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09:15:47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律文化 法治建设 正价值 负价值

作者简介:刘浏,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2008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007-02中国论文联盟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其起点为上古传说时代,其终点虽然可以划在辛亥革命,但实际上对中国近现代乃至今天,都施以巨大影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商代开始发展至今,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商朝时期,神权支配着政治与法律实践活动,人们认为“受命于天”、“恭行天罚”,他们运用占卜的方法来解决司法中的问题。后来,随着政治与法律实践经验的积累,“神意”受到了制约,“人意”逐渐成为立法和司法活动遵循的原则。西周时期,宗法家族形成造就了“家族本位”思想。国与家是相通的,国是最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君主专制之下,各大小家族组成国家。家族实际上成为传统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基层组织。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的人,所以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在这种“以德配天”基本政治观下,周初统治者具体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主张,要求“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将“德教”逐渐归纳为“礼治”,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法律活动中充满了“亲亲”、“尊尊”的精神。这一时期的法官是世袭的,他们审理案件主要依靠的是判例法。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国家本位”取代了“家族本位”。秦代国家统一制定、颁布了成文法典或法规,各地法官必须严格依法审判。从汉朝至清末,由于自然经济、宗法社会和集权整体的原因,“国家家族本位”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审判中将成文法与习惯法相结合,这样既维护了专制统治,又保护了家族秩序。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时期,国家和社会利益为最高,个人和家族必须服从国家和社会,也就是“国家社会本位”。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偏向“大陆法系”,在国内法律活动中偏爱“成文法”。南京政府建立后,制定了大量成文法典并确立了“六法”体系,同时为了弥补成文法典之不足,又对大量判例加以审定选编,以“判例要旨”的形式指导审判活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律实践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带有浓重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气息,这使得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产生质疑。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依存的社会制度瓦解了,它的生命力也就结束了。可我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它不是说结束就彻底消失了,因为它长期以来对人们的法律实践活动的作用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们的思想,而人的思想是具有连续性的,所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正价值

新中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这六十年里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起起伏伏的过程。党的十五大会议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地位,实行依法治国,贯彻科学发展观。纵观中国的法治建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子,对此我们应该科学地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的法治文化源远流长。

(一)提倡综合为治

《礼记》云:“礼以尊其志,乐以导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唐律疏议·名例》:“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综合运用德、礼、刑、政等治理国家的方法。国家法律往往脱离社会,一些学者呼吁法律的本土资源,但同时担心重视一些民间的法治资源,可能造成对国家法的否定。而综合为治的思想正好为当今国家法的本土回归提供了一条路径。传统法律文化崇尚“综合为治”,国家法慎重对待民间的德礼秩序,这将是其回归的一条路径。

(二)重视民生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在儒家中孔子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仁者爱人”,即重视人,关心人。孟子在孔子观点的基础上总结升华,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体现了传统中国以民为本的思想。民强则国强,民弱则国弱。国家法律都必须要以社会和人民的最大幸福为价值追求。以民为本,不仅要保民、恤民,还要富民、教民,而且重视教化。在“以吏为师”的社会,重视教化就要加强吏治。故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深知“治国首在治吏”的道理。??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其实是对古代的“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在当代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礼行法可以减少推行法的阻力,以礼明法可以增强道德的约束力,这样可以弥补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三)“混合法”样式

“混合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中国传统法律实践活动中将“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而形成。这种中国的“混合法”兼备了西方的大陆法(成文法)与英美法(判例法)的优势,充分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另一种“混合法”是将法律规范与半法律规范相结合。半法律规范即未经国家正式制定颁布并保障实施,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某种特殊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它由家长族长制定并对本组本姓成员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在封建社会,封建道德信条也具有半法律规范的作用,但它们大多已经法典化了,其独立的作用反而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半法律规范在官方则表现为“官箴”。由于《官箴》常常出自最高统治者或部门顶头上司之手,其对属员的制约力是可想而知的。??由于当时社会的分为多个阶层,人们的行为复杂,因此要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不能仅靠单一的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还需要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和外界舆论来调整人们的其他行为规范。这种“混合法”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恰恰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负价值

上面我们谈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法治建设中应全面充分地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呢。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是事物的客观属性,文化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价值时还应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

(一)忽视个人权利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家族是传统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基层组织,家族制度的扩大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政权。统治者为了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以“权”、“术”治民的法家的国家专制和集权思想还有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并以国家强制力加以保护。这为国家本位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生存环境。强调国家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团结,这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这种妥协没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个性。而尊重人的权利、自由和个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法治建设首先必须要使法治深入人心,而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义务为本位的,这样的法治是无法关注人的,那么人们也就不能追求法治。这就要求现在我们在法治建设中普及权利观念,以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一方面要教育掌权者尊重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鼓励公民积极行使权利,争取权利,维护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的各种制度发挥作用。

(二)“人治”主义

西周时期开始儒家思想就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占据了主导地位。儒家主张“人治”,认为国家的治乱,全系于当权者是否贤明,而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好坏和有无。孔子提倡“为政在人”,这里的人是指像尧、舜、禹一样为政的人。只有这样的圣贤君主才能使“近者悦,远者来”。封建君主龙飞九五,口含天宪,出言为法,并且法效高于制定法。这大大降低了法律作用,使当权者凌驾于法律之上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我们今天要依法治国,要建设法制社会,当然不能依领导人的好恶处理问题,领导人更不能有特殊的权利凌驾法律之上,言大于法。“人治”理论中那种把国家的治乱、政事的兴衰全部维系在是否有明君圣主上的思想,是我们目前建设中绝对要摒弃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法律的执行要靠人,而这些具体执行法律的人也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无讼思想泛滥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无讼为其价值取向,这一点从现代法学来看也是值得肯定的。“和谐”是儒家法哲学的最高标准,当儒家占据主导地位时“和谐”便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最高价值理想。“无讼”则是这一价值是内容,人以无讼为有德,以诉讼为可耻。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而追求无讼的传统法律文化,将导致中国为了秩序和稳定而丧失了应有的发展。此外,由于无讼价值的巨大召唤,由于调解和挑盘是解决人们之间争端的最好办法,所以,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和人们的心目中势必要降到次要的地位。??当无讼思想泛滥于社会,人们就都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厌讼弃讼。由于法治精神的宣扬要依赖于具体案件的判决,那么将导致法治无从得以张扬。中国论文联盟

注释: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武树臣.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论纲.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构成及其对实践的影响.法学研究.1991(2).

??徐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当代法治的利弊.华章.2009(8).第22页.

????王彦人.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影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第138-139页,第137页.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联 组织 社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是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它成立于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7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起单位之一。文联这一群团组织自从成立以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团结文学艺术界和产业文学艺术工作者为改革开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一部分人富裕起来,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各种不稳定因素困扰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重要任务。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文联这一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群团组织50多年来,在中国文联指导下,各文艺家协会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如组织作家、艺术家进行各种学习和讨论;组织各类文艺演出的观摩;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座谈会;举办文艺评奖活动,设有全国性、专家性的文艺奖项13个,包揽各个艺术门类;举办旨在培养文艺新人的讲座、讲习班,开展纪念文化名人的活动等。为了使作家、艺术家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文联还鼓励并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工矿农村、部队、边疆,进行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协助。

1.当前社会和谐存在的问题

社会如同人的肌体,健康状况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国内把航空人员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基本健康级;二级重点预防级,三重点促进级。也称作低等级风险人群;中等级风险人群;高等级风险人群。按照人体健康分科归类划分各等级健康状态,制定各健康等级人员管理要求和改进措施,通过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健康状态评估确定执行飞行任务。通过一系列健康评价确保飞行安全。健康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一个人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会,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当社会这个大肌体遭受某种病毒入侵的时候,有可能发烧、感冒,也可能生长毒瘤,甚至发生癌变。对社会这个大肌体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体检,通过X光检查发现隐患,对症治疗,乃至进行必要的手术,让病态社会重新回到健康的轨道,这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这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的新问题。

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存在一些弊端,似乎发生了轻微的感冒,主要表现一是社会矛盾逐渐积累。改革进程中难免发生一些社会矛盾,发生矛盾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通过缓解矛盾,消除隔阂,化解纠纷,进而达到团结的目的。

二是偶有发生。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征地拆迁、城市管理、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保护等项工作中对矛盾纠纷处理欠妥,引发社会矛盾加剧,造成的案例不断发生,浙江蒲岐镇寨桥村钱云会普交案件是由于建设电厂征地引发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村民长期上访得不到及时处理,矛盾越积越深,偶然发生普交案件被不明真相老百姓加以歪曲、夸大、甚至造谣引发大规模警民冲突,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大连PX项目环境案件是由于一场意外的暴雨,冲垮两处防波堤,人民群众对福佳大化PX项目产生环境担忧,造成群众聚集,好在当地政府妥善处理,及时化解矛盾,时候妥善处理善后工作,才使矛盾得以化解。总结近年来各地发生的不难看出,社会矛盾不及时化解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要减少和杜绝,就需要地方官员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等项工作中,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妥善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好和谐稳定的对策

文联属于社会科学类人民团体,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做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不断加强文联组织的管理,调动各级文联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党的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宣传。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引导全体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方向。二是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三是大力宣传法律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大力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公民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是大力宣传“六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宣传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取得的重要成绩,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作者简介: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3篇

“法治”这一词汇在中国传世文献中早已出现,管子曾说:“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明法》)但是现代意义的“法治”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新的词汇,它是随着晚清西学的东渐而传入中国的舶来品。从其进入中国至今,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铭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当代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着冲突,以至于今日“建设法治国家”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仍然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地与法治相冲突,其中也有某些穿越时空的合理因素,在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可资借鉴。

一、以人为本,恤刑慎罚

如果说,人本主义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论文联盟人的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的话,那么法治就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命运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的产物。综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确立法律至上,并以法制约政党、政府权力而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法治过程,就不难发现这一传统的形成与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具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西方文明,无论是精神还是制度,都是伴随着人的价值的不断发现逐步向前演进的,也即在人的价值发现过程中形成了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和法治。

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人本主义的因素,它是中国古代法制与法文化的哲学基础,它也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夏人尊奉天命、尊事鬼神,以天命为政权的来源,以祭祀鬼神求得天命的眷顾,而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较少关注,不注重民心向背,最终导致了灭亡。继之而起的周汲取历史的教训,认识到“天命靡常”、“皇天无亲”,天命是难以控制的,而民心的向背却是可以把握的,因此“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得以产生。周人认为天命与民心是一致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要想获得天命的支持,就必须要从民之所欲,人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提升。春秋战国的乱世更是彰显了民心向背与国运兴衰之间的关联。随后通过儒家“仁学”思想的总结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由“神本位”向“人本位”转化。这一过程虽然没有如西方人本主义产生过程中那样附带产生了“法治”传统,相反产生了“人治”的传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文化对“人”的认同和重视,产生了一些可以为今天法治建设借鉴的爱惜生命、宽仁慎刑的思想。

(一)衿恤老幼妇残

基于“惟人万物之灵”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弱势人群的关注和衿恤很早就已出现并成熟。《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是中国知识分子耳熟能详的经典。反映先秦时期理想政治的《周礼》中也主张以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以及安富六大举措来养民??。《管子·入国》篇更是强调要“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这些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到了立法中。就刑罚方面来讲,对于老、幼、妇女以及残疾人犯罪法律予以优待。《唐律疏议·名例律·老小及疾有犯》:“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妇女在刑罚上一般都会比照男子减轻用刑,如历代对女性犯罪都适用赎刑。所谓赎刑是用金钱代替劳役的一种替代处罚,由于可以免除犯人本身的劳役而使其获得自由,被看作是法律赋予特殊主体的一种特权。妇人赎刑比较早的在汉代就有所使用。“汉令甲:女子犯罪作如徒六月,顾山遣归。师古注曰:谓女徒论罪已定,并放归家,不亲役之;但令一月出钱三百,以雇人也。”??俗称“女徒顾山”。自此以后,女性犯罪常用赎刑。《晋律》还规定女刑之赎减男赎之半。“诸应收赎者皆月入中绢一匹,老小女人半之。”??唐宋律五刑普遍适用赎刑,但对女性的优待只体现在特殊的流刑和牵连犯罪的情况下。但是到了明代对妇女犯罪又开始广泛适用赎刑了。

(二)死刑复奏

儒家认为“人者万物之灵”、“天地之性人为贵”,因此理政司法务在减少死刑,统治者以死刑实际执行人数之少来判定社会的安定与皇帝的仁德。至少在汉代,法律上要求死刑案犯在执行前必须经复核程序,且要由皇帝亲自勾决才能执行死刑,违者治罪。《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诸死罪囚,不待覆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即奏报应决者,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后又改三复奏为五复奏。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基本沿袭唐制,清朝死刑执行前实行秋审会审制,对于保护人命纠正错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明德修身,注重教化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法治的一个基本内涵是“法律至上”。但是法律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如果该社会仅以法律作为控制和调节的唯一手段,就会丧失自我组织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生活本身也就会失去活力和情趣。这正是西方的法治在后现代社会中显露出来的重要缺陷之一。这一缺陷的弥补,有赖于道德等社会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新定位。只有道德与法律的结合,才能创造出一个既合理合情又合法的有机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了达到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特别强调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有德无德是判断一个君主贤与不贤的主要标准,也是国家法令能否得到贯彻实施的关键,甚至是国家治乱兴衰之所系。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甚至认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论语·子路》)强调统治者的德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法令的执行也是同样,执行者的品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些思想无疑对道德败坏、腐败滋生的当今社会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转贴于论文联盟

在德治思想的指导之下,传统法律文化特别注重对民众的道德教化,认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主张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的言行,培养人们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使之以犯罪为耻并能够自觉为善从而实现对犯罪的预防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

当前的社会,民众的是非之心、廉耻之心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任何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只要有利益的驱使都会出现,食品领域的毒奶粉、毒胶囊、毒豆芽等等都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面对这些问题,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在今天的社会尤其值得提倡。通过政府推动的方式加强道德建设,转而致力于社会文化底蕴的塑造,以及更深层的社会心理、观念的变革,是一条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中国实现法治的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以法治文化精神重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

三、追求和谐,调处息讼

《礼记·中庸》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者。”这个“和”就是和谐,圣人之所以制礼作乐,其目的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和”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表达了儒者对和的认同和追求。儒家认为和谐包括天道自然和谐、天人和谐以及人人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必须互谅互让,“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量避免纠纷的发生,也即孔子所说的:“听讼,吾尤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即使发生了纠纷也力图避开司法程序,通过调解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早在西周的青铜铭文中就已经有了记载。秦汉时期,县以下设乡,乡设有秩、啬夫和三老,掌管道德教化和调解事务。唐代,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有权处理地方上的轻微刑事案件,并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不能解决,方交府县处理。两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事纠纷增多,调解呈现出制度化的发展趋势。至明清时期,中国的调解制度已经极为成熟和完善了,包括调解适用的范围、调解的分类、调解的程序和效力等等国家制定法已作了专门的规定。相对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民事纠纷,源于和谐思想的传统调解制度可以使当事人从繁重的讼费中解脱出来,是对当事人最为有利的一种解决纠纷的途径。此外,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血缘、地缘等不同关系网络维系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的和平共处是至关重要的,而适用调解解决纠纷对修复这种和谐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助于特定领域内人们关系的和谐。

四、结语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4篇

刑法是论文联盟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纵观世界司法界的发展历史,刑事法律体系是出现最早、体例最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我国更是早在远古文明时期便出现了刑事法律制度的雏形。作为国家强制约束力的重要象征,刑事法律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清晰地折射出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依法治国原则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对《刑法》做了若干次的修订和完善,以《刑法》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刑事法律体系已经初见雏形。

一、我国《刑法》历次修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1.我国《刑法》修正案修订基本情况。在近期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以前,我国共先后七次对《刑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自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以来,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我国多次对《刑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陆续增加了一些新的罪行罪名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删除了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实际的原有罪行、罪名及处罚方式。例如2005年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五)中增加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第177条之第1款),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第177条之第2款);《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第180条第4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第224条),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第253条),窃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第253条)等等。同时调整的罪行罪名包括《刑法》修正案(四)中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第145条);《刑法》修正案(七)中绑架罪(第239条),巨额财产(第395条)等等。

2.历次《刑法》修订的主要特点。许多法学专家对于我国历次《刑法》修订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笔者在综合这些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历次《刑法》修订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是修订充分体现出了罪行相适应的原则。罪行相适应是立法的重要原则,也是衡量立法水平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司法实践的深入发展,《刑法》中规定的一些罪行、罪名和处罚措施已经不能做到完全适应,其中许多罪行所指的犯罪行为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还有一些罪行的处罚措施和刑期刑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许多严重危害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行为,之前的《刑法》没有给予相应力度的惩戒,不能起到严厉打击犯罪的震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罪行相适应的重要原则。通过对《刑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增加了许多新的罪行和罪名,同时调整了部分罪行的范围及其处罚方式,有效地保护了罪行相适应的原则,也在根本上提高了《刑法》的法律效力。

第二是《刑法》修订具有横向的连贯性。应当说,近十年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期,司法机关陆续制定和完善了许多新的法律法规制度,许多法律法规制度都与《刑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食品安全法》中涉及到了很多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以及应付的法律后果,这些行为和后果都应当在《刑法》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历次修订的《刑法》都兼顾到了这个特点,在修订的过程中及时增加和完善了许多同时期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中的内容,保持了法律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三是《刑法》修订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刑法》的历次修订工作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而进行的,例如1997年《刑法》在增加惩治证券犯罪的同时,并没有同时规定期货犯罪,这是由于当时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很多不尽完善和成熟之处,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还不够明确,还无法在《刑法》中体现详细的罪名和处罚规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期货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市场秩序急需要规范,市场管理急需加强,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规定》,从行政处罚的角度对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性质和处罚标准进行了认定,同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中一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行为性质认定为犯罪行为,并

转贴于论文联盟

给予相应的处罚。基于这个原因,1999年12月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了期货犯罪等相关的内容。此外,我们还能够在历次的《刑法》修正案中找到反映社会发展实际的一些内容,如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维护网络安全等等,都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增加的。

第四是《刑法》修订过程能够体现出立法原则的转变。历次《刑法》修正案背后都能够清晰地折射出我国立法原则的重要转变。纵观历次《刑法》修订的过程,都能够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指导原则,特别是立法原则的转变。从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到宽严相济、惩治与教育相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中的立法原则逐步实现了转化和完善,这些转化和完善都与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法学理论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重要体现,是统治阶级将其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上升为全社会意志和行为规范的体现,这种现象在新近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我党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规律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工作中,便促进了《刑法》修正案(八)的制定和实施。许多专家和学者指出,此次修订后的《刑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的更加充分,从形式到内容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从根本上带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刑事法律制度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刑法》修正案(八)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对死刑罪名及死刑判决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死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代价的刑事处罚措施,是刑事法律体系中最为严格的处罚措施。此次在对《刑法》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对死刑罪名和判决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最为引人关注,而《刑法》修正案(八)中体现出的“慎用死刑”原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首先,《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了许多死刑罪名,如走私文物罪、票据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等,累计达到了13项。这些罪名大都是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少或已经脱离了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的内容,此次修订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取消,进一步清除了《刑法》中不符合实际的内容,提高了法律的规范效力和严肃性。其次,对于死刑的适用年龄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规定“审论文联盟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再次体现出社会主义法律高度的人性化和人文关怀。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刑法》修正案(八)中对死刑的判决和执行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是鉴于死刑具有较强的法律震慑力和刑事法律打击犯罪的需要,对于严重犯罪行为也并没有一味地给予迁就和放纵,在慎用死刑的基础上同时对死缓减刑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这样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刑事法律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在量刑情节、量刑制度和刑罚执行上实施了人性化的调整。《刑法》修正案(八)中对量刑情节的规定上做出了一些调整,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其前科报告义务”,并对减轻处罚和累犯的认定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放宽了一些限制和要求。在量刑制度方面,进一步放宽了判处缓刑的要件要求。在刑罚执行方面,分别调整了减刑和假释的相关规定,既相应地放宽了部分罪行的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同时又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并首次提出了对犯罪分子假释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对社区的影响,充分体现出宽严相济的立法思想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利的精神。

3.增加了一批现阶段具有较强社会危害性的新罪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近年来,有许多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或惩治力度不足,严重影响到了刑事法律的权威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此次《刑法》修正案(八)中将这些社会危害性较强的行为纳入到刑事犯罪之中,如酒后驾驶、危害食品安全、生产销售假药、发票犯罪、侵害劳动者权益等等,都视为犯罪行为,并要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如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论文联盟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等等。

与历次《刑法》修正案相比,此次《刑法》修正案(八)中增加的关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内容数量最多,将这些现阶段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列入到刑事法律体系之中,有效地打击了这些犯罪行为,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宗旨,其高度的“以人为本”原则和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进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和依法治国根本国策的执行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5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基础

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是时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制度逐步完善的基本标志。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构成历史基础的了解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稳固的实践基础。对于外国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法学理论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立提供了可用资源,是我们发展中的良好借鉴之处。而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进行,取得了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丰富资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理论构成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立的两大方面。民主政治方面是我国在法治和建设上不断地实践在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法治建设是根据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提出的要求适时的改革完善逐渐形成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理论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法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学原理及思想的研究

新中国建设以来,中国就一直坚持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及其法律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的研究上中国的学术人士在法学上取得了众多共识与发展。在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研究上,体现在几大方面。其一,对马列主义的法律思想的深入探讨研究。其二,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在民主和法治思想上的研究。再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上所做的努力。这些研究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法学基本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拉开了新中国面向世界的崭新帷幕,与此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国法学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等大量涌现,促进社会法治改革与进步。法学理论的建立充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促进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法学界发展状况的总结性研究成果,为日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良好准备和铺垫工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焦点问题及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如何吸收借鉴历史,发扬民主与法治

中国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体现的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但是对于世界上不同的民主和法治建设的经验应该积极汲取精华的地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设上应该是传承历史的经验文化,同时,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民族创新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进步,社会民主和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讲集中体现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特征。法治建设是世界范围内所普遍接受的一种国家管理模式,根据国家自身的性质和实际请款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所必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在不断地法治化道路探索中逐渐取得的成就,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是假发展国情相适应的独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体现的是中国独特性之下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应该与其他理论系统的理念真理相呼应。

结语: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6篇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对我国法治理念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是自马克思的国家理念里推理出来的。他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首次表达了他关于法规法制的想法。中国现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带有中国特色,这些“特色”不容易直接在马克思主义权威作品里发现理论根据,所以生出某些疑虑,包含了法律本质的认知,马克思主义对此有三个基础观念:法代表了国家意志;国家按理是最强大的,在经济、政治上均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之意志都以它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可是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对此种社会所做的极少的那些描绘,中国的法律本质在学界备受关注争论,所争论的最大问题是法本身带有阶级性,可是中国早就没有被统治阶级了,如果依旧认为法律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那么最先要认同法律将消失,然后还要认同人民民主专制,造成人民民主专制和法的精神不相符合,此种论断将给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成带来消极影响。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使命。所以,阶级战争亦不再属于人民民主专制的使命,却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明确财产关系、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其实质则是保证我们社会的稳固、有秩序前进,将形态也转化成依法治国。因此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法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进步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视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为实际施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宣传法治精神,维持社会公平公正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对我国检察工作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管观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提出的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是检察工作适应现阶段形势的需要,是检察工作向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需要,也是切实提高检察机关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能力的需要。

在检察机关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作引导思想,是又一次加大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建造的强大措施,是保持检察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需求,重点加大检察理念建造力度,更全面的以科学理念来充实检察人员,引导其任务实施,这对坚定不移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深层次推动此种事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注重检察理念的建造。注重用理念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党派特有的政治长处,亦是我国党的优秀传统。人民检察制度建立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和法的理念当做引导思想,全面落实人民民主理念、民主集中制理念以及列宁法律监督理念,具备牢靠的理论基础。八十几年了,尤其是检察机关重建以后,于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我国党坚定不移的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和我国真实情况连接起来,不停综合整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实践经验,不停探究并解答什么是、为什么要实行、如何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等根本问题。所有研究检察理念的人都在不停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必要性、重要性和其宪法的定位,尤其是法律监察的本质、特性与职责用处等重要问题的探究,逐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念系统,给检察事业的前进找到了牢靠的理论基础。面临国内外形式的深层转变,检察机关应该进一步加大理论建造,进一步看清自身、充实自身、提升自身,于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推进人民检察事业的前进步伐。

第二,牢固把握正确方向。坚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引导地位。将其基本理念和中国现在的真实状况连接起来,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党从历史中整理归纳得来的基础理念,是我国稳步前进的唯一正确路线,更是检察理念建造应该紧紧追随的基本政治路线。增强检察理念建立,不仅应遵守人类法治文明的基本规则,还应展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满足其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及法治建设路线。这几年,检察机关在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实际过程中,不停加深对发展、实施理念的认知,产生了“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四个必须”这些主要思想观念。这属于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事业里的实际表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认知,更是其理论探究得来的重大结果。这一系列理论探究结果全面的解答了检察事业真实准确的发展及执法观念的基础含义、基础条件,给检察事业科学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理论基础及思想保障。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7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通过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建设内涵,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增强干部职工群众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为全力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努力实现冲刺全国百强、建成中等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三大目标”,提供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在“六五”普法工作结束时,使全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机制更加健全、设施更加完善、载体更加优化、产品更加丰富,法治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及公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产品和品牌。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教育、熏陶、示范、引导作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水平进一步提升,全体公民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使我市的法治文化建设走在市先进行列。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法治文化建设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党和政府理国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和集中反映,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全市公民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普遍养成崇尚法治权威、依法办事的习惯,真正使法治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有利于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有利于创造具有浓郁特色,体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强化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创新法治建设论坛建立举办机制,组织引导理论界和法律工作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科学内涵,探索法治文化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改进法治文化的传播方式,力求把法治文化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加强各类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画廊、法治文化街区及法治文化景观等法治文化阵地。全市将统筹协调,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建设四个法制教育基地、一个法治文化公园、一条法治文化街。每个镇(街道)建设一个法治文化长廊,每个村建设一个法制宣传专栏。将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要利用办公楼大厅、走廊、服务窗口等公用区域,精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文化墙,悬挂张贴法律名言警句和反映行业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要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逐步完善部门和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抓住村(社区)建设有利契机,加强村(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因地制宜设置标语牌、壁、景观,形象展示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法治警言等。市、镇(街道)和村(社区)法治文化公共设施齐备,方便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

(四)注重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充分发挥优秀文艺文学作品和优质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适时组织优秀作品征集评选等主题活动,把法治题材纳入文学文艺创作,鼓励、组织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治文艺、法治故事、法制漫画及法治书法、摄影等作品,不断增强法治文化作品的渗透力,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百姓受益”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搭建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平台,鼓励群众自我组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基层法治文化活动。

(五)开展法治文化传播活动。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全面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合作,努力打造覆盖广泛的法治文化传播平台,建立完善“普法网”,打造《与法同行》普法电视栏目,建设“法律百事通”手机短信发送系统,通过这些平台强化法制宣传。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巩固和发展新闻媒体的公益性法制宣传专题专栏专版,充分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牌、LED电子屏、触摸屏、宣传栏、宣传册、手机短信、公交(出租)车等加强法治文化传播。每年选择20部法制类电影巡回放映。提倡群众自发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积极组织参与省、市的“法治人物”、“法治事件”、“学法用法示范单位”、“法治文化示范点(区)”、“法制好新闻”命名评选。在全市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制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制书画展览等法治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四、组织保障

法治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有效实施、整体推进。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工作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切实将其纳入法制宣传教育总体规划,列入“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持久推进。要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量化指标,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确保法治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二)形成推进合力。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文体局、广电等部门牵头负责法治文化作品的研发、推广、传播;住建、城管等部门牵头负责各级、各类法治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完善;文联等相关部门牵头负责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历史文化发掘,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不断增强法治文化作品渗透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善于发现和利用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资源,鼓励社会各界文艺文学工作者、摄影书画爱好者、民间艺人投身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作品创作、文艺演出、故事宣讲专(兼)职队伍,充分激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创造力。

(四)完善工作机制。法治文化建设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需要健全各类机制作保障。要完善宣传机制,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其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要完善推优机制,培育和树立法治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法治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宣传法治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身到法治文化建设中来,努力壮大法治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要完善考核机制,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各地法治建设、普法宣传考核内容,定期对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开展检查,对工作组织有力、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对开展工作不力适时进行通报批评。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机关干部作风有新转变、服务基层能力有新提升,村级班子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新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新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新增强、农业产业化格局有新推进、化解社会矛盾有新方法、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有新突破的目标,为法治、文联事业和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活动内容

(一)共谋发展思路。市法制办、市文联要根据村情民意,为村级发展“理思路、找出路、定项目、增收入”,帮助村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致富”目标,充分发挥法制办和文联自身优势,结合村实际,组织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集体资产。注重引导相关企业、技术推广机构与村“联姻”,建基地,设协会,引资金,上项目,办市场。因地制宜创办一个带动力强、群众致富快的产业项目,努力实现“一村一品”。

(二)实施共建工程。

1、实施产业发展工程。结合村集库区、山区为一体的自然环境,以及以板栗、茶叶为主体,以杉木林栽植、毛元竹开发、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山场畜牧养殖等为辅的产业特点,指导和支持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扶持种养大户,培育农民经纪人,为农民解决资金短缺、信息不畅,科技含量不高等困难,提高产业竞争力。积极扶持宏达矿业公司开发铅锌矿,带动当地群众就业。积极扶持开发仰天洼馒头寨旅游资源,彰显生态优势。

2、实施科技培训工程。积极联系协调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村培养具备实用技能的农村新型人才。

3、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五个中心”要求,指导村党组织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功能。协助村推进公路、桥梁、农田水利、农民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进上营居民组农村示范点建设,彰显生态优势,美化生活环境,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4、实施干部锻炼工程。市法制办、市文联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机关初任公务员和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工作人员到村进行不少于4个月的实践锻炼,利用农村资源,培养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增长干部才干,增强服务意识。

5、实施困难群众帮扶工程。结合开展“党内温暖工程”、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党员志愿者服务等工作,组织法制办、文联党员、干部与村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按照结对群众所需,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每人要结交一名普通群众朋友,通过交友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信息,帮技术、找路子、扶志气,不断增强他们自身发展能力。

6、实施和谐共建设工程。市法制办、文联党员要结合走访慰问、下基层等活动,积极帮助村摸排矛盾纠纷,协助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和疏导、引导工作。对土地流转、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要深入群众中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协助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对涉法 人员符合法律援助的,及时协调提供法律援助,以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结合实际,协助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三、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市法制办、文联党组织要按照“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总要求,把实施“百千万”工程、创造争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等载体紧密结合起来,统筹部署,整体推进。村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定期将村情民意及时向法制办、文联党组织反映,共商发展对策。

2、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建双方党组织每年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切实做到共建工作常态化;建立共建活动日制度,每季度确定一天为结对共建党活动日,双方党员交流学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共建走访制度。市法制办、文联负责人每月至少利用1-2天深入村,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涉及民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对策、想办法;建立结对共建联络员制度。建立共建考评制度,将共建工作纳入法制办、文联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对结对共建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每季度一点评、每半年一小结,每年年终一总结,三年圆满完成任务,确保通过上级组织考评验收。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9篇

一、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的基本情况

1985年开设法律专业, 1992年以后为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又陆续开展了经济法专业、劳动改造法专业、涉外经济法专业等专科学历教育。1995年开办法学专业专科注册视听生教育。截至1999年先后培养了几十万法学论文联盟专科毕业生,为国家的学历补偿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6年起经教育部批准,法学专业开展了本科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每年培养了1500人,三年共计4500人。

开放教育1999年秋-2012年春累计本科招生585125人,毕业生388266人,授予法学学士学位14022人,获得学位的学生比例约占毕业生数的3.61%,目前法学专业在校生190376人。

2012年春招生,专科30626人,本科20959人,行政执法方向281人,法学双语专科1277 人、本科285人,蒙汉双语50人。

开放教育1999年秋-2012年春累计本科招生585125人,毕业生388266人,授予法学学士学位14022人,获得学位的学生比例约占毕业生数的3.61%,目前法学专业在校生190376人。

2012年春招生,专科30626人,本科20959人,行政执法方向281人,法学双语专科1277 人、本科285人,蒙汉双语50人。

二、对电大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与调查

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办开放大学, 就应该有专业, 就应该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这对于一般大学来说有的专业已经办了几十年,课程是成熟的, 或者说他们的任务是对原有的专业、课题进行完善、改造和提高。对于电大来说, 这是一个新任务。如何使电大的教师成功地转型到开放大学上来,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电大教师自己能否建设一流的精品课程,开出精品的专业是办好开放大学的关键。这些对电大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法学专业是我省电大从事开放教育以来开办的第一个本科专业,至今已经10年有余,总体来看,是适应我省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的,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法学为基础,主干课程为中国法制史、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国际私法、国际法、法律文书、商法、仲裁法、竞争法、证据学、劳动法、公司法、国家赔偿法、房地产法等(具体的课程设置详见《法学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件一)。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8学分,由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法律实习三个部分组成。为了总结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近年来的教学效果,为开放大学设计出更好的课程体系,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我省的4个地市级电大的法学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下发了16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调查表120份。

法学专业开设与课程设置调查表数据统计

(1)关于被调查对象的背景

在参与本次调查学员120人中,所有调查者中男性占66.3%,女性占33.7%。有23.6%的被调查者年龄在35-45岁,年龄在25-35岁占60.5%,还有13.1%的人在25岁以下,45岁以上的仅占2.65% 。本次被调查者的入学学历普遍为专科,占82.1%,本科学历的人分别为17.9%。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入学前为非法学专业,占69.6%。具备上网条件的占63%。对于学习方式78%的学员选择小组讨论学习。

(2)对于专业课设的必要性

所有学员,都认为有必要开设,理由是工作需要和法制社会的需要。

(3)课程设置情况和学生根据学习期间的收获,对相关课程的的评价

在回答“课程设置合理性?”这一问题时,91.5%的被调查者认为“合理”, 回答“教学内容实用性?89.9%的被调查者认为“合理”。10.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认为“难易程度合理性”的被调查者中,有81.2%的人认为合理,而12.8%的人认为 “比较合理”。

(4)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究竟应该掌握的知识

在回答“学习电大课程对自己的帮助”这一问题时,选择对“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多帮

转贴于论文联盟

助的人数最多,占了被调查者的9论文联盟6.3%。而对“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同样占了很高的比例。

通过对于上述调查结果的初步数据统计,以及对部分被调查者的实地访谈和交流,我们认为电大的法学专业设置是比较合理的,得到学员的认可,这些经验、优点,在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应当予以吸取和发扬。

三、探索开放大学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的目标要有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大法学专业从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办好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将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进一步明确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始终坚持按照“优化知识结构、突出法律技能培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应用能力”的原则,合理定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学习资源为基础,培养多层次的具有法治意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本科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和相关人文知识,能在司法机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根据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设定,培养要求主要是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法治意识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以学分银行为基础,实行宽进严出多层次的学习体系

文联法治建设总结范文第10篇

30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1982年宪法(以下简称82宪法)。30年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82宪法成??国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础,确立了国家与社会的价值观与目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何评价30年来宪法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治理具有什麽样的内在机制?宪法「後30年发展将面临什麽样的挑战?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一、宪法实施与社会基本共识

82宪法??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笔者认??,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宪法治理形成了社会共识,奠定了社会凝聚力的基础。经过30年的发展,执政党、政府、民众、学者与媒体在宪法问题上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这些共识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历史实践,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一)尊重宪法、维护宪法逐步成??国家价值观与文化

82宪法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至??重要的内容。这部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关於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这个讲话??起草82宪法确定了指导思想。他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果断地提出了修改宪法的建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问题,对起草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国家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都及时、明确地提出了意见,对宪法修改起了决定性作用。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就是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二)通过宪法治理,提出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的转型

2004 年9 月15 日,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作??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法治的理念引入执政活动中,高度重视宪法的地位,对於增进党的执政正当性、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作??执政党不断探索执政规律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标志着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的转变。

所谓依宪执政,就是指执政党依据宪法的规定、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治国理政,按照宪法的逻辑思考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汇集利益、表达要求、制定政策。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既要「依宪执政,又要「依法执政,二者互??表里。在现代政党制度下,执政党获得执政基础的基本途径是确立依宪执政的理念,并把执政党的奋斗目标与宪法原则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合宪性基础。包括在内的所有党内法规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换言之,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党内法规是无效的。而判断党内的法规是否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根本标准是宪法规范,即宪法规范是确定的、统一的尺度。

(三)坚持宪法的人性基础,树立人文精神,培育人权文化

在30年的宪法治理中,我们坚持宪法的人性基础,以人??本,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在国家生活中体现人文精神。

维护人的尊严是宪法存在与发展的道德基础。人应该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的人,与此相对立的是沦??客体的、没有尊严感的、附属於群体的人。宪法的目的旨在充分尊重与保障每个个体的主体性与尊严。在传统社会,人往往作??社会的附属而存在,在个人与国家的利益比较中,个人是无条件服从於国家的。在价值排序上,往往只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对正当的个人利益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形成了单纯以国家利益??核心的基本价值观。

通过30年宪法发展,人们认识到,宪法上的「人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抽象性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人的性别、民族、种族、肤色、出身、财产状况等而区别对待,每个人在宪法的视野中都是无差别的,因此是抽象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宪法上的人又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宪法论文联盟根据现实条件而合理地区别一些人,如给予弱势群体特殊关照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不论抽象意义上的人,还是具体的人,宪法上的人是一种独立的作??个体的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进展,「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和运转,立法民主化、依法行政、司法改革和进步,以及权力制约和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直到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并列??民主政治的有机部分,宪法与政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发展观和「以人??本的提出,更是将宪法与科学发展观在尊重和保障人的尊严与权利这一最大共识下统一起来。宪法的逻辑与精神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 ,2004年 「人权入宪後,宪法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我国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同时将「人权这样一个曾

转贴于论文联盟

经充满争议的概念写入宪法,表明了人权与宪法的特殊价值关系,以及国家政治理念的转型。「人权条款确立??宪法原则後,它将成??评价一切公权力的一项重要尺度。尊重人权,就必须坚决摒弃怀疑、抵触、反对人权的形形的错误思潮,牢固确立以人的尊严和价值、权利和自由??本位的现代宪法观。保障人权,就必须完善和发展宪法实施机制,将宪法规范具体落实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使之成??真正意义上的最高法。

(四)宪法实施是法治发展与国家制度完善的基础

宪法实施是将宪法文本落实到社会生活、国家政治生活中去的一套观念和制度。宪法实施的目的是发挥宪法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约束力,凝聚共同体的价值观,促进国家发展,保障人民权利。

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宪法监督体制的运作提供了统一的基础。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体系。

在宪法实施中建立了统一的备案审查制度,??国家法制的统一提供了有效保障。如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人大和它们的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了进一步规范有关法规的备案审查制度,2000年《立法法》颁布以来,国务院先後制定了《规章制定程序条例》(2001年)、《法规规章备案条例》(2002年)等。《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对规章的备案机关的审查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并赋予特定主体违法审查的建议权。如第35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公民个人认??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国务院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研究处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对有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工作程序做了具体规定。

(五)宪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统一基础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加强立法,建立完整、科学的法律体系,是宪法实施的重要方式。

法律体系呈金字塔形,宪法位於塔顶,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其法律审查的功能可以确保建立和维系法律体系的基本秩序。法律体系呈何种情形取决於宪法权威、立法观念、立法权限、利益导向等因素。法律不尊重宪法,立法观念水平参差,立法权限杂乱无章以及立法过程中的不正当利益的驱使,必然导致法律体系紊乱、法律规范冲突,破坏法律体系的一体化。强调宪法的法源性质和根本法地位,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支配和统率作用,维护法律领域的基本秩序,是国家法制统一和宪法秩序的根本保障。

二、当前宪法治理面临的挑战

对82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其贡献,也要

转贴于论文联盟

正视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随着社会的变迁,上至公共权力活动,下至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宪法问题浮出水面。这既??加强宪法实施带来契机,也??宪法发展带来新挑战,中国社会中的宪法问题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必须承认,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与社会共识相违背的现象,宪法治理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人们普遍认??,法治之治是规则之治,宪法文本应该得到尊重,但在处理问题包括决策的时候,有时会不自觉地回避规则,试图通过所谓「潜规则来解决问题。宪法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条文,都是制宪者根据人民的意志而反复思考、反复推敲後写入的。不尊重宪法文本,就是不尊重我们的制宪历史,就是无视中国的传统与道路。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通过司法裁判,公正化解纠纷,实现个案正义的法律效果,进而实现社会正义的社会效果。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上,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法制轨道内解决矛盾冲突的共识。要做到让民众「信法不信权、「信法不、「信法不信闹,还需进一步普及宪法价值,以宪法??根本约束公权力,一方面将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轨道,保障基本权利,并由此赋予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另一方面要尊重和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与尊重宪法文本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公务员的宪法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树立宪法权威,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大量存在。

宪法实施不仅需要制度的支撑,更需要宪法意识深入人心,使民众与公务员都树立牢固的宪法理念。宪法实施首先不是一套技术,而是一套价值与理念。技术是权宜的,不能触及人心。宪法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公共生活,或者说??一种群体的生活方式提供合理性与期待性,因而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对於宪法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当前宪法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调整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没有很好的约束公权力,当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也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济。宪法实施状况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与落实宪法本身的规定还有差距。

三、宪法实施机制的完善与宪法治理的转型

经过30年的宪法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关注宪法的未来发展,期待通过宪法实施带来美好生活。全社会要认真对待宪法,让宪法蕴涵的国家、民族的价值与共识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以宪法的力量建立、?I卫并发展社会共识。须知,没有社会共识的社会是可怕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而宪法实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宪法实施是维护社会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与过程,宪法实施状况决定了转型时期能否在根本价值层面上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此,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坚持核心价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在国家治理中依照宪法办事,发挥宪法的根本法功能。综观世界各国的宪法实施制度,无不是与其本国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相联系。中国的宪法实施,必须考虑中国的体制与本土资源。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框架,如果脱离这一基本背景,任何形式的宪法审查制度都难以建立。

第二,执政党依宪执政是宪法实施的关键。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执政党「依宪执政的观念有了一定提高并逐步成??自觉行动。但由於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执政党的宪法意识与宪法要求相比还有距离。在强化依法执政观念时,必须高度重视宪法在执政中的作用,理顺宪法与执政党活动的关系。

第三,发挥国家机关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宪法的规定主要靠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去执行。进一步贯彻执行宪法,保障宪法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一切国家机关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职权,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第四,重视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和遵守宪法的作用。认真执行宪法、拥护并模范遵守宪法,是《公务员法》规定的成??公务员的基本条件,也是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上一篇: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法治建设经验做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