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2:34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1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模式;考核

当今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挑战,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同时受开采条件和资源枯竭等因素影响,人类将会面临资源危机,而且化石类能源所排出的废气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开发无污染的、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换技术成了当前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经济、社会和战略安全的范畴。工科高校担负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任,因此,为了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工程实际对人才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的工作。[1,2]因此在新的能源形势及人才需求下,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高年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力发电方向)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课程,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常规火力发电的基础上,掌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础知识、能源利用形式及其相关技术,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技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社会需求。[3,4]

本文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孕育学生科学的素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全面了解。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风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内容,课程的主体是分别对上述发电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解析,重点介绍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以及目前国内外该发电形式利用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所有以上内容涉及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半导体物理、空气动力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因此教学内容涉及领域广、研究对象较多,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学科交叉非常突出、知识点集成度高等特点,这将给讲授带来挑战,即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尤其是跨学科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是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2.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多学科交叉,一般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非本专业理论知识较困难,因为没有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经常会很难理解有关知识点,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同时该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将多学科交叉课程的课堂组织好是该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属于当今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等不断涌现,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现有的教材显然不能很快地响应这样的变化,以教材为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上通过参考权威书籍、资料和自身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国内外期刊文章、学术专著及网络平台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当前研究的动向,并整合所有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外拓展阅读资料。广泛获取信息,动态更新与拓展教学内容,把握最新的专业前沿,有助于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在有些学科领域上,学生缺乏知识储备,课堂教学较难获取有效的效果,因此,摒弃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5,6]以太阳能热发电为例,太阳能热发电涉及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当整合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作为案例讲解时,主要向学生阐述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政策激励等,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目的是给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提供一个有利、有效的平台。课程内容应深入浅出、科普性与前沿性并重,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再进行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的讲授或学生自学就非常容易切入,这样就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新型的教学模式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设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其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作用。

1.专题讲授

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多样,涉及本学科各个分支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与耦合的特点。为了避免各分支学科相互之间影响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采用专题讲座的授课形式,集中时间讲授某一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此外,争取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每学期做1~2次课堂报告,将工程中碰到的问题简化并整合成案例,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案例进行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2.互动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几次完整的典型研究报告,包括几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原理、设备组成、科研前沿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宏观现状背景和如何从微观把握问题与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掌握归纳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科技或科普论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具体做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自主选择相关研讨课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小组研讨,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由小组成员在课堂进行汇报,根据其汇报内容,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进行解答,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其评分。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主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经历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报告写作和报告陈述的全过程,显著增强了创新能力、科研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利用对多个相关课题的讨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特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技术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虚实结合

在学科平台及自建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参观、模型演示,多媒体教学等虚实结合、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1)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模型的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往大部分接触的是火力发电方面的知识内容,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认知较少,特别缺乏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原理和发电设备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如果直接进行理论的学习,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发电设备结构很难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所在课程组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平台。在学习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前,学生首先了解小型模型的实物结构,内部构成,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使得学生具有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学习本课程,同时结合模型进行讲解。

(2)健全的多媒体素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内容较多,课时有限。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信息量大,采用灵活的图形、视频和动画等表现形式,能够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选用《国家地理》节目里的《伟大工程巡礼——太阳引擎》视频作为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及形式的教学内容,直观地介绍了槽式、塔式、菲涅尔等形式的太阳能热发电原理,以及聚光器的制造工艺等。选用GE的水轮机设备,采用Flash方式制作水力发电中反击式水轮机设备的教学内容,直观且易于理解。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展示现场实际设备,简化教学中的难点,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

四、小组式考核方式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作为高年级的课程,课时有限,知识点多,内容模块化强,科普性和专业性并存,采用常规的卷面考试方式难以准确考核。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小组式考核机制的尝试,即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程学习的整体报告,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答辩,汇报内容结束后,其他组成员和教师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组内成员均可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其他组同学根据该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打分,打分表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在考核中增加动态考核,每个小组选出组内最佳贡献成员,给予动态加分;同时为了增加考核上互动,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对于提问积极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加分。该考核方式,对课程的教学实行了动态的考查与过程管理,实现了以考核促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进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较整体的教学效果。

表1 考核打分表

小组名称 选题创新性(共20分) 查阅文献情况(共20分) 分析问题能力(共20分) 报告质量 (共20分) 表达能力 (共20分) 总分

(100分)

五、结语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科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因此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紧跟前沿的研究热点,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入工程案例,专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等模式,并辅以教学模型与多媒体动画演示等多种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的改革,让学生在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和团队协作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工程实践本领。

参考文献:

[1]孙欣,黄永红.“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95-96.

[2]刘忠,邹淑云.专业选修课《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185-186.

[3]张力,杨仲卿,郑泓.“能源、环境与社会”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54-55,69.

[4]余霞,夏菁.关于高校本科专业选修课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72-73.

[5]Ping He,Naichao Chen,Danmei Hu.The team-individual approach for curriculum design course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99-200):1680-1683.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开发和能源技术的改进。现今世界,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全世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以煤、天然气和石油等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仍将是人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能源。但是,这类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在未来百余年间将无力支撑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关能源问题不再仅仅是专家们讨论的热点,已经成为普通百姓关心的话题。

“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以这样一个主题作为项目,有利于将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各种探究手段和活动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源对学科核心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实现学生综合智能的发展。

二、项目设计

本项目立足于能源的综合利用,将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了四个专题:“认识能源”“燃料篇”“电能篇”“化工原料篇”。首先让学生对能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在探索化石燃料作为生活中稳定能量来源原因的任务驱动下,先从宏观角度认识化石燃料的燃烧性质,建立能量观、发展变化观,再深入微观本质认识化学反应――燃烧反应提供能量的本质原因,最后定量认识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大小;之后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弊端,通过探索氢氧燃料电池能否实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转化,建构原电池认识模型,从而发展学生的利用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变化守恒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化石燃料为原料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的基础化工原料甲烷、乙烯、乙醇、乙酸及苯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化工方面用途的探讨,帮助学生理解综合利用传统能源的方法,形成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绿色应用的科学素养;最后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新能源对解决能源问题及对能源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对能源有全面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

项目具体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

三、项目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1.项目教学内容分析时,要确认教学内容的基本观念,建立项目中事实性问题、核心概念知识及核心观念之间的联系。

新课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1)理解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建立从微观结构的变化看化学反应与能量观。(2)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本专题以“研究化石能源作为燃料的本质原因”为中轴线,辐射到化学反应的本质的探讨,为核心概念知识的落实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事实性问题。本专题根据解决实际问题时涉及的核心概念知识及这些概念对学生核心观念的建构的作用来安排教学顺序。其具体联系可用图2来表示。

2.以观念为核心分析学生在主题知识内容与基本观念方面的发展程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由关注物质变化转向关注能量变化,拓展了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角度。第二,由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去探索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宏观原因;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途径和形式,如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第三,通过实验,定性地感受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键”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学生从物质结构角度认识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原因。第二,由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的定性认识,去探索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原因;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途径和形式。第三,通过计算,定量地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总之,从整个专题看,要求学生的认识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并且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微粒观、变化观和能量观。

3.教学中要想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有整体把握,必需理清事实、概念及观念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性内容,教给学生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将孤立零碎的、毫无联系的知识教给学生。

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从能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能量观”“变化观”建构的重要方面。

4.教学过程中,以核心概念为桥梁,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核心观念。

本专题以“化学键”为桥梁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微粒观、变化观和能量观。学生核心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以相关具体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的。本专题通过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认识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发展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同时,化学键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过程,这也是解释化学反应有能量变化的原因。

5.教学中需要立足学科的整体高度,利用学生多次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机会,在化学事实和相关概念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维不断拓展和深化能量观。

整个专题一围绕“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这一学科基本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应的认识思路和方法,进而转化为学生从能量角度分析和解释相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四、项目教学在概念原理学习中的价值

概念原理知识作为高中化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们分散在不同模块的教材中,造成概念知识碎片化,不利于知识的整合化、系统化、结构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加之概念原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概括,且逻辑性强,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难点。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错题资源

一位心理学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如何巧妙地利用“错题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那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错题资源呢?

1.正确认识错题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要和学生的错题打交道,教师想方设法地防错、堵错、纠错,但还是无济于事。其实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学是要通过

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并将错题变为教师的最好的教学资源。

2认真分析错题的类型

2.1 计算错误

计算错误除了学生的不认真、粗心以外,还有学生是否透彻地理解算理,正确地运用法则。例如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后,让学生做如下练习:(1)12×30+5×2;(2)240÷4+58÷2;(3)51-36÷3+12。结果,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3)的计算顺序是先算51-36,再算3+12。显然学生受到(1)、(2)两题的定势影响,从而导致(3)解法出错。

2.2审题错误

学生在做题目时,都不愿多读题目,笼统地看一遍,不愿意多加思考分析出题者的目的,拿到题就做。比如三年级课本的一道题目:小明家和小红家、少年宫都在青年路上,小明家离少年宫3000米,小红家离少年宫 6000米,求小明家和小红家的距离。此题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都在少年宫的一边,还有一种在少年宫的两边。可大部分学生抓到题目就能只想到一种方法,不画图解决。

2.3概念错误

数学教学的本质之一就是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有一个理解的过程,很多数学概念都没有明确指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多举些实例”让学生更多的建立对这种概念理解的表象。例如,五年级下册教了分数的意义以后,出现这样的填空:把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每份占全长的 ;学生首先会想到1/5,而不太会想到4/5米长,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分数意义的影响所致。在这儿我们不光要让学生明白前一个问题求的是具体的量,绳子的长度,用除法计算,并

用分数表示商,当然也可用小数表示。后一个问题是两个量相比的关系,是分率,除了用分数的意义,把4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全长的1/5这样来解释外,也可以用两个量相比来解释,即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每段长度除以全长4/5米÷4米=1/5。

2.4 细节错误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详细,往往一晃而过,仅看一次,不肯多看。例如,六年级下册,制作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需要多少铁皮?这是求圆柱的表面积。有些同学就算:两个圆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根本没看到“无盖”两个字。计算时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轻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做“×”,把“÷”看做“+”,把“75”看做“57”,把“209”看做“269”等。

3及时进行错题讲评

作业错题讲评是错题资源有效利用中最重要的一环,为让学生有两次认识错误的机会,让错题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使讲评真正收到实效,可采取课堂穿插讲评和单元集中讲评结合的方式。知识的学习具有时效性,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不给予及时纠正,时间一长,错误的累积将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

那么,在学生有限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内,怎样才能把作业错题的讲评落到实处呢?笔者在实践中,把作业错误反馈穿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错误影响新课的学习,将讲评安排在新授开始之前的五分钟,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如果对新课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将讲评安排在课的结束前五分钟,不使讲评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如果前一次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题目会在下一堂课中再现,就结合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讲评。

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具有反复性,同样的错误在经过一周之后,可能会再次出现。 在实践中,为使错题资源的效用尽量发挥,笔者把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制作成PPT,利用每周一节的数学活动课进行一次集中讲评。如果说课堂穿插讲评是属提示性、点到式的讲评,那么集中讲评就属系统性、深入式的讲评。有助于学生对错误原因再次反思,及时帮助学困生梳理知识脉络,积累错误题型和要点,减少错误的再发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讲评后进行练习和检测

要想使学生解题过程更趋完善、合理,减少错误的再发性,扩大讲评课的辐射效果,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必不可少。可以根据一周来的错误情况,编制相应数量的练习题,在数学活动课集中讲评之后进行必要的练习。通过练习,使错误题目再次回放,对错误的认识再次升华。学生在对比中把握特征,归类中领会规律,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思维能力更加完整、缜密。

根据学生学习具有反复的特点,在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结束之后,编制一份易错题检测卷对学生进行检测,再次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检验讲评的效果也是相当必要的。 本次检测可以适当拔高,但拓展与提高题的设计,应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平时的作业和错误情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获得必要的技能。

教师除了重视错题分析和讲评外,还要重视让学生多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帮助学生改变作业的态度,养成书写整洁、思路清晰、专心一致的作业习惯。有效地利用了错题资源,使学生对错误原因有一深刻的认识,减少了错误的发生,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4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再认,意识,无意识。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自Ebbinghaus研究记忆以来,历时百余年,关于记忆的研究层出不穷。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心理学研究者开始逐步关注人类的认知老化特性,尤其是记忆老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终身发展模式加以比较,以探讨记忆选择性老化之根源所在。

综观目前的记忆老化研究,由于各研究之间在材料类型、呈现条件、间接记忆测验的类型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结果纷繁复杂。

一方面,代表外显记忆的情节记忆会随年龄而下降,例如老年人在回忆和再认时会产生诸如停顿、反复、犹豫等提取困难的现象[1]。而在残缺补全、词干补笔、残缺单词识别或快速单词识别、语词确定、范畴判断、同音异义词拼读、单词发音、字谜解答和范畴名称自由联结等内隐任务中,大部分研究发现年轻被试与年老被试在启动效应的广度上是相似的[2,3]。这似乎表明记忆的老化具有选择性,即记忆老化主要发生在外显层面上,而内隐记忆具有抗老化效应。

另一方面,少部分研究[2]也显示出单个项目启动中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例如Chiarello和Hoyer,Hultsch,Masson和Small以及David等报导了词干补笔启动存在年龄效应[4]。Abbebhuis, Rssijmakers和Woerden等发现年轻被试比年老被试在单词识别上有更大的重复启动。这似乎又说明内隐记忆也存在年龄效应。

不可否认的是,上述研究中的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之间,可能存在着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相互“污染”,如线索回忆成绩可能受到内隐记忆的影响,同时词干补笔成绩受到外显记忆的影响,这也是造成目前关于记忆老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原因之一。为了避免这种相互“污染”,笔者拟采用加工分离程序(PDP),分离出记忆再认中的内隐和外显记忆成分。本研究选取再认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它既是一个相对无意识的过程,同时又受到加工水平等意识方面的影响[5]。

Jacoby[6]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为本研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它使得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在简单的再认任务中得以分离。Jacoby认为,再认的两个成分:意识性提取 (recollection)和自动提取 (automaticity)是功能上独立、存在着质的差异的两种记忆加工机制,前者是再认的外显记忆成分,而后者在记忆提取时是无意识发生的,具有内隐记忆的特征。由于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相互独立的加工过程,因而记忆任务的操作既可以是独立地基于意识性提取或自动提取,也可以是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的共同作用。Jacoby根据测验指导语设计了两类测验,一类是包含测验(inclusion test),要求被试首先考虑用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在包含测验中,被试利用有意识的提取和无意识熟悉性两种加工机制来完成任务。另一类是排除测验(exclusion test),要求被试用首先进入意识但又不能是先前学习过的信息来完成测验。这正和意识成分的作用相反。

在以往的记忆老化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仅截取2至3个年龄段,如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对照,或幼儿组和成年组的对比;本研究拟选取5个年龄段,将来自高小、初三、大学、中年、老年的数据放在纵贯一生的连续体上加以比较,以得出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毕生发展的较完整描述,并为揭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本质提供学术参考。

基于既往研究和理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内隐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发展性分离,在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发展阶段中,被试的内隐记忆表现得较为稳定;而外显记忆在个体一生中,则呈倒U形曲线的发展过程。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分为5个年龄组,每组各23人。所有被试均身体健康,校正视力正常。老年组被试年龄在60~71岁之间;中年组被试年龄在30~55岁之间;大学组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初三组被试年龄在14~15岁之间;高小组被试平均年龄11岁。

2.2 材料

实验中采用再认能力最佳年龄研究[7]中的50个双字词作为文字材料。均为物体名称或地名。

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5(年龄:老年、中年、大学、初三和高小)×2(贡献来源:意识和无意识)的两因素混合设计。年龄为被试间设计,贡献来源为被试内设计。

2.4 程序

整个实验分为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所有被试均单独进行实验。从50张文字材料中,随机抽出10张作为学习材料。在学习阶段,每张材料的学习时间为2秒。测验阶段将每张学习过的材料和4张未学习过的材料编成一组,再对这10组材料先后进行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在包含测验中,告知被试“在5个文字材料中再认出刚才呈现过的材料,如果认不出刚才呈现过的材料,就挑出第一个想到的材料”。在排除测验中,则告知被试“在5个文字材料中再认出刚才呈现过的材料,但不挑这张,而挑另一张可能的材料”。

3 结果

根据加工分离程序(PDP)中的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结果,计算出各年龄组再认文字材料时,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见表1,括号中为标准差)。根据表1中的数据,绘出意识和无意识贡献的年龄曲线(见图1)。

从表2可知,年龄主效应极为显著,F(4,110)=13.74,p=0.000。贡献来源的主效应也极为显著,F(1,110)=1517.03,p=0.000。此外,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极为显著, F(4,110)=36.25,p=0.000。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见表3),在5个年龄段上,意识贡献和无意识贡献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意识贡献水平上,年龄差异极其显著,F(4,110)=40.87,p=0.000;而在无意识贡献水平上,年龄差异则不显著,F(4,110)=3.34,p=0.13。

从表4中各年龄组的意识贡献的均值比较可以看出,在以下组别间的意识贡献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老年组和大学生组、老年组和初三组、老年组和高小组、中年组和大学生组,及中年组和高小组;在以下组别间的意识贡献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年组和初三组、初三组和高小组;其余组别间的意识贡献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老年组和中年组、大学生组和初三组、大学生组和高小组。

4 分析和讨论

本研究抽取了5个年龄段,探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特点。

4.1 文字再认中的意识贡献年龄曲线

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再认的意识贡献中,年龄差异极其显著,F(4,110)=40.87,p=0.000。从图1中可以看出高小(11岁左右)的意识贡献水平达到最高点,随后下降,从初三(14~15岁)开始,意识贡献水平呈倒U曲线发展。

4.1.1 外显记忆的老化效应

这条曲线的后半段与以往的研究[1]有一定的吻合,即老年人的外显记忆从青年期开始逐步衰减。这一现象的发生,可归于老年人语义加工的缺乏、元记忆的失败、有意回忆的失败、加工源的还原,以及抑制过程的失败[7]。近来Moshe Naveh-Benjamin提出了联想不足理论(associative deficit hypothesis),对记忆老化现象赋予了新的解释,他们根据对单个属性的无年龄差异的记忆成绩,推出记忆老化源于老年人对属性间联接的记忆不足。

4.1.2 外显记忆的最高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曲线的前半段与以往的研究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外显记忆在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近似倒U形曲线的过程。从儿童早期到青年期,诸如线索回忆、自由回忆和再认等外显记忆的操作,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而在本研究中,高小组的文字再认的意识贡献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初三组和中老年组,甚至高于大学生组,只是未达到显著水平。高小组这一突出的意识贡献水平,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多种解释。首先,可能是反应偏向(response bias )所致。Buchner等认为PDP再认测验中,除意识性提取和熟悉性的影响外,还有猜测引起的反应偏向,PDP的意识性提取和无意识贡献都会由于反应偏向的影响而失真。本研究中高小组的较高的意识贡献水平,就可能源于反应偏向,例如在包含测验中对判断为旧项目采用低标准,而排除测验中采用高标准,就有可能造就较高的意识贡献水平。二则,可能是指导语理解的问题。由于PDP中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指导语较难理解,并且容易产生混淆,而11岁儿童的言语理解能力相对不足,有可能影响PDP对意识贡献和无意识贡献的有效测量。再则,本研究仅对文字材料的再认记忆进行考察,这种测验材料的局限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基于本研究所采用的PDP对分离意识和无意识贡献的可靠性考虑。笔者大胆假设,对文字材料的外显记忆的真实发展水平恰如本研究结果所示,即个体在11岁左右的外显记忆达到最高水平,而后逐渐下降至14~15岁,在21岁左右迎来外显记忆的第二个高峰,随后呈衰减状,直至生命终结。以往研究中的测量工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污染”的缺陷,因此,生命早期较高的意识贡献水平和较低的无意识贡献水平,可能被混合为较低的“外显记忆”起点。

当然这一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因此在后继研究中需要采用更易被理解的指导语,对多种记忆材料,如非文字材料的记忆加以考察。同时采用针对PDP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模型,如Buchner等提出的扩展模型 (extended model ),或Yonelinas等提出的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 (dual-process signal -detection model ),这或许对探明外显记忆的真实发展特点有所帮助。

4.2 文字再认中的无意识贡献的年龄曲线

在文字材料再认的无意识贡献水平上,年龄差异则不显著,F(4,110)=3.34,p=0.13。这一结果证明了文字材料再认的内隐记忆具有抗老化性,同时也说明这方面的记忆老化具有选择性,老化主要发生在意识层面上。这与Rastle等人的启动效应的研究结果一致。许多研究都表明内隐记忆相对于外显记忆而言,出现较早,衰退较晚,始终较为稳定。鉴于此,许多学者对内隐记忆的实质作出了理论假设。Metchell认为:“程序记忆似乎从人一出生就是一种硬件配线,经受得住年龄变化 (和疾病、创伤 )的影响。”[8]

4.3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发展性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文字材料的再认中,意识贡献和无意识贡献遵循着不同的发展曲线。这就证明了本实验的假设,即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存在发展性的分离。这就与许多研究成果达成一致。例如Metchell[8]通过比较九项研究中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内隐和外显记忆的操作,描述了这两种类型记忆在个体一生中的发展变化曲线。他的研究表明,儿童和老年人的有意识回忆成绩较差,青年期记忆的保持达到顶峰,相比之下,从3岁到83岁期间,他们的内隐记忆却保持平稳发展。

这似乎都支持了内隐记忆是一个独立于外显记忆而存在的系统。Tulving和Squire等人提出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multiple memory systems theory),把内隐与外显记忆的差异归因于存在的不同的记忆系统,改变了过去将记忆视为一个单一系统的观点。概括讲,系统说把记忆看作是由内隐和外显记忆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并且在理论上允许每一个记忆系统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来自临床的研究结果,即健忘症病人中调节外显记忆的皮层区域受到损伤,也支持了这种机能定位的思想。年龄影响外显记忆的发展,但不影响内隐记忆的发展,这就产生了内隐与外显记忆的发展性分离现象。多重记忆系统理论恰好为这种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5 结论

本研究以考察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模式为目的。实验采用5(年龄:老年中年、大学生、初三、高小)2(贡献来源:意识和无意识)的两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加工分离程序(PDP)的包含和排除测验,计算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结果显示:(1)在文字再认的意识贡献中,年龄差异极其显著。高小(11岁左右)的意识贡献水平达到最高点;从初三开始,意识贡献水平呈倒U曲线发展。(2)在文字材料再认的无意识贡献水平上,年龄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存在发展性的分离,支持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参 考 文 献

1 Loris E J,Deborah M B. Phonological priming effects on word retrieval and tip-of-tongue experiences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and Cognition, 2000,26:1378~1391

2 Leah L, Donna L V. Direct and indirect measures of memory in old age.In: Graf P, Masson M E. eds. Implicit Memory: 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on, Development, and Neuropsycholog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207~230

3 Carolyn R, Collier R. Dissociations in infant memory: 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97,104(3):467~498

4 David B M.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pictures: Multiple views across the life span. In: Graf P, Masson M E. eds. Implicit Memory: 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on, Development and Neuropsycholog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3.171~190

5 Jason L H, Richard L M. Toward specifying the attentional demands of recognition memory. Journal of Exp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0,26:1483~1498

6 Jacoby L. 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1,30:513~541

7 杨治良等. 再认能力最佳年龄的研究. 心理学报,1981,13(1):42~50

8 Moshe N B. Adult age differences in memory performance: Tests of an associative deficit hypo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2000,26:1170~1187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ON LINGUISTIC RECOGNITION:

A DEVELOPMENT STUDY

Yang Zhiliang, Zhou Y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Abstract

PDP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on linguistic recognition, which were calculated by the contributions of consciousness and from inclusion test and exclusion test. The design is 5(age)×2(contributions: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the effect of consciousness greatly varied with age; 2) the developmental effect of unconsciousness was not significant in linguistic recognition. All above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different law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which supported the multiple memory systems theory.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5

农作物能量包括果实能量和秸秆能量

农作物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农作物能量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农作物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农作物,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能量。哪种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农作物能量更多,哪种农作物就更有种植和利用的价值。加快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增加农产品产量,实质就是增加农产品能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能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果把农作物能量的组成分解开来,除个别农作物外,大体可以分为果实能量和秸秆能量。以粮食作物为例,收获的各种粮食就是果实能量,收获的各种秸秆就是秸秆能量。无论是果实能量还是秸秆能量,都是农作物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秸秆生产大国。据专家预测,农作物的果实能量和秸秆能量在数量上大体相当。我国农业每年生产100DO多亿斤粮食,生产14000多亿斤秸秆。农作物秸秆能量是农作物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农作物果实能量一样,农作物秸秆能量是可再生能量。只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就可生产出数量可观的农作物秸秆能量。因此,农作物秸秆能量在农作物能量及农产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作物秸秆能量的开发和利用大有可为。然而,千百年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农业科技水平的局限,我们只注重利用农作物的果实能量,而忽视利用农作物的秸秆能量。虽然有的地方把秸秆用于还田、做饲料和燃料,但这只是粗放利用一小部分秸秆能量。目前,仍有许多地方把农作物秸秆焚烧,或者堆放在村边地头任其腐烂。使宝贵的秸秆能量成为灰烬和垃圾。这表明,目前相当多的地方对农作物秸秆能量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仍处在高消耗、低产出阶段。面对农业资源制约的加剧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需要。我们必须把充分认识和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农作物能量半利用转变到农作物能量全利用上来。

全面认识和综合利用农作物能量,就是要向农作物能量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既充分利用农作物的果实能量,又综合利用农作物的秸秆能量。把每一棵成熟的农作物从头到身到脚都利用起来,将农业的潜在功能发掘出来,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当前,综合利用农作物能量,重要的是在继续利用好农作物果实能量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深度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能量资源化利用、产品化加工、市场化流通,把以往农业本已生产出来却又废弃的那一半农作物能量捡回来,把以往因看轻农作物秸秆能量的价值而丢掉的农业效益找回来。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农产品

随着农业科技进步的加快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提升,农作物秸秆能量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农作物秸秆能量被用来发展生物质能源,农作物秸秆已经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重要农产品。一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开展深度加工已生产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如秸秆发电得到的绿色电能、热能和草木灰肥料,以秸秆为原料加工获得的秸秆酒精和固体、气体燃料及沼气等。二是农作物秸秆已进入市场流通。农民把秸秆卖给加工企业。既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原料,又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事实表明。农作物秸秆同农作物果实一样,能够从不同方面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能量的需求。农作物秸秆正随着人们对其认识和利用的深化,实现由农业“剩余物”、“废弃物”向“重要农产品”的根本性转变。

农作物秸秆向重要农产品的转变表明,随着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加工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出来的一切产品都是有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了人们对农作物秸秆的传统认识。提升了农作物秸秆的地位和价值。可以预想,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产品种类、功能和价值的传统认识必将进一步改变。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种类在增多、范围在扩大、价值在增长、功能在拓展。我们必须树立大农产品观念,以新的视角深化对每种农作物及每种农产品的认识。深化对农作物果实以外的农产品属性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拓展更加广阔的农业发展空间。

综合利用秸秆能量可以带来多重效应

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可以把发展绿色能源、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机地统一在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中,具有多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通过科学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充分发挥我国另一半农产品、另一半农业的巨大作用。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优化能源结构。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发电、气化等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看。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消费占很大比重。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52%。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年消耗石油将达到2.56亿吨。从长期来看,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而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提高绿色能源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发展低碳绿色能源,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比如,山东单县一个生物质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电厂,年均可节约电煤折合标煤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3000吨。二是减轻秸秆焚烧和腐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三是防止秸秆长期堆放传播病虫害,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四是秸秆发电后的草木灰成为高品质钾肥,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能量,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生物质能源,可以使农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农作物秸秆作为重要农产品出售给企业,1斤秸秆的收入相当于1斤粮食的1/4。这是农民增收领域的有效扩展。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秸秆能源化利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使发展“生物质能源”与“粮食安全”相互促进。另外,农民还可以通过种植能源作物,拓宽增收渠道。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6

数十万的学费着实不便宜,但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读商学院还算是不错的投资选择。高额学费即使买不回真本事,至少可以收获一摞名片,人品好的话还有可能收到各种彰显身份的会员卡,少数人据说还收到过房卡,极少数的颜如玉——只是极少数——甚至可能收获黄金屋以及满世界盖屋子的人。这怎么看都比投资A股靠谱。所以说,商学院同学们的戏谑,大抵是得了便宜卖乖。

真正贵的,可能是结识政界或商界的大腕,比如巴菲特的午餐时间曾拍卖到260万美元。而比认识巴菲特还要贵的事情也不胜枚举,比如对中国工业发展的认识。

成立之初的新中国,工业毫无基础可言,为了向工业社会过渡,我们走过了一段何其曲折的道路。在电影《活着》里,为了炼铁,一个村子轮流值班用铁锅煮废铁的镜头,应是当时情形的再现。中国人应该说:“工业,认识你真贵!”

仅仅是贵也就罢了,有些东西,或许用再多的金钱甚至生命都难以换回。比如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绝不是一个贵的问题。

好在我们终于认识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时间提科学发展不是应景,也无关主旋律。单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当前一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入边际区间,换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方向,相当于将收益曲线拉回了成长区间,其价值将全面体现在发展的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等方面,不可估值。

因此,对科学发展观,应该说一声“认识你真好!”

但只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向远远不够。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道路,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太多太多。只有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按照最佳的投入产出路线实施,才不枉过去在粗放模式下的付出。

至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还面临一些重大的战略和方向选择。

比如说能源战略。可持续、廉价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美国自2010年开始页岩气逐步形成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已经对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中国也有大量的盆地,蕴藏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问题是习惯了“短平快”模式的中国企业,能否承受巨额的投入和超长的回报期。如果缺乏战略眼光和勇气,还将大量资金继续投向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特别是建设过多的煤制气等项目,其前途难料。

再比如说智能制造。从过去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到如今热门的3D打印技术,都属于智能制造的范畴。在各行各业纷纷宣布中国成为行业里世界老大的过程中,我们在高端制造领域里追随甚至掉队的尴尬,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特别要说的是3D打印技术。科学家们正在利用3D打印机制造诸如皮肤、肌肉和血管片段等简单的活体组织,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吃到了打印出的杯形蛋糕。谁能说,这项技术不会引领第六次科技革命?前四次科技革命我们没有沾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五次革命,我们终于成为了一名跟跑者。面对智能制造的革命,我们有多少投入?有几分信心?

类似这些再怎么关注都不过分的行业还有很多。比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等。我们不能总是在事后总结时泄气地说:“页岩气,认识你真贵!3D打印,认识你真贵”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7

【关键词】再生水 发展现状 未来战略

一、研究背景

水是万物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13个典型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居世界121位,据估计,我国每年缺水约为300-400亿m3,水资源短缺形势严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北方地区资源使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及运输成本非常高;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城市水资源短缺、浪费和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城市生活污水作为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如果能够通过提高污水处理率并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不仅能够减少地下水环境污染量,而且能够提高城市水资源供应量。因此,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再生水a业的不断发展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二、再生水产业发展现状

(一)企业市场行为分析

(1)定价行为。再生水产业企业产品成本包括制水成本和基础建设、管网建设成本,由于产业发展初期基础建设、管网建设成本非常高,再生水产业企业产品成本大多高于消费者对产品预期价格。因此,产业发展初期,产品定价一般低于产品成本的价格,成本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由政府进行补贴;产业发展成熟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使得产品成本逐渐下降直至低于消费者对产品预期价格,政府取消补贴政策,企业通过正常销售获得社会经济收益。

(2)投资行为。由于大部分再生水企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生产能力,不能提供成套有效服务;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再生水产业大多数投资集中于技术研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致力于从技术层面改善产品生产问题,同时不断加大再生水管网的覆盖面积以增加可供水区域面积,改善了产业面临的瓶颈。

(3)技术行为。由于再生水需求量持续增加,再生水的处理技术也不断地完善。目前,最简单的再生水工艺是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水用于农业或者其他用途;最为常用的再生水工艺是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混凝、沉淀、过滤及消毒,出水后用于环境景观、市政杂用和部分工业用水。较为先进的再生水处理工艺常以膜法为核心处理工艺,此种工艺出水水质稳定,增强了再生水使用安全性,目前在北京、天津都有较大规模的使用。

(二)再生水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再生水厂在最开始选址、建设、规划以及工艺选择时往往没有考虑到污水的大规模再生利用,对再生水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污水的收集以及输送管网较长;再生水管网线路不足;配套设施的输送量无法跟上再生水厂的生产能力和用户需求。但是,若要重新铺设运送至利用地,就造成成本增加,使得再生水厂无法收回其成本,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2)出水水质不稳定。不同种类的污水需要不同种类的技术处理,以达到再生水使用标准,但由于污水排放水质标准与再生水排放水质标准的衔接性较差,并且我国的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不能完全控制污水排放,使得再生水水质不稳定。再生水在农业、工业以及市政杂用等的不同用途所需水质标准不同,而现有的配套管网无法根据用途进行分类,从而影响水质稳定。

(3)产能利用不足。由于产业发展初期基础建设、管网建设成本较高,企业对再生水的定价也较高;同时,公众对再生水水质安全性的质疑,使他们普遍认为再生水不能作为自来水的代替品,导致市场需求量降低,企业缩小生产规模;企业生产再生水需要获得利润,但是政府已有的再生水补贴政策不能满足企业的获利条件。因此,企业没有达到其生产的最大规模,生产能力仍存在利用空间。

三、再生水产业未来战略选择

(一)增强发展再生水产业的战略意识

政府应该树立再生水产业的战略意识,合理调整再生水产业结构,同时,加大再生水产业的技术开发力度,促进我国再生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在技术方面,要加强适合国情的适用技术特别是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解决饮用水源保护、城市水污染和城市废水资源化等环境问题,重点研究并发展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破坏的恢复技术,使环境和经济同步发展。

(二)加强再生水宣传意识

社会意识是企业市场政策制定的基础,公众对于再生水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再生水产业的发展。我国再生水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民对于再生水的认识不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应该加强公民环保意识教育,开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阶层充分了解到再生水的优势。

(三)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督和监察工作

法律法规是规范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再生水市场的发展历程很短,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标准并不完善。为了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我国再生水产业市场要加强执法监督和监察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果,积极鼓励再生水产业内各企业共同进步,创造再生水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人才,推动再生水产业技术创新

企业是环境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再生水企业必须首先加大自己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应根据市场要求,建立技术中心,利用自己的资金,进行科技成果的研发工作,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投资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从这方面来说,政府应大力支持产业的技术创新,增大资金投资强度。同时,高级技术人才比较匮乏,企业部门应更新观念,大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再生水产业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勃夫,王明胜,王英.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对策研究[J].吉林地质,1999.

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篇8

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人类社会的延续发展,最终是因为自然界中创造了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因而如若人类要生存与继续发展,关键还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界通过物质来进行循环这一活动。自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为了生存,不断的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最终创造出了改变生存条件的生产手段,从而保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之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这些现象也已经发展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重要地位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

2.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模式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一直存在,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污染的治理与生态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然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保护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危害。换言之,解决环境的根本出路虽然是科学与技术,但对二者的利用过程中也必然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绝对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若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一种必选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一)针对资源利用,中国已经加大力度并做了大量工作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为了巩固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并先后制定了相关方针来执行,以便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阶段,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来限制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同时也提倡回收再利用,加大力度对金属、橡胶、电池、书本等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而在改革开发时期,国家又颁布相关的政策措施,来规范人们资源的利用,一些管理措施在促进企业节能、节水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针对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等的工作中,我国所做的大量工作,其所带来的显着效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产业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二是对废旧物进行回收与再利用;三是体现在生产与消费中的再利用;四就是中国环保产业实现了迅速的发展。

(二)近年来中国加大力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为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加大了力度,特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循环经济加强宣传力度在中国,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决定了对它需要一个逐渐认识与逐渐深化的过程。为此,在国家的相关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单位对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思想,都加强了力度来进行宣传。此外,国家中央也先后出台了以人为本和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科学观,受此影响,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随之提高。再加上媒体的宣传,为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组织循环经济的试点进行示范对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中国主要从四个层面来展开工作:(1)在企业层面之上,对清洁生产积极推行。当前在国际上,中国是公认的清洁生产推行最好的发展中国家。(2)生态工业的推进发展,特别是在工业集中的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加大力度对生态工业的发展。(3)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口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4)生态省市的建设以及循环经济试点相继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统一部署,并做好细致的规划,如今在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经济。总而言之,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开展,当前呈现出的是一片发展良好的势头,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一个必由之选。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法律法规制度环境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先后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用来对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保护进行规范。中国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法律法规所创造的制度环境来看,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不断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来对循环经济奠定法律基础,以便实现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浪费。二是,借助优惠政策对循环经济进行激励。资源的利用与废旧物的回收,再就是环保产业,这些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为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调动企业的积极主动性,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与支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此外,国家为了实现发展和环境的全面协调性,还采取相关措施,例如:(1)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将一部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的工艺、设备以及企业淘汰;(2)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3)对污染进行严格控制,禁止生态的破坏;(4)加大对污水、污物处理的环境设施的建设,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基础中央政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五个统筹”等思想,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中也均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早在中国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已经做足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工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思想认识方面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

首先是对我国极为严峻的资源及环境形势缺乏系统的认识,从而对讯环境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要性也缺乏认识;其次,不够关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二者的矛盾认识不够;再就是对循环经济的根本概念缺乏认识。

(二)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整体缺乏规划与宏观的指导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尚且处在初始阶段中,并没有制定整体的规划,也没有相关的细致计划来推进。对循环经济在引导与指导方面缺乏系统的方案计划。

(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缺乏健全的法律

虽然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还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体系,而且相关立法的质量也亟待提高。特别是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思路不明晰,而且有些原则相对较为笼统,并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激励的政策体制缺乏

在对再生资源的分类,废旧物的循环再利用,在中国没有任何有效的激励政策,而且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差,执行不到位,或者说根本没有可执行的基础。

(五)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中缺乏关键的技术

前,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面,某些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一些技术在研究与应用中,很明显处于滞后阶段。

上一篇: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范文 下一篇:重金属污染来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