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9:34:58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研发是一个企业不断创新以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从研发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研发管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研发管理模式与产品开发管理方法为:“黑匣子”理论,这是一种缺乏规划和管理,无战略框架的“放任式”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研发管理有了战略框架,以产品为导向,扩大了各个部门参与度,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这个阶段R&D模式开始由第一阶段的“直觉型”向第二阶段“目标型”转变。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为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研发管理主要特征为:以市场、客户为导向来进行产品开发;以质量、成本、交期、产品生命周期、价值战略在市场上的反馈为完成标志。创建跨部门、跨公司、甚至跨行业的战略研发平台。强调市场战略、技术规划、产品开发、技术平台、跨部门团队等管理特征。第三阶段研发管理集中表现为:集成产品开发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研发管理与第三阶段研发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创新如何被识别和概念化。第四阶段研发管理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型。总结来说,产品研发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型而进行的渐进型技术创新(即连续型创新),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问题均纳入到R&D系统之中。研发管理为采取有效的技术战略与建构创新导向的组织制度,降低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以提升未来市场与未来技术的清晰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该文也将产品研发管理基础理论应用于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中,促进我国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的发展。

2电梯行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电梯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产品应用功能,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特种设备检验要求,产品维护保养及市场客户的要求等方面来看都有其独特性。为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研发管理水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需要从电梯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过程、安装维保这几方面来全面管控电梯的整体质量。建立针对产品生命全周期的产品开发通行证评审流程(PP),提品开发流程的概要和相关的项目管理工具,介绍产品开发流程应用计划,解决目前电梯行业研发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流程的六大阶段分别为PP0-PP5。产品评审委员会(PRB)将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PP结束点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及改进项将在产品开发流程(PDP)中执行并关闭。通行证评审阶段0(PP0):快速地形成一个高度概要的商业企划,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将要开发的潜在解决方案。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制定商业企划。

通行证评审阶段1(PP1):核实PP0所做的设定,清晰地定义产品和功能,决定研发和制造的可行性,并形成为供应链,法规,现场,环境与安全,知识产权方面的策略、计划。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清晰定义了产品需求ATOR,项目计划以及产品的成本模型。通行证评审阶段2(PP2):完成详细的系统和部件设计;样机设计制造完成并作测试;开始支持性流程的开发;包括:制造流程,资金计划,供应链后勤,现场解决方案设计,法规/环境安全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策略。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样机安装和测试完成;成功完成系统和部件的关键设计评审(CDR);在配置功能得到较好控制的前提下,设计图纸。通行证评审阶段3(PP3):完成制造认证;为批量销售和生产工作准备;认证和批准支持性流程。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完成产品认证;完成销售和计划;支持性流程被批准和确认。通行证评审阶段4(PP4):评估先锋客户并且整理汇总反馈,准备开展销售工作,开始产品生产,开始故障处理中心、产品改进中心的工作。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a)成功收集先锋客户的反馈;(b)成功的供应链配置;(c)持续进行的工程计划;(d)项目移交计划。通行证评审阶段5(PP5):产品转入完整,进入正式生产和提供客户服务,将产品的所有权移交到合同处理中心,完成项目目标和实际对比的回顾。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a)执行移交计划;(b)解散项目团队;(c)产品流程支持性团队到位;(d)文件的形式记录完成的活动;(e)文件的形式记录经验教训。技术评审包括设计概念评审(ConDR)、系统初步设计评审或部件初步设计评审、关键设计评审(CDR)、系统关键设计评审或部件关键设计评审。为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输入要求,通过实物对零部件和子系统进行测试和鉴定,验证产品的可制造性及各项特性指标符合要求的能力,并确保安全和可靠性的测试,形成输出文件作为验证依据。对部件进行验证可参考品质部《部件认证流程》,当不能满足输入要求时,需采取适当的纠正预防以确保有效的风险控制。风险的陈述将在评审中体现,对于风险评估的评审结果将支持评审委员会判断项目整体是进行、停止或者重新定向。风险的评审内容记录在相关评审会议纪要中。质量评审包括部件初始质量评审或系统初始质量评审(IQA)、最终质量评审(FQA)。为确保最终产品在正式交付使用之前满足客户的要求和预期使用目的,根据项目策划,可进行小批量试制,对整机在预期使用条件下进行最终的使用确认,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必要的设计更改和评审。产品的正式和量产在确保有效的各阶段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各个职能部门都能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确保技术,品质,制造和服务充分满足客户要求时,产品可进入正式生产和发运阶段。同时为确保产品开发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需将每次评审会议(包括通行证评审、技术及质量评审)上提出的行动项的完成关闭情况及因此产生的交付文件的名称及归档。并在下一次评审会议的陈述里汇报模版中要求的内容。所有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更改须形成文件,必要时须对相关更改进行评审和验证以确认更改结果。产品研发管理的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起止范围,有标准化的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同时还需要关键节点的评审会。每个阶段只有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给电梯产品研发过程提供有效保障。

3优化建议

3.1编辑项目约定事项(ATOR)明确项目需求

要确保研发项目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全面有效的需求定义。项目组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策略,编制ATOR,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协调,编制项目计划,跟踪项目执行,组织各阶段的评审,监督各部门的职责,完成各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形成相应的输出文件和报告。项目约定事项(ATOR)主要从产品要求、性能要求、技术评估和可行性、企业战略、营销概述、市场细分、客户分析、竞争概述、产品替换策略、知识产权、采购计划、生产评估、法律法规、工地总结、试验评价和规划、风险分析和风险缓解计划(RAMP)、方案选择方面清晰定义项目需求。

3.2建立研发项目管理评审机制

要确保研发项目的执行过程是否满足定义的需求,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研发项目管理评审机制。项目的评审系统包含三方面,分别为通行证评审、技术评审、质量评审。PP通行证评审决策体系为解决目前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缺乏决策评审提供了指导意义。

3.3建立多职能研发项目管理团队与系统、完善的标准化产品研发管理平台

提供系统完善的研发过程指导工具与标准文件解决了目前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缺乏实际可操作指导流程与标准平台问题,为各个公司打造自己的研发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型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多职能,多层次项目团队结构,通过管理平台的标准工具,可以指导项目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解决了目前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可交付成果指导项目顺利开展,输出标准统一的指导文件。技术评审会议解决项目的技术方案,产品认证等确保产品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

4结语

该文基于项目管理理论与产品研发管理理论,针对电梯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产品研发通行证评审流程。阐述的产品研发通行证评审流程的核心几方面分别为:项目需求的定义、PP通行证评审、技术评审会议、可交付成果、多职能项目团队、标准化指导工具与文件。同时文章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通过实践的产品开发应用过程,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完善并巩固通行证评审的方法与理论。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论文模式

作者简介:谭德荣(1963-),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高松(1965-),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106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9-01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1,2]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3]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4]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5]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四、结束语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形式和论文选题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把好选题关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并根据以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经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思考,给出了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可采用的几种模式。这些论文模式符合各专业领域实际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日益凸显,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德龙.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2]林超,赵海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选题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9).

[3]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

[4]刘思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论文模式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研究生培养方式已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两种类型。基于工程实际的切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在快速发展,将成为今后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对工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论文选题、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数都在50万人左右,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大量毕业生特别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社会实际的工作领域。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在基础理论、整体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规划,使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专业领域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选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把握好诸多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工程领域的实践环节。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都要有不同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其中学位论文选题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发展方向,科学选题,尤其要定好研究方向和内容。选题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业前景。如果选题没有新意,那么论文写作内容也只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同样,选题如果脱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研究内容太理论化,那么也就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预期目标。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从提升实践创造能力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选题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也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确定具有一定难度的实用性课题;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实践验证;选题应为本学科、专业或工程实际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

三、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模式研究

1.论文选题范围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导师已有课题确定选题。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为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二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文选题。从工程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学生在深入实践、广做调研的基础上,能够确定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确定论文题目。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选择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论文选题,这种选题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会设计、研究与实际制作,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

2.论文选题模式

从生产实际出发,工科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某个工程领域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根据多年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具体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选题。

(1)产品设计研发类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和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要求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论文。该类题目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研究。要求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3)工程应用类论文。该类题目直接来源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该类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专业领域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专业领域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具可执行性。

(5)调研类论文。该类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四、结束语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整形外科 科研管理 持续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整形外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经过近60年的发展,整形外科医院逐渐形成设有普通整形外科、现代整形美容外科以及十余个特色中心的专科医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10年来,医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卫计委等重点课题100多项。医院注重医疗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在以出生缺陷疾病研究、创伤畸形修复研究为重点的、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参与、跨学科交汇的临床应用转化研究体系做出了较大贡献,对提高整形外科医院科研水平,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完善医疗体系的建设,促进整形外科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与其他外科学科相比,由于专科的特性,整形外科科学研究显得明显不足。现在以2010-2014年期间的课题中标情况、情况、科技成果获奖以及专利授权情况(所有数据都有中标通知、中奖通知和页为依据)为模本,来了解医院整体科研实力。如何更好地保持整形外科专科特色,把握医院科研发展的未来趋势,值得科研管理部门深思和探讨。

一、医院科研产出情况分析

2010-2014年科研基金中标情况分析。从表1可以得出:整形外科医院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分别承担课题10项、11项、19项、26项、22项;对应的资助金额也从2010年的498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122万元,相对增长率达到125%。即从整体上讲,整形外科医院各年的中标课题数和资助金额呈平稳增长态势。

2014年的资助金额数相对上年增长速度最快,然而,课题中标数却比2013年有所减少。课题中标数由2010年的10项,逐年增长,最高是2013年,达到了26项。

但从平均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来讲,2010年到2014年期间,平均资助金额在19-51万之间。由于2014年整形外科医院中标卫计委公益行业专项课题1项,且资助金额达到672万元,致使全年资助金额和平均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在历年中最高。

2010-2014中标课题来源及其经费情况。整形外科医院中标课题的主要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医科院、省部委(教育部、人事部)的课题。具体见表2所示。从2010-2014期间中标课题来源的整体情况来看,整形外科医院在此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医科院项目的中标课题数总体差不多;各类来源的项目资助金额总体上北京市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主力,且呈较稳态势;项目资助金额最少的是省部委的课题。医科院课题的中标数和资助金额数在近三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其他来源的课题中标数与资助金额表现不稳定。

2010-2014年课题投中标分析-以国家自然基金为例。因为北京市科委、卫生局、各省部委、医科院的课题都是限额申报,只有国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是自由申请,故而,以国家自然基金为例较能全面反映整形外科医院申请项目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整形外科医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投中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投标数上升趋势明显。另外,除2011年的中标数从2010年的5项降到了3项以外,在2012-2014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中标数呈现相对平稳趋势。中标率分别为0.28、O.14、O.21、0.22、0.13。作为部级科研经费重要渠道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因其支持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成为医院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鼓励的项目之一[1]。

2010-2014年情况。在医学领域,科技论文的发表是衡量医院科研水平的重要

标志[2],因此,分析情况也能体现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状况,具体情况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以核心期刊和被SCI收录的论文为主, 总数呈平稳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为272篇;被SCI收录的论文总数也呈平稳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为77篇,以2014年为最高,达到90篇。

2010-2014年科技成果与专利情况。科研成果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从事与各科学技术

领域,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成功结果[3],专利和成果都是检验科技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4],2010-2014年整形外科医院的科技成果与专利的情况详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期间,只有1项科技成果奖,专利50项,数量不多,这两个方面是医院科研工作中非常薄弱的地方,需要重点加以关注,亟待加强推动。

二、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2010-2014年科研产出分析,可以看出整形外科医院科研产出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但科技成果申请工作呈现“休眠”期。如何在紧紧围绕整形外科这个专科特色,继续保持科研产出数量稳中有升,实现科技成果“零突破”呢?医学科技进步是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是形成和发展优势特色学科的主要途径[5]。而在管理上究竟还需要做哪些举措来带动和改进?

(一)专科特色下的科研状况及管理

重医疗,轻科研。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为临床医生,均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造成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时间上的矛盾[6],再加上医院重视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和业务收入,科研意识薄弱[7],缺乏科研的自觉性,对科研有畏难情绪。再者,整形外科不在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疾病领域之内,经过多年研究积累,若想在科研上有所创新,只能在出生缺陷疾病、创伤畸形修复等方面结合现在新兴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有时,临床医生在创新点上难以把握,隧难有科研产出产生。虽然每年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申报,但中标率却始终难尽人意[8],致使科研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科研产出数量有限,日久对科研工作就失去了信心。

科研管理在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科研管理承担着对科研方向、任务提出指导的责任,科研管理能力体现在制定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落实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科研交流等过程[9]。科研管理部门针对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现况,在做好基础服务工作之外,还定期聘请资深专家以讲座、研讨、一对一指导等形式进行科研设计、统计学、方法学等方面的辅导,帮助科研人员提高撰写申请书的质量,促进相关科研人员的合作与沟通,从而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注重对科研骨干实行分层次使用,各司其职,各尽其长[10]。如鼓励科研骨干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各类科学基金项目,引导他们在SCI收录期刊和“中华”系列杂志发表文章。对35周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则积极引导他们申报各类青年基金,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水平,促进科研人才逐渐成长。我们将继续落实医院现有政策和制度,大力推行科研项目管理,加强过程管理质量,引入PDCA循环,对科研项目实施动态管理,保证科研项目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高质量地顺利完成 [11.12],力争使科研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之中。

(二)加大科研条件和奖励投入,搭建科研基础平台

为进一步调动医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奖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对于中标的院外基金项目予以5%的奖励,而对国家自然基金的奖励提高到10%,并给予50%的基金配套;对发表的论文论著、授权专利,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再者,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人员、设备、经费和环境等多因素支持的复杂性智力劳动,没有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可谓步履维艰、寸步难行[13]。医院依托院外基金项目配套经费,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中心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动物室改建,搭建科研基础平台,使研究中心基本能满足医院的研究需要。持续增加院所基金项目投入,尤其着重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为医院做好科研人才储备。巩固和发展院所专科特色优势,为支持更多成熟的科研设想和项目,拿出更高水平的项目向院外基金任务竞标,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人才的快速成长

医院坚持“人才兴院”的主导思想,通过“优青计划”将一批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立志献身医院建设的优秀青年人才送到国外学习,医院每年资助12万/人,归国后,再通过“ 优青接力计划”以10万/项,资助科研项目,使他们加速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医院每年给予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学术交流经费(副教授0.8万元/年,教授1万元/年),鼓励他们以整形外科龙头地位的超前思维来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同时鼓励中青年专家走上国际讲台,向国内外同行展示医院技术创新理念和方法,顺便扩大医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并且,还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医院院讲学,举办学术讲座或座谈,使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四)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控,实现科技成果“零突破”

根据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课题中标后,随即进入立项管理,课题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研究所有事宜,按任务书计划开始研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将与之相关的课题负责人职责、事务性工作程序、原始记录本下发给他们,并对他们进行在研项目事务性工作培训。同时加强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过程管理,加强对项目的督查力度,通过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助项目组顺利实施项目,并及时总结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做好科研成果的储备[14]。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要提醒课题负责人对技术类、能够形成产业化的成果,要先申请专利,再发表文章;对于基础研究类、不能成产业化的成果,可发表文章[15]。对完成较好的科研项目,则重点加以关注,引导他们按照科技成果申报要求做好科研产出的积累和推广应用,为科技成果申报打下基础。争取实现科技成果的“零突破”。

总之,针对整形外科医院的专科特色,科研管理工作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上传下达”简单被动的局面,在管理中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为科研人员提供尽可能便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手段,为推动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工作顺利向前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秀芬,吕长胜,王春梅,王存敏.院所基金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科研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4):249-250.

[2] 刘光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现状分析.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 梁敏乐观主义者.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教育学院,2011.

[4] 黄毓文,柳青,吴少林,等.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的评价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4):225-227.

[5] 惠文,张晓琨,张旭,等.“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管理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3):293-295.

[6] 李琦,沈佚葳,刘福全.三级医院在研院级课题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N].中国医药导报,2014,11(8).

[7] 刘淑芸.基层医院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3):170-171.

[8]. 张旭,李钰铭, 徐静,等.实施精细化科研管理 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2):239-240.

[9] 林海,周逸兴,周建云,等.创新科研人员的管理提升研究型医院水平[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4,7(2):95-97.

[10] 陆雁,邓艳,黄利华.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科研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5):481-483.

[11] 李琳,肖诚.细化科研项目管理助推医院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4):438-440.

[12] 叶斌,王晓稼,吴国萍.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4):60-63.

[13] 郑庄,安字,冯丹妹,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1):11-13.

[14] 吴海丽.科研项目中期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有关办法的实施[J].医学信息,2014,27(10):20.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中图分类号: B025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大,电子信息类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宽口径应用型专业,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领域内的一门主干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培养目标上的优化调整

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院校应在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上不拘传统,有一定的突破:是在基于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教学计划的原则下,应针对学院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应突出本专业在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生产实际,有创造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应在制定目标上突出本地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

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2.1、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地位

从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必须逐渐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地位,在大学理工科专业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专业课程及基础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加大这些课程的教学课时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学好这些基础课程;英语是全校的公共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类专业本科生今后发展必须要求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必须加强英语的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为后续的双语教学及全英语教学创造条件。

专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她是体现该专业特色与方向的主干课程。我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数据库等。因此我院大力加强了这些课程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2.2、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

专业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电路设计、研发、测试所具备的必要的实践能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发、设计知识。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想在学校里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上,毕竟不太现实。不过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作品设计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毕业作品设计的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器件方面的发展,选择一些具有前沿知识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毕业作品的实际制作上,应将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力求作品在性能、技术方面的作出创新,突出展示作品在设计上的闪光点。三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前沿性,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知识高度和深度,尤其在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的论述方面,从资料查阅、信息搜集、前沿知识的再学习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毕业设计阶段的三个方面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专业基础。

2.3、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通识教育课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增加了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疆历史、高等语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必修课及选修课,要求选修素质教育课不低于10学分,涵盖文学、美学、音乐、书法、社科、写作等各类人文素质课程。

同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积极参加校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及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口语、演讲等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公民。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必须选修其中一门课程,体现了为学先为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人文社科基础课与理工基础课相结合,公共人文选修课与学科选修课相结合实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文化素质培养目标。

2.4、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学不致用”的状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要贯穿整个学程,并增大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按照“多样化、综合性、分层次、重创新”的原则,一是注重专业实践与课程设置相结合;二是通过课程实验加强专业实践能力;三是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课程设计;四是不断改进实验方式,推进开放实验教学;五是延伸课程内容进行技能认证;六是补充和强化社会实践环节;七是加强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的支持;八是结合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构建了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专业技能培养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我们形成了多层次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层次是专业技术基础的动手能力,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开展《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序设计》等模块的技能训练,同时开设电工工艺实习等,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锻炼动手能力。第二层次是针对专业技术方向开设专项能力训练。其功能是巩固和强化课程中重点内容、方法和原理,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专项能力。这部分训练以课程设计为主,辅之以技能认证。如《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第三层次是针对专业结构开展工程应用能力的全面训练,其功能是掌握相关领域的软硬件、信息系统和工程应用的设计、分析、组织、实施的基本方法,全面促成学生对本专业某一方向具体认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如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大赛竞赛、高年级开设的《网络工程与技术》、《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等。第四层次是针对专业领域进行综合训练。包括科研训练、工程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逐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完成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方向的“三级跳”。

为此,要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习平台。校内实习平台,采取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实习内容、方式、手段、课程比例由相关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确定。部分实习可以采用自行开发的实习平台,一方面自行开发的平台更经济,也能达到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自行设计实习设备,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立校内校企合作实验室。利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和设备,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和人才力量,建立校内实验室。将企业的典型案例整理为实训案例,企业定时派出人才进行技术和项目管理上的指导。

在合作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院与许多软件公司、电信企业等建立了实习基地,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了平台。定时派学生赴企业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注重熟悉企业管理制度、了解企业文化和接触基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发流程。

2.5、师资队伍建设,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思想水平;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教师,带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3、结束语

做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这对努力探寻新形势下开展高等学历教育的路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也为充分发挥教育引领教育科学发展的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思耀,曾繁华.高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46-51.

[2]谢志远,尚秋峰,李新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与培养模式研究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教育研究及管理论丛专刊,P109-111.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 燃烧吧,新生态 少年,燃烧吧 燃烧吧,星座 燃烧吧,引进帝! 燃烧吧,2006 燃烧吧,小腹婆 燃烧吧,篮球电影 燃烧吧,卡路里! 燃烧吧,火炬 燃烧吧,小肥肉! 燃烧吧!猪腿 燃烧吧小宇宙 燃烧吧,小宇宙! 热烈燃烧爱能吧 燃烧吧,装修的斗志 陈燃 燃烧吧!女孩 燃烧吧!热血的动漫男儿 打开燃烧脂肪的开关吧! 燃烧吧!天堂Sex的欲望火鸟 贾森.基德 燃烧吧!老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燃烧吧,新生态 燃烧吧,新生态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杨青 百华协会创始人之一,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创新医药副总裁,曾担任辉瑞制药公司亚洲研发总裁,并在美国硅谷的一家战略咨询公司和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任职。

加州硅谷,山景城岸线科技园,一排颜色鲜艳的自行车停放在一栋红砖玻璃结构的两层大楼前,门口徽标显示这是谷歌办公楼群之一。我曾在这个楼里工作,但那时这是一家名为IntraBiotics的生物科技公司,刚在纳斯达克上市。

IntraBiotics命运多舛,它于1994年在旧金山湾区成立,通过技术转让从加州大学得到一种新型多肽抗生素的知识产权,以虚拟研发的方式一路将该新药从临床前带入三期临床。其间,经历数轮融资,并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随之而来的是三期临床遇挫,公司不得不裁员重组,2002年更换管理团队后再度融资,开始新适应症的三期临床试验,但又失败。2006年,公司第三次更换管理团队,并与另一家缺乏资金的生物科技小公司进行资产整合,将研发方向转为抗艾滋病。

之后,公司搬到南加州圣地亚哥,改名Ardea。当一期临床试验发现候选化合物可能有别的靶标时,公司再度转向,针对痛风适应症展开研究。最终在2012年因二期临床试验数据出色,以12.6亿美元被阿斯利康公司收购。

Ardea公司被收购时,我已加入阿斯利康,我很欢迎它成为我们研发部门的一员,也颇有沧海桑田的感觉。十八年的光阴,三任管理团队,十余轮融资,才结束漫漫征程。我时常感慨,如果没有加州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持,以及有经验的投资人、创业者、科学家的多次付出和各种研发资源的持续投入,这个公司可能早就夭折了。 Ardea公司被收购时,我已加入阿斯利康,我很欢迎它成为我们研发部门的一员,也颇有沧海桑田的感觉。十八年的光阴,三任管理团队,十余轮融资,才结束漫漫征程。

我于2001年离开IntraBiotics加入辉瑞,2006年从辉瑞美国研发总部来到上海建立亚洲研究部,2011年加入阿斯利康,目前已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七年。从硅谷到东海岸,从美国到中国,从创业型生物科技公司到跨国药企,一直从事新药研发,让我对生物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有许多感悟。

IntraBiotics所在的湾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科技公司发源地。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生物科技对改善人类健康,战胜疾病,和发展经济起了巨大作用,并成为全球医药健康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持续成长离不开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条件,就像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的五要素

生态系统本来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指的是生物、生物群落,及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概念被引申到商业,用来描述企业及其他组织、个体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互利共存、资源共享,常常在特定地域形成相关产业集群。

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生物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集群以美国为主,包括波士顿、旧金山湾区,以及圣地亚哥地区。在欧洲,英国剑桥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也颇具规模。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生物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还在早期阶段,富有成长潜能。

一个健全有活力的生物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有几个要素:结构丰富互补、价值链完整开放、人才多样相关联、资金充足并能承担风险、政策稳定透明。

就像物种繁盛的热带雨林一样,一个结构多元化的生物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有各种组织,包括大学、医院、研究所、大中型药企、创业公司、研发服务及外包公司,以及生产厂家。这些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合作、交流、竞争,将科技创意转化为知识产权,逐步将项目推进成为创新药物或其他新产品(包括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等)。

除了这些直接或间接与研发相关的组织,创新生态系统还需要一系列专业服务,包括风险投资、法律顾问、财务会计审计公司、私募基金、投资银行,以及其他咨询机构和专家。价值链、产业链在某个特定地域内的聚集完善是创新生态系统成熟的标志之一。

生物科技创新离不开各种专业人才。新药研发团队中既要有人掌握基础生命医学前沿知识,又要有人熟悉工业界研发流程、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敢于冒险的创业家和领导者的核心作用不可磨灭。同时,研发团队依赖于跨学科、跨部门的协作,而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尊重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石。 生物医药行业风险投资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投资群体,多个投资人和投资公司通过互相推荐项目共同投资,以分担风险和分享资源。

风险投资对生物科技创新起着催化剂和杠杆作用。专精于生物科技的投资人需要懂得各种技术、监管、风险控制策略,并对新药、新技术漫长的开发历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独木不成林”,行业风险投资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投资群体,多个投资人和投资公司通过互相推荐项目,共同投资以分担风险和分享资源。

创新药物从立项到推向市场,经过临床前和三期临床试验,往往需要十多年时间。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及对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和保护,是创业者和投资者作出“十年磨一剑”的投入决定和承诺的坚定基石。 本土生态正在形成

同美国相比,中国的生物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还在早期阶段,但发展迅猛。随着经济发展,病人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增加,医药市场不断成长。生物医药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受到高度重视。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重大新药创制都有专项资金投入,国内大学研究所及医院培养了大量具有生物医学科研技能的人才,有关新药研发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令法规也在日益改善。各地政府纷纷投资建立生物高科技园区,并以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和人才来创业。不少园区已经颇具规模,比如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武汉光谷生物城等。

自2005年起,跨国药企开始在华建立研发中心。近年来,国内药企也逐步加大研发投入,一批生物科技创业公司也从无到有,开始将新药推向临床和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药研发外包工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新药研发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相比,独特的本地资源优势。

随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繁荣,风险资本将生物科技作为投资热点之一。国际上顶尖的风险资本公司包括奥博资本和红杉资本都在国内生物医疗和健康领域投资。全球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如众达、科律等也不断在华开展业务。现在,国内生物科技创新价值链涵盖了研发、产业化、市场化,以及资本运作等各个环节。

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才。中国生物科技创新的进步得益于大量具有海外研发和管理背景的海归回国发展,并结合国内科研人才的优势。百华协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界高层管理者的组织,虽然会员只有几百人,但掌握研发、商务发展、产业化、投资、法律的各种资源。大部分百华会员受过学术与商业双重训练,富有跨界经验和思维,彼此之间有多年友谊和信任,致力促进行业内合作。以百华协会现任会长张志民为例,他是生物学博士,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又取得MBA学位,先后在科研、法律、战略咨询、风险投资和创业公司工作,近年来又加入跨国药企。他经历丰富,对科研合作、资源整合独有心得。去年,他回到中国工作。

2013年7月,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哈雷路,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我开始整理办公室,准备和所有亚洲及新兴市场创新医药部门的同事们分批搬入位于张江亮景路的阿斯利康中国总部园区的崭新的研发大楼。过去两年多来,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在自主新药发现上迈出一大步,开始建立针对中国和亚洲疾病的研究项目,并在今年3月申请了第一个新药化合物的全球专利。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部门和国内的大学、企业建立了一系列战略伙伴关系,包括与和记黄埔制药公司的新药许可证转让、与药明康德的创新生物药合资企业、与康龙化成的战略外包合作,以及与复旦大学关于心血管疾病机理的研究。我相信每一次合作,每一个新项目的推进,都是对富有中国特色的生物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的一份小小贡献。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围绕思想锻造和胜任提升,国华管理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和沉淀,以研发、评价、培训为职能,以能力模型、学习地图和学习资源为研发,以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为业务,以人才动力圈、人才云模式和人才白皮书为创新,以“小业主,大咨询”的企业大学管理思想进行资源整合,致力于人才发展体系、标准、工具、项目、平台的建设,成为企业大学集成化运行模式的最佳实践。“

——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专家评审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在美丽的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铜鼓湾,坐落着一所别具特色的花园式校园——国华管理学院。它成立于2002年10月,历经十年务实与创新发展,于2012年11月,收获“中国最佳企业大学”这一殊荣,被国华电力人亲切地称之为“我的大学”。

培训基地之探

——以服务企业为根本,建成中国的“克劳顿村”

造就高素质人员的培训大本营

国华管理学院由国华电力公司出资设立,是国华电力直属机构,其定位是为国华电力公司的战略发展、管理运营、人才成长服务,成为党政领导人员学习研究理论、提高政治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党性锻炼的阵地,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党政领导人员的基地。国华管理学院以成为国华电力高级管理人才思想锻造的熔炉和胜任能力的培训基地,成为中国发电企业界的“克劳顿村”为目标。

该学院位于国华台山发电公司厂区明珠苑,总体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8栋纯西式木结构设计的别墅组成,共有房间45套。其中,3号别墅为多功能会议室,可容纳约40人,三面投影,可实现远程互动教学、多方视频会议及现场培训教学等需求。

开放融合的培训平台

国华管理学院与著名的培训和咨询机构、优秀的大学、商学院以及其他企业内的学习组织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发挥着对外品牌传播媒介的作用。培训对象不仅包括国华电力系统现职的党政领导人员、后备人才等,也包括与国华电力相关的供应商、承包商、合作伙伴的高级管理人员,让他们了解和认同国华电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控体系和企业文化,彼此加强相互交流与沟通,共享管理经验,在一个管理理念下合作,有效地支持和服务国华电力事业的发展。

企业大学的运行机制

国华电力公司历任总经理均亲自担任国华管理学院院长,并作为内部讲师,承担授课任务。公司高管层均为内部师资库讲师团成员,亲自设计和撰写课程,完成国华管理学院授课任务。学院从组织形式上设立培训教务部、国际交流部、综合管理部三个职能部室,分别承担相应领域的职能模块;从业务形式上又分解为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三类,三个部门的职能发挥呈矩阵交叉式结构。人力资源部与国华管理学院及其辐射架构形成了水平联络、职能互补、管理交互的组织关系。

在对高级管理人才的评价和培养上,国华管理学院引入了基于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理念,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最能影响工作绩效的行为特征,以及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的个人条件,分析其实质性贡献。借助胜任力模型来直观地描述高级管理岗位对人才的期望,为的是使高级管理人才的考评有尺度、培训有目标、任用有依据、个人努力有方向。

在提供发展机会方面,国华电力对参加过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都会提供进一步表现才能的舞台。对经过培训的一级后备人才,给予总部的高级主管岗位或分子公司领导班子副职岗位挂职锻炼;对经过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给予总部部门业务经理或分、子公司领导班子副职岗位挂职锻炼或任职;且还会给予总部部门经理或分、子公司领导班子正职岗位挂职锻炼或任职的机会,直到送到总部的决策层进入高级领导者岗位。

培训力量之探

——以提升素质为引领,打造国华电力的“黄埔军校”

注入“创新”与“传播”的力量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天地,这里是企业未来发展与企业领军人才携手,让梦着陆的地方。在这里,聚合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前瞻培养和造就适应与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政治过硬,思想活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党政领导人员,通过他们的“创新”与“传播”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国华管理学院认真细致地编制了《学员管理工作规定》、《学分管理办法》、《学员班委会工作管理规定》、《学员临时党支部工作管理规定》、《学员毕业论文管理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严谨的流程,让汇聚于此来自四面八方的所有学员都成为学院最最普通的一名学子,在这里,学员们放下一切工作级别的优越感,需要完成的是:服从学院统一管理,认真完成课程,努力交付合格的毕业论文。

“创新”与“传播”是这里的主旋律。学院要求每位学员都需带着创新的动机或现有的创新成果,通过互动、学习,寻求失去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并总结成模块,然后再回到工作实践中,进行更高水平创新。学院要求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位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弘扬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播最佳管理经验。

内外结合,建设强有力的培训师资队伍

内部师资由学院、党校聘请国华电力经营决策者团队成员或总部的部门经理以及子公司的总经理、党委书记担任,这是内部师资的主体。内部讲师均在国华电力任职多年,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和管理心得,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将这些个人宝贵的经验、个案与学员直接交流,使学员获得传统高校鲜有的“第一手”资料与“实战”经验。

外部师资来自于学院聘请的精英企业家、知名学者教授以及培训机构、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担任。目前,外部讲师库有约40余位讲师,比例占讲师总数的50%。所聘请的外部讲师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教学、实践和学术方面均有建树,他们具有不平凡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为学员打开全新的视野。

有的放矢,特制专属的培训方式

在借鉴知名跨国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中心和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华管理学院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培训需求并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选取多种形式对党政领导人员实施培训。每一种形式都是为不同类别的学员量身定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属性。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设有补课性的专项培训、强化性的实战锻炼、提升性的管理论坛、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复合性的深造学习以及自的网络学习等。

培训方法之探

——以“精工细琢”为己任,打出人才培训特色“组合拳”

学院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对国华电力党政领导人员“精加工”、“再雕琢”视为己任,精心设计培训方式、选取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实施系统培训,并采取了“干中学,学中干”的方法,不仅通过培训向学员提供知识与技能,还努力把课堂培训与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员们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很快转变为处理实际问题的真本领。

补课性的专项培训

补课性的专项培训是对所有学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后,将具有同一类需求的学员组合成一个特训班,针对共有的短板实施补课性质的专项培训。如,长期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人员,对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甚少,需接受系统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让学员就该领域问题进行专项探究。此类专项培训多以案例讲解分析为主,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方式。培训内容紧贴工作实际,学员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讲课内容随时提出相关问题,请讲师把脉诊断、释疑解惑、定案支招。每个专题讲课结束前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员与讲师、学员与学员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和探讨,相互启发,破解难题。

通过管理知识的传授、理念的梳理、经验的分享、思想的碰撞,有效激发了参训学员的潜在素质,提升了驾驭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能力。

强化性的实战锻炼

强化性的实战锻炼是对已经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经测评和考察具备任用条件,而只是缺乏拟聘用岗位的实战经验的党政领导人员,给他们创造机会,实施以任务为导向的行动学习方式,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派他们去指定的子公司挂职,进行实战锻炼。例如在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间,第13期研修班历时9个月,来自国华电力公司系统的20位学员在经历了1个月集中培训后,按照培养方向分别被派往各子公司挂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等职务,转入长达6个月的实战演练阶段。这一阶段采取导师责任制,导师由所挂职的单位总经理担任。学员将先与导师共同确定实战演练期间的工作任务和课题,课题的选定侧重于该工作单位的重点、难点问题。学员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战任务,撰写实战论文,随后专家级评委对学员的论文进行综合评定。全部培训课程结束后,组织学员们填写《职业生涯发展意向调查表》,并结合各位学员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优秀学员,并以书面方式对每一位学员提出培训评价。

提升性的管理论坛

提升性的管理论坛是让那些具有不同管理经历的学员在同一平台上面对面地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开展的主要形式有,组织学员围绕公司当前的工作任务或内外部发展形势进行研讨交流,必要时聘请资深专家参与点评;或者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之后,让学员回到实际工作中去收集典型事件,编写案例,并组织案例讲解与交流,在学员的讨论中通过思想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火花,从刁难的提问和激烈的争论中练就应对困难的韧性,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2006年第14期研修班中,培训学员撰写的36个案例涉及到国华电力的各个业务领域,且有的案例已向上游延伸到企业文化对战略决策的影响,向下游延伸到对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探讨。这一期学员撰写的全部案例均被列入国华管理学院案例库,部分案例在后来的培训课程中作为教学案例得到了较好地应用。

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是为党政领导人员特制的课程,旨在提升他们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为不同层面、类别的党政领导人员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调研课题,内容多为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重点问题。方法是根据党政领导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自身特质,有针对性地制定课题进行调研。完成课题调研报告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行动计划”或“解决方案”,并通过“课题”答辩。学员总结的经验与做法,提出的建议与意见,能及时梳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公司管控效率、效能和业绩指标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复合性的深造学习

复合性的深造学习源于企业始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华电力要求党政领导人员到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校接受继续教育。选派对象的前提条件是业绩卓著,一方面体现出公司对于人才的认可和激励,另一方面旨在进一步开阔学员的视野,持续更新管理理念,挖掘管理潜能,修炼个人魅力,帮助他们迈入管理者新的境界。从2002年至今,学员已累计选派了42名优秀的党政领导人赴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深造。

自的网络学习

国华电力ERP系统中开发的e-learning网络化学习平台(物资、财务等),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学员们在网络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指定的课程,还可以选择性地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在网络学习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和思考,并将自己的学习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供大家交流与共享。

培训体系之探

——以提升能力为主线,创办自主开发的精品课程

开发能力素质测评工具

为了能将高级管理者队伍中的绩优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确保评价元素标准化、模式化,国华管理学院自主开发、应用了高级管理人才能力素质测评工具,并组装成“工具包”。将管理者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作为检验学习力的指标,并视为个人绩效的一部分参与绩效管理,每年对高级管理者的能力素质进行一次考评,对每位个体作培训需求分析,为下一步的培养做准备。

此外,国华管理学院还以国华电力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深化及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模型建设为契机,强化岗位分析、业务流程分析、能力分析、规划学习内容等方面研究,着手设计国华电力公司全岗位学习地图,动态化规范员工在公司的职业生涯从起点到终点的所有学习内容,为国华电力公司系统各级培训部门提供较强针对性的学习项目,帮助学习对象快速提升工作能力。

开设“情景模拟”案例系列课程

“情景模拟”案例系列课程是以国华电力典型的管理案例为素材自主开发设计的一整套与被测试学员职位或拟任职位相似的工作情景,根据实际需要在事例情景中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测试元素,通过被测试学员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的表现,来观察判断其综合能力素质和潜质,并帮助学员提高问题的分析判断、局势把握、情绪控制、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此案例过程类似于“相马”与“赛马”的双重效应。典型课程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模拟课程、基建项目管理情景模拟课程等。

开设企业管理实践系列课程

企业管理实践系列课程源自国华电力自身的管理实践,是实践的沉淀与精髓,是对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以及对相关业务领域的研究和分析。2006年,国华管理学院推出了“国华电力管理实践系列课程”,课程涉及《发电企业组织与管理》、《新经济形势与企业品牌建设》、《发电企业战略规划》、《发电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及实践》、《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团队建设与个人价值》等共计11门课程。

培训成效之探

——以创新为车轮,助跑企业育人高速路

时间对于所有人与企业都是公平的,在国华电力学院从2002年迈出坚定步伐至今的一路风驰电掣中,我们可以体味它一路高速前行的步伐。

运行效率

国华管理学院自2002年创建至今,共举办23期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累计培养856人次。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和一级后备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华电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02年,国华管理学院与美国百森商学院合作,引进“管理模拟课程(TechMarkⅢ)”。

2003年,国华管理学院建立“百名精英”讲师库,广泛利用内外部优质培训师资。

2005年,国华管理学院启动旨在培养拟聘岗位领导人员的专属培训项目——“砺剑计划”,20名学员经历了1个月的集中培训和6个月的实战演练,经测评和考察后进入领导团队。

2006年,国华管理学院建立“学员案例库”,目前已累积形成超过100份学员案例和管理报告,对培训知识管理形成有效整合和二次开发。

2006年,国华管理学院自主开发设计“国华电力管理实践系列课程”,课程教材均由国华电力的管理决策团队成员亲自设计并撰写。

2007年,国华管理学院自主开发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列”、“基建项目管理系列”情景模拟案例投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

2009年,国华管理学院完成“国华电力高管领导力素质模型”项目研发,“基于国华电力高管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评价与开发项目”荣获2010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1年,国华管理学院完成“国华电力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项目,并荣获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奖”。

2012年,国华管理学院启动网络学习平台“国华电力学苑”建设,旨在推动网络学习的课程内化、主动推送、社区管理和移动呈现,构建从独立培训活动转向建立持续学习的文化。

组织发展

国华管理学院成立以来,陆续开展了七大类人才开发管理工作,为国华电力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起到重要支撑:

构建国华电力公司学习发展体系,推动学习内容与能力发展路径、职业发展路径的紧密结合。

构建国华管理学院、国华党校网络学习门户,突破差异化业务壁垒,建立领导力培养课程,以领导力文化传承管理基因,并带动战略执行。

构建资源集约化整合平台,盘点和整合国华电力公司内、外部资源,推动人才发展资源区域共享服务,组建人才开发培训基地网络。

构建国华电力公司级内、外部师资队伍,实现培训师资队伍全序列管理,强化内部课程开发能力,形成基于国华管理内涵和沉淀的核心课程和各类专属课程体系。

构建功能强大的人才发展信息系统,形成学习资源、在线课程、业务流程、技术支持、数据分析、学习社区、虚拟团队等核心模块,凸显专业化管理品质。

人才发展管理报告,强化人才发展对战略发展的支持价值分析,通过学习评估和人才盘点,为改进人才发展管理系统提供依据,为企业人才资源配置提出管理建议。

把HR职能延展和管理支持的范围尽可能扩展到各个需求层面,为国华电力公司本部、HR管理、子公司乃至集团内部提供全方位支持。

人才成长

国华管理学院成立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华电力的年均人员增长率约为15%左右,分别拉动了23%的年均装机容量增长和16%的年均发电量增长(拉动弹性系数分别为1.5和1.1),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公司的用人水平在“十一五”期末达到了5.5人/万千瓦,远远超过电力行业14人/万千瓦的年平均用人水平。

在人才的素质发展上,公司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比超过30%,高出行业25%的平均水平;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群体中,公司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了18%,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专业技能人员占比达到了1%,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充足的人才支撑的作用下,国华电力连续盈利11年,综合获利能力处于行业最优水平,连续9年保持经济增加值(EVA)大于零,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成为自电力体制改革以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持续盈利的发电企业之一。

培训创新之探

——积极探索培训板块开发与应用,将培训转化为生产力

国华管理学院以搭建国华电力人才发展体系为龙头,以研发、评价、培训为职能板块,以岗位能力模型、学习发展路径和企业学习资源为研发板块,以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为业务模块,以人才动力圈、人才云模式和人才白皮书为创新板块,形成了贴近公司管理需求,职能涵盖面广、响应灵活度高的运营特征。

知识创新板块

创新之一:人才动力圈

这是国华管理学院基于人才发展体系与HR业务关联提出的管理模型,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清楚地阐释了国华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每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创新之二:人才云模式

这是基于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思路提出的人才发展新模式,即国华管理学院(“云端”)负责人才发展云资源的整合、、升级和管理(包括硬件、软件),将国华电力公司人才战略需求和HR管理机制转化为信息化技术和工具,该公司系统内用户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人才开发与培训业务服务的交付、使用和发展模式。

创新之三:人才发展报告

国华管理学院每年年度专业管理报告,以国华电力完整运营年为时间维度,以国华电力公司全系统为空间维度,内容涵盖全公司人才队伍发展数据整合梳理分析、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实践总结、人才发展瓶颈问题诊断调研分析、人才发展规划行动监测、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等综合性人才发展现状分析,在人才发展层面为国华电力公司战略决策提出深度建议。

价值整合运用

创新“小业主,大咨询”的企业大学管理思想。

国华管理学院推行“小业主,大咨询”的管理模式,充分依靠“小而专”的专业力量,带动“大而全”的外部资源,体现人才培养的集成化过滤、集成化管理、集成化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个理清”理念,即理清共同性以及差异化的需求;理清内、外部机构的资源现状;理清不可替代的核心业务范畴;理清内、外部组织的共同意愿,确保了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深度资源整合

国华管理学院充分开发与利用自身企业的内部资源,探索并实践业务委托模式,强化业务的支持与管理;积极筹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开发培训基地,逐步构建国华电力公司互有侧重的区域人才开发培训基地网络,促进了内部培训资源的专业化配置和集约化共享。

此外,国华管理学院与知名人才开发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形成交流合作机制,选择互补性好、专业能力强的外部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引进、消化、应用先进的人才开发培训管理先进理念、经验、技术和工具,使培训课程更具实用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编后语]

用心成就品质,坚持终有所成。如何做到在最合适的时间,选出最合适的人,接受最合适的培训,怎样从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中突围,始终是国华管理学院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使命与心愿。

一路踏歌,一路追梦,一路前行……在这个国华电力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培训大本营里,十年历练,任智慧挥斥方遒,任理想策马扬鞭。纵深探寻,国华电力不是简单地把国华管理学院作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场所,而是把它当作资源的集散地和成果分享的中心。因此,作为国华电力培养和造就高级管理人才的平台,国华管理学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部门,而成为了企业战略思想的重要传导工具。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即对知识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重组、共享、存储、整合、利用及开发等活动和过程。[21]在企业组织中,知识不仅存在于文件中,[22]也嵌入于组织程序、惯例、规范、文化中,[23]还嵌入于增加组织价值的信息之中,[24]甚至嵌入于组织的物质资产之中。由此,知识观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可抽象为一个知识要素的集合体。由于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且复杂,因而知识在理论上往往因视角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认知类别。在诸多的认知分类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OECD和Polanyi的分类方式。OECD[25]将知识进行分类即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即知道谁拥有需要的知识。Polanyi[26]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加以表述,后者是难以系统言述的知识,是个人的、受特定情境限制的、能够感知却难以表达的知识,二者都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Nonaka和Takeuchi[27]认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非完全独立,二者能够相互作用、互相转化,转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有四种基本的转化模式: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即著名的SECI模型(见图1)。不过,隐性与显性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因为大部分知识都同时具有隐性和显性的成分,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可以构成一个连续的谱系。

2、技术创新

创新的概念始自熊彼特,[28]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亦即对生产要素进行的“新组合”。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的追随者们对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此后,诸多的学者———包括Mansfield、Freeman、徐庆瑞、傅家骥等,都曾对技术创新进行过定义。概括来看,技术创新可简述为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过程。在实践中,技术创新活动贯穿了从一种新的技术设想的产生,到研发、工艺、试制及首次商业化的全过程,可粗略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概念开发,这是从创新机会被初次识别,到创新概念通过评估,并准备进行研发前的一个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创新机会识别与分析、创意形成与演化、创意评审及概念形成等。(2)研发设计,这是将创新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图或创新原型的一个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技术开发、创新规划、总体设计、分项设计及原型测试与优化等。(3)工艺开发,这是将设计图开发为可实施的生产工艺的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规划、原材料与外协件采购计划、零部件与总装工艺开发及设备工装器具协调等。(4)产品试制,这是依据开发的生产工艺组织创新产品的小批量试验性生产的阶段。(5)商业化,这是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面向顾客进行试验性营销的一个阶段,阶段内的活动主要包括营销规划、检验性试销或领先客户试用、顾客测试、意见反馈、市场信息收集及市场研究等。不过,实践中上述技术创新的五个阶段过程却并非是顺次推进,而是一个交叠往复的过程。有时,有些任务还需要协同、并行推进:在内部需要各部门尤其是设计、技术、生产和营销等跨职能的协调与整合;在外部需要供应商、顾客、科研院所及合作开发伙伴等的协调与整合。这样,企业便可缩短创新时间而加速创新的面市时间。

3、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关系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成果满足顾客需求而获取利润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技术创新的过程始于识别(现实或潜在)顾客需求而终于满足顾客需求。其间,创新企业需要解析需求而形成创新概念,开发创新概念而形成创新技术,转化创新技术而形成生产工艺,按生产工艺组织生产而形成创新成果,将创新成果面市而取得商业利润。整个过程,从知识观理论的抽象视角来看,涉及了大量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资源与要素的获取、创造、传播、整合及应用等往复交叠的知识管理活动与过程。从而,知识观理论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视为知识管理的过程,认为其本质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及新知识的生成过程。[17]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需求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创新企业都需要投入并不断整合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知识资源(各阶段的知识需求见表1)。表1中,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知识需求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融合、往复迭代的过程。可见,技术创新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知识密集的知识管理工程。由此,在实践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当以知识管理为手段。而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则当以技术创新为基本面向,通过持续地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广泛地传播新知识,深入地整合新知识,并迅速地将其体现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系统中,以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见图2)。

2、基于知识管理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表1显示,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创新企业都需要配置并整合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知识资源。从特性来看,这些知识资源既有来自于企业外部,也有来自于企业内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为配置并整合所需要的知识资源,企业的研发、工艺、生产、市场、财务等职能,在决策、资源配置、战略、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和制度的规制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了一个实施技术创新的系统———技术创新体系,并共同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生、发展与持续涌现。技术创新体系获取和创造的知识资源越多,企业的知识基础就越宽厚,传播与共享得越迅速,整合与应用的方式和机会就越丰富,则越易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发生与发展。由此,为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当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持续地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广泛地传播新知识,深入地整合新知识,并迅速地将其体现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系统中。在实践中,从可操作的角度看,基于前述目的的、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有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与制度、创新战略及创新组织与团队等方面的抓手(见图3)。(1)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建设。组织学习是组织创造、获取与传递知识的过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基于知识管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便要求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以便形成一种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29]学习型组织往往由知识管理委员会领衔建设并驱动整个组织的有序学习行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在于:确定组织的知识管理愿景和目标,创建组织的知识管理框架体系,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协调组织的知识资源并推动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整个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工作,推动组织的知识创新及跨组织学习等。[30]委员会由首席知识官领导,在其成员即知识专员的协助下开展工作。由于组织学习涵盖了组织的各个部门与层次,并常有跨组织的交流,因而学习型组织要求首席知识官的层次高于一般部门的经理,且其成员也由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兼任。这样,知识管理委员会便具有了较大的权利与影响,能够领导、推动并协调整个企业及各部门的组织学习活动。在企业中,个体的人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学习的最基本单元。个体的人通过组合而形成团队,由团队而形成组织。所以,在企业边界之内学习型组织涵盖三个层次,即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其中,个体学习既是团队学习的基础,也是组织学习的基础。此外,由于企业是个开放系统,因而在企业边界之外还存在着广阔的跨组织学习空间和广泛的跨组织学习行为。在学习型组织中,由于知识学习的主体、层次、目标各不相同,知识特点、知识来源具有多样性,因而知识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形式丰富,见表2所示。(2)创新文化与制度建设。文化是一个组织内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和习惯体系,该体系同正式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相互作用,形成组织的行为规范并规制着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因而,作为企业组织中知识最为密集的活动和过程,要求塑造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新型文化,以规制并促进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的获取与创造、传播、共享、整合、应用等活动和过程。创新文化伴生并服务于技术创新的需要。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了企业内外大量的知识资源的配置、整合与应用,且期间需要反复交融迭代、不断试错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对应地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创新文化便往往具有思想多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个人发展与能力提升以及授权、协作、分享和激励等特征。创新文化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创新文化对于创新行为的规制只是一种“软约束”,还需要制度配套的“硬约束”。在实践中,只有创新文化与创新制度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共同地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的配置、整合与应用,并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创新文化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需要自上而下的施行。在实施机制上,由于和学习型组织有某些共通之处,因而创新文化的建设可以与学习型组织共享一个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规划创新文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及管理框架体系。不过,由于创新文化主要反映的是事的行为者即人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意识形态,因而创新文化的建设可以将人事部门作为责任部门,负责执行创新文化建设的规划,建设创新文化的基础设施并推动创新文化的运行。(3)创新战略决策机制建设。创新战略是有关企业未来创新的系统的总体谋划,它描述了企业怎样利用技术知识资源以及利用怎样的技术知识资源来达成企业的目标。创新战略规划往往涵盖了技术使命的陈述、未来技术的预测、确定核心技术及能力、策划企业内部开发活动及外部合作渠道、勾勒技术生命周期、描述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需求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上述创新战略在内容上较为宽泛的特性,决定了创新战略的制定在企业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要求对企业环境有细致的知识和深刻的洞见。[31]具体来说,企业创新战略是一项内容较为综合的、知识密集的智力集成成果。给个体的企业高层管理者造成了相当巨大的挑战。由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个体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往往无从胜任要求宽广知识的创新战略的制定。因而,在实践中在战略的决策机制上便要求诸多的个体高层管理者,包括高层经理、技术总监、研发及工程部门经理、制造部门经理及营销部门经理等,组成团队或战略决策委员会,共同承担组织战略决策的责任,为创新战略的制定搭建来自不同知识背景、专业背景和从业经验背景的、多元的、宽广的知识平台。(4)创新组织与团队建设。在工业企业的组织架构中,技术部门是企业技术实施与创新的主要责任部门,因而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看,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需要跨职能协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尽管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技术部门却无从独自胜任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从而,对于特定的技术创新项目,企业往往需要以技术部门为核心组织跨职能的创新团队以构建宽广的知识平台。创新团队依附并服务于特定的技术创新项目,因而创新团队的组建便需要与具体创新项目任务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相对接,即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资源的需求进行跨职能互补性配置。而若企业内部无从满足技术创新的知识资源需求,创新团队的组建还需要进行跨组织互补性配置。此外,由于技术创新过程投入与整合的知识资源量大且样多,因而便要求所配置的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团队队员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且目标一致。当然,作为技术创新项目的促进者和负责人,企业对项目经理会有更高的期许,不仅要求在前述能力方面强于一般队员,还要求具备激励、冲突处理、协调、平衡等诸多项目管理能力。在复杂、动态、速变的竞争环境下,持续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面对持续的技术创新态势,一方面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基于创新知识资源的需求组建合适的创新团队,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面向技术创新建设宽广而深厚的知识基础,打造具有“T”型知识的创新团队。为此,要求企业在创新战略的驱动下,在学习型组织的导引下,在创新文化与制度的规制下,开展各种形式的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活动,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在企业内及时有效地传播、共享与整合,以利于技术创新在企业内的不断发生与发展。

三、案例研究

1、案例企业调研

基于论文的研究,我们于2014年5月19日对此前相熟的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项调研。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增强砂轮用玻纤网片制造商。2007年12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01)。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访谈了人力资源部的张总、技术中心的胡总、公司所属集团公司的顾总等相关的公司中高层管理者,还在生产部经理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产品生产线。通过调研,我们了解: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复杂、动态、速变的市场竞争,九鼎管理层认识到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并推动企业持续的发展。为此,公司一方面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努力建设其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及保障技术创新在企业内的发生与发展。

2、九鼎新材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组织学习方面。公司建立了由副总挂帅、各部门经理任专员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知识管理目标及其实施框架。在委员会的推动下,公司在各个层次上形成了一种持续性的学习机制。一是组织学习与跨组织学习。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此在技术创新及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公司广泛开展了诸如产学研合作、技术引进、外请专家指导、职工送出培训、参加业界峰会和展会、国内外考察交流以及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交流授课等形式丰富的跨组织学习活动。当然,跨组织学习的知识及内部形成的知识与经验也会在企业内广泛传播与共享,为此也开展了诸如企业内训、跨职能交流、轮岗交流等形式的组织学习活动。二是团队学习。公司鼓励形成团体进行团队学习,为此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形成了广泛的师徒制、相互帮扶、互为教师的知识与经验分享授课等形式多样的团队学习机制。三是个人学习。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与企业学习的基础,为促进个人学习,公司鼓励学习进修,倡导岗位知识拓展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并设立了个人学习经费及图书馆进行保障。此外,为提升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公司还设立了职级评定机制进行学习导向。例如,对于技术人员,职级包括“技术员助工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对于现场工人,职级包括“一、二、三级工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类似地,其他部门也有相应的职级。在每一个对应的职级上,公司都设计了科学的职级薪资以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为保障上述各个层次的学习,公司责成信息中心搭建知识管理网络平台,负责跟踪、搜集国内外最新的商情、市场及技术等信息并汇集成每月一期的简报,以供学习与交流之用。(2)创新文化与制度方面。搭载知识管理委员会平台,公司组建了企业文化委员会。结合九鼎自身的发展特性,委员会规划了企业的发展愿景与文化框架:秉持“集聚智慧”的企业精神,恪守“远见卓识的领导、战略导向、顾客驱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合作共赢、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系统管理以及学习、改进与创新”的发展理念,遵循“明德、敬业、协作、高效”的行为准则,“致力于引领高性能、绿色材料产品和新能源的发展”。委员会责成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部门。为实施委员会的发展愿景与文化框架,人力资源部一方面逐步建设了企业文化的基础设施(如《九鼎报》、《九鼎之歌》、周四放映室等),另一方面也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歌唱九鼎、管理论坛、“四十年人和事”、“卓越进行时”等)予以宣传贯彻。进一步,为促进企业文化在日常工作及创新过程中落地生根,人力资源部会同委员会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予以保障。例如,在管理制度上企业倡导合作与分享,鼓励创新与实验,容忍失败与试错。在激励机制上,公司以利润为导向,实施根据创新绩效提成机制及经营绩效利润比例挂钩机制,团队共享,多方面、多途径调动工作积极性与创新积极性。通过文化的“软约束”,辅之以制度的“硬约束”,公司管理层期冀打造一个诚信至上、持续创新、技术领先、回报社会、不断发展的九鼎企业。(3)创新战略方面。公司持续的发展驱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引领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公司也成立了由技术专家、市场专家、管理专家、设备专家、技术顾问、各部门经理及公司高管等组成的创新战略委员会。基于技术、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与深入理解,委员会确立了“经营模式由深加工向全产业链转型,玻纤产品由普通向高性能升级”的发展思路,规划了“高强度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链、高模量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链、耐高温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产业链、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四方面的创新战略。借由这四方面“T”型创新战略,委员会期冀以创新战略引领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其宏伟的发展愿景而不懈努力。(4)创新组织与团队建设方面。围绕着主产品核心技术,公司设立了硅酸盐、机械装备、化工、复合材料四个研究中心,并由这四个研究中心组建了技术中心以行使技术实施与创新的职能。技术中心创新项目的启动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技术人员或团队自主申报,二是根据战略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动。此外,公司鼓励全员创新,因而在技术中心之外也会有广泛的创新项目来源。对于通过了跨职能专家评审的创新项目,无论是来自企业的哪个部门与层面,公司都会在创新过程中基于创新项目核心技术的需求而组建跨职能交融与协作的创新团队。如若公司内部无从配置创新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创新团队的建设便需要跨越组织的边界并基于创新知识资源缺口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合作形式以获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源。为有效促进技术创新,除了上述根据创新项目的需要配置适切的创新团队以外,公司还同步着力建设技术创新的人才队伍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必需的人力资本支持。为此,公司一方面从各个层面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另一方面也不断着力研发投入。近5年来,公司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3%(2013年)、3.19%(2012年)、3.29%(2011年)、3.70%(2010年)、4.19%(2009年)。通过着力研发投入,一方面推动了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才队伍。未来5年,公司计划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

3、九鼎新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效

多年来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结出了技术创新的丰硕果实。以过去5年为例,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取得各项专利17项、8项、25项、27项、15项。目前,公司已形成具有300多项专有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整体水平国内领先。基于这一技术体系,公司形成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土工材料三大主要系列产品。其中,玻璃纤维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特种玻璃纤维、磨具材料;复合材料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工程复合材料、通用复合材料和风电复合材料;土工材料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土工织布、土工格栅、土工膜等。公司产品行销国内外。

四、研究结论与意义

在实践中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从创新概念开发、研发设计、工艺开发、产品试制及至商业化的整个过程中,创新企业需要配置并整合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创新资源。从知识观理论的抽象视角来看,技术创新过程涉及了大量知识资源与要素的获取、创新、传播、整合及应用等往复交叠的知识管理活动与过程,本质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由于这层关系,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当以知识管理为基本手段;而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则当以技术创新为基本面向。基于此,为规范和配置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的获取、创新、传播及应用等活动和过程以有效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论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四方面机制,包括持续的组织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与制度、创新战略决策机制及创新组织与团队建设。基于所提出的这四方面建设机制的内容,论文对上市公司九鼎新材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阐述了其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以例证论文的研究内容。论文立足于实践层面,取意于研究企业如何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因而,论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此外,案例企业九鼎新材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对于其他企业也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变革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数字信息逐渐渗入我国企业的血液,企业如何利用数据信息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领导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面对数据时代的变化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面临新的挑战,接受新的事物,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使其在当今信息数字化的市场游刃有余。

一、大数据背景的概述

(一)大数据背景的优势

大数据的时代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促使企业更深层次的重视数据信息所反映的本质,深层次的挖掘数字信息的能量。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我国企业不仅仅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更面临国外企业抢占市场的危机。面对国内市场一时涌入大量的数据信息,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经不能应对现今的市场。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更为高效、精确的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能力,企业领导根据数据信息所反映的现状,从而估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经营方案和正确决策,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数据平台。

(二)大数据背景的劣势

大数据时代在为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挑战。大数据时代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隐私权提出挑战,企业财务管理收集信息时也经常会触及人们隐私权的问题。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隐私经常侵害,很多数据信息的采集都是为被人们许可,甚至有些组织直接出售人们的信息,直接侵害人们的隐私;除此之外企业在面临大量数据信息的时候,要意识到收集的数据信息也存在虚假信息或表面信息,其所得出的结果很有可能具有片面性,甚至是虚假性,很容易误导企业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大数据背景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大量的数据信息,其应该意识到对于数据信息处理的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传统的工作方式就可以胜任或解决。企业财务部门应该注重部门之间的协作,并对其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进行共享,促使企业各个部门对企业经营的现状有一个深刻认知,确保各个部门做出对企业最佳的决策,确保各个部门协作企业高层领导引导企;面对数据信息大爆发的现状,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应付庞大的数据信息。目前我国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案仍处于探索的阶段,会计与估值方案应与科学技术巧妙结合,成功掌握市场的变动和发展趋势,财务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先进的会计软件和具备数据统计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创建完善的数据信息库。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一)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挑战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主要是以非金融企业为主体,着重讲述财务理论与金融工具相结合对财务资源的统筹、组织与配置,实现财务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率最大化的目标。现今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其包括现今财务管理理论是否符合当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股东价值的提升路径和财务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和预测性,企业财务管理论框架完善性等。从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不相符的角度出发,使其财务学理论出现失误,这些挑战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创新与突破,消除其局限性和落后性的负面影响。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感受来自国际上新技术、新理念、新突破等多方面的压力,为了促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赶上国际水平的大步伐,我国应该鼓励企业财务管理不断创新。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其研发的方向性。财务管理理论中“大司库”的新概念被人们提出,大司库是指利用管理统一、集中结算、多渠道融资、风险管理等方式对现金进行管理,降低企业金融风险和提高企业价值。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大司库项目的实施,从观念创新的角度分析是从资金集中管理到司库管理再到大司库管理。2000年中国石油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实现规范资金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扩宽融资渠道等目标。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资产的扩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显出资金集中管理的落后性和局限性、2009年提出建立司库项目,从之前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战略管理和超前管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大司库”体系,实现统筹管理金融资源和金融业务,并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企业更加适应大数据的时展。

三、大数据财务管理的要点

大数据背景下庞大的数据信息、高效的处理能力、不稳定等特征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更为严峻的要求,企业迎接新的挑战和发生巨大的变革,创建这个时代特有的“大数据财务管理”。

(一)企业价值内涵和驱动因素的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的财务管理经常将企业价值与市场价值混淆,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以企业市场价值为参考依据。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纠正企业价值的内涵,企业价值是企业实际利润、现金和净资产等因素共同决定。但是大数据背景下,国际股价与国内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仅凭企业利润、现金和净资产来估算企业价值,还要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商业模式发展潜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这些评估需要根据企业筹资来源、资金投入,网络数据信息等方面的数据。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深度挖掘数据信息的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由此可知企业收集、处理和预测数据信息的能力是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

(二)大数据财务管理边界化的消除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共享特征为企业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供便利。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能够互通有无、整合归纳,使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项目联合统筹管理,模糊企业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的便捷,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是企业大数据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现代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投资决策标准的变革

企业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近期或长期企业的发展状态,因此企业必然要确保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前沿性。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估法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市场变动,货币的之间价值随之波动,很有可能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尤其是现金流小和未来现金流不定的投资项目更不能选择这一评估标准。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现金流的全程监控,能高效获取精确的数据信息;其次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现金流”少或未来现金流不定,企业根据企业资源来源与投资和发展前进的估算可以较为精确的确定现金流。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新构建

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是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实现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显然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并不适应大数据下的企业发展。风险评估过程中企业上下级领导的交流由于权利的限制,沟通较为顺利,但是部门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企业应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并建立部门之间沟通的意识,真正发挥数据信息功共享的功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有效预测以及评估企业项目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具有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标志性特征,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利用借助大数据的特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企业价值的重新定义,边界化的消除,投资标准的确定等方面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美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探讨[J].商.2015(45)

[2]汤谷良,张守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务研究,2015(1)

[3]张高胜.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新方向——“大数据财务”[J].现代商业.2015(26)

[4]刘新峰.刍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4(27)

研发项目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医学国际合作; 平台; 共享; 优化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0. 031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0- 0059- 03

0 引 言

过去30多年间,中国国际医学合作的模式特点为科研项目较多向发达国家申请资助,精英人才流向欧美而医学信息主要源自欧美,中国在国际医学组织中扮演从属角色,国际交流以接待来访为主。各地各级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对外联系与国际合作长期处于被动、无序的状态。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和有望在10年内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配角时代”缓慢落幕,“主角时代”悄然来临。在医学界,我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发达国家逐步收紧甚至终止对华医学卫生项目资助,在重大项目上推动中国发挥领导作用,海外人才回流,以及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中国寻求支持和指引等情况。就国际组织而言,中国有可能逐步在主要国际医学卫生组织中扮演重大甚至主导作用。还会有些组织准备将总部迁至中国。无论是由德国发起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卫生峰会和美国发起的西雅图世界卫生峰会都在竞相争夺中国的声音和意见。源自中国的医学SCI论文数量和质量正在快速增长,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顶级医学刊物上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正在快速发生和发展,呼唤我们从体制、机制方面尽快转换思路做好准备,迎接新角色的挑战。

1 建立统一医学国际合作平台机制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医学界与国际合作的体制机制却远未做到与时俱进,内部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了创新。例如,尽管英国在基础性研究领域正成为欧盟国家中与中国进行科研合作频率最高的国家,但其科研机构和组织也颇受目前的科研资助体制下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合作等问题的严重困扰。即便英国(也包括其他国家)希望就某一全国性课题出资与中方合作,也将不得不面对令人沮丧和困惑的问题:一个对双方都有重大利益而且甚至主要由外方资助的项目要找多少个东道主、签多少个双边协议? 对于创新这一推动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部门分割、地方利益和系统壁垒等因素,往往将全球协作实现创新的萌芽闷杀在坚硬的地面之下。

在目前的格局下,科研资助渠道(对国内单位和国际合作项目)分为国家部委渠道、部门行业渠道、地方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和企业资助等。国家部委主要包括科技部、基金委、财政部和发改委4大家。因为政府设定的目标是要在2015年实现科研经费的总投入达到国民总收入的2.0%,在2020年达到2.2%,国家的研发经费近年来保持在20%的增长水平。

与之相比,过去财大气粗的欧美同行们却在面临经费大幅缩水或停滞不前的困境。根据美国生物科学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一旦自动削减赤字机制之剑落下,美国主要科研部门的经费都将大幅减少,而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经费将减少25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岗位流失、项目下马等诸多弊端。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医学科学家和科研单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的合作机会。合作科研、合建实验室和人员交流的趋势正在加快。如何把握这一机遇,通过高水平国际合作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就成了摆在我们目前的重大课题。要实现时常见诸报端的所谓“国际化”,首先要实现“全国化”,做到左手知道右手在做什么。

2 英国科研体系的有益启示

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由科学和技术设施理事会、艺术、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等7个研究理事会组成。其中最值得中国医学界和科研资助部门研究效仿的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模式。

英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她以占世界1%的人口, 从事了世界5%的科研活动,产生了9%的论文,13%的引用率。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是英国唯一的政府性医学研究基金会,每年预算约5亿英镑,总人数约4 000人。MRC凭借其统一的政府和民间融资/资助渠道与有效的资助模式,作为统一的对内对外窗口,有效地开展工作,对英国医学科学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龙头作用。

MRC下属40家研究所、研究室和各个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大学和医学院校研究团队。其多学科医学研究中心近百年来在国际医学领域获得了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内的突破性医学进展,有23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MRC十分重视中国,曾经长期在北京设置代表处与中国医学界保持紧密合作。通过这一渠道,中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英国的对口科学家和单位进行合作。打破了中英研究人员之间的包括地理、文化和语言方面的距离,以及两国研究经费拨款体制之间的差别。尽管因为金融危机而撤销了办公室,但仍然在英国使馆保留了办事和联络机构,使得中英间医学研究合作顺利进行。MRC前任首席执行官鲍里斯(Borysiewicz)勋爵就曾经多次提出,MRC非常希望与中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干细胞和慢性病等领域进行高效和对等的科研合作。但是,希望中方各参与单位能够建立统一、对等的合作渠道与MRC对话,捋顺沟通管道。

3 建立和优化医学国际合作平台机制

部级医学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主体不应局限于外事部门,而应是在有关单位主管领导统筹制定政策,由外事部门牵头和协调,医疗、教学和科研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国内和国外两大群体:对国内服务科研型医院、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和广大科研人员;对国外服务于希望与中国医学界开展全国性或地方性合作的科研机构和人员。平台的功能主要为信息沟通、项目评审、人才评估和引进、最佳实践推广和项目管理,以及地区性合作机制等。

3.1 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中英文门户网站群,针对对国人威胁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以及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建立检索功能强大的中英文项目数据库。定期慢性病和传病国内外最新科研进展的实用信息。

英文门户网站建设就是医科院国际合作目前的一个重大任务。目的是设立为部级医学国际合作和外事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方便中国医学界进行内部沟通,了解海外同行进展,出版电子版《医学外事Newsletter》,面向读者群为单位、主要处室领导、所院级领导和外事部门负责人,同时出版《中国医学简讯》网刊英文版,面向国内同行和国外高端专业读者,建立医科院的国内领导地位和国际知名度。梳理中国已经参加和准备参加的国际医学组织,让国内同行了解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医学界的声音和意见。加强现有国际合作中文网站功能,协助领导掌握外事工作的具体资料,提供对外协议检索、国际国内医学专家检索等功能。

在建设和优化医学国际合作平台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建立外事信息化之前,应先建立外事基础档案。外事基础档案是由外事文件、国际交流和合同项目3类组成的,也是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事工作中,外事档案中的公文、信函、计划安排、会议纪要、合作协议及相应成果汇报等,都应该做好详细记录并分类妥善保管。除做好这些工作外,还必须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强化,对出访申报和护照办理等网络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资源共享和数据库建设,及时更新外事工作信息和医学科学院最新英文动态。为了强化资源共享和数据化建设,还要明确不同级别工作权限,使越来越多部门享受数据资源成果,真正实现信息化服务和电子化服务,为中国医学界实现信息化、电子化和数据分享创造条件。

3.2 项目评审中心

国际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和高水平实现,需要聘请高水平的国内和国际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项目书和建议书评审进行严格把关。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将承担这一重要使命。这个平台可以发挥资源整合和共享的优势,按照国际惯例,组合国内外专家对项目建议书和结题报告成果进行了国际水平的评审。

国际化项目合作,特别是在新医改形势下针对重大慢性病和传染病,与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机构合作,是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外事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通过国际化协作,可以寻找契机,使医科院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国际化品牌项目。在国际化合作过程中,先要对国内的优势院校和专业,突出的专家和研究成果进行相应调研分析,将整合好的资源作为和外方合作、交流的基础。在合作前,必须与不同地区的医学研究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促进多方双边合作。也要不断地与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科研机构合作,以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多实质性互动,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多方位、多层次化合作的基础上,需要将我国较有特色和优势的领域,开拓国际合作项目,以提高我国医学科研机构国际知名度。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与世界级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相应项目,以不断提高科研机构的竞争能力。可以与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合作,通过合建实验室和共同研究等方式汲取其先进经验和实践,提高中国医学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国际化标准。也可以通过引进外籍教师或海外学者,为医学院学生进行课题讲座。

为确保外事工作有序进行,有必要设置专项资金。为配合中外合资办学项目,尽量争取全英文教学,打造国际精品学科,吸引留学生和一些爱好医学学生前来学习,从而扩大留学规模,拓展学生视野。也可以开展师资培训项目,拓宽相应工作人员的思路,促进国际交往能力。或是举办一些国际级别的学术会议,为医学院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以不断提升其能力。

3.3 最佳实践推广中心和项目管理中心

中国因人口众多和疾病谱广泛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患者资源和本资源,优秀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随着国家经费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各科研院所购置的仪器设备条件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行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国外同行间的差距更多的在于软实力的落差,或者说机制之差。如果能够通过平台建设,引进、消化和推广国外先进同行的最佳实践,将大大促进中国医学的进步,提高科研的效率。所谓最佳实践,也可以说是规矩、规则的建立过程。要出大师、得诺奖,必须首先培育甚至再造优良的科研生态环境。从我们目前的探索看来,要引进和留住顶尖人才,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环境的改造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在各医学院校内部和相互之间,因为门派之争或条块分割等原因,常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甚至内耗,在低水平重复进行某些科研项目。例如医学院作为教学、科研主体机构,一些教师和工作人员对国际化的理念并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国际化规划和策略也不能了解得很好,这就使得医学院的一些机制略显僵硬和不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外事部门应该对传统的外事工作进行改进,大力宣传和促进国际国内资源共享的理念,鼓励科研人员实现多赢。而外事平台队伍建设是外事平台优化的重点,需要强化外事队伍建设,以促进医学院校与国际接轨。

在建设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汲取我国传统外事工作精华,也要利用科技手段对医学国际合作工作进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平台可以将重要来访、出访计划、国际会议计划等提前预报。之后对国际项目的年度报告进行审核,审核后对资金状况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在我国的一些非政府机构和中方的合作进度及发展方向进行核对。要做好上述工作,就需要对外事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在外事工作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在满足工作性质要求的前提下,严格依据外事工作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外事工作任务明确、步骤清晰、审批合格和结果正确。对外事工作进行规范时,还应明确其细节问题,不断对外事程序和机制进行完善。

3.4 人才引进评价

医学院校的国际化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中组部的“”和各地推出的不同措施加盟国内医学院校,对中国医学界整体实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进成功的关键,在于成功遴选德才兼备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因此就要首先对海外人才的现状、回国意愿、能力、品德掌握全面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要了解目标人才能否适应国内目前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避免“水土不服”造成引进失败。

3.5 推进国际医学卫生合作

过去2年来,我们通过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咨询项目“中法新发再发传染病比较研究”,整合了卫生部、农业部、中科院等部门的专家,与法国医科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等跨学科、跨部门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结题阶段。我们在组织实施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有可能通过部级医学合作平台,进行中国与一国或一地区(例如东盟、上合组织国家)等进行共同感兴趣的医学科研合作。特别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近似的周边国家,可以在此平台框架下由一家单位牵头,多个部门单位参与,与国外同行进行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项目,促进相关国家人员的健康水平。

4 结 语

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我们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证明,建设部级医学国际合作平台不仅是中国医学界实现国际化,提高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也是中国大外交框架下的民间外交的有益尝试。对内可以整合和实现资源共享,对外可以促进国际医学合作。特别是整合科研单位和资助单位,形成统一的对外合作窗口,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改造为利益共享、声音统一的“新大陆”。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雯. 略论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大观周刊,2011(8).

[2] 林琳. 论科研院所外事工作素质构建的途径及方法[J]. 科研管理,2012(4).

[3] 张佳音. 浅析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工作[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4] 夏清文. 谈高校外事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J]. 教育探索,2009(9).

[5] 蔡公煜. 谈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 陈林,林超. 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中外事工作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孙晓敏,王家铃,何超. 我院外事管理在医院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9).

[8] 王前,鞠永和,苗木,等. 医院外事工作的定位与实践[J]. 医院管理论坛,2012(2).

[9] 柳桦. 有关高校外事工作的理性思考[J]. 管理与科技,2012(13).

上一篇:工程高级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术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