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5:11:31

铁凝散文

铁凝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凝 文学创作 生活

作为当代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小说家,铁凝的作品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其作品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作家无时无刻不在流露出对生活的观照。作家以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挚细腻的体悟,向读者呈现出不同的优秀作品。铁凝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一点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所应具备的。

一、铁凝生活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农村生活,家庭日常生活,以及童年记忆和家族记忆是铁凝文学创作的三个源头。

谈起铁凝的生活经历,不得不提的是她四年的农村插队生活,可以说这四年的时光为铁凝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夏, 铁凝怀揣着自己的作家梦下乡来到了河北博野县张岳村,在这里她度过了自己宝贵的四年时光。铁凝用“真是后怕”[1]215来形容自己的这次下乡经历,当时城乡差别很大,铁凝在农村也没有任何亲戚,自己的名字也从自家城里的户口本中抹掉了,能不能回到城里工作也没有保证。母亲因为担心铁凝到农村吃苦受累坚决反对,而且当时北京的一个部队的文工团决定招铁凝当文艺兵,铁凝也没有必须去下乡的压力,尽管如此,铁凝还是选择了下乡,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还是个孩子的铁凝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对文学的热爱之情。“我之所以放弃了当兵,我想还是因为文学的吸引。我觉得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家,如果没有对乡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你不屑于去了解,你可能会写出漂亮的小说,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不会真正刻骨铭心地了解中国这个民族和这个社会。”[1]216

在农村生活的这四年时间里,铁凝真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与爱。乡下一位叫素英的姑娘看到铁凝手上因劳动而起的血泡怜惜地哭了,素英的哭把铁凝给吓坏了,铁凝本因这血泡而有一种炫耀感,一位非亲非故的姑娘这样对待自己,铁凝着实感动了。“正是乡村女孩子对我的接纳,成全了我在乡村,或者我在生活中,看待人生和生活的基本态度。” [1]224

铁凝的家庭氛围也特别民主。爸爸是一名画家,妈妈是一名音乐教师。父亲曾试图开发铁凝的画画天赋,可是铁凝却偏偏对图画下面的文字感兴趣,对此父亲也没有强制铁凝。当年仅16岁的铁凝写出自己的处女作《会飞的镰刀》时,父亲感受到女儿的文学才能后便反复询问女儿的兴趣,得知女儿确实对文学感兴趣后,父亲办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那便是带铁凝去见大作家徐光耀。也正是这一次的经历铁凝才有了文学创作的信心与激情,“你写的已经是小说了”,一句简单的评价却给予铁凝巨大的鼓舞与信心,从此铁凝自信地走上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二、铁凝散文创作对生活的观照

文学源于生活这一点在铁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坚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铁凝“在散文创作中,爱和美的主题从未停歇,秉承着对人类永远的体贴和爱的宗旨,她的散文透露出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2]铁凝文学创作关照生活,不仅体现在她取材的生活视角,还在于她更关注生活的本真。

铁凝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生活中细小的波动便能促成铁凝的文学创作。取材于生活小事却能表达深刻的内涵。《风筝仙女》主要讲的就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放风筝的小事,可是铁凝却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与真切的体悟,融生活与深刻的思考于一体,向读者展示了欢乐的真谛。“我的风筝在风筝里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尽管风筝便宜,作为她的主人“我”还是满怀期待地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正是这活生生的风筝“给地上的我们带来愉悦和吉祥的话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那位“钻戒”青年放风筝的态势,“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还是特意订购的,线拐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钻戒”青年一脸不屑,当随员替他将风筝放上天后,他才接过线盒拎住。这样前后“我”和“钻戒”青年放风筝不同情形的鲜明对比,以及后来“我”风筝的断线,“仙女的失踪”,“我”的追逐,以及最后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

《风筝仙女》取材于生活小事,可是铁凝却从这平凡的小事中体悟出生活真正的快乐。“钻戒”青年没有自己亲身实践放风筝快乐的过程,即便他拥有优良的条件但他放风筝却形同虚设,而“我”的风筝虽然简陋,但“我”用自己的真心与实际行动去珍惜她,其中奔跑的酣畅淋漓,失而复得的弥足珍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放风筝的乐趣与最本真的快乐。如今商品经济繁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打拼,却渐忘了生活中最本真的快乐。亲身实践,而不是向那“钻戒”青年形同虚设,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生活,靠自己的“双脚”脚踏实地,如此才能体会生活的真谛。

铁凝的散文创作崇尚真实,不矫揉造作,真实的再现自己的生活经历及生活感悟。铁凝说:“我写散文完全是非虚构的,这个非虚构,不是指那些思绪,因为思绪本来就是来无影去无踪,我是指散文的事件,还有人物。” [1]222《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真实地记录了母亲奋力挤公共汽车的场景,以及我对她这一行为从开始的不满到后来不想再指责。因为作者渐渐明白母亲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这也许是每一位母亲的天性。《怀念林海音》真实地记录了铁凝对林海音先生作品的赞赏及对先生去世的伤感及怀念之情。《我有过一只小蟹》真实再现了我与小蟹的美好邂逅,以及我对小蟹的真爱。由于特别珍惜这只小蟹以至于铁凝的庐山之旅都没有玩好,“连云雾迷蒙的仙人洞,挺峻绮丽的锦绣谷和那气势巍峨、若隐若现的天桥都没有留心。” [3]50

平和亲近又是铁凝散文创作的一大特点,她没有以一种俯视的态度去观察去感悟生活,而是以一种更加谦虚更加热情的态度去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展现生活最本真的原貌。《与陌生人交流》便是最好的佐证,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铁凝从小到大一如既往地对炸油条姑娘的崇拜,认为她是最好看的人,还曾经学着这位姑娘的样子打扮自己。这其中,铁凝小时候经常去光顾这家店,长大了搬家了,有机会铁凝还是会去那店里看看,去看看心中这位漂亮的姑娘。多年后,铁凝当面对这位女性表达了自己当年对她的崇拜之情,为着用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铁凝身为一个作家,对于一家小店的员工多年以来能保持一如既往的热情与感激,她没有凌驾于平民之上,而是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遭的一切。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染他人,去表现生活之美,去展示人性之美。于铁凝而言,怀着一颗平和的心真诚地去对待周遭的一切,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也正是如此,做为读者的我们才能在她真挚的作品中发现生活之美,不断燃起我们对生活的乐趣。

“铁凝的散文正是仰仗了心灵的写作,她总是将自己充满爱和善的心灵之光投射在她用文字建构的世界里,营造出一片真切、一片温暖,给人以独特的美感。”[4]101真诚的善和美这也是铁凝散文所体现出的一大特点,阅读铁凝的散文,你可以真切地体会出铁凝是在用心感悟生活,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善与美。如果你也怀着一颗真诚的心,那么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和铁凝心灵的融合,感受到铁凝散文独特的美感,从而不断燃起生活的热情。《告别伊咪》充分体现出铁凝对这只猫的喜爱之情,即便这只猫有时会突然失去控制地随便撒尿,铁凝还是会不顾收货员的白眼,去给伊咪买除臭剂。经历“墙头事件”后,铁凝还是善意的张开双臂原谅了伊咪。后来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还是把伊咪送回了它原来的主人家里,即便这样,铁凝还是伺机寻找机会去看望它。同样在《我有过一只小蟹》这篇散文中也体现出铁凝对这只小蟹的真爱,虽然最后铁凝弄丢了那只小蟹,但最后铁凝还是真诚地祝福小蟹一路顺风。读这两篇散文我们可以体会出铁凝对那只猫以及那只小蟹的喜爱之情,对它们的善良与珍视,这些正是出自于铁凝那颗诚挚的心,她是用自己的心在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交流,毫无芥蒂与隔膜,如此的真诚,如此的祥和。铁凝在散文集《河之女》的序中曾这样说道:“散文于我,实在是对心灵和精神的终身修炼”。[5]1铁凝用自己真诚和善良的心灵以及高尚的情怀认真细致的经营着自己的散文。

取材于生活小事,真实地再现生活,平和亲近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真诚的善和美来感染读者,铁凝散文的这些特点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其散文创作对生活的关照,从而展现出的生活的美好以及人性的善良和美。

参考文献

[1] 贺绍俊.铁凝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秀晓.铁凝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 铁凝.长街短梦[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8.

[4] 赵洋洋.论铁凝散文的人性美[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9-101.

铁凝散文范文第2篇

至此,铁凝成为第一位同时担任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的人。

首次担任中共文联主席,铁凝感慨:“中国文联有一笔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一大批才华出众的优秀艺术家。从前我总是心怀欢悦地近距离欣赏你们的艺术,现在我能有机会,近距离地为创造这艺术的艺术家们服务,这就是我的荣幸所在。”

第三次当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在第九次作代会闭幕式上,她用“创造”一词与大家共勉:“当重新回到书桌前的时候,我们领受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充满了前行的力量,这责任和力量来自中国文学的光辉传统,来自时代给予我们的丰盛机遇和深刻挑战,来自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创造,以真挚的热爱、聚精会神的探索和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触摸人民生活最深处的心跳和脉搏,让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在卓越的艺术创造中焕发璀璨的光芒。”

对于铁凝同时出任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北京日报下属微信公号“长安街知事”以《罕见,作家铁凝一人执掌两大部级机构》为题进行了报道。文中写道:“自从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以来,铁凝一直游走于作协主席、作家双重身份之间,既全力做好中国作协的工作,组织各项文艺创作和服务人民的活动,努力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又从不停下创作的笔触。”

人民网刊文《再读铁凝:为何她能兼任新一届中国文联、作协主席》,文中写道:“今天,让我们走近铁凝,重温她的经典作品,你会从中找到她肩挑新一届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这两大重任的答案。”

铁凝是著名画家铁扬的女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来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25岁,铁凝凭借《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哦,香雪》等一系列作品,加入中国作协;27岁成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39岁成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直到49岁成为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一直是作协系统领导层中最年轻的成员。

铁凝说,写作是她的立命之本,而当官是她的责任。一位长者曾送她三句话:一、永远不要做官,意思是不要把它当成官来做;二、永远不要放弃河北大地;三、永远坚持写作。

从1996年10月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以来,铁凝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写作事业。1997年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发表,获《小说选刊》年度奖,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引起轰动, 2001年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同时获得“鲁迅文学奖”与“老舍文学奖”。

10年前,谈到当选中国作协主席的感受时,铁凝曾说过“五个不敢忘记”:第一不敢忘记这个位置这份荣誉;第二不敢忘记前辈作家用灵魂和智慧积累的文学财富;第三不敢忘记学习;第四不敢忘记责任;第五不敢忘本。

“我从2007年以来写就的一些散文、随笔、演讲和文学对话中选出31篇编成此书,旨在检点自己一个阶段的文学生活,集结一个同始终关心我的读者交流的场域。在这里,我讲述,我亦倾听。”铁凝在为新作《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这本书是铁凝担任中国作协主席以来重要作品的集结,自2006年当选中国作协主席后,铁凝就被外界称为中国“最高级别的作家”,但她牢记自己的使命责任,笔耕不辍。

此外,铁凝的作品更多的关注了“小人物”,通过大时代之下小人物命运的沉浮,带给读者强大的震撼力。

铁凝高中毕业后就下乡插队,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铁凝说,她十几岁就下乡到农村,当时遭到母亲的反对。铁凝是有机会回到城市的,但她放弃了。“我觉得一个中国的作家,如果对乡村不屑于去了解,你可能会写出漂亮的小说,但是你不会真正刻骨铭心地了解中国这个民族和这个社会。”

铁凝说:“文学的终极目的不在个人的小悲欢,而是通过人物的悲欢反映现实。”她认为文学应该承担一种功能。她曾说她喜欢巴金先生的话:文学能给人光热和希望,能让人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中国作协会员刘希涛曾撰文讲述:走上河北省作协主席岗位不久,铁凝就倡导建一座文学馆,在一无立项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她带领同事不断修改方案,跑细了腿,最终在省政府支持下建成了这座文学殿堂;每到作协评职称时,为给没评上的老作家争取一个名额,铁凝比谁跑得都勤。

“我在文学院呆了十年,两年一签,我五张聘书全是铁凝签的。”河北作家关仁山很感激铁凝积极鼓励作家的举措,“她的创作要求非常宽容,只要作家能够创作,就一律给予鼓励,提供创作假等各种条件。”

从几百万的文字中,人们读到了一个铁凝。厚重的,锐利的,绵密的,甚至是沧桑的。“她关注人性细微处的变化,不是很尖锐,但温润且坚强。”评论家说。

从作家们的叙述中,人们听到了一个铁凝。热心的,明朗的,善良的,坚韧的。“她一直生机勃勃,具有一个生动的青年女作家的魅力。”她的同行f。

当铁凝出现于公众视野时,人们看到了又一个铁凝。她的女性身份、她的年轻活力、她的明朗形象、她的良好口碑,让人眼前一亮,亦成为一时之话题。

铁凝散文范文第3篇

――大江健三郎

铁凝是继茅盾、巴金之后,中国作协的第三任掌门人,她的身上有多重角色,但她说:“我本质上还是一个作家,也最重视作家身份。”她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为下一部长篇做些深厚积累。而今,我读到了铁凝的新书《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从中读到了她对文学与心灵的坚守。

这本书是铁凝近十年来的散文自选集,共31篇文章,都是她自2007年担任作协主席以来的作品。书中,既刻画了杨绛、马识途、汪曾祺、贾大山、张洁、井上靖、大江健三郎、诗琳通公主等文学家,也精选了铁凝在国际文学论坛上睿智、激情的演说,更可见深度对话中的真诚、犀利。她能从中寻出人性的某些光辉来,让正直、信任、友谊、善良带给读者以美的感动。她以诗意之笔,将多年来铭刻于心的人和事,生活态度的真诚,与作家的畅谈,一一呈现给读者。读之,文字中饱含对生活的情意、坦诚以及悲悯,同时又能给人猝不及防的精彩与撞击。

文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路灯,它照亮心灵,并使人对时光和生命心存眷恋。书中写到,铁凝访问日本时特别去了仙台医学院,她和经济系的几位教授聊天,发现他们非常热衷于谈论鲁迅,并为他感到自豪。他们谈到他并不特别优秀的成绩,他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别扭,画解剖图时只求美观、把一条血管画到脖子外边去了,还和老师争辩的可爱的固执……他们没有把他看作圣人,但是他们爱他。他们和仙台市民自发地编演了一出《鲁迅在仙台》的话剧。“这一切使我感到亲切,我看到了一位经典作家和他的文学经典是怎样长久地活在普通人心中,并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充实的欢乐。”

铁凝特殊的身份,接触了更多的文化老人。她笔下的杨绛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年过百岁的老人;杨绛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汪曾祺是一个饱含真性情的老人,一个对日常生活有着不倦兴趣的老人;他从不敷衍生活的“常态”,并从这常态里为我们发掘出悲悯人性、赞美生命的金子。大江健三郎身着典雅、内敛的黑色正装,安静地坐在那里,倾听中国同行对他作品的评价,神情专注而谦逊,还有些许拘谨;大江先生婉拒研讨会设午宴,他建议与会者以盒饭为午餐,说这样既简朴又节约时间。读后,有种默默的感动。

这个时代需要积攒什么?铁凝说,我们处在一个缺乏细节的时代,文学尤其需要作家在这个时刻积攒起爱与意志。对于多数作家来说,写作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因为没有人强迫你写作。成功的艺术家成功的路径千差万别,但有两点是他们必备的,那就是爱与意志。不论东西方的外表有多大差异,我们仍然有可能互相理解,并互相欣赏彼此间文化的差异。就像许多中国人在今天仍然对堂・吉诃德记忆犹新,为他那为幻想中的理想而战的疯狂与执着,悲凉与欢悦;就像毕加索虽然深远地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但他却坦承非洲黑人雕刻和中国木版年画对他的强烈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铁凝浓厚的文化情怀。

有人问铁凝,青少年时期,对她影响最大的中国图书是哪一本?铁凝回答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中国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铁凝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种阅读的感受,沉入铁凝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铁凝出版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呢?她在自序中说:“文化应该是一所教导谦逊的学校,它终生教导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并且有能力欣赏他者。谦逊并不是自卑,它内含着开放、自省与自信,当我们有能力与不同的文化相互凝视和倾听的时候,这凝视和倾听会唤起我们对自身新的发现,对世界不断的追问,对生活永远的敏感,对人类深沉的同情心和爱,唤起我们在斑驳的现实中积蓄明澄而乐观的能量。”当一个写作者准备把它们献给读者时,至少先应有一颗不掺假的心。此刻,跟随真诚的铁凝,走进散文园林,享受阅读快乐,采集人生营养,种好真善美的心田。

铁凝散文范文第4篇

“我第一次在村里过生日是十八岁。那天有一场秋雨。队长钻进玉米地给我劈了俩要命甜棒;几个半大姑娘每人送我一只麦秸秆编成的戒指。戒指套上我打满血泡的手指,我竟然还有点心跳。晚上我赶紧就着柴油灯把这一切写进家信。那时候我又热情又虚荣。

又一个生日,房子漏雨,我开始怨天怨地……

如今一切都成了过去。可近在眼前的,却总是那些个“过去”。经过冷静之后的热情才是真正的热情吧。我感谢冀中平原那密密实实的青纱帐,它把我领进生活,教会我永远喜悦人生。”

如上这段文字出自铁凝为自己的小说《村路带我回家》写的前言中。小说写于1984年,发表在当年的《长城》杂志上。该小说后来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小说,同时入选1984年出版的《知青小说选》,在其中,每一位被选的作者都在其作品前写有一段题头话。铁凝写下了如上这段文字。

曾经担任《知青小说选》编辑并在此后撰写《作家铁凝》的文艺理论家、作家贺绍俊将铁凝与其他几位入选《知青小说选》的作者,如韩少功、史铁生、王安忆、张承志等的题头前言做了一番比较,他认为:这些作家都是将知识青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内容进行思考的。因此,他们几乎都是采取鲜明的知青主体视角,站在知青立场上,去反观农村、反观人生、反观历史。而铁凝则没有这种强烈的知青情结,在她的思考过程中,知青生活是融在整个农村生活之中的,她不会去把二者剥离开来。

这部小说当时并未引起更多的关注,倒是很多年后,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赵园敏锐地发现了乔叶叶这个人物的思想价值。她称《村路带我回家》是“写知青历史的上乘之作”。她说:“《村路带我回家》写乔叶叶留在东高庄,在已无须‘扎根’的时候扎根,那想法正因简朴到极点而动人。小说由写政治化的知青生活着笔,却写出一个‘化外之人’因懵懂天真而保有了天性自然。”

放弃两次机会,在农村生活

“到那儿去,接触到的也就是十七八岁、二十岁左右的乡村女孩子,从城市里来到乡村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觉得首先是这些女孩子接纳了我,我想非要刨这个根的话,这可能是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根基,这些女孩子接纳了我。你说乡村是什么,是一片土地接纳了你吗,你必须有一个具体的,什么接纳了你,什么使你在那儿还有快乐。本来我们也是小孩嘛,那时候正因为有了她们,我觉得不那么陌生了,你的温暖、暖意从哪儿来的,你的那种相对的踏实感从哪里来的,我觉得就是从这些女孩子身上来的。”(见铁凝、王尧对话:《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载《当代作家评论》二三年第六期)。

铁凝在她的散文中多次提到过当年在乡下的一位农村姑娘素英。她忘不了她在乡下过生日时,“农村的女友捧着我的手把麦秆编成的戒指套上我的手指”,当然她更忘不了,那时她的手上因为劳动打了十二个血泡,看到这些血泡,“一个名叫素英的农村女友捧着我的手哭起来”。铁凝一再地提到素英的哭,这是一种怜惜的哭,也是一种理解的哭,热泪中传出的是农民的、女性的善良。这份良善,温暖,一直荡漾在铁凝的文字中。

1975年,铁凝高中毕业,未满17岁的她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当时还是“”期间,还没有恢复正常的高考,高中毕业后主要是下乡当知识青年,但根据政策规定,两个子女的家庭可以让一个子女留城,铁凝的妹妹还小,父母显然希望铁凝能够留下来。而且此时铁凝还有更好的去向:通过她家一名在部队的亲戚的努力,第二炮兵文工团决定招她当文艺兵。在那个年代,当一名文艺兵正是年轻女性最羡慕的职业。此前,铁凝学过芭蕾舞,有美妙的舞姿,在父母以及周围的朋友眼中,当文艺兵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铁凝在家中突然宣布了她的重要决定,她要到农村去,当一名知识青年。贺绍俊如是分析:是铁凝对文学的自信,使她自主地选择了一条她自认为能够通往文学的道路。“她做出这个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她当作家的梦。今天的年轻人恐怕不能理解,为什么当作家就必须选择到农村去当知识青年。因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人们能够接受到的文艺理论只有一种被认定为唯一正确的、非常政治化的文艺理论。这种文艺理论突出强调了深入生活,强调了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在此前一年,在她父亲的引荐下,她见到了作家徐光耀,《小兵张嘎》的作者。在徐光耀这里,铁凝的写作才能得到了鼓励,或许,正是由于此,坚定了铁凝要当作家的梦想。“铁凝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从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无疑已经灌输了足够多的关于深入生活之类的教诲。十几岁的铁凝自然而然地会把作家与深入生活连在一起,她以为,要当作家就必须深入生活,而生活在哪里,她不知道自己每天就在生活之中,她认为只有工农兵的生活才叫生活。在她的印象中,那些大作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给了她鼓励的徐光耀就是来自农村的作家。”贺绍俊写道。

在下乡与当文艺兵之间,铁凝的内心一定经过剧烈的挣扎吧。“铁凝像当时所有的女孩子一样,非常向往成为一名文艺女兵。她有一位姑姑是军人,上中学的时候,她就常常缠着姑姑,从姑姑那里讨得一套军装,然后天天穿着这身军装,自觉非常神气。应该说,军装就是那个政治年代的时尚,而铁凝并不拒绝时尚。”但是,对文学的自信以及追求强大到可以打败任何美妙的诱惑。

“尽管铁凝对文学充满自信,一定要为了当作家而到农村去,但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这么大的事,真要做出决定,还要得到家长的同意。毫无疑问,铁凝给父母出了一道难题。母亲坚决不同意。铁凝的母亲从小就在城市长大,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隔阂。更何况她听到很多关于知青在农村遭受苦难、尤其是女知青还被的传闻。母亲更容易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她不愿看到自己的女儿掉进火坑,所以强烈反对女儿到农村去。她把这些传闻都讲给铁凝听,告诉她到农村去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铁凝转而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希望能从父亲那儿得到支持。父亲考虑问题更趋向理性。他从女儿的决定里看到了一种明确的志向。况且,大作家也是好朋友的徐光耀的鉴定,也使他相信,女儿身上蕴藏着文学天分,她一定会在文学上有所出息。父亲站在了女儿的一边,他帮女儿做她母亲的工作。母亲勉强同意,但她在情感上仍难以接受,一次又一次伤心地哭泣,又疼又恨地望着女儿,气哼哼地说,你就去当你的“女高尔基”吧。那时候的中国大地上唯一能够公开推崇的作家大概就是高尔基了,母亲对女儿的痴迷文学无可奈何,只好把气撒在“高尔基”身上。你去当“高尔基”吧,而且还是女的“高尔基”。

1975年夏天。应届毕业的中学生照例有一大批作为知识青年被安置到农村。铁凝也是其中的一位,但由于铁凝是放弃了当兵的机会,主动提出下农村的,她就被当局作为了宣传的典型。临到出发的那天,在保定市委大门前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铁凝作为知青代表在仪式上发言,然后她在敲锣打鼓的热烈气氛中被欢送的人群簇拥着上了披红挂彩的大卡车。卡车雄赳赳地绕着保定城一周,仿佛是英雄的战士出征。(摘自贺绍俊《作家铁凝》)

在河北保定当知青时,铁凝身上,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再一次证明了文学之与铁凝的重要意义。贺绍俊在《作家铁凝》中写过这件事:“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尚在农村的铁凝也同其他知识青年一样希望去上大学,而且她觉得要读就得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她就揣着已经发表的几篇小说,乘火车跑到北大,她将小说交给中文系办公室的老师,申述说她的数学不好,但能写小说,能否给以特别对待。后来北大中文系还给她回了一封信,说非常欢迎你来中文系学习,希望今年就报考……但河北的老作家们劝阻铁凝留下,他们说,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那你是想当作家呢,还是想当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呢?铁凝想了想说我还是想当一个作家。铁凝最后放弃了上大学的努力。”一次放弃当文艺兵,一次放弃考大学,两次放弃,“这既看出她对文学自信得可爱,也透出她为文学单纯得可爱。”

“……我想当作家。父亲说中国作家是理应了解乡村的,他冒险地鼓动着我,我冒险地接受着这鼓动。其实,有谁能保证,一旦了解了农村你就能成为作家呢?”(见《铁凝影记》第五十三页,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出版)

多年后,再回望这段知青岁月,没人能够否认,它在铁凝的文学生涯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农村生活的底蕴

“现在妹妹来了。目的单纯而又明确——和我玩一天。可是我正在干活儿啊,我的农药还没喷完呢。我怎么能在这广阔天地里,在这大忙季节和妹妹‘玩’一天呢。那时的我们,本能地提防这个‘玩’字。社员们却围拢过来了,这群善良而又乐观的人,在那个禁玩的年代,他们是依然懂得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人。他们要我放下喷雾器领我妹妹回知青点,他们说,这老大一片地,不缺你这一半个劳动力。谁知他们越是劝我,我越是不肯离开,仿佛在逞能,又好像要利用我妹妹到来这件事接受考验:看看我的大公无私吧,看看我革命的彻底性吧,看看我铁心务农的一片赤胆忠心吧……我把妹妹扔在地头,毅然决然地在棉花地里干到中午收工。”这是铁凝的一篇散文《24年前的24小时》中的一段话。在这篇散文中,铁凝叙述了妹妹来探望她的那一天发生的故事。

多么纯粹的劳动意识。来自城市的她在用这样的方式表明,看,我和你们一样,吃苦耐劳。

铁凝所在的农村是河北的大平原,这里盛产棉花。铁凝四年的农活中大概多半都与棉花有关。从下种,到间苗,到采摘棉花,还有掐花尖,打花杈,这些活儿铁凝都干过。

在农村的铁凝,这一时期,写了一些短篇小说。《不受欢迎的礼物》《收获》《排戏》《欢欢腾腾》等,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刊物。而一些更具有意义的小说,则是在她1979年后结束知青生涯,调往河北保定文联后写的。

铁凝在农村的第一年,分到了几斤从地里采摘的新棉,这是她第一次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她非常珍惜这份劳动成果,把它絮成了一床新被。四年后她回城时,背回了这床被子,二十几年过去了,这床被子还伴随在她的身边。这也许是一个寓意,农村的那份记忆一直包裹着铁凝的思绪,一直留给她一份温馨。

铁凝对棉花是充满着感情的,在《棉花垛》中,“花地像大海,三里五乡突起的村落是海中的岛屿。那时花叶红了,花朵白了,遍地白得耀眼。花朵被女人的手从花碗儿里一朵朵托出来,托进倚在肚子上的棉花包……”

“如果做一个比喻,这些农村的记忆就是铁凝采摘的精神上的棉花,她在农村只是完成了采摘的工作,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不断地摆弄着这些棉花,要把它们絮成一床床温暖的新被子。在农村阶段的写作,可能说还是一个粗加工的写作,仿佛把采摘到的棉花直接搬上了小说。只有等到离开农村,铁凝有了一个认真‘絮花’的过程,她的创作才会突飞猛进,她提供给我们的才会是‘被子’。”贺绍俊说。

此后,《哦,香雪》中的香雪,让整个文坛为之眼前一亮。孙犁评价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2006年铁凝的小说《笨花》,是写农村的历史长卷。“就文学而言,‘笨’也是不容易的。在这样一个精彩而又精彩的时代,我希望自己有耐心‘笨’下来,去试着触摸‘笨’字里所蕴含的本分,沉实和大的智慧。”铁凝说。

铁凝散文范文第5篇

能请到铁凝主席来讲课,我有一半功劳。开学典礼时,我代表学员讲话。头天晚上我才知道铁凝主席也要出席开学典礼,于是临时加了几句话,请求铁凝主席来给我们班讲一次课。著名评论家、鲁院施战军副院长审看我的发言稿时,面露难色说:“铁凝主席有言在先的,鲁院的课她就不来讲了。你在大会上这样讲,会不会让领导为难?”我也觉得施战军副院长讲得很有道理,但好不容易到鲁院学习,连作协主席的课也听不上,实在是心有不甘。施战军副院长是一个很敏锐的人,来鲁院之前,他是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与王光东、张清华、吴义勤并称山东评论界的“四小名旦”。看到我的犹豫和迟疑,他马上拿起电话,向鲁院白描常务副院长请示。白院长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是当年“陕军东征”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他说学员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可以表达的,鲁院也一直想请铁凝主席讲课,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于是,开学典礼上,我郑重其事地向铁凝主席提出了申请。我说:“今天尤其令我激动的是见到了铁凝主席。我们是读着铁凝主席的作品成长起来的。记得第一次读铁凝主席的《哦,香雪》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是在既不通公路也不通电的古老山寨里,在黯淡的煤油灯下逐字逐句地读,反反复复地读,读得非常认真。上大学后,又读了铁凝主席的许多作品。参加工作后,我在大学里主讲《中国当代文学史》,同时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每年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学习铁凝主席的作品。今天我代表全体学员提一个请求,希望铁凝主席能给我们讲一次课,让我们能够亲耳聆听教诲,给我们一个当面向铁凝主席请教的机会。”说罢,向铁凝主席鞠了一躬,全班掌声雷动,以示支持和赞同。铁凝主席款款起身,优雅地回礼。会后,她主动走下主席台跟我握手问候,她对我说:“我们还会见面的。”这是不是对我提出的请求的一种含蓄的应允呢?我吃不准,以后也再无下文。我们的学习已经进入倒计时,课表里还是不见铁凝主席的名字,我已经不抱希望了。12月22日(星期二)我突然接到通知说12月24日(星期四)要加课,是铁凝主席的课,要我通知学员。我心中一喜,脱口问道:“不会是真的吧?”班主任温华老师茫然地看着我,我知道他没听懂我的云南普通话。趁温老师还在发愣的时候,我一溜烟地跑了。

听说铁凝主席要来授课,全班同学都沸腾了,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

星期四上午九点,铁凝主席准时走进教室,全班同学自发起立、鼓掌。她讲课的题目是《关系的魅力》。意想不到的是,铁凝主席的开场白是从引用我在开学典礼上发言的第一句话开始的,她说:“开学典礼上这位彝族学员感慨时间流逝时说‘时间过得比剃头刀还快’,这话说得特别好。我们通常都会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而这位彝族作家却说时间如刀。时间如刀给人很锋利的感觉,时间的无情让人心惊肉跳,给人以强烈的警示。不知不觉就到年底,你们的学习就要结束了,真的是时间如刀!”铁凝主席说完开场白,开始转入正题。她说:“天赋、机遇和勤奋是成为作家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勤奋至关重要,因为文学没有近道可走。小说是叙述的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是人类共同需要的精神游戏。短篇小说呈现景象,中篇小说讲故事,长篇小说要写出人的命运。‘关系’一词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小说反复表现的就是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这种种关系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作家通过对关系的表现,达到发掘精神深度的目的。‘关系’在小说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词。什么叫关系?关系就是人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铁凝主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小说中的关系:首先,对关系的独特发现是小说获得独特价值的有效途径。她以日本作家黑井千次的短篇小说《小偷的留言》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说作品中耐人寻味的地方恰恰在于小偷和房主人之间的出人意料的“关系”。凄凉的荒唐,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好的小说能超越作者的本意,给读者留下再创作的可能性。接着又讲到她自己的作品《永远有多远》。她说这个作品如果只表现一个女孩的心灵美就平庸了,而是通过白大省与“西单小六”之间相互反衬又相互羡慕的关系,表现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可能性与合理性,但梦想永远不能实现。好的关系设置会使小说富有活力,有时即便情节推进缓慢,但人物内心的节奏也总会充满了行进中的动感。其次,对小说关系突变的独特表现是使小说获得人性魅力和人性深度的方法之一。瑞典电影《教师别恋》是一个很有意味的作品,男孩和女教师的丈夫的关系是很出彩的一对关系。少年从大男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被尊重的事实,当性的渴望、亢奋和神秘感渐渐消退以后,女教师的丈夫形成了对少年即将沉沦的精神世界的有力支撑,少年第一次得到人性精神层面的最纯净启蒙。电影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少年真正的心灵成长史,其中有脆弱、有浪漫、有疼痛,也有最终对动物性的逃离和反抗,人性深处一种难以言说的饱满内力在此得以凸现,这种独特表达成就了电影本身。她深有感慨地说:“好的电影是可以警告小说的,警告小说家不求甚解地平庸地对人物关系的想象。”其三,关系可以创造,但不能捏造。她以丹麦和法国合拍的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为例,分析了电影中对体裁感的把握对创造独特关系的重要作用。铁凝主席强调创造是对想象者灵魂忠实的投奔,我们不是生活在现实中,而是生活在对现实的解释中。其四,建设性的模糊对表现关系的意义。她以大江健三郎的《性的人》为例,说明建设性的模糊最接近真实。铁凝主席最后留出了半小时的时间给学员提问题。根据学员提问,铁凝主席以自己的作品《咳嗽天鹅》为例,深入分析了拿到一个素材以后,怎样进行处理和提炼,最后形成小说。《咳嗽天鹅》中刘富与妻子的关系就是作家至关重要的创造。当有学员问铁凝主席是否受到民间文化影响时,她回答说影响很大。小时听过地方小戏武安落子,印象很深,《借pp》中两个女人罗里罗嗦的对话,非常有意味,让她懂得了人是怎样说话的,特别是女人是怎样说话的,女人的语言与目的之间到底有多远。当学员问及《哦,香雪》的写作缘由时,她说当年到了河北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很萧条,死气沉沉的。刚下车就看到很多老人在墙根蹲成一排烤太阳,小学校的教室没有玻璃,空着窗框,学生们在做操,小猪在他们当中钻来钻去。她住在一个电工家里,到了晚上,电工的女儿又换衣服又换鞋,以为是要去看电影,后来才说不是看电影,而是去看火车。火车经过这里,只停一分钟,村里的女孩都梳洗打扮后相约去看火车。她们等火车像等情人,特别令人感动。她原打算把这个素材写成散文,后又觉得散文太小,浪费了素材可惜了,一年后在青岛写成了小说。没想到赢得了广泛赞誉。

铁凝主席最后又引用我的“时间过得比剃头刀还快”作结,并祝大家新年快乐。

整个上午,铁凝主席讲得神采飞扬,既有理论家的深刻,又有作家的敏锐和细腻。看得出她为这次课费了很多心思,作了精心准备,绝不是随便糊弄我们的。如果说,过去我们是从作品中了解铁凝主席的文品,那么,通过听课,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铁凝主席的人品和人格魅力。通过这难忘的一课,铁凝主席不仅给我们讲清了小说中关系的魅力,也与我们55个少数民族的作家建立起了一种具有永久魅力的关系。

2010年1月3日写于北京鲁院

铁凝散文范文第6篇

我的职业是作家

2006 年11 月12 日,铁凝在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

对于铁凝的当选,很多人觉得是意料之外的,但是有一部分人又觉得是意料之中。为什么铁凝当选主席会有这样不同的反应呢?铁凝说,这样两种反应我觉得很正常,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都正常。意料之外可能是正常。说到意料之外,是因为大家总是要比一下,因为中国作协的前两任主席,茅盾和巴金在整个文坛和全社会人的心目中是不同凡响的。他们是真正的里程碑式的文学大师吧,我跟他们确实是没有可比性,从这一点说,出人意料的这种想法是会有的,而且很正常。而谈到意料之中,我自己猜测,是因为我的同行们看到了在新时期的整个中国文坛涌现出来这么多的优秀作家,他们最终选举我做这个主席,是有一种宽厚的认可。

当选作协主席后,铁凝“喜悦和惶恐并存,压力和责任同在”。她说,自己走上这个岗位有“五个不敢忘记”:第一不敢忘记这个位置这份荣誉,决不是非我莫属。今天中国文坛的辉煌是老中青几代作家共同创造的,许多文学大家都能担当此任。第二不敢忘记前辈作家用灵魂和智慧积累的文学财富,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深厚的艺术修养,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扶持,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第三不敢忘记学习。第四不敢忘记责任。第五不敢忘本,这个“本”就是写作。我的职业是作家。铁凝说,当前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有很多大家都能站在这个位置上,如果非要说出自己有什么优势,她笑言,“原因大概有三个:首先是我走运;其次是同行宽厚的认可,在这个前提下,大家觉得我这个人还有些可取之处;再次,我把写作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同行看到了我写作的努力。”

如何广泛地团结作家、鼓励艺术创新,是铁凝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铁凝说,光有几个好作家写出好作品,还不够,要让不同流派、风格,不同年龄的作家都能写出好作品,为他们创造出能自由抒发才情的环境,是中国作协的重要任务。

当有人质疑“作家供养制度”时,铁凝直言不讳:“我们这么一个大国,国家可以有一定的钱拿出来,供养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作家。供养作家,在很多国家都有先例。”同时,她表示:“作家体制的变革势在必行。实际上专业作家群体,在文学体制中在逐年缩小,更多的是采取合同制作家方式。中国作协机关里就没有专业作家,它只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和各省的作家协会还不一样。在河北作协有5 个专业作家,还有30 个左右合同制作家名额,人是不固定的,一期两年,在这两年中,政府拿出钱来资助作家写作,不限定写作的题材和内容。‘合同制作家’是一个竞争机制,它不养一个不写作的人。”

今天,面对“80 后作家群”,面对网络文学,铁凝亦有自己的关注和理解:“每个年龄段的作家都有他们特有的精神状态和一片天空。就像我们一路走来,也没有一成不变。”她坦陈,“80后”的很多作家,知识储备、艺术表现力,都远超当时的我们。“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那时不同了,这是他们不可抵挡的优势。不能把他们当小孩看,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时可能比他们还小哪。但是,每个人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

“女高尔基”的“一时冲动”和“终身职业”

铁凝原本姓屈。父亲原名屈铁扬,是名画家,艺名铁扬。铁凝从小就在家里的画架和画框图间穿行。

铁凝的母亲是位声乐教授一心想培养她学声乐,但铁凝本人却迷上了舞蹈。她曾每天到一位芭蕾舞教师那儿练习芭蕾基本功。但最终铁凝没走上父母为自己早年所“设定”的道路或自己最早所爱好的行当。

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铁凝从家里遗留的几本名著中得到很大的满足。父亲见铁凝喜欢读书,就给她开了一个书单,从历史开始,中国通史、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明清散文;外国的文学作品则包括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大作家所有的短篇。当时,保定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各种造反派腥风血雨的武斗世界。在这种情况下,铁凝仍然千方百计地找书看。离学校不远有一家军队造纸厂,堆积着如山的“废书”,都是造反派们从各处查抄来的“封资修”,准备作造纸原料。铁凝和同学像小老鼠偷东西一样,一有机会就到造纸厂把能顺手牵羊的书一本本地往外“牵”,阅读、珍藏。比起她的学业与年龄,她的文学才能与修养已经大大超前。高中毕业前夕,她执笔创作了供师生们演出的话剧《理想》。

铁凝上中学时最享受的是上作文课,每次她总是写两篇不同内容的作文,一篇给自己写的,一篇给同桌写的,同桌替她做物理、化学作业什么的。她正式发表的处女作就是中学时的《会飞的镰刀》。那时父亲与《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是好朋友,父亲挑了铁凝的两篇作文去见他。第一次见面,“徐光耀对我态度挺冷淡的;第二次一见面,他对我说了两句话,‘我没想到,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小说吗?我来告诉你,你写的这个已经是小说了。” 当时,铁凝问徐光耀,我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作家呢?他告诉铁凝:“当作家很不容易,首先应该有生活。”

从那以后,铁凝说自己就有了“鬼祟的当作家的妄想”。1975年夏,铁凝从保定第十一中学毕业。那时的大学是不招应届毕业生的。铁凝的面前摆着三条路:当兵、留城、去农村。

早在毕业前,第二炮兵文工团就看上了铁凝,派人来了解情况,送来一张入伍登记表。只要将这张表一填,铁凝就可以穿上军装,当上文艺兵;铁凝毕业这一年,政策有了新的规定,排行老大的,可以留城。然而,铁凝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

今天,铁凝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去深入生活。”农村,这座人生大课堂使铁凝迅速成熟起来。 铁凝在农村积累的10多本日记,像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一篇又一篇富有时代气息的小说脱颖而出:1980年,铁凝的第一本小说集《夜路》出版了;1981年,短篇小说《渐渐归去》在河北省获奖;198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在次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5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永远有多远》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2005年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1986年、1989年、1995年,铁凝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中篇小说《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三垛系列”使她的风格从纯净走向凝重,她的创作从此走向成熟。此后,《玫瑰门》《大浴女》等长篇小说则进一步承续着她对生命本质和苦难的思考。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笨花》则被认为是她30年创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有人说,她的每一次亮相,都给当代中国文坛带来一次惊喜。

步入“玫瑰门”后的多重身份和多重考验

从河北省作协主席到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现在是中国作协主席,头顶的官帽越来越多,双重身份是对她的一个挑战。铁凝说,坦率来说这些事务性工作对她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

写小说本来是个体劳动,与从事管理完全是不同的事。可是实际上有闲时间不一定能写,没时间有创作的冲动也能写出来,铁凝的《大浴女》等一批作品都是在出任河北省作协主席那几年写的,完全是利用那些零碎时间在写,白天为河北省作协盖河北文学馆去奔走呼号跟各种人打交道,晚上回到家一个人静静地写字,完全是两种生活。铁凝说,那些看似与个体写作无关的事务,那些看似为别人做的事虽然不能成为你直接的文学作品,但那种在社会上的浸泡会对人产生积极意义,它更能激起你广阔的爱心,让你的情怀更广博,它对人的益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在涵养人的境界。

现在在一些作家看来,似乎越标榜自己远离政治越好,而铁凝则不讳言:“作家应关心政治。”这是在谈及她的作品与社会密切关联而有些女性作家只注重写自我时说的。“文学的终极目的不在个人的小悲欢,而是通过人物的悲欢反映现实。作家要多一些站在人类高度的大悲悯情怀,少一些个人的小情小调。”铁凝认为目前一些作家的写作技术多而情感少。

越来越多的社会职务和社会活动赋予了铁凝,这使得铁凝难以成为一个纯粹的作家,但因为热爱生活的信念和亲近生活的态度使她能够很完美地适应社会活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我的本质还是一个作家,我的注意力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上”。

对于作家、官员两种身份如何协调?“对别人有用,那是快乐的事。这可能耽误了五个中篇或一个长篇,但这也是人生的体味,反而开辟了一个写作之外的与社会的通道。”铁凝说,她从来不认为作协是一个权力机构,作协主席也说不上是个官――就算作协主席是一个作协的官,也决不把它当成官来做。

一边是行政工作,一边是创作,铁凝确实是个大忙人。虽然有好心人劝她放弃一些工作,不然的话早晚得累死,但她始终如一地充满激情。“作为男作家,有一位女性担任作协主要领导职务,让我感觉更温暖”,作家海岩这样表示。评论家贺绍俊这样概括:“铁凝在人格统一的前提下,保持着自己的三重身份角色:政治身份、作家身份、女性身份。在现有的文化背景下,要使这三重身份特别是前两重身份和谐统一而不发生异化,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智慧。”

的确,她必须直面新的挑战,必须习惯某个时间段在开会,然后在另一个时间段迅速回到写作状态;也许是在写作中迅速回到会场。这种状态的跳跃是对铁凝毅力的考验,也是对她能力的考验。

“美女主席”的内心情感与成熟之美

2006年11月,铁凝当选新一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的情感生活成了聚焦点之一。“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铁凝如是说:“我对婚姻也有好的期望,可我从来都是做好了失望的准备,因为我觉得做好了失望的准备,才可能迎来希望。”2007年5月,铁凝幸福地找到了生活的另一半。她的先生叫华生,现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被广泛认为是对中国证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是我一生要跟他相依为命的人。”铁凝这样评价华生。

生活中的铁凝,喜欢收藏民间物件,比如擀面杖,她为何收藏这些被人忽视的东西?她有很独特的感受:“每一个擀面杖都有一个故事。其实它只是一块木头,被手磨过后,变成独特的形状。在擀面杖上有沉甸甸的女人的智慧,女人的力量,她维持生计的匠心,她的体温,她的温暖……就是这些东西很让人感动。”铁凝说,除了收藏擀面杖,还喜欢收藏民间的老锈锁、农民身上挎的那种鱼形小刀,这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民间的东西有劳动的痕迹,跟劳动、人的生计有关的器物,都特别使人安宁。

“我不习惯上午写作,我基本是下午、晚上,那时思路比较清楚。这个习惯是年轻时养成的,那个时候,像写《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时代,我还年轻,当编辑,夜里写,一般写东西都是熬夜,因为白天都得去上班,熬夜对身体特别不好,我老想改变一下,调一下时间。我上午思维转得比较慢。” 除了写作、读书与收藏,铁凝喜欢做的事还有很多,听音乐、看画、看电影、做家务……足见她生活的有滋有味。她的家很美,从窗帘、餐具、门上浮雕、小挂件到整个结构布局,都可以看出主人的精心选择。在工作、创作的余暇,铁凝也爱吃、爱玩,有时玩起来像一个天真的孩童。铁凝和普通女人一样,也喜欢打扮。哪怕一个普通读者要见她,铁凝也要梳妆打扮整齐后才见。在第七次全国作代会期间,铁凝和舒婷等几位女作家曾躲在角落里研究怎么戴丝巾――铁凝自己示范,把丝巾抖平,再戴上,非常熟练。

她戏称自己其实更像个家庭妇女,平日一大爱好就是做家务、煮菜,“从前在外面吃到一个菜,一定要研究怎么做,然后回家自己做一遍”。她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在四川吃到麻辣水煮牛肉后,照葫芦画瓢做给家人吃时心里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很好,我真的很喜欢”。

人物链接

铁凝散文范文第7篇

循循善诱,让女儿接受文学的熏陶

铁凝的父亲铁扬是一位画家。认识他们一家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铁凝有个好爸爸。

小时候,铁扬想让铁凝学画画。然而,铁扬很快就发现,女儿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上小学了,会写字了,她开始悄悄把这些描述记到巴掌大的小本子上。有一次和妈妈去买冬瓜,冬瓜好大,小铁凝拿不动,回到家,她在日记里写下:“今天我们买了一个胖冬瓜。”

铁凝上小学二年级时,迷上了舞蹈。铁扬支持女儿学舞,对铁凝的要求也很严格。铁凝上初二时,考上了艺术学校的舞蹈专业,要去报到的时候,平时督促女儿练功最积极的爸爸,却提出了反对意见。铁扬对有些生气的女儿语重心长地说:“舞蹈自然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值得为它献身。可是,孩子,你想过没有,以你现在的文化水平,将来怎么办?”铁扬的一番话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他知道,女儿尽管兴趣广泛,而真正的始终如一的爱好,还是文学。如果不能帮助女儿认识到这一点,不创造条件使她在文学方面有所发展,女儿可能会遗憾终生。

铁扬说服了女儿,并为她制订了学习计划:背唐诗,背宋词,背古文。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领略古典散文的美妙意境;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里,体味中华民族的内在韵致。后来,铁凝甚至能把《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某些片断,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铁扬还给女儿开了好多历史书目,他对女儿说:“不了解昨天,就不懂得今天。我们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活,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怎么行!”

坚定信心,为女儿寻找写作上的老师

铁扬深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文学之路是十分神秘又很渺茫的,甚至连前面会遇到多少坎坷都是未知的。会背几首诗词,写出几篇受到老师赞扬的作文,这离真正的文学之路还很遥远。

一个冬日的夜晚,晚饭后,铁凝突然宣布:“大家安静,现在我要给你们念念我写的小说。”在这个家庭里,长期形成了一种民主氛围,孩子和长辈是平等的。铁扬认为:让孩子在大人面前放得开,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铁凝在家里这样庄重地宣读自己的小说,还是第一次。铁凝一口气念了两篇小说:《会飞的镰刀》和《冬虎的故事》。听完后,铁扬清楚地意识到,女儿是有希望的。他对沉浸在兴奋之中的女儿说:“孩子,你自己闯去吧!要发表作品,可别指望我那些在文艺界的熟人。爸爸帮不上你的忙,只能给你找个老师。”

铁扬带着女儿找到了徐光耀。这位以创作《小兵张嘎》而闻名的著名作家,看到铁凝的小说后,他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此后,铁凝写了小说就去找徐光耀老师。从他那里,铁凝学到不少过来人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是如何积累生活的体会。回到家里,铁扬常常对女儿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对待艺术,对待生活,要真诚。”

在以后的生活里,铁凝认真地思考和写作。在徐光耀老师的指导下,铁凝写作的悟性越来越高了,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选择,支持女儿到农村去锻炼

铁凝高中毕业后,面临着三种选择:当兵、留城、到农村。铁凝提出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铁扬相信,女儿到农村后,也会用笔写下她体验到的一切。然而,她毕竟还是个孩子,艰苦的环境能承受得住吗?平凡的生活会不会磨掉她的理想?

第二天,铁扬找女儿谈话,郑重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到农村去吧!即使你将来什么也写不成,但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对你今后的生活是大有好处的。”铁凝沉静地听爸爸说完,简捷明确地表示:“爸爸,您放心。我已经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

到农村以后,铁凝每个星期都给爸爸写信。她在信里告诉爸爸:村里为她们盖起了新房,四十多个人住在一起,真像大家庭一样。一年以后,铁扬去看女儿。铁扬注意到,吃饭时知青们喜欢找女儿谈生活,问农事,小集体洋溢着友好信任的气氛。饭后,女儿拿出到农村后自己写下的几大本日记给他看。这些日记是她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油灯下,把小帆布箱子放在腿上当桌子,一页一页写下来的。

女儿成长起来了。铁扬很高兴:艰苦的环境没有消磨女儿的创作愿望,生活的丰富色彩把它催熟了。直到今天,铁凝一直认为,插队的那段经历是她一生的宝贵财富。

在父爱的天空里,铁凝不停息地奋力翱翔。

铁凝散文范文第8篇

18岁发表处女作,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中国作协最年轻的一位理事,39岁成为中国作协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副主席,49岁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成为继茅盾、巴金之后,中国作协第三任掌门人。同时,她目前是中国作家圈内惟一的中央候补委员。她就是容貌清秀,气质文雅,低调做人、高格为文的女作家铁凝。

五个“不敢忘记”

2007年11月12日,铁凝在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一年前,101岁的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因病驾鹤西去,中国作协300多天“群龙无首”。年轻的女作家铁凝走上中国文坛的“权力”巅峰位置,世人自然刮目相看。一时间,铁凝成了文化圈内最大的新闻。铁凝说:“包围我的人愈多,越喧闹,我愈加感到空虚和惶惑,感到自己什么也没有。”她的清醒让人欣赏。

说到前两任作协主席茅盾与巴金巨著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铁凝坦言:“大师的时代已然过去,现在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我对他们充满敬仰,他们是真正的大师,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深厚的学养和艺术修养,特别是他们对青年作家无私的关爱和扶助,都值得我们这一代作家学习。他们用智慧和灵魂,不仅给中国文坛,也给整个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后辈永远尊敬和享用。”

当选作协主席后,铁凝“喜悦和惶恐并存,压力和责任同在”。她说,喜悦是一份极大的荣誉和荣幸,是党中央的极大信任,也是文学同行们的宽厚认可;惶恐是因为在这一届之前的主席是文学的丰碑,我这样一个写作者和文学的丰碑没有可比性。所以,有“五个不敢忘记”立刻涌到脑海里。她说:“第一不敢忘记这个位置这份荣誉,决不是非我莫属。因为中国新时期以来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今天中国文坛的辉煌是老中青几代作家共同创造的,许多文学大家都能担当此任。不敢忘记这点会让我时刻知道我是谁。第二不敢忘记前辈作家用灵魂和智慧积累的文学财富,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深厚的艺术修养,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扶持,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的文学实践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我们的路是前辈作家们填平许多坑洼之后,今天才走得顺畅的。我的文学梦是读了他们的很多作品被唤起的。这些总是能引起我的敬重之情。第三不敢忘记学习。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学习他们不同的优秀;向生活学习,学习技艺,营养心灵,提高境界,这是一生的功课。第四不敢忘记责任。在捍卫人类的精神健康和心灵的高贵,在精神和道德追求面前,作家应为民族情感的净化,为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为建设和谐文化,从我做起,尽自己的责任。 第五不敢忘本,这个‘本’就是写作。我的职业是作家,我热爱写作,作家还是要以‘作’为本。”在她眼里,主席并不是权力的符号,除了应尽的责任外,还有不能忘本的一面――写作。

号称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关仁山从1990年开始与铁凝在同一层楼办公,他形容他们俩的关系就像“姐弟”,他管铁凝叫“大姐”。关仁山得知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时十分兴奋,他说,铁凝当选“是在给河北过年”。

铁凝说,当前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有很多大家都能站在这个位置上,如果非要说出自己有什么优势,她笑言有三:“首先是我走运;其次是同行宽厚的认可,在这个前提下,大家觉得我这个人还有些可取之处;再次,我把写作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同行看到了我写作的努力。”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建设。铁凝说“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传播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以更加辛勤的劳动,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为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为激发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形成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打牢全民族不懈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铁凝认为,一切进步作家、文学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作品,必然被社会淘汰。文学作品只有与时代同步,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同时,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优秀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创文学的新境界,谱写文学的新篇章。”

在谈到作协的任务时,铁凝说:光有几个好作家写出好作品,还不够。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他们创造出能自由抒发才情的环境,广泛地团结作家,鼓励艺术创新,要让不同流派、风格,不同年龄的作家都能写出好作品。

在谈到作家供养制度时,铁凝直言不讳:“我们这么一个大国,国家可以拿出一定的钱,供养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作家。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专心为他们心目中的文学去探索,我觉得这是国家应该做的,国家不应该放弃这个。专业作家制度提供的是一种保护,作家的写作还是独立的,作协不会干预作家的写作。同样,一个作家写不出好作品的时候,作协是没有办法帮他们的,一切还得靠作家自己。”同时,她表示:作协体制的变革势在必行。实际上专业作家群体,在文学体制中在逐年缩小,更多的是采取“合同制作家”方式。“合同制作家”是一个竞争机制,它不养一个不写作的人。

阅读的翅膀飞起来

铁凝原本姓屈。父亲屈铁扬是油画及水粉画家,艺名铁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因为父亲是位画家,铁凝从小就在家里的画架和画框图间穿行。

身为声乐教授的母亲一心想培养她学声乐,父亲却想让女儿学画画。铁凝本人似乎迷上了舞蹈。但在她9岁的时候,“”风暴席卷全国,父母先后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小铁凝不得不离开父母,寄居到北京的外婆家。

上初中时,铁凝从家里遗留的名著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4卷本长篇传记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还记得书的扉页上写着――“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湮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也许少年时的她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在那个精神匮乏的年代里,这样的书给了她某些精神的力量和鼓励。

父亲见铁凝喜欢读书,就给她开了一个书单,从历史开始,中国通史、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明清散文;外国的文学作品包括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大作家所有的短篇。这些书对她的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出版一些优秀的作品,她当时就觉得,自己阅读的翅膀终于可以完全展开并放飞了。铁凝说:“任何一本好书给读者的营养都是慢慢渗透的。我爱读经典的、耐读的杂七杂八的书。”

铁凝回忆说,在中,她从一家军队造纸厂堆积如山的“废书”里,扒出了《静静的顿河》、《家》、《红字》、《金蔷薇》……然后细心地修补好,阅读、珍藏。大量的阅读,使她在书林里开辟了新的视野,在文学中找到了精神上的乐土和终生贡献于斯的事业。飞腾的情思促使她拿起笔写日记,练写作。高中毕业前夕,她执笔创作了供师生们演出的话剧《理想》。她正式发表的处女作就是中学时的《会飞的镰刀》,写一个乡下男孩和几个学农的城市女学生的友情。城市来的女学生们第二天要去割麦子,乡下男孩为了帮助这些不熟悉农活的女学生,当夜晚大家入睡时,他悄悄地为大家磨镰刀。女学生们醒来时突然发现镰刀“飞”走了。在那个言语并不自由,思想极压抑的年代里,铁凝身为16岁的少女,她笔下的镰刀会飞,她的想像力、创造力也长了翅膀在自由飞翔。

铁凝的这篇“出格”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并让铁凝在课堂上当众朗读。回家后,她神气地向父母高声朗读,母亲激动得流泪,父亲反问:你是不是对写作特别有兴趣?在得到女儿肯定地回答后,他就想找一位真正的作家来判断一下女儿是否是块搞文学的料。

父亲与《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是好朋友,于是挑了铁凝的两篇作文去见他。铁凝回忆说,当时我问徐伯伯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作家?他回答说:“你想当作家吗?那你就要到农村去。”徐光耀的一句话,对铁凝影响很大。铁凝说:“现在来看,我后来的成长还是得益于徐伯伯的这句话。”

第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盖红印章的考卷》中。铁凝回忆说:“那时作品发表后是没有稿酬的,我得到的是两本印有浅绿色‘北京出版社’字样的、规格为8开、每页500字的大稿纸。这稿纸比普通的稿纸大一倍,还留有方便修改用的大空白,霎时间我就仿佛获得了一种书写巨著的豪情。”

到农村去感受生活底层的心律

从那以后,铁凝说自己就有了“鬼祟的当作家的妄想”。年少时,铁凝一直很喜欢孙犁这位“白洋淀派”文学代表人物。 在那个年代,文学老前辈们常教导的就是“要想成为真正的作家,需要去农村体验生活”。1975年夏,铁凝从保定第十一中学毕业。铁凝算是幸运的,这一年,政策有了新的规定:排行老大的,可以留城。 熟人们都为铁凝一家而庆幸。然而,铁凝却出人意料地提出,她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

父亲没有像母亲那样急着劝阻女儿,他为女儿的举动想了很多。铁扬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虽然早年出来参加革命,以后一直生活在城市,但对于生他养他的故乡土地,还是饱含着深情的。他常常带着画夹到农村去,到山区去,他用自己的笔,把冀西农村那丰富多彩的四季风光再现在画布上的时候,他感到无比地畅快。女儿对农村、对大自然那种朦胧的崇拜,深情的向往,不正是做父亲的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她的吗?铁扬整整一夜没有睡觉,第二天,他找到女儿,第一次像对待大人一样,郑重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到农村去吧!即使你将来什么也写不成,了解中国农村,了解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中国农民,对你今后的生活是大有好处的。你要有长期留在农村的准备。”

铁凝沉静地听爸爸说完,简捷明确地表示:“爸爸,您放心。我已经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高中毕业生铁凝,放弃留城条件,立志到农村当农民”,这件事在保定市引起一番不大不小的轰动。铁凝回忆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去深入生活。但那段农村生活确实是不可替代的,已经成为我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铁凝被分派到河北省博野县张岳村。她推碾子磨面,扶犁耕地,锄地薅草,车水浇麦,甚至推车卖豆腐,什么农活都抢着干。“生活艰苦,冬天砸开冰窖取水,耳朵、手、脚到处都是冻疮,夏天则要忍受蚊叮虫咬。当时主要劳动就是种棉花,也就是《笨花》里写到的种棉花。我很感谢当年农村的那段生活。”

农村,这座人生大课堂使铁凝迅速成熟起来。她写了50多万字的日记,积累了有血有肉的人生素材,感受了生活底层的心律和历史变迁的步履。

铁凝在农村积累的10多本日记,像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一篇又一篇富有时代气息的小说脱颖而出:1980年,铁凝的第一本小说集《夜路》出版了;1981年,短篇小说《渐渐归去》在河北省获奖;198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在次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自此,铁凝的作品开始引起文学界和读者关注。

《哦,香雪》描写的是一群从未出过大山的农村女孩,每天晚上是怎样像等待情郎一样地等待那趟在她们村口停一分钟的火车。然而正是这一分钟,写出了农村女孩那种令人泣下的单纯、质朴、善良。几年之后,中国少儿电影厂把它拍成了电影,还获得了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儿童片最高奖。评委们认为,中国少女香雪内心的富有和朴素的纯美之情,是当今人类愈来愈缺少的资质。

成名之后,铁凝仍没忘记“生活”这股成就文学的活水,她似乎对农村生活情有独钟。几年前,她还到河北西部的涞水县农村生活了一段时间,组织上给她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可以说是她插队生活的延续。两年的时间里,她实实在在地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做很多文学以外的事情,做得非常投入,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回到城里后,她写了《对面》、《孕妇和牛》等作品。铁凝并不把这理解为“体验生活”,用她的话说“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生活而已。关注别人的命运,对于自己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积累,增强思维的厚度”。也许这正是铁凝的小说创作中农村题材甚多的原因之一。

铁凝的作品多次获得部级文学奖:自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1985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97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永远有多远》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2005年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获中国第二届冰心散文奖……此外,有多部作品获得包括“小说月报百花奖”,《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十月》、《中国作家》优秀作品奖在内的各种奖项40余种。正是由于铁凝不断地把她用心写作的成果奉献给人们,并且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她才成为广大作家认同、文学评论界给予很高评价的优秀作家之一。

1986年是文学界公认的铁凝创作转变的分界线。1986年、1989年、1995年,铁凝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中篇小说《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三垛系列”使她的风格从纯净走向凝重,她的创作从此走向成熟。此后,《玫瑰门》、《大浴女》等长篇小说则进一步承续着她对生命本质和苦难的思考。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笨花》则被认为是她30年创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有人说,她的每一次亮相,都给当代中国文坛带来一次惊喜。

铁凝创作的短篇小说,注重的是“景象”;创作的中篇小说,注重的是“故事”;创作的长篇小说,注重的是“命运”。铁凝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她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内心的活动,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2003年岁末,有一位英国年轻的女学者怀揣着一本美国出版的关于中国旅行的手册,按图索骥地从伦敦一路寻找到了石家庄。原来,这位做中俄文学比较研究的剑桥大学博士,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铁凝的英译本《对面》,大为惊喜,然后设法找来一些铁凝的中文作品,越来越感受到铁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对象,于是她开始搜集有关铁凝的资料,并准备了30个问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石家庄寻找铁凝本人。的确,铁凝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失为一位重量级作家。

多重身份和多重考验

1996年10月,河北省委决定,河北省作家协会独立分设。10月30日至11月1日,河北省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在省会石家庄召开,在这次会上,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11月1日,河北省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闭幕的那天,铁凝发表了题为《团结务实繁荣进取》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铁凝代表新一届主席团提出了任期内的10项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其中第7项是“积极筹建河北文学中心”。“力争把河北文学中心建成集文学创作、研究、展览、会议、培训、交流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使之成为省会出色的文化景观之一。”“河北文学中心”就是后来的“河北文学馆”――时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的卢展工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建议:这个工程不要叫河北文学中心,它应该叫河北文学馆。“文学馆”,就其功能和性质来说,它是社会公益事业,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

1999年9月,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性支持下,河北文学馆在石家庄市的槐北路边拔地而起,这是全国唯一的省级文学馆。“这是一个没有腐败的工程,就几个文人在那儿折腾,党组书记还有我们几个秘书长,是从一颗钉做起的。设计图都要大家来投票通过。”

让铁凝欣慰的是,河北文学馆落成以来,始终坚持“追思前贤,启迪后学,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建馆宗旨,成为全省对青少年和全社会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燕赵大地上独有的文化亮点与文学丰碑。现在铁凝也自豪地说:“这座工程,比我的创作还重要。”

从河北省作协主席到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到现在的中国作协主席,头顶的官帽越来越多,双重身份是对她的一个挑战。

铁凝说,当年我刚当选河北省作协主席的时候,我们作协有很多事务性工作,需要亲自去跑,要钱、造房子,解决作家个人的困难。那几年我经常被问到,你虽然为大家造了一个家园,但是对于你的写作一定会有损失。其实《永远有多远》就是那时候写的。以前只当作家的时候,跟人接触还少些。后来因为我的双重身份,我要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我有机会越来越多地观察各种人,从与有关部门联系工作时碰到许多挫折中,也有助于体验社会人生。

铁凝的《大浴女》等一批作品都是在出任河北省作协主席那几年写的。铁凝说,那些看似与个人写作无关的事务,但那种在社会上的浸泡更能激起你广阔的爱心,让你的情怀更广博,潜移默化地在涵养人的境界。

1987年,30岁的铁凝当选为党代会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这意味着一种很高的政治荣誉。她出席党的十三大的时候,正是她写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臻入佳境的时候。

1992年,铁凝再次当选为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之后,她又参加了党的第十五次、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越来越多的社会职务和社会活动赋予了铁凝,这使得她难以成为一个纯粹的作家,但热爱生活的信念和亲近生活的态度使她能够很完美地适应了社会活动。表示“我的本质还是一个作家,我的注意力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上”。

铁凝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铁凝,中短篇小说,情感缺失

铁凝在谈及她的散文创作时说:“散文究竟是因什么而生?在我看来,世上所有的散文本是因了人类尚存的相互惦念之情而生。因为惦念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怀。人类的生存需要相互的惦念,最高尚的文学也离不开最凡俗的人类情感的滋润。被人惦念和惦念别人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酿造心灵的充沛激情,日子的光彩便由此而生。”《自序》她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正如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总有不变的东西,我的前后看上去差别很大的小说中也潜藏着本质上始终一致的精神,这便是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爱和体贴。”可以看出,在铁凝的文学创作中,爱是一种本质的创造性的力量,贯穿在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当中,也正因如此,铁凝对那种缺乏爱的生存了很大的精力,揭露情感的缺失成为她作品中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一、荒谬时代的人际境遇

对时代的反思成为很多文学作品的题材,铁凝的创作中也有对那个荒谬时代的揭露,铁凝曾作为知青亲历那场运动,她在小说《死刑》、《玫瑰门》,散文《想象胡同》、《真挚的做作岁月》、《二十二年前的二十四小时》等作品中都作过描述。“”是铁凝考察人与人情感关系的特殊时间标本。她的作品除了对揭露“”对个体的戕害之外,更加关注人与人关系的扭曲。人与人之间不但没有关爱,而且互相摧残。1986年写作的《色变》讲述于伯伯曾在“”中被人拉去表演“枪毙”。当生和死变成一场纯粹的游戏时,作为当事人的于伯伯压抑不住求生的本能,他向“执法者”露出了笑:那笑是“一种让人类能够面对自身的卑劣的笑。那笑里潜藏着求生的哀鸣,流露着轻贱的讨好。”本来表示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的笑成为人摧残人的见证,笑让于伯伯看到了人面对同类求生的卑劣,成为他无法承受的重量,也成了他后半生与人沟通的警戒线。他尽量抵制笑的出现,可那笑偏偏在猝不及防时翩然而至。十几年过去了,于伯伯在与人沟通的善意本能和残酷的记忆之间斗争着不能自拔。

在6年后写作的《笛声悠扬》中“丈夫”少年时也是那场运动的受害者,成绩优异的“丈夫”因为政治原因被剥夺了参加射击课的资格,被派去食堂清理白菜。枪成为他被时代和群体孤立的标志,从那时起也成为他心中恐惧的源头。比于伯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有着健康的精神和体魄的妻子,妻子决定帮助丈夫忘掉过去,消除对枪的不愉快,她约他去打枪,然而“并不是每一种回忆都能够夫妻共同承担,并不是每一种回忆都可能真切地被打断”,丈夫对过去的可怕记忆仍旧无法释怀,这时远方传来了笛声,丈夫由此明白了,“他何以有今天,那是一切的苦难与这笛声的较量,他们终未敌过一支竖笛那单纯无比的音响,那本是一个少年对生活坚忍不拔梦幻和渴望。”比较《色变》,《笛声悠扬》的色调更加明朗,虽然笛声的出现有些突兀,但它的寓意在文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暗示着人类之间爱的原始本质所构成的生命力量。

二、无关悲喜的市井人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凝以城市为题材的作品明显多起来,对城市的书写也从整体的外部描摹进入描述个体的市井人生。铁凝对市井生活的关注集中在一些被人忽视的都市群落的市井人生,由他们画出的精细线条生动地暴露出都市惯有的冷漠的隐秘表情。市井成为铁凝探求人际情感的空间标本。《我和王君之间》写一位叫王君的老太太平淡的后半生。王君和“我”同住一楼,“我”对王君所知不多,只知道她先前是个曲艺演员。“我”从花市买了一棵龟背,王君嘱咐“我”打个鸡蛋在盆里,“我”却没把她的建议当回事儿,几个月后,见到王君,她仍旧提醒“我”打鸡蛋的事。再后来,王君不再提了。几年之后,“我”从朋友那儿得知王君死了,听到消息后“我”破例给养了三年多的龟背打了鸡蛋。“我”的举动对于王君显然过于做作,是纪念还是补偿呢?“我”和她之间根本没有纪念或补偿的必要。在都市的角落里,大部分人默默地生,默默地死,“我”在王君死后的举动是“我”和她平和关系中一个过于热烈的表达,反而衬托出我们之间的落寞。与鲁迅作品中曲高和寡的先行者,萧红笔下呼兰河蒙昧的众生不同,王君的落寞没有对立面,年轻时有过辉煌的王君后半生经历着“几乎无事的悲剧”,现代都市生活让人们丢掉了互相关注的热情。

《哀悼在大年初二》将人与人的关系推到生与死的交界处进行拷问。老王度过了38年的幸福婚姻生活后在大年初二离开人世,生前她要求家属不要开追悼会,但亲朋好友得知后还是纷纷赶来悼念。但是大家“对一个‘走’的主题作过简单的照应后,这里很快便形成一个难得的团拜会了”。人们漫无边际地交谈着,像一帮走错了舞台的演员,又在某个严肃的场合笑了场。那么老王的死呢?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罢了。来的人都是老王的老朋友,在这个以悲怆为主旋律的聚会上,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心不在焉,在生和死都不能构成明显界限的地方,人与人交往的内容被排空了。

在铁凝这类作品中,1992年写作的《马路动作》应该是佼佼者。与6年前的《晚钟》一对老夫妻补回抚养孩子这一课相比,《马路动作》将情感的缺失发挥得淋漓尽致。离了婚的杜一夫独自住在四合院的两间东房里,他把家门反锁上,每天从窗户出入。他很少和邻居来往,甚至连衣服都不往院子里晾,唯一需要与邻人发生联系的是每月一次的查电表。在单位面对同事他也能几年不与他们说话,甚至连自己的儿媳都不愿见面。久而久之,人们也最大努力减少与他说话的可能。长久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杜一夫每天晚上必得出去,他来到汽车站牌下,对着陌生的人陌生的脸开始虚拟与儿子与客人迎来送往,他做得很动情,久久陶醉其中,直到末班车开走。但在现实中,杜一夫连一个孩子的问好,一个陌生女人的敲门都无法招架。马路动作绽放了杜一夫在人前封闭存储起来的热情,但一个人何以拒绝现实中的沟通而在虚拟世界释放交流的热望呢?在杜一夫对着空气的那一系列细致动情的动作背后,蕴藏着阐释的多种可能,但无论是哪一种因素所导致的后果都是畸形的,即造成了杜一夫分裂的双重人格。在这篇小说中,马路动作是作者选取用来黏合错位的外表和内心的关键行为,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世界的震颤。

三、本质流失的婚姻与爱情

铁凝散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铁凝 小说 美食情结

一、美食情结在铁凝小说中的表现

细读铁凝的小说会发现,“吃”几乎出现在每篇小说之中,铁凝对于美食的描述也极为细致,“食色,性也”,古人亦云“民以食为天”,抓住了食,也抓住了生存的根本。透过“吃”可以窥视一个世界,那是生命个体乃至一个社会文化心理的根基,即从“吃”中去反观人生、反观社会、反观历史。

众所周知,铁凝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女性,她在一篇回忆在《花山》杂志做编辑的散文中有过这样的议论:“这一切就显得离过日子太近,离过日子太近,就仿佛离文学太远。也许你说日子和文学不能以远近而论,这简直是一种俗气,一个编辑部首先需要神秘和庄严。但不知为什么引起我思念的反倒是这种种的‘俗气’。我想人是不可能免俗的,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一份日子。谁能有理由去责怪我的同事们那份日子?何况真正的文学也并非那样的远离人间烟火。你敢说哪篇巨著形成时,作者的桌面上准没有油盐酱醋?”由此可见,铁凝是愿意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强调日常生活场景的,并且通过描写“过日子”中最重要的“吃”的环节,通过对食物的反复书写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意趣,人情人性,世俗烟火中的精神空间等,由此形成铁凝小说的美食情结。

1.食物情感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社会中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具有现代性,即“它的整齐划一,它的沉闷无聊,也许与它特征相同而又最为常见的东西是流水线”[1]。这种快节奏而又规律单调的城市生活不同于传统的日常生活,它缺乏人情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变得呆板,似乎变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螺丝钉,按部就班,丧失了作为个体人的一种灵动。拥有一颗善良之心的铁凝,即使在面对冷冰冰的现代城市生活时,依旧可以从中挖掘出暖意和爱。她的日常生活叙事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构成的生活之流,这些生活细节就表现在衣食住行上,而在衣食住行中,铁凝尤其会选择在“食”中感受着人间的烟火与暖意,体悟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理,彰显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

我国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言论,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食物自古就有一种偏爱。“吃是幸福的,它不仅可以饱腹,更重要的是体现着人间的温情。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含蕴,他们不会像西方人式的拥抱接吻,他们可能会默默地带给对方一个馒头、两个苹果,这馒头和苹果就寄托着无限的爱。中国人在节日里也不会送鲜花,而是送吃的,粽子、月饼、年糕等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代代流传。如果略去它们的象征意义,会发现,这实实在在的物质代表着对亲人的关切,对日子的期盼,丰衣足食曾经是最美好的祝愿”[2]。而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剩下来最重要的就只有一样了,那便是“情”,这里的“情”就是贯穿铁凝小说始终的对于生活的一种质朴的“情义”。

小说《安德烈的晚上》中的“饺子”这一美食意象就可以看作是整篇小说的情感突破口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农村被城市所取代,而城市又大多以同一面貌出现在寻常百姓面前,没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只有“那些面目相近、老旧而又略显笨拙的”苏式住宅,它们实际上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尴尬阶段,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逐渐变得呆板麻木,人间的暖意似乎被冰冷的钢筋水泥阻隔了,而“饺子”在这里就成为了亲朋好友间亲情与爱意的载体,这种爱意与亲情就是通过食物来传达的。在那个食物比较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食物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并且把食物作为自己对他人关爱的最好表达:“在这时姚秀芬比安德烈表现得要主动,当她得知安德烈喜欢吃饺子以后,她的饭盒里有时候就装着饺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简单方便的流水线食物来势汹汹,但是传统的手工美食蕴涵了更浓的情义:“后来市场上出现了速冻饺子。有一天安德烈带来一盒速冻饺子,想以此阻止姚秀芬再为他包饺子。姚秀芬却对安德烈的饺子嗤之以鼻:贵。她说:也不香。她说。”可以说,食物在铁凝的小说中不是单纯地作为生活具象出现,而是被情感化的,将外在的美食实体化为内在的含蓄情感,以此强调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

2.食物审美化

一直贴近生活具象的铁凝,对于美术也有一种爱好。我们知道,铁凝的父亲是位画家,母亲是位声乐教授,铁凝从小就在这么一个艺术之家中接受着关于美的熏陶。贺绍俊先生在写关于铁凝的评传性作品时,曾有这样的阐述:“铁凝热爱美术,尽管她本人并没有在美术方面发展,然而她在美术的熏陶中获益匪浅,美术给了她一双对色彩和线条特别敏感的眼睛。如果说文学偏重于思想的话,那么,美术使她更好地捕捉到思想的表情”[3]。观察敏锐,发现细节,这恰是铁凝的长处,她所擅长的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生活的细节。在选取美食作为生活细节进行描写时,铁凝笔下的美食就不仅仅是用来饱腹的食物,而是审美化的艺术创造,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外在表现,一种对于生活之美的捕捉与追求。

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孟由由用五毛二分钱操办的一桌佳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饮食是简单、乏味的,中国人家的厨房便也是穷酸、凑合的。孟由由天生一颗热爱饮食的心,她却没有见过更多的美食,她口袋里也没有更多的钱。不过,当她的口袋里只有一块钱的时候,她就敢请朋友登门赴宴。”在那个精神和物质都匮乏的时代,热爱美食的孟由由创造出的“四菜一汤”的确令人垂涎三尺:“她花五毛钱买了一块带皮猪肉,片下猪皮用微火煮上几个小时,只煮得猪皮松松软软颤颤巍巍,汤汁也黏黏糊糊,再放上酱油、葱花,搁在一边晾凉了凝固了,一份儿猪皮冻儿就成了”、“她想凑个四菜一汤,就花二分钱买了一块山楂糕,把白萝卜切成丝儿,山楂糕切成条儿。雪白的萝卜鲜红的山楂糕拌在一起,看着就引起人的食欲。她又沏了一碗虾皮酱油汤,这宴席上的菜就齐备了。为此她花了五毛二分钱。最后,为了烘托气氛,她又在炉子上烧烤了一大把粉条儿。这是她的超前发明:透明的干粉条儿经火一烤就通身雪白鼓胀,又酥又脆,宛若80年代盛行的膨化食品。”

可以发现,普通的食材在铁凝的笔下变得那么的不平凡,对食物色、香、味、形的细腻描写,使读者体验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之美,也许这些食物没有小说下文中出现的美食“小雪球”那么美艳浪漫,可大俗亦是大雅,无论是“猪皮冻儿”,还是“小雪球”,都是铁凝在其小说中的关于生活之美的艺术创造,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3.食物内涵化

我们知道,铁凝是一位对生活抱有热情的作家,她对世界怀有一颗善良之心和一种温暖情怀,这样的铁凝自然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而忽略了生活的复杂。随着以后的阅历丰富起来,铁凝对生活与人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后来的写作中也往往会直面邪恶与黑暗。贺绍俊先生认为,“铁凝从来就是一位有感而发的作家,有感而发,可以概括她开始写作以来的所有作品的基本特征”[4]。贺先生还指出,铁凝的代表作《哦,香雪》铺就了其小说创作的基本底色,即清新、明丽,即使在后来揭露现实黑暗与残酷的写作中,作品的底色仍是温暖的,这“实是在从她的善良之心出发,铁凝对这个世界仍怀有希望”[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旧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不适应越来越突出,新旧文明的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小说《小黄米的故事》的创作就来源于现实生活,是铁凝对现实生活的“有感而发”,“小黄米人不高饭量也大,也馋,喝着粥还一趟趟厨房案子上找吃食:两段咸带鱼,几刀驴粉肠,一块猪耳朵,并不断往粥碗里倒酱油。她总觉得酱油这东西才真正联系着外边这个花花世界,哪里有酱油,哪里就文明。”当现代文明浸染到大山里的以后,香雪就有可能沦为小黄米(路边小店的)。“在香雪眼里,一个磁铁铅笔盒就代表着现代文明,而到了小黄米眼里,现代文明就纯粹转化为物质性的东西,在她看来,‘哪里有酱油,哪里就有文明’”[6]。这里的酱油实际上就代表了现代文明,铁凝想表现出自己对社会变革中反常现象的强烈关注,她有感于现代生活中一些乡村里纯洁的“香雪”们在物欲至上的社会大变革中被社会所吞噬的现实,于是选择最容易从城市流通进农村的食物作为切入点,将食物内涵化,富有时代特征的食物成为一个符号,符号背后包涵的则是作家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当时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铁凝小说中的食物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时代影像,还可看作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一个社会的心理文化根基。长篇小说《大浴女》中,中国的传统美食馄饨成为常年居住美国的尹小帆的特殊回味:“她的二老她的姐姐在明亮温暖的家里簇拥着她,一股熟悉的香腻的排骨汤味儿直冲鼻腔,那是尹亦寻特意为她准备的煮馄饨的汤底儿。家人都知道尹小帆最爱吃馄饨。热腾腾的白汤馄饨端上来了,淡黄的虾皮,碧绿的葱花,带着蒜香的冬菜末儿,还有紫菜、香油,把一碗细嫩的馄饨衬托得光彩照人。尹小帆连吃两碗,放下筷子说,真好吃”。可以发现,这里的馄饨不仅是家人爱意的情感化表达,也是铁凝独特的艺术审美创造,白汤馄饨与其他配料的鲜明喜庆的色彩搭配,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趣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现了小说中食物的内涵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心理文化根基。

二、美食情结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1.美食情结形成原因

1.1客观原因

(1)时代因素:铁凝出生于1957年,到1959年就开始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即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可以想象,那一辈的人对于食物的情感是多么深厚。1966年开始的“”又在精神上给以人们沉痛的打击,在那个高度政治化的时代,铁凝被灌输的是“深入生活”的教诲。随即的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新旧思想出现巨大冲击,90年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旧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下的不适应越来越突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对于当下的反思和对传统的回归。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热爱日常生活的铁凝往往选择从衣食住行中的“食”入手,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2)家庭因素:铁凝生活在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里,其父亲是一位很会享受生活乐趣的人。铁凝的一篇散文《面包祭》就充分表达出她父亲的生活热情。父亲即使在那个抑制个人化乐趣的时代,依旧很“不安分”,“他刷房、装台灯、做柜子、刨案板、翻旧书旧画报,还研制面包”,在那个食物匮乏,生活单调的年代里,父亲的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铁凝,会培养她一种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情趣。有生活就有过日子,而一个热爱的生活的人必定会热爱美食,这样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铁凝的小说中会出现那么多关于美好食物的描写了,这些都是铁凝生活情趣的体现,也只有心怀温暖善意的人才能懂得美食对于中国人过日子的意义与价值。

(3)环境因素:铁凝在高中毕业后,就作出了人生的一重大选择,那就是放弃当文艺兵的机会,去农村当知识青年,后来又从农村转入城市,贺绍俊先生认为,“铁凝的善主要是农村生活酝酿起来的,是源于她走进农村生活时的精神准备、精神向度和当时的人生态度,是她对农村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过滤”[7]。在乡村相对平静的生活环境中,铁凝自然更多地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她自觉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代表中国百姓淳朴情义的最直接的表达——美食,自然不会被铁凝忽略。

1.2主观原因

(1)作家气质与性格:可以说,铁凝的性格及其民主、温馨的家庭熏陶,决定了她在成长过程中倾向于一种明快的人生观,她对生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她对于美食也许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孟由由”一样,“天生一颗热爱饮食的心”。生活中的铁凝也曾遇到一些压力和困难,但她当时就因为喝了两瓶酸奶,心情便好转了,铁凝说自己本身就非常爱喝酸奶。小小的两瓶酸奶就能让铁凝从挫折中走出,这说明热爱生活的本性使她能轻松地找到一种外在物质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热爱生活,乐观地面对生活,这是铁凝用来调节各种现实矛盾的强大武器。

(2)个人成长记忆与生活阅历:童年记忆和家族记忆,是铁凝小说的一大创作源头,铁凝本人也承认童年记忆对她的文学创作的影响。她儿时的生活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的,两岁时就寄养在北京一保姆家中,五岁时回到父母身边,九岁又回到姥姥家。好在那位保姆也尽心尽责,铁凝小时候就称那保姆为奶奶,“这奶奶十分疼爱我,遇到我高兴或不高兴时,便从一个齐腰高的大缸里拿点心给我吃。我以为那青石缸盖子下一定有满满的一缸点心,一缸点心总能使一个人的情绪稳定吧,我常因此而忘掉不在身边的父母”[8],一缸点心就可以安抚铁凝幼小的心灵,可见精美的点心在当时可以算得上其童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含义主要是指:个人无意识中,对造成意识干扰负责任的那部分无意识内容。可见铁凝小说中出现的美食情结与其儿时的不完美记忆是有关联的。居住地间的疏离感、孤独感可以构成作家的创作缘由。它作为作家童年经验的一部分影响着作家的创作,甚至会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体验”[9]。童年经验主要来自与家庭成员、邻里、学校师生的相互关系以及自身的身心发育。从其性质来看,又可以分为丰富性童年经验和缺失性童年经验,而缺失性童年经验具有更为深刻和持久的影响力。对于作家而言,缺失性童年经验是情结产生的根源。创作往往是作家对缺失性童年经验所引起的情结的反复书写,并以此为基点向纵深挖掘或向四面延伸。[10]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吃”几乎出现在铁凝的每篇小说之中,铁凝为什么会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美食了。

2.美食情结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综上分析,铁凝小说中的美食情结反映了作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这也再次说明了铁凝的善良之心及温暖情怀,由热爱美食反映作家的日常生活情趣,进而蕴含于作品之中,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铁凝小说从衣食住行中的“食”入手,抓住了人的生存之本,并且通过食物的情感化、审美化、内涵化,展开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从而更细腻精致地去表现生活,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浓浓爱意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8:12.

[2]周雪花.铁凝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M].当代阅读.文艺争鸣,2010,(6).

[3]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216.

[4]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151.

[5]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63.

[6]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63.

[7]贺绍俊.作家铁凝[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61.

[8]铁凝.铁凝影记[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

[9]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M].文学评论,1993,(4).

上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散文范文 下一篇:李娟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