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范文

时间:2024-03-13 10:25:02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1

第一条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诚信”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政发〔〕32号)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乡镇、各部门。

第三条诚信建设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诚信建设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的结果,将作为评定开展诚信建设示范单位及其负责同志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诚信建设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的目标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部门诚信水平,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第二章考核内容

第六条诚信建设考核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诚信建设组织领导情况。包括诚信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及领导责任制、诚信建设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二)诚信建设机构设置、工作方案制定情况。包括机构职责、工作分工及推进机制等情况。

(三)诚信机关建设情况。包括机关信用制度、推进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权力等方面情况。

(四)个人信用建设情况。公务员信用信息监管情况。

(五)诚信宣传教育情况。包括诚信培训、教育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公众满意程度等情况。

(六)责任追究情况。包括对群众投诉的处理及不践诺、不诚信等行为的责任追究情况。

(七)诚信建设创新情况。

第三章考核标准

第七条诚信建设考核标准是,组织机构健全,领导责任明确;诚信建设内容齐全,重点工作明确具体;诚信建设措施有力,活动载体丰富;监督保障制度完善,激励惩戒机制健全;诚信建设效果显著,公众评价满意。

第四章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八条诚信建设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法,一般于翌年第一季度进行。

第九条诚信建设考核由县“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十条诚信建设实行百分制考核。县“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诚信建设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定基础分为100分,采取正面积分及反面扣分方式考核。分值核定后,计入县委对乡镇、部门年终目标考核。

第十一条年度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县“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年度考核方案。

(二)被考核部门进行自我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报县“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县“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并从政府、企业、个人、法制和宣传推进组抽调人员,同时邀请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有关人员参加,组成考核组。考核组采取现场考核、群众评议、综合评审等方式对被考核部门进行考核。其中现场考核采取“一看、二访、三听、四查、五评”的方式进行。看,主要了解诚信建设的基础工作情况;访,主要察访工作现状、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听,主要听取诚信建设的工作汇报及群众、企业的反映;查,主要检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评,主要根据本《办法》进行评分。

第五章考核评分

第十二条正面积分及分值

(一)诚信建设领导体系建设情况(16分)

1、是否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8分);

2、是否成立本部门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研究部署诚信建设工作(8分)。

(二)诚信建设制度建设情况(21分)

1、是否制定了本部门诚信建设工作安排意见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7分);

2、是否成立了本部门、机关、个人、宣传教育等专项推进组,并制定专项工作推进方案(7分);

3、本部门诚信建设各推进组能否负其责,有效地开展工作(3分);

4、是否建立了诚信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能否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考核(3分);

5、是否把诚信建设纳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3分);

6、是否建立并实施了诚信建设激励及惩戒责任追究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3分)。

(三)重大决策推进落实情况(6分)

1、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是否及时传达学习并予以认真贯彻落实(3分);

2、是否及时完成县“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3分)。

(四)诚信机关建设情况(23分)

1、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县诚信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诚信建设情况(3分);

2、是否按要求大力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情况(10分);

3、是否按要求积极开展失信责任追究工作的情况(10分)。

(五)个人信用建设情况(10分)

1、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全公务员信用信息监管的情况(10分)。

(六)诚信宣传教育情况(19分)

1、是否有效开展本部门诚信宣传教育活动的情况(7分);

2、本部门诚信行为是否被新闻媒体刊发报道的情况(12分)。

(七)诚信建设有创新,并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5分)。

第十三条反面扣分及分值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2

【关键词】医院 基建项目 财务管理

一、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基建项目可以划分为项目筹建、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项目竣工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因此,财务管理也应用进行阶段性的划分。

(一)项目筹建阶段财务管理

项目筹建阶段财务管理主要是分析和论证项目可行性时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来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论证项目的经济效益,财务部门通过对项目的投入一产出情况进行估算,测算该项目当期和未来的投资收益,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二是从医院资金实力出发,论证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工作,即对项目资金来源特别是外部资金来源进行安排,并初步制定未来还款计划,从而保障项目建设资金供给。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控制与管理,资金划拨与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从成本控制来看,对于以外包方式建设的基建项目,主要是通过编制预算书对基建项目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测算,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努力按照预算书执行,从而使建设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对于非外包基建项目,成本控制则还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人工成本等成本的控制等内容。从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来看,主要是通过检查基建项目进度,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建设资金,从而避免出现支付资金后项目建设无法推进甚至“卷款外逃”等风险,确实保障医院财产安全。

(三)项目建设竣工阶段财务管理

项目建设竣工阶段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结算确定基建项目最终支出,并清理各项债权债务关系。对于结算工作而言,财务部门主要是通过委托中介机构或者自行组织结算工作并编制结算书,以此为基础确定资金支付情况。清理债权债务关系主要是将基建项目所涉及到的应收账款(主要是财政建设资金等)、应付账款(主要是基建项目支出)进行处理。

二、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当前,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存在成本核算精度与弹性不够,财务部门参与的力度不够,监督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精度与弹性不够

首先,从成本核算的方法来看,基建项目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利用各种工程造价软件,按照设计图纸套算工程造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管理成本等因素来确定基建项目的成本支出,但从实际来看,这种计算方式没有对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基建项目支出因素的变动做出预测,并制定与此相对应的成本支出情况,从而导致成本管理精度不够。其次,从成本管理的灵活性来看,即使采取招标方式,只要有现场签证且符合有关手续,在某些事项发生时基建项目成本会增加,但某些事项发生如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但基建项目的预算成本却难以同比下降,从而表现出弹性不够的问题。

(二)财务部门辅助决策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从实际来看,财务部门参与基建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是进行成本核算,没有发挥财务部门辅助决策的功能。首先,财务部门对基建项目决策的前期参与较少,或者没有根据医院现金流的基本特征科学预测未来现金流入情况,难以为项目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其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主要负责账务处理与资金划拨,难以根据项目的进展实事求是的调整资金划拨计划,从而没有发挥应有的管理功能。再次,在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财务部门更多的是按照医院认可的预结算书进行账务处理,对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关注不够,从而难以发挥成本控制功能。

(三)监督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财务部门职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职工仅仅限于本职工作如进行会计核算,对医院经营管理了解不够,从而也就难以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监督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由于现行的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财务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督难以落实到位,从而不利于保护医院财产安全。

三、加强和改进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改进意义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可以从加强人才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权,创新管理手段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等方面着手。

(一)加强人才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加强人才培训就是要通过与各类培训机构合作,有针对性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首先,要加强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基本技能的培训,这些基本技能包括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国家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等,以此来提高服务基建项目建设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各种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培训,这种报告包括可行性分析、融资分析等,通过提高报告撰写能力提升财务部门辅助决策的能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权

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形式为发挥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提供保障。首先,要明确财务部门在基建项目基本职能,通过制定部门规章、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方案等制度来明确财务部门的职权。其次,要加强考核进行责任划分,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基建项目成本控制等指标进行考核,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功能进行考核,对不作为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此外,医院要营造有利于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氛围,医院领导同志要带头遵守财经制度。

(三)创新管理手段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3

一、高校部门决算报表存在的问题

1、没有考虑高校的特殊情况

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范围较广,包括列入财政预算编制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具体包括: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纳入预算编制范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及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缴、拨款关系并按规定应向财政部门上报决算的其他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其他行业会计制度,因此,其没有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情况,例如,高等学校每四年进行一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和生均增长比率等财务指标进行考核,但是决算报表中支出明细表却没有哪个项目能直观反映这方面的情况。

2、反映不全面、完整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规定,编报单位编制部门决算报表,应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但是现行决算报表体系却存在反映不全面、完整的现象。从2004年度开始,部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把基本建设收入和支出纳入了收入和支出的范畴,并对其重复填报的虚增部分进行了剔除,应该说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情况,与“大收大支”的大预算编制原则是相符的,体现了一种进步。按照高校财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是反映高等学校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又称财务状况表。它反映高等学校在一定时点上占用和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状况以及学校的偿债能力和基金结存情况,可以反映高等学校未来的财务趋势。但是在决算报表中资产负债简表却没有反映高校完整的资产负债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方面:高等学校通过结转自筹基建转存建设银行的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全部形成支出,即使全部形成支出,但实际上除“应核销投资”和“转出投资”外,最后均形成高校的资产,而现在的做法是即便固定资产已经交付使用,没有办理竣工交付使用手续,仍然不构成高校的固定资产,自扩招以来,高校为满足扩招需要,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有大量的在建工程未办理竣工决算,因此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国有资产是不完整的;另外虽然行政事业类资产负债事业单位部分设置了累计折旧这个科目,但是高校会计制度却明确规定不计提折旧,只是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修购基金,这样核算的话,既满足不了教育成本的核算,另一方面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甚远,而且有些固定资产因为已经不能使用,但是只要未做核销或变卖处理,仍然挂在固定资产账上,固定资产原值恒等于固定资产净值;还有部分高校对已经出售给教职工的公有住房和一些按高校会计制度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固定资产未做下账处理,还有在无形资产是高校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高校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行政事业类资产负债简表却没有单列。(2)负债方面:目前高等学校为适应扩招,加大了基本建设投资力度,而这些资金的投入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取得的,对基本建设贷款现在一般有两种做法:借款通过事业高校会计制度核算;另一种是通过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借款利息最后通过待摊投资进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对于第一种核算方式来说,决算报表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完整的负债状况,但是大量的借款利息费用化处理不符合借款利息“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通过第二种方式进行核算,那么借款利息可以资本化,但是由于决算报表不反映这部分负债,因此其提供的财务状况信息是不完整的,特别是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而这些资金大部分通过银行借款等融资渠道取得,如果资产负债表不反映这部分资产负债,那么其反映的资产负债情况是不完整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容易被误导;高等学校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及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交税金”、“代管款项”科目,但是资产负债简表负债类只有应付(预收)款项、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其他负债几栏,这样的话“借入款项”、“应交税金”、“代管款项”的余额全部反映在其他负债中,不利于财务信息需求者特别是对高校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有全面的了解。(3)净资产方面:高校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净资产是学校拥有的资产净值及出资者拥有的产权。但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要不存在融资租赁的情况下,固定基金恒等于固定资产,导致净资产虚高。

3、有些项目设置不够合理

决算报表中有些项目设置不够合理。主要包括:(1)在财决01表部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和财决01-1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总表中均反映了基本建设类资金结余,很多单位将其与建设单位会计报表主要指标表结余资金混为一谈。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在建设单位会计报表中年末结余资金包括是“基建拨款”余额(不包括“待转自筹资金拨款”数)加“联营拨款”、“企业债券资金”、“基建投资借款”、“待冲基建支出”各科目的余额的和减去“交付使用资产”、“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在建工程”各余额的差计算所得,而部门决算报表的基本建设结余资金严格来说,应该为基本建设收入减去基本建设支出形成的差额,不包括借款形成的结余资金。(2)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划分不清。按照规定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国家批准设立的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工程、基金项目,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项目、专项业务项目和其他项目,但对于具体如何划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不同的学校在填列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和项目支出明细表由于理解不同,出现口径上的不一致。(3)财决附07表人员和机构情况表其中12行单位在职人员仅包括在职干部,却把工人单列,笔者这不是十分合理,因为工人编制也属于高校在职职工,也占用了事业编制。(4)财决附05表固定资产情况表补充指标房屋建筑物日常开支费用实际上由于无法在账面上反映,因此大多数单位采取统计方法填列,因此缺乏实际意义。

4、反映过于烦琐,有的指标交叉、重复多

高校年末财务部门一般要编制三套会计报表,包括部门决算报表、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决算报表、教育经费统计报表。这三套报表存在指标交叉重复现象,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按照老的编报口径填列,也就是说高校在编制完决算报表后,还要将决算报表按老口径还原为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此外,按照照事业单位准则,事业单位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高等学校把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对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管理,不仅可以反映高等学校收支全貌,而且有利于掌握和控制学校收支总体规模,但是在决算报表仍然要求编制行政事业类财政拨款收支决算表和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表,由于在实际编制报表时,往往依据会计人员的实际经验进行,造成口径不一致。

5、没有反映现金流量情况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将现金流量表纳入高校决算报表是国际通行惯例,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基本形成“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多元化格局,因此有越来越多国家以外的主体与高校发生财务关系,这些信息需求者需要了解高校的资金情况,而决算报表却不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6、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

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应当将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对外提供,但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却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对高校决算报表均没有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由于高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财务制度却没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失控,导致高等学校已经成腐败的高发地带,而财政监督又流于形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决算报表的审计停留在技术性审核层面,对决算报表的反映出来的一些是否合规、合法却无从下手。比如:一些高等学校套取资金,将零余额账户的资金转入基本户,但是实际并没有形成支出,,有的高校为了达到与财政对账的目的,将非本级财政拨款专入代管款项或者冲减支出处理,这些都是与会计制度不相符的。

二、完善高校决算报表的思考

笔者针对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决算报表进行改进和完善。

1、适当增加反映高校特色的项目

在事业单位决算支出明细表中适当增加反映高校特色的一些科目,如在公用支出明细表增加本专科业务费、体育维持费、学生活动费等反映高校特色的一些项目。

2、改进资产负债表设置

(1)在事业会计和建设单位会计没有合并之前,将建设单位会计报表中资金平衡表引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可以在建设单位会计增设基本建设支出-在建工程科目,在发生建安投资时借:“基本建设支出”,贷:“银行存款”等,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这样的话建设单位会计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负债、结余资金都可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决算报表就能完整反映高等学校真实的财务状况,当然在编制决算报表时,应把事业账与基建账之间的往来予以冲销;(2)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同时增设无形资产项目栏,对无形资产予以全面放映;(3)负债类将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基本建设借款分开反映。

3、对一些报表项目进行修改

(1)改革建设单位会计报表主要指标中结余资金,严格说来,借款并不能形成算是结余,应该将其剔除,这样的话,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就能与建设单位会计报表就能衔接起来;(2)取消固定资产情况表中补充指标房屋建筑物开支费用的填列;(3)对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进行明确界定,使高校之间具有横向可比性;(4)对基本数字表进行完善。

4、简化报表体系

取消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和财政性资金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决算报表的编制,将三套报表合为一套决算报表,取消一些重复交叉指标的填列,对现行部门决算报表进行完善,使之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5、增设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可以说明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据以分析和评价学校偿债能力、支付利息的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据以据以分析和评价高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据以分析高校在发生财务困难时的适应能力、筹资能力及变现能力,有利于学校全面调度使用资金,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决算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目前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采用直接编制法,将教育科研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予以全面反映。

5、完善高校外部监督机制,建议建立高校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会签制度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4

根据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在成本预算、决策、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分析、考核、评价改进等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就是目标成本管理。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是在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了目标成本管理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模式,加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从而实现每个项目的全过程的目标成本控制和实时动态的成本控制,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提供最优的价值参考。日本公司制定成本的顺序是:目标成本—产品设计—成本预算—计划成本。日本公司成本管理的特色就在于它们在新产品设计之前就制定出了目标成本。美国企业成本控制主要是控制信息和使用方法,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分析。价值链分析就是把影响到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并对各环节分别做成本分析与控制,通过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各环节的成本情况都进行管控,从而使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达到利润最大化。

二、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基本原则

1.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实现了由市场价格倒逼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是由产品的市场价格减去该项目的目标利润确定的,市场价格由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的情况来确定,目标利润是由公司根据行业情况及企业的未来降本潜能及设计优化以及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确定。

2.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必须在项目执行全过程关注客户需求。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由市场状况来驱动,所以在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客户的需求。在进行产品的目标成本确定的时候必须关注客户对产品的成本、交货期、质量等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产品的设计优化和流程设计,以此来引导整个的目标成本管理。

3.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涉及面较广,必须各部门跨职能高度协同。目标成本管理的模式下面,目标成本管理团队必须由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包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财务成本控制等部门,不是各部门各司其职,而是要求各部门必须高度协同。

4.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整个价值链全部参与。目标成本管理由于涉及产品设计优化、采购制造、运营等各个环节,必须要供应商和分包商等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协同降低成本,使目标成本的确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5.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管理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全过程的目标成本动态控制必须建立成本的分析核算及预警系统,通过企业现有的ERP系统建立成本预警管理机制,可实现实时查看成本支出情况。

三、SG公司全过程动态项目制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模式实践探索

某项目是公司的战略性市场产品,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行项目制的成本管理模式的探索,公司从去年开始针对某项目锅炉进行了专项的成本控制工作。由财务部牵头成立了成本管控小组,财务部制定专门成本人员定期跟踪测算成本发生情况,设计部门反复优化设计方案,采购部门尽量压缩产品成本,生产制造部门严控制造分包成本,使某项目成本比原测定成本下降了15%,这种模式使大家看到了该项目成本管控模式的好处,某项目锅炉成本管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成本超支:

1.从合同签订执行开始,技术人员反复测定该锅炉项目重量,使锅炉在重量上有所下降,以实现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达到成本降低。要实现成本控制,必须从源头入手。所以,在项目设计阶段就要重视成本,在保证性能、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选材标准、优化设计方案,争取以最小的投入完成既定的产品要求。项目启动后便开始收集相关投标资料。设计有了初步方案财务部成本控制经理要进行成本测算,如达不到目标利润要求则重新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2.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部门高度协同配合,从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的角度,做好物料选型和供应商的确认工作,定期召开成本控制会议,成本控制专人负责,各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针对各部门归口做好降本工作,最终实现比原测定成本下降15.6%。该项目的成本控制由于没有采用信息化手段,全部人工测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后期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目标成本信息系统。

四、SG公司的全过程动态项目制成本管理模式构建

(一)建立目标成本决策及下达机构及沟通协作机制

建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行业的发展状况确定项目的目标利润率,然后根据倒逼计算目标成本,并进行下达分解至各部门。每个项目一旦签订,由财务部牵头并制定一名成本控制专员负责该项目成本控制及跟踪分析工作,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需制定专人负责该项目成本优化及接口工作,及时反馈成本控制人员需要的各项成本资料,配合成本控制人员完成前期成本测算工作,制定项目目标成本工作。财务部统一分解下达目标成本给各部门。

(二)建立规范化、固定化的工作流程制度

1.在设计开始之前下达目标成本,从合同签订时便开始跟踪项目情况,根据设计提供的报价资料,针对主要材料下达并测算目标成本,分解下达给各部门执行,如合同执行期较晚,则根据实际市场价格及实际情况更新目标成本,并重新分解定义。目标成本一旦确定,非总经理批准不可更改,严格与考核指标挂钩。

2.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合同规定性能的前提下,要求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成本设计”,通过“设计—论证—优化,再设计—再论证—再优化”多次循环达到预期的目标成本。

3.前期制定分解目标成本,下达目标重量和主要材料的成本,下达分项目标成本给采购、制造等部门,下达材料定额利用率给工艺部门,下达材料节约指标给仓库和车间。

4.中期跟踪目标成本执行情况,并不定期进行成本分析专题会议,商议降本措施,以期最大化产品利润。

5.后期成本分析节约超支情况,严格奖惩,并针对此项目执行情况制定后续同类型炉型的标准的市场价格和目标成本作参考。

6.跟踪过程中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分析工作,分项降本超支,明确成本责任,激励与惩罚并重。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提高信息反应能力

项目制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建立起各种数据库,设计重量的数据库,材料定额的数据库,产品历史成本的数据库,材料价格数据库,数据库要及时更新,以保证数据库的准确性。全过程动态目标成本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目标成本控制及预警管理系统,实现实时查看成本支出情况及测算情况,提升事前成本的测算及下达效率、事中的成本控制效率及事后的成本分析效率,并可实现数据积累,为后期市场决策提供依据。

五、总结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分析,针对SG公司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梳理和总结,并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SG公司特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和构架,为公司成本管理模式的正式施行打下了基础。后期将结合信息化手段,把成本体系打造成一个实时、动态、高效的管理控制平台,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倒逼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5

1 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重点是105个县直单位和20个乡(镇)档案员(125人),还有部分单位分管副职、股长及40个农村干部;调查内容包括档案员基本情况、档案室基本情况、企业与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乡镇与村级建档情况等四大方面;调查方式是实地统计查看、填写统计报表和座谈三结合。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1.1 档案员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25个单位档案员(125人)基本情况如下:①性别情况:男性档案员12人,占9.6%;女性档案员113人,占90.4%。②专兼职情况:专职档案员73人,占58.4%;兼职档案员52人,占41.6%。③年龄情况:125个档案员当中,最大的43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35岁。④专业培训情况:125个档案员中,经过县档案局专业培训并有结业证书的58人,占46.4%;另外67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占53.6%。⑤从事档案工作年限情况:从事档案工作5年以上的12人,占9.6%;从事档案工作3至5年的34人,占27.2%;从事档案工作3年以下者79人,占63.2%。⑥专业技术职务情况: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者9人,占7.2%;无专业技术职务者116人,占92.8%。

1.2 档案室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25个单位档案室基本情况如下:①档案室建设情况:108个单位建有专门档案室,占86.4%;17个单位没有档案室,占13.6%。②室存档案情况:125个单位室存档案共计121387卷、61517件,总排架长度为380米。其中文书档案 42332卷、27997件,分别占室存档案总卷数、总件数的34.87%和45.51%;科技档案108卷,占室存档案总卷数的0.09%;专业档案78947卷、33520件,分别占室存档案总卷数、总件数的65.04%和54.49%。另有底图146 张,照片档案32盒(册)。③室存资料情况:125个单位,室存资料共计 20043 册。④每年接收档案情况:以2013年度为例,125个单位档案室共整理接收档案 846 卷(主要是指县直各部门的专业档案,乡镇没有)、10432件(指接收整理的2012年度的文书档案)。⑤民生档案管理情况: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单位的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而是分散保存于各个业务股室,多头管理。如,人社局档案室只有文书档案和部分会计档案,而劳动就业、小额贷款、工伤鉴定、劳动仲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职称、调配、工资档案等各种专业档案均保存在产生该种档案的业务股室中。因为这些档案没有经过系统整理,所以没有具体数字,粗略估计,仅人社局一个单位就有上万卷(件)之多。⑥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20个乡镇档案室,有3个配备了电脑,占乡镇比例的15%;县直105个档案室,42个单位配备了电脑,占县直单位的40%。所有配备了电脑的档案员基本上都能以EXCEL的形式输入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和归档文件目录,但有管理软件的单位不多,不能达到信息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链接。⑦其他情况:调查中发现,基层档案工作偏重于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对各种专业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不力;档案员对本单位业务股室的指导不到位;室存资料偏少;对损毁的档案资料没有修复、抢救的意识;利用没有严格按规定去办。

1.3 企业与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①企业档案工作情况:据调查,濮阳县现在没有一家国有工业企业,多为股份制企业,除个别几家档案工作开展得较好外,大多没有很好地开展档案工作。例如,国安化工集团,原为濮阳县化肥厂,属于国有企业,2008年改制为股份企业,国有控股不超过10%,属于股份制企业,档案工作开展良好;再如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于私企,多年来,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下,已于2006年被认证为省部级先进档案室,是我县私企档案工作的标兵;又如濮耐股份公司,档案工作已开展,但档案部门没有介入指导。其余近几年引进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通过这次调研得知,档案资料保存完好,基本上都散存在各产生的科室,没有系统整理,可以说没有开展档案工作。②破产企业档案工作情况:据调查,濮阳县破产企业除个别向县档案馆移交部分档案外,大多数破产企业档案没有移交进馆。这次笔者重点对濮阳县原中原石油化工厂、八都酒厂、纺织厂、热电厂四家规模较大的破产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四厂均已宣布破产多年,只有中原石油化工厂已将部分档案移交进馆,其种类和数量是文书档案885卷、会计档案1007卷,还有部分档案没有移交;其余三家破产企业,破产工作小组还没有过问档案一事,实地查看发现,这三家破产企业均有大量的文书、专业和科技档案尘封在潮湿的档案库房里,且多年无人问津,形似仓库。③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笔者从濮阳县发改委的重大项目建设名单中得知,2011年2个,2012年3个,2013年2个,但作为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介入进去,项目建设档案是否完全归档,以及档案的最终流向,均不得而知。

1.4 乡镇与村级建档情况。①乡镇建档情况:据笔者调查,濮阳县20个乡镇卫生院、粮所、电管站、工商所、信用社、供销社、劳动保障所、司法所、派出所、财政所、水利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等12个站、所的建档情况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具体情况是:计生站、水利站属于乡镇政府管理,其形成的档案均整理在乡镇政府全宗中;财政所2010年前归乡镇政府管理,其财会档案也在乡镇政府档案室保存,近几年没有整理;其余卫生院等9个单位,基本没有开展档案工作。②村级建档情况:经笔者与村干部座谈并实地查看得知,1999年的时候,档案部门曾突击指导农村整理建档,但没有后续,经岁月变迁,人员更替,再也找不到以前整理过的任何痕迹;2010年基于档案事业综合评估的需要,在县档案局业务人员指导下,濮阳县992个行政村中仅有12个村整理建档,但没有专房保管,只有一个柜子保存在村室。

2 若干思考

2.1 基层档案员存在“两多两少一短一适中”问题,加强专业培训,稳定人员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已刻不容缓。从“1.1 档案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档案员存在“两多两少一短一适中”问题,即女性多,兼职多;受过专业培训者少,有专业技术职务者少;从事档案工作时间短;年龄适中。“女性多”且“年龄适中”本来对从事档案工作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女性档案员年龄大多在35岁左右,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加上“兼职多”,不可能不对档案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受过专业培训者少”、“有专业技术职务者少”说明档案员档案专业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不高,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县档案局举办专业培训班和派业务人员现场指导努力加以逐步解决,但由于“从事档案工作时间短”背后反映出的“档案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不是县档案局的“努力”所能解决的。结果造成“好不容易通过培训和指导培养的档案员刚刚进入状态又换新人啦”的现象频频出现,致使档案员整体素质提升缓慢。如何解决基层档案员队伍“兼职多”、“更换频繁”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而又十分棘手的大问题。

2.2 基层档案室存在“基本设施不达标”、“重档案轻资料”、“重文书档案轻专业档案”、“民生档案整合不力”、“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加强基层档案室基本设施配备和信息化建设,科学有效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已刻不容缓。其一,从“1.2 档案室基本情况”之“①档案室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基层档案室普遍存在“基本设施不达标”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一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单位物力财力所限。这就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档案员积极向单位领导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争取物力财力支持,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争取使档案室基本设施达标或者基本达标。其二,从“1.2 档案室基本情况”之“②室存档案情况”、“③室存资料情况”、“④每年接收档案情况”和“⑦其他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基层档案室普遍存在“重档案轻资料”、“重文书档案轻专业档案”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档案价值大应归档保存、资料价值小存不存无所谓”意识作祟;二是档案员存在“管好文书档案是分内之事、专业档案管理是业务股室的活儿”意识;三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档案员对单位业务股室的指导不到位。这就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注重对归档文件整理的同时,注重对专业档案工作的指导,注重现场指导,和基层档案员一起探索各种专业档案的整理方式与管理模式,注重对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荣誉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工作的指导,注重对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在利用服务方面的指导,用制度的机制约束基层单位做到“三使”,即使其形成档案与资料的两套制,使其档案借阅利用的登记制度化,使其档案移交正常化。其三,从“1.2 档案室基本情况”之“⑤民生档案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民生档案整合不力,亟待新突破。保存在各基层档案室或者散存在各部门职能股室的大量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如,城建档案、物价档案、统计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病历档案、保险档案、新农合档案等没有进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一是散存在各职能股室的档案资料太多,基层档案员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指导整理,也不会整理,业务股室的人员不愿意,也没有时间整理,单位领导和股室领导由于查阅的方便,不愿意向档案馆移交;二是县档案馆面积太小,容纳不了完全整合后的民生档案资源。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对民生档案整合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拓展民生档案资源整合领域。具体来说,一要针对民生档案来源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管理分散等特点,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规范民生档案归档和移交制度,联合制定新的整合方案,坚持不断地开展民生档案整合工作;二要建立民生档案工作年度检查制度,还要经常给分管档案工作的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和政府副县长(有的是常务副县长)汇报民生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一个党委和政府领导、涉民主管部门各负其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督、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的合力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良性机制;三是档案部门要充分获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档案馆建设纳入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档案馆建设专项资金,统筹规划,使档案事业财政投入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从而确保县档案馆有容量充足的馆库容纳整合民生档案进馆。其四,从“1.2 档案室基本情况”之“⑥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基层档案室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缺乏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缺乏支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设施;三是缺乏支撑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转的资金。简言之,就是缺乏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转的人财物支撑。这就要求各基层档案员要经常给单位领导汇报信息化工作,县档案局领导出面和单位领导沟通,争取他们对档案信息化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基层档案员定期培训或现场指导,提高他们对现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操作技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推进基层档案室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2.3 基层企业与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状况堪忧、不容乐观,加大企业档案工作指导力度,规范破产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程序,已刻不容缓。其一,从“1.3 企业与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之“①企业档案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档案工作几乎空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县档案局业务指导力量有限,指导不到这一级;二是这些企业所在乡镇的档案员都是兼职,平时忙于乡镇办公室甚至村里的工作,无暇顾及指导,再加上本身业务不熟,无能力指导;三是外资企业在引进时,地方政府就有承诺,除安监、环保以外,其余部门无故不得进入,致使档案部门想介入也无法介入。这就需要档案部门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全新的档案服务意识,找准档案工作为企业服务的最佳切入点,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渠道,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主动上门,多措并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企业对档案部门的服务共识,让企业真正认识到,指导企业建档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而不是找企业的麻烦。其二,从“1.3 企业与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之“②破产企业档案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破产(或倒闭)企业的档案工作亟待有新思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一是企业破产工作领导小组只重视对内、对外债务的清算,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力量投入不够;二是档案部门也没有重视破产企业的档案工作,感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导和监督没有到位。这就需要档案部门规范破产企业的档案工作程序,把破产企业档案管理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向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主动介入破产领导小组,派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进馆工作,建立健全破产企业档案工作制度,使破产企业的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正常化轨道。其三,从“1.3 企业与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之“③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不难看出:重大项目建设档案,档案部门无从介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一是项目建设单位(法人)没有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与项目建设实行同步管理,没有建立项目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二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没有发挥好对重大项目建设档案的监督、指导职能。这就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2006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协调政府发改部门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部门,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规范重大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流程,促使项目建设单位(法人)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与项目建设实行同步管理,建立项目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从而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档案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归档。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6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财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81-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基本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投资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高校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按照主管部门指令及计划组织实施基本建设,改为从自身发展需要组织基建工作。建设资金的来源也由国家和地方的单一投资转化为由学校自筹和银行贷款为主、国家和地方投资为辅的筹资方式。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则由比较简单的收付核算转变为更为复杂的成本效益核算方式。这种模式的转变,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也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对学校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多,投资数额不断加大。许多高校的新校区建设,投资额都在数亿元至数十亿元人民币以上。

所以,加强基建财务的管理,增强或强化基建财务的监督功能,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更显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基建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需要具有更为扎实的财会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同时基建财务人员能够全面理解、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关于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了解和掌握基建项目建设一般程序、招投标、概预算等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有利于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高校各项基建项目的按时、保质、顺利地竣工并交付使用。

1 加强投资计划的科学管理,做好基建项目执行前的有效监督

高校的建设项目要满足教学、科研、实验所需的各种功能,做到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达到以最小的投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高校基建财务部门在建设项目确定前应与基建相关管理部门紧密联系,做到事前参与预测和决策,对项目建设书中的财务分析和预测结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积极参与项目决策的全过程、勘测设计与概预算、招投标与合同签订。根据学校自身的财务情况及银行筹资情况,通过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概算投资额或工程项目合同投资总额,对计划部门所制订的年度基建计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参与工程项目前期的立项考察认证、重大经济合同和施工合同的谈判和签订。

(2)积极参与项目设计施工图的预算审核,审核内容包括项目工程量的准确性、定额套用的正确性、费用计取和汇总的合理性。了解施工合同与设计文件、年度投资计划内容的一致性,审核有无计划外工程或任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标准等非正常情况发生。

(3)积极参与招投标、开标、定标等阶段的工作,了解项目施工队伍的人、财、物三方面的情况。细致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概预算价格和承包方式,进而了解与供货或生产单位签订的设备、材料合同是否是工程项目建设所必需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积极掌握预付款、工程材料进度款及履约保证金的支付条款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从财会角度对结算办法以及与财务有关的条款,提出合理建议。

总之,基建财务部门应通过前期细致深入的工作,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要依据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将其解决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

2 加强工程进度、资金支出管理,发挥财务的过程监督作用

过程监督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监督环节,主要是对支付款项的监督。在基建计划任务下达后,高校基建财务部门应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基建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因实际施工而作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情况,要仔细审核,及时调整(追加或减少)投资资金。通过资金的拨付,监督建设计划的执行进度和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各建设项目相关管理部门复核会签的工作进度资料,认真核对与年度计划和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坚持按工程进度合理结算工程款。

(2)对于工程建设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工程设计变更,要仔细核对是否需要、有无浪费等情况发生。

(3)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签收证明仔细对照合同,核对实际到货的品种、规格、数量等,审核无误后方能办理支付。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务必树立高度的责任心,适当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际调查,了解、核实工程进度,设备、材料到货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手勤、腿勤、嘴勤,坚持设备、材料等钱货两清,防止工程、设备、材料款超付现象的发生。

3 加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强化财务决算的管理功能

基建工程项目竣工后,基建部门要及时组织工程的交付验收;对临时设施和材料要及时进行清理,通过竣工决算的初审、终审,严格控制工程成本。竣工决算是基建财务决算的基础,基建与审计部门都要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完成竣工决算的编制工作。基建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工程决算书,参考施工合同、补充合同的条款和变更签证手续等,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审查工程量的计取、定额套用是否与标书要求一致,及时核对分包工程及甲供材料、甲供设备的结算情况。

(2)审核甲供材料及设备是否按规定全额扣除,有无重复计量,数量及金额是否正确。

(3)应分类、分项目及时核对、审查工程款项的支付情况。

(4)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财务人员据此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

(5)对工程项目的待摊费用、待摊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摊销,及时办理资产的交付手续。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7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政策措施的落实,服从、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实施“五个百”,主攻“五个五”,确保“五领先”的目标,推动港城新区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审计,重点揭示区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等问题,推动相关财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规范预算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促进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和预算管理水平;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深化部门单位预算改革,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开展对惠民项目、促发展重点项目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促进加强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和惠民资金的管理,促进区委、区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项目安排

年区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主要有:

(一)预算执行审计单位

1、区财政局具体组织区本级预算执行。

2、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包括区地税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镇政府4个项目。重大问题可追溯到以前年度,并延伸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

(二)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

1、署定项目

(1)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跟踪审计或审计调查。

(3)世行贷款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审计调查。

(4)世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审计调查。

(5)亚行贷款福建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二期项目审计调查。

2、省定项目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

3、市定项目

全市联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调查。

4、区定项目

税收征管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三、审计重点和内容

(一)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年度区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围绕区级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准确把握和客观评价区级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进一步规范预算征收、分配、拨付和管理行为,促进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内容:一是财政管理方面。关注财政管理中出台的新政策,及其对财政收支结构变化的影响;关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检查上级补助收入及上年结转资金等是否编入年度预算;核实财政资金年底存款的真实性;摸清年末财政资金结余和指标结转等情况。二是收入方面。核实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是否完成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目标;检查非税性收入、基金收入等情况;检查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支出方面。关注财政投入在拉动内需、重点项目建设、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落实国家重大财税政策情况;检查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及法定支出情况;关注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事权划分是否与财力相匹配;检查预备费、超收收入安排和使用情况,继续关注财政预留资金的分配和支出情况;检查预算外支出依据是否充分、合规,以及政府调剂支出的使用情况。

(二)预算部门或单位审计

以有效提高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预算管理的精细化为目标,促进预算项目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以控制行政成本和防止铺张浪费为目标,促进部门规范基础性管理工作和遵守财经法规;以关注资金的安全,注重往来账款清理,如实反映历年结余结转资金情况为重点,促进依法理财、真实全面反映预算执行的情况和结果。重点内容:一是部门收支预算编制情况。抽查部门综合预算编制情况,解剖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建立和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编制制度,真正做到“一个单位一本账”。二是检查部门预算批复及资金使用情况;三是检查部门资产资金管理情况;四是检查部门及所属单位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安排情况。五是结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部门单位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促进规范管理。

(三)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1、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在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下,以摸清各级政府债务总体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与运行风险,促进地方政府规范债务管理,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债务风险责任制度为目标,组织开展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过度举债,偿债能力差的情况;政府统筹监管不力,为融资平台违规担保,加大财政风险的情况;提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保障财政安全和金融安全,促进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债务风险责任制度,防范财政风险。

2、外债情况审计调查。在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下,以推动外债结构优化,维护外债安全,防范财政风险,促进加强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组织开展对福建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二期项目、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和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等的调查,摸清外债的基本情况,揭示使用政府外债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存在的问题,掌握有关部门和单位拖欠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本息的总体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加强债务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

3、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审计调查。在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下,以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消除安全隐患为目标,组织开展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从总体上把握工程进度,全面掌握“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目标落实完成情况,切实推进“工程”目标的实现,为确保校舍安全、稳固,发展中小学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4、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在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下,围绕“摸清家底,揭示问题,提出建议”这一主题,组织审计人员着重从职业教育的政策、资金和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入手,了解相关政策基本情况及检查政策执行落实情况,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是否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重点调查我区中职教育经费总规模,分担比例、资金配套和兑现情况;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分配是否合理,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有无转移、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调查。在市局统一组织下开展对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进行审计调查,进一步揭示居民医保基金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居民医保基金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完整、有效运行。

6、税收征管专项审计调查。从源头上掌握税源及征管情况,揭示和反映年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管理机制上解决税收流失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促进税收征管健康有序进行,确保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区政府财力增收做贡献。

四、继续跟踪检查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情况

对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决定、审计报告中要求纠正的事项,要继续跟踪检查到审计结束时的动态整改情况。在跟踪检查时,要逐份对照审计决定书、审计报告或审计调查报告、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对未执行的,要分析具体原因,提出采取措施的具体意见。对有关单位采纳审计建议进行整改的,要评价其针对审计建议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和成效。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协调沟通。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同级审”工作在局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分管领导在各自分工的职责范围内,及时协调解决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安排和管理审计项目实施,强化项目质量控制,切实把好质量关。各个业务股的负责人和审计组长要树立大局意识,注重团结协作,积极做好各股室之间,区局与市审计局、省厅业务处之间的联络沟通工作。

(二)严谨细致,把好实施方案制定关。各审计组要围绕既定目标加强审前调查工作,并制定比较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确保审计实施方案符合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

今年“同级审”工作,要将部门预算制度建立情况、部门结余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执行政府采购、上述指定的延伸调查项目、工程招投标等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应在审计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体现。各审计组制定的审计实施方案应报请分管领导审定,重大审计项目应报请局长审定。

(三)深入分析,提升审计成果。注意把握有关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要善于从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使用环节反映突出的问题,深入开展审计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工作,认真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加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提炼、撰写审计报告,做到内容叙述清楚、法规引用和定性准确、意见和建议可行,成效突出,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要及时做好专项报告、信息报送和审计要情专报工作,全面开发利用审计成果。

(四)勇于创新,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各审计组要切实掌握计算机审计技能,创新计算机审计思路,充分运用计算机的功能开展辅助审计,不断摸索、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审计中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效能。

(五)严格纪律,抓好党风廉政制度的贯彻落实。各审计组在审计期间要严格遵守各项廉政纪律,做到文明审计和廉洁自律,按时反馈廉政纪律执行情况。不仅要严格执行自报制度、回访制度、审计公示制度,而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由审计组长按时反馈廉政纪律执行情况。

部门基本制度建设情况篇8

【论文关键词】 学校基建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论文摘要】 学校基建工作资金投入大,专业性强,管理要求高,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基建投资还存在管理弱化和损失浪费的现象。为了有效使用建设资金,堵塞漏洞,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学校应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管好、用好各项基本建设资金,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一、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投资计划变更较大,不能严格按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操作

在基建项目立项时,为争项目、抢时间,部分学校的调查研究不够,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科学,往往与实际建设情况差距较大。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随意改变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的现象。工程竣工结算时,该项目已不是立项时的项目。还有的投资规模突破概算较多,出现严重的“三超”现象:超投资、超概算、超建设规模。个别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施工,增加项目未按程序批准,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存在着薄弱环节。

(二)建设资金到位不及时

学校申报基建投资计划时,其申报年度自筹计划往往大于学校财务支出计划,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为了加快基建工程的进度,又往往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没有很好地处理拨款、自筹和贷款之间的关系。

(三)工程结算出现超预算较多

在学校基建工程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超预算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有:多计工程量(主要是隐蔽工程)、多计材料、设备价格和数量,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重复计算费用等。

(四)基建财务报表虚报和少报基建投资完成额

部分学校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往往根据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投资的差额作一些账务调整。如果是超额完成投资,就将其超额完成的部分暂挂“预付工程款”或“应付工程款”等往来账处理,待下年年初再予调回;如果没有完成投资额,就将其差额部分以虚假附件或根本无附件虚报投资完成额,挂“在建工程投资”和“应付工程款”等科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下年度的上级拨款,同时也为了年终决算报表的顺利通过。

二、完善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内部控制

针对学校基本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山东省电力学校和周边高校新校区建设的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基建投资管理的内部控制。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的控制

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规定,基建材料采购管理规定,设计变更、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这些规定经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讨论通过后,由纪委、监察、审计、合同管理等职能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基建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基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基建的预算控制

学校应成立以主管校长为首的基建财务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校党委会成员及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负责人,特别要有财务、审计、政策研究室、国资办、基建办、规划办等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财务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学校的基建预算,并制订年度基建计划。在编制学校预算时,一方面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贷款建设”。但学校实施基建计划必须做到建设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经费来源要可靠。通过预算控制解决基建投资计划变更较大、不能严格按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操作的问题。

(三)实行经济责任制控制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学校的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置总会计师的学校由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按照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经济责任制的层次可分为:校长、总会计师或主管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若干层次,这些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负其责、运行有序、共同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工作机构。校长是该机构的管理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督促者。

(四)加强基建招标管理的控制

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导致评标过程缺乏公正、合理、透明的程序,往往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说了算,招标工作很容易成为少数人自身利益分割的平台,由此出现了在同等条件下不选质优选质劣、不选价优选价劣的现象。学校应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建立招标专家库,以监督基本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招标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由审计、监察、财务、政策研究、基建部门等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基建项目的具体招标工作、审定招标方案、考察和确定投标或邀标单位、审查评标结果。招标专家库由具有基本建设相关专业资质并在省招标中心注册登记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向基建招标领导小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代表校方作为基建项目招标评委。

(五)严格实行合同会签控制

学校基建项目应严格合同管理,签订的合同条款内容要全面、文字表达要清楚,特别是合同价形式、物价浮动因素、政策调整因素、双方的承诺及主材的供货方式等都应在合同中明确,以便在合同履行中控制价格。学校还应成立由法律顾问、审计、监察、财务、基建部门等负责人组成的基建合同会审小组,会审小组提前介入,从源头参与,保证招投标工作公正、公开、公平进行,防止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现象。在合同会签过程重点控制以下内容:1.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及操作的规范性:招标、评标、定标实行三分离原则,避免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的主观性、随意性。2.审查投标单位资格和条件的有效性:防止无资质或低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应通过市检察院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及行贿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防患于未然。3.审查招标小组评标办法的合理性:评标办法是评价投标单位的综合指标,审计人员应分析它是否涵盖了业绩、信誉、工期、施工能力(装备、技术、方案、管理、安全)、质量标准、结算方式等关键内容。4.审查工程标底的客观性:审计人员应对标底的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取费标准、材料价差等内容严格把关,以确保其客观、合理。

(六)实行造价审计控制

对工程决算实行“初审、终审”二审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成本。聘请合格的工程监理公司和跟踪审计单位,实现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管理。初审是由工程监理公司、跟踪审计单位、学校基建处工程管理人员和预决算人员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原始资料如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记录、现场隐蔽工程记录等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对工程量的计取、定额套用是否与标书中要求一致,以及甲方所供设备、材料有无重复计算等进行审查,为降低工程成本把好第一关。终审是学校审计处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中介事务所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和造价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财务人员据此作为结算依据。

三、完善学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在学校基本建设方面,财务部门要做到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管理科学,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严抓内部控制制度。

(一)单独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

学校应建立、健全与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任务相适应的基建财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业务水平的专职财务人员,具体负责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并保持相对稳定。学校应单独设立基建财务部门并科学设计内部业务流程和岗位,对资金的申请、拨付,会计凭证的填制、账务的处理,印鉴的保管以及票据管理等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还应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及原则,接受群众监督。

(二)制定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

《基本建设资金报销程序及审批权限管理办法》对报销程序及审批权限作了明确规定:大额资金的支付除提供合同外还应提供各监督部门、各级校领导签批的工程支付款会签单,进度款的支付要提供由施工管理人员、预决算人员、监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工程进度会签单,其他费用支出按规定标准实行定额控制,严格审批手续,避免或减少不合理支出。

(三)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体系

为确保学校内部会计制度的切实执行,学校内审计部门应会同基建管理部门、监理公司、跟踪审计单位定期检查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具体的过程管理中还应重点控制以下内容:1.重点控制直接费用的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单价的套用。工程量不按规定计算,导致工程量增加或减少;错套定额,导致实际工程项目内容与定额内容不符。2.控制变更项目的真实性。在计算这部分工程时要按照甲、乙双方提供的设计变更图纸、临时用工、变更用材、增减项目记载表,跟踪审计人员与现场管理员、监理工程师一起到施工现场勘察,对内容不详的要实地测量工程量,核对与设计变更的内容是否相符,变更内容所套项目不正确的要当场纠正、予以修改并做好签证手续。3.控制材料差价的合理性。(1)要核对材料参考价格的选用与图纸设计是否相符,与市场价格是否相近。(2)在审查这部分决算时应注意材料参考价与实际供应价发生的价差,只调整供应价格的差额,其差额列入工程决算内,不再另计取各项费用。(3)控制工程量。在基建工程审计中,审计人员对总工程量、定额套子目后,对工程量有疑义的要向基建部门和施工单位征询,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修正的意见。然后,审计部与基建部门和施工单位一起讨论、分析、研究并取得一致意见,再调整工程决算的审计结果。(4)控制施工材料的优劣。基建工程所用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基建工程中,钢筋、水泥(混合)砂浆、砖等主要建筑材料尤为重要。要严格把好主材检验关口,为确保工程质量,主材要有出厂合格证,并抽出一部分送到市质检局检验。

(四)加强工程款的及时核对

学校财务部门要会同基建管理部门、工程监理、施工单位等部门定期核对工程款的支付情况,防止因工期长、付款次数多而出现错误。对工程尾款的支付,要建立工程、物资质保金支付巡签单程序,要由资产、工程管理部门、合同承办部、合同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根据使用情况和合同管理情况签署支付款意见,再由财务部门支付工程质保金。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第三版)[M].东北财大出版社,2005(07).

[2] 审计部.电网建设工程投资审计业务指南[S].2006(11).

[3] 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奖赛辅导讲座[M].大连出版社,2007(05).

[4] 经济法律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规章制度汇编[G].2008(04).

[5]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J].财务与会计,2008(08).

上一篇: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建筑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