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时间:2024-03-26 17:54:58

医教结合模式

医教结合模式篇1

关键词:PBL;传统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33-02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

所谓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大多数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各种考试也主要是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因而学生常把记忆知识放在首位,这样他们就能顺利毕业。传统教学模式常采用的形式有:课堂传授教学、多媒体课件讲解、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及单元教学模式等。

传统教学模式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方面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首先是学科界限过于分明――比如核医学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课程,它是集核技术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学科,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些知识并没有很好地结合,特别是实践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其次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学内容多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实践操作及技能训练学时偏少,轮转实习内容与授课内容相似,教学内容较陈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思维局限;最后是教学形式机械――无论是实验课程还是理论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要么听教师讲课要么看教师操作,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而当今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多“牵引”而缺少正确“引导”,即虽然教师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互动,往往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缺少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之后的系统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因此当今课堂教学中缺少智慧的生成。而核医学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必须要加强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的核医学发展的需要。

二、PBL教学模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PBL概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3]。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核医学中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PBL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PBL教学模式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与教练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②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提出问题。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核心,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是运用PBL教学的关键。问题的选择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有引导性。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派生出来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实践资料等,结合实例提出问题。其次是分析问题。对精心准备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学生引入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去,让学生带着疑惑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最后是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师可请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并组织学生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作出评论,并由此引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③PBL教学模式的优势。PBL教学模式首先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容易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PBL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其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模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PBL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前已述及“PBL”中,教师并不以讲坛上演讲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在“PBL”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学习,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恰当指导下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学习途径收集和处理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料,因此,在这一类学习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以他的个性和特征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结合我国教学实际,PBL与传统教学进行整合将会使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

1.可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原来习惯了的学习方法突然改变了,让同学觉得很新鲜却很不适应。要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只是实际工作中最基本的知识,大量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再学习,PBL教学模式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PBL教学模式的训练中,要让同学们初步掌握这种再学习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进一步熟练应用到实际中,尤其要注意强化和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再学习能力。

2.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查找问题、组织材料进行讲述和辩论的过程中,注意到如何发现问题和如何提出问题;在组织阐述材料时缜密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融汇相关学科知识;在答辩过程中注意论据材料的先后次序、内容所占的轻重程度以及逻辑结构的排列等,经过同学讨论辩论、指导教师引导总结,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

3.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同学们在进行讨论和辩论中不断地克服自身弱点,如腼腆、羞涩、口吃、语速快或不敢发言等,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勇气,并在讨论和辩论中提高自己的发言艺术和辩论的才干。

4.可提高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在学生进行报告论文时,要求使用计算机编制的多媒体幻灯片,可提高其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

总之,PBL教学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为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它使实践和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并为一系列重要的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的机制。在核医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结合本单位的师资力量、基础教学设施以及生源水平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PBL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因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整合模式教学将会更加适应我国的核医学临床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振江,王娇,祁秀玲.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23-25.

[2]Barrows HS. 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1986,(20):481-486.

[3]Franklyn-Miller AD,Falvey EC.Patient-based not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oslerian approach to clinical skills,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J].J Postgrad Med,2009,55(3):198-203.

基金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项目(12NJ-MS14)。

医教结合模式篇2

结果:医护结合模式的带教方法相比传统单纯护理带教更有效的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和综合素质,临床带教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7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69-0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就医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不仅仅是医疗质量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对我们护理工作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向护士转变重要阶段,为护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因此临床带教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2]。我科从2012年初开始实行全新的带教模式,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均系大专生。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传统单纯护理带教组)和B组(医护结合模式带教组)。2011年1月~12月的30名同学为A组,平均年龄(21.1±1.1)岁,全部女生30人。2012年1月~12月的30名同学为B组,平均年龄(21.2±1.2)岁,全部女生30人。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A组护生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每天由固定带教老师带领熟悉骨科日常护理流程,并将基本护理操作及各项骨科专科护理操作和技能进行仔细讲解和认真示范,为同学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并注意培养同学的人文关怀意识。平时每周组织一次护理理论授课,例如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的护理、脊柱手术病人的护理、髋关节手术患者的护理等等。B组护生除以上传统护理带教内容外,增设:①跟随医生查房,了解患者每日病情进展,从而更有效更主动为病人护理;②每日固定1小时研读部分患者病历,了解患者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侧重点及注意点;③协助医生进行部分患者的换药、打石膏等操作,了解医疗操作的步骤及目的;④安排同学参观四肢骨折、髋关节置换、脊柱椎弓根钉固定手术,了解各种管道护理,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⑤可参加科室内的医疗讲座,了解和学习骨科专科知识。

1.2.2 评价方法。在每位实习同学实习结束前组织出科考核,由护士长带领查房,选择典型病例,由同学汇报病史,并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20分)及护理体检(20分),提出护理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并由带教老师针对该患者提出相关骨科理论知识(30分)及专科操作考核(30分)。各项目按照考核标准打分,总分为100分。

1.2.3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护生各项及综合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数据以X±S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表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X±S,分)

两组学生带教成绩如上,B组(医护结合带教组)的护理评估、护理体检、骨科理论、专科操作得分均高于A组(传统单纯护理带教组),*与A组相比,P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带教的重要性。临床实习是护生工作前的最后学习阶段,这一时期,同学们从封闭的教室走上开放的社会,面对病人,由学生转变为护士,把在校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使她们的思想、学习都发生重大转变,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医护带教模式产生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全新护理模式的建立,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本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体制改革对人才层次、能力要求的必然结果 [3]。进入21世纪的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知识,并能够与临床实践需要相适应的人,围绕这一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3.3 医护结合带教模式开展的意义。

3.3.1 跟随医疗查房,了解病人病情。在传统的护理教学中,只是机械地执行医生下达的医嘱,每天重复配药、静脉穿刺等操作。跟随医生查房,能够更好的了解病人病情的进展,不仅可以明白医生下达医嘱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检查核对医嘱下达是否有误,避免低级错误发生,而不是机械地执行。面对病人的疑问,自己因为对病情有较详细的理解,也能够清晰回答。

3.3.2 研读部分患者病历,抓住诊疗重点。通过阅读医师病历,可以掌握医生对病人病情具体方面及细节的关注程度,从而熟知诊疗重点。例如病历查体中重点记录伤口情况、引流情况,患肢感觉活动及血运情况,这些也同样需要引起我们护理时的关注,同时病程记录也能够让我们更直观感受病人病情的变化过程。

3.3.3 协助医生进行临床操作。观摩或者协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换药、打石膏等临床技能及操作,可以有效指导并规范护理工作,有利于护生进行护理体检时掌握正确的手法与定位。协助医生换药,才能直观了解伤口部位、愈合情况,更有效帮助病人保护切口。

3.3.4 参观骨科各种手术。护生通过参观手术,可以大致了解手术的过程,了解解剖结构及手术方法,有助于指导术后监测、管道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3.3.5 参加医疗讲座,学习前沿理论。护生通过骨科专科讲座能系统接受临床相关理论,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拓宽视野。

医教结合模式篇3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LBL+PBL+TBL+CBL多种教学模式的联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417);保定市科技局项目(18ZF185)

[作者简介]李元滨(通信作者)(1981—),女,河北保定人,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1-0165-03[收稿日期]2020-02-15

一、中医内科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明确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千百年来在维护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的中医学科中,中医内科学是继中医经典、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基础课程后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以病因为依据,以外感和内伤杂病为分类方法,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肢体等多种病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临证要点、预防调护等诸多内容,与中医基础知识密切相关,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逻辑性不强,对所学基础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比较吃力,困惑较多,缺少发散性思维等问题。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质量,改善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已成为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相关教学方法及本人教学经验,本文探讨了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目前中医内科学的各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劣

1.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传统的“教学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基础,主要体现在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1]。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长期存在,有助于学生梳理基础理论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LBL教学法对基础和临床扎实的学生而言,相当于对其既往学习知识的综合和温习,但对新学者来说,初始学生还能按部就班做笔记,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因采用同一个模式及框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甚至疲于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基本不能体味到学习的兴趣及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2.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主動思考的能力[2]。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对初始接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比较适合。但PBL教学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小组讨论,对老师的启发和诱导无动于衷,消极应对,不愿或不能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将自己主动排除在讨论之外,因此对部分学生来说只能流于形式。其实,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和个人的经验、经历及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知识结构决定了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仅仅采用PBL模式也不完全适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

3.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方法(Team-BasedLearning,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3],由教师提前告知学生教学内容和要点,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点进行充分预习和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小组测试、个人测试和应用性练习。TBL教学模式中教师有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学生组成团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利用小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点是不利于掌控课堂时间,可能会影响课程进度。同时,对中医相关问题的认识可能有意见及见解不同的现象,对相同的问题很难形成共识,加之知识结构不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更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可见,TBL的应用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也有不合适的地方。

4.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案例为导向的一种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过程是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它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自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真实病例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临床诊疗思维,渗透科研思维,进而提升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初接触临床的学生而言,因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的不足,自学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学生会产生浮躁心理。

三、LBL+PBL+TBL+CBL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单用LBL教学模式,容易出现理论与临床脱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有限;单用PBL教学模式,容易流于形式;单用TBL教学模式,容易形成学生之间的互相依赖;单用CBL教学法,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乐趣。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及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有研究显示[4],对初进临床的学生实施PBL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分数也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CBL教学法更接受,考核成绩、自评和互评分数均优于PBL组。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学生之间的协作性较差,个别学生甚至袖手旁观,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独立完成问题。

中医内科学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单独一种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授课教师有责任灵活运用授课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信心,同时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将多种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有效融合以培养新型人才,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1.加强授课方式的更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TBL、CBL教学法是学习临床课程的大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运用这些辅助性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程知识传授任务的有效完成,能够使学生对零散知识点全面把握,通过反复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小组讨论和协作探究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课堂与教师角色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也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授课教师还应将临床见习穿插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期间,让学生接触真正的临床,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找寻答案,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2.增加学生对中医学习的信心。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使其不能像西医学一样拿出更多直观的资料佐证诊断、治疗效果等。临床上确实存在用西医学的标准评价、指导中医,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过程中会变得不自信,对中医的疗效持怀疑态度,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学习中医是浪费时间。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甚至还会引起中医学的倒退。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医案开展教学,选择真实、可靠、完整且能体现中医学优势的临床病例,同时也可以邀请名老中医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传授学习中医的方法和临证经验,向学生展示如何应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取象比类、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审证求因、药物归经等经典理论知识指导临床,使学生充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以及治疗后疾病的转归,尤其是对于新病种或者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以此为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3.加强对于课程结构的优化。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以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更强调逻辑和推理思维,基础课程的讲解模式和课程结构设置不适用中医内科学,因此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一是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中医经典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在讲授中医内科学各章节时,可以先引领学生回顾涉及本章节既往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继而逐步进入病证学习,易于学生接受,便于记忆掌握,同时可以防止基础知识的“废用性遗忘”。二是对问题的设置。教师要做好引导,尽可能选择开放式问题,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也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发散性思考、积极性提高,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便于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PBL、TBL、CBL教学模式是开放式教学模式,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应地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师资教学筛选中,应侧重授课教师师德(医德)、理论、实践、综合知识等方面。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需要有高尚的师德(医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医使命感,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丰厚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敏锐的逻辑推理能力、开阔创新的思维及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醫内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学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学生既往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而仅仅依靠书本内容来解决临床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医德高尚,文学功底深厚,综合知识较全面,谙熟经典理论并结合时代问题提出新理论,解决时代医疗相关问题,是历代中医名家的普遍特点。笔者认为,谙熟经典理论、兼取中医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及时代人文背景,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所学理论内化为解决时代问题的实用性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是提高中医学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对药物、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前提[5,6]。同时,中医学师资应对现代科学有充分的了解,二者虽归属不同体系,但研究的对象均是人体,二者可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偏执一端,以偏概全或用现代科学内容机械阐述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当以引导思考为主,以防误导。

四、结语

医教结合模式篇4

关键词: 循证医学(EBM);CBL教学;LBL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474 文献标识码: A

近20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理念已经成为国际主流医学界的共识。医生决定治疗方案、学术机构给出建议和政府机构作出医疗卫生决策时,都会以临床研究的数据作为依据。迅速发展的循证医学模式正在逐渐替代那些以经验为主的传统医学模式[1]。为了把这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引进临床教学中,我们对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本科生尝试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 的基础上加入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心内科临床教学新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医学院2009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4 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实验组( 32例) 和对照组( 32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带教老师在带领学生查看病人前首先进行理论课知识要点回顾,然后教师以查房的形式带学生到病床边进行病史询问,专科检查,回到教室后进行辅助检查分析,病例讨论,最后教室总结。

实验组学生采用循证医学与CBL 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实习学生进入心内科后首先进行循证医学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循证医学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医院图书馆资源进行医学文献检索,掌握最新医学研究进展,寻找最佳临床证据做出临床决策;(2)学生在正式下临床实习前对所需实习病例进行预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最新进展。实习时首先带教老师对相关病例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特点,随后带领学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组织病例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与学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2.2 实习结束后立即对两组学生的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考试,然后发放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两组学生在心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等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历书写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调查问卷结果

实验组中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CBL教学方法继承了问题中心教学法 (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的优点,是以临床病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讨论为特色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具体病例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医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加强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3]。

循证医学模式的最新定义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4]。为了把这种先进的医学模式在我国广泛开展,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循证医学思维尽快地引入临床教学中,使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且自觉应用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服务于患者。医学知识浩瀚,更新周期短,许多教科书中的知识在出版不久可能就已经过时了或者是错误的,因此每个学生包括教师都应该学会随时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最新知识和最优的证据来解决临床中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医学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心内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心电图诊断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尤其是实验组中的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在临床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循证医学和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以下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CBL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案例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得出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培养临床能力,通过具体病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CBL教学模式中面对具体案例,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学习并掌握最佳临床证据,科学地解决临床问题,达到循证医学教育目的,在教师引导下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有利于今后临床横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尽快实现从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向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让学生尽早适应向医生角色的转换。

由此可见,循证医学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简介

杨文奇(1980―),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教学秘书,硕士。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诊治。

通讯作者:*徐兆龙(1971―),男,辽宁营口人,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陶军, 杨天德, 刘禹莲. 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4(09).

[2]赵万红,潘龙瑞,朱克刚.我国高等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4A).

[3]官兵,尹芳,杨凡.案例教学法在内科临床实习中的运用体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10).

[4]马丽萍,徐晓璐,朱嘉琦.循证医学的发展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13(01).

医教结合模式篇5

[关键词] 多媒体图片库; PBL教学模式; 病理学;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由教师引导的一种主动性学习方法[1] 。本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为实验对象, 对不同分组的学生实施传统病理教学及多媒体图片库结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进一步改革中医药院校病理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

一、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

1. 实验分组

1.1 实验组: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1班71人

1.2 对照组: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西医临床本科学生2班70人

2. 教材和教学大纲

两组均采用黄玉芳主编的病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年7月第2版) 教材, 并使用配套学大纲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制作的常见病镜下图片库。

3. 授课时间与学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授课时间均为72学时(于2012年3月2 日到6月29日完成) 。

4.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在规定时间内, 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 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5. 教师资质

均为讲师以上职称的任课教师,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授课为同一教师, 实验组自学讨论指导教师共6 人。

6. 教学实施方案。

6.1. 实验组方案:

授课: 授课教师在30 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知识的传授, 然后采取PBL 教学模式42 学时,讨论时8 人为一小组, 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负责组织自学讨论和记录。讨论内容: 选择各系统常见病例, 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症、大叶性肺炎、肝硬化和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在指导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问题的重点围绕病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内容。学生讨论病例时要提出问题,分工查找资料,最后进行组间讨论, 每组选1个代表在全班发言(约5分钟) 。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病例涉及到的病理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播放图片库中相关病变器官的组织切片图。每个病例讨论为3 学时, 小结1学时。学生问卷调查1学时。

6.2.对照组方案:

全程采用老师讲授, 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在72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的传授, 小结1 学时, 学生问卷调查1 学时。

7. 教学效果评价

7.1. 问卷调查

于课程结束前1 学时, 对实验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 了解学生对PBL 教学模式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教学模式的认识、看法和希望。

7.2. 考试

考试试卷含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病案分析题五个部分。

7.3. 学生座谈

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班各派2 名代表参加座谈会, 全体指导教师参加。在召开座谈会之前, 要求各班代表广泛收集全体学生对本次PBL 教学的意见,教师学生面对面进行双向交流。

二、实验结果

1. 学生对PBL 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座谈的反馈意见主要有: (1) PBL 模式能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增强团队意识; (2)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PBL 教学可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3) PBL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传统的考试成绩不能客观反映PBL 教学效果。

2. 学生对自身综合运用病理学知识的能力评价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甚至明显提高(表1)。

表1 实验组学生对多媒体图片库结合PBL 授课方式提高综合能力的评价人数( %)

评价指标 明显提高(%) 有所提高(%) 没有提高(%)

理解能力 39.01 61.54 7.45

自学能力 37.43 55.81 6.76

表达能力 28.74 59.6 11.66

交流能力 32.03 63.22 4.75

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7.51 58.79 13.7

三、讨 论

单纯以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质量, 容易造成读死书的后果, 进而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和科研工作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填鸭式传统教学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 寻求适应时展的新教学模式成为必然,PBL 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3]。其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自主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 获取新知;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启发者; 学生主动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 充分发挥探索和创新精神, 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对工作实践真实情况的部分反映[4]。因此, 我们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初步尝试了PBL 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媒体图片库的应用,学生对此给予了肯定, 问卷调查和座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或基本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了大家交流、沟通、表达的综合能力,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5]。

总结这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我们认为,PBL教学效果不应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标准, 应采取多参数累积记分的方式, 增加过程性考核任务,如切片读片、病理诊断分析、提问和讨论等方式都可以计分[6]; 考试试卷不应完全取缔, 但出题形式可更加灵活。针对我国中医院校病理教学现状,制定科学的综合评价病理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也是我们将来病理教学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医教结合模式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42;H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6-1125-02

我国学者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能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 要性,也知道自己的薄弱点,但不了解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对于如何提高英语水平显得力 不从心;对于英语学习缺乏计划和管理, 欠缺元认知策略,盲目学习或依赖教师学习的学生 很多[1,2]。对于当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64. 6%的教师感到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而感到很满意的教师人数竟为零[3]。在对医学院校的师生访谈中,笔者也了解 到教师和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认为应该放手让学生担负起全部自 主学习的过程,因而不介入;而学生却认为这样做教师没有履行好教育职责。学者何晓东认 为从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来看,很多研究“对国内开展的自主性的前景过于乐观”[4]。

基于以上理由,以及医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繁重,课后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笔者提 出采用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方案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 效果。

1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设计

Gardner &Miller (1999)概括了自主学习中教师担当多重角色:顾问、评估者、评价者、教 材开发者、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等[5]。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 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自主学习权,主导与自主是否结合恰当。因此从教学内容、自主学习、阶段性测试设计、成绩评价、课程参与度等各个方面设计出符 合学生实际的方案,在桂林某医科院校非英语专业2007年级某英语优班实施。该班学生42人 ,由入学测试从172人中抽出,成绩较好,英语学习积极性较高。其中男生12人,女生30人 ,平均年龄18岁。实施期为两年。

1.1 对教学和自主学习内容进行管理

教学管理是对教学内容制定,测评,实施进行一系列的监控。其目的是为了教学有序化、教 学效益最大化。根据管理学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等[6],确立以在教学体系中协调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及师生与教学系统的关系,以整体为主,局 部服从整体;树立服务于人是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以及正确的教学效益观。

1.1.1 对教学内容的管理 根据课时数,学生实际水平,每学期选取教材中适当的单元内容进行授课,每学期 根据具体实际调整修正。授课计划开学前提前完成。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 07)对大学生一般要求下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翻译能力、掌握的总词汇量的要求,笔者 设计了命题作文,词汇练习及翻译作为学生必做的统一作业。作文的命题以实用应用文题材 为主,含开放性的任务,诸如调查报告,诗歌,戏剧的编写等。命题作文保证题材体裁和主 题内容的多样性。词汇及句子翻译练习来自课内外,确保一定广度和深度。此外,提倡教师 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步骤和任务设计。

1.1.2 对自主学习内容的管理 研究表明,当语言学习者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方式并可以自己评价时,就 能产生内在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和提高语言产出[7]。

因此,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完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课堂自由命题演讲,课 文和美文背诵及检查,自主作文及评阅,自主听力训练,班级单词竞赛等。课前由2个学生 每人做1~3min的自由选题演讲,同学对之演讲内容进行1~5min自由提问;每单元由学生自主 选出一定数量的段落或是选取经典英语美文进行背诵,每学期每生完成达一定数量的背诵作 业,学习小组检查组内学生的背诵情况期末给出总评分;每学期每生完成达一定数量的自主 命题作文,多写不限,题材体裁自由;自主听力训练则由组内学生在网上收集达一定数量的 自己喜爱的视频和音频内容进行听写或者写读后感,学习小组内成员轮流批改并签名,期末 由学习小组统一给出总评分连带作文一并上交教师;学期间学生自己出题,进行单词竞赛,并进行奖励。

1.2 对教学质量和自主学习质量进行测评管理

1.2.1 教学效果评价 每学期期中进行1~2次大型集中测试,期末进行期考;考试内容为学业测试和水平测试相结 合,考试形式分笔试和计算机辅助的口试;并在第三、第四学期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

1.2.2 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对以上列出的所有自主学习项目按照一定比例计算成为自主学习的效果评价。教师为实现个 性化教学所设计的特别评价项目也一并包含在内。

1.2.3 学期学习终结评价 把教学效果评价得分和自主学习效果评价得分按一定比例计算,最终得到本学期该学生的终 结评价。为避免出现计算失误全部采用Excel软件计算。

1.3 对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实施进行管理

教学计划具体到日和节次。要求教师按授课计划完成教学,不能擅自改动教学计划。由于语言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积累,因此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课 程参与的管理。对学生的出勤和完成任务的数量也按一定比例分数配给。对于缺勤次数过多 ,和完成任务数量未达要求的学生,在学期学习终结评价时给予降级处理。

此外,就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师专门对学生开设了讲座,明确教学目标,让 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2 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将教学计划下发到学生课代表和任课教师手里以保证实施。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期间对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分别作了多次访谈,期中进行了一次 学生代表座谈,期末进行了问卷调查。

教学管理实施一个学期后,期末调查发现,全班42个学生除病事假外,无人无故逃课,出勤 率达100%。对学生进行教学调查,采用Likert五级量表,选项分别为:“非常同意”、“同 意”、“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共发放42份问卷,回收42份 ,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答卷为41份。学生对英语教学满意度达97.56%,其中“ 同意”的学生为25人,“非常同意 ”的为15人。在对教师的评价描述选项中(多项选择),97. 5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态度积极热情”,“认真负责”;92.68%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 熟悉教材和教学目标”;85.36%的学生认为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75.61%的学生认为 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明确并有清晰实施步骤。学生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极大地激发了任课教 师的教学热情。而教师的关注和引导,使学生学习热情也相应高涨,学习目标更明 确,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经过一年半的管理实施,该班级学生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过级率较往年级班级和同年 级班级高,达90.47%。此外,两年间,该班同学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校内外 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戏剧比赛中都有出色表现,其中1男生代表学校参加广西区CCTV杯英语 演讲比赛获得个人三等奖和团体三等奖。每学年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调查的评教中,学生 对老师评价均为优秀。这说明该教学管理的实施是有成效的。

传统的教学管理监控机制对于自主学习而言,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一是强调对学 生学习的终结性控制,忽视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二是强调对教师教的控制,忽视对学生学的 引导。以上研究表明,适当的教学管理和监控非但不会使学生反感,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教师 对教学的尊重并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和教学效果。在本次实践探索中,由于学安排、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考评 管理以及自主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却有了一定的束缚。怎样在统 一的教学中留出更多的余地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卓琳,周柳琴.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报,2006,(12):68-71.

[2] 于轶.应用型本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 报,2006,(4):98-101.

[3] 汪小亚,赵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 学报,2006,(7):70-73.

[4] 何晓东.国内自主学习的若干问题[J].外语界,2004,(4):10-14.

[5] GARDNER. David & Miller,Lindsay.Establishing Self-Acces 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6] 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5.

[7] 钱晓霞. 试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教师自主[J].外语界, 2005,(6) :30-35.

(收稿日期: 2009-08-15)

医教结合模式篇7

[关键词]医药人才 培养新模式 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陈毅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4]于锋,徐晓媛.从实践教学入手推进药学创新教育[J].药学教育,2003,(19).

医教结合模式篇8

 

临床医学专业原有的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临床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医学生转变为合格医生的过程中,医院和学校在当前医疗市场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临床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强调学校和社会及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上开刀”、“讲台上看病”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必须坚持产学结合,医教结合、院校合作,将育人与技能训练和医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近年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合作,创新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将将专业课学习由学校改在了教学医院, 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临床床边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实施情况

 

(一)实施的理论基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二)实施的教学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涵,“1.5+1.5”的改革试点,把学生的临床教学安排在医院进行,实行专业知识学习与岗位需要零距离结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变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及时把握新形式下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三)实施的操作程序

 

1.授课教师

 

医院建立了由医院业务副院长和科教主任为领导的教学管理机构,筛选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承担授课任务,经过教师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

 

2.授课形式

 

授课地点全部在教学医院,采取上午在病房集中实践见习,下午集中上理论课。

 

3.具体方法

 

调整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教学计划,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主次不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同时将诊断技术、相关临床操作技能组合为综合技能训练及多站考核,以便和执业医师考试接轨。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设计、小组讨论、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办法,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质疑、争论、讨论,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现代教学观,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并注重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

 

(四)实施的手段和策略

 

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办公室,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临床兼职教师管理,由教学医院成立任课教师组,学校及医院共同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校院双方共同监督教学质量。

 

(五)评价方法

 

成立考核命题组,考核命题组由国内行业学会专家、医院临床专家及学校本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对理论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统一命题考核评价。学生完成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后,由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等第三方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二、成果

 

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与临床床边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及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充分发挥医院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院校合作更加深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硕果累累[2]。

 

三、结论

 

“1.5+1.5”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学生在教学医院学习期间能够与临床患者直接接触,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知识不仅有理论认识,也有临床感性认识,并且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除了接受兼职教师授课任务之外受医院管理还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医院、企业文化和管理的教育[3]。

 

我校自2013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行“1.5+1.5”的教学模式,经过2年的实施和探索,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实习总结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