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3 20:35:24

三反剖析材料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1篇

好马需配好鞍,好题目需配好答案。好题目与好答案相得益彰,方能确保考试功能的实现。什么是好的历史试题答案呢?仅就内容而言,好答案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科学正确,第二、相对全面,第三、重点突出。而正是在这三点上,一些高考历史试题的答案有明显不足。下举例剖析之。

例1:(2006年“文综”重庆卷第14题)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内阁)。

例2:(2008年“文综”全国卷II第13题)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以上二题的答题是否正确科学?笔者持怀疑态度。例1明明问“官制”,答的却是机构,严格地说是答非所问。此题的答案应是“殿阁大学士制度”或“阁臣制度”。例2实质上是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具有旧式农民起义特征的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清朝统治的基础是什么。我们知道,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基础是专制主义集权制,思想基础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学理论。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动摇这三大基础。说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从而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作用的人为拔高。此题的答案应改为“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国近代化的推进,既需要动力,又必然会遇到阻力。腐朽没落闭关自守的清王朝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就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这样理解才符合历史实事。

就选择题的设计与编制而言,不仅要精心编制答案(既正确选项),还要精心编制干扰项。不能认为干扰项关系不大,就随意为之。尤其要强调的是,干扰项不应出现常识性错误。可惜,有常识性错误的干扰项时有所见。请看以下两题:

例3:(2007年历史广东卷第25题)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进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力学的提出和发展

C.精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利用

答案:B

例4:(2007年“文综”四川卷第14题)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堕落分子。图4(刘青山、张子善伏法照片,略)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

A.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B.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C.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D.纠正了的作风

答案:C

以上二题的答案均是正确的,但个别干扰项却有明显的问题。例3A、电的发明和利用一项中“电的发明”的说法违背常识。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也可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将机械能、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转化为电能,但不能“发明”电。例4中的干扰项D实质上是认为严惩张子善、刘青山的那场“运动”即“三反运动”纠正了的作风。这可能吗?回答是否定的。作风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顽症,绝非一次“运动”就可以纠正,“三反运动”只是遏制了作风,要将其纠正,任重而道远。因此,笔者认为,例3中的A应改为“电的广泛利用”,例4中的D应改为“遏制了的作风”。

正确、准确是对历史试题答案的首要要求。历史现象往往很复杂,当试题涉及复杂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等时,答案还应周全一些,否则会产生片面性,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请看以下一组试题。

例5:(2006年“文综”全国卷I第12题)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例6:(2007年历史广东卷第11题)《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确立了国家的性质)。

例7:(2008年“文综”全国卷I第37题第3小问)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答案:“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以上三题的答案都失之片面。

例5的答案只看到总理衙门设立及其改为外务部的消极一面,没有看到这一制度性变化的积极一面。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其改为外务部是中国政府机构近代化的早期表现。因此,我们应从这两个方面来评价总理衙门的设立,并据此编制答案。

例6的答案认为,《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该纲领“确立了国家的性质”。这样解读《共同纲领》,显然是以点带面,挂一漏万。《共同纲领》内容丰富,之所以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建国初期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因为它“确立了国家的性质”。

例7答案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工业革命对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这无疑是对的。但工业革命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催生”作用,并非仅限于此。按唯物史观的阶级理论,工业革命中产生了资产阶级,按社会学分层理论,工业革命中形成了中产阶级,而随着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必然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必然要求政府充实有能力为他们更好办事的人,正如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地主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世卿世禄制度衰落,官僚制度产生,隋唐时期随着庶族强大,士族衰落,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一样。总之,我们至少应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来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文官制度”这一论断。而且,对考生来说,由于有春秋战国史和隋唐史的知识基础,从政治方面理解工业革命催生文官制度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答案缺失这方面的内容,会影响此题的考查功效。

当我们提出复杂问题的答案应相对全面这一要求时,还要注意的是,答案还必须注意轻重主次,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没有重点的答案也不是好答案。请看下题:

例8:(2008年“文综”全国卷II第37题第2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答案:“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掠夺;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

答案有4个要点,共计8分,平均每个要点2分,似乎很全面很合理。而实际上此答案问题多多,这里指出以下四点:第一、“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掠夺;中国成为其目标”是“英国国内背景”吗?第二、“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掠夺;中国成为其目标”与“工业革命”一样重要吗?第三、“工业革命”这一要点难道没有适当展开的必要吗?第四、“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应结合什么知识?答案如何体现?笔者认为,此答案的四个要点中,后三个要点可要求也可以不要求,即令要求,每点1分足也,而“工业革命”这一要点应该赋予5分,不过必须适当展开。其实,人教版高中《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已为此问答案的编写提供了相当充足的素材。如教材指出,1785年(即马戛尔尼访华前7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1776年(即马戛尔尼访华前16年),英国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些学生学过的内容正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按此编制答案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而该题的答案对此注意不够。存在轻视重点内容。按这个答案评卷,思维敏捷深刻的考生不一定能得高分,粗枝大叶下大包围的考生却有得高分的可能。这很不合理。这种没有重点的答案不能视为“好答案”。

要编制出好答案绝非易事,它对命题者(答案编制者)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编制答案时,命题者既要进行发散思维,又要进行收敛思维,还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答方案,收敛思维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答案,或综合两个及两个以上方案构成最佳答案。与此同时,命题者还应进行换位思维,即设想自己就是“考生”,在考场上可能会如何回答问题。有条件的,可安排人“试答”,然后根据“试答”情况对答案进行调整。笔者相信,只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好答案一定会编制出来。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2篇

一、个性的张扬、为人的自谦

在韩军老师自我解说中,他写了这样的话语,“先天就是凡骨俗胎,何必化妆成仙人;本来就是干瘪的蒜瓣,干吗冒充大个的蒜头。淡泊恬静朴为本,平平淡淡拙是真。滴泪泣血说语文,从容练达作韩军”。已将韩老师描摹得太透彻。

考上师专,与理想相差甚远,不合心意与父亲对抗,足见其个性与率直。对抗失败,“硬着头皮带了行囊去师专”,学业归来,委屈上讲台,父亲的遗憾离世,让韩军把对亲情的体验与感悟,将生活真实感受注入教学过程中。

他在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将内心深藏的真情得以抒发,情难自抑。正如韩军所言每每读到:“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身边,她死时,平时大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一个个哭的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在学生,千人听众面前任泪水流淌。上千人,也为他动容与他一同流泪,何其率真!无真情入文,何至于此,显示了韩军老师因遗憾而爱,因爱而真切感人,今语文教学中几人能如此酣畅,为语文课的干瘪而焦虑。能将生活之体味有血有肉的供之于课堂,为语文彰显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笔者以为这才能为今天语文之尴尬,真正去为教育服务。

韩军老师说:“农民的儿子,是我人生的位置。脚下的土地,是我的根脉所系”。“我每每看到下层百姓生活的凄惨,社会的不平,我都激愤难抑”。语文教师,割断血脉,远离根系,是今天语文教育失血的最根本原因。韩军就是这样一位满怀悲天悯人情怀的智者。如果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能将这样的情怀贯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为这才是以生活之魅力,彰显语文之本真。体现“人文精神”真正含义,那就是真实、自由、个性、不虚伪、不做作、不唯唯诺诺,乃真实之感情,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骨子里有一种爱如韩军老师所言“在中国穷乡僻壤、在中国的最底层,默默无闻、埋首从教的坚韧精神,一直感染着我。”笔者以为韩军恪守教育又不喜欢到对教育的忠诚,与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动联在一起。也足显对民族的厚爱,而这些正是今天教师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气质。他能“埋头攀登不问高”,苦于用心需要毅力与坚守,永不满足的投入才能成就人们对他的评价,韩军做到了——从收音机里收听中文授课节目。语文教师今天若能这样坚守对自我的提升,那岂不为一大美事。

光环、鲜花、荣誉来自于一个不断探索与追寻的执教者。韩军的坚守迎来了他秋收时的硕果。正如他所言“三所大学的修炼,夯实了我的知识根基,给了我足够的学养,是我能够抱定足够的信念,开始‘为师’的远征。”为师者,有多少人能甘于寂寞,逃离社会的纷纷扰扰,常立于教杏这块圣地。也成为教师远征的一把尺子。

二、理论的探索者

语文教师视野的拓展,会打开语文教学的一扇睿智的门,韩军将视野伸向了文学、文化、哲学类的典籍报刊,也让他走向了反思之路,成就了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论的大胆质疑,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忧虑,写下了《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成为语文界倡导人文精神的第一人。《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发表其文《反对“伪圣化”》个性张扬,首次提出了“语言的学习规律”应当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的主张。他认为“举三就是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反一就是学规律”。

理论的形成,让韩军的语文认识越走越宽。韩军老师的“向着精神着意,向着语言着力,必然从能力上得益。或者说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比得益于能力”。为“久旱”的中国教育引入一丁点儿“思想的甘霖”。对韩军老师的喜爱并非是对他的“膜拜”,而是作为语文教师能够扛起为语文教育思考的一个践行者,这才是语文之真谛。

韩军的“新语文教育”有两个回归,两个传统,他认为回归“五四”“新文化”“真实、自由、个性”的“精神传统”;回归“五四”前中华民族千年语文教育“根本方法”的传统。语文教育要落实到“人文”关怀,回归到大量的积累之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文,要让学生写作之本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让学生将写作的源泉——对生活的体味重视。

从韩军的理论中,笔者体会最深之处在于语文教师应该多观察,多思考。教师的反思就在于不断的探索,还在于教师的自谦与敢于担当,把对语文教育事业心转化为为之思考的先行者,以疗救语文教育的弱化现象,真如韩军所言“一个所谓的名师,不应当只沾沾自喜地为自己摆功,更应当诚恳反省”。笔者以为语文教育者应当为语文教育的低效而反省,为语文的不尽如人意而反省,这才是教师之大幸,更是对语文教育的探索。

语文的魅力在于它的灵魂会激活每个人的心灵,而能将付诸实践在于语文教师的引导,而当下又有多少语文教师能像韩军那样自我剖析,正如他说“成了所谓名师之后,是不是浮躁之气多了,沉静之气少了,是不是有意无意好为人师的时候多了,而谦虚谨慎做学生的时候少了,是不是读书钻研少了虚与应酬多了”。一个浮躁的社会,人心也难免浮躁愿学术莫染此。时下语文教师是否能摈弃浮躁,归回语文宁静,高贵的殿堂,能否坚守在“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教学研讨之中,成为语文教学的理论探索者。

三、一个永远的追梦者

成名后仍有梦,做语文课堂的艺术家。梦想,源自于一个人对未来的自我提升,梦想,源自于一个对现状的永不满足,梦想,源自于一个有思想的人不断探索,梦想同样源自于对事业的忧虑与关爱。

韩军老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语文课塑造成一门真正的艺术,也正因如此是他一步步走向了成熟,走向了辉煌更为重要的是他正沿着这样的梦想,不断探索,追寻他梦中的语文殿堂。笔者以为这也正是我们所稀缺的一种为语文而思索的精神召唤,在一点一滴中将思考融入课堂,也将梦想注入语文世界。以平时的课堂的实在与理想融入高贵、典雅,以提升语文教学还语文于本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以为语文教师要积极投身于自身视野拓展的建设。不要紧紧盯着教材,技巧的传递,让学生在框死境地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大的阅读环境。朱永新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面对学生目前的思想的极度贫血,构建学生的多彩的精神家园。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要多读点“无用的书”。让学生关注时事,也要让他们和经典的阅读契合,学会思考。语文教师要有梦想,要克服焦虑感和职业倦怠。笔者以为应该积极亲近大自然,让学生从钢筋水泥和浮躁中走出人工围城,为学生心灵深处缺乏灵魂的高地开辟一片绿地。

作为语文教坛的追梦者,面对中国语文教育的整体、系统、全面的变革与推进,必须依靠学术理性,必须依靠深入、扎实的学理钻研,学理推究、必须严格遵循冷静、严谨的学理规范,必须占有最广泛的材料,而又对材料进行细致的爬梳与整理,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挚爱,像韩军老师一样也成为教育改革的思考者。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3篇

同志在今年中纪委全会上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为了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成效,真正落实好同志的要求,就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作风建设。以史为鉴,回顾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经验,将更有利于我们以实际行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强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作风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在抗日战争时期,以为首的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整顿党的作风。同志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整风文献,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党风、学风、文风不正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在建国前后,多次要求党的高级干部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决不做李自成,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并郑重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在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发时,又提起李自成的教训。说:是进京赶考,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一定要考个好成绩。目的在以借由李自成的失败,要求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记取历史教训,不能重蹈李自成覆辙。新中国成立后,以为首的党中央开始执政之后党的作风建设,在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军队、党派中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的运动(三反运动),以及在私营工商业者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五反运动),较好解决了党的作风建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全面的拨乱反正,开创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新局面。1979年11月中央作出《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要求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概括了党的历史上处理党内关系和整顿党风的经验,要求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以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四大把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论断鲜明地写进了总纲。2001年9月,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并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著名论断。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就向全党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号召。在中纪委第六次全委会议上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2012年12月4日,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的细致和坦率,还是“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和坚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八项规定”是一个庄严承诺,体现了从严要求、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成为端正党风政风、抵制不良之风、转变社会风气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同志在今年1月22日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确保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活力。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际行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决定党的生死存亡。当前,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背景和执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加强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紧迫,任务也更加艰巨、更加繁重。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狠抓作风建设,带头制定八项规定,并以实际行动为全党作出表率。

近年来,中共大连市委一直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通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取得较好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积累,有的干部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跟群众的感情和距离疏远了,衣食住行、说话办事讲究多了,讲排场、摆阔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有的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对形式主义、作派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甚至乐此不疲;有的做虚功甚至谎报经济发展数据。这些问题严重地伤害了老百姓对党的感情,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今年,中共大连市委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在改进思想作风、全面优化学风、改善领导作风、转变工作作风、端正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取得成效,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强调,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提升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党员干部要培养起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畏困难、直面挑战,敢闯敢干、开拓创新。二是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继续强化宗旨教育,进一步提高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思路、想办法。三是在全市形成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上报虚假的数据,不搞政绩和形象工程,不回避工作难题,要把真抓实干和开拓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善于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科学方法 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

课堂是静态的,有了学生的参与,才充满了无限生机,焕发出青春的气息。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把学生引领到多姿多彩的语文王国,回归语文教学本源,让语文课呈现生命的本色。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程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其实,“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只不过是落实“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即课堂流程和手段,但备课时教学目标和达标措施都必须考虑到。

《神奇的极光》一文在讲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这段文字牵扯到好多地理概念,尽管用了比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困难,谈到极光的成因时仍然不得要领。于是我要求学生根据本段文字给极光下定义,学生反复阅读,从文段中筛选压缩出“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几个关键信息,通过讨论,然后整合表述为:“极光是地球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后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从而导致的一种发光现象。”或表述为:“地球磁层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极区后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从而导致的一种发光现象叫极光。”这个概念将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都概括进去了。通过下定义,既让学生理解了极光形成的原理,又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压缩语段的能力。学生的参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因充满了生命而美丽。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

二、语文课程,突出人文素养

对于起始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不妨“举三反一”,让学生学以致用。打开现行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爱人、同情人、帮助人等人道主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负荆请罪的品行、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民情怀……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体验,在于心灵的成长。学生的生命世界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动态的时间流。课堂演绎的是学生成长的故事,即便是错误的,也有教学的价值,能折射出课堂的独特美。

三、语文课程,突出科学精神

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对于偏向理科的学生,借助科学术语,解题时不仅产生言简意赅的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下面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普通市民介绍基尼系数。(2011年贵阳市一摸试题第18小题)

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用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一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在指导学生答题时,抓住“用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等重要作息,并借助数学术语“趋近”或“趋向”,描述为:基尼系数是用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系数,它趋近(趋向)0,表明居民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它趋近(趋向)1,表明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平均。用“趋近”一词,既准确,又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又如,翻译《荀子・劝学》中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句时,“为”字的翻译颇费脑筋,如果借用化学术语“凝聚”,译文就顺畅多了。让学生以生命体验打开思维的想象空间,闪现个性化的理解。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构建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优秀作品;朗读兴趣;课例研究

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是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从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两者关系处理不好。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但是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以后,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的、具体的、实在的深层问题,就是两者怎么融合。

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显性目标为:一是发展积累与整合的能力。二是发展感受与鉴赏的能力。三是发展思考与领悟的能力。四是发展应用与拓展的能力。五是发展发现与创新的能力。六是隐性目标(终极目标)为:以人为本,使学生通过古代优秀人物的优秀作品的学习,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情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崇高的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根据要求和目标,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层面达成:

一、知识层面

什么叫文言文阅读,什么叫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就是这样的,她首先从文本里出来,把握这个狼的特征,然后这个狼的特征形成了,不是像架空的高处走,再回到文本中去,这样一个进去、出来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阅读教学的理念,体现在文言文里头,就是把言和文两者融合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效果非常理想。

首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读文章,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结构。教师不必逐字逐句串讲。针对学生疑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其次,每篇课文,教师要有重点地、少而精地教学字、词、句,课后,让学生自行梳理常用字、词及句式的意义、用法。第三,将文言词法、句法与具体的阅读实践结合起来,有意激活学生已经储备的现代汉语母语知识,让文言与现代汉语互动起来。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并运用词法和句法。第四,激发朗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当然,如果能读出古诗文腔调更好。

二、能力层面

这个层面需要通过阅读鉴赏实践活动实现。一是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二是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三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个性化的阅读、探究性阅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读《采薇》,要能看到戍边士卒步履蹒跚的背影;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要能听到畅谈理想、侃侃而论的声音。

三、情感层面

新课标理念最新的地方,在于突出强调对学生情感、思想文化的熏陶感染。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时,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要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的文化积累。

贯穿人文教育的主线。挖掘作品的文化宝藏,点拨学生体会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形成传统的文化底蕴,培养优秀的精神品格、健康美好的感情、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三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生命,古为今用。例如:学习《劝学》,鼓励学生思考:要想成为君子应该怎么做?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四、教研方面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建设“学习共同体”。围绕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理论的探索,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探究”“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探究”“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等,教师围绕这些课题,共同探讨,共同设计,形成很好的教研氛围。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建设“学习共同体”。以开设不同教材、不同模式研究课,提供生动的教学素材,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成对教学深入探究的氛围。其一:经典接触新型对话――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艺术研讨。教师以其厚实的专业素养、全新的教学理念、鲜明的教学个性、高超的教学水平开课,道出了自己对这问题的理解。在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张扬教学个性,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探讨在学生与经典作品的交流过程中,建立学生、老师、作品、作家间的新型对话模式:或是自主探究、鼓励发现;或是举三反一,碰撞思维;或是形象启发、倡导体悟;或是个性体验,呼唤多元。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受到师生广泛好评。其二:量体裁衣异彩纷呈―――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艺术研讨,在教学个性的前提下,量教材内容之体,量教师教法之体,量学生接受习惯之体。“异彩纷呈”是最大特点。说理散文引导学生进行层层剖析,小说赏析师生互动理解透辟深刻,文言阅读深究文意感受传统文化,诗歌欣赏教师以诗讲诗指导学生以诗解诗,科学小品教师以文比文指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文章,每种文体都在教师、学生的合力演绎下凸现出各自的特色。

文言文这个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言和文结合的过程,你学会读文言文了,你必须对言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在赏读,让学生会读的过程,文也在中间。文有文气,同时也可以看到是文章的内容,就是这两者就融合到位了。

参考文献:

[1]语文组.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K].语文组,2005.3.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6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即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相对于国家、地方教材而言的。国家、地方教材是由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制订的教材。校本教材是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制定和实施的教材。校本教材因其开发的自主性,要增强教材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构建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挥的动态教材体系。中职学校应针对本校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实际的需求,选择适合各专业特点的语文校本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一、目前统编中职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1.离今天生活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就现代文而言,许多文章他们难以理解。最为典型的是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如《阿Q正传》,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也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利。就古文而言,古文语言更为深奥难懂,学生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及句式甚为困难。这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结构不均衡,文言文偏多。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就第一、二册而言,每册书共二十四篇课文,但古文占了八篇,即占全册的三分之一。显然,古文在语文课程内容中所占的比重太大,以至于出现语文课程结构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性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极为不利。这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深度剖析生活、人生,学生难以领悟。就第二册而言,部分课文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如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这类文章思想性较强,都带有创作时代的特征,课文内容与当代社会生活有相当距离,难以引起共鸣。

二、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设想

(一)研究总体结构,设计宏观思路

贯彻“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能力为目的,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劳动者职业能力为目标,研究如何对受教育者作为公民进行基本的民族语文素养教育和作为就业者进行专门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普通公民应具备什么水准的语文基本素养,各行各业的就业者应具有什么样的语文专业能力。可以开发教材结构的新思路:在学生基本语文素养与行业专门语文能力两个层面上实施语文教育。将语文学习分为“基础语文”与“专业语文”,“基础语文”层次化,“专业语文”模块化,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确定各层级就业人员所需的语文基本知识与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相对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为其继续学习打下厚实基础。以“实际”“有用”为原则确定各行业就业人员的专业语文水平标准,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实用的专业语文训练,使其获得在今后职业生涯中更具适应性与实用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研究部门要在编写机制上创新,积极谋求与劳动及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将职业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与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工作结合,在编写队伍中引入语言学、语言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等各方面专家,开发研制出同时适用于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就业者职业汉语能力教育的教材。引入各行各业的专家,界定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相关专业语文能力素养,编写出综合化、模块化的专业语文教材,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灵活选用,一定会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就业人口的职业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强调实际有用,更新选文标准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中的课文是教材的主体,也是教与学的主要材料。精心选取适量的符合教学要求的好作品,是编好一套语文校本教材的基础。以往的语文教材选文标准强调典型性,即入选作品一定要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考验、历史检验的经典。因此多以名家名篇为主。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认为: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应当掌握的全部内容,而是教学活动的“范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通过关于某些话题的对话让学生体验和获得的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校本语文教材的选文还应强调“对象”的原则,即不仅“可供效仿”,而且“可供对话”。校本教材的选文应在保持典范性的同时,从学生的不同年龄、文化知识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和实际学习需要出发,选取更实际、有用、适当的作品入选。更新和改进选文标准,大胆舍弃那些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而又时代久远,与中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太大的经典作品。拓展选文范围,选择有时代感、亲和力和实用意义的不同题材、体裁和内容的作品和具有不同文化内涵、文化背景的中外作品入选。对反映时代风貌和科技发展成果的新人新作也可大胆选用。总之,在制定选文标准上也应打破学科体系的老套路,淡化所谓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原则,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把中职语文教材编成真正适于教与学,真正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得力工具。

(三)关注教改成果,尝试新的教学理念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重视突出职教特色,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它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要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校本教材的设计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减少“成果”型的有形答案的给予,增加对学生自己质疑设问的启迪,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激活原有知识储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对知识技能的运用这一学以致用的有效方法完成学习。在以训练为主线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这种学习方式将更实际、更适用。

2.拓宽校本教材内容,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与验证,也应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语文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课文是范本,是师生对话的“话题”,而非学习的全部内容。语言的学习应当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语言材料背景下进行。理科的学习是在学生弄懂基本原理后“举一反三”,应用原理解决类似问题,语文的学习恰恰相反,应当在学生接触了足够的语言材料后归纳提炼出语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是“举三反一”的。因此,给学生材料要充足、丰富,能启发学生探究。普高为学生编制阅读教材的做法可以借鉴,只是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教材要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职业,使其易于理解和接受。

3.推进校本教材的综合化、模块化建设。职业学校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更实际、更复杂、更具综合性,校本教材内容更要接近职业生活和社会实际。语文的学习仅仅考虑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当给各专业学生以相应的专业语文素质教育。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以人文社会为主要综合内容,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以相关专业为综合内容。以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理论知识、体现能力训练与形成的主体教材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基础;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为主要功能的辅助教材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四)控制内容总量,降低教材难度

中职文化课教学课时有限,目前的语文教材在内容总量上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感到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有困难。“控制内容总量,降低知识难度”并不是降低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整体水平,而是在校本教材的编排上控制容量,注重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职业生活必需的有关的内容,使课文成为学习的范例而非要掌握的内容,强调单元主旨,引导教师使用单元教学法等新教法。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以“必需”与“够用”为原则,摒弃那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的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知识,保留对中职生语文能力提高确实有用的内容。汉字方面:识字大于写字,在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字基础上,适当扩大识字量;词汇方面:强化用词练习,淡化背词义式的释词;阅读方面:增加阅读量,注意培养语感,减少文章分析;写作方面:提倡实用性写作,不过高要求创作性写作;口语交际方面:加强具有职业背景和导向的听说练习;文言文学习方面:减少古汉语知识的灌输,选用优秀、短小、生动、可读性强、易于背诵的作品。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7篇

你:代词。①称对方(一个人)。②泛指任何人。

我:代词。①称自己。有时也用来指称我们。②自己。

他:代词。①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②虚指。③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④另外的;其他的。

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进幼儿园之前,都能在口语中熟练地使用这三个代词。促使孩子掌握这三个代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显然是爸爸妈妈及孩子身边人天长日久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无数口语。倘若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孩子的父母就像语文老师讲课那般,张口闭口“称对方”“称自己”“代词”“人称代词”云云,幼儿八辈子也不明白什么是“你、我、他”,也不会开口说话!一个幼童习得口语,不是靠父辈讲解词句意思和语言法则,而是靠身边成人海量口语范例式的浸泡。同样,书面语言的习得,不是靠语文老师的讲解,而是靠大量书面语的浸泡。道理就这么简单,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就是“浸”,就是“泡”,就是“染”,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甚或“举百反一”。如果学生缺乏大量阅读的基础,再高明的语文教师也难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高明的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首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夯实阅读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践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现行的语文教学还是薄弱的。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基本按照理科“举一反三”的思路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按照“精读”的思路展开:一篇课文要讲两三个课时,一学期主要围绕一本语文书展开语文教学,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期望通过“一篇”“一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此以往,学生不但难以形成阅读的技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书面语汇的积淀,减缓了学生良好语感的习得。更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阅读的量不够,学生视野狭窄,思想贫乏,情感欠丰,思维难见“火花”,闪着的“火花”又少有合适的语汇储备来表达。一个人,活生生的,但就是缺乏“精、气、神”!近年来,虽然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建设得到了关注,然而,在夯实大量阅读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徒有认识,缺乏实招。“大量阅读”仍只是一种“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游击战,远没有在“课程”上聚焦。

因此,当前语文教学革新的关键,在于大大缩减精读课的数量,丰富学生阅读材料,扩展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大量阅读,不是追求眼前的“甚解”,而是从长远着眼,在广泛的涉猎中,通过大量语汇的过滤,把握汉语言语义的分布,体验汉语言表达的灵动,实现“其义自见”“无师自通”的效益和境界。这如同牧人,将牛羊引到有草的山坡,让其自己慢慢欣赏,慢慢咀嚼,待到时机成熟,再作细细反刍。如此大量阅读,既是语文工具性的彰显,同时也是人文性悄然的实施。学生读了安徒生、格林……童话世界就会拓展和丰富他们想象的天空;读了长篇小说,武松刚毅的个性、赤壁弥漫的硝烟、聊斋曲折的故事、杨子荣林海雪原上的驰骋、葛朗台的吝啬……又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体验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学生进入“古人”“前人”“他人”的生活和思想领空,却拥有属于自己的思索、感悟,拥有提高语文素养所必需的大量语言材料的积淀。而这,恰恰是语文老师的讲授代替不了的。

鉴于此,朝着“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方向,我提出了“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构想,“课外阅读”课内实施,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建立语文教学新的体系和秩序。大量阅读,就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语言作品来浸染学生,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氛围,读懂言外之意,读得身临其境,读得由此及彼,放飞心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大量阅读,就是用涉及天文地理等多领域的百科书籍,来武装学生,引领他们闯入科学的理性世界,开阔眼界,激发好奇,探索未知;大量阅读,就是在学生对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的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汇,丰富语感,认识文体,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大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与书卷的对话中,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如是,学生身处博大圆融的文化背景中,在语言海洋的浸泡中,焕发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其一,改造图书馆,打开书籍流动的“阀门”

图书馆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我首先从装备入手,将图书室的结构和功能重新定位,把图书室一分为三:藏书室、班级书柜、主题学习馆。

藏书室的书,一部分是教师用书,主要瞄准文化底蕴,拓展视野。另一部分是学生用书,主要是用来充实班级书柜的后备图书。

各班设置200~300册容量的班级书柜。班级书柜的图书一半由学校装备――以学生年龄、图书内容等为依据,将各类图书搭配起来,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数百册图书成为“营养套餐”,分配到班级书柜。另一半则由学生推荐交流――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推荐到班上,与同学交流、分享。班级书柜中的学校“配餐”部分,在班与班之间半学期交换一次。学生自己推荐部分每月更换一次。如果说藏书室是“仓库”和“中转站”,那么班级书柜则是“营业所”,每个教室都变成了阅览室。

学校的主题学习馆共有9间屋,占地400多平方米,其中电子阅览室1间,主题图书专柜8间。室内此间与彼间相隔以书柜为墙。一面墙就是一壁书柜,一壁书便是一个大主题。主题图书专柜的5000余种3万多册图书,被分成11个主题,如“名人足迹”“金色童年”“艺术殿堂”“烽火硝烟”“动物世界”“小说天地”等等。大主题下又分设多个二级、三级小主题。书柜上方有展板,展示学生在主题研究过程中搜集的主题图文。书柜之间配有阅览用的长桌和方凳,桌上有10多本字典、词典,每桌可围坐20名学生。我们把主题学习馆的使用编入课表,课时在地方课程和语文教学课时中安排。一、二年级每两周1次,每次1课时;三、四年级每周1次,每次为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1次,每次3课时。

学校在变革图书运转的基础上,还充分发动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书柜,并从图书选购、亲子阅读等方面引导家长去买好书,读好书,鼓励家长与孩子一道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二,革新语文教学,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书香课程”

图书运转方式的改变,打开了书籍在学校内流动的“阀门”。但要让书香真正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还必须在语文课程安排上做文章,使之更加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我们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识字教学。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识字不屑“分析”,而擅长以“图片格式”将汉字摄入大脑,加以辨别、记忆。在儿童的眼睛里,每个汉字都是由该字的笔画组成的“图画”,这幅“图画”边界是清晰的,内部构造又是模糊的。对于这既清晰又模糊的“图画”,儿童大略地看,不精确地认。随着看的次数的增加,逐步做到准确认读。我们按照“大量识字,多识少写,提前阅读”的思路,努力让低年段学生通过4个学期的学习,认识25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为提前大量阅读作铺垫。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比较看重“生活汉字”的作用。有一些汉字,对应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口语中频频出现,我们管它们叫“生活汉字”,比如“人、米、鸡、鸭、自、来、水、吃、饭、睡、觉、高、兴、害、羞”等等。对于这些汉字,学生已经通过日常生活理解了它们作为词素或词语的一些意义,所以,掌握它们的重点在于认识字形,将初步掌握的字音和已经理解的词义附着在字形上。“生活汉字”在识字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是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符号和意义之联系的启蒙,是学生认识更多汉字的桥梁。认识了一些“生活汉字”后,学生就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在书面语言环境中,“识字面”可以逐步延展。于是,我们在2500个常用汉字和1000个次常用汉字中提取了1000个左右的汉字作为 “生活汉字”,并将它们编成富有童趣的儿歌,让低年级学生在笑声中读读唱唱,认识“生活汉字”。

阅读教学。我们打破了“一篇课文教2~3课时”的常规做法,一课时教1~3篇课文。课堂上摒弃繁琐的分析,着力于有感情朗读、理解关键问题。这样,总体上以三分之一的时间教教材,腾出时间,在课内实施大量阅读,让学生读原本是课外书的文学名著,也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主题学习馆去阅读百科书籍,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的“阅读课”形式多样:好书推荐、古诗文赏析、趣识对联、走进“弟子规”、名著导读、读书交流会……以此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以氛围和舆论培养稚童的语文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韧劲,使其在大量阅读中获得关于阅读方法、能力、习惯及精神提升的历练,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飞跃。

为顺应这些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环节作了相应调整。备课,要求备学案,以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课文或一本课外书为一个备课单位,备一份学案。教材学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激发阅读兴趣、掌握生字、读熟课文、理解关键问题、因文训练相关阅读技能等。课外读物学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激发兴趣、丰富语汇、增长语感、习得方法、养成习惯、形成思想、陶冶情操。语文课堂上,主要有两项基本活动:学生阅读和师生讨论。学生阅读主要通过圈、画、点、注、批、问、探、记、读、说、背、写等行为完成;师生讨论,基本事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关键问题和写法、反思学习过程和交流学习方法。语文作业也坚决抛弃语文练习册,丰富作业形式,让习字、生活日记、课外阅读、佳词佳句积累(写、背、用)、读书笔记、小练笔、编小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进入到作业范围。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以下语文训练的重点:查工具书;会抓重点;善于联系;从事实材料看思路;把话变成画;边读边提出问题;圈点勾画,以笔助思;概括段意;列提纲理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能看出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朗读、复述、背诵;精读、略读、品读。这些训练重点的落实,不是拘泥于某一预设的规定顺序,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文本内容、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文而异,适时开展训练。

在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则致力于“大语文”基本流程、难点突破的研究。由于教学变革的幅度较大,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既有理论的,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我们及时抓住遇到的问题,将问题变成研究小课题,通过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几年,我们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在一二年级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如何确保每一名学生朗读过关,如何在谈话、日记中发现作文素材,等等。

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制约着“书香课程”的实现,教师培训是“书香建设”的难点。因此我们将教师培训聚焦于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充实上。在研读教育专著时,力求剖析理论观点,尤其是创新之说、学习操作上的步骤和要领。平日里读书,不仅要求读专业书籍,还要读点文史哲,通过文史浸润而改善心境,改善思维方式。老师们还搜集名师成长故事,力图从名师前进的足迹中品悟到教师成长的规律。文化底蕴的丰厚,除了读书,还要勤于笔耕,我们要求老师们能够针对自身实践,反躬自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将讲台经历转化成教育随笔、教学论文。这些工作坚持下来,教师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英国作家和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他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享受图书》中指出: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阅读学习者遇到的所有障碍都可以被克服。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本来就是学校的第一阅读环境,教师的书香气决定着班级的书香浓度。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8篇

“‘有备无患’的思想要取消”

后勤工作在“三反”运动后的一年中,取得了明显进步:志愿军的供应与救护医疗,基本上得到了保证,并获得了后勤工作的一些经验;海岛、边防部队的营房、供应、运输等工作有了改进;全军物资调拨完全统一,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的情况基本上得到纠正;个人贪污浪费的现象基本克服;等等。但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对于好的方面,黄克诚在会上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后勤工作在基本建设、仓库储存以及编造预算等方面存在的浪费现象,进行了痛切的批评和深刻的剖析,并且多次提到了对卫生部的批评。总后勤部党委扩大会议召开之前,在给总后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卫生部政治部主任白学光的一份报告的批示中,针对卫生工作中的浪费等问题,措辞严厉地批评卫生部是无政治、无领导的官僚衙门。黄克诚认为,其他一些部门存在的问题,同样是严重的,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别而已,后勤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还未成为过去。

基本建设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全面进入驻防备战状态,营房建设任务猛增。1951年,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营房建设的指示:“人民逐渐由作战地区转入驻戍兵要地带,不能久住民房。因此,在全军各兵要地带房舍、营棚、军用仓库及一切军事建筑甚属迫切,且数量甚大,工作极为繁重。”截至1953年,全军共完成4800多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但当时全军没有建立起统一归口的营房计划管理部门,工程建设主要通过财务预决算进行控制。由于缺乏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不少工程出现了偷工减料、质量低劣、返工延期等现象。黄克诚提出,基本建设因为计划太大,力量不够,浪费数目究竟有多少,尚无法估计:“表现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浪费究竟有多少,我们没有检查过。每年10万亿(旧币,1万元合1955年新币1元。下同)的建设,与后勤有关的有仓库、医院、工厂、营房以及国防工事、码头等,如果全面检查起来问题很大。”

仓库储存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各类军用物资的订购、生产和储存保管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周转制度,对新中国成立后物资筹措供应的特点规律没有很好地研究和把握,工作中的某些盲目性、随意性,导致了严重的积压浪费。黄克诚气愤地讲:“仓库里究竟有多少东西?谁也不知道,从总后到各大区都是如此。我估计,我们全部的库存物资总在6万亿以上,而损失的部分总在几千亿之数。白学光的报告反映浪费了几百亿,主席就批得那样严厉,我们浪费几千亿,主席要下命令把我们推出午门斩首,我们没有话可说……我们库存的很多东西并不是有计划的储备,很多是四九年、五年、五一年存的,至今仍未动用,一般的都可用3年到20年。老的不曾用,新的灌进去,年年如此。再过3年,问题更大。”

编造预算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开始实行统一管理,军队的经费开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之内,各部队的供应由原来的各大战略区财委负责,改为由总后勤部统一供应。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1950年国家财政收支概算,确定军费开支按每人全年4000斤小米(东北按高粱)计算,由总后勤部统一掌握使用。当时,每人4000斤小米的经费虽然与部队实际需要相差很大,但在全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已经占了国家概算的38.8%。

1951年,国家财政不仅承担了抗美援朝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确定了继续加强国防、稳定物价、全面恢复、重点建设的财政工作方针。1951年7月,政务院通过了《预算、计算暂行条例》,规定了政府机关、部队编造审核预算、决算的程序、范围和职权。对于军费开支原则规定:军队1952年度个人生活部分维持原来水平并略有提高,装备建设与作战费等按需要与国家财力的可能编造年度军费预算,不再受每人每年4000斤小米的限制。

1952年的军费预算,总后财务部因对总部各部门和各军兵种的建设情况、工作计划不甚了解,开始形成了一个数字庞大的初步概算(抗美援朝的作战费另列专项预算)。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主持召开了由总部各部门和各军兵种有关领导参加的两个专业会议,通过审核削减,最后定为49.4万亿元。认为这个数目过大,超过了当时国家财力的可能,先后组织进行九次削减,综合考虑国家财力、部队需要以及精简整编等各种因素,最后审定为32.1万亿元。

1952年,根据“三反”运动暴露出来的问题,总后财务部起草了包括国防费预算决算暂行规定、国防费领报划拨制度等7个方面的军事财政法规。军队预算工作总体上趋于规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预算过大的问题。

黄克诚严肃地指出:“造小预算的固然也有,但绝大多数是造大预算,有些竟超过实际需要五六倍,这种预算各部都有,积压浪费主要是从大预算来的。情况的严重是我们向上拼命要,向下就没有东西发了。‘多要少发’,这是后勤的老作风。下面很多问题未解决,我们要了很多钱,存起来,浪费掉。对这个问题,我原来还很麻痹,现在看到这样严重方感到头痛。华东要挖水井,造了一个90万的预算,我们批不准,但是我们却损坏几千个亿。我们并非无钱,有钱而不解决下面的问题是不应该的。

“工程兵司令部修国防工程造了4.3万亿的预算,我知道拿不出这么多钱,结果经彭副主席批回后缩减到1.68万亿。物资局经手订购的机器有电机万把台、机器4000台,国家一年才造1.2万台机器……难道这还不是大预算。有些同志就是天天出主意,不问条件怎样。财务部有十几个超过实际需要百余亿的大预算,生产部建工厂原来要4500亿,现在有2000亿也解决了……后勤各部所以造大预算,还有些‘有备无患’思想。要知道,现在不是在山沟里打土豪了,现在是5万万人民的国家,军队有需要国家可以支持,朝鲜的敌人要登陆时,政府一个月就动员了五六亿斤粮食就是例子。所以,我们‘有备无患’的思想要取消了。大的物资储备是国家的事,我们储些预备数,由总后和各大区掌握。为了减少浪费,今后的预算要确实,要多少就做多少预算,不然积压大量资金,对国家是很大的损失。”

“现在要补充一条,即对国家负责”

除了工作上的浪费问题外,黄克诚还重点指出了后勤工作在供应标准、供应实物的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医疗卫生工作在部队卫生工作以及医院、学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后勤干部在安心本职、相互团结、上下级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黄克诚认为,以上这些严重现象之所以发生,当然有客观原因:部队发展正处在过渡时期,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集中,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后勤任务繁重,工作庞杂,从领导到下面一般干部都缺乏经验;组织不健全,职责不清。但是,主要的原因还要在主观方面来寻找:

“我们在工作上、作风上、思想上存在有错误,综合起来说,这些错误就是。主席要我们反,具体地说也就是解决思想问题。我们一部分人还没有树立对部队、伤病员和对国家负责的观点。所谓对部队、对伤病员负责,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保证供应和人马健康;所谓对国家负责,就是要保证国家的资财不要在我们手里浪费掉。过去我们提后勤的任务只提一条,即对部队负责,现在要补充一条,即对国家负责。

“不从实际出发……我们办事情常常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订计划、造预算、提要求都脱离实际,很多事情无根据。汽车修配厂要造汽车就是从好大喜功出发的。我们卫生部办了七个军医大学、一个协和医学院、一个军事医学研究院,摊子很多,搞不好一个。

“不调查研究,不用头脑,不了解国情军情,也不了解下面情况,心中无数,又不听取下面的意见。总后勤部完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并不多,大部分同志是忙于事务,下命令、订计划、作指示,很好地想想问题的情形少得很。既然是这样不大接受下面的意见,凭主观处理问题,每天批文件、下命令、事务主义,那么处理下面的问题当然就没有把握,如批预算只能是盲目地批,标准制度我们无从审查,只好照办,很多错误是我们签了字的。

“政治工作薄弱,思想领导差,既不能有力地解决问题,也不能发现问题……后勤部门长期地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斗争不开展,不敢讲话,写匿名信。政治空气不高,对坏人坏事没有斗争,对好人没有表扬。各部都是单一的首长制,首长应对政治工作负责。现在不是这样。”

黄克诚提出,揭露这些情况是容易的,我们的任务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错误,对党、对中央,我要负责任。但是问题不在于追究责任,而是如何解决问题,至少是初步地解决问题。

树立对国家、对部队负责的观念,这是立场问题、观点问题。用“对国家、对部队负责”的思想来代替“多要少发”的思想。过去有些预备是对的,多存些东西,以防万一。现在有了国家了,供养400万军队不成问题,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多存东西的思想必须打破。

树立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反对主观主义。办任何一件事情之前要先问问:部队需不需要?自己的条件能不能办得到?国家有没有力量?做一件事要考虑很多方面才行。确定了要办就要很好地研究。处级以上的干部尤其要懂得从实际出发。反对信口开河,要精确计算。

改进作风。多下去检查工作,了解情况,接受群众意见,在全军后勤系统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把不从实际出发、不负责任的作风取消。

反对过多、过高、过急现象。根据国家条件、主观力量能办多少办多少,不要幻想。基本建设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反对轻易施工。要慎重地选择地区地点。不能像过去一样地建起来房子又发现没有水用,一定要勘察周到,水、电、地基以及使用、演习、打靶等场所都要考虑到。

黄克诚特别强调:“每个预算都要有80%的准确性。如果一个100亿的预算,多造一二十亿还可原谅,再多造就要受处分,不属于后勤部门的也要报告军委予以批评,对志愿军也不例外。

“必须讲清楚,我们反浪费的重点首先是总后勤(部),其次是各大区,再次是省军区,不要搞到下面去,因为大的浪费都是我们造成的。

“不是减少供应和卫生医疗,而是为了改进供应和卫生医疗。这两点必须明确,不要认为是节省战士们的黄烟钱。因此,我们的口号是:反对,克服浪费,改善供应(在卫生系统是改善卫生医疗)。”

“彻底地揭露批评,才能改进工作”

在总后党委扩大会议上,黄克诚开始作了报告,最后作了总结,两次讲话的基调主要都是揭露问题,而且是主要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提出意见。不仅如此,黄克诚还要求参加会议的各级后勤领导,从大局出发,从工作出发,围绕克服浪费、改善供应和医疗卫生工作,积极进行揭露和批评,开诚布公,直言不讳。

黄克诚专门提出:“会议的开法是由我先作报告,这个报告不是全面的,只选一些必要的材料加以分析,主要的要靠大家提出意见,提出办法。我来后勤有半年,没有下去,不了解全面情况,我所依靠的材料很不完全,数字可能不对,希望大家不要在数字上打圈子,要多讨论,多发表意见。这次是民主检查,同志们大胆讲,不要有顾虑,彻底地揭露批评,才能改进工作。批评我们后勤无政治,就是说我们没有思想斗争,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都是老同志,我相信同志们不会因此闹翻的。”

会议结束时,黄克诚对发表意见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讲评,肯定了一些好的方面,但对揭露问题的情况总体上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会议预期目的:“到会同志有些还不敢大胆揭露自己部门的严重情况,没有从思想深处作深刻的自我检讨。我相信大家对工作情况比我了解得多,但是没有揭露,即使揭露的也把原因推到客观上去……我怀疑没有揭露的材料还很多。这是什么问题?隐瞒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尺度来衡量,就是对国家、人民和部队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共产党员来说,这是不允许的。讲了,有无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标志之一。指示我们撕破脸皮来揭露,我们没有这样做。

“有些同志存在骄傲自满情绪,认为没有问题,自己的工作‘有政治有成绩’,似乎没有什么缺点,但实际情况不是如此。总后勤(部)问题严重,下面都好了吗?万事大吉了吗?各部的问题不严重吗?当然,各区可能有区别,但仅仅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我们不敢揭露,会变得腐败的,会变得更臭,臭下去,不得了。共产党员要有自我批评,资产阶级互相还有人骂,我们不批评就会自己腐败。

“对改进当前工作的问题仍不从实际出发。有些要求带有很大的主观主义,目前办不到……我们要求从实际出发,不是讲得天花乱坠,而是解决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再提高计划性、组织性等,逐步地达到要求。现在我们揭露不大胆,检讨不深入,存在自满情绪,要求很高,把这种情绪带回去会有危害,使工作受到损失,不能真正推动工作。我们要求把能办的办好了,再办第二件。”

黄克诚还说:“主席批评我们无政治、无领导,不认真管理业务。我的报告就是要求大家揭露,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揭露我们的严重情况,只有揭露了,才能知道自己有病,是什么病,医生才好开处方。不然自己骄傲自满,万事大吉。

“我满怀信心地要大家来揭露,这次会议却没有很好地揭露。你们回去一定要下面好好揭露,矛盾只有揭露,才能克服。”

在这次会议上,黄克诚表明了自己的鲜明态度,并敲响了警钟:

“为什么总是把浪费问题当作主要问题提出来呢?因为对国家关系太大,如把6万多亿的资金交给国家可以办很多大工厂。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家,关系到部队,也关系到我们后勤本身,如果不解决,再过3年,真该要推出午门斩首了。当然,这个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改善供应、改善医疗相结合,目标是把现在的浪费解决,防止今后发生大浪费。

“在思想上必须明确,这个问题在后勤部门来说是致命问题,对国家对人民来说是严重的罪行。大家考虑一下,国家胜利了,但基础很落后,我们要集中力量搞建设。同志们不一定把浪费个把亿当作回事,实际上1个亿可以办很多事情,1个亿等于1个相当大的地主。这些钱可以买2000担谷子。按农民缴公粮计算,每户5担,2000担等于400家的公粮,数目很不小。而算起来我们浪费的总数可能有万把个亿。‘刮’了农民的小米随便花了,难道不是犯罪?去年全国丰收,但今年无饭吃的人仍然有几千万。今年春季麦子1.4亿斤歉收,4月中旬几天大雪大风,前天又是寒潮,这都将影响收成。人民情况如此严重,我们把‘刮’来的钱随便花掉,对国家对人民是极严重的罪行……我们虽然来自民间,但忘记了人民的疾苦,脱离群众的作风正在滋长,这是忘本思想,这是个大的危险。

“所以在思想上,必须教育大家懂得这些,现在大家都麻痹了,高到几百个亿不在乎。要回忆一下历史,不要忘本,对个人生活要向后看,只向前看则会幻想太多。过去那样困难,还做了许多工作,今天条件好了,工作反而不如过去做得好,为什么呢?主要是精神上、作风上、思想上起了变化,不如过去认真负责了。这个情况不改变,我们会犯更大的罪。”

“做后勤工作就要准备挨骂”

总后党委扩大会议结束后,黄克诚向并中央作了专题报告。中央军委于7月15日向全发了专题报告并指出:“报告已经中央批准,兹发给你们,作为目前全军后勤工作的指示文件,请予以讨论并督促后勤各部门贯彻执行。”从此,“为国家负责,为军队负责”的思想,成为后勤工作的指导思想。

1953年,根据志愿军的归国部署,有计划地以独立团或师为单位修建营房。开始,军委只提要求,主要由各工区自己建设。黄克诚检查了建设情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和军费情况,提出了新的建房计划和要求。主要是建设规模控制在20万平方米,总造价800亿元,房子的结构确定为砖柱土坯夹心,以砖为皮,标准要求是能遮风、避雨、御寒。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这样因陋就简。

1953年7月11日,在黄克诚关于国防工事建设计划的报告中批示:“赞成你的缩减计划,这是很有必要的,望照此部署。”黄克诚在报告中提出,鉴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财力、物力、技术领导均缺乏,领导干部和施工部队又无近代筑城经验,如建筑起来不合实用则损失甚重,五年完成原计划确有很大困难。因此,拟采取稳步修建的方针,即前三年少修,求得锻炼干部取得经验,逐年加多。

1953年5月30日,总后勤部发出《关于军事系统银行存款调度使用的指示》。《指示》提出,由于目前军事系统在银行的存款数字相当惊人,严重地积压了国家的资金。因此决定自即日起对各大军区和军委各部门暂停拨款,并责成各级财务部门将自己范围内的银行存款统一调度使用。总后勤部财务部又于7月初召开了货币管理工作会议,规定了各大军区、军委各部门的存款限额。各大军区也向下规定了各级存款限额。全军银行存款数量逐渐下降,至9月趋于正常,扭转了积压国家资金的现象。

1954年初,黄克诚和总后勤部副部长周纯全、张令彬向上报了处理军需工厂剩余生产力的意见。他们汇报了军需工厂生产力过剩的情况,分析了过剩的原因,建议把一部分生产力转向为社会服务,每年均储备少量的产品。批示:“将军需工厂精简到适合国防需要和保留一定比例储备的生产力的程度,其过剩者应移交给政府有关部门经营管理。”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总后勤部根据“军民两利、平战结合”的原则,将那些交地方更能发挥作用的工厂,移交政府企业部门经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为国家负责,为军队负责”的思想,正确反映了国家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正确反映了后勤工作的性质、任务,正确反映了经费物资宏观掌控和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解决了全军后勤工作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抓住了当时治理浪费问题的关键环节,而且对全军后勤工作发挥了长期而重要的全面指导作用,从而实现了后勤工作新的历史性转变。

三反剖析材料范文第9篇

一、正确理解归纳与演绎的内涵是讨论的前提

卓立子老师在文中说“正确理解演绎和归纳的内涵是这个问题的基本常识”,确如所言,我们讨论“语文教学重演绎还是重归纳”的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归纳”与“演绎”的内涵,以及语文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的本质,否则问题的讨论就会失去共有平台,滑向无效争辩。好在能达成共识的是:归纳和演绎,其本质是两种逻辑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先摆事实,后求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它有两种功能,一是概括一般情况,二是推测将来结果。优点是体现事物共性,寻求根本规律。局限是不完全归纳,则无法穷尽同类事物的全部属性。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先假说,后求证,其推理形式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三段论”,这是从一般共性到特性,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其优点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特殊现象,使得原有知识得以深化。局限是其本身只揭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能进一步揭示共性和个性的对立。

所以,孤立的演绎与孤立的归纳都不能正确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逻辑史上曾形成过“归纳派”和“演绎派”两大派别。两派各执一端,各自夸大彼此间的矛盾和对立,忽视了联系和统一,结果是给逻辑学发展造成了极大伤害。①

其实,在思维实际中,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其联系表现在:第一,归纳推理为演绎推理提供前提。演绎推理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这就要依赖归纳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第二,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还要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因此,归纳和演绎作为两种逻辑推理方法,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厚此薄彼。

二、三个课例及其修改方案的背后

基于以上的共识,我们再来评析赵、卓两位老师所谓的“演绎”型和“归纳”型语文教学(姑且如此称谓)课例及其观点,看看语文教学与“演绎”“归纳”之间能否构成联系,若能,我们又当如何认识这种关系。

先来看看《赵文》中列举的三个课例及相应修改方案,现简述以下:②

课例①:教师列出《荷塘月色》主旨的不同理解,然后让“学生列举课文某一片段印证上述某一说”。

修改方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及相关资料,然后自由探究发表看法,然后教师再列举出历来关乎本文主旨的不同理解,与众多思想发生碰撞。

课例②:教师展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理论,利用理论演示白居易《长恨歌》,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同类作品赏析训练。

修改方案:先让学生赏析同类作品,借以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理论,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同类作品赏析训练。

课例③:告诉学生横向议论知识,教师再解说例文,然后进行话题训练。

修改方案:先让学生阅读例文,进而掌握横向议论知识,最后进行话题训练。

赵老师认为,三个课例虽然“内容不同,形式各异”,“但都运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从规律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窃以为,问题就出在这里。

如果依赵老师理解,其所举课例就是“演绎法”教学。那么,比照“演绎逻辑”的内涵,其课例内涵就理应与“演绎逻辑”内涵相符合。按前文所述,“演绎逻辑”一般都是先假说,后求证,其推理形式为逻辑学“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注意,若逻辑推理的前提假说是真命题,其后之求证过程才会是形成真命题结论的过程。而纵观《赵文》三个课例,无一有如“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过程。换以课例①具体言之,教师先给出《荷塘月色》主旨的不同理解,然后让学生“列举课文某一片段印证上述某一说”。这种“观点+例证”的做法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从规律到特殊”,或者说这种简单做法就可称为“演绎型语文教学”,笔者实不敢苟同!

再来看三个相应的修改方案,是否有如赵老师所言都是“归纳法的设计”?

课例①的修改方案很简单,即把教学顺序倒转,先让学生探究并发表看法,后再展示“人们历来的不同理解”。如前文所述,“归纳逻辑”是先摆个别事实,后求事物一般普遍结论的逻辑推理。而修改方案中让学生探究发表各自观点,最后是否能达成共识、形成结论,恐怕仅此一点就值得怀疑!若赵老师认为不必达成共识,而是与“众多思想发生碰撞”,这岂不正应了卓老师“商榷文章”所言:“《荷塘月色》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至今还争论不休,按赵老师的做法,最后还得展示,不知道这样的课堂效果到底高还是低?”③

课例②和③的修改方案有相似之处:恕笔者将其简化,原课例:A(定论)——B(演示定论)——C(学生演练)。修改方案:A(演示定论)——B(定论)——C(学生演练)。两相比较,我们发现,原课例与修改方案之间差异只在于A步骤和B步骤间顺序调换,如上所言,步骤简单调换并非意味着“归纳”与“演绎”间的相互转化;而《赵文》主张“慎用演绎逻辑”,但令人费解的是,按赵老师的理解,此处修改方案中的第三步C(学生演练),却恰恰是用到了“演绎”方式。

其实,透视《赵文》所举课例及修改方案的背后,我们发现二者并非是“演绎”与“归纳”两种逻辑方式(教学策略)的矛盾,而是当下语文教学界“收”与“放”两种课型的矛盾。“收”与“放”,是一种通俗说法,其实就是语文课堂的两种常用教学策略,笔者姑且将其称为 “聚合型课堂”(收)与 “发散型课堂”(放)。

以“收”为主的“聚合型课堂”,其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目标落实,知识传授,具体表现为信息密集,环节完整,教学任务以教师预设目标的实现为准。这种课型因教师主导充分,课堂严谨整饬,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及知识的系统掌握,缺点是易束缚学生思维和创造力。

以“放”为主的“发散型课堂”,其特点以学生研讨为主,教师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自学条件,具体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求知主动,互动性强。这种课型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个性潜能及创造精神能得以发挥,课堂灵动活泼,但若处理不好,也会流于随意,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明眼人一看即知,这两种课型,犹如“归纳”与“演绎”,寸长尺短,无所谓优劣,关键在于教师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具体学情)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教学内容)。一句话,课型无好坏,关键在于人。

但话说回来,无论“聚合型课堂”,还是“发散型课堂”,其中都能找到类似于“归纳”“演绎”这两种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或者说,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可借鉴“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方式,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无论是“聚合型课堂”(收)还是“发散型课堂”(放),从逻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借鉴“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带有“归纳”与“演绎”特点的教学策略。据笔者观察,当下中语界尚未形成对此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所以,笔者姑且将其称为“归纳型教学”和“演绎型教学”(区别于《赵文》“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我们就以现实中一则《〈论语〉选读·中庸之道》的教学案例为例,看看“归纳”与“演绎”在其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论语〉选读》是目前浙江省使用的语文版高中选修教材。该教材相对于内容驳杂的《论语》原著而言,重选主题,重新编排。尽管如此,但每一章节材料依旧没有内在逻辑关联,这让一线教师明显感觉此类教学难于一般的文学文本教学。

但有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出“点——线——面——心”式的《论语》教学课型,效果不错。④

所谓“点——线——面——心”即四个教学环节:“点的剖析,线的延伸,面的总结,心的回应。”具体而言:①先从学生疑惑的、感兴趣的全息性的文本事例切入,引导学生探讨;②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更多的、丰富的文本事例的研习中进一步感受其特点;③接下来再将文本事例举三反一,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领会其主题内涵;④最后学生在联系现实和切己体察中生成自己的认识。

具体以《〈论语〉选读·中庸之道》教学为例。教师先从学生预习中寻找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备“学情”),发现学生普遍对“乡人皆好之”一节有疑问:“乡人皆好之”的境界为何还不如“善者善之,恶者恶之”?教师即从此切入,按上述步骤设置问题:

①“点的剖析”: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善恶皆有的一乡人都喜欢自己?

②“线的延伸”:你还能从其它语录中感受到孔子这一原则立场么?

③“面的总结”:你觉得中庸之道有哪些特征?

④“心的回应”:结合自己生活,说说你怎么在现实中如何践行中庸之道。

……

整堂课就师生地位及相互作用而言,教师从学生疑惑处入手,让学生从节选文本中发现研讨,自己归纳出“中庸之道”的特征,从而形成对“中庸之道”的最终理解,最后再让学生结合实践畅谈现实中如何践行“中庸之道”。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为学生研讨创设问题,整个课堂教师放手,始终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或许这就可称其为“发散型课堂”。

但是,这种所谓“发散型课堂”是否就是“归纳型教学”呢?我们依据“归纳”和“演绎”推理公式来分析这堂课的教学:

归纳推理公式:

S1是P,

S1是S类的代表性个体,

所以,所有S具有属性P。

演绎推理公式:

大前提:有P理论在某一范围内是正确的。

小前提:假定事物S行为受P理论支配。

论:则S行为规律为P。

第①环节(点的剖析):师生从疑惑处“乡人皆好之”切入,通过“感化式”和“讨好式”两种正反“好之”来体验“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和“平易性”特征。

第②环节(线的延伸):教师要求学生再对文中能体现上述原则立场的类似事例加以分析,从而体会文中孔子在评价“狂与狷、过与不及、适与莫”等方面的原则立场。

第③环节(面的总结):通过上述活动,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庸之道”的特征。

上述三个环节教学下来,学生脑中进行了这样一个“归纳推理”过程:

环节①:“乡人皆好之”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环节②:“乡人皆好之”是与之类似的“狂与狷”等事例中最具代表性的。

环节③:所以,文中类似事例都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而课堂最后的环节④与环节③则进行了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大前提:“原则性、平易性”属于“中庸之道”。

小前提:学生生活事例具有“原则性、平易性”特征。

环节④:所以,学生是在践行“中庸之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现实中的“归纳型教学”与“演绎型教学”是相对而言,没有好坏之分的。许多老师认为“演绎”的主体是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为本,注重结果,属于灌输式教育观念的产物;而“归纳”的主体是学生,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体现过程,属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产物。其实,这是一种静态考察,片面理解,是经不起推敲的。

譬如上述《赵文》的三个课例及卓立子老师商榷文章,都极力推崇各自认可的“归纳”和“演绎”的优点,但“归纳”和“演绎”的各自优点,却并不能构成对方的各自缺点,因为二者使用的对象不一,情况不同。

第二,现实中的“归纳型教学”与“演绎型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其道理有如“归纳”与“演绎”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推理是辩证统一的,即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同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归纳型教学”和“演绎型教学”,二者也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渗透的。

其实,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从整堂课或整篇课文阅读教学来看,其采用的是“归纳型教学”,但在总体归纳中又有局部的演绎。同理,有时总的是“演绎型教学”,但其局部却又有归纳。譬如上述《赵文》中的第②③课例都有“归纳”和“演绎”并存的影子,而我们之所以分别将其称为“归纳型教学”或“演绎型教学”,主要也是看其总体侧重,同时也是便于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教学策略往往是相互融合,交叉进行,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

注释:

①王海传主编:《普通逻辑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2版。

②赵克明:《语文教学重演绎还是重归纳?》,《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

③卓立子:《语文教学是重演绎还是重归纳?——这确实是个问题》,中华语文网。

④王立军:《〈论语选读〉最好这样教》,《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

上一篇:协警剖析材料范文 下一篇:辅警剖析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