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范文

时间:2023-12-01 17:22:20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1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

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有助于提升婴儿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其消化功能,是婴儿理想食物,也可减少过敏等症状发生;对产妇来说,母乳喂养可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后出血的预防,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但多种因素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需加强干预[1]。本研究就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分娩后产妇,按照随机抽样法将产妇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强化干预组。所有产妇无母乳喂养禁忌,均实施母婴同室。

其中对照纳入37例,年龄25~37岁,年龄平均值(28.73±2.28)岁。体重42~84 kg,体重平均值(63.58±4.32)kg。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分别有30例和7例,

强化干预组纳入38例,年龄25~38岁,年龄平均值(28.21±2.09)岁。体重42~84 kg,体重平均值(63.54±4.12)kg。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分别有30例和8例。

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包括年龄和体重、分娩方式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干预组行产后常规护理和指导;强化干预组在产后常规护理和指导基础上增加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①宣教和心理疏导:说明母乳喂养的优势,结合产妇文化、心理、分娩方式、职业等做好心理疏导,使其明确母乳喂养的优势,树立母乳喂养信心[2]。②传授技巧:产后1 h内新生儿接触母亲,24 h内频繁吸允,并按需哺乳。指导产妇采取舒适,如侧卧、环抱或交叉、摇篮式等,可根据产妇自身舒适度进行选择。用C字形方法托住,用对婴儿口周围进行刺激,使其建立觅食反射,使婴儿可将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嘴中。③营养和休息:指导产妇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水分摄入,充足休息和睡眠,保持心情愉快。④缺陷护理:对内陷者,可用空针筒或牵拉器吸出,并用乳贴喂奶[3]。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①产妇满意率、母乳喂养率;②第一次泌乳时间、24 h内平均泌乳量。

满意调查表出院前发放给分娩后产妇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人员健康宣教、母乳喂养技巧传授、服务态度等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

1.4数据处理 分娩后产妇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产妇满意率、母乳喂养率采取的为χ2检验(百分比表示),第一次泌乳时间、24 h内平均泌乳量采取的为t检验(x±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

2 结果

2.1产妇满意率、母乳喂养率比较 强化干预组产妇产妇满意率、母乳喂养率显著比常规干预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

2.2 第一次泌乳时间、24 h内平均泌乳量比较 强化干预组第一次泌乳时间、24 h内平均泌乳量显著比常规干预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

3 讨论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较多,如产妇凹陷、扁平或发育不良等均可导致吸允难度增加;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可影响正常喂养;部分产妇担心母乳喂养可导致体形难以恢复[5-6];另外,剖宫产也会明显降低母乳喂养率。针对上述因素,加强对产妇个人的干预,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明确母乳喂养的优势,建立母乳喂养的自信,辅以必要的母乳喂养技巧的传授,如及早接触和吸允,按需哺乳、有效刺激等,可确保泌乳素分泌,保证泌乳量充足,掌握良好的喂养技巧,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保障婴儿健康成长[7-8]。

本研究中,常规干预组行产后常规护理和指导;强化干预组在产后常规护理和指导基础上增加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结果显示,强化干预组产妇产妇满意率、母乳喂养率显著比常规干预组高,第一次泌乳时间、24 h内平均泌乳量显著比常规干预组好,说明在产后常规护理和指导基础上增加新生儿母乳喂养护理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及早泌乳,增加泌乳量,可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洁,张齐放.不同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2):3651-3652.

[2]周F怡.纯母乳喂养正常足月新生儿血胆红素增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吉林医学,2014,12(22):5037-5038.

[3]刘燕.新生儿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31-32.

[4]李海兰.母婴床旁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24(3):245-245,246.

[5]李华.影响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14,22(15):64-64.

[6]刘志雯.新生儿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5,31(9):1098-1099

[7]郭静.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6):79-80.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2

【关键词】早期母乳喂养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超级秘书网

六、新生儿的生活缺乏规律性,告诉母亲应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嘱咐家人及亲友探视乳母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早下奶。母亲的饮食应营养丰富,餐间多饮水,因乳汁多少与乳母饮水量有关。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3

关键词 母乳不足 原因分析 对策

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生理因素:①喂养不当: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良,造成皲裂,母亲害怕疼痛,而拒绝哺乳;②肿胀:未做到按需哺乳,导致肿痛、发炎乳腺管未完全通畅,乳汁瘀积,最后使乳汁分泌减少;③平坦或凹陷:由于平坦或凹陷婴儿不能含接,产妇不愿意手工挤奶,最终放弃哺乳。

社会因素:由于产后提供母乳喂养支持与帮助不够,加上产妇的营养不足,进食量少,造成奶量过少或无奶,同时还有一部分产妇,因家庭条件好怕大人受累,买国外的奶粉喂养,误认为比母乳好,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心理因素:产妇分娩后感情脆弱,哺乳及护理孩子又比较疲劳,若心理不能进行适当的调适,部分产妇就会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乳。

护理对策

做好产前宣教工作,对产妇及家属,尤其是28周以后孕妇进行宣教,让孕妇牢固树立母乳喂养观念,正确认识母乳喂养和及早开奶的好处,入院后在进行强化教育,从而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其明白,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营养成分适当,易消化、吸收,还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简单方便无污染。新生儿期的喂养情况,对婴儿期的喂养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母亲孕期检查期间积极向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开办孕妇培训班,集中观看母乳喂养光盘、宣传图片、电视录像等,发放孕妇需知教育手册,学习一些母乳喂养新知识,使孕妇对产后的哺乳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护士对产妇的陪护进行教育:做好产褥期产妇的心理调适。产褥期产妇的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要了解产妇的心理感受,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让其家人也参与其中。产妇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做到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合理安排膳食,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汁饮食,餐间多饮水,这样既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

因生理因素而影响母乳喂养的对策:①平坦或凹陷的护理:指导产妇从妊娠7个月开始纠正,用手将轻轻向外牵拉,1~2次/日。婴儿出生以后凹陷者,用手刺激,手动吸引器抽吸,1~2次/日,每次≥15分钟。注意用力适度,以产妇不感疼痛为宜。从而有利于婴儿含接。②肿胀的护理:可采取手工挤奶的方法,并用热敷、按摩,也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是乳腺管通畅。若将每个乳窦的乳汁都挤出,一侧至少挤压3~5分钟,然后就可以挤另一侧。

对担心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而不愿意哺乳的产妇的护理对策向产妇讲明药物通过母亲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及肝脏的解毒后,从乳汁排除的量很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并且术后用药大部分是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很小。并且医师会注意用药使她们解除偏见,放心按需哺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知识教材.北京:新闻出版社,1992:1-34.

2 宗素梅.新生儿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7,7(4):438.

3 孙霞.剖宫产对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与护理[J].河北医学,2005,14(5):609-610.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4

关键词:护理干预;初产妇;母乳喂养

母乳中所含的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最适合新生儿需求的,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不仅有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并且很少会造成腹泻、便秘以及过敏等不良症状。初乳中富含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对于新生儿抗病能力及生长发育均非常重要,同时其中富含的生长因子也是其他任何代乳类所无法比拟的[1]。因此,给予孕产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96例孕妇,年龄25~35岁,平均(28.43±3.52)岁;孕周8~42w,平均(26.7±5.8)w;均为初产妇。排除标准:新生儿畸形或严重疾病无法进食、不宜哺乳、产后合并并发症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选取的孕妇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宣教:通过耐心讲解和指导,使孕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了解母乳是新生儿最佳选择,从而使其树立坚持母乳喂养的思想准备;②选择具有较好沟通技巧及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方法、技巧的讲解及训练,同时可通过VCD、彩色图片、多媒体等方式,让孕妇及早了解母乳喂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关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其紧张、恐惧心理减少,这对于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③提倡家属共同参与,让家属陪伴孕妇共同接受孕期健康教育,帮助孕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孕妇有了家庭的关心、重视、体贴,其心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放松,能够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这也能够使母乳喂养自信心得以提高;④护理人员应当对孕妇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2]。

1.3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孕妇母乳喂养等资料均是在孕妇产后30d内给予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了解。比较分析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描述性表示方法,采用SPSS16.0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P

2 结果

2.1产后泌乳时间比较 两组初产妇24h内及超过72h泌乳的例数无明显差异;24~48h泌乳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产后婴儿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60.42%)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体会

丹麦哥本哈根预防医学机构的艾瑞克・马丁生博士研究发现,小孩成人后的智商(IQ)与其是否是母乳喂养存在着明显关系,同时母乳喂养时间越长IQ越高,不在有联系直至婴儿9个月后[3]。母乳中富含的牛磺酸能够有效促进大脑发育,乳铁传递蛋白能够促进铁吸收预防溶菌酶,DHA能够增强视力,核苷酸能够促进组织发育等。母乳各项营养均衡、且比例适中,对于新生儿的消化有利,这也是其他配方乳代品所无法比拟的。

临床中,部分产妇因奶粉厂家对其生产的奶粉好处的夸大,如添加DHA等,产后即开始采用奶粉替代母乳;部分产妇认为产后乳汁少,难以喂饱新生儿;部分产妇因害怕母乳喂养会对体型造成影响而拒绝哺乳;部分产妇觉得不胀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区,而采用奶粉替代母乳。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包括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给予孕妇健康宣教,告知其采用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对孕妇的宣教工作中,给予孕妇重视、关心、体贴,从而让孕妇心情放松,减轻各种负性情绪,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我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年~2012年)》中也明确提出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要求了"(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的目标,由此表明了国家对母乳喂养的重视,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孕妇的宣教工作[4]。本研究中,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产前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初产妇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可使母乳喂养率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邬大平.持续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2):1414-1415.

[2]张继香.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80-81.

[3]曾宇玉,郭婉珊,王桂英.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30):167-168.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5

[关键词] 初产妇;住院期间;全程;婴儿喂哺;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a)-0166-03

Effect of Baby Feeding Guided by Nurses on the Breast Feeding in Primiparas During the Whol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ZHU Hong, WANG Ju-hui, SHI Mei-hua, YANG Huan-hu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outh Campus, Shanghai, 20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by feeding guided by nurses on the breast feeding in primiparas during the whol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Methods 100 primipara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May 2015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irst early sucking of the babies was implemented and the breast feeding was guided and assisted by the nurses under the relative regulations of the baby-friendly hospital. In the study group, baby feeding was guided by the nurses during the whol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of the primiparas. And the effect of breast feeding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rimiparas with the lactation time

[Key words] Primipara;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hole; Baby feeding; Breast feeding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为理想的食物,因为母乳中含有各类最合适新生儿需要,也最利于他们消化吸收的物质,不易导致新生儿腹泻、便秘及过敏等[1]。同时,初乳中更是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与抗病能力有关的营养物质,是其他代用品或代乳类无法取代的[2]。但是,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显示初产妇因经验缺乏、乏力及害怕疼痛而惧怕哺乳,一旦乳腺管不通而发生奶胀,产后发热不适,实施热敷、按摩及挤奶等机械操作时间较长,产妇也会因感觉疼痛而无法接受,甚至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乳腺炎等,导致改变或终止母乳喂养,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3]。现有研究表明产后实施按摩会提早乳汁分泌,并减少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实施按摩,而未能实施正确、有效、及时的婴儿吮吸,也可能出现偏差。为了进一步探讨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喂哺对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该院针对2013年8月―2015年5月接诊的100例初产妇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研究对象100例,全部为奉贤区中心医院产一病区接诊的分娩初产妇,入选时间为2013年8月―2015年5月。入选初产妇符合如下标准:①年龄在22~30岁的初产妇;②有良好语言沟通交流能力;③身体健康、营养状况良好,以往无乳腺增生等疾病;④孕周37~40周,新生儿体重3~3.5 kg之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为10分[4]。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6.5±1.7)岁;平均孕周(38.6±0.9)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3±0.17)kg。研究组:平均年龄(26.9±1.5)岁;平均孕周(38.9±0.6)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38±0.12)kg。两组对象在前述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初产妇入院后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接受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学习,如纯母乳喂养定义、母乳喂养重要性、母乳喂养优势、母乳喂养、喂养正确姿势等,同时采取模型婴儿进行模拟训练,均由该院经验丰富的专业护士进行指导。同时产后予以护理干预,主要为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常规,比如口头母乳喂养宣教、协助家属清洗产妇、护理指导、早接触与早吮吸等。对照组住院期间首次早吮吸由护士完成并指导母乳喂养,之后按照爱婴医院相关规定指导家属协助婴儿母乳喂养,一般2~3 h喂养一次,家属应协助产妇完成,护士则主要负责指导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研究组则在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哺喂指导,于分娩当天起每天实施按摩3次,每次采取热毛巾对每侧进行热敷5 min、按摩5 min;产后在白天每隔2~3 h护士协助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每次每侧时间控制在10~15 min,边喂养边进行指导宣教。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泌乳时间、奶胀发生率、乳腺炎发生率、母乳量充足率、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泌乳量充足与产后纯母乳喂养评价标准根据WHO有关于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其中泌乳量充足标准为产妇自觉双乳饱满,24 h哺乳不低于8次,可满足新生儿需求,且新生儿情绪稳定,哺乳后安静入睡不低于2 h,大小便也正常;不充足标准为产后72 h依旧无乳汁或者仅有少许乳汁但下奶感不显著。纯母乳喂养标准为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液体与固定食物[5]。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行χ2检验,将P

2 结果

2.1 产后泌乳时间对比

根据产后泌乳时间72 h分组统计比较可知,研究组泌乳时间在72 h上的百分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对比[n(%)]

2.2 母乳量充足率对比

研究组母乳量充足48例、奶不足2例,母乳量充足率为96.00%,对照组母乳量充足40例、奶不足10例,母乳量充足率为80.00%,研究组母乳量充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初产妇母乳量充足率对比[n(%)]

2.3 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对比

研究组产后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4.00%(42/50),对照组仅为58.00%(29/50),研究组产后坚持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06,P=0.001

2.4 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奶胀率为4.00%(2/50),对照组则为20.00%(10/50),研究组奶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初产妇产后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母乳喂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建议,受到世界各国认可和支持,自从我国倡导母乳喂养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后,产妇也逐渐提高了对母乳喂养的重视程度,使得纯母乳喂养率得以提高。据2012年WHO某项调查研究显示,全球产妇产后半年纯母乳喂养率不足40%[6],相比WHO推荐的标准50%相差甚远,而中国近两年纯母乳喂养率也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初产妇中,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课题。从过去几年该院产科接待的初产妇来看,尽管在产后30 min内早吮吸,同时也做好母乳喂养宣教,但因初产妇会有奶胀发热及家属心疼产妇过于疲劳、喂养时疼痛等,导致予以奶瓶与奶粉的现象较多,或者奶胀发热后予以热敷、按摩及挤奶等处理,但时间较长,导致产妇疼痛难忍,最终可能终止或改变母乳喂养。为此,该院这两年在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喂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该研究针对该院接诊的初产妇100例进行对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住院期间首次早吮吸由护士完成并指导母乳喂养,之后根据爱婴医院相关规定指导家属协助母乳喂养,而研究组则在住院期间护士实施全程婴儿喂哺。结果显示研究组泌乳时间在72 h上的百分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WHO建议[8]母乳喂养婴幼儿到2岁,同时重视产前宣教,促使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势与重要性。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全程实施婴儿喂哺可视为全程优质护理的延伸,而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使得护理内涵得以深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高效及优质的医疗护理。护士全程协助婴儿喂哺中护士按摩采取的手法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并论证其有效性,操作人员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日常工作中经过多次实践操作,以丰富的经验服务初产妇,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好低配合护理;同时,协助婴儿吮吸也是妇产科护士本身应具备的基础护理技能,该院妇产科对护士进行了必要的培训与考核,对于考核不佳或不合格者再培训,直到她们可胜任为止。因此,该院妇产科护士在实施全程婴儿喂哺时,不仅尽量保障患者安全,维持他们的舒适,同时努力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哺乳氛围,满足他们的需求,结合专科护理,尽量提高他们的满意率。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不断积累经验,争取制定出更为人性化、针对性及系统性的护理方案,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不断改善母乳喂养率与喂养技巧,进一步调动产妇积极性,促使她们主动参与护理,保障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对于初产妇住院期间,护士产前充分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全程都应实施婴儿喂哺,可促进产后及时泌乳,并改善母乳量充足率,延长纯母乳喂养时间,降低奶胀与乳腺炎发生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琼.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5,10(4中旬版):217-219.

[2] 林彩霞.试论分娩期实行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2):147.

[3] 孟宏伟,安凤英,金爱花,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20):3300-3301.

[4] 顾海兰.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泌乳效果的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13):3119-3120.

[5] 张疑生.母乳喂养的全程护理指导[J].中国伤残医学,2014, 19(3):289.

[6] 李媛.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96-198.

[7] 赵小蓉.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02-104.

[8] 殷秀珠,陈小荷,胡善荣,等.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对产科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90-1091.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6

关键词:护理对策;剖宫产;母乳喂养;困难;影响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母乳喂养的难点逐渐增多。因此,克服母乳喂养的难点已成为产科医护人员的关注焦点之一。我院妇产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发现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困难的产妇共计230例,占剖宫产人数的3.8%,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临床统计发现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困难的产妇230例。一般情况:年龄在19~40岁,孕周37~41 w,均为单胎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130例,低置胎盘20例,完全性前置胎盘23例,产妇心理因素42例,其他社会因素15例。230例产妇手术顺利,除1例低置胎盘,3例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24 h内出血约400 ml外,其余患者术后均生命体征平稳,宫缩具体,阴道出血不多。新生儿情况:阿氏评分:1 min 5分,5 min 8~10分,体重2500~4000 g,出生后1h内实行母婴三贴,早吸吮,早开奶,早接触。情况:正常21例,凹陷29例,乳腺管通畅不良20例,皲裂22例,其他因素:怕影响形体25例,家属干预31例(疑奶水少,害怕孩子吃不饱),产妇害怕疼痛17例,药物因素24例,缺乏信心22例,错觉19例。

2 母乳喂养困难的分析

①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体能消耗,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子宫收缩疼痛,引起产妇怕痛恐惧心理。②剖宫产术后的改变,取去枕平卧位6~8 h,导致产妇不能有效配合。③产妇和家属担心输入的药物对新生儿造成伤害,配合不良。④过分担忧乳汁不足,不能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担心吃不饱。⑤术后产妇带有导尿管、输液管、止痛泵、留置针、吸氧管等,不便于母乳喂养。⑥产妇凹陷或过大,不利于新生儿有效含接吸吮。⑦产妇担心母乳喂养影响体型加之紧张、疲劳和睡眠不足等因素,使产妇对能否坚持母乳喂养缺乏信心,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不能做到有效喂养和按需哺乳。

3 护理对策

3.1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及宣教 我科采取妈妈学校授课,产前检查,院内图片宣传,发放产前保健手册,建立健康教育栏,开工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好处及人工喂养的坏处。鼓励自然分娩,告知产妇母乳喂养不仅促进体型恢复,而且对新生儿具有不可替代的健康保障。宣传工作有必要在孕期就进行开展,对孕妇进行评估,如有平坦或者是凹陷等问题,应当指导孕妇做出纠正[1]。

3.2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针对产妇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出现的心理变化,责任护士加强心理疏导,科室实行责任组长总负责,护士长检查、督导、评价与改进。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由于禁食、限制、气血虚弱、奶汁不足、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等现象,使产妇产生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心理,缺乏母乳喂养的信心[2]。责任护士向产妇讲解必要的母乳喂养常识,协助母乳喂养。有报道称在剖宫产术后的短期时间内产妇的乳量虽然较少,但是含有丰富的营养,而新生儿在出生之前,具有一定的葡萄糖、脂肪及水份存储,所以在这段时间中,这些乳量可以满足婴儿成长的需要,没有必要使用母乳喂养替代品[3]。医护人员积极帮助产妇克服因为乳汁不足而产生的不良心理,向其讲解母乳喂养成功的案例,树立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念,临床上有的产妇或家属担心物对新生儿影响,向他们讲解患者清醒后物已完成代谢,1 h后进行母乳喂养不存在问题,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而且新生儿在出生后1 h内具有最强的吸吮能力,是婴儿进行乳汁吸吮的最好时机。

3.3指导并协助母乳喂养 剖宫产术后由于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卧6~8 h,产妇术后带有各种管道,如静脉输液管、镇痛泵、留置针、导尿管等使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医护人员要协助母乳喂养,方法是让婴儿趴在母亲胸上,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上下方,适当用力挤压,使凸起,待新生儿口张大,使其含住母亲的及大部分乳晕,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鼻孔受压影响呼吸,两侧交替吸吮。首次哺乳成功,以打消产妇因受限不能哺乳的顾虑。对于凹陷者,除按需哺乳外,如婴儿吸吮困难可用贴喂养;也可用吸奶器吸引牵拉,使凸出后及时协助喂养。对乳腺管不通者,护士及时给予热敷、按摩、低频脉冲治疗,配合吸奶器吸吮,也可配合中药治疗,下乳涌泉汤口服,1次/d,连服5~7 d。

3.4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6~8 h,给予产妇少量鱼汤、小米粥,禁食糖类、奶类,避免发生腹胀,排气后及时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多汤,排便后进普食。乳腺管不通者,给予猪蹄、黄豆、路路通炖汤服用,2次/d;胀痛者,应及时给以热敷,按摩,低频脉冲治疗2次/d,实行按需哺乳。对皲裂者外涂维生素E,同时保持泌乳。

4 结论

230例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困难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母乳喂养成功210例,无效20例,有效率91.30%,因此,剖宫产术母乳喂养困难,直接影响母乳喂养成功,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国梅.剖一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难点护理[J].华夏医学,1999,(05).

[2]谢玉莲.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难点及对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S1).

[3]段丽红.等.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指导和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04).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7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083-03

根据WHO的试验研究结果可知,世界范围内产后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7%,且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国外有学者经研究显示,当产妇面对较高压力和应激反应时,催乳素水平有明显下降,影响到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1],进而对产妇的泌乳量和哺乳情况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随机对比试验,分析系统化护理对于产妇和婴儿喂养方式的影响,以便为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可靠参考,具体内容整理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产科的产妇150例予以随机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系统化护理(研究组),每组75例。所有入选者均为单胎妊娠,排除合并有肺结核、乙肝等明显哺乳禁忌证患者[2]。对照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8.57±3.19)岁;孕周37~40周,平(38.34±1.32)周,剖宫产23例,顺产52例,新生儿平均体重(2678.85±120.57)g,阿氏评分10分。研究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29.16±2.78)岁;孕周38~41周,平均(39.67±1.04)周,剖宫产24例,顺产51例,新生儿平均体重(2732.85±117.53)g,阿氏评分10分。两组的年龄、产程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即当班护士在产妇住院期间采用口头的教育方式对产妇哺乳予以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所带来的益处、母乳喂养时的正确姿势等;并在产后6周、产后3个月返院予以复诊,包括子宫恢复情况和婴儿喂养情况等。

研究组则予以系统化护理,开展系统化护理前需要护理人员首先根据临床经验编撰母乳喂养手册,包括母乳喂养的概念、哺乳技巧、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等内容,并以这一手册作为规范化指引对护理人员予以培训。系统化护理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第一,产妇入院时免费发放母乳喂养手册,并在产后立即开始健康教育,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由接受培训的当班护士对产妇予以床旁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的有效促进措施,哺乳后乳房排空的方法等。第二,在对产妇予以半小时指导、确保产妇基本掌握哺乳技巧后,也应注意传授婴儿的哺乳体位、哺乳后婴儿排气技巧以及对婴儿粪便予以评估的方法。第三,出院后做好随访工作,通过电话方式予以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最近1周的喂养方式、哺乳方面遇到的困难、更改喂养方式的原因等。第四,产后5周时的指导重点为哺乳体位、哺乳技巧、母乳喂养促进措施等;并注意嘱咐母乳喂养时的常见对策,包括乳头凹陷、乳房胀痛等;产后11周则以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和对策、坚持母乳喂养的措施、母乳喂养时间等内容为主,同时向产妇说明母婴分离,母亲上班后如何保持泌乳,如何储奶喂养等。第五,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并在产前加强交流,了解其认知误区并及时作出纠正,使产妇意识到母乳喂养的必要性,消除恐惧心理。第六,与产妇配偶加强交流,督促其多增加与产妇的陪同时间,并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和抚慰,避免其由于担心母乳喂养后的乳房美观度而产生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6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视为母乳喂养成功。对两组产妇予以知觉压力量表(CPSS,分数范围14~70分)和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ELE,满分160分)评估,分数越高表示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较高,产妇感受到的压力较高。同时对两组产妇的泌乳通畅率和乳房胀痛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3-4]。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 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泌乳情况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

两组产妇在接受对应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泌乳通畅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CPSS和BELE评分对比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CPSS和BELE评分依次为(35.49±6.10)、(137.59±9.03)分,对照组产妇的CPSS和BELE评分依次为(46.58±7.46)、(113.57±10.57)分。研究组的CPSS更低,且研究组的BELE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14.69,P

3 讨论

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发育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母乳喂养的优势也日渐明显,母乳的乳汁成分和口感?^奶粉而言,对于婴幼儿的身体成长和智力发育均更有利[5]。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培养,也能显著减轻产妇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且母乳喂养时婴儿的吸允也能够促进产妇释放垂体后叶素,对于子宫收缩、促进产妇子宫恢复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几率[6]。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安全,已经成为临床的研究重点。产妇在孕早期和孕中期由于缺乏关于婴儿喂养的充分知识,往往容易由于未知而导致母乳喂养情况不佳。采取系统化护理的优势在于:(1)提高产妇的相关知识知晓度,改善心理压力水平。通过对产妇开展定期的培训课程,能帮助产妇了解到更多的妊娠知识和婴儿喂养知识,同时认识到母乳喂养对于婴儿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性,使产妇能够从心理上开始接受母乳喂养,减轻压力,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依从性。(2)分娩前1周是产妇出现强烈心理波动的时期,也是整个护理的关键[7-8],通过系统化护理中的定期培训和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的认知误区作出解答和纠正,从而帮助消除焦虑、紧张、恐慌等消极情绪;同时在交流沟通中产妇也能了解到,母乳喂养后通过按摩并不会影响乳房美感,也不会导致乳房下垂,减轻其心理压力;加上丈夫的陪同和劝说更能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高其母乳喂养依从性。(3)避免乳房堵塞,提高成功率。产后对产妇予以正确合理的母乳喂养姿势,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第一次接受母乳喂养所带来的不适感[9],且通过每日对产妇予以合理的乳头按摩和乳房按摩护理,能够更好地确保乳汁正常分泌、进一步确保乳汁分泌量和乳汁分泌的通畅性。(4)提高产妇信心、减轻压力。通过产后及时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可很好地帮助改善产妇的心理压力,而及时帮助产妇完成首次母乳喂养也能够有效提升产妇信心,避免由于惧怕、未知而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本研究中通过随机对比研究试验显示,两组产妇在接受对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通畅率均较对照组更高,且研究组的CP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BELE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篇8

关键词 剖宫产产妇 母乳喂养 护理宣教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母乳喂养,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1]。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产妇生理和心理方面对母乳喂养产生影响。母乳不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母体的多种抗体,能增进婴儿的抵抗力,6个月内的婴儿很少发病,所以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2],同时母乳喂养的过程也有利于增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婴儿的智力和心理发育;吸吮动作还可促进婴儿面部肌肉发育;对于产妇,可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3]。为提高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针对产妇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辅以适宜的心理辅导,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5月施行剖宫产手术50例,年龄22~38岁,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也无妊娠合并症,均为母婴同室。

方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试验组针对剖宫产产妇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分别在产前宣教、术中术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时执行,执行护士经过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及相关的沟通技巧,按照设计好的系统健康教育内容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让每一位产妇都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并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喂,从而使产妇坚持母乳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产妇帮助。

系统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产前宣教中普及和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准备母乳喂养知识的手册,发放给孕妇及其家属。针对孕妇的情况进行评估,若有凹陷和平坦要及时进行纠正。在宣讲中突出强调母婴的中心地位,为了使母亲和婴儿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最好的方式是进行母乳喂养。尤其是孕妇的初乳,含蛋白质和免疫白细胞等,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及抗病能力非常重要。剖宫产娩出胎儿后,在手术台上即可让母婴先进行皮肤接触,手术结束后母婴同回病房后,产妇去枕平卧6小时后若无不适,母婴开始接触,母婴要尽量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第一次吸吮30分钟,两侧轮流吸吮。哺乳中要耐心细致传授母乳喂养技巧,指导和协助产妇取舒适的进行哺乳,使产妇初次喂哺成功从而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吸吮还可促进新生儿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结 果

产后6天对两组产妇进行评估,试验组在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奶涨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系统健康教育通过医护人员宣讲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使产妇及家属全面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树立健康意识,正确选择母乳喂养的方式[4]。剖宫产后由于手术切口的疼痛和婴儿吮吸引起子宫收缩痛,使产妇在首次进行母乳喂养时持怀疑态度和为难情绪,认为无法授乳。通过宣教及协助产妇哺乳,尤其是术前及术后3天,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升高,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5],由于剖宫产术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成功,作为科学育儿的一项重要内容,母乳喂养对产妇的术后恢复和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都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也需要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实行母婴同室,通过术后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开奶,对哺乳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辅以相应的心理指导。使产妇消除心理顾虑,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周杏仙,张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孕期母乳喂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24-625.

2 郭红卫.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司主编.母乳喂养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

4 史常旭.初乳哺育的重要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6):288-289.

上一篇:提升教学能力的个人计划范文 下一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