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

时间:2023-02-26 01:14:24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1篇

拉斯克奖很重要吗?用科学家的语言来解读的话――拉斯克奖是生物医学界世界级最高大奖,是个分量极高的奖项,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正当人们纷纷祝贺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时,在获奖感言中屠呦呦平静地说道:“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

千万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其中蕴含着屠老的“求是”情结。

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原本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81岁了还坚持工作,至今仍承担着很多课题,带研究生。在她的老同学、老朋友的印象中,“她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她具有一个科学家应该有的美德,那就是有什么想法敢于直言。”“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留须拍马,比如在会议上或个别谈话也好,她同意的意见,马上肯定;不同的话,就直言相见,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为了研究青蒿素,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用了40年的时间,期间还历经了“”岁月。默默攻关几十载,一朝获奖,名利面前,便生嫌隙,各种各样的议论一下子都冒了出来:诸如,“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是重视个体,还是重视团队宁”……

面对疑问,直言不讳的屠呦呦曾对媒体表示:青蒿素的事乱了,大家都要说是自己弄的,实际上这可能吗?科学就应该讲究实事求是,所以呢,我就不想再谈这些问题了,你要是信任的话,就相信我的那本书(编者注:《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那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这本书实事求是,是根据事实写的。

实事求是――这真的很重要。我想屠呦呦的解释和她的获奖感言也都基于此。

最难能可贵的是,针对目前一些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疟原虫已经出现的情况,屠呦呦说:“像这一领域内的其他研究人员一样,对最近一些报告中提及的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疟原虫的出现,我深感忧虑。世卫组织为此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建议为避免出现这种抗性,须停止单一使用青蒿素的治疗方法。一些地区大规模使用青蒿素作为预防疟疾的做法确实让我感到忧虑,这是产生药物抗药性的一种潜在因素,我希望国际社会采取一些负责任的措施,规范疟疾治疗方法,停止对青蒿素的药物滥用。”

这就是屠呦呦的“求是”情结――相对于社会上的质疑或纷争,她更关心的是青蒿素如何科学使用的问题。

毋庸讳言,1967年中国启动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全国各地不同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正如国内医学界人士指出的:当年的青蒿素项目,的确是几百位科学家集体参与的结果,而屠呦呦的发现起了关键作用,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过去国家情况特殊,不太肯定个人的贡献,所以其成果将近40年在国内没有被得到公认。

那么,如今面对屠呦呦获奖,我们是不是也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呢――即“不要简单地英雄崇拜,更不应否认其他人的工作,因为在这背后,还有一群‘无名英雄’。”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2篇

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当这位8l岁的老人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一场“军民联合的大项目

如今屠呦呦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参与的是一场“军民大联合的项目”。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投入其中,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疟疾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约33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2.5亿起疟疾病例和近100万例死亡。二十世纪50年代,WHO启动了一场旨在根除疟疾的计划,但进入60年代,很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疾病治疗陷入困境。

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的全新药物。美方联合英、法、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机构研究新药,越方则寻求中国帮助。1967年5月23日,代号为“523”的绝密项目应运而生。

1969年,当时还是中医研究院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523项目”分两个组开展抗疟药开发工作:西药组和中药组。1970年后。由于中国已能生产并向越南提供复方化学抗疟药,生产供应不再紧迫,项目重点遂转向了中草药。

屠呦呦开始查阅古代医书和民间药方,“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她的视野。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两千年前的古医书中就有记载。

屠呦呦的研究组收集了2000多个类似的药方,从包括青蒿在内的200种草药中获得了380多种提取物。

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当时,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或者毒性大、副作用剧烈,或者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大量实验发现,一开始,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可在之后的实验中,这一药效却未重复出现。

古人的记载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将青蒿泡在水中后“绞取汁”,屠呦呦突然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她重新设计提取过程,将水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才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她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

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索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

1979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说。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工作至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年后,55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在老同学的回忆中,人们才能找到这位科学家更清晰的形象。她小时候长相“蛮清秀”,生活上却特别粗线条,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婚后不太会做家务;有一次坐火车出差,她在中途停靠时下车走走,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

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幕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记者们在很长时间内竟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摘下老花镜,认真地说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纽约时报》援引WHO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当然也有争议随之而来,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将集体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3篇

这是我国本土学者首次获此科学类诺贝尔奖殊荣,因此在各社交媒体上,国人大都为此欢欣鼓舞。然而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传来,照我看来,都有点站不住脚。

其一,有人认为,青蒿素是集体努力的成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为何把此奖授予屠呦呦一人?青蒿素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这是事实,屠呦呦本人在获奖后发表的感言中也首先肯定了这一点。然而,作出关键发现的小组是她领导的,而且是她第一个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发,想到用乙醚来提取青蒿素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他们担心这一药物是否安全,因此她和两位同事以身试药,结果表明药物不会有不良后果。凡此种种事实,也充分说明颁奖方这样决定是有充分依据的。

其二,有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与中医药没什么关系,这就更有点匪夷所思了。明明我们中国人几百年以来一直使用蒿属植物来医治疟疾和其他发热症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更是通过阅读中医古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触发了灵感,尽管最后的提取用的是现代科学方法,但怎么能说与中医药无关呢?

当然,从这里可以引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无疑是一座宝库,但要让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造福,那么中医药本身需要实现现代化。今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一方面,我们要像屠呦呦那样,从中药中发现能治病救人的有效成分,从而推广到国外,为世界医学界所服膺;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好地总结某些确有疗效的验方,做成成药,加以推广,而不要让其他国家把我们的古方拿去后做成药,反而在我国畅销。

此外,有人曾认为我们中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方设药的方式无法准确判断疗效,因此不能使之现代化。但我们的中医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刊12月号就将介绍他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而且完全按照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作对照治疗,取得的结果相当有说服力。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4篇

获奖者屠呦呦已经是一个年届耄耋高龄的老人,此前在国内几乎寂寂无闻,头上也没有两院院士的耀眼光环。2011年8月22日,由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等人在科学网上的一篇引起热议的博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她和另一位同样寂寂无闻且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张亭栋开始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 成就终于获得公众认可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屠呦呦一直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一座金色的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的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了这张陌生的面孔。 她不是院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博士头衔,甚至被戏称为“三

无科学家”。她多年默默无闻,在青蒿素科研领域上做出了关键贡献,

最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

可她却成为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业内誉为“美国诺贝尔奖”。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无怪乎外界评价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评审委员会将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这位中国科学家,以表彰她在研发抗击疟疾药物方面作出的贡献。“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拉斯克基金会在获奖人介绍中评价说,“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

颁奖典礼上,台下观众向这位老人报以热烈的掌声,可在中国,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认可。当她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台前时,这位81岁的科学家的感言仍然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屠呦呦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特殊年代成就了屠呦呦与青蒿素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在大学里,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屠呦呦在1970年代参与了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是源于当时战争的需要。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和越南部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热带战场上均受到了疟疾的困扰。疟疾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四五倍,这使得军队战斗力严重受挫。美国随后便以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院(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为中心,联合多国研究机构和药厂投入抗疟的研究中。而越南方面则求助于我国。在主席、总理的关心之下,1967年5月23日,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并会同卫生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此后,“523”就用以指代此次疟疾防治研究项目。

按照当时的部署,“523”项目分了几个研究组,其中临床研究组赴疟疾疫区,观察先期研发出的疟疾预防药的效果;中医药组一方面查阅文献,一方面深入民间,寻找治疗疟疾的秘方和验方,采集中草药样品,有时还在疫区就地试用观察;还有化学合成药组,与药厂合作,进行合成、筛选新药的工作。

1970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组。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屠呦呦正在为提高青蒿素的抗疟疾能力进行研究

根据她2009年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记载,当时他们共筛选了两百多种中药,并终于在1971年10月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药青蒿抗疟的突破。后来又经去粗取精,于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疟单体――青蒿素。

1973年,青蒿素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后来,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也从黄蒿中获得了青蒿素结晶。同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着手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工作。1975年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确定了青蒿素的确切结构,后又在1978年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1977年的《科学通报》介绍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9年在《化学学报》发表的《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又更详细地介绍了青蒿素的相关化学反应。

人们一度认为,抗疟药物的结构中必须有含氮元素的环才能有效,但青蒿素却完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这种新结构的抗疟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学界的对喹啉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并在过去30年里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在非洲,由屠呦呦主持研发的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商品名“科泰新”),广泛用于抗疟治疗,被誉为“神药”。有人甚至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叫“科泰新”。

甘愿以身试药的“三无科学家”

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她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还曾经因为在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工作,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都积极主动地完成。

当年的科研人员们的献身精神,在屠呦呦和她团队人员身上等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极有可能对自己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但是她们依然义无反顾。“我们需要尽可能快地证明这种好不容易发现的治疟药物的临床效果。”回忆起当年的行为,屠呦呦说。

也许正是由于青蒿素的研究源于那个特定的时代,又是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集体中。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当年是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

屠呦呦的成就一直没有为公众所认知与认可。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5篇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高度评价了青蒿素的发现。正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评选将屠呦呦的名字第一次推向了幕前。但当时,不少国人注意到,这位被世界认可的卓越女科学家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直到71岁才被评为博导。网络上,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这之后,她仍然保持和坚守着她几十年的沉默。又四年之后,她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变成了零,不负众望地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站上了科学荣誉的巅峰。屠呦呦仍然语气平静:“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屠呦呦的几句话,便将时间拉回到那个秉持集体主义的特殊历史时期。绕不开的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慢慢被揭开,只是在那个年代,屠呦呦作为科学家的人生无法因其贡献而闪光。

那是在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不慕浮华,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在做到青蒿这一步时,屠呦呦几乎把可以用的药都筛完了,200多种中药,380多次提取试验。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

在1979年发表的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中,包括屠呦呦在内的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在30多年后,“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都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针对这一争议,拉斯克医学奖给出了解释,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而诺贝尔奖也似乎是这一争议的回应。

面对荣誉所带来的争议和非议,屠呦呦则选择了以沉默来回应。获得诺奖后,她在向外界表达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字里行间,淡定从容。波澜不惊之中,浸润着质朴情怀。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6篇

(1)请你打开你的“积累库”,点击两个含有“猴”字的成语。

A.

B.

(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成语的含义。

袁世凯在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沐猴而冠,妄想登基做皇帝,结果在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遗臭万年。

(3)请参照下面歇后语的示例,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补全歇后语。

示例:猴子偷黄连――自找苦吃

A.猴王闹天宫――

B.猴子吃辣椒――

C.猴子爬竹竿――

D.猴子照镜子――

(4)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列申猴岁联。

A.紧握羊毫留青史

B.

猴王喜闹庆新春

C.回首羊年呈喜庆

D.

猴捧仙桃祝寿康

(5)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孙悟空得名“美猴王”的缘由。

2.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此之际,班级组织了以“走近屠呦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新闻,在横线上为其撰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消息:昨天傍晚时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生于1930年12月30日的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同时荣获了该奖项。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选自2015年10月6日《新民晚报》)

(2)下面文字是屠呦呦的获奖感言,请你认真阅读之后,从中提取一个重要信息。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3)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获诺奖的屠呦呦如是说。

材料二: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屠呦呦带头试服,不怕染上中毒性肝炎;为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在海南疟区奔走于高温酷暑之下,喂患者服药。

(4)屠呦呦获诺奖,令我们倍感振奋。校团委责成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屠呦呦,请把你的采访问题写在下面。

(5)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评价屠呦呦获奖的重要意义。

3.一所中学拟组织主题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图是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含义。

(2)请你为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提出三条建议。

4.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一所中学九年级(2)班举行“校园禁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仿照示例,帮助他们策划一个相关活动。

活动一:举行“无烟世界,清新一片”签名活动。

活动二: 。

(2)请根据下面“无烟学校”宣传画的构图,为其拟配一句宣传语。(20字以内)

(3)下面是一副戒烟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

下联: 。

(4)阅读下面材料,提取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三分之一,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从材料一、二、三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5)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

【参考答案】

1.(1)示例:猴年马月;猴头猴脑 (2)沐猴:猕猴。猴子虽然穿了衣服,戴了帽子,但仍然不像人。比喻人面兽心,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名位的小人。 (3)A.大打出手 B.抓耳挠腮 C.上蹿下跳 D.得意忘形 (4)示例:A.奋挥猴棒辟征程 B.羊角扶摇辞旧岁 C.举眸猴岁报平安 D.羊辞旧岁留祥瑞 (5)示例:在花果山上,众猴约定,谁敢先进水帘洞,就拜谁为王。结果孙悟空率先进去,又把众猴都带了进去,所以众猴拜他为“美猴王”。

2.(1)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奖 (2)示例一:荣誉属于集体。示例二: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 (3)示例:任何的科学创新看似机缘,其实来自非凡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中国人要追求的目标不是下一个诺贝尔科学奖项,而是带给人类另一个令世界惊叹的礼物和祝福! (4)示例:屠奶奶,您好!我是×中学校园小记者×××,首先祝您荣获诺贝尔奖!请问您获奖的理由是什么?获奖之后的心情如何? (5)示例: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3.(1)标志由“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中英文和五根象征网线的线条组成的字母“C”图案组成。弧线内弯曲代表着保护和防范,也正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宗旨所在。(2)示例:从源头监管网络暴力、色情及不当言论;对青少年如何正确上网加以引导;编印网络安全知识手册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7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中国民众才第一次注意到这张陌生的面孔。

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拉斯克奖一直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它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获奖消息传到国内,荣耀背后,一个和“两弹一星”齐名的“523”项目开始浮出水面。

缘起“523”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政府曾公开,1967年~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数十万人。疟疾同样困扰着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焦虑中的越南开始求助于中国。

1967年的中国,正值“”期间,和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是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 在北京召开。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最初的“523”任务中,有尝试中草药和针灸抗疟功效的研究小组,却没有中医科学院的参与。直到1969年,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医科学院加入,屠呦呦也随之参与了项目。当时她38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成分并不是新鲜主意。1941年,来自上海的药理学家张昌绍就曾尝试利用中药常山治疗南部沿海地区流行的疟疾,1946年和1948年,他分别在《科学》和《自然》上报道中药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疟作用。不幸的是,张昌绍于1967年自杀,而另一些原本致力于此的科学工作者正被关“牛棚”、靠边站。

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走访遍了”。

在这个过程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

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至关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说。

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同样参加了“523”项目的李英回忆说,当时研究人员都知道,解决抗药性,关键是寻找与已知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有效化合物。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要么毒性大、副作用剧烈,要么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

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素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

这些同步进行的研究,在今天引发了成果归属的争议,可在那个讲究集体的年代,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

1977年,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发明,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在国际上,一般而言,如果在发明成果公开发表之前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此后将因为“不具备创造性”而不能再行申请专利。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也因此失去国际专利权保护。

“为什么要把青蒿素的成果技术过早地公开发表而不申请专利呢?”由“523”项目部分负责人和老科学家在2006年共同出版的专著《迟到的报告》,回应了这一问题:“我国当时尚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在那个年代里,把研究成果写成,为国争光是科技人员的唯一选择。”

同学眼中的“三无教授”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其智慧的光芒。

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高中毕业后,大家都考到了北京,陈效中考上了清华大学,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读的是生物药学,当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55年里,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中药研究所。

“屠呦呦是我的老朋友,我们是同一代的科学家。都是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的,说起来还是我‘师姐’。”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

“可以说,她对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现在也承担了很多课题,还带研究生,非常值得尊重。”在李连达看来,屠呦呦是那种持之以恒的科学家,不浮躁、不像有些科学家什么时髦就搞什么。而原本屠呦呦在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81岁了还坚持工作。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也是陈效中的好朋友,他毕业后到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曾经暗恋的对象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了,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都很出色,大女儿在英国,现在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小女儿很活泼,现在北京。”陈效中说,“李廷钊现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家里的事都是老李管,他是个很好的丈夫。”

说起屠呦呦,陈效中说了几件趣事:

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有条理。同学们见了都笑话她。成家后,买菜、收拾家务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她丈夫做。

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到宁波开会,她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 她在青蒿素研究上,花费了无数精力。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年长期做实验有关。加入“523”项目的时候,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就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年后,55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除了几位同样参与“523”项目的研究人员,很少有人会提起屠呦呦。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

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台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媒体在很长时间内竟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没有太多表情。她戴上老花镜,拿起稿子认真念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据《时代周报》《新京报》相关资料整理)

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

相关链接

谁发现了青蒿素

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是为了宣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功劳而写的,并不是为了全面介绍中国的青蒿素类药物而写的。“许多部分歪曲历史、无视当今现实,严重误导读者,影响极坏。应当给予揭露和澄清”。

李英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中国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医研究院用屠呦呦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并有毒副作用。而云南药物所罗泽渊等人提供的结晶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桥等人的临床验证,证明确实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有效。

那么,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

李国桥说,提取出结晶不见得就是青蒿素。因为青蒿里面有7种结晶,只有一种是青蒿素,只有肯定了临床效果的才是青蒿素。如果临床上拿不出效果来,这种结晶就不是青蒿素,问题就出在这里。

不仅如此,李国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云南方面并没有采用屠呦呦的乙醚提取方式,他们只是受到北京中药所的启示。因此双方的“提取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各有各的方法,云南当时选用的是溶剂汽油等有机溶剂,使用以后就有粗结晶出来了”。

尽管青蒿素的发现者曾存在很大争议,但正如全球最大的、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的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所说,“屠呦呦创造了用乙醚来制取青蒿素的方法,这是最原创最重要的发现,后来对青蒿的研究贡献也很多,但都是‘锦上添花’。”

1. 屠呦呦(前排中)与2011年拉斯克奖评委和获奖人员合影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8篇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神奇物质,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衷心感谢为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她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屠教授的成就是所有传染病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屠教授作出了主要贡献,值得获奖,”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在出席颁奖仪式时对记者说,“这也是中国传统医药可以引导发现青蒿素这样有用化合物的好例子。”

全球医生组织执行董事和中国办事处总代表时占祥说:“这也给投入医学研究的后来人一个重要启示,医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和漫长的验证历程。能在国内外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树立朴实的理念――治病救人和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升华,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屠呦呦的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座奖杯。

[青蒿素的发现]

■ 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

■ 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

■ 1971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屠呦呦查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时有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190多次失败后,终于,用乙醚制取的191号样品,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 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 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高度评价

[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疟疾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23日在日内瓦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 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据悉,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五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拉斯克奖]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9篇

191号样本的惊喜

屠呦呦获奖,同时火了的,还有《诗经・小雅》,被称为预言经――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26号,父亲为其在《诗经》里寻了个名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951年,屠呦呦进入北京医学院生物药学系读书,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的五十五年,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北京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而她事业的春天是在新中国最为严寒的那十年。

1969年1月,全国抗疟工程总指挥部“523办公室”将“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下达给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屠呦呦那年39岁的,丈夫李延钊正在“五七干校”接受“学习”与“锻炼”。她将两个女儿交给母亲,开始了抗疟的科研工作。

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在那个资深科学家大部分已被打为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三个月,从两千多个药方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100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这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

无数委屈和磨难合成青蒿素

要提取青蒿的精华,需要设备。没有设备,屠呦呦和几个同事自己动手,从市场买来七口大缸,在缺乏通风设备的陋室里,用一种挥发性很强、具有一定毒性的溶剂浸泡青蒿。工作室污染严重,挥发性气体危害身体,一旦肝脏受损,将是终身遗憾,但屠呦呦毫无办法。日久天长,加之劳累和缺乏营养,屠呦呦染上了中毒性肝炎,肝功能坏到蛋白倒置。

1971年,屠呦呦成功地提取到青蒿素。鼠疟实验抑制率100%;猴疟实验抑制率仍是100%;再试,依然如此。屠呦呦打算用在临床上,有关领导批准了,但有人贴出了“大字报”,声称屠呦呦的实验工艺有问题,用具有一定毒性的溶剂浸泡青蒿,这样提取出的青蒿素,说不定也含有毒性,不可用于人类。甚至有人把浸泡青蒿的溶剂喂给猫狗吃,让军代表亲眼看着猫狗食用后抽风至死的惨状。治疟的临床基地在海南,当屠呦呦联系做临床实验时,那边的医疗队拒绝了。

屠呦呦气愤至极。她找院领导、找党组织、找军代表立下“生死状”,说:“先拿我做实验,后果自负,一旦证实此药无毒,临床的事情领导必须立刻予以放行。”

倔强的屠呦呦吞下实验药,一次、两次……直到所有人信服。如此悲壮的一幕,打动了同事,他们也跟着屠呦呦一起临床验毒,最终封住了谣言。

在那个特殊时期,“知识产权”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论文不需要个人署名,新的发现迅速变成了集体财富。1972年3月8日,在南京一次会议上,以“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为题,屠呦呦汇报了自己在青蒿上的发现。很快,云南和山东等数个研究小组借鉴了她的方法,对青蒿进行研究。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最初发现者屠呦呦的名字。“青蒿素”的名称也是来自那次会议,这为日后的争议埋下伏笔。

迟到四十年的认可

此后近四十年,青蒿素在国内外治病救人,而其发现者究竟是谁,一直模糊不清。

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传染病专家路易斯・米勒与同事开始调查青蒿素的最初发现者是谁。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在化学领域的期刊Molecules上发表了一篇“社论”,明确指出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于屠呦呦。201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泰国玛希隆大学授课的尼古拉斯・怀特因在疟疾研究方面的杰出工作,而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奖,然而并没有中国的科学家与他分享这个荣誉。次年,米勒与同事在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他们的调查结论:“我们的发现毫无疑问地显示,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屠呦呦。”

同年9月3日,屠呦呦获得了医学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拉斯克奖。这个奖项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屠呦呦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科学家。直到此时,她的名字在中国才开始被广泛知晓。这一年,她已经71岁,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没有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这份荣誉也将屠呦呦再次推向了争议的舞台。一些人认为荣誉不应该属于她一个人,毕竟当年那么多人参与“523任务”,而且许多单位都获得了国家科委的国家发明奖,屠呦呦不过是接力赛中的一棒而已;青蒿素的发现应该属于整个团队,而不是团队中的某个人。

而拉斯克奖以及诺贝尔奖的评奖标准是:即便有大量人员参与的领域,通常情况下都能追溯到一个起始点,那时只有几个人,是他们点燃了火种。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委露西・夏皮罗如是说:“人类药学史上,像青蒿素这种缓解了数亿人的疼痛和压力、挽救了上百个国家、数百万患者生命的科学发现,并不常有。”而屠呦呦对这迟到了四十年的认可,异常平静。同人类的健康相比,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在争议中淡定

事实上,无论是青蒿素的发现,还是它带来的荣誉,都始终将屠呦呦置于风暴中心。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一所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因为争议颇多,这笔钱至今未落实。

2009年,屠呦呦出版了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但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马上有人撰文批评她: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自己研究小组其他成员的作用。他们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的研究组在523中的作用,夸大了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

曾有段时间,屠呦呦把中药研究所的原始材料收藏在自己家,不给其他人看。如此“蛮横”却从不解释,任由外界拿她的“情商”与“高冷”做文章。只有她自己知道青蒿素的胜利之果险些被强行掠夺。

1981年9月,屠呦呦接到某主管部门下达的通知,要她撰写研发青蒿素的报告,介绍给一批外国专家。按说这是中国的知识产权,应予保密或申请专利保护,怎能轻易示人?但屠呦呦反对无效,她被告知这是涉及国际关系的“政治任务”。

1981年10月,国际会议“青蒿素专题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幸运的是,以世卫组织身份访华的6位专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听了屠呦呦的报告后,委托美国一个医学实验室做检验性“复核鉴定”。实验人员用美国本土一种类似青蒿的植物替代了青蒿,失败的结局不言而喻。结果,6位专家怀疑青蒿素的科学性。按照他们的思维:如此重大的一项发明,谁不去申请专利保护?能如此轻易、无偿地提供给外人?

与此同时,很多人拿着这项技术和外商合作,企业办得热火朝天。屠呦呦继续在其简陋的实验室里,和青蒿素在一起。很多药企把抗疟药当预防药宣传,一听说有人去非洲或雨林,就让先吃抗疟药,时间一长不就产生抗药性吗?不就毁了抗疟药吗?屠呦呦必须与时间赛跑,研制出延缓疟原虫的抗药性复方。

这些委屈,屠呦呦默默承受。对于自己的“三无”,屠呦呦也曾努力过,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有人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太直率,总讲真话,不会奉承,“情商有硬伤”。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选择了屠呦呦。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她的评语是:“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这一年,屠呦呦85岁,深受多种疾病困扰,生活琐事皆由老伴帮忙打理。

屠呦呦获奖感言范文第10篇

40年来,屠呦呦只有一篇发表于1977年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和一本出版于2009年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在圈内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正是这样的屠呦呦,用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精神,终在人生的耄耋之年摘得这一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奖项。

从传统中医学里获取灵感

青蒿素,源于1967年启动的一个集全国科技之力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从药材筛选、有效成分提炼、临床实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青蒿素的发现发明过程犹如众多科研人员环环相扣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功不可没。

那么,究竟谁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与疟疾曾经展开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屠呦呦之前,相关的诺奖就有三个,分别是:1902年,发现疟疾经由蚊虫传播的英国军医官罗斯(Ronald Ross);1907年,发现疟疾病原体是血液中的疟原虫的莱佛兰(Alphonse Laveran);1948年,发现DDT是灭蚊良药的瑞士化学家穆勒(Paul Hermann Müller)。但是,根治疟疾的良药一直没能研制出来。所以,至今天,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100多万人因此死亡。

在发现青蒿素之前,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主要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死亡率急剧增高。

1961年5月,美国派遣军队进驻越南,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就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越南则求助于中国。1967年,在主席和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故项目的代号被定为“523项目”。

我国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但没有取得阳性结果。面对失败,科学家们没有退缩,他们重整旗鼓,继续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在这探寻新药的一拨又一拨浪潮中,传统中药青蒿脱颖而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周维善院士说,“青蒿是一株救命草。找到它的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

作为“523项目”课题攻关组组长,屠呦呦开始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她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相关试验。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当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时,《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青蒿里有青蒿汁,然而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屠呦呦说。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屠呦呦回忆。

1971年10月4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青蒿里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她老伴儿李廷钊如是说。

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

发现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的提取物仅仅是第一步,而接下去青蒿素的发现又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在各级“523办公室”的有效管理和协调下,北京中药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分别独立地完成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的分离以及初步临床试验。如同接力赛一样,在青蒿素结构测定过程中,有机所从化学角度,生物物理所用X线单晶衍射,北京中药所从中协调,“523办公室”整体掌控并集合其他单位的设备及人力资源进行支持,可谓举全国之力分工协作。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用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在各地区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工作座谈会上对“523任务大协作”的评价来缩影青蒿素成功发现过程中的协作――若一定要确认在青蒿素发现中个人的贡献的话,如同田径比赛中多人接力赛,屠呦呦是其中的冲刺人。

本土出生、教育、成长的中国人,屠呦呦得到了世界科学的认可和最高的奖励,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国科学界实现了零的突破,”有媒体如是评论,“相信在屠呦呦获奖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不相信自己培养的科学家能够得到诺贝尔奖。”“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所发明的青蒿素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也有人说,“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从根本上摘掉‘中医不是科学’的帽子。”中医药科学吗?长期以来,很多人反对中医药,认为中医药是一种文化,不是科学。然而,以屠呦呦为代表的团队在攻克疟疾这一世界顽症的过程中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地展现中医的无穷魅力,更为中国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能够造福人类的路径。

抗疟疾青蒿素药物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迈向世界医学巅峰的第一步,青蒿素也是我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至今她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面对媒体,她目光坚定,语调从容:“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带着几分吴侬软语的方音,“希望我的获奖带来新的激励机制,激励科技工作者以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传统中医药,更好地为世界人民造福。”

上一篇:校庆感言范文 下一篇:优秀员工感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