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范文

时间:2023-03-21 07:49:16

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科生;双导师制;三导师制;起源与发展;实践与创新

一、导师制的产生背景与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科生导师制由温切斯特主教首创,起源于牛津大学[2]。随着时代的发展,导师辅导逐渐取代私人辅导,成为剑桥和牛津各学院中的一种制度化的本科教学模式[3]。牛津大学的新生在入学报道的第一天,学院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取得进步[4]。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实行的一种个别化的、全方位指导的教学模式,对本科生的思想品德及学习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制”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20世纪末开始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北京大学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且取得较大的成果,随后,我国其他高校也开始接受这种个别化的教育指导模式。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导师制的优势渐渐被埋没,制度本身也显示出许多瑕疵[5]。第一,导师“供不应求”。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师资力量没有随之增长,导致每位导师所要指导的学生过多,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第二,部分导师身兼数职,无法抽出时间对本科生有针对性地指导。第三,导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术能力,忽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不能顺利实现就业,或进入就业单位却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6]。可见,现有的导师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业、就业方面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导师制度打破僵局,真正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并帮助学生在学术和就业上实现双赢。

二、双导师制的实施

“双导师制”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原本“铁饭碗”式的就业模式被打破,高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必须面对自主择业、择优录用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变革中,“双导师制”应运而生。心理学专业的双导师制是指在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中,给每名学生配备两位指导教师:全程学业导师和学术科研导师。在大一时,给学生配备全程学业导师,全程学业导师负责本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业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在大二时,配备学术科研导师,学术科研导师帮助学生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专业知识,带领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学术旨趣并确立学术志向。全程学业导师以集体指导为主,每月至少指导学生一次,指导时间由导师和学院商定;学术科研导师则以个别指导为主,每星期指导学生一次,指导时间由导师和学生自主商定。学术科研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并且导师以严谨勤勉的专业态度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步入大学伊始,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对学科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心理学院的导师先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同时让其跟随研究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术兴趣。进入大二或者大三后,学术科研导师结合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尝试公开,同时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学术科研导师还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知识概念、深入理解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领悟各个课程间的联系与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7]。

三、双导师制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成就

在学生入校后,心理学院就向学生介绍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并给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迅速对心理学专业以及本学院的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经过一年的了解与熟悉,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给每个学生配备学术科研导师,让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此过程中,学术科研导师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8]。

2.提升科研能力

由于每位学术科研导师需要负责的学生不多,所以导师很容易了解学生在学术上的兴趣点和擅长点,进而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心理学院的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学术讲座等环节,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和相关学术文献,参与硕士、博士的学术沙龙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也积累了科研实践经验。另外,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3.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全程学业导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自己所带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全程学业导师通过对所带学生进行“追踪式”个别化成长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劣条件,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设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确定职业奋斗的方向,使学生对职业和人生有清晰可行又符合实际的规划[9]。并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之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部分导师还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类企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双导师制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创新制度,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双导师制的实施对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缩短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间的距离。在双导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有力保障。

四、三导师制的创新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除了强调双导师以外,还应增加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由此,我们将从理论层面探索如何通过增强校外(实习基地或用人单位)指导教师,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双需求,即提出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三位导师包括校内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是指全程学业导师和学术科研导师,校外导师是指实践导师。全程学业导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教授学生相应的法制和职业道德知识;学术科研导师负责学生在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导师为相关实践单位中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自己[10]。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他们负责的是同一批学生。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弥补理论学习上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三位导师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

五、三导师制的作用及展望

1.明确各导师的职责与分工

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是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增加专门的实践导师,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更加明确了各位导师的职责,将专业知识与心理健康以及职业规划分离。三导师制的实施使校内导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生涯规划及心理健康,校外导师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新生入学伊始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学习和就业目标不明确,常常学习兴趣不高;并且不少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就业目标不明确,出现频繁跳槽或更换工作的情况,抑或是对就业市场及自身能力认识不清,从而盲目追求高薪职业,不愿从基层做起。针对上述情况,从心理学本科学生入校开始,校方可邀请优秀企业领导或心理健康教师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入校进行职业介绍,通过介绍中小学及大学的心理健康教师、EAP心理援助及人才资源管理的职业性质、工作内容、就业要求、工作环境、职业道德守则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后将要从事职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在本科生进入大四后,由校外的实践导师指导实习,学生可以在实习单位中切实体验就职的内容和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

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校外导师分布于各行各业,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不同行业对工作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校外导师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和录用标准,在求职应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面试,或是邀请校外导师作为校内模拟面试的专家评委,让毕业生真实体验求职现场,提升求职面试的技能。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融入校外导师单位的工作团队,参与具体工作环节,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并且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能力,提升就业的成功率。

4.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顶岗实习是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由学校和企业协作配合,共同培养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交流,帮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学校也能了解现阶段心理学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而调整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实现科研水平与就业率共同提升,营造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11]。相对于双导师制而言,三导师制对导师之间的配合交流要求更高,需要心理学不同知识领域的综合以及对学生的指导,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其学术研究及咨询的技能,但也更难实践。根据现有研究和实践情况表明,心理学几乎没有使用三导师制的本科院校。在这方面,本科院校需要加快步伐,向高职院校学习,尝试通过实行三导师制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提升学生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5.

[2]王君.对“学业”+“就业”双导师制的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

[3]SheldonRothblatt.TheRevolutionoftheDons:CambridgeandSocietyinVictorianEnglan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224.

[4]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46.

[5]DavidPalfreyman.TheOxfordTutorial:“Thanks,YouTaughtMeHowToThink”[M].Oxford:OxfordCentreforHighterEducationPolicyStudies,2008:97.

[6]赛格林.临床实习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与探讨[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3.

[7]丁佩芬.会计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浅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2.

[8]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65.

[9]郝文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创新探索———基于财会专业“双导师制”下的特色项目[J].社会科学战线,2013(4):276.

[10]蒋凤昌,等.顶岗实习“三导师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8):46.

[11]田玲,施小明.高职院校“三导师制”模式探讨[J].科技向导,2012(35):149.

双导师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硕士;校外导师;协调;培训 ;汰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二??九年五月十九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的附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中有几项与本文有重要关系的条款。第五项培养方式第一条规定,“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第四条规定,“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第六项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第四条关于实践课的规定,“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第七项学位论文中规定:“论文形式上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

正确的解读文件精神,是各办学单位做好mpacc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的基础。

一、对双导师制的理解

指导方案中所说的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前者还好解释,后者则可以有多解,比如一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指导,或者一名研究生有校内、校外两位导师指导。从实践中来看,后者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文亦持此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与校外导师相关 的问题进行讨论。

双导师制中的校内导师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也可以由已被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深讲师和博士担任。校外导师亦可称之为社会导师,按照指导方案的精神,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各行业中的会计专家和政府部门中的相关人员担任。

二、职责与任务

在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导师,其职责与任务必然有所区别,如果完全相同,就没有共同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必须明确双导师间的职责与任务,并使之制度化、条文化,以便于对导师的工作状况进行考查。

校内导师为会计理论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会计理论的系统学习、研究方法的养成与引导,帮助研究生在学期间形成完善、正确的会计思想,掌握系统的会计理论和正确的学术研究方法。

校外导师为会计实践导师,主要任务是创建实习基地,提供实战机会,帮助研究生熟悉会计业务和会计工作流程,对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促进学生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能力的提高。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质,应突出表现在会计工作实践的丰富性和会计工作技能的熟练性上,而这些是与校外导师的工作与指导分不开的。

三、协调与配合

由于校外导师的兼职属性,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如果强求其全身心的投入和全日制的为学校工作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协调与配合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所说的协调与配合主要是指双导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同时也包括办学单位与校内、校外两位导师的协调与配合。

由于是为一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的校内、校外两位导师,而这两位导师的业务学术专长、研究方向、工作单位、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有可能存在差异,基于培养共同研究生的目的,两者需要经常交流、共同研究,为自己的研究生量身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阅读书目、实习实践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

四、选任、培养、考核与汰换

校外导师的选任、培养、考核与汰换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制定一整套完善、可行的操作规则,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以期做到合理、合法、合规。

(一)校外导师的选任

按照指导方案的精神,mpacc教育与教学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这些人员中,应有校外导师的合适人选。

校外导师的选任,必须符合mpacc培养方案的要求,人选有热情、有能力、有时间承担和完成研究生导师的工作。

校外导师的人选,应该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精通会计实务的各界人士,在各单位中起码是某一部门、某一方面的领导或主管,他们社会关系良好,与社会各界有广泛交往,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在聘任校外导师时,应明确办学单位和拟聘校外导师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签署并向校外导师颁发聘书,如有必要,双方克订立工作合同。

作为与校外导师相对应的办学方,在签署聘书或订立工作合同时,可有mpacc所在学院与导师组推荐人选,报学校学位办批准,有学校研究生管理机构出面颁订。

(二)校外导师的培训

校外导师任用后,对其培训工作马上要提到日程上来。

选聘的校外导师在各自的单位,都是优秀的业务干部、管理者或者官员,素质良好,有较高的会计学科理论素养,有极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但由于各自环境的限制,他们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规律可能不甚了了,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为使他们尽快的进入角色和状态,办学方应对校外导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向他们提供相应的研究生办学和管理文件,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律,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使校外导师在mpacc培养工作中完成“专业”的任务。

校外导师的培训,可在聘任时由学校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进入工作状态后,由mpacc所在学院的研究生秘书就日常的教学和实习、实践活动随时给予安排和必要的指导。

(三)校外导师的考核与汰换

一般来说,校外导师的选任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担任校外导师的人员,本人既有意愿,也有能力,通常能够较好地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不排除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因此,有必要对校外导师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予以汰换。

对校外导师的考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双导师制范文第3篇

摘要: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与其他硕士专业学位一样,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相较于校内导师在研究生指导方面的丰富经验,校外导师往往对如何有效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影响了校外导师作用的真正发挥,也使学生感到校外导师形同虚设。本文从提高校外导师指导频率、在实践环节制定具体计划并进行过程监督、全程参与学生论文写作指导工作等几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务硕士;双导师制;校外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18-02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意见》对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做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了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对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能够了解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范围、业务流程、具体业务内容,能够参与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执行,甚至能够亲历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困境及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对学生未来从事国际商务实践意义重大。因此,双导师制是MIB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而校外导师在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常来讲,校外导师在接受学校的聘任成为导师后,会愿意承担相应的工作,但由于许多学校并未对校外导师的指导给予具体明确的职责说明,校外导师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同时,由于受时间、精力所限,也由于缺少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程度差异很大。若想充分地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沟通互动,提高校外导师指导频率

对于校内导师,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上课、开会等途径和老师进行接触,相互了解,但对于校外导师,学生接触有限,也没有更多的途径跟老师沟通互动,因此相互缺乏了解,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有在进入校外导师所在企业进行实习时才与校外导师取得联系,但由于学校聘请的MIB校外导师往往都是具有一定职务的企业高管和领导,他们往往工作职责大、自身事务繁杂,因此对学生的指导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不主动请教,双方的互动沟通会非常有限,不利于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为提高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有必要在确定导师之后建立一定的见面制度,保障学生和校外导师一定频次的沟通。同时,还可以通过请校外导师来校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导师及其所在企业的了解,这样也便于未来学生在进入校外导师所在企业或机构进行专业实践时,更好地制定实践目标和计划。而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后,也要积极主动请教,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各种方式,保证校外导师与学生的见面沟通次数,是校外导师更好地进行学生指导工作的基础。

二、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并制定具体实践计划

专业实践是MIB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充分的专业实践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国际商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既需要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环境,还需要了解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不同形式、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国际化经营战略及国际企业运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进入企业实习是使学生直面国际市场、直面国际化经营涉及的具体问题的最佳途径,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在这方面,校外导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企业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保证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生和校外导师均应对实践期间要达到的目标有总体规划,并分别制定详尽的学习和指导计划。例如,学生应首先结合目标实践企业提出自身的学习目标和构想,校外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划,安排学生在相应的岗位进行实习。这样,就可以避免W生在进入实践企业后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能学什么,觉得什么都插不上手的局面。

三、实践期间进行过程监督和最终评价

MIB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对商务活动的认识,在具体的岗位上锻炼提升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真正有事可做、有人指导,过程中有监督管理、结束时有效果评价。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大多抱着学习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有良好的态度,但未必每个学生都能尽快适应工作的环境、节奏和人际关系,也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岗位上或对待每一任务时能很快进入角色,出色完成工作,因此,校外导师要多关注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感到获益匪浅。尤其是,在实习期间,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减少,与校内导师的联系沟通减少,此时需要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实践环节给予更多关注,对实践期间的阶段性进展进行跟踪交流,同时在实习期结束时对实践目标达成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给予学校反馈。将校外导师对学生实习期的评价纳入对学生的考核,一方面能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和校外导师进行沟通,使实习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在学生实践期间进行过程监督和最终评价,可以确保校外导师真正参与到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帮助,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提高。

四、全程参与学位论文指导

根据“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论文选题一般应理论联系实际,从具体的国际商务实践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围绕国际商务及其相关领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须与国际商务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国际商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国际商务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允许多样化,可以是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国际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形式”。“要求”同时指出,“学位论文必须由申请人在双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MIB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鼓励结合企业实践,能够达到真题真做,且具有实际意义。而案例分析、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等不同形式的论文,若想达到较高的质量,都必须以充实的资料作为支撑。在这一点上,相较于校内导师多擅长于给予理论上的指导,校外导师更了解行业、企业和市场的研究需求,并能够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给予好的建议和意见。因此,从论文选题(包括论文形式的选择)到资料的查阅,到研究方案的形成,到论文的写作及定稿,校外导师都应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尤其是在选题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方面,校外导师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和行业知识经验,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对学生完成一篇具有实际意义的高质量论文具有重要作用。反之,如果校外导师没有能够对学生的论文撰写提供帮助,实际上是对其知识和经验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学生的巨大损失。

五、结论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与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对于这样的培养要求,仅凭在学校中进行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导师的指导,很难实现目标。校内导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虽然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也具备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企业实践毕竟接触有限,在具体商务实践活动上难以给学生有效的指导。而校外导师则可以弥补校内导师的不足,可以结合具体行业、具体项目、具体岗位和职责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MIB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说,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实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参与,才能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真正实现培养目标。而校外导师要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具有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热忱,有责任心,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成长;其次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对校外导师参与学生指导提出具体要求,让校外导师知道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再次要通过一些具体安排促进校外导师和学生的沟通互动,让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师生关系,使校外导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Z].2009.

[2]陈淳,张争胜.全日制教育硕士校外导师指导质量问题分析与提升途径[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34),4:89-92.

双导师制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北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自1991年首次开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20多年时间里,北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发展成为如今涉及金融、保险、统计、新闻、林业、城市规划等覆盖更多领域的39种专业学位类别,为国家及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提供了大批复合性、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也树立起了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发展比较成熟和规范的专业学位品牌。

为构建和完善与北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不断发展创新,立足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在构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开发、创新教学方法、开创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管理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不仅为MBA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而且也逐步形成了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中国人民大学MBA项目的培养特色。

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MBA项目课程体系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总结长期MBA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培养理念――SAIL(启航)计划。“SAIL”有“扬帆远航”之意,包括“理念塑造 Spiritual Reconstruction”“行动导向 Action Orientation”“国际视野 Internationalization”和“自主建构 Learning through Self-Construction”4个模块。旨在培养深谙中国实践、人文素养深厚、具备国际视野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世界级管理人才,强调MBA教育在完成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培养模块的整合,把对学生软实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念及培养方式渗透到整个培养进程中,体现“大培养”概念。

1.持续推进案例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

为使SAIL培养理念在课内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和课外的学生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秉承“课堂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衔接,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互补充,专业基础训练和管理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采用情景教学、模拟课堂、软件仿真等目前国际流行的全新教学方式和教师的全方位组织、指导,以及与学生协作探索和交流的过程,通过软件模拟、沙盘推演、课堂讨论、现场研究、团队实践等教学手段,全面训练MBA学生思维能力与领导品质,培养MBA学生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了MBA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水平。在2010年4月第二届“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全国总决赛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参赛的两个MBA团队分获MBA组冠、亚军。进入2011年,商学院MBA项目进一步落实SAIL计划,先后推出了整合性课程体系和团队实践项目(Team Action Project,简称TAP)。强化和训练培养MBA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了重视理念、责任感的塑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建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国际视野的开放的MBA课程平台。

2.增设整合类课程、开设企业家课堂

推出了面向MBA二年级学生开设的1学分课程――“管理整合”。该课程是融合企业实地参访(高管访谈)、课堂讨论、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和点评等为一体的创新性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系列学习程序提升学生在解决企业问题时的整合性思维能力,并运用综合知识解决企业问题。此外,鼓励校友、企业家参与教学,通过聘请实践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企业家为MBA学生开设选修课、企业家课堂和讲座,亲身传授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与此同时,除了可以聆听知名教授的课程之外,商学院MBA学生还可以通过学生活动、MBA企业导师(MBM)项目、国际游学计划、企业考察系列活动、学生社团组织(联合会、俱乐部、协会等)、MBA Workshop、沙龙、校友经验交流、行业分享会及讲座等系列活动开阔眼界,拓展视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培养

在教学方案中增加国际化管理的可选课程,把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MBA培养方案的新方向,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培养,鼓励学生弹性灵活地搭建超越培养方案预定目标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在全校经济、法律、历史、新闻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400余门选修课程中进行选课,在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模块中组合自己的课程,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科融合优势有利于塑造未来商界领袖的人文气质,成长为适应性较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打造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北京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倡导全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成为共同导师。为此,中国人民大学MBA项目实行以学院派师资与实践型师资相结合,鼓励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兼职导师长期参与课程建设、案例开发、教学方式改革等探索,促进导师队伍的多元化,实现专业学位教育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1.MBA企业导师项目

为了使MBA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得更紧密,2009 年12 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中心依托商学院拥有的校友及企业界资源,推出MBA 企业导师(MBA Business Mentor,简称MBM)项目。项目周期为一年,针对每一级的学生开展。现已举办了多期。有来自知名国企、民企、外资、合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营利机构、跨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等企业导师参加到项目中,形成了阵容强大、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资源体系。2011年12月,第三期MBM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填报志愿、面试等环节,有260人被企业导师录取。如今,MBM项目已经成为学校MBA教育的一大特色,商学院与这些优秀的企业导师一道,为MBA学生打造出一个真实的商界平台,成为MBA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桥梁。

2.打造富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拥有一批在企业管理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队伍,配备了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且善于组织实践性课堂的教师担任MBA课程教学。学院鼓励MBA任课教师通过担任管理咨询、管理顾问、独立董事等方式,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将企业管理实践的最新动态通过案例编写带到MBA课堂。为了更好地吸收西方的经济管理理论和教育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还与哈佛大学商学院签署合同,启动哈佛案例培训项目。每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输送4名~5名教师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学习案例教学研讨与培训,已有30多名教师参加了该项目的培训,成为了MBA教学与案例研究的骨干教师。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还通过举办定期的MBA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MBA核心课程培训、案例交流、观摩教学、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大大提高MBA任课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培养质量。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践培训基地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相关实际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机制,开展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项目,逐步形成了把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名师成长基地、学校服务于社会基地的良好局面。

1.建立企业实习合作,开拓TAP项目实战训练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中心努力利用各种资源,为MBA学生提供包括境内和境外的多种实习机会。其中境内企业包括各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等,先后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正大集团公司、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等60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及MBA企业实习基地,为MBA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境外包括在英国的实习工作,如到世界顶级豪华车Bentley企业实习等。学院与用人单位实习合作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共建签约实习基地;二是建立多年长期稳定的实习合作伙伴关系;三是需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实习关系。基于MBA项目SAIL计划中“行动导向”模块的不断落实和延伸,2011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推出了团队合作项目(TAP)。 TAP项目是一个MBA学生以自愿参加和自由结合的团队形式,项目实施周期为4个月。在导师的带领下,学生深入企业自主签约、自主完成和自主管理企业管理咨询项目,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的客户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TAP项目第一期的6支团队完成6个咨询课题,获得了合作企业和项目管理组的好评。第二期于2012年3月23日启动,共有11支团队积极参与。通过TAP项目,不仅可以促进新、老教师经验的传承,而且也能丰富商学院的案例库,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

2.加大教材和教学案例库建设

案例库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长期关注的重点,并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学院积极与国际知名商学院案例中心合作引进案例教学,大量的高质量的商业案例,保证了MBA授课教师可以运用最新、最权威、最有实践性的案例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商学院拥有一批长期在企业从事管理实践工作、学术水平高、年富力强、在企业管理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深谙中国实践的教师队伍,进行本土案例的自助开发,并通过编写案例将企业管理实践的最新动态带入MBA课堂。学院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培训外,还借鉴其管理模式,于2007年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以推进案例库建设。鼓励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教学团队和学生赴企业开发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企业实践的案例,经费资助教师在企业开展调研,撰写可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截至2011年,学校自主编写完成的案例近40余篇,有34篇已立项正在进行案例开发项目;有7位教师开发的教学与科研案例获得了全国MBA教指委百优案例评选优秀奖并入选该案例库。与此同时,为了汇聚全球研究教学经验,商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企业管理案例论坛,有来自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学者集聚于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案例论坛,大家互相交流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这些宝贵的案例教学经验和优质的案例为MBA授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提升MBA教育的国际性,加大国际化培养步伐

基于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需求,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开拓创新、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国际性的培养原则,积极营造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环境,与境外众多商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了包括MAM项目、双学位项目和全球多个地区的短期交流及游学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合作。

1.致力于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首先,授课教师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授课资源。商学院70%~80%的教师都有海外学习的经历,30%的教师有海外高校学历。还有很多国外教师加入到教学团队。这些教师不仅具有企业经验,而且还具备很好的国际化视野,保证了IMBA的全英文授课和为MBA学生开设的英文选修课程。其次,商学院MBA项目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与海外学校之间的不同程度的合作,主要包括国际交换项目、联合培养(如双学位)项目和学校互访等。

2.国际交换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2年制的MBA学习中,第三学期专门为学生提供了国际交流的机会。国际交流的学校达20多个遍布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从2009年起,每年MBA的学生都积极参加学院的国际交换项目,既包括中国学生也有留学生,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1年秋季学期,MBA学生参加国际交换项目的学生达到了16人。

3.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2012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加入耶鲁大学全球高端管理联盟的高校,在该联盟成立之初,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就面向各联盟商学院MBA学生推出了MAM(Master of Advanced Management,高端管理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宗旨是致力于培养全球商业领袖,同时提升他们在国际复杂情境下的管理能力。从2012年开始,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每年从全球高端管理联盟的成员学院各招收1名~ 2名优秀MBA学生赴耶鲁攻读MAM学位。由于表现优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0级5位MBA学生被MAM项目同时录取,成为第一届学生,标志着国际交流合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等海外知名高校开展双学位项目的合作,并与世界各地近50所高校签署了交换生协议,每年可为MBA学生提供50多个交换名额,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运作,提升了他们全球性的管理能力和跨文化的协调交流能力。

4.跨文化国际交流

MBA项目中心认真接待并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来自国际上其他学校的MBA访问活动,促进学生跨文化和国际化的交流。2011年,MBA学生参加了相关的来访活动,先后接待了日本九州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学校的来访。例如,2011年9月23日,MBA的学生与来访的日本九州大学的MBA学生进行了学习与交流活动。在听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的讲座之后,两个学院的学生共同参与了由日本九州大学Robert T. Huang教授组织的研讨会。两个学院的学生在讨论、演讲、交流中,不仅提高了学术水平,而且也从他国的学生那里学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双导师制范文第5篇

双导师制,是将相关实际部门和领域的专家引入学生培养中,与校内导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是研究生培养中导师指导的创新形式。校内导师由于长期进行学术研究生指导缺乏指导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好经验和好方法,校外导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经历等的不足,做到优势互补,以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也正是教育部提出“双导师制”的初衷之一。认清双导师制的意义,同时要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各有关培养单位都在摸索和不断改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双导师制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应该认真梳理。本文将从“双导师制”实施的困难与问题入手,试图剖析其原因,并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二、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探析

大规模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这项制度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的高低。

1.当前“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内导师指导方式、指导内容亟待改变。

由于这几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内导师兼做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数量也比较多。因为校内导师长期从事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对专业学位的培养还没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培养手段、和培养体系。为响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各高校都积极配备优质师资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但这些优质师资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方面经验丰富,以传统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指导,长期形成的指导思路、方法,使实际的指导很难脱离固有的思维体系和框架,也很难有针对性地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展创新指导。

(2)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双导师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优势互补,让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指导能形成合力,即1+1﹥2,但实际过程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没有联系、相互不认识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校内导师对校外导师存有偏见,认为“没什么用”。校内外导师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机制,使双导师制形同虚设。

(3)对校外导师缺乏系统的培训与引导。

校外导师属于兼职性质,他们的人事关系隶属于校外单位。校外导师数量多、来源分散,使得日常管理存在困难,管理效率较低。来自不同实践部门的校外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绝大多数都有过研究生学习的经历,但是缺乏对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指导方式、指导内容、指导态度等的准备。双导师制实施初期,许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基本满足为每位学生安排校外导师,但对校外导师缺乏必要的职前(岗前)培训,因此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也略显盲目。

(4)校外导师的责、权、利不清晰。

在对校外导师的聘任或管理中,培养高校一般都要求其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协助校内导师做好研究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工作、与校内导师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等。但对校外导师的权利、报酬等则很少提及,在实际过程中,校外导师“只有责任没有权利”的现象在也比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校外导师的积极性,缺乏把学生指导好的内部动力和经济驱动,导致校外导师发挥作用比较有限,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封皮不显示校外导师的信息,这也反映出校外导师实际未参与到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作为双导师制的教育对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尤为重要,事实上,学生对双导师制目前的实际效果不是很满意,如何在培养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契合学生对未来发展需求的愿望,是我们提高双导师实施效果的努力方向。

2“.双导师制”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解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认知和投入两个方面。

(1)各方面的认知片面、有待统一。

校内导师认为自己指导学生“驾轻就熟”,但这些是建立在多年来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可以说都是从零开始。他们大多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缺乏足够的理解,对该怎么指导、指导什么内容等等的认知都处在摸索阶段。许多校内导师没有及时转变思路,仍然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指导。有一些校内导师甚至认为校外导师没什么用,自己完全能够指导学生,但校内导师普遍缺少实践部门的工作经验、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校内导师的这种认知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十分不利的,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是背离的。校外导师认识不到位、积极性普遍缺乏,培养单位给予校外导师的权力十分有限,对校外导师缺乏具体要求,这些都影响了校外导师对自身作用、职责及工作范围缺乏应有的认知,致使校外导师指导作用发挥不畅。实际参与指导少,制约了其作用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积极性。如何培养和激发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校外导师的作用等同于为学生解决实习机会,校外导师解决不了实习就认为校外导师是无用的,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和片面的。校外导师丰富的业界经验能够避免学生少走弯路,对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职业技能的提高等都有重要作用。学生是校内外导师间沟通的重要纽带,他们的主动与探索、协调作用的发挥也会影响到双导师合力的形成。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如何从两位导师身上学到丰富的知识、专业技能,是学生们应该好好思考并努力实践的。当前,社会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可度偏低,社会上普遍认为专业学位是低于学术型学位的“二等学位”,这种氛围也直接影响了导师、学生的心态,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2)对专业学位发展与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发展初期,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相关政策的倾斜和保障,有些学校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政策保障,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来,很多高校甚至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创收的工具。对专业学位双导师制的实施缺乏配套的职称晋升、考核评价、评优激励、经费政策等支持。

三、完善和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与健全制度、理顺机制并行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符合我国当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应加强宣传,使大家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对专业学位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如遴选制度、日常管理制度、酬劳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等,明确双导师各自的责、权、利,规范指导环节,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制定校内外导师遴选相关制度,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校内外导师提出明确要求,如对校内导师在学历、职称、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应具体给予规定,对校外导师则应在工作年限、学历、所在行业与专业的匹配情况、职业资格、实习资源等方面进行明确,当然,这些指标应可量化、可操作。每学年(期)末对导师指导学生情况进行摸底检查,要求校内外导师汇报对学生的指导情况、联系沟通情况、及指导成效。不论是课堂授课、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指导都应该有双导师的参与。与相关企业实行导师订单管理与分配,签订合作协议,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专业人员,直接对口指导学生,同时在该单位建立实践基地,为所指导的学生创造实习机会。这样可以把校外导师资源充分利用,也可以让指导、实践环节相辅相成。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校内导师深入实践基地,学习、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2.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聘任、考核、评价体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要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导师指导环节、质量监控和动态调整。形成“筛选聘任过程控制考核评价优选优任”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所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情况、协助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的贡献度、学生选择情况、学生的评价指标等,对校内外导师的聘期进行动态调整,对于不能履行相关职责、学生满意度过低的导师予以解聘。经过沉淀、积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的优势会愈加明显。加强对校外导师的培训,使其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律与特点、学生心理等增进了解。对于没有指导经验的导师,要及时引导,快速上岗。校外导师确定后进行相关培训,让校外导师不仅有“兴趣”,更要有指导“技能”。培训可因地制宜,校外导师数量少的学校可以采取培训会,校外导师数量多的,可通过更为便捷、高效的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主要内容。校外导师的实践经验难以量化,也难以制定聘任标准,不同的专业领域聘任标准应有所不同,对于实践经验特别出众的,可适当放宽对学历等的要求。通过学生评价、导师自我评价等方式,全方位地评价指导效果,对于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增强导师的荣誉感。对于确实不适合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不要碍于情面,应及时取消其资格。

3.加强交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多赢

避免出现“无人管”的盲区。明确校内外导师分工,明晰责任,发挥各自所长,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学位论文方面要明确要求双导师的共同指导责任,通过填写指导记录表等形式掌握导师的指导情况。召开导师见面会,给导师和学生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机会,实现合理对接,不匹配的应及时调整。鼓励校内外导师通过多种途径如邮件、电话、会面等方式直接交流和沟通,通过管理人员、所指导研究生为媒介间接反馈意见,共同努力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师生间也应及时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有效解决。培养单位应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采取访谈、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导师的困难、需求、意见和建议,发现双导师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

4.加强保障与支持,深挖校外导师资源

加大对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款用于导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邀请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库建设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各种渠道拓宽校外导师资源。如鼓励学生通过个人联系的方式确定适合自己的校外导师;依托毕业校友资源,建立一支专业丰富、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校外导师队伍等,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帮助。不断拓展校外导师资源,开发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专业学位品牌的影响力。邀请校外导师授课,把企业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上来,让学生不出校门便知企业事,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期限。作为未来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相关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非常重要,只有根据社会的总体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合的应用性人才。

四、结语

总之,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初期,“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与问题是正常的,是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但我们应及时发现,积极开拓思路,有效化解矛盾,在社会、学校、实践单位、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双导师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双导师制 医学高等 护理教育 新型培养模式

近几年,我国护理学专业教育发展较快,无论是办学层次还是培养规模都显著扩大,许多原本是中等的护理专业逐渐升格为高等教育。但医学高等护理(简称高护)教育毕竟起步较晚,办学经验少,教学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要加强高等护理专业教育研究,特别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医学高护教育快速发展。

双导师制通常是指给研究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其中,通过校内指导侧重专业理论指导,校外导师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双导师制逐渐推广到本科教育,这样能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临床护理教学是医学高等护理教育的转折点,是理论结合实践走向临床岗位的第一步,也是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1]。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医学高校都十分重视临床护理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将双导师制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是一种新型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双导师的选择:校内导师的选择以本专业教师为主,校外导师亦称临床导师,其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热爱护理专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娴熟规范的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的主管护师、高级护师,并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

2.导师的职责:校外导师根据教学实纲制定带教计划和培养目标,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参与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护理病案讨论等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病情观察分析及临床应变处理能力。完成本科室的带教任务及学生的出科考核等,向护理部和校内导师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校内导师要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提高对护理专业内涵及护理专业的职业情感的认识,从临床实践逐渐认识护理专业的价值,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指导护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撰写。

3.“双导师制”的实施和质量控制。校外临床导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一对一地带教,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发展的眼光帮助护生走出专业上的困惑,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习生活,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家的温馨。另外,通过参加院内组织的医疗护理讲座,观摩新技术操作,激活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结合。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评估“双导师制”教学效果。测试内容包括试卷测验、无记名问卷调查、模拟场景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咨询能力、疾病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2]。

4.“双导师制”的实施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各实习科室的整体护理、查房、病案讨论和小讲课等临床实习活动,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和临床应变处理能力,正确处理各类医患关系,锻炼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如护患关系、护护关系、护医关系等。很多导师本身就是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积累了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宝贵经验,她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学生的护理管理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初步掌握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收集资料、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导师结合临床指导学生设计与撰写毕业论文[3],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5.“双导师制”的实施可提高自身素质。临床导师以往习惯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带教的意识不强,通过担任临床导师,感到自身的角色发生很大改变,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导师不断提高认识,转变传统护理带教观念,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很多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实习中,发现自己的知识匮乏,需要在实际带教过程中努力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护理导师。

6.双导师制是在导师制基础上的补充与发展。校内导师侧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构建健全的人格,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护生人格健全发展,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帮助护生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相当多的内容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学生缺乏实际的体验。校外导师则侧重临床实践,结合临床实例融入团队精神,提升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恰当处理医患关系,为今后真正承担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校内外导师相互结合是对传统导师制的补充与发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学中实施时间较短,尚有许多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导师培训制度,引导学生主动与导师沟通,进一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玲.本科护生双导师制临床带教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88-89.

[2]张利香,薛淑好.护生临床实习期院校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106-107.

[3]王建方,吴文健,满亚辉,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1):44-46.

双导师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双导师制 开放性试验 大学生 科研能力

大学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水平高、德才兼备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以及心理进行单个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导师制:硕士生导师制、博士生导师制、班主任制、全员导师制、全程导师制、科研型导师制等。但在各种导师制下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工作不清晰、分工不明,这样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科研兴趣有直接影响。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探讨双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过程

笔者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双导师制,主要核心思想是大一、大二以思想政治导师――辅导员为主;大三、大四以专业导师――青年教师为主。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将辅导员的思想引导和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

大一、大二期间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学习、勤工助学、党建、校园文化等工作。大一期间根据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兴趣分成不同的科研兴趣小组,依据科研兴趣小组邀请专家教授讲座;大二期间依据科研兴趣小组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活动,帮助学生确定科研兴趣和自信心。

大三、大四期间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指导、专业兴趣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铸造工艺设计大赛、混凝土设计大赛等各种全国竞赛,激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暑假期间带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学院“开放性实验”活动。

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

1.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双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做好学生的学业引导,做好学生的指路明灯。辅导员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建立科研兴趣小组,例如表面工程小组、铸造小组、模具设计小组、焊接未来小组、金属材料小组、绿色建筑小组、CAD设计小组等30个科研兴趣小组,每组20个学生左右。然后根据科研兴趣小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专业报告,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40余人,学生反响热烈且参与度高。最后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建立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评价表,再组织开展各种比赛,为提高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

材料学院依托山东省铸造协会、山东省表面工程协会、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开泰集团等20家企业建立了“科研、实践、实习、教学、就业”为基地的第二课堂。以“顶岗实习”的形式,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以“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等为龙头,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以“开放性试验”为阵地,组织学生熟悉实验过程、仪器操作。

三、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

1.就业能力明显提高

双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三年材料学院毕业生初次签约率超过95%,总体签约率达100%。就业单位主要有国家核电、中建集团、宝钢集团、济钢、山东电力集团等大型企业,考研学校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

2.科研成果斐然

双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在仪器操作、实验设计、论文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近三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先后有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4人、山东建筑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128人、“挑战杯”等科技竞赛部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38项、新型专利28项。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辅导员和青年教师的不同指导,从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开放性试验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文强,丁倩.科研型导师制对本科生科研水平影响初探[N].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

[2]梁维中,王振廷等.材料成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1(4).

[3]徐钦民,张涛.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型素质培养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5).

双导师制范文第8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遍运用,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且对应用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经验和岗位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具体体现在:

1.学校的人才培养状况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脱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来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计算机专业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但大部分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教学改革,还是按照老的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教师努力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学生难免会缺乏实践经验和岗位适应性,导致人才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脱轨。

2.市场上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需求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存在矛盾

市场上对计算机技能人才有很大需求,而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做到专而精,缺乏发展方向和实践技能,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尽管这几年我院计算机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但由于没有搭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平台,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的长效互动机制,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还是无法适应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不能一出去就能就业。

3.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毕业生适应期过长成为困扰企业单位的一大问题。企业需要通过提前培养人才以缩短适应期,减少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找寻真正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上述三个方面决定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得到改变,而在我院开展“双导师制”培养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的内涵

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是指学校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由校内导师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指导,还从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等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作为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带队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综合研发和管理能力,以及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得到迅速提高。

三、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的具体研究内容

1.专业建设

校企导师共同拟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培养内容和评价标准。校企导师共同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科研题目,毕业设计等,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的学习。校企导师共同编写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业界,贴近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双导师制”的管理

“双导师制”导师队伍的构建方案。“双导师制”导师的职责。“双导师制”的考核机制。

四、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的特色与创新

1.特色

通过实施“双导师制”,体现了“注重实践,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育人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拉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促使人才培养与社会接轨。

2.创新点

通过实施“双导师制”,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导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等不同来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在计算机专业实施“双导师制”的意义

1.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建立“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形成”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通过实施“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4.通过实施“双导师制”,有利于企业节约员工培训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5.通过实施“双导师制”,有利于学院培养造就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强调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双导师制”正好可实现两者之间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的专业技能知识在实习、实践中得到升华。

1.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选聘

校内导师要求从学校专任教师中选拔,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娴熟,具有下企业一线锻炼的经验。目前,学院计算机系建立了导师队伍8人,职称结构合理,各位导师专业特长突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6人“,双师型”素质导师8人。企业导师必须在专业技术、项目开发管理上具有很强的经验,能与行业同步,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我院已和江西凯天动漫公司、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安博(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上海睿亚训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超赢信息科技公司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从中聘请企业导师12名。

2.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职能

校内导师的职能主要是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指导,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企业导师的职能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及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3“.双导师制”的实施

学院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主要是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指导,企业导师根据专业方向进行集中指导,或在企业进行1年的集中培训,由企业导师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带队训练,时间与方式由校企合作协议约定。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了移动互联网开发室、室内设计工作室、软件开发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丰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大学生创业基地得到校内导师对校实训项目等指导,营造学生在校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企业导师可带领学生实现商业项目的孵化,优秀学生可提早实现自主创业。在此基础上,校企导师还一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更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共同编写教材。三年来,我院计算机专业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企合作共开发项目十多项,导师团队共编写教材九部,开发了两个省级精品课程,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市级各类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在参与企业网站开发和企业网站建设时,学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技能素养。

七、关于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的一些思考

学院计算机专业“双导师制”的实施有着良好的保障机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不断完善:

1.校企合作的长期性、企业导师的稳定性不够好

目前,校企合作的良性机制没有完全建立,校企合作不能够长期合作,合作深度不够,有些只能进行一两年,从而导致企业导师不够稳定,对学生的指导不连续。

2.还需加强激励机制

学院目前虽然对导师的工作量有一定的课时补贴,但缺乏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师生绩效评定内容和评定方式,从而提高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加强“双导师”培训力度

校内导师不能保持与市场和行业的同步,也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学校要定期选派校内导师进行师资培训或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并安排企业导师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使导师和学生之间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在计算机专业推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校内企业导师的合作指导,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双导师制范文第9篇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9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科学制4年,男生7名,女生91名,年龄22~25岁,平均(23.45±1.72)岁。在校成绩63~91分,平均(71±3.46)分,实习时间11个月。其中,2012年7月~2013年6月46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52名实习护生为实验组。两组年龄、性别、在校成绩、实习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建立了双导师制教学管理组,由护理部主任和科教科副科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护士长为成员。明确制定导师人选标准,规范导师职责及教学任务。各科的教学管理工作由临床科室护士长负责。

1.2.2导师的选定

临床专科导师需从护理工作五年以上,护师以上的报名者中选取,亦可由科室护士长推荐,必须具有责任心、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意识强的人员担任本科临床专科导师。全程导师的选定,引入竞争在全院范围内公开竞聘机制,择优63名带教老师为全程带教导师。科教科于2013年3月~6月组织临床专科老师及63名全程带教导师进行为期12学时的带教培训,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强化导师理论知识,同时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导师的操作水平,还可以平衡导师之间的个体差异。聘请院外专家对全程带教导师教学心理学、教学技巧进行专题培训。

1.2.3实习周期安排

根据医学院校的实习要求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学习计划,岗前培训。(1)实习前科教科组织护生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帮助护生明确实习期间医院及学校的相关规定。(2)初期实习阶段是实习开始后的前四周,主要是征求护生对专科全程导师选择意向,以便科教科作适当调配。让护生与全程导师建立沟通桥梁,并在学习中尽快适应医院科室环境,着重培养护生建立护理专业的职业素质及情感,同时掌握临床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3)中期实习阶段。在各科室轮转学习,整个过程需要专科导师和全程导师共同监督,带教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护生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身的问题的能力,并给予解决。(4)末期实习阶段。临床实习使护生对工作流程、周围环境比较熟悉,随着经验的积累,护生的工作和处事能力也相应提高,为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两位导师共同辅导护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立题及撰写。

1.3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导师对护生评价表、护生对导师评价表,实施双向评价。护生评价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护士礼仪、工作态度、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书写能力、操作能力、基础理论、专科理论,共10项,每项为10分,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护生对医院教学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内容包括带教管理、重视带教、带教意识、带教水平、带教计划、带教方法、操作正规、关心学生、教学活动、指导书写,每项为10分,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以不记名填写方式,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发放带教工作满意度评价表,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同时,在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均进行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实习阶段实施全程双导师制

对护生的综合素质的影响,实验组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可以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P<0.05)。护生大多是80后、90后,在家是独生子女,压力承受力差。对自身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缺乏信心。进入实习阶段,面临就业压力,更存在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缺乏等情况。全程双导师制在这一特殊时期成为护生的家长,经过定期多形式、多渠道沟通,增加导师与护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着重针对每一位护生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将带教工作与生活问题细化到每个具体的点位上,克服了传统带教老师只负责操作指导,弥补对护生管理工作部分的不足,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最终目的。

2.2实习阶段实施全程双导师制

后对护生的专业技能成绩的影响实验组护生专业基础理论、实际操作等有明显的提高(P<0.05)。表明带教老师的全程监督,可以统一明确带教标准,护生在实习中的不同阶段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减少护生的惰性,能在反复的学习中提高理论和操作能力。导师全程参与教学,加深师生关系,推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2.3全程双导师制

临床带教模式增强带教老师责任感和提高带教水平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工作,经过选拔、培训、准入等标准所选出的优秀带教导师所组成的教师队伍,结构水平较均匀稳定、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教学技能平稳熟练,且导师每年全程只导教1名护生,没有过多的带教压力,带教质量有保证,能在带教工作与本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认真出色的完成带教工作。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不仅在模式上新颖,促进师生沟通理解,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氛围轻松活跃,同时医院给予带教科室、全程带教导师相应待遇,虽然待遇不是很高,但对带教导师价值的肯定,有利于促进导师的积极性。这种双对一的导师制使师生关系十分明确,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有明确寻求帮助的方向。导师方面,更多的情感沟通中也会自主的为自己所负责的护生付出更多心血,在彼此的密切接触中,切实做到言传身教,提高实习效果。

2.4全程双导师制

提高护生毕业后就业意愿由于大部分护生并非愿报考护理专业,而是在录取时调剂到本专业,有些护生在选择专业时受到就业率、父母干涉的影响而选择护理专业,本身对护理专业不了解,缺乏学习兴趣。在进入到临床护理工作后,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易造成心理落差,进而产生负面心理,对实习、护理工作失去信心。在双导师制进行临床带教工作下,实验组护生愿意从事护理工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生与导师沟通过程中导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护生生活学习、思想情绪、职业规划上的帮助和建议,及时引导,增强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提高了心理承受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巩固了护生的专业思想。护生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带教在我院护理临床带教中试行时间尚短,管理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未建立导师后续培训,考核标准的规范化,护生与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等。今后不断完善带教环节,建立健全导师准入标准、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带教质量,为护理专业提供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双导师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19-01

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于15世纪初期最早提出导师制,导师制最初主要是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业问题上得到专职导师的指导,后来被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相继采用。[1]我国早期的“双导师制”主要针对本科生,是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导师与辅导员、班导师分别担任学术导师和思想政治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术活动、思想和生活。[2]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双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日渐成熟,并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完善。[3]

目前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大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此形势下,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中的青年教师队伍逐渐扩大。青年教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较好,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二是适应能力强,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三是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有着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认识不足

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类专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教育特点了解不足,尚不能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民族的核心竞争力的层面认识自身的教学工作。在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青年教师过于重视申报科研项目的等级、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申请专利的个数、科研经费的数目等有形的指标,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2.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教学评估、学科建设、招生等硬性指标的需求,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没有经过上岗前系统的教学实践而匆忙上岗。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会影响到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甚至是职业发展目标,致使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淡薄、事业心下降。[4]

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这就决定了毕业生的指导教师必须既熟悉本学科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工程实践背景。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的基础,加上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无时亦无力进行必要的工程实践方面的探索和能力提升,这些都使青年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更无法为社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青年教师培养发展经费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部分高校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中,可用于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的经费捉襟见肘,无法满足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方面提升的需求,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培养的毕业生竞争力不足。

在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以上不足如不能及时弥补,必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共同培养高校青年教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二、高校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实施的思考

1.“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双导师制”的实施为高校青年教师安排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校内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学术活动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指导;校外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大量实践经验能够帮助青年导师更加全面、具体地认识高等教育规律,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双导师制”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传、帮、带”的作用。校内导师可以在课前指导青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编写教案,准确把握授课的重点难点;在上课时,可以安排青年教师去随堂听课,随堂听课可以使青年教师身临其境的领悟课程的重点难点、并能学习到老教师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授课技巧;在课后,可以及时解答青年教师在听课时产生的疑问,让青年教师及时增长教学经验;最后,校内导师可以去随堂听青年教师的授课,课后及时纠正青年教师在授课时的不足。校内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必能及时、高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3.“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青年教师通过与校外导师的交流和对校外导师所在企业的参观实习,逐步形成了对所学理论知识应用情况的主观认识,在给学生授课过程中丰富了实践教学的案例。同时,青年教师通过校外导师与企业取得了联系,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与课堂授课水平;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在实践中教学,丰富授课形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解决培养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

“双导师制”的实施建立起了学校、企业和青年教师之间的联系,学校利用自身实验室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学生资源等优势,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人力资源等支持,同时增强师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企业利用自身厂房、资金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实践场地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同时弥补自身理论、人才较弱的不足。校企合作的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同时解决了青年教师自身培养、发展经费短缺的难题。

5.“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

唯有建立、健全必要的监督评价体系,“双导师制”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监督评价体系旨在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应贯穿于“双导师制”实施的整个过程。通过监督评价激发青年教师的潜力,帮助教师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督导评价应由政府、高校管理部门牵头,组成由教学方面的专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工程师为主要成员的工作组,这些专家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由他们行使监督、评价的职能毫无疑义。同时,在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上应具体化,以保证整个监督评价过程各评价环节以及监督评价结果的公正。最后,评价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及时弥补不足。

在政府合理的引导下,在高校、企业和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双导师制”必然能有效地实施发展起来。青年教师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迅速成长,只有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吴松弟.素质教育在英国[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3-76.

[2]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111-112.

[3]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8(12):19.

上一篇:三学期制范文 下一篇:职业伦理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