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0:22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1

一、防汛抗旱工程基本情况

我区防汛抗旱工程主要分为“两河”堤防、水库、机电排灌站三大类型。滁河、清流河,堤防总长180公里,其中临外河堤长41.75公里,保护范围涉及到我区3个镇办,总面积91.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万亩;沿两河有大小圩24个,其中万亩以上的圩3个,千亩以上圩4个,千亩以下的圩17个,是我区主要商品粮产区。全区现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98座,其中在册小水库126座(小(一)水库21座),不在册小水库105座。全区现有机电排灌站138处,装机19530KW/252台套,其中国营泵站8905KW/78台套。这些水利工程为我区农业生产抗灾夺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亦是我区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

二、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

1、防汛责任制落实到位。区防指及时调整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工的组成人员,各镇、办也相应调整了的指挥机构,进一步明确了防汛责任人。目前,全区已对每座水库、每段堤防、没座电站、每个塘坝都建立防汛各项责任制,落实防汛责任人。6月18日我区在乌衣镇召开了由区防指全体成员,区直单位负责人、各镇办主管领导、分管领导、水利员参加的高规格防汛抗旱专题会议,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区级领导和区直各成员单位的责任,落实堤段分包责任制,会后各指挥部区级领导、区直部门主要领导已全部到岗到位,亲临所包地段进行了认段。

2、汛前检查到位。自二月二十九日开始,区水利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镇办水利员,对滁河、清流河、国营库站及在册小水库分别进行汛前检查,要求各地对汛前检查情况及险工险段及时处理。6月6日,区人大常委会专门视察了全区防汛抗旱工作,对汛前各项准备情况进行了督查。

3、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到位。根据区划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我区及时对防汛、抗旱预案及防台风三个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各地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小(一)、(二)型水库的防汛抗旱预案。

4、、防汛物资筹备到位。目前,各镇办已备足备齐防汛抢险的各类物资器材,做到专仓存储、专人保管。全区已储备防汛草包5.5万条,麻袋4.5万条,木材25立方米,铅丝3吨,化纤袋61.2万条,花雨布57捆,木桩1.2万根。

5、应急队伍要组建到位。各镇办已抽调专人组建了防汛抢险队伍和水手队伍,登记造册,把任务明确到人,落实到人,严阵以待,一遇险情能及时出击,真正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6、渡汛工程保安到位。去冬今春水利兴修中,区财政投入资金240万元用于防汛抗旱工程,累计完成堤防应急除险4处4.25公里,清淤拓宽渠道37公里,对15座小水库大坝进行土方加固,同时完成3座小水库的建筑物配套。近期,结合国家项目资金计划投入600万元,对8座小(二)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对沈塘、对面黄等4座病险水库灌浆处理。对人大议案滁河堤防加固工程,计划用3~4年时间,总投资7224万元,对22km堤防进行标准段建设,工程总土方262万方,拆迁房屋5.9万间。今年计划完成4km,投入104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周庄至司湾段堤防加固1125米,拆迁房屋661平方米;同时加大滁河堤防应急除险力度,对渗漏严重的杨河段及小街段总长800米堤防进行灭蚁灌浆处理,并对部分险工险段备土防汛。对清流河支流胜天河段堤防加固议案,现已开始规划设计工作,加固堤防1.6km,投入160万元,计划到汛后实施。全区已实施饮水安全工程6个集中供水工程;2处自来水工程;其中章广、沙河自来水工程正在施工。乌衣、珠龙、黄泥自来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7、河道清障和采砂管理到位。6月15日和25日我区两次召开堤防树木清障工作会议,要求全区动员,打一次堤防树木清障歼灭战,目前,沿河乌衣、腰铺、大王三个镇办和区直各单位已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了9个专业队16台油锯对15万棵树木清理,6月30日前完成全部清除任务,确保河道通畅。6月16日,我区召开了清流河禁止采砂工作会议,对清流河的违法采砂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要求所有采砂户在6月22日前全部撤离河道,目前18只船只已全部撤离河道。

三、下一步工作

1、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2、做好清流河的禁采和清障工作。

3、积极做好民生工程。08年我们全力做好乌衣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并通过招商引资实施珠龙、施集自来水工程。

4、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实施人大议案滁河堤防加固工程。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2

一、今年椒江区防汛备汛工作现状

(一)区域、设施的总体评价

1、各类防汛工程设施运行良好。各街道、镇和各防指成员单位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按照区防指的部署,立足于“除隐患、保安全”的总体要求,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对所在辖区内的各类防汛工程正常性开展检查和督促工作。全区标准堤塘、水闸、水库、市政排水口等各类水利防汛工程基础设施基本运行正常,没有发现大的影响防汛防台安全的问题,

2、水利防汛工程设施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各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大力开展对船坞(排)门的改造,通道门的整改,水闸、排水口的维护,河道的清障、清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避灾点的建设,渔船避风设施的改善等,一些水利防汛工程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有效整改,各类工程标准和蓄水调洪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这些措施的落实为全区安全度汛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

3、防汛非工程措施进一步健全。通过近几年的“百乡和汛”工程建设,全区基层防汛体系基本形成,各街道、镇去年又大力开展了“村企和汛”工程建设,全区各街道、镇、村(企)的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街道、镇防汛组织机构、防汛岗位职责、防汛预案、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和防汛抢险队伍等防汛工作更有序、规范。防汛非工程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各街道、镇、村(企)进一步提高了防汛基础能力,基层的防汛防台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二)工程设施情况

1、在建水利工程情况。一是十一塘围垦工程目前全线海堤主石坝高程(吴淞)已达7米左右,闭气土方高程达到5米左右,外坡底转角灌砌石及以下部位基本完成。两座重要排涝水闸基本完工。二是去年列入我区强塘工程建设任务的全长7.0公里的山东十塘、外沙江堤加固加高工程已完成。三是列入今年任务的江南堤塘加固工程已于今年3月下旬动工,12月底前完工,其中12座通道门改造已于6月底前完工。黄礁、前所江堤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四是梓林西大河整治工程自去年上半年动工建设后,工程进度良好,于今年主汛期前全线已基本贯通。

2、水利工程运行及各类设施情况。从去年汛期后,区水利部门大力开展了以通道门整改为重点的堤塘维修养护工作。对存在隐患的通道门、船坞排门进行了整改加固。目前涛江闸闸门板已更换、前所汽车轮渡及章安人渡码头通道门改造等工程已完成。但部分堤塘工程由于潮水冲刷、基础沉降不均匀和几次大台风的冲击,堤塘部分地段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沉降、裂缝和渗水等问题。该区大部分水库水位一直偏低,防洪安全问题不大,无病险水库存在。该区堤塘沿线的大小出海涵闸30多座,所有水闸工程、机电设备及其它设施运行正常,但部分水闸闸门板因长年运行,存在闸板底部渗漏水等现象。

3、渔船避风港情况和地质灾害情况。椒江船多锚地少,且海门港不是避风港,台风期间港内船只需到灵江上游避风港区,渔船防台避风难。休渔期,堤外泊船情况较为普遍。大陈中咀避风港工程已建成使用,但容量有限,不能保证大陈海域所有渔船的避风安全。此外,我区除登记在册的1000多艘渔船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外挂船只和未登记的小渔船,容易出现管理盲区。近几年,该区国土部门加强了对地质灾害的整治,大多数隐患点已经过治理摘帽。目前尚有太和道院、枫山地质隐患点、三山小普陀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实施治理,存在一定的隐患。

4、城市防洪及电力、交通、通讯等市政情况。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断提高。位于城区的两个排涝泵站已建设完成,城建部门对横河、光明路等老城区等低洼地区进行了改造,并在横河新村设置了应急抽水泵站,同时市政部门已对出水口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维护,并购置了多台应急备用水泵。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电力、交通、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防汛防台基础应急保障能力。

(三)非工程措施情况

1、百乡和汛”的常态化运行和责任制落实情况。根据省、市防指的统一安排,该区去年深化和巩固推进“百乡和汛”工程建设和“村企和汛”工程建设。各街道积极开展此项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区防指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进行落实,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椒江区“百乡和汛”、“村企和汛”等工程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实现基层防汛标准化。严格推行属地管理制度,按照《椒江区防汛防台工作规则》开展各项工作,并从组织领导、工作部署、责任落实、检查监督、情况反馈及责任追究等各方面加以完善,使全区上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防台工作机制。

2、预案、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体系。根据椒江本区域实际,每年我区都重新修编《市椒江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各街道和各相关防指成员单位也都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汛预案的修编工作,对各类防汛责任人进行重新排摸登记输入数据库,并及时调整相关防汛人员和更新应转移人员数据。近几年来,该区不断加快预警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PDA防汛手机、STK防汛专用卡、网络传真和短信群发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向不同群体、单位自动发出信息,发出水文、气象等预警信息和防汛信息,极大地提高防汛工作的办公效率。目前防汛STK专用卡已在各街道和村社区中推广应用,IPTV防汛频道已于6月底前在全区各村居完成安装。

3、基层防汛抢险队伍及物资储备情况。我区也十分重视抢险队伍的建设,区级建立了以人武部为主抢险队伍,水利、国土、城建、电力、通讯、交通、公安、卫生等部门有各自的抢险队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抢险救灾工作。名街道也都建有若干支抢险队伍,由街道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每个村、社区都建立了抢险小分队。区防指储备了发电机、铁锹、撬棍、防汛应急灯、麻袋等常用物资。同时实行了社会化储备方式,分别在南北两岸各设立了一个砂石料储备点,保障了抢险期间砂石料的供应。各街道和部门也各自有抢险物资储备,街道也建立了专业抢险机械备用制度,采取与车主签订了备用协议的方式,落实了吊车、铲车、翻斗车等抢险机械。

4、防汛知识宣传普及培训计划。我区将多层次广泛开展宣传,加强台风的危害性和防台避灾自救技能教育,增强全民防汛防台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横幅标语、防汛明白卡等的传播媒体,宣传防汛知识,在4月15日“全省防汛防台日”、7月10日“防台风日”等开展了一系列防汛法规和防汛知识宣传活动,于7月中旬各部门联合开展了渔船防台安全演练活动。针对今年村级换届选举后,村(居)人员变化较大。在全区村两委换届结束后,以换届后的村两委人员为重点,借用组织部的培训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防台知识培训,提高基层人员防汛防台指挥能力,以及增强公众的自防自救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性问题

1、标准堤塘部分地段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沉降、裂缝和渗水等问题。同时江堤内外两侧时时发生临时堆载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堤身安全;部分通道门由于通道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和缺乏保养等原因,造成通道门门轴转动不灵、零配件缺失、门体关闭不严等问题。

2、城区局部低洼地段未改造,随着城市化发展,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增多,如遇暴雨,易受涝淹没,造成严重损失;部分乡村级人为淤堵严重,影响河道排涝,造成农村村庄易受淹。

3、堤外造船成为防台工作新难点和新问题。目前我区造船业发展越来越快,堤外造船场大量增加,南北两岸共有11个堤外造船场。因造船受天气情况、制造周期等制约较大,部分堤外在造船只在主汛期前往往不能按时下水,对我区堤塘防台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4、渔船避风问题仍很突出。椒江船多锚地少,且海门港不是避风港,台风期间港内船只需到灵江上游避风港区,渔船防台避风难。

5、地质灾害问题不容忽视。虽然椒江的地质灾害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地质灾害仍不能忽视。2010年,就出现了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如太和道院、大陈环山公路等就是刚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遇暴雨出现滑坡、泥石流现象。

(二)非工程性问题

1、防御暴雨意识有待提高,重视程度不够。暴雨具有强度大、速度快、雨量多、突发性强等特点,因此防御工作难度极大。防御暴雨工作时间短、速度快,关键是要快速作出反应。对于防御台风,我们十分重视,对于防御暴雨,我们意识上还不够重视,行动上还不是十分到位。

2、部分单位和个人随意侵占水利工程时时发生。一些单位和个人出于自身利益,不顾堤塘工程安全,在堤塘两边乱堆载、乱搭设建筑物、乱倒渣物时有出现,防不胜防;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向河道、闸口倾倒垃圾现象普遍。还有一些单位不认真开展防汛检查,有些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不认真开展督促、整改,不积极落实有效措施。

3、基层防汛防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防台工作最终要依靠基层,目前各部门和镇、街道防汛各级领导及信息员调整频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防汛人员在防台认识上还存在麻痹松懈思想,在思想上工作上出现不到位现象,防台期间信息上报迟缓且准确率低。特别是今年村两委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村(居)、企业等的基层防汛防台能力仍然偏弱,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基层的防汛防台应急能力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对防灾减灾提出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4、部分群众防灾意识不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谈薄、自我救助能力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着政府为防台抗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大主观原因。尤其是我区外来人口众多,对台风灾害不了解,防台意识薄弱,人员转移存在一定难度。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1、加强管理,确保水利防汛工程正常运行。各街道、镇及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法,保障工程效益的发挥。一是要加强水利工程日常管理,加强巡查和执法力度。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严打击查处破坏防汛水利工程设施行为。要不定期地对堤塘两侧乱堆载、乱搭设建筑物、乱倒渣物开展整治。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堤外修造船安全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台汛期堤外造船渡汛安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渔船监管体系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运用渔船安全信息救助系统指挥平台做好渔船避风管理工作,并结合休渔期船员培训,加大防台知识宣传力度,台汛期禁止在椒江两岸堤外泊船。

2、严格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镇、街道及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防汛检查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坚决整改,彻底排除隐患。一是要加大防汛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搞好检查,尤其是对重点部位的督查,对所在辖区的在建工程要加强监督管理,要对防汛的每个环节进行反复检查和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二是要加快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合理安排、优化方案,要在计划的工期内完成。加快椒北梓林西大河建设,发挥章安建设闸、柏加闸应有作用,进一步解决椒北梓林片、杨司片的受涝问题;强势推进“强塘”工程建设,以及堤塘通道门、船坞门的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抓好堤塘水闸维护改造,进一步加强堤塘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养护工作。三是要督促沿江通道、船坞使用单位全面完成各通道、船坞(排)门的维修养护工作,要开展一次以通道门试关闭为重点的防汛演练活动,确保关键时刻正常运行。区防指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督查,对存在严重隐患而又是人为造成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3、深化“百乡和汛”“村企和汛”工程建设,巩固和提升基层防汛防台能力。一是加强“百乡和汛”建后管理工作,逐步向“民生和汛”转变,全面提高我区基层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长期效益。二是强化责任制落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力求到位。在组织保障上,要不断配强力量。区防指在媒体上公布各地的防汛职责和管理范围,堤塘每一处通道门、船坞(排)门的责任单位、监管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等信息,接受全区广大群众的监督。三是要加强人员转移动态管理和抢险队伍建设及抢险物资储备。人员转移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如危房户人员、渔船船上人员、滩涂养殖户、临时建筑内人员等各类涉险人员每年都会发生变化,要求街道每年汛前都要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调查、排摸,并登记造册,明确每个人的联络方式和转移责任人,要做到不漏一船、不漏一人。各地各部门要对抢险物资进行储备添置,对旧的抢险物资要及时进行更新更换。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3

一、目标任务

(一)防洪上:重点确保长江**大堤、32个5000亩以上大圩、25座小水库和重要城镇的防洪安全。具体任务是:

1、长江**大堤。确保“五四年型”洪水安全度汛。当长江**闸外水位在11.5米(**高程,下同)以内时,由**大堤长江河道管理局负责日常管理并做好度汛准备工作。当水位上涨到11.5至14.0米时,沿堤10个乡镇按行政区域堤段承担防汛任务。当水位达14.0米并继续上涨时,全县22个乡镇(白茆镇除外)按划定堤段,承担果合兴至土公祠66.3公里(含枞阳封闭堤1.6公里)防汛任务,要严防死守,确保大堤安全。

2、内河和外护堤防。

(1)、内河5000亩以上大圩:要确保20年一遇(12.0米水位)度汛安全;1000亩以上5000亩以下圩口:要确保11.50米水位度汛安全;1000亩以下圩口:力争11.20米水位不溃破。

(2)、外护万亩以上圩口**洲:要确保长江**闸外水位14.97米(九八年水位)度汛安全;1000亩以上万亩以下圩口:要确保长江**闸外水位14.55米(八三年水位)度汛安全;1000亩以下圩口:力争**闸外13.0米水位不溃破。

3、水库。所有水库必须全面防守,保证遇设计标准内洪水不出问题,遇超标准洪水确保大坝安全。

4、城镇防洪。县城防洪任务由无城镇承担,县直有关单位协作,确保城区防洪安全。其它有集镇防洪任务的乡镇,要落实好防洪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二)除涝上:遇现有工程除涝设计标准的降雨不涝。5000亩以上大圩确保日降雨量150毫米不涝;1000亩以上圩口力争日降雨量100毫米不涝。

(三)抗旱上:有抗旱设施和水源的地方,要保证遇设计保证率的旱情正常灌溉。水利条件好的地方,要保证50~70天不雨不旱。水利条件差的地方,力求大旱时人畜饮用水不发生困难。

二、措施与要求

(一)切实增强抗灾意识。我县地理环境位置特殊,易发洪涝旱灾,防汛抗灾任务历来繁重。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严峻,从气象上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局地强降雨、强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呈现突发、多发、并发趋势。尤其是今年前期大雪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天气形势不容乐观。国家气象局预测:**年夏季多雨区位于华南至江淮南部、黄淮至华北西部,长江、黄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从工程上看,全县水利工程抵御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主干河道尤其是支汊河流行洪、引灌能力低;多数堤防防洪标准不足;水库安全隐患较多;台风、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难度大;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突出;一些新建工程未经大洪水考验,抗旱基础设施薄弱。从人力和物力上看,基层干部组织指挥防汛抗灾工作的经验普遍不足,防汛民工和抢险、救生队伍劳力缺乏,防汛器材、经费筹集困难,救生设施手段落后。从机制上看,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水平低下,抗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这些问题在去年汛期抗御“8.28”特大暴雨中充分凸显,严重制约高效、有序、科学地组织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从思想上看,多年不遇大的洪涝旱灾,干群的抗灾防灾意识较为淡薄,麻痹侥幸心理依然存在。今年元月份胡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示:“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为此,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意识,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要及时有效地把各项抗灾准备工作做全、做细、做实,牢牢掌握抗灾工作主动权。

(二)扎实开展汛前检查。汛前检查是保障安全度汛的首要举措,也是各级防汛责任人依法承担的首要职责。各乡镇要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汛前检查。检查对象要细,包括堤防、河道、水库、江心洲、外滩圩、涵闸斗门、排灌站、城镇防洪和防汛通讯、道路交通、水文测报设施等,做到一处不漏。检查内容要全,包括思想发动、组织准备、责任制落实、工程安全、经费安排、器材储备、队伍组建、预案落实以及清障等,全部要检查到位。检查效果要实,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逐一登记,明确责任人,限期处理到位,不留隐患。对汛前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切实落实好应急度汛措施,明确防汛责任人,保证安全度汛。对重要防洪工程,要实行汛前检查责任卡制度,确保汛前检查不走过场。

(三)认真落实工程措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在建工程建设力度,在严抓工程质量的同时,倒排工期,全力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汛前完工,绝不能影响防洪、排涝和供水安全。特别是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在建“开口子”工程,汛前要全面完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汛前主体工程要完工;无城城市防洪应急除险加固工程主汛期到来之前要完成工程量70%以上。各类工程均要落实好安全度汛措施,保证安全度汛,保证能够及时投入抗灾。要加强工程管理,全面完成排灌泵站、涵闸斗门机械设备检修任务。各类站、闸要安排专人日夜值班看管防盗,确保汛期台台机械能正常运行。各地要利用汛前有限时间,积极组织力量,抓紧加固处理险工要段,保障防洪安全。

(四)全面筹集器材经费。各乡镇要按照满足防大汛、抢大险的需要和“谁受益,谁负担”、“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积极筹集好各类防汛器材,集中定点存储或就近联系供货商代为储存。对5000亩以上大圩、小水库、江心洲等重要防洪工程和险工要段必须就地备足抢险物料,以应急需。涵闸斗门还要现场备足预备土,最少不小于30方。要加强防汛器材管理,及时更换补充。对市场代储的器材,要依照市场规律,完备手续,保障供应。要落实运输工具,确保汛期抢险器材能及时送达出险地点。各乡镇特别是易受洪水威胁的乡镇,要购置必要的防汛抢险应急救生设施,以应对突发性洪水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转移。各乡镇要加大抗灾经费投入,除落实好正常的防汛抗旱经费外,还要留足一定的抗灾预备费。

(五)全面落实抢险队伍。各乡镇要针对农村大量人员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依托本区域内现有可调用的一切劳力资源,提前落实好防汛民工,组建好防汛抢险队伍。对5000亩以上大圩每公里抢险队员不得少于25人,重点小(一)型、一般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库,每库分别不得少于150人、100人和50人,且要有必要的抢险预备队。特别是为做好突发性重大险情或一旦遭遇洪水围困时能够及时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各乡镇至少要成立1支不少于50名青壮年组成的防汛应急抢险分队,汛期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调度。对抢险队伍人员名单逐个登记造册,落实好具体联系方式,在汛前集中组织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以提高抢险队员实战能力,确保汛期一旦出险,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六)修订完善抗灾预案。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和防汛抗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修编防汛抗灾预案愈显重要,是防汛抗旱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性基础工作。为此,乡、村两级要予以高度重视,对已编制的预案要结合实际,认真加以修订。对少数至今仍没有完成规定的防台风等应急预案编制任务的乡、村,必须在汛前编制完成。沿江乡镇要完善编制江心洲、外滩圩防汛应急预案。要提高预案质量,狠抓预案宣传和演练,在灾害重点防范区要设置警示牌。尤其是要采取发放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对预案中的预警、预报方式、避险路线以及灾民的转移、安置、救护、物资保障等具体措施,及时告之公众,提高社会公众自我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七)依法加大清障力度。各乡镇要对区域内各类堤防、水库大坝高杆树木杂物和河道内违章圈圩、拦网扎屏、乱建码头以及沟港内拦网、堵坝、水生植物等障碍物,在全面调查登记基础上,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汛前依法清除到位。公安、水务、国土、农委、海事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各地开展好清障工作,确保堤防、水库安全度汛,保证河道、沟港行洪排涝通畅。各地要在去冬清障基础上,全面彻底清除五千亩以上大圩堤身高杆树木杂草,并按照《**县五千亩以上大圩堤防管护办法(试行)》要求,在汛前全面建立堤防管护机制,杜绝堤身再生新障。各乡镇和基层水管单位要加大水工程保护范围内违章设障监管力度,明确责任,平时加强巡查,从苗头上及时予以制止,坚决遏制、打击违法违章水事活动。

(八)强化防洪排涝调度。汛期所有水库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调度,严禁超蓄,确保防洪安全。特别是市重点小(一)型皖江、牌楼水库(汛限水位分别为53米和54米)要重点防守。对大坝防洪标准不足或存在险工隐患的病险水库,要降低汛期水位,必要时空库运行。汛期严禁擅自开闸引江、河、湖水入圩,如确需引水抗旱的,必须报经县防指批准。汛期圩区在保持河道、沟港通畅,维修保养好排涝机械的同时要做好分级控制,达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各圩口汛期要采取自排或机排适时提前腾空底水,5000亩以上大圩沟港挂口水位要求0.8~1.0米,其它圩口挂口0.6~0.8米,以增强调蓄洪水能力。圩、湖区要正确处理好水产养殖同排涝的矛盾,一旦发生涝情,养殖必须服从排涝。

(九)加强汛期值班防守。按照省、市防指统一部署,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汛期要严格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防汛抗灾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要加强水库和涵闸斗门看管防守,汛期乡村要安排专人现场值班看守,密切注视汛情、工情,并将防汛责任人名单现场插牌标记,接受社会监督。要确保汛期通讯联络畅通,尤其是所有水库必须落实好防汛值班电话。

(十)严格执行上岗水位。根据我县历年汛期洪水规律和现有水利设施抗洪能力,按长江、内河水位情况确定上岗防汛时间。长江:当**闸外水位达11.5米时,沿江乡镇干部要上堤防汛,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巡逻查险,搭好防汛棚;同时县设长江外护防汛指挥所进驻;当水位达12.5米并呈上涨趋势时,沿江乡镇要组织干群实行日夜巡逻查险;当水位达13.2米时,沿江乡镇要发动30%劳力上堤防汛,结合兴修进行除险加固;当水位达14.0米并呈上涨趋势时,全县有关乡镇要全面发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斗争。内河:当西河无城、梁家坝或永安河开城水位(下同)达10.0米时,所在水系乡镇干部要上堤防汛,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巡逻查险,搭好防汛棚;当水位达10.5米并呈上涨趋势时,县设内河各防汛指挥所进驻,乡镇政府要组织干群实行日夜巡逻查险;当水位达11.0米时,要发动30%劳力上堤防汛,结合兴修进行除险加固;当水位达11.5米并呈上涨趋势时,要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斗争。

(十一)重视做好抗旱工作。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水库、塘坝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要切实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积极为抗旱提供水源保障。要维修好抗旱机械和抗旱渠道,保障各类抗旱机械正常运行和沟渠畅通。要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江、河、湖泊和沟港、塘、库水资源。在旱情严重时,还要努力发掘地下水,积极开发空中水资源。要按照“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抗旱原则,统一指挥、统一开机、统一用水、统一负担,首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其次保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和特种水产养殖用水,再次保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用水。水源紧缺地方,要因地制宜种植耐旱高效作物,尽量减少干旱缺水带来的影响。要加快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引导、扶持单位和个人兴办抗旱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切实加强抗灾工作组织领导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4

[关键字]平原河网地区 基层防汛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TV8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37-1

1前言

基层是防汛工作的第一现场。一旦洪涝台旱灾害发生,需要基层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如第一时间得知险情出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直至最后一步撤离清场。因此,基层是防汛工作的基础。[1]

但是,基层也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一是组织体系较为薄弱。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少,力量薄弱。二是工程设施较为薄弱。不少堤防、护岸防洪标准偏低年久失修。三是抢险能力较为薄弱。街镇应急抢险队伍大多数是兼职,专业化程度不高。四是街镇经济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但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防汛情势日趋严峻,因此,加强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青浦区金泽镇位于上海市西部,属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镇域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共有大小河道332条段,水面积率高达26.4%。建有大小圩区11只,一线圩堤131.8公里,二级圩堤68.55公里。历史上频繁遭受暴雨、台风侵袭,受灾严重。下面就以该地区为例,探讨平原河网地区的基层防汛体系建设。

2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包括:组织指挥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预案体系、抢险队伍、防汛物资、防汛设施、防汛信息化等方面。通过基层防汛体系建设,提高基层防汛抵御能力,夯实基层防汛基础,使基层防汛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1健全组织指挥体系

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原则,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汛组织体系,完善镇、村两级防汛机构,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细化部门分工,一旦险情发生,各部门协调合作,从抢险队伍、物资、通信、供电、医疗服务等各方面保障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以遥测技术为基础,建立集雨情、水情、汛情为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分片的圩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安装遥测雨量站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水闸管理站设水位监测摄像头,在城镇易积水点设置监控系统,雨情、水情实时监控,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正确、翔实的依据。

2.3编制防汛预案体系

防汛预案是有序开展监测预警、人员避险转移、抢险救灾的重要依据。防汛预案体系包括防汛防台总体预案及人员转移撤离、重点区域应急排水、堤防泵闸抢险、地下工程抢险、菜田设施排水等专项预案,做到“一处一预案、一事一预案”。预案涉及的应急调度、队伍组建、物资调运、人员撤离、生活保障等落实相关责任人,确保防汛指挥调度、应急抢险和灾后救助的工作运转协调顺畅。

2.4训练防汛抢险队伍

金泽镇落实了镇武装部民兵72名的防汛抢险队伍。自2012年海葵台风导致淀山湖大堤出现严重险情后,金泽镇进一步加强力量,专门组织建立了青年防汛突击抢险队成员30名,同时各村各单位相应建立了各自的抢险队伍。为了锻炼抢险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金泽镇每年都在汛前组织防汛实战演练,并对水闸、泵闸专管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水利设施的操作水平。

2.5完善防汛物资储备

金泽镇每年都投入资金,建立完善防汛物资储备。配备相当数量的毛竹、编织袋、杉木桩等,分散存储,就近调用。同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汛前对物资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2.6维修保养防汛设施

堤防、护岸、水闸、排涝站等防汛设施在对抗灾害性天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设施设备建设标准低,且经过多年服役设备老化、堤防护岸冲刷严重。因此,金泽镇每年汛前都要对塌损的堤防、护岸进行除险加固,病险水闸泵站及时维修保养,市政排水管网疏通养护。同时,开展多次防汛大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排除。

3平原河网地区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的难点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众多,且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防汛战线长,防汛任务重,基层防汛体系的建设存在不少难点。

(1)平原河网地区地势较平,起伏不大,极易形成内涝。相对于山区可以利用重力排洪,平原地区只能利用潮汐和排涝站的动力排水。而由于资金限制,排涝站的建设不能紧跟防汛情势的变化,排涝动力严重不足,雨势较大时农田受淹严重。

(2)山区河流的降水流量曲线呈单一对应关系,目前的水文预报技术已经可以利用比较成熟的模型如新安江模型提前对水位流量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为防汛减灾提供持续有效的服务。而沿海河网地区的河流由于受潮汐往复水流的影响,水力特性复杂,目前的水文预报预测结果精度低。

(3)平原河网地区堤防护岸数量多,岸线长,分布广,受风浪淘刷影响坍塌、破损、管涌和渗漏现象严重。农民防汛意识薄弱,鱼塘养殖造成邻近圩堤逐年缩窄,而基层技术力量薄弱、资金实力有限,虽然每年都在修,但每年又都有新的险情出现,防汛隐患难以全面杜绝。

3.4、平原河网地区大江大湖多,水面开阔,台风来袭时,风浪爬高,容易造成堤防险情。

4进一步加强平原河网地区的基层防汛体系建设

金泽镇基层防汛体系虽已基本建成,但还不够完善。下一步将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特点,加大力度,强化管理,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1)强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基层组织防汛防台工作。结合实际,完善区、镇、村三级防汛防台值班、监测预警、抢险队伍管理、水闸泵站调度、防汛防台物资储备与调用等制度。

(2)进一步投入资金,加快排涝站建设,增强排涝动力。加强农田设施管理,疏通沟渠,保障农田排水通畅,降低农田受灾损失。

(3)积极推进河道整治和疏浚工程,清除河道淤泥,增加河道面积,提升河道行洪和蓄洪能力。

(4)提高防汛设施的建设标准,逐年对现有堤防护岸进行翻建,将重要地区比如淀山湖沿线护岸的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参考文献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5

1.1编制目的

做好突发性水旱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防汛抗旱条例》、《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雨、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地震、恐怖活动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1.4工作原则

防汛抗旱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公众参与,军民结合的机制。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坚持依法防洪抗旱,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负责组织、指挥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其办事机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指办)设在市水利局。

2.1.1市防指组织机构

市防指由市政府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军分区参谋长、市水利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供销社、市农委、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商务局、市安监局、市粮食局、市气象局、*电信分公司、*供电公司、人民保险公司*分公司、市监察局、*海事局、*市物资总公司等部门和*武警支队、*火车站负责人为成员组成。

2.1.2市防指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主要江河防御洪水方案和跨县(市、区)的调水方案,及时掌握全市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控和调度水资源,组织灾后水毁修复及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2.1.3市防指成员单位职责

市委组织部负责督查各级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掌握党政领导干部在组织抗洪抢险、抗旱和救灾工作中履行职责及遵守防汛抗旱纪律情况。

市委宣传部负责把握全市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及时协调、指导新闻单位做好防汛抗旱宣传报道工作。

市直机关工委负责发动、监督市直机关党员参加抗洪抢险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市发改委负责指导制定防汛抗旱规划工作。负责防洪保安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协调落实农业排灌和抗灾用电指标。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运送防汛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的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偷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洪与抗旱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

市民政局负责全市水旱灾害的救灾工作,对受灾群众实施救助安置。负责灾情统计和核查,统一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市防指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集防汛抗旱资金,按照市防指确定的分配方案,及时下拨中央、省和市级防汛抗旱经费并监督使用。

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防治及其他相关工作,协调解决防汛抢险取土用地问题。

市建委负责城建系统所属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组织、指导城市市政设施和民用设施的防洪排涝工作。做好城市供水相关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公路交通设施的防洪安全。负责公路设施建设等,保障防洪需要,优先运送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及时征调、组织紧急抢险和撤离人员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

市林业局负责防汛抢险急需毛竹及木材的供应工作。

*电信分公司负责保障防汛抗旱无线电通信频率及其正常使用。协调保障公众移动通信和联通通信网络的通信畅通。根据汛情需要,协助调度应急通信设施。负责公用通信网设施的防洪安全和通信畅通。

市农委负责掌握农业洪涝、旱灾情况,负责农业生产救灾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和生产恢复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汛抗旱日常工作。负责汛情、旱情监测预报;提供防汛抗旱技术指导;为市政府、市防指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当好参谋;负责防洪抗旱工程安全监管,督促水利工程水毁修复。

市卫生局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向市防指提供水旱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市监察局负责检查监督参加防汛抗旱的国家工作人员履行防汛抗旱职责、执行防汛抗旱纪律的情况。

市环保局负责水环境质量应急监测。在水污染危险期,及时向市政府、市防指报告水质状况,防止饮用水源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避免和减轻污染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

市广电局负责组织指导各级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防汛抗旱宣传。及时准确报道经市防指审定的汛情、旱情、灾情和各地防汛抗旱动态。

市商务局负责受灾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的调度和供应。

市安监局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组织、协调防汛抗旱突发事件中涉及生产安全的应急救援处置。

市气象局负责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对汛情、旱情形势作出气象分析和预测。汛期及时组织力量,对重要天气形势和灾害性天气作出滚动预报,及时向市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提供气象预报信息。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现场气象保障服务。适时组织人工增雨工作。

*供电公司负责电力调度安全工作。保障防汛、排涝、抗旱的电力供应。

人民保险公司*分公司负责洪涝旱灾发生后的保险理赔工作。

*火车站负责紧急调运有关防汛物资和防汛抢险人员工作。

*海事局负责防汛救灾抢险物资运输和人员撤离的船舶保障及航道建设和畅通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受灾群众的粮食保障工作。

市供销社负责有关防汛抢险急需物资的保障供应工作。

市物资总公司负责有关防汛物资的紧急调遣工作。

*军分区根据汛情、旱情需要,负责组织协调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抗洪抢险,转移营救危险地区群众,以及抗旱应急送水等防汛抗旱紧急任务。

*武警支队根据汛情、旱情需要,组织武警官兵参加抗洪抢险,转移营救危险地区群众,以及抗旱应急送水等防汛抗旱紧急任务。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2.1.4市防指办职责

承办市防指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全市雨情、汛情、旱情、工情;根据市防指决策,具体统一调度全市防洪抗旱骨干工程;组织拟定主要江河湖泊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调度运用办法和重点地区的抗旱预案,并监督实施;指导、督促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市、区)防指制定和实施防御洪水方案和抗旱预案;指导、检查、督促受涝地区开展排涝工作;指导、检查、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制定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预案并组织实施;督促、指导有关防汛指挥机构清除河道、湖泊、行蓄洪区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负责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特大防汛抗旱补助经费、市级防汛抗旱经费、农业抗灾用电指标计划安排,市直管工程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拨;组织、指导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

2.2防汛现场指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当干流及主要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水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现场指挥的,组建现场指挥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由当地行政首长、参加抢险的、武警部队首长和水利专家组成,水利专家负责拟订抢险方案,行政首长对抢险方案进行决策,并组织实施。、武警部队参加抢险,由军分区(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预警信息

3.1.1气象水文信息

(1)气象信息。主要包括:降水量及天气形势分析,预报中、短期降水量及天气形势、台风生成及走向趋势、其他有关气象信息。

气象部门应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当有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时,要加强与上级和周边地区气象部门的会商,滚动预报最新气象变化趋势,并及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水文信息。主要包括:降水量、蒸发、水位、流量、水量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洪峰水位、流量、预计出现时间等水文特征值。

各类报汛站应将监测和收集的水文信息及时报上级水文部门、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自动测报水情信息应在20分钟、人工报汛水情信息应在1小时内报到*市水文水资源局,市水文水资源局根据雨水和墒情实况及时作出汛情、旱情预报,并尽可能延长预见期,提高精确度。

当预测河道超警戒水位、水库超汛限水位时,相关水文测站应按每日4时段加密测报;当预测河道接近保证水位、水库达设计水位时,重要水位站点应按每2小时时段测报,必要时应随时加密测报。

当发生特大暴雨、山洪暴发等特殊汛情和冰雹天气时,各报汛站应及时向市水文水资源局拍发暴雨等特殊汛情电报,并增加报汛段次。当溃坝决口、行蓄洪区行蓄洪、分洪河道分洪时,应立即拍报特殊水情、大型水库泄洪以及河道洪水达到历史前3位或断流时,在2小时内报市政府和市防指。

河道、湖泊、水库塘坝蓄水,非汛期实行月报。旱情严重时,增加上报频次。

3.1.2河道堤防信息

河道堤防信息主要包括:实时水位、流量、工程运行状况、巡堤查险有关情况(包括查险队伍人员组成、人数、交接班等);工程出险情况(包括出险时间、地点、类别、程度、处置等情况);负责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应急通信联络方式、抢险队伍、抢险消耗物资等。

现场防汛指挥机构、工程管理单位应随时掌握河道堤防信息,认真做好记录。当河道水位超设防水位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责巡堤查险并及时将情况报告同级防指和上级主管单位,当河道水位超警戒水位时,由当地防指组织民工上堤巡堤查险和防守。现场防汛指挥机构应及时将有关工程及防汛信息报当地防指,并逐级上报至市防指办。当淮河和滁河干流达到警戒水位后,所在县(市)防指办应按每日2时段(即8时、14时)向市防指办报告汛情、工情信息,并根据汛情发展趋势增加报告次数。重要堤防、涵闸等发生重大险情应在险情发生后2小时内报到市防指办,市防指在险情发生后4小时内报省防指。

3.1.3水库工程信息

水库工程信息主要包括:实时坝上、坝下水位及库容,入库、出库流量及变化趋势,泄水建筑物调度及运行状况等。若发生险情要形象描述险情状况及采取的应急抢险措施,负责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应急通信联络方式等。

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后,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规定,增加对大坝、溢洪道、输水管(洞)等工程的巡查次数,增加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观测频次,做好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在安全运行状况下,水库管理单位按规定向水库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库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当发现险情或建筑物运行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库主管部门。大中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应在2小时内报至市防指办,市防指在险情发生的4小时内报市政府及省防指。

3.1.4洪涝及旱灾信息

洪涝、旱灾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土壤墒情、蓄水和城乡供水情况;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灾情。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收集洪涝、旱灾情动态信息,按规定报同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重大防汛抗旱行动情况应及时上报,对有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须核灾后立即上报。市防指在重大灾情、灾害发生后4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市政府和省防指,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各地要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队伍,检查维护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储备足够的防汛抗旱物资,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保证通信畅通。

3.2.2气象水文预警

当预报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由气象主管部门及时向社会预警信息。当预报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提早预警,通知相关的下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做好应对准备。

3.2.3洪水灾害预警

(1)当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本区域内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汛情信息。当河道、湖泊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水库、堤防、涵闸等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视情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2)当河道堤防及涵闸、泵站等穿堤建筑物、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时,水工程管理单位或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向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工程主管部门报告,当地政府应迅速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抢险,并立即向可能淹没的区域发出预警,同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3)当水库大流量泄洪、遭遇特大暴雨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可能导致溃坝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及时向水库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库主管部门报告,水库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向水库下游预警。

3.2.4行蓄洪区预警

当预报行蓄洪区达到规定运用水位时,当地政府应按有关规定启动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做好群众、重要物资安全转移准备。由省防指视汛情发展趋势,发出准备转移通知、限时转移通知。所在县(市、区)防指接到限时转移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和安置,同时做好行(蓄)洪闸的开启或口门爆破等准备工作。

3.2.5山洪灾害预警

(1)山洪灾害易发区政府的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组织制定、完善本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划分并确定易发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定群众、重要物资安全转移方案,及时预警预报。

(2)山洪灾害易发区由国土部门负责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和预报措施。当预报或发生强降雨时,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加强观测。每个乡镇、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本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3.2.6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1)气象部门应密切监视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做好趋势预报。对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暴雨,及时将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速度和台风暴雨的量级和雨区分布等信息,与水文部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会商,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台风影响临近时及时将有关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

(2)预报将受台风暴雨影响的有关地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加强值班,组织气象、水文、国土资源等部门会商,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

3.2.7干旱灾害预警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掌握实时旱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及程度,采取相应预警措施,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视情通过新闻媒体在本区域内向社会旱情信息。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建立通信及信息传输系统

充分利用公共通信网络,建设市、县(市、区)及重点防洪抗旱工程骨干通信网,建立省与市、市与县(市、区)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系统,逐步建立全市重点防洪闸站、重要水情监视点图像监视系统,建立全市水文及气象测报站网、行蓄洪区预警反馈系统等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专网,保障雨水情、工情、灾情信息畅通和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3.3.2制定防御洪水、抗旱调度方案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人口、水工程等情况及防洪抗旱需要,组织编制和修订防御洪水方案、应急抗旱供水方案、防洪工程调度方案、主要水工程枢纽及闸站控制运用办法等,按规定报同级政府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后执行。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1.1按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参照《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4.1.2进入汛期、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跟踪掌握雨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预案。水工程管理单位应配合当地防指加强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向当地防指和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控制险情。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4.1.3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抗旱等方面工作。按照权限和职责负责所辖水工程的调度,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时报告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可直接向省、市防指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堤防、水库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跨区域发生的水旱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将影响到临近行政区域的,在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报情况。

4.2Ⅰ级应急响应

4.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级响应

(1)淮河或滁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干流发生两个以上主要控制站超过保证水位的洪水;

(2)淮河干流主要堤防或滁河堤防发生决口;

(3)大型或重要中型水库发生垮坝:

(4)发生面积大于120万亩的洪涝灾;

(5)4个以上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

(6)两座以上市辖县(市、区)的县级城镇发生极度干旱。

4.2.2Ⅰ级响应行动

(1)在省防指的指导下,市防指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迅速将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情况严重时,提请市委常委会听取汇报并作出I级部署。按照《防洪法》等有关规定,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可每天在*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汛(旱)情通告》,宣传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险、抗旱行动情况。市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市防指按程序申请调兵,并协调、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应急送水。按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市防指办紧急调拨防汛抗旱物资。市财政局及时筹集下达防汛抗旱及救灾资金。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协调及时兑现农业抗灾用电指标。市交通局为防汛抗旱物资提供运输保障。市民政局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市卫生局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工作。市环保局及时监测水质,加强污染源的监控。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3)相关县(市、区)全面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全面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市防指。受灾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应到一线指挥,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4)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政府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市防指领导到现场督查指导抢险工作,并派出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按程序申请、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

4.3Ⅱ级应急响应

4.3.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响应

(1)淮河发生大洪水,或滁河干流大部分河段发生超设防水位的洪水

(2)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及滁河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

(3)一般中型或重点小型水库发生垮坝;

(4)发生面积大于80万亩的洪涝灾;

(5)4个以上县(市、区)发生严重干旱;

(6)两座以上市辖县(市、区)的县级城镇发生重度干旱

4.3.2Ⅱ级应急响应

(1)在省防指指导下,市防指总指挥或委托副总指挥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按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市政府和省防指,通过《*水利信息》等方式通报市防指成员单位。必要时,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并作出工作部署。可定期在*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汛(旱)情通告》。按照《防洪法》等有关规定,可视情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市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市财政局为灾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下拨省分配的农业抗灾用电指标。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2)有关县(市、区)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市、区)防指视情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全面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所在县(市、区)政府和市防指。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3)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县(市、区)政府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必要时,可按程序申请、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上级防指派出专家组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4.4Ⅲ应急响应

4.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应急响应

(1)淮河或滁河发生较大洪水,或干流发生两个以上主要控制站超设防水位的洪水;

(2)淮河或滁河干流堤防出现险情,或一般支流堤防发生决口;

(3)大中型水库、大型水闸出现严重险情或一般小型水库发生垮坝;

(4)发生面积大于50万亩的洪涝灾;

(5)4个以上县(市、区)范围内发生中度干旱;

(6)两座以上市辖县(市、区)的县级城镇发生中度干旱。

4.4.2Ⅲ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副总指挥或委托有关负责人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趋势,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市政府和省防指,并通过《*水利信息》等方式通报市防指成员单位。可在*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汛(旱)情通告》。市防指视情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有关县(市、区)防指可视情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防汛(抗旱)期,当地防指应按职责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规定上足防汛抗旱民工,加强防汛查险,并将工作情况报同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指。

(3)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政府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组织抢险。必要时,上一级防指派出专家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4.5Ⅳ级应急响应

4.5.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应急响应

(1)淮河或滁河流域发生一般洪水,或一条主要支流全线发生超设防水位的洪水;

(2)淮河或滁河干流堤防出现险情,或主要支流堤防发生重大险情;

(3)大中型水库出现险情,重点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

(4)发生面积大于30万亩的洪涝灾;

(5)4个以上县(市、区)范围内发生轻度干旱;

(6)两座以上市辖县(市、区)的县级城镇发生轻度干旱。

4.5.2Ⅳ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办负责人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汛情、旱情的监视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市防指领导和省防办。市防指办视情派出检查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有关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密切监视汛情,按职责加强巡逻查险,并将巡查情况上报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

(3)当地防指应按职责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规定组织民工上堤防汛查险,组织开机排涝或抗旱提水,并将工作情况报同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指办。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政府应立即组织抢险。

4.6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

4.6.1淮河、滁河洪水

(1)当淮河、滁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到分工的责任段督查防汛工作,县(市、区)防指成员和技术人员要按照分工要求,进岗到位,开展工作。按规定上足防汛民工,巡堤查险和防守。当淮河水位继续上涨,危及重点保护对象时,市防指按调度权限和防御洪水方案,在未接到行蓄洪通知前,加强防守,确保重要堤防及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

(2)当淮河、滁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预报接近保证水位或遇到重大险情时,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到责任段,靠前指挥,县(市、区)现场防汛指挥部负责人应根据需要增调防汛抢险民工,重要险工险段应确定专人防守。抢险技术难度较大时,县(市、区)防指可申请市级防汛机动抢险队支援抢险。必要时,可按程序请求动用、武警部队参加突击抢险。

(3)当遇特大洪水时,市防指按照淮河、滁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及淮河、滁河洪水调度方案,提出调度运用意见,报请省防指批准后组织实施。

(4)发生涝灾的地区要按先自排后机排的原则积极开展排涝。当地政府须组织劳力,拆除堵坝,保持沟渠畅通;全力开启固定泵站,调集并架设临时排水机械,抢排涝水。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筹措排涝经费,电力部门要优先保证排涝用电。

4.6.2行蓄洪区启用

当预报行蓄洪区达到规定运用水位时,当地防指应做好开闸行洪、口门爆破行洪的各项准备。需爆破行洪的,当地防指应积极为部队实施爆破提供保障。根据洪水预报和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当研究决定启用行蓄洪区时,市或县(市、区)防指及时通知部队赶到爆破现场,做好一切爆破准备。行蓄洪区启用命令下达后,由部队实施爆破,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治安秩序,当地防指将实施情况及时反馈省、市防指。

4.6.3山洪灾害

当预报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由当地防指或相关部门及时发出警报,当地政府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应立即通知相关乡镇或村组组织人员安全撤离。转移群众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后警戒区人员。转移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时,国土资源部门应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灾害点,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当地政府应组织民政、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山洪造成更大的损失。

发生山洪灾害后,若有人员伤亡,或滑坡体堵塞河道,当地政府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进行紧急抢救、抢险,必要时向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求援。

4.6.4台风暴雨灾害

(1)台风可能影响地区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防汛负责人应立即上岗到位,根据当地防御台风暴雨方案进一步检查各项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对台风暴雨可能严重影响的地区,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台风暴雨动员令,组织防台风暴雨工作,派出工作组深入第一线,做好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落实防台风暴雨措施和群众安全转移措施,指挥防台风暴雨和抢险工作。

(2)防汛指挥机构督促相关地区组织力量加强巡查,督促对病险堤防、水库、涵闸进行抢护或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台风暴雨可能明显影响的地区,根据降雨量、洪水预测,控制运用水库、水闸及江河洪水的调度运行,超蓄的水库应将水位降到规定的蓄水位;湖泊水位高的应适当预排。

(3)台风中心可能经过或严重影响的地区,当地政府应动员和组织居住在低洼地、危险区、危旧房特别是人员集中的学校、医院等人员的及时转移,在大湖(河)面作业的船只回港避风,高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电力、通信部门落实抢修人员,一旦损坏迅速组织抢修,保证供电和通信畅通。市容管理部门做好市区广告宣传标牌固定、树木的保护工作。医疗卫生部门做好抢救伤员的应急处置方案。国土资源部门对山洪泥石流、滑坡易发地区加强监测频次,采取应急措施。

(4)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播发台风预报警报、防台风暴雨措施以及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防御部署。

4.6.5水库溃坝、堤防决口、水闸垮塌

(1)当出现水库溃坝、堤防决口、水闸垮塌前期征兆时,当地防汛指挥机构要立即启动抢险预案,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同时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防指直至省防指报告,向下游可能受灾区域的当地政府预警。

(2)工程出险地点的下游地区政府或防汛指挥机构应迅速组织转移淹没区或洪水风险区内群众,并根据预案利用有利地形构筑二道防线,控制洪水影响范围或减缓洪水推进速度。

(3)当水库溃坝、堤防决口、水闸垮塌,当地防指应启动堵口抢护预案,充实现场抢险领导力量,设立技术专家组、施工组、物资器材组、后勤保障组、转移安置组等,迅速实施堵口抢护。

4.6.6干旱灾害

市及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按特大、严重、中度、轻度4个干旱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抗旱措施,并负责组织抗旱工作。

(1)特大干旱

抗旱工作成为全市中心工作。强化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市领导到受旱县(市、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企业用水安全,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市防指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和分析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组织会商,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重点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市防指派出抗旱指导组深入受灾地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动员全市抗旱服务组织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流动机械及送水设备,全力以赴开展抗旱服务,并重点向饮水困难地区送水。及时将旱情及抗旱情况报告市政府和省防指;定期召开新闻会,通报旱情旱灾及抗旱救灾情况。

市防指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做好抗旱救灾相关工作。

县(市、区)防指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分析旱情发展趋势,并向同级政府和市防指报告。受灾地区迅速启动相关抗旱预案,运用各项特殊的应急抗旱措施,包括应急开源、应急限水、应急调水、应急送水等。组织、动员抗旱服务组织和社会有关单位向饮水困难地区送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受旱地方政府视情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限制直至暂停造纸、酿造、印染等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工业用水;限制直至暂停洗车、浴池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缩小农业供水范围或者减少农业供水量;限制直至暂停排放工业污水;限时或限量相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其他限制措施。

(2)严重干旱

市防指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视情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紧急抗旱期;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强化抗旱骨干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派出抗旱指导组,深入受旱地区指导抗旱工作;及时将旱情及抗旱情况报告市政府和省防指;召开新闻会,通报旱情旱灾及抗旱情况;提请市政府将抗旱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加大对受旱地区资金和抗灾用电的支持。市防指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抗旱救灾相关工作。

受旱地区适时启动抗旱预案并报上级防指备案,当地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抗旱,视情采取应急抗旱措施,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发生饮用水困难的地区应组织、动员抗旱服务组织和有关单位送水。督促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落实抗旱职责,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增加并落实抗旱用电指标、应急抗旱资金和物资。加强水质监测,防止发生水污染事件。

出现水源紧缺的城市,启用应急水源工程,经本级政府批准,可采取限制高耗水低效益企业和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等措施。

(3)中度干旱

市防指及时掌握旱情发展情况,适时部署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骨干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适时向受旱地区派出抗旱指导组,并向市政府、省防指报告旱情;对受旱地区给予资金和抗灾用电支持。受旱地区防指根据旱情发展情况适时会商,布置抗早工作,及时分析预测水量和供水形势,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加大抗旱投入;定期向上级防指报告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

(4)轻度干旱

各级防指办及时掌握旱情信息和发展趋势,适时旱情预警预报,强化蓄水保水和水源统一管理,组织开展抗旱服务。

4.6.7供水危机

当发生供水危机时,有关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加强对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严格实施应急限水,合理调配有限的水源;采取辖区内、跨地区、跨流域应急调水,补充供水水源。水质检测部门加强供水水质监测,保证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用水安全。针对供水危机出现的原因,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供水水源。

4.7信息报送和处理

4.7.1信息内容。防汛抗旱信息主要包括:雨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水工程、行蓄洪区调度运用情况,参加防汛抗洪、抗旱人力调集情况,防汛抗旱物资及资金投入情况,因水旱灾害转移人口及安置等情况。

4.7.2信息报送。防汛抗旱信息实行归口管理,逐级上报。

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实行一事一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7.3信息处理。一般信息由防指办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出,重要和需要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信息,须经防指负责人审签。本级防汛抗旱的一般信息,报送本级防指办有关负责人处理;重要信息经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签批后,按领导批示分头办理,防指办负责督办。

4.7.4信息核查。凡本级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准备采用和的水旱灾害、工程抢险等信息,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上级部署立即调查核实。

4.8市慰问及派工作组

4.8.1一次性灾害损失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市委、市政府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指导工作。

(1)受灾范围为全市的1/2以上县(市、区),或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或一个县(市、区)受到特大水旱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

(2)因洪涝灾害一个县(市、区)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4.8.2一次性灾害损失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市委、市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派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协助工作。

(1)受灾范围为一个以上县(市、区),或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以上;或一个县(市、区)受到重大水旱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

(2)因洪涝灾害一个县(市、区)死亡人数在5人以上。

4.8.3达不到上述情况的,由市防指或其他有关部门视情向灾区派工作组协助指导工作,并表示慰问。

4.9应急结束

河道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严重旱情已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按规定的权限宣布解除紧急防汛(抗旱)期。

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抗旱)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旱)期结束后应及时返还或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调用专业机动抢险队或抗旱服务队,由申请调用的单位支付成本费用。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协助当地政府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应急保障

5.1组织保障

达到Ⅲ级以上响应条件时,各级防指成员单位要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加强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力量,在防指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处理防指紧急事务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保证防汛抗洪和抗旱工作高效运转。

5.2队伍保障

5.2.1群众防汛抢险队伍

群众防汛抢险队伍是防汛抗洪的基本力量,承担巡堤、查险、排险任务。参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一线民工每公里10-20人,二线民工每公里20-30人,三线民工每公里30-50人,以行政区划统一编队,明确负责人,由当地防指调度。根据汛情发展,县级以上防指或现场防汛指挥机构可决定增调防汛民工。

5.2.2部队抢险队伍

和武警部队是抗洪抢险的骨干力量。视汛情、险情发展,县(市、区)防指可逐级向市、省防指申请调动部队支援。申请调动部队时,应说明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受灾区域和程度,采取的救灾措施以及需要使用的兵力、装备等。

5.2.3防汛机动抢险队

防汛机动抢险队主要承担对抢险设备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防汛抢险任务。市级专业防汛机动抢险队,由市防指调遣,赴指定地点实施抢险。县(市、区)防汛机动抢险队由本级防指调遣。

5.2.4抗旱服务队

抗旱期间,抗旱服务组织应服从本级防指调遣,到受旱地区提供抗旱流动机械,维修抗旱机具,租赁、销售抗旱物资,推广和指导农户使用旱地龙等生物抗旱措施。市级抗旱服务队重点支援严重受旱地区应急提水、抗旱技术服务等工作。

5.3物资资金保障

5.3.1物资储备

(1)按照“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旱灾威胁的其他单位应按规定储备防汛抢险、抗旱救灾物资。

(2)市防指储备的防汛物资,主要用于市直管的河道、堤防、闸坝及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汛抢险,重点支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地区防汛抢险的应急需要。必要时,市防指向省防指请求支持。

(3)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储备的防汛抗旱物资品种及数量,根据本地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确定。

5.3.2物资调拨

(1)市级防汛抗旱物资的调用,应本着“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急需,及时高效”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地区的防汛抢险和抗旱物资急需。

(2)市级储备的防汛抗旱物资调拨须县(市、区)防指申请,经市防指批准,由市防指办向各储备单位签发调拨令。紧急抢险情况下,可用电话或明传电报申请批准调动,用后补办手续。申请内容包括用途和需用物资的品种、数量、运往地点、时间等。

(3)市储备单位、仓库接到调拨令后,必须立即组织发货,申请单位负责组织运输,并及时向市防指办反馈调拨情况。

(4)进入紧急防汛期,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洪的需要,可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凡运送防汛人员、物资的车辆在各等级公路、桥梁和渡口均免费优先通行。电力部门要全力保障防洪、排涝、抗旱供电。

5.3.3资金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财政预算要每年安排防汛抗旱经费,用于辖区内防汛物资储备、水利设施运行与维护、水利工程应急除险、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防汛抢险和卫生防疫,因汛情、旱情需要,可运用市长、县(市、区)长预备费和其他资金。中央财政下拨的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应及时安排,专款专用。

受洪水威胁的县(市、区)为加强本行政区内防洪工程设施建设,提高防御洪水能力,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在防洪保护区范围内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

5.4灾民安置及医疗保障

县级政府负责组织转移行蓄洪区和低洼地群众,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负责为临时转移出来的群众提供临时安置场所,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医疗部门负责保障灾民基本医疗条件。

5.5通信保障

5.5.1专网通信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落实专人负责防汛抗旱专用骨干通信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汛前对专用通信网进行全面检查。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必须配备有线、无线通信设施;各雨水情、旱情采集点必须配备有线或无线通信设施,对于自动采集点,必须制定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监测信息应急采集、报汛预案,确保信息畅通。

5.5.2公网通信

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应保障利用公网建立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正常运转。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公共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

5.5.3编制通讯录

各级防指办应编制防汛抗旱所涉及到单位及个人防汛抗旱通讯录,每年汛前必须更新,对关键部门及关键人员要明确多种形式联系方式。

5.6技术保障

5.6.1防汛抗旱计算机广域网

(1)建设和整合全市防汛抗旱计算机广域网,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2)当网络发生故障时,应迅速组织抢修,以最短时间恢复数据通信。

5.6.2防汛抗旱决策支持

依托洪水预报系统、旱情监测预报系统、灾情分析评估系统及异地会商系统,以现行的防洪调度和水源供水调度工作流程、调度规则、组织分工为基础,建立防汛抗旱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1)完善水文信息采集及预报系统。

(2)建立防汛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市重要防洪抗旱工程数据库,实现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查询。为全市防汛抗旱形势分析和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支持。在防汛抗旱数据库及综合信息数据库的支持下,建立灾情分析评估系统,及时提供实时洪涝、干旱情况及灾情分析结果逐步实现各级防汛、抗旱、灾情信息的共享。

(3)建立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系统。逐步完善防汛抗旱调度决策异地会商系统,提高防汛抗旱和水资源调度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5.6.3建立防汛抗旱专家库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建立防汛抗旱专家库,专家库由设计、科研、管理、防汛抗旱等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安排专家,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5.7宣传及培训演习

5.7.1公众信息交流

汛情、旱情、工情、灾情及防汛抗旱工作等方面的公众信息交流,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防汛抗旱信息的规定》,实行分级负责制,由本级防指办负责人审核后,通过媒体向社会。防汛抗旱的重要公众信息交流,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经本级政府同意后,由防指指定的发言人,通过本地新闻媒体统一向社会。

5.7.2培训

市防指负责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市级、大型企业防汛机动抢险队有关人员的培训;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别负责县、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所属防汛机动抢险队有关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

5.7.3演习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提高防汛抢险队的应急响应能力。市级防汛机动抢险队一般2—3年举行一次,县(市、区)防汛机动抢险队的演练由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新闻报道

6.1新闻报道原则

坚持稳定、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和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把握适度的原则,为抗洪抗旱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2新闻审查

由*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等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公开报道的汛情、旱情、灾情及防汛抗旱动态等报道,由市防指负责审核。其它记者采访洪涝、旱灾地区,在市委宣传部统一领导下,由市政府办负责组织协调。

7善后工作

发生水旱灾害的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7.1水毁工程修复

汛期结束或洪水退去后,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或工程管理单位做好前期工作,提出水毁修复计划,抓紧组织实施,力争在下一次洪水到来之前恢复主体功能。涉及跨行政区域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重要设施的水毁修复工作,由市级主管部门负责协调。

7.2防汛抗旱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抗旱物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集的原则,各级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由防指办及时补充到位,所需物料数量和品种按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确定。

7.3行蓄洪区补偿

当年行蓄洪区运用后,财政、水利等部门按照《蓄滞洪区补偿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组织核查财产损失,提出补偿标准和办法,报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7.4灾后重建

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汛(旱)期受损情况,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但经上级批准同意的重要工程,可提高标准重建。旱情解除后,对经批准的临时截水工程和设施须尽快拆除,恢复江河沟渠及其堤防原貌。

7.5防汛抗旱工作评价

各级防指办应针对当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必要时引进外部评价机制,征求意见和建议,以利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水平。

8附则

8.1名词术语解释

8.1.1紧急防汛期:根据《防洪法》规定,当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在紧急防汛期,各级防指根据防汛抗洪需要,可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8.1.2防御洪水方案:是有防汛抗洪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工程实际状况和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制定的防御江河洪水、山洪灾害等方案的统称。防御洪水方案经批准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执行。

8.1.3抗旱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和抗旱能力下,针对不同等级、程度的干旱,而预先制定的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的依据之一。

8.1.4一般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5—10年一遇的洪水。

8.1.5较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10-20年一遇的洪水。

8.1.6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20-50年一遇的洪水。

8.1.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或洪量的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

8.1.8轻度干旱:旱情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开始造成不利影响,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下;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在20%以下。

8.1.9中度干旱:稻田缺水,旱情对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响,局部已影响产量,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1%—50%;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21%—40%。

8.1.10严重干旱:田间严重缺水,稻田龟裂,禾苗枯萎或死苗,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发生困难,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51%—80%: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41%—60%。

8.1.11特大干旱:农作物大面积枯死,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面临严重困难,受旱地区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0%以上;以及因旱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高于60%。

8.1.12城市干旱:因旱造成城市供水水源不足,或者由于突发性事件使城市供水水源遭到破坏,导致城市实际供水能力低于正常需求,致使城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8.1.13城市轻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相当于正常需求量的90%,出现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8.1.14城市中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相当于正常需求量的90%—8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较大影响。

8.1.15城市重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相当于正常需求量的80%—70%,出现严重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8.1.16城市极度干旱: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7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居民生话、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8.2预案链接资料

国务院、国家防总、省政府、省防指、市防指批准的有关防汛抗旱方案、预案、规定等可作为本预案的重要链接资料,主要有国务院、国家防总、省防指批准的淮河、滁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滁河洪水调度方案(试行)》,《安徽省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控制运用办法》、《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安徽省抗旱预案》,《*市一般中型水库控制运用办法》、《*市防汛预案》、《*市抗旱预案》以及有关河道、水库、湖泊、闸站调度方案和控制运用办法等规章制度。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3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防指办负责管理。根据市防指要求适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预案进行评估,并视情况需要及时修订。各县(市、区)防指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关河道、地区和重点工程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8.4奖励与责任

对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防汛抗旱工作中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5应急指挥机构及联系方式

8.5.1市防汛抗旱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图(见附件)

8.5.2总值班室电话:

8.6有关格式化文本

8.6.1预案启动格式框架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来源;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宣布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等级;单位或人及时间。

8.6.2新闻内容框架

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情况;国家及省、市领导同志的指示;应急处置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需要说明的其他有关问题。

8.6.3应急结束宣布格式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伤亡和损失情况;应急处置成效及目前状况;宣布结束应急,撤销现场指挥机构;善后处置和恢复工作情况;单位或人及时间。

8.7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防指办及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8.8预案生效时间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6

坚持常备不懈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准备工作,为今年安全度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方针,扎实部署2防汛抗旱工作,防汛备汛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抓得好。主要体现在:

(一)抓认识提高,加强思想准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省委常委、市委袁书记要求一定要切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查找险情,认真除险,消除病险隐患,为安全度汛创造良好条件。苏副省长、市长就今年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准备,加快病险水库、海堤水闸除险加固,继续做好防汛预案落实和包库包堤责任人公布,做好河道清淤整治,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市委周、副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思想,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狠抓各类工程措施、防汛物资储备及调度预案的落实。在月日的全省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紧接着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黄副市长对今年我市防汛备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今年防汛抗旱责任区、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县(市)区也高度重视今年防汛工作,相继进行了思想发动和工作部署。由于各级高度重视,全市上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得到了充分加强。

(二)抓水利建设,加强工程准备。去年入秋以来,我们通过狠抓组织领导、规划编制、宣传发动、资金筹措、质量监管等措施,全面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市共完成投资3.71亿元,占计划3.63亿元的102%;完成土石方1383.4万立方米,占计划1353.5万立方米的102%;投入劳动力1431.1万工日;修复水利水毁工程416处;河道33.6公里,占计划30.2公里的111%;病险水闸除险加固15处,占计划14处的107%;加固堤防30.8公里,占计划30.6公里的101%。对一时难以修复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汛期工程安全并发挥防洪减灾效益。

(三)抓排查除险,加强安全准备。及早开展汛前检查,落实各项度汛措施。月日,我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冬春水利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及汛前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月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各县(市)区防指、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发出了《关于做好年防汛备汛工作的通知》。月上旬,我局组织7个检查组对全市范围内开展冬春水利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及汛前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截止月底,全市水利部门共组织2333人次对本辖区和本行业的水库、堤防、闸坝、河道以及在建的各类涉水工程和危险区域的工程安全进行检查,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14座、病险水闸20座、江海堤防8处。针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登记造册备案,明确责任人,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下达整改通知书,实施限期整改,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跟踪督查,确保度汛安全。

(四)抓责任落实,加强组织准备。

一是根据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变动情况,重新调整落实了防汛指挥组织机构,市政府办公厅已发文通知。

二是召开全市防汛工作工电视电话会议。在月日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黄忠勇副市长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具体部署意见。各县(市)区也都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传达贯彻。

三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监察局联合发文通报了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库、城区防洪堤和万亩片江海堤防防汛责任人名单,并在《日报》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责任人的责任感。

四是各县(市)区也都相应调整落实了防汛指挥组织机构,并落实了水库、堤防、水闸防汛责任人。

五是认真落实县、乡、村和各部门领导防汛防台风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五)抓队伍落实,加强物资准备。在抢险队伍方面,加强与驻军、武警部队信息沟通,联系落实了驻军抢险力量4780人,市直单位抢险队伍力量2104人。各县(市)区、乡镇、村根据当地防汛工作实际,组建以乡镇干部、村民组干、驻军、武警等的抢险队伍共32899人,并明确了抢险责任段和群众撤离方案,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在抢险物资方面,市、县两级在今年汛前已经对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清理、维修了防汛抗旱器材设备,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据统计,市级共储备麻袋3万条、编织袋10万条、冲锋舟28艘。同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向市政府请求安排了60万专项资金用于采购防汛橡皮舟10艘、救生抛投器6具等抢险救生物资,装备市消防支队,提升抢险救援能力。下游管理处各堤段一线储备有麻袋、编织袋16万条等抢险物资。

(六)抓预案修订,加强应对准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防洪防台风抗旱应急机制。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部署,要求各乡村按照落实“防、抢、撤”措施制定了村级预案。全面完成全市2483个村的村级预案编制、核实和修订工作。进一步编制和修订了大、中型水库、重要小(一)型水库和县城区堤防工程的抢险应急预案和洪水调度方案。

(七)抓信息建设,加强通讯准备。全面维护、调试了防汛信息化系统设备。

一是全面维护、联调了市、县、乡三级视频会商指挥系统。

二是对卫星应急通讯进行了维修和组网通讯试验。

三是对洪水预警报系统进行全面维修、维护和调试工作,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保养。

四是全面完成了卫星云图、电话录音、电脑传真、短信收发、指挥决策支持、备用电源等系统的整修、调试和年检工作,确保防汛信息化系统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二、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主要措施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市气象、水文等部门对年汛情会商认为:预计雨季于月下旬末期至月上旬初由北至南先后开始,于月下旬后期由南向北先后结束。预计今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偏多,约7~9个(常年7.5个),防汛抗旱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推进,进一步提高防洪、抗台、抗灾能力,努力确保市区、县城区以及主要江河安全度汛;确保主要江海堤防和重要小(二)型以上水库在防洪标准内不决堤、不跨坝。下阶段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进一步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防汛抗灾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要加大防汛抗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各类新闻传媒,努力扩大防汛信息覆盖面,增强广大群众水患意识和防汛抗灾风险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防控自然灾害斗争。要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的要求,未雨绸缪,有力有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要继续执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强化责任,将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迅速深入责任区,督促工作,熟悉情况,解决问题,确保职责到位、思想到位、指挥到位;要严格落实各类度汛工程技术责任、管理与防守责任制。各级防指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配合,强化部门之间、军地之间的协调联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参与防汛抗灾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各级防汛部门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工作制度,坚持有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认真搞好情况收集和信息传递,对各职能单位落实防汛准备、执行防指指令情况进行督促落实,一旦发生突发汛情,及时处置。要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沟通协调,当好参谋。要严肃防汛纪律,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保防汛抗旱各项职责全面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抓好汛前安全检查。要按照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要求,在月中旬前,再次进行全市范围内的查险除险和备汛工作督查。

一要重点检查病险工程处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检查鉴定中发现的病险工程,各责任区防汛责任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深入工地一线,督促和帮助落实处险方案,协调落实资金和组织力量,迅速进行处理,对一时难以完成加固任务的水库,采取限蓄或排空的措施度汛,确保度汛安全。目前仍有部分水库及海堤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水库安全度汛的难度很大,要落实各项责任,强化预报预警,切实搞好水库、海堤水闸安全工作。

二要重点检查防汛抢险物资缺口补充。按照分级负责、合理布点、科学配比的原则,加大防汛物资储备资金自筹力度,及时组织调运,补充防汛物资缺口。加强抢险救生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对已不适应防汛抢险需要的陈旧物资器材及时予以更换。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核实库储数量。

三要重点检查各种防汛抗灾预案的修订和完善。重点修订和完善各堤防水闸的度汛方案、各类水库的调度方案,突出抓好山洪易发地区的群众紧急避灾转移方案的细化,落实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山洪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四要重点检查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工作。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实战演习,努力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指挥决策水平,提高各级防汛部门的技术参谋水平,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的战斗力。

(四)进一步落实防旱抗旱工作。今年月份,我市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少约62%,重要饮用水源水库蓄水量偏少,个别水源水库出现0库容。据统计,全市因旱发生人饮困难群众13.823万人,农作物受轻旱面积22817亩。针对当前的旱情,我们要按照省委常委、市委袁书记和苏副省长、市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作为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处理好防洪与蓄水抗旱的关系,利用好雨洪资源,科学配置现有水资源,落实好水库用水规划,鼓励旱区开展抗旱打井和查找水源工作,抓好特定条件下的人工增雨作业,发挥现有科技水平,有效缓解当前局部地区的旱情。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7

科学编制、调整防汛预案

编制防汛预案是每年防汛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防汛业务系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防汛工作机制,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人员调整、防汛形势变化,每年仍需结合现实情况对防汛预案作出调整,堤防巡查人员需仔细检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调研排查的通知》,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传达了有关精神,认真对照4个大类问题、12个方面表现进行了梳理自查,列出了问题清单,并明确了整改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县委组织部坚持把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排查调研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第一时间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学习文件精神,研究自查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分头展开自查工作。部机关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指示,以及市委和县委有关要求,坚决用上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举措,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有力抓手,充分认清排查调研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增强自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多措并举,摸清底数。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坚持有问题抓整治、没问题抓预防,紧紧围绕《通知》明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2种表现和对照检查的4个方面,深入细致查死角、防细节、排隐患,确保自查自纠不漏项,不走过场。按照“党员自查、领导督查、全部普查”的方式,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筛查清理。通过部机关全体职工“翻箱倒柜摆现象、会诊把脉指问题、畅所欲言谈建议”,共自查梳理问题10条,并在自查的基础上,又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各基层党支部进行了意见征求。通过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着重摸清了部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底数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

三是统筹结合,持续推进。将此次问题排查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相结合,与巡视反馈的问题相结合,始终围绕立行立改、持续推进为目标,制订问题清单、责查各防汛备料堆场、清点防汛物资,逐一勘察核实闸口、穿堤建筑物情况,确保预案中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且准确无误。

开展沿线设施环境综合整治

为确保堤防设施防汛功能正常,白沙堤防所组织对武昌市区堤大桥以北段、八铺街堤及武金堤段沿线堤防开展集中巡查整治行动,对沿线堤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针对部分破损设施及时修复;开展全线护坡、戗台打草除杂,维持整洁堤容堤貌,便于汛期紧急形势下及时掌握发现险情,保障防汛工作更加有序开展。

实战演练拆装拼接式防洪墙,提升实际作战水平

今年,部分临江闸口改造使用拼装式防洪墙,前期武汉关水位突破设防水位后,八铺街堤沿线大部分闸口已经封堵。为提高防汛应急处置工作能力,白沙堤防所组织青年业务骨干及管段沿线闸口使用单位到九站3号闸口开展拼装式防洪墙闸板拆装演练,在现场观摩拆装演示后,青年业务骨干们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拼装式防洪墙拆装练习,增强了防汛应急处置本领。

全员参与轮值,加大巡查力度

为充分调配防汛工作力量保障防汛工作,白沙堤防所集中骨干力量组建防汛突击队,随时待命,防范处置突发情况;按照汛期全员备汛工作原则安排轮值排班,确保每天24小时不空岗,加大日常堤防巡查工作力度,做好防汛信息上传下达工作,全力保障安全平稳度汛。

堤防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篇8

工作总结可以是一项官僚化工作,可以是一项任务和负担,对我们开展未来的工作很有帮助,那么你知道防汛安全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防汛安全工作总结报告2020【5篇】,欢迎阅读!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1今年5月进入汛期以来,我局坚持以“防大汛、保畅通、保安全”为工作目标,把防洪抢险与隐患整治结合起来,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布置、措施早制定、人员及机具物质早落实。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全年汛期交通防汛抢险工作的全面完成,现将20__年汛期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公路交通运输安全渡汛,为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局里成立了由局长冯远迈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对防汛抢险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和指挥,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做好__年防汛抢险工作的通知》以及《防汛抢险工作预案》,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落实了值班制度和人员,为安全渡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狠抓落实确保防汛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在汛期来临之前,局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防汛工作动员会,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任务,组建了防汛抢险应急队伍,明确了应急队员的纪律,要求全天侯通讯畅通,做到能够随时应急;落实防汛抢险机具器材,公管所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压路机1台、双排座货车1辆、自卸车4辆、桥梁临时抢险工字钢100米、河沙及豆石350立方米、铁铲80余把、锄头30余把、示警锥80余个,安全警示牌120余块;运管所客车5辆、货车6辆、警戒联络车2辆;路政所编织袋5000条、铁铲10把、锄头10把、警戒车7辆,为公路交通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三、加强隐患整治做好公路安全渡汛和保畅工作

入汛以来,局防汛领导小组做到每月1次对防汛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防汛预案尽职履责。县公路管理所组织养护职工对所辖的公路路面进行维修整治,边沟涵洞进行彻底清理和疏通,保证排水畅通,对所辖公路桥梁进行全面排查,查出隐患及时进行整治,确保公路和桥梁安全畅通。在防汛期间,县公路管理所上路巡查3260余人次、出动机具

160多台次、填补路面坑凼20余处、路基补强16处,维修保养路面3700余平方米,边沟清淤180余公里、疏通桥涵30多处,及时排查和整治公路各类较大安全隐患20余处,确保了汛期公路桥梁安全畅通。在“7.23”罗江特大暴雨发生后,组织全体职工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严重的鄢回公路进行抢通保通,及时处置倒伏的行道树180余株,清理塌方地段4.9公里,确保该路段及时恢复了通行。同天对全县其他道路进行全面排查,清理零星塌方9处,处置路面隐患6处,处置淤塞边沟涵洞8道,疏通了公路边沟16公里,确保了全县公路安全渡汛。县运管所遇大暴雨等恶劣气候,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出动车辆10余台次,出动巡查人员40余人,做好全县各客运线路的预防巡查工作,确保客运安全。路政所投入巡查人员1000余

人次,出动巡查车辆500余台次,清除路障600余处,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27余处,有效地保障了汛期道路安全畅通,县地方海事处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督促水上游乐船的业主完善汛期安全制度,落实娱乐船舶的检验,确保“双百”行动落到实处,确保了水上交通安全渡汛。局机关做好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一有情况及时通报和调度,使全系统的防汛保畅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今年虽然遭遇暴雨袭击,由于前期工作扎实,防汛组织指挥得当,防汛各项措施到位,未出现任何险情,圆满地完成了防汛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全县公路、桥梁安全渡汛,为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了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

1、加强了以领导带班全体工作人员值班的防汛值班制度,无论节假日坚持24小时值守,处置值班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确保汛期安全。

2、加强与气象和水利部门合作,及时为各单位及施工队伍提供天气预报情况和防汛预警,合理并安全安排生产,确保公路、公路运输、在建工程顺利渡汛和防汛安全

3、信息报送制度。

每周及时将防汛工作情况,上报各级主管部门,做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全系统通过信息的报送、反馈、沟通,及时地将防汛工作的要求、措施,落实到各单位,以确保汛期安全。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2__年,__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防洪保安全”为主,认真做好防汛工作,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安全度汛。现对我镇的防汛准备工作总结如下:

一、早安排、早落实,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我镇水资源十分丰富,有河道2条、大小塘堰236口;为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在年初对防汛工作做出早安排,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防汛指挥部成员,完善了防汛工作预案,制定了工作措施,进一步全面落实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实,并完善村级防洪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了领导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确保安全渡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__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形势,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制定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我镇防汛工作的现状,结合去年工作运行情况,__镇认真修订了__年的防汛抢险预案、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组织进行了4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

3、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__镇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各单位、各村负责人防汛责任制和防汛职责,及时上报、反馈情况。同时,加强对防汛责任制的检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要求镇督查考核工作组随时进行检查,以进一步落实防汛职责。

4、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

按照防汛工作有关规定,__镇及时修订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实行防汛值班、当班、带班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5、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

汛期实行工作人员巡山查哨,对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险段及时排出隐患,随时监测灾害变化情况,及时上报,由各村工作组长负责监测,做好防汛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和应急通讯设施、备用电源等一系列措施的准备,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并及时向防汛部门上报灾情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镇地理位置特殊,有河道两条(凯江河、小东河),防汛难度较大。

2、缺乏资金投入,在应急抢险物资、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3今年进入汛期以来,防洪度汛形势日益严峻,且持续高温炎热天气给监理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影响。为确保在汛期和高温天气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监理部分析__1_年度的监理项目工程度汛安全形势,进行重点部位的防汛准备和汛期施工计划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度汛和高温天气监理措施,现就防洪度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防洪度汛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强化防汛责任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做到早筹划、早安排,防汛重点突出,狠抓薄弱环节,切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防洪度汛的基本目标是: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推进各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顺利进展,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不发生工程安全与施工安全事故。

二、工作机制

1、强化防汛监理责任意识,明确防汛监理职责、责任范围。

在防洪度汛期间,把防洪度汛与工程施工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推进现场施工的有序进展。

2、涉及防洪度汛的项目,监理部都重点加强防汛度汛预案的审批,制定切合实际工作的防洪度汛值班制度,在汛期中通讯一直保持畅通,随时处理应急事务。

防洪度汛值班监理人员及联系电话书面上报业主的同时也向监理公司报送备案。

3、防汛值班监理人员在监理日志上填写有关防汛值班情况,并认真记录现场发生的实际情况、处理结果等。

遇有重大问题事项,就及时向有关方面上报。

三、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指导效果

特别关注__气象台、__市气象台及工程所在地的沙河县水文气象台的气象、水情信息,及时做好对气象部门的信息的响应工作,并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四、督促施工单位编报防洪度汛预案并落实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督促施工单位编报__年防洪度汛预案及重点施工部位超标洪水(暴雨)应急预案。针对防汛需要,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同时针对演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总结,并对防汛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4根据提升动力部防洪工作布置会议纪要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扎实做好雨季防洪工作。维修车间根据防洪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现将近阶段的防洪防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防洪机构及人员组织

按照防洪防汛工作安排,车间建立了有52人组成的防洪网络,以车间主任为组长,车间副主任为副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以班段长为队长的三个抢险分队,第一分队15人由钳工队组成、第二分队16人由生产辅助队组成、第三分队14人由电工队组成,其他人员负责抢险时的物质运输、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

严格领导带班制度,按照预先安排好的防洪值班表进行,值班室设在车间一楼防洪值班室,防洪队员要24小时保持通信联络。

二、预案的学习

车间在第一时间下发了防洪防汛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各段队进行学习,提高应急意识,要求人人熟悉预案内容,以便有突发事件能够迅速的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险。

三、防洪物资

防洪物资存放在防洪值班室,一担有突发事件,可组织人员迅速携带防洪物资赶到抢险现场,严禁挪用防洪专项物质。

四、防洪预案实施情况

维修车间于5月5日参加了提动部开展的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活动,上去9时车间接到通知立即组织第一分队人员赶到抢险现场,几分钟的时间就在3#主井门口堆起1米多高的防水墙,第二分队负责锅炉房的抢险任务,第三分队原地待命,等待下步安排。通过这次应急演练,提高了人员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人员和车间之间配合默契,应急预案快速有效,达到了锻炼队伍,熟悉预案,提高意识,完善措施的目的。

五、下步工作安排

1、继续按照防洪防汛的工作安排进行。

2、定期对所辖范围进行检查,有隐患及时处理。

3、继续监督好八条小主井防洪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

4、做好防洪物质的检查,做到防洪物质,禁止挪用。

5、防洪队员有变动时,及时更新人员名单和通讯情况并上报。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5今年汛期我市降雨频繁,雨量大、雨期长,是近30年来仅次于1990年的第二个多雨年份。7月份发生了小范围的雹灾,9月中下旬遭受了几次大到暴雨过程,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涝灾。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严格执行上级防指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的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大河不决口,农田少渍涝,城镇保安全”的防汛工作要求,取得了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水情、雨情及灾情

(一)、雨情汛期6~9月全市平均降雨量为508mm,比历年同期的402mm偏多106mm,属丰水年份。6~9月全市有效降水天数为33天,降水主要集中在七月、八月的上、中旬及九月份的中、下旬。九月中、下旬,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46mm,是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24.0mm的6倍,最小点雨量也达到105mm,降雨缓解了前期出现的旱情,也使部分地区出现内涝,本文来自文秘范文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6~9月各月份平均降雨量分别为92mm、179mm、88mm、146mm,与历年同期相比较,6月、7月和9月分别偏多37%、6.0%、和198%;8月份

偏少24.8%。与__年相比,灾害性天气较少。7月10日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成了临清、东昌府和高唐等县(市、区)部分区域的冰雹天气;8月2日的强对流天气,带来了一次大风降水过程,因强度和范围均较小,对农业生产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在空间分布上,汛期降雨自南向北呈带状分布,中部地区的冠县、东昌府、茌平一带,降雨量在600mm以上;临清北部、高唐西北部及我市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降雨量不足500mm,其中东阿县的东南部降雨量仅300mm左右。点降雨量出现在茌平县的韩屯乡,降雨量为835mm;最小点雨量为239mm,出现在东阿县的刘集镇,点雨量比最小点雨量多476mm,是最小点雨量的3.6倍。在全市各县(市、区)中,茌平县的平均降雨量,为626mm,比历年同期降雨量394mm偏多58.9%;东阿县的平均降雨量最小,为366mm,比历年同期降雨量427mm偏少14.3%,其它各县(市、区)的平均降雨量均比历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偏多,临清市偏多33.0%,东昌府区偏多21.4%,莘县偏多35.1%,阳谷县偏多14.9%,冠县偏多40.2%,高唐县偏多22.1%。

(二)、水情黄河:汛期黄河大致经历了两次涨落水过程,第一次受调水调沙试验影响,洪水过程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艾山水文站流量为3290m3/s,出现在6月28日。第二次洪水过程受上游几次强降雨的影响,8月21日出现入汛以来的第二次洪峰,艾山站流量为2100m3/s,随后开始回落。10月1日8时艾山站流量为1450m3/s,小浪底水库蓄水53.5亿m3。漳卫河:受岳城水库放水和卫河上游来水影响,漳卫河汛期出现两次小洪水过程,第一次为7月20日至8月19日,临清站流量为113m3/s,出现在7月29日;第二次洪水过程自9月23日至今,临清站流量为168m3/s,出现在10月5日;其它时间流量都在20~90m3/s之间。金堤河:7月20~23日全流域出现强降雨过程,上游濮阳点雨量达400mm,受其影响金堤河7月21日开始出现一次大的洪水过程,在24日金堤河范县站出现流量280m3/s,至8月中旬回落至低水状态,洪水持续时间近一个月左右。其它时间金堤河大多处于中低水位状态,流量在10~50m3/s之间,10月1日8时范县站流量为48.0m3/s。徒骇河:受汛期降雨过程的影响,下游刘桥闸分别在7月1日17时~7月5日7时、7月6日11时~7月21日6时、7月24日8时~7月28日9时、7月31日9时~8月7日14时、8月12日8时~8月18日9时、9月21日6时~9月30日六次开闸放水,放水流量为8月3日的203m3/s,其它时间处于关闸蓄水状态,10月1日8时刘桥闸流量为51.0m3/s。

(三)灾情今年汛期由于金堤河上游省区降雨来水较大,我市降雨较常年偏多,造成金堤河沿岸农作物受灾,全市发生了较大面积的涝灾。全市农田积水面积16万亩,其中金堤河滩区7万亩(阳谷3万亩,莘县4万亩),内涝成灾9万亩(阳谷7万亩,莘县2万亩),金堤河滩区的7万亩全部受灾绝产。7月12日,我市部分县市发生冰雹灾害,临清市有8万亩经济作物受灾,经济损失4157万元;高唐县9个乡镇办事处的129个村的15万亩农作物受灾,有6万亩农作物绝产绝收。全市有3216间房屋受到雨水浸泡,其中2589间倒塌或不同程度损坏,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受损蔬菜和养殖大棚980个,其中倒塌208个;冲毁堤防6处、桥涵50处;5万斤存储小麦被淹泡。总计直接经济损失11.52亿元。目前,金堤河滩区仍有2万亩耕地被涝水淹泡,无法实施秋种。

二、防汛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今年汛期,我市虽然暴雨频繁,雨量偏大,但由于汛前工作准备充分,各项措施扎实有效,汛期各级各部门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科学调度、主动应对,将灾害损失减小到了最低限度,取得了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主要作法和经验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专门召开了多次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解决有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6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指防汛工作调度会,对全市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充实,明确了市防指领导成员责任分工。调整后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召开了5次领导成员调度会,研究安排有关的防汛工作,张秋波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3次。张秋波市长、金维民副书记、孔昭信副市长分别带领有关人员到黄河、金堤河、漳卫河、徒骇河和马颊河等重点防汛工程现

场办公,检查工作,研究部署安全度汛有关问题;7月12日高唐县部分乡镇遭到了大风冰雹的袭击,副市长孔昭信带领农办、水利局、财政、畜牧、农业、棉办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于13日早晨就到现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7月23日,金堤河流域出现大水后,市委金维民副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带领市财政局、水利局、民政局等防指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到莘县金堤河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市委书记郭兆信,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秋波多次调度灾情和防汛救灾工作进展情况。8月7日,郭兆信书记对防御九号台风“麦莎”专门作了批

示,提出了具体要求。8月7日晚,市长张秋波、副市长孔昭信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检查部署防御九号台风工作,并与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领导成员一起值班。市政府、市防指及时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防指印发了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文件和传真电报,并派工作组到各县(市、区)了解和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市防指办公室先后召开了11次工作调度会,传达上级防指精神,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并及时汇总有关情况,制定建议意见,出现雨情灾情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调度。累计起草印发防汛简报25期,传真电报20份,各类文件26个,对全市防汛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也都把防汛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检查调度,工作扎实有效。在发生汛情灾情时,亲临一线,现场指挥。

(二)层层落实了防汛责任制。

根据《防洪法》规定和上级防指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张秋波市长负责全市和黄河、金堤河的防汛工作;金维民副书记负责漳卫河防汛工作;孔昭信副市长负责徒骇河和马颊河的防汛工作;郭秀华副市长负责城市防汛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其他领导成员和成员单位也都进行了防汛责任分工。市县乡村层层签订了防汛责任状。为了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力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市防指成立了防汛督导组、后勤、保障组、防汛抢险专家组、防汛抢险技术服务队,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分工。各级防指办事机构人员也都实行岗位责任制。市县两级重点防洪工程责任人名单在《_日报》、市电视台进行了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保证工程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包工程责任人都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汛期到工程现场检查熟悉情况、研究措施、督促落实,出现汛情和险情亲临现场指挥调度,市防指在7

月上旬对各县(市、区)和市防指成员单位的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在全市进行了通报。6月1日至10月31日,市县防指办公室及有防汛值班任务的单位,实行了昼夜值班,每班都安排一名领导同志带领,制定了严格的防汛值班纪律。市防指办公室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杜绝了空岗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有关信息指令的及时传递。

(三)搞好工程普查,大力整治防汛工程。

汛前,市防指办公室组织市县两级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度汛工程进行了全面普查,摸清了工程状况,查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了处理措施。对一时难以处理的,制定并落实了安全度汛预案。在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年的应急度汛工程治理计划,共计清挖市县级沟渠30条,长94.6公里,土方260.03万立方米;修复3条河道堤防,长12公里,土方6.4万立方米,维修建筑物34座。这些任务写进了市县两级政府签订的防汛责任书,在7月10日前均全部完成。在6月初至7月中旬,大力发动各县(市、区)和乡镇清挖疏浚骨干排水沟渠及田间工程。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清挖县乡级排水沟渠230条,长1320公里,完成土方1060万立方米。市河道管理处对徒骇河和马颊河涵闸进行了全面检修,并落实了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措施,对王铺闸上下河道进行了清淤开卡。工程的治理为安全度汛提供了保障。

(四)扎实有效的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修订完善了各类预案。市防指根据工程等情况,从实战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了《_市防洪预案》、《_市徒骇河、马颊河洪水调度操作规程》和《_市黄河防洪预案》、《_市漳卫河防洪预案》,为全市的抗洪救灾提供了实施依据;军分区和武警支队编制完善了抗洪抢险预案;电信管理部门对各种通信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制定了紧急情况下的调度方案;电业部门编制了《电力供应预案》,并严格按市防指指令及时调整用电负荷,保证拦河大闸用电;气象部门及时提供天气情况,为领导指挥防汛救灾争取时间;二是搞好了物资储备。市防指和市黄河局、市漳卫河河务局、市河道工程管理处都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常备防汛物资,并按照防大汛、抢大险的要求,在企事业和群众中落实了号用物资。宣传部门及时跟踪报道防汛工作情况和雨水情变化及排涝救灾情况,为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组织落实了防汛抢险队伍。各流域机构和县(市、区)都按预案的要求,足额组织落实了防汛抢险人员,沿黄河和漳卫河的县市防指,均组织了抢险演练。

(五)建立完善防汛办事机构,积极推进防汛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市县(市区)相继建立了常设的防汛办公室,均为全额事业单位。市防办为副县级,县(市、区)防办为正科或副科级。人员和编制的固定促进了防汛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的开展;新组建的市县防办均制定了一系列防汛规定、办法和工作制度,修订了各类防洪预案和工程抢险方案,使各项防汛工作更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了适应现代化防汛的要求,狠抓了防汛指挥调度的现代化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与省水利厅、市黄河、漳卫河部门相联系的计算机广域网;建设有1处中心站、8处分中心站、120处雨量站组成的覆盖全市的雨水情遥测系统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实时了解雨情和河道上游水情,加快了各类情况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适时依据,极大的促进了防汛工作的开展。

(六)科学调度,密切协作在汛期,市县防指及有关部门密切协作,超前预测,科学调度。一是搞好预测预报。在每次强降雨和风雹前,市防办都将气象预报、水文测报情况及时通知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二是科学合理调度。对市内河道的上下游、左右岸统一考虑,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原则,对各级河道和边界闸进行调度。7月份和9月份,金堤河发生了较大洪水,且受到黄河水的顶托,下泄困难,市防指协调阳谷、莘县防指和黄河部门开启道口、仲子庙、赵升白和张秋闸向市内河道分洪,汇入徒骇河下泄,极大的减轻了金堤河的防洪压力;三是限度的利用雨洪水资源。_是资源性缺水地区,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是缓解水源紧缺的一个有效途径。坚持蓄泄兼顾的原则,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限度地发挥河道、坑塘和水库的拦蓄作用。今年汛期共拦蓄当地雨水和引蓄周边河道洪水1亿立方米,为工农业生产和下步的抗旱工作储备了宝贵的水源。

三、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干部群众防汛除涝的意识淡薄,侥幸渡汛的思想依然严重。

尽管各级领导反复强调,要有抗大灾、防大洪、除大涝的准备,充分认识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危害。但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不少干部群众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认识不足,对防汛工作仍存有一定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2、骨干排水工程老化失修,行洪排涝能力大大降低。

在国民经济得道了长足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兴修水利、减少水害的要求日益增高。但从我市防汛排水设施的现状来看,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很不相适应。马颊河是我市排水的骨干河道之一,目前河道平均淤高2米多,局部河段达3米以上;全市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排涝沟渠有91条,受管理、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闸门破损、堤防残缺、淤积严重等问题,行洪排涝能力大大降低,如出现全市范围的长时间强降雨,在全市将形成较为严重的涝灾。

3、田间工程配套差,淤堵严重。

据调查了解,因种植或修路,大量田间工程被毁,排水出路被堵塞,一块地、一块天,一家一户自成体系,地不通沟,沟不通河的问题普遍存在。在今年汛期这个问题已突出显现出来。

4、边界水利问题较多。

一是聊德边界排水严重受阻。虽然市防指向上级进行了多次反映,但问题仍未解决,且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是市内跨县(市、区)的支流河道因淤积严重和工程不配套,时常发生边界纠纷。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防汛工程的治理力度。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汛意识。

3、加快防汛现代化建设,促进防汛工作正规化、制度化建设。

4、金堤河滩区年年受灾的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5、马颊河是省级河道,也是我市的主要排涝河道,敦请上级尽快立项治理,恢复设计行洪排涝能力。

6、聊德边界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较多,敦请上级加大协调力度和资金投入,以尽早解决。

7、对全市跨县市区的排水河道,制定出统一治理规划,在五年内统一治理一遍,以恢复排涝行洪能力。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报告2020【5篇】

上一篇:化学品储存标识范文 下一篇: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