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2 11:37:52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1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是林改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权改革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改革成果,解决林权争议,确保林权顺畅流转,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依据。林权改革档案工作贯穿于林权改革工作的全过程,各级林政部门始终把档案的收集整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林改、档案同步走。将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确保林权改革档案完整、准确、实用。

1 档案收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是在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为了规范林改档案管理工作,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省林业局、省档案局分别联合下发了《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标准》,使各地方林业部门在林改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鹤壁市林改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档案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和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标准》的要求执行。林权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流程多,在工作中产生的文件资料比较多,单靠各林改单位的文书处理部门是很难收集完整的。因此,必须依靠所有参加林改工作的人员,要提高干部群众的档案意识,增强他们爱护档案、保护档案、利用档案的自觉性,才能使各阶段、各环节的形成资料收集完整,集中归档。

1.1 建立健全文件资料收发管理制度。文件资料收发、管理是文书处理部门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直接关系到文书档案的完整性,必须保证文件资料在整理归档时不遗失。

林权改革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各种文件资料来往频繁,使用率高,如果不做好平时的登记管理,时间久了,容易造成一些资料流向不明,另外,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进度表、统计表、外业调查表、图表等,因经办的人员较杂,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防止遗失。

1.2 人员培训。林权改革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大、材料多,单靠原有的文书处理部门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必须动员较多的人员参与,因此,人员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县林改办和县档案局的部分机关、乡镇的文秘人员参加全省林改档案业务学习班。各县林改办和乡镇同志回到单位后,又教其他参加林权改革内业人员如何整理林改档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县林改办还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一批基础好、责任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加上县、镇驻各村的林改工作队组成档案工作组,由县档案局派人集中培训,学习《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标准》和文书、科技档案的基本知识,分别整理县、乡镇、村的林权改革档案,确保此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1.3 林权改革档案的收集范围。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与《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和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鹤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的收集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上级林业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林权改革方面的政策法规、问题批复、工作规划、工作规程、会议材料等。

1.3.2 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各级林政机构制发的文件材料、图表,包括工作方案、组织机构、工作计划、工作规程、技术要求、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工作总结、工作请示、问题批复、情况分析、会议材料、工作简报、物资采购合同和物资分配方案等。

1.3.3 各级领导同志对林改工作的指示、讲话。

1.3.4 县、乡镇、村组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和“六签名四公示”的材料,包括测绘图表,村民小组林权改革会议通知签收、会议签到、会议签字、林改方案公示、林权现状公示,颁发林权证公示和发证登记,公益林和风景林以及商品林资源调查表,林地现状调查材料,纠纷林地处理情况记录、意见等。

1.3.5 各级林改部门的会议记录

1.3.6 各林改户的外业勘查和内业整理材料,包括林地权属勘查登记卡、林权登记申请表、林地承包合同、登记管辖范围内的林权界线拼图、林班测绘图、发证前公示文本、林权证发放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

1.3.7 反映林权改革各项工作的照片及影像资料

2 档案管理

鹤壁市林权改革档案整理遵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河南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以及《河南省林业厅 河南省档案局关于做好林权改革档案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执行。

2.1 文书档案管理。制定经过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定认可的本级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林改档案分类大纲、编号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等档案业务规范。

由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对材料是否归档,按《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要求进行鉴定,将跟本立档单位无重大关系、在今后工作中已无参考使用价值的情况通报、参考材料等剔除出去,把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按“机构—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进行分类。在同一保管期限内的文件材料按其形成时间顺序,结合文件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同一事由的文件可排在一起,根据保管期限表对归案文件材料准确划分管理期限。然后给排列好的文件材料盖上归档章并填写相关栏目,将编好件号的文件材料入档案盒,再给档案盒填上相关科目,每个档案盒最后装入备考表并由相关人员签名。按装进档案盒的档案排列顺序打印归档文件目录,同时按工作职能、组织机构、工作概况、立卷说明八项要求编写本年度立卷的全宗说明,把全宗说明和归档文件目录一起用目录封面装订成册,至此,文书档案管理的程序已全部完成。

2.2 林户档案管理。根据《河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林户档案由县林业局保存,县林改办首先给全县、各村委会、各村民小组分别编上档号,档号的形式为:“乡镇”、“村委会”、“自然村”,分别用汉语拼音声母代替。“ZLH”表示专业林户档案,村民小组用数字代替,如果某一自然村即为一个村民小组,则在自然村下就不再填写村民小组的数字代号。“G”、“J”分别表示公益林和集体商品林(含集体外包)。林户档案按照一户一卷分别组卷。

其次,县林改办将各乡镇移交上来的各林户林权改革的原始资料按其形成时间顺序分别排列,同一宗地块资料可靠近排列在一起,再给每个林户的资料重新编上页码,并在每份资料的首页右上方盖上档号章,填写顺序号和档号,根据文件材料的内容填写卷内目录并连同该户的全部材料一起装入林户档案袋,林地权属勘查登记卡和林权登记申请表的文件编号填写宗地小班号,按档案袋上的要求填写相关栏目。

最后,将写好装好的林户档案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别按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相关栏目。以村委会为单位,按村小组和林户顺序编制案卷目录,并用封面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其中两份随档案放在一起,另一份以乡镇为单位装订成册置于县林改办档案查阅室内,作为平时查阅之用,每个村委会的林户档案按照顺序分别装柜。

3 档案保管和利用

保管和利用是档案入库后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档案保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利用,为社会提供服务,档案利用是档案保管的原动力,是档案保管的价值体现。

3.1 档案保管。鹤壁市林权改革工作开始后,市、县、乡镇、村各级组织对林改档案的保管工作都十分重视,纷纷筹措资金,购置档案用品,加强档案管理。林改办给档案室专门购置铁皮档案柜,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档案管理制度,还给乡镇赠送档案装具,给部门村委会赠送铁皮档案柜。保证村级档案放得下,管理好,查得到,大大加强了村委会的集体林权改革档案的管理工作。

3.2 档案利用。利用档案解决矛盾,是档案社会功能的体现。在整个林权改革工作中,鹤壁市各级政府组织、注重发挥档案的依据作用,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处理林地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发展林业经济。

3.3 充分利用测绘部门。在进行林权改革中,林改办还注重加强与国土测绘部门的沟通,充分利用原有测绘档案找地块、定位置,使整个工作少走弯路,加快进度,促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开展。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受益权”的原则,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机制,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增量、增收、增效”原则,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措施有利于森林资源增量、农民增收和林业增效;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坚持权益平等、还利于民原则,平均分配产权,做到均山、均股、均利;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尊重历史,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一村一策,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确立经营主体的基础改革任务。同时,不断深化配套改革,完善政策,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集体林业产权制度,实现森林资源增长、农民群众增收、生态环境良好、林业产业发展、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

二、改革的范围和主要任务

(一)改革范围

1.*市政府区划界定的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公益林和宜林地。

2.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东部山区生产建设的决定》(吉发〔1980〕81号)的规定,从国有林业局和森林经营局划拨给社队经营的林地林木,目前由村集体使用管理的,纳入本次改革范围。

3.由镇政府使用管理的,要积极探索改革思路,逐步落实经营主体。

4.在集体林中的委托牧业用地,纳入本次改革范围。在改革过程中,要妥善处理林木所有权和委托牧业用地经营权的关系,依法维护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牧业用地的监管,不得改变用途。

5.对非法侵占蚕食的集体林地,参考森林资源档案和二类调查资料,加大清理回收力度,将其一并纳入改革范围。

对权属有争议且暂时难以解决的山林,暂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加强对权属有争议山林的监管,做好调查核实和调处工作,待林权纠纷解决后再落实经营主体。

(二)改革的主要任务

本次改革在保证林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到农户或其它经营主体。

1.对目前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林木,采取以下确权方式:

(1)家庭承包经营。只要资源条件和经营条件允许,就要在集体经营组织成员内部平均分配林地林木,对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按人口折算面积,以户为单位划片承包经营或自由组合联户承包经营,做到“均山、均股、均利”。家庭承包作为本次改革的主要方式。

(2)股份合作经营。对集体统一经营且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比较满意的山林和农民要求继续实行集体经营的山林,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将现有林地、林木折股分配,落实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合作经营,财务单独核算,收益按股分配。

(3)有偿转让经营。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对不便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山林,可评估作价,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按照先组内、后村内、再村外的顺序,转让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或其他社会经营主体承包经营。凡实行有偿转让经营的,必须依照有关规定由市林业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协调,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为发展集体公益事业,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允许留出少部分林地林木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留取比例不超过本村林地面积的10%,留用部分也必须落实承包管护责任。

采取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的,承包期限为50年;实行股份制合作经营和有偿转让经营承包的期限要少于50年,具体使用期限可根据经营需要由村(组)自行确定。

2.对已划定的自留山,农民持有自留山证、现地界线清楚、仍在依法经营的,稳定其林权,收回旧证换发全国统一的林权证书。农民只持有自留山证,但现地界线不清楚或没有依法经营的,由村集体收回,纳入本次改革范围。

3.责任山按原合同执行,承包期限不变,山上林木归属按原合同规定执行,承包期内允许继承。

4.“谁造谁有”和退耕还林政策不变。按原政策规定及签订的合同执行,合同期满后,按原合同约定的处置方式再行改革。

5.对已经流转的集体山林,本着尊重历史、尊重法律的原则,妥善处理。

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予以维护;签订合同程序不规范、大多数村民对部分条款有异议的,要完善合同或补充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严重损害大多数村民利益的,予以纠正或终止合同,村集体与当事人就林地转让费协商解决后将该林地纳入林改范围。

本次改革中需要完善和维护的,要重新测量面积,明确四至界线,签订新的文本合同,原合同附后。新的承包合同期限为原合同期限的剩余时间。

对于发生多次流转的林权,以最后一次流转合同约定的事项确权登记,核(换)发林权证。过去流转发生的合同、协议、变更材料等依据,均作为本次林权登记核(换)发证的凭据。

经营主体明确后,要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签订书面合同,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合同要明确规定林地林木保护、更新造林、森林经营、防火、防病虫害等责任,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无论采取何种改革形式,都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过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后依法签订合同。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及时变更林权证。

在进行主体改革的同时,要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将建立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规范林木、林地流转,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

三、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舆论宣传,人员培训(2009年1月至3月)

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为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对林改做专题报道,通过召开林改工作会议、发放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方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并将州林改办编印的致农民的公开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汇编”和“政策问答”等林改宣传材料下发至各镇、村(组),消除干部群众的疑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将改革的精神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林权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各镇政府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林改实施方案,经市林改办公室审定后组织实施,并报州林改办公室备案。

我市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级培训”,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延边州集体林权改革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学习。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林改小组成员分别对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各镇主要领导和村(组)改革工作人员等进行政策业务培训,确保每一个参与改革工作的人员都充分认清林权改革的形势要求,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想和具体任务,为高质量完成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勘界调查,摸清底数(2009年4月至9月)

林业部门积极配合,提供森林资源档案和二类调查等基础材料,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协助镇、村(组)对全市所有集体林进行勘界调查,核实林木林地权属,对林地边界四至、面积、蓄积、立地条件等森林资源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记录,绘制图表。调查结果在村内张榜公示,对权属有争议的要及时进行调处。

依据村情、林情制定的村(组)林改实施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报镇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林改办公室备案。

第三阶段:签订合同,确权发证(2009年10月至12月)

根据林改方案,通过抽签等形式分林到户,确定经营主体,到现地划分地块,明确四至界线,设立明显永久性标桩,及时公布确权结果。对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山林,公示无异议后经营者依法签订合同,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经检查验收合格,由市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向林权权利人核发或换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查漏补缺(2010年1月至6月)

按照《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吉林改〔2008〕17号)规定,建立市、乡镇、村三级档案,对林改过程中调查摸底的各种资料、林改后所有的合同资料、林权登记申请表、林权证、林权图表、发证情况汇总表及深化改革时的工作计划、方案、决议、总结与其它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并长期保存。承包合同一式五份,原件由市档案局保存,合同复印件由承包者、发包方、镇林业站、镇经管站各存一份。

市林改办对林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全面自检自查,查漏补缺,准确地反映林改成果及问题,接受省、州林改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建立市政府直接领导、各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各镇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林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镇林改工作。各村要成立以村干部为主,吸收若干村民代表参加的村林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村的林改工作。市林改办对组织实施林改的各镇派驻工作组,各镇林改小组对各村派驻指导员,加强对林改工作的监督指导。成立林改纠纷调处机构,负责及时调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做到村内矛盾不出镇,镇内矛盾不出市,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和农村稳定。

(二)转变职能,搞好服务

林业部门要适应改革新形势,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加强宏观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和监督意识;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农民积极参与,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的工作机制;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依据林改政策和法规,维护自身利益,促进自身科学规范发展;加强林业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政策观念,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农经营山林提供良好服务和人员保证。

(三)沟通配合,形成合力

林业部门要积极当好参谋,抓好改革工作的业务指导;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改革中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严肃改革纪律;农业部门要加强林改合同的规范指导;司法机关要及时裁决各类林权纠纷;部门要认真处理好事关林改的问题,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其他部门也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积极发挥各自作用,为推进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贡献力量。

(四)强化监督,确保实效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3

征求意见稿

为顺利开展我村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县政府定府发号文件精神和本镇林改工作统一安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村改幸实施方案。

一、林政原则

⒈坚持按政策办事。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县政府《定南县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二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依法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

⒉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本次林改是对林业“三定”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维护“三定”时的林地权属不变,不得重新分配。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坚持维护大局稳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通过协商方式予以解决。

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尊重群众意愿。在改革中要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公开,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和意见,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及重大事项,须经本村(组)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二、成立村林改组织机构

⒈镇驻村林改工作组

组长:徐翔

成员余福良、袁弘

⒉村林改工作委员会

主任陈辉副主任张玉行

成员陈建平、陈小燕、陈月久

下设⑴山林纠纷调解组:组长:陈辉;成员:张玉行、张桂昌、张以球

⑵外业山场勘界组:组长:陈辉;副组长:张玉行;成员:各村民小组长。

⑶经济理事会:主任:张玉行;成员:陈辉、张桂昌、张振南,陈建平。

工作组、委员会人员要统一思想坚持集体领导,群力配合;实行挂点到组、到片,分工负责要做好统筹安排、逐步实施、分项落实。

三、实施操作方法

针对本村山林类型和权属经营情况,综合村民代表、群众意见依照定府发[]号文件规定,我材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按如下方法、原则进行操作。

㈠总的原则

⒈维持林业“三定”时山林所有权不变,不作重新分配。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山林位置、四至界址,落实经营主体,确权发证。

⒉对目前属争议山林的暂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也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流转;待争议解决后,再落实经营主体,申报发证。

⒊对由政府区划界定的公益林,已享受公益林资金补助的山林,以及已实施退耕还林的山林,要保持稳定,不列入本次改革范围,但应依法办理手续,换发林权证。

⒋对已规划确定为果园的,要维持经营现状,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果园地用途。

㈡村组集体山林处置方法

⒈对现在仍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经营权,归村委会所有,所有收益归村委会,作公益事业及其它运转。对组现有集体经营的山林归组所有。龙头山归屋老场所有,收益发证。

⒉对目前有争议的山林,暂不落实经营主体。

⒊对已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流转的山林,维护原经营主体不变。

⒋对已列入公益林、退耕还林项目的山林,不纳入改革范围,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换发林权证。

、对已划为国有协议林的山林,维持原订协议不变。

㈢自留山处置方法

⒈林业“三定”时已划定为自留山的,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稳定不变,无争议的凭林权证换发新证。实行“生不补死不收”允许继承,也可依法转让,自留山上的林木一律归自留山主所有。

⒉对已转让、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给他人经营的稳定自留山使用权不变,进行流转情况登记。原签订协议的,应维持经营协议;未签订协议,由双方协商解决,补签合同。

、对已被集体收回统一流转或统一经营的,稳定自留山使用权不变,维持原流转、经营协议,未签订协议的应予补签期满后山林归还自留山主所有。

⒋对农户自留山今后自行流转的,实行登记备案制。在进行流转时,将流转协议及流转情况报至村组织登记备案。

⒌对自留山主已死亡,且无法定继承人,由所在村、组集体收回统一处置;如已实施流转的,维护原流转协议,流转收益归村、组集体。

㈣责任山处置方法;我村没有责任山对责任山不作任何具体规定。

㈤种果山林处置方法

对已划定的果园、果林,维持经营现状不变。已签订协议的,维护原定协议,不完善的需协商予以补充;未签订协议的,由经营者与村、组集休协商补签合同,属自留山、责任山的与自留山主、责任山主补签合同,明确利益分配、相互的权利、义务。

经营期满后,根据经营者的要求,允许继续承包;不续包的,山林使用权归还村、组集体,或自留山主、责任山主。

㈥其它山林处置方法

对越界造林、占用他人林地造林的山林,维持经营现状,现有的林木按“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处理。已签订协议的,维持原协议,不完善的应协商补充;未签订协议的,由经营者与村组集体或自留山、责任山主协商,补签合同,

经营期满后,山林使用权归还村、组集体,或自留山主、责任山主或由双方协商以合同约定允许继续流转经营。

㈦其它问题处置方法

,林业“三定”时未发证的集休和农户、自留山的山林,经核实权属无争议且一直在经营的,可按现经营的山场予以确权。现有的林木按“谁造谁有、合适共有”的政策处理。

、山林权证四至与面积不符的,以四至为准;四至界址不清的应协商解决;四至界址需由权属相邻双方共同签字确定。

⒊对集体山林。自留山、责任山,现被征用、占用的,造成事实上有证无山的,不重新划山补足,按所剩有实际山林确权发证。

⒋对改革中所发生的山林权属、利益分配等未作明确规定的问题,由村组集体提议,报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执行。

、以后集体山林的流转,由村组集体提议,报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确定流转形式、期限、利益分配、相互的权利、义务等,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报县林业部门批准后流转。

四、集体山林收益分配办法及林改经费收支办法

㈠收益范围

集体山林的转让、租赁、承包等流转收入包括已流转山林的结余收入

⒈果业山的租金

、集体收回自留山和责任山统一组织造林的收入

⒊集体统一经营山林的收入

⒋国有协议林的林价收入

⒌征占用林地的收入

㈡收益分配

对集休山林收入实行财务单独核算。属村集体的,其收入归村委会所有;组集体所有收益归村组所有农户,龙头山归老屋场人员所有。

㈢林改经费收支办法

⒈根据上级勾图面积,每亩收取元作林改经费,每户收起林权工本费每证元。

⒉在村完成林改工作发证时,未交林改经费的农户,不予发放林权证,该户山林权为缺权处理。

⒊林改工作人员务工补助每人每天元,按出勤日计算,不出勤不予补助,伙食费每人每餐元计算,由理事会列支,不纳入村委会经费列支。

⒋林改经济理事会收费开支由理事会监督审核报帐。

⒌林改结束后,收支张榜公布,经费有余作公益事业用,不得挪作他用或私分。

五、林改实施步骤

㈠宣传准备××年月日至月日

⒈月日至月日,进行政策宣传。召开村委会、村组民大会讲解政策、组织发动、成立机构,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所存在的问题,对山林权属情况进行初步摸底。

⒉月日制定实施方案。在镇工作组的指导下,切合本村实际,制定林改实施方案,经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实施。

㈡组织实施××年月日至××年月日

⒈月日至月日摸清“三定”时山林权属基本情况,及登记林权流转、变更情况,汇总造册,进行第一次公榜,公示时间为天。

⒉月日至月日对公示时群众所反映的问题,逐宗、逐件进行调查、调解。明晰一宗件、公榜一宗件。

对已流转山林、责任山已签订的合同进行补充、完善未签订进行补签。

收集“三定”时山林权属证明材料及各类流转合同由集体、农户提出申请,进行登记、审核。

⒊月日至月日进行实地勘查确定四至界址逐宗勾绘上图万地形图然后登记追册。

将实地勘查结果进行第二次公榜,公示时间为天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重新调查。

⒋××年月日至××年月日,进行内业材料汇总,报乡镇政府、县林改办审核,经确认无争议、事实相符的。由县政府确权发证。

⒌××年月日至××年月日完成林改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材料汇总组、村逐级进行。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4

同志们:为深入扎实有效地搞好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自查整改工作动员会。今天到会指导的州领导有州林权制度改革督查组副组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纪检组**组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刚才,**同志传达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前自查整改实施方案》,等一会,**组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自查整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自查整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后又一次农村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变革,是一项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的林业综合性改革。自2008年2月13日全县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至今,经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共发放林权证4812本,发证率为13.34%,纠纷面积调处率为85%,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前我县林权制度改革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四签两不准”与“两个三分之二”的规定执行不理想,群众对村级林改方案知晓率不高,林权纠纷调处、外业勘界还不彻底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研究并加解决,都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县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当前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把林改工作重心转移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的自查整改工作上来,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当前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的自查整改工作,不仅是对历史、对子孙、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需要,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全面、科学、准确地理解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林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实现“发展林业,兴林区,富裕林农”的目标,才能进一步明晰集体森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创新林业体制和机制,切实解决林区、林业、林农的“三林”问题,促进我县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集中精力、全面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前自查整改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林改操作程序合法、林改档案完整规范,确保发放林权证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山定界、林定权、人定心,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目标。目前我县林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从督查的情况来看,由于整改没有时限,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的乡镇没有引起重视,工作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全县林改工作的总体进度。为此,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林改确权发证工作自查整改实施方案》要求,集中40天的时间,按照动员部署、学习培训、查找问题、认真整改、检查考核五个阶段。集中力量进行自查抓整改,确保林改工作的总体进度和质量。在自查整改工作中,要按照《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的规定,对林改宣传发动等13道程序逐项进行自查,重点是检查调查摸底环节,该填的表是否已经按要求填写完整,村组林改方案是否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对集体管理山的改革方式是否明确,群众对林改方案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的情况。“四签两不准”与“两个三分之二”是否按要求执行。《林权登记申请表(内表)》是否按要求填写。联户勾图联户发证是否符合《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的规定,以及是否经过县主要领导审批等。对各村查找出来的问题,要逐条进行登记,并归纳整理,形成自查报告。对自查报告列出的问题,要认真对照《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逐项进行整改。凡村组林改方案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低的,要推倒重来,重新制定、表决、报批。凡是联户勾图联户发证不符合《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及相关文件规定的,要组织技术人员重新勘界。凡是用圆珠笔、铅笔填写的表格,一律改用碳素墨水填写。通过整改,确保林改操作程序合法、林改档案规范齐全,达到群众满意。

三、加强领导,确保自查整改出成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项重大突破。事关民生、事关林区长期稳定和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实抓好发证前的自查整改工作,是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败的关键。各乡镇务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落实措施。县林改办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工作力度,确保自查整改取得实效。一是人员要到位。乡镇一把手是乡镇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经常指导。凡是抽调参加林改的,单位要安排好他们的工作,确保抽调人员脱产到岗,直到林改工作结束。县纪委将定期对人员到位情况进行抽查,因人员不到位贻误工作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二是工作要到位。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照州政府的时限要求,切实做好动员部署等五个阶段13道程序的自查整改工作,确保各项自查整改工作到位,不贻误。三是宣传要到位。要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大对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坚持“深入群众、加强宣传、不留死角”的原则,扩大宣传覆盖面,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协调配合要到位。林权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功。五是督查检查要到位。县派的督查组和县林改办要进一步加大对自查整改工作的督查力度,要采取通报、督办等措施抓好督查检查工作,确保自查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5

同志们:为深入扎实有效地搞好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自查整改工作动员会。今天到会指导的州领导有州林权制度改革督查组副组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纪检组__组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刚才,__同志传达了《__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前自查整改实施方案》,等一会,__组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自查整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自查整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后又一次农村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变革,是一项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的林业综合性改革。自2月13日全县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至今,经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共发放林权证4812本,发证率为13.34%,纠纷面积调处率为85%,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前我县林权制度改革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四签两不准”与“两个三分之二”的规定执行不理想,群众对村级林改方案知晓率不高,林权纠纷调处、外业勘界还不彻底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研究并加解决,都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县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当前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把林改工作重心转移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的自查整改工作上来,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当前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前的自查整改工作,不仅是对历史、对子孙、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需要,是把人民(来源:文秘站 )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全面、科学、准确地理解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林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实现“发展林业,兴林区,富裕林农”的目标,才能进一步明晰集体森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创新林业体制和机制,切实解决林区、林业、林农的“三林”问题,促进我县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集中精力、全面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前自查整改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林改操作程序合法、林改档案完整规范,确保发放林权证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山定界、林定权、人定心,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目标。目前我县林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从督查的情况来看,由于整改没有时限,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的乡镇没有引起重视,工作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全县林改工作的总体进度。为此,各乡镇要严格按照《__县林改确权发证工作自查整改实施方案》要求,集中40天的时间,按照动员部署、学习培训、查找问题、认真整改、检查考核五个阶段。集中力量进行自查抓整改,确保林改工作的总体进度和质量。在自查整改工作中,要按照《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的规定,对林改宣传发动等13道程序逐项进行自查,重点是检查调查摸底环节,该填的表是否已经按要求填写完整,村组林改方案是否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对集体管理山的改革方式是否明确,群众对林改方案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的情况。“四签两不准”与“两个三分之二”是否按要求执行。《林权登记申请表(内表)》是否按要求填写。联户勾图联户发证是否符合《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的规定,以及是否经过县主要领导审批等。对各村查找出来的问题,要逐条进行登记,并归纳整理,形成自查报告。对自查报告列出的问题,要认真对照《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逐项进行整改。凡村组林改方案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低的,要推倒重来,重新制定、表决、报批。凡是联户勾图联户发证不符合《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及相关文件规定的,要组织技术人员重新勘界。凡是用圆珠笔、铅笔填写的表格,一律改用碳素墨水填写。通过整改,确保林改操作程序合法、林改档案规范齐全,达到群众满意。

三、加强领导,确保自查整改出成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项重大突破。事关民生、事关林区长期稳定和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实抓好发证前的自查整改工作,是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败的关键。各乡镇务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落实措施。县林改办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工作力度,确保自查整改取得实效。一是人员要到位。乡镇一把手是乡镇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经常指导。凡是抽调参加林改的,单位要安排好他们的工作,确保抽调人员脱产到岗,直到林改工作结束。县纪委将定期对人员到位情况进行抽查,因人员不到位贻误工作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二是工作要到位。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照州政府的时限要求,切实做好动员部署等五个阶段13道程序的自查整改工作,确保各项自查整改工作到位,不贻误。三是宣传要到位。要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大对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坚持“深入群众、加强宣传、不留死角”的原则,扩大宣传覆盖面,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协调配合要到位。林权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功 。五是督查检查要到位。县派的督查组和县林改办要进一步加大对自查整改工作的督查力度,要采取通报、督办等措施抓好督查检查工作,确保自查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6

一、总体目标

2013年8月份,各村(居)要全面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用1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再用2—3个月的时间,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改革内容

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林地、林木。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目前仍由村(居)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林地、林木,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代表同意,可采取按人“分股不分地、分利不分林”的均股均利方式落实产权,并通过拍卖、出租、承包等形式明确经营主体。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2、历史上已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依法获得的集体林地,且按合同履行义务的,其经营权稳定不变;合同不完善的予以完善;流转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依法纠正并妥善处理。

对于未按规定完成造林绿化和管护任务的,限期完成任务或依法收回、重新落实经营主体。

3、本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前,已交由有关单位管理、使用或者建立各种类型林场、农场经营的集体经济组织林地,要依法维护经营管理单位的稳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4、经营者自行开发经营的集体经济组织荒地,要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维护开发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经集体经济组织相关会议讨论同意,可由该原开发经营者与集体经济组织完善承包合同后继续经营管理。承包合同中要有明确的林地租金或收益分成等经济条款,林地租金或收益分成等原则上从签订承包合同的次年算起。如集体经济组织相关会议与开发荒地农户无法达成共识,要依法处理好权属纠纷后,再进行改革。

三、工作步骤

(一)成立机构

各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成立村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村林改工作小组),成员由村两委会负责人、群众代表组成,其中群众代表的数量应与林改工作涉及到的村组及任务相适应,确保按照林改实施方案全面完成。

(二)调查摸底

村林改工作小组组织全村集体林普查工作,摸清家底,明确改革范围、地点。调查摸底内容包括资料收集、以前所实施的林改情况、林权纠纷情况、访谈调查和现地踏查,对村集体统一管理的林地、已流转林地、宜林地及人口底数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森林资源基本状况。

(三)具体改革步骤

村(居)林改工作小组要深入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改革范围、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步骤等,让群众了解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

1、宣传林改相关内容。各村要通过有线广播、张贴林改标语等手段宣传林改相关内容,让广大群众了解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扩大宣传效果。

2、业务培训。村具体负责林权改革的同志参加镇林改办组织的业务培训;其他参加林权改革工作的同志由镇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培训,必要时,镇林改办派人予以指导。

林权核查勘界小组确定后,村(居)级林改领导小组要及时对组林改工作小组和核查勘界小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和技术培训。

3、召开村组干部会议。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研究制定本村林改实施方案草案,确保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4、公示改革方案草案。村委会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及村林改工作小组拟定的林改方案草案,对林权现状和改革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对公示栏和公示情况要进行拍照存档。根据公示意见由村林改工作小组对方案进行完善以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5、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宣传林改的各项政策,并由2/3以上村民代表讨论通过本村林改方案;讨论确定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股权、林权核查勘界小组工作人员等林改相关事宜。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形成会议决议,决议由会议表决的代表签字。

所有参会人员必须签到,并对讨论通过的事项签名按手印。签名时要使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水笔,不要用铅笔、圆珠笔签字,也不要由他人代签。

6、现场核查勘界。核查勘界人员由核查勘界小组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组成并由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讨论确定。

核查勘界人员主要核实下列内容:森林、林木和林地现状,宗地面积,准确确认权属及四至界限,记录相关资料等。

7、签订林地承包合同。依法经村三分之二以上群众代表同意,通过拍卖、出租、承包等形式明确经营主体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林地经营者签订林地承包合同。仍由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为经营主体的,确定好统一经营的权地股权,建好原始档案。

根据森林分类区划,属于公益林范围的,签订公益林管护协议。

8、发放林权证和股权证

经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经镇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由集体统一经营或对外公开发包的林地,村委会按照“分股不分地、分利不分林”的均股均利方式,均股均利到人到户,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进行股权登记,制作股权登记表,并向农户发放股权证明书,明确持股人、持股数和分红比例等,并将股权证报市林改办备案(股权证由市农委统一印制)。

村(居)林改领导小组对林权权利人填写的林权登记申请表以及林权外业勘界表等申请材料初审后,将拟登记的内容列表造册,并及时将相关申请材料报镇林改小组审核,或者由林权权利人直接向镇农技中心多服部提出林权登记申请。

镇农技中心多服部负责对林权登记申请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登记,依程序核发林权证。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权改革)档案管理,确保林权改革档案完整、准确、系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区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林权改革档案是指在林权改革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林权改革档案属国家所有,必须与其他门类档案统一保管。

第三条林权改革档案工作是林权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将其纳入林权改革管理的全过程,纳入林权改革成果检查验收程序,与林权改革同步进行,同步开展。

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确保林权改革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四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编制林权改革计划及方案时,应将林权改革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计划或方案中。

第五条林权改革档案工作依法接受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自治区林业局负责对全区林权改革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建立健全由自治区、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及林场、林业站等单位档案工作负责人和档案员组成的林权改革档案管理网络。

第七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明确分管林权改革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林权改革档案领导责任制,保证开展林权改革档案工作所需要的资金、设施和设备。

第八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抓好本机关、本单位的林权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并协同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和指导所属林权改革单位的档案工作。

县(市、区)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特别注意做好林权登记发证档案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确定林权改革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加强档案业务培训,配备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档案人员,负责林权改革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及提供利用等工作。

第三章文件材料整理与归档

第十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将林权改革档案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纳入林权改革档案管理程序,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十一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在同级档案部门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林权改革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案。

林权改革档案一般为文书档案,产生材料多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林权改革工作类、合同类、林权登记类、调查类等。

第十二条林权改革档案一般按年度归档整理,资源调查、林权勘验等图纸资料,一般应装订或折叠成册,林权登记档案材料,一般以宗地为单位保管。在林权改革工作完成后,及时完成文件材料的整理工作,并编制档案检索目录。

第十三条要确保归档材料真实有效。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和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因特殊原因留存复制件的必须由经办人核准,注明原件存放处。

第十四条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对归档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文件要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图样清晰,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图片、照片要注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文字说明。

第十五条要将归档材料相应的电子文件一并移交档案部门,产生电子文件的软硬件环境及参数须符合有关要求;重要的电子文件要使用不可擦写光盘存储,并制成纸质档案保存。要保证录音、录像、电子文件及载体的完整性、有效性,并配有相应的目录和说明。

第十六条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方案、会议文件、总结及检查材料等文件材料由主办单位按文书档案归档。

各村调查图表、清册、实施方案、合同、协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材料,由各乡、村归档保存;、林权争议、纠纷调处等材料,由受理机关或单位归档保存。

第四章档案移交

第十七条县(市、区)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形成一套有关森林调查、林权界线、林权登记及管理的林权改革档案,在林权改革验收工作完结后三个月内,将一套原件移交同级国家档案馆保存,并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保存移交清册。

第十八条林权改革工作人员要及时整理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向所在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办理归档手续;工作调动前,须将个人保存的材料及时移交所在单位档案管理部门。

第五章档案管理和利用

第十九条林权改革档案是林业部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林权改革单位档案部门集中保管,科学管理,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第二十条林权改革单位要依据林权改革特点建立健全林权改革文件材料的整理、保管、利用、保密、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林权改革单位要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二十二条林权改革单位要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逐步实现林权改革档案的数字化及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十三条林权改革单位要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林权改革及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第二十四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做好服务工作,档案移交单位利用有关档案资料时,免收除复制成本费外的其他各种费用,并为查阅档案提供便利条件。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于在林权改革收集、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林业主管部门应予以奖励和表彰。

第二十六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不按时归档、造成林权改革档案材料失真、损毁或丢失的,林业主管部门应予以严肃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区档案局、*区林业局负责解释。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篇8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市级林改验收工作完成近半之时,经市林改领导小组决定,召开这次阶段性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做好市级检查验收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扎实做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各项扫尾工作。在听取各县区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我讲二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等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在林改工作中认真落实“省市统一指挥、县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机制,坚持“高位强势推进,重心下移,打牢基础”的主体改革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培训、方案制订、纠纷调处、确权发证、管理创新、后勤保障、督察指导八个方面的工作,强势推进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5月31日,全市已完成了141个乡镇、22593个村民小组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外业勘测任务,分别占全市涉及林改任务乡镇、村民小组总数的98.60%、92.65%;确权面积1226.72万亩,占全市集体林地面积1314.47万亩的93.32%;已确权到户65.6888万户,确权宗地154.0445万宗,平均宗地面积7.96亩;已完成输机128.3293万宗,占确权宗地总数的83.31%;受理纠纷3461起,调处3372起,调处率为97.43%;累计投入林改工作经费7966.524万元。完成了对5个县的市级检查验收,占全市总任务的45%。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林改领导小组的安排和要求,今年8月底必须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同时启动配套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上半年,各县区认真落实今年1月水富林改验收工作会议、2月28号林改暨林业局长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回头看,查缺补漏和县级自查验收等工作,全市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革工作,整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市林改办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认真培训,统筹安排,把林改检查验收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及时启动了市级验收。

去年林改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底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要求后,各县加大了工作力度,水富县于2008年底率先提出验收申请。市林改办根据市林改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拟定了验收方案,进行了样本抽取,从市林业局机关、各科室站所抽出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检查验收组,对检查验收中要熟悉和掌握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操作规程、《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档案创建与收集等,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针对《检查验收办法》中所设置的考核评分内容进行讨论,明确了检查验收中须把握的重点、要达到的深度,需把握的尺度;并分别从十个县区抽调了一名业务分管领导和一名技术负责人,通过再次培训后,参与水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检查工作,在对水富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进行了市级验收的基础上,市林改领导小组于1月13日在水富召开了“××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正式启动。

(二)以检查验收促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继水富验收之后,4至5月,市林改领导小组集中技术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对彝良、绥江、巧家、盐津四县进行了验收,除彝良县需进行较大整改后复查之外,其余三县一次通过了验收。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的定性定量检查分析,找准了林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从上午各县的汇报情况看,各县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都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就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拟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落实了专项经费,组织队伍开展整改,各项整改完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从对水富县整改情况的复查结果看,各种存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水富的验收工作,对各县的触动很大,一些以前没有引起重视的环节得到了重视。特别是2月28号全市林改暨林业局长会上,明确了验收时间表,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倒计时安排,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各县区积极自查和整改。开展了村村见面的自检自查、交叉检查和“回头看”,对一些被平时忽视的细节,进行了查缺补漏。二是市县林改办加大了督查指导的力度。市局挂钩联系各县区的督查组均到县开展了督查指导工作;三是加大了热点难点纠纷的调处力度。在林业、司法、民政、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下,密切协作,加大了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力度,一些久拖未决的、涉及县与县、县与林场的林权纠纷(争议)调处有了实质性进展。四是林改档案的收集整理有了进一步规范。各县区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规范林改档案。通过各县区的自查、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验收情况的基本估价。

从水富县开始,我们采取大兵团打歼灭战的方式进行市级验收,目的在于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缩短时间。对五个县的检查验收是认真的,是客观公正的,达到了以验收促整改的目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查验收制度体系。

从五个县的验收结果看,各县始终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落实,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来检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的格局。结合实际,层层建立领导分片和部门挂钩联系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考核奖惩、质量评价、责任追究、督促检查、技术指导、资金管理、双向承包等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基本做到了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人员、经费、技术服务到位;坚持规范操作,基本做到了“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面积确权率、确权到户率、宗地合格率、档案合格率、群从满意率等指标均达到了《检查验收办法》要求,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林业部门是全力以赴的,各项准备是基本充分的,工作是基本到位的,成绩是突出的,成效是显著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有不到位的地方。对改革范围,改革目的(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提升效益)的理解仍有不到位的地方。在《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和稳步推进配套改革的意见》(云办发〔2007〕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出台后,仍有只对集体人工商品林及宜林荒山进行改革的情况,试点阶段的乡镇也没有及时进行纠偏。对均山、均股、均利三种确权方式适用的条件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图省事,把集体统管山简单地以‘均股’的方式确权到户,没有向群众讲清楚三种确权方式的利弊关系,没有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就以‘均股、均利’的形式落实集体统管山的产权,没有把“均山”作为主要(第一)的确权到户方式进行确权。

2、部分村组《方案》不具针对性。关于方案,历次会上都在强调,采取印发“范本”、领导带头拟《方案》等很多措施来加以规范,但仍然是问题最多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方案过于简单。基本内容不全,村情、组情、林情、民意等基本情况不清;二是改革措施不具体。没有针对不同的林权类型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没有认真审核就批复。在一些方案中,存在数据矛盾、无中生有、逻辑错误、甚至违背政策原则的情况;四是缺少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

3、集体统管山、乡、村、组林场改革不彻底,相关合同、协议不规范。一是确权方式上,本应以“均山到户”为主,结果大多数搞成了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没有以“均山”的形式实现初始产权分配,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导致确权到户率低。二是缺少重要支撑要件。均股、均利中缺少必要的合同、协议等重要支撑要件,即使有、也不规范完善。

4、外勘技术不规范,新老林改软件对接存在差异。存在部分宗地面积达不到精度要求或出现整移,宗地信息因子填写错误,四至描述颠倒、含糊,林种、树种界定不准确等情况;新老林改软件对接存在差异。通过新老两个系统的对接,也检验出原有基础工作的精细与粗糙,有些就对接不了,出现林权证附图整移的情况,需要补充大量的基础材料,有的需要推倒重来。新的林改软件使用中,也反映出一些林改队员对新的林改软件系统研究不透、请教不够、运用不熟的问题,因此,在输机录入方面,一些县欠帐较大。

5、档案材料内容错漏,归类不清、管理混乱。有的反复涂改、补充,缺乏真实性,形式与内容不统一、不完整,材料之间相互矛盾,档案分类错误,大多数县两套档案未齐全。

6、纠纷调处不彻底。在纠纷调处上,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搞领导说了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林权纠纷。在国家与集体之间的林权纠纷问题上,总是一味追求国家应让利于民,不考虑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尊重历史,不尊重事实,造成国有林地流失。从近期统计报表数据看,全市纠纷排查总数呈下降趋势,减少了一百多起,这些纠纷总数是如何减少的,需进一步查明原因,是原来统计错误、确实没有?是怕麻烦、图省事而隐报瞒报?还是调解了,而当时没有形成相关的记录资料而人为省去了。凡是调解过的林权林界纠纷,必须记录在案,做到有据可查,不能给今后的配套改革工作留下隐患。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其客观上的困难和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要求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旨在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能够兴林,又能够富民的林业经营体制,形成林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主体改革阶段工作效果的好坏、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配套改革的推进和林区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林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突出主体改革验收重点,力争在7月底全面完成。

按照2月28日林改暨林业局长会提出的7月底前完成市级验收的总体要求,当前的市级验收任务还很重,接下的三个月,仍是以林改验收为重点。要按照2月28日会上明确的时间、顺序,组织开展好剩下的大关、永善等6个县的检查验收工作,力争7月底前全面完成市级检查验收,8月份提请省级检查。还没有验收的6个县区,一是务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内外业工作进度,做好自检自查;二是按时提交验收申请和自查验收报告,提交的报告必须是以林改领导小组的名义上报,自查验收报告中,必须按要求准确提供能够抽样的基础数据;三是必须做好相关汇报材料、配合人员、车辆等准备,确保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市级的检查验收。

(二)抓住整改完善这个关键环节,做好省级验收相关准备工作。

按照省里面的安排,将在8月份对我市进行抽查,我们无法控制抽哪几个县区,因此,每一个县区都必须做好迎接省上检查的各项准备,切实抓好整改完善这个关键环节。已经验收了的县和即将验收的县区,要对照前面提到的、市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带共性的问题,认真对照梳理,要对检查组在各县、各乡镇指出的,以及检查组没有提到,而自己已经发现了的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完善方案,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对整改完善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把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行专题研究,确保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热度不降,集中精力,限期整改完善;林业部门要把整改完善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力戒盲目自满、自以为好、侥幸过关的心理,克服松劲、厌战情绪,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切实把整改完善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更充分一些。

(三)积极稳妥地抓好林权证发证工作。

《林权证》是保护林权所有者产权的法律凭据,是办理林木采伐、林地林木流转、抵押贷款、纠纷调处等的重要依据。发给林农一本经营主体明确、责权利清晰、四权到位、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群众满意、放心的《林权证》,是主体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为发好这样一本证,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2年多的基础性工作。打证发证就是将勘测资料转化成为法定成果的过程,必须严肃认真、慎之又慎地把好‘打证、发证’这道关,否则,将前功尽弃。一是必须对内外业输机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校对,确保宗地数据、宗地信息准确无误,做到人、地、证一致,图、表、册相符;二是做好登记申请材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内容规范齐全;三做好发证前的法定公示。平常我们所讲的“三榜”公示,其公示阶段、公示的内容和时间一般是:“一榜”,是将林改前的林权摸底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二榜”,是按讨论通过的《林改方案》勘界后,对勘测的林权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三榜”,是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林权登记职责后,登记机关对已经受理的登记申请,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林权登记申请表”上所列内容,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进行的法定公示,公示期为30天。要求公示的时间,可以是会议形式、可以是张榜的形式、也可以直接到户的形式进行公示,经过群众签字认可,可以缩短时间,在公示期间,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有错必纠,并注意原始稿件、痕迹材料的收集、保存;四是做好登记造册,完善申领手续,确保不发错、不发重、不发漏;五是要确保不同类型权利证书的发放。如所有权证、使用权证、流转权证等,要把证书发到该持证的人手中,发证工作要在省级验收前完成95%以上;六是规范建档,建立健全林权信息查询系统,确保有据可查,方便快捷。

(四)抓档案规范收集整理,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

林改档案需要日积月累,做到真实完善,并要高度重视档案的安全,实现档案数字化、现代化管理。一是要严格按照市林业局和市档案局联发的《关于转发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档案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昭林联发〔2007〕15);以及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林策〔2007〕61号)要求,对林改各阶段、各工作环节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记录等各种原始记录材料和载体进行收集和创建。二是要按“三级四类”的原则进行分类归档;三是永久性档案要形成一式两套规范完整的林改档案,一套交地方档案部门保管,一套(复印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留存;定期档案(分为30年、10年)不移交档案部门。四是林权类档案要形成电子档案,为将来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做好准备。五是规范管理,确保档案安全。整理归档完备后,应按有关规定,在省级验收之后3个月内向当地档案管理主管部门移交,办好交接手续。特别要注意纸质材料的防潮、防蛀、防火、防盗,要加以备份,同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集中专人管理,防止相关数据信息的丢失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五)搞好经验总结,做好成果展示。

两年的林改工作中,全市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林权主体改革结束之际,市级准备以市委、政府的名誉进行总结表彰,各县区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要对过去所做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和提炼,把最能代表本县、本乡镇林改特色的典型选出来,把最能反映典型的主要做法、经验、人物事迹写出来,努力挖掘林改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撰写典型经验、交流汇报材料,做好市级表彰的推荐上报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在各级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下,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制作出全面反映主体改革工作的电视专题片,做好成果展示。

(六)积极调研,推进配套改革。

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主体任务,只是整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真正实现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配套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抓好主体改革验收的同时,一是要抓紧收集、整理、学习有关配套改革的方针政策,下大力气抓好配套改革的基础研究,在用好、用活现有林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权的流转机制和林地经营管理方式,为林农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邬副市长5月7号在巧家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会上的讲话精神(政情通报第35期),尽快明确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搭建集‘政策、科技、融资、交易’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三是要组织好考察学习,以县为单位,市里适时组织适当规模考察学习。

(七)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统一森林资源数据。

在林权权主体改革中,要结合我市天保工程总体规划、两类林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二类调查等成果把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地理区位和森林资源分布特征、结构特点,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使公益林区划界定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山头地块、林班、小班与林权制度改革的宗地有机地统一,使禁限伐协议、相关管护合同和承包合同、村组改革方案有机统一,使林权所有者与公益林所在的山头地块、林班、小班和宗地一一对应,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协调一致,建立健全公益林补偿机制,完善林权制度改革承包关系,为今后的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二类调查成果还未正式审定之前,要主动与承担二类调查任务的单位联系,对照林改成果、对二类调查材料进行修正;

2、还没有按标准支付二类调查经费的,要抓紧筹措及时支付,必须在六月底前结清,以确保尽快获得二类调查成果。

(八)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切实开展好“绿盾三号”行动。

为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收滥运木材、乱垦滥占林地等行为,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决定于6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盾三号行动”,8月31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摸底排查,深入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排查案件线索,摸清辖区内破坏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二是打击整治,集中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专项治理森林资源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总结巩固,认真查摆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完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各县区林业局要高度重视,森林公安、资源林政要密切配合,认真排查清理,加强与公、检、法、司的协作,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志们!我市的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大家继续保持昂扬势气,一鼓作气,扎实做好各项扫尾工作;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市的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工作一定能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一篇: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范文 下一篇:乡镇河长制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