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5 03:18:09

社团教案

社团教案范文第1篇

【活动背景】:

秋天,这个饱含希望与收获的季节,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学生社团又一次迎来了社团文化艺术节。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张扬着青春的活力,放飞着年轻的希望,舞动着金色的年华,彻底融入到这缤纷的社团活动月中。伴随着时代急速前进的步伐,新一代大学生的素质,在新世纪的氛围内呈现新的气象。

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作为我校每年一次的全校性重点活动,其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2006年团委工作要点,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林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素质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体现时代性、参与性、表演性、竞争性,活跃我校大学生社团文化生活,培养的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社团文化氛围。

【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2、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加强社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

4、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活动主题】:

教师教育技能系列活动

【活动对象】:

协会会员、各兄弟社团及全校同学

【活动内容】:

在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开展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培训比赛及授课比赛等教师教育技能系列活动。

二、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1月30日

【活动地点】:

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活动流程】:

1.开展技能学习培训班(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等)

2.白云七中体验学习,一线老师现场指导。

3.授课经验交流会。

4.进行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的考核及授课比赛。

5.举行颁奖仪式。

【奖励办法】:

比赛中每个项目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三、活动步骤

【前期准备】:

1、学习培训活动教室申请(办公室负责)

2、海报制作及宣传(宣传部负责)

3、接受社员及全校同学报名并统计(组织部负责)

4、活动奖品购置(外联部负责)

5、图片记录活动过程,资料的准备和收集(办公室负责)

【培训活动流程】:

1、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培训邀请书法协会参加指导

2、普通话训练练习邀请演讲协会参加指导

3、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培训邀请老师及授课比赛经验丰富同学参加指导

4、授课比赛风采展示(授课经验丰富同学)

5、教室的申请和协调工作的有序进行

6、以上活动将会同步举行选出优秀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安排】:

1、一个同学可以同时参加一项或多项比赛

2、比赛分为初赛、决赛

3、比赛成绩统计与

4、比赛评委的邀请

5、各项工作的分配和落实

6、决赛时间11月底

四、后期工作安排

1、活动场地清理

2、比赛成绩统计与

3、写活动信息稿

4、社团开总结会议,取长补短

【工作人员分工表】:

总负责人:朱媛、詹茜、何康

比赛主持人:臧传奇、张亚平

场地布置:宣传部负责

多媒体课件收集:办公室负责

教室秩序:组织部负责

计时人员:财务部负责

【资金预算表】:

一、宣传费用

1、海报、报名表格制作30元

2、宣传横幅制作50元

二、奖品

1、一等奖(1名)奖品及证书

2、二等奖(2名)奖品及证书

3、三等奖(3名)奖品及证书

以上支出80元

三、工作人员用水10元

四、其他费用50元

社团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参与公众;政策参与;政策制定

|

扩大公众参与,推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不仅是整个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明建设的趋势、潮流,而且已经是党和政府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导向。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参与,推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就很有必要对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本身的发育和成熟程度进行分析,以此为制定和推行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奠定认识基础。目前对公众参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意义、渠道等方面,对参与公众本身的发育和成熟程度缺乏深入的研究。但是,不深入认识和把握参与公众本身的发育和成熟程度,就难以有效应对和引导公众参与的潮流。本文集中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公众的发育和成熟程度,并就促进参与公众的发育和成熟提出若干建议。

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

公众的发展现状

1参与公众的参与水平发育不均衡

首先,参与主体权利—利益意识的不均衡。一般而言,大城市的公众权利意识要强一些,农村和小城镇的公众权利意识要弱些;教育程度高的公众权利意识要强一些,教育程度低的公众要相对弱些;涉及直接利益的公众参与意识要强些,不涉及直接利益的公众参与意识要弱些。大中城市的文教科研、党政机关的从业者因其工作性质、文化素质和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信息接受程度等原因,参与意识较强;而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的大多数,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的参与意识相对弱一些。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度不平衡所导致的公众参与意识的不均衡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并影响着公众参与的发育[1]。

其次,公众的政策影响能力不均衡。由于教育水准、参与能力、组织程度,以及与政策制定体系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等原因,不同的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能力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某些垄断行业能够强有力地施加影响以阻碍某些不合理制度的修订,而大多数弱势群体自身对政策制定的影响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他们更多依靠有正义感的记者、学者、官员来间接影响政策制定。一般认为,在权利意识、组织水平和政策影响能力之间是有正相关关系的;但从权利意识到组织水平,再从组织水平到政策影响能力,显然已经融入了更多也更复杂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和社会因素。

2参与公众本身整体上正处于发育阶段

在时间维度上,参与公众还处于转型过渡期,由于多种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作为政策参与主体的公众在一段时期内将不可能作为成熟的参与者出现在政策制定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舞台上。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政策制定主体还是相对中立的观察者都不能期望公众的政策参与行为规范成熟,也意味着不恰当、不适合、不规范的行为都是可能经常出现的;而这也更需要宽容和引导,而不是封杀和遏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公众恰恰好似一个正在发育的少年,鲁莽、偏执往往都是难免的。

3参与公众的结构不合理

在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和社会学理论中,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公众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参与的主导力量。我国目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金字塔形结构,而不是菱形结构,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现阶段,精英阶层是少数,中间阶层也大大发育不足,中下层占绝对多数。而这种社会结构进一步转换到政策影响能力上,差距更大。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精英集团对政策的影响过大。“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资本、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目前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总体性资本对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社会决策的影响和左右。总体性资本的精英集团虽然人数很少,但对于社会决策的影响力颇大。……总体性资本影响决策是对于中间层参与决策的最大的威胁。”[2]其次,社会中间层虽然快速发育,但是政策影响能力很低,因为中间阶层是一个很松散的集合[3]。再次,庞大的中下阶层对于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力更弱。现阶段,由于社会精英集团影响过大、中等收入阶层发育严重不足、中下阶层规模过大所导致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不合理必然不利于形成健康有序良性的公众公共政策参与。

4参与公众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

首先,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存。从表面上看,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发达完善,组织健全完备:工人有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妇女有妇女联合会,青年有共青团、青联、学生会,工商业从业者有工商联,消费者有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似乎除了农民没有相应的组织之外,其他社会群体都有相应的正式组织。但是,至少在现阶段,这些组织更多的只是动员性、执行性参与,在表达自己所代表群体的利益、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功能还发挥得远远不够。正式组织的参与功能发挥不足,非正式组织同时大量存在。例如,农民集体上访时的组织就是典型的为表达群体利益的非正式的、临时性的组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正式组织的参与功能发挥不够,才导致了非正式组织出现,并补充甚至代替正式组织发挥参与功能。

其次,无论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在内部自我整合机制、程序,外部的政策参与程序、规则方面建设都还很不规范、很不健全。这一方面影响到组织的自治能力,另一方面影响参与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两者合成就直接影响公众参与的质量和效益。原子化的公众个体是不可能有序有效地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来的;没有发达的社团参与就没有民主的公共政策制定,公众必须组织起来;公众的组织程度直接决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层次。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均衡。公众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可以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和影响,但更多也更需要组织起来整体地参与和表达。公众参与的组织程度直接影响到参与的秩序、成本和参与的质量。但在这个方面,公众内部也是高度不平衡的。代表强势集体的公众组织比较发达、活跃,而越是弱势群体其组织程度也越低,甚至只能依靠秉持社会正义、学术良心的学者专家的呼吁才能引起注意和重视,而难以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

5参与公众的参与需求旺盛但理性、能力不足

公众整体的参与需求上升,不同的参与需求汇集成为推动公众参与的社会潜流,但是与需求相对应的是参与能力和参与理性不足。从逻辑上说,需求是一回事,相应的能力和理性又是一回事,缺乏能力支持和理性导向的需求是令人担忧的;从经验上说,需求旺盛,而能力、理性不匹配必然导致参与的低劣无序。

首先是个体的理性和能力不足。傅达林指出,意义上的公民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意识要素: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4]。很显然,这几种意识目前在我国仍然是很欠缺的,而这就意味着公众个体参与理性和能力的不足。

其次,团体的理性和能力不足。托克维尔专门比较了欧洲和美国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结社的不同,并指出这种结社的不同极大地影响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欧洲的社团“总把自己看成是无法发表意见的人民的立法机构和执行机构,并凭着这种想法去行动和发号施令”,“主要目的是行动而不是空谈,是战斗而不是说服”,“这些社团的成员,要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服从命令。他们信奉盲目服从的理论,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就立刻放弃了自己的判断和自由意志”;美国的社团“人人都认为社团只代表人民中的少数”,社团内部“没有人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理性,但要用自己的意志和理性去成就共同的事业”[5]。对比之下,我们的社团离理想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6参与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理性和情绪的失衡

政策制定和政策参与都是一项建设性的事业,只有建设性的参与才是有效的持久的政策参与,非理性的、对抗性的、破坏性的政策参与即使一时能够有力地影响政策制定,从长远看来也只能侵蚀、削弱和破坏公众参与大厦的地基。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参与应该是和风细雨,而不是狂风暴雨。至少有两种因素影响公众参与者理性和情绪的平衡。一是非理性参与的深厚传统;二是底层群众比较广泛的失衡心理。以至于有的学者说,由于比较严重广泛的腐败、社会分配差距过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下岗失业工人难以消化、大学生失业率增加等原因的复合交织,中国社会底层酝酿着“情结”[6]。情绪是不讲理的,只要情绪的累积达到了一定程度,它就自发地寻求发泄渠道;假如这种分析有道理,那么这种社会情绪的酝酿和积累能够冲垮最坚固的理性堤防;如果不予以有力有效地引导消解的话,那么我们所确定的“有序扩大参与”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了。

对这些因素区别开来分析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参与公众的发育和成熟程度,在实践中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渗透、转换的;不仅它们自身相互联系非常密切,它们还进一步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政策制定主体、参与渠道和方式等因素相互影响。

二、促进参与公众的发展和成熟

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本身并不是一个纯净、高度匀质化、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旦具体到现实的社会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生活,公众这个概念蕴涵着深刻的内在分裂、矛盾、冲突和错综的复杂性;至少在现阶段,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成熟程度还难以支撑充分有效有序大规模的政治(target="_blank">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参与。由实践到理性,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参与公众的发展状况和成熟程度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参与”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目标;由理性到实践,深入认识和把握参与公众的发展和成熟程度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公众公共政策参与,而不是相反。所以,现阶段我们既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大力促进公众有序地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来,又要通过各种综合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措施大力促进公众本身的发展和成熟,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公众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1)继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推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为持久地促进公众参与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并不能直接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但是根据西方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发展实践,菱形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也是最有利于公众参与的社会结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能够直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规模,并间接有利于参与公众素质和层次的提高,从而为促进公众参与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2)加强公民教育,把有序有效的公共政策参与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公民进行普及性的政策参与教育并不能解决公众参与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但至少有利于以下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解决公众权利意识薄弱的问题,从认知上唤醒公众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解决公众参与需求旺盛但参与理性和能力不足的问题,缩小需求和能力之间的差距;有利于解决公众参与过程中理性和情绪的失衡问题,有助于引导公众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对待参与过程。简单地说,“有序地扩大公众参与”仅仅是一种政策层面的价值吁求,而对公民进行普及性的公共政策参与教育则直接面向行动,告诉公民,什么是你的权利,你应该如何做。

(3)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使其成为公众有序有效的公共政策参与的桥梁。提高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认识,分类对待,区别处理;把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主导权、规范权由政府转向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调研并制定非政府组织法和非政府组织监管法,明确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氛围,并在“公开、透明、规范、救济”的前提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监管。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体制改革,鼓励各种合法的维权活动,循序渐进地促进以权利来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两层意义:加强公民教育,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最终有赖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没有一定的制度突破和制度保障,加强公民教育、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很容易沦为空谈;参与公众本身发展不够成熟仅仅是妨碍“有序地扩大公众参与”的原因之一,对于参与公众本身以外的问题,也许只能期待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了。鼓励各种合法的维权活动,有利于在现有制度框架内维护公民权利,并促进现有制度框架的不断完善改进。

三、结语

促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众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则是其必然包含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变量。公众本身的发展和成熟状况则直接影响公众公共政策参与的质量和水平,而对此的把握和了解程度则直接影响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间接影响“促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序地扩大公众参与”的节奏、程度和方式。因而,深入了解和把握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公众的发展和成熟状况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本文的分析和判断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公众本身发展的不成熟,已经成为有序有效地促进公众参与的主要障碍之一;至少在现阶段,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成熟程度还难以支撑充分有效有序大规模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参与。所以,不仅要促进公众参与,更要促进公众本身的发展和成熟,“促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序地扩大公众参与”也必然包含着对参与公众本身发展的促进。

参考文献:

[1]范静有序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参与的扩大和民主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推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2):58-63

[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9-50

[3]李正东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整合功能[J]学术论坛,2001(1):59-64

[4]傅达林意义上的公民[N]学习时报,2005-03-15

[5]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3-221

社团教案范文第3篇

(一)教学教研工作

1、精心钻研,优化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水平逐渐成熟,拥有较强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任职期间,我能精心备课,深入地钻研教材,认真撰写教案。我坚持多听课,听课时认真记录,听课后认真总结反思。还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课堂上我尝试多让学生上讲台做演讲,并且配合教学的内容,安排一些学生的小品表演,还通过有趣的视频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探索融知识性、趣味性、思辩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懂就问,还通过加入各种政治qq群,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政治老师进行网上交流,获益良多。任职期间,还承担学校和科组的公开课,效果良好。经不懈努力,我的教学工作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肯定。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2005年评被为校先进工作者。2005年5月12日,获得南海一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2007年1月,获得南海一中优质课竞赛三等奖。2007年12月,获得南海区教师法律知识测试一等奖。

2、重视教科研,促自身成长。3、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心罗尚文、陈莉雅等青年教师的成长,我常和他们一起研究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交流教学体会,设计教学环节。如今,罗尚文老师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陈莉雅老师也正逐渐成熟,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学校开展的教学课件、教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中屡次获奖。

4、指导第二课堂,开拓视野。

我曾负责学校“风云政治学社”的社团指导工作,在我担任该社团的指导老师期间,我培养了大量的社团干部,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带领该社团组织各项活动:举办辩论赛、观看电影、开设讲座、知识竞赛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练了能力,开拓了视野,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社团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群;学生数学类社团;创新训练;实习实训

目前,数学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许多学生反映数学课程太抽象,并误认为数学课程没有应用价值,由此导致学习兴趣缺失。而且,数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认真分析归纳,寻找解决办法。经过调研、讨论和数年研究,我们认为:特别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Quality),抓好第一课堂,联合学工,创建若干数学社团(community),搞活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搭建若干平台,采取系列措施,通过有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Innovation)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实习基地,开展实训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Practice)动手能力,在此基A上,进行延伸与拓展,完成有特色的毕业论文(The.sis)(设计)。以上模式我们简称为QCIPT教学模式。

一、数学类专业QCIPT模式中课堂质量(Quality)的提升

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目前我们努力在不更改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现状和现有培养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一课堂”建设的着力点是教师。对此,我们的思路分为两块:一是教师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加课堂吸引力;二是教师思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注重课程群建设,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同时要求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比如微课程比赛,教案设计大赛。通过比赛,规范备课流程、教案的书写、课堂教姿教态、课堂组织等一系列教学环节。

鼓励教师每年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研讨会,观看相关课程的视频公开课,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网络培训,并撰写心得体会。

组织教师聆听名师讲座。名师们的教育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还要求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取长补短,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定期开展数学系内部的教学研讨活动,特别是同一类型课程的老师(比如:分析类课程,上机实践类课程等)相互交流教学进度、学生作业情况、课堂纪律、学风等教学具体事务。

(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构建课程群

以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特别关注若干在培养方案中的起着衔接作用的课程,构建课程群,实施联合建设。比如:我们注意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一方面,它需要扎实的数学理论,比如“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的理论知识;同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性强,其中许多统计思想被用作数学建模的工具,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学建模”这4门课程可以构建成一个小的课程群,实施联合建设,相互促进。这种课程群,不是若干门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某门课程的系列课,而是按照课程之间的理论联系和理论应用联系而组建起来的若干门课程。以此“小课程群”为平台,将数学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拧成整体,搭建学生对这部分课程的知识网络,使其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对此课程群的课程实施联合课程建设,同时以此为经验辐射到数学类专业的其他课程。

我们开展课程联合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

1.建设形式

在联合建设的组织形式上,除课程群负责人外,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均设置有负责老师,同时作为成员参加课程群中其余课程的课程建设。

2.建设内容

在建设内容上,特别注重各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联系,将知识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融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考试出题规范,制作教学课件和教案,编写教学辅导书等教学活动。具体来说:

(1)课程群中各门课程都要有详尽的纸质版教案,并且根据教学情况依据相应学科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完善。教案的撰写要注重两个联系:一是本课程内部诸多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本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关联课程中知识点的联系,比如分析中确定性结论和随机性现象中统计规律性之间的联系。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多媒体,就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特别注重知识点的直观背景和动画的直观展示,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要及时穿较课程群中相关课程的知识点。

3.课程群中知识点的融合方式多样化

(1)“引人”式:由已学关联课程的“旧知识”引入新学课程的“新知识”。

(2)“对比”式:将关联课程的知识点和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用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比如,讲述概率论中随机变量列的“以概率收敛”和“以分布收敛”,可以综合比较数学分析中“数列的收敛性”,实变函数论中的“以测度收敛”和“几乎处处收敛”等。

(3)“启发”式:通过现有课程的知识点,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提前感受并使用另一关联课程的思想方法:比如,学习完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之后,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高尔顿板的小球试验”,然后启发学生使用概率论工具和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来解释这一随机现象。

二、打造数学类社团(C0mmunity),搞活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第一课堂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种能动性的转变?我们认为,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开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思路如下:

(一)组建课程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

我们注意到当代不少学生思维活跃、热衷课外活动。于是依据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授课教师考核评定,组建相关课程的兴趣小组(通常由该门课程学习优异的同学组成),其中组长一名,负责平时的互助提高活动。

一方面,课程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定期讨论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或者补充教材,这些内容是课本中理论内容的拓展升级,或者是利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去动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类实际问题通常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中,让课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概率论起源中的“分赌本”问题,课堂上讲完“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之后,要求兴趣小组解释“Galton板试验”中的小球的下落未知问题,并编程重新实现。课程兴趣小组开展的这些活动,使成员对课本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带有生活背景和趣味性的问题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程兴趣小组成员的辐射作用和所营造的氛围,带动全班同学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兴趣小组协助教师答疑辅导该门课程的后M生,减少不及格率,帮助更多的同学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

(二)组建数学类的学生社团,营造良好学风

在课程兴趣小组的基础上,课程建设负责人特别是课程群建设负责人和学工处的老师一起组建、完善数学类的学生社团。比如:组建大学生数学协会,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统计协会,大学生科学计算协会等。每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主体是学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通过学生主动申请入会。协会的组织机构由学生构成,定期开展活动:如协会招新,老会员对新会员的经验交流会,数学类课题探讨,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和编程设计大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并对往届竞赛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等。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院系会根据数学类社团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开展活动中,学生申请后,数学类专业在课余时间会面向数学类协会会员开放数学实验室,让学生动手使用数学软件,对实现问题进行数值分析和模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做统计分析,自己编程实现数学动画等。同时,指导老师也会定期和学生碰面,讨论问题,给予指导。比如,对定期开展的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的、北美的)、全国统计建模竞赛等,指导老师会在赛前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竞赛辅导,每年暑期,指导老师会对参赛学生集中培训。数学系教师和数学类社团负责人定期举办校级数学类竞赛(由指导老师出题,阅卷,讲评,选拔),比如学校的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

这样利用社团,在教师指导下,成员间开展互相帮助,通过“传、带、帮”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各种数学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的开辟,不仅巩固了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优秀生也部分实现了自我价值,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体现了“教书是为了育人”的理念。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Innovation)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数学类社团的负责人以及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的基础上,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这些创新性项目是以学校、北京市或者国家的“大学生创新性训练项目”为平台来开展的。每个项目由5名学生组成,其中1人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选派指导教师1名,项目的研究经费1万元左右,期限是1至2年。指导教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讲师。

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我们的内容和思路是:先安排学生协助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然后在导师指导下过渡到对某个具体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布置不同层次的科研问题。在研究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参加研究生的课题讨论班、听取相关的课程讲座并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实施过程中,为加强过程的管理与监督:要求创新项目训练组每月至少交2次活动记录(内容为讨论的问题与方法),1次指导记录(教师指导的内容),每个学期提交1份项目进展总结;导师指导学生写出符合规范的学术论文,最后通过项目答辩的形式来考核项目能否正常结题。

四、开展实习实训(Practice)。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对于志在毕业后立即就业的学生,数学系为他们搭建与数学类相应的实习实训平台,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数学系教师联系企事业的相关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开拓数学类实习基地。先期组织学生接受实训教育:了解实习基地里相关项目中用到的数学类问题、需要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编程语言,同时在校内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也做好协调工作;然后根据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实习基地的项目开展情况,组建若干实习小组,进行分层次的实习。每个实习小组配备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外的实习基地导师,一个是校内的导师,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生实习基地与学校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工作。定期开展项目进展汇报加强督查,及时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实习工作也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找工作打下基础。

五、毕业论文(Thesis,设计)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根据前期的大学生创新性活动以及实习实训的开展情况,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结合。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在意向工作单位实习的学生,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实习单位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实习内容和所学专业知识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参加了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的学生或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实行大学生创新性计划指导老师、或者校外未来导师和校内导师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社团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构建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断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随后的工作时间确是长久的。这需要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一、问题分析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活动、技能训练几乎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其比课堂教学难度更高一些,加上大班教W增加了学生人数,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体育动作和要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课程形式化,学生并没有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掌握到重要的体育要领。同时,随着体育院校的教育改革,其在理论课程上面也增加了一定的比例,将传统以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到转变,这对体育教育专业是一次重要的意义。但在这个学生过程中,有些学校安排的理论课程过多,并没有系统性的建设课程体系,甚至出现重复开课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知识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实践环节

体育教育专业要加强实践效率,最好能够拥有完善的实践训练基地,给予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习空间和场地,并能利于教学氛围的良好构建。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听课训练和相关比赛,教师需要将说课的相关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并让学生独立进行说课教案的编写。教师需要对学生遇到的疑问及时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说课教案的质量。另外,体育教育专业可以和校内的社团组织进行相互合作,并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展开训练,第一是社团体育竞赛;第二是社团体育展示;第三是社团体育宣传;第四是社团体育研究等活动,以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第一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是体育联谊活动;第三是体育科技咨询;第四是全面健身服务活动等,通过测试体制和体育健身等,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技能训练方法的创新

目前,微格教学已经被应用到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对重点的视频内容进行观看,学生需要在观看过程中掌握到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对该阶段的教学要求和目的有所了解。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的掌握到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培训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将教学技能分为几个单独的技能进行逐步培训,并在教案编写中融入这些教学内容。在对教学方案进行编写时,必须要真实的反映出训练的步骤,以及学生的教学反应及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和智能设备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并仔细分析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教学漏洞,以及时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演示教学法的应用

体育专业与其他普通专业的区别在于,其仅仅依靠理论是不能让学生掌握到教学内容的,示范教学法是该专业的教学重要手段,其能让学生准确、快速的掌握体育要领和自己的体育教育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轮流安排班上的学生担任临时教师的任务,带领其他同学进行队伍的操练和口令训练,并给大家进行体育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简单的示范,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在这个临时阶段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评价自己的表现,比如讲解的内容是否突出重点,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其次,其他同学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将这位“临时教师”的优势找出来,并去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教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应当先给予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够实际体验到教师角色,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教学技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进入教学一线的机会,并积极展开体育课观摩和体育教育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对体育教学有足够的认识,并在培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体育教学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凤,罗家顺,杜建林等.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37-38.

[2]田广.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陇南师专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1):82-86.

[3]周冰.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构建大学体育教育新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9):88-88.

社团教案范文第6篇

一、活动相关信息

【活动背景】:

秋天,这个饱含希望与收获的季节,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学生社团又一次迎来了社团文化艺术节。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张扬着青春的活力,放飞着年轻的希望,舞动着金色的年华,彻底融入到这缤纷的社团活动月中。伴随着时代急速前进的步伐,新一代大学生的素质,在新世纪的氛围内呈现新的气象。

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作为我校每年一次的全校性重点活动,其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年团委工作要点,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林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素质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体现时代性、参与性、表演性、竞争性,活跃我校大学生社团文化生活,培养的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社团文化氛围。

【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2、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加强社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

4、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活动主题】:

教师教育技能系列活动

【活动对象】:

协会会员、各兄弟社团及全校同学

【活动内容】:

在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开展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培训比赛及授课比赛等教师教育技能系列活动。

二、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25日至2011年11月30日

【活动地点】:

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活动流程】:

1.开展技能学习培训班(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等)

2.白云七中体验学习,一线老师现场指导。

3.授课经验交流会。

4.进行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的考核及授课比赛。

5.举行颁奖仪式。

【奖励办法】:

比赛中每个项目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三、活动步骤

【前期准备】:

1、学习培训活动教室申请(办公室负责)

2、海报制作及宣传(宣传部负责)

3、接受社员及全校同学报名并统计(组织部负责)

4、活动奖品购置(外联部负责)

5、图片记录活动过程,资料的准备和收集(办公室负责)

【培训活动流程】:

1、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培训邀请书法协会参加指导

2、普通话训练练习邀请演讲协会参加指导

3、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技能培训邀请老师及授课比赛经验丰富同学参加指导

4、授课比赛风采展示(授课经验丰富同学)

5、教室的申请和协调工作的有序进行

6、以上活动将会同步举行选出优秀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安排】:

1、一个同学可以同时参加一项或多项比赛

2、比赛分为初赛、决赛

3、比赛成绩统计与

4、比赛评委的邀请

5、各项工作的分配和落实

6、决赛时间11月底

四、后期工作安排

1、活动场地清理

2、比赛成绩统计与

3、写活动信息稿

4、社团开总结会议,取长补短

【工作人员分工表】:

总负责人:朱媛、詹茜、何康

比赛主持人:臧传奇、张亚平

场地布置:宣传部负责

多媒体课件收集:办公室负责

教室秩序:组织部负责

计时人员:财务部负责

【资金预算表】:

一、宣传费用

1、海报、报名表格制作30元

2、宣传横幅制作50元

二、奖品

1、一等奖(1名)奖品及证书

2、二等奖(2名)奖品及证书

3、三等奖(3名)奖品及证书

以上支出80元

三、工作人员用水10元

四、其他费用50元

总计:220元

2.

活动宗旨:以推动大学生开展公益实践,以弘扬公益精神、宣传社会公德、倡导公益文化、开展公益实践、塑造公益形象为宗旨,开展公益活动,同时在此基础上扩大的我校在社会上影响力。

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我班(715班)欲策划1次公益实践活动,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关爱sos儿童村公益活动中来,体验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

活动要求:大学生与公益文化相结合,突出实效性、人文性、公德性,通过传播公益文化,营造科学、高雅的道德氛围,使大学生接受更多的新事物,传播爱心提高自身修养。

活动时间:2011-10-21

活动策划人:715班

1、活动背景: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能看到欢歌笑语的小朋友。但是,在看到他们愉快身影的同时,你是否想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1群特殊的小朋友,他们失去母爱父爱,同外界失去应有的交流。他们就是来sos儿童村的小朋友。他们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更需要的是1个充满回忆的童年。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我们能尽我们1份绵绵的微薄之力,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能享受正常儿童的多彩世界,感受到我们的爱。

2、活动主题:

“健康成长,快乐童年”

3、活动时间:2011-10------2011-11

4、活动地点:南昌sos儿童村

5、路线:232\210\223\240\214在瀛上村或瀛上路口其中1个站台下,因为车并不是到sos儿童村门口停,须走上10多分钟。

6、情况说明

南昌sos儿童村,是我国和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合作建立的第4个儿童村。

3.

走过酷热的暑假,迎来美丽的秋天,2011级新生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以做好招新计划准备,迎接又一批新生力量,给我们的学生会/分团委注入新的血液。他们定会给我们的菁菁校园带来一片绚丽的天空,也定会给我们队伍工作带来新的力量与活力。

一、实践部的基本介绍

(1)引导,鼓励广大同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2)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尽力为同学们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

(3)与企业建立外联关系,为系里举办的活动拉到赞助

(4)完成校团委、学生会及主席团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为保证部门有新的血液的流动,有足够高素质的后背力量,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培养和壮大学生会队伍,保证学生会工作的连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去,积极锻炼自己,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三、招新细则

(一)、招新对象:2011级系新生

(二)、招新要求:

(1)秉承学生会章程,自觉遵守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

(2)态度端正,工作积极,耐心细心,责任心强,

(3)能独立思考,能自我管理,自我锻炼,有组织能力

(4)有团队精神,能积极向组织靠拢

(三)、招新人数:6人

(四)、招新形式

(1)在招新期间,申请人交表报名,到指定地点进行第一轮面试并进行初步筛选

(2)通过筛选后的申请人进行第二轮面试

(3)由两名部长共同确定新一轮干事名单

四、招新宣传:想要锻炼你们的口才能力吗?想要提高你们的社交能力吗?来实践部吧,实践部给你这个舞台,你可以在上面尽情演绎你们的才华,在演绎中锻炼你们的胆力,提升你们的能力。不要犹豫了,加入我们的团队吧,让我们一起绽放我们的光彩!

4.

为了充分挖掘学院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为我院学生会补充新生力量,以方便我院学生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同时也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决定,学院年分团委学生会招新工作将全面启动,根据我院团委学生会的有关要求和指示,特制定此招新策划案。

一、成立招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具体招新安排:

第一阶段:筹备宣传(年10月13日—年10月15日)

在筹备宣传阶段,由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做好宣传展板,向级新生做学生会各部门招新通知,同时学院学生会博客上公布《年学院学生会招新方案》。并联系各班,做好相关宣传。

第二阶段:提交申请(年10月15日——年10月22日)

1、学院年学生会招新工作全面启动之日起,凡我院在校生有意报名者均可提交个人申请书。个人申请书由各班班长负责于年10月22日下午5:00前交到体育馆2楼老师处()

2、个人申请书需要写清楚申请加入部门、班级、姓名以及个人联系方式等(详情见附表)。

3、申请宣传部的助理,有书法方面的特长请交一份书法作品(毛笔字、钢笔字POP不限),请交一份小的手抄报。

第三阶段:统一面试(年10月23日晚上6:00)

面试于年10月23日晚上6:00在第二教学楼由主席团及团委负责人和各部负责人集中组织申请人进行面试。

首先由申请人做1-3分钟的简短演讲和自我介绍(鼓励才艺展示),然后由相应部门的负责人提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考验申请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部门监督过程的公正性。

第四阶段:院领导和团委学生会负责人考核(初定年10月25日晚上7:00)

1、地点:院学生办公室(体育馆2楼)

2、面试审议组组长:

副组长:

第五阶段:公布名单(年10月26日——年10月27日)

1、各轮面试结束之后,在规定时间按照有关要求确定录用名单,并于年10月26日下午5点之前将正式名单交至学生会值班办公室。

2、学生会办公室于年10月26日统一公示各部正式录用习实委员名单。

3、在公示时间期间无异议方可录用。

三、备注:

1、提交个人申请书时,每人限报申请加入一个部门。

2、凡提交个人申请者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学生会值班办公室请假并予以说明,否则取消其录用资格。

3、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到学生会值班室咨询(学院办公室系办)。

值班室电话:

5.

走过酷热的暑假,迎来美丽的秋天,2011级新生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以做好招新计划准备,迎接又一批新生力量,给我们的学生会/分团委注入新的血液。他们定会给我们的菁菁校园带来一片绚丽的天空,也定会给我们队伍工作带来新的力量与活力。

一、实践部的基本介绍

(1)引导,鼓励广大同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2)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尽力为同学们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

(3)与企业建立外联关系,为系里举办的活动拉到赞助

(4)完成校团委、学生会及主席团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为保证部门有新的血液的流动,有足够高素质的后背力量,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培养和壮大学生会队伍,保证学生会工作的连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应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去,积极锻炼自己,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三、招新细则

(一)、招新对象:2011级系新生

(二)、招新要求:

(1)秉承学生会章程,自觉遵守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

(2)态度端正,工作积极,耐心细心,责任心强,

(3)能独立思考,能自我管理,自我锻炼,有组织能力

(4)有团队精神,能积极向组织靠拢

(三)、招新人数:6人

(四)、招新形式

(1)在招新期间,申请人交表报名,到指定地点进行第一轮面试并进行初步筛选

(2)通过筛选后的申请人进行第二轮面试

(3)由两名部长共同确定新一轮干事名单

社团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实践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构建是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与人才培养而言,传授知识较易,培养能力较难……”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将致力于研究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环节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如何构建尚并无深入研究和实践。目前的主要认识有:

1 实践为重。通过语言结对、汉语课堂观摩、根据授课内容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实验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性活动、专业相关的弘扬中国语言文化精神的活动。

2 “最好能具备绘画、书法、唱歌、表演和编导等艺术才能。不仅在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或文章。”

3 分阶段教育实践模式。“包括课上教学实践、课余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仿真性教育实践、方法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大一、大二进行课上教学实践,课余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四项较容易的实践项目。”“大三、大四以实践为主,进行课余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仿真性教育实践,方法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六项实践内容”。

国内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常为课程实践(实验)、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缺少宏观策划与微观运作的体系化考虑。如何构建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对对外汉语专业建设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现实的意义。

二、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实践体系

(一)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

对外汉语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语言学和汉语言理论素养及其运用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系”既是专业办学水平的体现,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链环。“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定的涉外项目组织工作能力,做到“两强”,即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强,又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强。

(二)八个层面的“体系”

“体系”具有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多功能的特点,“多角度”是要避免只有检验教学内容学习结果的单一角度;“多方位”是要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多功能”是每一个教学实践的内容既有自身的功能,更有综合合力的功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最终体现到“多层面”上,即课程实践类的实践课程、课程实践、境外课程学习(SAP,Study Abroad Program);实践类的教学实践(实习)、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团体工作、专业社会实践、自愿者组织、学习型社团活动等八个层面。

(三)课程实践类

1 《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指学生参加涉外活动项目的设计、实作并获得学分的课程,它着重专业实践能力养育过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渠道为文化交流团体工作(夏令营等),长短期汉语文化教学,SAP+实践,语言、生活伙伴等,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小组实践活动。根据实践任务、次数和时长作考核,指导教师作阶段性指导评价和最终评价。

2 课程实践是指汉语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1)《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法》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语言本体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学习和思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①课程学习小组,通过多边互动与协作的信息交流、问题探讨、成果分享,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合作精神;②教学小组活动,观摩见习留学生课堂教学,作小组主题讨论、撰写教案、设计教法;③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程小组活动、教学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能力表现进行过程评价和总绪性评价。

(2)《中国文化技能与传播》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一门综合多学科内容、多学科教师任教、以专题形式修读的课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是汉语教授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汉语文化教授者,需要有辅助教学的诸如简笔画、书法等能力;作为传播者,需要对书法、国画、武术、剪纸等蕴含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样式有一定的掌握。本门课程需要和相关的书画、京剧等学习型社团结合起来。

(四)实践类

实践类含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团体工作、自愿者组织、学习型社团活动、教学实践、专业社会实践五个课程体系外的两个实践活动板块:扎实基础类――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团体工作、自愿者组织、学习型社团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扎实教学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国际意识。展现才干类――教学实践(IAP、SAP[课程学习+实践]、校内实习)。

1 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团体工作:学生参与夏令营、文化交流团体服务等项目的设计与开展,担任教学活动、语言生活伙伴,在任务中获得中华文化传播技能、项目组织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2 教学实践:传统实践中结果性检验项目,主要有境外汉语教学实践(IAP,Internship Abroad Program)和校内实践两种,实践对象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

(1)IAP:是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外语水平与实际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水平、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意识、独立工作与敬业精神等都得到全面考验和提升。

(2)校内汉语教学见习、实习:在学校相关单位担任汉语言、文化教学项目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教学单位以组织安排学生听课、观摩课堂教学、撰写教案、独立授课、课外辅导及参与短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习实践,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结语

社团教案范文第8篇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课程内容

我校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社团活动的尝试,当初有十大社团——金童管乐团、金童合唱团、金童电视台、金童报社、金童广播站、金童维权站、金童爱心救助会、金童小记者站、金童轮滑社、哈哈书社,后来由于学生的需求与教师资源的逐渐丰富,又应运而生很多社团,如金童拍客、舞狮团、美术苑、科学社、巧手社、围棋社、二胡社、舞蹈社、书法社、电影社。丰富的活动课程就像绽放在校园中的花朵,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社团教师有外请专业老师,也有本校优秀师资力量,每学年我们聘任优秀教师执教,所聘教师需上交本学年的授课计划及教案和授课目标等。每学期有一次推门课展示,需达到学校对课程质量监控的标准。

改变授课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以前的课程只是在学校的某个教室进行,而如今,金童报刊社和小记者站联合行动,每到活动时间,指导老师就带领学生走入校园的每个角落或博物馆、老字号、公园、街道等地,让学生真正深入地走入社会。现在小记者写出的文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学生真正想看到的,想听到的。我校的《金童报》可读性更强,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还有科技社团,从过去简单动手及视频的知识学习,转变为高科技的融入,现在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单片机、机器人的智能输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兴趣。

多样课程并存,人人参与其中

凡是学校级别的活动课程,每学年学校会利用升旗仪式,由指导教师自己进行招生宣传,给学生留有一周的报名时间,双选后宣布结果,落选后学生还可以再选择。年级活动课程还开设了电影社及哈哈书社,保证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班级级别的社团更是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勃勃生机。有的班级利用本班的社会资源,自己班开展特色活动课程,例如,走读部二年级(1)班的外语口语社,寄宿部五(3)班的软笔书法社,均请家长志愿者开设了课程。

打造精品课程,学生学有所获

近几年,我校着力打造精品社团,我校的管乐社团、合唱社团、科学社团、篮球社团都在市、区各种大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今年的北京市红领巾传媒大赛中,我校的金童报刊、金童电视台双双获得“北京市十佳传媒社团”的荣誉称号。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展示机会,有很多学生因为合唱、管乐、科技等特长走进了自己理想的中学;提高了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记者站、广播站、电视台、美术社等的学习与训练,变得更自信了,专业水平更高了。

社团教案范文第9篇

战国时期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讲的就是“合作”的重要意义。而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上便是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合作学习之路”,学校尽最大努力使之发挥最佳效能,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学习状态上均得以提升,课堂效率扎实提高,师生素质切实增强。

一、共同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的成长摇篮

俗话说得好:严父出孝子,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名师不是天生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后天努力,离不开教师间的相互协作。为了给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学校通过多项举措搭建平台。

1.深化教研活动,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

自2014年起,学校就革新了集体教研形式,在原来双节教研的基础上加大了集体教研力度,实行了“每周半天教研制度”,九大学科每周都安排半天的集体教研时间,分管学科领导必须参与。为保证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对各教研组的教研时间做了详细安排,要求活动内容包括“说讲评训”等不同形式。“说”是指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督促教师加深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以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活动由各年级组集体准备,中心发言人展示,全组齐议共改,彼此取长补短,促进教师整体发展;“讲”是指在半天教研中进行课例打磨,利用录播教室讲课,课后说课,其他教师议课,执教教师改课,在反复打磨中提高授课能力;“评”课是根据《课堂观察量表》统计的数据人人发言,畅所欲言,要求每位教师评课时聚焦某一点,从现象出发,反思点评课堂教学;“训”主要指利用半天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培训,有时是外出教师回来的二次培训,有时是学校组织的专题教育,如,分层次作业的合理设计、特长生培训指导等。总之,无论是哪个环节,各教研组都能在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准备、扎实研讨,在备课活动中,大家从教的方式到学的方式,从课堂环节设计到作业设置,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从学习目标到学习评价,等等,展开了细致的合作研讨,在相互切磋中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在国培研修活动中,学校教师作业有119人次被指导教师推荐,24人次被省专家推荐;在市教研中心组织的推门课巡查活动中,推门巡查的10节课均被评为优质课;“说课标说教材”比赛,9大学科教师取得了6个联谊片第一名;两项教研教改比赛均列市级第一。

2.打造成长团队,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

学校以两届“四名工程人选”为龙头,组建了九个帮携小组,深入开展了青蓝帮带活动,“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活动中,小组成员有时一起探讨班级管理策略,琢磨学生心理特点,讨论如何用平和与理解的心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变化,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时共同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并交流阅读心得;有时一起解读课标和文本,着力于教材的挖掘,用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坚持相互听评课,并借助教研组的研究力量,提高把握文本的能力,丰富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其中,数学组从说课比赛、课程资源评选、优质课比赛、微课比赛、优课比赛等可谓是样样夺魁,取得了数项省级以上的荣誉,精心揣摩其成功的诀窍莫过于名师引领、合作教研、磨课研讨了,每一份成绩无不凝聚着团队的集体智慧,他们共同组建的团队也被威海市教研中心评选为“名课程团队”。

二、文化引领,使学校成为学生的快乐家园

现在很多学校的教育倾向是竞争,学生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竞争教育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养成了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在学生群体中也同样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1.师友互助,互利共赢

每班在六人、四人小组的基础上,开发了“师友型”二人学习小组,即根据学生的智力、习惯、基础、性格、成绩等进行科学搭配,由两名学生组成“师傅”与“学友”帮携小组。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针对性强,能够使课堂人人要管,人人被管,大面积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促待优生的同时,也提升了优秀生的素质。为保证合作学习的高效率,学校在合作流程、合作技巧、合作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研究与探索:(1)推出了师友合作学习“五步五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即“温故导新,师友互查;自主学习,师友互助;交流分享,师友互补;巩固提升,师友互议;检测达标,师友互评”,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彻底改变;(2)开展不同形式的师友培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训包括课堂集体培训、课堂个别培训和专题培训三类。即让学生明白互助学习过程中履行职责的好处和必要性,让他们愿意履行职责,也让小师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让学友学会与师傅交流合作;(3)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五四师友送祝福、师友合作学习经验交流会、星级师友表彰会,有效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4)将师友合作情况纳入班级周考评制度,分管领导和干事每周不定时对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习惯进行督查,并打出等次,计入班级周考评,在每周星期一举行的“国旗下讲话”进行公布、表彰。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师友之间的合作默契和共同提高。

2.特色活动,凝聚向上合作文化

目前,学生间的“合作”已深入到很多领域:(1)社团活动中的合作文化:社团管理中,通过公开竞选推选社长、副社长,配合指导教师,负责社团系列活动的开展;举行了社团节,学生集体设计展示活动,在社团节上展现社团的创意与魅力。目前学校已有社团组织:文学、科技、文艺、体育、劳技、社会实践等六个大方面共22个社团组织。例如:微视频制作、机器人、3D动画等社团备受学生们喜爱,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体验空间和丰富的自主发展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文体活动中的合作文化:春季运动会上增加了“心有千千结”“十人九足”“接力夹球跳”“超级链接”“搭桥过河”等团体协作项目,培养了小组间的协作精神;歌咏比赛、经典诵读、拔河比赛、跳大绳、队列广播操等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在团队中锻炼自我,成就自我,在合作中奉献自我,实现自我。(3)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合作文化:学校新投资三十多万元,整修了第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总面积达990平方米,开辟了教师办公室、团体辅导室、咨询等待室、个体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宣泄放松室、团体测评室、素描书法国画涂鸦室等,为师生的心理辅导提供温馨舒适、科学实用的空间。在这里,可以进行心理教学、心理工作坊、学生心理辅导活动、学生心理社团活动、学生心理体验活动、个体咨询、沙盘游戏、宣泄放松、心理测量、阅览、涂鸦等多种活动,真正是师生成长的幸福家园。

如今,在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不比个人比团体,不看局部看整体”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学生在参加市局组织的创新大赛、作文大赛、音体美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多个项目代表荣成市参加威海市和省级的评比,学校也被评选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还将这一模式汇编成《“师友型”二人学习小组建设策略汇编》《羽翼轻扬――师友成长故事录》《师友文化建设获奖案例集》三本成果集,在威海市级创新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三、课改先行,把学校推向幸福和卓越

应该说,只有融教师与学生智慧的教学与教研才是教学的本真,激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才是教育与教学的归宿。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1.推门听课,促课堂模式转变

为促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课堂模式的形成,学校出台“推门课巡查制度”,为保证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推门课督查小组,制定了详尽的《第二实验中学推门课巡查制度》。督查小组分年级推门听课,如实记录任课教师的上课情况,检查教案、课件及学案的准备情况,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就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出评价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督查组还将教师授课情况分为A、B、C三个等次,计入年终百分考核,同时对C等教师实行跟踪听课,反复指导,直到达标为止。正是这高密度的听评课助推了教师高效课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五轮磨课,促高效课堂形成

学校实行了“树标课”“达标课”“培优课”“打磨课”“抽检课”五轮磨课活动,各教研组高度重视、群策群力、认真研磨,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合作教研中的磨课过程是教师教学蜕变的过程。每次磨课,均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上课教案,先是由执教教师上观摩课,全组教师随堂听课、评课,帮助执教教师及时修改教案,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接着,执教教师换班上课,其他教师从不同的课堂观察对前后两次授课的效果进行对比,课后集体议课,挖掘亮点,指出不足,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在一次次的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更新完善课堂教学策略,形成精品课。磨课中的合作,打磨的不仅仅是执教教师,全组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发挥个人特长、创造性地设计、集众人智慧磨出一堂好课,是思想不断碰撞,经验不断交流的智慧结晶。一个“磨”字道出了一节成功好课的艰辛和不易,尤其是公开课和优质课,更需细细研磨,反复修改斟酌,唯有在团队的合作中才能研磨出技压群雄的精品。

“合作教育”打破了教育的思维定式,充分调动了师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将继续在合作教育的道路上持续跋涉,用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作风、扎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铸造学校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

社团教案范文第10篇

大理州安全生产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自2011年1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有112个会员单位,个人会员278人。协会在大理州12个县市设有12个办事处,注册成立了培训咨询有限公司和发展服务中心。大理州安全生产协会秉持“四自原则”,自主办会、自主管理、自聘人员、自筹经费,特别是“十”后,倡导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大理州安监局决定不由监管部门领导兼任会长,使协会成为没要政府一分钱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中介。

严格管理 提高培训质量

大理州安全生产协会注册成立的大理州安协培训咨询有限公司,选聘了矿山、危化、建筑、道路运输、冶金、机械、电力工程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安全工作者,组成教师队伍,其中常任教师45人,兼职教师102人,均取得了安全培训教师资格证,每年培训企业和基层安全管理人员1万余人。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支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提高培训质量奠定了基础。

培训队伍制订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从教材、大纲的使用到培训计划、教案编写、考勤管理、教学总结、学员评课问卷等,都建立了规范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每一期培训班都完善建立教学资料,并一期一卷立卷归档。

每个培训班在开班报到前确定两名班主任,由班主任全权负责整个培训期间的管理,配合教师,联系学员,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协会要求教师要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规定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要求备课、授课,结合学员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编制教学计划及撰写教案。

协会负责人会通过不定期听课和教学研讨、不定期组织教学计划及教案检查评审等方式,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不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协会负责人会按照授课计划,随机听课,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对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纪律、出勤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

另外,协会会长还会组织相关人员有计划地检查评审,每个教师的教案每半年至少受检一次,检查后与教师交换意见,并挑选优秀教案举办优秀教案展览。

协会每年定期举办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会,互相交流、总结经验,促进资源共享。协会还积极组织参加教学竞赛,选送教师参加全国安全培训讲课比赛,并曾荣获二等奖。

学员也可以参与到教师评价的工作中,以每期培训学员10%的比例(不少于5人)抽查教学质量,实行学员评教,并由学员填写“教学质量情况调查表”反馈到协会。

每期培训课程结束后,会对学员进行教学考核。考核按课程性质分为理论考试、实操考核两类,为闭卷考试,若学员出现两次无故旷课将取消考试资格。培训考核合格后,协会将统一向安监部门申请办理证书。安全资格证有效期为三年,但每年必须进行再培训。

除了日常的安全生产教学外,在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协会还及时在教师中组建了新《安全生产法》宣讲团,为大理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普法讲座;组建了安全培训进校园宣讲团,在下关地区10所学校师生中进行了校园公共安全知识宣讲。截止目前,共义务宣讲49场,参与听讲人数达8 384人次。

助力安全生产宣传

大理州安全生产协会还创办了《大理安全生产》会刊,为大理州的安全生产工作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大理州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交流安全生产经验,刊登专家学者在对安全生产领域的研究成果,反映会员、学员心声的窗口。

《大理安全生产》免费发放给各会员单位,在省内同行间交流赠阅,分送有关单位,同时也作为培训学员辅助读物。

2014年和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协会委托大理州电视台录制播出了《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的两个宣传、警示教育专题片,以案说法,宣传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重要意义。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大理州委宣传部决定在大理电视台对两套宣传教育专题片进行8次重播,对提升大理州全民安全意识,建设“安全白州”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10月,协会录制了《中缅大型原油管道油品泄漏政企联动应急演练纪实》专题片,分送参演有关单位、部门参考。

协会先后在《大理日报》组织了两期安全生产宣传专版,宣传法律法规,交流学习体会。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协会利用会刊第7期专刊宣贯新《安全生产法》,并在市区悬挂安全宣传标语,集中营造了宣传新《安全生产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每年安全生产月,协会都积极配合大理州市安监局上街道、下基层,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在大理州安监局的主持和指导下,协会编印了《大理州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指南》,汇集了最新的安监法律法规,印发各级安监部门和会员单位使用,便于指导安全监管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16年,协会将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重点,制作音像资料,组建安全知识“五进”宣讲团,开展安全专题宣传。

除此之外,协会还利用资源优势支持公益事业。联合消防、安监部门为学校师生组织了防灾、防火演练。为受泥石流灾害的云龙县功果桥镇民主村捐赠了2万元资金;并免费为该村委会举办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及帮助宣传推介农产品,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帮助。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上一篇:科技教案范文 下一篇:地震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