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9 18:13:06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1

党中央就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十七大,总书记提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的要求和号召。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群众的生活较为密切,同时更是宣传党的政策与方针的最佳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使得大多数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功能。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快速改变这种状况应积极呼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寻求多种途径来科学打造充满魅力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实践。

一、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注和辅助,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与发展,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在于领导对此事的关注以及领导作为个体,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重要性的认知和定位。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注重对农村文化的建设,并将加强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与管理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更在2008年9月份和11月份两次召开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会议。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乡镇领导总是将新农村的建设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认为经济搞上去,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提升了,而忽略了新农村中先进文化建设。这个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以政府支持为主,构建与农民群众文化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借以来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费用支出保障,提升文化建设支出费用比例。其次,由政府领导出面来引进文化人才。如:寿光市市编委、市人社局就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人才提出了培育骨干拓展活动,即:选派一批政治觉悟高、思想进步的群众文化骨干来参加培训,然后,充实到基层,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辅导员或文化志愿者,为基层文化活动服务,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这样,争取政府的关注和辅助,更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提升群众凝聚力的目的,为绽放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魅力奠定基础,提供后方保障。

二、以市场为导向,活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动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展。然而就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发展、管理方式、方法上还存在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这样以来,就使得其实际的发展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很不适应。因此,我们想要打造充满魅力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激活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活力,促使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吻合。对此,笔者认为,鉴于目前我国文化领域市场体制的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在市场上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以及实现综合文化站活跃发展过程中设计的资本、产权、信息、技术等等因素还存在着不明确现象,应首先打破一些地域文化的封锁、城乡分离等市场格局,来开辟一条文化大众消费的新市场,制定健全的现代文化竞争体制,以市场经济的特点来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量化管理。如:对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一些免费服务项目、文化产品等,可以由政府出面以市场竞标的途径来获取,从而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由内循环向市场的外循环拓展。

三、整合农民群众力量,发挥其在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乡镇综合文化站集文化辅导、体育健身、娱乐求知等功能为一身。其核心实质和价值是服务于农村、农民群众。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现如今乡镇综合文化站也都建立了乡镇文化网络,笔者认为我们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应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特色,发挥综合文化站的优势,来在基层进行大力的宣传,诸如:宣传栏、喇叭广播、散发传单等。借以来促使群众在闲暇时,通过文化共享资源网络来进行阅读历史文献、查阅科技信息等等,更好、更便捷的服务群众,让群众真实的感受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的作用和价值。要知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以民为本,服务社会、服务农村,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来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活动主体,其魅力与否,或是否能真正发挥其魅力,都取决于人民群众参与热情。因此,要打造充满魅力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应积极整合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综合文化站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自己体验、尝试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他们参与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丰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内涵。如:可以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农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创办多样化的兴趣活动,诸如:象棋娱乐活动、爱心互助活动、环保活动、厨艺比赛活动、自行车比赛活动、劳动楷模争抢活动、文艺展示活动等等,这样让农民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同时,每逢节日、学生假期、秋收、春种时期,还可以组织一些群众性的活动,诸如:拔河比赛、扭秧歌、舞龙、健身操运动、舞蹈、知识竞赛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活动,倡导农民张扬个性,促使农民群众生活的健康、积极向上。

总之,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应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应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多角度、全方位、多途径的来打造充满魅力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这样,我们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就更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了。

参考文献:

[1]郭晓君等.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谭敏芬.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以湖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视点[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2

一、进一步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性质和职能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具体职能有: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和指导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开办图书报刊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做好当地的文物宣传保护工作;受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

二、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网络,改善基础设备条件,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有人员、有经费、有阵地。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确立政府投入机制,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机制灵活、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的示范性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其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和管理,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

1.合理规划建设。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过程中,一要严格按照省发改委、省文化厅共同下发的《关于印发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实施。确保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三室二厅”及室外基本功能齐全,并按要求统一设置标牌、悬挂统一标识。

2.强化综合功能。乡镇综合文化站一般应具备多功能活动厅、书报刊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教育培训室、文艺排练厅、综合展示厅、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黑板报等配套设施,配备必要的活动器材和设备。

3.加强设施管理。综合文化站已建成的乡镇,站长必须进驻办公,配套完善的设施,各综合文化站可提出计划,报县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由县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同时要制订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提高运行效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

(二)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要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没有站长的今年三月底前务必要配备到位,并报县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备案。

2、加强岗位培训。完善现有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结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实行全员培训。

(三)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1.完善管理体制。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对文化站设施、人员、经费的管理责任,县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作为乡镇文化站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和指导。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及各项服务制度与管理制度,进一步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

2.探索多渠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打破部门界限,建立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增强活力”的思路,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运行,拓展文化站的服务功能和发展空间。

3.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按照“业余自愿、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活动理念,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活动的开展坚持年初要有计划,年终要有总结,平时活动要有资料、照片,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年必须开展一至两次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凡没有开展活动的乡镇,一律不下拨自办文体文化活动经费。

三、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与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把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乡镇建设总体规划,现有在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在3月底全面完工。县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和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月上旬,县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为迎接省市验收做准备。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利用好上级部门扶持资金的前提下,把乡镇综合文化站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切实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从今年开始,各乡镇自办文体活动经费和免费开放的上级财政补助经费将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办理下拨手续,同时,送戏、送电影下乡的场次确定,也须通过综合文化站办理手续。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乡镇建设 文化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360-01

文化站建设工作属于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乡镇文化站建设可以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加速农村建设,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许多地区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文化站体制建设都存在问题,下文将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乡镇文化站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农村文化建设属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构成部分,文化站工作质量与领导业绩不产生直接联系。乡镇政府通常都比较轻视文化站工作,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发展上,导致文化站建设滞后,影响乡镇文化站正常运转。乡镇文化站建设也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影响文化站功能的落实,并且会阻碍文化服务的正常开展,导致文化职能不能正常的发挥,加剧城乡差距。

2.文化站管理体制混淆

所有工作都需要通过科学化的体系对其进行支撑,乡镇文化站也是如此。在乡镇文化站开展的过程当中,普遍采用政府领导或者是主管领导的管理方式。县级的文化部门只是定期的对乡镇文化站进行管理,但是管理方式及管理体制都有欠缺,缺少相应的调控手段,导致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日常管理流于形式,不能保证文化站的正常运转。从目前已经开始运转的乡镇文化站实际情况来看,有许多文化站都存在人员配置不足、机构不全或者是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文化站的正常运转,也缩小乡镇居民日常文化活动的范围。

3.管理缺失

只有不断的对乡镇文化站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我国诸多地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情况来看,管理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事文化站管理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比较薄弱,部分管理工作人员一人身兼数职,不能全心全意的为文化站管理服务,而且也不能定期完成文化站分配的任务。乡镇文化站因为缺乏管理经验以及人才选拔制度,导致一些有才能的人没有良好的才能施展平台,最终离开。这一情况严重影响文化站团队整体素质,同时也影响了文化站团队稳定性。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化的考核原则以及竞争机制,工作人员个人积极性比较差,影响了文化职能的正常发挥。部分乡镇政府对文化站的建设比较轻视,导致一些文化站被占用,影响站点正常运转。

二、乡镇文化站建设措施

1.构建考核机制

乡镇文化站日常运行存在较大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科学化考核机制来完善日常运行,提升乡镇文化站工作运行效率,提升乡镇领导对文化站的重视程度,保证文化站正常运转。虽然文化站工作只是农村发展的小构成部分,但是文化站发展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所以相关领导人员必须要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在不断完善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一些软实力建设,从文化建设体系入手,不断创新体制,让文化站充分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借助文化这一软实力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步伐。为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必须保证文化建设在城镇建设中的比例,保证文化建设机制健全,使文化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2.完善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乡镇文化站的经济投入来源必须是当地乡镇政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站建设资金可续航,保证文化站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县级的财政部门也需要拟定资金投入计划,保证文化站可以正常运转。乡镇文化站建设需要依靠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来吸纳资金,结合社会资金以及公益资金等来保证文化站正常发展,解决文化站建设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成果可以在年终总结中得以体现,同时也可以在年终总结时设立奖励机制来完善文化站整体运行体系,通过奖励的方式对工作较为认真、工作成绩较好的员工进行鼓励,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站未来发展, 也可以提升工作人员对工作的人情,调动工作人员个人积极性,让文化站日后运作更加便利,有助于乡镇文化站未来发展,通过文化站调动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3.构建科学化管理机制

想要保证文化站正常运转,必须要考虑人员、待遇以及管理机制。通过通过定编、定岗、定员等方式保证文化站工作队伍的稳定性。文化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县级的文化管理部门来进行统一调控,完善传统的乡镇管理机制。应当对乡镇进行分区,保证所有区域内都有文化站,调控文化站分布情况,不能出现“扎堆”“过于分散”的情况。每个区域都要定期的组织进行一些文化活动,让文化活动理念深入当地居民的心中,促进文化站在该地区更好的建设。文化站工作人员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站建设当中,做好自己分内工作,促进文化站活动有序开展。

4.构建科学合理的监察机制

在乡镇文化站检查管理工作运行过程中,上级领导可以根据不同乡镇的实际情况来拟定监督政策与措施,保证监察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促进监察体系不断完善。针对不同乡镇地区文化站工作实际情况来拟定监察条例,落实奖惩制度,提升文化执行力,保证文化工作正常开展,提升文化软实力,通过这些方式来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更上一个层次。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管理文化站,让文化站的工作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保证文化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也可以保证文化权威性,促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的落实。

三、结束语

乡镇文化站建设是相应国家号召的项目,可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文总结了如何保证文化站正常运转,总结了各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式,旨在提升文化站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春来. 办好乡镇文化站不能忽视――浅谈如何办好乡镇文化站[J].大众文艺,2011,11(22):111-113.

[2]罗腾飞.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乡镇文化站研究――以Y镇综合文化站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04(07):55-57.

[3]杨太柱.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J].福建理论学习,2013,06(11):88-90.

[4]夏玉珍,卜清平.前世与今生:乡镇文化站的历史变迁与路径转向――公共文化服务不同时期的功能[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0(20):36-38.

[5]乔兴华,许广华.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体系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1(02):45-47.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4

一、该工程建设实施情况

自20__年12月文化站建设被国家发改委立项以来,××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该工程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共计八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并于20__年12月20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拆除镇老电影院,场地用于建盖综合文化站,拆除工作于12月26日公开招标,于20__年1月5日拆除完工。

文化站主体工程于20__年3月8日在县建设局招标,3月11日破土动工,工期270天,于12月18日全部完工,通过验收。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各种合同严格施工,并一次性通过验收。现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建设所需的一切资料和各部门的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建设工程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中心位置,地理位置条件较好,总占地面积1523㎡,建筑占地面积290.64㎡,总建筑面积587.94㎡,框架结构两层。

三、功能布局

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间要求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室内基本功能包括:

1、多功能活本文来源:文秘站 动室:主要用于开展小型文艺演出、排练、培训室、棋艺、书画展等活动。

2、书刊阅览室:主要用于图书借阅,报刊阅览。

3、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可以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微机室。

4、内设办公室、管理室、少儿室、老年活动室、室内健身房等。

室外基本功能空间即用于文化活动广场。

①灯光球场一块

②露天舞台一个

③健身区一块

④绿化带

⑤设橱窗2个,黑板报栏50米

四、资金到位、投资及使用情况

1、到目前为止,该工程应到位资金44万元,现到位37.2万元,其中:中央16万元,省5万元,市9.2万元,县7万元。

2、投资情况:

该工程预算投资80万元,包括附属工程。其中:主体工程投资预计70万元,包括:图纸设计13000元,委托监理费7000元,质检费4000元,地勘费4800,图纸审核费6800元,主体工程70万元,附属工程10万元。

3、资金使用情况

现已付主题工程款40万元,质检费4000元,图纸审核费6800元,监理费7000元,地勘费4800元,大门费4600元,图纸设计费13000元。

××镇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建设投入使用后,服务范围为全镇8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服务人口28313人。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hx2008”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

林头镇综合文化服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主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为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群众文化工作、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为使我站今后的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站自身开展情况

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先后在市文旅体局、市文化馆和县文旅体局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增强自身理论水平。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和加强了工作作风。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全镇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并把文化工作与镇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站的文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上级文化精神,文化站实行对外免费开放,按时开放,鼓励广大居民和留守儿童来文化站打球、跑步、唱歌、跳舞、看书、下棋,积极组织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创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不断丰富全镇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目前全镇共有16支文艺表演队和4支广场舞表演队。并能自编自导一场两个小时的文艺节目,经常下乡和到敬老院慰问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元月18日,林头镇毛滩村举办乡村春晚;6月30日,党旗下的初心—含山县纪念建党99周年主题党课汇演;8月7日,心连心—军民鱼水情慰问演出;8月28日,含山县第6届“出彩含山人”马鞍山市第11届周末大舞台曳步舞大赛,林头有2支舞蹈队参加了比赛;9月22日,2020年马鞍山市“百场文艺下基层”公益性演出林头镇专场;10月1日,在龙宝社区举行“庆国庆.迎中秋”升旗仪式;10月16日,2020“多彩中秋、欢乐诗城”文旅惠民系列活动戏曲综艺含山专场,龙宝社区爱心艺术协会受邀参加了演出;10月25日重阳节,在陈墩肖村举办了首届老人登山活动,另外当天我们还有两个太极拳协会参加了含山县玉龙太极拳协会举办的演出活动;10月29日,在林头镇俱进广场举办2020年度含山县移风易俗暨双拥综艺慰问活动,林头有4支文艺队伍参加了演出;11月7日,我们有两支舞蹈队参加了2020年安徽省广场舞省、市、县三级联赛含山县赛区的比赛,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代表含山县晋级到马鞍山赛区继续参加比赛,11月12日在马鞍山市赛区晋级决赛中,龙宝社区取得了并列第一名,代表马鞍山市继续参加安徽省的晋级决赛。11月14日,在林头汇金广场举办“秀美含山行”文艺下基层活动;11月28日,在含山县玉龙湖城市广场举办第四届广场舞大赛,林头有三支舞蹈队参加了此次比赛,其中龙宝社区爱心艺术协会获得了舞蹈第一名和创新创作奖,另外老年学校二队和三队都获得了第三名。11月30日,在含山县玉龙广场举办了马鞍山市第35届“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含山县综艺专场,林头镇龙宝社区参加了演出。今年我们龙宝社区爱心艺术协会在马鞍山市优秀社会文艺团队评审中,被评为培优文艺团队!

三、“扫黄打非”工作

通过开展文化市场整顿行动,11月20日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协同工商、经济发展局、宣传室和文化站等部门进行了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淫秽色情出版物和侵权盗版图书的专项行动。对全镇范围内的图书、音像出租、零售、网吧等文化市场进行仔细排查,杜绝文化垃圾的泛滥,阻止黄非事件的发生,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每季度会同镇关工委对网吧进行督察,防止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

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按照民生工程的文件精神,今年我镇共有14个村,5个社区建成了“农家书屋”。19个农家书屋已发挥作用,受益群众达上万人。今年新的图书已配送到位.

五、电子阅览室建设

我镇现共有五家电子阅览室,分别是文化站、乐城社区、裕林社区、东关社区、凤泉社区。每个阅览室一台服务器和十台电脑,面积在24平方米。现成为绿色网吧,方便群众上网看书,查阅资料。

六、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

我镇有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游酢墓、三国古战场)。昨天刚刚对市级文物这两个点周边都安装了界桩,作为文物保护。

七、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以完善服务条件和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增强服务,争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运行活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促进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为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全省所有乡镇基本建有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文化站队伍、合理有效的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显著改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当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成为农村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平台。

根据国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全省共有12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国家项目库,到“*”末基本实现各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建设目标。

三、实施范围及步骤

实施范围:我省已列入国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共1240个,涉及全省各县(市、区)。

实施步骤:根据国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下达的年度计划,分步实施。*年全省选定30个乡镇试点,*年建设380个,2009年建设332个,2010年建设余下的498个文化站。

四、资金筹措方案

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40万元标准投资,其中建设资金30万元,内部设施购置10万元(其中3万元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配置经费)。

国家对我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给予补助,具体补助标准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20万元,比照西部政策县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16万元,其他县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12万元,共1.87亿元。此外,国家对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内部设施购置经费5万元,共6200万元。

中央补助资金项目所需配套资金原则上由省级政府为主安排。地方财政承担部分,由省与市县(市、区)按7∶3的比例承担。市县(市、区)承担部分,市级对61个县(市)和15个县改区不承担配套资金。省政府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补助7万元/站、比照西部政策县补助10万元/站、其他县补助13万元/站;市县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补助3万元/站、比照西部政策县补助4万元/站、其他县补助5万元/站。

省、市、县政府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购置给予补助。省政府对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配套补助3.5万元,市县补助1.5万元。

超出标准部分的建设资金和内部设施配套经费,由地方政府自筹解决。严格禁止负债建设或拖欠工程款。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设施配套标准。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纳入当地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要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全省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经济状况比较好、人口较多的乡镇可适当增加面积。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结构包括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有条件的地方应建有露天舞台、标准室外篮球场、宣传栏、黑板报等室外活动场所。选址要综合考虑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及交通因素,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乡镇综合文化站不得建设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如与其它设施联体合建,须开辟专门出入通道。

内部设施配置主要有:(1)书报刊阅览设备及培训室桌椅;(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网络服务器、投影仪、电脑、卫星接收器等);(3)基本乐器、欢庆锣鼓及当地特色文化活动必需设备;(4)音响、灯光、摄影等设备;(5)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设备;(6)体育活动健身器材等。

(二)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市县按照中央规划要求,制定具体项目建设方案,落实建设资金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

坚持突出重点,按照国家规划建设年度任务目标,分年度逐步实施。要科学确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合理规划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布局和结构,在现有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填平补齐,不搞重复建设。

为了节约设计成本,省里提供了5个设计方案,供各地备选(可从安徽省文化厅网站下载)。

(三)落实责任主体,实行责任制。

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

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项目的审批、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等项目前期工作;文化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统计报表上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配套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与管理。

国家和省里下拨的资金为一次性补助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四)资源整合,加强监管。

注意统筹好有关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建设内容,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填平补齐,不搞重复建设。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整合起来,既充实文化站内涵,丰富文化资源,又能形成相对集中的文化活动中心,以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

项目责任单位定期上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认真落实开工条件,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所在县(市、区)发改、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做到“按时建设成,建成即达标,建成能使用”。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7

一、房屋建筑部分基本情况

(一)建筑总面积。大楼为独立砖混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1平方米,高3层,选点在镇政府进门处,交通方便,符合综合文化站工作需要,适宜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二)图书室。为方便群众借阅图书,我们专门在文化站一楼布置了一间总使用面积52㎡的房间作为阅览室,并配有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书架上书目齐全,特别是农业技术方面的书分类详细,专门用了一个书架放置。

(三)多功能教育室。按照项目建设“三室一窗一场”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现在我们宣传文化站不但具有面积52㎡且设施齐全的多功能教室,可以用于电影、录像放映,还设有办公室四间,物品储藏室两间,用于存放文化用品。建筑不但质量坚固、而且功能实用。

(四)文化活动室。在文化站二楼设置了面积约52㎡文化活动室,里面配有乒乓球台。

(五)卫生间。卫生间每层一个,男女分开,设施与活动面积、楼层功能、可容纳活动人数相适应。

(六)宣传橱窗。在政府院坝进门显眼处设有两块宣传橱窗,每块长度约五米,适应宣传工作需要。

(七)标准篮球场。在政府院坝设有标准篮球场,配有篮球架,每天早上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都有群众在此打篮球、健身。

(八)装饰装修。进行了简单装修,水、电设施齐全。

(九)各种文件、证书:

1.具有大足县建委出据的《重庆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登记证》(建竣备字[2009]11号)等法定部门的工程合格验收文件。

2.拥有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的《重庆市房地产权证》(210房地证2009字第05002040号)等证明综合文化站拥有、使用该房屋的权利证书。

3.乡镇党委、政府在《**镇宣传文化站建设项目责任书》对综合文化站房屋(含篮球场)的权利于以了确认。

二、综合文化站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落实情况

(一)综合文化站机构为乡镇正式文化事业单位。

(二)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了人员编制,工作人员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文化站设编制5名,在编人员3名,在岗人员3名。

(三)常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能基本保障综合文化站正常工作需要。

(四)建立了有关工作制度,如《**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上下班制度》、《**镇文化站图书借阅管理制度》、《**镇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和《**镇文化站值班制度》等,可以开展基本的文化服务工作。

三、建设工作开展及建设经费使用部分

(一)工作开展情况。首先是领导重视,2008年9月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以纪委书记**、分管城镇建设的副镇长**、宣传委员**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文化站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这样加强了领导的协调性,根据工作的需要,我们制定了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使该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其次是积极申报项目建设,发挥我们文化重镇的特点和特长,向计经委和文化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向中共大足县委宣传部递交了《关于申报**镇宣传文化综合服务站建设项目的请示》,并申报成功。第三是与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签订了**镇宣传文化站建设项目责任书。在修建过程中,我们实行公开招标的形式,严格发包。在招标时,聘请镇纪委、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发包过程,并于2008年11月30日以《关于宣传文化站建设邀请议标的会议纪要》(万委发[2008]102号)文件形式,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把质量关,根据建设的相关项目的要求,邀请上级建设部门对建筑的全部过程和质量进行监督和监理。

(二)对建设经费到位及使用的说明。除上级项目资金19万元外,我镇在资金十分困难的共投入18万元用于宣传文化站的建设。在建设资金中,我们主体工程建设费用达23万元,用于装修和设施的达13.8万元。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遵循“专款专用、责任落实”原则,确保了专款专用。

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篇8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乡镇撤并任务情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复〔〕号)及《委、人民政府关于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号)文件精神,在年区划调整中,全区共撤销4个乡镇(镇、乡、乡、乡),其中镇撤销后,新设立、2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全区共有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精简10%。涉及撤销的4个乡镇的所有机构全部撤销,所有人员按区划调整分流。

(二)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批复》(复〔〕号)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构改革于年12月底结束,事业机构改革于年8月底结束。改革后,乡镇行政编制由名减为名,精简10%,实有人员由人减为人,精简7%;事业编制由名减为名,精简20%,实有人数由减为名,精简16%。上划整合后,乡镇事业机构由17个减为4个,精简76%;乡镇行政机构由8-10个减为1-2个,精简80%以上。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和规范机构设置,基本实现政企分开,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发〔〕=号)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在年10月,就年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了调研,就涉及改革方面的有关问题与各乡镇党政领导、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区乡镇、区级政府机构改革中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初稿,并征求了区直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区委常委会讨论审批通过并予实施。在实施中严格审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三定方案”,严格按照明确定位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综合设置的要求,合理设置党政机构,精简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改革至年3月已全部结束,改革后,乡镇党政机构由年的12个减为3个,精简75%,事业站所由年的17个整合为7个,精简59%;乡镇行政机构由年的10个减为3个,精简70%。

(三)乡镇行政事业站所整合情况:

年机构改革前,乡镇事业机构设置:党校、农经站、农科站、水管站、水产站、文化站、广播站、畜牧兽医站、成人技术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教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村规办、农机站、土地管理所、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共21个。公安派出所、工商、法庭、税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

年机构改革,按照理顺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管理,精简压缩事业机构和人员的要求,设置综合机构。乡镇事业机构除管理体制改革职能上划外,设置“三个中心两个所”,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国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服务性的事业单位,承担原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水管站的职能及企业办的部分职能;国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中心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担原土地管理所、村规办的职能及企业办的部分职能;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承担原文化站、广播站、成人技校的职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承担原计生办的职能,仍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保留党校,其机构归并社会事业综合管理中心;保留林业站、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校,其机构上划区直主管部门管理。乡镇行政机构设置1-2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财经社会办公室。对原有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人大办公室、农业综合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教育办公室)和分设的小部门(民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老龄办公室等)全部撤销,并按职能划入相应办公室管理。

年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整合乡镇事业站所。事业机构设置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村镇(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党工委)党校,简称“一校一站四中心”,在、两个乡设海事所,、两个办事处设计划财政管理所。“一校一站四中心”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海事所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农业服务中心包括原(年前)农经站、农科站、水产站、水管站、农机站职能,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文化服务中心包括原文化站、广播站职能,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包括原村规办、路政管理职能。乡镇行政机构设置3个综合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科学技术办公室)。

(四)政府职能转变情况:

年末,结合中央、省、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而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通过明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合理设置乡镇党政机构,合理整合事业单位,规范乡镇人员编制管理等,进一步理顺了区乡关系,实现了政事分开,转变了乡镇政府职能。通过改革,乡镇政府职能得到初步转变,工作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化已经成为乡镇领导干部的共识。税改前,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管春种、管秋收,要统筹、要提留,催还贷、催公粮、催税收”。随着税费改革的实施,乡镇政府失去了以往的工作重心,原有的工作思路、方法、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政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已成为乡镇政府必然的选择。目前乡镇干部已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对乡镇政府工作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化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开始实施这种转化。

二、存在的问题

机构改革后,乡镇政府与事业单位、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已基本脱钩,政事、政企得到分开,以前乡镇政府承担的技术性、辅、服务性的职能已交给了乡镇事业单位承担,政府职能得到逐步转变。但是,与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相比,乡镇机构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职能定了,但政事分开仍难以实现。不少乡镇在改革中都对乡镇政府职能重新做了定位,严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科学界定了职能,但是组织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实现严格的机构和人员的分开,不少乡镇行政事业仍在一块,工作任务仍在一块,在乡镇中心工作得到强化的同时,中心站所职能被淡化,并且有不少行政人员兼任事业单位法人,不少事业人员被乡镇政府长期借用。

二是机构撤并了,但实际运作并没有完全到位。不少乡镇按照综合设置事业机构这个思路,整合了原有的站所,将职能相近或相关的站所组成一个中心,但在实际运作中,新组建的事业服务中心却难以磨合到位,表现在新牌子未挂,帐务、资产未清,法人登记手续不办理、不规范,办公地点未归并、统一,人员关系和实际工作未柔和理顺。

三是区乡两级都进行了机构改革,但衔接上仍存在问题。往往在不少区直各部门及部分干部的观念中仍然承认的是改革前的站所,承认的仍是改革前的对口站所,这给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是不少乡镇干部不能真正理解乡镇改革的重大意义。不少乡镇干部仍认为不应该精简机构,认为精简机构、整合机构只不过是增加了层级关系,增加了领导人数。

三、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和乡镇事业站所、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工作方式的建议

乡镇政府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工作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重心和方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最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审时度势,搞好推进。

一是要明确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功能定位。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适应为“三农”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是要明确乡镇机构的职责定位。即要进一步明确究竟管理哪些东西,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做到权随责走,人随责配,逐步建立起权责一致的政府管理体制。

三是要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置。要按照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要求,结合乡镇规模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要求,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

四是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保障激励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通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理顺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

五是应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根据设岗定责的情况,对工作不能胜任,工作不在状态,甚至违背党纪国法的人员坚决予以淘汰,或分流,或待岗,畅通干部出口。

六是应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要理顺各级政府间“压力支配型”层层转嫁任务的管理体制和以各种“责任书”并明确“一票否决”指标的做法,逐步完善乡镇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七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紧解决法律规范缺失的问题,使乡镇政府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上一篇:乡镇科协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土地管理法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