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范文

时间:2023-03-18 11:29:31

尿蛋白范文第1篇

“水肿”不退原是看错科

“许多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损伤,导致肾病综合征。”广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饶家珍介绍,众所周知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出现肾病症状后,都会认为是糖尿病病情加重所至,一味“集中火力”治疗内分泌,以为糖尿病治好了,肾病也会治好,这其实就是一个误区。一般患有糖尿病2~5年后,较容易出现糖尿病引发的肾病。早期糖尿病患者出现身体水肿现状后不要盲目定论是糖尿病病情的加重,应先到正规医院做肾脏检查,对症下药。在临床上,几乎10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10个都会误将肾病当作糖尿病加重来治,导致肾病加重。

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查“尿蛋白”

虽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只要及早做好预防措施,也可防可控。“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都是逐渐积累的过程。”饶家珍指出,除了早期糖尿病患者出现肾问题时应及时去看肾科外,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到医院化验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排泄率,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害,早期治疗。

早期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3.如果确定为微量尿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

尿蛋白范文第2篇

正常人每天会排出40~10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达150毫克,所以一旦尿蛋白超过每天150毫克就算不正常。尿蛋白的检查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号越多,代表尿中蛋白的“浓度”较高。

尿液检查试纸定性结果常分为:

1)阴性(尿蛋白浓度少于10mg/dl);

2)微量(10~20mg/dl);

3)+(30mg/dl);

4)++(100mg/dl);

5)+++(300mg/dl);

6)++++(表尿蛋白1000mg/dl以上)。

尿蛋白反应呈阳性时,有多种可能性:

1.假阳性尿蛋白:当尿液呈碱性(pH>7.5)、尿液浓缩(喝水少或流汗多)、尿中有血、混有,阴道分泌物或使用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时,有时会使尿蛋白反应呈阳性,但不一定真有超过正常量的蛋白尿存在。相反的,若是尿液太稀则会出现伪阴性。

2.暂时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在剧烈运动后、高烧、怀孕、月经期、突然受寒、精神紧张、心衰、血压升高、癫痫发作等情况时,会有暂时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出现,但应激因素消除以后,尿液检查即恢复正常。另外尿路感染时,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不过一旦感染得到控制,蛋白尿就会随之消失。

3.性(站立性)蛋白尿:与病人身体的位置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尿只在站立时出现,通常是暂时性的,常在年轻人身上发现。一般病人在早上的小便尿蛋白呈阴性,但经过长时间活动、走路、剧烈运动、或前屈、站立后,蛋白尿便会出现,当病人平卧时再化验,尿蛋白就会消失。这种患者一般小于30岁,尿蛋白每天小于1克,而Ccr(肌酸酐廓清率)正常,只要定期量血压并每年随访即可;若大于30岁,则需定期量血压,每6个月检查。也有人可呈持续性蛋白尿,10~20年才逐渐消失,一般不必处理自己会好。少数经常性蛋白尿则可能有存在肾小球病变,有变成慢性肾炎、尿毒症的可能,因此长期的门诊随访观察是必须的。

4.间歇性蛋白尿:蛋白尿时有时无,例如反复感染的膀胱炎、肾盂肾炎,会出现尿蛋白;而高血压、心衰竭等疾病会随病情的好坏,而出现间歇性尿蛋白。

5.持续性蛋白尿(病理性的蛋白尿):即每次尿液检查都有蛋白尿存在,当肾小球或肾小管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时,就会有持续性的蛋白尿。肾脏或泌尿道原发性疾病,也可以是其他器官疾病(如糖尿病等)或肾毒性药物对肾脏或泌尿道的影响。根据病因的不同,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各不相同。

肾小球疾病是病理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②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由身体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便称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糖尿病等所引起的肾病等。

尿蛋白范文第3篇

广西 李先生

李先生:

您原有高血压20年,尿蛋白1+,考虑原已有高血压肾病。于2014年初肾穿刺穿剌病理诊断为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Lee分级Ⅱ级,在开始的这一段治疗较为规范,效果还是较好的。但在此后,您的治疗只有雷公藤多甙维持,不知剂量是多少?是否还有强的松同时用?如果是单纯雷公藤多甙维持(开始应该用治疗剂量不应用维持剂量,以后根据病情再逐渐减到维持剂量),又没有激素(不应停用激素,此时只需维持剂量即可,即每日10毫克),肯定是控制不好的。

于2015年7月份复查尿蛋白又增加了,是如何治疗的?到2015年12月才改用他克莫司?用一个月后复查未见疗效,并出现肾功能加重,于2016年1月换用来氟米特,这两种药用的时间太短,不可能起效这么快,也不能由此判断治疗效果。一般改变治疗方案后需3个月左右观察疗效,如无效则再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很重要!您有两次都是半年才复查尿检及肾功能等指标,时间间隔太长!半年后发现病情加重时再行治疗就困难了,又得重新开始,前面的治疗前功尽弃!治疗肾病期间,至少每月要复查1次尿蛋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象等,尤其是在换药之后更应该复查,否则对药物是否有效不得而知,万一出现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还可能危及到生命。

治疗肾病最好在三甲医院的肾内科找经验较丰富的专科医师规范化治疗,而且最好是一个医师治疗到底,不要轻易频繁换医生,否则不利于连续性治疗,因为各个医师用药可能有不同的经验和体会。从您的治疗过程看,后面的治疗是不规范的。

建议您再做一次肾活检,因为根据您目前的病情看,已不像是LeeⅡ型的临床表现,估计病理有改变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医生可根据再次肾脏病理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此后必需在肾科医师的指导下规范化治疗。

您的打鼾也是引起血压高的原因之一,建议到呼吸内科或专门的呼吸暂停综合征门诊诊治。如果高血压与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解决打鼾的问题后高血压也就可较好地控制。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应该在心血管内科医师指导下治疗。血压至少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能控制在≤130/80mmHg则更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尿蛋白范文第4篇

我患糖尿病15年,1996年开始用动物胰岛素至今,一天用量在25单位左右,但在感冒、腹泻等感染的时候胰岛素用量可高达80多个单位。现在有高血压、白内障等并发症,尿蛋白3个加号,同时严重贫血,已输血两次。医生说我已有肾病综合征,请问专家,我该如何治疗,怎样才能消除尿蛋白?

湖南 胡明河

专家回复

您患糖尿病多年,目前有大量蛋白尿及贫血,说明目前您的糖尿病肾病已经发展到了第4期,在这个阶段病情往往已不可逆转。如果您的血肌酐、尿素氮正常或只是轻度升高,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两类降压药除了降压以外,对减少蛋白尿也有一定作用,另外,还可以选择“怡开”等具有改善肾脏微循环的药物。如果具备条件,最好做一次肾活检,排除免疫性肾病,如果是免疫性肾病,激素及免疫治疗对减少蛋白尿往往有显著效果。

精蛋白人胰岛素和生物合成胰岛素效果有何不同?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72岁,于2002年患糖尿病,在患病初期就开始注射胰岛素,现在血糖控制还可以,4.5~10毫摩尔/升,今年我订了一份《糖尿病新世界》看后增加了不少知识。但最近报纸上一篇文章说,注射胰岛素可控制血糖,但会损坏血管和细胞,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我想请教:长期注射胰岛素可不可以?精蛋白人胰岛素和生物合成胰岛素有没有不同,效果一样吗?重庆 李存志

专家回复

最早应用的胰岛素是从猪、牛等牲畜的胰腺中提取的,其纯度和效价都不是很高,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过敏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胰岛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无论是纯度还是效价均令人满意,注射后不会因纯度问题而导致皮肤过敏。精蛋白人胰岛素属于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当中的一种,是在普通人胰岛素中加入了精蛋白,两者结合后使胰岛素释放减慢,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效胰岛素。至于报刊上所说的注射胰岛素会损坏血管和细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相反,合理使用胰岛素有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对防治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具有肯定的作用。

不宜服用双胍类应换什么降糖药好?

我患糖尿病14年,近两年又有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Ⅲ期,微量白蛋白略超标准,肌酐、尿素氮正常。现在糖尿病控制情况:空腹血糖7~7.5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8~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7.5%;血压控制在140/80毫米汞柱左右。现在服用的降糖药:格列齐特2片/日,二甲双胍控释片2~3片/日,停双胍后换服拜唐苹,但腹胀、腹泻很严重,又腹痛,无法再用。我已是70多岁的人,不宜再服双胍类药,请问我应再服什么药为好?

另外,我现在服的降压药是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按贵刊刊登的适于保护肾的降压药而服的),请问,我应服什么药来进一步保肾。 辽宁 王守勤

专家回复

您可以采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方案,即晚上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三餐前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可选择糖适平或诺和龙,这两种药物主要经胆道排泄,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应用。目前您服用的两种降压药可减少蛋白尿,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维持目前的治疗就可以,无需再加用其他药物。关键是要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达标,并避免服用具有肾损害的药物。

我能诊断为糖尿病吗?

2007年6月4日我发现餐后血糖偏高后,即按王建华主任的文章开始控制饮食,早晚注意运动。现在体重已从原来的84公斤减到79公斤。最近十多天,虽然吃的饭比才发现时多了些,但检测血糖和尿糖(均自测)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了(大约在5.0~7.2毫摩尔/升,7月9日晚,因第二天要做葡萄糖耐量和C肽检测,所以没控制饮食,餐后血糖为9.3毫摩尔/升)。7月10日做葡萄糖耐量和C肽检测。结果如下:

葡萄糖耐量检测结果:

GLUO 空腹血糖4.9 (同时自测血糖:4.2 、尿糖;-)

GLU5 半小时血糖9.6 (同时自测血糖:8.8、尿糖+)

GLU1 一小时血糖12.2(同时自测血糖:9.9、尿糖3-4个+)

GLU2 两小时血糖 10.60(同时自测血糖:7.3/9.3、尿糖3-4+)

GLU3 三小时血糖8.3 (同时自测血糖:5.8)

C肽检测结果纳克/毫升:

空腹 C肽1.845

30' C肽4.88

60' C肽6.771

120'C肽7.521

180'C肽7.151

7月15日,我又做了空腹血糖、血脂和肝功检查,均正常。从我的化验结果看,是不是可以确诊为糖尿病?我的胰岛功能损伤的程度厉害吗?我这种情况需要服药吗?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是不是同类药,哪个更适合我?服药后我的胰岛功能还能恢复吗?一旦开始服药后还能停药吗?

泗水 赵方敏

专家回复

根据您提供的临床资料: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虽比正常人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因此,目前只能诊断为“糖耐量减低”,暂时还够不上糖尿病。从各时点的C肽分泌情况来看,您的空腹C肽水平在正常范围,餐后C肽峰值与空腹C肽比值也大致正常,但是分泌高峰明显延迟,正常人餐后C肽峰值应出现在餐后0.5~1小时,而您的餐后C肽峰值出现在餐后2小时。这也正是导致您餐后血糖偏高的原因。现阶段您的胰岛功能只是轻度受损,至于需不需要服药,我的意见是在饮食控制情况下,再监测一段时间餐后血糖,如果不超过8毫摩尔/升,可以暂时不用药。如果餐后血糖还是偏高的话,可以小剂量服用“诺和龙”或者是“拜唐苹”。对于像您这样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若血糖控制满意的话,胰岛功能恢复还是很有希望的。至于用药后能否停药,我想这主要取决于您胰岛功能的恢复情况,即便是停药,也要坚持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

拜唐苹能否使体重减轻?

我是《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的读者,有几个问题想咨询:

(1)我的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是:空腹14.03毫单位/升,1小时33.14毫单位/升,2小时22.23毫单位/升,3小时10.13毫单位/升,我的胰岛素敏感性如何,是否需用胰岛素增敏剂?(2)我用拜唐苹治疗十年多,空腹血糖一直在6.1毫摩尔/升以下。早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3.7~5.5毫摩尔/升之间,午餐后最高9.2毫摩尔/升,一般在7毫摩尔/升左右。拜唐苹的用量是中午50毫克,晚上25毫克。糖化血红蛋白2006年8月为6.8%,2007年3月为5.5%,我现在的体重49公斤。我该如何用药?拜唐苹是否会使体重减轻?(我吃药前体重为55公斤,每天主食为5两)。

山西 要永红

专家回复

尿蛋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糖化白蛋白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063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目前全球各类型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过1.5亿, 而中国是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较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本身危害有限, 但长期高水平血糖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1, 2]。糖尿病肾病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肾小球肾炎的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 长期糖尿病可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并可在数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3]。尿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 而糖化白蛋白是分析近期血糖水平的主要指标, 本研究即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 探讨其相互影响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46例, 其中不伴肾病综合征76例为对照组, 男42例, 女34例;年龄46~85岁, 平均年龄(62.6±7.7)岁。伴肾病综合征70例为研究组, 男38例, 女32例;年龄47~84岁, 平均年龄(61.4±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明确糖尿病诊断;②肾脏穿刺病理学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或1型糖尿病病程>10年, 实验室检测发现白蛋白或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出现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并出现眼底改变。

1. 3 排除标准 排除急性肾损伤;肾炎性蛋白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肝病等;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消耗性疾病;妊娠期女性。

1. 4 方法 检测两组患者尿蛋白、糖化白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①尿蛋白:正常饮食条件下, 收集患者24 h尿液标本于本院检验科进行检测。②糖化白蛋白:采用液态酶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 正常参考值为11%~17%。③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自动血糖仪检测。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尿蛋白与糖化白蛋白 对照组患者尿蛋白为(0.3±0.1)g/

24 h, 糖化白蛋白为(15.4±3.8)%, 而研究组分别为(1.0±0.4)g/ 24 h和(11.2±4.6)%。研究组患者尿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糖化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2. 2 血糖 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9.3±2.6)mmol/L, 餐后2 h血糖为(14.3±3.6)mmol/L。研究组分别为(9.8±2.8)、(15.1± 4.2)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机制复杂, 且患者存在代谢紊乱[4], 如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旦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 患者病情以及临床治疗多较其他肾脏疾病更为严重和棘手[5, 6]。因此, 对于糖尿病肾病及早给予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已知有多种因素参与:①遗传因素:不同种族以及性别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率存在差异,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 墨西哥裔以及非洲的糖尿病患者较白色人种更易发生糖尿病肾病;且糖尿病肾病在男性中发生比例高于女性;某些家族患糖尿病肾病的比例远远超过正常人群, 上述现象均提示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因素存在。②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即可观察到其肾脏血流动力学存在异常, 主要表现为肾血流量升高, 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7], 在患者蛋白摄入增加后, 其肾血流量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的程度更加显著。③高血压和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等。

在糖尿病早期, 肾脏可表现为高滤过与肾脏肥大, 尿微量白蛋白及肾脏肥大指数是诊断糖尿病肾病和衡量肾脏肥大的客观指标之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均表现出大量的尿蛋白。具体原因为高血糖可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肾脏血管损伤后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改变, 肾脏代偿性增生肥大。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可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尿白蛋白增加。此时如给予积极治疗, 则可控制上述症状, 不会导致器质性病变。而病变若持续发展, 可出现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变, 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而不伴肾病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其尿蛋白水平显著较低(P

在对两组患者血糖进行分析显示, 其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尿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独立于血糖变化, 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可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 并因此降低糖化白蛋白水平, 而糖化白蛋白水平是衡量近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因此, 在采用糖化白蛋白评估患者血糖时, 应将患者尿蛋白水平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 邓满香, 林伯庚.贝前列素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5, 21(34):120-121.

[2] 周继生, 戴静怡, 李青, 等.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蛋白对糖化白蛋白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 16(3): 207-210.

[3] 黄炫赓, 苏宏业, 潘海林, 等.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4):614-615.

[4] 邸平, 徐菡, 乐家新, 等.多项尿蛋白联合筛查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5):9-12.

[5] 慕永辉, 郭川, 方彩霞.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及血脂水平的Meta分析.药学学报, 2015, 31(1):37-41.

[6] 邓一岚, 尹友生, 韦家智, 等.百令胶囊对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踝肱指数、趾肱指数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20):196-199.

[7] 潘慧妍, 蒋福平, 周丽, 等.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Cr、BUN及24 h尿蛋白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7):17-18.

尿蛋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 尿微量蛋白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Ⅱ型糖尿病,根据新一期新英格兰杂志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1]。糖尿病其中一个比较严重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晚期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发生[2],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早期的糖尿病肾病临床上只能观察到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以及尿微量蛋白的排泄增加。本文主要探讨研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检查结果对于确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的体检者各18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组。其中男性203例,女性157例,年龄从38岁到72岁。其中糖尿病组患者均满足2005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两组均排除肾脏疾病、高血压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且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症类型上均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

1.2 检测方法 分别收集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空腹晨尿液,首先分别对两组尿液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测,然后通过离心,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尿液的微量尿蛋白的四项指标,分别是mAlb、α1-MG、β2-MG和IgG的含量,仪器和试剂均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尿蛋白检测采用科宝500尿分析仪,尿11项试纸做尿蛋白定性检测。

2 结果

2.1 健康组和糖尿病组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的定性结果 两组均接受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测试,具体结果如下。其中尿液中检测出蛋白质为阳性结果,尿微量蛋白量超过30mg/L则为阳性结果。

表1 健康组和糖尿病组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的定性结果比较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糖尿病组病人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1.7%和58.9%;尿微量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蛋白(P<0.01)。

2.2 健康组和糖尿病组的尿微量蛋白的定量结果 对健康者和患者的尿液,再分别进行mAlb、α1-MG、β2-MG和IgG的4个尿微量蛋白指标的含量检测。并分别统计健康组,尿蛋白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尿微量蛋白的含量。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2 尿蛋白阳性、阴性和健康组的尿微量蛋白含量比较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尿蛋白阳性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mAlb、α1-MG、β2-MG和IgG的四项指标分别均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四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

综上,尿微量蛋白比尿蛋白检测能更准确反映患者的肾脏损失情况,且根据尿微量蛋白的含量可以看出,若患者尿蛋白呈现阳性结果,其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远远高于尿蛋白阴性组的患者和健康者,因此, 尿微量蛋白在提前确诊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但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糖尿病肾病在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常见,仅出现肾小球的内压改变和尿液中出现微量蛋白,因此往往在临床确诊和检测中容易被忽略[3]。而且有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10年后才出现糖尿病肾病[4],但当检查发现尿中出现蛋白质时,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已经造成一定的损害。若肾脏长期处于高渗透状态时,会造成一系列不可逆的损失。若是能及早及时发现肾脏出现病变,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逆转糖尿病肾病。根据本研究可以发现,单纯检查尿蛋白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患者的肾脏的情况,尿微量蛋白阳性率远比尿蛋白阳性率高。当尿微量蛋白出现阳性结果时可以提示患者的肾脏出现一定的损失。根据上文研究结果显示,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远比尿蛋白阴性患者高,说明尿蛋白呈现阳性时患者肾脏的损害已经很大。这说明,尿微量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手段,比单纯检查尿蛋白更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Yang WY,Li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Woredekal Y.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Pediatr Endocrinol Rev,2008.8.5(4):999-1004.

[3] 刘波,张丽珍,刘锐,等. 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 吉林医学,2006,27(5):500.

[4] 钟南山.糖尿病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6.

尿蛋白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尿蛋白;定性检测;定量检测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Urine Protein

XUE Xia,SHEN Ying,SHAN Yong-mei,LI Do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Shanghai Tongji Hospital,Shanghai 20006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UPR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e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proteinuria.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test with the method (Qualitative) and the ratio of the turbidity method (Quantitative), colorimetric method (Quantitativ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Two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a certain number of specimens,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compared. Results When total urinary protein lower than 1.63g/24h,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ith qualitative urine protein test was 52.24%; microalbuminuria is greater than 300mg / L, uric albumen is qualitative experiment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as 98.47%, albumin 100mg / L ~ 300 mg / L with a total of 61 people, uric albumen is qualitative experiment positive with rate was 21.31%.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ll kinds of methods for detecting urine protein. In the detection of urine protein,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linical situation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

Key words:Urinary protein;Qualitative detection;Quantitative detection

在尿液的化学成分的检查中,蛋白质是十分重要的项目之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很少的,仅仅为30~130mg/24h。随机尿的尿蛋白定性实验一般是阴性的,含量为0~80mg/L。蛋白尿是指尿蛋白定性实验呈现阳性,此时,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100mg/L或者超过150mg/24h[1]。蛋白尿的测定是管理肾病患者的核心部分,且在诊断和监测浆细胞病、血管内溶血性疾病、急性肌肉损伤、酶类增高性疾病有重要意义,还与膀胱以下的泌尿系统疾病有关,如结石、炎症、肿瘤等。在进行尿蛋白的测定时,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为适宜的方法。本文就目前尿蛋白检测的常用方法对蛋白尿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主要试剂 韩国盈东试带条(国药管械字2002第3040009号,由酚蓝试剂以双面胶黏附于聚氯已烯片基上构成,100根/筒;10筒/盒)、西门子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兔抗人血清白蛋白试剂)、尿总蛋白检测试剂盒(由O道公司出品, 货号:UP1571,试剂盒主要成分包括60mol/l焦酸红 、40mol/l钼酸二钠、150mmol/l琥珀酸、1 mmol/l草酸钠、3 mmol/l安息香酸钠)。

1.1.2 主要仪器 盈东尿液分析仪(URISCAN PRO) 、西门子特定蛋白分析仪(BN II)、722分光光度计。

1.2 方法

1.2.1 尿蛋白定性检测方法 试带法:在pH3.0的强酸环境下,蛋白质自身的阳性离子能与溴酚蓝的阴性离子反应生成复合物,生成复合物后会引起酸碱指示剂溴酚蓝的进一步电离,这时,指示剂将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蛋白质的含量与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深浅是呈正相关的。采集尿液时最好采集条件相对恒定的晨尿,应留取10ml新鲜的清洁尿液,需要置于一次性的清洁的有盖容器。

1.2.2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1.2.2.1比浊法(散射比浊法) 在免疫化学反应中,尿液中的蛋白质与相应的抗体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小分子的免疫复合物,利用某种增浊剂使其迅速形成较大分子的免疫复合物微粒(>19S),这些复合物会使得穿过标本的光束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尿液中相关蛋白的浓度成正比。适用的标本为人的新鲜尿液,注意不得冷冻尿液,而且每份尿液在检测前都必须经过离心沉淀。

1.2.2.2比色法 在含有钼酸盐离子的酸性环境中,焦酸红复合物与蛋白质反应。反应生成的蓝色复合物,该蓝色复合物在60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因此,标本在600nm测得的光密度与蛋白质浓度是成比例的。该方法需要采集24h尿液,放在以甲苯作为防腐剂的干净的容器中,且要准确量出其体积。

1.2.3研究方法

1.2.3.1比较24h尿总蛋白与尿蛋白定性实验 选取上海同济医院2015年2月~5月,在同一天进行这两项检测的患者且两项检测中有一项大于参考范围,共有67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2.3.2比较微量白蛋白与尿蛋白定性实验 选取上海同济医院2015年2月~5月,在同一天进行这两项检测的患者且两项检测中有一项大于参考范围,共有368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2.3.3比较微量白蛋白与24h尿总蛋白检测 选取上海同济医院2015年2月~5月,在同一天进行这两项检测的患者且两项检测中有一项大于参考范围,共有72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1比较24h尿总蛋白与尿蛋白定性实验结果 67例患者检测中,当24h尿总蛋白未检出时,尿蛋白定性实验阳性患者为0例。24h尿总蛋白检出,当24h尿总蛋白低于1.63g/24h时,其与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为52.24%,结果见表1。

2.2比较微量白蛋白与尿蛋白定性实验结果 微量白蛋白大于300mg/L时,尿蛋白定性阳性患者有129例,尿蛋白定性阴性患者有2例,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8.47%,微量白蛋白100~300mg/L的患者共有61例,其中尿蛋白定性阳性患者有13例,尿蛋白定性阴性患者有48例,在此微量白蛋白含量的范围内,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仅仅为21.31%,结果见表2。

2.3比较24h尿总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定量实验结果 同时进行24h尿总蛋白与微量白蛋白检测的72例患者中,24h尿蛋白阴性时,微量白蛋白大于30mg/L的患者有0例;24h尿蛋白阳性时,微量白蛋白大于30mg/L的患者有50例,而小于30mg/L的患者有22例。结果见表3。

3讨论

尿蛋白定性实验中的试带法的最小检测量为100mg/L,而在微量白蛋白0~100mg/L的172例患者中,尿蛋白定性阳性患者有8例,而试带法检测的主要蛋白成分是尿液中的白蛋白,所以这8例患者可能出现了假阳性结果,或者存在其他可以检测的蛋白成分。微量白蛋白大于300mg/L时,尿蛋白定性阳性患者有129例,尿蛋白定性阴性患者有2例,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8.47%。微量白蛋白100~300mg/L的患者共有61例,其中尿蛋白定性阳性患者有13例,尿蛋白定性阴性患者有48例,在此微量白蛋白含量的范围内,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仅仅为21.31%。由此,可以看出科室存在的尿白蛋白检测阳性而尿蛋白定性阴性的问题,并发现了300mg/L这个比较有意义的界限,即在微量白蛋白低于300mg/L时,尿蛋白定性实验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检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同时进行24h尿总蛋白与微量白蛋白检测的72例患者中,24h尿蛋白阴性时,微量白蛋白大于30mg/L的患者有0例;24h尿蛋白阳性时,微量白蛋白大于30mg/L的患者有50例,而小于30mg/L的患者有22例,这是由于24h尿总蛋白除了可以检测出白蛋白外,还可以检测其他蛋白成分。

尿蛋白试带法可用于尿蛋白的定性或者半定量检测,主要用于尿液分析仪,也可以用于肉眼观察。该方法操作十分简便、快速、也易于标准化。不同类型的试带的灵敏度是存在差异的,一般为70~100mg/L,这与使用的酸碱指示剂是有关的[2,3]。试带法对尿中白蛋白敏感,尿中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仅为白蛋白的1/100~1/50,这样会容易使得本周蛋白漏检。

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比浊法、比色法、酶联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尿蛋白电泳等。酸沉淀比浊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但缺点是存在较多影响浊度大小的因素,而且各种蛋白质形成的浊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临床上大多使用免疫比浊法[4],以散射比浊法居多,该法检测速度快、稳定性好、灵敏度和精确度高,但是仪器和试剂价格比较贵,对抗体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双缩脲比色法特异性较好,各种蛋白质的呈色一致性也比较好。此法的检测范围是10~120g/L,灵敏度不高,适合血清总蛋白浓度和胸腹腔积液总蛋白浓度的测定,但是对于蛋白质浓度比较低的尿液来说并不是合适的定量方法[5]。酚试剂比色法的灵敏度高,但易受还原性化合物的干扰(如糖类、酚类、带-SH的化合物等),而且由于各种蛋白质含有的酪氨酸和色氨酸的量不同,如球蛋白的色氨酸含量为2%~3%而白蛋白的色氨酸含量为0.2%,所以此方法不适合用来测定混合蛋白质,仅仅适合测定单一蛋白质。染料结合比色法简便、灵敏、快速,但存在试剂吸附于比色杯、不同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力不一致的问题[6]。酶联免疫分析法灵敏度、特异性高,可检测几乎所有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且标记试剂稳定,无放射危害[7]。放射免疫分析法法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高,但是放射核素有一定的危害性[8]。尿蛋白电泳主要用于确定尿液中蛋白质的种类及分子量大小,可用于诊断评估特定的临床疾病并了解肾脏病变程度。

检测尿蛋白是肾病以及其他有蛋白尿指征患者管理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尿蛋白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尿蛋白检测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在检测尿蛋白时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像健康体检、初次就诊患者、疾病筛检、现场快速检测等,可以采用试带法或磺基水杨酸法,当进行疾病的确认诊断、疗效的观察或者预后的判断时,最好采用尿蛋白定量检测和特定蛋白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寇筱囡.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5:43-44.

[2]顾可梁,吴晓生. 尿蛋白检测方法的选评[J]. 临床检验杂志,1988,01:37-39.

[3]宓方元,张永苗. 五种尿蛋白定量方法的比较[J]. 临床检验杂志,1988,02:75.

[4]路顺德,张淑芳. 4种方法检测尿蛋白的体会[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01:23-34.

[5]张晓梅,胡肇衡,梁红. 微量白蛋白尿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J]. 中国医药导刊,2007,03:186-188.

[6]张春兰,鲁春霞.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4:1986-1987.

[7]万丹,高轶峰,齐艺. 不同尿标本尿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01:56-57.

尿蛋白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不同尿标本;尿蛋白检测;结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12-01

临床上对于尿蛋白的检测,都以留取晨尿检测为主,考虑到检测过程中会遇到患者留取日尿与晨尿标本同时进行尿蛋白检测,往往会得到不同结果[1]。我院从2010年2月到2011年4月有试纸带法和磺基水杨酸法对60名正常者,120名有蛋白尿患者进行日间尿、24小时尿及晨尿蛋白含量情况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正常人的晨尿由患者留取、日间尿直接在门诊留取,患者收集24小时尿存放于门诊冰箱里。对于蛋白尿患者的24小时尿和晨尿则由病房留取,而日间尿则由患者自己日间送检。

1.2 仪器:MEJER-600型尿分析仪

1.3 试剂:Vrine试纸带和10g/L磺基水杨酸。

1.4 方法:按照规程检测。

2 结果

2.1 60名健康人24小时尿蛋白排泄含量为0.081g,在日间尿标本中尿蛋白含量高者有33例(占55%),在晨尿标本中有27例(占45%)含量高(p>0.05).这两种标本平均尿蛋白含量是相同的。日间尿15例、晨尿有17例,在试纸带检测结果中出现了假阳性。假阳性标本里,20例是微量蛋白、5例是蛋白(+)。后者3例是晨尿,2例是日间尿;

2.2 120例蛋白尿异常患者,平均24小时尿蛋白排泄含量是1.402g。日间标本里有82例蛋白含量高,晨尿标本中有38例蛋白含量高。其中日间尿蛋白平均浓度明显增高。日间尿35例、晨尿9例,试纸带测定结果偏高(p<0.01),相同读数者为75例。日间尿标本25例,晨尿标本28例,试纸带测定结果为假阳性。在22例试纸带法检测偏高者中有20例(占90%)试纸带法测定结果与其偏高的蛋白尿含量是相同的。

3 讨论

综合以上结果,正常人测得蛋白尿,晨尿与日间尿无差异的,而在120例患者中,晨尿标本的蛋白含量较日间尿低。无论是通过磺基水杨酸法对蛋白含量的测定,还是用试纸带法在尿液分析仪上进行定性检测。都发现晨尿的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的含量。在关于糖尿肾病早期的诊断与治疗上,通过检测10例糖尿肾病,晨尿蛋白量小于日间尿[2]。对7例高血压肾病,15例急性肾炎,13例慢性肾炎,9例尿毒症,5例肾病综合征和其他蛋白尿患者22例,他们的日间蛋白尿浓度明显增加。说明了日间尿标本对于尿蛋白患者的检测其阳性率提高。日常工作中,留取晨尿和24小时尿标本比较繁琐,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其中患者的晨尿明显少于日间尿,并且日间尿可以随时留取、即时送检、既方便又增加了灵敏度。这无疑是对尿蛋白患者来说的极大帮助。但对于为什么会有晨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蛋白含量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在白天人们的日间活动比较多和更容易兴奋,然后导致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重吸收的能力有所变化吧,以及其他生理的功能产生改变,从而导致对蛋白质排泄量增加,关于其进一步的机理是如何的还要探索及研究。

我们建议采用日间尿来测定尿蛋白,可以采用试纸带法[3],这样比较简单容易的进行检测器病理性的变化,这样对于正常人也就不会是假阳性率增高,这不仅仅是患者得益,而且提高了蛋白尿检出灵敏度。以上就是我院关于不同尿标本尿蛋白检测结果的分析,可能会出现误差,但是总的方向是正确的,完全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王平.不同尿标本尿蛋白检测结果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21):154-154

[2] Pan, Y.,Sonn, G.A.,Sin, M.L.Y. et al.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 detection of urinary lactoferrin in clinical samples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iagnosis[J].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2010,26(2):649-654

尿蛋白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老年女性;蛋白尿;骨密度;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 R5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5-0035-03

微循环在保持骨的生理功能及胚胎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骨形成前先有新生血管形成[1]。成人骨形成,来自于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在骨骼重建骨化、破骨细胞吸收和成骨细胞形成偶联相关[2]。因此,微循环的失调可能与骨病相关。蛋白尿是微血管疾病的一个反映,微血管疾病的流行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69岁老年女性15%有蛋白尿,69岁及以上年龄,蛋白尿人数高达20%[3]。患有糖尿病的老年女性60~69岁、69岁以上蛋白尿分别占37%、42%[4]。Barzilay JI等[3]研究发现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可预测髋部及骨盆骨折风险。国内研究老年女性蛋白尿与骨密度的关系甚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健康体检者,年龄60~70岁304例,其中有50例因资料不完整未进行统计分析,余254例进行研究,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70岁,BMI(23~29)kg/m2老年女性,近5年无吸烟,饮酒患者,无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未使用糖尿病、高血压药物,无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无结缔组织病、骨髓瘤等血液病;无肝肾疾病、血肌酐>113 mmol/L的糖尿病肾病、恶性肿瘤等;无制动、营养不良、服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钙剂、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根据尿蛋白含量不同分为两组:ACR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测量身高及体重,计算BMI,有无吸烟、饮酒史,有无使用糖尿病、高血压药物,既往病史及目前服用药物等情况,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因素。

1.2.2 ACR测定 留取随机尿,测量尿蛋白及尿肌酐,采用韩国DFI CO.,LTD生产的Cybow Resder 720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方法测试ACR;测定的尿蛋白用尿肌酐校正,文中尿蛋白均用尿肌酐校正过的,即ACR。

1.2.3 BMD测定 采用法国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第1~4腰椎后前位及左股骨颈(Neck)、Ward’s三角、股骨粗隆(Troch)的BMD。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骨密度的改变比较

蛋白尿组腰椎L2、左侧股骨颈、左侧大转子的BMD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总髋部及腰椎BMD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 尿蛋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蛋白尿与第1~4腰椎BMD均值及左侧股骨颈、左侧大转子、左侧股骨粗隆的BMD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6、-0.61、-0.35、-0.62,P=0.001、0.001、0.003、0.02,均P

3 讨论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的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能有效地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风险将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研究显示,终末期肾病(ESRD)的患者有较低的骨量及较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6-8],Naylor KL等[9]研究679 114例年龄>40岁慢性肾病患者,随访3年,研究发现随着GFR的下降,骨折风险是逐渐增加的,这些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钙磷代谢异常,骨折风险明显增高;而在肌酐正常范围时,蛋白尿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先前的研究对于糖尿病患者研究较多,Clausen P等[10]研究了成年男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是骨质疏松的早期指标;Chen HL等[11]研究了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脊柱及髋部骨密度的均值与24 h尿蛋白排泄呈反向关系,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具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男性更易出现骨密度的下降。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反映了肾小球率过滤的下降及血管疾病的出现[12]。Jorgensen L等[13]研究了4497例55岁的人群,随访至74岁,其中女性2230例,研究发现随着蛋白尿的增加,骨密度逐渐下降,非糖尿病的老年女性蛋白尿与非脊柱骨折相关。本研究是通过对健康体检者年龄>60岁的老年女性,在排除近5年吸烟,饮酒患者,同时排除下列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使用糖尿病、高血压药物,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骨髓瘤等血液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制动、营养不良、服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钙剂、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情况下,分析蛋白尿与骨密度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蛋白尿组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相符,虽然腰椎L1、L3、L4的BM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蛋白尿组总髋部及腰椎BMD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oi SW等[14]研究发现老年女性蛋白尿与髋部及股骨颈骨密度成反相关关系,与本研究相符。Vestergaard P 等[15]研究发现发现成年男性蛋白尿与轻度的总髋部骨密度下降相关,而不是老年女性,与本研究不相符,可能由于患者年龄、绝经时间等条件不同有关。

本文研究人群来自健康体检者,数据中没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也没有血清肌酐明显升高的患者,对结果分析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解决这些不利因素,还需要在住院患者中研究,纳入更大量的数据。本文研究数据也正是对没有大量蛋白尿和肌酐升高的患者人群分析,提示临床上微量蛋白尿的出现,BMD就开始下降。

尿蛋白的检查费用低廉,留取方便,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社区门诊都可以行此项检查,若老年女性患者定期检测尿蛋白,对于早期发现并预防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合理膳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当日晒和运动均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Brandi ML,Collin-Osdoby P. Vascular biology and the skeleton[J]. J Bone Miner Res,2006,21(2):183-192.

[2] Parfitt AM. The mechanism of coupling:A role for the vasculature[J]. Bone,2000,26(4):319-323.

[3] Barzilay JI,Gao P,Clase CM,et al. Albuminuria and rapid loss of GFR and risk of new hip and pelvic fractures[J].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3,8(2):233-240.

[4] Garg AX,Kiberd BA,Clark WF,et al. Albuminuria and renal insufficiency prevalence guides population screening:Results from the NHANES III[J]. Kidney Int,2002,61(6):2165-2175.

[5] Barzilay JI,Buzkova P,Chen Z,et al. Albuminuria is associated with hip fracture risk in older adults: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 Osteoporos Int,2013,24(12): 2993-3000.

[6] Alem AM,Sherrard DJ,Gillen DL,et al. Increased risk of hip fracture among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 Kidney Int,2000,58(1):396-399.

[7] Tseng CH,Huang WS,Li TC,et al. Increased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among hip fracture patients[J]. Eur J Intern Med,2014,25(10):956-961.

[8] Wagner J,Jhaveri KD,Rosen L,et al. Increased bone fractures among elderly United States hemodialysis patients[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4,29(1):146-151.

[9] Naylor KL,McArthur E,Leslie WD,et al. The three-year incidence of fractur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Kidney Int,2014,86(4):810-818.

[10] Clausen P,Feldt-Rasmussen B,Jacobsen P,et al. Microalbuminuria as an early indicator of osteopenia in male 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J]. Diabet Med,1997,14(12): 1038-1043.

[11] Chen HL,Deng LL,Li JF.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older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J]. Int J Endocrinol,2013,20(13):1-9.

[12] Jorgensen L,Jenssen T,Johnsen SH,et al. Albuminuria as risk factor fo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non-diabetic persons:The tromso study[J].Eur Heart J,2007,28(3):363-369.

[13] Jorgensen L,Jenssen T,Ahmed L,et al. Albuminuria and risk of nonvertebral fractures[J]. Arch Intern Med,2007, 167(13):1379-1385.

[14] Choi SW,Kim HY,Ahn HR,et al. Associ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albuminuria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The dong-gu study[J]. Kidney Blood Press Res, 2013,37(2-3):132-141.

[15] Vestergaard P,Rejnmark L,Mosekilde L. Hypertens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fractures[J]. Calcif Tissue Int,2009,84(2):103-111.

尿蛋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尿蛋白;干化学法;磺基水杨酸法;加热乙酸法;青霉素

The Effect of Penicillin on the Qualitative Detection of Urinary Protein

XU Yua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Dazhou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zhou 635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general quality control of urine detection and provide reliable results;we designed an experiment to find the influence of urine protein detection on the dosage of penicillin.Methods We used three ways to make the urine detection,including dry chemistry method,urine protein,sulfosalicylic acid method and heat and acetic acid method.Results False negative result appears when urine protein concentration is 0.5 g/L;penicillin is 20000 units per milliliter with dry chemistry method,and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method,false positive result appears when the penicillin concentration is 20000 units per milliliter.No impact is made on heat and acetic acid method.Conclusion On some dosage of penicillin,false positive result will be made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method and false negative result with dry chemistry method.Heat and acetic acid method can rule out false results.

Key words:Urine protein;Dry chemistry method;Sulfosalicylic acid method;Heat and acetic acid method;Penicillin

尿液蛋白质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肾脏出现肾小球,肾小管疾病时,尿蛋白常呈异常增高。故尿蛋白的检测对某些疾病的诊断,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方法对尿蛋白进行定性检测,包括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干化学法)、磺基水杨酸法(Sulfosalicylic Acid,SSA)以及加热乙酸法。

青霉素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其肾毒性较小,注射后几乎全部以原型的形式从尿中排出。丛玉隆等报道[1-3]大剂量的青霉素对尿蛋白的定性检测有干扰作用,但同时对3种蛋白定性方法进行研究的较少。本实验将探讨青霉素对临床上常用的三种尿蛋白定性检测方法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剂:清蛋白2.0 g(Albumin Bovine V,Amresco 0332)、注射用青霉素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J3076102)、200 g/L磺基水杨酸、5%乙酸溶液、选取健康学生尿液标本1000 ml。

1.2器材 优利特-200A尿液分析仪(桂林市医疗电子仪器厂),11联试纸条(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批号:56150638)

1.3方法 配置蛋白尿,见表1。1~5号蛋白尿分别设置A-F共6支平行试管,加入溶解的青霉素钠,形成青霉素终浓度分别为0、0.5万U/ml、1万U/ml、2万U/ml、5万U/ml、10万U/ml。用干化学法检测每个标本,对导致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尿液采用磺基水杨酸和加热乙酸法进行检测。

2 结果

2.1青霉素对干化学法尿蛋白定性检测的影响,见表2。尿蛋白浓度为0.5 g/L,青霉素浓度为2万U/ml时尿蛋白检测开始出现阳性程度减弱;尿蛋白浓度为1 g/L和2 g/L,青霉素浓度为5万U/ml时尿蛋白检测出现假阴性;而尿蛋白浓度为5 g/L,青霉素浓度为5万U/ml时尿蛋白开始出现阳性程度减弱;所有浓度的蛋白尿在青霉素浓度为10万U/ml时,干化学结果都为假阴性。

2.2青霉素对SSA尿蛋白定性检测的影响 蛋白浓度为0g/L,青霉素浓度为2万U/ml时,SSA法检测出现假阳性。

2.3青霉素对加热乙酸法尿蛋白定性检测的影响 不同剂量的青霉素对加热乙酸法尿蛋白定性检测均无影响。

3 讨论

尿液蛋白质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的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而当肾脏出现肾小球,肾小管疾病时,尿蛋白常呈异常增高。故尿蛋白的检测对某些疾病的诊断,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检测尿蛋白的定性方法有干化学法、SSA法和加热乙酸法。由于干化学法检测方便、快速,且可进行大批次的检测,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但检验人员常常忽视干化学法干扰因素多,易产生假性结果等缺点,导致出现实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时,不能正确解释和处理。

根据实验结果提示:①所用干化学试纸条对清蛋白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比SSA法差,如1.0 g/L的蛋白尿,SSA检测为+,而干化学法为±;且后者对1.0 g/L和2.0 g/L的蛋白尿检测结果皆为++;这与《临床检验基础(第五版)》[4]描述相同。②青霉素对干化学法尿蛋白定性检测能造成假阴性结果,且蛋白浓度越低,干扰越大,这与郑杰等[4]研究结果吻合。③青霉素对SSA法造成假阳性的结果,这与多位研究者看法一 致[1,5];④加热乙酸法不受到青霉素的干扰。我们从尿蛋白定性检测的原理来分析上述实验结果:①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是指在pH 3.2的条件下,酸碱指示剂四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进一步电离,当超越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而青霉素有与蛋白质相似的结构,亦可与指示剂四溴酚蓝结合,且反应速度快、亲和力强,竞争性抑制白蛋白与四溴酚蓝的结合,使试剂模块颜色变淡或呈无色,从而造成假阴性。②SSA法检测原理为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下,磺基水杨酸根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沉淀量或溶液反应后的浑浊程度,可反应蛋白质的含量;而青霉素存在与蛋白质氨基相似的苯乙酰氨基结构[5],因此可以与磺酸根离子发生相似沉淀反应,造成假阳性。③加热乙酸法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加稀乙酸使尿液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pH 4.7),并使得变性凝固的蛋白质进一步沉淀;因此青霉素对其的影响很小。

检验人员应了解各检测方法的适用情况,注重临床工作中方法的选择目的出发,进一步明确青霉素对三种尿蛋白定性试验的影响,尿蛋白过筛实验的首选试验是SSA法,确证实验是加热乙酸法;另一方面若患者服用大剂量青霉素等药物,临床医生应向检验人员说明服用剂量及时间,或者让患者几小时后再采集尿液标本进行尿液检测,以提高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工作中,随着抗生素的研制与发展,现多使用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取代青霉素类为主要的抗菌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尿蛋白等尿液常规检查项目是否有影响,后期可以设计相关实验进行研究探索;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尿蛋白的种类在不同肾脏疾病及不同阶段是有所变化的,如肾小球疾病早期以清蛋白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大分子球蛋白,甚至出现小分子蛋白质,而干化学法对白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灵敏度仅为白蛋白的1/100~1/50[4],因此明确不同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的灵敏度也是进一步研究应该考虑的问题。检验人员只有对所用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并合理解释结果,从而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参考文献:

[1]丛玉隆,杨建良.大剂量青霉素对尿蛋白定性结果影响的探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3):167-168.

[2]李惠敏,杨红英,鲜玉萍.干化学试纸法做尿蛋白定性的影响因素[J].成都医药,1999,25(2):98.

[3]郑杰,赵亚妮,安蓉.青霉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867-1868.

[4]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4-145.

上一篇:人血白蛋白范文 下一篇:铁蛋白范文

热门文章 更多>

尿蛋白

精品范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