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工艺美术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3 11:18:11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1

    在这个时代,其以楚汉文化相结合,质朴而又狂放、粗狂的风格,风靡了汉代社会。1.汉代舞蹈的民俗性春秋战国以来,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其它表演艺术,汇集一起,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这是汉代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它是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演奏、歌唱演唱等多种民间、民俗性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表演。汇集了前代和外来的多种民间表演技艺,保留了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域精彩技艺,成为一门综合艺术样式。汉代“百戏”广泛流传在宫廷、贵族和平民阶层中间,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因此,在汉初艺术形态上形成了一种颇具民俗性的特征。2.汉代舞蹈的语汇汉代舞蹈的语汇和动律突出的表现在“舞袖”、“舞腰”、“舞足”三个方面。以袖作舞是汉代舞蹈中常见的舞态,以飞扬的长袖作为舞动的主要手段,为汉代舞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长袖是舞者手臂的延长,舞者运用手臂的暗力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在头顶划成一道弧形,另一臂反方向将长袖横向甩过髀间,这两袖形成一个弧度很大的“S”形;身体的曲线随舞袖而动,同时形成一个弧度较小的“S”形;两个“S”型套在一起,形成一幅极其优美的造型,这一造型每每出现在中原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如郑州新通桥出土的汉画像砖中的长袖舞就典型再现了这一动作造型特征。“舞腰”在汉代舞蹈中表现的十分突出。腰是身躯的中心枢纽,灵活曲折的转动,既牵动上身,又牵动下肢。中原汉画像中的女乐舞伎均是腰肢纤巧,其舞腰的技巧更是婀娜多姿。有前俯后仰,有左折右倾,有扭腰出跨,有斜冲斜出丰富多彩的舞腰大大增强了汉代舞蹈的曲线之美。南阳市西郊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踏拊起舞的舞者,两袖如长策,飘带曳地,大幅度倾驱折腰的舞者,亦展示出那种“纡形赴远”的独特美韵。舞足的特点主要显示在汉代《盘鼓舞》的表演中。其主要特点是踏盘踏鼓而舞,所以对于足的舞动特别强调。舞者从此鼓盘向彼鼓盘“浮腾”、“纵蹑”,不能有丝毫误差,蹈鼓时需目光集中,灵活敏锐,足足准确,足足响亮。南阳县和南阳许阿瞿墓志画像石中的两幅《盘鼓舞》画像,舞者凝神注目“蹈足”的动态形象,即生动展现了《盘鼓舞》舞者的精彩神韵。3.汉代舞蹈的意境从中原汉画像石砖上展现出来的舞蹈形态神貌和文人乐舞赋中所阐述的舞蹈审美倾向,明确地显现出中原汉代舞蹈已实现了由强烈的教化品格向鲜明的艺术品格的历史转变。其舞蹈的艺术之美较重要的体现在形神兼备、意境深邃的特点之中。形与神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有无相生”、“阴阳调和”的思想。汉代文人和观舞赋给了我们以启示,凡舞蹈必须“千变万化,不可胜知”,而千变万化的舞蹈动作又必须要一个“宗”,即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汉代舞蹈的柔中有刚、刚极生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律规则,即充分发挥了“阴阳调和”。中原汉代舞蹈所显现出来的情操和艺术品味已达到气若浮云、志若秋霜、令观者叹为观止的境界。其神形兼备、容以表志、舞以明诗的特征,较完美的实现了舞蹈艺术娱乐化与教化的双重功能,对中国传统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精湛的雕塑艺术

    1.简练夸张的造型手法夸张是汉画石像表现技法的一个突出特色,南阳汉代的艺术工匠们在写实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精简夸张的手法从而增强了造型的艺术效果。整体画面的构图及人物形象线条流畅,极富运动感和韵律美。尽管受到材料和工具的限制,但是南阳汉画像石中形象的塑造能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较好的摆脱了线条的呆滞古板。如“舞乐百戏”就是一副以线条造型,借形传神的佳构。画面上不横垂帷幔,中置建鼓,两侧各有一人在执袝跃足,且鼓且舞,右边三人作杂技表演,其中一女妓一手按樽,一手托物,做倒立之状,左边三人为伴奏者。画面轮廓清晰,造型优美流畅,充分表现出杂技表演的紧张惊险。汉代的艺术工匠们通过利用简约的轮廓和加长的衣袖、手臂和双腿的夸张动态,营造出生动活泼又极为和谐的杂耍场面。南阳汉画像石人物艺术这种舍繁求简的表现手法,恰恰是它永恒之美的关键所在,也正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虚拟手法的代表性范例。2.程式化的造型手法以现实存在为依据,通过提炼概况,加以幻想的色彩是汉画像石人物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汉代艺术家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艺术形象的内在气质和整体美感。为了使创作的艺术形象更有形式美感,更理想化,他们采用了舍繁求简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所谓程式化是指抓住某一类物象的基本特征,结合作者的审美追求,运用规范的艺术语言对人物结构加以强化夸张,概括提高造成形式感较强的艺术形象。体现在南阳汉画像石人物艺术中就是人物形象的团块造型手法。具体体现在把人物形象的全身各部分加以概括,以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各自为一个整体,组合成一个整体简练的人物形象。同时,造型又决不能和毫无艺术感染力的公式化、概念化混为一谈。它既具有经过规范化了的形式美,又不失内在的精神表达。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团块化造型法不仅有利于表现人物常态的特征,更有利于抓住一些瞬间即逝的动态,并加以概括,构成富有装饰趣味而真实可信的程式化形象。汉代南阳的艺术工匠们利用这种程式化的团块造型,又渗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自出机杼,达到既传神又张扬了个性的艺术效果,是后世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程式化造型的发端。

    三、总结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2

关键词: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类型;文化交流

传统工艺美术,指的是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风格和地方特色,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汉江,古时称沔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嶓冢山,而后穿越秦巴山地的陕南汉中、安康等地,经襄阳、武汉汇入长江。汉江流域是沟通西北与东南的要道,是古代商贸、军事以及移民的主要通道。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为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1.1雕塑工艺

雕塑工艺是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对相关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具有可视、可触形象的艺术。汉中泥塑是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而成,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祈盼吉祥团圆的愿望。襄阳谷城的黄杨木雕在明清时期开始兴起。谷城黄杨木雕充分发挥黄杨木木质光洁、纹理细腻和色泽黄润等特性,经精雕细琢之后创作出构图新颖、玲珑别致、生动逼真的木雕作品。南阳独山玉雕的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灵活性,既有京津北方技艺的恢宏豪放、端庄严谨之风范,又有苏杭南方技艺的婉约细腻、精巧玲珑之特色。

1.2织绣工艺

织绣工艺是用棉、麻、丝、毛等材料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汉江流域织绣工艺品种繁多、绚丽多彩。明代以前,陕南民间妇女就用花针和彩线刺绣荷包、枕头、烟包以及鞋帽之类。陕南挑花绣在画样的基础上,“以针,以线晕色”,以小十字花构成纹样,织出千变万化的人物山水或花鸟虫鱼等图案,构思大胆而巧妙,图案饱满而匀称。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荆门、武汉、仙桃一带。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以铺、压、织、锁、扣、盘、套等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在我国织绣工艺中独树一帜。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多样,风格质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蕴含淳厚真实、乐观向上的感彩。

1.3编织工艺

编织工艺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人们经常以竹子、草类、细柳或者藤等为原料,编织出各种日用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汉中竹编工艺,结构严实,工艺精巧,牢固不拙笨,精巧不单薄。郧县的草毯,俗名“门口席”、“擦脚垫子”,品种多样,色彩艳丽,是装饰门厅、美化环境的重要工艺品。襄阳程河柳编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柳条色白质柔、光润匀称和精湛的编技享誉海内外,既可以编织成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又可以编织成造型美观的装饰品。汉中藤编制品是汉中传统的工艺制品,当地山区野青藤在采割之后经水煮、剥皮、漂白等工序,编制成各种工艺精美、色泽别致、轻巧耐用的藤制品。

2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2.1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手工艺品生产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传统工艺美术产生的首要条件。《考工记》称“材有美”,“六材既聚,巧者合之”。汉江流域多材、多质、多量的自然环境,为雕塑、织绣以及编织等工艺品的出现提供了丰厚的自然资源,为大量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产品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地势变化以及江水的作用下,汉江流域具有复杂多变的地貌,既有山地河谷,又有丘陵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提供了众多的自然资源,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材料。例如,湖北天门,由于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棉花以及蓝草的种植,为染制蓝印花布提供了染料来源,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汉中之所以被称为“藤编之乡”,主要是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当地适合野生藤条及木材的生长。这里的藤条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是上等的天然编织材料。因此,汉中当地人编制的藤椅等工艺精巧,品种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2.2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手工艺运销提供重要的运输保障

汉江流域处中国腹心,是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在古代,这里驿道四通八达,不仅是官府传送公文、运递粮饷的重要通道,并且是民众出行、商货流通的主要路线。同时,汉江航运历史久远,曾是沟通陕鄂等地的主要航线。据有关资料,在清乾隆以后,陕南、鄂西以及陇东外运的商品大多经汉江运往湖北。而长江中下游的手工业品,也是沿汉江溯流而上,经安康等地,转运陕南、川北等地。例如,清顺治年间,南阳成为水路交通要津,南方的杂货、布匹、竹木以及茶叶等,北方的棉、烟、牲畜等都经这里运往各地。在南阳周围的新甸铺及汲滩等地修建的水运码头,不仅是船只的避风港,而且成为货物交易及转的集散地。据南阳《镇平县志》记载:“早在宋元时代,玉雕工艺由北京、苏州等地传入,民间艺人磨制的玉雕产品,已开始向东南沿海商人出售并转卖海外。”当地的玉雕产品,大都在汲滩等地的码头装船南下,由汉江经武汉销往海外。

2.3独特的区位状况为手工艺发展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

汉水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方之间,是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区域。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很多江西居民迁居到湖南、湖北,以及湖广、广东等地居民迁到四川各地。许多移民在沿途定居下来,对汉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历史上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大量外地民众迁入汉江流域。汉江流域特殊的区位特点,加上历史上的移民迁居,强化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通,为手工艺发展创造了条件。襄阳南漳的古法造纸工艺,其祖辈在清代初年为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到襄阳。湖北老河口的木板年画,发源于江苏桃花坞,途经河南传入老河口。同时,又受武当山均州年画的影响。因此,老河口木板年画,形式上具有武当山均州年画挺拔秀美等特点,色彩上融合了朱仙镇年画的鲜艳亮丽等因素。正是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老河口木板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结语

传统工艺美术是特定区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汉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以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融,创造出类型多样、风格独特、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美术。

参考文献:

[1]…徐艺乙.当下传统工艺美术的问题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4(3).

[2]…王占北.鄂西北手工艺调研的再思考[J].文艺争鸣,2011(8).

[3]…陈元玉.湖北民间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2).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3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汉代处于重要的上升时期,尤其是汉武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奴隶制度,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新时代,并迅速步入一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鼎盛阶段。大汉王朝时期,政治上以大一统作为基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和匈奴、西域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加强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千古未曾有过的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由此逐步形成,并逐步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制度和风貌。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雄浑、豪放、厚重等方面,而此种艺术风格特色就是和当时稳定、统一的大国格局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和汉代壮阔宏伟的文化高潮保持协调一致。汉代在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政治局面保持长时期的统一,经济社会保持长时期的持续发展繁荣,在艺术方面催生了许多璀璨夺目的明珠,而动物陶瓷雕塑艺术则成为该时期艺术明珠中最为耀眼的精粹之所在。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在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该时期的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主要有陶塑、陵墓石刻、木雕、玉雕、画像砖、铸铜等多种形象,该时期的雕塑艺术作品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了十分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至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大型园林装饰雕塑、纪念性石刻、多种多样的实用型装饰雕塑作品等。而且,这些丰富的雕塑作品有许多属于十分难得的文物古迹,比如,霍去病墓石刻动物群雕能够较好地反映该时期的雕塑艺术作品风格特征,同时也成为难得的文物,无论在工艺美术方面还是在材料加工方面,较之前朝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前朝陶瓷工艺美术发展的结晶。汉灵帝等最高统治者十分喜爱雕塑艺术作品,积极倡导和极力推行雕塑艺术创作的精巧性,从而对该时期的陶瓷雕塑艺术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该时期的动物陶瓷雕塑十分多样而生动,墓室陶俑和浮雕艺术获得空前发展,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且大兴雕塑艺术作品的“精巧”风气,成为汉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东汉中后期,瓷器的发明成为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为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汉代的动物陶瓷雕塑,具有十分生动丰富的形象,而且往往在简朴、鞠拙的外在形态下表现其精巧之处,艺术特征十分鲜明。雕塑艺术是一种典型的造型艺术,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成为那个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社会生活的反映,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两汉时期的精神风貌、物质基础,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较好地体现了汉代雄健的民族气魄、国家的繁荣富强。两汉时期,汉王朝经济繁荣昌盛,社会稳定和谐“,以孝治国”、独尊儒术成为统治者首先倡导的思想主张,统治者强调“孝”的功能作用,这促使那个时代逐步形成了“厚葬”的礼仪,以“厚葬”彰显子孙后代对长辈的孝心,这就使汉代墓葬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均远远超过了前朝。西汉中期开始,陶瓷雕塑艺术长足发展,动物陶瓷雕塑成为该时期雕塑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其艺术水准更加高超、种类更加丰富多样,这些均在随葬陵墓陶瓷雕塑作品中获得了较好的体现。

二、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的风格

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是扎根于社会现实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够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在艺术风格上追求简朴、古拙、精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中国古代陶器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中光芒四射,充满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1.汉代动物陶瓷雕塑的写实风格。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的写实风格,成为那个时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中最为显著的风格特色。西汉时期的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就具有十分显著的写实风格,而东汉时期则继承并发展了西汉王朝前期的写实特点,对动物陶瓷雕塑形象、生态和特质的刻划之中,不仅非常注重表现特有的主题,同时还非常注重写实。从现有汉代墓葬出土的动物陶瓷雕塑作品中来看,动物佣均显得极为注重写实,特别是马、牛、羊、猪等牲畜陶瓷雕塑刻划十分准确形象、栩栩如生。汉阳地区发掘出许多陶瓷雕塑,比如鸡、狗、羊等,均为日常生活中家养的动物,而这些小件陶瓷雕塑艺术品经常和大型的建筑明器同时出现,极强地体现了汉朝时期农业经济生活的繁荣。

2.汉代动物陶瓷雕塑的拙简风格。拙简风格是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中的显著风格,此处的“拙”并非“拙劣”,而此处的“简”亦非“简单”,而是在看似“笨拙”和“简单”之中蕴含了浑厚、巧妙。西汉时期的墓葬制度已经十分盛行,从墓葬中出土的动物陶瓷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在西汉时期新的制度变革和社会格局之下,动物陶瓷艺术作品也展现出新的面貌,更加注重陶瓷作品的整体感,注重取“大势”,勇于删除繁缛细节,注重体现浑厚的风格而不过于拘谨小节,从而使动物陶瓷雕塑显得“拙简”甚至有点“笨拙”,以高度概括的手法体现浑厚之风格。东汉时期,动物陶瓷雕塑艺术在西汉时期的基础上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取材更为广泛丰富,更加具备艺术魅力,动物陶瓷艺术作品的语言显得更加“经济”,其制作却十分简炼、明快和精巧“,取繁从简”成为该时期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的鲜明风格特色。

3.汉代动物陶瓷雕塑“以形写神”的风格。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的形象塑造,深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注重体现“运势”“、神韵”,具有十分显著的“以形写神”风格,将艺术家的精力用在对动物整体神韵的刻划上。汉代动物陶瓷艺术作品除了具有“写实”风格之外,注重体现艺术对象的神韵,这是更为困难的。因为,在雕塑艺术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要做到“形似”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要体现艺术对象的“神似”则要困难得多,只有在刻划对象具备精气神足之后,才谈得上“神似”,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创作动物陶瓷雕塑作品之时,艺术家们喜欢攫取每一种动物的可爱动态。比如,陶瓷雕塑中狗的可爱动态就十分多样,有的陶狗牙齿外露、嘴巴微微张开,而陶狗的背部和尾巴上卷之间连成一体,有的陶狗还带有项圈,既显得凶狠又有点可爱的家狗形象通过简单的刻划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4.汉代动物陶瓷雕塑的材质表现美。材质是任何一种艺术作品构成其外在形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构成艺术品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陶瓷艺术造就辉煌灿烂巅峰状态的过程中,无疑有着陶瓷材质之美的巨大贡献,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均和陶瓷材质的表现美密切关联。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品的肌理美、造型美、色彩美,均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陶瓷奇妙的釉色、独特的成型方式、富有个性的烧成工艺。正因如此,汉代动物陶瓷雕塑材质的表现美,成为该时期动物陶瓷艺术作品的重要审美特征。陶瓷材质在动物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陶泥的质地较为柔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便于艺术家们塑造各种动物千奇百怪的形象。此外,陶制器物模具制作工艺十分简单方便,能够随意实现创新,能够批量生产,而原料也极为丰富且价格便宜,在经过窑火烧结之后像岩石一样坚硬,十分便于保存。

三、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风格的成因

雄浑、精巧、神韵等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汉代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汉代文化的衍生物,其有着社会、思想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成因。第一,在社会因素方面,汉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已经形成,奴隶社会原有的礼制体系逐步土崩瓦解,这些变化均在动物陶瓷雕塑艺术风格中得到了体现。西汉初期,统治者为了尽快恢复战乱中遭受破坏的社会生产力,采取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积极倡导人们简朴生活和薄葬、反对铺张浪费,因为,墓葬中随葬金银珠宝的情形逐步减少,这为动物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取代金银珠宝成为重要的随葬物品。第二,在思想因素方面,汉代动物陶瓷雕塑艺术作品能够较好地体现那个时代的哲学精神。比如,该时期的动物陶瓷雕塑追求一种归真返璞,这和当时的人们追崇原始美、内在美的思想因素是密切关联的。而该时期“拙简”的动物陶瓷雕塑艺术风格,和当时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之间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内在联系。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4

20世纪50年代,在画像石的核心分布区之一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术表现力强,地域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文物中占突出地位。其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见证,对后世的绘画和雕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汉画学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1952年绥德王德元墓出土的《牛耕图》画像石(图1)就是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一、农耕发展水平的珍贵形象资料

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

汉代是牛耕技术的普及发展期,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比西汉有所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更为普遍。铁犁和牛耕技术的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两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使两汉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农耕生活是汉代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王德元汉墓门柱石右边的《牛耕图》中,耕者一手高举长鞭,一手扶铧犁耕地;在牛耕人物左上方,映衬着一幅盘曲大树;画像下方是一片粗壮的庄稼,低垂着沉甸甸的谷穗,寓意耕耘后的丰收景象,堪称人勤牛壮,五谷丰登。令人叹服的是画面没有牵牛之人,可见在当时耕牛已经被养得十分驯服,耕者的驾牛技术也已非常熟练。《牛耕图》画像石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田间耕作的情景,印证和展示了汉代牛耕技术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它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做了很好的描述,成为反映陕北地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珍贵形象资料。

二、分格分段的“模块化”工艺处理

陕北画像石采用分格分段的布局表现形式,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后在方格内把要表现的内容巧妙地布于石面,刻绘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使每个画面主题突出,构图独立完整,在汉代画像艺术中独树一帜。这种结构布局,既适合砖石的材质结构,又便于工匠民夫的搬运安装,更适于工匠们的分工协作和刻绘加工。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汉代,沉重坚硬的石块的搬移加工并非易事,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日,对大件石材的加工安装若不借助机械,几个壮汉恐也束手无策。聪明的古代工匠,依据材质特性和实际需要,灵活设定构件尺寸,将笨重的石材加工分解成预设构件,便于分工协作加工和人力搬移安装。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先民发明发展的以标准化的零部件组装物品的先进“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体系的反映。这种大量预制零部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件创作出变化无穷的单元的“模块化”工艺手段和社会化规模生产运作体系,在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创举。

纵观汉代画像石的出土遗存,这种分格分段的“模块化”工艺形式极其常见。它打破空间观念,将不同的诉求内容通过分段分格的布局来处理,表现为几幅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画面,产生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艺术效果。这种造型处理手法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达作者的艺术构想和设计匠心。

三、独特的造型体系

陕北画像石具有独特的造型观念、视觉思维、审美意趣和创造方法,构成了独立的造型体系。这种来自民间的无拘无束、大胆的造型方式,赋予了陕北汉画像石浓重的、返璞归真的艺术气质。

1.剪影式的造型手法

根据对形象的特殊认知,汉代工匠形成了朴素的具有意象表现特征的剪影式造型手法,利用线条对造型物象只做简单的轮廓造型,通过剪影式的身姿、体态等去表现某一种动式、某一种气氛或某一种情绪。整体造型简洁、流畅、自然,概括性极强。虽然看不到五官、表情、服饰细节,却可以发挥个人想象去体味画面的情景内涵。《牛耕图》画像石表现牛耕场景,以浅浮雕刻画出情态轮廓,删略了形体内在的一切细节,给人以深厚拙朴的美感。

2.时空平面化的造型手法

陕北汉画像石对时空的表现有着独特的造型手法和审美价值,表达出汉代人对时空、对自然最纯真的感受和理解。古代民间工匠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体与事件组合在同一画面,表现了事物的多层次、多角度与多瞬间。

在同一块画面上打破空间维度的观念,将不同的诉求内容通过分段分格的布局来处理,表现为几幅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画面,产生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艺术效果。这种造型处理手法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达作者的艺术构想和设计匠心。

王德元汉墓的《牛耕图》画像石,十分传神地表现了一天的农作生活。并用夸张与装饰的手法,把要表现的事物刻画在方格子式的构图里,形成相对独立的画面。

上方画面,匠心独具地刻画了一头耕牛和扶犁的农夫的剪影,农夫一手扬鞭赶牛,一手扶犁耕田,悠然自得。牛在前面拉着铧犁,后面以树为景。画面主体的人物、耕牛和桑树均用阳刻法雕出形象,只有伸出边框的耕牛的犄角和颜面,巧妙地用阴刻法雕出轮廓,农夫那只高高扬鞭的手臂的外轮廓,也采用同样的手法刻画。工匠只用这点睛般的妙笔,就突破了边框的限制,顿时产生出三维空间的效果,也使画像石的边框与画中的人和牛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视觉空间。

下方画面,整体排列着五株高大茁壮的嘉禾,禾穗沉沉下垂,丰硕喜人,极富乡土气息。右边第一株嘉禾的叶子,同样用阴线勾勒,看上去如同一片流光中的青纱帐,使画面平添了诗情画意,让人不禁联想到黄河两岸庄稼丰收的喜人景象。

逆光的叶子、左向的牛头、扬鞭的农夫、奋蹄的耕牛,似乎给我们明确交代出了当时的时间维度。日头快要西落,忙碌辛劳了一天的农人和耕牛也有点急于把剩下的土地耕完,好痛痛快快地回家休憩,田头似乎有家人的呼唤或已准备好饭食,要不耕牛为何急不可耐地将头伸出画面之外?

嘉禾沉甸甸的穗头也向左边低沉,是否也预示着农民期待粮食丰收归仓的美好心愿?左右是表达方位、出入的,自左向右为出,表示开始的概念;自右向左为入,表示回归、终结的概念。据此可以判定画面的左边应为村落,桑林也从左边斜伸而出,随风婀娜。枝桠以柔美的曲线形来表达,与画像石下方平行垂直的五株嘉禾形成了鲜明的曲直对比,嘉禾为静,桑枝为动,一静一动,使画面情趣盎然。同时也打破了画像石死板的外形限制,画面不再死寂呆板。在整体的画像石门柱上,左边的牛耕图为早出,右边的牛耕图为晚归。民间工匠用生动洗练的手法,将时间、空间交代得准确到位。画中人物、牛畜、嘉禾等虽为概括的剪影描绘,但却情态惟妙惟肖地向我们交代了准确的时间、环境情景、人畜内心的情感状态。

男耕女织是古代的一种基本生产模式,画面中虽只有一人耕作,但桑林中也许还有采桑的妇女,被桑林掩映的村寨中可能还有织纺或煮饭的家人、嬉戏的孩童……古代工匠用极其洗练的艺术手法,以高度简洁的画面,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恬静和美的田园景象,让人的联想解读从画面出发,却又不拘于画面的限制。

上下两图之间的横向间隔,既是两幅画之间的分界,又可理解为“田埂”,这一块田地的庄稼还未收割,另一畦田地正准备翻种。这块画像石以作物收种给我们交代了季节概念。

画像石在构图上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由此,使得作品中的空间在逻辑上超越客观真实而成为表意的概念空间。

陕北画像石采取时间平面化手法,进行情节的连续性展示。这种连环画式的造型,以多幅画面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表现一段时间内不同区域发生的事件。这种将时间、空间平面化处理的造型手法,抛开了常规视觉经验的真实,依照自身对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来组织画面和创造造型,这种多时空造型的融合,完全符合民间艺人的内心真实。

3.填空补白的造型手法

陕北汉画像石的一个造型特点就是纹饰图像之间互相填充交映,大小相宜,动静相间,衬映成趣。整体画面饱满平衡,一般不留空白。

民间工匠在着力刻画耕牛和农夫的同时,以自由流畅的桑树枝条形象,填充空白画面,使画面饱满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典雅,主题突出,更适合视觉的平衡美。尽管是在平面上表现物象,却能通过主体形象和客体形象的对比,暗示出平面中的层次与空间,是一幅反映工匠高超艺术创造力的杰作。

牛耕图像是中国早期的绘画形式。这块陕北画像石的题材突出了人与耕牛情感交流的亲和力,形成了欢快响亮、质朴简洁、构图疏朗的艺术风格,具有中国本土艺术“神贵形从”的鲜明特征。

四、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汉画像石代表了汉代艺术发展的高峰,不仅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产生了影响,也对汉代的历史、生产生活、体育、科技、神学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被视作与商周青铜器、南北朝石窟艺术、唐诗、宋词相当的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

1.陕北历史文化信息宝库

美妙动人的陕北汉画像石以直观的形式向人们表露了许多被岁月掩去的历史真相。通过它,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可以得知陕北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变化,农牧学家可以研究牛耕、铁犁的使用,谷物栽培的进程和畜牧业的兴衰,建筑学家能够考察汉代建筑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择,机械学家可以探索手工业的古代杰作,数学家可以发现早期几何学的影子,神学家不难找到宗教现象,人类学家可以看出原始人群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民俗学家可以追溯汉代的风尚习俗,织造学家可借以领略汉代的衣着服饰,艺术家可以获得歌舞、美术、文学、美学方面的创作借鉴或启迪……不管你从事何种研究,几乎都可以从中有所收益。

2.国画的先驱、版画的始祖

汉画像石在雕凿前是先在石块平面上绘出画面,而后雕刻出物像,是绘画和雕刻两种艺术的结合。因此,我国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

绥德汉画像石在创作手法上,多采用平面减地墨线勾勒、阴线和麻点、阴刻浅浮雕、分层减地加墨线勾勒和阴刻、阴刻和凹雕、单用敷色和兼用敷色等方式。根据内容和情节的需要,艺术线条粗细曲直变化灵活,不乏纤柔或刚劲之态,整个画面明快、流畅、洗练。这种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使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

画像石的创作形式虽是以刀,但总体艺术效果近于绘画而远于石刻。其状人绘景十分逼真,凿牛刻马比例协调,或工整细腻,或粗犷豪放,各有千秋。其笔法洗练,刀工娴熟,具有拙朴阔略、沉雄浑厚的特点,雕刻技法与造型风格基本统一。

汉画在构图上,常是不分远近的,它所用的透视是散点的,后世用的俯瞰透视法,在汉画里业已完成,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画中还有很大的势力。汉画像石在布局上不留白,常以小的物件堵塞其间,使画面不留空隙。这一点和唐宋文人画所提倡的“留白天地宽”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因而被后来的文人画弃之不用,只在民间艺术里有所保留。因此从整体上看,汉画像石可被视为国画的先驱、版画的始祖。

3.陕北剪纸、皮影艺术造型的肇始

陕北汉画像石乍一看,很容易使人将之与陕北剪纸、皮影戏联系起来。因为它刻出来的形象就像灯光照射的影子,只是轮廓的美感,不强调细节。

陕北汉画像石是由当地盛产的青砂石雕刻而成,石质较粗,所以工匠在刻绘时就少了些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更多的是大刀阔斧,强调轮廓形态。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部分地促成图像存其大貌、拙胜于工的特点。而流传于今天陕北的民间剪纸、皮影造型,不仅在外形轮廓上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画像石相似,而且在题材、内容方面更有诸多的相同点。

陕北剪纸和陕北汉画像石的构图形式都是一幅剪影,在轮廓内部很少修饰,而是在整体造型上下工夫。因此,虽然看不到人物的五官表情,却可以体味画面的整体内涵。画像石中表现的宴请、农耕、狩猎等场面,都删略了形体内在的一切细节,以此来展现深厚拙朴的美。汉画像石的图画在诞生不久就随墓主人长埋地下,不见天日,但陕北剪纸、皮影这些民间艺术却将这种文化因子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5

关键词:秦;汉初;丧葬文化;民俗艺术;图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74-02

丧葬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与紧密相关。而民俗艺术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创造并反映生活习俗的记录形式,它是区域化的民间风俗文艺形式。

一、“秦”丧葬文化中艺术品的工艺与图式在民俗文化中的价值

“秦”初期是我国区域化民族特点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秦国本是迁居西北的养马部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蓄,善养息子”①,后因穆公助周襄王攻蜀有功封为伯“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②,这一时期推崇周礼。在融合西北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时又接受了中原主流文化的改造,确立了秦民族的民俗文艺大致发展基调。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出土的陪葬艺术品中找到端倪,发现其视觉图式所蕴含的民俗气质。

首先关注的是秦初期青铜文化的造型特点,如曾侯乙墓葬出土的随葬礼器、实用器中具有很高工艺水平“蟠虺纹铜尊盘”③,用当时最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而成,基高0.33米,口沿宽度0.62米,盘净高0,24米,纬度0.58米,纵深0.12米,器型不光是大,其工艺流程繁琐世间罕见。其纹样图式内涵凝聚了这一时期秦式青铜器的庄严霸气与美好祥和之文化气势。然后同一时期出土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考究,其中纹饰图案分三个层次,这些图式纹样反映了当时秦人射猎忠武的民俗属性,而采桑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当时秦国重视农业,加之尚礼重乐等民俗特点,应合当时社会核心价值重礼制崇尚乐文化.

秦后期礼崩乐坏,秦人用法家思想改造体制加强了国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依靠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与血腥的征服最终重塑了乾坤统一中国。当时夹带着西北人大气尚武的民俗艺术元素开始盛行于世。秦在继承和发展了周以来的丧葬文化后,结合当时民俗艺术中的写实手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丧葬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体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始皇陵寝,其中以陪葬兵马俑④为代表,兵马俑无论从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造型特点都堪称神品。先是陵寝的构建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世之罕见。再就是始皇陪葬兵马俑气势宏工艺精湛让世人惊叹。兵俑是用陶土仿真人大小烧制而成,陪葬马俑品,也是如此炮制,制作工艺全手工,无模具使用痕迹,兵俑形态各异高矮不一,样貌也各有不同,完全真人比例堪称绝品,其中有胡人模样的兵俑,衣冠按等级区分,有无冠士兵发型也很有意思,衣装盔甲上染有颜色,由于时间久远大都以脱落。所有兵马俑的编排都按照当时秦国军队实际建制构造,它包括了兵种、战车、马匹、军官等。由于那时民间艺人完美精湛的技艺以写实的手法再现秦兵马俑的雄伟风姿,因此为世界民俗艺术留下了不朽杰作,也使我们能通过陶俑的原形来发现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人文场景,了解秦在统一中国后武功之辉宏,始皇运用其军事强权已达到唯我独尊的地步。当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示了秦国大统后独特的民俗艺术特点与风土人情。

从秦初的以儒家为主杂糅各家思想形成的“以官为本位” ⑤的制度到秦后期的革新变法图强的激情时代。从文化思想到体制变化,这一段时间是中国最为活跃的阶段。丧葬文化作为民俗文化中的一个折射点,它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图式记录下整体社会价值逐步变迁与传统工艺的高度发展,体现了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转变,也反映了统治者的治世理念。

二、汉初以来陪葬艺术品中陶俑与帛画的艺术图式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西汉初,是我国民俗文化系统的整合时期,如24节气的形成推延完善、民间风俗形态的定型、不同族群文化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多元饱满。民俗美术的形式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当时民俗文化中盛行厚葬,虽然汉开国之后六七十年皇帝们都提倡节俭,但在丧葬方面还是相对大方的,从皇帝到贵族在到商人凡是有条件的基本如此(需符合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因为当时的陶瓷、家具、衣帛、绣衫、石刻、画像砖、礼器等都充满了人对生后的无限寄托与想象,于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死后的需求,民俗美术迎合当时丧葬流行文化的需要,从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汉初通过文景之治国家经济基础得到了充实,民俗文化也随之发展,与前代相比更为丰富多元。汉人手工艺者的细腻、开朗、精研的气质在汉阳陵出土的陶俑中可见一斑。

汉景帝刘启是汉初的第六位皇帝,他于公元前157年继承帝位,在位时间16年。汉阳陵是他的陵寝,汉阳陵从汉景帝继位开始修建到他死后数年皇后入葬止,建造时间长达28年之久。其中陪葬坑和葬坑出土了大量陶俑、青铜器、壁画、石刻木雕,这些随葬品反映当时西汉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内容丰富。单看出土陶俑就属于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品。汉阳陵出土的各种陶俑从造型上看有了新的特点,除了形体较小以外,其艺术品级之高可比秦皇陵,秦俑专注于表现尚武与征服的气魄,各类兵种都是男性,而汉阳陵除了兵马俑外有了文官俑、吏俑,还有了温雅奴婢侍从的女俑、少数民族骑马等⑥。从艺术表现形式来讲,独具匠心,创新立异。从做工上看雕刻精致细腻,发现它们每个鲜活生动、神态栩栩如生,由此可以看出汉代雕塑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可以从侧面窥探出文景之治所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成果,社会物产丰硕人文环境宽松、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等,从陶俑脸上的表情能看出人民的心情应该很幸福。汉阳陵陶俑采用翻模加手工雕刻塑造而成。陶俑原先穿着衣服,由于时间久远腐化了,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塑造上面部的刻画细腻,能表现出每个人物个性与神态的差异。躯干和腿部的造型精简,但又能恰到好处的展示出骨骼与肌肉的穿插质感。身体的其余细节部分无不一一细琢精雕,有甚至毛孔肤质等精细处也达到极致,如肚脐、男女生殖器、耳鼻孔等等,另外一些随葬品如衣饰、货币、牲畜俑、珍宝、金属器物、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陶井、灶、粮食等品种繁杂反映了当时民俗文化丰富。总而言之阳陵陶俑以夸张细腻的浪漫主义手法呈现了那个时代风俗文化图式的多元,展现了一个开放精彩又庄严的艺术形式。

西汉丧葬文化中的帛画其图式特点也具很高的艺术价值,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出土的彩色帛画,就代表了西汉当时民俗画的最高水平。其中最典型的要算1号与3号墓中发掘出的“T”字形结构的彩绘帛画⑦,这两幅帛画像是一对双胞胎,长为2米开外,下有四角垂帘,顶部系有彩色丝带环绕方便垂吊,这个应该是辛追夫人出殡时随葬队伍前方引导亡魂的幡。画中所描绘的是关于辛追夫人在死后魂灵如何进入神奇世界过程,上有日、月、升龙和娲神、金乌、神兽、下有蛟龙、神龟、海鱼以及辛追夫人出行、随从迎候、等场景,等图腾符号引领魂灵升入天界的主题内容,充满当时人们对死后灵魂美好向往的传奇色彩;画中线条潇洒用色大胆细腻意境深远,传统民俗艺术中的国宝级珍品。由此可见帛画的极致之美在汉代已有很高的水平了,当然除了墓葬文化外,民俗艺术还在建筑上大放异彩如汉阙宫楼、宗庙佛殿、阁台园林等。总之在汉初逐步形成了品种繁多,内容精彩的艺术文化图式,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符号中所独有的丧葬民俗文化,使之领阅汉人细腻、宽怀、仁德之审美特质。

三、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为汉民族文化图式的形成打下了支撑

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时代风尚与背景,首先上层建筑的统治理念而言在变化,从秦初克己复礼,尚武重乐的远古主义理想情怀,到秦统一六国推行法家治国,唯吾独尊的高压统治,然后再到汉初修养生息,发展生产的老庄韬光养晦政策,提倡无为而治,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至文景时期综合实力有显著增强,以至于后来博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最终被汉武帝确立为治国方略并形成影响后世千年之大统。从重礼到重法,从道家到儒家,一路而来从上而下的时代风向转换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丧葬民俗文化也在这渐进博弈中最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风尚的一个支撑点。然后从中国民俗文化特点上看这一发展,汉民族有内向型的一大特点,它关注的是个体在社会集群中的经验与修身养性,前者教你处事做人,后者则是调息心向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当然天人合一的解释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秦、汉初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贵族、皇想向往长生不老,一则是逃避死亡,二来可永享荣华。于是求仙问道成为那个时代成功人士生前的必然追求,而生后大规模的丧葬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当时王公贵族的直接推动下丧葬文化迎来它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一批有很高美学标准的墓室艺术珍品,这也使得民俗艺术的创作有了更多展示空间,由于墓室相对封密具有良好的保存特质,使得我们今天能窥视其时代之本原。

秦至汉初丧葬文化发展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打下了支撑,从一个侧面放映了中国人文在建立之初的脉络,即伴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由上至下之时代气息同时也反作用与它。从丧葬文化渐进的过程中民俗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进而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图式。这种图式的技术层面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条理顺序,从构思到选材再到具体制作都有,并通过师传关系一代代加以传承完善,丧葬文化与民俗艺术结合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重要遗产,它所创造出了非物质文明成果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重要形式,也是东方文明的表征。

四、结语

我国丧葬文化中的陵寝石木雕刻、陪葬陶俑、墓室壁画、帛画等都是民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民俗艺术从形成之初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底层文明之风气,又接受大众化的改造,因此融入了世俗性喜好从下至上广受欢迎,它是人们在劳动与生活逐步形成的又与人对大自然的图腾与神灵崇拜、生老病死、来生转世等相关联,并通过不同时代特点在形与色的结构上影响着时代风尚与文化演进。

基金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遗产与视觉文化的交汇:新艺术史的视野”,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0XJ760002;2.重庆文理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大足石刻的视觉图式在高校素描教学中的应用”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汉 武帝时期.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西汉 武帝时期.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④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⑤王淳.秦国早期婚姻习俗及其对后世政治势力和政治变革的影响.南都学坛,2008年第06期.

⑥石宁.汉阳陵博物馆藏陶俑概述.文博,2009年第2期,70~73页.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6

在方法层面,传统研究汉代灯具主要侧重考古、考证以及设计技术与文化等领域研究,在方法论上较少涉及灯具的装饰与仿生科学考察,尤其是对汉代灯具的研究。近代对中国古代灯具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近几年很多以研究古代灯具作为硕、博士学位论文为选题。研究者分别从考古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进行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从现有关于汉代铜灯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研究者都会不约而同的提到汉代灯具的装饰,但几乎没有研究者专以汉代灯具装饰艺术作仿生学意义上的科学系统性研究。但是,随着汉代灯具的不断出土,以及现代设计科学的进步,汉代灯具研究的未来研究趋势显示:从传统的考古研究转向设计研究;从传统的文化装饰研究转向科学装饰研究。

二、研究空间及价值

“装饰与仿生”是汉代灯具设计研究的一个可开掘空间。通过研究汉代灯具装饰制作工艺及其仿生科学,调查与梳理相关资料,发现与整理汉代灯具工艺技术,通过科技考古与艺术复原实验的现代技术手段,还原汉代灯具的装饰工艺技术,揭示汉代灯具仿生科技发展水平及其技术文化内涵,从而填补汉代灯具制作工艺研究之不足,向世人展示中国汉代灯具装饰技术与科学文化水平,力求在技术层、装饰层与文化层等维度上弘扬中国优秀工艺文化。在装饰层面,研究汉代灯具制作装饰的艺术手段,复原汉代灯具装饰艺术风格,包括工艺、造型、纹饰、绘画、色彩等。汉代灯具装饰技术文化,主要揭示其技术历史之嬗变与演进;汉代灯具制作装饰材料文化,揭示其物质文明;汉代灯具装饰文化,主要揭示其图案、纹饰、色彩背后的时代与历史文化如何渗透到装饰制作之中。在仿生层面,通过灯具的仿生造型分析汉代人的审美的需求,以及汉代大简的造物形态和“守约以治广”“规天矩地”“自然相生”等美学思想的命题;深究仿生造型的潜在含义,佐证汉代神学思想、视死如生的丧葬观以及封建初期等级的划分;对仿生灯具的实证分析,探讨汉代环保、节能、调光等先进的科学性。对汉代灯具的研究,再现汉代灯具的可视化物质形式、工艺流程与技术发展为微观特色,其优势在于再现与复原汉代灯具工艺技术的同时,还侧重开掘汉代灯具工艺的载体、材料、工具与技术等内容,为我国灯具技术文化史的建构发展助推,为我国工艺技术文化提升软实力;通过对汉代灯具艺术发的复原,以再现、实验、传承、利用汉代灯具仿生技术遗产为宏观特色,其优势在于运用现代技术、科学实验传承与再现汉代灯具制作工艺,绘制汉代灯具工艺技术图谱。

三、结语

“装饰与仿生:汉代灯具设计研究”之实质在于依据出土灯具、文献资料与现代仿生科学,认知汉代灯具制作工艺在物质技术层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以及汉代装饰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以汉代灯具装饰与仿生技术特征为研究本质视角,通过汉代灯具的文献视角、科学视角、艺术视角与文化视角展开研究,这种研究方案取决于问题实质和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汉代灯具设计研究问题实质就是依据大量出土文物、在世文献资料与科技考古手段认知汉代灯具制作工艺在物质技术层次的发展与演变特点。调查与整理汉代灯具制作工艺文献和文物资料,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加以甄别与完善,提升突破空间。利用科技考古学与化学研究方法,并通过为艺术复原与实验,揭示汉代灯具的工艺流程与工艺技术文化,构建汉代灯具工艺的技术体系等“潜信息”,为汉代灯具工艺技术遗产的活化再生提供工艺学维度上的技术图谱与发展策略,为现代装饰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7

(一)论文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武汉地铁,作为武汉二十一世纪现代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要具有现代感与前瞻性,同时要有文化品味。要有别于其它城市地铁,塑造武汉地铁的文化,表现武汉文化情结。根据地铁站厅空间的特点和各站的区域特色,在和谐、统一的调子中寻求变化。公共艺术作品要打破传统形式,采取一些新材料和手段,共同丰富视觉效果,确定文化、商业与社区不同的定位,塑造不同的空间环境。叙事性与装饰性,抽象与具体,相映生辉,使地铁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号线和四号线是武汉市两条横贯长江的地铁线,是武汉市迈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历史性步伐,是武汉市近年整体发展的集中展示。工程的质量,进度,现场文明、安全管理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同时笔者认为地铁公共艺术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地铁作为现代都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人活动最频繁的空间之一,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又有着一些特殊性。通过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收集资料,对多个武汉地铁空间进行对比分析。从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中材料优化与构造方法,与其他工程施工的协调性研究,工程进行中艺术效果的控制,后期维护和安全问题四个方面,探寻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独特的魅力。目前国内外对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的研究较少,多数有关地铁公共艺术文献以探讨公共艺术的设计形式和内容为主。对于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详细的专著。

(二)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本论文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1)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中材料优化与构造方法。(2)与其他工程施工的协调性研究。(3)工程进行中艺术效果的控制。(4)后期维护和安全问题。2、研究方法:(1)现场调查,采集标本和形象资料;通过对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的调查和样本采集,做好基础性工作。(2)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出其中具有典型特征的规律。(3)文献研究和比较归纳研究:在传统工艺技艺的形态中,分析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和地域性。(4)以图形图像和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进行系统分类与描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文需理解的理论性概念主要有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和其介入市政工程中的问题两大方面。1、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相关概念的定义地铁公共艺术工程是一种在地铁空间中,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艺术品,地铁公共艺术工程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的特殊工程,但是地铁公共艺术工程从属于整个地铁工程项目中。既有艺术创作的特殊性,又具有工程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地铁公共艺术工程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和艺术性,即地铁公共艺术工程所在的空间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又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审美。它对处于此空间当中的所有观众都具有开放性,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尹传垠博士说“艺术品从慢生活进入快生活,地铁2号线是第一例。”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不再是停留在画纸上、工作室中、家中,而要在工程的大环境中、在地铁站中进行创作,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既要保证独特的艺术性,又要有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严谨性、规范性。2、公共艺术设计介入市政工程中的问题地铁工程是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政工程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市政工程,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为政府及公共投资项目由公众使用,二是公共工程由政府监督,工程涵盖的设计和施工标准需达到或超过国家规范,在城市建设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地位。三是工期紧张,涵盖的专业众多,交叉作业协调难度大。所以地铁公共艺术工程有站点多、艺术品形式各样、工种多、工程量大、工期紧、交叉作业频繁,施工协调难度大的工程特点。这需要艺术家的创作内置于地铁工程中,而不是简单地添加其中,艺术创作更加需要理解工程化以后去程现在地铁公共空间领域中,从参与的开始,作为集成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艺术,让艺术家们在工程中找到新的价值和地位的参与。我们认识到艺术,不再是在不同的阶段给整个项目提供一个较小的程度进行干预,我们要做的是以艺术思维为指导,充分利用艺术家们的优势,贯穿于工程始终。

二、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基本情况概述

(一)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发展成因

在中国,地铁是一个新兴产物,它的出现将会为地铁沿线的工业,商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地铁是一个发达城市的象征,建设地铁也为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武汉市旅游行业的发展,使外来游客对本地印象更加良好,所以地铁建设是未来五年带动武汉城市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工程,文化又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所以当重点工程和反映江城印象的艺术相结合时,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精神就跃然眼前了。并且整体的艺术设计思路紧跟政府打造“设计之城”,“创意之城”,“读书之城”,“文化之城”的号召。地铁艺术装饰通过用艺术的手法体现城市的精神和人文气息,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公共空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并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师展示武汉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让人们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这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阅读城市的方式!

(二)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发展现状

1、国际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工程的现状调查

(1)斯德哥尔摩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现状斯德哥尔摩地铁是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斯德哥尔摩地铁被称作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斯德哥尔摩地铁的材质非常有特色,用开凿面的天然岩石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地铁空间中的墙壁和天花板融为一体,都是的岩石,用这些纯天然的岩石为基层创造出了许多极具视觉冲击的地铁空间作品。整个地铁站在岩石中图1斯德哥尔摩地铁公共艺术凿开,艺术家们因地制宜,用各种当代的装饰手法去塑造整个地铁空间,用一些近乎疯狂的风格来装饰地铁。到今天为止,已经有150多名艺术家在此创建了超过9万件的雕塑、油画、版画、浮雕和装置等艺术装饰。1997年以来,他们还聘请了一些专业导游每星期沿着某条线路免费导游沿途四至五个地铁站,为旅客们免费介绍这些艺术、建筑和工程背后的艺术家。(2)莫斯科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现状莫斯科地铁是举世公认的最美丽最繁华的地铁。莫斯科地铁的每一座车站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气魄之宏伟、造型之华贵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地铁站的建筑华丽典雅,每个地铁站都由著名建筑师设计,仅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琉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更使得一座座地铁站成为一个个艺术珍品。图2莫斯科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地铁站地下天花多用拱形造型,墙面的大理石和浮雕或镶嵌画都精美绝伦,工艺叫人叹为观止。照明也很有特点,灯具的设置非常讲究,有的开阔区域用顶灯吊灯,在空间的转折处设计了局部光源和点光源、线光源。灯光的美轮美奂使得整个地铁站更加绚丽。每个地铁站均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题材而建造或是雕塑或是油画,形成了富丽堂皇的历史画卷。五颜六色的花岗岩、陶瓷、大理石等的广泛采用,将地铁站装饰成美妙绝伦的艺术长廊。

2、国内地铁站视觉艺术设计的现状调查

(1)北京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工程现状“由中央美院、中国壁画学会等单位承办,运用壁画、雕塑、艺术化设施等公共艺术手段在各个线路的38个站点中设置58幅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让出行的市民感受舒适美观的地铁公共环境的同时,对市民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北京轨道交通管理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部长陈曦透露,城市的地铁线路根据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为基准,形成“北京、中国、世界”三个层次的艺术作品展示。其中,西段主要是历史记忆为代表,中段呈现老北京文化,东段则彰显活力、创新精神。(2)上海城市地铁站公共艺术工程现状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之一,是金融中心。整个地铁站视觉艺术设计风格完美的展现了现代大都市文化“密、眩、合”的特色。22条轨道密集交错于上海的各个区域。每条地铁线都有代表色彩,线路之多代表色彩之多,站内广告等视觉元素之多,上海地铁站“密”的特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地铁站隧道内部通过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各种奇异的色彩变幻、各异的图形变化和各种生机勃勃的地球生物,结合现代化材料,营造出极“眩”的视觉效果。“无装修”车站使用原始的清水混凝土创造一种没有任何人为刻意因素的设计效果,原生态的艺术感,使得上海地铁站视觉艺术设计别具一格。这种简洁、原始的设计体现了与自然“合”,与生态“合”的视觉艺术感。

三、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研究

(一)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中材料优化与构造方法

1、材料优化

施工现场的材料,因品种多,数量大,其材质地,肌理、颜色要求高,而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地下空间封闭性引起的湿度较大。因此,根椐地下施工环境的特点,和借鉴国内外地铁施工的经验后,对相应的施工材料要进行必要的变更和优化,材料应考虑防水防潮。由于地下环境比较封闭,尽量避免在地下大量的切割,可以把材料设计成模块化在地上加工完毕后,再运至地下安装为宜。比如在二号线原本要使用艺术壁材的材料,经过试验后全部变更为艺术马赛克,以达到耐用性的要求。玻璃马赛克被认定为“最适合用在室外的公共艺术材料”,经得起日晒雨淋。玻璃马赛克用于艺术创作历史悠久。3000多年前西周墓地出土的首饰,就有用玻璃马赛克制作的,珍贵程度不亚于珊瑚玛瑙。把玻璃马赛克用到壁画上,《江城印象》是武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2、构造方法

在艺术工程中由于艺术造型的需要,会有很多的构造方法都很特殊,需要专门的加工,而且大部分的材料由于艺术造型需要尺寸不统一,无法大批量加工,所以加工周期相对一般工程要长一些。比如洪山广场站《书山有路》要塑造出丰富的层次感,每一块砖都要依据图纸测量切割。图6洪山广场站《书山有路》还有中山公园站的《幸福武汉》每一个抽象果实形态的画框也都大小不一,36幅武汉中小学生的绘画作品也尺寸各异,所以全部需要手工锻造。图7中山公园站《幸福武汉》有些材料在混凝土基层上干挂,也需要在构造方法上想办法,有些细小的装饰材料(玻璃马赛克、青花碎瓷片)需要找到合适的基层粘贴附着后才能干挂。图8岳家嘴《东湖印象》还有些过大过重的装饰材料(200mm厚的汉白玉浮雕)需要在钢结构施工时,加强荷载并请相关结构负责单位核算。

(二)与其他工程施工的协调性研究

1、统一协调

地铁工程是一个大型建设项目,车站公共艺术品工程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施工中难免会涉及与其他专业的协调问题,施工时要服从于全线的总体计划安排,在协调时既要保证其他专业配合艺术品工程的效果尽量不受影响,也要保证其他专业顺利完成施工要求,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指标。所以在交叉作业时需要及时和充分的沟通才能统一协调。艺术家要接受工程方面的统一规范。例如,有些艺术品工程的壁画上需要有消火栓暗门,而且要有明确的红色“消火栓”标识字样。为了协调消防部门的工作,壁画方案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既要美观又要符合消防工程规范,洪山广场站的壁画《书山有路》就做的比较成功,洪山广场站的“书山有路”瓷板壁画,把经过征选后的儿童画作,孩子们手绘的彩画烧制在瓷砖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其造型颇像翻开的书页。这种用泥土和传统手工工艺结合的艺术形式想表达的,就是孩子们的活力、想象力以及对武汉这个城市的热爱。在“书山有路”的瓷板壁画里还隐着几幅很别致但又没署名的作品,且画的还是同一个物品,那就是消防栓(如图10)。这个消防栓可有点不一般,不仅有鲜艳的红色字样,其形态构图也是偏卡通风格,和周围的儿童彩画比较统一。

2、预防为主

在和其他专业的交叉作业时,在施工的施工安排上,会产生设计、安装先后层次、专业接口工序安排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或质量问题。因此需遵守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施工前按照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大后小的工序安排方法,重点分析复杂的施工区域和专业接口,分清交叉作业主次关系,周到、细致地做好工序安排,提前协调好专业接口及交叉施工的配合,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和工期延误。

(三)工程进行中艺术效果的控制

1、艺术家贯穿艺术效果控制的始终

施工中艺术家对艺术效果的控制是关键,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始终贯穿在工程化的过程中,从最初的设计到施工再到最后的修整很多环节都需要艺术家们亲自定夺完成。江汉路地铁站有一幅长近60米的汉白玉浮雕《时尚江城》,其作者是湖北美院壁画系主任率领的团队。艺术家到江汉路采风10多天后,最终完成了壁画的线稿。图11江汉路站《时尚江城》宝通寺站的瓷板山水画《宁静致远》底层的瓷板画在烧制之前,也是由艺术家亲自在瓷板上画好后再入窑烧制的。艺术家们及其所带领的团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的环节都需要他们来把控艺术效果。

2、艺术色彩控制

艺术品工程的色彩控制是重点和难点。由于材料多,工艺多,环境和灯光的多样化,都可能导致艺术品的色彩发生变化。所以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艺术家要不停的观察施工过程中艺术品的色彩变化,就拿汉口火车站站的《江城印象》来说,这幅壁画命名《江城印象》,长40米,宽2.8米,是以汉口沿江为蓝本创作的一幅临江长卷夜景图,是目前武汉最长的玻璃马赛克壁画。丰富的色彩,成为《江城印象》中那些油画般的“笔触”。在原始照片深化成为巨幅壁画方案的时候色彩就会发生改变。再把定稿的方案由100多万片彩色马赛克“贴”成的一幅地铁车站巨幅壁画的时候,由于材质的变化色彩又会发生变化。在进一步的施工过程中玻璃马赛克在填缝剂的影响下,整个画面的色彩和之前又有很大的差别。最后,为壁画提供照明的LED泛光灯也会对壁画画面的色彩产生影响。艺术家在每一个可能出问题的环节都有充分的察觉和调整办法,使得色彩的偏差降到最低。

3、艺术造型控制

一般情况下,工程只需要按照CAD施工图纸施工即可,艺术工程的CAD施工图纸很多只是意向性的表示,大部分具体的造型也需要艺术家控制。汉口火车站站展厅曾有几只展翅的黄鹤叫《黄鹤归来》,表现为以仙鹤展翅的优美姿态,与水中莲荷形成动与静的完美组合。施工人员在吊装黄鹤雕塑的时候在艺术家的指导和调整下才完成最终的效果。还有江汉路站的《时尚江城》在壁画浮雕基本完成后,在灯光的照射下,有一些壁画需要修改现场打磨,也是由艺术家亲自完成的。图13汉口火车站《黄鹤归来》

(四)后期维护和安全问题

1、施工后的艺术品维护

(1)马赛克的施工与维护:施工完成后,可依设计效果需要,加以喷刷表面防水,防污材料,如树脂水晶漆、防护剂等。建议以毛刷、吸尘器请理凹凸面缝隙后,再以微湿干净布擦拭。基本管理维护:水,温和的清洁和软毛刷清洗,然后彻底的冲洗干净。定期修护准则:须周期性保养,定期冲洗以及检视湿度。(2)铜制品的维护:除尘时应使用软毛刷,不宜用双手直接接触,取放铜制品时应佩戴纯棉材质的手套。铜制品的保养应特别注意防止粉状锈的产生,可以事先在器物表面进行化学保护处理,现在多采用有机硅材料封护。若任由粉状锈自行发展,可能造成器物穿孔、溃烂甚至彻底瓦解,故应定期观察造像表面的变化,一旦发现粉状锈应及时隔离该器物。小面积病害可采用氧化银封闭处理,再以苯骈三氮唑封护其表面,此外还可以采用电化学去锈法或电解还原去锈法处理。清洗铜制品应使用蒸馏水获去离子水,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加热,以紫外线、微波或无害的化学试剂为其消毒。基本管理维护:用自来水和中性清洁剂并以海绵与软毛刷进行手洗工作。定期修护准则:须周期性保养,定期冲洗和重新上蜡,防护漆须于5至10年后重新更换。(3)汉白玉的施工与维护:基本管理维护:水,温和的清洁剂和软毛刷清洗,然后彻底的冲洗干净。定期维护准则:须定期清洗并分解污垢,更新防水剂(4)瓷板画的施工与维护:基本管理维护:水,温和的清洁剂和软毛刷清洗,然后彻底的冲洗干净。定期维护准则:须定期清洗并分解污垢,周期性保养,定期冲洗以及检视湿度。(5)铸造或锻铜等金属类壁画和雕塑日常保养维护方案5.1保养所需材料:旧牙刷,毛巾或抹布,地板蜡或家具保养蜡,醋精,毛刷等5.2保养程序:1)每一周用半干毛巾或抹布轻擦雕塑表面,将表面浮灰和脏物擦拭干净。2)每两周用湿毛巾或抹布将表面擦拭一遍,然后用干毛巾或抹布擦干。3)每三个月给艺术品打一遍蜡,薄薄的一层就行,稍微干燥后,用干毛巾擦拭光亮即可。4)局部如出现白色或绿色的氧化物,属金属自然氧化现象,先用旧牙刷反复刷直至去除,后用毛刷蘸醋精点在氧化点,1分钟后再用旧牙刷轻挠去除反应生成物后,用湿抹布反复擦干净。(如果清洗不彻底,醋精会导致人物像局部表面颜色发生变化)。

2、安全问题

在艺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均要考虑到后期安全问题。主要是二个方面的安全,一是艺术品在地铁空间中对行人和乘客的安全,有些艺术品要避免过于尖锐和锋利,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设计工程方案是就加入能起到围挡作用的装置、构件。二是艺术品自己身的安全,避免破损的盗窃。如果有容易破损的构件,需准备相应的备件。结论艺术品对提升城市文化的作用,越来越被武汉市看重。“从江汉路上的原雕《下棋》,常常成为外地人和武汉市民去江汉路合影的一景。东湖磨山寓言园,讲述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等20多组故事。再到首义广场《走向共和》的主题性原雕、汉口江滩亲和尺度的雕塑群。”导师说“雕塑语言”在武汉,由原来的进风景区,进公园,进城市广场,到现在进入交通空间,武汉市民在上班的快速节奏中,也能体验到艺术的气氛,是武汉城市艺术向生活渗透的进步。本篇论文通过对武汉地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艺术品工程的特色,然后对武汉地铁建设再做充分的调研,探寻艺术介入工程的时候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已经完成的武汉市轨道交通2、4号线车站公共艺术品工程为例进行分析。从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中材料优化与构造方法,与其他工程施工的协调性研究,工程进行中艺术效果的控制,后期维护和安全问题四个方面,探寻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的一些工程特点。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武汉地铁做为一个切入进行实例分析,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艺术介入工程会更加自如,武汉地铁艺术品工程实践将更加成熟。武汉地铁打造称城市名片,展现城市风采。

汉代工艺美术特点篇8

[关键词]现代陶艺 徐州汉陶 设计元素 审美

一、绪言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陶瓷古国。在七千多年的陶瓷发展史上,汉代陶瓷在文化和工艺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特别是完成了由原始瓷向成熟瓷的过渡演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探索并逐渐形成了继承传统文化的不同模式,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着突破点,来确立本国特色的设计理念。中国现代陶艺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迅速地发展起来,特别是目前现代陶艺领域中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在当今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提倡和支持,我们该如何确立本土设计、体现民族化特征,以怎样的方式运用传统元素才能融入现代审美环境,体现出中国现代陶艺的传统设计神韵。就此,本文试通过研究徐州汉陶设计元素,来挖掘其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涵,着重研究徐州汉陶设计元素在现代陶艺中的延展,使人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念。

二.徐州汉陶设计元素成因研究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徐州两汉四百年的历史沉淀,给徐州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珍宝,尤以汉兵马俑为代表“汉代三绝”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国史学界、考古学界均有学者提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的观点。

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和查阅徐州汉陶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著作和进行徐州汉陶实地调研与考察,掌握第一手的客观资料,我们不仅研究它的器物造型、装饰图案、色彩、线条等具体要素,还要研究它们背后所包含的广泛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其一是汉承秦制,两汉基本上承袭了秦朝集权承袭、监察承袭、察举承袭、民族关系承袭、编户制度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其二是在思想文化上西汉初期实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即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吾无为而自化,吾好静而民自正”。汉武帝时期盛行儒家文化和经学,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文化模式,以“礼”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规范,进而达到一种“和”和“仁”的理想境界。其三是汉代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褒奖孝行,以孝取仕,西汉设立士民入仕的常考科目“孝廉”,东汉则把《孝经》视为治国安民的法典。其四是由于其当时认知水平的局限和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产生的万物有灵观。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徐州两汉艺术设计产生的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框架。汉代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往往借助于各类艺术设计形式表达他们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如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出土的徐州汉兵马俑,汉兵马俑以生动鲜明的形象,简明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汉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丧葬礼节,充分体现了汉陶设计元素中包含丰富的社会元素、经济元素、文化内涵及审美。

三.徐州汉陶设计元素与中国现代陶艺创作

3.1 朴素拙厚的造型特征

徐州两汉传统文化追求平衡和内在的节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出稚朴拙厚的造型特征。如奎山汉墓出土的《陶鼎》等汉陶,这类作品不在追求外在形象的极似,而是更加注重突出内在意蕴的丰富,以形传神,雕刻浑然有力、质朴简洁,以古拙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汉代陶艺“朴素拙厚”的造型美。思想文化上西汉初期实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即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吾无为而自化,吾好静而民自正”。艺术作品体现在“大象无形”、“即雕即凿,复归于朴”,把现象还原为本质,还原人与物的最根本的本性和天性,达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境界。

在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下,越来越触动着现代人内心深处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的精神需求。现代陶艺要契合当今社会文化背景,把握现代人寻求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态,在艺术创作上体现出朴素拙厚的风格特征,是一种本真生活境界的渴望,达到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①的精神,从而开辟现代陶艺创作的新天地。

3.2 浪漫主义的审美风格

汉代在我国文化艺术设计史上,是一个浪漫主义思潮涌动的时代。“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②特别是彩陶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在经过中国早期新石器彩陶文化之后,到两汉时期又大量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很多彩陶多作为陪葬的“明器”,但这种彩陶艺术在其图饰中展现的五彩缤纷、构图饱满、而且具有着某种神秘的实用意味的神秘的图形正是汉代人们对自然、对“万物有灵观”的未知世界敬畏与想象的艺术展现。“由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物形象演化为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饰”③如徐州东甸子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彩绘茧形壶(见图1)、彩绘陶鼎和彩绘陶马。汉代艺术通过神话和历史、现实的形象塑造,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在艺术表现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采用热情奔放的艺术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相当鲜明地反映出汉代的浪漫主义审美风格。

徐州汉陶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文化自身的历史传承性,它所承载的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语义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现代陶艺要以现代设计理念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美学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个性,这样我们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采用热情奔放的艺术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从而来构筑我们中国的现代陶艺。

3.3 人文关怀的设计依据

汉代盛行儒家文化和经学,徐州汉代陶艺的设计依据是以人文关怀和“厚人伦、美教化” 的现实功利目的为出发点,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愉悦感渗入到作品中,并通过汉代陶工设计创作,以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形式体现出来,使其成为凝固的时间雕塑,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所呈现的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神话幻想、原始图腾、乐舞百戏、世间百态等形式表现,其艺术的意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美好的眷恋。如徐州驮蓝山楚王墓出土的《乐舞俑》(见图2)为代表的汉代陶俑作品,舞姿婀娜,长长的衣袖,随风曳动的裙摆,弯曲的腰肢给人一种流动之美。所传达的深层次内容反映的是人生向往着美好,对人生的关注、尊重和重视,这种艺术形式和审美观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其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它注重生命关怀,注重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是对永恒的祈祷与心灵慰籍,是对生命的爱恋与世间的眷恋。这是我们研究徐州汉陶设计元素的主要设计依据。

现代陶艺创作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格理想和谐的艺术性、设计的文化性,要从人文关怀的立场出发,最终体现以一种趋真、向善、审美有机统一,让人在艺术作品中获得一种人文精神的价值指向。

四.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日益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与西方现代陶艺趋同不是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方向,作为有着自身悠久历史和文化品格的中国陶艺,应当强化自己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品格,使中国现代陶艺成为世界陶艺界的典范。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断积累、不断沉淀,蕴古创新,用真诚的态度来面对中国现代陶艺,去表达创作者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一种道德、人文价值指向,使作品以现代感的内涵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诠释和弘扬,使其具有时代的人文设计理念,追求艺术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生活的设计化、诗意化。

注释

① 宗白华著, 《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47页。

② 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86页。

③ 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参考文献

[1] 凌继尧. 美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泽厚. 美的历程[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3] 许华. 两汉艺术精神嬗变论[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4] 齐彪. 陶艺的起源与流变[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5] 冯雷,龙扬志译注. 陶鉴 [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上一篇:体育课程的内容范文 下一篇: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