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服装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0 10:40:03

商场服装工作计划

商场服装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07年6月的宋庄,《战俘》作品系列;同年11月,北京国际时装周《伤痕》作品系列达衣岩初露锋芒,获得了如潮赞誉。中国时装界开始从感知到了解直至认可了设计师丁勇的设计才华,这一年丁勇获得了十佳设计师的称号。此后,达衣岩的每一次亮相都足以让人为之一振,也正是从2007年起,达衣岩开始受到业界以及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从社区到商场

达衣岩最初是以社区品牌专卖店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的,“目前,服装市场一般集中在社区经济圈和商圈经济圈,而且社区店也已不是大家所想的那种小店。如今的社区不再是仅仅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空间,社区还会提供更多的生活、休闲、娱乐选择。尤其是国家近几年提出要搞好社区经济,在人们居住环境周围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达衣岩把店铺开到大的社区正是顺应了这股潮流”。设计师丁勇并不只具有设计天赋,看似,他的商业头脑也并不简单。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达衣岩已经在全国开设了近400家专卖店。而且随着市场意识的转变,一些知名商场也已经跟随达衣岩等“先驱”开到社区中去了。于是,一时间,社区经营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因为只有那样才会离消费者更近一些。随着社区店的增加,这里也不再是一个没有风格和价格厮杀的地方。社区店的经营环境变了,社区店的形式也变了。

于是,随着店家争先恐后的进驻社区,达衣岩在营销思路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当然这之中也有达衣岩成长之后,竞争趋势的变化、公司体制的改革等等因素的影响。达衣岩开始把资源集中在核心区域市场上,集中全部力量进行局部攻坚。“先把核心区域市场做成样板,然后再照此方法进行区域市场复制,扩大战果,在很多区域市场做成第一,这样确保我们品牌整体上取得领先的地位”。

达衣岩依靠400家社区店形成的充裕的现金流顺利的度过了创业期的“阵痛”,饱暖之后,丁勇开始思考,如何以品牌求发展,如何以品牌争取更多的品牌溢价。2009年伊始,达衣岩开始强势进驻全国一二类城市及其主要商场,并不惜重金在广州天河城、深圳金光华、深圳海岸城等商场开设形象店,据丁勇说,“目前已是初见成效”。

达衣岩坚持以原创设计征服市场,以社区带动商圈,以重点城市辐射全国的战略,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25个省的,并在全国拥有超过400多家的专卖店和商场专柜以及20多家直营店铺的分销规模,销售渠道已经初步健全。并且以诸如北京SOLANA、西单、华联;大连麦凯乐、哈尔滨远大、济南银座、郑州金博大、武汉世贸、广州天河城此类知名商业中心的形象店聚集了大批的追随者和忠诚用户,在重点城市、重点门店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

达衣岩新开店铺面积或专柜必须在60平米以上,专卖店必须80平米以上,公司统一装修,以形成严谨的、统一的品牌风格。达衣岩年销售服装已超130万件,品牌知名度以及销售额仍在持续增长,正在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服饰企业之一。

六脉神剑大法

市场的“明眸”容不得意外的存在,达衣岩的成长也并非偶然。丁勇在达衣岩的运营中总结出了自己的“六步运营法”:

第一步:区域市场的划分。达衣岩根据市场的地域特征和管理的整合需要将全国市场划分为三个大区:北区,中区、南区。每个区域都有专人专责负责市场营运、市场维护以及商品流通,并根据市场发展的战略需求将地区市场分为基地市场、进攻市场、整改市场区别对待,为的就是扩大市场份额,并在每一个重点市场成长为市场领先者。达衣岩目前对市场的要求以销量增长为主,价值增长为辅,努力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争取将每一个既有城市市场都塑造成样板。

第二步:区域扩张。经过前期调研,以及三个大区的多方面考核,按照“先易后难,试制模板,提高销量,稳中推进”的原则进行市场的区域性扩张。

第三步:样板市场辐射周边。坚持样本城市辐射周边市场的策略,样板市场在本市的经营及扩张之余,还要集中精力对周边城市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明确地区市场竞争的关键锚点并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了解。在区域扩展策略执行之前还要确定分销售渠道的选择以及各级客户的调研,提出终端布局建议,对总部的地区战略设计提供有效支持。在完成终端一、二、三级分类以及绘制区域市场商务图的同时,还要在其他力所能及的方面对兄弟城市市场提供帮助。

总部的营销方案制定是在明确市场现状和市场目标后,以核心经销商的看法一级明星终端的掌控为主体目标的。工作重点是找到区域市场开发的重点和突破口,从而制定出区域市场的竞争战略、渠道战略、产品组合、促销及客户服务计划等各种营销工作计划。这不仅仅是财力支持,更多的是物力支持、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第四步:搭建区域营运管理平台。建立由大区经理全面负责的管理平台,下设区域经理、培训经理、督导、陈列专员等级别和分类,完善管理规范和工作制度,确定完善、科学的工作流程,以实现总部对企业信息流的掌控。在公司中会酌情对于重点市场采取相应的资源倾斜政策。

第五步:既有市场的发展与巩固。既有市场的工作核心就是优化网络、掌控终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努力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在客户和员工的双满意基础上,达到市场占有、顾客满意度双双区域第一的目的。

第六步:滚动复制计划。达衣岩一直致力于标杆门店、标杆城市的塑造,并坚持以标杆为龙头,选择条件成熟的市场批量复制推广的战略。由易到难,创造条件,逐渐向其他市场扩展。并且随着企业管理队伍的成熟,逐步提高复制速度和质量。达衣岩在复制推广过程中的原则是“集中优势,强力切入,区域第一,滚动发展”。

何以“达衣岩”?

达衣岩在人们眼里,似乎一直以这样的状态存在着:我不华丽,但我高贵;我不娇柔,但我可爱。那么作为达衣岩这个设计师品牌的主人,丁勇在经营达衣岩品牌的过程中是如何看待达衣岩这个品牌的呢?

“我们一直把树立达衣岩的品牌形象,视同呵护我们的生命”。

商场服装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出场人物之一:朱洪亮(新项目实验室主检)

朱洪亮,山东人,2004年毕业于东华大学染整专业,2007年4月到北京纤检所工作, 2007年12月份新项目实验室成立,任主检。

“这几年通过学习和锻炼,感觉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也取得了一点成绩,2008和2009年分别起草了两个国家标准,参加多次标准审定会议。同时,接触的专业知识越多,积累的经验越多,越发觉得知识不够用,需要学的还很多。”

“2009年,我参与国家皮革及纺织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这项工作让我很受锻炼。由于皮革专业不是我的专业特长,很多知识都要现学,购买了专业书籍,边干边学。实验室扩项有许多具体的工作,从设计实验室到联系仪器设备厂家以至安装调试仪器每一项都不能疏忽。”朱洪亮在言谈间透着山东小伙特有的憨厚和实在。“有一次试验扩项要购买皮革耐折试验机,由于经验不足,在跟厂家沟通时只强调到仪器本身的功能,忽视了仪器的安装等后续问题,仪器送到实验室才发现不能正确安装,而且电路也不合适,结果费了好多周折。这件事让我吸取了教训也积累了经验。”

除实验室扩项、科研、能力储备,新项目的培训也是朱洪亮必做的工作。“自从我接手这个工作,已经负责过几十个新项目的培训。这些新项目我首先要自己学会,反复试验摸索找到试验细节的技巧,然后再教给检验人员。比如,足球鞋橡胶底的试验,测试方法非常简单,要求把鞋底打磨成一定厚度的形状,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在打磨的过程中是有技巧的。因为操作不当就造成样品厚薄不匀,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还会造成样品的浪费,经过一周的对机器的研究和琢磨,我找到了打磨技巧。”

朱洪亮说,未来一段时间,实验室不会大量扩项,因此,他的主要工作方向是科研,有计划地做一些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新标准的研发。

出场人物之二:李伟(新项目实验室成员)

李伟,1981年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皮革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8年,刚走出校门的李伟就踏进向他敞开的北京纤检所大门,开始接触检验工作。不久之后,国家皮革及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皮革检验中心”)筹建,他成为筹建小组的一员,这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在筹建小组中,他做了许多工作,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应用,这让他深感自豪。

“干一件事情,只要踏实专心地去做,就能做好。”这是工作3年来李伟最深的感触。皮革和毛皮定性检测,没有国家标准,靠的是经验,这个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的积累,用心的钻研。“刚开始做毛皮的检测,由于见过的样品数量有限,我感觉黑色带毛的样品都像是兔毛,后来见得多了我才发现,黑色毛皮的种类太多了,黄狼的、獭兔的等都是这个特征,但见得多了,也有点自己的心得,根据毛的状态、手感、丰富程度等去判断,会发现不同皮毛特点完全不同,而它们的价值也相去甚远。”

李伟笑谈着自己的成长,“刚开始做皮毛定性检验,自己不能确定的样品很多,几乎隔一两天就要送样品请专家确定,现在大部分自己都能确定了,外送专家检测的样品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在同事之间对样品有争议时,自己敢于自信地判断。有一次同事们为一个样品是家兔毛还是獭兔毛出现争议,我感觉是獭兔的毛,相信自己的感觉,于是就出了报告,同时样品送给专家做比对试验,专家的结论和我判定的结果一致。”

然而,成长的路上并不都是鲜花相伴,时而有坎坷,“2010年初,客户送来一个裘皮大衣的毛领,需要做毛领的定性鉴别,我看了感觉是浣熊的毛,于是按照这个判断结果出了报告。客户拿到报告后告诉我们这个毛领并不是浣熊的毛。随后,我们将样品送给经验丰富的专家检测,专家判定结果是獾的毛。”

对于将来的发展,李伟说,自己的专业擅长领域是毛皮检测,而目前,皮革、毛皮的检验都靠感官,他正在尝试寻找一种突破感官局限的检验方法,目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了初步的计划。将来有条件的话,他会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希望在这方面有点突破。

出场人物之三:杜希岩(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2007年3月,杜希岩从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专业硕士毕业,为了爱情他选择到北京发展。当时北京纤检所领导去东华大学现场招聘,杜希岩顺利通过面试,随后,他到北京纤检所考察实习,一周的实习生活让他决定留下,他认为这个单位将是他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地方,就这样他成为北京纤检所的一员。在检测中心工作半年之后,他被安排到事业发展中心跟着邓主任做起客户服务工作。“从此我就跟着邓老师学习,从他身上我学到很多,包括专业知识,对客户的诚恳的态度,做人的态度,这些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杜希岩回忆着自己成长的点滴。

“从基础客服工作做起,兼顾商场、企业和客户的服务工作,后来当上客服部主任,之后组建客户拓展部,负责开发新客户。去年底所领导班子提出了‘业务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今年初,事业发展中心下新成立信息化部,由杜希岩任负责人,同时兼任事业中心常务副主任。”这几句话概括了杜希岩在北京所几年来的每一步脚印。

新成立的信息化部面临着三项重要任务:OA系统开发,检务系统升级和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经过上半年的努力,OA系统已基本成熟,并开始试用。“小杜的专业是纺织材料,对信息化也是外行,他接到任务后克服重重困难,与系统开发人员共同合作完成了OA系统的开发,这个系统试用以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看到杜希岩的成长及取得的工作成绩,邓主任很满意。

就像奥运冠军,大家看到的是耀眼的金牌,有多少人能想到背后的辛酸和汗水呢?“做这个系统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各方面成长很多。举个例子,OA系统的预算模块是本来OA系统没有的,完全是我们独立设计的。刚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但是具体做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细节的问题,比如,各种物品的预算都需要哪级领导来审批、预算与实际花销不符该如何处理、人员出差的预算超出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必须要和领导及相关的科室沟通好。由于之前的沟通不够到位,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各种物品进行归类,但是不符合财务制度特有的分类方法,所以我们只好妥协,重新来做。”

“我愿意随着北京所的发展实现个人抱负,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踏踏实实干。单位里老同志有自己的经验,我们在学习老同志优点的同时,也希望能发挥个人的优势。”在跟年轻同志交流的时候,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他对自己所带的小队伍,也有这种期望。

出场人物之四:韩静(综合业务部负责人)

韩静1999年从北京联合大学针织工程专业毕业,到北京纤检所工作,笑称自己是“年轻同志中的老同志”。2006年开始做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和出证管理工作, 2008年单位公派到武汉大学管理专业研究生班脱产学习一年,回来后负责综合业务部工作。

“合同评审这边有时候会有客户提出难以满足的特殊要求,这时需要我们耐心、专业地解释。有一次,有个客户送来两块样品,提出要做几项测试,并要求把所有结果出在一张报告上,但是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样品,测试项目也不同,出在一张报告上是不现实的,这样我们就反复地作解释,直到他们理解。客户提出的技术问题,比如商场里咨询一些产品的标准的问题,也由我们来解答,所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很宽。”

“这衣服才穿两次就起球成这样了,我想请专家看看这件衣服,帮我出个检验报告,我去商场找他们理论。”前不久有个消费者,带着一件品牌运动上衣找到北京纤检所要求做检验。韩静接待了这位客户,并从专业角度给客户作了耐心的解释,“针织运动装的产品标准允许有一定程度的起球,这件衣服已经穿过,做测试本身意义不大,再加上试验是有破坏性的,做完衣服就彻底不能穿了。听了这样的解释后,消费者就理解了。然后,我们又给消费者支招,让她从技术说理的角度去跟商场沟通,尽可能减少损失。”合同评审这项工作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客服的能力要求较高,这方面的培训工作也很重要。

出场人物之五:杜玉洁(客服部客户主管)

杜玉洁,北京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工程专业,通过校园招聘来到北京纤检所。一毕业就做客户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大客户的管理与维护,目前负责两家大客户。

“做客服工作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很能锻炼人,也让我感觉自己成长很快。”小杜回忆起自己刚接触这份工作时所面临的难题,“刚接触这份工作的时候,有个杭州的客户态度不好,当时也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应对,每次通电话的时候我就很发憷,也很着急。我的性格属于比较柔的,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我的声音都是柔和的。后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开导下,我每次都积极主动站在客户角度想问题,比如客户着急需要检验结果,我会尽快去实验室把结果找到告诉他们,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对我的服务感到满意和认可,态度也好起来,后来也相处得不错。”

“我们单位业务量最大的客户一直是我负责,我一直维护得很好,客户也很满意,而且业务量保持稳定增长,这是我对自己工作比较满意的地方。”说到自己的成绩,小杜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今年刚成家的她,工作之余,仍然很重视学习,目前在利用周末时间攻读人民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出场人物之六:陈瑞东(客服部客户主管)

陈瑞东,2008年北京服装学院染整专业毕业,读书时他曾想象自己也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到南方的印染厂搞技术,毕业前夕北京纤检所的招聘改变了他的想法,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更愿意留在这个城市发展,后来他顺利通过面试,顺利进入纤检所实验室培训、实习,然后到事业发展中心做客服工作。

陈瑞东认为工作态度是第一位的,客服工作尤其如此,需要细致、细心,对待每项工作他都用心。“客服部门每年都要做年终数据统计,我总是琢磨怎样能把数据做得完美,每次也都花很多心思做,除了领导要求的指标,我会多列出一些统计项目,不仅让表格看起来更直观,也更有指导意义,这方面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虽然工作仅三年,但他已获得过局级优秀员工和优秀团员奖励,这就是对他用心工作的最好回报。

“年轻、有冲劲是我们的优势,发现问题也敢于提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目前的检务系统流程是,实验室测试数据出来后,要经过一道录入程序之后客服才能看到,这道程序使得试验结果晚一天出来。接手工作后不久我就发现这个问题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实验室直接把检验数据录入电脑数据库,这样就能提前一天看到结果,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信息,这个建议被采纳,准备在下一次检务系统升级时改善。”

出场人物之他们,他们……

王敏2006年7月毕业后来到北京所做合同评审工作,主要负责快递样品的受理。她认为合同评审工作要求细致,要求对标准的熟悉程度非常高,所学的不是纺织服装专业,很多标准的熟悉和理解都要靠自己主动学习,找老师请教。通过这几年的积累,知识面不断拓宽,客户咨询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自己目前都能应对自如。

韩军,河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2009年7月毕业后到北京纤检所化学残留与微生物实验室工作,2011年提升为实验室主检。一个“爽”字是韩军对过去两年工作感受的总结。他说,“首先‘爽’的是,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应用到工作中,所以从学校到单位的过渡很容易就适应了;更‘爽’的是,单位的环境和氛围很好,给了个人足够的发展空间,让我觉得充满干劲,而且这两年所里发展很快,实验室配备了很多好的装备,让我觉得工作起来很‘爽’。” 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没有目标,哪来的干劲?”新上任不久的主检韩军给自己树立了目标:让自己的实验室做到检验技术在行业内获得认可,检测数据做到行业内权威。为了这个目标,韩军鼓足了干劲,列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不但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试验任务,还要带着大家多做科研工作,要多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文章。

袁媛是个性格开朗的北京姑娘,2005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毕业后到北京纤检所工作。2007年2月袁媛当上织物物理性能实验室副主检;2008年1月开始做实验室主检。她负责的物理性能实验室共有12个检验员,几乎都在30岁以下。作为主检,袁媛强调自己的检验技术要过硬;平时工作要多用心,多思考,多积累,发现检验中的问题,及时组织大家交流。管理上,她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她善于调动人员积极性,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用她自己的话说:“要做到人力资源和工作任务的配合得到最优化组合。”袁媛实验室的高效率在全北京所都是出了名的,记者前去采访的当天,检验中心刘主任告诉记者,“如果袁媛申请今天要加班,就说明检验任务已经超饱和了”。

邹文静,人如其名,是个非常文静的女孩,来到纤检所刚两年,现在新项目实验室专门负责新课题的研究。让她感触最深的是所里对人才的重视,每年都会提供很多外出培训的机会。刚上班不久,她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是去参加功能性检测的培训,后来又去学习过红外显微镜在定性定量上的应用,这些培训帮助她快速成长。所里对她研究工作的支持,也使她工作动力倍增。她现在负责的是羊毛羊绒定性定量的项目,通过查阅文献,她发现有报道用DNA来进行羊毛羊绒的定性定量,于是跟相关的检测机构取得联系沟通,想尝试一下这个方法来取得这个课题的突破。对于她的决定,单位给予很大的支持。尽管通过试验发现,这个方法对羊毛羊绒的鉴别检验不是很成熟,目前条件下还不适用,但是毕竟自己尝试排除了这种方法,也是一种收获。同时,她有着一个年轻从业者最简单而朴实的愿望,“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努力做好目前的工作,争取为检测技术的提高多作贡献。”

李洋毕业后到北京有5年了,差不多在5个部门工作过,实验室、办公室、合同评审、商场服务的工作她都做过。她觉得在不同岗位的工作,让她个人成长很快。先后两年的商场服务工作,也让她很受锻炼,“帮助商场解决客户投诉工作,一开始我挺不适应的,有时候客户投诉服装质量,情绪比较容易激动,这时要冷静地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用经验和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去商场服务,虽然年轻,但大家经常称呼我为老师,帮他们解决问题之后,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对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李洋这样总结。在工作之余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乒乓球,去年代表北京市质监局参加北京市直机关的职工运动会比赛,获得第一名,去年还评上了所里的优秀员工。

后记:两位年长者的评价

副总工程师兼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邓恩增如是说: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眼界也更开阔。看着眼前年轻人在北京纤检所茁壮成长,在工作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我感到很是欣慰。

商场服装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位朋友听说我在做有关“时尚买手”的话题,略带迟疑的问道:“不就是采购经理吗?”天啊,采购经理这个词已经过时了,可能在超市、传统商场还能这么说,一旦和服装、饰品、家居等时尚产业相关联,我们更愿意用“时尚+买手”来进行这个岗位的描述,如果一个服装品牌还保留着“采购经理”的职位,不如换成“买手”,会显得更时尚些,不是吗?

一直以来“时尚买手”被媒体过度渲染着过于时尚、光鲜的表象,她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忽略了早该被我们看到的其背后严肃并且严谨的本质――一种足以改变企业运营方式的买手模式。眼红ZARA或是想成为ZARA的企业,应该羡慕的就是买手模式。因为简而言之ZARA就是靠它快速发家,并不断吞噬我们的奶酪。

买手很辛苦

王士如,姚晓云都是国内较早涉猎时尚买手领域,如今已成为专业的人士,他们是这样阐述买手的工作的。作为国内著名男装品牌雅戈尔的资深买手姚晓云曾经是以设计师的身份去伦敦学习了时尚买手课程,对于买手的要求,她表示这个职业奔波辛苦,压力很大,采买完成后,还要关注销售环节、搜集市场反馈,制定下一季的商品采购计划,买手是一个承担重责的角色,她的成败决定着这一季商品的赢利状况。

王士如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研究买手行业,在他看来,组织采购和经营的品牌商,直营店的品牌经理、店长,以及买手模式企业的老板、兼具买手功能的设计师,甚至小服装店的店主都可以称之为时尚买手,他还曾提出过,“企业光有买手还不行,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营模式来配合,将企业的组织构成与运作原理与买手的运营协调起来,而这种运营模式是一个任何行业企业都可适用的。”

能够这样理解买手实质的人其实不多,说实话,干这一行的人也并不多,是个小圈子,人才特别缺乏。正在为中赫时尚“时尚买手”培训课程寻找资深讲师的杨孟溪感叹:“这个圈子太小了,要找到合适的讲师真是不容易,他们都是象牙塔尖上的人。”

听说有时尚买手的培训课程,我的一位同事也很是激动,太多人知道关于成为买手后的耀眼行程(如巴黎、米兰、纽约来回飞)和一掷千金的气魄(大把花钱买喜欢的东西),但他们大多不知道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买手;同理,服装企业也是,他们需要买手或是买手模式,却不知道该让他们做些什么或是怎么做。买手需要专业能力,企业需要把人才为己所用,这也是中赫时尚决定开办40天“时尚买手”培训课程的意图所在。而12天国内课程+28天美国纽约FIT时装学院学习和众多时尚潮地(从北京的798创意空间到美国纽约的FIT课堂,从著名的时装工作室、买手店、连卡佛到CK总部、《Vogue》总部和第7大道色彩工作室)实地考察看上去很是诱人。

就市场对时尚买手的关注程度,记者专程前往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中赫时尚总部,就中国服装买手现状采访了此次时尚买手课程的全权策划和负责人杨孟溪。

谁在扮演“买手”角色

“现在,对于服装企业来说,买手已不仅仅是企业中的一个棋子,而应该是企业的灵魂人物,是全面的组织者。”杨孟溪说“现在很多企业的买手实际就是老板自己,我们经常会听说某个企业的老板又去香港或是欧洲买款了。许多企业都是老板白手起家经过多年打拼形成现今的规模,老板说了算也是国内服装企业的一个特色,另外经验比较丰富,对市场判断和把握比较准确也让老板愿意扮演买手这个角色。通常,一个服装品牌会明显的表现出其老板的气质和审美。”

但是老板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被买手这个角色填充,对市场的分析和需求判断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所以要把角色扮演好还是需要一位专业演员。据杨孟溪介绍在欧洲等发达国家,买手是由专人负责的一个职位,甚至不单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明确细致的分工,特别是大型企业,通过开会、沟通,分析流行趋势的变化、品牌的消费人群、制定整体工作计划,当整个方案出台后,对于采买款式的意图就比较鲜明和准确。如Only在国内都是通过买手制操作,他们的买手部分为裤子组、衣服组、针织组、牛仔组、皮装组等等,通过在国内外买板、下单、跟单或是销售不好时可立即停单,及时作出销售调整,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从最基本的市场调研到公司整体品牌策划到采买、生产、销售、反馈、数据分析的整个运营过程,买手都参与其中。

企业需要专业买手

买手制度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现在国外依然盛行,特别是在一些百货业和服装、鞋帽品牌。国内服装行业开始出现买手大概在2004年左右,大多服务于国际品牌的商。如今有了解买手制的企业,但少有完全以买手制操作的企业。“这个阶段做买手太好了,是个非常好的时期。”杨孟溪谈到,如今中国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服装产业也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品牌的“救市主”,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市场更是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他们中间不乏买手制公司,能够快速反应,侵占市场。买手的需求量在增加,买手制的优势在逐步显现。金融危机是个好的洗牌机会,很多企业倒下,很多企业坚持下来。据悉目前北京新世界女子馆正全面试水买手制。

杨孟溪谈起经常和朋友开的一个玩笑,“如果你经常去逛百货君太也好,sogo也好,Only的导购决对不会让你去买Esprit的东西,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实例,但在欧洲,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整体销售的业绩,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改变不了的。”

基于我国百货业至今都仍然是以物业或是房东的面目出现,在买手制上有所突破的希望不大,但是企业却是能够改变的。

“有的企业在想着用博物馆等形式来传承品牌文化,但关键在于,怎么去做才能让一件服装变得更好。”杨孟溪说到。企业也正在发生改变,随着规模和市场的扩大、流行趋势的快速变换,企业会发现,有些事情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到,需要学习和融合。买手制则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想做中国的ZARA,他们看到的是ZARA赚钱的快速,却很难体会其背后买手制带来的制作流程的快速。其实ZARA的成功归根到底就是一种买手制的成功,得益于其设计师们和买手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快速反应。ZARA的服装大多数来自于T台上的服装,当然ZARA每年也是付出了高昂的因抄袭而带来的罚款。

中国的流行体系也是受控于国际四大服装周,深受其影响,与国际同步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网络购物、街拍、电视、电影、博客、微博等等多种手段下的时尚资讯的传递已经让中国的消费者走在时尚前沿了,你如果慢一点,就会被落下。著名时装设计师安娜苏来到北京新光天地

参加三周年店庆时,已发出感叹:“我在北京看到的女孩子已经和在曼哈顿看到的一样漂亮了,都很时尚。和《绯闻女友》(美国时尚偶像剧)里的女孩穿的一样!”国际化蔓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企业不能停留在以前了。

任何一个服装品牌都可能需要买手。国际著名设计师品牌范思哲早以采用买手制形成了一个买手企业的运营模式,据悉,他们30%的产品靠买手与设计师共同开发;而70%的产品却完全由买手与买手旗下的品牌抄手团队完成,在买手制下范思哲上海和北京商品不尽相同。

“目前我国的服装行业,很多企业都是埋头走自行设计、开发的路。当我们的工艺和版型达不到时,我们需要引进、学习和消化。中国企业为什么需要买手,因为我们需要向前走,需要和大牌越走越近。买手模式可以带领企业不断更新,更快地更新,在不断地借鉴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杨孟溪说道,“未来,一个设计师的团队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服装和时尚产业在未来20年是很有发展空间的,这个空间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很好的机会。”

好买手什么样

对时尚高度敏感,有眼光、有品位、有经验、有能力是对买手素质的基本要求,并能够独立成行游走于各大时尚之都的时装,预测未来流行资讯,懂设计懂面料,掌握大批订单,与供货商打交道,准确分析市场,组织采买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熟悉各种报表数据统计,满足消费需求和实现企业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及品牌建设的各种需求。

而姚晓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买手从导购做起》,要剥离外在,脚踏实地的看问题。一个成熟的买手,除了必须要有设计师的审美素质,同时还要是一个很有眼光的经济分析师、市场决策者,这是王士如给买手提出的要求。而我们在中赫时尚“时尚买手”培训课程之一“采买策略”中可以看到买手需要学习的内容:购买技巧、谈判技巧:会、订货会的识货与订货;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商品买断与合作的关系:商地域区别与市场销售;消费预测和购买预算:产品类别选择、配比、价格制定、货品流通渠道的选择。看,这实际上是一个有难度的职业。

上一篇:商场消防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商场主管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