属》等短篇)、柳玭之《柳氏家训》、宋若昭姊妹之《女论语》、李恕之《戒子拾遗》等。以上作品后渐在社会上流传,影响较大。尤其是唐太宗的《帝范》,为后世历代帝王执政之典范;而《女论语》与后世女性温柔贤良品性的形成仍有重要的影响。

到了宋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家训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各种家训作品层出不穷。具体如范仲淹的《告诸子及弟侄书》、欧阳修的《家诫二则》、苏洵的《名二子说》与《安乐铭》、安石的《赠外孙》、黄庭坚的《家戒》、司马光的《训子孙文》、《训俭示康》、《温公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朱熹的《训蒙诗》等。这些作品多以更活泼、新颖、具体生动的言辞和恳切的方式教育后嗣,与前有所不同。而此时汇集各种家训作品的总集也开始刊行,如孙欣的《古今家训》,刘清之的《戒子通录》等。简而言之,此时期的家训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或家族内部,它们逐渐走向社会化和大众化。而辽夏金三朝,家训作品有却不多,影响不大。元之时,家训的发展转入低潮,除郑太和的《郑氏规范》较知名外,余多为零散篇章。且不少家训文献散佚以致今天难以探究其详。不过此时家训开始成为民间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值得注意。

明清二朝则是家训发展的高峰期。表现之一是家训作品大量增加,仅有明一代至今可知的家训作品就多达90余部(篇),如方孝儒的《家议》、明宣宗的《寄从子希哲》、庞尚鹏的《宠氏家训》、周怡的《勉谕儿辈》、袁衷的《庭帏杂录》等。清代也不少,多达60余部(篇),如张履祥的《训子语》与《示儿》、王夫之的《示侄孙生蕃》与《示子侄》、康熙的《圣谕广训》与《庭训格言》、郑板桥的《谕麟儿》与《又谕麟儿》、左宗棠的《致孝威孝宽》等。这些文献中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佳作,如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张履祥《张杨园训学语》、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等具有典型意义和史料价值的作品。表现之二即出现了众多家训辑录丛书,如明秦坊的《范家集略》、清陈弘藻的《教女遗规》、《训保俗遗规》、阎敬铭《有诸已斋格言丛书》、张师载《课学随笔》等。这些文献为今天的家训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1840年以后,随着近代社会的来临,家训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趋势:一是多数家训作品采用了灵活方便的书信体形式,如《林则徐家书》、《曾文正公书》、《胡林翼家书》、《左文襄家书》、《李鸿章家书》等。二是融入了一些新思想,采用了一些新方法。如赵润生在《庭训录》即云“交涉(外交)之事,为当今第一要件,公法、约章及中律西律务留心孝习,极力讲求。”而刘鉴在《曾氏女训》已指出“三育主义,必先强体,而后德充智足”等。三是民间家谱中的家训依然大量存在。但其思想同宋代以来的家训作品无太大变化,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多以此训诫和规范子弟、族人的言语和行为。四是家训文献更广为刊行,如袁黄的《了凡四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书》等不断地被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翻印,成为社会生活的常见书籍。至1935年,商务印书馆所编《丛书集初编》亦收入了二三十部(篇)家训作品,且都是宋元明清以来影响较大的名篇,如《郑氏规范》、《放翁家训》、《家训笔录》、《袁氏世范》、《蒋氏家训》、《孝友堂家规》、《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

1949年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傅雷家书》,几乎没有新的家训作品问世。不过对家训文献进行点校、整理、出版和研究,却胜过以往,如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家训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众多的家训文献作品得到整理与出版。(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徐梓.家范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张艳国.家训辑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治家格言范文第8篇

当然,俄罗斯人也耕种收割,他们最早种植的庄稼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荞麦以及黍和稷。那时俄罗斯人虽然会种粮食,但是却不怎么会做饭,他们打下的粮食,主要用于熬粥,所以,俄罗斯其实是一个喝粥的民族,其美食就起源于粥:什么燕麦粥,荞麦粥什么的,家家熬,户户煮,特别普遍。所以,可以说,粥是俄罗斯首当其冲的美食,不喝粥就不是俄罗斯人。直到今天,俄罗斯习惯上为断奶婴儿选择的最佳食物,仍是自古有之的牛奶粥。俄罗斯成人也不例外,餐桌上的荞麦粥是他们的最爱。

说到粥,还有件事令我印象极深,我在莫斯科多次亲历葬礼,我看到,葬礼之后,逝者家人隆重设宴招待来宾,虽满桌饭菜丰盛至极,却依旧少不了粥,但那已不是普通的粥,而是蜜粥,它用黑麦或者大麦米熬成,再浇入蜂蜜汁或者很浓的蜜糖水,撒上葡萄干、核桃仁、罂粟籽、鲜牛奶和果酱什么的,真是热热闹闹的一碗。我在乌克兰南部的尼古拉耶夫乡下的葬礼上,还喝过浇撒了用干果煮过的甜羹的蜜粥,味道甜得让人把持不住。后我才知道,蜜粥用于葬后宴,源于俄罗斯东正教习俗。早先的人们笃信上帝,在大斋节第一个礼拜的星期五,用吃斋饭和喝蜜粥的方式,纪念东正教殉道者亚马塞的狄多禄。此仪式后来在俄罗斯引申,成为葬后宴上的喝蜜粥。俄罗斯人有句谚语:粥儿美,面包香,见了它们叫爹娘。

除了粥之外,俄罗斯最早的美食,还有各种酸面面食,如死面馅饼、死面包子、面条、饺子等。有了酵母之后,俄罗斯人开始烤制黑麦面包,味道香美之极,吃一口放不下,以至于今天,黑面包仍是俄罗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俄罗斯10世纪开始流行小麦粉,促进了面食的丰富与发展。

先说说俄罗斯面包。俄罗斯最有名的是大圆面包,当地人称卡拉威,而不是中国人误传的什么“大列巴”。早先这种大面包用于婚宴,面包做得巨大,是为了让来宾每人尝一口,沾点喜气儿,所以,与其说它是美食,不如说它更能烘托气氛。其实这种面包也不为俄罗斯人独有,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波兰,都有婚礼上来宾与新郎新娘一起分食卡拉威的习俗。这种习俗,追根寻源属于古代埃及文明,后来传入古希腊和古罗马,之后又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进入了俄罗斯和东欧平原。俄罗斯史书记载,其实早在多神教时期,俄罗斯就用卡拉威祝福新婚男女,卡拉威形若太阳,俄罗斯人古时拜太阳为护佑神。在俄罗斯,烤大圆面包用于婚礼之习俗,延至今日不衰。

俄罗斯的卡拉威做工讲究。首先,面粉是在古老磨盘上研磨而成,再者,卡拉威的制作者,都是专门聘请的女性“全乎人儿”,所谓“全乎人儿”就是这些女人有丈夫,有孩子,且家庭和睦,还有丰富的烤制卡拉威经验。烤制的时候,新郎必须亲手将卡拉威的面胚放入烤炉中,围在四周的女人们不停地唱歌和祈祷。卡拉威上面的图案很有意思,是图腾符号加上两个一半的小卡拉威,表现男欢女爱;还有日月星辰之图,以示夫妻天长地久和彼此忠贞不渝。卡拉威烤得越膨大,说明幸福越多。

治家格言范文第9篇

从年初起,央视《新闻联播》对社会各阶层就家规、家风的认识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我们人生第一课。因此,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将使代代都受益。在新时期,重新思考家风、家规,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先秦,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内容和形式趋于成熟,是一种在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训诫后辈子孙的家教方法。家规家训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我国教育的发展曾经一度走入误区,那就是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思想又多取材于国外的家教理念,舍本逐末,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今日之中国,教育正在面临一种严峻的考验,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围绕着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精英教育而进行,孩子成了牺牲品,这是教育的极大失败。

为了孩子成功成名,家长的家教法可谓五花八门,在家长的苦逼下,虽然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可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品行和相关的技能,却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而有一种对孩子品行、能力和学习均有裨益的家教法,却早已被丢弃了,这种家教法就是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方法――家规。说熟悉,是因为大家都听说过,说陌生是因现代家庭极少有订立家规的,而且还因为它早已淡出了很多现代家庭,被湮没于滚滚历史红尘中。

家规,对于很多现代家庭来说,仿佛是一个穿越时空的词汇。这里的“家”是指家庭,“规”则是规矩或规范,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懂规矩、讲规则。

现代家庭对家规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影视剧或书刊。在讲述古代家庭生活或教子故事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家里的长者,在动用家法惩治儿子或孙子时,总会先把家法读出来,然后再附上惩罚的办法。这里的家法就是现在我们所称的家规。

家法作为一种家庭自治规范,其产生与法律是同源的。二者都是源于原始的社会习惯规范,直到后来“国家”出现,二者才开始逐渐分离,各自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家庭与国家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宗族到家族到大家庭,再到现在的个体小家庭。

由于产生于封建社会,传统家规也带有那个时代的一些弊端,有的家法甚至等同于霸王条款:其一制订不经过全家讨论,尤其是不征求未成年子女的意见;其二是很多家法只是强调惩罚,缺乏奖励措施;其三只对妇女、儿童有限制,对家中男性、长者则全无约束。现代家规则不同,有奖有罚,体现出现代的元素,即民主和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说起家规,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的嫡子孙、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同为清朝的李毓秀是康熙年间的秀才,他的著名典籍《训蒙文》,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弟子规》,也是经典教规,“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侧重于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谨慎讲信用,对他人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学习有仁德的人,多学习经典文化艺术知识。对于塑造孩子聪慧乖巧、品行端正大有益处。

这两篇治家格言,可谓家规中的经典作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幼童,很多人都能够背诵其中的重要文句。无论是《治家格言》还是《弟子规》均出自封建时代的文人笔下,肯定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仍不乏我们可借鉴之处。特别是这种“家有家规”的意识,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家规,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约”,人人都应该遵守。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针对孩子的,是家长用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儿女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针对孩子的家规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对任何家庭来说,这两种家规都是需要的。没有“公约”式的家规,针对孩子的家规就难以执行,因为孩子会觉得不公平。

家规是一种文明和进步的体现。相比外国的家庭,中国的家庭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对长幼尊卑的秩序很看重,往往都是以家长的话为基准,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更是很少考虑他们的感受,而国外的家庭环境相对民主一些,家长和孩子经常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平等对话,更有利于家庭关系的融洽和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思想,为人做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家规应成为我们现在家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规范。但现在一些年轻的家长,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缺少家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明显地缺少规矩的约束,不但对家庭建设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名人家规

(一)

王永庆家规:“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

“台塑大王”王永庆对子女的教育以严格出名。儿女们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富裕,王永庆给的学费、生活费刚刚好。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王永庆和儿女沟通都是通过写信,从来不打电话。儿女回信,还要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条牙膏也要写上去。

王雪红是王永庆的三女儿,顶着“经营之神的女儿”的头衔,王雪红却坚持不靠家庭,独立创业,其唯一的经济支持来自于母亲送给她的一套房子,靠着用它抵押贷款来的500万新台币(合100多万人民币)王雪红创办了威盛集团。

(二)

有时候,不用文字表达,父母的身体力行也能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他的博客里讲过一个关于捡砖头的故事。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瓦捡回来,有时候父亲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当时俞敏洪只觉得父亲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很了不起。长大后,俞敏洪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中体悟到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依然能积攒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捡砖头的精神后来就成为俞敏洪做事的指导思想。

(三)

周福仁家规: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

在地图上看,海城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左岸,辽东半岛北端,市内有平原,适宜农业发展;市内也有矿山,但在开采之前,对填饱人们的肚子没有任何作用。

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就生在这个偏远山区里,父母没有文化,把对子女的要求写在条条框框里是不可能的,因此,周福仁小时候所受的教导都是自然形成的,正所谓“因地制宜”。

治家格言范文第10篇

德育导行语伴我成长

我们学校这个月的德育导行语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它出自于《治家格言》这本书,是朱柏庐写的,它的意思是: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在生活中我有时也会忘记这句名言,但在一件事中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可贵。

那天上午我非常的饿拿起家里仅有的一点零食吃了。妈妈见我这么饿,又看看表说:“少吃些,妈妈现在就去做饭,一会就好。你吃零食太多的话,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你该吃不下去了。”我毫不在意地说:“没关系,我能吃下去。”然后我又接着吃。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妈妈还是照着我平常吃的饭量给我盛了一碗饭。当我才刚吃一点的时候我吃不下去了。就跟妈妈说:“我吃不下去了。”妈妈说:“你吃不了不浪费吗?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是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啊,他们要经过春天、夏天、秋天这三个季节才能够有收获,收获以后还要加工才能变成我们现在吃的饭。”我听了以后说:“我晚上吃可以吗?”“可以。”到了晚上妈妈把我剩的饭又称上来了。最后我把饭吃完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粮食的可贵。我以后不会再剩饭了。

上一篇:英语格言范文 下一篇:班级格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