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22 02:26:32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搞好生物课堂教学,使生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性、多样性、有效性呢?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指导的方法。

1、质疑问难式。课前要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把疑难问题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并质疑问难,弄懂后再记笔记上。

2、重点式。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注重教师的非语言因素,语调,姿势,从中判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记下。

3、茅塞顿开处。有些问题,苦思不得其解,但经老师一点便豁然开朗,这就是千方寻找的答案。要及时记下从不知到知思路转化过程,寻求解疑求知的规律所在,以开阔自己的思路。

4、随意记录异见。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持有意见之处随时记录,或者新的发现也要及时记下,特别是有疑而发的“灵感”,要善于捕捉,以供课后讨论,并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5、某些问题的矫正思路或答案的记录。有些知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学生极易混淆,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辩错的练习,交待矫正的全过程,拨正思路,学生要及时把矫正的过程记下来,从而进一步明确是非。

总之,做好课堂笔记,对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做好课堂笔记的指导工作。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

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声关系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总之,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教学过程不创设良好的氛围,不动之以情,不晓之以理,只满足于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述,就会堵死教育者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农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两个阶段。一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二是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确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有无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每一节上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师生的互动状况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有效的课堂让教与学充分融合,达到合二为一的状态。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适宜的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教学训练应落在实处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落在实处,这样学生才具备探索创新的基础。教学应根据进度但不赶进度,严格依照教材和考纲,从学生实际出发,稳扎稳打,保证教学到位。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应通过教学训练来完成。训练务必在“精”的前提下追求实,有效教学要求加强习题评讲的针对性,重在分析错误的性质和原因,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做题的质量上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对那些属于笔误、眼误的问题只要提醒学生就可以,而对那些属于理解错误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地评讲,避免盲目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其实是备课的后续部分,即“授课心得”,但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却忽视了课后的反思。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反思再设计。通过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下来,不仅在当时有所收效,还便于今后吸取教训,进行借鉴,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去关注、去实践、去反思、去交流,为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服务。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各位叔叔,阿姨好,我是十三班张钰,初一这一学期即将过去,今天,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初一阶段学习史地生的心得体会。对于史地生的学习,想要做到老师讲一课背一课、并理解,是很难的,甚至说根本不可能,所以一定要利用好周末回家的一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就是利用周六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周日整个上午的时间来学习史地生。既然时间花出去了,就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想学好一门科目,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把知识在脑子里,心里,织成一个网!横竖交叉,繁而不乱。例如所学的历史,第一步要熟读课本,较熟地掌握课本内容,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第二步就要自己理出一个线索。书中的知识是掺杂在一起的,需要你来理顺,这也是所谓的“把书读薄”。例如列一张大表,以年代为线索的,把每一年发生的事细致地按时间排列。再列一张表,以朝代为线索,把一个朝代多少年来发生的事按朝代排列,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来。这样你就编出了一个网,竖线是时间,横线是朝代。每次背时先按时间线路背一遍,再按朝代线路背一遍,慢慢的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能融会贯通,别人怎么问都没问题,因为在自己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清晰的脉络。学地理时,学会读图,变图,用图。首先看懂世界地图,掌握好世界地图很重要,找出世界的地形,大洲,大洋,海湾,河流和湖泊:再看各地区地图,联系世界地图,掌握知识点。在生物课的学习方法上和地理有点类似。例如,生物的生理结构图与地理的地图就有很大的相似。学好生物,我认为上课认真听讲非常重要,生物一节课上的知识点很多,可以不夸张的说,老师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个考点。而且课时紧张,不能在课堂上巩固练习。所以课后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做,有不懂的要马上问。生物的题目从一开始就比较具有综合性,一个题目会涉及到许多知识点。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或者是补充的,很多同学不听课,自己看书,结果书看了,题还是不会做。也有同学上课只听课本上有的内容,课本上没有的以为是不重要的,就不听。这些都应该避免。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联系实际。

总之,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

谢谢大家!

山东青岛胶州市实初初二:张钰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物课堂 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

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是有目的地有效地促进人发展的事业,所以研究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是我们事业的需要。通过有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学校赢得更好的声誉。研究初中生物学有效教学是现实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完成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回应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课题研究。

一、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特点

课题研究试图从教学生命性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通过研究与实践,探讨基于生命性的生物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策略,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而真正体现生物课程的价值。

课题研究主要是探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策略,告别以往的枯燥的、沉重的“题海战术”、“重复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应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

1.分析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原因,认真反思,针对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实际,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并完善“问题导引、合作探究、分层指导、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检测与评估方式,彻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

2.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使学生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扭转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发展,忽视学生科学素养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的不良现象。

3.探索有效备课机制与有效教学策略,如有效教学板书、有效教学提问、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语言、有效课堂管理、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反馈的形成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措施

1.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理论为先导。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准备。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效教学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从理论上武装自己,用理论指导实践;继续深入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深刻领会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实施奠定基础。

2.强化舆论宣传,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强化舆论宣传,采取动员、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威海市教研中心相关文件,重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提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确保宣传的效果,强化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让教师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认识到课题的重要性,并全力以赴地参与这项研究活动。

3.查找无效教学环节与反思。开展问卷调查,查找无效教学环节,并统计数据,整理调查报告,进行学情分析,抓住几个中心环节,如:关于课堂导入、课堂设问及评价、多媒体教学、课堂小结等,深刻反思和改进。有效探究课堂设问及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小组讨论,促进交流互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进而树立学习信心。

4.有效备课。深入研究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融于备课和教学中,并在习题设置中对应用能力提高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以求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立足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对应用能力的训练,提高科学素养。从不同角度入手,分别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审题和解题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为生物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得更好。

5.开展实验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效备课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为此,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评课,评出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和改进建议,在课堂上借鉴运用,通过再上、再听、再评、再研、再修改,使同备课组教师在反复讲、听、评、研讨活动中,打造不同课型的精品课,使老师也在听、评、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打造有效课堂。同时树立反思的意识,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讨活动。

6.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要不断培养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快速把握新课程理念,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组的老师在课题研究工作期间,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或评奖,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经验。

总之,开展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特点,明确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采取必要的研究措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查找无效教学环节与反思,有效备课,开辟新路;开展实验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康华发.生物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北京教育,2009-05.

[2]万贵妃.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河北教育,2010-05.

[3]华泰如.生物教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09-09.

[4]钟祖荣.生物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新课标提出德育为先,知识为主,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W过程中应重视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中学生物课作为一门学生喜爱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最紧密的学科,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目标自然是责无旁贷,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作为一名从教16年的生物教师,感到责任很重大,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心得体会。

一、从课堂教学方面

要结合教材的知识,有机地渗透德育。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例如在初中生物课程中讲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时,根据达尔文的观点,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本身就存在不定向的变异,有利的变异容易生存,不利的变异易于被环境淘汰。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是客观的环境条件。正因为生物本身具有的遗传和变异以及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生物得以适者生存、劣者遭淘汰。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此时不能一味地感叹时不待我,更不能悲观厌世。我们不适应环境或者遭遇逆境多是因为我们自身掌握的生产技能滞后于时代,才会被环境推到风口浪尖上。这时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锻炼,学习更适合社会的生产技能,才不会被社会这个人文环境所淘汰!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分析问题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去埋怨别人更不要去仇恨社会。

二、从环境保护方面

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爱国情怀。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依靠环境供给食物和能量,生物的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改变环境。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种影响很大部分带有破坏性的。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经济发展同时要做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为了身体健康的成长,为了营造一个学习工作的美好家园,更为了人类种族得以延续,树立崇高的使命感,树立科学发展观。

三、从探究实验课和社会调查活动方面

把道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实验课和社会调查活动,是检验课本理论的重要手段,更可以深刻地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例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我先借助显微图片使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从“不会用的仪器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来学习”入手,要求学生根据书上的显微镜使用说明完成取镜和安放,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并动手尝试体会各个构造的功能。进行简要分享后,围绕“如何能在目镜中看到光亮”这一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动手尝试和操作要领小结。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高涨。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完成观察就水到渠成了。在整个一节课的学习中,始终要求并安排学生两人组对,互相检测、分享。这样改变了传统的老师示范一步学生做一步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己尝试的机会,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不仅仅是听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自己探索、自主学习。这样在生物课堂上通过分小组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强化了组内合作和组间协助,在活动中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组间评比的规则等。这样教师有效地向学生渗透了合作意识和互相取长补短的德育。开展社会调查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个好的调查活动结束,学生的收获绝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的点点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总结、反思,是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做事、做人的态度和方法。

总之,学科的教育教学不能重智轻德,爱因斯坦在1935年悼念玛丽居里夫人逝世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思想教育内容,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塑造,努力把德育融入教学之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绝非一日之功,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研究、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教育,2014(6).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生物课堂;开发利用教材

生物课堂教学是实践性教学,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课堂毕竟主要以学校的上课为主,我国现有的教育远没有达到国外开放式授课,基于此,如何更好地丰富实践呢?我想开发利用好教材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开发利用好教材是摆脱传统“教教材”的必须,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须。下面就如何具体灵活开发利用教材,说说自己一些实践体会。

一、灵活的新课导入,开发利用好教材

优质的课堂导入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引领整个课堂。在平时的听课交流活动中,我注意到不少教师的课堂,总是以复习提问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开始。他们说这样能督促学生课下复习。的确,这样是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是这种开课方式,一上课就会让学生处于回顾旧知识的紧张状态中,有些对旧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学生还要把书翻来翻去的应付。下一节又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学生便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激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的授课过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开发利用教材要有灵活机动的课堂导入方式,教材不同、课型不同,导入方式也应不同。问题导入、科学故事导入、诗词谚语导入、社会热点导入、多媒体演示导入、由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等等,不胜枚举。

如,我在讲授八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时,在班长喊“起立”后,我与学生相互问好,再坐好后,我突然又喊一声“起立”,全班学生又一次齐刷刷地站起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却笑眯眯地问:“你们听到起立就马上站起来,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活动吗?”学生满脸疑问,摇头说:“不知道。”我正色说:“那好,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听到‘起立’就站起来是什么活动。”从而自然引入新课。

二、利用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开发利用好教材

生物课程很重视实验,开展探究式实验能有效开发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有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具有很好的探究性功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学会选择,学会开发。

如,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我们可以设计“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等实验,这样的实验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能像课本中的活动一样,只提出问题,不去具体地设计实验。这时教师应尽量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设计实验,教师只要指导、引导就好。让学生去认真思考并设计实验步骤,对于好的创意认真分析,认真做实验,仔细分析实验成败的因素和实验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挥好教材的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有他们成功的地方,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教师,不一定适合每一堂课,更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授课能力和教学习惯,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情况、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情况以及各章节、各课时的教材安排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1.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是学生的表演厅,这里是师生知识学习的殿堂。只有师生互动才能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实现开放式课堂,学生不是惧怕教师,而是对知识,对师者的尊重,教师不是为了管束学生,而是为了展示知识的魅力。

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时,我就没让学生去阅读课本而是先让学生去观察不同颜色的玫瑰花,比较玫瑰花和月季花的不同之处,说出牡丹花、梅花和开花时间的不同,找出鸡、狗、兔各自具有的特征,再让学生发散思维,随便说出他们所知道的生物的一些外部特征、结构组成及生理现象,学生说出他们的共性:具有生命。又让学生分析这一组牡丹花、梅花和与这一组鸡、狗、兔有什么不同,于是学生纷纷思考,并争着回答自己的成果。很快就分析出第一组是植物,第二组是动物。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把自己总结的定义和课本上的定义相对照,找出不足之处,纠正过来,再加以记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仅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是他们自己总结归纳的过程。这样学生自己便有了一种成就感,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的欲望。

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也不可能全部预测到课堂的所有事情,当然更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教师不能围绕“死”的教材转,更不能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从而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2.丰富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一种行业性的特殊交际的语言。充满魅力的课堂语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必欲知之而后快的求知欲望。优质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科学和通俗兼顾,严密和开放相统一,抽象和直观的转换,速度和强度相协调等。

四、联系实际生活,有效开发利用教材

生物学是生活科学,是与生活本身联系很密切的科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在讲光合作用时,我就让一位家里搞大棚种植的学生介绍其父母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并让学生讨论怎样提高蔬菜产量;讲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让学生帮助公安局侦破一对假夫妻拐卖儿童的案例;讲到生物技术时,让家庭有酿酒作坊的学生给大家讲述酿酒工艺等。

总之,生物学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生物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是需要教师、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广阔资源,开发利用好生物资源,应该在这样的课堂上“用好教材”,把教材在课堂中活化。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学习是有趣的,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秀峰.浅谈生物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04).

[2]李冰.开发和利用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11).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102-02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勿容置疑,新课程改革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教师们在接受新课程理念后,开始尝试将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面对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增加而课时紧张的难题,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与同行们交流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观念入手

1.勇于挑战传统的“好课观”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里,经常听到类似“某某老师的课上的真好,一课堂下来没有半句多余的话,没有一分钟的空白,讲完刚好下课,知识很丰富” 这样的评论,教师们便都以这样的好课观为标准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学习,可以很显然,传统的教会学会的课堂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机械的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天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笔者非常认同曾在一位教师博客上看到好课观。

第一,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创新意识。

第二,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笔者认为,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能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转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尊重学生成长特点

今年是我省课改的第五年,教师师以极大的热情将新的理念溶入课堂教学中,却屡屡受挫。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得出新课改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确非常好,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非常有效,但是这都是有别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手把手地教逐步过渡到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学,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上好第一堂课入手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学生认识、了解老师更加重要,能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教师,对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第一次亮相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学生会充满自信地学习这一学科。但是去怎样上好第一堂课?“教无定法”,教师需要根据自已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合充分展示自己方法。

笔者为上好第一堂课曾向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然后综合每位前辈的经验与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备下了第一堂课。介绍了生物学的广博与发展现状、前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大胆说出自己对生物学的看法,赞扬每一位敢于站起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每一位同学。为确保以后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课堂要求:精神饱满,工具齐备(教材、笔记本、经典习题收集本),勇敢的心,普通话(注:每次上课之前,科代表会将课堂要求写在黑板上)。(二)作业要求:诚实(即独立完成),按时如数如质,细心;(三)考试要求:诚实,细心,不留题。对于每个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经验教训。微笑、真诚和热情换来了第一次亮相的成功。为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情感入手

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态度,绝对是无效的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情感动物,有情感交流的需要。

1.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正所谓“爱屋及乌”。师生感情的培养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用真诚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主动学习。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承认学生有差异,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师在课中课后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在课后得以升华。

2.教师要有课堂激情

课堂激情源自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没有半点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甚至连教师自己都受不了这样的沉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

笔者在某次公开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将全体同学分为8组,每一组的同学负责查找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调强可以利用手上所有资源,相互讨论、交流(5-8分钟),学习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来相应的知识点。教师是热情洋溢的,学生更是活动主动的,甚至忘了教室里还有其它教师在听课,这堂得到了同仁们的肯定。一位同仁对这一内容采取同样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调动起气氛,效果不理想,事后分析得出是他的激情不够。

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从多样化教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乱抢本属学生在课堂预习、消化、吸收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后解答问题。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笔者也不例外,因为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如“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合采用合作式教学。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从而达到充分挥发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此外,在习题讲解中,也可采用上述各教学方式,如每一小组负责解答一道题,然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对于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让学会参与讲课、参与板书(提供学生当老师的机会)。笔者曾多次试验过,效果非常好的。要相信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他们也真的有这个能力,笔者相信“会偷懒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除了上述内容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教师的课后反思等等方面入手。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都是需要一个探索过程的,需要教师们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努力去实践,相信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都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钟玉琼.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河池学院学报, 2007,27(2):109-110.

[2]陈顺兴.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学生物学, 2009,25(3):8-9.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勿容置疑,新课程改革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教师们在接受新课程理念后,开始尝试将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面对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增加而课时紧张的难题,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与同行们交流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观念入手

1、勇于挑战传统的“好课观” 。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里,经常听到类似 “某某老师的课上的真好,一课堂下来没有半句多余的话,没有一分钟的空白,讲完刚好下课,知识很丰富” 这样的评论,教师们便都以这样的好课观为标准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学习,可以很显然,传统的教会学会的课堂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机械的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天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笔者非常认同曾在一位教师博客上看到好课观。

第一,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创新意识。

第二,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笔者认为,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能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转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尊重学生成长特点。

今年是我省课改的第一年,教师师以极大的热情将新的理念溶入课堂教学中,却屡屡受挫。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得出新课改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确非常好,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非常有效,但是这都是有别于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在学习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手把手地教逐步过渡到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学,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上好第一堂课入手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学生认识、了解老师更加重要,能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教师,对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第一次亮相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学生会充满自信地学习这一学科。但是去怎样上好第一堂课?“教无定法”,教师需要根据自已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征选择适合充分展示自己方法。

笔者为上好第一堂课曾向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然后综合每位前辈的经验与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备下了第一堂课。介绍了生物学的广博与发展现状、前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大胆说出自己对生物学的看法,赞扬每一位敢于站起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每一位同学。为确保以后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课堂要求:精神饱满,工具齐备(教材、笔记本、经典习题收集本),勇敢的心,普通话(注:每次上课之前,科代表会将课堂要求写在黑板上)。(二)作业要求:诚实(即独立完成),按时如数如质,细心;(三)考试要求:诚实,细心,不留题。对于每个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经验教训。微笑、真诚和热情换来了第一次亮相的成功。为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从情感入手

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态度,绝对是无效的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情感动物,有情感交流的需要。

1、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正所谓“爱屋及乌”。师生感情的培养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用真诚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主动学习。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承认学生有差异,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师在课中课后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得以实现,在课后得以升华。

2、教师要有课堂激情。

课堂激情源自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没有半点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甚至连教师自己都受不了这样的沉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

笔者在某次公开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将全体同学分为8组,每一组的同学负责查找一种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调强可以利用手上所有资源,相互讨论、交流(5-8分钟),学习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来相应的知识点。教师是热情洋溢的,学生更是活动主动的,甚至忘了教室里还有其它教师在听课,这堂得到了同仁们的肯定。一位同仁对这一内容采取同样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调动起气氛,效果不理想,事后分析得出是他的激情不够。

3、师生要有真本课堂意识 。

不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竞赛课,堂课都应该是真实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产生共识──课堂上老师的心在于将课上好,将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会学的上的,学生则以最佳常态投入学习,这个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与其它无关。

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从多样化教学方式入手

新课改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彻底改变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乱抢本属学生在课堂预习、消化、吸收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后解答问题。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笔者也不例外,因为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如“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合采用合作式教学。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从而达到充分挥发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此外,在习题讲解中,也可采用上述各教学方式,如每一小组负责解答一道题,然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解。对于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让学会参与讲课、参与板书(提供学生当老师的机会)。笔者曾多次试验过,效果非常好的。要相信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他们也真的有这个能力,笔者相信“会偷懒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五、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学法指导入手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哪些方面入手呢?

1、指导学生记笔记。

绝大部分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效率是非常低,很多学生不知道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怎样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借鉴别人的好的方法给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的方法。

2、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 。

学生总是容易粗心,怎么克服这个毛病呢?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词。并且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

方法是供几种模式和例子,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要经常检查,保证效果。

除了上述内容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教师的课后反思等等方面入手。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中学生;提高

前言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强力推进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的高效来年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生物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广大中学生物教师有所裨益。

1.精心设计导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趣,因为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笔者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尽可能的多查阅一些资料,好让每节课都能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例如笔者在《消化和吸收》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先讲了日本人过去被我们称之为东洋矮子,但近年来,年青一代的日本人却比中国人平均身高高很多,这些都是由于牛奶的作用,但最近有人提出中国人不适合饮用牛奶,原因是中国人缺少一种分解牛奶的酶,那么酶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本节课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语言具有艺术性必须做到:一是语言要简练,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二是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如讲物质过膜运转的方式时,可将自由扩散比喻为坐滑梯,将协助扩散比喻为骑自行车下坡,将主动运输比喻为骑摩托车爬坡。讲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时,把血管比喻为暖气管道,而毛细血管就相当于暖气片等。三是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四是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3.注重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提问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问的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从侧面了解学生对本课堂所新授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下一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众所周知,恰当的提问方式同时还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它有利于将学生学习引向深入。课堂提问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提问看成是老师的权利,也不能只把提问当作一种检验中学生学习情况手段。教师的提问是引起中学生积极思考,提醒中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教学活动,是和中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灵活的提问方式包括:填空式提问、疑问式提问、反问式提问、设问式提问、综述式提问等。不管是用哪种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的目的性一定要强,提问一定要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要和学生一起思考,不要给中学生造成思想上的压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再回归于理论,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了生物兴趣小组,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外活动,把实践带进课堂!在实践课中学生兴趣盎然,默契配合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适时做出假设,最后得出结论。有时候各小组之间会展开竞争,在好胜心的作用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取自于自然,源于人们的生活。可以说生物学起点是生活,终点也是生活。只有将知识的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知识才便于学生的掌握并能终身服务于生活。人的呼吸、身体发育、遗传变异、癌症、糖尿病等,无一不是和生物学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打开生物学的大门,让中学生自由的在其中探索求知。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合理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操作能力

实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人才,《九年义务教育全口制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就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学生实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理想途径、初中生物课实验根据它的要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等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参与程度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等。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加生物课的趣味性,笔者把安排实验课作为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讲“神经调节”中“脑和脊髓”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笔者就预先安排学生捉几只小青蛙,让他们自己动手做脊蛙反射实验、等到讲这一节课时,因为学生经过动手实验已经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讲解要点时,学生也容易接受、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裴凡静.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14,86期

[2]于明玉.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期

上生物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学习兴趣

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学生认识不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不能认真听讲,有的在课堂上做其他科作业,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如高考导向,重视语数外,轻小六门;各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不同等。但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这些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乏善可陈,教学理论枯燥,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这样的课堂难免让学生产生倦怠感。

教育家陶行知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教育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更离不开生物。如果能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给“生活化”,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身临其境”方能悟性更深,学得更好。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利用教材中“生活化”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生活化”元素带进课堂,把生活经历搬进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冬天的红草莓,转基因大豆的操作过程,腐乳、泡菜的制作原理……把这些生活问题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使学生觉得亲切,印象深刻,更易接受。例如在学习《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时,把问题生活化:民以食为天,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不吃早餐的同学课堂上注意力为什么会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又如在讲体温调节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天热了就会出汗?天冷了会打颤?发热时散热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样通过列举出学生非常熟悉而又不解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展开思维,驱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巧用生活经验,突破重难点

高中生物课本上,有些生物学名词,生物学过程难于理解或容易混淆的,学生又理解不了。我们在讲解时,若是生搬硬套书上概念,学生不理解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爱听,甚至不听。这时候如果能够融入生活元素,结合生活经验,不仅能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区别相似概念和相异概念。例如在讲解“脱分化”时,把它对细胞的作用就好比“返老还童”,这样一说,学生就会明白,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就会回到未分化的状态。又如在区别葡萄糖,糖原和脂肪之间的功能时,可用这样比喻:在能源供应方面,“葡萄糖”相当于“零花钱”,“糖原”相当于“活期存折”,而“脂肪”相当于“死期存折”。经过这样形象比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他们的功能差别了。而在讲到无氧呼吸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原因?苹果储存久了,会有酒味的原因?鲜明的生活实例砰然击起学生思维,重难点不攻自破,而且会永久记忆住动物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乳酸,植物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了酒精。

三、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课堂上教学中,只要用心去采摘生活中的生物素材,准确地用生物知识解释,学生才会因文悟道,茅塞顿开;从而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心境与教师相互呼应,自然交流。更能激起学生的最佳思维,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存在着许多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现象,而许多现象又是可以用我们所学的高中生物知识就可以解答的。例如我们在学习细胞癌变时,我们就讨论:麻辣串适不适合当主食?买油条的时候,发现锅底油已经发黑,还要去买么?抽烟和抽“二手”烟好吗?这些问题让同学们意识到有害健康的因素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以及健康饮食和生活的重要性。又如我们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大家就可以讨论大棚增产的法子有哪些?通过这样讨论,学生对这些生物学知识理解的更为深刻了。

四、关注社会,巧用影视,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技术被喻为朝阳产业,这使得它成为新闻热点,还有许多科幻电影的题材。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新闻资料和影视片段,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到基因工程时,播放蜘蛛侠被蜘蛛咬到的那段视频内容,就能吸引学生对基因工程的过程的积极探究和对基因工程应用关阔前景的向往。

可以看到,当生物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生物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只有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就脱去僵化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生机来,生物课也才会走进生命的绿洲中去。

【参考文献】

[1]赵秀清.浅议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中小学电教,2009

上一篇:新上任领导讲话范文 下一篇:先进个人发言稿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