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类药物范文

时间:2023-02-23 15:40:00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1篇

1.忌把激素类药物作为解热镇痛药。凡因感染而致的发热,必须用激素类药时,一定要同时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否则将使炎症扩散,感染加重,也不可能真正退热。激素可使四肢皮下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还可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者还可引起溃疡穿孔或出血。长期应用激素还会使病人易于感染结核、霉菌、病毒,已有感染者,也可使之加重。激素还可增加眼压,诱发青光眼和白内障。

2.忌用激素抑制胡须。有的青年朋友由于胡须长得多而使用雌激素,认为“药用到一定程度,胡须便会自行脱落”,这是十分错误的作法。青春期以后,随着内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青年男性出现了第二性征,胡须就是第二性症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抑制胡须而滥用雌激素,会带来不良后果。①在性成熟阶段,胡须的毛囊已发育,使用雌激素并不能减少毛囊的数量,自然胡须的数量也不会减少,充其量只能使胡须变得纤细些,但停用后会变粗如初。②雌激素能对抗雄激素的作用,大量服用雌激素会使体内激素水平紊乱,破坏正常的代谢。比如,可出现肢体水肿或血压升高;可加速钙盐沉积,使长骨骨骺过早闭合,本来还能长高的小伙子会变得矮小;还会使正常的减弱。③雌激素进入人体后在肝内分解代谢,大量服用无疑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引起胆汁郁积性黄痘,造成肝功能不良。希望青年朋友们不要轻信“使用雌激素会使胡须自行脱落”的谬传。

3.忌滥用激素类软膏。近年来激素类软膏上市颇多,去炎松、肤轻松、肤疾宁等,几乎进入每个家庭。有的人一有皮肤瘙痒或者长了“癣”就搽用,有的好了,有的却越搽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常见的皮肤病大致有两类:一类为炎症性疾病,如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湿疹、牛皮癣等,这些可用激素类药膏。另外一类为细菌和真菌感染,如脓疱疮、体癣等,禁忌用激素类药膏。体癣误用激素类药膏最为多见,危害也最大。体癣是一种真菌感染的传染性皮肤病,如发于股部和臀部,特点为环形红斑、丘疹、水疤和脱屑等。治疗应用复方水杨酸软膏和克霉唑冷霜外敷。若错用激素类软膏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促使体癣蔓延,皮疹越来越多,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临床上,医生常可见到因滥用激素软膏造成全身和颜面部体癣广泛播散的患者,有的皮损严重而形成“难辨认癣”,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皮肤有癣切忌滥用激素软膏自行治疗。

4.忌骤然停用。在短期大剂量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一旦突然停药,可能引起下列不良综合征。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功能减退。突然停药或停药后1~2年内,在感染、创伤、麻醉或手术等诱因下,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及休克等症状。为防止其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其每日维持量或采用间断服药法,逐渐减量至能控制主要症状即可,力争早日停药。②停药后1~2年内,遇有严重感染、创伤及手术等情况。应及时给以糖皮质激素。③一旦出现患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征象时,应立即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2)激素停用后综合征。短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突然下降。其临床表现为,停药后24~48小时,出现情绪消沉、发热、恶心、呕吐,肌、骨、关节酸痛。疲乏无力,甚至虚脱。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可再用糖皮质激素,待症状消失后再逐渐减量,然后停药。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2篇

激素类药物包括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和甲强龙等,是一类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药物。此类药物在治疗急重病症时往往能发挥“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但在使用不当时也常会引起极为严重的副作用。临床研究发现,人们若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机体正常的活动功能,进而可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系统等都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新的平衡状态。如果突然停止服用激素类药物,这种新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会使机体出现严重的功能紊乱,从而使已被控制的病情复发或加重,甚至引起死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病情“反跳”现象。那么,患者在使用激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应如何避免发生病情反跳现象,安全稳妥地进行减药或停药呢?

1应掌握减药或停药的时机和在不得不停药时开始减量和停药:为避免发生病情反跳现象,患者在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必须等待某些时机出现后才能减药或停药,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停药,这类情况包括:①在使用激素类药物后,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或病情没有任何好转。②在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③在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出现了无法控制的严重感染。

2应掌握减药或停药的方法:患者在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尽量将此类药物的用量减至最小的有效维持量。例如,慢性肾炎患者若每日使用40毫克以上的强的松进行治疗,并已使病情得到控制,即可每隔2周减少5~10毫克的用药量,一直减至每日使用30毫克。如果在减药后病情未出现恶化,可再每隔2~4周减少2.5毫克的用药量,一直减至每日使用15毫克。此后应以更慢的速度逐渐减药。患者在减药期间应密切注意自己的病情变化,并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发生病情反跳现象。临床实践证实,患者若能适时地减少激素类药物的用量,可更好地保留或恢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从而减少发生骨质疏松、柯兴氏面容(即“满月脸”)及感染的几率,并更有利于儿童患者的生长发育。需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风湿性疾病患者更要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用量,并应找到能够控制其病情的最小用药量,从而将服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最小。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若确实不能减药,则应及早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等)进行辅助治疗。

患者在停用激素类药物时,也应按照上述减用激素类药物的方法逐步减药,直至最后停药。这样可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自行生成相应的激素。

3应掌握发生病情反跳现象后的应急措施:患者若因错误地减用或停用激素类药物而发生了病情反跳现象,应立即恢复原来的用药量。待症状完全控制后,再在几十天内安全、合理地进行停药。如果发生了严重的病情反跳现象,则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救治。■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3篇

雌激素在人体内受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故雌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每个分泌周期中,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的形成在女性优势卵泡成熟时。而在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会暂时下降。随着黄体的慢慢形成,女性在黄体成熟时达到第二个高峰。当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又会逐渐下降,于月经期达到最低值。

雌激素可以促进输卵管、子宫肌、子宫内膜、阴道上皮等女性内生殖器官的增生和不同体液的分泌,还可以促进女性乳腺腺管增生,防止水钠潴留,促进脂蛋白的合成和骨基质的代谢等。

女性从中年开始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会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而下降,导致不少中年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不安、抑郁、情绪不稳定、骨质疏松、老年性阴道炎等内分泌紊乱的症状。雌激素水平的这种变化,差不多要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时持续到绝经,甚至持续到绝经后期。在这个过程中,与雌激素分泌相关的某些疾病会不断困扰着很多女性,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女性可以用补充雌激素类药物来调节机体内分泌紊乱的状态。

但是,雌激素类药物是一种激素,女性使用时应慎重。少数女性使用雌激素类药物会出现白带增多、胀痛、恶心、头痛、腹胀、突破性出血等不良反应。女性长期应用雌激素类药物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女性的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瘤等妇科疾病高发的阶段,而且这些疾病往往有一定的激素依赖性。女性若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应用雌激素,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因此,女性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时应首先明确诊断,在排除存在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情况下再权衡利弊,正确决策,切勿盲目应用。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处方分析;针对性干预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最中层束状带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它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的不同而异。当糖皮质激素超过生理剂量即为药理剂量时,除可以影响物质的代谢外,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病毒和抗休克等生理作用,因此,该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一直以来,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和盲目滥用的现象。谢陶吟等[1]调查点评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使用情况,其中不合理处方占28.27%。随后,医院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进行了针对性干预,为了解我院干预后的使用情况,笔者再次对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处方进行调查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随机法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共计29200张,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

1.2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3](17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文简称《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等为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诊断、性别、年龄、药物名称、用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在本次抽查的29200张处方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有5120张,占总处方数的17.2%。其中男性患者1997例,女性患者3123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按年龄统计,≤18岁775例,>18

2.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品种及使用情况,见表1

2.2主要疾病分布详情见表2。

3讨论

从抽查处方的结果分析,目前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门诊使用广泛,使用较多的药物是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临床上治疗呼吸道感染时,通常会在抗生素中加上地塞米松药物联合,增强消炎作用,但其在缓解炎症同时,还会降低患者机体的防御功能,引发感染病灶发生扩散,给治疗增加一定难度,严重时会导致死亡[4]。因此糖皮质激素不应作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常规用药。其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较多地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临床上主要用于天疱疮、带状疱疹、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各类皮炎、湿疹、结节性血管炎、红斑狼疮、银屑病等疾病的对症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已是临床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我院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水平,院部联合医务处、药剂科采取了如下针对性干预措施:①根据《指导原则》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合理使用规范;②组织开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培训,让医师、药师掌握和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知识。③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处方评价与分析,将其合理使用纳入医疗机构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体系。④针对复杂病例进行专家讨论。在临床药师和医师的相互沟通和学习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明显下降。

针对性干预是提高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水平的有效措施,但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的监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剂量、疗程、停药计划等,而这些恰恰是门诊处方分析难以做到的,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未来,我们将开展住院病历的回顾性分析,更深入地了解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促进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陶吟,邹素兰.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8):71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11-1131.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09-617.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5篇

闭经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8周岁而无月经来潮的病症。这种闭经多由子宫畸形等先天因素引起。继发性闭经是指在月经初潮以后,排除妊娠、哺乳、绝经等因素外,月经中断3个月以上的病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又将继发性闭经分为轻度继发性闭经和重度继发性闭经两种类型(本文所说的闭经指的都是继发性闭经)。女性患上闭经后,常会出现子宫萎缩、减退、疼痛和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病症,严重者还会患上不孕症。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性激素类药物(主要指雌激素和孕激素,其中雌激素包括微粒化17-β雌二醇素、妊马雌酮等,孕激素包括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等)对闭经进行治疗。但是,有许多此病患者对性激素类药物并不信任,认为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会使月经对性激素类药物产生依赖。闭经患者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对性激素类药物治疗闭经的过程还不够了解。下面,笔者就具体介绍一下如何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闭经。,闭经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先需要进行孕激素试验(试验方法为:肌注黄体酮,每天肌注20毫克,连续肌注5天。或口服醋酸甲羟孕酮,每天服10毫克,连续服5天)。因为进行此项试验后可对患者闭经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患者在进行孕激素试验结束后若出现了撤药性子宫出血,就说明患者所患是轻度闭经。此时,临床上常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每21天为一个周期)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此疗法的具体步骤是:让患者连续口服21天的雌激素(如微粒化17-β雌二醇素等,每次服1毫克,每天服1次),在第12天加服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每次服6~10毫克,每天服1次),连续服10天。患者在停药后若出现了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症状,说明患者存在孕激素不足的现象,可继续使用此方法进行2~3个厨期的治疗(多数患者在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后,月经会自然来潮)。患者在进行孕激素试验后若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则说明患者所患是重度闭经。这时,此类患者常需要进行雌孕激素试验(试验方法为:让患者在每晚睡前口服妊马雌酮1-25毫克,连续服21天。在第12天加服醋酸甲羟孕酮,每天服10毫克,连续服10天)。因为此项试验可排除患者患子宫性闭经(即由子宫缺损所导致的闭经)的可能性。患者在进行雌孕激素试验后若出现了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症状,则说明患者存在雌激素不足的现象,也可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进行雌孕激素试验后若仍未出现任何症状,则说明患者的子宫内膜存在缺陷或已遭破坏,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进行手术治疗等)。

虽然性激素类药物对闭经很有效,但不是说女性只要一出现闭经就可以立即使用此类药物。因为患者滥用性激素类药物不仅不会治疗闭经,反而会使患者出现子宫内膜萎缩(尤其是异位的子宫内膜)、身体浮肿、阻塞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病症。因此,出现闭经的女性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地使用性激素类药物,而是应先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试验,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用药频率;合理用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42-01

糖皮质激素(Glucocotticoids,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甾体激素,具有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应激反应等功能,是临床用药甾体激素药物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糖皮质激素是最广且功能作用最强的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各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患,例如各种血管炎、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于糖皮质药物激素类要合理的使用,使用正确,会有满意的疗效;反之,滥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会造成严重危害或病情加重甚至使原有病灶扩散。同时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主要有诱发或加重感染、溃疡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诱发精神病和癫痫等,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为了了解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对我院2011年至2012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做出了如下的药物利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原始材料数据来源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程序2011――2012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于药品的种类、规格、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数据统计。

1.2 处理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剂量(DDD)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品销售金额和DDDs的排序以及日均费用(DDDc)作为评价的标准。DDD表示某一特定的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症而设定的成人平均剂量。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临床用药用药须知》[1]、《新编药物学》(第16版)[2]的规定并参照药物说明书来设定各个药物的DDD值。DDDc=该药年销售总额/该药的DDDs,其是衡量药品价格高低的标尺,使得药物的价格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DDDc越小就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小。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很高,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DDDs越小,倾向性就越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2011年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的销售金额为105.55万元,占所有药品总金额的0.46%,2012年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的销售金额为158.28万元,占所有药品总金额的0.58%,2012年比2011年金额增长了49.96%,占比上升了26.09%。

3 讨 论

地塞米松(针剂)、泼尼松(片剂)、地塞米松(片剂)三个品种的DDDs排序两年保持一致,说明了我院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基本保持稳定,而且这三种药DDDs保持前三位,说明了这三种药价格低廉,而且适用性广泛。地塞米松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也有用于一些严重的感染中毒、恶性的淋巴瘤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泼尼松的DDDs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位居第二位,泼尼松为中效激素,当严重中毒感染的时候,泼尼松可以和大量的抗菌药物进行配合使用,能起到良好的抗毒、抗炎、降温和抗休克,使得中毒感染所产生的自身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对外排放钾离子的作用比可的松小很多,其零售价格低廉,日均费用较低。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选用中效激素来治疗,于是疗效功效确切、价格低的泼尼松片选用的频率就相应的变高了[3]。

甲泼尼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属中效激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活性及免疫抑制,用于风湿性疾病、胶原疾病、过敏状态、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对症治疗,作为免疫抑制剂而治疗肿瘤、休克等。同时在原发性肾病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糖皮质激素中长程治疗,有关研究结果证明,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显示了可使激素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患儿尿蛋白更快转阴的趋势。能更好的使原发性神兵综合症初发处治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能最大化的减少复发的频率,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极速的总用量,减少了激素对人体所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的几率,并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因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4]甲泼尼龙与泼尼松龙相比,有更强的抗炎作用,但是却有较弱的水钠潴留作用,与长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相比,可更快速地渗透到靶器官,迅速起到相应地效果,肌毒性较少,和长效糖皮质激素比较起来有明显优势,可减少或避免突然停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由于甲泼尼龙的价格比较高,所以一般用于临床上病情急重的患者。

4 结 论

我院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在这两年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建议临床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时候,要必需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疗程,较大程度的确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充分发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7-445.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1-634.

[3] 赵篱陶,黄慈波.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23-28.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我院《药品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10~2012年已销售药品总金额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数量及金额。

1.2方法 统计我院2010~2012年药品销售总金额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各品种的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并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分别进行排序。

1.3用药频度(DDDs) 以约定日剂量(DDD)为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DDD值是WHO药物利用研究小组推荐的药物剂量单位,表明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成人平均日剂量。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应用频率越大。日均费用=药品销售总额/DDDs值,即日销售金额[1]。

2 结果

2.1 2010~2012年药品年销售总额及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的销售金额,见表1。

2.2 2010~2012年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用药金额前5位药品排序,见表2。

2.3 2010~2012年激素类药物用药频度前5位排序及各药品的日均费用,见表3。

3 讨论

3.1我院2010~2012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增长率分别为0.79%、0.84%、0.95%。糖皮质激素占我院销售药品的构成比逐年上升,说明我院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呈上升趋势。

3.2从表2可见,2010~2012年我院销售金额位于前5位的糖皮质激素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地塞米松针、醋酸泼尼松片、醋酸泼尼松龙。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替代或减少口服激素治疗,建议在其它方式给于激素治疗不适应时应用,布地奈德不能用于支气管痉挛的快速缓解。在2002年版GINA推荐儿童哮喘的阶梯治疗方案中指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疗法为首选,吸入ICS应成为基本治疗手段。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特别适用于需用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状态,在我院儿科、内科重症患者治疗应用较多,但该药DDDS为99.64,日均费用高,故临床使用增长不明显。

3.3从表3可见,3年来DDDs位于前5位的糖皮质激素是醋酸地塞米松针、醋酸泼尼松片、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醋酸泼尼松龙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排序相对稳定,表明这几种糖皮质激素类药品在我院使用频率基本稳定,说明这几种药品临床疗效好、价格较合理。

醋酸地塞米松针是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其抗炎、抗过敏作用比泼尼松更为显著。而对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较轻微,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作用较强,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其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约为77%)。本药生物半衰期约190min。醋酸地塞米松针日均费用为0.22元,低于其他糖皮质激素类药;DDDs为20734,应用频率最高,这应该与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特点有关。

醋酸泼尼松为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醋酸泼尼松片价格低廉,日均费用仅为0.27~0.35元,疗效确切,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少,故临床使用频率较高。

4 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广泛复杂,随剂量不同而变化。生理状态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缺乏时可引起代谢失调,乃至死亡;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是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强烈刺激。药理计量时,糖皮质激素除影响物质代谢外,尚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主要用于替代疗法、急性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等[2]。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临床实践中不合理应用较多,不仅造成了药物浪费,而且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因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要选择合理的剂量和恰当的疗程,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王春娥.李桃.廖广仁,等.广州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利用研究[J].广东药学,2005.15(2):73-77.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8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73-01

此类药物是能够维持人体生命体征的必须品,对身体的生理是有很多方面的作用的,也就是说超过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是可以帮助抗炎、抗过敏和控制人体免疫反应等多方面的药性作用的,此类药物是经常被用在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各类的应激反应等状态的,它的临床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因此,帮助了解此类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现状,对使用此类药物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阐述,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在我院2011年2-3月之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住院患者180例,对其病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例中男性占78例,女性占有102例,年龄在17-8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1.2±15.3)岁,有18例患者在呼吸科,占8.34%,有11例在心内科,占6.12%,其中有18例在神经内科,占比例为9.78%,消化科有11例,占6.35%,有5例患者病例在内分泌科,占2.68%,妇产科有65例,占35.02%,有40例在普外科,占20.11%,最后神经外科占有12例,占5.76%。

1.2分析方法对上述的18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住院患者多方面的情况必须要认真记录,并且要在所有汇总之后对有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例如记录患者的真实姓名、年龄、诊断、药物名称、使用的药物剂量、用药的途径、频率、用药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用药的效果等多方面。

1.3评价的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所颁发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用药须知》,作为最终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2结果

此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比例较高的是用于麻醉辅用药,之后就是使用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其中包括气管哮喘和胸膜炎等疾病,占总构成比的11.90%,并且在本次的分析中具体的还包括:应用在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有19例,占构成比的9.75%,应用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有4例,占构成比的2.58%,应用在麻醉辅应用的有120例,占构成比的55.37%,应用在促进胎儿发育成熟的占有8例,占构成比的4.79%,应用在化疗辅应用的有3例,占构成比是1.99%,应用在输注血液制品及白蛋白的占有8例,占构成比的4.73%,使用此类药物单纯的为治疗退热为主要目的的病例9例,占5.84%。

3讨论

上述阐述的此类药物是具有抗过敏、抗毒素等多种功能作用的,在临床上被应用的很广泛,尤其是在很危急的情况下要合理应用,才能发挥其作用,但是目前在临床上滥用此药物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不但造成浪费,还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临床上作为医生一定要严格的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必须给予患者合理的选择药物,要是长时间额服用此类药物,要及时的给予促皮质激素并补钾、补钙、限制钠盐摄入。2011年2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目的在于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达到用药的合理性。通过对个此类药物使用的分析发现,我院在使用此类药物方面是存在一些需要纠正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发现一些不规范使用此类药物的情况,具体的问题现将阐述如下:首先是在没有明确的适应症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此类药物,由于此药物在临床上的药理作用是非常广泛的,那么相对于它的临床适应症也是相对比较广泛的,最终就出现了这种无适应症的情况下就随意的应用,就像在发热的患者中,应用此药物就可以控制下丘脑对致热原的反应,是具有较强的退热功能的,这样一来就将此药物当做退热药来使用,从表面上看来患者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但是实际上感染是会出现有扩散的风险的,直接的会造成病情马上进一步的快速恶化,或者是在原基础的病原感染上在出现细菌的感染和真菌的感染情况。而在此次的分析研究中还表明发现了,以退热为主要目的的,使用此类药物单纯的为治疗退热为主要目的的病例9例,占5.84%,这样的数据表明,我院的一些主治医师在使用此类药物上出现了对使用的适应症反的把关不够严格,出现滥用药的情况,必须要积极的进行相关药物适应症的培训,必须要加强监管,另外在本次中还发现使用应用在麻醉辅应用的有120例,占构成比的55.37%,这应该是由于在我院近期有外科及妇科手术的患者有关,然后是在用药的品种上选择是不够规范的,就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就会有患者长期的服用氨化可的松,此类药物就是属于在短效的药物范畴内的,该抗炎的力量是很弱的,作用时间较短,长疗程用药在临床上主要是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③用药途径不规范,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选择口服强的松治疗,既不能阻止病情发展,还会因长期应用导致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可选择长效糖皮质激素关节腔内注射。④其他不合理应用等,如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未平稳控制;糖尿病血糖未控制、真菌感染未消除等。同时,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程中,不检测血糖、血小板、骨密度等。

总而言之,在临床使用上是必须要遵循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的,必须要合理的使用此类药物,必须要加强用药培训,以此来避免滥用药物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曙光.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评估[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

[2]李仲廉,阎昭.糖皮质激素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6期.

[3]陈卫衡,张强,刘道兵,张洪美,张磊,顾力军,孙钢,赵铁军,周卫.SARS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骨伤,2004年07期.

[4]肖骏,魏世辉.糖皮质激素在眼科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12期.

[5]李凤珍,和润虎.浅谈药物滥用与防范[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2期.

[6]赵成正,鲍彦平,赵,刘彦红,曾岚.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网络版数据库收录的我国药物滥用文献情况[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年04期.

[7]王美琴.某院糖皮质激素类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8]ZHANG H Y LI Y Z pharmacology and rationalization of glucocorticoids[J]Clin Med 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4,2(3):36-37.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9篇

[摘 要] 目的: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设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62例,经激素治疗后再针 刺治疗对照组26例,并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8%,对照组愈显率为76 .9%, 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主题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激素类/治疗应用

Effect of Hormones Drug on Therap eutic Effect of Facial Paralys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Zhang Chaoyun,Chen Lijiao(Section of Physiotherapy,No.422 P LA Hospital,Zhanjiang City,Guangdong Pro vince 524005)

[Abstract] Purpose To observe effec t of hormones drug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facial paralysis treated with acupun cture.Methods Observatio n group(62 cases) were treated by simple a cupuncture and control group (26 cases) w ere treated with hormone follo wed by acupuncture,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ured and ma 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96.8% in the o bs ervation group and 76.9% in the control gr 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Facial Paral ysis/acup ther;Hormones/ther use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众多。笔者近几年来,临床 观察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用激素类药物静脉点滴或口服后再针灸治疗者与不使用激素类药 物单纯针灸治疗者比较,效果有显著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组62例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 6个月。

对照组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 个月。

两组均经临床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而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主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四白。配穴远道取足三里、合谷、太冲等。随症取穴 , 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不能抬眉加攒竹;乳突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水沟穴等。每日取3~5 穴 ,交替使用,均取患侧。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分别接G6805 -1电 针仪用疏密波,电量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 休息3~5日。

2.2 对照组

针刺前均用过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口服或静滴,口服一般是0.75 mg/次,每日3次 ;静 滴一般用5~10 mg加入10%葡萄液250 ml中,每日1次。用药时间长短不等 ,最短1天,最长5天。

针刺治疗与观察组完全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 善,但说笑 时口角稍有歪斜;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但额纹和鼻唇沟仍未完全恢复;无效: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

3.2 疗效分析

表1示治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表2 中 观察组疗程在20天以内58例,愈显率占93.5%,20天以上4例,占6.5%; 对照组疗程在2 0天以内12例,愈显率占46.1%,20天以上14例,占53.9%。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体会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口角歪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发病急速 ,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多由以下原因造成: 因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弛缓不收,而成面瘫 。治疗重点在麻痹部位取穴,配合远道取穴。目的在于疏通阳明、太阳经脉,祛风散热,调 和气血,使筋肉得濡润温煦,则面瘫自可痊愈。笔者近几年从临床观察发现:同样病症,同 期治疗,治疗方法相同,但治疗效果和病程有较大差异。发现在针灸治疗前使用过激素类药 物的病人与未使用激素类药物的病人比较,不仅疗效差,而且疗程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为什么会影响针灸疗效,其机理有待探讨(当然不排除个体差异性)。

激素类药物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用药

糖皮质激素,又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出的一类甾体激素,同时这种激素也可以由人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合成。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而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1]。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种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的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被广泛应用[2]。虽然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因其具有复杂性,若是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较多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如口服和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导致血糖升高、骨代谢异常、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3]。因此,国家卫生部在2011年颁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据此,就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儿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处方30000份,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在30000例小儿患者中,男性为19866例,占总数的66.22%;女性为10134,占总数的33.78%。患病年龄为0-3岁的有12468人,占总数的41.56%;3-6岁的儿童有10926人,占总数的36.42%;6岁以上的儿童有6606人,占总数的22.02%。

1.2 方法 用PASS系统软件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儿科2014年1月-12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处方30000份,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观察给药途径分布、处方主要诊断分布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使用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给药途径分布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在给予患者施药时采用注射方式的处方最多,占总数的61.03%;采用口服方式的处方人数较少,占总数的26.72%;采用吸入和其他的处方最少,占总数的12.25%。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性,(P

表 1 给药途径分布

2.2处方主要诊断分布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诊断为支气管炎(含支气管肺炎)的儿童患者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多,占处方总数的42.29%;诊断为感染性发热的儿童患者的处方数居第二,占总数的23.86%;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的处方数较少,占总数的10.67%;诊断为咽炎的儿童患者的处方数占总数的9.20%;其他的儿童患者的处方数占总数的7.12%;诊断为扁桃体炎的儿童患者的处方数总数的6.86%。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性,(P

表 2 处方主要诊断分布

2.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使用情况 我院门诊儿科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主要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泼尼龙注射液、甲泼尼龙片、泼尼松片以及地塞米松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使用次数为9339次,占总数的31.13%;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使用次数为726,占总数的2.42%;甲泼尼龙片的使用次数为5334次,占总数的17.78%;泼尼松片的使用次数为1896次,占总数的6.32%。其它为雾化吸入剂和外用药膏等。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支气管炎(含支气管肺炎)的儿童患者使用的处方品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使用次数最多,使用地塞米松片最少。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性,(P

3讨论

对于我院门诊儿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研究中发现,该类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对于支气管炎(含支气管肺炎)、感染性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应用,存在一定的滥用问题。临床上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是合理的:①在免疫系统疾病伴有高热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符合其药理作用;②在明确病因的持续高热难退型病例中使用;③病因不明确,临床上考虑持续高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危及生命等)时使用[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严格管理,滥用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病情恶化[5],研究证实,激素滥用可导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引发或加重病毒和细菌性感染、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局部皮肤萎缩、皮肤色素沉着等[6],应用于儿童则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据报导,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临床医生滥用糖皮质激素现象很严重,此举延长了呼吸道感染的病程并增加了每年的发病次数[7]。因此,在临床治疗和应用中需要贯彻执行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加强临床的合理用药性。若是在院内组织相应的培训学习等活动,也会加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合理使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成美.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情况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2):101-102.

[2] 粟珊,张永丽,唐文.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门诊处方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2):67-69.

[3] Nair P.Early interventions with inhaled corticostemids inasthma:benefits and risks[J].Curr 0pin Pulm Med,20l1,17(1):12-15.

[4] 唐双意,刘滔滔,钟小斌,等.某“三甲”医院2009年1-6月糖皮质激素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4):1258―1261.

[5] 庄福国,孟庆威.感染性疾病滥用糖皮质激素致死4例报告[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6):557.

[6] 范燕,刘金水,高山.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2):119-121.

上一篇:抗过敏药物范文 下一篇:药物临床试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