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范文

时间:2024-04-08 17:47:06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1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74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好中学历史教学两个阶段的衔接过渡,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在此,笔者从初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现状、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有效性。

一、初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1. 初中历史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在初中教学中,历史学科属于传统的“副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处于不受重视被轻视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1)中考导向有误:中考作为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更作为初中升入高中的入学考试对于初中各科的教与学具有很强指导性,但在陕西省的中考中,历史与思想品德属于开卷考试,这就导致历史这一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与学都处在被轻视的地位。

(2)师资力量有限:初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是非专业教师,且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划书”、“背”为主要教学手段,缺少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学生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失去学习兴趣,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也只是暂时应付考试。

(3)学生及家长态度有误:大部分初中学生及家长认为“数、理、化需要长期思考;语文、英语需要平时苦劳,历史即使用功夜是徒劳。”考历史就是考背书,更何况是翻书?每次历史考试,我们不妨做个简单分析:得分率基本在70%左右,有时甚至只有60%,这样的得分率甚至还不及所谓的实用学科。男生的得分率远比女生高,而态度上,女生自觉性远比男生高。其实历史不光要靠平时的苦劳,更需开动大脑。历史考试并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点的考查,而是点线面的集合,更是要有透过历史现象,观察历史本质的洞察力。中考范围是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包罗万象。背书只是学好历史的一条重要途径,事实上在开放性考试的情势之下,又有几分能从书本当中直接“翻到”呢。一场考试也只有60分钟,三十条选择题,还有几条材料分析,即使是阅读一遍试卷,也要不少时间,要想翻书,总共6本,没有一点基础,无从下手,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保证。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有书不如无书,考时翻书不如平时背书。

2. 高中历史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基础极差:由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与学都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历史基础几乎为零。以我所教的重点班为例:学生65人,在高中第一节历史课上,能够准确说出中国古代王朝顺序的仅有5人,比例仅为7.7%。

(2)高考考查难度较大:近年来,历史高考突出能力考查,但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以2011年高考为例,陕西省文综试题中历史试题的考查方式、考查难度明显高于政治和地理。

(3)学生解题能力差。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要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2. 形成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3. 提问的艺术;4. 课堂中的“静”与“动”;5. 有效的合作学习;6. 引导探究的艺术;7. 关注学困生的艺术;8. 把握时机,生成美妙的“意料之外”;9.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艺术;10.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11. 把握好教学形式的“度”;12. 即时了解学情的艺术;13. 因学定教,不受备课的束缚;14. 让信息在“生――生”之间流动、提升;15. 轻拨巧点的艺术;16. 45分钟也要“一张一弛”;17. 把学生激到“愤”“悱”的状态;18. 课堂激励的艺术;19. 问题的解决与生成;20. 引入课外知识的艺术;21. 培养学习习惯的艺术;22. 当教师被难住的时候;23. 潜移默化,教学生做人;24. 真性情的教师才是道德的教师;25. 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衔接教学的概念

教学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指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在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初高中历史学衔接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思想进步,即关系到历史学科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历史教学的衔接做法是多样的,如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新整合教材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活用课程资源采取多媒体教学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也应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情,创新教法,寻求突破,做好知识的衔接、教学的衔接。

四、提高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 做好历史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2

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初中课标”),它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所说:“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笔者认为2011版初中课标新的厘定之一,是在注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凸显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强调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比较分析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

1.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初中课标将初中历史课程明确定位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强调初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2011版初中课标的第一、第四点分别表述为:“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有以下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可见,二者都提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更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

3.关于课程目标,二者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别叙述。2011版初中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共有5条,其中第1、2条主要涉及知识目标,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第3、4、5条主要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两段分别叙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二者的具体内容相似,只是高中提出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也就是说,二者主要内容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学段不同,要求不同而已。2011版初中课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主要叙述过程目标,后两条主要叙述方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仍然是分两段分别叙述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进行反思的过程;初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虽有差异,但基本的方法和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相同的;学习历史需要养成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2011版初中课标列出了六条,分别从民族观、认同感、国际视野、人生观四方面提出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三段,从民族精神、人生态度、世界意识提出要求,二者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一致性。

4.关于实施建议,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均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利用与开发互换位置)四部分构成。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学建议共有7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5条,二者都有强调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等。2011版初中课标的评价建议除总述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类型外,还分别从评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三方面加以叙述,尤其详细地介绍了评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总述了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重点介绍了几种评价的方法。二者的相同之处除目的、作用、依据外,主要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提出了评价思路,介绍了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纸笔测验(考试)等共同的评价方法。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共7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材编写建议共5条,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以课标为依据,要有利学生阅读,要落实课程目标。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是提出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并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作了简要的说明;二是提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先介绍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与开发的作用,再分别叙述了8种课程资源及开发建议。不难发现,二者都认为历史教科书、图书馆、历史遗存、互联网、历史影视音像资料、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属于课程资源,需要尽力去挖掘利用。

(二)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课程设计思路上。2011版初中课标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即初中历史采取的是“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选修课分设六个模块。即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由此可见,高中“模块+专题”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初中“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基础上的。正因为此,在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有了“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的表达。

初中与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课程内容除有包容外,具体要求上自然不同,初中课程内容是高中学习必备的基本内容。初高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如果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实现有效衔接,高中历史教学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体例和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学习内容也无法衔接。

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实现初中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出来,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所述“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2]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本人实际情况去探索、把握好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途径,才能使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困难少一些,衔接自然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依据以上的比较,笔者认为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重视历史的时序性,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目标的一致性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差异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时序性教学,让学生建立时序意识,构建科学的历史体系。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在时序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叙述的。同时,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教学时还要注意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要适度讲清每一件大事发生的国际背景。适度构建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初中教学的目标,也是高中历史学习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坚持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史习惯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初中课标”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初中课标”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一致性中所体现出的对初中教学的要求,与“授之于鱼”精髓相通。教学中除必须重视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传授外,还包括如何预习,如何掌握知识点,如何使知识系统化,如何复习,如何巩固性练习,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和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

(三)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高中历史课程都一致强调教学必须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尽管已经实施了十年有余的新课改,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形式上还是固守唯一的讲述式教学。因此提倡初中教师进一步改变原有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勾划重点以背代学的教学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问题设计、引入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利用图片、影视、原始资料等各种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历史资源可以利用和学习)再现“历史”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读懂历史,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适当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高中历史在知识,理念上的衔接,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四)关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初中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着学科不对口,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笔者曾在2009年召开的初中历史学科会议期间进行过调查,参加会议的初中历史教师共152人,所学专业(含进修)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历史或政史专业)教师共73人,其它中文、物理、数学、教育心理、法律、生物、计算机、会计学等专业共计有79人。这样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了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一现象短期无法得到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在岗的教师,加强学习,除学习课程理念、初中课标、初中教材外,阅读、熟悉高中教材,了解高中教学,关注每年的高考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更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论教学还是考试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关注时政热点。

通过对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初略研读,让我深感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做了一些衔接途径的探讨。不过,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初高中历史课标,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4):10.

[2]徐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9):3.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3

一、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的因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教材编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客观上直接导致了两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现象,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同时也导致高中历史课程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出现脱节的现象。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重视初中历史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中学在历史教学方面都是采取一个“应付”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初中历史教学没有一个正规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学生在初中只是初略的了解到有初中历史这么一门课程,在老师“应付”态度的影响下,也不会重视历史课程。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在学习历史时自然有很大阻碍,出现脱节的现象,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跨度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制定的。新课程是在中外历史整合的基础之上,进行专题式的组织建构,历史必修一到三分别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教材呈现形式是“模块”加“专题”,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学术化与专业化,对学生的能力也相应提出很高要求。而初中历史课程还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课程标准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这种课标下的教材呈现形式实际上是“通史”加“主题”的形式,教材内容浅显,多是感性描写,知识也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缺乏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对历史因果联系的探究,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应付”的影响下,加之教材难度的提升,自然就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学生感到非常迷茫。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由于课标要求、学科教学地位、教材形式、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初中阶段,一些学校根据中考学科分数确定教学目标侧重点。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学科属于“应付”的范围,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不成比例,教师根据有限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甚至重要科目代替历史科目。即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痕迹仍很明显,只是简单地讲述历史史实,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中则正好相反,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高中的历史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创造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促进者,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了学生通常的过程与方法体验。老师通过搜集筛选提供大量图文信息和原始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加工提取信息,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课标要求的三维能力培养目标。高中历史的新要求要这些在初中都没有基础的学生,完全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出现脱节的现象。

(四)初高中学习历史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历史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应付”观念左右,历史这一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平时考试也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造成刚上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不是很完整,没有形成一般的历史认识和理论常识,历史思维能力水平较低。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上存在被动性的特点,学习习惯较差,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这也是造成“脱节”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搞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客观原因,在客观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因素,针对出现的“脱节”现象,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应付”观念,需要得到改善。虽然初中历史在中考中不是重要的科目,但是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彻底抛弃传统的“应付”教学观念,对历史这门学科也要一视同仁,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避免出现“脱节”现象。

(二)比较初高中教材内容,找出衔接点

高一新生入学后,在心理以及环境的适应上都会有一个过渡期,因此,要想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老师首先要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心。在讲课时,首先要从学生了解的知识中找切入口,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又可以从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同学的知识储量,使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一新教材的知识理顺衔接,达到线索明晰,以避免高中讲重复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学生的特殊情况,要多在这方面进行引导。以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避免初高中历史出现“脱节”现象,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适应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三)联系实际,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由于“应付”的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上都是以一种灌输、敷衍的态度来进行的,只是为了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而新课改提倡把以往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转变为师生有效互动、生生有效互动的多维活动。教师的教学重在引导和培养,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高中学生思维活动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而多样化,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习惯,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观点不轻易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历史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从而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更好的衔接初高中历史。

(四)强化课程目标,加强学习方式指导

新课程目标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历史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初高中要求程度不一样,但课程目标的设计都要简练、明确、具体,以便于学生快速捕捉到有效信息。初中属于较低层次的训练要求,因此在初中学习时我们可以将课程目标打得牢实些,只需要掌握获得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而到了高中后,在同样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优化过程和讲究方法,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及其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总结;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宜空谈、唱高调,应避免走形式,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政治文明历程中《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例》,初中学这部分内容可以从认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性出发,而高中则应在初中的基础之上,由认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差异性,发展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知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初中历史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那种在老师带领下的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到高中有些学生还认为这种方法可行,结果知识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考试很受打击。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针对现行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从初中的被动记忆向高中自主探索转变,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向适应高中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转变。实现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教落实到学,教师才能真正授之以渔,这样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不强求史实史料面面俱到。这种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但这需要学生在初中时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如何做好新课程体系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意义重大。

一、课程背景下的师生状况分析

1.学生历史学习状况分析

初中时历史学科被视为“冷门”“副科”,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随着中考的结束,学生已基本遗忘课文的主干知识,基础性知识普遍较为薄弱,这对于高中教学来说是个挑战。

2.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状况分析

对初中课程及教材了解不多,旧的教学观念及习惯积重难返。我们现在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课时有限,教师有时会为了赶进度,往往习惯于满堂灌和重点强化,忽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式、探究性的目标要求。对此及其上述分析,我们该怎么办?

二、初、高中衔接的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1.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一,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第二,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得有位教育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认识你的学生,发现并指出他的优点,这是激励的基点。肯定他的成就,赏识或暗示他的方向,你将托起明天的太阳。”

2.整合教材,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作为高一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接连。

3.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境,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问题在讨论中解决,学生能力也得到提高。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也应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现象,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5.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编演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课件等。此外,教师也要保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转变。

6.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灵活运用课程资源,通过图文信息加强对某一阶段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解读,以弥补学生只从教材获取信息的不足,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总之,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两者是相互衔接的。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建立在初中课程基础之上,二者是一个有机的历史教学共同体。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很有必要,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5

关键词:成才;高中历史;纵向衔接;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行为和策略的调整,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尽管其中有不少优点可圈可陈,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缺憾。纵向衔接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有效教学策略。它通过对高中三年历史教学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使三个年级、不同时段的教学有序进行、循序推进,避免重复教学和教学条块分割,满足学生成才需求。教师作为课程方案的设计者,课程目标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高中历史教学纵向衔接的推进工作中,无疑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和挑战。如何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推进纵向衔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问题解决的抓手可以围绕以下三个环节。

一、纵向衔接教学要以全面细致的学情分析来奠基

“教育过程是一种矛盾着的双向选择。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不断地调整师生矛盾,在师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架设桥梁的第一步,教师必须了解学情。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卓有成效地落实三个年级教学的纵向衔接,必须对教学行为的对象深入细致地分析,并全面宏观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具针对性,真正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同化”与“顺应”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必须探底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高一教师必须了解中考复习情况、初中课程标准、初中教材内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如高一教师了解了初中教材中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就没必要对这段内容浓墨重彩。在讲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简单展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几个国王的照片,如伊丽莎白、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等。通过调动已知,唤起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突破上,即英国的民主政治是怎么一步步确立的,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而同样在讲必修三“思想”时,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学生在高一时已经了然于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和必修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把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纳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在背景与具体内容之间建立纵向衔接,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其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维水平。高中阶段,是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期和转型期。纵向衔接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设定不同层级的培养目标。高一教学可增加感性材料,如相关的图片、电影或电视等,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感知、想象、联想,产生共鸣。随着心理的日渐成熟,理性思维的较大扩展,学生的理性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在增进了解新知识的同时,又训练材料信息阅读、搜集、概括、分析和论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随着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到高二、高三逐步过渡到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地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史料的能力。

学生在同一年龄层次、同一学段甚至同一班级,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纵向衔接教学就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角色换位”,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急学生之所急,从学生立场和视角去审视所学内容。对待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放慢脚步以适应学生的节奏,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评价,从中得到结论和启发。例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课,可以展开来讲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与局面,并且加上“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得出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对理解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学,可以设置一些课后探究题,从而实现层次教育的无痕化。

二、纵向衔接教学要求教师的思维成果在交流碰撞中拓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合作,教师首先应该率先垂范,加强同伴指导、同伴互助。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纵向衔接,必须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整合。教师个体的备课活动往往会带有一定的狭隘性,这也要求教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加强与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教师之间交流合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集体备课活动。不同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智慧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一定意义上,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同学科的不同备课组的教师坐在一起,就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层次、思维水平状况进行交流,拓宽信息交流的渠道,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关于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这一段内容,初中教材、高中必修教材和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都有涉及。高中历史课堂四本书怎么讲才算到位,怎样不出现重复教学或者知识的条块分割,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可以通过共同分析、讨论,结合学情班情、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等统筹安排,统一部署,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逐层推进、渐次提升和无缝对接甚至是螺旋式上升。

当然,集体备课不能成为个别教师的独角戏,所有成员都应主动发言,在集体讨论交流中增进感情的沟通,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升集体的专业素养。备课的内容应该具有连续性和创造性,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通过教师之间在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学情交流等方面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与交流,通过三个年级教师的通力合作,在智慧成果共享的同时,通过观念的碰撞与互动,产生出更高更丰富的思维成果,从而更好地为纵向衔接教学拓展思维的空间。

三、纵向衔接教学需要多元力量形成共识为保障

新课程观认为,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教材加工和处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纵向衔接,其实也就是结合学生学情的对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三次开发”“深度开发”,让每一个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整个高中三年的历史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课程设计等进行一个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对于这一系统工程,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往往捉襟见肘。因此,在整个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内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高一年级要做好过渡时期的衔接教学,必须深入初中课堂去实地听课、考察,深入初中生中去座谈和问卷调查。高中三个年级内部的纵向衔接,需要各备课组、整个学科组的统一行动,甚至需要有意识地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结合学校的情况,制定好相关的校本课程、个性化作业,编订好相关教学案,这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协调行动。在各年级的相关纵向衔接基本到位后,如何考核,教学成果的评价机制如何革新,尚需进一步思考。另外,把纵向衔接教学的相关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仅凭少数人一段时间的激情是难以为继的。而这一切,基于一个共识:充分认识到高中阶段在现行课程体系下加强纵向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多元力量的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自己对历史的宏观和微观理解,在不违背课标改革精神和目标的前提下,重新建构和整合自己的历史教学体系”,实现在“模块间的相互参照、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客观、深入地有联系地讲述看似孤立和静态的专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只有妥善协调处理好各方的关系,包括师生、生生、生本以及教师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加强各方力量的对话与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纵向衔接,促使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也才能弥补新课程标准表面上的一些“软肋”,照应好必修三个板块之间、必修的相关专题之间、必修和选修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真正地建构起“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体系框架,提升学习能力和品质,满足学生成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历史教学,2004(12).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

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4]袁兆桐.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8.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6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专题史 教学衔接 学习态度 教学效率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在我省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内容,从古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这样更接近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能系统地把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新教材的改革使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成为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初高中历史教学本身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已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但初高中教材的深度、广度不同,编排的体例、方法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不同,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如何使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衔接,不着痕迹地过渡,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注重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的方法。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脱节”

从新课标设计的教科书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采用“模块十专题”编排方式,这种以专题为主的形式,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况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容易记忆,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高中阶段的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比过去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因而,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比较高的门槛。这除了最初阶段造成困难外,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外混编、时序颠倒的教科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高中课程的模块式结构加之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尤其凸显出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体系的欠缺和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变化,来自几个非常现实的考虑。第一,新课程对初中世界历史课程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第二,高中模块结构中的中外合编专题体例,各模块中基本上是中国、外国专题各占一半,由于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时序的纵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及可比性,对世界通史的基本了解就愈显重要;第三,课程改革前历史课程的两段式设计,由于初中世界历史基础相对完整,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相对集中,还是选修课,因此那时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清楚地显现。第四,现在高中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对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要求就变得更高。

二、学生对待历史课程的态度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人文学科的地位本身就大不如前。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科”。由于中考时,历史科占的分值较低,而在我们省中考又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甚至有些学校的历史课经常被语、数、外这样的“主科”所挤占。由于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不到位,因此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欠缺,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历史是‘副科’”的观念,早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种态度,也被带进了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对历史的学习,在态度上不够重视,乃至轻视。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因此,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了,甚至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二分科以后就放弃历史的预备。抱着这种想法,从初中进入到高中的历史学习,假如教师不加正确引导,后果就是历史真的被学生“抛弃”,这是历史教师不想看到的。

三、关于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考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首先,需要高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想方设法地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认清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历史是生活的镜子”。唐太宗就有这样的千年古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本身就属于人文科学,这个学科是最贴近人的精神世界的。它不仅包括了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还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挖掘教材的细微处,让学生从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与教育,从而熟悉:历史并不是死的过时的东西,它与生活、学习、以后的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让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在他们今后的成才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历史教学对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有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这不是说你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就是合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的人才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丧失在社会中的较强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就要求你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真正使学生认识了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就会逐渐成为他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从而较好地改变学生在初高中课程衔接过程中对待历史的轻视态度。

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我认为,首先可以从历史教师的个人魅力入手,先让学生喜欢你,然后喜爱你的历史课。我始终相信:一个学生首先必须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最后才会喜欢你所教授的这门科目。因此,高中教师要非常注重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最后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使课堂活跃起来。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有感而发,熟悉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历史的爱好,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伴以适当的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的课堂活动形式教学,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他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课程改革,改革就是创新,尝试是创新的前提,任何创造发明都是从尝试开始的,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尝试的教学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尝试的过程本身就让我们受益匪浅,只要我们不断尝试,坚持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材及教参.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7

历史教学衔接整合教材每一次带高一,总是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感觉比较难,不如初中那么直接、简单,特别是遇到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意义、评价等问题,学生更是感到无从下手。作为高一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了解学情,制定目标

要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首先要了解学情,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喜欢什么样的历史老师,接受怎样的教学方法,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哪些方面存在疑惑,等等,之后根据这些情况,再结合高中历史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使学生中间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引导为主,课堂上要灵活多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设置情境,宗旨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为此,每学期的第一节导言课、第一节正课尤为重要,一定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如我在高一的第一节历史导言课上,从自己姓“程”(黄帝的后裔)、名字“爱民”(联想到儒家的“仁政”,作为老师是爱学生)、出生在“1968年”(时期)等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对自己姓氏来源的好奇心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从杰出的历史人物的功绩入手,让学生们谈到了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接着引导学生制订了为实现这些理想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从古今中外统治者们对政策的不断调整,引导学生们要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整个一节课,在轻松、愉快、激情、热烈的气氛中过去了。通过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上来了,学习的方法引导了,学习的目标确立了,学习的要求、规则也制定了,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整合教材,构建体系

人民版历史教材有许多观点很新颖,学生们喜欢,但系统性不足,学生们难以把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备课在以人民版教材为主的同时,要参阅人教版、岳麓版教材的相关内容,科学借鉴,合理取舍,对教材内容则要宏观把握,大胆整合,构建体系。陈红老师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把教材整合为“第一,基础探究:罗马法是什么;第二,深度探究:罗马法还是什么;第三,多元探究:罗马法又是什么”;2009年暑期培训时听的视频中一位老师把这节课整合为“走马观花——粗看“罗马法”,字里行间——细琢“罗马法”,流连往返——回味沉思“罗马法”。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的边海长老师把《鸦片战争》一课设计为“第一,偶然与必然——探原因;第二,侵略与碰撞——看过程;第三,毁灭与新生——论影响”;同样一节课,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的徐晓佳老师则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章:云翻雾起——寻背景;第二章:血雨腥风——看过程;第三章:风雨飘摇——论影响。”如果我们教师这样设计教学内容,相信不仅对我们的教学会有很大的提高和启发,而且这样的课哪一个年级的学生都会接受,更会喜欢。

三、教师引领,培养方法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的引领很重要。这首先要求老师要充分备课,对一些理解性的问题不要直接灌输给学生,而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可以通过图片、材料、表格、音频、视频等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做到论从史出,以提升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钟红军老师的课对我们很有帮助。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一课中,采用大量的图片、文字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出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理性思考——多一个角度看大屠杀、资料搜集——亡国奴的生活,揭露了日军的残暴统治,从史实分析——我看两大战场,帮助学生分析出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通过大量的图片“我们胜利了”,使学生总结出抗战胜利的多种原因。这节课,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战争,是要懂得一个人无论多么黑暗的情况下都应把持内心的气节和操守,一个民族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应抱定必胜的信念,更要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上审视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得出“人性的较量、正义的胜利”才是本课潜在的主题。

四、多彩教法,激发兴趣

初中历史的学习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详尽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渲染,而高中历史的学习则重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总结。如何让学生在思想上实现转轨?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师渊博的知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学案教学法、问题导学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等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方法,定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中的“土地革命”环节,我让学生“穿越时空”,通过情景体验、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土地革命给当时、当地的农民带来的影响。“长征”的内容则是让学生到前面通过地图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之后,引导学生谈体会,归纳概括长征精神,然后及时思想教育,并齐声朗读同志总结的长征精神,进一步强化精神动力,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课堂上老师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就不是什么问题。

五、课后反思,及时跟进

初高中历史如何衔接篇8

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 龙胜金

(2018年11月26日)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社会及家长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引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尤其,近几年中考考查或只考政、史、地合卷,更引发了学校、教师及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由此对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压力下,如何较好地处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鉴于此,结合近年来高一新教材历史教学的教改实践,笔者就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粗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兴趣引路,并适当进行能力渗透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和心理从感性到理性过渡期、转型期的开端,在能力要求急剧攀高、理性思维显著增强的高一历史的学习中,如果老师把指导高考备考中的哪一套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不自觉地用到高一阶段,板着面孔教书,这必将使学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从而产生强烈的厌倦和挫折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其实,新编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历史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笔者在实践中主要从这样三个途径改进教学:其一,在教材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录找“切口”。例如,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元朝时马可波罗的东来等等,都是学生在初中历史和课外阅读中耳熟能详的人和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其二,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历史学鉴古知今的本质目的和人类生活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都赋予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出它们,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并深入进去的“热点”。例如当今我国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和谐相处,这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和政治家唐太宗等人的主张不谋而合。一旧一新,二者相联,便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关注和思考。其三,在教材与学生个人思想的联系上钉上“扣子”。高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天空,而历史学科中很多人和事都与他们的心灵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老师要善于在二者间钉上“扣子”。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等英雄人物,与中国古代史上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和业绩饱含催人奋进的内涵。这不仅给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理想等思想教育内容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和切实的说服力;同时也能扣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理清教材内容主线,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高一新学期开学伊始是学习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的政治文明历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与高一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衔接理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所以,要培养能力,就必须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独木桥引上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道,并做到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教材内容看来是支离破碎的,只不过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这种误识无疑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编织一张知识的“网”。首先,在章节内部理出清晰的“目”,这就是教学常规最基本的要求。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青少年可塑性较强的高一年级,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其次,给章节一个准确的“定位”,即阐释清楚每一个章节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文明历程的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一课中,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在学生回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

三、强化课堂内外训练,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命题围绕思维能力考查这个中心,形式和内容越来越成熟并与其他学科完全接轨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能力的经常训练、长期积累的过程,只在高三集中训练、短促突出,犹如暴雨过后湿地皮,必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训练必须立足于教材,渗透于教学、穿插在课堂上。为此,一是不能忽视课后练习题,虽然都是基础题,但都涉及教材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要结合在讲授中,以题为目,边讲边练。二是教材上的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以教材为依据,培养思维能力,是课堂训练的重点,在讲授上随机训练,即练即答,注重材料解析能力,评价归纳能力的培养,做到在点化中领悟,在积累中提高。三是教师亲自精选编系列习题,最好一节一练,主客观题型都有,知识覆盖面宽,能力层次全,题量适当。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更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处理好每一堂课,保证留下5-10分钟让学生随堂做,趁热打铁,当堂抽查,天天坚持,这样高一阶段必将为高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下一篇:农业企业信息化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