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范文

时间:2023-03-07 10:56:38

启迪智慧

启迪智慧范文第1篇

《启迪与智慧》(CN:22-1391/G0)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启迪与智慧》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个前进的“榜样”;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使孩子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通过“情感”故事,使孩子懂得亲情、友情的珍贵;通过生动活泼的“奇闻”、“童趣”故事,使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孩子求知探索的兴趣;还通过“成长”的经历、“思维”的启迪,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成功……

启迪智慧范文第2篇

《启迪与智慧》杂志、是中国青少年学习科学、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秀公民的一个高端教育类杂志。它主要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展开深入报导和探讨,力图为青年读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种全面、积极、有深度的方向,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人。

《启迪与智慧》杂志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团队和知名作者,水准之高有目共睹。杂志的各项内容都是由专业资深编辑根据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策划、制作,并融入本土文化语境。尤其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启发性,用它高深的学术素养,具有创新精神,有关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各类文章,专题及信息资料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独特的知识和思维创新平台,成为了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读物。

该杂志所关注和报道的主要方向为青年教育,杂志从中小学教育、思维教育、生涯教育、学科教育、技能教育、互联网教育等角度入手,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教育行业及学生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精深的思想启发。杂志报道的内容涵盖许多方面,如教育理论研究、国内外经典教育案例分析、落地实践心得分享、名师大师的专题讲座和特约撰稿等。除此之外,杂志还融入了绘画、书法、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提高青少年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水平。

总之,《启迪与智慧》杂志一直坚持以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经验及经典教育作品的介绍的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当下教育界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它是一份记录着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丰富青少年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杂志,是体现阅读价值与文化传承的一份优秀读物,它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成为明日的栋梁之材的杂志。

启迪智慧范文第3篇

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概念

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首先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

那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呢?要正确理解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或者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找出不同概念之间可能产生的混淆。例如,在讲解同类项的概念时,我先写出一个多项式:

4xy2+3x2-2xy-5xy2+7+4x2-10-x2-6x2y,其中第一项4xy2和第四项-5xy2用红线标出,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划红线的项,试找出这两项区别于其他项的共同特征。

学生:在划红线的项中,所含的字母相同,都是x,y(这是学生最先发现的特征)。

师:但是,第三项-2xy中所含的字母也是x,y。

生:划红线的项的次数相同,是三次的。

师:最后一项-6x2y也是三次项。

生:划红线的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

这时,对同类项概念的两个本质特征的概括已经水到渠成了。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能巧设问题,善于启发,必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让学生在设问中进一步理解数学原理和规律

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数学原理和规律,有时候教师有意提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教学中,就要使学生弄清为什么要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不等式。

师:请解不等式3x-2>7。

生:两边同加上2,得3x>9,x>3

师:为什么两边能同时加上2?

生: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师:如果不等式左边加上2,右边减去1,可得3x>6。不等号的方向也没有改变,解得x>2。这种解法正确吗?

这个设问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说第二种解法不对,又说不上理由。

师:从3x-2>7能推出3x>9,反过来,从3x>9能推出3x-2>7吗?

生:能,只要两边同减去2。

师:从3x-2>7也能推出3x>6,反过来,从3x>6能推出3x-2>7吗?

生:不能。

师:从3x>6不能逆推出3x-2>7,这说明什么?

生:3x>6的解不都是3x-2>7的解。

学生明白了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才能够保证步步可逆,步步同解。

三、让学生在观察、猜想中探索问题结论

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特殊发现一般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途径之一。

例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我先让学生去解一元二次方程,再让学生观察方程中两根之和与两根乘积与各项系数有何关系,让学生去猜想和发现。

师:请解方程5x2+6x-8=0。

师:试猜想两根之和与方程中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有何关系,以及两根乘积与方程中的常数项、二次项系数有何关系。

生: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

师: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都有这种关系吗?为什么?

四、让学生在创设悬念之中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导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探究同一个锐角A的正弦与余弦关系式时,我先在黑板上随意写出几个式子:①sin230°+cos230°=;②sin245°+cos245°=;③sin275°+cos275°=;④sin225°+cos225°=;⑤sin215°+cos215°=。

师:请写出以上式子①②的答案。

生:根据特殊值可得出式子①、②的值等于1。

师:式子③④⑤的值你可求吗?

生:可通过计算器分别求出它们的值。

师:这种方法只能求近似值,你能通过别的方法求出它们的准确值吗?这几个式子的值是否都等于1?

讲至此,教师先肯定式子③④⑤的值都等于1。然后,再把问题抛给学生:为什么它们的值都等于1?此时,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证明sin2A+cos2A=1。

五、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激发求知欲

学习动机是激发、推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动力。当学生了解到某些知识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时,便能唤起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获得知识的愿望。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如能适当穿插一些有关数学的实际问题,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探究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可先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l的同旁(如下图),一汽车从A出发到B,途中需要到河边加水,汽车在哪一点加水,可使行驶的路程最短?在图上画出该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与“直接端出课题”的方法做比较,更能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课堂上巧妙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热情。课堂上一环扣一环,处处设疑,步步紧逼,学生情绪振奋,兴趣盎然,开启学生智慧,课已尽而意无穷。

启迪智慧范文第4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读书越多,学生的思考越清晰,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民族,而犹太人的智商也是世界第一的,这让我们不能不把读书和智慧两者联系到一起。长期的工作实践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爱读书的孩子不但表达困难,而且理解能力往往低下,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前途是不容乐观的。

因此,我在反复做试题和热爱读书两者中选择了后者作为开启学生智慧,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虽然我深知这是一条漫长的发展之路。

一、早早读书

好习惯早养成,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当然也是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对于我这个班主任来说,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引导他们读书便成为我首要任务。

拼音还没学会呢,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我不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讲故事。

学会拼读了,孩子们开始看拼音读物。当然,识字量大的同学,可以骄傲地去看不注音的版本。

就这样,一点点的,我班的孩子们都能读书了。

二、循序渐进

读书也要依据孩子年龄特点,根据书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

我班的读书从孩子们喜欢的歌谣、童话开始。之后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为历史故事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慢慢地,我们还读整本书,如《小猪唏哩呼噜》《夏洛的网》《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

进入三年级,我们读《十万个为什么》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成语千句文》了解中国历史,丰富学生的积累,为各学科学习打下基础;我们读《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孙漂流记》《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教学生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战胜困难,用榜样激励,实现自我教育。

现在四年级了,我们不但坚持阅读、积累《中华成语千句文》,而且由面到点,放大优秀的人物形象,开始读名人故事,名人传记。我们还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隋唐演义》……

三、尊重个性

学生们接受的早期教育不同,个性有差异,阅读水平有高低,阅读兴趣更会不同。只要孩子们乐于读书,我不会限制他们选择什么书来读。只是引导他们:书籍是精神食粮,图画书是香喷喷的蛋糕;儿歌、古诗是甜蜜的牛奶;故事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我们读书也要注意营养均衡。老师推荐的书你可以当作正餐,你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当作水果,吸引你的漫画可以看作零食,你可以几本书轮换来读。这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四、形成习惯

每天读15分钟的书;每周去一次图书馆;每月去一次书店;每年订一份刊物,这是我和我的学生一直以来坚持的。

为了让它们形成习惯,我从一年级至今,每天都布置读书任务,第二天要有交流和检查。

每逢周六,我和家长、孩子相约在同一时间去图书馆,感受那种读书的氛围。班级的图书角一入学就建立了,我带头为班级捐献了四十多本书,很快班级的图书就丰富起来了。这是一个开放的图书角,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

最近,我们正在读《三国演义》,恰巧学校为我们安装了电子设备,于是我们每天看一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每次看后我们都有短暂的交流,有些孩子还把书和电视剧进行比较、补充阅读,让我窃喜。

五、启迪智慧

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过有时候也可以利用阅读进行强化教育。

低年级时,和孩子们讲道理他们根本听不懂,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背儿歌。比如:吃饭爱说话,我就让他们背诵儿歌《好孩子》;犯错误还嘻嘻笑,我给他们讲故事《小猴子脸红了》……

现在,在做班级管理时,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请安静下来,因为我深知,“定”能生智慧。当有的学生浮躁,做事不能专注,甚至影响他人时,我最常用的办法还是引导他们看书,使他们安静下来。

那一次,有个男孩和同学打起来,一问,原来是玩抓人时男孩手臂被抓疼了,所以他很生气。我问:“你认为怎样抓人呢?”他回答说,抓一点,不能大手抓。“你认为那样能抓得住吗?”我又笑着问。他默不作声。我递给他一本《爱的教育》,心平气和地说:“回座位看看吧,学学如何与同学相处。”没想到的是,他不但再没和同学打架,还更加喜欢看书了,真是意外的收获。

现在,无论是早自习还是课间,走进我班,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在看书。看着孩子们有空就拿出书来读的专注神情,听着各位老师发出的赞叹:“你班孩子真好”,感受着一节节公开课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我知道我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收获了。

在我的课堂上,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学科,我很少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每个问题都要他们自己探索出答案,他们或站,或坐,自由发表意见。他们的肢体是自由的,他们的思维是灵动的,他们永远有自己的主见,几乎没有人会被难题压倒,即使他们曾经为此流过眼泪。他们真的越来越聪明了。

那一天,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令人欣喜:全班45人,100%认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42人说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读书,其中还有人注明:特别喜欢、非常喜欢、爱读书……有37人能做到每天自觉读书;23位同学说全家人都喜欢上了读书……

启迪智慧范文第5篇

看似简单的一个转变,实践起来是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托于教法才能得以实现,其间对两者尺度的拿捏并非易事。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犹如“台阶”,教师的职责在于搭建平台,在每一个台阶上学生做什么,是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为内容服务,课堂不单纯是老师表演的场所。在一次市级赛课中这样一个案例:

老师激情洋溢的说了这样一段导入语“在蔚蔚宇宙间……”此时一点课件――应该出现的图片没有出现,于是老师对课件进行了修复,接着又如电影回放一样“在蔚蔚宇宙间……”或许是想让课堂有整体性,可是此时的学生成了教师的“道具”。课堂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

反思自己的教学,由于教师经验体系中开始比较多的积累了对学生的感受,所以在设计教案时经常会冒出学生的身影。想想这些内容学生会怎样学?学得会吗?要不要做调整?这仅仅是在“用教材教”。

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到“学的活动”

听一个校长这样说过:“现在的教育说白了就是服务行业,你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一直觉得这一点对于班主任很有道理,可是作为数学老师总也找不到感觉。

在全国名教课堂中,看到其中一位上课教师上《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让学生自编自导了一个情景剧说明三者的特点和关系。另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用一首古诗《梅花》导入。细细看来这不是巧合,是老师贴近学生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想想自己的课堂,要是自己说到哪里学生没有听懂的话,便会觉得学生对知识不熟悉,说不定还会好好的教育一番!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往往老师总是会赶进度,老师要真正的诠释了“慢”课堂的节拍。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老师会说:“同学们你们慢慢想,我有足够的时间。”老师啊慢下来,慢慢的品味,慢慢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用自己的情商引领学生学好数学

“好的老师都有点痴――这是常人所不能有的专注,激情,甚至做作!”

如一位数学教师曾记得师范毕业时,讲教材教法的一位老教授为他们上的一堂示范课,开场白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铃响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走上讲台,一片齐刷刷的声音问道:“老师好――”这位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错了。”就在大家惊愕之际,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说说,该怎么问候呀?”同学们立刻恍然大悟,齐声道:“师爷好――”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可见,教学幽默乃和谐师生关系的剂。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之间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怎不能彻头彻尾的爱上数学。

“如果课堂如电影般美丽,老师如演员般魅力,那么数学必将如花般绽放。”

教室如舞台,老师如演员,不在乎下面有多少听课的老师,而在于你和你的学生旁若无人的演绎课堂的魅力!听特级教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总会让我有一种错觉,这是在上课吗?自由的走动,生活化的语言,师生默契的配合!特级教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首先在于个人魅力!那是来自于文化积淀,表现力的美!

那一节课让我热泪盈眶。

那是一节让我热泪盈眶的课,那是一节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不愿教师结束的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一时的语塞是由于有太多的感慨:被老师的梦想感动,被教师强大的个人魅力吸引,被整节课的睿智所折服!“2013我有一个梦想,每节课成为孩子们的视觉盛宴,每节课让孩子们忘记时间的存在……”这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老师对教法精准的把握,是老师教学机智散发强大磁场的爆炸点,那一刻全场沸腾!

妙语连珠睿智的课堂让学生有所得。

启迪智慧范文第6篇

理想的课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知识的引导者、彼此的沟通者、兴趣的激发者和情感的唤醒者,对学生要持一种尊重、理解、关怀的态度,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样他们就能无所不谈,就能尽量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一切要围绕学生实际展开,这样才有可能创设出一种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我教七年级语文《伟人细胞》时,要求学生第一遍自读,感悟探究:贾里的伟人细胞表现在哪里?第二遍自读,感悟探究:为什么贾里实现伟人的三次计划都失败了?第三遍自读,感悟探究: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每一遍自读,我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就让学生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能提出了一些问题。这样的指导,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步消除有些学生的服从感、失落感和自卑感。

二、变知识的传授为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喜悦。这里的活动不仅仅指学习的认知以及训练活动,我认为还可以涵盖游戏、表演、展示、情境设置等等多种多样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的一切活动,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我们大可把它引入课堂。如果有这样的可能,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化的行动或者称之为活动展示,这样不仅有利于打破原有僵化的教学模式,而且符合行动研究的理论,更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故事性比较强,所以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按照每一个故事情节相应地编排一个画面。如游行大典场面,试新装场面,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并不是一味给学生讲解,让其机械地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这一情节时,我改变了以往让学生朗读、思考、解答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身的表演来领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争先恐后要到台上表演,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我准备了一些小道具、王冠、胡子等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上台表演时将皇帝夸张的动作,恐惧的心理、心口不一的言行,表现了淋漓尽致;而老大臣手持拐杖,眼戴花镜,苍老的声音,展现了其虚伪的本质;而演骗子的同学则以其诙谐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笑过之余,也增进了同学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表演结束后我又适时点拔,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人物的形象特点,这比单纯由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几倍。

三、悉心指导问题的解决策略,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用激励的态势让学生保持一种主观能动的激情,其次要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解决要靠方法,学生学习课本上的问题往往是封闭的,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能找到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但是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具有开放性的,并不都会提供必须的信息,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此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教材中提供的范文不是学习的“法典”,而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我在教学完了《乡愁》一诗之后,引导学生再学习席慕容的《乡愁》,将学法有效的迁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探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乡愁”主题,使得知识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知识得到了整合,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也就转变成了发展性学力。

所以要通过对新知的引入、教学环节转折延伸处进行有效的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把各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作为各学科教学的灵魂,通过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问鼓励创新,达到建构以学生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为核心的自主学习的模式,或许这应该是我们研究的核心,毕竟我们是在寻找一种理想与现实能够结合的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立足点应该不会错,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点,只要学会了学习,我们想发展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启迪智慧范文第7篇

■ 学生个人德育综合素质评价

建立学生个人德育积分制。各班级针对本班级学生特色,制定班级班规和德育积分制度,学生获得综合评比流动红旗、卫生评比流动红旗,各种“纪律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奖励,都在加分之列,反之,有违纪现象则减分。

建立班级管理日志,包括课堂纪律情况、课间纪律管理、班级卫生管理等方面,主要负责的是班委会,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表扬或批评,每月进行总结,纳入学生个人考核积分。

每个月进行个人德育积分的考核,由班委根据各班的班级日志统计情况,以及任课教师的课堂记录,进行个人德育积分的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及时向家长发放家校直通车的联系卡,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作汇报。

每学期进行2-3次的各种“星”的评比,包括“文明礼仪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纪律标兵”、“进步之星”等,年级定期召开表彰会,并且给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家长颁发“全星奖”。

采取学分制来评定德育积分,并且根据家长给学生的评价、教师给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在期末进行德育积分的等级评定。

■ 学生个人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每个班级在学校范围内有各自的爱校劳动承包责任区;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承包的公共设施,可以是自己家居住的小区范围内的,也可以是学校范围内的。班委会进行个人承包设施的数据统计,年级组把学生承包设施情况进行展示。

每学期学生至少参加1-2次社区活动,可以利用假期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活动后,由社区为学生开具参加志愿服务的证明信;年级组利用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空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由任课教师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每个学生至少完成1-2项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并有课题记录或者学习作业。

参与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或学校体育艺术节活动,并且记录学分。

学校在科技节期间向学生介绍科技环保知识,开设水火箭、数独、单片机等兴趣小组,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环保知识,增强环保和科技制作的技能,学生边学习边制作,并上交一件作品,记录学分。

■ 家校直通车联系卡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统计以及学习进步情况,给学生发联系卡,及时与家长沟通。

班委会根据学生个人德育积分情况,以及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互评情况,由班主任向家长发联系卡,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

启迪智慧范文第8篇

一、构建“润泽”的数学课堂

“润泽的数学课堂”是相对那些缺少人情味的硬梆梆、干巴巴的关系而构成的课堂(如那些让学生表面活跃地不断叫着“是的”“是的”、高高地举手的课堂;那些空气沉闷、学生的身体坐得笔直笔直的课堂)而言,在“润泽”的数学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每个人的存在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例如,在教学《比较物体的长短》时,课中让学生从铅笔盒里拿出两枝笔,比较他们的长短,在学生摆弄一会儿后,问:“你是怎么比的?”这时,在开学的一个星期里从未主动发言的一个小女孩举起她的小手,请她发言时,只见她举起小手,手里的铅笔一端对得非常整齐,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脸涨得通红。我没有说:“谁能帮帮她?”而是利用她的学习材料让其他小朋友猜一猜这位小朋友这个动作表示的意思,当我问及她,小朋友说的想法是否跟她的想法一样,她幸福地点头,一脸的灿烂。这样老师给了她一个机会并让她体面地坐下去,让她的存在得到大家的尊重。这样的数学课堂给学生以无拘无束的感觉,感觉到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亲切。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

二、用心钻研,巧编童话,活化新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选择了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其中的许多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可以根据需要编成童话,用童话的形式来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笔者编了一个“阿凡提巧算鸡蛋”的童话。即:一天,阿凡提骑着毛驴急匆匆地赶集。一不小心,把路旁边的一位妇人的一篮鸡蛋撞翻了,蛋清流了一地。阿凡提连忙跳下驴,对妇人说:“真对不起,你篮子里有多少个鸡蛋,我赔给你。”那妇人说:“准确的数我也不知道,但我在家里把这些鸡蛋从这篮里往那个篮里拿时,不论按3个一次地拿或4个一次地拿,还是5个一次地拿,都能把篮子里的鸡蛋拿完,篮子里一个也不剩。”阿凡提听了,眼珠一转,说:“是60个,你这篮子里也只能放这么多。”那妇人点头同意。阿凡提是怎样算出篮子里鸡蛋的个数的呢?这样,巧妙地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具体、生动的情节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好教学的愿望。

三、从学习方式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现在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要个人先学,这里的“个人先学”,指的是教师把明天要讲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从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了想“展示”的欲望。

四、有效设计“生命化的作业”

我们应当提倡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我精心设计过这样的作业:现在流行“博客”,我布置的作业名称就叫:“我的数学博客”。每位学生选择一本你喜欢的练习本,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博客名。学生们取了各式各样的名字:“蚂蚁同志”、“UFO”、“刀锋小子”,等等。作业内容:将你每天数学课中的感想、觉得好的地方、觉得听得不太懂的地方、自己解题的独特方法、一些疑问、上数学课时的心情或者自己的一些心里话等,只要是关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写下来。我对每个学生的写的内容都进行了如批改作文一样的点评!许多学生对本节数学课的内容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既完成了对题目的解答,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个性,注重了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感受到了作业的快乐!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吟唱生命之歌,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在数学的世界中能够全面而和谐,自然而灵动,富有个性和创造力地成长!生态课堂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以人为本的,以师生互动为形式,形成的一种由环境、老师、学生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老师和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互相激活知识经验,发展智力和能力,交流提升情感和精神,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启迪智慧,润泽生命。

启迪智慧范文第9篇

姜燕同志坚持党的基本原则,热爱幼教事业,一贯模范的履行教师职责。挚着从教14年来,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的教育视野,创新的教育艺术,科学的育儿观念,一流的管理能力,显著的办园业绩,在市、区幼教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她在2002年6月“重庆市首届幼儿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2004年9月被区教委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同年11月区教委授予她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2006年在青年教师观摩教学活动中荣获区级“一等奖”,2008年荣获北碚区“十一五”首届幼儿园园长培训班优秀学员奖,2012年5月荣获“北碚区幼儿园教研组长培训”优秀学员奖。

一、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姜燕同志从事幼教14年,始终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始终把办好幼儿园作为自己最理想的职业。她常以“教育者,寂寞之事业,而为神圣之天职”为荣,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用真诚的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热情的服务面对每一位家长。在教育教学中,她力求做到在务实中创新,在反思中进步,充分利用《纲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她用创造思维引导创造者,用创新教育培养完整儿童。她常说:“幼儿教育事业也是一种良心事业,无论当教师还是当园长,都要坦诚对孩子,认真干好每件事。”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并用先进科学的育儿观引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她大胆实践,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通过开设“家长幼儿教育专题讲座”、“幼儿教育案例分析”,促使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拓宽了幼儿教育的范围,提升了社会人的幼儿教育新理念。各项富有特色教育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扬。家长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我很满意,孩子得到了全面发展,我们打心底里感谢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

姜燕同志爱岗敬业,倾心幼教工作,积极投身于幼教改革,全心全意为幼儿着想、为幼儿园着想、为家长着想,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时时处处为幼儿园作出了表率,她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教师、感染教师,深得领导、教师、家长们的极大赞赏。

二、敬业乐教,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基础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要给儿童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更需有长流水。”自从姜燕同志1995年考入重庆市幼儿师范学校后,她的生活就与幼儿教育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幼儿园这块天地中,一干就是10多年。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用青春和智慧描绘着幼教事业的五彩斑斓。她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立志做一名学者型、专家型园长是她追求事业的毕生目标,她把自己的人生理念、文化修养以及生命感悟融进了幼儿教育之中,形成了亲切自然、朴实活泼的教学风格。她不断吸取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先后参加了重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和西南大学举办的园长培训班的学习,2010年11月参加了“宁波、重庆、禅城、香港”幼儿园园长论坛,2012年3月参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举行的“幼儿园优质教育活动教学研讨会”,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并将先进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工作中,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岗位练兵,从不因为担任园长管理工作任务加大而放弃日常教学工作,身先垂范、言传身教,从不错过任何更新知识、理念的机会,积极承担区教育科研课题,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姜燕同志心勤手勤,勤于学习,勤于笔耕,注重积累,不断吸取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撰写的教案、论文、随笔曾荣获市、区教委的一、二、三等奖。

(三)勇于进取,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姜燕同志积极投身于教改、研究活动之中,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她以“博学、深思、善写、会说”为目标,严格磨练,专业水平得到了发展。幼儿园参加了《重庆市幼儿早期阅读》课题研究。通过实验,全园教职工对幼儿早期阅读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先后还参加了“学前教育与活动器材”和“幼儿园早操活动质量评价”等课题研究。她所做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西南大学、市教委、市教科院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潜心钻研,具有扎实创新的管理经验

姜燕同志意识到幼儿园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通过教师来实践。她确定了通过教育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现提升园所形象的目标。她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以人为本,凸显教师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理念,顺应教师的天性,挖掘教师潜能,发展教师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完整而全面地关照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她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确立了“启迪智慧,浸润童心”办园理念,以“培养活泼幸福的人”为特色的办园目标,培养健康、勇敢、自信、友善的快乐宝贝。她完善了幼儿园制度建设,以制度管理、约束和激励教师。她的《教师考核办法》、《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育研究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方案》等一系列制度,为日常工作检查、评比、督导、奖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制度上的保证,调动了全园教师从有效课堂走向高效课堂的积极性,确保了幼教质量的提高。

多年来,姜燕同志作为一名管理者,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坚守正确的幼儿教育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在她和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重庆教研网》、《碚城研训报》均作了专题报道,颂扬了幼儿园的办园经验。中国国际幼儿教育研究员、北京华夏儿童教育首席专家侯敬周、市卫生局瞿斌局长等专家、领导都慕名来园参观。

五、甘为人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姜燕同志既是幼儿园优秀的管理者,也是大家的贴心人,注重为每个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她在众多的荣誉面前没有居功自傲,无私的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以多种形式传授给教师们。她对教师的发展采取“分层管理”、“分层赐教”,实施了“梯队推进工程”,提出“一年入格、二年合格、三年升格、四年风格”的“四格”育师目标,要求新任教师“榜样性学习”,成长教师“实践性学习”,成熟教师“反思性学习”,成名教师“理论性学习”,幼儿园已营造出“争做学习型教师”的氛围。由于她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保教质量逐年攀升。

姜燕同志还努力当好“鉴赏员”,她用欣赏的眼光感受老师们的优秀教学设计、精彩的教学片段和独到的见解,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课,引导大家把理想的课作为追求的目标,增强任课教师的自信心;她还努力当好“指导员”,指导老师们进行教学设计,指导老师们有效调控课堂,指导老师们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总结经验。胡静、童莎、王青梅等多名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参加市区幼儿教师活动课设计、青年教师赛课等活动均获得奖励。

综上所述,姜燕同志把全身心精力倾注于幼教事业,无私奉献于幼教事业。她为地区幼教事业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及家长们的赞誉,真不愧为全国优秀幼儿园长。

(姜燕邮编:400714;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大地村四社;电话:15023630658;信箱:)

启迪智慧范文第10篇

一、要关注生本思想教育

1.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预设,必须做到心中有课。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已获得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和生物教学的特殊规律组织教学,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学习能力等,如学生想知道什么、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已知道什么还不知道什么等,以及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只有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教学。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例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把合作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交流讨论,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恰当地表现自主的看法,最终通过合作、交流、体验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体现教学民主思想

教学的本义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要达到这点,教师要善于积极创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不同意见,对有创新的学生要鼓励和表扬。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按考纲要求学生应掌握:为什么说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反应式;对细胞能量代谢的意义;ATP和ADP相互转化与生物体的吸能和放能有什么关系;ATP的形成途径、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ATP利用的实例等。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这些问题直接提问给学生,而是采用引导式导学、讨论式互学、论辩式研学、补充式善学等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自学自悟,小结出他们认为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并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再让学生在全班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适时引导全班学生集体解决,在此过程中,若学生遗漏掉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可由教师随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补充。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对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绝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带有体罚性的行为,要把教师的关爱播撒到每个学生身上,因为,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唤起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新课程要求“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无法直接“教”给学生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多种实践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体验并内化,逐步唤起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价值取向,它们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机结合,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能力也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失败。例如,在“人的性别遗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利用生男生女的原理讲解社会上有些妇女因为生了女孩备受责难的愚昧做法,以及利用重男轻女和利用B超进行胎检等现象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给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较好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三维”教学将会有机渗透、水到渠成,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讲原理,未能升华,这很遗憾。

二、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1.要夯实基础知识

生物学科是以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这些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构成了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它们是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理解不到位,在教学中为了强调所谓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忽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复习中就存在着一种偏向,强调了能力而忽视了基础,甚至把课本丢在了一边,搞题海战术,去训练所谓的能力,这样基础就很难打牢,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高考也必然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以能力考查为主导,是高考的基本理念,也是高考永恒的主题。但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没有基础知识为载体,能力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高中生物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考纲和课本,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夯实生物基础知识,这是高考复习之本,也是落实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目标也对生物的整体基础知识的教学做了较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遗传和变异、生物和环境、生物进化等,这为衔接好高中生物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在强调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防止以教知识为主,死教知识、死灌知识的情况出现。

2.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

课程标准是编写生物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材是生物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清晰了解各学段的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内容标准与教学要求,知道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对教材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如果教师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材,那么充其量他只是扮演了教材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教师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就很难上出有新意和深意的课,久而久之,教学方法必然会僵化,学生必然会厌学。

教师既要解读课标,钻研教材,又要高居教材,跳出教材,审视并超越教材。要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把时展的新动向和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如生物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受季节、环境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时就可根据课标要求,适当调整教材安排的顺序、时间,对内容适当增删,适当调换和充实教材中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升华成教材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强化目标的教学意识

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达到的预期教学结果或标准。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课程资源等,制定出合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或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在教学中,往往带有片面性、随意性和模糊性。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白,每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应在知识和技能领域中,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体现记忆与模仿、理解与熟练、应用与创新三个层次;在过程与方法上,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情感态度领域中,要反映出“兴趣到欣赏再到热爱”的逐步浓厚的心理规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科学合理,它的合理性在目标中体现为可以观察、可以测量、可以达到的行为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正确,要符合教学的实际;教学目标应是全面的、多元的、多纬度的,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恰到好处地设计教学目标,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教什么、学什么、评价什么”的理解,更好地解决“教”与“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能切实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上一篇:小故事大智慧范文 下一篇:智慧之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