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0 03:31:22

科目一学习材料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讯通”;学生认同度;移动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26―06

随着“校讯通”的普及和推广,甘肃地区许多中小学都开通了此项业务。“校讯通”提供了平安短信、家校互动、亲情电话、移动教务等服务,不仅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为了及时掌握“校讯通”业务的应用现状以及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潜在需求,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移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4月6日至23日,相继在甘肃省白银、兰州、金昌等地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了实地调研访谈活动。课题组根据校讯通的功能和业务设计了《移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信息化――学生用户调查问卷》,问卷在正式实施时,充分考虑了地区、学校、年级等差异性,采用分群抽样的办法抽取了甘肃省白银市、金昌市、兰州市等12所学校,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1份,另外还选取一些学生,进行了面对面座谈、个案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一 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学生是“校讯通”使用影响的最终对象,也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变量。在回收的学生问卷中填写性别一栏的学生人数为554人,缺失7人,其中男孩为257人,占总人数的45.8%;女孩为297人,占总人数的52.9%;男女比例分布为1:1.16,学生性别比例比较平均,符合抽样研究的随机性。

在回收的学生问卷中填写年级一栏的学生人数为557人,缺失4人,被调查对象分别分布在九个年级。调查人数较多的是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

二 学生对校讯通与移动学习的认同度

(1)学生最认可的“校讯通”业务是紧急情况下与家长联系、完成作业和获得更多学习资源

在对于“校讯通”业务的认同度方面,对“校讯通”积极正面的选项,学生“完全同意”和“同意”的合起来分别达到了六成以上(见表1),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d.让我在紧急情况下更便捷地与家长取得联系”、“f.让我的作业完成率更高”、“g.我可以及时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这反映了学生对校讯通的业务的普遍认可。

对负面的两个选项i与j,有25.1%的学生担心校讯通的使用会使自己失去隐私,28.2%的同学不喜欢老师经常向家长通报在校的情况。这提醒校讯通在提供服务时要对学生必要的成长隐私空间进行考虑,不能完全扼杀对学生自我成长精神的培养。由统计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校讯通”业务对自己有帮助,业务存在有价值。从访谈中也能发现学生对“校讯通”业务的认可,他们认为:“校讯通业务方便了父母跟老师的沟通,支持将一些在校的基本信息如考试情况、成绩单、到校情况、在校表现等发给家长。”

(2) 六成以上的学生对移动学习感兴趣

学生对“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随时随地浏览学校的专题学习网站,下载有关的学习资料,进行阅读”的学习方式认同的达到了74.8%,说明学生很喜欢用移动设备获取资源,进行相关学习。

如果“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登陆学校的专题学习网站,就某个感兴趣的学习问题发表自己的疑问、意见和见解,并可以随时收到学校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回答和评论”,有70.4%的学生表示支持这种应用方式。也有20.8%的学生对这种应用方式持无所谓的态度,有8.8%的学生持反对态度。总体而言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这种应用方式还是比较支持的。

如果“参与到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通过手机等移动学习系统,借助于学校专题学习网站,和小组伙伴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一起讨论、协作、探索自然科学的奥妙”,愿意的学生达到了70.3%,其中有36.9%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如果“通过移动学习系统,随时就学习、生活以及和伙伴们交往的烦恼问题向父母或喜爱的老师、心理辅导员老师倾诉和交流,并能够即时得到他们的帮助”,愿意的学生有68.1%。

如果“通过移动学习系统,随时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拍成照片、视频到自己的博客上和其他伙伴分享”,愿意的学生占60.1%,其中有31.1%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如果“通过移动学习,随时随地下载老师的教学要点或教学视频片段,就某些知识点重新学习”,愿意的学生高达74.7%,其中有38.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如果“直接把家庭作业到学习网站,并及时了解到老师对作业的评改意见”,愿意的学生有59.4%,有28.7%的学生对这种应用方式表示无所谓,有11.9%的学生表示反对。

通过对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利用移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移动学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和需求,在学科课程学习中他们非常愿意和渴望使用移动学习的各种资源和工具。

三 学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

(1) 高年级学生手机拥有量大于低年级学生

关于手机拥有量的问题,在被调查的561人中有548人回答,其中拥有手机的人数是223人,占有率是40.7%。根据B/A值不同(B/A值是指这个年级“拥有手机的人数占拥有手机总人数的比值”与“年级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值”的比,B/A值越高说明这个年级的手机拥有量越高),手机拥有率从高至低的年级是初中二年级(2.29)、高中二年级(1.98)、高中一年级(1.69)、小学六年级(1.20)、初中一年级(0.89)、小学五年级(0.75)、小学三年级(0.42)、小学二年级(0.40)、小学四年级(0.33)(详情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小学阶段手机拥有量最高的是小学六年级,小学五年级次之。这两个年级拥有手机量比较高。而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手机拥有量比较低;在初中阶段,初中二年级的手机拥有量最高,在所有调查的年级中拥有量最高,比值超过2.0;在高中阶段各年级手机拥有量相差不大,但是拥有量都很高,都超过1.50。由此可以看出,中学学生手机普及率高于小学,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开展移动学习,中学可行性高于小学。问卷调查中有325人没有手机,占调查总人数的59%。在没有手机的被调查者中,70%的人希望拥有一部手机,主要理由是能够与他人沟通。30%的不希望拥有的人主要认为有手机会影响学习。

(2) 学生经常使用的移动数字设备是手机、MP3系列、笔记本电脑和数字学习机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学生经常使用的移动数字设备是普通手机和MP3/MP4/MP5/Ipod中的一种,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和数字学习机。其他的数字设备如3G手机、上网本和个人数字助理学生是很少使用的。手机作为沟通的工具是必备的移动数字设备,占40.7%,MP3等播放器也是学生喜欢的数码产品,占有量为32.6%,笔记本电脑的拥有率为22.3%,数字学习机为23.4%。这些设备是学生最常用的数字设备,价格比较便宜,一般的家庭都能够承受。为了孩子的成长,许多家长愿意为孩子购买,但是有些家长为孩子购买了设备后,并不知道怎样使用,所以不能给孩子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常用的获取资源和信息的工具占前三位的是笔记本电脑、普通手机和数字学习机

对于学生常用哪些工具来获取信息,一般来说学生常用什么设备,那么他获取资源和信息一般就是用这些设备,但是顺序是有变化的。学生常用的获取资源和信息的工具占前三位的是笔记本电脑(23%),普通手机(22%),数字学习机(18%)。

众所周知,只要能够与互联网联通,那么就能够获取海量的网络资源,笔记本电脑,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上网本,基于其功能完善,性价比良好、市场销售额逐步扩大等原因,成为小学生主要的资源获取工具。除了笔记本电脑之外,手机也能够通过GPRS等形式与互联网联通。调查中,手机是第二大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工具。

可见,能与互联网接入的移动终端都是大家喜欢应用的,也是最有可能应用和开发移动学习的工具,只要能够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充分实现互动,就可用于移动学习。虽然3G手机的占有率比较低,但是随着3G技术的发展,3G设备、iPhone\iPad等便携式产品将是移动学习设备的发展趋势。

(4) 开展移动学习要改变学生仅将手机等设备作为通讯娱乐工具的观念

在调查问卷设计的10个手机使用的业务功能中,最普遍使用的是打电话、收发短信、玩游戏和听音乐这四项传统的业务。而“向其他人请教学习问题”和“查单词、生字”这两项是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平分秋色。收发彩信、浏览网页、在线课程学习和下载课程学习资源只有一部分人经常使用,甚至有少部分人几乎天天使用。说明在移动数字设备上开展移动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要改变学生将手机等设备仅仅作为通讯娱乐工具的传统观念。

(5) 大部分学生在空闲时间使用手机

学生在使用手机的时间上,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写完作业后的空闲休息的时间”,占61%。紧随其后的是“在家学习时”和“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分别占13%和10%。这说明手机等移动数字设备更适合学生在生活中、在空闲时间、在零碎时间非正式学习。

四 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分析

(1) 学生最希望通过手机获取的信息内容是课外读物和课程学习

不同的人群的关注点不同,想获取的信息也不同。学生希望通过手机获取最多的信息内容是课外读物和课程学习。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通过手机获取的信息之间差异不显著(表3),男生最想获取的信息是课外读物,占到23.3%,而女生最想获取的信息也是是课外读物,占到25.1%,但是相比之下男生比女生更愿意获取娱乐游戏方面的资讯。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想获取的信息差异性显著,小学学生最愿意获取的信息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课外读物,课程学习和娱乐游戏,而初中和高中学生最愿意获取的信息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课外读物,新闻资讯和生活百科。这反映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此,在设计移动学习内容时,小学阶段要考虑娱乐性,更多的采用“娱教”的学习内容形式,而在初中和高中要逐渐注重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七成以上学生愿意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接收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

移动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任何方式的学习,学生对通过移动设备接收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73.82%的学生愿意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接收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料,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认同趋于一致(表4)。不同阶段的学生对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下载资料的方式都表示愿意与接受,小学生达到了75.3%,初中生达到了76.5%,高中生达到54.8%。

(3) 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手机或其它移动设备接收需要预习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点

在回答问题的537名学生中,对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接受需要预习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点的学生达到了395,有33.76%的学生完全赞同,有39.11%的学生赞成,两者所占的比例相加达到了72.9%(图3),所以学生是很愿意利用手机来进行课程内容和学习要点的学习的。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接收需要预习的课程内容。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课程内容的方式的态度逐渐降低。

(4) 小学阶段最愿意获取的学习材料形式是视频,而高中阶段是文字材料

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呈现形式,对学习效果有不同的影响,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学习应该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发展。教学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在“你喜欢在手机上使用哪些形式的学习材料”选项中,选择视频的为49.6%,选择文字的为47.6%,选择动画的为40.5%,选择图片的为26.1%,选择声音的为25.5%。

视频是大家最喜欢的学习材料呈现形式,因为视频和上课一样,有声音和图片还有文字相结合,给学生呈现的信息比较多。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就像和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而文字是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视频并且和视频相差无几。文字是传统的信息表达形式,学生都习惯通过文字来获取信息,所以排名仍然排在前列,这为开发移动学习资料提供了可能。

作为图片和声音相对于前三项就显得差些,因为图片和声音给大家提供信息的形式是单一的,并且视频包括图片和声音,因此效果比单一的图片和声音有很大的优势。

统计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希望获取的学习材料形式不同,小学阶段最愿意获取的材料形式是视频,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最愿意获取的学习材料形式是文字材料。

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形式的认同度不同,男孩最想获取的是视频,占到了27.7%,女孩最愿意获取的是文字材料,占到了24.95,这反映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信息的呈现形式的喜好存在显著差异。

(5) 学生希望自己需要的时候用手机查询学习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时间段发送

学生认为发送学习资料的时间为自己需要的时候用手机上网查,占到了38.6%,其次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时间段发送,占28.4%(表5),所以移动学习要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查询,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习惯发送学习内容。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发送资料的方式差异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最不愿意接收的方式就是系统随机发送,高一学生愿意接收的仅为4.2%,高二学生为7.1%,同比小学四年级为18.2%,六年级为19.9%。不同的学生性别对发送资料的方式差异性不显著,都最愿意在需要的时候用手机上网查询,男孩为40.8%,女孩为36.9%。

(6) 学生基本接受通过短息的方式进行交互式测试

基于课堂教学的交互式测试对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这种交互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在调查中发现,65%的学生愿意通过短息的方式进行交互式测试(表6)。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交互式测试的认同度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弱,高中学生对此大多持无所谓和反对态度,说明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对学习内容的接收形式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通过交互式测试,巩固所学内容,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的认同度趋于一致,65.4%的男孩,66.8%的女孩对这种方式表示愿意接受。

(7)学生希望通过移动设备接收知识点和学习重点

不同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希望获取最多的学习材料是考试的知识点,占到了23%,其次是学习重点。所以移动学习要尽可能把学习内容简化为学习重点和知识点传输给学生(图4)。

(8)学生最愿意通过移动设备学习的科目是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性,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重视思维推理能力,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重视概括、识记,英语学科则重视日常练习交流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最愿意通过移动设备学习的科目是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但所有课程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不大(图5)。

相比之下,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喜欢通过移动学习学习不通的科目,之间差异性显著,小学高年级学生最喜欢通过移动学习学习的科目是语文,其次为数学和英语。初中生最愿意学习的科目为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高中学生对通过移动学习最喜欢学习的科目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高一学生最喜欢学习的科目为数学,高二学生最喜欢学习的科目为英语。不同性别的学生对通过移动学习学习的科目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喜欢学习的科目为数学,占到了27.5%,女生喜欢学习的科目为语文,占到了24.9%,这表现出男女生由于性别的差异,喜欢的科目明显不同,男生更加喜欢学习抽象思维型的科目,而女生则喜欢学习背诵,记忆类感性科目(表7)。

五 结束语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远程教育教材的建设中有一个关键的名词就是“远程特色”,教材是否适合远程学生的学习,是否满足远程学习者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远程教育的质量。

香港公开大学凭借着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通过高质量的远程教学,赢得了香港本地和国外的一致认可。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本文在分析香港公开大学教材基础上,就“学科指南”展开比较,看一下优质的远程学习材料如何体现远程特色,如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如何区别于传统学习材料。

二、香港公开大学远程学习材料介绍

香港公开大学的课程发展和远程学习材料设计由香港政府拨专款资助,香港公开大学组织建设。通常一门学科的学习材料由学科指南、指定读物、视音频材料、多媒体辅助教材、互联网学习资料等组成。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特色的是学科指南,每一门学科指南都会由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课外评审委员、责任编辑、制作组共同负责。

学生需要按照学科指南进行学习,学科指南是基础,也是媒体间结合使用的纽带。学科指南采用活页式设计,方便大学通过分期发送材料的方式控制学生学习进度。学科指南中给出指定教科书,它会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让学生阅读指定教科书中的相应内容。指定读物也在学科指南中给出,有的紧跟在各章内容后,有的附在全部学习内容后。视音频材料的使用结合学习内容,在学习指南中也会有相应的说明,有的也有专门的手册(Video Workbook),根据学习内容对视音频材料的使用做出指导。针对不同学科,结合学科指南,香港公开大学还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发送系统,通过在线学习环境,他们可以了解到:

最新的信息公告(一般是给学生提供的);

课程信息,课程时间安排,课程辅导人员;

课程辅导笔记,以往考试试卷,网络链接;

交互方式――留言板,讨论区,电子邮件;

个人文件夹――课程日历,学习者档案,个人学习记录,密码更新;

帮助――常见问题解答,学习者导航,技术咨询。

三、远程学习材料的特色分析与比较

香港公开大学的远程学习材料以学科指南为核心,结合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在使用说明部分具有以下特色:

使用对象说明。导言部分对教材的使用者有明确的说明,比如“教育科技与资讯科技”是教育荣誉学士(小学教育)学位科目,专供对教育与资讯科技有兴趣的教师选修。

学科介绍。导言部分有对学科的简要介绍,同时学科宗旨、学科目标一目了然。

学习条件建议。导言部分对学生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一定的建议。比如有的课程需要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科指南会对修读的学生提出所需要的硬件、软件以及网络配置的建议。

学习支持服务说明。主要是对导修课、工作坊和补习式指导相应要求及次数的说明。

成绩评核说明。一般包括两部分,导师评改作业和期终考试,对其中的权值分配有相应的规定。

学习进度建议。学科指南提供学习进度表,并有对各个单元的学习周数和导师评改作业时间的说明。

修读建议。对学生学习方法、如何使用教材、如何解疑的建议。

教材编写人员介绍。学科指南对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有简要介绍,增强了教材的亲切感。

学生在进行学习前,首先拉近他们跟教材的距离,减少陌生感,然后才能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情况出发,增加跟学生共同经验的交流。在学科内容部分,香港公开大学的学科指南更是充分体现了远程学习的特色:

承上启下的绪言。绪言部分通常会告诉学生本单元要学什么内容,学习本单元需要先前掌握的知识以及本单元涉及的阅读资料。

条目式的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告诉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具体能够做什么,一条条依次列出。各个目标都以行为动词开头,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简单用含糊的“知道”、“了解”“掌握”等词语描述。

适宜的易控制的学习量。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由众多小的知识模块组成。每一个知识点的标题醒目,以加大加黑的字体出现,并分一定的层级。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学生的疲劳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大量图表、案例的使用。在内容的编写上,一般来说,能用图表比文字更好的地方最好用图表,更容易学生的理解。丰富的有启发作用的案例能够防止学生停留在抽象的表象上,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精良的活动设计。香港公开大学学科指南中的活动设计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做一个个的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科内容。并且活动具有操作性,跟学生的经历相参照,与学生的工作生活不脱节,活动的设计正是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的测试与及时反馈。有的测试题会在单元的不同部分出现,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有的测试题会单独成册(AssignmentPile)。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有对测试题的详细反馈。学生参考反馈的提示,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巩固与复习。

与多种媒体及网络的结合使用。指南会在适当处标注与其他媒体的配合关系,需要学生使用媒体和网络的地方,都会有详细的说明和要求,学生需要按照指示结合多种媒体进行学习。比如介绍市场研究的步骤时,学科指南会说明为学生准备了一套有关市场研究的录像,在什么节目播出,录像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谈论的课题等等。

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的提供。学科指南中除了给出指定的教科书外,还会在学科指南后附上指定读物,学生按照学习内容的要求来阅读。同时学科指南中还会列出参考书目、补充读物、需要访问的网址等,有的还会在各个单元或者书后附上词汇对照表。

对话式的语言风格。瑞典远程教育学者霍姆伯格一直倡导与发展“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他坚持认为,建立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关系是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是实施远程学习的先决条件。所以采用友好的、对话式的写作风格就像有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身边,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清晰的内容架构与整洁的版面设计。远程学习材料一个版面上的文字要适中,如果全是黑压压的文字,学生会有压迫感,减少读的动力。香港公开大学的学科指南不管是知识块的标题还是活动、测试、参考资料都以清晰的标题或图式方式表示。

根据上述对香港公开大学远程学习材料特色的分析,以香港公开大学两门学习材料为例,简要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见表1:

在比较香港公开大学远程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再参照杨家兴《自学式教材设计手册》中李丽君及雷畏斯等人对远程学习材料特色的分析结果,把香港公开大学远程学习材料与中国内地的部分高校远程教育教材在细节上做大致比较,从中发现我们在远程学习材料建设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见表2。

四、结束语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记忆原理;网络课程;组块;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100―04

一 引言

目前,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过程中辅助学习者学习的有效工具,它为学习者呈现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资源。在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指导,经常出现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有所下降的现象。如何从网络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给出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网络学习日趋频繁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中的记忆过程出发,提出应用记忆原理优化网络课程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二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用记忆原理的必要性

1 记忆是网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1]记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智慧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利用网络课程展开的学习同样是以学生习得知识、养成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因此,记忆满足学习的一般规律与原则。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之上的,记忆对于学习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学习效果优劣的关键所在。

2 应用记忆原理有助于弥补网络课程学习环境的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将学习的掌控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缺乏对学生网络学习维持和管理的关注。当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不高等因素而缺乏耐心、难以保持注意力,无法达到高水平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认为需要从网络课程设计的角度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好的,能够帮助他们浏览信息、记忆信息的环境,帮助他们尽量避免由于环境而造成的学习障碍。

三 记忆原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1 优化材料性质,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1) 原理概述

在学习内容编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注意优化学习材料的性质,主要原理包括两点:

原理1:我们可以利用便于记忆的材料来辅助难以记忆的材料。图像比文字容易记忆,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图像的记忆能力高于抽象的文字。在编制学习材料的时候,可以在讲述文字时配以相关的图像,通过学习者对图像的联想来帮助对文字的记忆。

原理2:当同一材料以不同的颜色、大小、形式呈现时,会对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由于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学习者的视觉感受力与注意力有不同的影响。视觉接受与注意是记忆必须经历的活动过程,因而不同的表现形式也间接对记忆有着影响。

(2) 原理的应用

根据原理1,我们认为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应选择恰当的方法呈现学习材料。具体应用方案如下:

方案一:添加图像,辅助理解学习材料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那些内容繁多、难以记忆的学习材料,设计者可以在文字旁边添加图像,对文字内容加以概括描绘。这种方法可以辅助学习者理解学习材料,加快学习过程中的记忆速度。

案例1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实现方法:由于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这部分内容较为繁多,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如果在大篇幅文字旁边附上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图,学习者就可以一边对照图一边看材料进行学习,这样在记住模型图的同时,也就记住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脚本如图1所示。

方案二:将重点内容以不同颜色、大小、形式呈现,可以加速学习者的记忆

根据原理2的主要内容,在网络课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那些需要学习者重点记忆的内容,应设置与其他内容有区别的字体颜色及大小。因为色彩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内容的感受与接收,从而进一步也影响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第二、虽然使用对比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易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但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让他们产生厌烦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而不利于记忆所呈现的材料。对于文字的颜色,我们一般选取与背景色对比较大的颜色,背景色多选取淡雅、柔和的颜色,这样学习内容可以较为清晰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根据实践工作的需要,我们认为在制作网络课程时,可以采用如下表所示的色彩搭配方案: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在网络课程字体颜色和大小的设计上,可以采用白底深蓝色字、字体大小为12号字的设计方案。如果有特别需要学习者注意的地方,可以将字体加深,字号改为14号字。一方面,白底蓝字比较便于学习者阅读,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另一方面,蓝色更加沉稳,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

第三、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对记忆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本的呈现一般情况下一行字数最好不要超过35个字,如文字多而长时最好采用分段、块状、滚动、移动的方式呈现文本。若是以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则应考虑窗口和面积的大小,每行字数应在7±2的范围之内,随面积的增大,阅读速度、记忆效率会随之下降。

2 利用思维导图“组块”知识结构,增大记忆容量

(1) 原理概述

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学会组织要学习的材料。“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容量为7±2。”[2]组块可以帮助调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善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能够把散乱的信息组成信息块,增大其记忆容量,在提高学习绩效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利用思维导图“组块”学习材料,可以较好地完成学习材料结构化。组块的容量越大,能够记忆的内容就越多。

(2) 原理的应用

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把内容归类、编制提纲或系统化,就是组织或构成“记忆单位”,即组块的方式,能够明显地提高记忆效果,这一切思维导图是能够做到的。它的使用可以贯穿于整个网络课程中,思维导图通过一些“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章或一节的知识,甚至某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压缩’”[3],由此形成由关键信息及其信息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一张图,这样在剔除了冗余拖沓的内容之后,保留了关键内容。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加速学习内容的积累,极大地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依据信息之间有联系的分类可以使资料的存储、管理和应用更加系统、规范,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设计者可以在每门网络课程中绘制一张树状的思维导图,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4]这就形成了这门课程的一个整体框架图。但这又不仅仅是一个框架图,每个分支上的关键词要设置为热区域,可以进一步查看其具体的涵义,这样,框架图变成了一个查询工具。

思维导图的应用,使知识结构在学习者的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概念,便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结构的整体把握,加深了记忆。下面以教学评价概述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组块”学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案例2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教学评价概述

实现方法:利用Mind Manager软件绘制有关教学评价的思维导图,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对教学评价概述所包括的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便于他们对内容的系统化记忆。脚本如图2所示。

3 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记忆

(1) 原理概述

明确学习目的有助于学习者的记忆。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显著。因此,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出明确的记忆目的是进行有效记忆的关键。

(2) 原理的应用

遵循上述原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习者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主要将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定位于网络课程的学习中。

一般对于访问网络课程的学习者而言,大多数都是在进行没有指导者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而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就是提出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注意集中于识记。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对于课程中学习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视。在每一章、节、单元的开始,应该列出本章、节、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促进记忆,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这一点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学习者通常是进行独立学习,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提示,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减少很多无谓的时间和智力浪费,会比没有学习目标的盲目学习,学习效果要显著的多。以《教学系统设计》中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为例,说明明确学习目标的中重要性。

案例3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实现方法:第一章的内容比较多,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加以指导,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这样能够促进对重点内容的记忆,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根据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这样提出学习目标。脚本如图3所示。

4 及时复习可以强化记忆

(1) 原理概述

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短时记忆的过渡要靠对记忆材料的重复识记;材料储存要从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也要靠重复识记,即复习。[5]下面以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也称遗忘曲线)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特点是:在学习之后,立即会迅速下降,而当间隔时间延长时,就逐渐变得平缓了。这条曲线揭示了遗忘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较多,在过了较长时间间隔后,记忆保持的份量少了,遗忘发展的速度也就慢了,可以用“先快后慢”这句话来概括遗忘发展的这一特点。遗忘总是在所难免的,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所以复习中要充分运用遗忘规律,在新学得的知识尚未遗忘时就开始复习,使新知识在大脑中的痕迹得到加深,建立起牢固的神经联系,提高记忆效率。

(2) 原理的应用

要遵循及时复习可以强化记忆这则原理,在适当的学习进度里安排复习内容。例如,可以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根据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前后联系,适当复习一些上次课的内容。这样,既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又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本次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安排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学习者可以根据练习成绩的优劣,再次对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下面以《教学系统设计》这门课中的一部分内容为例说明原理的应用。

案例4

科目: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第三章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实现方法:可以根据学习需要,点击相应的链接,呈现复习内容。脚本如图5所示。

另外,复习中要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要防止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对学习内容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四 结语

本文就如何依据记忆原理来设计网络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综上所述,记忆原理的应用,对网络课程设计有着重大意义。网络课程承载着辅助学习者学习的任务,因此提高学习者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的课程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我们应该从记忆原理这个重要方面加以考虑,完善网络课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鲁忠义,杜建政著.记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2]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38.

[3][4] 张豪锋,王娟,王龙.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2:13-15.

[5] [美]理查德•西•约克.如何准备考试[EB/OL].

[6]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王等.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92-219.

[7] 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70-76.

[8] 张宗伟.CAI课件中的记忆强化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1999,12:39-41.

[9] 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0-292.

[10] 张筱兰.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中的心理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1999,07:37-39.

[11] Memory skills[EB/OL].

Study on Memory Principles in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

――Take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for Example

LI Zheng1WANG Zheng-jia2LI Yuan-hang2

(1. College of Educational,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2,China;2.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Hebei,071001,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s,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Tangshan,Hebei,063000,China)

Abstract: Online courses provide strongly supports for learner-centered self-study.This paper studied by means of four principles of memory, which were suitable in online courses designing.It uses the principles of memory at the beginning to take the course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as an examp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learners’ memory, it analyzed how the principles had been applied in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Therefore, this study can help the learners to realize increasing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摘要:论文调查了一些材料设计的观点,为了促进学习者的感知、情感态度和认知发展,文章从普通和特殊知识的材料、什么是知识和如何习得、语言学习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呈现的价值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探讨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材料设计;感知;情感态度;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16—02

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材料的输入,于是笔者开始研究材料设计。Jackson(1968)认为——隐形课程:关于学习结果不包含显性课程的学习结果。他看到的是比表层稍微深一点的教学元素和教学材料。 例如:使用词汇手册来识词。词汇手册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个中介,学生根据教师的单词归类要求进行填空。这里的学生被测试出留在他们头脑里的词汇图表的尺寸大小,他的词汇意识被形象化出来。

这一点已经被许多教育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接受并发展,他们看到了隐形课程的价值。例如Bourdieu 和Passeron (1977), Apple (1979, 1981) 和Giroux (1983)争论的:课程不是中立的却从显性和隐性方面反映出一种特别的社会秩序。 现在主要的争议是课标决定了教与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在语言教学领域内,教师输入和学生的表现之间存在一个空白,各种理论因此而发展起来。有一种更加严谨的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通过发现其他非语言教学的学习结果,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

行动反思法是建构主义者设计远程学习材料的常用的方法。这样设计的材料目的是帮助学习者通过经验反思来学习,所以会对目标很宽泛,而争议的焦点是学生解读一组学习材料和根据个人经历做出的反应是不可以预测的,试图找出隐形课程的原因而不是靠表面上的学生课堂表现。Apple (1981)引入一种观点——学生对于教学材料和教师教学有一种抵抗,即教学材料可理解输入和学生心理上对课程的抵制。

争论点是否将可以用的知识学习,建议加大输入,这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表现。综上所述,加大输入自然关系到输入的领域面的拓宽,下面我们来讨论可供学习的领域。 具体地说这六个领域是:1.含有普通和特殊的知识于一体的材料;2.含有知识是什么和如何习得的观点;3.参与语言学习的观点;4.课堂上角色之间的关系;5.认知能力的机会; 6.材料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含有普通和特殊知识的材料

用学习材料承载学习内容的方式是最大众化的方式之一。这些材料大多数具有虚构性的特点,包括材料人物的想象和场景的想象。材料服务于内容,普通做法是通过材料内涵提供自然世界和社会的信息,或者是名人信息。教材多数涉及的是青少年问题和野生动物。但是Cook (1983) 罗列出更加宽泛的真实内容的材料,包括:1.别的学科主题;2.学生贡献的内容;3.语言本身;4.文学;5.文化;6.有趣的事实。除此之外,笔者加了7.学习本身;8.专业内容。

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材料里,选择余地比较宽泛。主要的问题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提供任何有关语言学习之外的机会。所谓的材料新,只是编写者的一种意念,更主要的是学生的经历里是否已经有了这个?最好的机会是让学生在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参与学习。

二、知识和如何习得的观点

Stubbs(1976:94) 指出在校时间中选择额外的科目作为合法的教育知识并且科目之间的界限是存在的。他的论点是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将知识切割融于话题中,以分离的事实或者无限制的建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材料可以被框架化,因此组织活动类型任务都在教学材料中,目的是形成学生对学校知识的感知以及这些知识是如何来的,例如,在语法教学中,许多老师可以将构成的正确解释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主要受益于语法书编写的基调和编写体例。 参考克拉申的理论,得出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效率,而是习得的基础。

三、语言学习特点

基于上面的讨论,材料如何和知识有关已经初现轮廓了。有一种观念有可能被提出来,认为语言的学习事实上是知识的积累(词汇和习语等),操作的规则和使用。但是真实的课堂学习涉及到话题,许多教学材料是以单元或者模块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学习过程,是一种活动类型的叠加,是一种能力发展的过程。例如: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阅读标题,仔细看清楚各个学生被要求做的活动。

第二种观点:课堂活动依赖于教学材料而展开。在低层次的教学中,教学这样展开,细读课文、词汇学习、语法规则和发音、写单个的句子。而深层次教学是学生被要求做事情。因此,信息传递给了学习者,学习英语是完成一系列短小的控制练习。这些练习要求对已经有的语言学事实进行再次输出,输出形式为个人解读、创造和表达,这种再次输出有严格的练习行动纲领。

第三种观点主要针对高语言水平的学生。这种教材的编写、单元之间的编写没有连续性,副标题也不能够明显地展示出语言大纲,很少有指令和话题信息在这里,外教多喜欢使用这样的随意性很强的材料。教师主要关注语言的产出,学生能够很自然地交流,这种教学其实也是有预设的。

四、课堂角色的关系

比学习结果稍微重要一点。这必然要求处理好课堂角色关系的问题,不得不承认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很多,许多已经超出了材料本身。关键是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材料,而且关注在课堂上真实发生的事,因此根据课堂角色去重新定位材料很重要。

另外一种可以真实检测师生关系、选择范畴的观点,是伯恩斯坦(1971)提出的运用框架,他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欠缺是课堂交互性和教学材料。斯坦布斯(1976:97-9)深化了框架理论,其结构是教师开始、学生反应、教师反馈这样的结构。最为典型的就是日常教学中常见的操练。

交互式材料有一种角色关系,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学习者被定位在了孩子的位置上,这个阶段学习者接受的是基本的语言,以后会自然地说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讲英语害怕犯错误的原因。

五、提供机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教学怎么教作为一般知识的媒体,因为它不会特地局限在某个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语言教学材料应避免封闭的练习,一方面使用封闭的任务材料失去了再利用的机会,另外一方面经常使用可以约束学生的能力,只能使其在开始阶段规范化。在之前的讨论中,笔者认为语言材料的组织影响到语言学习策略。最近的语用学理论把交流看成问题,这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如果语用观点被逐步接受,新的变化即将产生,即从语言学习作为复制到语言学习作为问题的解决。

六、材料呈现的价值和情感态度

行为主义认为看重行为后果。学习者通过接触文本,用自身的价值体系提出价值,通过文本传播价值使得学习趣化。一项研究发现花费时间长度有关,另外一种研究发现男女性别对于文本所使用的描述词汇是不一样的。性别歧视、对老年人的歧视、种族主义、精英主义、异性恋主义、赞成和反对吸烟、赞成和反对喝酒对语言材料的结果都有影响,学习者会用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作为底线去审读文本。

了解材料设计的观点,对于教师自编学习材料,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以及差异教学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建设和发展[J].外语界,2005(06).

[2]孙爱萍.三种学习理论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01).

[3]华维芳.英语语言学习材料:评价与回顾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9).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实践性课程属于教师培训中的活动课程,课程的每一环节都是以活动型展开的。这些活动如何组织、以什么为载体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课程科目设计模式的出发点。科目设计者首先要根据实践性课程科目学习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师学习理念,再考察本科目学习中,本校教师在达成目标、落实内容、开展活动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策划本科目最适宜、最有效的基本推进范式。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独特的实践性课程的组织模式。从现有的经验来看,主要有如下四种科目设计模式。

一、 学习实践模式

学习实践模式是指在理论学习、专业培训或专家教师引领下,组织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尝试来积累经验智慧的一种研修方式。理论和专家经验是教师参与实践研修的铺垫,教师在尝试模仿中体验成功和失败,从而引发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学习实践模式的基本结构是:选择学习材料―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实践尝试―评估学习实践效果。

(一) 选择学习材料

这是研修活动的策划环节,决定了某次研修的方向。选择学习材料可以围绕三个问题:1. 为何学?就是理论学习要解决教师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强化教师知识的哪些方面,缘由清晰了,则研修的目标自然形成;2. 学什么?学习材料可以是一本书、一批资料、一场讲座或一种经验,应能引起学习者反省自身的思考、寻求改进方向的意愿,所以其难度、深度的把握比较重要,必要时组织者应进行先行学习;3. 如何学?这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艺术,以学一本教育理论专著为例,是自学、邀请专家讲解综述、教师分工各辅导一章,还是先提出问题再要求在书中寻求理论支点,学法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

(二) 组织理论学习

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本来是教师的一项工作常态,但长期以来教师培训方法上的缺陷,造成了教师对理论的“恐惧感”。所以在实践性课程中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应做到:1. 消除“恐惧”,做好学前的宣传动员,让教师知道一次理论学习不是应付一场测试考核,而是找到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一把钥匙;2. 学习过程中,既要有一定的学习任务、指标的压力,又要有一定的激励、鼓励的措施;3. 运用各种手段使教师的学习成为“理解性学习”,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实例对话等手段将学习植入具体的情境中,以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三) 开展实践尝试

这是“听懂之后做出来”的验证阶段,也是实现迁移的主要环节。此阶段的主要策略是:1. 重在尝试,听懂的未必人人能够很好地做出来,显性的理论知识迁移到教师的默会知识必须经历一个尝试过程,尝试就应该允许有反复;2. 鼓励自我否定,善待适度冲突,否定和冲突虽然都是不和谐的因素,却是实践尝试的必然过程,也是最终使教师个人达到“知行”的和谐、使教师团队达成共识的必然过程,组织者的艺术在于设法让教师在此过程中“幸福地痛苦着”。

(四) 评估学习实践的效果

评估工作既可以在学习实践模式的最后阶段,也可以在实践尝试中边做边评。通常的做法是:可以就教师的一堂课进行评估,也可以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反思质量进行评估。主要策略有:1. 评估面向实践效果,通常理论学习的检验会要求教师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论文,而实践性课程则要求教师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原理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能做出来却仍旧说不出来,也是一种成效;2. 正确对待教师的“说”和“写”,说空话、写套话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积弊,我们可以要求教师陈述“学习―实践”的经历和成效,但决不能仅凭这些。我们一方面可以要求教师参照观察所得进行自评和互评,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教师提供个案分析、反思笔记、课例、视频记录等反映真实过程的材料加以评估。总之,把评估导向更深入的思考、更迫切的学习尝试意愿,评估将成为新一轮“学习―实践”的开端。

学习实践模式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科教师,也是教师日常研修的常见模式。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需要实践性课程的组织者深入思考教师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不断总结反思,不断向教师特有的学习反复试验,得出符合科学的研修规律。一旦教师经历了几轮有效的“学习―实践”过程后,组织学习可能向自发学习迁移,指令性研修可能向自主性研修迁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师自我修炼便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二、 公开展示模式

教学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集中展现,每举行一次公开课对教师都是一次锤炼,正因为如此,这类形式成为了当前各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经常性活动。实践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活动,让更大范围的教师参与其中,使这种原来以评选、甄别、展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成为全体教师的一种研修模式。让教师依托这类活动,在实践的舞台上得到历练,获取相关经验,这就是实践课程的“公开展示模式”。

作为实践课程的推进手段,“公开展示”实际就成为了学校为本校教师创设的参与课程研修的一种情境,让教师通过公开课这一环节,充分展示前一阶段同伴互助和自我修炼的结果。对教师来说,虽然结果是重要的,但过程其实是更重要的,在朝着结果努力的过程中,教师们主动探究、积极协作,聚焦课堂实践、反思并改善教学行为,生成了大量的实践性知识,激发了为取得理想结果的高昂情绪,其学习效果也达到了最大化。

公开展示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研讨―制订团队计划―探究调整―公开展示―评价总结。

(一) 学习研讨

作为科研研修的任务,无论是一般地公开展示还是教学大奖赛、班级活动评比或者其他,这些外在的任务都必须化为有一定主题的教师研修科目,接着的工作就是要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充分的学习和讨论,学习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理论、他人的经验,讨论根据主题应研修的目标和内容。这将起到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明确研修基本目标和内容的作用。

(二) 制订团队计划

这里主要是指研修团队为参与活动而制订的具体计划,由团队组长与成员共同制订。组长要善于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利用团队成员的差异资源,合理分工。

(三) 探究调整

所有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都在一次次地顺利完成,一次次地尝试、探究、调整中接近理想状态的,准备展示、竞赛的课也会经过一系列的试讲、诊断、探究和改进。这个阶段也是教师参与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修炼的主要阶段,从教师发展的角度而言,不成功甚至失败也是一种历练,它是指引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 公开展示

各研修团队按照计划,或人人上台,或选派代表上台,这一阶段往往具有“比武”的气氛。但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将展示异化为“作秀”,特别应杜绝事先与学生共同“彩排”“演练”,这些做法不仅违背研修的初衷,也会最终使教师研修的积极性消磨殆尽;二是注意教师个人的展示实际上是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的结合,要让不上台展示的团队内教师扮演“后援团”的角色。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能激发团队的士气,团队内部的不适当竞争却会消耗团队的凝聚力。

(五) 评价总结

展示、竞赛结束,科目也就基本完成了。评价总结应该针对所有参加研修的教师,而不是个别的获奖者。此环节也可以渗透在整个研修过程中。评价应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肯定教师的点滴进步,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课程的分数。

公开展示模式的优势在于能使教师充分参与,引导教师聚集于课堂教学,又能很好地与学校原有的工作相整合。但公开展示模式如果没有恰当的主题、缺乏合理的引导,容易导致其只关注任务本身和结果,忽略通过实施任务获取有意义的经历和经验,从而变为走过场。

三、 目标引领模式

目标引领模式指学校在对教师现状摸底的基础上,拟定适合各层次教师发展的目标体系,然后由各研修团队(学科组)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前测选取近阶段目标,确立主题,设计活动,开展研修,最后按目标体系进行评论(后测)。

目标引领模式首先要求学校组织人员对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做一个科学的评估,并运用现代教师发展理论拟定出适应本校教师的总体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既能反映教师能力的现状水平,又可以勾勒出他们长期发展的方向,具有专业性、层次性和引领性。教师在该目标体系中可以比较清晰地对自身的现状进行定位,把握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目标引领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目标体系―前测―确定个体或小组目标、主题―分阶段研修―后测。

(一) 目标体系

通常由学校行政或学术权威机构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目标体系。作为实践性课程的研修目标,时还必须配以评价手段或方案;作为某一具体科目的研修目标,还要与科目主题相匹配,指明该科目适用哪几项指标。

(二) 前测

由各教师研修团队按照目标体系中的指标,对教师的现状进行前期测定,可以设计专门的测定表,测定方法应该量化评测与质性评测相结合。前测的功能是让教师对自身的能力现状有一个基本评估,找到“最近发展区”,决不能演变为教师间的等级差异比较,所以要多运用质性评价手段。

(三) 确定个体或小组目标、主题

在前测的基础上,由各研修团队和个人分别拟定该科目中自己的研修方向,在科目主题的范围内,可以制订个性化的小主题。由于学科不同、教师个人基础不同,个性化目标和主题更有利于研修的成效。

(四) 分阶段研修

根据学校制订的学科研修方案,制订团队研修的阶段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五) 后测

研修完成后,根据团队和个人制订的个性化目标,参照目标体系进行后测。后测的方法及注意点与前测相同,主要是为了评测通过研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后测可以作为科目研修的课程评价,也可以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标引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功能,将学校发展和团队发展、个人发展统整起来。但在组织中必须注意发觉教师的团队和个人的主题意识与自我设计意识,否则容易使教师研修陷入被动局面。同时,由于目标引领模式有两次评测过程,评测的功能发挥起着关键作用,激励性的评价能使教师认清自身的差距和努力方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研修中,甄别性或奖惩性的评价则往往消弱教师研修的积极性。

四、 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是学校经常采用的校本研修组织模式。它依托于科研课题,将课题研究过程转化为教师的研修过程。其中,课题只是推动课程开展的一种载体,教师在有组织、有指导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课题研究模式的基本结构与课题研究过程一致:立项―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调查实验、中期报告)―结题评价。但是,课题研究过程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研修过程,特别是在每个阶段的研究中,为每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分配好研究任务,明确预期结果,让教师全程参与到研究中。学校采取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子课题的方法,子课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构成该课题的主题。每个子课题均要经历从立项到结题的过程,这样就能让每位教师都完整经历和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模式的优势在于比较注重理论的引领,教师研修的主题较为集中。它比较适宜于有专家或有研究经验的教师作为领衔的课题团队进行专题攻坚,一般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易于理论的内化和内隐知识的线性化,但课题研究模式在组织时要特别注意让每位成员都有研究内容和研究体验,规模较大的课题应当分解为若干子课题,防止出现“少数人研,大多数人跟”现象。

在课题研究中可采用两种改进教师实践的行为模式:一种是每位教师带着问题走进研究小组―经过小组活动带动行为方案回到课堂实践―带着课堂实践的结果再次走进研究小组,然后在同行的帮助下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改进方案重新回到课堂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与改进实践的过程;另一种是设想与设计―方案的实施及其效果―问题与讨论。[1]这两种方式都致力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实践行为的改进与研究。

除了以上四种之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性课程组织实施模式还可有多种。对此笔者在文中并未作逻辑的划分,只是从实践效果出发作出了提炼。此四种模式成为“大方法”,是为整体推进教师的实践研修服务的。一方面它不可能拘泥于现成的模式,使模式嬗变成僵化的程式,所以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创建自己的独特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研修效率;另一方面,一个学校的实践性课程有效组织模式一旦成型,且为教师所接受,就应该保持其相对的稳定。

参考文献: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6篇

一、提供典型的学习材料

在数学课堂中,要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就应重视引导学生感受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质疑、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大概。而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很重要,提供全面又典型的学习材料,可以为学生大胆猜想提供思维的桥梁。

如“可能性”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学习材料各不相同:9个红球1个白球、9个白球1个红球、10个白球、10个红球、5个红球5个白球。让学生通过分组摸球的游戏完成下表。

针对完成的表格,比较后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可能性的有和无、大和小,在说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展开猜测,发展思维能力,再通过观察箱子里红球、白球的个数验证自己的猜想,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乐趣。

二、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具备发现以及挖掘生活中数学材料的能力,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用摄像机拍录了一个生活场景:我去超市买了三瓶可乐,我喝了一瓶的,一个学生喝了一瓶的,另一个学生喝了一瓶的。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三个谁喝得多?同时用电脑演示三瓶可乐被喝去的过程。通过类似的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提供选择性的学习材料

教学中除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还要因材施教,从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处处创造机会和条件,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在已有基础上得到进步。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依据教材,教师一般是组织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以具体实物的活动为起点,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但是用什么材料操作,怎样操作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且掌握知识,实现算法多样化呢?我在备课时,想到了三个方法。想法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学具进行操作。想法二:让学生先拿出1捆小棒(10根)和3根小棒,再拿掉其中的9根。想法三:教师印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有10个方格的盒子图片,要求学生在盒子的每个方格中放1个圆片,在盒子外面放3个圆片,再拿掉其中的9个圆片。经过仔细的斟酌、演示,感觉想法一让学生自由操作,随意性较大,影响课堂实效;想法二,绝大多数学生会先拿掉3根,再打开一捆后拿掉6根,这样操作不利于“十几减9”的教学;想法三,学生的拿法可能是多样的,直观操作步骤与抽象的算法之间更具有同构性。因此,想法三最好。于是我选择了按想法三进行执教。实际教学中,学生有的先从盒子中拿掉9个,也有的先拿掉3个再拿掉6个等等,各种情况都出现。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最后出示静态的图示及抽象的图式。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动作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过程,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到算式的“形式化”的过程,以及从算式返回到实物解释的过程,这样选择材料才是有效的。

四、提供递进式的学习材料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也就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变成为学生自己所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递进式的学习材料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比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试着改进材料,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一步步解决大家的问题时,感悟乘法口诀。

1.提供材料

教师出示一幅图,请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回答出苹果有18个,草莓27个,橘子36个)

师:这些数量你是怎么得到的?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时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有的学生是用加法算的,也有的学生直接用乘法计算)

2.提出问题

师:那你还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这时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草莓和橘子一共有多少个?这里一共有多少水果?等等。

3.解决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

总之,有效教学已是这个时代赋予数学教育的使命,更是学生生命所必需的技能赋予数学教育的义务。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的学习材料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是完成教育教学义务之所在。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和选择权,使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当然,有效的学习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变化,才能满足适应社会生存需要的高效学习。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经验 策略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媒介,所以做好教材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培养意义重大。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崔飒.小学数学生活化刍议《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6期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主动参与;探究思考;学习方式;小学美术

一个优质的艺术教育融合了很多因素:制造美丽的事物,学习如何用愉悦,敏感和欣赏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如何运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何把艺术结合到所学科目中,寻找情绪和感情的发泄方式等等。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已经肯定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给予美术教育活动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接触视觉艺术。但是,在这样的学习空间里美术教师的美术教学计划在绝对程度上受到现行美术教学课本,教学大纲的影响,甚至,美术教师在构思一节课时,思维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参考与大纲,教学计划空泛,概念化,没有新意,缺少个人独立的见解,缺少对美术教学连续性的整体思考。

一、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有以下几点

其一,教学目标太笼统,太空泛,语言表述不准确。

其二,材料大量而广泛的使用。

其三,缺少足够的有效用的教具。

其四,现行的美术教学方案绝大多数将课堂教学的重心落在教学实践——如何创作艺术品,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的结果是并不能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视觉形象。

其五,多数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是总指挥,派工头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而且充分的创造一个有激发作用的环境。

其六,教学评价语言单调,形式简单,在教学中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其七,学生不能在上课时自觉,准确、充分的收集学习资料和准备美术学习材料。

其八,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对美术学习的态度逐渐变得消极,作业完成显得很被动。

其九,作业形式单调僵化,在艺术形式开放的当代,学校的美术教育究竟应该在怎样的传承中创新等等。

以上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学校环境中受教育的学生,影响他们学习结果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学什么内容,即学什么,另一个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即怎么学。只有找到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教育学规律,还要符合美术学科特点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出现的多数问题才能够解决。找到适合的美术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接受并且掌握良好的美术学习方式正是我此次研究目标。

二、小学(第二学段)美术学习方式的培养的研究结果

1.教材上每一课的知识点或者叫做问题,它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所有要学习的新知识,如何呈现给学生才会激发起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研究结果显示: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能够强烈的激发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能够真正体现他们的需要。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对问题的发现不全面,不深入,这是由于这一学段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学生自主发现和教师引领相结合是最适合这一学段的问题呈现方式,它既能够保护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另外,当教师为学生营造贴近他们生活的情景来呈现问题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通过研究证实,在美术课的学习过程中,收集学习材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收集到什么质量的学习材料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所决定,当教师把它当做作业或者任务布置给学生时,学生的普遍态度——消极,抵触,往往出现很多人不带材料或材料准备不全面的现象;当教师为学生营造收集学习材料的情景以及把收集材料的权利交给学生时,学生的普遍态度——积极,热情,材料收集的不但数量足而且种类丰富。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的过程,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提供充足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

3.研究显示,当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准备的进入课堂,这时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反映是迟钝的,间断的,更不会自主的、真正的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参与的课堂讨论与合作也很形式化。这时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只能采用直接灌输或者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体验得到结果的方式简单解决,但是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最有用的办法是教师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合作来解决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这由学生的年龄和问题的难度决定。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艺术创作的重点就是“自由”,没有明显的对错界限。当学生自主创作的意愿受到限制,他们就开始感到有压力,创作行为表现的很被动。

5.在美术学习中,没有优质的交流,评价和反思就失去了下一次优质创作的机会。教学的全过程评价,让家长参与评价,互评,自评,游戏评价众多的评价方式,每一次评价,学生对自身有更全面地了解,能更准确地使用美术语言,能对他人的艺术创作有客观的评定,能激发再次投入创作的热情。

综合起来看,通过上述的研究过程,逐渐培养起学生一种新的美术学习方式:课前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在课堂的合作,体验,讨论,探究过程中以及老师的适当帮助下解决问题—有很大选择权的艺术创作来验证问题——交流合作反思后认识自我并发现新的探究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

1.在教学研究之初由于缺乏理论经验,研究步骤不明确,耽误了很多研究时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才能正确的指导教学。

2.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也不能灵活运用,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应用才能显示它的优越性,也才能暴露出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学科教学策略系列·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尹少淳

[3]《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李力加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启发之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习材料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1]

我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

一、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利用导学材料,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预习,熟悉新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等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我事先制作了一份导学案,内容涉及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考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及当堂练习和反思共七个部分的内容。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和练习于一体的新型的学习材料,利用导学案既有助于学生宏观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和重难点,为进一步理解教材和深入学习作好铺垫,又将学生课前预习的环节落到实处。因此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材料充分地预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本课在谈及西晋、东晋建立的有关记忆性和陈述性的知识时根本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预习来掌握。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重难点问题,即探究“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上。

二、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利用教师的“主导”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准备阶段。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的到位、恰当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否则适得其反。《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2009年11月30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南京隆重召开,这是南京的殊荣。南京是一座古老、美丽的城市,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先后有六个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的说法。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导入将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南京是哪六朝的古都?为什么说南京在六朝时的变化是当时江南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发现了问题自然会主动翻开课本去寻找答案。

在学习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古时候的江南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提供两段史料给大家,请大家尝试分析两段材料对江南描述有何不一样?”

材料一:(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两段材料虽然选自于史书,但内容相对浅显易懂,难懂字词也作了相应的解释,所以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材料一中江南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而材料二中此时的江南物产丰富,经济发展。

接下来我继续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材料,能推测出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时候江南的社会景象吗?此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教室里一下静了下来,我想材料一中《史记》出现的时间学生们不难推测,是在西汉时期。肯定被材料二中的《宋书》出现的时间给蒙住了,肯定在想这里的宋指的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宋王朝吗?如果是,又如何解释两宋时期的都城并不是南京?如果不是,那么这里的宋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看到了大家的疑虑,我立即解释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所以材料二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南朝的宋时期。听到我的解释大家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再接着我又给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由以上两段材料和两个问题,大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学生很快举手回答说:“比起西汉时期,南朝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地区得到开发。”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并进一步总结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始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在此后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时期发展迅速,即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探究式教学的这一步至关重要,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并提出适当任务或问题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个“探索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并围绕“探索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2]。

三、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注重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过程,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实施的突破阶段。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体验和领悟,自我表达,这不仅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思维的锻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在这节课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一节45分钟的课我拿出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以下一些问题:

(1)你认为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你知道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典故的由来吗?

(3)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上还有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科目一学习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动机理论;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交互假说

一、输入假说

根据Ellis(1985)所说,如果人们想要提高第二语言,就必须有第二语言的输入。输入指的是学习者听到或者读到的语言样本。另一位语言学家Krashen(1982)提出了输入的”i+1”理论,即如果语言学习者接收到的语言比他现在的语言水平难一点,那么他的语言水平将得到提高。这里i代表学习者的目前的语言能力,i+1代表比学习者目前语言水平超出一点的语言。不论Ellis,还是Krashen,都提出了语言输入对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

任务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比传统教学法更多的水平适当的语言输入,所以它可以使学生提高语言水平。总的来说,语言输入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来自学习者阅读或听到语言学习材料,另一个方面是来自小组活动或同伴活动中所用的语言。对于第一方面,当学生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阅读或者听一些学习材料的时候,他们能得到比在传统的课堂上更多的语言输入。当然,教师应该控制输入语言的适宜程度并且选择比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稍难一点的语言材料。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入材料只是教师所给的单词、句型结构、语法知识,而这些和任务型教学课堂上的语言材料相比,肯定要少很多。对于第二方面,在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上,当学生小组活动的时候,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语言。因此,他们有更复杂的语言输入。如果这些语言比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稍难一点的时候,学生将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这样,学生应该能通过参加任务型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二、交互假说

Long提出了交互假说。他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发生在语言交流的时候。这个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当人们在交谈中互相理解有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进行对所用语言意思进行商讨,这种商讨包括对语言的调整,对所用语言结构进行的修饰。这种商讨的结果是说话双方对语言输入理解更加透彻,因此促进了语言习得。

在任务型教学中,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有时候会对理解对方的意思有困难。这时说话的双方通常会对谈话内容进行商讨和调整,从而使对方听懂自己的意思。商讨的结果是听话人明白了说话人所输入的语言,从而得以促进听话人的语言习得。随后,当语言学习者在以后的时间里说英语时,他们能够更好地记住正确的表达法并且能说得更正确、更合适。由此可见,任务教学法应该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三、输出假说

Swain(1985)提出了语言输出理论。他认为学习者语言习得方面,语言的输出比输入更为重要。Swain用他在加拿大让学生进行学习时得到的调查结果作为支持他观点的论据。学生的母语是英语,教师用法语教授他们所有的科目,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法语。但是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用法语说和写。Swain把这归咎于缺少语言输出。

四、动机理论

动机的概念本身是复杂的。Gardner曾经指出动机包含了4个方面的含义。一个目标,努力的行为,达到目的的愿望以及对待任务活动的积极态度。任务型教学包含了这四个方面。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学生活动的目标。这种做法叫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如果这个任务被很好地设计了,学生对活动就会有积极喜爱的态度,产生完成任务的愿望,他们也就会做出行为上的努力。根据这个理论,任务型教学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兴趣,继而能帮助提高学生语言。

任务型教学已经被大家所认知和接受,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认识到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法,搞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Swain,M.(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in S. Gass and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2]Swain, M. 1995.“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G. Cook and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家长会学习材料范文 下一篇:数据库学习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