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范文

时间:2023-03-09 06:55:31

技巧范文第1篇

不过,现实场景中,领导者作报告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领导者的报告照本宣读,讲的干干巴巴,让人听得索然无味;另一种情况是领导者的报告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领导者讲的绘声绘色,非常有吸引力。这里除了领导者的职业素质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报告的语言艺术问题。同样的报告内容,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就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因此,成功的领导者就必须注重报告的用语技巧。

·吃透精神,精心准备

如果领导仅仅拿文件在大会上宣读一遍,这就算不上作报告。因为,就报告的内容而言,很多行政领导作报告大多是传达上级指示,贯彻会议精神,说明时事政策,介绍经验体会。尽管如此,作报告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色的创造性的讲话方式,它是对上级精神学习理解、融会贯通后,由报告人将内容重新组织而再表达出来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因此,只有理解了、吃透了上级精神,才能抓住重点要害,条理清楚的将精神概括起来,形成具有领导者本人个性的报告内容和完整的格局、体系。这样的报告才能达到既符合上级精神,又不是原件的翻版、复制。

·语言准确精炼,有针对性

所谓准确,就是说报告中不要讲大话,就是不讲言过其实的话,不唱冠冕堂皇的高调,不违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来自思维的准确性,只有想得明白,思考得周密,才能讲得准确,讲得恰如其分;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听众,挑选精当的语言,运用各种比喻和具体事例紧紧围绕所要阐述的内容,讲清说透,信口开河或泛泛而谈是不会抓住听众的。而语言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讲的事必须真实,不能颠倒黑白;二是要讲出听众的肺腑之言。

作报告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还要精炼。精炼的语言,不仅可以准确鲜明的表情达意,而且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有的领导作报告,好啰嗦重复,多冗词赘语,不但显得多余,而且带来害处。斯大林就曾这样称赞列宁:只有列宁才善于把最复杂的事情描述得这样简单和明确,这样扼要和大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

除了准确精炼,领导作报告的语言还应有鲜明的针对性,这是报告的生命所在。领导者作报告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抓住难点、疑点、热点,要敢于触及现实问题。对于那些群众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于那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领导者在报告中必须以有说服力的回答。如果领导者摸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抓不住问题存在的症结,无的放矢,照本宣科地只讲一些笼而统之的空话,是很难受到群众欢迎的。

·语言新鲜生动,通俗易懂

新鲜生动,通俗易懂,也是领导者作报告时语言的重要要求。领导者作报告,不论是宣传上面的新精神,还是反映下面新事物,都要力求运用富有新意的语言,就是时代感最强、代表性最广,给人以新的信息和感触的语言。尤其是要有自己的总结和提炼,尽量避免讲那些别人早就说过的、被磨光了棱角的、生搬硬套的、群众不爱听的套话。语言的内容要言之有物,切忌空话连篇。

技巧范文第2篇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说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说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例如开会的时候、主席多半位居会议桌的上方、因为该处正是最容易汇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

反之,如果主席位居会议桌之正中央,则会议的进行情况会变如何呢?恐怕会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会议冗长不休的感觉?因此,让自己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之处,不但能够提升听众对于演讲的关注,甚至具有增强演说者信赖度权威感的效果。

2.演讲时的姿势如何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3.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4.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5.有关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观众各种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着灰色或者蓝色系列的服装,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tuxedo)、以及燕尾服为宜。其次,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形象来。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站出来演讲之际,你的服装、究竟带给对方何种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6.声音和腔调

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有所改善。不过音质与措词对于整个演说影响颇巨,这倒是事实。根据某项研究报告指出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尽管如此,各位还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自己的声音。总之,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

技巧范文第3篇

知识要点:1、文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中心思想。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3、中心思想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旨。

考试说明:所谓“确定主旨”,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就是语言的运用,也要受主题的约束。可见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如何确定主旨呢?

1、循规蹈矩

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准确,在立意时首先要做到合乎题意,对于有要求的作文,就必须紧扣作文的要求去写。正确,则是正确积极。要想立意正确,首先必须考虑主题是否符合科学性,没有根据的片面性的东西不能作为立

意根据;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校纪律及国家法令政策。最后就是明确表达。作文时确立主题要非常明确,下笔前应有明确不含糊的立意,文章反映的是什么,心中一定要有数,作文时将其明确地贯注于全文表达出来。如《选择》(原文略),就是一篇处处紧扣题目,且符合立意三个基本要求(准确、正确、明确)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紧扣主题在写。作者叙述了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自己态度坚决,毅然做出回国学习的决定的事,可见立意是正确积极的。

2、着意求新

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的。列宁曾称列夫o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鲁迅先生的多数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如《独闯世界的孩子》(原文略),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文中的“他”正是当代一部分中学生的缩影。作者对“外面世界”的诠释新颖深刻,文章的立意能扣住社会脉搏。

3、逆向求异

所谓逆向求异,是与顺向思考的立意方法相对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运用逆向求异的立意方法有哪些呢?第一,对作文题目进行反向思考,单凭题目字面之意去作文难免陈旧、平庸。第二,就是运用批驳错误看法,提出正确认识的反意存真立意法。第三,对某种事物、事理从多角度看。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逆向求异的立意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不能违反准确、正确的原则。如《狗拿耗子,精神可嘉》,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没有附和前人看法,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耗子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当把它消灭干净,不管是用老鼠药,还是灭鼠器,或者是用其他什么方法。狗拿耗子有又什么错呢?猫可以捉耗子,狗为什么就不能呢?”由此展开议论,从而得出迥异于前人的新见解:“‘狗拿耗子’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管‘闲事’,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正事。相反,见到‘耗子’不拿,见到坏事不管,只会害人害己,以至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4、深入开掘

所谓“深入开掘”,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

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生活材料只能提炼出相应的一定的主题。对事物认识不深,主题就肤浅;认识上“拔高”、“牵强附会”,主题就脱离实际。作者的主观认识必须做到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达到主题思想与全部生活材料相一致的要求。有时,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可能不止一点,当然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但开掘得深,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思想意义的主题,是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的。

主题思想提炼深化,是作者对题材的社会意义进行反复研究,深入认识的结果。着名歌剧《白毛女》主题的提炼对我们是不无教益的。这一剧作取材于一九四零年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起初有的人认为这个传说不过是一个“神怪的故事”,可以利用来宣传破除迷信;也有人可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结合起来处理。但经过剧作者们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才选择和提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恰切的反映了事物本质上的思想意义,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如《我和陈早阳》一文,作者记叙的是同学间的一段交往。她没有把这写成歌颂同学之间的相互友情之类,也没把这写成赞扬同学身上的某种精神、某种美德之类。记叙这段交往,展示的却是两种社会制度下两个少女的不同思想性格,不同精神境界,写出了自己的自强心、祖国情,以及肩上的责任。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深刻而有意义。

5、咏物意蕴

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这类“借物寄怀”、“托物言志”的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井岗翠竹》。这些作品都有一个表层的作为媒介的象征性的形象,在这形象的里层蕴藏着一个高尚美好的“意”,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这类文章中的“意”一般都有社会性的内涵,或是人的某种崇高的品质,或是某种可贵的感情,或是某种人生的哲理,它们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这个“意”附丽于想象而存在。

首先,要选好象征物。这象征物应是大家所熟悉的,形象鲜明的,是美好的。同时,这象征物应与象征义有联系的,而且联系越贴切、越新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越自然、越新颖。其次,要充分显示“意蕴”的审美属性,处理好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意”自然的、巧妙地升华起来。

6、画龙点睛

在一篇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先用大量篇幅写景记事,写文人墨客的“悲”和“喜”,最后笔锋一转,归结到“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与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最后这两句将作者的本意予以点明,成了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这是古人作品中将“画龙点睛”法用得最好的例子之一。

运用点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者要独具慧眼,善于从貌似平凡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开掘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的哲理,然后在行文的关键处不失时机地运用浓缩精练、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加以点化。二是点睛的语言要尽可能生动形象、含义深刻,令人警醒,要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艺术力量。

[3-1]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拔,靠的是踏实肯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

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导思:这道文题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同学们注意:

1、有良好的思想导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背景下,引导考生想一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结果为什么靠不住”,“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到底靠什么”等问题。这实在是有利益考生的心灵净化。考题要求考生把自己的经历体验,所思所感写下来,从而接受写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双重体验。

2、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每天都在做事情,干大事,做小事,靠的是什么,每位考生都有经验和教训,都有丰富的素材;一部分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者还会想到名人成功“靠”什么的警句,如:“快乐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罗曼·罗兰)“学习知识要靠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如此等等。这些源于生活的“靠”的秘诀,都会启发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3、有多样的切入角度。将话题化大为小,并找准自己擅长的文体角度切入进来,这是写作能够出奇制胜的关键。或者从叙述一次依“靠”而成事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如《小痘痘》《自信》;或写成书信,如《给自己的一封信》;或写成日记等。总之,口子开小,内容写实,开掘求深,就一定能够出奇制胜,获得高分。

4、有适当的限制性。文题中要求“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命题者特别在“你的”下面加上横线,这就是从内容、范围上,对考生加以适当的约束。因为话题强调了“你的”,所以也不能空发议论,应联系自己的体验来说理。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了考生的宿构、仿作、套作。

[3-2]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着的阅读;大部头中外名着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熟读“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只须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可就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议论、说理,也可以选取某一生活片段,形象含蓄地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自拟一个有特色的标题,文章600字以上。

导思:这道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拟题:

1、就“文化快餐”现象评说是非,如“文化快餐利大于弊”“‘文化快餐’弊大于利”“‘文化快餐’亦喜亦忧”“‘文化快餐’≠肤浅媚俗”“给‘文化快餐’一席之地”“‘文化快餐’缺乏营养”“‘文化快餐’浅而俗”“去掉‘文化快餐’中的渣滓”等等。只是这样的立意,略嫌一般化。

2、如果深入一步,立意新一点,则可以如此:“雅与俗互相包容,相辅相成”“‘文化快餐’赏心悦目”“一种娱乐休闲的好方式”“娱乐消遣也是文化”“我为‘文化快餐’喝彩”“不必担心‘戏说’”“‘文化快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莫把‘快餐’当正餐”“要吃饱,更要吃好”“对‘文化快餐’实行‘拿来主义’”“当心消化不良”“别吃坏了胃口”“还历史以真实”“文化重在一个‘品’字”“‘文化快餐’远离了文化”“品味‘文化快餐’,弘扬民族精神”“倾注毕身心血,探求中华文化之真谛”“缩写,缩掉了精华”“想吃啥就吃啥”“细细品味中华文化的钟灵与深邃”“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3、如果再反复斟酌,就会有更新、更有深度的立意。如:“‘文化快餐’--信息时代的宠儿”(比“‘文化快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显得更准确、更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文化快餐’挡不住的诱惑”(比“‘文化快餐’赏心悦目”要生动、深刻、新颖得多),“康乾盛世的恢宏哪里去了--说‘戏说’”(比“还历史的真实”更具体、明确、角度更集中),“‘鱼’与‘熊掌’兼吃”,“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题目不俗),“既是‘戏说’,何必当真?”“吃名家名店的‘文化快餐’”,“不妨尝口新鲜的‘文化快餐’”(三个修饰、限制词语是写作的三个层次),“我要原汁原味的‘文化餐’”,如此等等。你还可以有更新、更深的立意。

相关阅读:

技巧范文第4篇

知识要点:1、写记叙文,会具体地写人记事,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2、会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3、能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能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考试说明:

1、记叙文构思六“一”诀

(1)一槌定音的开头

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用“特别是她勤劳一生”点明主旨。短短两句,即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十分清晰的总枢纽。

(2)一线穿珠的结构

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梦寻师,皆由热爱、感激、思念老师这条感情线索贯穿起来,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一波三折的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李忠两个“三次五回劝的他住”。这样有急有缓,掀起波澜;当鲁达送走金氏父女,“径到状员桥来”,惩强除恶的好戏似乎就要上演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写鲁达在郑屠肉铺前坐了下来,三戏郑屠。这样一放一收,又掀起波澜。简单的一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写得如此精彩,情节的一波三折功不可没。

(4)一字传神的细节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佩喜悦;鲁迅《孔乙己》写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这里的“摸”,表钱数不多之意。特定的动作正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写照,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哀伤同情。同为“摸”字,作者却在不同的地方赋予各异的含义,且凝练传神,可见匠心。

(5)一语反复的扣题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由这样三个板块扣题:一是开头,在书写自己在朝鲜的感觉后,以“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扣题;二是主体,在展示了三个典型事例后,分别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扣题;三是结尾,在号召人们热爱战士后,以“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扣题。以上扣题句将“战士”与“谁是最可爱的人”联系起来,反复出现,强化了人们的认识。

(6)一箭双雕的收尾

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2、如何使记叙文生动感人

(1)积累动情点

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回答是肯定的。同学们虽然没有“战火分飞”的经历,也少“痛失亲人”的感受,但是像《散步》《这不是一颗流星》中所反映的那样的生活体验,同学们的生活中则是俯拾即是取之不尽的。

积累动情点,就要留意我们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要留住情感的火花,就应该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摄录一些感情的神貌,主要是描述细微的感受和动情的氛围。如果能随手记录,不断积累,并经常翻阅,那么这些记录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可令文思喷涌永不枯竭。

(2)渲染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

一般来说,在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可以看作动情点。譬如《小橘灯》中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便是最能给“我”以鼓舞的动情点。因此,作者对小姑娘打电话的动人事例做了具体描述,来渲染她的“镇定”;对困苦的家庭环境做了具体的描绘,来渲染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勇敢”;对做灯送客人以及安慰客人等情节做了细致的描写,来表现小姑娘坚信未来的“乐观”。在叙事的文章中,能够展现整个事件的内涵之处便是动情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铺陈了“我”冒险攀登悬崖从而陷入困境,并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过程。尤其是先细腻地刻画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地向上爬、心惊肉跳地蹲、头晕目眩地向下望、全身麻木地伏等,而后又细致地描写了因毫无信心而啼哭及信心萌发探踩岩石,最后爬下悬崖的过程。文章卒章显志,自然地归结出:化解困难,从而克服困难。

在写景的文章中,景物的特点往往也是动情点。比如刘鹗的《大明湖》。济南城的特色,历下亭的古老,古水仙祠的荒凉,都是令人动情的。然而最让人动情的则是铁公祠前优美的湖光山色。作者渲染了千佛山的色彩艳丽,大明湖的澄清明净,芦苇花的景象奇绝,用清丽的文字描绘了优美的意境。

(3)交代动情原因

要使文章动人,还得交代令人动情的特殊原因。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没动情你会动情?又为什么相似的事情,昨天没动情而今天会动情?交代了动情的原因,也等于营造了动情的氛围。例如《蛛网》:清晨,薄暮的晨雾像一层轻纱裹着树林,新鲜的空气中夹杂着树脂的清香,叫人感到清新、愉快。这个特殊环境,既是蛛网成为精美绝伦的头巾的客观条件,又是激起“我”美好想象的外在因素。同样的道理,越是战火纷飞,越能体现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对儿子越爱,越能表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可见,看似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其实恰恰是营造情感氛围所必须的。

总之,积累动情的素材,渲染动情的内容,交代动情的原因,让感情充满作文的全过程,是情感贯穿文章的始终,这是使记叙文动人的有效方法。让我们从范文的研读中获得借鉴,从作文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吧。

[11-1]我的启蒙老师

导思: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1、从题目来看,显然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前面有两个定语:“我的”、“启蒙”,不要随意掉了一个定语。

2、可写文化课的老师,也可写科技小制作的启蒙老师,唱歌跳舞的启蒙老师,体育运动的启蒙老师……凡是初学某一门知识,使你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的人,就是启蒙老师。

3、通过语言、动作、肖像描写刻画启蒙老师,把记忆中启蒙老师那些最使你感动的事写出来,以说明是启蒙老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才将你领进门的。

[11-2]真没想到……

要求:(1)或选一事,或选一物、或选一景,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3)如写到学校、教师、同学,一律用假名代替;否则扣分。

导思: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在不经意间被某件小事打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中悟出了某种道理。《真没想到……》这一命题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设计的。命题要求以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一般来说,中学生写记叙文是比较拿手的。如何写好这篇文章呢?

1、要把好选材关,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很多,其中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也不乏其例,如何选择恰当的材料呢?一定要注意比较权衡,理出一些既新颖,蕴涵主题又很大的事情来写。

2、文章要尽可能以情动人,有叙有议,怎样能作到这一点呢?“言为心声”,凡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字里行间自然会真情流露,具体到表达技巧上,一定要会用词,注意词语的感彩,注意语言的具体生动,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相关阅读:

技巧范文第5篇

知识要点:1、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2、生活是想象之源,想象是作文的翅膀。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考试说明:

1、中考作文的想象技法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编制故事情节在文艺创作上叫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样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讲的是文艺创作,对我们借助想象写好作文同样有指导意义。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扩展法的过程是: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练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的描绘。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平时说的“添枝加叶”,就是扩展想象。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例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荔枝蜜》)这里借助梦境表达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用梦幻法所描绘的某些景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变成小蜜蜂。正因为如此,梦幻法才给作者提供了运笔的广阔天地,才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并富有神奇、浪漫的色彩。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例如:“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我”没到现场,却能知道“戏已经开场”,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还能“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正是运用想象进行推测的结果。运用想象进行推测,重要的是,一要有根据,二要合乎情理。上例“我”有看戏的经验,这是根据;既然是唱戏,自然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这叫合乎情理。

2、中考作文的联想技法

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不少考生在2001年中考时借鉴课文中的联想技法,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1)接近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时期靠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湖北仙桃市一考生以《难忘掌声》为题作文,从站在市“三好生”领奖台上赢得掌声落笔,然后思路穿越时空,联想到自己在小学四年级“破罐子破摔”时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同学们给予的那改变人生轨迹的掌声,凸现掌声对“我”的激励,联想自然,主题鲜明。

(2)相似联想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之相似的乙事物。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写到北方的抗日军民便是通过相似联想实现文思的跳跃的。黑龙江省2001年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水的联想》为题遨游于水的王国,文章跳出编写故事的套路,多角度展开广泛而贴切的联想:由水的平淡无奇、气势宏大、坚韧不拔、清污除垢等特性分别联想到农民、人民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由物及人,给人启迪。

(3)对比联想指由甲事物想到与它性质不同的乙事物,或由事物的某一方面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方面。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以对比联想作为构思基础的范例。200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为:“我深深感受到了。”有篇题为《我深深感受到了野草的可敬》的考场作文,把赞诵野草独立不羁、向往自由这一主旨置于对比联想中加以凸现:“长春藤,婀娜多姿,然而她离不开树,总是恋着树的伟岸,只能算作小家碧玉;芍药,温情脉脉,然而离不开花圃,总是恋着园丁的呵护,只能算作贵族门第里的千金小姐。”文章接着以诗的语言描绘小草“泼辣的野性”,并以反问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乐天赞叹的不正是野草这恋着独立、恋着自由的野性吗”结尾,全文由对比式的托物联想构成,立意高远,耐人寻味。

(4)表里联想指由事物表象想到它的本质意义,再由它的本质意义想到相关联的事物。2001年安徽省中考要求以“最需要”为话题作文。有篇考场作文的题目为《苹果精神》,全文所呈现的表里联想的思维流程十分清晰:由三个故事(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掉下的一个苹果“砸”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电脑的发明)联想到故事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实践),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具有“苹果精神”的人和事。作者由表及里,联想丰富而深刻。

(5)因果联想指根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的思维过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自己遭受风雨之苦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湖北荆州市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自拟的题目中须有“喜欢”一词,有位考生的文题为《我喜欢这位售票员》,叙写一位公交车售票员关心、照顾乘客的三组镜头,结尾处这样由果探因:“我想,她大概觉得为大家微笑服务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不然,她为啥总笑得那样纯真,那么自然!”作者通过这种因果联想展示人物的古道热肠、美好心灵,使前文的叙写一下子闪出亮色。

(6)声色联想指根据声音或色彩引发的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这类联想技法在《安塞腰鼓》《海滨仲夏夜》中都出色地运用过,不少考场作文也成功地借鉴了这种方法。2001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别出心裁,以《幸福》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以色彩为出发点放飞想象,最后揭示“幸福”的丰富内涵,饶有情趣。200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半命题是《我发现》,有位考生在题中填上“枕头里有个世界”,叙写父母三次为有“落枕”毛病的“我”做特殊枕头的动人故事,文中多次出现精彩的联想,如:“睡在母亲亲手缝制的绿豆壳枕头上,只要轻轻一动,枕头就会发出一种‘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里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闻声止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考上初中后每晚枕着新药枕,听枕中药材的”簌簌“

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在乐声中,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扶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享人间温馨。”这样写,“声”由“枕”起,由“声”联想,视听沟通,造境抒情,体现出创新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10-1]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突然逃生。隔了半个小时,那人在锅里放了4/5的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知青蛙在水里泅游。接着,那人偷偷在锅里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由拟题。②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导思:这道文题所给材料的寓意显而易见,不外乎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微杜渐”等。在材料的基本寓意已经确定,不得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将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令人拍案叫绝?“要求”已为我们打开思路: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给材料作文,往往写议论文者居多,写议论文往往离不开“引议联结”基本套路,但那种生搬硬套的老面孔又怎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所以学生可以尝试多种文体。

2、“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其他文体,都需在想象上下功夫。想得合理想得奇妙,就可以角度出新出奇,写法变活变巧。

[10-2]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充分发挥想象;②文体不限;③自己拟题;④600--800字。

导思: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这类作文的最大特点是范围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但也正是因为范围宽,选材和切入有一定难度,又每每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将话题“化大为小”是最有效的方法。

1、“化大为小”的方法很多,就本题而言,应选择与话题有关的事例、现象、情理、哲理等将话题缩小。

2、选择与“水”有关的事例,如:“南水北调”“洪水泛滥”“水资源缺乏”等;

3、选择与“水”有关的现象,如:“水滴石穿”“山重水复”“水往低处流”等;

4、选择与“水”有关的情思,如:“高山流水”“水月镜花”等;

5、选择与“水”有关的哲理,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以上这些事例和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情思和哲理的背后有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生动感人的事例。借助这些事例可使“水”这个话题贴近实际,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有利于活跃创新思维,尤其是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事例和哲理。这样,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切入,能够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本文要力求做到:状物精细,突出特征,联想恰当自然,含而不露。

相关阅读:

技巧范文第6篇

熟悉市场营销的人都熟悉4p,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romotion(促销)和placement(通路)。当然,这4p与演讲技巧并没有关系。演讲技巧中的4p是指:plan(计划)、prepare(准备)、practice(连续)和present(演讲)。 计划(plan) 熟悉你的观众,包括知识、经验、需求和目的。根据你希望你听众采取何种行动来制定确你演讲的目的。你的目的可能包括: 通报 说服 销售 教导 培训 准备(prepare) 培育形成积极的态度: 重视你所要传达的信息

想象你成功的样子

想象你的观众如何反应

给自己打气

准备开场白 以一个与观众需求相关的问题为开场白

真诚感谢

一个相关的事情 事实和证据 统计数据

类比

示范

声明或引用

事件

展示

不同话题之间的自然过渡

准备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尾

3e准备 通过下面3e的准备,可以为自己建立自信心,是演讲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你获得(earn)发表演讲的权利或机会

为什么你对非常喜欢(excite)这个话题

为什么你迫不及待地(eager)就想与你的听众分享你的知识 再检查一下你演讲的幻灯片 清晰度

内容相关性

是否非常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

是否能清楚辨认

质量

是否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练习(practice) 在同事、领导面前或对照摄像机,练习演讲: 开场白要强有力

各要点清晰

流畅

证据可信

结尾令人难忘

达到目标 演讲(present) 紧扣主题

态度积极

把你传达信息的价值揭示给听众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目光接触

身体语言要镇静和自信

放松

着装正式 与观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真诚

说“我们”,而不是“你”

抓住听众的兴趣

让听众参与 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热情

用词生动

说话言简意赅

音调抑扬顿挫

结束演讲时给观众留下最后和最好的印象 计划、准备、练习和演讲(4p)

每次演讲都要有所提高

总结分析自己的成功

技巧范文第7篇

hr面试技巧提问技巧

一、hr面试技巧

首先,面谈提问方式的技巧

1)终止式

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如你是不是了解这个职位?、你是不是喜欢做(某个职位)?。这种问话方式明快简洁,但是少用为妙,因为这样的提问方式没有鼓励应聘者开口说话。

2)开放式

开放式提问迫使应聘者非回答不可你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法如何?。

开放式提问是最正确、应用最多的问话方式。

3)引导式

问话的目的在于引导应聘者回答你所希望的答案。如你对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法如何?不是很好吧?

这种问法一般来说最好避免,除非你心中有数。

4)假想式

采用如果的问题方式,如如果你与客户谈判,你会怎样安排呢?。若是用的得当,很可能让你了解应聘者的想法和能力。

5)单选式

问话要求应聘者在两害之中取其轻。如你跳槽,是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呢?还是认为自己太自负?这种问法未免过分,应该避免。

6)多项式

同时连续提出好几个问题。如你以前的职位都做些什么?有什么特点?你在职位上有什么优势?劣势?这种问法很难得到完善的答案。

其次,hr提问的技巧

面试之前,hr最好准备相关的提问,让自己心里有数,从而提高成功录用机会:

1)该申请人需要具备怎样的人际沟通技巧和技术性技能,才能胜任有关职位?

2)我需要该申请人在有关职位上工作多久?

3)假如有关人选的工作表现不如意或对工作的要求过高,我将会面对什么困难?

4)将与该申请人以什么形式合作?

二、hr面试注意事项

1、让自己放松

有些hr喜欢利用招聘面谈,来向其他高级同事证明他有高明的面谈技巧,或令应聘者无言以对的口才,他们可能会发问一些极难回答的问题,令面谈气氛向负面方向发展。

这种行为首先会令hr分心,难以集中精神准备面谈;而且,有经验的应聘者便会乘虚而入,趁主试人自顾不暇之际将准备已久的台词背诵出来,引导hr步入面试的误区作出了错误的招聘决定。

建议hr面试注意令自己平静下来,可将原先拟好的面谈问题,放入档案夹内,现翻看面谈评价量表,重温要在面谈中了解的各个工作表现、维度。

2、让应聘者放松

hr也许以为,他看看应聘者如何在面对陌生人的压力下作出反应,会有了解其日后的工作表现。但实际的情况是,公司中只有很少数岗位的工作,是要求员工在陌生人前有敏捷得体的反应,令应聘者放松的面试,才能真正看出求职者的水平。

hr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是招聘人员需不断提高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对面试中随时可发生的新事件,必须与时俱进跟上人才发展观,才能成功的随企业一起前进,为企业招聘优秀人才。

hr提问技巧

一.封闭式提问

这是面试中最常见的提问方式,也是最被滥用的。你在面试中听过多少这样的问题:你是否能在压力下工作?只有是或否两种可能答案(谁会说否呢?)无从评估各个候选人的不同之处。但当你寻求承诺(如你可以周一来上班吗?),这是有用的提问技巧,你还可以运用它来继续话题

二.开放式提问

这种方式在逻辑上是与第一种方式相对的。被面试者不能以是或否来回答,而要进行解释。例如 你如何做到在压力下工作?这是个开放式提问,这种方式优胜于封闭式提问,保证可以让候选人讲话而你在一旁聆听。这些问题通常这样开头:我想知道,你可以把说来听听吗?

三.以往成绩提问

对以往的成绩或行为的提问是基于以往行动可以预测未来行为的前提上,任何特定的某个人在新工作的行为,至少可以预计与过去一样好或一样差。这些提问本质上是开放式,但着重于询问以往行为的具体例子。通常这样问:说说在时你的情况。给我一个的例子。早点在面试中询问以往成绩,这样被面试人就会早点意识到他要讲出以往成绩的详细例子,减少试图在面试中蒙蔽你双眼的努力。

四.负面协调提问

在面试中,你通常会被引诱相信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好的一位候选人在所有领域都会做得同样好。事情并非如此。当求职者头上出现光环,天使的歌声代替了你办公室打字机的噪音时,是时候控制住自己,寻找求职者的弱点了。发现自己被过分打动时,试试问:那十分让人钦佩。是否曾有事情做得不太好的时候呢?或简单地问:现在你能否举个例子说说你不那么自豪的方面呢?

五.负面确认

当你寻求和发现负面因素时,你可能为自己仍保持客观而高兴,并继续面试下去,又或者你所得的答案糟透了,足以成为作负面确认的根据。如果进行得好,可以帮你避免聘用不合适的人。

六.反问

这是面试中最常见的提问方式,也是最被滥用的。你在面试中听过多少这样的问题:你是否能在压力下工作?只有是或否两种可能答案(谁会说否呢?)无从评估各个候选人的不同之处。但当你寻求承诺(如你可以周一来上班吗?),这是有用的提问技巧,你还可以运用它来继续话题

七.哄骗性问题

技巧范文第8篇

艺术魅力。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正确的做法是

在运用典型充分的材料表达演讲主题时,及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

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激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将听众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

的主题得以升华。

在演讲实践中,一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来升华演讲的主题:

一、由点及面的扩展

演讲中的事实材料是灵活多样的,诸如一次亲身经历、一个小故事、一段人物描写,甚至人物的片言

只语等等,这些虽是个别的却是很典型的材料,往往就能成为升华演讲主题的“点”。由对“这一个”事实

的叙述推及包含“这一类”的全部或部分事实内涵的概括,就是由点及面的扩展演讲主题的技巧。

例如,傅缨的演讲《铭记国耻,把握今天》中的一段话:

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

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

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

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

台,并使那音量越来越大,那旋律越来越强!

演讲者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建瓴,联想到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千

百万个赤子”“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一的事例

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演讲时就能燃起听众爱国的情感之火,产生一定的感召力。

二、由表及里的深化

有些蕴含着深层意义的事实材料,不经点破,听众也许理解不透演讲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而一旦经过

演讲者的揭示与深化提炼,就如同在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在贝壳里发现晶莹的珍珠,催人感悟,发人

深思。这种由外表行动或客观存在事实的叙述,升华为内在思想或深层含义的表达方法,就是由表及里深化

升华主题的技巧。

例如,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讲道:

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一次他外出访友,因未带夜间通行证怕被荷兰巡捕查获,

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送自己回家。

日本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但他

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的地位还不如日本的一个。“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不但自己

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

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一个典型材料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剖析,揭示出国家贫弱,人民必受欺凌,“落后就

要挨打”的道理,升华了演讲的主题,唤起了听众强烈的爱国之心。

三、由此及彼的引申

在演讲中,有时也可以以某一典型事件或自然现象作触发点和媒介来加以引申,联系到另一类相关事

物和事理,以此来升华演讲的主题。这种由此及彼引申的升华主题的技巧,通过形象化的渲染,不仅可以启

迪听众的智慧和洞察力,还可以创设充满哲理美的境界和氛围。

例如,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美籍教师对学生演讲时,他先讲了一则小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在海边散步,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

洼里。忽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问道:“孩子

,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

在扔?谁在乎呢?”小男孩边扔小鱼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

教师讲完了这则小故事,满怀深情地说道:

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

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

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

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

这位美籍教师在演讲中对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小故事进行了由此及彼的引申,形象地阐发了医学院学生

应树立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使演讲具有一种隽永的感召力。

四、由陈及新的点化

在演讲中,套用仿拟一些过去的材料,并且进行由陈及新的点化,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刻内涵,也

是一种较好的升华主题的技巧。

例如,在弘扬爱国主义的主题演讲比赛上,一位演讲者讲述了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内容,最后他

是这样升华主题的:

……有一位老知识分子病重期间叮嘱自己的子女:“祖国完成统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句话比

陆游的名句又有了新的内涵。它代表着多少老知识分子的心愿,代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愿啊!同志们,朋友

们,我们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这一天一定能到来!

在这里,演讲者对这则典型材料中改过的陆游名句进行了由陈及新的点化,赋予其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把演

讲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

五、由境及情的交融

在演讲中,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渲染,创设出一种紧扣题旨的境况,并由此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达到升华演讲主题的效果。

例如,胡云龙的演讲《我们的后代喝什么》中的一段话:

德国的亨格尔小姐与同伴来到神往已久的长江三峡游览。一路上,她俩饱览了长江两岸醉人的风光,

也深深领略了“中国人”肆意破坏环境的无情。在中国游客眼中,长江竟然无异于一个天然的废物场,滚滚

东流的长江“毫无怨言”地包揽了中国游客抛弃的一切:果皮、废纸、饭盒、塑料……作为外国游客,她俩

怎么也不忍心这样做,在无法找到垃圾桶的情况下,她俩只好将旅程中的废弃物用塑料袋一一装好,下船前

彬彬有礼地请乘务员代为处理。不料,乘务员竟嗤之以鼻,毫不犹豫地把垃圾袋投入长江的怀抱。看到这里

,我不由地要问一句:《长江之歌》中描述的“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和“用巨大的臂膀挽起高山大

海”的长江,能够挽起它所养育的人们对它一次次无情摧残的重压吗?

……水对我们人类有恩有情,我们决不能做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蠢事,也不能将我们自己酿成的苦酒逼

着我们的后代喝下去,更不能做出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傻事。这是责任!

在这里演讲者通过外国游客在长江三峡的见闻和遭遇,形象地渲染出国人环保意识差的生活图景,由此抒发

感慨,引发议论,做到了由境及情,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很好地升华了演讲的主题。

六、由抑及扬的反衬

演讲中的高潮常常是升华主题的关键之处,而恰当地运用由抑及扬的反衬技巧,能使集中于高潮的情

与理的表现更有效果,从而使演讲的主题得到升华。

例如,卢国华的演讲《愿君敢为天下先》的高潮部分:

也许有人说,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改革的潮是那么好弄的吗?弄得好,该你走运,福星高照;

弄得不好,该你倒霉,身败名裂……我们如果徘徊观望,如果急流勇退,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事不

关己高高挂起,如果害怕枪打出头鸟,信奉“人言可畏”的法则,那么,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被时代所抛弃

,被生活所嘲弄。我们只有去无畏拼搏,去大胆开拓,去承担风险,去顽强竞争!

在这里,演讲者逆水推舟,以退为进,先设立一个与结论相反的前提,极力地“抑”,再用否定性结论

,为结论的“扬”蓄势,最后才水到渠成地“扬”起来,这样由抑及扬的反衬,把演讲推向了高潮,使主题

得到了升华。

总之,如何升华主题是演讲艺术的一种重要技巧。用好这种技巧,不仅可以使演讲掀起一次次波澜跌

宕的高潮,而且使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形成时起时伏的和谐呼应、感情共振,增强演讲的感召力、鼓动性和艺

技巧范文第9篇

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一岁开始就说话。有人认为这说话的问题、这口语的问题还有什么值得学的吗?

有什么值得讲的吗?我没有学过不也说话吗?我不是照常工作?有这种想法,不奇怪。但是,当你知道了口

语也要讲究的时候,当你知道学了与不学不一样的时候,当你听到了会说会讲,讲的好与不好这些情况的时

候,这个问题你就会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举一个例子,一篇稿子有这么一段话:1998年的7月26日下午2点

,长江第三次洪峰又来了,36米高的洪峰卷起足有两米高的巨浪冲向单薄的泉州大堤……。如果按一般的语

气念起来很平淡,运用气和口语技巧效果就不一样。再有,我们有时听报告非常振奋,有时会纷纷欲睡,就

是因为说话的人没有掌握说话的特点,没有掌握好语言的技巧。因此有必要来学习口语的有关知识,口语的

表达技巧,这样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表达得更好、更理想、更有感染力、号召力、鼓舞力。

一、口语的基本知识

(一)口语的基本要素:

1、语音:包括语调、语气、音量、音长,如语气词“啊”我们赋予它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音量、不同

的音长、不同的语调,它所表达的就是不同的意思。

(二)口语表达基本要求

1、清晰。要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当然,有时要说得幽默一点,那或是生活的玩笑,或是说相声

,一般的情况一定要说得清晰,让人听得懂。2、流畅。不要有口头禅,有的人作报告开头喜欢用“这个、

这个”,有的人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啊”,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3、响亮。说话是说给大家听的,除非是悄悄话,有隐私。一般说话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让人听得

清楚,所以要响亮。

4、口语化。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当我们写好一个书面的东西,不是读是说出去的时候,就要

口语化,比如:发言稿是要说给大家听而不是念给大家听,就要口语化;演讲稿要说给大家听也要口语化。

口语化有三个途径:(1)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口语里都要变双音节词。比如,书面语“此时”,口语表述

就要用“这个时候”。(2)文言词变白话词。例如有这么一篇演讲稿:“教育历来被视为一片未加污染的绿

洲,”如果说出去就有两个地方要变动一下,“教育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片没有受到污染的绿洲,”显然第二

句效果好些,这就是说,第一要把单音词变多音词,第二要把文言变白话,有的书面语“良久”,口语就只

能说“很久”。(3)书面语停顿靠标点,口语靠情感的处理、靠语气的变化。把书面的停顿变成口语的停顿

,书面的停顿靠标点符号,口语的停顿靠词与词(组)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间歇的时间来表现,而且,远远

多于书面语停顿的时间。

(三)口语表达特点

1、同步性。即外部语言表达与内部语言思维是同步进行的,口语只是将思维外化了。

2、简散性。即常使用的是一些短句、散句,有时可使用体态语都能表达,它的结构松散的。

3、暂留性。我们讲话是通过声波传播的,而声波瞬间即逝,有心理学家作过一次测试:我们听话的过

场中能够精确留在记忆中的大概不超过7-8秒钟。既然是短暂的,怎么去评价一个人的口才呢?是从整体上

把握、从语流上把握。语速给我们的启示一,就是想好了再说,启示二,是说话速度不可太快。一般的发言

200字/每分钟,最快不能超过280字/分钟。每次发言(座谈会、讨论会)最好不超过2分10秒,否则,被吸收

的信息大大削弱。

4、临场性:(1)时空是特定的,说话必须符合时间和空间并受其制约,比如,我今天来讲课,我不是

来演讲的、也不是来讲故事的,我要受到这时空的约束。(2)表达的对象是特定的,听众是特定的。(3)现

场的氛围是特定的。了解这点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由于是特定的,说出去的话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这

就要求想好了再说;第二,说话要受现场氛围的影响,要考虑“现场反映”,要适时调整语言,这要求提高

本身的素质。

5、综合性:(1)系统的综合,说话时,语言、声调、态势语要综合考虑,如果语调没有变化,语言是

枯燥的,如果没有加一点体态语,语言是不生动的,系统的综合要求在说话是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来完成

说话内容,且各部门、各系统要有整体感、协调感。(2)调动的综合。口语表达有一个过程,就是从生活到

思维,再由思维外化成口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说的话,包含了这个人的生活体验、文化素质、道德

水准,听其言可了解这个人。同样的稿件各人说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就是因为各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对生活

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调动知识素养、要调动能力素养,要调动生活积累。(3)手段的综合。口语表达是传声

的、有感情的,同时手段是多样的。传声包括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长短;表情包括面目、眼神、手足。

(四)基本原则:

1、话由旨谴,2、话贵慎真,3、话因人异,看人的心理需要,或是说话前预测一下人家会有什么打算,4、话随境迁,“境”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说话现场。

二、口语表达技巧

(一)重音运用

生活中经常运用重音,重音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如,“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么”,“大意”是大概的

意思,如果把“意”轻念,就是“粗心”的意思。所以,重音具有区别词意的作用,读重读轻表达的意思不

一样,重音可分为三种:1、语法重音。是按句子的语法规律重读的音,2、逻辑重音。是根据演讲说话的内

容和重点自己确定。3、感情重音。是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细微的心理来安排。重音不一定重,有时放轻也起

了强调的作用。重音有二种,一种是重重音,一种是轻重音。重音怎样体现?一是加大音量,二是拖长音节

,三是一字一顿,四是夸大调值(调值有一个五度表:一声55,二声35,三声214,四声51)。

(二)停连掌握技巧

1、语法停顿。又叫自然停顿,一个词中间是不能停顿,如“新疆代表团长途跋涉来到北京”,念成

“新疆代表团长,途跋涉来到北京”,就把意思搞反了。从语法上说中心语与附加语往往有一个小小的停顿

,书面语用标点符号表示的地方要停顿,停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哪些地方该停呢?停顿时间是:句号(包括

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从结构上,是段落>层次>句子。

2、逻辑停顿。是根据要强调的停顿,苏联研究表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如果没有逻辑的停顿

的语言是文体不通的话,那么没有心理停顿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逻辑停顿是表达感情的需要。

3、感情停顿。又叫心理停顿,逻辑停顿为理智服务,感情停顿为感情服务,表示一种微妙和复杂的心

理感受而作的停顿。4、特殊停顿。为加强某种特殊效果或应付某种需要所作的停顿。停顿的表现力:第一

,可以变含糊为清晰,如:“最贵的一张(停)值一千元”,表示最贵的只有一张,其它的不足一千元;第二

,变平淡为突出;第三,变平直为起伏。如“大堤上的人/谁/都明白”就有起伏:第四,变松散为整齐;有

些排比句通过停顿变得很美,节奏很好,如写交通安全的一篇演讲稿:“每天的太阳是您的,晚霞是您的,

健康是您的,安全也是您的”,要声断,气不断,情不断。要重复强调的是停顿不是中断,只是声音的消失

,它绝对是气流与感情连起来的,有停就有连,而且某种激烈、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连接。

连接的表现力。连接就是在书面上标有停顿的地方赶快连起来,不换气、不偷气,一气呵成,连接的

作用,第一,是渲染气氛,第二,增强气势,能表达激情推进内容;表现停连技巧有三:一是气息要调解。

比较大的停顿地方要换气,小的停顿要偷气(不明显的换气),另外要就气(一气呵成);第二,接头要扣

“环”。即两个内容相联的句子,第一句的节尾压低,第二句的起音也要低,这样两个句子中的音位差就小

,给人感觉环环相扣。第三,层次要“抱团”。句子的末尾音节不要往下滑,每层的意思要有鲜明的起始感

、整体感。

(三)节奏变化技巧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

了口语的乐感和乐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有带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

言才生动,否则是呆板的,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他把数字有节奏的、有变化的从1数到

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观众,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节奏与语速有

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语速只表示说话的快慢,节奏包括起伏、强弱。

慢节奏: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处景物,表现一次行动的迟缓节奏宜慢;表现平稳,沉郁、失望、悲

哀情绪节奏宜慢。快节奏:表现情绪紧张、热烈、欢快、兴奋、慌乱、惊惧、愤怒、反抗、驳斥、申辩时宜

快节奏。

节奏调度的几个原则:1、感情原则。2、语境原则。根据语言的环境调整。3、内容原则。根据内容

调整。

节奏美体现方式:1、步韵。如:写文章时要体现节奏美,可用几个句子像散文诗那样压一下韵;2、

对应。包括运用对比句和对偶句;3、排比句。4、复沓。反复使用形式和意义相近的词、句、段;5、层递

。一层递一层;6、联珠和回环。联珠即把第一个句子末尾的词作第二个句子开头的词,回环即是一个词反

复运用,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四)语气的控制技巧

语气包含五个涵义:一是“式”指语法形式;二是“调”指语音的调,三是“理”指逻辑的推理,四

是“采”修辞的文采,五是“色”发声的气色,由这五个方面综合包括在一个“情”字,要恰到好处表达感

情必须要在这五个方面下工夫。

1、语气的感彩。是指语句内在的具体感情的积极运动的显露,它表现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一般

说,表达“爱”气徐声柔,表“憎恨”气足生硬,表“急”气短声促,表“喜”气满声高,表“怒”气粗声

重,表“悲”气沉声缓,表“惧”气提声滞,表“疑”气细声黏。

2、语调的基本类型。一般分四类:平直调,上扬,曲折,下降。用不同的语调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

一样。平直调:多用于陈述、说明的语句。表述庄重、严肃、回忆、思索的情形,表现平静、闲适、忍耐、

犹豫等感情或心理。下降调:多用于感叹。有些陈述句,常表示祈求、命令、祝愿、感叹等方面内容,表现

坚决、自信、肯定、夸奖、悲痛、沉重等。上扬调:多用于疑问句、反问句,或某些感叹句、陈述句。适用

于提问、称呼、鼓动、号召、训令等场合,表达激昂、亢奋、惊异、愤怒等情绪。曲折调:多用于语意双关

、言外之意、幽默含蓄、意外惊奇、有意夸张等地方,表示惊讶、怀疑、嘲讽、轻蔑等心绪。在实际应用中

四个语调不是孤立的,语调变化不以句子为单位体现,而表现在语流中的千差万别的变化。三、态势语技

(一)态势语定义与内涵

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就是态势语。态势语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有

的人对它进行研究,说:有一条信息如果传播出去,所有的效果中间只有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词),

55%的信号是无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平均说的话只有10-11分时间,且平均每句话只占2.5秒,那么也就

是说我们的有声是低于30%的,60%的信号是通过无声的信息发出去的。这个对无声信息的研究,给我们一

个提示,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就象我们看见别人的表情常会说“我看

见你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这就是“别人”在用无声语言(态势语)传播信息。所以,态势语言是通过人体器

官的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凡是通过手势、身姿、眼色和面

部表情来进行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感情交流的活动方式,统统称为体态表达或态势表达。

体态语内涵要记住:1、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交际方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交际方式,是源远流长

的,必不可少的;2、是对口头表达必要的补充和辅助(除哑语外);3、所传递的所有信息受表达环境的制

约。

(二)态势语功能

从个人来说:1、反映人的性格和心理;2、反映人的真实感受和内心需求;3、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

不足。从日常交际来说:1、更形象的传递信息,表达思想;2、更有利的传达情感,反映情绪,如:拍案叫

绝、暴跳如雷、扪心自问、趾高气扬等,3、更有效的昭示心灵,加深理解;4、更恰当的联络各种关系,使

交际更得体。

(三)态势语类型及操作

1、手势。(1)手指语言:“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但有时表高傲的情绪;“十指交叉”一

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抓指式”一般表控制全场之势;“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

,但对有的人是种狂妄表现;“手啄式”表示不礼貌的动作,本身就有一种挑衅、针对和强制性。以上都要

看具体环境和当时面部表情。(2)手掌语言:“向上”表示诚恳、谦虚;“向下”表提醒、命令;“紧握伸

食指”带有一种镇压性;“搓掌”表期待,快搓表增加可信度,慢搓表有疑虑;“手掌向前”表拒绝、回避

;“手掌由内向外推”表安慰、把所有的问题概况起来;“劈掌”表果断、决心。(3)手臂语言:“手臂交

叉”表防御;“交叉握拳”表敌对;“交叉放掌”表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

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缺乏自信。2、眼睛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可以说话,眼睛不能说话,眼睛的

奥妙,在于它是真实的。可以编出一千句、一万句谎言,却不能遮挡眼睛的真实性。眼睛注视用得多的有三

种:(1)凝视。集中目光看对方,如果是公事,目光限制于前额到双眼,使人感觉你很诚恳认真;如果是社

交,就看双眼到嘴三角区;如果是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就看双眼到胸。(2)环视。眼睛向前然后有目的的

扫一下,好处是使所有听你讲话的人都注意了你,不觉得你在和他(个人)交流,能较全面地了解听众的心理

反映。而且可根据你的环视随时调整说话的节奏、内容、语调,把握说话的主动权控制住。(3)虚视。就是

似视非视,演讲就需要这种虚与实的目光交替,“实”看某一部分人,“非”看大家,演讲要作到“目中无

人,心中有人”。

3、表情语言。每个人都有面部表情,脸上的每个细胞、每个皱纹、每个神经都表达某种意愿、某种感

情、某种倾向。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表情贵在四个字:自然,真挚。

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演讲的面部表情一般要带微笑。

四、演讲的技巧

(一)演讲的本质

什么是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带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演讲者面对听众,以有声

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以态势语言为辅助形式,系统、鲜明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1、演讲不同于朗诵。(1)演讲与朗诵的范畴不同,演讲属精神实用艺术,侧重于宣传鼓动。朗诵属表

演艺术,侧重于欣赏。(2)演讲的选题有很强的现实性、时代性。朗诵的材料有很大的超越性。(3)演讲讲

究激情,其语言有特殊性。有生活化的舞台语言,有舞台化了的生活语言,演讲一定要有激情点(高潮)。朗

诵追求意境,其语言属舞台表演语言。

2、演讲不同于一般的报告。内容上,报告注重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演讲注重典型性、鲜明性;

语言上,报告要求朴实,感情表达不要求大起大落,基调平稳。朗诵必须要有起伏。演讲不是表演,是表现

,要注重控制情绪,最好的演讲员是他的眼泪在眼匡里,而听众的眼泪在脸上。(二)演讲的作用

1、促进作用:促进历史转变、促进文明建设、促进人材成长。

2、教育作用:既是教育别人,又是自我教育。

3、美感作用:演讲的题材首先是真实的,必须歌颂真善美,要求形式是美的,语言是美的,态势是美

的。要使人产生愉悦,听一次演讲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进化,而且是一次审美观的升华。

(三)演讲的准备

1、拟定讲题。要有四个目的:使人知、使人信、使人行、使人悦;有四个基本要求:贴切、简洁、引

人、悦耳,题目要平仄相间。2、标题类型。(1)题要型—男子汉的风度,(2)象征性—扬起生命的风帆,

(3)含蓄型—沉重的翅膀,(4)惊醒型—前进,东方的巨人,(5)设问型—人才在哪里?(6)抒情型—党啊,

亲爱的妈妈。

3、写好讲稿。不管写什么内容、对象,所有的演讲稿一定有事、理、情,即要有事实、有道理、有感

情的有机结合。我们通常评价一篇稿子,说:这篇稿子太实了,就是缺“情”,这篇稿子太虚了,就是没有

“事实”。没有事实的议论和抒情是苍白的,没有抒情和议论的事实是呆板的。4、熟记讲稿。

5、自我讲练。

上台、开场、下台的问题。上台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步伐稳健自然,目光环视全场。开场起调一

技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康德先验哲学框架,理想,标准,技巧,历时性和共时性,社会个体生成论

无论就日益普遍的日常国际文化交往而言,还是就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的引进和输出而论,翻译都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有关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有关“译得好”还是“译得差”、“可译”或者“不可译”的问题,不仅是翻译研究者不断着力加以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时刻困扰具体翻译工作者的实际问题。那么,我们究竟从什么理论立场出发,才能比较适当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使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呢?

王宾教授的论文《论不可译性》[1](以下简称“王文”)是一篇非常重要、学术含金量非常高的文章,这一方面表现在它以基础理论探讨和具体个案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现代西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可译性”还是“不可译性”这种在国内翻译界由来已久的争论,进行了系统严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得出了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另一方面,它在进行这种分析和论证时所依据的,是一个被国内外许多重要学者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理论框架,亦即康德的先验哲学及其基本框架,并因此而把这种争论所涉及的、对于翻译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由经验和先验构成的学理性悖论揭示了出来。我认为,相比较而言,这后一个方面理论意义更大,因为它虽然不是王文的结论、而是其基本前提,但直接触及到人们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所必然涉及的根本关节点,也把其关键性难题非常鲜明地揭示了出来。显然,只有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才有可能不再停留于细枝末节,而是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前一方面而言,可以说,只要承认王文坚持的“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2],并逐步按照其研究思路、结合其所使用的具体例证进行思考和探讨,我们就很难不同意其所得出的上述结论,尽管可能对这个结论不满。就后一方面而言,虽然在王文之中,这个悖论是以作为其理论前提的、康德的“经验vs先验”悖论的概括形式存在的,但同时也通过其所提出的两个问题(详见下文)、最终以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具体表现了出来,因而实际上构成了其基本研究过程和具体结论所依据的理论根基。因此,如果不同意其认定存在“不可译性”的结论,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对这个悖论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尽管在这里只能是非常概括的)研究和探讨。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悖论呢?在我看来,具体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言,我们可以把这个悖论用不怎么“玄虚”的表达方法表示出来,即用由“翻译的实际经验行为”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3],来表示王文所依据的康德先验哲学的“经验vs先验”悖论。我认为,通过分别审视王文基于这种悖论所预设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为什么可以这样表达康德的悖论,而且可以看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在王文那里作为“不可译性”之基础、作为“先验标准”而存在的“翻译标准”,从而得出我们的结论。

一、如何看待由王文的两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悖论

王文明确指出,“在哲理层面,不可译性与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相关”;其目的是要“通过‘不可译性’的论证来确定翻译理论的性质和界限”,因为“科学认识论的宗旨是为人类的认知能力设限划界;翻译理论亦然。”[4]而这样做的具体步骤就是“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的方法,最后又将呈现出两种虽然可以互补但性质迥异的成果。”[5]可见,就基本出发点而言,王文完全是以康德的先验哲学框架为依据的。

具体说来,它通过论述下面两个基本问题来展开其有关“不可译性”的系统论述,即“如何在句段层面尽善尽美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转换?”和“一切翻译是如何可能的或者不可能的?”王文指出,“第一个问题……是经验性问题:一旦跨越了经验之界,就是非法的。第二个问题不关心‘如何’将一段话语翻译得更好等技术性问题,而是要追问:使一切翻译成为可能/不可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与经验相关,但不等于经验。其性质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先验。”[6]

在此基础上,王文对翻译行为所涉及的“临在性”(immanent,似可译为“内在的”)条件进行了区分,即区分了四种“临在性的、逻辑先在的必要条件”: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的结构;写作和阅读成规(它们具有多价性:认知、伦理、审美都包括在内);翻译过程所处的社会上下文(socialcontext,似可译为“社会脉络”);以及原文作者(绝对不可重复)的个人化情境;它认为第一种是“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他三种都是“非语言的必要条件”[7]。可以说,它此后进行的所有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因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由于王文从康德认定存在“自在之物”的先验哲学基本框架出发,强调翻译理论要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所以,这种观点中确实存在由经验和先验构成的学理性悖论。如果认为“不可译性”的说法不成立,我们就必须从哲学高度对这个说法所依据的这种先验哲学框架,特别是对康德所提出的“经验vs先验”悖论,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理和扬弃,以便得出我们所谓“根本不可能‘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的结论——显然,我们在这里不可能比较充分地完成这个任务,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通过撰写一篇篇幅有限的论文来完成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不仅仅以“从观念到观念”的方式局限于康德先验哲学或者西方哲学,而是把目光转向这里必须加以探讨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实际问题,那么,本文所谓的“由‘翻译的实际经验’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其实就是王文所谓康德的“经验vs先验”悖论在翻译研究领域之中的具体体现——至少可以说,就王文对“不可译性”的论证而言,情况确实是如此。为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它的第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句段层面尽善尽美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转换?”就此而言,虽然王文强调指出它仅仅涉及经验层次,但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其实,这里所谓“尽善尽美”,已经把经验性翻译过程的主体和进行翻译研究的主体(即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所具有的理想特征,比较清楚地表示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个短语所表明的,显然是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所追求达到的某种理想境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理想境界不仅直接来源于具体的、完全处于经验层次之上的翻译过程,也直接取向这样的翻译过程及其结果,其目的实际上就是推动这样的翻译过程及其结果不断得到完善。此外,熟悉西方哲学、特别是熟悉康德哲学的学者在这里显然可以看出,就“理想”特征而言,这个短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与康德先验哲学提出的基本问题之一,即所谓个体意识究竟为什么具有普遍必然性,实质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尽善尽美”基本上可以说是“使个体意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当然,“尽善尽美”的涵义并不与“普遍必然性”的涵义完全相同,但这对于这里的论述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即使在这里不引用康德先验哲学,我们也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到,王文的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理想”,并不是与实际经验性翻译过程和翻译研究截然分开和毫不相干的,而是完全来源于并服务于这样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研究过程,只不过实际上以“翻译理想”或者“翻译标准”的“非先验”形式表现了出来而已。

当然,仅仅这样说尚不足以得出“根本不可能‘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的结论,因为王文还提出了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一切翻译是如何可能的或者不可能的?”在我看来,与第一个问题相比,这个问题具有更加根本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王文的基本立论根据,也由于决定了其论述的基本思路,而使之进一步得出了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不过,即使在这里同样不涉及康德哲学,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与第一个问题具有最基本的相同点,亦即“理想”特征——也就是说,它所表明的是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言,研究者都希望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确定“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或者说,研究者都希望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确定,使“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的必要条件究竟是什么。几乎不用进行系统详尽的语义学分析就可以看到,这里所谓“希望”、“一劳永逸”、“从根本上”、“一切”等短语,都非常清楚地显示出这个问题所蕴含的“理想”[8]特征,只不过在这里,这种特征是以更加严格的理论形式(也可以说,以“先验”形式)表现出来的。

不过,由于这种更加严格的理论表达形式,这个问题所面临的难点也更富有根本性意义了——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究竟针对谁来说,“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因为任何一个翻译者,事实上都有一个从“生手”到“熟手”、从“熟手”到“高手”,甚至从“高手”到“圣手”的生成过程(即使就同一个译者对同一篇作品的翻译而言,这种过程也同样存在),对于“生手”来说“不可能”的翻译,对于“高手”来说完全可能是“牛刀杀鸡”;而就翻译研究者来说,情况也似乎没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者的不同层次和水平之间,显然并不存在使“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的、共同的充分必要条件,只存在翻译者水平不断提高的动态性生成过程。因此,这种不针对任何具体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问题,无论其是不是“先验”问题,显然实际上都只有“理想”意义而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第二、究竟针对哪一类被翻译文本而言,“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我们知道,被翻译文本一般说来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非常严格的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作品,比较灵活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作品,以及以抒情和艺术技巧为基本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诗歌)。由于其各自的独特性,这三类作品的翻译结果所要求的翻译水平不同、所能够达到的准确度也不同——“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作品”基本上以“客观准确”为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作品”则具有了比较多的、主观灵活的“人文”意味,而“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诗歌)”则以“主观的意境传神”为佳。可见,不加任何区别地提问“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至少可以说是一个缺少具体文本针对性的“玄”问题,因而也可以说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理想”问题;从严格的翻译理论研究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大而无当的“伪”问题,因为它基本上无法对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启发或者指导,反而容易使他们因为忽视这些区别而误入歧途。

第三、究竟根据谁确定的、什么标准来看,“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要想论证“不可译性”,显然无法回避“根据什么标准?”、“所根据的标准由谁确定?”和“谁有资格确定这样的标准”的问题——虽然人们通常未必进行这样的追问,但进行严肃的理论研究却根本不能、也不应当忽略这些问题。从王文的角度来看,这种标准显然是康德确定的,这必然同时还涉及到康德这种标准究竟是不是适用于翻译研究的问题(详见下文),因为康德原来的论证语境显然不是为研究翻译理论而设的。假如我们在这里同样不援引康德、而是从具体的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出发,那么,从上面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来看,无论什么人为这个问题确定了什么标准,这种人和这种标准都绝对难免各种各样的局限性,因而根本不可能、也没有任何资格对这个问题做出永久有效的固定答案——除非这种人是全能的上帝[9],否则,他(她)就根本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彻底超越包括时空限制在内的各种限制,确定并提出这种似乎空前绝后、具有绝对的普遍有效性的标准,因而也就根本不可能完全确定“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这个问题显然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积极的实际意义的“伪”问题了。

综上所述可见,虽然出于提升翻译理论研究水平的良好愿望,但王文诉诸康德先验哲学的“经验vs先验”悖论而论证存在“不可译性”、试图“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的做法,却由于忽视了这种哲学框架的具体适用性,忽视了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理想”特征,忽视了“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这个问题所必然涉及的主体、对象和标准之诸差异问题,实际上导致了为自己实现这种愿望的努力“设置障碍”的结果。这表明,“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是不可能实现其初衷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康德先验哲学的基本框架并不适合于进行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且,王文把存在于翻译研究领域之中的、由“翻译的实际经验”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误认为是康德先验哲学的“经验vs先验”悖论了。在我看来,翻译和翻译研究领域之中真正存在的,只能是由“翻译的实际经验”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为什么?、从“先验”取向的不适用性看翻译研究的理想和标准

虽然王宾教授和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一样,认定只有从康德所强调的“先验”维度出发,才能进行理论研究、构建相应的各种学科的理论体系,但是,具体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而言,他并没有对这种“先验”维度为什么适合于进行这样的研究,做出理由充分的论证和说明。在我看来,从根本上说,以强调这种“先验”维度为基本特征的康德先验哲学,其实并不适合于进行这样的研究。囿于篇幅,这里只能非常概括地陈述以下理由:

第一、作为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康德的先验哲学完全坚持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立场和理想,即鄙视和拒斥感性经验,竭力试图通过舍弃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而追求其背后超验的、确定的、绝对普遍有效的真理。实际上,无论其善良愿望是什么,这种立场都会完全割裂实际经验过程和相应理论研究之间的有机联系。而这样一来,尽管构建相应理论体系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指导具体实践的“普遍有效的知识”,其结果却由于完全忽视了具体行为主体的活生生的经验生成过程,变成了对研究这种经验过程的努力的限制——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忽视了具体翻译者的主观经验的不断生成过程及其结果,从而导致了为提升翻译理论研究水平的努力设置障碍的结果。而这样一来,其理论研究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显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二、如果不仅仅停留于直接援引康德先验哲学的基本观点,而是从追询其研究模式的角度进一步透视其基本框架所依据的摹本,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哲学框架是以牛顿经典力学为典范的,其基本特点即竭力追求一劳永逸地获得研究结论之绝对的、以逻辑必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客观性和普遍有效性。几乎用不着进行系统详细的论证就可以看到,作为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典范,牛顿经典力学所面对的,只是处于中观领域之中的自然客体,而不是以主观经验的不断动态生成过程为基本特征的、从事翻译和翻译研究的现实社会主体。因此,只要承认“不同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是由不同的研究对象决定的”,我们显然就可以说,完全处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之中的、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所面对的对象,与牛顿经典力学和以其为典范的康德先验哲学所涉及的对象截然不同。所以,援引康德哲学的“先验观”、“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在学理上似乎并不具有什么根据——至少我们可以说,这种做法在学理上看是可疑的。

第三、就其方法论视角而言,康德先验哲学和牛顿经典力学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也就是说,它们所关注的都只是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力图通过从其特定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出发,通过舍弃研究对象变动不居的现象生成维度、仅仅对其目前状况进行相应的研究,便得出具有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结论,亦即得出具有历时性的结论;而不是通过把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显然,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彻底割裂和抛弃研究对象的历时性生成维度、彻底把这种对象孤立出来,从而使之变成“无本之木”。从根本上说,即使这种做法在研究中观尺度的自然客体的过程中没有完全露出马脚[10]、得出使人误入歧途的结论,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把这种方法论视角完全照搬到截然不同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中。我认为,具体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言,与其他研究领域相比,这里最突出的特征其实就是翻译者主观经验、主观理想和具体标准的不断生成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译者水平和眼界的不断提高过程。毋庸赘言,以牛顿经典力学为典范的康德先验哲学所使用的这种方法论视角,根本不适合对这个领域进行理论研究。

综上所述我认为,康德的先验哲学基本框架并不适合于研究翻译和翻译理论。它与这种研究的最突出的共同点似乎就在于,竭力从理论角度突出研究者的理想特征,却又没有对其做出恰当的理论说明。如果为了提升这种研究领域的理论水平而完全遵循这种基本哲学框架,我们就只能把“经验”维度和所谓“先验”维度彻底割裂开来,最终“作茧自缚”,陷入事与愿违的境地。在这里似乎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如果忠实地固守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先验哲学所坚持的基本立场,那么“理想”或者“标准”本身便很难说是经验性的,否则,无论西方哲学迄今为止一般所谓的“超验”维度、还是康德所谓“先验的”“物自体”,就似乎都没有立足之地了——因为无论“先验的”“物自体”究竟是“一”、是“大全”、是“至真、至善、至美”,还是“上帝”或者“彼岸世界”等等,其实无一不是特定主体以其特定实际经验为母体而进行的“理想化”过程及其结果。反过来说,只要我们承认“理想”来源于经验、具有经验性、必须回到经验才能发挥作用,那么,所有各种“超验”维度和“先验的”“物自体”也就都没有立锥之地了(在这里,我们其实还可以提出一个更加关键、但无法加以论述的根本性问题,即“在实际研究领域截然划分‘经验’和‘超验’、或者截然划分‘经验’和‘先验’的合法性依据究竟何在?”即使不涉及其他问题、不进行任何进一步的分析,我们显然也可以肯定,这种划分方法确实包含着为当今中西方许多学者痛加批判的“二元分裂对立”倾向)。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研究者的理想特征,从而提升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理论水平呢?

我认为,对于提升这种研究的理论水平来说,重视、研究并处理好“理想”及其地位和作用,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存在于这个领域之中的不是康德先验哲学的“经验vs先验”悖论,而是由“翻译的实际经验”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之所以为“悖论”一词加上引号,是因为这里存在的根本不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悖论”,而是“翻译的实际经验”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张力”(tension);而且,恰恰是这种作为研究动力而存在的“张力”,推动着翻译者既不断完善翻译的过程和结果,也使自己的翻译经验不断丰富、使自己的翻译水平乃至翻译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显然,就对这个过程的研究而言,翻译的“理想”和“标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实,一般说来,无论从事哪一种翻译或者翻译研究,无论翻译的“理想”和“标准”在具体研究者那里多么五花八门(诸如“信、达、雅”之类),我们似乎都可以说,它们都完全来源于翻译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的、正面和负面的经验——或者更加具体地说,它既来源于某一时刻既定的实际翻译经验,又因此而不断地为进一步的经验性翻译实践提出不断演进的“理想”标准,因而是具体的翻译经验的不断动态升华过程的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在从理论研究角度涉及翻译的“理想”或者“标准”的时候,似乎就不必像王文那样认为“跨越经验之界,就是非法的”了——除非我们把某一次翻译活动彻底和绝对地与其前后相继的同类活动割裂开来。实际上,这里存在的是“翻译活动理论反思和研究理想的翻译标准水平更高的翻译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即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水平、眼界和理想的不断生成和提升过程,而不存在“由‘翻译的实际经验’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更不存在康德的“经验vs先验”悖论。

另一方面,就翻译研究所涉及的译文和原文、翻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强调原作者个人化情境的绝对不可重复性,强调原文本语境和语言结构的不可企及性、不可超越性的做法,实质上也是我们这里所指出的“理想”或者“标准”的具体表现之一,只不过采取了稍微复杂一些的表现形式而已——也就是说,这种做法一方面理想地假定原作者的情境、水平和境界永远不可重复、甚至高不可攀,另一方面又理想地假定翻译者永远只能停留在对原作者亦步亦趋、甚至顶礼膜拜的层次上;一方面理想地假定原文的语境和语言结构完美无缺、永远不可丝毫改变,另一方面又理想地假定翻译作品永远只能是对原作品的有缺陷的、蹩脚的“仿制品”。显然,这种做法不仅包含着对原文和原作者的“理想的”极端美化和崇拜过程,同时也包含着对翻译者和翻译作品的“理想的”轻视和贬低过程——尽管这两种“理想”的性质截然不同、实际运用这种做法的人也有可能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些方面,但它们不仅同源、具有同样静止和机械的方法论视角、没有看到这些方面都处于永恒的生成过程之中,而且实际上也是相辅相成的。

既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提升翻译研究理论水平、构建翻译理论体系而借重康德先验哲学及其“经验vs先验”悖论,而是需要重视“存在于‘翻译的实际经验’和‘翻译标准’之间的‘张力’”,特别是需要因此而重视和研究这里的主体所具有的理想特征,充分肯定和研究这样的理想所具有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通过这样的肯定和研究,来提升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理论水平呢?

三、翻译技巧、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的社会个体生成过程

就提高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而言,既然我们不应当从康德先验哲学的基本框架出发,而是应当“突破观念的王国”、以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充分重视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活生生的主观的经验动态生成过程,特别是通过把这种研究对象的历时性维度和共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和研究“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在这里所具有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利用“存在于‘翻译的实际经验’和‘翻译标准’之间的‘张力’”,从而一方面使翻译者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在此基础上使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那么,我们究竟应当从什么基本理论立场和研究视角出发,才能比较充分地实现这种愿望呢?

在我看来,能够使我们这样做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研究视角,必须是能够扬弃康德先验哲学的上述观点之根本缺陷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初看起来,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绝对,但我们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从康德先验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出发、或者说搬用以牛顿经典力学为典范的西方学术研究框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这种基本目的的。其实,只要承认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以这种哲学传统立场和方法论视角为基础[11],而这种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又确实具有上述问题,我们这样说就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了。当然,建立这样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视角、特别是使之得到人们的承认和运用,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只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和构建、不断完善,就有可能使这样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最终确立起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着这种基本态度,我希望从自己目前正在构建和不断完善的“社会个体生成论”[12]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出发,表达对“翻译技巧”、“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看法,以期有助于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就这三者的关系而言,主要依据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学者,通常似乎并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三者在翻译和翻译研究过程中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必须把它们完全放到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主观世界动态生成过程之中,来进行实事求是的动态性探讨和研究。虽然表面看来,“翻译技巧”似乎仅仅处于没有理论色彩的“技术”层次之上,但从作为社会个体的翻译者的生成过程角度来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首先,作为这种个体的具体生成过程的结果,它是翻译者以往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结晶,因而完全可以说是一定的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实现之后的结晶;尽管迄今为止的翻译理论研究并没有从这种角度对它加以充分的重视。其次,在翻译和翻译教学过程中,它既是使翻译者、翻译学习者避免走弯路、从而事半功倍的方便法门,同时也从具体操作角度体现了某种“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因而是实现和达到后者的有效手段。不过,只有把它与某种“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实际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这一点并加以认真的研究。最后、同时也最重要的是,无论“写作技巧”还是“翻译技巧”,都是与作者、翻译者特定的人生经历、知识素养和精神境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这种生成过程、素养和境界的积淀结果——这样一来,作为王文所谓三个“临在性”条件的“写作和阅读成规”、“翻译过程所处的社会上下文”和“原文作者(绝对不可重复)的个人化情境”,在这里便都紧密结合起来、在动态的具体生成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了。因此,如果在讲授“翻译技巧”时仅仅就事论事,不仅会由于单纯注重“技”、忽视“艺”和“道”而完全停留在技术层次上,而且可能因为忽视“因材施教”、特别是忽视了学习者的具体生成过程,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社会个体生成论有可能为这个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其次,就“翻译理想”而言,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在这个领域之中的形成过程、重要性和无处不在性。可以说,它虽然和“翻译技巧”一样都来源于实际翻译过程,但它不仅像后者那样主要是对正面经验的概括,同时也是对负面的教训的总结,因而与翻译者的具体愿望相结合而变成了推动这个动态过程不断前进的动力——正是从这种角度来看,它体现了某种超越性(而不是“超验性”),即不断促使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超越现有的水平、走向更高的水平和境界。因此,尽管它不是以“翻译经验”或者“翻译技巧”的固定的具体形式存在的,但它所发挥的作用却显然是毋庸置疑和至关重要的。因此,西方语言学理论和主要依据这些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国内学者,虽然几乎从未对它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探讨和研究,但这决不意味着这种研究没有价值、可有可无,而是意味着我们为了提升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必须消灭这个迄今一直存在的“盲点”,认识和充分重视这个崭新的、非常重要的维度,从而予以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探讨和研究。当然,进行这样的开拓性研究是相当困难的,甚至可以说必须以基本理论的彻底创新为前提;但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即社会个体生成论有助于我们把研究视角扩展到全面关注这种“理想”的动态生成过程上来。

最后,就“翻译标准”而言,国内翻译界虽然对这个方面不乏研究和论述,但是,真正把它与“翻译技巧”和“翻译理想”完全结合起来并加以动态研究的论述似乎尚不多见。在我看来,它其实是这后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环节——也就是说,一定的“翻译标准”既以作为具体经验总结的“翻译技巧”为实际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翻译理想”的具体表现,并通过提出多层次的具体要求而进一步为实现翻译理想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和“翻译技巧”、“翻译理想”一样完全来源于具体的翻译经验过程,并与这两者一样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过程之中。正因为如此,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不同的翻译者、不同的被翻译文本有不同的标准,另一方面,这些形形的标准本身并不是截然对立和完全不可通约的——除非我们人为地把这些翻译者和被翻译文本之间的联系彻底割裂开来。其实,我们在循序渐进的翻译教学过程中,不是已经把它们都联系起来了吗?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怎样才能真正从理论研究的高度,对它们的有机联系和动态生成过程做出符合实际的系统研究和说明,从而最终实现不断提高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水平的目的。在我看来,社会个体生成论有可能为我们实现这个目的,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进路。

综上所述,王文所论证的“不可译性”是以康德先验哲学的基本框架为依据的,但这种框架并不适合于对翻译和翻译理论进行研究,因而其所谓“不可译性”的结论并不成立;只有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究所涉及的历时性维度与共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翻译技巧、翻译标准和翻译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翻译标准”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使之发挥适当的作用,最终使翻译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OntheTranslationalArtistry,Ideal,CriteriaandTheirCoursesofGrowing-up

----AJointlyanalysisofKant’sFrameofTranscendentalPhilosophywhichisTheoreticalPresuppositionofProf.WangBin’sEssay“OnTheNon-Translationability”

Abstract:Howcanweheightenourlevelsoftranslationalresearch?IsitnecessarytoresorttoKant’sframeoftranscendentalphilosophywhenwestudytranslationtheory?Thisessayanswersno.Itstressesthatthisframeoftranscendentalphilosophy,whichisthetheoreticalpresuppositionofProf.WangBin’spaper“OnTheNon-Translationability”,isactuallynotfitforresearchoftranslationaltheoryatall.Infact,thekeypointhereishowtoapproach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ctuallyexperientialbehavioroftranslation”and“thecriteriaoftranslation”.Itemphasizesthatonlybygoingfromthetheoryofsocialindividual’sgrowing-up,whichisconstructedbythisessay’sauthorhimself,integratingorganicallythediachronicaldimensionwithsynchronicaldimensionrelatedtothestudiesoftranslation,andsodealingwiththerelationshipsamongtranslationalartistry,translationalideal,andtranslationalcriteriaappropriately,canwerecognizethecriteriaoftranslationandtheircoursesofgrowing-upproperly,andsodoenhanceourlevelsoftranslationstudiesgraduallythroughlocatingtheroleofthesecriteriaoftranslationrightly.

KeyWords:Kant’sframeoftranscendentalphilosophy,thetranslationalartistry,ideal,criteria,diachronicaldimension,synchronicaldimension,thetheoryofsocialindividual’sgrowing-up

[1]该文载《中国翻译》第22卷,第三期,2001年5月,第8-16页。

[2]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8页;下面引用该文只注页码。

[3]严格说来,这里存在的也并不是什么“悖论”,而是这两者之间的“张力”(tension);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4]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15页;引文中的黑体字为我自己为了进行强调所加;圆括号和其中的字也是我为了补足文意所加,下同。

[5]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8页。

[6]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8页。

[7]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9页。

[8]一般说来,只要找到了这样的基本条件,它们就可以构成相应的“标准”。

[9]其实,即使是全能的上帝,也仍然打乱了建造“巴别塔”的人们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我们如果试图一劳永逸地确定“不可译性”的必要条件,不是也与竭力试图建造“巴别塔”的那些人有些相象吗?

[10]在我看来,即使就自然客体而言,仅仅涉及其共时性维度也只能部分地“知其然”;而要想“知其所以然”,研究者就必须涉及其历时性维度——也可以说,只有把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得出真正确切和全面的结论。

[11]显然,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证明的命题,而且在这里不可能进行这样的证明,只能有待于将来的机缘;但我们仍然可以说,现代西方语言学领域的、为国内语言学研究界所重视和引用的绝大多数理论,基本上都以这种哲学传统立场和方法论视角为基础,而不是通过扬弃它们而进行崭新的研究才得出其结论的。

[12]这里所谓的“社会个体生成论”(thesocialindividualgrowing-uptheory),是本人在以往研究中西方哲学、美学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基本思路;它具有下列要点:

第一、包括研究者在内的每一个现实个体,无不永远处于某种特定的、存在于具体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之中的生成过程之中;

第二、这种生成过程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通过相关的各种社会互动过程扮演日益复杂的社会角色,二是个体的主观世界因此而通过不断的“内化”过程,日益走向和达到越来越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包括各种学术研究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是这种生成过程的结果,都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通过这样的生成过程而建构起来的;

第四、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所有这些作为研究对象的方面,都必须从有关这样的社会个体主观世界的生成过程的视角出发,才能得到比较适当的探讨;

上一篇:榜样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销售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