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2 09:56:57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大兴区档案局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精神,区档案局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制定方案,迅速安排部署,认真组织落实,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曲良亮)

平谷区档案馆提前接收婚姻档案进馆随着婚姻登记档案数量成倍增长,为保证档案的安全管理,平谷区档案馆决定对这部分档案提前进馆。日前,区档案馆共接收2008至2013年婚姻档案39556件。通过此次接收,馆藏婚姻档案达到65000余件,1825卷,使馆藏民生档案所占馆藏比率有了大幅上升。(王静)

东城区档案馆将《寿礼簿》等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近日,东城区档案馆将《寿礼簿》等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这些档案对研究清末民初历史、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老太太寿礼簿》与上次捐赠进馆的《喜礼簿》形成系统,反映了晚清臣子家庭中过喜事、过寿事的一些习俗,对于研究当时的风俗习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丰富了区档案馆馆藏。(田翠萍)

石景山区档案馆将实现全部馆藏档案数字化石景山区档案馆目前已制定了《石景山区档案馆全部数字化工作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剩余1万余卷专业档案(主要包括会计档案)以及3千余卷1990年以前文书档案中的剔除卷进行数字化,实现全部馆藏档案数字化。(靳晓蕾)

西城区2013年档案归档工作正式启动西城区档案局于3月正式启动2013年度全区档案归档工作。此项工作采取网上培训与“一对一”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对基层档案人员进行档案归档指导,依据各立档单位新修订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做到各门类档案收集齐全,确保档案实体与数据的质量。(邢晶晶)

怀柔区怀建集团转制档案移交进馆前不久,怀建集团1995年至2004年形成的2736盒约10000件转制档案全部移交怀柔区档案馆。怀柔区档案局不断强化企业档案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使全区企业档案工作逐步迈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此批基建档案的移交进馆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为区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档案基础。(宋德均)

密云县档案馆征集到建国前珍贵地图近日,密云县档案馆征集到一张建国前珍贵地图──1949年8月原乙化县、密云县二县合并后的手绘密云县区划图。图上标注了密云县1―13区所属的村庄、区政府驻地和城关、石匣两区的行政区划范围及与当时平谷、滦平、四海、怀柔、顺义等五县交界状况,为发掘和研究密云的红色革命历史、行政区划沿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刘静)

门头沟区档案局档案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班正式启动门头沟区档案局定于 2014年4月8―11日举办档案人员上岗培训班。按照市档案局要求,2014年档案人员上岗培训采取网上培训、面授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上学习24学时,面授学习40学时。学员在取得网上学习合格证书、面授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档案人员上岗证书。(贺健松)

海淀区档案局召开了机关干部保密工作会议前不久,海淀区档案局召开了机关干部保密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区委保密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强调在档案部门工作就要强化政治意识和保密意识,“保密工作无小事”,要树立“人人保密、时时保密、处处保密”的良好观念,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做好保密工作,加大对机关干部的保密教育力度。(穆丽利)

房山区档案局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近日,房山区档案局认真落实《关于开展“慵懒散”、借公务之名旅游等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由分管局长牵头,各科科长负责组织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动政风行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满意。(宋铁锋)

昌平区档案局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日,昌平区档案局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会议强调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找准、找实档案服务群众的关键点,明确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提升档案工作水平。(昌平区档案局)

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杰群调研档案工作前不久,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杰群等一行6人到区档案局调研,在实地参观了重新布展的“面人汤”艺术馆及高占祥、刘绍棠等名人文库后,听取了区档案局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区档案局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所做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方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通州区档案局)

延庆县档案馆送雷锋故事进社区3月5日,延庆档案馆走进高塔社区,举办《学习雷锋事迹践行北京精神》展览,本次展览从“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时代内涵”和“身边的榜样――延庆学雷锋先进人物事迹”四部分进行展出,突出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居民中引起很大反响,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延庆县档案馆)

丰台区档案局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会上,丰台区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谷卫作动员报告,报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丰台区档案局)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自我加压,高起点谋划全年工作任务,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我市档案工作要想走在全省的前列,实现档案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新的辉煌,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好全年的工作任务是前提,面对现实,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是关键。2012年,我们根据全市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省档案局的年度工作要点,在制定全市档案工作计划时,局领导高度重视,认为档案工作只有前进,没有退路。多次召开全局干部会、局长办公会,让每个干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果敢作出年度工作计划必须起点高、标准严、质量好、具有可操作性,定量在前,定性在后,以量变带动质变的理念。省局有指标规定的,我们的计划要更高,省局没有下达指标的,我们要以具体指标作衡量。在市目标办《2012年度市直单位职能目标自查及考评计分表》档案工作的10大类中,所有指标均高于省局下发的指标。在工作执行过程中,我们强调在开拓创新中提高战斗力;在围绕大局中提高执行力;在苦干实干中提高操作力。年初就把《县(区)档案局和本局各科室工作考评内容》下发至各县(区)档案局和本局各科室,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实行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调度,年终细化量化考评的原则,真正使年初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档案工作朝前发展。

二、突出档案馆工作主体,推进县(区)档案馆建设步伐

档案馆工作是档案事业的主体,是档案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窗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市档案馆搬迁新馆后,我们始终本着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突出利用的原则,狠抓档案资源建设。

1、继续下发执行《关于市直有关单位档案移交的通知》(即职能目标中的第7项)。我们在去年大范围接收抚纺、抚二纺、丙纶厂等9家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的基础上,今年又对市直15个单位和破产的城市信用社(包括银鹰社、复兴社、振兴社、中心社、管理专班等五个分社)档案移交的时间、移交的范围、案卷质量等方面作出具体详细的安排,新接档案37082卷。截至目前,馆藏档案已达160944卷,是馆库搬迁前的2倍。

2、加大馆藏档案目录计算机著录的力度(即职能目标第8项)。档案目录计算机著录是打造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今后方便人民群众查询档案的发展方向。在政府未投入经费,自行配置部分必要设备,面对人手少、任务重、馆藏档案目录远超300万条以上的情况下,按照省档案局《关于做到建国后档案目录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快档案目录计算机著录的力度,我们先后派出4名干部到省档案馆跟班学习,弄懂弄通档案著录的要求和具体操作要领。截至11月底,已基本完成馆藏档案案卷级目录的著录工作,完成了17个全宗的文件级目录著录共49467条。

3、发挥档案信息网站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查询(即职能目标第10项)。我们本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切实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将档案工作的职能、工作流程、馆藏指南、服务项目和相关要求等,全部登录政府门户网站。在办公楼一楼大厅张挂了服务公示栏,开设了现行文件服务利用中心、国务院公报和省政府公报阅览点。节假日还实行了电话预约档案查阅。截至11月底,接待社会各界查阅利用者1500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3000多卷(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1428个。

去年10月,我们在全省各设区市率先全部开通所属11个县(区)档案信息网站后,今年着重强调完善网站栏目,充实网站内容,突出网站的作用,要求能够对外公开的信息须全部登录网站。已将53个全宗单位1978年以前的文书档案1210卷在网站上公开。今年6月,在全省档案信息网站检查评比中,我市档案信息网站获得三等奖。

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教育红红火火。搬迁新馆后,由于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市馆于2010年晋升为省一级馆,2011年晋升为国家二级馆。经批准,市馆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年来,我们利用馆藏档案和相关单位的档案资料,先后举办了4期展览。仅今年就举办了《瞬间的记忆》——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图片展;《跨越赶超发展》——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图片展,参观人数达400多人次。

5、加大重点档案抢救力度。重点档案是明清、民国时期和建国前的革命历史档案,这些档案既是镇馆之宝,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资源。今年,我们组织全局干部加班加点,对馆藏的1万多卷民国档案进行裱糊、消毒、著录等技术性抢救工作,受到省档案局的好评。

6、花力气抓好县级档案馆库建设,为档案事业快速发展打造全新的平台。长期以来,我市县(区)档案馆库简陋陈旧、面积不足、功能不全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今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档案馆建设力度和省政府设立县级档案馆建设补助资金项目的有利时机,把县级档案馆规划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与省档案局的协调沟通,密切与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及时与各县(区)委、区政府协调,对县(区)档案馆建设作出合理规划编制。成功争取到省政府补助资金320元,并已下发至南城、资溪、乐安,在全省各设区市中属项目资金最多的市。目前,全市11个县(区)档案馆,已建成新馆有3个,在建的有6个,通过立项在选址的有2个。金溪、资溪、南城以迁入新馆办公,广昌、乐安、黎川县馆已经封顶或即将封顶。随着县(区)档案馆新馆逐步建成后,我市档案工作基础设施条件将彻底改观。

三、强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提升全市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档案业务基础工作是档案事业的“生命线”,也是档案部门围绕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服务中心大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我们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勤勉务实、一丝不苟,狠抓落实、不留余地,真正做到了行之有声、行之有果。

1、精心组织县(区)档案馆和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划化管理(即职能目标的第1项、第2项)。随着时代的变迁,档案工作已由“三线”走向“一线”,由“后台”变为“前台”,档案馆工作已列入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机关档案也成为落实民生事项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开展档案馆和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对申报、评估、认定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申报等级与标准规范相一致,评估认定与严格要求相一致的原则,把住各个关口。自2006年《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全市11个县级档案馆已晋升省一级2个、省二级5个、省三级1个,临川、崇仁、乐安县档案馆由于馆库饱和、正在建馆搬迁之中,而未准予申报。机关事业单位达省三级以上标准的共152个,2012年新增50个,其中新增省特级1个、省一级10个、省二级7个、省三级32个,达标个数在全省各设区市3年连续排位第一。

2、注重城区街道、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开展新型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建档试点和档案工作联系点(即职能目标第3项、第9项)。人们常说,只要有单位组织存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档案,这话一点不假。今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南城县作为市档案局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试点县,该县徐家乡为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试点乡镇,并在该镇召开了全市档案局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座谈会,并实地参观了徐家乡湖东村委会的档案室,使大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建档的对象、范围、要求和建档的作用。我们还与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协作拨出专款,为南城县提供了247个铁质档案箱。

在抓好新农村建设建档工作的同时,也积极与金巢经济开发区联系,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建档工作,选择了博雅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惠泉啤酒公司、江铃底盘股份公司作为企业建档工作联系点,并帮助其规范整理档案。截止目前,全市1804个行政村已有1008个开展了建档工作,165个社区已有107个进行了建档,应该说档案工作已在我市花开满园。

3、主动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和验收工作(即职能目标第4项)。近几年,市本级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如火如荼,为了不让项目工程留缺陷,不为后人留遗憾,我们连续两年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工作调研,协调沟通,上门指导,全面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和档案验收工作。2011年,我们将调研报告上报,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与验收工作的通知》。目前,通过竣工验收档案的有4个,部分项目工程档案也正在联系整理移交之中。

4、全面完成市直机关单位《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方案审核工作(即职能目标第6项)。该方案是根据各单位不同性质、不同职能、不同档案类型而制定的规范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的指导性文件,目的在于时间变迁、人员接替过程中防止档案整理随意性的作为。国家档案局8号令下发后,我们只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指导完成了市直156个单位(含二级单位)的审核工作,完成率达100%。

四、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力推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档案工作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档案法制建设。一年来,我们依据《档案法》、《省档案管理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依法治档,展开系列工作。

1、与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和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即职能目标第5项)。去年,我们与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全市社会优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涉及民生的档案执法调研,今年上半年,与市建设局、市房管局开展了城建、房产档案执法调研,下半年,又与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对乐安县和部分市直单位开展了档案执法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整改到位。档案法制宣传工作被评为全市普法教育、依法治市先进单位。

2、开展了第二次档案登记。根据《省档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和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从今年5月至9月底,完成了所属单位档案第二次登记工作。市直156个单位,已登记152个,占应登记数的98%。

3、完善档案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流程。按照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要求,将有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列入了网上审批系统。

五、树立档案人新形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安排,坚持注重突出档案工作的特色,着力在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上用心思,在落实整改问题上下功夫,在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体制上想办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积极主动外出招商引资。我们与市建设局负责人一道,先后赴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等地,广泛联系当地有实力、讲信誉的企业家联系,宣传、推介。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1亿元生产铝合金幕墙、门窗的工业项目,已签约落户金巢开发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税收3000万元,可安排300人就业。

2、做好全民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点的帮扶工作。我们对接了两个全民创业企业,在金溪县陆坊乡葛坊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并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两万元用于该村修建公路。

3、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鼓励档案干部向党报党刊、专业报刊和其他媒体多写稿、多投稿,将档案工作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做法和好人好事宣传报道出去,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提升的知名度。今年,仅市局干部就在各种报刊刊发稿件36篇,在国家、省级档案网站上刊发稿件近200篇。连续二年被评为全省档案信息通联工作先进单位,1人连续被评为全国、全省通联工作先进个人。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年我市的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科技城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突出服务和发展两大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新时期档案事业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市档案事业步入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

一、档案法制建设有成效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行政许可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四川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认真开展档案普法宣传工作,档案法制建设教育培训取得新成绩。

1、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优化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我们在总结档案“四五”普法的基础上,积极规划档案“*”普法工作,与市法制办制定下发了《绵阳市档案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在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坚持同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业务培训、档案学术研讨相结合。一年来,我们开展了以知识竞赛、提供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社会、公民了解档案法律法规,为依法治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今年“12.4”法制宣传日,由分管领导带领政策法规科有关人员到街头进行档案法制宣传,展出宣传展板,发放资料,现场接受咨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加强执法检查,确保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为保证全市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加大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档的力度,狠抓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依靠法律手段,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狠抓组织领导。坚持把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市、区市县都建立了以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小组。二是纳入目标管理。把档案行政执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列入全局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任务,坚持目标考核,确保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加强执法检查。今年6-7月,在各区市县自查的基础上,由局领导带队,对全市各区市县档案馆库建设和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并与政府分管领导交换了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发出了整改通知。10月,顺利通过了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馆库建设和安全管理情况检查。年终结合目标考核又把整改情况纳入检查内容,各地整改情况较好。

3、认真开展档案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档案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我们围绕重点、突出主题、结合实际,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等形式开展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分别于4月、9月在*、绵阳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档案人员全员培训,参训人员96人,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省局下达的全员培训目标任务。3月,召开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业务研讨会,市级机关、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人员110余人参加,促进了市级部门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4月,与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一期全市教育系统档案人员培训班,参训人员55人。年内,全市共举办各类档案人员培训班20期,参训人员600余人。12月,还对各区市县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通过培训,既提高了档案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又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有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狠抓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等级复查验收工作。

1、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成绩斐然。市档案局年初下达了全市完成30%未达标机关创建规范化档案室、已达标复查50%的任务。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市、区市县两级档案部门按照“服务基层、服务机关部门”的指导思想,积极深入机关单位,认真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使全市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到年底,全市382个未达标的乡镇以上机关中,已有135个机关单位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占未达标数的35%。同时,我们按照川办函〔*〕103号和省档案局的要求,对已达标的571个机关档案室开展了大规模的复查工作,复查342个单位,复查率达59.8%。

2、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稳步发展。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大胆探索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对那些档案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重点督促、帮助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上下功夫,稳步推进,提高水平;对那些档案工作基础较差的企业,则主要督促、帮助他们建章立制,依法建立健全正常的档案工作秩序;对那些改组、改制、实施破产兼并的企业,主要抓了企业档案的妥善处置,确保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年内,全市有4个企业、科技事业单位达到省一级标准,有4个达到二级标准,1个达到三级标准。为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我局与市发改委、市工商联等四家单位联合转发了《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档

案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全年完成6家科技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为建立健全经科档案工作网络,我们积极主动与广元市档案局取得联系,达成一致,通过发文和主动上门联络等方式,动员省部属在绵企业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配合省档案局于*年9月中旬在*正式建立了四川省经科档案工作第二协作组。目前,省部属在绵的31个企业、科技事业单位已加入经科档案协作组,为全市经科档案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

3、农业农村和社区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在抓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我们以完善农村档案管理,推动村级规范建档,开发农业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指导,主动与农办、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取得联系,找准新时期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档案工作。年内,有12个行政村建成规范化档案室。为拓展档案部门服务的新领域。我们按照省档案局、省民政厅制定的《城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服务上门,开展指导,规范城市社区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社区各项工作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年内,在全市社区已全部建档的基础上,有12个社区建成规范档案室。

4、环保建档工作进展顺利。为实现环保建档的目标,市档案局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到市环保局、平武县环保局、银河建化、利尔化工、双马集团等单位,调查了解环保档案建档及管理状况,摸清了我市环保档案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绵阳市及各区市县环保建档情况调查表》,统一了环保建档检查的基本做法,明确了检查的范围和重点。8月份以来,市、区市县档案局有关领导带领档案执法检查组,深入当地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环保监测站(所)、环境监察支(大)队、部分排污、重监控企业开展了环保建档执法检查工作,写出了执法检查专题报告,为督促全市283个排污企业、46个重点监控企业搞好环保档案工作做出了努力。

三、档案馆工作有提高

1、狠抓安全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绝对安全。为确保档案资料的绝对安全,一年来,我们狠抓了安全管理。一是领导重视。局党组会、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档案安全工作。局领导在召开会议时,反复强调安全工作,在业务检查时,一同检查安全工作,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务必要把档案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确保万无一失。二是把档案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度。从组织上实施“一把手”负责制,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科室、具体人员,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工作落实。四是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由于我们对安全工作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全年全市未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确保了档

案材料的绝对安全。

2、积极争取经费,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一年来,各级档案馆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区政府克服诸多困难,为区档案局(馆)调出专门用房,按要求进行改造,并添置了必需的设施设备,彻底改变了建区以来无档案馆的历史。北川县档案局对搬入县委办公大楼的馆库进行了改造。安县档案局(馆)顺利搬迁至新县城行政中心。市档案局(馆)搬迁统一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搬迁方案,新馆建设改造正在加紧进行。*县政府决定三年内投入六十万元,对档案馆库进行改造,年内已投入二十余万元,改造了库房,安装了密集架、空调等设备设施。

3、推进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年内,按照新标准,对安县、*两个省三级档案馆规范化管理进行了复查认定,北川县档案馆、平武县档案馆由省三级晋升为省二级档案馆。一年来,市、区市县档案馆加大了对重点档案的抢救,全年共抢救重点档案6574卷。

4、加大接收征集力度,积极服务社会。一年来,市、区市县档案馆坚持以档案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增进地方特色为目标,采取对接收档案提前介入和超前控制的方法,对进馆档案资源建设进行动态监控,加大接收征集力度。年内,全市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依法接收文书档案资料28710卷(册)。市档案馆全年共征集、接收了10个单位1795件、726卷、107盒档案、资料进馆。其中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题词、彭华笔记、绵阳行署及绵阳市政府办文件汇集等珍贵资料和第六届亚洲龙舟锦标赛、第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一节一会”、先教工作等重大活动档案资料。全市共采集现行文件数字化全文7500余件,其中,市档案馆采集1200余件。同时,我市档案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大力开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档案资料的接收工作。*县、涪城区档案馆主动与民政局联系,开展了婚姻档案的普查和接收,深入到乡镇及时指导做好婚姻登记档案的建档与移交工作,到12月底,将*年以前各乡镇、办事处的2.7万余卷婚姻登记档案全部接收进馆。*县将105251条婚姻档案目录录入电脑,实现了全县婚姻档案自动检索,方便查询利用。一年来,市、区市县档案馆在档案利用服务中注重工作方式的转变,优化服务质量,热情接待市民群众来馆查阅档案,努力把档案馆办成市民群众身边的档案馆,实现档案查阅利用的零距离。全年共接待利用者9000余人次,提供档案86000余卷次,其中市档案馆接待利用者650余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100余卷(件)

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档案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有进展

我们按照《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四川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市委、市政府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布署,抓住我市电子政务试点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全市档案信

息化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1、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档案网络建设。一年来,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市档案局、*市、*县、*区等都添制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等区市县均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市档案局加强了网站的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网站信息更新,保证了党政网、政务网的安全运行,网站的内容和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据统计,市档案局(馆)网站全年共信息500余件,在信息中心和市机要局的检查考核中,每季度均被评为信息更新及时的网站单位。政务外网全年点击量达到2.6万人次。市、区市县档案局已全部与党政网或政务网进行了链接。

2、积极推广档案管理软件,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为加快档案管理软件推广应用步伐,今年5月,我们召开了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会议,统一了认识和做法。年内,全市有7个市级部门和5个县级部门新安装了《四川省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软件。市、区市县档案部门对150余个单位进行了软件使用指导,为13个单位转换处理数据8万余条。9月,举办了一次有103人参加的《四川省电子文档管理系统》操作应用技术讲座,为软件的推广使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标准,全市加快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和重要文件数据库建设的步伐。年内,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录入文件级目录8万余条,著录标引民国档案7055条,并通过省局检查验收。市档案馆还对馆藏绵阳地委部分二套文件进行原文扫描处理,为建立数字化档案馆作了有益的尝

试。

五、档案服务机制有创新

*年,市、区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创新服务功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加大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市、区市县档案局在监督指导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中,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指导专卷,加强了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一是坚持重点工程、重要技改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充分发挥档案局行使档案管理、监督的职能。一年来,参加了华能火溪河水牛加电站等重点工程、重要技改项目竣工验收。二是依法加强档案业务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年内,市、区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绵江快速通道、江电二期、武引二期等重点建设(技改)项目、重点工程建档20余个,确保了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三是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主动与发改委、建设局、武引局、交通局、市重点办等单位加强联系,及时了解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立项、建设的进展情况,并与市发改委联合转发了《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

2、依法加强城建档案工作。为加强城建档案工作,规范城建档案管理,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狠抓管理。一是制定办法,规范管理。制定了《绵阳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的《绵阳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经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市长唐利民签署第2号令施行。二是依法加强管理。对富乐山国际酒店改造、绵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等10多个重点工程和市政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进行指导,验收547个单位的工程档案,接收工程档案4895卷,对22家未按时移交城建档案的单位发出了档案执法催交通知书。为迎接“中国人居环境奖”验收,开展了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工作。

3、加强重大活动规范建档。为确保我市各项重大活动形成的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维护真实的历史面貌,市档案局及时与承办单位组委会取得联系,加大了对“四川省工业强省工作会”绵阳现场会、“国际李白文化旅游节暨绵阳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两会一节”)等重大活动规范建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派出人员参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提前接收进馆。

六、班子和队伍建设有进步

*年我市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构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在干部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四好”活动为载体,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为重点,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坚持“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不断深化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绵阳科技城建设、实现绵阳发展新跨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部署制定学习计划,做到了学习时间、内容、资料、人员“四落实”。使全局职工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以不断提高,为推进全市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坚持政务公开,开展“做满争优”。在开展政务公开和“做满争优”活动中,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继续纳入目标管理,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把政务公开和“做满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档案业务工作的开展。

3、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三大要务”、“两个面向”的要求,继续做好部门包村和社区工作。局领导和部门包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同志先后多次深入*县黑坪镇薛家村,帮助他们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党员、困难户、独生子女示范户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全体党员共向该村12个贫困党员户、贫困户和独生子女奔小康示范户捐款3600元,支持他们发展家庭种养植(殖)业。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组织落实

首先成立了由校长、省档案局局长、教育处长、系主任以及辽大档案专业教授组成的产学合作委员会,负责制定产学合作的发展方向。其次,成立档案专业建设委员会,协调学校与各档案部门的关系,参与专业建设,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还聘请档案部门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档案实践业务指导,使学生真正获得职业训练和工作经验,通过多年的实践,效果良好。

二、制定专业建设目标

通过3-5年,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特点,重组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模块式现场教学为特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教学设备达到国内档案教育行业先进水平,努力探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1:1。营造档案职业环境,注重学生档案职业素质及应用技能的培养。开展教学管理的研究和实践,组织教师编写符合高等职业教学要求的专业教材和实验教学指导书,营造培养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双师素质教师的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建立以学院和省内档案部门相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把档案专业办成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基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管理模式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教学质量优良的品牌专业,为档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构建适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校内环境

1.适时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大纲。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握档案职业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两条主线,坚持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需要紧密结合,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构建“一主两翼”的教学体系、“633"教学模式、“5+1”的教学进程和“483'’的人才特色。

“一主两翼”的教学体系,指在档案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培养目标,注重素质教育,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内容调整、辅修的拓宽、整体优化的方式,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档案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翼”丰满的教学计划。

“633”教学模式。“633"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六个模块,三个不断线,三个结合”。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成形成“六模块”即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实践与技能知识模块、人文知识模块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模块教学。“三个不断线”具体指计算机、英语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三年连接不断线,“三个结合”具体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5+1”的教学进程,指课堂教学安排在前5个学期进行,期间进行必要的认识实习、参观和设计等内容。第六学期进行技能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483”人才特色是指档案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四功、八能、三适应”的特色。“四功”指计算机操作基本功,应用文与公文写作基本功,英语基本功和档案管理基本功。“八能”指信息录入与存储能力、速记能力、装裱能力、档案复制能力、档案保护能力、声像制作能力与合成能力、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的管理能力、网络传输能力等。“三适应”指适应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一线职业岗位需要,适应档案管理行业工作需要,适应继续教育需要。

2.得到档案行业的支持,有专项资金来建立校内实训中心。我校同辽宁省档案局、辽宁大学和本溪市档案局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辽宁省档案局投入的教学及基建费总额近800万元。2005年,又从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经费中,得到83万元的扶持,现已建立了功能齐全的9个实验室。实训中心既能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进行实验、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可为学生按行业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又可模拟仿真实习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还可为档案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职业培训创造条件。学校把校档案室作为档案专业实训基地,并配备了较为先进的设备、设施,满足实训要求。

3.创建职业技能鉴定站。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开放性职业技能鉴定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一定的职业技能课,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目前我专业承担文秘资格证书,摄影师资格证书和办公软件操作员资格证书的培训任务。

4.努力造就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学历、学位层次高,有多年的办学经验。10名教师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2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我专业同市档案局联办的“档案中介服务部”,在面向全市档案部门立卷归档和整理过程中,使师生参与技能业务;在指导实习中学习,教师到校内产学合作基地指导检查学生实习时,深入了解业务环节,亲自动手;在技术开发中业务得到发展,同市档案局一道开发“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得以推广,使教师和学生开拓视野。利用寒暑假,安排师生到行业、到企业参观访问,为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改革教育内容及方法收纳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为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建立了平台。此外有大批同学参与到市档案局业务指导和具体立卷、整理工作。

5.资料建设。档案专业注重资料的收集工作,现有杂志20余种,专业书籍3000余册,此外还有光盘、录像带等教学参考材料,便于师生学习、研究和了解档案工作动态,同时我们同市档案局建立亲密合作关系,市档案局保存档案资料、工具书也可以无偿供我专业师生查阅,做到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利用、取长补短。

四、在校外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

1.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以本溪市档案部门为主体、以省内各市(县)档案局(馆)为辅的永久性实习基地17个,聘请了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实习指导教师38人,签署了产学合作协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使学校的教学与档案工作实际相结合,师生与劳动结

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保证了教育质量和社会需要,聘任高水平的兼职档案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整体科研水平,特别是对加大培养“双师型”教师有极大帮助。面对众多高职学生,需要多种岗位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需要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弥补了校内实习中心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掌握具有较实用的专业内容,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2.与档案部门建立共享专业实验室。我们的共享实验室分四部分,一部分由省档案局投资建设,一部分由校档案室提供,一部分由市档案局提供,一部分由中央与地方共建提供资金。

3.学术氛围浓厚。我专业是校科协,省、市档案学会的会员单位,近年来积极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公开100多篇,还同有关单位组织编写教材、实验教材和讲义6部,获省档案局科技进步奖3项,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

五、用产学研结合支撑人文素质教育

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坚忍不拔、知难勇进的精神,将会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更易超越常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出出色成绩。

1.课上课下融为一体。课上,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档案专业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课下,邀请省内档案界专家、领导、知名人士、劳模等举办学术讲座或专题演讲,有组织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并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同时营造良好的学生成才的科技氛围。

2.校内校外,知行合一。人文素质知识传授与实践要紧密结合。校内,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校外,精心组织社会实践,高职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社会调查、参观档案部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现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3.实习实验,素质培养紧随其中。利用跟班、顶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档案业务能力。通过技术咨询、参观学习、科研合作、技术培训等达到资源互补,利益互赢,使学生在遵守劳动纪律、工作吃苦耐劳和档案工作人员融洽相处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教育。同时随着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逐渐推行,要求学生必须取得本专业相应的技能等级资格。

4.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齐头并进。教研室和班主任积极配合,相互沟通,从专业学术和组织管理两种角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在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活动,相互交流情况,在实习、就业等方面相互配合,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城,舒兰市1959年成立档案馆,1980年设档案局,目前局馆合一。这样的背景下,这粒硕果为啥却如此“晚熟”?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舒兰市档案馆。

无奈持续到2005年

“2007年以前,在全省档案局馆排名中,只有从后往前找,才能看到舒兰市档案馆的名字。无论是馆藏量还是编研成果,无论是信息化水平还是利用率,舒兰都排不上号,尤其是馆舍,更是不堪一提。”陪同记者采访的吉林省档案局馆室处副处长关长生向记者介绍。

“何止是不堪一提,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快人快语的舒兰市档案局副局长徐彩霞接过话茬。

“别看我们档案局馆成立早,但一直居无定所,1990年之前,在县委办公楼二楼办公。1991年倒是给档案馆拨了独立用房,却是早年投建的一栋住宅楼东侧的一个单元,只有500平方米,而且狭窄、昏暗、透风、漏雨。十几万卷珍贵档案刚刚结束颠簸之苦,却又要面临继续受损的窘境。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04年夏天的某个周一,因连降大雨,我们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库房。天哪,木柜中有几卷档案被雨水淋湿后,竟然长出了一寸多高的菌毛,还有几株几毫米高的黑色绒团。显然这是一种对档案腐蚀性极强的霉菌。看着这些无价之宝的档案遭受如此折磨,我又揪心难过,可是又无能为力,心里很不是滋味。更让人着急的是因受馆舍狭小的制约,应接收进馆的档案只接收到1982年。这些未进馆的档案,暂且不谈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不丢失、不损坏就是万幸了。办公条件的艰苦更是难以言表,夏天闷热难当,冬天冷风从窗缝里吹进来,手指冻得经常敲不准键盘。这样的状况持续了长达17年,我们就像困兽一样,被绑住了手脚,各项业务工作全部无法正常开展,每个人心里都像着了火,却又施展不开。”

转机在2006年降临

经过市政府的积极努力和省档案局的关怀、支持,2006年8月,舒兰市档案馆正式施工。2007年圣诞节那一天,经过几代档案人数十年的祈盼和努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档案馆新馆终于迎来了隆重的落成典礼。这个日子让舒兰档案人终身难忘。

新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结构为三层,其中库房面积为400平方米,爱国主义教育展厅面积230平方米,专业技术用房面积120平方米。

“参观参观我们的新家吧!”舒兰市档案局局长何庆阳,带着颇为自豪和满足的微笑,领着记者逐个房间参观。

市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计算机网络控制中心、档案目录中心、微机室、查阅室、资料室、报告厅、特殊技术处理室、裱糊室、整理室等功能性用房,一应俱全,宽敞明亮。

何庆阳局长介绍说:“新馆建成以后,以前那些陈旧、样式不一的档案柜都要淘汰。市政府也下了大的决心,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政府采购为我们更新了办公设备,安装了66列394组密集架档案柜和35套档案目录资料柜,配备了安全监控设备、自动报警和灭火设备、温湿度测量和调控设备,还有防磁柜和全套档案抢救设备。目前我们有计算机24台,打印机5台,此外,摄像机、投影仪、扫描仪、触摸屏等也都配备齐了。可以说,这一系列硬件设施的添置,不仅改善了环境,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改善了档案资料的保管条件,确保了档案的安全。”

“这是我们的家,更是档案的家,是这些百年历史档案资料有史以来最漂亮、最舒适的家。新馆落成之后,周围百姓投来的都是充满惊异和赞许的目光,我们那叫一个骄傲和自豪,唯一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要为这些颠簸了近一个世纪的档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空间,让它们的生命尽可能地延续,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徐彩霞副局长一番充满激情的话,让记者一行都深受感染。

奇迹在2008年出现

新馆落成了,舞台搭建了,接下来该如何唱戏,这是舒兰市档案局馆领导班子迫在眉睫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在基层档案室存放20多年的8万卷档案需要接收,新接收的20多万条档案目录需要录入微机,档案馆硬件设施需要协调安装,史料编研需要重新续接……欠账太多,一时竟无从入手。

何庆阳局长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有一个发展契机,舒兰市提出创建文明城市,2009年申报,其中档案管理达标要占一定的分值。我们要不要抓住这个机遇,打一个翻身仗。如果要,就意味着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干完近20年欠下的工作,只有12个人的小单位,我们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和工作强度吗?局班子首先召开会议,认真分析创建部级档案馆的有利因素和工作难度。大家一致认为,创建国家档案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有市政府的支持,省档案局的关怀,就是再难我们也要创建。同时我们又召集全体职工征求意见,干还是不干,要干怎么干,大家举手表决。真没想到,大家的意见竟然如此一致,全体举手通过,‘干’!”

就这样,一场硬仗在舒兰市档案局馆打响了。

干,就要发挥“人”的力量。应该承认,舒兰档案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尽管多年来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让他们的工作落后了,但为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的那份责任却在每个人的心中生了根。思想统一后,大家按照国家档案局《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和吉林省的有关要求,对各项创建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在这栋三层小楼里,掀起了创建工作的热潮。

接收档案和输入档案目录是两块重头戏。

舒兰市建城100年,有很多历史档案几经辗转,在“”期间,被保存在301战备库里。这些档案有的破损,有的褪变。接收进馆后,大家戴着口罩,不怕脏累,突击整理。截至2010年年末,舒兰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共24个门类、118个全宗。其中,旧政权档案8237卷,革命历史档案149卷,现行文书档案107278卷。

上班时间忙于接收和整理档案,档案目录输入微机的工作就只有利用一早一晚和双休日了。全局上下,包括正副局长在内,每个人都承担着繁重的录入任务。年长的同志大多对计算机并不熟悉,不会五笔字型录入,就用汉语拼音,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一份文件一份文件地录入。两人一台计算机,人休机不停。20多万条目录完成了,笨拙的“一指禅”也变成了熟练的“键盘手”,这其中,熬过了多少个夜晚,度过了多少双休日,只有机房的那六台计算机知道。

没有加班费,也没有额外的补贴,大家干活儿的激情从哪儿来?

“是两位局领导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大家有了工作的激情。”科长林亚君告诉记者。

何庆阳局长儒雅、低调,爱琢磨事,脸上常挂着亲切的微笑。新馆尚未建成时,他就琢磨着力所能及干点啥。买了台电脑,白日黑夜地捣鼓。2003年12月,舒兰市档案局率先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和网页,这几年根据需要,他又进行了多次改版和更新,如今,“舒兰档案信息网”连续三年被吉林市评为先进网站。身为局长,对外协调、对内管理,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他操心,但他自己却要求承担和大家一样的目录输入任务,职工们心服口服。

在舒兰市档案局馆,何局长的“缓”反衬出徐彩霞副局长的“急”。这位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女局长,干练、爽快,雷厉风行,快人快语。招呼大家干活儿是她的任务,只要楼道里传出女高音“开工喽”,大家就是再累,也得回到工作岗位上。“真是徐老狠、地主婆。”尽管大家当面这么调侃她,但内心还是充满了对徐局长的敬佩。记者在徐局长的办公室看到,她的电脑键盘下高高地摞了两本字典。一问才知,徐局长的腰有毛病,坐久了就疼,只能站着打字。“这位徐老狠,对自己比对别人更狠。”记者感叹道。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县档案馆顺利通过省一级馆复查认证

*县档案馆*年11月通过浙江省一级综合档案馆认定。根据省档案局《关于对期满5年的省一级档案馆复查认证的通知》要求,20*年县档案馆被列入省一级档案馆复查认证单位之一。同时也被列入《*市文化大市建设20*年行动纲领》。县档案局把此项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强调“早、实、严、细、高”,在各项准备工作中做到三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省一级馆复查认证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涉及的工作面广量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此从20*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为复查工作作准备。今年年初,在制定年度工作思路时,即把复查认证工作作为年度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其中。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全体干部会议上也多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切实从领导班子到全体干部都提高对复查认证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省一级馆复查认证工作不仅是一次全面考核,更是我馆自身工作的一次大检阅,是提升档案馆内部管理水平的一次契机。我们要把握好机会,通过复查工作来全面提高档案馆的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各方服务。

二是组织到位。今年年初,我们就及早搭建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组建了复查认证准备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准备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工作的落实。并建立起层层责任机制,把复查工作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讲时间、讲进度、讲效益,使整个复查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是措施到位。1、制定工作方案。春节过后,我们在组建工作班子的基础上,拟定了复查认证工作实施方案,将认定标准的4个大项81个子项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各司其职,并在每月的局务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随时掌握工作的进度情况,确保复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2、落实专项经费。根据省档案局新的认定标准的要求,年初我们即拟定出需要购置的设备及所需的经费,及早向县财政打报告,争取县财政的大力支持。局长也多次与县财政协商经费落实情况。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县财政的支持,复查认证工作所需的专项经费全部到位,为复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3、改善外部环境。由于我县档案馆建造年代早,面积小,业务用房紧张,为此我们在新馆尚未建成的情况下,20*年底与县国资办协调,将一幢18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无偿拨给我们,经整修后投入使用。今年又对老馆进行全面的整修,购置了部分设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较好地改善了办公和接待条件,也为利用接待提供了方便。4、建立台帐资料。我们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逐一对照每个子项的工作任务进行完善、补充,一旦完成后,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就迅速分类建立台帐,形成完整的依据性材料,确保材料的齐全。

11月16日,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带领由省、市档案局专家组成的省一级馆复查考评组对我县档案馆目标管理省一级进行复查认证。考评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台帐资料及实地检查、综合评议后,以全省县(市)级最高分98.5分通过了对我县档案馆省一级的复查认证。

二、围绕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快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步伐

1、以年度组卷为重点,指导规范各机关单位立卷归档工作。年度立卷是每个机关单位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及时完成各机关单位年度立卷工作任务,3月份在县档案局召开全县档案协作组长会议,落实20*年全县档案工作思路,布置年度工作任务。会后由各协作开展活动,并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各成员单位,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指导科人员根据各协作组开展情况,及时到各单位对年度组卷相关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并进行落实,至6月底,全县机关单位共完成年度立卷36430件,其中永久10326件、长期13726件、短期12378件;行政村共组卷898卷。

2、以目标管理为抓手,提升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目标管理达标活动来推动全县机关单位档案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至20*年底,全县机关单位达标已基本覆盖全县,92.3%以上单位通过了县级以上标准档案室,今年我们继续以目标管理达标为抓手,全力抓好其中未达标档案室的创建活动,深入各单位做好业务指导工作,有3家已通过达标考核(年内有10家)。

3、以实施机关单位年检制度为手段,巩固好各机关单位档案目标管理成果,提高机关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巩固机关单位档案目标管理成果,根据我县实际,从20*年起利用三年时间一个轮回对我县达到县级以上档案目标管理水平的各镇人民政府、县级机关各部门、县属各单位单位进行年检制度,年检等级分为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合格(80-90分,含80分),不合格(80分以下)。县档案局每年列出年检名单,列入年检的单位应根据《*县机关档案工作年检评分表》进行自查打分,并填写《*县机关档案工作年检登记表》。县档案局会同有关部门、县机关单位档案工作协作组组长组成年检考评小组开展检查,年检结果在年底发文公布。今年共有21个单位列入年检对象。

三、围绕档案馆主体建设,强化档案管理水平

1、继续做好档案接收工作。针对第三次档案大接收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对剩余的几家单位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接收方法。比如,有的单位因编史修志的需要,须暂缓接收档案,我们就采取先办理交接手续,对档案的进馆时间则暂缓的方法。这样既方便了接收单位的档案利用,又减轻了我馆的接待任务。一年来,接收了县人大、史志办、审计局等17家单位的档案及三峡移民档案,共接收档案共4133卷,门类遍及文书、会计、照片、教育、科技及重大活动档案等,及时整理上架。接收率达到了98%,基本上完成了第三次档案大接收的任务。重大活动档案的接收工作。接收了*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79盒2718件。三峡移民档案的接收。接收了移民档案39卷。

2、通过档案征集网络,继续开展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征集工作。征集到沈闻孙院士档案征集进馆,共14件;县委报道组新闻作品档案20*-20*原件征集进馆,共32册;企业创业档案顺利接收进馆,共15册;《陆秉仁书法集》一册;全国劳模姚德云传记《人生的价值----全国先进工作者姚德云事迹集萃》一册、80大寿录像一盘。

3、立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档案利用优质服务。一是调整阅览场所。针对原有利用阅览室比较狭小的现状,解决档案利用繁忙时相对拥挤的问题,专门调整出一间工作用房作为档案利用阅览室,重新购置部分桌椅,改善档案利用硬环境。二是实行AB岗。调整充实档案利用接待人员,在档案接待利用岗位上确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科室内做好协助配合,执行AB岗位工作制。三是倡导优质服务。除日常接待上门利用者外,还采取了函电代查、传真送达等方式,为一些不能直接到档案馆查档的同志提供方便;全面实行档案利用无偿服务,社会各界人士凭有效证件就可免费查询所需档案;倡导“五个一”服务,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忱调档,一句好话送行,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截至10月底共接待利用者1961人次,调阅档案10189卷,创接待利用人数新高,为我县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落实政策、机关查考、调解纠纷、核实工龄、工作调动、户口迁移、房产、婚姻、公证、参保、复退伍军人安置、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解决了各类疑难问题,基本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4、继续开展档案编研和咨询服务工作。根据县委、县府中心工作,立足馆藏,对编研材料《铁*》课题进行补充完善。并走访了紧固件制作业的老企业和行家进行核实。整个编研材料分六大块:序言、发展、*紧固件行业发展概况及现状、*紧固件(标准件)相关介绍、重点企业介绍、铁产业的发展未来。又对全年档案利用情况进行了季度及年度分析,为下一步做好利用接待工作作好了预测及准备工作。并编写了二种专题目录。继续以咨询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做好我县相关部门的档案代整理,为推进全县档案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起推波助澜作用。开展了对工商企业登记档案的整理和全文的扫描工作,已整理扫描2000多户企业的近30万页文件;共整理地税业务档案及相关部门年度立卷共20余家单位,输入数据2万多条。

4、加强档案管理,保护档案的安全。安全工作无小事,把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库房的安全配套措施,保证档案安全的保管。把档案消防安全工作和档案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按照“九防”(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水)要求,着重于对馆库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具体的落实,定期检查。检查维护库房内恒温恒湿仪器,做好了室内外五个观测点每天二次的温湿度记录,保证了库房的恒温恒湿。

四、围绕档案数字化,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1、网站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网站,网站首页整体结构作了变动,通过改版不断完善*档案网站功能,丰富网站内容,增加网站视觉效果,提高可看度。加强对*档案信息网站的改版、管理与维护及“中国.*”门户网档案局子网站的管理。对“中国.*”门户网本局了网站工作职能、领导信息、科室信息、办事指南等栏目进行了内容的重新更换。对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完善与维护。及时更新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严格上网信息的审批手续,正确处理好信息与安全保密的关系。

2、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根据去年建库情况,继续做好电子目录中心库建设,输入和收集各单位的电子目录,今年共收录了15家单位的电子目录2万条。全面开展文件全文扫描工作,完成4635件现行文件的扫描录入工作和53卷963件馆藏档案的扫描。同时建立了多媒体数据库,录入了*新闻、*解放等四个专题的46个子项的视频档案。在数据库的管理上实行日常检查、抽查及时备份,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制度,做好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工作。同时结合一级馆复查工作,对数据库中的案卷级、文件级目录和开放档案目录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

3、建立*县文档史料网上查询服务中心。完成*县文档史料网上查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今年9月,*县文档史料查询服务中心在中国*门户网、*档案信息网上同时开通。这是*县档案局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建立的网上文档史料查阅、利用、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为民便民服务窗口。中心以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形象为目标,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为基础,实现网上馆藏档案信息、馆藏史料信息及现行文件信息的直接查询和利用。*县网上文档史料查询服务中心是县档案局自行设计制做的档案查询专业网站,由县党政信息中心协办,其形式在省、市档案系统网上查询服务中的走在前列。

*县文档史料查询服务中心包括馆藏档案目录查询、馆藏史料目录查询、现行文件阅览、馆藏老照片掠影、网上预约查档、留言与咨询等栏目。内容涉及了民国以来*县档案馆馆藏的可开放档案的目录、全文及相关照片,集中反映了民国以来*县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五、围绕民生档案,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

1、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方向,继续推进我县行政村档案规范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加强档案工作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通过去年首批21个村达到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第二批规范化建设行政村,县局统一布局,统一乡镇,集中进行培训组卷,由各乡镇具体抓落实的方式进行指导,今年又有4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同时对业务建设基础较好的武原镇东门村进行申报省级示范档案室,武原镇君原村、富亭村,于城镇张家村等村进行了市级规范化档案室申报,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为保障农民健康公益服务。合作医疗是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我县有8镇2区,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由于报销涉及的金额不一,档案的归属也有不同,县合作医疗办规定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报销金额在5000元以上形成的文件材料属于县级保管范围,由县合作医疗办公室集中统一保管,其它报销在5000元以下形成的文件材料均由各镇、区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为使我县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更好地为保障农民健康公益服务;今年继续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规范化建档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形成,由于种类繁多,不仅涉及县级材料,而且乡镇材料形成为多数,一手的原材料都是以基层形成的材料居多,为了镇、区材料的收集、整理、组卷规范化,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我们与县卫生局统一意见,对所属各乡镇的兼职档案员进行培训,今年4月,与县卫生局联合对我县8镇2区的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15人进行了培训,对材料的收集、分类、期限、整理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明确全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均采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方法进行整理,通过培训为统一规范管理打下了基础,至10月底,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件。

3、初探家庭档案的建立,为家庭服务提供帮助。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家庭档案的所有权属于个人,但它既记载了家庭的历史,又折射了社会的变迁,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家庭档案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档案资源。家庭档案作为档案的一个分支,它的第一价值在家庭,第二价值在社会。一些家庭档案的内容,比如私人信件、日记、照片等可转化成社会档案,有的转化为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为全社会所利用。大家广为传阅、耳熟能详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雷锋日记》等就是典型的例证。为更好地服务于民生,为家庭服务,我们根据家庭档案的重要性,初探了家庭档案的建立,针对我县有意向的家庭为其建立家庭档案,收集的内容包含履历方面、荣誉、证件、设备方面、家庭理财、声像方面、学习书籍、健康、社交、收藏、家史类等方面,我们为其提供分类、整理,组卷,编目等,组卷装具全部由我们无偿提供,做到服务于民生,为家庭服务提供指导帮助,目前我县建立了第一个家庭档案。

六、围绕档案宣传教育,不断改善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通过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档案工作,共向国家、省、市、县报送各类信息30余篇。今年信息报关有两大特点。一载体丰富,省市级媒体有《中国档案报》、《浙江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史志》、《*档案史志信息》、《*日报》,二形式多样化。有论文、标题信息等。出刊《*档案》五期。

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第二十个年头,县档案局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开展图版展览、宣传资料分发。9月15日,利用馆藏资料精心制作了17块宣传图板,在武原镇闹市中心参与科普宣传活动。图板内容分为悠久历史篇、革命斗争篇、发展前进篇、人文荟萃篇和展望未来篇,以图片、简洁的文字介绍我县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悠久历史篇主要介绍了*置县年代以及县名来历;革命斗争篇主要介绍了我县革命志士参加抗日和解放战争的革命历程;发展前进篇主要介绍了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荣誉;人文荟萃篇主要介绍了余华、张乐平、步鑫生等*籍名人事迹;展望未来篇介绍了我县“十一五”美好发展前景。宣传图板吸引了300多名群众驻足观看,踊跃答题,并兴高采烈地领取小奖品,发放档案宣传资料200余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新民到现场观看并充分肯定了县档案局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政育人的做法,副县长马小平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图片展。二是参加档案法知识竞赛。组织全县县级机关部门档案员、档案工作分管领导等500余名同志参加由中国档案报社主办的“剑南春杯”档案法知识竞赛活动,普及档案法律知识。三是联合县级机关部门、各镇悬挂宣传横幅。县委办、县教育局和八个乡镇在武原镇和各乡镇主要街道路口悬挂宣传横幅或张贴宣传标语,营造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浓厚氛围。四是通过移动短信方式,向全县80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群发短信,宣传档案法知识。五是在档案信息网上制作浮动档案法制宣传标语。通过宣传使《档案法》更加深入人心,创造了良好的依法治档环境,使档案法律法规在我县得到更好贯彻落实。

七、围绕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素质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上海: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2001年国家档案局在济南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现场会后,上海市档案局进行了宣传和动员,将市和区县档案馆设置现行文件阅览窗口的要求写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档案工作的若干意见》,连续三年提出要求,通报情况,不断统一思想认识,推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发展。

2003年底,韩正市长签发《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规定:市、区县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构将规范性文件报送给人民政府备案时,应当同时抄送市或区县档案馆;乡镇政府工作部门将规范性文件报送区县政府备案时,应当同时抄送所在区域的区县档案馆;市和区县档案馆是同级政府指定查阅规范性文件的场所,应当提供规范性文件,供公众查阅。2004年年初,韩正市长签发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信息委、市政府法制办《关于〈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市和区县档案馆是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的场所,各部门应当将主动公开信息及时抄送市或区县档案馆。这些规定把上海市现行文件的送交和提供利用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这些规定不仅拓宽了档案馆收集现行文件的范围,而且把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直接提升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工作,纳入了政府统一部署,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

为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上海市档案局印发了《上海市市级机关公开性现行文件的收集和送交试行办法》,千方百计收集与普通市民利益相关的已公开现行文件。截至2004年5月底,上海市档案馆已接收现行文件23758份,政府公开信息4553条、2630件,18个区县档案馆接收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上万份。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实施及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启用后,上海市档案馆将先行实施《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15个政府部门送交的公开信息于5月1日对外开放。目前上海市档案馆正抓紧接收其他政府部门公开的信息,并力争在今年11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全面实施之前,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更多的利用者。

上海市档案部门建立现行文件查阅利用窗口,在上海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同志批示称赞“市档案局办了一件开创性的好事”。

截至到2004年5月1日,上海市档案馆接待利用者5853人次,提供阅览27806件次;18个区县档案馆接待利用者3271人次,提供阅览5368件次。

四川: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纳入全省信息化建设进程之中

在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工作会议后,四川省档案局进行了统一的部署。最近两年每年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都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强调,并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纳入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与各市、州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指标量化,分解到“户”,再由市、州下达到各区县,计划五年内在各市、州、区、县档案馆建成文件服务中心。目前,全省已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有18个市、州,70个区、县。

四川省档案局把建设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纳入到了全省档案信息化乃至全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之中。今年2月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议定:“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该项工作要纳入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与党政网、电子政务等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四川省档案局在给省政府的《关于实施四川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请示》中,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列为全省电子政务外网、档案信息资源网建设的一个服务平台。目前,省政府信息办已经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列入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平台,开辟专栏予以安排。

2002―2003年,四川省档案局投入100多万元,分两批为全省各级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统一购置了计算机,并配套提供了含有4亿多字、10万多个法律文件的《中国法律事务支持系统》软件,从设备上保证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启动,为各级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基础,同时也为各级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服务提供了初步的内容基础。

现行文件服务中心重点收集了社会、公民非常关心的涉及有关投资、房屋拆迁、劳动保障、城市管理、农业政策、国土、科技、文化、教育、税收、质量监督、药品监督等内容的文件,并对其进行了采集整合、分门别类、整理编纂。

四川省各级档案馆建立的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批准,个别地方还批准成立了机构,给了经费。同时还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向各部门发文,要求各单位要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凡是需要向社会公开的、要让老百姓知晓的现行文件。

河北:千方百计提高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质量

2001年以来,河北省各级档案部门把建立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和公开现行文件提供利用工作作为创新服务机制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5月,全省已有省馆和9个省辖市馆、54个县(市、区)馆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累计接待利用者1.6万人次,利用各种现行文件62793次。

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极为重视。目前省内各档案部门建立的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从机构上都经过了有关部门的批准,有的是由党委批准,有的是由政府批准,还有的是由党委、政府联合批准。在中心的名称上,虽然在各个地方有所不同,但所开展的服务都是以已公开的现行文件为对象。在人员编制上,经过编制部门批准增加编制的有4个档案馆,其余的都是由局馆内部进行人员调剂。在文件中心建立的时间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去年上半年出现高潮。在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收集上,各地方均以“两办”名义发文,并召开专门的会议,要求各有关机关和单位要及时向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报送相关文件。目前,全省各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收集了反映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事业、企业管理、环境保护、工商税务、房屋改造、社会劳动保障、医疗保险、文化教育等与经济发展、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文件。

在文件的查阅上,各个档案馆内都开设了专门阅览室,一些地方开设了电话查询利用、网上利用、送文件下乡、送文件到户的服务内容。省档案馆把非现行文件的机读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投放局域网和河北省档案信息网站,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服务于社会和广大群众。在服务管理上,各个地方都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有的实行了首问责任制,注重承诺服务时限和质量。有的规范服务态度,做到领导群众一样态度、生人熟人一样对待、忙时闲时一样周到、单位个人一样欢迎、查阅咨询一样细致、来人来函一样处理、人在人走一样答复。当利用者提出了利用要求时,凡是属于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收集范围内的“红头文件”一定要给予查全查准,如果所要查阅的文件没有被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收集进来,在不违反保密原则和征求文件制发或转发单位同意的前提下,也给予代为查阅。

湖北: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自2001年以来,湖北省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目前,全省93个有条件的综合档案馆已有69个建立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2002年至2003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接待利用者15911人次,利用现行文件45076件次。

档案部门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档案部门开展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重要性。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档案服务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全省各市、州、县要依托综合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免费提供现行文件阅览服务。这个文件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积极支持档案部门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授权各级档案部门建立现行文件资料送交制度,帮助解决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困难。

各个地方党委、政府对于档案部门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给予大力支持。绝大部分市、州、县结合当地实际,以“两办”名义印发关于向社会开放已公开现行文件的通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地为现行文件服务工作排忧解难,在建立现行文件送交制度、将现行文件服务纳入政府政务公开体系和解决阅览场所、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有的市、县还为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批准了正式的机构编制。据统计,全省已建立的69个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先后从不同渠道共争取资金345万余元。

湖北省档案部门促进现行文件服务工作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1、举办试点。省档案局在武汉市武昌区、鄂州市、荆门市等不同层次的档案馆开展了现行文件服务工作的试点,在管理体制、收集范围、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经过试点从不同侧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后,在全省全面推广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

2、召开会议。为推进全省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湖北省档案局分别在2002年8月、2002年11月和2003年4月先后三次召开全省性的会议,专门研究有关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建设的问题,讨论《湖北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管理试行办法》,要求在全省各级档案馆全面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各地也召开了相应的会议,有力地促进了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全面推进。为了全面推进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将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纳入工作职责、纳入工作目标、纳入年终考核,并将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与其他重要工作一起发文、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验收、一起总结,形成了一把手负责抓、分管领导协调抓、专班人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4、制定规章。省档案局制定了《湖北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管理试行办法》,各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制定了本地方的现行文件服务管理办法。

5、加强管理。建立了现行文件收集工作的制度,对收集的范围、划控职责、收集要求等做出具体规定,对文件进行系统化整理,重要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实现对文件的手工和计算机检索,并采取措施实现服务优质化。

陕西:通过督促检查促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开展

2002年1月,经省委同意,陕西省档案局制定了《关于建立“陕西省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通知》,自此,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

2002年10月,陕西省档案局召开了全省档案服务工作创新经验交流会,要求全省县以上档案馆都要组建现行文件阅览机构,把提供现行文件服务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来完成。在随后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又提出县以上档案馆都应该在2003年上半年组建现行文件阅览机构。2003年7月,针对组建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出现的问题,陕西省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对全省综合档案馆组建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充分认识组建现行文件阅览中心重要性的基础上,把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建设,作为当年开展优质服务年的重点工作对待,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并以检查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2004年3月,陕西省档案局又下发了《关于上报开展现行文件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地按期将本辖区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119个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了现行文件阅览机构,开展了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

各级综合档案馆十分重视对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工作的基础建设。一是尽量扩大文件的收集范围。省档案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现行文件报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省级各部门充分认识现行文件报送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文件的收集、报送工作,完整及时地将文件报送到现行文件阅览中心,以便向社会提供利用。在要求各部门报送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同时,各地档案部门也组织力量定期上门收集文件。二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收到的文件进行统一编目。三是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文件阅览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文件报送制度》以及查阅登记和文件利用效果登记等。四是辟有专门的场地,配备相应的设施,保证及时利用。

黑龙江:千方百计确保已公开现行文件的齐全、完整

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黑龙江省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目前,全省已有42个地县区档案馆建立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共接收现行文件52142件、211260份,资料1306册,发文目录972册,电子文件1210件。已接待利用者4714人次,查阅已公开现行文件17409件(册)。

2002年7月,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省档案馆组建了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集中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利用省(中)直机关已公开的现行文件的通知》。通知规定,集中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利用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工作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统一领导,省档案局负责对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002年12月和2003年4月,省档案局两次召开省直各机关单位集中报送已公开现行文件工作会议。对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收集报送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省档案局向各地下发了《关于市地县档案部门开展集中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利用已公开现行文件工作的意见》,要求市地县档案部门充分认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指导,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开展此项工作的力度,黑龙江省档案局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纳入了2004年全省档案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近年,绍兴市档案局(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创造性地实施“市级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即以绍兴市档案局(馆)为主体,统筹协调,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室藏档案集中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档案进行馆室交换、登记备份等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信息化建设项目。

一、实施“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基本背景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全面落实设施和人才保障

1.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共创数字档案室建设优良的软硬件环境。一直以来,绍兴市档案局积极争取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统一实施。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信息化加工等硬件设备和配套设施等,创造了较好的网络环境,为档案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硬件保障。为使数字档案室建设有一个统一可靠的档案管理系统,早在2004年,绍兴市档案局主动与市政府信息中心密切协作,共同开发了作为市政府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_绍兴市协同办公系统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升级。此系统可以实现市级部门单位产生的电子文件从产生、交换、归档、整理、移交到数据中心存储、利用、进馆的网络化集成化管理。2006年年底,该系统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研项目验收,目前已在市级机关72家部门(单位)使用。

2.加强培训,全面提升档案队伍信息化素质。多年来,绍兴市档案局将提高档案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作为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类档案信息化业务培训。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面实施档案网上年检,主动加压,不断创造档案人员信息化工作的实践锻炼机会。通过网上年检,有效地实施了档案工作行政监管,提升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人员信息化技能,加强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以标准规范和典型引路,全面务实数字档案室建设业务基础

1.开拓创新,形成统一的业务标准规范。绍兴市档案局(馆)在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绍兴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绍兴市数码照片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绍兴市市直机关单位档案网上年检办法(试行)》等一批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操作流程以及信息数据格式、存储、保管、利用等技术性标准。2009年5月,在全省率先出台《绍兴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标准》,对管理体制、设备设施、数据管理、档案数字化、开发利用以及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做出了全面的具体规定,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数字档案室建设走上科学规范、有章可循的轨道。

2.精心指导,成功创建一批可供示范的数字档案室。数字档案室建设基础性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传统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档案化三个方面。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是指建成室藏各类档案的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传统档案数字化主要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照片档案转换为数字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化是将本单位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上运行的电子文件导人到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归档,实现规范化管理。绍兴市数字档案室建设起步于2002年,并在2005年前后基本完成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任务。近年来,绍兴市档案局在试点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了一批示范数字档案室。鉴于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复杂性,绍兴市档案局在工作中对照标准,稳扎稳打,力求管理体制、设备设施、数据管理、档案数字化、开发利用等业务全面推进,成熟一个验收一个。2008-2010年连续三年,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上,每年都确定一家先进单位介绍数字档案室建设的经验。

(三)勇于探索创新,高标准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1.加强档案馆基础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2008年7月,占地43.5亩,建筑面积21477平方米,总投资1.0562亿元的市档案馆新馆胜利竣工。搬入新馆以后,作为国家档案局确定的地(市)级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绍兴市档案馆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指导意见,对业已建成的数字档案馆进行系统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合力组织攻关,以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建设,联合开发档案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软件。这是一个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编研为一体的档案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系统应用两年来,档案馆综合业务做到了流程化、规范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局(馆)机关的运行效率,初步实现了局(馆)综合业务运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利用现代化。2009年11月份该项目通过了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组织的验收。

2.加快数字化步伐,优化完善数字档案馆建设。绍兴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起步较早。搬入新馆后,绍兴市档案馆依托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优化了储存和利用服务功能,加快了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步伐。目前,市档案馆已建成目录数据共306万条,全文扫描共141万件781万页,专题数据库共10个。形成了一整套数字档案馆工作规范。2009年12月,在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制定及应用推广”项目验收会上,绍兴市档案局(馆)作了经验介绍。

二、“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的初步实践

2009年上半年,绍兴市档案局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建议市级各部门(单位)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原则上由市档案局集中统一安排,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统一解决,各相关部门(单位)不再自行承担档案数字化工作。报告提出,集中开展市级部门(单位)档案数字化工作,有利于加快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步伐,有利于确保数字化工作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有利于实现档案数字化设备设施的整合,有利于集约使用财政资金。

报告在报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后,引起重视。2010年2月,绍兴市

发改委批复,同意以市档案局(馆)为主体,实施“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及安全管理”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85万元,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安排。实施期限为2010-2012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建设;2.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处理;3.馆、室藏数字化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建设;4.网建设;5.电子数据登记备份建设。

与此同时,配合“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实施,绍兴市委、市政府“两办”转发市档案局关于《绍兴市直部门、单位2010-2012年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计划》,对市直133个机关部门(单位)的数字档案室建设做出具体安排,其中2010年列入计划的有33个单位。为确保计划完成,市委、市政府还将数字档案室建设及登记备份工作列入今年对市级机关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首批10多个部门(单位)档案的集中数字化工作已经开展。

在数字化工作过程中,绍兴市档案局(馆)特别注重加工质量,明确要求数字化成果既要符合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要求,也要符合档案馆业务标准,以实现馆室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共享。为此,市档案局定期召开局(馆)监督指导处、技术处和保管利用处相关人员以及项目经理参加的工作例会,及时研究、统一有关业务要求与标准,制定了一整套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展。预计整个项目完成后,不仅市级部门(单位)的数字档案室全面推进,绍兴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也将大大得到提升,其中全文数据库总量将会达到4500~页。可以这样说,实施“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是绍兴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中的工作机制创新,也是构建区域性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总平台的有效路径。

三、实施“数宇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认识与思考

以实施“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为重要载体,绍兴市确定全市“十二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市直133个部门(单位)以及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已通过省级认定的市直企事业单位,在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数字档案室建设任务;县(市、区)80%以上的机关、乡镇(街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十二五”末完成数字档案室建设任务。与数字档案室建设同步,全面实施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市、县两级档案馆在2012年前全面建成数字档案馆,实现数字档案远程服务功能,并根据国家容灾要求,建立馆际间异地备份库。通过三年时间努力,绍兴市档案馆真正建成绍兴市级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安全保管、交换共享和登记备份中心。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积极又稳妥的目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尤其是“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实施,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市级部门(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障。

(一)全面实现馆室数字档案业务衔接,为档案馆室建设奠定业务和技术基础

据初步统计,市直部门、单位仅需要扫描的纸质档案就达到3721万页。此外,还有32312张照片、3110盒录像(音)带需要数字化。这些部门与单位绝大多数属于进馆单位,室藏档案迟早都要接收进市档案馆。如何避免档案数字化工作“两张皮”,既达到市级部门(单位)数字档案室自身建设的要求,同时又满足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各项业务需求,以避免重复劳动,这是一个新课题。因此,解决馆室有关业务问题的衔接,特别是解决档号对接、案卷级和文件级条目的完善、案卷质量的统一等业务问题成为实施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重要内容,或者说是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共同面I临的任务。当然,引导和规范档案数字化工作并有序管理,确保数字档案的完整、系统、安全、真实、有效,更是实施馆室一体化项目的应有之义。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成果――数字档案,既是数字档案室的主体,也将直接成为数字档案馆的主要源头。自2010年起,各机关单位向绍兴市档案馆移交实体档案,原则上同时移交对应的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实体档案接收――档案数字化,再接收――再数字化这样一种传统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模式,从而促使数字档案馆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加快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步伐,为全面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奠定物质基础

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本行政区域内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进行登记认证和数据备份,是新形势下浙江省确保档案安全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创新之举。笔者认为,数字档案室建设与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关系紧密,数字档案室建设为档案登记备份提供物质基础,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又反过来促进数字档案室建设。数字档案即档案数字化成果,是档案登记备份的主要数据形式之一。绍兴市出台的数字档案室建设业务标准规定,数字档案室建成后,目录数据库、档案数字化成果应制作三套备份,其中两套在本单位保存(一套联机,一套脱机),一套在市档案局(馆)登记备份。现已有一批机关单位的数字档案实施登记备份。目前,结合“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市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建设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备设施正在陆续到位,下一步拟争取科技立项,研制登记备份中心平台建设所需要的系统软件,同时,争取市政府信息中心支持,对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升级完善,实现市级各部门(单位)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向市档案馆的在线实时传输。

显然,随着“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数字档案室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也将在绍兴得到全面推进。

(三)实施双向备份,共创双赢格局,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绍兴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单位数字档案室建成后,其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及时在市档案局(馆)登记备份,同时市档案馆提供馆藏对应全宗数据库一套给所在单位,以方便利用。这样做,必将进一步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以及档案进馆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无论是市级部门、单位将数字化成果向市档案局(馆)进行移交和备份,还是市档案馆将馆藏数字档案复制对应进馆单位,都将使对方极大地拥有馆(或室)藏档案的电子数据。由于这种整合不是类似接收实物档案那种占有式的整合,而是合作式的、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整合,既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或共赢。通过增加档案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提供利用,极大地方便相关单位乃至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同时,登记备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数字档案数据的安全。这也是确保数字档案绝对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应当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必将得到大多数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数字档案馆室一体化”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全面实施档案登记备份,仍然面临两大难题:首先,对于部分“档案大户”,尤其是民生档案资源集聚部门与单位,出于对部门利益或安全受损的顾虑,或者自恃地位特殊,因而可能对集中数字化工作,尤其是实施登记备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持抵触态度甚至拒绝配合。其次,由于档案登记备份尚缺乏法律依据,对于拒绝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登记备份的行为难以有效制约。因此,在现有法律框架体系下全面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各级档案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践与探索的力度。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时期,自治区档案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在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现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07个,比“九五”末增长5.9%;各级各类档案馆138个,比“九五”末增长11.3%;各级档案局(馆)专职人员1387人,比“九五”末增长8.2%;各级综合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6998平方米,比“九五”末增长5.2%;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4139473卷(册、件),比“九五”末增长80%;各级各类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16.8万人次,提供档案资料79万卷(册、件)次。

档案事业宏观管理不断加强。14个地、州、市和92个县、市、区建立了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实现了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对象的重点化,促进了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档案法制建设继续推进。**年3月22日,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部分条款的修改。建立完善了档案工作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档案执法检查,认真纠正档案违法行为,查处档案违法案件,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日益巩固。围绕“抓住主体(档案馆),发展两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稳步推进。47个地(州、市)、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目标管理达到自治区级标准,近1000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级标准。档案工作发展深入到农村、社区,延伸到民营企业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全区乡镇建档率达到90%以上,村级建档率达到47%。

档案科研、教育、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内外环境及墓内文书质量研究》和《新时期新疆宗教档案管理研究》两个课题被国家档案局立项,一批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保护、档案业务建设与发展等档案课题研究获得自治区奖励,档案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档案继续教育、专业培训成效显著,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档案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编辑出版档案刊物、简报60余种,近四年仅在《中国档案报》上刊登有关全区档案工作的稿件就达386篇。

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制定了地、州、市和区级机关档案信息化规划,建立了局域网15个,12个地、州、市、县档案局(馆)建立了网站或在当地政务信息网上挂有网页。

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成效显著。全区10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有63个建立了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公开政务信息的窗口之一。自治区和18个地(州、市)、县(市、区)档案馆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了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

档案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比较薄弱,少数地区和部门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馆库建设整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50%的地级档案馆、33%的县级档案馆没有档案馆库,部分馆库已成危房,影响了档案的安全保管;档案馆设施条件较差,部分县、市、区档案馆没有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档案事业经费不足,许多正常业务工作无法开展;一些县、市、区档案部门人员编制少,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时期,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档战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向,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档案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增强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时期,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依法治档、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以各级各类档案馆为主体,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基础,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科学、优势显著和区域特色更加鲜明的档案资源体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档案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全社会档案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档案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依法治理、科学管理、功能完备,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档案事业发展体系,力争建成西部地区档案工作强区。

三、**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1.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档案法制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注重宣传效果,增强全社会档案法制意识,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2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颁布实施10周年,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2.制定和修订档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期间,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档案管理办法》;修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公开现行文件中心管理办法》;加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档案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自治区档案法规标准体系。

3.进一步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大力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抓好人员聘任培训和日常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地、州、市档案局配备档案行政执法员5人以上,县、市、区档案局配备档案行政执法员3人以上。档案行政执法员聘任满三年必须重新进行培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期间,自治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每年按区级机关总数的20%和地(州、市)级机关总数的5%安排检查,必要时进行专项检查;地、州、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每年检查比例。

4.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完善和依法理顺档案管理体制,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增强档案行政监管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档案事业水平。

(二)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1.档案馆库建设。认真贯彻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精神,把档案馆库建设作为档案馆工作的根基,坚持“四位一体”(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档案馆库建设。档案馆库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统筹规划,同步建设。重点抓好7个地级、66个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新建工作,力争到**末,全区档案馆库条件有明显改善。

2.档案馆设施设备建设。按照强化档案馆社会功能的要求,积极抓好档案馆设施设备建设。各地(州、市)、县(市、区)档案局(馆)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适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到**末,地、州、市档案局(馆)建成局域网。地、县两级档案馆有保证档案工作正常开展所必需的设施设备,档案保管保护条件进一步改善。

3.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硬件建设。到**末,自治区区级机关和地(州、市)级机关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并配备有符合档案安全保管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设备。30%的县(市、区)级机关有专门的档案库房;其他县(市、区)级机关有档案专用柜架。乡(镇)、村在保证档案安全保管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档案设施条件。

(三)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1.抓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建设。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最重要来源。**期间,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档案收集、归档的完整齐全和整理质量。丰富宏观管理手段,推动区级机关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其对行业档案工作的引领作用。按照档案工作分级管理的要求,认真抓好对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以抓好非公有制经济档案工作为突破口,促进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以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宗教档案工作、家庭档案工作为重点,大力拓宽档案工作领域。到**末,乡镇建档工作全部完成,村级建档工作还没有完成的地区,建档率达到70%;尚未完成社区建档工作的地区,建档率达到100%。

2.丰富馆藏资源,改善馆藏结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进一步扩大馆藏总量的同时,加快馆藏结构调整和优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档案法〉办法》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认真抓好到期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接收档案的范围,不断调整和优化接收档案的结构,把接收的范围逐步扩大到西部大开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档案、名优产品和特色产业档案、科技和专门档案。以抓好声像档案征集为突破口,打造区域档案资源特色建设新品牌;以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突发事件档案收集为重点,形成馆藏资源新的增长点;以接收已公开现行文件为契机,构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新框架。采取档案室、档案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配合、多管齐下的办法,努力做好档案收集、征集和接收工作,使馆藏进一步优化,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日益突出。

3.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档案资源。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档案资源管理新机制,引进档案资源管理新方法,实现各类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大力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不断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提高档案质量。做到档案开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开放所有到期应该开放的档案,努力盘活馆藏档案存量。进一步加快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的步伐,积极开展珍贵档案特藏建设。**期末,全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完成全部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自治区档案馆和14个地、州、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珍贵档案特藏室。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1.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根据《全区地、州、市档案信息化管理规划》的要求,制定阶段性计划,抓好阶段性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移交和接收的标准规范体系。积极开展数字档案馆试点工作,加快对馆藏档案规范化的数字处理,大力加强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逐步建成全方位的档案利用服务平台,使档案信息化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

2.建立档案网站或网页。进一步加快档案网站(网页)建设,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等公益性信息服务;以各级党政网为平台向党政机关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和政府内部共享使用。**期间,全区地、州、市档案局(馆)和大部分县、市、区档案局(馆)建立档案网站或网页。

3.推进各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工作是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必须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切实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系统、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指导,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电子档案接收与管理工作。按照《自治区区直各单位档案信息化规划》的要求,努力加快自治区区级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从**开始,自治区区直单位形成的档案,必须以档案目录、档案原件及其数字化形式同时保存。

(五)加强档案馆服务功能建设。

1.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增强档案服务功能。建成自治区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两个档案目录中心,为科学研究、编史修志服务;建立新疆名人档案资料库和声像档案库,整合特色档案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特色化的档案服务。建成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为各单位提供及时有效的电子文件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合作及档案系统内部的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跨行业、跨地区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史料编辑出版工作。加大对各单位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信用档案、工商档案、社会保障档案等大型数据库,为社会各界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进一步加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配合政务信息公开,加快已公开现行文件中心建设步伐,全面提高为社会提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水平。到**末,全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规范化的现行文件利用中心。

3.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到**末,全区14个地、州、市和50%以上的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源,配合重大纪念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史料展览,努力发挥档案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

(六)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档案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部门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着力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档案工作需要的档案行政管理人才、档案事业管理人才和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充分利用各级档案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在档案师资队伍建设和档案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上有新的突破,在档案教育培训的效果上有新的提高。坚持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培养各类档案人才,力争**期间,档案人员参加各种类型专业教育培训的学习时间人均达到300学时以上。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档案干部的培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少数民族档案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四、**档案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确保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到档案工作“五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任期目标,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考核内容,确保档案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力度。

1.加大档案馆库建设力度。把档案馆库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大力实施新疆历史记忆工程,根据国家成立中西部档案馆库建设基金的模式,设立自治区地、县两级档案馆库建设专项资金,采取自治区和地、县三级投资建馆的方式,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拓宽渠道,广开来源,建设73个档案馆库,其中地级档案馆库7个,县级档案馆库66个,尽快改变我区档案馆库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

2.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政务信息建设总体规划,把公文电子归档管理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并根据国家下拨资金的情况,配套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地、县两级档案馆局域网建设。

3.加大档案事业经费投入。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研究自治区档案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精神,按照档案馆馆藏1卷1元的标准,保障档案工作开展的必要经费,努力改善档案工作的保障手段。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对国家拨付的档案抢救费予以相应的资金配套,尽快完成对国家珍贵濒危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

(三)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理档案事业。

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把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教育整体规划,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计划,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档案法制意识。进一步明确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档案事业宏观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继续完善档案工作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档案执法监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对档案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执行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制度。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档战略。

进一步加大档案科研工作的投入,积极进行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保管保护、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服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发展。重点抓好关系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和重大技术项目的研究,集中力量完成几项国家档案科研项目,提高全区档案科研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五)认真抓好**规划的组织落实。

县档案局三年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上海市:全面发展 特色突出

工作状况:2002年12月,上海市档案局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上海市社区档案工作的意见》,并连续三次召开区县局馆长会议,全面部署社区档案工作。提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服务百姓为中心,以推进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特色化建设为重点,创建、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化大都市社会功能相协调的社区档案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社区档案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社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社区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相随,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全市100个街道办事处、3466个居委会中,所有的街道办事处和3119个居委会(占居委会总数的90%)建立了档案工作,设在社区的各种为民服务机构也加强了档案管理;初步建立了与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社区档案工作"三纳入"机制,即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把社区档案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目标管理,纳入创建文明社区的考核范围,纳入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实行"两级管理,三级指导",形成了"以块为主,一方牵头,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一个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社区档案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

市和区县档案局普遍制定了社区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明确分管领导,落实档案人员,实行归档管理;并确定了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归档范围,明确了居委会档案分类整理要求,统一了"居委会合格档案管理"考评标准。同时,大多数居委会也相应建立了规章制度,并把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纳入创建文明小区的考评范围。全市97%的街道办事处通过了市级或区级档案工作等级考评,一大批居委会达到了档案管理合格标准。截至2002年底,全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服务机构形成的档案,共计216万卷,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档案资源。

工作理念: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社区档案工作应当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助。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文件归档时,应注重文件来源的广泛性和文件内容的社会性、特色化。在材料整理中,应当采用简化整理,方便利用的方法。在档案保管上,不强求配备专用库房。在档案服务方面,应当简化查档手续,并注重档案汇编的实用性。深化社区档案工作,需要探索如何从制度上把社区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日益丰富的社区档案记录了城市建设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是重要的社会档案资源。它不仅对当前深化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查考价值,而且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拓展城市管理功能,研究社会人文历史具有不可或缺的史料价值,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制定规范,要求各居委会广泛收集社区活动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档案馆关注社区建设和百姓生活,把富有时代特征、社区特点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社区档案、居民档案收集进馆,进一步丰富国家档案资源。目前,上海市档案局正在抓紧制定包括社区档案在内的本市地方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档案的办法,力求从制度上规范社区档案流向。

工作特点:使社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同步。一是明确规划要求。提出社区档案计算机管理应当充分依托社区网络平台,纳入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到2005年,社区各级组织都要普及档案计算机管理,并提供网络化服务。二是开发档案软件。2002年,市档案局主动与市信息办联系,参与开发全市通用版社区政务信息系统,使社区政务信息系统集社区政务、为民服务、文档管理和现行文件查阅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街道---居委会档案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利用。三是统一软件规范。四是加强技术培训。

特色档案:记录民主型社区建设的居委会直选档案,小区听证会、评议会等"三会"档案;体现凝聚型社区氛围的新经济、新社团组织党建档案,党建协调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档案,党风廉政监督站、在职党员联络站档案,廉租房档案;记载服务型社区活动的"民情日记"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志愿者档案,护绿队档案,家庭档案,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精神上解闷的"三解"档案,社保、低保、协保等"三保"档案;反映文明型社区风貌的社区学校档案、科普档案、文化节档案;展现开放型社区形象的洋居委档案、外来经商档案、流动人员档案,等等。

北京市:在服务上做足文章

做好社区档案工作,记录下社区建设、管理的情况,为社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和居民的学习、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档案信息支持,是档案部门职责所在,是档案工作贴近中心、贴近现实、贴近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方面,是档案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为了保证社区档案工作能够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北京市把社区档案工作作为2002年全市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对社区档案工作的引导。

经过调查研究,他们认为,社区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不能简单地沿用过去的工作观念、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能简单地、不加区别地提出对社区档案工作进行监督,也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手段要求社区组织必须开展档案工作。对于在社区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安全保管?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无疑要履行监督职责,但就普遍而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区档案事务更多的是指导、协助和服务的关系。

2002年9月,北京市召开了部分区县社区档案工作研讨会,研究探讨档案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档案部门在社区开展工作的方式。2003年召开的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上,他们明确提出档案工作要向社区延伸,档案部门要以全心全意为社区服务为宗旨,指导社区做好档案工作。2003年4月10日,又召开了全市社区档案工作座谈会。与市民政局共同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组织、档案部门和主管社区工作的有关部门的职责。

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为社区提供档案服务,主要有以下方式:

档案法规、档案科普宣传进社区 在社区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开展档案服务工作进入社区首先要让社区居民了解档案、认识档案工作,拉近百姓与档案的距离。他们(1)把专题展览办到社区去,为社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2)为社区居民提供档案信息。为了便于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了解馆藏、提高利用档案的针对性,一些档案馆主动把馆藏文件摘要、馆藏开放档案目录等送入社区。针对部分社区存在资金短缺、文化作品少的困难,一些区档案馆还将馆内部分编研材料和书、报、资料等无偿赠给社区。(3)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多数社区居委会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开展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他们把政府公报尤其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现行文件,如有关享受社保、低保和残疾人优惠政策等的文件放在档案室里,供社区居民查阅,还把一部分现行文件制作成展板,在社区展出,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档案指导服务进社区 主要是指导和帮助社区居委会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使社区居委会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得到安全保管、方便利用,同时又不给居委会增加负担,他们提出了"尊重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根据社区居委会的规模、财力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爱惜民力、突出特色、简便易行、简明实用"的社区档案工作原则。(1)指导方式灵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争取主管社区工作的有关部门,如民政局、社区办、街道办等的支持,共同促进居委会档案工作的开展。另一种是积极发挥档案学会的作用。在居委会自愿的前提下,对有建档需求的,由档案学会派人给予具体指导。(2)归档范围突出特色。他们要求各区县在确定社区档案的归档范围时,要紧密结合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内容,突出反映居委会的工作特点。有的区档案局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一起,把社区居委会形成的文书档案分为七个类别,即综合类、社会服务类、治安民调类、文化教育类、社区卫生类、劳动社保类、社会环境类等,基本涵盖了居委会的各项工作。(3)整理方法简便易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涉及面广、覆盖面大,经常要接受政府有关方面的检查。针对这种情况,他们确定了不立卷的整理方法。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按照上级的检查要求,对文件进行任意组合,用完后再按照文件上的标识使文件准确归位。他们称这种做法为"搭积木"。(4)工作量保管条件因地制宜,对档案的保管条件不强求一致。(5)规章制度简明实用。

在帮助居委会制定档案工作制度的过程中,他们重点细化了档案的归档制度和档案的提供利用制度,弱化对档案专业化保管(如"八防")的要求。制度的内容力求简明,好理解、易操作,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

目前,全市2256个社区居委会中已有1150个实现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占51%。这些居委会制定了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档案工作的职责,对居委会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档案的安全保管提供了必要的装具,并较好地开展了档案的利用工作。

天津市:起步早 覆盖面广 制度齐全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天津市部分区,就着手推动在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档案工作。目前全市1241个社区居委会都建立起了社区档案工作。

天津市社区居委会保存档案从几十卷到几百卷不等,全市社区档案总数约11万卷。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工作采用四层管理机制:市档案局档案业务督导处牵头,法规、教育处协同合作,推动各区档案局开展工作,再由各区推动各街道办事处直接统辖居民委员会。四级联动的组织机制,保证了管理到位、责任清晰、指令畅通、质量符合要求。目前大部分居委会做到了四有:社区档案有专人管、有专柜存放、有专门制度、有展学活动阵地。

目前,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各种档案管理规定200多个,主要的制度包括有《社区居委会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失业、再就业职工档案暂行管理办法》《社区居委会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规定》《社区居委会专兼职人员职责》等。

在探索社区档案管理新模式,丰富社区档案新内容方面,天津市档案部门着力做到:

拓展社区档案工作的辐射范围。引导各区逐步把社区档案的收集范围从一般的管理性文书档案,发展到最大限度地收集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档案资料。要求在社区档案工作中,坚持把握三个要领:一要以人为本,着眼人物的业绩、知名度和突出特点;二要求真务实,要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可靠;三要资源共享,要尽可能多地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建档活动,分享档案资源建设各项成果,真正使档案方便百姓、服务社会。

探索社区档案管理新模式。第一,进行档案动态管理,如及时补充更新低保人员情况。第二,联合建档,双重保管。如与街道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合作,联手完成社区失业人员档案的收集整理,分头利用。第三,社区档案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方便居民查询档案信息。第四,建立社区文件中心,将政府的现行文件、社区管理信息向群众展示、开放。

拓展管理内容,突出社区特色。本着为现实服务,替百姓着想的工作思路,力求社区档案内容齐全完整,做到社区职能活动有多少,社区档案门类就有多少;服务对象有多少,档案内容就有多少。

辽宁省:社区建档工作三年目标已完成过半

辽宁省从1999年起就开展了社区建档工作,2001年底,省档案局与省民政厅联合制订了《辽宁省城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和《辽宁省城市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及文件材料保管期限表》。2002年6月,召开了全省社区档案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明确提出了全省社区建档工作三年完成,五年实现规范管理的目标。到2002年底,全省社区建档率已达70%。其中沈阳、大连、本溪市社区建档率可达80%。

他们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1.纳入目标管理。与各市档案局签订的目标责任制中,把社区建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各市、县(市)区也层层签订责任书。通过层层目标管理考核的办法,整体推进社区建档工作,有力地巩固了社区建档成果。

2.争取齐抓共管。与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开展社区建档工作的重要保障。省、市、县(市)区都与民政部门联合制发转发社区建档工作规章、联合召开会议部署、联合指导检查、联合总结表彰。

3.加强业务培训。不仅要求社区档案门类齐全,装具合格,而且要求配备微机、复印机和摄录放像、空调等设备,条件好的已有了专门库房;档案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居民户卡档案,还有财会、基建、设备、居民收入、就业、物业合同等等。

湖北省:五项措施建好五项“民心工程”档案

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区档案建设。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印发的《关于加强全省档案服务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工作,为社区基层组织和社区群众服务。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与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谋划社区档案工作发展大计。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湖北省档案局提出把"民政和社区档案工作"作为当年档案工作重点来抓,并写进了省直机关档案工作计划要点。从2002年开始,湖北省档案局、省民政厅联合组成调查组,先后对武汉、黄石、荆门、鄂州、十堰、襄樊等6个市的50多个基层社区居委会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抓好试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档案局与省民政厅,联合制定了《湖北省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社区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湖北省社区档案工作合格标准》,规范了全省社区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于2003年4月联合召开了全省社区档案工作座谈会,对进一步做好社区档案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指导社区居委会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湖北省档案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努力实现"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求我应、民困我帮"的服务宗旨,突出建好以下五项"民心工程"档案:与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共同建设特殊群体档案;与卫生部门联合,共同建设社区卫生保健档案;与公安、纪检、检察部门联合,共同建立社区治安廉政档案;与宣传、文化、科技部门联合,建立社区文化科普特色档案;与计划生育部门联合,共同抓好社区计划生育档案。

由于采取抓调研、抓试点、抓培训、抓规范、抓推广的有力措施,目前全省2800多个城镇社区,建档率已达50%,有30%的社区档案工作通过了合格验收,达到了省、市级合格标准。

浙江省:施行六项举措推下一步发展

2002年8月,浙江省在印发了《浙江省城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后,选择了不同类型的社区进行建档指导和扶持,在抓典型时,从实际出发,不提不切社区实际的要求,做到社区档案工作的宗旨与社区总体建设目标相统一、社区档案工作的要求与社区发展的水平相协调、档案工作共性与社区档案工作个性相结合。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与民政部门互相配合,普遍联合成立了社区档案管理指导小组,形成了对本辖区社区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浙江省截至2002年12月底,全省共有城市社区2772个。目前,全省各地社区档案工作已全面铺开,进展较快的杭州萧山区、宁波海曙区、金华义乌市、台州玉环县等地的社区建档率已达到100%,其中,萧山区、义乌市的建档社区还全部通过了档案管理市级规范化认定。

对今后社区档案工作的推进,浙江省档案局已经和正在施行六项举措:

一是召开全省市和部分区县档案局长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王刚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对社区档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通过努力,把社区档案工作纳入《浙江省社区建设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到2005年,全省80%的社区完成建档,到2010年,全省100%的社区建档,其中80%的社区档案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工作目标。

三是把社区档案管理要求纳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社区建设管理规范》中,在规范的总则、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各章节写进了档案工作要求。

四是把社区档案工作指标列入省档案局上半年印发的《浙江省各市2003年档案工作考核办法》,提出2003年各市社区建档率不低于40%的工作任务。

五是编印《社区档案工作实用手册》3000余册,免费分送到全省各个社区,指导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

六是加强对全省各地社区档案工作的日常督查,追踪动态,掌握情况,及时报道,抓好任务的落实。

南京市:有探索空间的方法使工作进行顺利

南京市所属六个城市445个社区居委会目前都已建档。南京市档案局在这项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是"广泛收集、适度加工、注重利用"。他们1.对社区档案工作提出"四有"的要求,即:有制度、有人管、有档案、有橱柜。2.结合社区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档案实施分类,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关于社区工作几个方面的内容设置类目。3.按照实际查考价值确定社区材料收集范围。4.尽可能简化社区档案整理操作环节。整理本着"适度加工"的原则,不强求整齐划一。"一三七"(一档三届七类)、"定期归档、按届整理"的方法,一些社区认为实用,街道欢迎。

青岛市:开展认证 抓紧抓实

自2001年以来,青岛市档案局连续3年将社区档案建设列入对区(市)档案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他们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规范管理、重在服务"的工作思路,在业务建设方面,坚持科学、适用、简便、灵活的原则。在工作措施上,将社区档案工作有机地融入社区建设规划及相关工作中,统一部署、点面结合、整体推进。2002年初,市档案局、民政局联合印发了《青岛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归档文件按件整理,按职能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不设保管期限。2003年4月市档案局、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认证活动的通知》,本着"公正、自愿、从简"的原则,由社区自愿参加,区(市)档案局、民政局对社区档案工作按照"合格"、"先进"标准进行认证,对通过验收的社区,由市档案局、民政局授予"青岛市档案规范化管理合格先进社区"。7月他们又召开了全市社区档案工作现场观摩会,提出了围绕社区工作需要,加强社区文件材料的收集,建立与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四大基础档案信息库的要求,即社区基本情况数据库,重大活动、重要工作档案数据库,各类政策依据材料数据库,政务服务档案数据库。

武汉市:政府支持 横向结合 上下联动

武汉市社区档案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5年,将居委会建档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开始,到1999年底,全市居委会已基本完成建档工作;第二阶段,2000年,随着社区居委会的建立,档案部门及时为社区建设服务,当年社区建档率就达60%;第三阶段,市委市政府作出"883行动计划"部署后,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将全市883个社区全部建档列为2003年的工作目标,现已完成。其中50%以上社区档案管理达标。

武汉市档案部门在开展社区档案工作中,积极争取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区档案工作被列入今年全市和各区的政府工作目标,提上了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形成社会联动,全体参与的氛围。他们与市民政局联合,共同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的通知》、《武汉市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办法》,对社区档案工作联合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同时,与妇联、文明委等联合开展创建档案工作示范社区活动,借助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

在依法管理,主动服务方面,武汉市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档案普法进社区。将社区档案普法宣传作为推动社区档案工作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市档案普法宣传规划。在实践中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即将档案法规的学习宣传与《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其他法规学习宣传相结合,同步进行;将一般普法与重点普法相结合,将档案法制教育列入社区教育培训的内容,先后组织两次大规模的普法验收考试,并将社区居委会干部作为档案法制教育的重点;将档案普法与社区日常管理相结合,在强化档案法制意识的同时,结合社区实际,推进社区档案管理。

二是档案培训进社区。定期举办短训班讲授档案业务技能,并通过召开社区档案工作现场会,现场讲解等方式,提高社区档案人员实际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一年来,全市举办各类社区档案人员培训班60余期,培训两千余人次。

三是档案服务进社区。根据社区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帮助建立符合社区实际的"三合一"制度等规章制度。对于缺少相关人员和档案知识的社区居委会,他们组织有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的人员上门帮助建章建制,整理档案。坚持服务为本,不给社区增加任何负担,做到"三不":"不计任何报酬,不收任何费用,不在社区就餐"。

沈阳市:社区,家庭建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从1999年开始,沈阳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来的2754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1237个社区,本着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服务到哪里的指导思想,从社区建设伊始,他们就注意研究探索社区档案工作,加强对社区档案工作的指导,提出全市社区建档工作分三步走的规划,即:抓试点,积累经验;总结试点经验并在全市推广;实现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在大量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实际,沈阳市档案局与市民政局联合制定了《沈阳市社区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在这个办法的基础上,他们将社区文书立卷改革一步到位,社区文件整理按国家《归档文件整理归档规则》实施。到去年底,全市1237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档案工作。

在抓社区建档问题上,他们与民政部门形成了共识,联合抓了社区建档的基础工作,制定下发了统一的社区委员会工作记录簿、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记录簿、社区基本情况登记册;市政府又为每个社区配备了电子计算机、档案柜。两家联合召开了社区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特别是市政府2002年制定的《沈阳市社区工作示范达标制度》将档案管理列为重要内容。制度要求:示范社区档案工作必须达到省级先进标准;达标社区必须实现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保管安全,管理科学,有效利用。目前全市已有10家示范社区的档案工作通过省级先进标准评审验收,今年底前将有50个示范社区档案工作达到省级标准。

社区档案工作不仅是社区自身形成档案的管理,还应包括辖区内家庭档案的建立,辖区内居民档案意识的提高。如果社区许多家庭建立起了档案,无疑会促进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从而有力推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推进档案工作社会化。因此他们把社区建档与家庭建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社区建档抓好家庭建档,通过家庭建档促进社区档案工作。在抓好社区建档的同时,他们将社区档案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家庭,2002年起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档案进家庭"活动,当年就有11136户家庭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家庭档案。实践证明,社区是"档案进家庭"活动的重点对象,社区干部是落实家庭建档工作的主力军。

杭州市:方法简便等于增加了档案人员

杭州市社区建设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试点,现全市共有社区482个。社区档案工作2002年下半年各城区开始试点,今年要求全面铺开。他们与市民政局制定了《杭州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今年全市社区建档率40%的目标,并将档案工作纳入了各区、县(市)档案局(馆)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社区档案工作呈现出"思想上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档案内容上创建特色,管理方法上灵活创新"的社区档案工作新局面。

他们在业务指导中提出"四有"标准,即"有人管、有制度、有实体、有箱柜";档案的整理根据社区七大块工作任务分为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保障服务类、治保调解类、绿化环境类、文教卫生类、人口计生类,再加上一个特种载体类,共设八个类,编号实行按类跨年编,可不确定保管期限。简便易行的方法使社区负责每块工作的同志都能自己把工作中形成的台账整理达到档案管理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就都成了档案人员。

上一篇:组织部档案室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居民档案核查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