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6 07:19:44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1篇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以后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都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力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觉得较难。关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能揭示氧化——反应的本质,突破难点。四、教学方法

以分析归纳法为主线,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这一关键,通过氢气跟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知情意等整个心理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借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学法指导

根据职高学生知识基础差,解决问题能力差的特点,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启发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方法,将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六、教学程序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FeClNa相互反应 滴加顺序 产物研究

我们在旧人教版第三册学习离子反应的本质时,遇到了FeCl溶液与NaS溶液的反应,由于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学生对于产物是什么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Fe具有相当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I、S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因此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S=2Fe+S ,产物是FeS和S;而有人认为FeCl水解呈酸性,NaS水解呈碱性,又由于Fe(OH)的溶解度很小、HS是气体,因此要发生双水解反应,也可以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3S+6HO=2Fe(OH)+3HS ,产物是Fe(OH)和HS。

那么三氧化铁与硫化钠在溶液中究竟是怎样反应的呢?同学们争执不下,最终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一、问题

FeCl溶液与NaS溶液反应的产物研究

二、实验用品

0.5mol/LNaS、0.5mol/LFeCl,胶头滴管、试管

三、实验过程

实验Ⅰ:将0.5mol/L的NaS溶液逐滴加入到0.5mol/L的FeCl的溶液中,即NaS溶液少量,FeCl溶液过量。

现象:局部产生黑色沉淀,振荡,黑色沉淀立即消失,静止后,溶液呈浅黄色且有大量的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同时闻到较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实验Ⅱ:将0.5mol/L的FeCl溶液逐滴加入到0.5mol/L的NaS溶液中,即FeCl溶液少量,NaS溶液过量。

现象:产生黑色沉淀,但振荡后,黑色沉淀不消失,同时闻到轻微的臭鸡蛋气味。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由于滴加顺序不一样,现象也有些不同,说明产物也有可能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们决定分头去查资料,再根据所查的资料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四、分析过程

滴定前,FeCl与NaS都属于可水解的盐,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水解平衡:

NaS+HO?葑NaHS+NaOH;NaHS+HO?葑HS+NaOH

FeCl+3HO?葑Fe(OH)+3HCl

NaS水解使得溶液显碱性,FeCl水解使得溶液显酸性;Fe离子沉淀的pH为:开始沉淀为2.7,沉淀完全为3.7,也就是说Fe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生成Fe(OH)红褐色沉淀;FeS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酸的黑色沉淀物;H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实验Ⅰ:将0.5mol/LNaS溶液逐滴加入到0.5mol/LFeCl溶液中,即NaS溶液少量,FeCl溶液过量时,局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aS+2FeCl=2FeS+S+6NaCl,故产生了黑色沉淀FeS(浅黄色S沉淀被黑色FeS遮盖),振荡后,由于FeCl溶液过量使得溶液显酸性,FeS与FeCl水解产生的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FeS+2HCl=FeCl+HS,黑色沉淀FeS消失,S的浅黄色显示出来;同时,溶液中还存在一个主要反应―双水解反应:3NaS+2FeCl+6HO=2Fe(OH)+6NaCl+3HS。所以静止后,溶液中还有大量的红褐色絮状沉淀,同时闻到较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实验Ⅱ:将0.5mol/LFeCl溶液逐滴加入到0.5mol/LNaS中,即FeCl溶液少量,NaS溶液过量,也就是反滴。

反滴时,发生的反应也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

3NaS+2FeCl=2FeS+S+6NaCl①

3NaS+2FeCl+6HO=2Fe(OH)+6NaCl+3HS ②

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速率快,是主要反应,故也有黑色沉淀生成,振荡后,由于NaS溶液过量使得溶液显碱性,故FeS不溶解,同时溶液中又发生了反应②,故闻到了臭鸡蛋气味,该气味是轻微的,说明生成的HS很少,反应②为次要反应,由于生成的Fe(OH)量少且被FeS的黑色遮盖,故仍然看到黑色沉淀。

五、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FeCl溶液与NaS溶液之间的反应很复杂,随三氯化铁与硫化钠相对量的多少、混合后溶液pH的大小、浓度的浓稀不同而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既存在着双水解反应,又存在着氧化还原反应。

FeCl溶液与NaS溶液的反应,不管是把NaS溶液逐滴加入到FeCl的溶液中,还是把FeCl溶液逐滴加入到NaS中,都会发生这两个反应:

3NaS+2FeCl=2FeS+S+6NaCl ①

3NaS+2FeCl+6HO=2Fe(OH)+6NaCl+3HS②

但主要产物取决于滴加的顺序,若是把NaS溶液逐滴加入到FeCl的溶液中,当NaS少量,主要发生反应②,即主要发生双水解反应,主要产物是Fe(OH)、NaCl和HS,若是把FeCl溶液逐滴加入到NaS中,当FeCl少量时,主要发生反应①,即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产物是FeS、S和NaCl。

此实验结论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与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有关,即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如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若把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一开始就有气泡产生;若将盐酸逐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原因是:把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一开始盐酸量大,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一开始就有气泡产生,离子方程式为:CO+2H=CO+HO;而把盐酸逐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则开始时碳酸钠足量而盐酸少量,所以开始反应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没有气体产生,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钠都变成碳酸氢钠后,继续加入的盐酸再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这个过程的开始没有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离子方程式为:CO+ H=HCO,HCO+H=HO+CO。我们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此类情况,看清题意,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参考文献:

[1]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第2版).

[2]优秀教案.志鸿优化设计丛书.南方出版社,2005.5,(第4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3篇

一、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

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转向“对话”。设计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消得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只有这样,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并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二、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要立足于了解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弄清本与本、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讲,高一第一学期讲,第二学期还要讲,但每节都各有侧重点。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应思考如何把握各侧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分散的知识点连接成线,形成网络,使之更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三、要注意教材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密考虑教学措施

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怎样做到深浅适宜,怎样使课堂语言清楚准确而无语病。在备课中要经常考虑到学生会在什么地方迷路,自己如何点拨。要经常考虑到教材的什么地方需要铺垫,便于学生掌握。哪个地方需要停顿,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哪个地方需要重锤敲击,引起学生的重视。总之,要站在学生的位置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经验的老师,对理论性强的抽象概念多举例,以讲为主;有些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则以练为主;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盐类的水解等则可边讲边练边评,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过关;对炼铁这一节,若总结成一原理、二进口、三出口、四阶段、五方程就容易记忆。

四、要注意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它对学生提纲挈领的了解所讲内容,对于把握教材的关键性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板书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板书的原则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知识层次清晰。如炼铁内容教材上写了四页,将板书可设计为:

一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用还原剂CO把铁矿石里的铁还原出来。

二进口:进料口、进风口。

三出口:渣出口、铁出口、高炉煤气出口。

五、要注意精选习题,做好课后巩固

如何精选习题,如何把学生获得的概念、知识点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一步深化或适度引申,进行匹配的强化训练,如何加强教材部分内容的交叉结合,使之与高考试题层次接轨。如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一个习题8问,除基本类型外,它还涉及溶液稀释的计算,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两种溶液反应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百分比浓度的相互换算,密度的计算,囊括了中学里所有溶液浓度计算的基本类型。通过此题,既复习了初中相关内容,又巩固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掌握了解题思路与方法,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要注意进行课后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总之,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好的教学方法又必须在备课中思考和筛选。只有把课备透、备熟,上起课来才能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才能把要讲内容有声有色地传授给学生。

(作者单位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教师进修学校)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总体;教学深广度;内容;课标和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一0150-01

新教材改革后,新老教材在内容编排以及教学内容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家对新人教版教学,尤其是对必修教材内容应教哪些知识,应教到什么程度,都觉得很不容易把握。本学期,我任教高一化学,接触了新教材,在教学中通过与一些专家和教师的交流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有了一点不成熟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明确必修与选修的差别,从总体上把握教学深广度

在进行新教材培训时,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课改的理念,对为什么课改,课改改什么进行了探索,如果不能明确课改的理念,那就难免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形。化学新课改提出了两个口号,即人人学习有用的化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化学。同时也提出了两种化学,、即:培养老百姓的化学和培养科学家的化学。前一种化学就是必修的化学,它讲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被忽略,强调化学的公民性,即要求人人都知道化学,注意从生活走进化学,再从化学走入生活这样一个理念。既然是人人都知道的化学,那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上就要有所限制。所以只有明确化学课改的理念,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必修化学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必修教学的深广度。

二、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内容上把握教学深广度

在上每节课之前,我们都要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也就是书写教案。如果只是凭经验按原有的方式教学,也必然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问题。在新教材教学设计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深广度的确定,只有有准确的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才能根据内容的深广度去进行三维目标的界定,进而确定教学的核心内容。所以教学内容深广度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我们教学的成败。

界定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我认为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标和教材,二是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一)关注课标和教材

课标是我们教学的引路人,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本体。只有将课标与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可能确定正确的教学内容和深度。要注意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理念,尤其是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新人教版教材与旧人教版教材除在编排体系上的差别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新教材中每节标题的定语,这些定语都为我们的教学确定了导向。

比如说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涉及胶体这部分内容。从课标上看:新人教课程标准对胶体内容的要求: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从教材编排上看:把胶体这部分内容放在物质分类这一节进行教学。结合这两方面内容,很明显得出其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理念,是借助其类别深入了解物质的分类。因而在教学中,只须让学生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以及如何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即可。其他关于胶体的性质,如:聚沉、电泳等只是在科学视野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展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由于习题不配套,而对胶体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增加了教学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老教材中,它是在高中第三册选修中作为一种物质出现,在教学要求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还要求学生掌握胶体的性质。

再比如说这一单元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按照老教材的要求加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表示电子的转移。但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只是:根据实验事实,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能说明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也只是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历史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这就限定了这节课的知识教学,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初中的分类方法有局限性。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即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进行教学,也只是扩大了教学任务量,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了困扰。在教学中如果能多关注新老教材的编排差别,多注意研究课标和教材,我们就能够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关注必修和选修的衔接

在必修教学中,还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学内容的衔接。像必修中关于有机物的教学,如果忽略了必修和选修对其内容的要求,就容易增加教学难度。如在乙酸教学中,对于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的教学,在必修中我们只需从浓硫酸吸水,有水生成,从而引出如何脱掉水进而推出乙酸乙酯是如何生成的即可。而利用同位素示踪法,从内部机理对其生成进行解释将在有机选修模块中讲述,提前讲述,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理解的程度,只能是做无用功而已。

当然,也不是说在必修中不能讲选修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渗透,但绝不是全盘的讲解。毕竟学习必修的目的是为了全民了解化学。知识讲深了,学生容易产生化学很难,不容易学的想法,这对今后的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害处。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5篇

一、说课的特点

说课是指执教者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自己将要上的或已上过的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述者答辩,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性活动。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地点、学生、教学进度、教学设备等限制,使它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这也是说课活动兴起的一个原因。

2.理论性与科学性

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为什么这么教”,这是说课的核心。说“为什么这么教”,就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新课程改革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说清楚这样设计的理由,使教学更具科学性。

3.示范性与交流性

说课者通过说,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本身就具有示范性,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切磋,集思广益,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二、师范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说课能力的培养一般在大三或大四学年,是在师范生学习了“教学论”课程后,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等理论),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如导课、讲解、演示、板书、结课等)的基础上展开的。我们对师范生进行说课训练主要是用下列模式来进行:

说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上图所示。我们采取分步训练的方法,分散说课的难度,使学生逐个掌握。其基本模式是:理论解释一实例示范一练习模拟。下面我们主要以“说教材的作用与地位”和“说教学过程”来详细分析训练情况。

1.说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理论解释: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从知识特点、教材编排、中(高)考涉及程度等方面考虑。关键是先找出它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对后面知识的铺垫作用,再说明它是否属于重点章节,在学习中是否占有重要作用,是否属于中(高)考热点。

实例示范:“卤族元素”属于元素化合物类型的课,与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有密切联系,且与前面学到的碱金属元素相类似,本节和碱金属元素都是为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卤族元素的学习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知识,又为下一章研究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础。

练习模拟:学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和地位,然后由学生代表现场说,师生评价,相互交流提高。

2.说教学过程

这是说课的中心环节,是整节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具体呈现。本环节既要有清晰的、分层次的课堂教学设汁,又要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的阐述融入其中,可灵活展示,但逻辑性要强。一般程序是:导课――新知学习――结课――练习――作业。

导课:要说清用什么方法导入,这样导课的日的。

如“钠”的导课:让学生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预测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目的: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把性质与结构联系起来,为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知学习:这是说课中心环节的核心部分。每一知识点如何设计要逐一介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各有哪些,使用何种教法,指导哪些学法,培养学生哪种能力,大概占用时间等。最重要是说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以及理论依据的渗透。

如“钠与水反应”的说课要点:指导学生阅读书本的讨论题。目的:让学生观察实验时更有目的性,注意力更集中,实验现象观察更完全、更清楚。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叙述实验现象,以发展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出问题:Na与H20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请设计实验来检验生成的气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检验装置,既可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又能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既让学生明白了反应的实质,又复习了前一章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然后从Na与非金属、水反应,引导学生归纳钠的化学性质,再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解释,使结构与性质联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结课:结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节课结束时把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形成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正所谓有头有尾,避免头重脚轻。

练习:要讲练结合,注重知识的巩同与迁移。用到哪些练习,目的是什么要说明。

作业:本节课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样布置的理南。

学生模拟:试说“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亲自构思、动手的机会。

说教学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1)介绍新知时内容到方法逐一介绍;(2)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3)突出相应的理论依据。

3.说课的观摩学习

在基本掌握说课的基本内容和操作要领后,我们让学生进行说课的观摩学习,有目的地提升感性认识,促进说课能力的提高。我们先给学生展示中学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的说课教案,让他们仔细阅读、讨论,逐步加以内化。然后放映中学教师说课比赛或高年级学生的说课录像(一般用后者比较多,因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易产生共鸣)请高年级学生现场说课示范。学生观看、记录,然后评议,从中挖掘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不足,达到借鉴、提高的目的。

4.说课教案的编写

学生根据说课的基本内容,自选内容或教师指定内容,编写出说课教案。教师认真批阅,详细点评。学生修改、完善,为说课训练作好充分的准备。

5.说课的分组演练

通过大量的见习学习和说课教案的编写,师范生对说课的基本内容已大致掌握,但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安排时间、地点,召集本组成员训练,并做好评议记录。我们利用微格教学,把每位同学的说课情况录下来,反复回放,先让说者自己反馈,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作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每次训练,我们都安排教师、研究生或高年级的学生对说课的情况进行现场点评,增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师范生经过反复操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说课的基本要领,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说课能力。

三、说好课的关键

1.要显示自己的亮点

说课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自己的亮点。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新颖的、符合新课改的教学出亮点,也可以精心设计说课程序,如在程序中加上教学反思、教学缺点(遗憾之处)等,使自己与众不同出亮点。

2.在“生动”上下工夫

说课与上课一样,要求对说案非常熟悉,说时一定要脱稿,语言要流畅,不要有口头禅,不要出现频繁的停顿,且要有激情,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最好有一定的肢体语言,与听者有眼神的交流。

3.用不同的语言说

说教材、教法、学法时用陈述性语言,以说课者身份出现,重说理。说教学过程时用课堂教学语言为主,以上课者身份出现,重教学设计。

4.课件处理要恰当

课件的文字不要太多,不要有错,版面不能太花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课程;制作;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52-04

高中化学素有“理科中的文科”之称,形象生动地阐明高中化学知识的零碎和逻辑性,它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记忆或者理解就能掌握的,只有理解没有必要的记忆是不行的,死记硬背更是死路一条。因此,它成为了困扰莘莘学子的一门困难学科。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广为人知的网络课程、PPT教学、课后答疑似乎都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有何行之有效的对策?微课程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新兴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

一、微课程

1.什么是微课程?在现行的“微课程”这一词汇出现之前,学校教育中已经出现一些与微课程相关的名词,诸如微视频、微学习、微型课程等。这些概念和微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防止这些微概念之间的混淆,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首先是“微学习”,即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适用于开展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及短期学习活动。其核心理念是: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世间万物。其次是“微视频”,其时长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是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它既可以用于正式学习,也可以用于非正式学习。再次是“微型课程”,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1~2个学时,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微型课程是完整的教学活动,适用于正式学习。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提出。我国最早提出该概念的是广东省的胡铁生。他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程是一种学习资源。人们关于微课程的概念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微课程和其他微概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已逐渐融为一体。若微课程用于解释某一具体知识点,则是以微学习的形式呈现;若用于阐释某专题或单元中多方面知识,则表现形式为微型课程。微课程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自如地更换呈现方式。由此可见,微课程是在教学中,以解释一个具体知识点为目标的一种聚焦化的视频教学模式,通常视频时间为3~5min,最长不超过10min。

2.微课程发展现状。国外十分重视微课程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视频式,课程结构较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尤其在深圳、佛山、天津、上海等地对微课程的研究处于前列。广东省于2010年建成“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的使用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完整课例为辅;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信息化教学”、“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如今,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学工具,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因此,微课程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开发和应用。

3.微课程的应用前景。依据微课程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和学校教育的整合,总结归纳微课程在以下三方面的应用前景:首先,微课程是现今学生课外学习的新手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学生才最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一知半解的。他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方便地选择微课程来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只有课后答疑,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微课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新方法,必将发挥巨大的功效。其次,微课程是现今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必然要进行深入地了解、学习和研究,以便开发和制作与本学科相关的微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崭新途径。再者,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一名教师对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存在局限性,这时就需要集合不同教师的教育智慧,形成教育合力。微课程能够便捷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确实给教师、教育研究者带来了很多灵感与思考,他们也在各个方面对微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然而,目前的很多工作仍停留在阐释理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在实践层面上,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如理论层面的丰富和有效。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微课程毫无疑问是非常适合的。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繁多而零碎,有时由于某几个重难点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导致学生对整块知识结构不能熟练运用。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一旦无法正确掌握,学生的成绩必然不会理想,长此以往,便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将微课程和化学学科紧密结合,既可以检验微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丰富其内涵,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一些重难点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巧妙结合,同时也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及借鉴。

二、微课程的制作

戴维・彭罗斯不仅提出关于微课程的概念,还对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做了系统的阐述:(1)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2)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3)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4)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李玉平的微课程制作“两步法”:(1)素材的选择与加工;(2)PPT制作与可视化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素材的选择与加工。我们根据上述“两步法”的思路,选择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为素材进微课程制作。

1.素材的选择与加工――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难点剖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一大重难点。因此,我们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切入点,简要阐述微课程在高中化学重难点知识教学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安排在高一化学《必修1》。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不仅能够轻松解决配平和计算的问题,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建立信心,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该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难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区分;(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又有不同的实际学情。和以上重难点知识相对应的有三种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第一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A类学生”,他们连最基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都不能正确区分,可见基础很薄弱,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存在较大问题。这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很差,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必须以生活经验为支撑,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进程十分缓慢,因此必须要经常列举生活化的例子加深他们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理解。第二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B类学生”,他们能够正确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但是对于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尚不能熟练地掌握。要解决这类学生的困扰,首先还是要根据反应方程式,加强训练他们对于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其次帮助他们归纳总结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第三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C类学生”,他们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由于缺乏对相应的原子轨道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的系统认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问题便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加以巩固。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一个具体的方程式,逐步地配平方程式。为什么这块知识的难度如此之大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因。作为高一学生,在还没有系统学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并且要求学生攻克上述三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难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成熟,很多知识的理解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生尚未建立起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电子转移的观点,他们更倾向于从宏观的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决定掌握这部分知识对高一学生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从教师方面考虑目前关于这块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即教师根据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采取单向地不断向学生灌输概念,并加以海量练习而达到巩固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事实,忽视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让学生主动起来是目前教学中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资源与手段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努力尝试一些随着时代进步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种手段。针对上文中提出的几个关于不同层次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我采取如下的解决问题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微课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路及视频制作脚本。针对“A类学生”,教师要经常列举生活化的例子加深他们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理解。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该微课程,帮助“A类学生”解决不能正确区分氧化剂、还原剂的问题;思路:以生活中的借钱问题类比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现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台词:以Fe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我们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为例,来学习怎么判断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这个反应中:Fe失去电子,变成Fe2+,化合价升高,它是还原剂,对应的FeCl2是氧化产物;H+得到电子,变成H2,化合价降低,它是氧化剂,对应的H2是还原产物。我们可以类比生活中的借钱问题,反应中的电子就是钱。Fe把2块钱,也就是2个电子借给H+,Fe作为提供钱,也就是提供电子的那一方,它是还原剂,它被H+氧化,所以对应的FeCl2是氧化产物;H+得到Fe借给它的钱,也就是Fe提供的电子,H+作为接受钱,也就是接受电子的那一方,它是氧化剂,它被Fe还原,所以对应的H2是还原产物。这就是怎么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方法。针对“B类学生”,教师要依据反应方程式准确阐释判断方法和规律,辅以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这个微课程,帮助“B类学生”解决不能正确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强弱的问题;思路:以一个具体的反应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反应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台词:以Cl2和KI反应为例: 。我们以Cl2和KI反应为例,来学习怎么判断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性强弱。在这个反应中,首先我们要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

和还原产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性:Cl2>I2;还原性:I->Cl-。这是最基本的判断方法,等以后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便可以利用其他规律加以辅助判断,提高准确性。针对“C类学生”,教师要依据一个具体的方程式,逐步配平方程式,其中要抓住一个关键、掌握三个原则。一个关键是指:准确判断并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化合价升降数及其最小公倍数,进而求得氧化剂、还原剂的基准计量数。三个原则是指:(1)质量守恒;(2)得失电子守恒;(3)电荷守恒。帮助学生解决配平问题以后,还要让他们明确实际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并不一定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盐酸是4mol,但是其中只有2mol是还原剂,余下2mol参加了反应,但并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这个微课程,帮助“C类学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问题;思路:以一个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例,帮助学生掌握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台词:以“实验室制取氯

气”的反应为例:

我们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来学习怎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问题。在这个反应中:锰(Mn)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降低了2价,生成物中的MnCl2中只有1个Mn原子,共降低了2价;氯(Cl)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升高了1价,生成物中的Cl2由2个Cl原子构成,共升高了2价。2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基准计量数是2,也就是说,该反应共转移了2个电子,这是得失电子守恒。MnO2、MnCl2、Cl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根据质量守恒,生成物中有4个Cl原子,那么反应物中也应该有4个Cl原子,全部来自于HCl,HCl的化学计量数为4,又因为H原子守恒,H2O的化学计量数为2。至此,该方程式已经配平:

特别要注意的是:实际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并不一定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在这个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盐酸是4mol,但是其中只有2mol是还原剂,余下2mol盐酸虽参加了反应,但并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只有那2mol当作还原剂的HCl才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而不是表面上的1∶4,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是个很常见的错误,学生要十分重视它。由此,我们完成了微课程的脚本制作。

3.脚本的可视化处理媒介。根据上述典型问题分析及脚本制作,可视化处理是制作微课程至关重要的步骤。可视化处理主要是视频制作,可以是摄像录制,也可以是录屏软件录制。

Showme是一款快捷有效的录屏软件,又被大家称为网络平台上的交互式白板,画面简洁,非常适合手写,操作简单,可全程记录边画边说的过程,是一款快捷有效的录屏软件。过程中不会出现和教学内容无关的事物,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制作完成的课程可上传至网站实现全网共享。之外,目前比较常见的可视化处理方式还有以下几种:(1)录制屏幕工具Camtasia Studio。这款软件的优点在于视频录制后可自动生成视频格式,还可以进行屏幕局部录制。完成后的视频可进行后期字幕添加,可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难得的是,这款软件很小,安装方便。(2)PPT自带功能。用PPT自带录制功能也可以录制微课程视频。由于画面是未经转换的,画面清晰度非常高,可以使用演示时的荧光笔进行书写。根据PPT的功能,不仅可以添加图片资源,还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3)手写板。手写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用各种笔画并记录大量的书写过程。(4)智能手机。具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是录制微课程非常方便的工具,不仅可以录制书写的内容,还可以拍摄各种实验、实践操作以及运动技能等。在用手机录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的固定以及正确选择录制方向,以确保视频的画面质量以及可视化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各有特色,可根据微课程的不同要求以及实际条件来选择。我们采用ipad中的showme软件来制作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共享。

三、微课程应用的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微课程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不仅加强学习效果,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对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微课程理念的诞生、发展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手段的重要变革。为了微课程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对学生实际学情分类疏理,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作微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时可以根据不同学情制作多个微课程,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因材施教,更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不仅能更有效地巩固知识,更是为其自主学习意识的逐步树立与能力提高提供载体,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5-57.

[2]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4]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5]张静然.信息技术课程新理论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Z1):19-21.

[6]Morris L V.Innov. High. Educ.2009,34(2):67-68.

[7]McGrew L A. J. Chem. Educ.1993,70(7):543-544.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5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18

和微博、微信等一样,微课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其中“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具有四大特点:(1)教学时间短 (2)教学内容少 (3)知识点突出 (4)资源容量小。[1]微课有讲授类、演示类、实验类、自主学习类、探究学习等多种类型。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介绍微课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以供同行参考。

一、借助网络资源,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往往是教学环节中耗时最多,也是教师在备课中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即使教师费尽苦心,想尽办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但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难点知识。借助微课资源平台,则会出现另一番景象:因不同的教师会基于自己对难点的理解制作成不同的微课,这样对于同一个教学难点就会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获得多方的帮助,总有一款微课适合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一节时,笔者给学生下发了任务单,要求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并提示大家这些微课资源在中国微课网(http://)可以找到。以此网站为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微课共有13个,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4个、配平的4个、氧化性还原性比较的2个、相关计算的1个、电子转移守恒运用的2个。果然,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自主学习,顺利完成了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讨论、分析、解疑和比较,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利用讲授型微课,帮助学生巧妙化解教学难点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网络上的微课教学资源也越丰富。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各种类型,化学等效平衡,盐溶液的三个守恒关系,化工流程题型的解法,有机反应的断键情况,在网络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诠释,保证重、难点的顺利突破。

如果有教师担心过多的借鉴会耽误学生时间,这实际是一种多虑,因为微课大多是短小视频,又是单一主题,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前预习使用,也可以在课后复习使用,时间灵活。通过微课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攻克了教学难点,何乐而不为呢?

二、突破时空限制,真实呈现实验过程[2]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和完善其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的科学精神。虽然实验教学日益受到师生的重视,大多实验已经进入课堂,但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课时不足的影响,一些实验时间长,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多选择用讲述法或者观看教学录像的方法开展,使得学生对这些实验毫无体验,听得索然无趣。

如何既适应国内实验教学尚在发展之中的现实,又能为学生的实验体验开辟更大空间?微课就发挥了作用。以“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下图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为例,本实验耗时长,实验过程难以在一节课上呈现,教师一般采取两种方法处理:或者学生在课上设计探究方案后直接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或者学生在课前设计完成实验后直接在课堂观察结果。如果此时我们引入实验型微课,教学效果则更好。我们在课前一周将学生分成了五组,按照以上实验设计分别观察在不同环境中铁表面变化的现象,要求每组学生用手机或者其他录像设备录下每天的实验现象,将这些录下的视频利用“格式工厂”和“视频编辑专家7.5”软件,将每组的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制作成2分钟以内的微课,课上小组代表介绍播放的视频。由于该实验比较简单,现象也比较明显,所以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自主得出结论,还可以对彼此的实验方法和操作中的不严谨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成为非常好的微课资源。

实验型微课,特别适用于时间比较长的实验探究。例如:肥皂的制取、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常见的电池种类及工作原理、甲烷与氯气的光照、乙烯的催熟、海水提盐、海带中碘元素的测定等,都可以制作成相应的微课,除了课上播放、分析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打开实验探究的设计思路,总结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虽然教材对这些实验也有配套视频资料,但多是通用型,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的教学实际,而这种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为素材录制的微课,学生的参与度高,正误操作都会呈现,课堂互动性强,教学效果更好。

三、展示微观世界,顺利排除教学障碍

化学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化学微课视频的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向学生展示微观世界,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顺利排除教学障碍。

例如:乙醇的化学性质既是这一节的重点,又是这一节的难点,在学习其性质时,笔者用课件首先展示乙醇分子模型的动画,让学生感性认识乙醇的结构特点,为化学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介绍乙醇的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时,利用动画分步演示,既让学生认清反应产物,还准确了解断键方式、反应历程,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两个反应的本质,达到突出重点、淡化难点的目的。又如: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三类晶体的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熔沸点高低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通过计算机模拟离子晶体中的离子如何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分子晶体中的分子又如何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而成为单个的分子,在画面上显示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要比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束缚困难得多,学生很容易就理解离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熔沸点高的原因。借助计算软件进行拆分、组合、旋转、着色等操作,动态展示氯化钠、金刚石、石墨晶体及原子的结构、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行为,溶液中溶解和结晶中的微观过程,逼真模拟各类化学反应,更是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展示微观世界,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多媒体化学微课视频的运用,帮助学生把眼前具体的物质和微观世界联通起来,捅破了“微观”世界的窗户纸,给学生打开了进入微观世界的通道,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实践思考

总之,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于化学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微课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高中化学课以其广阔的视野、鲜活的时代性以及较强的理论性独具特色。[3]在化学课上,微课用化整为零,重点突破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用动态记录的方式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微观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作为传统化学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和资源拓展渠道,微课将为我们的教与学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同时,我们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并不是所有化学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断来进行教学,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也可能会影响到知识间的衔接;(2)微课的制作与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精心设计开发微课,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并且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通过网络进行微课程学习的硬件设施等;(3)目前国内微课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微课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生物学教学,2014,(5):27

[2] 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生物教学,生物教学,2014,(4):23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8篇

1 设计思想

本次评比的课题为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割裂的,缺乏联系性。教材在本单元内容临近结束时安排了这一内容,不仅促使学生对含硫物质知识进行巩固、概括和整合,更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设计中至为重要和关键的方面应该是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念的着力点,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与化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变化、物质分类等角度入手,运用二维坐标图、实验等方法,科学、直观、形象地演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2 教学目标[2]

2.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3)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

2.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以化合价、物质类别为分类依据,总结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发散等思维方法。

(3)通过网络图的展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图整理巩固已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使知识条理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从中使学生领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

[教师]展示图片。硫和含硫化合物古人早已熟知并有所应用,比如朱砂(见图1),红色晶体HgS,古时有些炼丹士把它作为仙丹献给皇帝。还有雄黄(见图2),听说过它的用途吗?

[学生]雄黄酒。

[教师]没错,洪七公就是用它泡酒来驱赶欧阳锋的毒蛇阵。雄黄还有一近亲,那就是雌黄(见图3),听说过吗?你们肯定听说过,有一成语叫信口雌黄。知道什么意思吗?

[学生](学生很是兴奋,大声地回答)表示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

[教师]随口乱说话与这个含硫矿物有何联系呢?

(学生陷入沉思,有些学生干脆拿出汉语大辞典查阅起来)

[教师]原来古代的纸大多是带黄色的,人们在修改文字的时候,就用雌黄加水混合后涂在上面,利用了雌黄带黄色的特性,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于是就有了信口雌黄这个成语。

(学生听后很满足地点点头。)

[教师]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如此多姿多彩的含硫化合物,有没有带给我们硫单质呢?

[学生]有,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

[教师]展示实物“硫粉”,并取其少量加入到水中。

[学生]哦,它是一种淡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教师]请同学回忆先前知识,尝试写出多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并对其进行归类,说明归类的依据。

[生甲]根据化合价分为-2,0,+4,+6,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Na2S、S、SO2、H2SO3、Na2SO3、SO3、H2SO4、Na2SO4、BaSO4等。

[生乙]根据物质类别分为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和盐,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S、SO2、SO3、H2SO3、H2SO4、Na2SO3、Na2SO4、BaSO4等。

[教师]根据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个维度板书学生所述的含硫物质,建立隐形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改变课本“交流与讨论”中直接让学生按化合价书写含硫物质的题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已学知识,建立分类思想。

环节二 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

[教师]这些含硫物质之间如何进行转化呢?请同学们写出课本“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1)汞与硫磺在常温下化合生成硫化汞

(2)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

(4)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教师]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并得出物质相互转化的结论。

[生甲]通过判断化合价是否变化得出1和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和4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生乙]我们可以得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的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二维坐标图中的横坐标(物质类别)和纵坐标(元素化合价)的相关内容。

网络图中横向(物质类别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纵向(化合价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从而完成横向为物质类别维度、纵向为化合价维度的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含硫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环节三 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教师]我们已经初步完[欢迎光临]成了网络图的绘制,现在请同学们举例“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生甲]根据硫能和汞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利用硫粉来处理温度计不慎打碎时洒落的汞。

[生乙]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也实现了硫的相互转化。

[生丙]对了,还有燃煤烟气脱硫。

[生丁]还有实验室里亚硫酸盐药品的保存,当然这个是要避免含硫物质间发生相互转化。

………

(同学热情高涨,纷纷举例,一展身手。)

设计意图:从化学到生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当然除了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实现了硫的转化,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观看视频“火山爆发”。)

[教师]自然界通过火山喷发产生的含硫物质在大气、地表及地下实现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在本节课开始时看到的多姿多彩的含硫矿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不仅生产及生活中存在含硫物质的转化,大自然火山喷发也实现了硫的循环。让学生体会到火山喷发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也有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它是自然界中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以辩证的观点、动态的思维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环节四 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

[教师]同学们,构建网络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与你们同龄的学生所绘制的各种形式元素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见图11)。请你在课外完成一份研究性学习作业: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4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4.1 教学目标明确

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7年。纵观教师教学的实践层面,对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等教学问题的处理上仍主要基于教材、教学经验。课程标准尚未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的决策依据,于是我们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的原点”的观点[3]。本节课可以说是这个观点的一个范例。教材内容不多,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和想象空间,教师在研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规划课堂程序,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如“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基础上,补充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转化的探究实验,可以说目标明确到位,探究有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有效。

4.2 教学框架清晰

本节课从四个维度展开了教学活动,环节一: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从生活中常见的含硫矿物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硫的世界,并从不同角度对含硫物质进行分类。环节二: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从课本中的“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入手,让学生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二维坐标图中填入相关[欢迎光临]物质,认识物质分类与硫元素化合价之间的联系。再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完善二维坐标图。环节三: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通过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环节四: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通过来源于学生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图,让学生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书中原有的教学方式,选择了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教学明线,以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作为暗线贯穿始终,并且明线暗化,暗线明化。整节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特别是结尾采用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也从中体会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让人耳目一新。

4.3 教学手段丰富

整节课不仅用精彩的语言来解读文本,用漂亮的板书体现知识的逻辑性,还通过各种媒体如图片、实物、视频、实验等途径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张张漂亮图片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五彩纷呈的实验现象背后,诉说着一个个科学道理。

总之,上好一节课,让笔者又多了一次新的经历,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倾听其他老师的指导,整个过程让笔者收获颇多,这种收获在平常是很难体验到的。通过这次评课活动,深深感到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撑,包括各种教学资料收集、教学媒体使用、校本教研的开展、同伴的建议和教师个人的努力及平时的积累。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徐瑞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分类的实验,初步概括和提炼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的动态生成结构[4]:(1)经互动后生成清晰流畅的主题或专题线索(教与学的思路);(2)紧扣能够体现教与学之间本质联系的关键性教学细节;(3)形成融会贯通、和谐自然、科学而又艺术的信息同构。我们认为一节好课不仅要注重其知识性,还要注重其思想性、趣味性、知识的广博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明确课标和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博览全书,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3~94.

[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12~15.

[3]王星乔,包朝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师教学的原点[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7):27~29.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导入法 课堂导入都一定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为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服务。比如要能够关注学生感受,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能够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生过程,并着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当然也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本节知识能力目标的教学任务。课堂导入法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情境导入法,热点导入法,问题导入法,任务导入法等,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对这些方法加以诠释。

1. 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种种情景,在预设的情境中,使学生深入角色,认真思考,挖掘潜力,启迪智慧,体验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再生过程,从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情境导入可通过多媒体声、像、图、文,构架生动形象的情景,展示与本节内容息息相关的经典图片,放经典视频,及经典音乐、幽默、故事、漫画等手段实现。通过感官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关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乙醇》这一节内容时,先放一段经典动画:酒香不怕巷子深,牧童指向杏花村;然后几个酗酒者左摇右摆从杏花村出来,撞电线杆后的醉话连篇;酒后驾驶造成人员伤亡车祸现场悲惨而又滑稽的场面;交通警察如何进行酒后驾驶检测等场景,让同学们对乙醇的有关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学习乙醇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针对情境不同,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中事例创设情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进入情境。本节教学任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

2. 热点导入法热点导入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当下社会非常关注而学生也非常熟悉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的课堂导入方法。由于该热点问题学生非常熟悉,就会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兴趣。处于既能体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又能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就会特别热心、投入、热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更容易实现,学生既能体验知识再生的过程,也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比如化学课堂讲《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内容时,课前先放一段神六、神七的视频,再放一段嫦娥一号奔月的视频,激发同学们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并通过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的状况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极大影响,认识“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分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再比如讲授《蛋白质》内容时,先放一段深受含三聚氰氨奶粉毒害的儿童的悲惨画面,再分析三聚氰氨和蛋白质的关系,讲述奶粉中含三聚氰氨的危害,引起同学们对不法商人的愤怒、谴责和对蛋白质有关知识的好奇及急于探索的热情,对蛋白质的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3. 问题导入法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问题导入法是以与本节课内容联系紧密,同学们在日程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层次,多维度提问,在学生对相关问题根据已有的社会、生活及学习经验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方法。由于是常见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位同学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问题的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对身边熟悉的问题每个同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不同,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就会很热烈,很容易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大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体验知识再生过程,顺利实现三维目标,完全符合新课标对课堂的要求。比如化学课讲《酸雨及其防治》内容时,教师先展示被酸雨侵蚀的雕像和树木图片,被酸雨污染的河流图片,建筑物被酸雨侵蚀目不忍睹的图片等,让学生了解酸雨的危害,使学生对酸雨产生“深恶痛绝”的感觉,学生就会努力查找资料、互相询问探讨、认真思考和分析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深受酸雨危害,处于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本能,就会急切想知道形成酸雨的物质有哪些?酸雨成分、性质如何,为什么有害?怎样才能防治酸雨,减轻酸雨对我们带来的危害等相关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积极参与意识,使学习任务在学生查找资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完成,符合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4. 任务驱动导入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的相关知识的讲授,老师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即直接明确本节课所要讲授主要内容,明确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同学们对本节内容心中有数,以便更科学地安排精力、注意力、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老师则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在新课标指导下,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比如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展示火灾、金属生锈等自然界中氧化还原现象等素材视频,然后明确提出本节课要理解掌握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要学会判定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及其和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还要明确理解掌握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定义,并学会判定其物质。本节课概念多,难理解,在这种任务驱动下,学生就会高度集中精力,认真理解和记忆自己需要掌握的内容,并结合初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与高中所授内容进行对比、理解,不仅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顺利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微课 教学应用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9-02

1 微课的概念

所谓“微课”是指以视频或音频为主要载体,通过记录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还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因此,微课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是有所区别的,它只是一种新型的、节约式的教学补充形式。

2 微课的教学特点

2.1 教学时间短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或音频。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 min为宜,最长不宜超过10 min。因此,与传统的一节课来说,“微课”可视为“课堂片段”或“微课堂”。

2.2 教学内容精

“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疑点,或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实验操作等内容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因此,跟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问题更加突出,主题更鲜明,更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

2.3 教学容量小

微课视频总容量比较小,一般是几十M左右,视频格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MP4格式,也可以是AVI等格式,师生可借用计算机设备以在线、流畅的观摩教学,查看教案等辅助资源;也可以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移动学习。

2.4 教学形式反复化

“微课”是一段教学视频,它可以实现反复观看,反复学习研究,对于一些上课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以及一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都可以在课后通过自行反复观看微视频学习,直到理解、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为止。

2.5 教学资源情境化

微课主要是通过微视频记录教师教授知识、传授技能的媒体,画面感十足,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可以在这种具体的、真实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景中轻松学习,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技能水平。

3 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1 借助网络资源,巧妙化解教学难点、疑点

教学环节中耗时最多的往往是教学难点,它也是教师在备课中投入精力最多、耗时最长的内容。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领悟能力也不尽相同,即使教师费尽心思,耗尽脑汁来突破教学难点,但是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借助微课视频,则会出现不同的景象:由于不同的教师对难点知识的理解水平、方向等不同,教师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他们就可以将同一个知识难点制作成不同的微课,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就可以找到很多关于知识难点的解决方法,总有一种方法适合学生。这样可以有很多教师,很多教学方法,给学生教授知识,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直至完全弄明白掌握为止,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难点、疑点知识,网络资源也就越丰富。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点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点难度,很多概念容易混淆。比如,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被还原,学生就会感觉一会氧化,一会又还原,经常搞不清其中的关系。为此,笔者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就会要求学生先提前预习,看书、查资料、看视频,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分析比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知识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利用微课视频教授知识,可以巧妙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难点、疑点,而且,对于学生越难理解的知识,网络上的微课教学资源也就越丰富。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平衡,配位化学等问题,在网络上有很多优秀教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诠释解答,力保难点、疑点的顺利突破。

3.2 突破限制,真实呈现实验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很大的比例,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化学实验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危险、不易控制或不易成功的实验,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变化的实验等,在课堂上要演示这些实验,存在一定的困难及危险性;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学校,由于仪器不足,药品不齐,设备不完善,很多实验都不能进行,只能听教师描述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即使老师描述的多形象,多绘声绘色,也不能取代学生直观观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掌握及记忆;但是使用微课视频教学,学生可以直观观察演示操作,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实验现象清晰可见,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由于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因此必须对氢气的纯度进行检验,但是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使用微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观看实验,自行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不仅弥补了实验的空缺、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通过观看视频之后,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轻松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当场进行实验。

经过几次微课的教学尝试,我认为微课很好的解决以下化学实验中的种种制约因素,从而更好地为化学实验教学服务。(1)实验器材、药品欠缺,难以操作;(2)实验难度大,成功率低,不易控制,有危险;(3)堂课演示,坐在偏远位置的学生观察不到实验。

3.3 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微课实现移动学习,学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2)微课能拓宽学生对知识点深度和广度的学习;(3)教师不仅是三尺讲台上的老师,还可以是网络上的老师;(4)学生根据自身知识的不足可以针对性的选择学习;(5)微课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6)微课内容可以永久保存,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3.4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1)提高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由于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简,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语言要言简意赅,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

(2)开拓教师的视野。要制作丰富精彩的微课视频,就要求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去充实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师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

(3)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如果把这些过程制成微课,不仅能够促动教师教学的不断思考,还可以供其他教师学习,便于再走弯路。

(4)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能力。微课制作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这就迫使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的一些简单操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的能力。

(5)便于教学经验的交流。微课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进行传播,便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学习。

4 践行与思考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有效地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有机整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微课采用“碎片化”的方式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和疑点问题,用动化的记录方式形象生动的记录教学过程和方法,用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微课是教与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是传统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和资源的拓展渠道,它不仅有效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而且对很多内容进行高效地解决,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微课将为今后的教与学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但是,微n在应用于化学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材要合适,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碎片化”进行拆分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性的理解;(2)微课的制作需要较广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样多少会影响教师其他的教学工作;(3)“微课”是通过视频展示教师对某一知识或技能的讲授,其中缺乏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不利于情感交流;(4)对于实验操作,如果都采用微课演示法进行传授,学生只能一味的观看,不能动手操作,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 任心燕.微课教学研究初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1):128.

上一篇:幼儿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