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0 09:15:43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要有完整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2篇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要有完整的过程记录。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三维目标 含义 关系 作用

在一次讲课比赛中,我仔细看了看参赛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师们在三维目标的书写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把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混为一谈,有些人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有几个人把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理解为教学过程,例如有的老师把“利用图解,形象、直观的进行教学”当作是过程目标,把“讲练结合、启发探究”当作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内涵认识不清,导致对三维目标界定混乱。

一、三维目标的含义

1.1 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从学习水平上讲,知识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应用。了解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说出、辨认、举例、描述等。理解的常用行为动词有解释、比较、判断、概括、整理等。应用的常用行为动词有应用、使用、解决、评价等。技能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计算、操作、实验、联系、转换、安装、测量等。

1.2 过程与方法。

过程是指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方法指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经历、感受、参与、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体验、研究等。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个层次。从时间上来讲情感持续的时间较短,价值观作用的时间最长,情感的积累可以转化成态度,态度的积累又可转化成影响人一身的价值观。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喜欢、讨厌、乐于、支持、怀疑、尊重、拥护、形成、养成、树立、追求等[1]。

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没有脱离过程就能得到的知识、技能,也没有脱离过程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说成是三维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说先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再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再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甚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法也是不妥的。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这三个目标维度总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在实现某一目标维度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其它目标维度的实现,就如同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样。 (王敏勒)[2]。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三、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有许多老师说,写教案最怕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就算写,也是以应付检查的态度去写,实际的课堂操作过程与所写的教学目标是分离的。那么,是不是教学目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虚设?确立教学目标究竟对课堂教学有什么作用?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课的好坏是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衡量。再加上各校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使得老师形成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知识本位主义,很少能在课堂中顾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尽管以前教学大纲中也提倡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但只提到目标而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所以目标显得很单薄,往往老师写出的教学目标是一回事,课堂上如何上课又是另一回事。造成了备课(教案)与上课脱节。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教学目标,它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把过程与方法也做为了教学目标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在考虑一节课中学生应当获得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的时候,还得考虑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过程,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知识、技能目标,考虑学生以怎样的情感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样,由于考虑到了过程与方法,使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现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有了具体保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实际上也是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虑的过程,也就是对课堂进行设计的过程,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在实际操作时更具有可行性,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也不会脱节。

由此可以看出,三维目标改变了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病,改变了重结果,轻方法、过程的不足,加强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标签,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少了哪一个目标维度,都将是不完整的教学。

四、如何写三维目标

先来看一个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的案例:

4.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了解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的决定因素。

4.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让学生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粗看起来,本节的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去阐述,符合新课程理念,但仔细研究一下,还是会发现问题。首先,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对。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要达到的程度,它的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将教学目标表述成 “使学生……”、“让学生……”都是不妥的。其次,教学目标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显得很空泛,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教者没有说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缺乏实现目标的过程保证,目标很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这个目标如果这样描述会更合适一些:“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学生是在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中,一步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把一个完整目标分开来写,反而会使得目标显得支离破碎。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通过……”就是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掌握……”就是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培养……”就是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可见,教学目标的书写不应当截然的分成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是对三维目标的机械理解,以为三维目标是三种教学目标。一些教育管理者也要求教师把三维目标分开来写,并把这一项做为检查教案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导致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上更加迷茫。

反思课程走过的百年历史,其失败或不够成功之处,首先是目标定位模糊或失误。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也可能会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但极易偏离正确的目标方向。而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则使教师、学生迷失在知识体系与应试训练的胡同里不能自拔。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光亮,要想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真正把握其精神内涵,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伊犁州基础教育课改小组办公室编

[2] 余文森,《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台州市双语学校网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高中物理;自主思维;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29-01

“导学案”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之一,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及物理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导学案”并不是简单的学案,也不是教案和学案的简单结合,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实际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等,设计相应的学习流程和内容,并借助教师的额外补充推动师生共同完成导学任务。“导学案”教学以教学案作为主要教材,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探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高中物理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容易因为得不到好的学习成绩而呈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降低,以致物理成绩不断下降。“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导学”,在于将物理知识按相应的规则划分为多个层次,例如,将知识点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让学生从简单的物理知识学起,从而规避直接接触高难度知识而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核心和主体,学生只有将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发挥出来,才能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导学案”教学模式借助导学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能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导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掌握基本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认识到自身能力存在缺陷时,会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来进行弥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以往的知识,还能掌握新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导学案”主要由课堂准备、课堂学习及课后巩固三个层面构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为学生创建预习性任务,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个课前准备导学任务,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等。这一导学任务,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有了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而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

(2)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让学生借助课前自主预习结果进行补充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导学案的设计。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以下几点递进性的教学任务:1)“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2)定律中的“一切”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物体,是否存在特殊物体;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题目;4)通过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关于惯性的题目;5)设计关于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生活性物理题目,如防止因为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规则为以下哪一项?(A.桥梁设计限重标志,B.车辆靠右行驶,C.严重超速超载,D.保持车距,E.系好安全带。)

(3)巧妙设计导学任务,促使所有学生获得提升。“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不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统一性设计,否则容易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无任何提升、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完成作业的现象出现。对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层次性和递进性的作业,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推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电流的磁场”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认知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布置“电流的磁场观测方式”作业;对于中层次学生,可以布置关于“电流磁场的基本应用”作业;对于高层次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关于“电流磁场”的具备一定难度的习题。这种“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可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同时存在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等特点,所以,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并不太高。而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降低高中物理的教学困难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并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万和.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2016(04).

[2]龙宝新.论导学案教学的危机与重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5(03).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复 修正 完善 摸索 与时俱进

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已经10年了,意味着我已多次重复了物理教材;一个年级带几个班,意味着我同一节课重复上很多次。这么多的重复,教案设计与教学模式不要有太大的变化,那么足以让我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一劳永逸。但如果真这样,那教学不仅变得无趣甚至烦躁,而且我将永远没有进步。我不敢说现在的我有多么优秀,但多次的重复课让我每一次都因为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想法,去修正、完善教学,才有了现在的进步,才让我在教学之路上逐渐成熟起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每一节课都能进步,必须反思总结,这样在下一次重复上课时,教学效果才能更好。有些老师认为重复课虽然轻松,但多次讲一样的内容很麻烦和无趣。我认为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每个班都有各自的特点,每节课都有缺漏,只要每节课后及时反思修正,下一堂课就会不一样,不仅有趣,而且老师教学也更加自信。

我教的物理课几乎每节课都有探究活动,这个活动的具体过程有些是我在备教案时无法准确预测到的,因为学生的不同,探究的思路、深度也不一样,上头堂课总免不了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有了第一堂课的经验,在第二节课中我的心里就有谱了,环节衔接更加自然,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比如,上《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我在一次次重复课上对此节课进行调整。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 因为上第一节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大部分是从光滑面到粗糙面,受了探究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影响,(这两个很相像)虽然也可以这样,但在环节上不顺畅,影响学生对最后结论的得出。应使接触面从粗糙到光滑,这样才能体现阻力越小,路程越远,才能自然而然地拓展延伸到牛顿第一定律。还有在提一系列问题时,不能基础好的同学一回答后就进行下一个环节,应给其他同学足够的时间思考,而这些都是在重复中发现及时调整的,使得调整后的课堂效果更进一步。

再比如,上《液体的压强》一节时,要利用压强计做实验。在上第一节课时,忽略了一些要素:比如压强计的读法及其结构中夹子的作用应该介绍的详细些。在第二次上时,我加以改正及时修补,效果就好多了。正因为重复才变得更好。

还有时我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这节课的想法,甚至由于我的开通,有些学生直接向我提出他们的看法。这些都能帮我更好的完善以后的教学。

这不仅仅是我教学中的点滴,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在我每天上课时都有发生。而且虽然我担任的是学生初中阶段的教学,但我们应该培养他们一定的能力,让这些能力能伴随他们走入高中,走向大学,甚至能帮助他们一生。这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地变化,能力培养的高度深度也有所不同,只有老师不断摸索,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而这些需要经验与创新,而经验与创新就是在重复中吸取和发现的。

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研究,也没有数据统计,但我的同事都有一样的体会,头堂课总是有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上头堂课的班级教学效果要差一些,甚至会影响到成绩。因此,负责安排课程表的人总是让各班轮流上头堂课,以求均衡。可以说一节课只讲一次,即没有机会修补的教学是很难进步的。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环节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开始,但抽象的课堂传授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实验教学对于物理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分析的能力,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的物理教师,我深感教师在传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正确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就可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现就我在教学中所领悟的点滴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

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师应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详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教案中详备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表的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是每个实验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探究”。这是我从事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又经过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的探索得出的经验。

二、规范操作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态度。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如在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时,电压表应与此同时被测部分并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办法)。又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具,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直接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巴吹灭酒精灯,而应用灯帽盖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慎,就会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宜用湿布盖灭。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每种器材都要正确操作,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三、正确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应及时加以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维。例如:在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时,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我们应帮助学生分析,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滑轮自重和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和滑轮自重与物重的比例。

四、合理归纳

初中学生由于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往往不善于归纳或不完全归纳,用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只有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才一定正确。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学生总是认为,滑块最终是要停下来的,他们往往跳不出生活中的这种事实,进行不完全归纳。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完全归纳,才可能得出完整的物理规律,因此在课堂上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思路行为,把实验课上到位,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演示效果不佳,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发生的现象,影响学生情绪,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中,演示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同一辆小车保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情况。实验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结论。把它制成CAI课件,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将实验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制成CAI课件,这样就把实验过程清楚地显示出来,优化了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使学生对操作步骤和方法及操作要领获得深刻印象,在操作的同时,对照投影内容及时调查,较好地解决了用大量时间讲解实验步骤的问题。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同时教师也有时间深入到学生中作指导,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六、完善的结束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不仅是器材的整理归类,还是对刚做过的实验的再次复习,能使学生树立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要上好一堂生动的、成功的物理实验课,上面的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牢固熟练掌握。既能使教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成问题;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35-1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教学生成,因其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会动态产生超乎预设的生成问题,而使得课堂折射出异样的精彩。但由于生成问题的不可预设性和稍纵即逝的特点,生成问题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生成问题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广泛的、重要的来源。那么,如何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呢?

一、促进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1.抛砖引玉,由“静”到“动”

弹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教师在课前预设时,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鼓励学生质疑,去促进更多的自发性的生成问题,要抛砖引玉,使静态的预设性生成变为动态的有弹性的生成,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初中学过的内容,也是高中教学中常被教师忽视的内容。如何在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呢?学生在一次教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经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还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为了对学生问题作出有所启迪的回答,我反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以抛砖引玉:(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力的作用呢?(2)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为什么去研究没有力作用的运动呢?(我们不妨以退为进考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做什么运动?)以退为进难道不是一种值得向学生介绍的思维方法吗!在实际教学中,抛砖引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积极的思考,而使静态的灌输变成了动态的生成。

2.举一反三,由“点”到“面”

生成问题可能只是个别学生的灵感闪现,只是一个生长点。真实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经验的教师能在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敏锐地把生长点催生为生成,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举一反三,相互启迪,由“点”到“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原型是单摆实验,而非现在课本所呈现的情况,岂不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原貌的形式展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在讲完伽利略“理想实验”后,学生会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而非伽利略定律呢?牛顿高明在哪里呢?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这种现象上升为物体的一种性质,将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上升为一种规律,这是牛顿大大超越前人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问题举一反三,由点到面,使生成问题转化成知识性和思考方法的生成资源,更促进了学生情感价值的升华。

3.妙手回春,由“误”到“悟”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产生认知偏差或失误,而这些偏差或失误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的生成问题。珍视并合理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错误问题,妙手回春,引导学生由“误”到“悟”,点石成金,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教材中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阐述过于简单,使学生觉得亚里士多德“不怎么的”。针对学生潜在的这一认识,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要驳倒亚里士多德是非常困难的,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我们特别制作了亚里士多德当年的“虚空理论”的动画,实际教学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让学生反驳亚里士多德虚空理论的特别的安排,不仅让学生品尝了失败的苦果,更充当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探究者”。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仅很难回答,而且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方法,所以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弄清楚”。通过这样的探究,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更让学生感受科学结论得出的艰难历程,并感悟科学之美,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经过探究性的思考之后,必能减少学生对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误”!

二、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几点反思

1.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而产生的问题,由于学习经验相近,会在其他学生中产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正在进行的知识建构相关:或是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或是对知识应用的错误,或是对相关知识的混淆等等,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完善能产生催化作用。

3.生成问题可能反映了学生自己对事物认识的思维过程,或是思维过程存在某种缺陷,或是思维过程独辟蹊径,或是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性等,因而当教师借题发挥时往往会点石成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8篇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也就是说有效的教学必然要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这个"发展"从内容上说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从时间上来说,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

走进常态下的初中科学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经常让人感受到热闹,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温度"却没"深度"、多"活动"却少"思维",过于注重当前发展,却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低下。如何真正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前提

1、认真研究教材

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教师在上每节课之前,必须先熟悉课标的有关要求;充分完善地备课,可以说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要查阅大量的优秀教案,吸取别人的可取之处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着的有差异的学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科学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前教师要了解之前的内容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要关注学生的全体,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摒弃教学的功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对知识有渴求欲望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等特点,告诉学生目标就能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切实整合并有效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都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同时回答了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可谓统揽全章,也为学生后续学习牛顿力学打下基础,更是发展了学生摒弃某些错误的习惯思维、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能力。所以说,这一教学资源的效能独特、意义重大;但限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这一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必须慎重处理,以求突破。在课上,我携学生一道,娓娓道来,层层递进,逐点突破。其中关键是展现斜面小车实验,理清思路,发展思维:

1、每次实验中小车都从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时速度相等;而三次实验分别采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目的是制造不同大小的摩擦力。--对比实验的控制变量思想。

2、观察小车的滑行距离的长短:滑行距离越远,说明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注意:不是越少)。--替代法(用容易观察的滑行距离长短,代替不易察觉的速度变化)。

3、思辩: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说明了: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理:假如小车运动时不受任何阻力,那么小车将怎样?--从现实到理想化的抽象推理。

结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推理。

在此,充分展示了实验的过程,也就展示了思维的过程,还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史--科学史教育。不仅于此,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合作、失败(失误)后的调整再做,以及融合在实验过程中的讨论、表达、交流、感悟等,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在一块,水融,相得益彰。

三、回归生活世界,构建和谐课堂

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来自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由苹果落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由萤火虫到人工冷光的发明......。科学教学,其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它和其他的纯理论学科不同,它以实验为基础,而且大多来源于生活。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并且学以致用,是我们在新课标形势下构建和谐课堂中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要做到科学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使知识与生活及社会相融合。浙教版科学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体现了科学基础知识与科学探究的融合、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把学科知识镶嵌在生活和社会之中。作为教者应该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审视教材,教会学生用生活视角引入知识,用科学视角探求知识,用社会视角运用知识,完成"从生活走近科学",再"从科学走向社会",进而"深刻领悟知识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意义"的学习过程。其次要把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上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观察、实验,对信息进行查找、分析、加工和有效利用,提高信息素养,学会在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探求真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合身;经验基础;教前思;典型问题;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0(S)-0026-2

所谓合身,是一种隐喻,谨指教学设计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思想方面不仅能合乎课标的达成,合乎教材的实施,更能合乎教者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理解和学习对象的需求。现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与例析。

课题、课时、教具、课堂总结、当堂巩固等属于常规要求,诸多文献已有详述,此处不赘述。

1 学生的经验基础

教学是一门科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其规律性,这种规律是用教育(学)心理学来描述的。奥苏泊尔有一句名言,“如果要我将全部教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就是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收集、分析学生原有的经验与知识积累。

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列举了这样一些内容:根据一般资料描述,多数学生具有“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停止运动”、“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这个方向就受力”的先前经验;有学生认为,力是一种“东西”(物质);力是某些物体(如:运动的物体、很重的物体)的性质。在掌握了学生先前经验与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对于学生可能的想法会有更多的预设。教学设计也就更具有针对性。

2 教前思

在我们看来,教前思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思考最好是在“素读”教材之后进行,即在不阅读其它教学参考书的情况下自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特点。例如我们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积累了如下思考:牛顿第一定律是“完全非经验”的,“实验+推理”的思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呢?——用其它例子进行“互解”(例如“牛顿大炮”),有时能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还可选择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3 典型问题

问题是教学实施的核心,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节物理课一般都需要重点设计几个问题,课堂一般也就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因此,问题设计对于上好一节物理课至关重要。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可问:牛顿大炮的设想合理吗?——证实“实验/事实+推理”的思想方法的可行、可靠性。记住一节课的几个典型问题,教学进程便不至于扰因素影响。

4 教学流程与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及其包括的内容细节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一般根据教材来确定,然后再对大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分,以制定各教学细节。在教学细节的设计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哪些活动适宜由学生自主完成,哪些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先生后师”的思考顺序一般不能颠倒,否则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落不到实处。板书所起的是对学习的一种画龙点睛作用,宜简洁。很多时候我们将三维目标以条目的形式呈现在教学设计之首,笔者以为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是依靠知识而存在的,有人便将它们的关系比作“盐在汤中”。因此,笔者倾向于将三维目标列在相应知识点学习过程的旁边,这样,后两维目标更有根基。

5 教后记

教后记是课改以来大力推进的,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之一,相信同行们都有丰富的经验,笔者只强调两点:及时和真实。例析略。

6 自编习题

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一般情况下多是选择现成的习题加以应用。事实上,自编习题也是加深对物理教学理解的一种方式。因此要有自编习题的意识,自编习题可能不严密,那也没关系,可以不断地加工修改,直到成熟。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想到了两个问题,改编成习题:甲乙两个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运动下来,如果水平面光滑且无限长,则两小球各作什么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区别?

7 教学理论

教师是有必要读点教学理论的,有些好的观点应摘录下来。考虑到教案是教师常常接触到的载体,笔者设计了专门用于记录即时看到的好的教育理论与观点。例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识教学中,笔者记下了一句话: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建立实际上打破了希腊人认为的“宇宙有限”的观念,这一点是十分有历史意义的。

8 物理学史

初中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有着很丰富的物理学史知识,且这样的物理知识又是初中学生能读懂的。同时,物理学史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教学现实来看,还有更丰富的资源有待挖掘,因此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搜集物理学史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例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笔者搜集到这样的一些内容:伽利略斜面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应该是:当没有阻力时,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这里的“永远运动下去”并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沿水平面运动(整个地球的水平面应该是一个圆周)”,也正是这个原因,伽利略认为“匀速圆周运动”也是“惯性运动”的结果,这就是他的理论的不足之处。

以上是我们结合自身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所作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期待课改走过十年之时能再为初中物理教学发展尽绵薄之力,文中观点若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范文第10篇

一、有效备课

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科学性

一个好教案应具有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系统性,随心所欲、虚而空洞的教案是不科学的。

2.创新性

集体备课,案,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进行二次备课,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加以创新,让自己的教艺和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地发挥,千万不能把“集体备课”变成“集体偷懒”。

3.加强“预习”

有效预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妥善安排时间

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新课,这样印象较深。

(2)明确任务

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课时预习导引,使学生的预习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要将预习定位在扫清基本障碍、疏通知识脉络的层面上。

(3)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检查不能让学生生畏,而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成为一节好课的开始。

二、有效课堂

1.有效的导入

新课导入要别出心裁,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时,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采用覆杯实验导入。由此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进程。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就像演播一场电影,学生只是看电影的观众,充分其量只是在精彩的部分引起学生的共鸣、遐想。而不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兴奋、创造的激情、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情感和体验,尊重学生的需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欲望和对评价的认可等等。

例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和一个演示实验。问题是: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这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在电热器和电流的热效应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电热而且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因此,这个问题抛出后,他们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并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回答:与电流有关、与电压有关、与电阻有关、与通电时间有关。另外,还列举提出这些因素的依据,场景热烈、情绪激昂,这是我所需要的。接着,我跟学生一道剔除了与电压的关系,并提出如何探究出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热烈讨论,在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价后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实验方案。学生很兴奋,很有成就感。

3.有效的课堂提问

“善教者,必善问”,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常用的手段。巧妙的艺术性的提问常常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巧妙的提问呢?

(1)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所提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

(2)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例如:在讲“声波”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提问方式,用诗来提问,“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暂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贵思量,棒打衣物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通过用诗的艺术化形式来问,为什么棒打衣物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使学生带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

(3)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教师可以进行层层深入的提问:为什么进站的汽车总是提前关闭油门?同学们,在乘车时,如果路面比较光滑,那么司机关闭油门的时间比起路面粗糙时提前还是滞后?若路面没有摩擦,汽车的运动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既可以得到教学想要的结果,同时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思维得到层层启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的回顾、审视和梳理的记录以及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要做一个好教师,就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那么,教后反思,是提升思想的最佳方式,因为教师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长期坚持写好教后反思,将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记录你了解的学生中的困惑和问题

2.记录你教学中的疏漏和探索

3.记录你教学中的亮点

上一篇:幼儿园优秀美术教案范文 下一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