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

时间:2023-03-08 03:52:57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1篇

笔者认为“市场体系建设”也作为创新改革的一部分,因为创新离不开完善的市场激励和保护机制。而在国家与企业创新层面,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创新主体热衷于寻找政策机会和“搞关系”、而不愿真正创新的状况,则是下一阶段决定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从产业上来看,节能环保概念从无到有已经成为最具持久性的新兴产业题材,对于其他几大新兴产业,信息通信、电子商务、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都获得了“383”方案的点名支持,尤其在国资重组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进入边缘垄断行业(金融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或油气领域的页岩气开发等)、以增量创新带动整体行业发展的政策利好或将是三中全会后股市题材轮动的重要因素。

创新机制的转变是关键议题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没有专门论述创新改革,关于创新机制的内容分布于市场体系建设、人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事项中,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比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下限”以及“383”方案的“上限”,笔者通过分拆整合将两份改革意见中有关创新机制的内容按照“市场体系建设”、“国家创新改革”和“企业创新改革”分列了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概念已经从无到有成为顶层设计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很有可能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提到的新兴产业之一,这也是“节能环保”题材未来成长的政策基础。

具体来看,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十年前重视的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建设,并特别提到了信用体系的建设,这不仅为后来电子商务和物流等行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政策基调,也带动了包括资本市场评级、信贷市场评级、担保机构评级和个人征信、债券市场评估、贷款企业评估、担保企业评估在内的多元化信用服务市场的建立,当然目前我国在“物流”领域的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并成为制约“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成长的阻碍,因此其是否会被再次写入会议公报将是值得物流板块的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而在“383”方案中,市场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跨地区知识产权纠纷应由第三方法院裁决”对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有着重要作用,不过此举对地方利益的冲击较大,因此可以看作是本次创新改革的“上限”之一。除此之外,“383”方案还特别提到了信息通信、电子商务、新能源、电动汽车、金融这五个领域的创新问题,相信无论哪一点被写入会议公报都会引发市场热炒,毕竟在这样一份顶层设计的方案中很难出现几个具体行业领域的名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几个领域中包括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三个(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再加上此前提到的节能环保,可以看到七大新兴产业的政策预期依然明确,尤其在国资重组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进入边缘垄断行业(金融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和油气领域的页岩气开发等)、以增量创新带动整体行业发展的政策利好或将是三中全会后带动股市题材轮动的重要因素。

发挥市场对创新风险的定价评估机制

在国家与企业创新机制方面,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思路在于突出企业和市场在科研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毕竟当年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从计划经济过渡而来的科研型事业单位存在,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要求,这也是当时会议公报提出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的背景所在。十年之后,改革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市场化的企业创新已经成为主流,但却出现了新的值得担忧的问题,并成为扭曲我国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因素:

笔者在去年底的2012新型产业年度总结上就指出,政府和企业盲目乐观,只顾制定各种宏大的产能规划,不适当地推波助澜。但对技术、市场、资金等困难却估计不足;对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合理边界”完全搞不清楚,企业家忽视市场规律,过度依赖行政扶持;政策和管理思维仍固化在数量化经济时代;对国际竞争将怎样严重制约国内转型,也缺乏深刻认知……未来很长时间(两三年内)新兴产业都很难摆脱“短期概念炒作、中期收益波动巨大”的尴尬。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2篇

经过了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各种不平衡的问题和矛盾,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也在不断放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公报提到的改革领域比以往更加全面,不仅仅是经济改革,而是“全面深化”的改革,改革的领域涵盖经济、行政、司法等领域,是一个涉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全方位改革。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深化的改革

三中全会一向以经济议题为主,而且往往会聚焦某个重要领域的经济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调,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十二届三中全会聚焦经济体制改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三届三中全会强调价格和工资改革,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十四届三中全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五届三中全会则侧重农业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则再次聚焦农村改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只侧重经济改革方面,而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领域的改革无疑也会牵扯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如果没有系统而整体的配套,没有各个领域和部门的协同,单个领域的改革将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比如,中国的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了大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这既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结构问题,因为高耗能行业无疑是造成雾霾和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公报进一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就是说,在各方面改革中,既要注重它们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有一定的重点,那就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则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这实质上也是为了保障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这一小组可能由亲自领导,有助于突破一些可能来自地方政府和部委的改革阻力。

全会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际上强调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无疑将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将有利于改善中国经济的消费和投资结构,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而且改革还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从历史上来看,三中全会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回升,从过去改革的历史来看,三中全会后5年比之前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提高2-3个百分点,本次三中全会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有可能提高1-2个百分点。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与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同,此次公报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的强调,这或许意味着,未来在资源配置和要素价格方面有一系列的改革。

汪涛认为,这一定位提升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表明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要素价格改革得以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

虽然公报并未明确提及哪些资源由市场支配,高盛认为,金融、能源、水资源等领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

与此同时,公报依然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相比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此次公报还额外提出了“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要求。

一些专家认为,对公有制经济的强调与市场的决定作用提法存在不一致之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约翰·桑顿中国中心(John L. Thornton)高级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明显意在传达价格和市场的作用将增强的信号,但又强调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这会降低市场的效率。而汪涛认为,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强调,意味着之前市场热盼的国企改革,看上去并没有被三中全会视为一个首要的任务。

不过,这种理解可能有失偏颇。公报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否则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如何体现呢?所以,把关于市场和公有制的这两种提法认为是矛盾的,把对公有制的强调理解为国企改革的弱化,可能都存在一定的偏颇。

而且,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确实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很多领域存在一些低效率的问题,所以公报依然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

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在经济改革方面,此次公报对财政改革有所强调。相对于十六届三中全会仅简单提及“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同,此次公报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政府在经济中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要靠财政来实现,财政政策也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财政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经济风险和问题。

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较为糟糕的财政状况,欧元区甚至由于政府债务问题而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不仅使欧元区陷入衰退,而且也给政治和社会上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中国虽然整体政府债务情况依然良好,但也累积了大量的地方债务,也蕴含着不小的风险。

公报提出了财政改革的一些明确方向,“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对此,诸建芳认为,未来财税改革的四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强调“预算制度的透明性”。目前中国全口径财政收入中包含预算内财税收入、政府性基金和部分预算外收入,其中预算内收入占比约70%,也就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的收支管理不够透明清晰。未来将逐步建立全口径预算的收支管理制度,推动财税预算的透明化。

汪涛也预计,现行的《预算法》将会较快修订,届时将要求各级政府规范预算、披露长期支出需求和融资缺口,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

二是强调“稳定税负”。与可比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整体偏高,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整体税负并不是太重。因此,未来财税改革中,结构性减税将继续推进,但不是单一的减税。一方面营改增、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将推动企业的减税;同时另一方面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的改革将呈现适当增税的效果。整体上,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将维持稳定。

三是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从目前中央和地方财事权的分配上看,中央地方本级财权基本是各占50%,但地方承担了80%的事权。未来推动中央和地方财事权的统一,特别是在未来卖地收入难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适度增强地方财权是财政改革的关键。预计地方发债制度改革,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房产、消费税改革将逐步推进。

四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2013年中国财政支出预计达到14万亿元,过去财政支出存在随意性强、年底集中花钱等问题,结构上三公消费偏高,教育医疗相关民生支出亟待进一步增强。因此,“事权责任相适应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经济和民生更需要的部门。

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公报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在经济议题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最超预期的地方莫过于土地制度。”

十七届三中全会曾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删掉了“逐渐”二字。诸建芳推断,删去“逐步”二字意味着,建设用地市场方面的改革或将有所加快。

徐高分析指出,在中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之下,城市用地归国家,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农村土地要变成城市用地,必须经过国家“征地”这一过程。而国家向农民支付的征地补偿款都大大低于土地真实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利益。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更多地把土地的权利赋予给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给土地这种要素支付更加平等的对价。这一改革多半会从农民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开始,进而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增减挂钩的市场化机制可能逐步浮现。这对放松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约束有明显好处。

以开放促改革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过去十多年,加入WTO带来的贸易繁荣、外商投资和技术的引进是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贸易规模萎缩,以WTO为基础的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也伺机抬头,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过去我们都是较为被动地去适应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变化,相比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此次公报中则指出,要“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或许意味着,未来将更为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在WTO红利消失后,培养出新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当年加入WTO时,各界的担心要大于喜悦,都害怕中国各个行业会受到国际先进企业的冲击,认为开放无异于“引狼入室”。但事实正好相反,加入WTO不仅使中国充分享受了世界贸易繁荣的红利,也培育了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同时极大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并促使国内一些领域主动进行改革创新。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3篇

一、从总体上把握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十六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其中,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表明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的最新努力。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

二、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基本内容:

1.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是对全党新的重大历史性考验。

要联系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理解这个问题。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改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广泛利益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改革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有以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

2.“五个统筹”: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全会还依据“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注意以多选题的方式考查“五个统筹”的具体内容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3.“五个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以往改革的成功经验,对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注意以多选题的方式考查“五个坚持”的具体内容。

4.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全会认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一个全新的提法,要注意可能作为选择题进行考查。

5.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要注意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等。

6.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双层经营体制”应该引起注意,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和“经营体制”。

7.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注意以多选题的方式考查社会信用制度的支撑、基础和保障。

三、把握《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基本原则:

修改宪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五个有利于”)

全会指出,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该保持稳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要注意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五个有利于”。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考查形势与政策部分的选择题而言的。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的考试内容,考生应该引起重视的还有与之相关的分析题。由于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涉及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宪法修改”两个议题,因此今年的分析题应当对有关这两个问题的相关原理有充分的重视。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两个章节。复习过程中,应当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表述与这两章的有关理论联系起来。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4篇

两件事情相继相续并非巧合,“神舟”飞天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而三中全会则更多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对还未克服的困难。

尽管一次会议作用有限,但三中全会开幕前后,海内外人士还是给予许多期许,并作出各种解读。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的政治运作规律,一中全会的主题一般是人事安排;二中全会主要是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做准备。

“只有到了三中全会的时候,新一届领导人才更加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执政方略。一定意义上,三中全会历来都比较重要。一些重大的决定也多在三中全会作出,此次三中全会展示了新领导集体的经济方略和执政意图。”一位专家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次会议是新领导集体的一个执政宣言。”

本报记者在会议结束后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试图对此次全会进行多方位解读。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继续

在开会之前就已经公布的议程中,备受各界人士瞩目的是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国内外许多传媒给予了积极评论,年届七旬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将之概括为“述职”。

对“述职”的理解,政治学学者毛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中央全会主要是回顾成绩,布置工作,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而述职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

“述职的制度意义是使得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更加负责任,有利于党内中、下层对高层进行监督,在集中开会的时候有助于表达各种不同意见。”毛寿龙说。

负责培养派高级干部的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则认为,这是执政党高层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新举措。

按照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代表大会闭会后由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后,由中央政治局行使中央委员会的权力。

“马克思就是这么讲的,列宁也说,党内所有领导都是民主选举产生,要作报告,而到了斯大林时代就倒置了。”

“如果权力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使权力失去监督,失去制约,缺少纠错机制,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就得不到保证。”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著名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邓小平身体力行,带头退休。目前,退休制度和任期制度已经建立起来,而如何对党的高层领导,尤其是对中央政治局进行有效监督则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次全会作出了新的努力。

叶笃初曾参与十六大修改的工作,“十六大修改专门增加了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内容,各级党员和党组织都要接受监督,也就是说没有例外。”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全会上,作为党的总书记的表示,要自觉接受全党同志的监督。一位中央纪委的官员向记者透露,正是因为高层领导人有这样的表示,从而使得《党内监督条例》制定程序得以启动。

而甄小英则认为,“此举有助于形成好的风气,防止个人说了算,错误得不到纠正”,还可以引导地方官员,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

虽然述职只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漫长过程中的一小步,但不可忽视其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长远意义。

建设协调发展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等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拆迁引起的许多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位专家对记者说,“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蔓延城乡的土地征用问题是众多矛盾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而其背后则是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包括贫富分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等,这些都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前行。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本次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五个统筹协调是非常鲜明的特色,过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建设为中心长,公共社会管理服务短。现在注重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当前可能努力做的是再就业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这些方面矛盾比较突出,不解决就无法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叶笃初认为,将近200多天的时间,中央领导集体实际上一直在强调协调发展,这是一个过程,在一段时间有其重点,过去经济建设是领头的,但环境文化法制等就不能齐头并进。

“城市拆迁和改造、农村土地征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很尖锐,三中全会已经注意到,”叶笃初说,“我相信,我们有办法有信心有希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如果一个社会发展是不协调的,一部分人的福祉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社会肯定不是我们期待的社会。相信协调发展政策将会成为新领导人施政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并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认为。

新领导集体一周年

从十六届一中全会,等同志组成新的中央领导层,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一年来,新领导集体走过了不同寻常的道路。

尤其是年初爆发的SARS危机,使新领导集体不得不在极其复杂和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处理危局,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危机终于度过。

而在处理危机前后,新领导集体亲民和坦诚的作风,使其在一年的时间里很快地确定了自己在中国公众中的地位,并赢得了普遍而真正的好感。

甄小英说,“能够感受到新领导人的务实、民主的作风,十六大以后,中央和派座谈了7次,和派高层的座谈已经制度化。”

“前不久我和派一个领导人接触,他说感到很感动,总书记一个一个走访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没有的,总理每季度都要和派定期见面。”

上任以来,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宪法、取消出访的大规模迎送、取消北戴河办公,新闻报道限制领导人出镜时间、SARS期间深入重灾区等举动,“有力地展示了他们的形象”。

另一方面,“确实感到新领导人以身作则,力图用自己的行动扭转这个社会的风气,给百姓以信心和希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说。

也有观点认为,实际上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中国十几年积累的问题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而新领导集体是没有任何躲闪空间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新领导集体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本次全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市场经济十周年

掐指算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到“完善”已经整整十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在接受采访时用了四个字,“沧桑之变”,10年前大部分是国有经济,而10年后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壮大。

叶笃初曾参与过10年前“决定”的起草工作,“1993年作这个决定的时候是‘为之于未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总的看,十年风风雨雨不容易,新领导人面临的是‘治之于未乱’的局面。”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10年也是变化最大的10年,其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心态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难以估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认为,10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人的观念的转变。

“过去靠政府,现在靠市场,大家已经逐渐习惯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慢慢地,每个人自主起来,知道了怎么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公民自立的社会在逐步建立。”

人们的选择逐渐趋向理性和良性,而市场的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参与意识增强了,很多事情被要求公开化和透明化。”吴江说。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启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尤其是管理等方面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利益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也对政治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小敏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民主锻炼,社会的转型是在实践中新的行为准则为大多数人认可从而完成转型的。

改革的逻辑和动力

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的路径先易后难,这是由改革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而新领导层面临的是改革中最核心的问题和最艰难的问题。

石小敏认为,看似是先易后难,实际上,每个改革都不容易,总体上离计划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近的部分慢一点,边缘部分、影响小的部分快一点。

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10年前“决定”中规定的目标,比如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目标,5年前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等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石小敏概括10年改革有一个逻辑,很多的改革,当初并没有觉得要改,而是等到市场经济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就感觉要改革的就太多了,不仅是国有企业,包括垄断部门、行政体制等都面临调整。

而改革的继续却引发出一个问题是: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何处?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专家钟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寻找改革的动力确实很难。”

钟伟认为,以金融改革为例,之所以一直没有破题,是因为政府担心会丧失对国有银行的支配,一旦出现财政危机,不能依靠银行途径进行解决。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5篇

一、提出实行“全面深化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时主要是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和推进农村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这是对35年改革历程的全面总结和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动员。

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往若干次中央全会多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则提出治国理政的方略,强调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的高度,充分显示出今后主要由市场或市场主体充当“运动员”,政府则主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四、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了部署。

主要有六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二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比以往历次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得都高。

六、充分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十四大以后的提法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全面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竞争。

七、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主要强调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并将其明确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的提法更加宽泛,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八、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强调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源。鉴于我国财政正处于“政府过紧日子”以保证“人民过好日子”的过渡阶段,此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恰逢其时。为此,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九、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在具体路径方面,“加快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十、对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外开放是“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实现“中国梦”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即“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制定新一轮国际规则。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的建设,带动新一轮改革和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6篇

宋远方

某年月日

同志们: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刚才,绪平同志、命信同志分别传达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张高丽书记在省八届六次全委会上所做的报告。省八届六次全委会于日在济南召开,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各市书记、市长也列席了会议。崔书记出访,我参加了会议。会议历时两天。日下午,传达了总书记向中央全会所作的两个报告,吴邦国委员长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总理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日上午分组讨论,日下午高丽书记代表省委常委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日上午前半截讨论,然后大家通过全委会公报;全委会闭幕后,韩省长就抗洪抢险和安全生产做了重要讲话。根据省委的要求,关于大会的传达贯彻,在家的几位书记研究,并电话请示崔书记同意,先召开领导干部大会,把中央、省委全委会精神传达下去,崔书记回国后适当时间再召开市委全委会进行贯彻。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讨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谈几点意见。由于学习得还不够深,理解得还不够透,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年,实现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回顾年的历程,我们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项重大议题讨论研究,进一步解决和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和实际动力。同以往年的改革相比,今后的改革更具深刻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可以这样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六届三中全会将成为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纵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每当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不失时机、坚决果断地推出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改革举措,不断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登上新高地,是我们党治国安邦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是党中央总揽全局能力和高超领导艺术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所在。在全国人民刚刚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提出了新的理念,丰富了新的内涵。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提出和强调了科学的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界定得非常明确。会议提出的“五个统筹”,既包含了经济指标,也包括了社会指标,既包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正体现。二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提出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观念,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指标和人的全面发展指标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新的施政理念和新的思维,体现了协调统筹这一发展的新的特色,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这将是我们今后实现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三是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提出了《宪法》的修改建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全会决定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的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把执政党的主张变成全国人民的统一意志,这对于治国安邦,对于保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全会还提出了其他新的观点,如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营造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这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举措,是新的一届中央英明领导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的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工作既有连续性、继承性,更有开拓性、创新性,个月的工作历程,已经向世人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具有把握复杂形势,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高超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向世人宣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受全党和全国人们的拥护和信赖。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充分认识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坚定性和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结束后,省委立即举行了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连夜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涝灾、黄河大堤出现险情的情况下,省委在全力安排抢险救灾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贯彻落实,体现了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大局意识,体现了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的坚定性,给全省各级党政做出了表率。在八届六次全委会上,省委专门拿出一天的时间,学习讨论中央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使大家在把握方向,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方面有很大的成效。

在全委会上,张高丽书记在讲话中,对省委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认识今年以来省委的工作成就,对于我们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正确贯彻执行省委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省委常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依靠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夺取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赢得了防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取得了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进展,巩固发展了全省经济政治的好形势。具体的内容,刚才命信同志已经传达了。实践证明,省委提出的“围绕一个总目标”,争取“两个提前”,完成“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四大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针”,实现“六个方面变化”,实施“十个突破”的具体措施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新一届省委常委是一个水平高、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是一个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具有高超执政能力的领导集体,是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受山东广大人民群众信赖和拥护的领导集体。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的征程上,我们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三、结合我市的实际,全面抓好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全委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贯彻中央和省委会议精神,必须在全面学习、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做好与威海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从这几年来的实践看,威海之所以能保持比较快的发展速度,赢得比较多的荣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造性地工作。建市初期,根据威海的比较优势,我们很好地打了环境和开放两张牌,以环境优势营造开放优势,以开放优势营造发展优势,以发展优势培育更优环境,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根据发展了的新形势,我们又提出在更高水平打好这两张牌,并在此基础上,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引进步伐,构筑起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今年初,根据党的十六大和省委指示精神,围绕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市委又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率先、三步走、三个基地、举措”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以对外开放为龙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发展环境为基础,以科技和人才为条件,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紧紧抓住世界范围制造业转移和科技人才回流这两大机遇,不断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总体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要求,是符合威海实际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全委会精神的,是行之有效的。对这些工作思路和重要措施,我们必须结合中央、省委会议精神的贯彻,在进一步充实、完善的基础上抓好落实。

关于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省委的要求和崔书记的指示,市里准备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今天这次会议,把会议精神传达下去,由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第二步结合月份调度观摩会,召开市委全委会,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我市前段提出的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起来,提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这次会后,各市区、各部门都要召开常委会、党员干部会,把中央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并认真讨论,加深理解。各级宣传、新闻单位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宣传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各级党校要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把学习三中全会精神与当前正在兴起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好、领会好。要把全会精神的学习作为今冬明春全市城乡集中教育的主要内容。企业、农村、机关、社区和各基层单位,要结合生产、经营、服务和各项工作,组织学习好。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各项工作。

四、奋战四季度,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

今年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压力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各项目标的实现,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八届六次会议精神。

(一)对照全年指标,抓好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我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月份,全市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合同利用外资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主要指标增幅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成为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但与工作目标相比,部分指标还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如相差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差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差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差个百分点。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找原因,查问题,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下大气力抓好招商引资。今年全市的工作目标是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亿美元。完成这一目标,今后每个月实际利用外资要确保达到亿美元,比前九个月平均每月增加万美元,压力非常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内资外资一齐抓,主攻韩日,扩大港台,开拓欧美,努力实现我市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要全力以赴组织好月份的“日韩招商活动月”,吸引更多的韩日企业来我市投资。要突出抓好大协会、大企业和大项目的招商工作,对已批准的过千万美元大项目,要建立由市级领导、市区和项目单位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促其早动工,早投产;对在谈大项目,要组织专门班子,靠上去跟踪落实,争取早签约,早批准。

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从明年起,国家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抓住今年剩下的这段时间,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努力为今后的出口争取一个有利的形势。要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近期内,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届俄联邦轻工纺织展、法兰克福第五届国际家纺展以及秋季广交会等国内外贸易活动,千方百计抓客户、抓定单、抓市场,争取多成交、多出口。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以上,比重达到以上。

三是认真组织好工业生产。这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大头。要按照以销促产、产销结合的要求,着力抓好企业资金运行管理,努力使两项资金占用增长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长。对年初安排的技改项目,要加强调度,争取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市政府确定的个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积极参与各项专题展洽活动,努力开拓市外市场和农村市场,千方百计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果品价格下跌,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压力。要充分发挥外贸、供销等各种渠道,组织好农产品特别是果品销售,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要切实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加快发展特色畜牧业,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养殖业和多种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今年月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年初又下降了个百分点。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把第三产业搞上去。当前要认真落实《关于繁荣市区晚间市场启动晚间消费发展晚间休闲经济的通告》,进一步把休闲经济活跃起来。旅游业,当前重点是苦练内功,抓好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六是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要加快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完善税收征管考核奖励办法,扩大有奖发票推广范围,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等非税收入的征缴,增加财政收入。要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顺序安排支出,从严控制会议费、接待费、出国培训费等支出,不允许滥发钱物。

(二)对照工作进度,抓好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工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达到项,目前已完成投资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成为拉动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从调度情况看,受资金制约,有些项目进展缓慢,月份,个项目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与进度要求相差个百分点。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完成全年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

一是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工业项目,要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确保魏桥纺织二期、三角集团万套全钢子午胎等大型内外资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推进产业升级。城建项目,在抓好当前在建项目的同时,按照第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尽快制定出明年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算和年度预算,并与计划、财政部门衔接好。当前要重点搞好以下六项工程的准备工作:()威海公园西侧区域的对外招标,加快开发步伐,使其成为高档会展中心、商居中心和文博休闲中心;()搞好刘公岛空中客车项目的报批工作,尽快进入实际性操作阶段;()搞好金线顶公园和船厂迁建方案的制定,确保企业搬迁出去;()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搞好环翠楼公园的改造,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搞好体育基地搬迁的规划招标工作,尽快确定规划方案;()搞好职业学院的搬迁,确保建成样板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要积极落实上级资金,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桃威铁路扩能改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搞好机场配套和污水处理厂搬迁改造,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是加快两个新区大框架建设步伐。科技新城和工业新区这两个新区,是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两翼”,是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现在,季节不等人,时间不饶人,必须以只争朝夕的态度,争时间,抢进度,争取今年封冻前把主要道路的大框架构筑起来,明年“五一”前形成接纳能力,为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打造一个重要平台。

三是高水平搞好城市规划和综合整治。我市城市规划相对滞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城市的开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积极调配和聘请各方面的力量,高水平搞好城市规划,确保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和时序。要完善招投标机制,对某些重点区域、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并且要多家设计,好中选优。在这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舍得花钱,确保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当前,要尽快拿出文登与威海中心城市对接的控制性规划,避免出现因缺少规划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抓好步行街的规划设计和市场化运作,确保明年“五一”旅游旺季前投入使用。要大力实施光亮工程,尽快把市区主要路段、重点建筑物亮起来、美起来,以迎接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战略国际会议的召开。

(三)对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稳定工作。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繁荣稳定。

一是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确保“”人员即时再就业,解决大部分“”人员再就业问题。要全力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完成省里下达的工作任务。近期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拉网式”检查活动,集中清理用人单位拖欠克扣职工工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是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结合上半年非典防治的经验教训,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非典防治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快全市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传染病防治机构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年内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

三是切实抓好教育资源的整合。为了缓解市区优质高中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市里已决定将市区高中段学校划归市级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中段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做好上划工作。要以职业学院的落成为契机,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努力为制造业基地建设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

四是确保社会稳定。社会稳定的重点在基层。要全面落实“重心下移,强化基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方针,抓基层、抓基础、抓队伍,抓街道带社区,抓镇带村,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确保一方平安。安全生产,事关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前段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国庆节期间荣成发生的海上安全事故,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在机制、方法等多方面都暴露出很多问题。这次省委全委会结束时,韩寓群省长又就安全生产专门进行了强调和部署,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抓好交通安全生产,搞好今冬明春防火工作,加大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确保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版权所有

(四)对照“翻三番”目标,抓好明年盘子的制定。明年是建国五十五周年,也是我市实施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战略、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威海非常关键的一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关于明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力争增长。各市区、各部门都要按照这一个总体安排,尽快拿出各自的计划盘子和具体实施意见。在具体安排中,要力求各项工作都有新思路,都有新举措,都有新突破,都有新局面。要加大项目的争取力度,从现在开始,有关方面都要安排人员跑省进京,搞好衔接,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投资盘子。对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年前就要搞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工作主动。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7篇

两件事情相继相续并非巧合,“神舟”飞天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而三中全会则更多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对还未克服的困难。

尽管一次会议作用有限,但三中全会开幕前后,海内外人士还是给予许多期许,并作出各种解读。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的政治运作规律,一中全会的主题一般是人事安排;二中全会主要是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做准备。

“只有到了三中全会的时候,新一届领导人才更加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执政方略。一定意义上,三中全会历来都比较重要。一些重大的决定也多在三中全会作出,此次三中全会展示了新领导集体的经济方略和执政意图。”一位专家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次会议是新领导集体的一个执政宣言。”

本报记者在会议结束后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试图对此次全会进行多方位解读。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继续

在开会之前就已经公布的议程中,备受各界人士瞩目的是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国内外许多传媒给予了积极评论,年届七旬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将之概括为“述职”。

对“述职”的理解,政治学学者毛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中央全会主要是回顾成绩,布置工作,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而述职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

“述职的制度意义是使得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更加负责任,有利于党内中、下层对高层进行监督,在集中开会的时候有助于表达各种不同意见。”毛寿龙说。

负责培养派高级干部的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则认为,这是执政党高层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新举措。

按照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代表大会闭会后由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后,由中央政治局行使中央委员会的权力。

“马克思就是这么讲的,列宁也说,党内所有领导都是民主选举产生,要作报告,而到了斯大林时代就倒置了。”

“如果权力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使权力失去监督,失去制约,缺少纠错机制,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就得不到保证。”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著名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邓小平身体力行,带头退休。目前,退休制度和任期制度已经建立起来,而如何对党的高层领导,尤其是对中央政治局进行有效监督则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次全会作出了新的努力。

叶笃初曾参与十六大修改的工作,“十六大修改专门增加了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内容,各级党员和党组织都要接受监督,也就是说没有例外。”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全会上,作为党的总书记的表示,要自觉接受全党同志的监督。一位中央纪委的官员向记者透露,正是因为高层领导人有这样的表示,从而使得《党内监督条例》制定程序得以启动。

而甄小英则认为,“此举有助于形成好的风气,防止个人说了算,错误得不到纠正”,还可以引导地方官员,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

虽然述职只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漫长过程中的一小步,但不可忽视其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长远意义。

建设协调发展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等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拆迁引起的许多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位专家对记者说,“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蔓延城乡的土地征用问题是众多矛盾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而其背后则是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包括贫富分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等,这些都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前行。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本次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五个统筹协调是非常鲜明的特色,过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建设为中心长,公共社会管理服务短。现在注重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当前可能努力做的是再就业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这些方面矛盾比较突出,不解决就无法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叶笃初认为,将近200多天的时间,中央领导集体实际上一直在强调协调发展,这是一个过程,在一段时间有其重点,过去经济建设是领头的,但环境文化法制等就不能齐头并进。

“城市拆迁和改造、农村土地征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很尖锐,三中全会已经注意到,”叶笃初说,“我相信,我们有办法有信心有希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如果一个社会发展是不协调的,一部分人的福祉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社会肯定不是我们期待的社会。相信协调发展政策将会成为新领导人施政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并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认为。

新领导集体一周年

从十六届一中全会,等同志组成新的中央领导层,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一年来,新领导集体走过了不同寻常的道路。

尤其是年初爆发的SARS危机,使新领导集体不得不在极其复杂和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处理危局,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危机终于度过。

而在处理危机前后,新领导集体亲民和坦诚的作风,使其在一年的时间里很快地确定了自己在中国公众中的地位,并赢得了普遍而真正的好感。

甄小英说,“能够感受到新领导人的务实、民主的作风,十六大以后,中央和派座谈了7次,和派高层的座谈已经制度化。”

“前不久我和派一个领导人接触,他说感到很感动,总书记一个一个走访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没有的,总理每季度都要和派定期见面。”

上任以来,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宪法、取消出访的大规模迎送、取消北戴河办公,新闻报道限制领导人出镜时间、SARS期间深入重灾区等举动,“有力地展示了他们的形象”。

另一方面,“确实感到新领导人以身作则,力图用自己的行动扭转这个社会的风气,给百姓以信心和希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说。

也有观点认为,实际上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中国十几年积累的问题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而新领导集体是没有任何躲闪空间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新领导集体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本次全会是一个新的起点。

市场经济十周年

掐指算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到“完善”已经整整十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在接受采访时用了四个字,“沧桑之变”,10年前大部分是国有经济,而10年后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壮大。

叶笃初曾参与过10年前“决定”的起草工作,“1993年作这个决定的时候是‘为之于未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总的看,十年风风雨雨不容易,新领导人面临的是‘治之于未乱’的局面。”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10年也是变化最大的10年,其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心态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难以估量。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认为,10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人的观念的转变。

“过去靠政府,现在靠市场,大家已经逐渐习惯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慢慢地,每个人自主起来,知道了怎么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公民自立的社会在逐步建立。”

人们的选择逐渐趋向理性和良性,而市场的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参与意识增强了,很多事情被要求公开化和透明化。”吴江说。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启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尤其是管理等方面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利益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也对政治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小敏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民主锻炼,社会的转型是在实践中新的行为准则为大多数人认可从而完成转型的。

改革的逻辑和动力

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的路径先易后难,这是由改革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而新领导层面临的是改革中最核心的问题和最艰难的问题。

石小敏认为,看似是先易后难,实际上,每个改革都不容易,总体上离计划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近的部分慢一点,边缘部分、影响小的部分快一点。

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10年前“决定”中规定的目标,比如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目标,5年前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等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石小敏概括10年改革有一个逻辑,很多的改革,当初并没有觉得要改,而是等到市场经济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就感觉要改革的就太多了,不仅是国有企业,包括垄断部门、行政体制等都面临调整。

而改革的继续却引发出一个问题是:改革的动力来自于何处?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专家钟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寻找改革的动力确实很难。”

钟伟认为,以金融改革为例,之所以一直没有破题,是因为政府担心会丧失对国有银行的支配,一旦出现财政危机,不能依靠银行途径进行解决。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8篇

*年是实施“四个*”发展战略,狠抓落实,推动我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委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现就提出今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专题和要求,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理论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加强学习制度建设,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学习效果,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把理论学习与公安工作结合起来,全力提高民警的理论素养,更好地为我县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学习内容及安排

第一部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知识

辅导人:

学习时间:4—5月份

学习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果。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秘站版权所有!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和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

必读书目: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第四部分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七部分、第十部分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辅导读本》第27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

第二部分学习科学发展观

辅导人:

辅导时间:6—7月份

学习要点: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是新时期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2、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

3、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充分认识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4、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基本国情的现实要求,是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条件。

5、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读书目:

《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论“三个代表”》第46页)

《发展要有新思路》(《论“三个代表”》第64页)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论“三个代表”》第79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五部分、第八部分、第十一部、第十二部分

《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民日报》20__年3月10日)

《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__年11月8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七部分、第十六部分

第三部分学习宪法知识

辅导人:曾定祥

辅导时间:8—9月文秘站版权所有!

学习要点:

l、宪法的基本理论。充分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作用,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观念。

2、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了解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3、维护宪法尊严的基本要求。必须重视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必须加大实施宪法的力度,必须加强对实施宪法的监督、保证工作,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必读书目: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十四部分

:《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__年12月5日)

《加强领导干部学习提高执政兴国本领》(《人民日报》20__年12月27日)

第四部分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辅导人:

辅导时间:10—11月

学习要点:

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的相关部署确定。

第五部分学习反映世界前沿的新知识

辅导人:

辅导时间:12月

学习要点:

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哲学、 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改善领导干部知识结构,开阔眼界,增强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

参阅书目:

《中共广东省委中心组20__年“广东学习论坛”选题》

三、学习要求

1、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党委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参加集中学习,搞好个人自学,努力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做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2、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从公安工作的实际出发,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学习及工作部署。当前,要重点学习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实际,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到把学习所得转化为工作成果。

3、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扩大中心组学习的影响,抓好所属单位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落实。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9篇

十六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其中,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表明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发扬党内====、增强党的活力的最新努力。而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

二、把握《====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基本内容:

1.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是对全党新的重大历史性考验。

要联系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理解这个问题。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改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广泛利益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改革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有以====为总书记的====中央的坚强领导。

2.“五个统筹”: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全会还依据“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注意以多选题的方式考查“五个统筹”的具体内容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3.“五个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以往改革的成功经验,对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注意以多选题的方式考查“五个坚持”的具体内容。

4.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全会认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一个全新的提法,要注意可能作为选择题进行考查。

5.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要注意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等。

6.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双层经营体制”应该引起注意,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和“经营体制”。

7.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要注意以多选题的方式考查社会信用制度的支撑、基础和保障。

三、把握《====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基本原则:

修改宪法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发扬====,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五个有利于”)

全会指出,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该保持稳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要注意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五个有利于”。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考查形势与政策部分的选择题而言的。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的考试内容,考生应该引起重视的还有与之相关的分析题。由于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涉及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宪法修改”两个议题,因此今年的分析题应当对有关这两个问题的相关原理有充分的重视。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两个章节。复习过程中,应当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表述与这两章的有关理论联系起来。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第10篇

9日~12日,天安门广场向西7公里的京西宾馆,成为关注焦点。204名中央委员和169名候补中央委员在此参加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十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经过4天的闭门讨论,12日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这一被赋予高度期待的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改革思路?

市场“升级”

与会前多位中央领导人强调的一样,此次会议的基调是改革。

会议公报开门见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而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会指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如同会前舆论的预期一样,全会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全会作了系统部署。

同十报告的五位一体布局相同,全会公报的部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并同时要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在所有部署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占据最大篇幅,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

英国路透社认为,三中全会提到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却不是事无巨细,实际上是对当前面临的重要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道称,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

十报告中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判断在三中全会得以继承,引起关注的是,全会公报对于市场作用的表述有所变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提法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报告的提法是“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是“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比过去进了一步,显示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全会公报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这是十报告中所没有的。其更为具体的部署为,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会提出了改革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新部门

除了对作为改革关键环节的市场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之外,三中全会公报还有多个新提法引起关注。

例如,在法治建设方面,报告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其具体表述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

公报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十报告相同的是强调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与之不同的是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整份公报中,引人关注的还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

前者的表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后者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的具体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顶层设计是近年来中国改革话题的新焦点,此次全会在强调了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经验的同时,特别将中国35年来改革最重要的方法论与此相结合,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要求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明中国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领导小组成立后,可以改变原来经济体制改革“单兵突进”的局面,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等各方面改革将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热点问题的变与不变

除了宏观的改革指向,对于会前的舆论热点领域,全会公报大多都有提及。

对于同时事关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财政体制改革,全会公报将其置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位置,并强调“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因此,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的分析是,这一表述很简洁,但是“预算、税制、事权,该强调的都说了”。

在土地制度方面,舆论注意到,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表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时便已提及。

但是,全会公报提到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直面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全会公报强调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强调“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与报告整体的市场导向相一致。而在此之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公报同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于舆论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公报提到,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上一篇: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范文 下一篇:十八大三中全会公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