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陶醉了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1:08:34

他陶醉了作文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1篇

我们班的“吕大才子”的作文上了《齐鲁晚报》,我们全班都为他感到骄傲!

周三,“吕大才子”手里攥着一份《齐鲁晚报》,兴冲冲地跑去把报纸递给老师看。老师便接过报纸,读给同学们听。“吕大才子”的作文写得生动、有趣,文中的比喻恰到好处。他的文章让我们知道了他假期去了沂水大峡谷,写清了大峡谷溶洞的全貌,让没去过大峡谷的人,脑海里也可以浮现出大峡谷的样子。

“吕大才子”的文章写得极其优美,读者读过之后,忽然间,仿若大溶洞的画面在眼前闪过,若隐若现,颇有一番心旷神怡的感觉。

“吕大才子”有着一颗争强好胜,上进的心。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吕大才子”之所以成为了“才子”,是因为他不断磨炼自己,刻苦学习,不服输。具备了这些精神,才使得他更加完美。

钟乳石、石壁、其貌不扬的溶洞,这一切在他的笔下,变得那么神奇、那么美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2篇

与《作文周刊》再次相遇于2006

年,那时我正教初中毕业班语文。一日

自习巡视,见一名学生正津津有味地看一张报纸,取过来一看,竟是《作文周刊》,忽然便有种老朋友重逢之感。我给这位学生讲了我与《作文周刊》的故事,告诉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他能在《作文周刊》的指引下,在文学的天地

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后来这名学

生果然在写作上大有长进,后来他大学毕业后,到《辽沈晚报》做了编辑。能有

这样的发展,是否得益于《作文周刊》?我想这是必然。

那天晚上回家,我打开电脑,在百度中输入“作文周刊”几个字,找到了《作文周刊》的网址,并发过去几篇学生作文,竟得到编辑的赏识。那位编辑说:“您学生的作文可以在《作文周刊》上发表。”第二天,我将这一喜讯告诉班级里发表习作的那几个学生,他们高兴地跳起来,而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大有与他们一比高低的姿态。之后,我接到

了《作文周刊》的样刊,而很多学生也集体征订了《作文周刊》。可以说,《作文周刊》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在即将毕业的几个月里,看着学生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我的内心充满了对《作文周刊》的感激。

后来便有编辑向我约作文指导类的稿子,我当时欣喜异常,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能登上《作文周刊》的大雅之堂。投稿的时候,我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自己的作品太过幼稚,难入编辑法眼。之后,刊用证书和样稿寄来了,我心里顿时有一股暖流,感觉自己被巨大的成功陶醉了一回。学生和老师的作品同登《作文周刊》,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而今,我的书架上虽然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杂志,《作文周刊》却放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不仅自己忘情地阅读,也把这份对《作文周刊》的热爱,传递给我的学生。因为文字背后那些闪光的思想将会一直照亮孩子们原本无味的生活,在文学的殿堂里,他们每一个人的灵魂都会得到圣洁的洗礼。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3篇

作者他们那个时代,几乎每天在学校都要挨打,而我们在学校可以自在地玩,踢足球、打篮球、游泳……而他们呢?却要每天因为一点小错而遭到校长毒打,更让人费解的是老是毒打他们的校长最后竟然做了坎特伯雷大主教!过了不久他还给他们的女王加冕,整个世界的人都在看着他。

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本书一再强调作者所在学校对他们的毒打?其实,作者在阐述自己苦难童年的同时,也明显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目的——为了我们的前途着想。如果我们不经过严格的训练,那在我们遇到坎坷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措手不及。甚至许多为人父母者为了儿女的前途而想方设法的去躲避风险,风险是我们人生的一门必学的功课,我们不可能永远躲避它,只能选择面对它,挑战它。

我被这本书深深地陶醉了,它教会我珍惜自己的童年,让童年成为口中的一块巧克力,慢慢溶化,细细体会,留下无穷回味。同时告诉我一个道理:生活本身是严峻的,残酷的,我们得学会对付它,才能成为一个强者,一个有能力的人。

冼可澄纪念学校六年级:罗国豪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4篇

1. 结尾照应开头,使全文显得一脉相承,结构紧凑。如有篇《良师益友――画家谷溪》的文章,其开头写看到两个刚劲的隶书大字,唤起“我”对老师的回忆,结尾又特意写和老师在一起的日子,结尾是这样写的:“他是我的良师益友,虽然我已师从他人,但是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的,那是永远值得我回忆的。”

2. 结尾归纳中心,突出全文中心思想,给读者以深刻、完整的印象。如《养花》一课的结尾:“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有篇《野草赞》的文章,先写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接着又写像野草那样顽强,具有坚忍不拔精神的劳动人民,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绿色”献给祖国大花园。最后结尾写道:“我讴歌野草,更赞美那些像野草一样具有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的人,他们是最可尊敬的!”

3. 结尾时,在全文叙述基础上写感受,写议论,深化全文的中心思想。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是这样结尾的:“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又如《狼牙山五壮士》的结尾:“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再如《一个心灵美的青年》一文,写骑车运煤气回家的路上,遇上了一个心灵美的青年,结尾写道:“我望着他的背影,他飞快地向远方驰去,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那装成大人,却又充满稚气的脸,多么难忘啊!尤其是他那美好的心灵,从他的一言一语浸透出来的诚挚友爱的感情,深深地留在我心里。我暗暗地想:今后,我也要像这个青年一样。”

4. 用寓意深刻的语言结尾,引起人们的回味和深思。如《高大的皂荚树》的结尾:“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再如《我生活在阳光里》一文,结尾写道:“我生活在阳光里,也应该化作一束阳光,为祖国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5. 用衬托的手法,“烘云托月”,在结尾时进一步突出全文记叙的内容。如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就是这样结尾的:“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越壮烈,越激昂,好像整个宇宙充满了这高亢的呼声。”再如《映山红》一文的结尾,以梦来衬托:“当晚,我美美地睡了一觉,还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满山的映山红簇拥在我身边,越来越红,越来越美……”

6. 按叙事顺序自然而然地结束全文。例如《月光曲》的结尾:“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再如《新时代的带头人――赵校长让房记》一文,写了赵校长让房,结尾写道:“到了搬家的那天,学校有13户人家在高高兴兴做准备搬新房,除分房小组外的教工们迷惑不解。真相大白后,大家无不跷起大拇指称赞这位新时期的带头人――克己为人的好校长。”此外,还有《跳水》《赤壁之战》等都是自然而然地结尾。

7. 留存疑问式的结尾方法。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具有启发、感染、强调和肯定的作用。如《望球兴叹》的结尾:“我欲哭无泪。到达火星,我无可奈何地想:人类的第三个家园应该在哪里呢?”

8. 结尾回扣题目。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手法。请看:“……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9. 使用祝愿式的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祝愿、愿望,如的《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0. 使用对比式的方法结尾。结尾时,把人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之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结尾:“你的忠实的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11. 引用名言佳句或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结尾法。如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陶醉》的结尾是:“左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于其中了……”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文课;马兰;田野

一如以往,打开学生的作文本我开始批阅,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行行鲜活的文字,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一扫往日单调的千人一面。读着学生的习作,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天前:为了完成第三单元的习作,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物,准备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习作。“唉,老调重弹,又是写春天。”“真没劲,春天有什么好观察的,还不是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看着没精打采的学生,我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放学后,我默默地走在乡间小路上,混着泥土芳香的晚风轻轻掠过脸颊,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啊!或浓或淡的绿意写满了田野。春,悄然来临了,而孩子们似乎没有觉察到,耳畔仍回荡着学生的牢骚。“如何让学生写好这篇习作呢?”我低头思忖着,突然田埂两边悄悄探头的马兰吸引了我。哦,多嫩的马兰啊!这可是我童年的钟爱,在这乡间小路上不知挖了多少回马兰,马兰的清香似乎在嘴里溢开了,又有好久没提着篮子去寻它了,手不由得痒起来。对,何不带学生一起出去挖马兰,借此完成第三单元的习作?我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兴奋了好几天。当我告诉学生这个星期春游,我将带他们去挖马兰时,所有的学生几乎同时欢呼起来,大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不过我没有告诉他们要写作文。

“今天的天气真好,就跟我们的心情一样。一路上,大家又唱又跳,男生一会儿从田埂上跳到田里,一会儿又从浅沟里爬上来,没一刻安宁……”读着李丽的习作,我深有同感,那天孩子们真像是放飞的小鸟,不停地追逐打闹。我敢说田野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虽说都是乡下孩子,可一旦置身于大自然中依旧充满了新奇,没想到还有几个孩子连马兰也不认识。唉,现在的农村孩子早已远离了马兰,他们当然更不会懂我的马兰情结了。“第一次挖马兰,我感到特别有意思。一镰刀下去,马兰竟被我连根挖起,还带出了一大块泥。徐老师走过来教我平着泥挖,这次挖出来的马兰真干净。我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个小生命……”读着范冰的作文,我的心里也温暖起来,似乎我把自己对马兰的钟爱传给了她。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来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杨超大声朗诵起了这首我们都熟悉的儿歌,王彦还把自己刚采来的一大把野花献给了杨超。班上的一些女同学纷纷把五颜六色的野花插在辫子上,真好看!这时我恨不得自己也变成女孩子……”多美好的画面啊!想不到这竟是一向被我冠以“语句生涩,内容空洞”的陈晨写的。看来他并不是不会写作文,只是以往的习作没有触及他的心灵。孩子的笔是多么生动啊!当时我还要求学生放眼看看田野,一会儿他们兴奋地说着自己惊奇的发现:“这棵野草就叫狗脚印吧?”“怎么油菜已开花了?”“柳树的枝条荡漾起来真美!”……春天就这样被孩子们发现了,就这样悄悄进入了孩子们的作文本中,就这样被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写活了。我贪婪地读着孩子们的习作,被他们笔下的春天陶醉了……

“徐老师提议:‘同学们,我们来吟一吟有关春天的古诗好吗?’‘好!’张亚抢先背起《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我赶紧背朱熹的《春日》,陈晨大声吟诵孟浩然的《春晓》……一下子背了十几首,真没想到我们记得这么多春天的诗。这时聋哑学生于湛然也被大家的气氛感染了,哇哩哇啦背起来,口齿不清,但能听得出他是在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我们使劲给他鼓掌,他开心地大笑起来。”当时,面对无边春景的我灵机一动,提议让学生背春天的诗,没想到学生背了那么多。我在欣喜之余陷入沉思:谁说孩子们的作文犯“假大空”的流行病?只是我们一直将学生关在屋子里做作文,而作文又岂是凭空做得出来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只有生活,真切的生活体验才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放飞囚禁的情愫。

当我们满载着喜悦准备回家时,我才大声向孩子们宣布:“今天的作文课上得最好,每位同学都是满分!”“什么,上作文课?”“我们不在教室里怎么上作文课?”“我们不是一直在挖马兰吗?”看着孩子们迷惑的神情,我深有感触地说:“同学们,谁说过作文课一定要在教室里才能上?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就是我们习作的源泉。难道你们不想把刚才的一幕幕记下来当作我们永远的回忆吗?”“想!”孩子们响亮地回答我。“哇,作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的!”“今天的作文我会写。”“我喜欢写这样的作文!”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对我说:“徐老师,这样的作文课我们爱上!”我使劲地点点头,对,我也喜欢上这样的作文课,爱看这样的作文!这时张宇辰情不自禁地凑到我面前说:“今天的作文课是我上学以来最难忘的。我不仅知道马兰可以止血、降血压,而且和同学、老师一起挖马兰,度过了最美好的一天。让我回味的还有今晚的马兰团子,我敢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了。明天一早,我还要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尝呢!”哈哈,不用尝,我也心醉了!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6篇

爸爸妈妈一把屎一把尿的呵护着我长大,眼看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想起走过的13年中的风风雨雨,我就没想想是谁把你培养成一个中学生?又是谁天天普口佛心的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作业写好没或……”而在我看来却觉得他们真罗嗦,当父母在训骂你时,你却觉得他们讲得不对,甚至还要反骂他们,其实你要了解父母的这种苦心,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啊!有哪个尽职的父母希望天天打骂孩子?没有,他们打骂孩子自己也疼,他们哪里疼?——心。当父母把你送入一个个补习班时,请要原谅他爸爸们,并且还要用心的学,想想灾区孩子渴望读书,可是没的读,想想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种急切的渴望。所以你更要成为他们眼中的龙(凤),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心中带来一丝安慰。

我的父母是严格的。就说说这个暑假吧!可以说我的每一秒时间都是紧张的。我爸给我报了三门课时:作文、英语和练钢笔字,学这么多,就是为了一次实验中学的考试。

每天,爸爸把我载来载去,有时到中午12时,还不见他的踪影,当他满头大汗来接我是,我该说些什么?我又能说些什么?他这么辛辛苦苦到底为了什么?当我考试成绩出来时,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在五百多名学生中,我是第三名,笑了,笑了,忘记了一切辛苦的付出。

当然,每个父母都会有慈爱的一面,我也享受着。爸爸妈妈总会买一些好吃的给我吃,有时还陪我一起玩,每当晚上没事情做时,我就会和我爸爸杀一盘,“杀”出了激情,“杀”出了亲情,“杀”出了欢笑。爸爸妈妈出去旅游时也会带上我,比如,这次爸爸与他的一些朋友一起到庐山去旅游,就带着我。庐山的一切陶醉了我,我忘记了一切的一切都已过去。在我的脑海里只有庐山的美丽景色。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7篇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在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黄河颂。请以“黄河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任选角度立意,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3)600字左右。

探究练习

【思路点拨】

一、化一为万

所谓“化一为万”,是指打开写作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黄河”这个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我们要善于抓住实体,即黄河本身;黄河仅仅是一个概念和实体,如果我们单纯地从概念出发,当然打不开写作思路,要从多角度出发,化概念为万象,从黄河的精神、黄河的象征意义等方面来立意。

二、化题为象

“化题为象”是指善于借助“象形想象”,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的形象,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思。我们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写,要善于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内容来写,才能为写“颂”打下基础。可以说,没有“象形想象”,就没有细描,就难以引人入胜,就难以抒发真实感人的情怀。所以,化题为象,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可具体感知的东西,通过化大为小,为文章能以小见大创造条件。

三、缘象驰想

“缘象驰想”是指在表现客体时加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力避纯客观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力求从自然到自觉,赋予物以人的情感。自然万物只有在注入人的情感之后,才有了审美意义或具有了新的品格。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并紧紧抓住黄河与社会、与中国的类似之处,运用“类似联想”,写出自己为什么选写这个对象,为什么唯独在这一方面有强烈的感受。

四、缘想明意

“缘想明意”是指在议论、抒情中突出主旨或升华主题。文以意为主。对大自然的感悟,要由感而悟,不要有感无悟。对大自然的杰作――黄河当然也是如此。前面所说的化大为小就是为了以小见大。对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如果仅仅写出其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及一些深刻的人生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其次,对大自然的悟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我们写黄河,当然最后要落到“颂”上,颂黄河、黄河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力争在写作中挖掘出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

【范文示例】

陶醉壶口

尧山壁

到壶口看瀑布去!清晨还颇大的吸引力渐渐被漫长的旅途磨损,加上黄土高原平淡无奇,车过宜川人们渐渐寂静下来,歌声笑语听不见了,代之以断续的鼾声。

忽然有谁从梦中猛醒,惊呼雨来了,听那隆隆雷声。可窗外分明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司机笑说,那是壶口瀑布的响声。真是先声夺人,车上人立时活跃起来,个个竖耳倾听。涛声如放炮开山。感觉山在摇晃,车窗忽闪,大家的心也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迸射出来。

车在旅游管理处停下,大家迫不及待地跳下来,快步走下岩蹬,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选好位置。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如土山飞崩,黄海倒倾,溅起水雾腾空,黄云弥漫,恰似从水底冒出滚滚浓烟。水底悬流激荡,如开锅沸水,浪滚涡翻,泡沫簇拥。这雾,这云,这泡沫,皆呈现为黄色,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质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大家聚精会神,全不知何时云破日出,那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那升腾的水雾因阳光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虹饮涧;有的横卧河土,如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像花团锦簇;有的断断续续,呈扑朔迷离状。我们之中不知谁福大命大,吉人天相,带来如此的好运气,使大家能够看上这天下奇观。

我默立在瀑布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雨溅沫淋个痛快。我拜倒在这大自然杰作的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娇二气荡然无存。我忽然领悟到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心中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择在这里誓师出征。

此前,我曾多次见到过黄河。而在这壶口看到了它性格的另一面,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里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光。从今天起,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子孙。

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互助大曲,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盛满了陕北的米酒。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

啊!壶口,我陶醉了。

(选自《中国旅游》,有删改)

写作借鉴:

1.作者“万中取一”,从绵延几千里的黄河上截取了最让自己感动的一点――壶口瀑布来写,此为“化概念为万象”。

2.作者通过人格化的语言,从视、听等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奇景,表现了壶口瀑布的特点,这就是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描写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

3.作者把黄河的形、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发现并紧紧抓住黄河与社会、与中国文学历史的类似之处,运用“类似联想”,写出了自己为什么选写这个对象,为什么独在这一方面有强烈的感受,这就是“缘象驰想”。

4.本文情与景交融,在作者的一片陶醉声中,突出了主旨,升华了主题。文章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有很强的感染力。最终,作者的情感还是落到了“颂”上,通过写壶口来颂黄河、颂黄河的精神、颂中华民族的精神。这就是“缘想明意”。

【现场作文一】

我想成为一条中国龙

姜杉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虽然你有时也会发怒,有时会让千万人痛失家园,但却正是你哺育了一个个民族英雄。在我心中,你是伟大的,你是坚强的,你永远都在守护着中华民族这个弱小的“新生儿”,使他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坚强地战胜一切困难。

“黄河之水天上来”。没错,你是神奇的。你用铁一样的身躯保卫着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陷入危险之中。每当这个时候,是你洪流滔天、奔腾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去争取胜利。你是中华民族的护盾,是中华儿女战胜敌人的长矛,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地球的北面,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儿是我们的故乡,这儿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黄河所哺育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万千英雄;是她,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是她,给了我黄皮肤,教我们与生命中的磨难抗争。她那样慷慨地给予,把智慧、正直、勇敢、真诚都播进了每个人的心灵。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华夏大地才孕育出了一批批流芳百世的英雄。你们看学识渊博的孔子、祖冲之、司马迁……你们看医德高尚的李时珍、孙思邈、华佗……你们看勇于奉献的孙中山、、邓小平……他们不都是伟大母亲的骄子?

我希望自己变成一条中国龙,奔腾在黄河的上空,欣赏祖国今天盎然的生机,期盼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

点评

作者赋予黄河以人的思想和行为,展现并歌颂了黄河的精神,并且自然地由黄河、黄河精神想到了民族精神,行文层次清晰,流畅自然。文章结尾照应题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现场作文二】

沙沙旅行记

李雪莹

我叫沙沙,是黄土高原上数以万计沙土中的普通一员,我随着西北风、听着信天游无拘无束地四处玩耍。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掉进了一条河中,我的生活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水的对话

“你是谁?”我问道。河水回答:“我叫黄河。”“你怎么是这种奇怪的颜色呀?”黄河说:“这都是因为你们的存在呀!”“我们?”

“是的。我本是雪山积雪融化之水的汇集,但流经你的家乡时,你的无数个兄弟姐妹和你一样落入了我的怀抱,我就成了这种颜色了。”“那你肯定很恨我们了?”“的确,你们有时让我很暴躁,我以前曾决堤无数次,给下游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灾难。对此,我感觉很无奈。但你们也给我带来一些好处呀!正是你们使我成了这种颜色,我才有了这个名字。并且我流经的好多地方成为了你们的第二故乡,造就了很多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

我听了黄河的叙述,立刻产生了好奇,对黄河水说:“你能带着我去游览一番吗?”黄河水说:“跟我走吧!”

幸福的旅行

我随着黄河水流入下游,急速的行驶让我对两岸的景色目不暇接。我恳求黄河慢些,黄河说:“我不能慢走。我的急速奔流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年发电量可达到几百亿千瓦时呢!”

我们通过道道电闸,来到了壶口瀑布。那雷霆万钧之势深深地震撼着我。我问黄河:“这种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不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吗?”黄河水自豪地答道:“当然!”

谈话中我们已经来到了龙门,黄河说:“过了龙门,你这粒黄沙也许会变成黄金的。”我说:“真的吗?”黄河说:“只要你真正认清自己的价值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你就会成为一粒金子。”我似乎明白了黄河水所说的意思。

在继续的行进中,我领略到了华夏大地的壮美和富饶。到了华北平原了,我恳求黄河说:“您能不能把我抛上岸,让我成为这华北大地的一小部分?”黄河说:“好吧,就让我们在此分别,希望你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见!”说着,黄河水打了一个旋,我顺势飞到了岸边。

从此,我不再是飘摇不定的沙尘。

点评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8篇

如上海大学中文系李白坚教授在教学作文《比手劲》时当场叫学生上台比手劲。他引导学生观察时要用好“眼耳鼻舌手”,让自己作文时有话可说。他先指导全班学生观察参赛同学的容貌;接着观察衣着打扮;然后观察动作、心理活动、脸部表情;最后观察气氛和环境。比赛一结束,李教授就叫学生开始写作。孩子们通过这些现场活动,有了一肚子的感受要倾诉,再加上李教授有条不紊地引导,知道了观察的顺序,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生动具体了。事实上对孩子而言,如果一件事情刚刚做完,马上让他去写,就容易激发兴趣,很少出现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现象。可是我们的习作训练,大多是让孩子回忆过去的事情,这种与儿童的愿望南辕北辙的训练。很少会让他们感兴趣。因此小学生的习作训练,不应有太多的限制,应尽量创设儿童熟悉、感兴趣的情境,让孩子的想象自由驰骋,用他们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感受。

二、降低标准,诉说真情

叶圣陶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评价学生的作文标准,必须牢牢恪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标点符号。”

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应尽量用肯定的批语和艺术性的批语,这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卢梭曾经说过:“儿童有自己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如果我们用我们的看法、热情和情感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放低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写下来。哪怕其中一个字,一个词,一两句话或一个片断有闪光点,教师都要予以及时肯定和赞赏。如在造句方面,教师可以这样批语:“这个词用在这儿很合适,很到位。”“你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学生读到这样的批语,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被赏识的激动,还乐于自改作文。把作文写得更好。这样的评语也特别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心灵的共鸣。当然,对学生中一些不规范的语言,教师还是应当给予引导、指正。如有学生写道:“此时的我心情实在很激动很激动。”批语可以这样写:“你的心情老师可以感受到,如果换成此时‘我实在难以表达心中的激动’,是否更好?”有的学生写道:“许多人陶醉于溪水的舞姿。”可以这样改成:“许多人被溪水优美的舞姿陶醉了。”

三、回归自然,找活源头

作文课不能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中做游戏,或出示题目让学生闭门造车,而应适时带领他们走向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写作的重要源泉,日月星云、奇山秀水、花鸟虫鱼、珍禽异兽……每一样自然景物都蕴藏着无限的美感。古人云:好鸟枝头皆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教师应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把它变成习作的好素材。比如有位教师教学习作《燕子归来》时,就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菜园和果园里,现场引导学生观察菜园里的蔬菜和果园里的果树。以及活跃其间的各种小动物,并让他们把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特殊的教学过程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学生兴致勃勃,思路大为开阔,习作已成为他们表达的需要。不一会儿,一棵棵青翠欲滴的空心菜。一个个红扑扑的西红柿,一朵朵盛开的野花,一只只摆动着小尾巴的蝌蚪,一群群勤劳可爱的小蜜蜂、小蝴蝶等景物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们的习作中。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一改往日一写作文就咬笔杆的现象。实际上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还指用耳朵听到的声音以及想到的事情等。清晨或傍晚的户外锻炼,三餐的锅碗瓢盆曲。全家团聚时的家庭合奏曲,娱乐休闲时的钢琴演奏曲……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好素材。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并且尽可能地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真正生成一些自己的思想,这样才会有话要说,而且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9篇

2005年河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是一棵梅花树,我生活在一个叫勾践的人的院子里。我听别人说他是一个国王。我却一点也不相信,哪有国王把茅草当作床铺,哪有国王每天都要舔苦胆的呢?

我在这里已经呆了三年了,听妈妈说,我今年就要开花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春天到了,我拼命地发芽生长,我要开花了,我想。迎春花开了……桃花谢了……我依然没有一个花蕾,炎热的夏天晒得我头好晕,我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我往屋里一望,我的主人正在尝苦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太苦了吧!

秋天到了,我的叶子飘落了,唉,看来我的花是开不了了。一天,我的主人走到我身边,他在我身旁伫立良久。我看到他那深邃而坚毅的目光,不禁心里一颤,他似乎要从我身上看出些什么呢!北风劲吹,雪花纷飞,我站在院子里直打寒颤,我要死了,我想。我还没有开花就要死了。梅花是世界上最好的花,她温文尔雅,暗香。多美好的花啊。可是我却永远不能拥有她了,这难道就是我的命运吗?我就这样了此一生吗……不,不,我决不能这样,我不能就这样去了。我一定要开花。院子里进出的人突然增多了。每日每夜,主人都和他们谈论着什么,夜深人静时,主人躺在茅草上,直瞪瞪地看着我。天越来越冷了,我真的快支撑不住了。

一天夜里,主人又一次尝了尝苦胆,他走到门外,站了一会儿,突然他仰天长啸:"我一定要复国!"啊!他真的是国王,一个国王竟然尝苦胆,卧茅草,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也不禁想大喊:"我要开花!"

几度风雪,我硬挺了过来。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主人不见了。又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我身上长出了几个花蕾,并且越来越多。一场大雪,我开花了,我开花了!缕缕清香,令人如痴如醉,我不禁陶醉了。这时,一身黄袍的人走进院子,是我的主人,他走到我面前,用深邃而坚毅的目光盯着我。"我勾践立誓,不铲平吴国,誓不生还,出发!"我听见院外万马奔腾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又越来越小,逐渐消失了。

整个院子充满了香气。

他陶醉了作文范文第10篇

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那就是批改作文。而且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教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着看,即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乃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文字交流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教师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和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感,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在写春游的建议时,有学生建议到乡下去,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到绿树野花、可以到田间挖野菜、到小河里钓鱼、自己烧饭、野炊。我在作文后写道:“看了你的建议,老师被你笔下的乡村美景陶醉了,那真是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去踏青赏花钓鱼呢。”并给了他五颗星。学生看到后,高兴的笑了。 三、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我曾经在生气的时候叫学生写作文《假如我是教师》。有学生这样写:“假如我是教师,我决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也决不让学生多抄课文;我不会让他们对着99分的试卷哭泣。”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为学生的坦率震动。于是我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做学生,我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的。”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诱导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上一篇:缅怀先烈作文范文 下一篇:描写人物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