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5 04:30:47

买菜教案范文第1篇

记得还是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化学老师(那时我看到化学都很头疼),是个其貌不扬的干瘪老头子,却有一手很吓人的绝活:他上课时,却从不带教案及课本,随口就命令我们们翻到第几页,讲什么什么内容,这里面有哪些是重点;讲完课后,布置作业也不用看课本,张口就来——他把整本书全背下来了。记得那时那个崇敬之意,无法表达了。正因为这个,对化学一向不感冒的我,心想,难道我记忆力真的不如一个年近五十的人吗?为这个动力,我的化学一下子就突飞猛进。

还有一个就是几何老师,画几何图形不用圆规、直尺、三角板之类的,胳膊一抡就是一个标准的圆,随手一画就是一条笔直的线。画的等边三角形,你拿了尺子去量,几乎没有误差。那时我们读初中时,女生中就这样说几何几何几破脑壳。虽然说我对我的几何老师的这首绝活崇拜得五体投地,但我的几何总是在60分左右徘徊(有负于他的殷切希望)。

看过一篇文章,里面作者回忆他的地理老师,说他可以任意画地图,不管是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还是各省地图。都可以从任何地方起笔,一块块画出来。到了最后浑然一体,可以与印刷品媲美。

还有一位是我们一中的一女音乐教师,平时说话嗓子总是哑哑的,但一开口唱歌能把人吓得一跳:几乎课本里所有的名曲和社会上所有的流行歌曲她都会唱,无论男声还是女声,都可以模访到惟妙惟肖。羡慕得我又想去学音乐了,可老妈没给我一幅好的嗓子只好作罢,考了个财税学校,这是后话都不说了。

还有一位就是我们财税班的一个历史教师,对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了如指掌,年代当事人、事件等等细节可以张口即来,当时心想,他是不是和当事人在一起啊。

我的一位同学师范毕业后教初中语文,能背诵初中语文中所有的古文及诗词,他自夸,只要别人能想到的诗词,他就能背下来。我还真没有难倒过他,连《水浒传》里生僻俚俗的句子他都能背得出来,以至于我 不得不佩服他的记忆能力了!

还有一位同事,心算能力高超,特别是到菜场去买菜,几斤几两的,只要别人一报出来,她就给说出来了,急得我这做会计的,对数字这敏感的人,一去买菜时总是一楞一楞的。

买菜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创造性思维;品德与社会

第一次上品德课的时候,拿着几张图片与书本开始教学,指着课本上的图片讲了许多,也讲了很多关于课外的所见所闻。在台上,我滔滔不绝地讲述关于我所知道的一切,讲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情景和图片。孩子们也是跟着我的思路来回答问题,举手发言也还是很积极的。但是整堂课下来,给我的感觉都是我在讲,我在引导孩子们的思路,我一个人甚至演完了整出戏,没有一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或见解。新课标的理念要求课堂的主体是孩子,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展开教学,而现在……却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说,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进行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工具来展开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研究。

所谓“多媒体”,就是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各类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图形等,在屏幕上随机编辑,控制各类信息,完成交互式操作的技术。

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探索和求知,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讲堂为学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品德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

(1)变换角度,多向思维

教师应该在里面充当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关于一个问题,一个现象所产生的想法,多角度地去想问题,提出问题。

(2)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创造性思维往往来自逆向思维。例如,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明理部分时,先放一段录像《母亲大河正在被污染》,让学生意识到在往河里排放污水是破坏环境的行为。然后再请学生举一反三,说说还有哪些行为是破坏环境的。学生从中不仅受到了道德教育,而且获得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2.创造性想象的训练

创造活动主要是智力活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想象。创造性思维在一定意义上是思维加想象。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它是创造发明的第一步。因此,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1)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课堂上要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教学中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最后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

(2)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联动性

①观察感知,丰富表象积累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多媒体的图片,影像等,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

②启发引导,拓宽想象空间

3.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批判性思维就是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在批判、审查的过程中,认识真理及真理的相对性,以便建立一个自身要求发展的完善的开放型认知结构。

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的反省思维。如果学生习惯于批判性,反复地深入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路就会开阔、灵活,见解就更深刻、新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际上并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感悟出来的。反省思维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给予完善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策略

1.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创造实践

例如,在“我也会当家”这课中,播放一位小朋友当家的过程:做家务、买菜等等。同学们都带着好奇的心情去看,当看完了这个片子以后,许多同学都纷纷举手要说说自己的当家历程。于是小组里就热闹起来,讨论交流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当家人。

2.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创造实践

例如,在“热闹非凡的市场”这节课的第二教时,把农贸市场的几个镜头拍摄了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于是开展一个小小的农贸市场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创造出了一个较为完整、有趣的集体游戏。课后,他们又根据指导方法,自己对创造出的另几个游戏进行了改编……

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品德课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1.当学生理解教材有困难时,涉及教材中的难点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关情境将有关内容化难为易。

2.当学生要清晰、完整、准确地感知有关教训内容存在一定困难时,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将有关内容化静为动,演示事物的动态变化――连续的动作,化微为显,将隐蔽的、细微的对象凸现出来。

(二)教案的设计

1.与传统教案相比,多媒体教案设计更加重视创设情境。教案中应对情境有较详细的描述。

2.多媒体教案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电脑的强大功能,在突破重点、难点内容时,对有关知识点要作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要点描述,以便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比如,可以将一些细微的,学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采用特写镜头将其放大。

3.与传统教案相比,多媒体教案设计较大幅度减少了教师解释性的语言表述。教师的课堂用语更加简洁、精练。学生听起来,接受起来都比较方便、愉悦,无须采用繁琐的语言,只要用一个小影片,这样教学节奏加快了,效率提高了。

4.多媒体教学的教案设计要比以往的各种备课都更加细致周密。这是由于教学软件在多媒体教学中处于相当核心的地位,而软件的制作又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去更多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件制作的技术。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的课堂,学生的求知欲会逐渐地激发起来,看着形形的图片,看着吸引人的动画,听着动听的音乐,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会去思考、讨论一些自己独特的想法,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一堂看似平凡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学生的引导下变得生动,变得富有激情,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澎湃进行,在新的教育机遇面前,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努力创新、不断实践、与时俱进,让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新课程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多媒体电教手段对提高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效率成绩是显著的。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教态和蔼、教法灵活,加之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能确保电教媒体信息的准确性、统一性、协调性,增强其准确性,把握其时机性,那么思品学科将如虎添翼,学生的素质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买菜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幼互动 有效性 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点燃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拉近师幼的距离,使教与学有效连结,使幼儿能够充分学习与发展,因此,吸引幼儿的有时不是教学活动的内容,而是教师本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充分运用语言、语调、表情,采用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语言,配以亲切的微笑,激励的目光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与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

例如,在集体音乐《买菜》活动中,教师尽力将幼儿推在前面,让幼儿置身于“我也想去买菜”故事情境中来理解、感受买菜的心情,理解歌曲内容,这种直接的情感体验更加真挚。在活动中以“我想去买菜”的现场情境为主线贯穿始终,并配以祖孙说唱买菜的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的音画手段,赋予动态的效果,增强活动中视听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感受歌曲节奏和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怀,点燃师幼互动。所以,随着画面动态的推进、图谱的呈现,孩子们真切地体验着买菜的开心情绪,积极地打开思维的认知闸门。

二、巧妙有效提问,架起师幼互动桥梁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都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调控现场的灵气,采用有效的提问,也就是要学会“巧问”,从而将活动层层推进,引导幼儿在宽松的活动氛围中愉快学习。巧问,就是以问开头、以问深入,甚至以问答的形式构成对话的主过程。

1.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

教师的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层次要清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一次语言研讨课《彩色兔》,教师出示了兔爸爸、兔妈妈和它们的四个兔子宝宝,并将故事角色进行了介绍,这时教师这样引导幼儿:“小朋友,你们说这些兔子宝宝长的怎么样?”(幼:长得一模一样)“那你有什么办法来分清楚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来三、谁是老四呢?”这是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幼儿可以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而教师也及时地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接纳和肯定的回应,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能使幼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激励他们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2.层层追问主题升华

组织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适时、适当地调整预设的问题,而提问的适切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品质的高低。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巧问和追问引导幼儿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有效调控教学现场。

例如,集体教学活动《残奥在你我心中》中,我通过剪辑录像“轮椅篮球”,让幼儿在观看中,体会残疾人从事体育运动的艰辛,体会他们每一次成功的来之不易。在观看中,我听到有两个小朋友在看到运动员轮椅摔倒,被压在椅子下面,挣扎了几次好不容易才把轮子翻正的情形时,青青对边上的乐乐说:“运动员叔叔这样肯定很疼吧?”乐乐一改往日的调皮,脸色凝重地说:“肯定是这样!”,我灵机一动,即刻抛弃了原先的教案,而是通过询问孩子,“谁想来试试看?”在一名幼儿的主动请缨下,用布条扎住该幼儿的脚,使他不能脚上发力,再模仿轮椅打翻的情景,让幼儿尝试体会残疾人运动员翻到了爬起来的困难,再通过让每个幼儿模仿轮椅篮球运动员坐在椅子上向篮筐投球,让幼儿加强体会成功的艰辛和不易,最后再提问:“残疾人生活已经很困难了,为什么这些残疾人不在家里让家人照顾,还要做运动员呢?”在做做、议议中,加强感受、学习残疾人不怕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凸显活动的情感目标。充分有效地运用“追问”,展现幼儿的思维过程,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真迹”,这样既能了解幼儿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所在,使幼儿的思维状态由此得到启动。

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激活孩子的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的提问是否科学、有效是重要的关键所在。教师有效性的提问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幼儿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欲望,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就一定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三、灵动有效的回应,增添师幼互动精彩

在《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谈到教师角色时,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比喻:“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这句话表达了师幼关系间的深刻含义,这是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互动模式,为我们建构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活动场景一:中班语言活动《可怕的大妖怪》中,教师先做大妖怪,幼儿做小鸟和蝴蝶,起先是害怕的情绪,但通过让幼儿观看、体验没有朋友大妖怪的心情后,孩子们主动给予关心与帮助,给大妖怪带来快乐,我运用角色体验策略,在角色扮演中,帮助孩子迁移运用习得的经验,进一步感受与理解主动关爱的行为对被关爱者产生的影响,推进幼儿关爱方法的掌握,加强情感的体验。

活动场景二:大班社会活动《家是什么》中,在说到妈妈平时是怎么爱孩子的时候,幼儿回答说:我觉得妈妈是爱我的,很开心。老师马上追问推进,“什么事情让你开心?”孩子进一步回忆以往妈妈的种种爱的行为,“妈妈会买东西给我吃。”“妈妈陪我看动物表演。”“我摔跤的时候,妈妈会把我扶起来。”这时老师又使用了接话表述策略,“快乐就像……”“温暖就像……”给幼儿一个坡度预设,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被爱的感觉,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更加强了孩子对爱的美好情感体验。

总之,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及时捕捉来自幼儿的疑问,巧妙地运用这一“质疑”的情景,采用“抛接球”的回应方式,把问题抛向全体幼儿,引起同伴共同参与议论,当教师面对个别幼儿表述不清的时候,必须读懂幼儿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引导或帮助其表述完整,既是对幼儿的表达进行归纳、梳理和提升,又是对幼儿的表达进行合理追问;既唤起孩子的原有经验,获取新的有益经验;又鼓励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给孩子信心和成功体验。

买菜教案范文第4篇

一、高中数学教育构建新型培养模式的原则

1.普遍适用性。构建的新型培养模式必须适用于不同高中的教学,若只适用于少数学校,那么构建的新型培养模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需要从实际生活中高中的具体数学教学出发,以培养高中生学习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立足点,对现有的数学教学进行改进,构建出普遍适用的新型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以稳步提升。2.实践性和应用性。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实践联系密切的学科,小到上街买菜,达到航天科技均与数学相关联。所以高中数学教育不是离开实践的纯理论教学,而应将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也就是说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学生实践性和应用型的培养,有利于高中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高中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3.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发面均有不同,在新型培养模式下,需要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有针对性的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不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模式,使其更加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如何走出知识的局限构建新型培养模式

促进高中数学走出知识的局限构建新型培养模式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教育的前提。经过工作实践总结,高中数学走出知识局限构建新型培养模式的方法如下:1.探究式教学模式。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新型培养模式下加入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创设出日常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较熟悉的数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探究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的给予学生探究结果的评价,适当引导其往正确的道路前行。而且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供学生探究,不提倡封闭式问题的探究,开放性问题更适合学生探究。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更加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侧重于教学具体内容、文本,而学案是指整个整个教学流程,能够使教师完成引导学生上课的过程。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具体问题的研究之中,并且完成课程要求的练习,教师通过练习的作答情况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施教学活动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制定不同的模块,包括目标模块、引导模块、反思模块等,通过几大模块可以使上课效率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3.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是“填鸭式”教育——“教师主讲授,学生记笔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其主动性更是日渐衰弱,而且上课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讲授内容局限于课本,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很多,两者间的矛盾突出,所以教师通常使用更多的时间来讲授知识的,不利于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总结问题”为步骤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过程。

三、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用新型培养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利于完善教学流程,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前行。

买菜教案范文第5篇

@个女教师的感受我也有过。不过,现在,我一个50多岁的人,已经过了这个女教师正在经历的焦虑期。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呢?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有工作、有老公、有孩子、有假期的人还要抱怨,那么如果失掉这一切,是不是就不抱怨了呢?我想肯定还会有另一番抱怨吧。老天爷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给你这样的生活你抱怨,给你那样的生活你还抱怨。

我本不想发表意见,因为人生很多事情跳不过去,该经历的总要自己经历,而后才有感悟,否则别人的感受你难以感同身受。但是,这位女教师真诚地向我询问,我也就坦诚相见了。我说:“重复是生命的本质。太阳每天东出西落,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饭睡觉。没有重复就没有日子。所以,生活的问题不是重复,而是重复带来的单调。要想让重复的日子不显单调,我们就要学会营造生活,给重复的日子添加一点趣味。比如,要想烧菜不再是一件单调无趣的事,我们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学烧一种新菜;要想接送孩子不再是一件单调无趣的事,我们可以在接送途中变着花样儿与孩子互动;要想上课不再是一件单调无趣的事,我们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对常规的上课内容及方式进行一次颠覆性的教学改革。”

她白了我一眼,然后反驳:“照你这么说,我要在已有的日子里再添加一些学做新菜的事情、学讲故事的事情、重备教案的事情,这岂不是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忙碌?”

我苦笑。她不想给重复的日子添加趣味,这就是她面临的生活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人生的悖论:没有人喜欢单调的生活,人们都希望生活充满惊喜,因为有惊喜的生活才充满生机,但是惊喜需要创造和奋斗,而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又常常是单调的。

忙碌,只不过是我们的借口。我们所缺的不是时间,而是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热情,重复只意味着单调。我们身陷单调之中,又不想费神给我们的生活投入热情,抱怨不就是一个最正常不过的结果吗?

买菜教案范文第6篇

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语文教学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就是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实施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建议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的创新

针对人们熟知的某一观点、思想,或者广泛流行的一些通行说法,提出相反的见解,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开拓出不俗的立意。如人们熟悉的“人走茶凉”、“好酒不怕巷子深”、“知足常乐”等俗语,如能从反面角度作出辩证的分析,一种新的立意便可孕育而生。比如,在新型的同事关系中,“人走未必茶凉”;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酒好也怕巷子深”;生活上的知足,也许可以常乐,而从学识智能角度看,则“知足者无以常乐”。这样从反面角度立意,会让人耳目一新,不失为一种创新。

对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思维敢于否定,提出新的见解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的关键就是以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分析事物和评价事物。如,“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可以写抵制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表达出一尘不染的精神;“班门弄斧”历来用于批判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从另一个角度“弄斧必到班门前”,可以写敢于向权威挑战,也可以写向高手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样立意就新颖了。

二、材料的创新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主题确立之后,需要选择材料来表现主题。但大家熟知的材料经常作用,往往使人产生阅读和审美的疲劳感。如一写到做好事之类的作文就选用雷锋的事迹;一写到战胜挫折之类的文章就选用张海迪的事迹;一写到刻苦学习的作文就写陈景润的事迹……这些材料固然好,但太陈旧,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这样的作文自然得不到高分了。

例如,歌颂教师敬业精神是作文中常见的主题,一般学生都写教师带病上课,雨夜家访,孤灯下批改作业……这些材料,流于一般,没有新鲜感。有一个学生却以独特的视角,写一位教师退休后的第一天,提着篮子上街买菜,不由自主地走进学校大门。这位教师每天提着教案和学生作业本,从家到学校,已养成了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他刚退休,去买菜时故不知不觉地又走进了校门。这个材料生动地表现了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这样的材料才有感染力,而且别具新颖。

三、形式的创新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现在是讲究包装的时代,文章的外在形式也影响文章的价值。对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材料,同样的主题,可以写成不同体式的文章。打破中规中矩的模式,往往更能吸引起读者的兴趣,提高文章价值。

那么怎样选择文章形式呢?怎样找更加新颖更适合自己的形式呢?根据不同要求和不同内容来确定文章形式。

日记体、书信体:这是抒感,刻画内心的最好形式,可以将复杂的情节谈化成具体的时间流程,也可以借助第二人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章节体:便于表达自己的多重情感、多层论点,叙写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使许多复杂的故事和情感变得有条有理。

剧本体: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将故事压缩在几个人物、几个场景或几段对话中表现独特的主题。

童话寓言: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对大自然和未来世界的描摹,写出生动新颖神奇的故事。

还有小小说、调查报告、演说辞、计划总结、读后感、会议记录等,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外部形式。

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有学生以《门的变迁》为题,写成剧本,以门为线索,设计了三幕短剧:原始时代,面对大自然野兽的危险,人们渴望一扇木门;唐代,人们害怕强盗,渴望一扇铁门;现代,经济繁荣,但邻里之间关系冷淡,信任失落,互不来往,一扇防盗门把人关在小屋子里。通过门的变迁,揭露诚信日益消失的社会现象。主题形象生动,形式新颖特别,不失为一种创新。

四、语言的创新

大凡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认真下过一番语言锤炼的苦功,都力求语言的创新,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如,老舍的小说语言具有纯正的京味,鲁迅的杂文如匕首标枪式的辛辣、幽默,朱自清的散文婉约柔顺,娓娓道来,颇具情趣……作家以自己创新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所以,语言创新可以先学习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借鉴,这常常可以收到奇效。

买菜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理课 教案科学化 关系和谐 资源整合

幼儿园美术教材在编排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材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为幼儿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许多教材只能作为老师授课的依据,要使美术活动效果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老师在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理”促进教案科学化

1.理一理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全面关注教学目标,从教学整体的功能出发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身心两方面发展的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最近发展区,围绕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如,在准备大班欣赏活动《中国年画》时,年级组的老师在理课活动中所提的目标是不一样的。(1)欣赏中国年画的造型美。(2)感知中国年画的色彩美。(3)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课之前)

老师们经过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此活动目标采用了展开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同时目标的表述不够全面具体、详细,只注意到对中国年画形式美的欣赏,忽视了对内涵的挖掘;并且欣赏目标的内容过于笼统,教师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将目标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因此,这一活动目标在理课中被调整为:

(1)欣赏、感受中国年画中人物憨态可掬的造型美。

(2)欣赏、感受年画喜庆、热闹的氛围,体验其色彩美。

(3)通过对中国年画的造型美与色彩美的欣赏,了解年画的创作特点。

(4)初步理解人们寄托在中国年画中的美好愿望。(理课之后)

年轻的单丽梦老师在上完这节活动后,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受:“理课使教学目标精炼,设置细致、明确,孩子们积极性高涨。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教学个性化得到呈现。”

2.理一理活动过程

美术活动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过程。因此,老师应该努力去实现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我园的园本美术教材通过几轮的筛选、修改和补充,已具雏形,但在教学过程上还呈静态和模式化,如果老师只按照教材去教,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也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开展理课活动时,老师的“做一做”“改一该”等方法能促进教材的活动过程更加合理与科学。

(1)动手做一做。在美术活动的折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材中的示意图是静态且抽象的,老师在理课时按照示意图折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我来制作红绿灯》理课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在折纸时示范角度的不同,给幼儿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折叠步骤不清晰,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老师在理课的过程中既是教者,也是学者,先设身处地地从幼儿角度考虑,一个一个轮流示范折纸的方法,其他的老师扮演幼儿,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到大家都满意才能最终通过。

(2)环节改一改。幼儿园美术教材赋予我们老师有灵活处理教材的权力,这就意味着在理课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处理,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实际和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在对泥塑类教学活动进行理课时,大家将整个教学活动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

(1)引导幼儿通过与橡皮泥等材料的接触,了解泥既柔软,又可以粘结或任意变形的性质,知道泥工板是放泥和塑造时用的,塑料刀是用来把作品修整得光滑平整的。

(2)老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泥工的简单技法。这些技法包括搓长、团圆、拍压、捏、挖、分泥、连接、拉伸。

(3)老师引导幼儿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

(4)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泥工的辅助材料(牙签、纽扣、木珠等)。

(5)教师应该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或一个小组的泥工作品来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这几个环节策略来支持幼儿活动,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和迁移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二、“理”增进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

理课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教龄、工作经验、能力、兴趣都不一样,新老师、发展期的老师、成熟型的老师、骨干教师结合在一起,在大家思维的碰撞下,积极有效地讨论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提问是否艺术、师幼互动是否有效,通过不断地推敲、商榷、设计调整出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案。周勤老师是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在班级开展剪纸活动过程中,她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刘香老师是骨干教师,美术学科带头人。她在帮助周勤老师梳理剪纸活动《雪花》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剪纸顺序上,目测剪和沿轮廓剪时要注意先从大的轮廓开始剪,再剪小的细节,而折叠剪则要按照从里向外、从小到大、从细到粗、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剪;无论是目测剪、沿轮廓剪还是折叠剪,你都应该提醒幼儿,剪时左手要配合着右手的动作转动纸片,防止边剪边拉而导致形象周围不整齐;剪下的纸屑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要保持桌面、画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次上剪纸课,周勤老师觉得轻松多了。

另外,在制作美术教玩具的时候,就教玩具的科学、适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深入研究。平时同轨班级的教玩具还进行资源共享,大家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系也变得十分融洽。

三、“理”促进资源整合重组与共享

在对美术活动《我和蔬菜宝宝做朋友》(命题画)理课活动中,老师发现部分幼儿对许多蔬菜不认识。为了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老师们收集各种实物蔬菜及图片供幼儿认识。当时音乐组的老师正在进行歌唱活动《买菜》的理课,于是我们发现将之与《我和蔬菜宝宝做朋友》结合起来活动,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优化了教育资源,幼儿参与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喜欢这首《牵手》,因为歌手深情投入的演唱,因为歌词中蕴藏爱的意义,更因为它无意间契合了我和我亲爱的同事牵手走过幼儿园美术教学开展理课活动的这一段姻缘。

买菜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反思教师角色备课侧重点师生关系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而我们教师在长期从事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从主观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面对一届又一届,一班又一班的不同生源,仅凭经验、认真是远远不够的,反思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角色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好几年,很多教师仍然走不出传统的角色,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热衷于对政治知识归纳总结,梳理得井井有条、一丝不漏,然后传授给学生。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不只是知识的传递,重要的是引导方法和思维,表现为一种思维的启迪。因此,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进而研究,也就是国外一直倡导的“行为研究”,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反思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行为,走出固有的旧经验、旧方法,才能改变我们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套路。我在“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这一重点知识时,利用了发生在我们扬州市的一个案例,围绕案例设计了三个问题:

1.请你做法官,来辨别他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犯罪?说出依据。

2.列出他走向违法犯罪的原因。

3.这件事对你有何影响。

学生熟知案例,积极主动参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得以体现,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所学的知识,对于他们以后的行为也是一个警示。所以教师只有切实改变自己的角色,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摆脱教师“关怀备至”的说教束缚,真正地解放出来,学生才能主动地去思考、去辨别,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出结论真理,才能真正放飞他们的想象和思维。

二、备课侧重点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很多优秀的教案,无论从内容、形式、布局和时间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印证着教师们花费的心血。教师常常对授课内容驾轻就熟,但在对于学生这一层面上,备课内容远远不够。新课标要求,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而体验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体验、感受、思考、领悟的过程。那么一堂好课应是学生积极参与、认知体验授课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体现因材施教,更要关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人施教,对学生的来源、生活环境、文化基础、知识结构乃至情趣好恶以及所授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储备都应属于备课范畴。当然这要求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劳动,因此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学生们的参与度、接受能力以及教学效果。

曾有这样一件怪事:一位十分优秀的教师带着自己的教案去某偏僻的乡村中学上示范课,结果上砸了,问起原因,说是当地学生不配合。到底是谁不配合呢?备课的侧重点是应该侧重于教材还是学生?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当时教师互动一个关于污染的话题,学生们感到茫然。教师启发,比如:光污染。学生们还是茫然。很多城市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中学去上示范课效果不尽人意,不能简单地说是学生不配合,因为优秀教案从大城市拿到小乡村,它本身已出现了缺陷,不适合这里的学生。学生们很想配合,但是由于知识结构链接不上,师生很难互动起来。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只有在备课中深入调查学生,精心地思考、研究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语言、情感、思想等,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师生反思的反思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然而在应试教育下,学校的氛围不容乐观。平时人们常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学校推行的教师评比、奖励、晋升等一系列考核机制中,班级学生考试的分数排名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不少民办学校还据此进行末位淘汰,分数也成为任课教师的命根。不难想象,教师在面临着竞争、淘汰等各种压力,老师既有着父亲式的严厉惩罚又有着母亲式的唠叨。从早读到晚自习,处处时时全方位的看管、监督,难怪社会上流传着在现在的各行各业中“教师最累,学生最苦”的说法。学生把学校看成监狱,把自己比喻为犯人,老师就像是监狱长。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表面上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教师走进教室,学生皱眉头;教师有事上自习,学生举手欢呼。我们不得不反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然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那么改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

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教师自身行为开始。只有先改变自己,学生才会改变;学生有了改变,心境才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辞才会改变;言辞有了改变,态度才会有改变;态度有了改变,行为也会改变;行为有了改变,彼此关系也随之改变。我班有位同学,况味是桀骜不驯,老师的话从来不听,更别说主动给老师打招呼。一次在市场我遇到他和他妈妈,我主动问候:“XX,陪妈妈买菜呢?”他扭向一边的脸转了过来,脸上的表情很尴尬。从那次以后,他的抵触情绪明显消减了很多,对老师和学习的态度也大有好转。他的变化源于老师一次意外的问候,他冻结心灵开始融化。初中生,正处于十三四岁的叛逆期,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有时甚至盲目地相信自己,简单地摆事实、讲道理已经很难打动他们,因此教师就应该反思以往的一些具体做法,试着适应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群体,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真诚的回报,才能在情感上让学生接纳你。

其次,改善师生关系要不断完善自己、展现个人魅力。光情感投入还不能保证长期赢得学生的认可,还要有过硬的实力。面对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家长万念俱灰,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刚分来的班主任找到他,建议与他比赛打一场难度很高的过关游戏,学生在确认老师没有嘲弄讽刺的意思后,摩拳擦掌地对阵了,但出乎意料,一向自认为游戏高手的他,却惨败在教师手下,不由地心生佩服。第二天上课,这位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呼呼大睡,开始注意他的新班主任,老师幽默的语言、漂亮的板书、可亲的微笑,让他惊奇异常。他在心里叫道,这老师真棒,由原来的佩服上升到敬仰甚至崇拜,暗暗下决心:我要学他,以他为榜样。就这样被认为不可挽回的学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就发展在身边对我感触很大,因此也在反省自己,如何更快更好的提升自己,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我在从事教学的同时,每时每刻都在反思,学习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不断学习,向书本、向社会、向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不断成长,与学生同喜同忧,良好的师生氛围使人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更能激发学习的潜能。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哉,斯言。

买菜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一、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在课堂上对书本上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面对主观试题需要自主发挥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教师把书本上的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即使他们能出口成章,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以其为标准来约束自己;教师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告诉学生,但无法肯定他们真正理解、已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学生很容易在课堂里、在试卷上判断善恶与正误,但在生活实践中他们未必能转为为实际行动,勇于律己。这些困惑的根源,都来自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精髓,没有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吸收,导致了教学知、情、意、行的脱节。因此,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信条灌输给学生,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使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笔者在此根据日常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望各位同行指正。

1.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演绎教学内容

面对新教材,教师可以改变原来根据预先写好的教案,在课堂上“走”教案的现状,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出来,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讲述《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先让其中几位学生蒙上双眼扮盲人,再让另外几名学生扮聋哑人,一对一地互相搀扶着在校园里走,到达目的地后,再互换角色返回去。在彼此配合下,扮演盲人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他人给予的爱心以及自己所应有的同情心。这个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别人对他的态度,从而了深刻感悟到一个人的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能达到照本宣科所达不到的效果。

2.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

理论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接受生活实践的检验,或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政治理论更是如此,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学习思想政治、运用思想政治的最佳场所。生活是人们的无形教师,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教育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教学生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学生置于生活实践中接受磨练。针对《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即让每一位学生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种类样式不限,但不能过于简单。学生要独立完成从买菜到准备材料、再到完成成品的整个过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完成后让父母做出评价,然后自己写出每一个步骤及心得体会。这样的体验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告别依赖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3.利用小品的形式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偶尔穿插小品环节,能让学生在欣赏同学的表演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让他们知道应怎样面对来自生活、社会、家庭乃至个人心理品格、身体状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讲授《走进青春》这课时,针对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而出现的个人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或者因与家长、同学之间的种种矛盾而产生的种种情绪,我设计了“爱的冲突”的小品环节,由学生自导自演,把他(她)与父母的冲突生动地展示出来,学生们观看完感同身受,在他们中间引发了热烈讨论。教师要趁机教导学生,冲突是因为爱,我们应该以理解与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些“爱的冲突”,学会读懂爱、回报爱。

二、实施探索性创新教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和知识总量成倍地增张,大量信息不断地涌现。中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目标等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思维开放、活泼大胆、有主见,但也希望能和教师、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必将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有一个重大突破,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并身体力行地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特别是要转变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方式。

第一,增加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是电脑通,他们从电脑上获得新的知识,电脑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而相反,大部分教师对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并不真正了解,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善于扩充新知识、接收新信息、研究新问题,而是墨守陈规,抱着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根粉笔一讲到底,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引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对于一些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影像资料等展现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探索性教学重在求新。政治课教师若是抱住传统的“直线式”的知识结构,那就无法胜任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广泛地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用体现科学真理的力量和具有广度、新意的真知灼见,来回答诸如时代对人才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人际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时展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反映的理论问题,为学生提供信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探究和创新的研究性活动。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内在学习需要,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只是考试时的答案而已。只有教师改善了教学现状,改变了教学方法,学生才能理解这些知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感悟,进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英.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初探[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58).

2.江小琴.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0(08).

买菜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导语运用存在的问题

1.赘语太多。一些教师在活动中唯恐讲少了,怕孩子听不懂,经常出现赘语现象。比如,在观察小乌龟时教师常常会提出“小乌龟有四条腿,对不对?”“小乌龟遇到危险会把头缩到壳里,是不是?”等问题。幼儿往往不假思索就机械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致使幼儿不愿思考,形成思维惰性。

2.导入语繁琐。一些教师在活动前喜欢有些开场白,其本意想和幼儿拉近距离,引发幼儿集中注意力,进人活动主题。但由于其导语繁琐,时间过长,以致出现消极等待现象和时间的隐形浪费,也使得幼儿活动兴趣锐减。

3.缺失即兴导语。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偶发事件由于教师导语的缺失而失去随机教育的契机。比如,在小班艺术活动“撕贴花蝴蝶”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正方形纸撕出两个三角形,再两两对拼贴出蝴蝶身体。在操作过程中,芸芸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说:“老师这个纸不能做蝴蝶了。”教师看了后说:“芸芸,对不起,老师在裁纸时没裁好,给你换一张吧。”这样回答使教师失去了一次激发幼儿思考、发挥幼儿想象力的教育契机。假如教师对芸芸说:“蝴蝶有各种各样,长方形能做出什么样的蝴蝶呢?”这样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深化活动内容。

4.指令性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用指令性的语言来让幼儿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致使幼儿“被活动”。比如,在“羊羊开了个蔬菜店”活动中,妞妞和佳佳出现不合作现象。教师怕影响活动效果就发出指令。“妞妞,你来当羊羊,在店里卖莱。”“佳佳,你去买菜。”佳佳嘟着嘴丢下钱,提着菜就走。由于幼儿失去了自主性和对活动的兴趣,因而活动效果很不理想。如果教师从幼儿爱妈妈的角度让幼儿做小厨师给辛苦作的妈妈做菜,那么就能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导语运用的策略

1.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多钻研教案。教帅应根据班级幼儿现有水平,设定目标,仔细分析活动的重难点,做到胸有成竹。否则,在教学活动中,当孩子提出问题或遇到困惑时,教师会因准备不充分、思考不全面,而不能抓住孩子问题或困惑的关键。情急之下,教帅往往会出现废话连篇、赘语满堂的现象。

2.多学习,不断锤炼基本功.教师应多学习导入的技巧,尽可能地以较快而有效的方式导入活动,以避免出现幼儿消极等待和隐形浪费时间的现象。同时,教帅要不断地锤炼观察能力、交流能力等教学基本功,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3.巧用即兴导语。教师要多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在游戏和偶发事件面前善于抓住其所隐含的教育契机,并巧设导语,积极加以引导,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中,教师正给幼儿讲解金鱼的外形特征时,诚诚盯着鱼缸,忽然好奇地问:“老师,金鱼怎么不动了?”幼儿顿时议论纷纷:“是不是金鱼死了?”“金鱼饿了,游不动了?”教师走到鱼缸前看了看(金鱼还活着正休息),然后用轻柔的声音、神秘的表情告诉幼儿:“嘘,金鱼正睡觉做美梦呢,我们不要吵醒它哦。”幼儿立即静了下米,原来金鱼还会睡觉,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特别专心,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上一篇:戏曲教案范文 下一篇:会计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