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23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1

再没有哪种服装能够像旗袍一样,将女性的妩媚典雅与山水的韵律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内敛而不张扬,沉静而不轻飘,一袭风华绝代,万种佳人风情。从历史中走来的绰约风姿

旗袍,本是袍服中的一种。与中原地区流行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的袍服不同,以满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它激烈活动。1644年,旗袍随着满族进入中原,但那时他们所穿的袍服还未被称为“旗袍”。

1911年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随着清朝的灭亡,“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带着满族女性美学、权力欲与妩媚的袍服,自然也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短暂的沉寂之后,袍服在汉族女性身上又悄然出现。1913年的上海,一批女学生穿着宽敞的蓝布旗袍出现在街头,给当时的上海带来一抹俏丽之色。因为当时的女学生代表着自由与解放的女性形象,其行事、着装往往成为社会时尚的风向标,因此她们穿着的旗袍也成为文明、新潮的象征,引得各界妇女引以为尚,纷纷效仿。

重返历史舞台的旗袍在上世纪30年代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为主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与广告画,都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上海人创造的“海派”旗袍,把中国旗袍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并且从上海风靡全国,成为当时的旗袍主流。在欧洲时装的影响下,旗袍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纤长的造型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随着西洋裙进入中国争奇斗艳,社会名流、电影明星、社交名媛及知识女性在其影响下,别出新意地在旗袍外搭西式外套、斗篷、披肩及裘皮大衣。这种内中外西的组合,表现了多样化的别样风尚,给东方女性古典高雅的形象又增添了现代与摩登的气息。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宽大的袖口逐渐缩小,宽阔的滚边也渐渐变窄,领子降低,开衩提高,连袖削肩,收腰突胸。改良后的旗袍在款式上更加趋于现代化,线条更加简练、流畅,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勾勒出女人的一派风情。

旗袍在经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后,从50年代开始风光不再。新中国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文化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曾经鼎盛一时的旗袍,夹在传统与现代中间,在上世纪80年代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上世纪末,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员都穿起了旗袍。过去优雅、高不可攀的旗袍尴尬地成为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

从历史中走来,旗袍绰约的风情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却也不可避免地成了“没落的贵族”。

焕然一新的民族经典

摇曳的旗袍,昏黄的路灯,妩媚里带着些许的沧桑,玲珑中透着一丝的寂寞。众多年轻人在张曼玉所着旗袍的优雅中,邂逅了属于他们的花样年华。三月里经春风一吹,身着各色旗袍的女子便徜徉在都市朦胧的霓虹灯下和灿烂的阳光里,让世纪之交的怀旧者,于时尚风流中又品味出迷人的韵味和历史的陈香。《花样年华》引发了蕴藏在中国人心中的旗袍情结,将这被冷落已久的“国服”再次带到了时代的中心。

时至今日,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的繁荣刺激了物质的需求。在疯狂的物质需求背后,掩藏的却是人们精神上的迷惘。于是,引发了人们幽古的情思,服装界也随之掀起复古的风潮。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面对国际时装的猛烈冲击时,他们不再盲目的追随,而是回过身来,将旗袍这一传统而古老的服饰带到当下重新定义,使旗袍在被冷落了半个世纪后,再度成为时装界的亮点。重回人们视线焦点的旗袍已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以现代形式予以新的包装与诠释。

设计师们在原有旗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与改良。将旗袍浓郁的民族风格、华丽典雅的气质与轻快时尚的现代感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一起。他们将西方立体裁剪及制作工艺应用于旗袍设计中,使旗袍更趋于时装化,更适宜现代生活的需要。改良后的旗袍既突出了东方女性的温婉与内涵,又不失现代感与时尚感。

不仅在中国,旗袍所蕴含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服装领域也掀起了波澜。各种旗袍元素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时装的设计中。法国著名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曾说过:“在我的晚装设计中,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皮尔·卡丹的晚装作品,大多是在保留旗袍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西方人的身材特点,在胸、腰、背以及下摆部分进行变形和创新,从而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完美地展现出来。

中国风格的运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设计大师的作品中,大红色的面料,金线的刺绣,闪光的绸缎,各国设计师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独到理解,同时也引得国外名人、影星的争相追捧,纷纷身着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出现在各种颁奖典礼上。中国文化通过这些时装作品,进一步走向了世界。

旗袍彰显出一种变化的神韵,它独特的个性与审美观念的共通性,使其具有了一种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旗袍从流行走向经典,它的审美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得到升华,最后凝成了国人寄托于其中的家园情结。现代人于旗袍的目光包含着更多服饰之外的情感因素,一种民族精神的再现。

华美中的诗意情怀

旗袍,亦如女子心头的朱砂痣,欲罢不能。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2

旗袍在香港普遍被称为“长衫”,被公认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旗袍原指满清八旗妇女所穿的日常长袍。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同式样的女性服装纷繁而出。20世纪20年代,出现一种新式旗袍,它脱胎自满族妇女的长袍,再糅合了时代的流行元素。

初出现的新式旗袍宽大直身,类似男装长袍。由于这种服装上下相连,免却了配搭上衣下裳的工夫,穿来又方便行动,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便迅速地流行起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达于极盛,成为中国妇女最普遍的服装。旗袍的盛行与当时上海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在民国时期是时尚之都,衣饰潮流均由此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城市。当时流行的月份牌画,大多以穿着旗袍的时髦女性为主角。上海的当红女星胡蝶及阮玲玉亦喜爱穿着旗袍,她们的摩登形象被追求时尚的女士模仿。旗袍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展现了千变万化的姿彩,风靡一时。

受西方崇尚纤窄修长观念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因此流行窄身、长至脚踝的旗袍。旗袍窄了、长了,为方便行走,裙两侧的衩要开得较高。当时的摩登女性还喜欢配上高跟鞋,显得更为修长优雅,婀娜多姿。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中国内地社会情形的转变,穿着旗袍的人愈来愈少,1966年“”后,更是绝迹。但中国香港地区以至海外的华人社会反而还保留着穿旗袍的习惯,香港可说是传承旗袍的重要基地。20世纪60年代末,大量西式成衣出现,相对之下,订造旗袍显得较昂贵及费时,穿旗袍也显得既拘谨又过时,结果在日常服装的领域里,走向衰微。

现在反而在不同的领域继续传承及演变,包括校服、酒楼制服、结婚礼服,以及选美代表的民族服装。这也塑造了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种中国符号、文化的象征,是表现中国身份的不二之选。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3

[关键词]旗袍文化;女性;走向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再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综合作用的时代的解码,也是社会大舞台的一面镜子。它与人体共存,被称为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可见服饰的重要性。因此,服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演绎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它的广泛性、复杂性,不仅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物质文明相联系,而且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精神文明相联系在一起。旗袍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文化的演绎与创新中,以它独特的造型元素和经典的文化内涵,经历300多年兴衰历史,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之一,它立领、直身、平袖、偏襟、下摆开衩的视觉形象,既反映了中国女性含蓄、内向的性格特征,又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可以说,旗袍服饰凝聚着东方文化的底蕴,深深地印记在中华女性着装理念中。虽然,今天女性服饰文化的着装心理已由民族化的单一形式向国际化多角度的融合、转化,但经典的着装文化品位还依然保留在女性着装理念中。此时,再谈旗袍文化引领女性着装走向将具有一定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旗袍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服装。

旗袍起源于满族,因满族曾被称为旗人而得名,兴起于清代。传统女式旗袍都为直筒式,腰部无曲线,长到脚背,较肥大,将女性的线条隐藏于宽衣大袖之内,体现保守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理念。这种心理是几千年来中国妇女一直接受“三从四德”教育的结果,认为标准的美女形象是削肩、平胸、细腰、窄臀,着装不必锋芒毕露,保守宽松、柔顺的线条,给人以祥和、安稳的感受,因此,稳重而平和的旗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妇女服饰选择的理想典范。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上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包容的文化内涵(见图1)。

早期旗袍的特点――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开衩,采取传统的工艺装饰制作方式。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不断时装化,整体造型越来越趋向凸显女性身材的线条。款式特点――裁剪称身适体――高跟皮鞋衬托――越发体现东方女性秀美的身材,注重面料本身的外观效果,注重工艺加工技术的精湛与技巧,注重服饰组合方式的整体效应,注重着装品位给人的审美愉悦(见图2)。

20世纪40年代(战乱时期),旗袍的特点――制作节俭化――款式实用化――配件装饰实用化(见图3)。

建国后―1979年,连衣裙代替了旗袍。款式特点――平方翻领――短袖――系腰带―衣长齐膝,质朴、大方(见图4)。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也是这个时代服饰特征。旗袍慢慢被人们淡忘(见图5)。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服饰带来了春天,人们淡忘的旗袍服饰复苏了,款式微妙的细节变化,面料花色的丰富多彩,使更多的女性为之倾倒,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 WTO,和世博会的召开,“唐装回潮”和“中国风”元素的兴起,中国女性经典服饰――旗袍,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她伴着中国女性走向了更大的空间……使世界时尚和中国旗袍文化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见图6、7、8)。

二、旗袍文化的时代“基因”

(一)旗袍文化的变迁

旗袍源于蒙古游牧民族的袍服,清代满族得以承袭。其最初的特点是腰身宽松,衣袖上窄下宽,衣长掩足。自满族建立清代封建王朝伊始,其服装造型就以满族的传统色彩和着装理念影响着中国女性的着装形式。旗袍的发展有两个阶段:最初,旗袍较长紧瘦,袖口也小,装饰简单,视觉效果朴素。形成这种样式的原因,主要是满人过惯了以骑射为主的游牧生活,要求服饰的机能性强,以便于日常的生活劳作。后来,随着满族入关,清王朝的统治日益稳固,社会趋于安定富饶,民族融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满族的旗袍受汉族女子服饰的影响,逐渐变得宽阔肥大,装饰也日趋繁缛(见图1)。

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继而进入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的历史转型期,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现代时期”。在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无论是日常服装还是社交礼服,几乎都是旗袍。可以说:旗袍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旗袍的发展演进,经过了20世纪20年代的变革,旗袍造型更与人体紧密结合,具有穿着舒适方便,凸现东方女性质朴典雅的品位,风行一时;出现了20世纪30、40年代彻底摆脱旧式样,走向经典时期;20世纪50年代,展现了瞬间的灿烂;在20世纪60、70年代,旗袍则销声匿迹了;绿军装是“时尚的主流”;到了20世纪80、90年代,旗袍重新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以东方式的含蓄、简洁、明朗的线条、丰富多姿的款式、质地轻柔的面料,衬托出东方女性的优雅、柔美、典雅、妩媚;这些都为旗袍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土壤。

(二)现代旗袍随世而动

现代的旗袍文化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款式不断创新,面料、辅料丰富多彩,装饰工艺平面、立体兼容并存,着装风格独特新颖,着装环境广泛举不胜说。似乎在短期内、悄然间,就在民间自发地掀起了一个服饰“开禁”的高潮。人们追求服饰的开放、自由、随意性已朝着现代的西方化发展着。如果说;20世纪前50年代是中国服饰处于走向初级阶段的话,那麽20世纪后50年代就是中国服饰艺术全面走向开放、自由、个性、现代及审美的高级阶段。随之可见的是21世纪现阶段的女性着装走向千变万化、带有旗袍服装元素的连体衣裳,覆盖在东方女性秀美的身材上,展现着独特着装理念,孕育着时尚文化――演绎着个性的品位。

三、旗袍文化引领女性着装走向

应该看到,任何社会服饰和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都是同步的,从人们的着装现象可以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旗袍文化也是如此,其整体着装感观反映的是当代的政治、文化、科学与艺术的进步程序。

(一)女性着装的文化走向

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而文化这一概念在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与文明无法分清的漫长道路,它不仅规范了人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更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并且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疆土广袤无垠、各地的习俗民情不同衣着明显有着差异之处,但着装理念则蕴涵着东方人的“含蓄”情趣和审美法则,即有着中国女性着装“儒雅”为美的心理。而今,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可以说,现代女性着装走向在于:讲究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讲究品牌的档次与流行时尚。一句话,现代女性的着装文化价值取向是多元化、个性化、高品位的文化塑造。

(二)女性着装群体的层次性需求

从现代女性着装群体来说,需求是多层次的 ,空间是大范围的,职业形象的塑造是首要的需求。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六个层次来看:“其一为生理需要,内含安全需要,即对饥、渴、性、休息和安全防护等方面需要的满足;其二为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其三为受尊重的需要,即保护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取得个人价值认同的需要;其四为认知的需要,即求得对于事物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其五为审美的需要,即对于秩序感、和谐和美感的需要;其六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发挥自身潜能以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递进的性质,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层次递进需求,第六需求是人们的高级阶段,也是现代女性着装的大趋势。

当然,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要则是高级需要,也可以说,是一种高级享受,而这种高级需要在人的一生中不是人人都有的,但人人都在追求……

在中西方服饰文化广泛交流的今天,旗袍文化有含蓄、有张扬;有传统、有时尚;有人们心目中的“儒雅”,也有时代的开放……

随着新世纪的发展,使人们将目光放得更远,东西方文化开始共同呼吸。笔者突然对“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旗袍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M].北

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M].中国旅

游出版社,2001.

[3]Ann Marie Fiore Patricia Anne Kimle.

服饰业美学[M].魏易熙,译.商鼎文化

出版社,2002.

[4]叶立诚.台湾服装史[M]. 商鼎文化出版

社,2001.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物质生活也达到了空前的丰富,但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消极影响已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创新的精神、意识和激情,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环境,在这之中,人文因素在创新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文因素作为我们精神层面上的反应,从根本上控制着物质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而且我们所需要的生理需求,都受到某些人文因素——包括人体工程学、文化、和心理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在设计(特别是服装设计)时的选择。

服装不是一幅挂在墙上的画,它不单单是外观漂亮就能满足我们人类的需求,穿着舒适才使它的最终目的,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旗袍的设计与发展是我们祖先合理的将人文因素施加在服装设计上的成功范例。物质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抚慰,服装与人之间有一个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文因素,设计才能成功。旗袍之所以成为我们中国女性服饰的骄傲,原因就在于此。

2旗袍设计历史中人文因素分析

2.1旗袍的发展历史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而我们现代所流行的旗袍正是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随着清朝入主中原并巩固政权后,清朝统治者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被禁止,袍制衣服兴起,以此用服饰来同化汉人。至清后期,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1911年的辛亥革命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此时的服饰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并延续至今。

2.2旗袍中的人体工学分析

传统旗袍的造型最早是清顺治年间建都北京时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由于当时的审美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受到封建礼仪的限制,先是为了便于戎装女子在马上的驰骋搏杀,其服装采用直硬款式、宽下摆、不收腰、袖子窄、外形肥大;定居后由于社会开始安定,不再需要女子戎马狩猎,这时的旗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领高盖住腮碰到耳垂,袍身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目的是为了耐磨损。满汉两民族的文化交融,使得刺绣引入到旗袍的装饰中,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饰,从而在视觉上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但其审美特征仍以清代封建统治者病态的鉴赏水平为准,不显露形体的自然美,旗袍造型硬朗、平直,重服饰图案而不强调人体曲线;衣服虽然以人体为形成的基础,但人的形体并不能最终决定服装式样;封建思想对女性的禁锢,使得旗袍的设计制作没有充分根据女性身体造型特点,是对女性自由的剥夺。到了现代,受西方人本思想的影响,功能性的要求逐渐突出,旗袍服饰开始强调表现人体线条,注重表现人体的臀和胸,紧收腰,制造修饰后的曲线造型,提供以人为本的审美意识,审美造型一改在胸、腰、臀呈平直硬朗状态的习惯,将衣服裁剪趋向合身适体,采用黄金比定位,在强调与女性身体曲线吻合的同时,一扫清朝矫饰之风,去繁就简,从而充分衬托出东方女性窈窕的身姿,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描出来,让女性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2.3旗袍中的文化内涵

美感的产生是在反复多次的审美活动中得到反复多次的满足,满足后的延续便产生了审美文化。衣裳是纯外表的东西,这种美是有权选择的,是人为文化的外在体现,文化内容是内涵,而服装的造型、色彩是外延;服装的文化性给爱美的人以发挥创造美的理论基础。

旗袍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民族文化内涵。它适度地强调女性的“S”曲线,以造型的自然简约格调体现服饰的大家品质,庄重、典雅而又端庄,使出席庄重场合的最佳腐蚀。并且现代旗袍是对人体的一种较为温和的解放。旗袍的立体造型,既适合我国女性的体形特征,又符合国人一般的审美倾向,体现了独特的东方魅力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含。

旗袍线条简洁流畅,婉约含蓄,在“露”的同时讲究“遮”,从而更富魅力,使女性的腿第一次得沐天日,使得自然美成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美,它在展现人外在美的同时舒展内心世界,这种展现当然有人的自身气质的作用。衣服穿在人体的表面,但是凝聚在服装中的文化和技术含量,对人的潜在资质的调动和挖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旗袍是在交融民族文化中出现的,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新文化、新观念,因此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中国服装传统文化的体现,它能独领时代。

2.4心理和社会需要对旗袍的影响

现代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它是中国服装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但这个过程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需求下完成的。清朝流行旗袍是因为封建专制的结果,当时的社会需要一种统一的服饰来完成政治统治者从文化上统一中原的目的。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当时的中国由于刚刚脱离封建专制的束缚,民众心中的自由得以释放,人们对西方的事物(包括服装)具有一种新鲜感,于是在慢慢地接受西方事物的过程中,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就将旗袍与国外的流行服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民国到现在都仍在流行的旗袍的大型。这种当时崇外思想的流行,源于几千年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禁锢;虽然如此,但中国人在心理上又不可能完全摒弃传统服饰的造型,于是便出现了20-30年代旗袍大流行时代的优美造型。在现代,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以及旗袍本身特有的魅力,使得众多女性仍然选择旗袍作为展示自己优美曲线的最佳服饰。穿上它,不但能较好地体现东方女性窈窕的身段和典雅端庄的风度,还能体现出对出席场合和主人表示尊重之意,同时还显示了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个性特点,这种种优点,使得旗袍当仁不让的成为中国现代传统服饰的代表。

结语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这些人文因素使旗袍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对这种服饰中蕴含的人文因素的理解,使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我们用来改良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服饰)最好的理论武器。

[摘要]旗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完成的,对这种旗袍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们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次作为我们改良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服饰)的基础。

关键词:旗袍;人文因素;历史;人体工学;文化内涵;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博谈居室设计中的人文因素.2006

[2]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5

在所有的收藏家中,以收藏织绣服饰为主的不多,而收藏旗袍的就更少了。

旗袍这一名词的含义被搞得宽泛,至少有很多人把清代的袍服也算在内。我在这里说的旗袍仅仅指民国至现代的那种以立领、收腰、开衩等为特征(不一定同时具备)的女袍,或者说是中国式的one piece dress。

现代穿旗袍的女性不多,但仍然有;现代旗袍中有不少既保持了一些传统韵味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有收藏价值。但是,大多数收藏家对于仍然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的物品是不会产生多大兴趣的。如果有谁想认真地考虑收藏旗袍,他的注意力一定会集中于民国这一阶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和苦难,人们总是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去研究这一段历史,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民国时期是中国服饰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西文化的融汇,传统与时尚的交锋,竟造成一种兼收并蓄多样化而有特点的艳丽之美,而旗袍就是这种美的一个典型。

民国以前的“旗袍”,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旗袍,还不是一种变幻无常的时装,“旗袍”二字只是“旗人所穿之袍”的简略;民国以后的旗袍,则再也没有超出民国旗袍已经到达的高度。

民国旗袍所用的材料,有传统的锦缎绒绣,也有印花绸和印花布等较为轻薄也更为新潮的织物。纱罗一类镂空面料,在清代虽然也有,但在民国时期却为夏季旗袍所常用。另外,香云纱、夏布一类的传统材料,由于实用和舒适,则更为平民所喜好,更多地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民国旗袍的款式变化极多。首先,通过裁剪打省等方法使其廓形符合和显示女性体形的曲线,这是民国旗袍区分于清代袍服的一大特点。其次是领,清代袍服多无领,有领者也无多变化;而民国旗袍之领则高可掩颊抵耳,低则若有若无。

清代之袍极宽,多装饰作多截拼接,袖端叠起(称挽袖),礼服之袖端更作马蹄状称箭袖;民国旗袍袖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上世纪20年代多宽短无悬钟,此后则多窄袖。旗袍无论大裁小裁,均为传统连袖,故肩袖交界处圆浑自然,如作西式装袖,作肩部方折,此所谓中西式,出现极晚。门襟多右衽,有大襟掩襟之别。开衩与摆线位置相关,大致是摆线低则开衩高,摆线高则开衩低。

民国旗袍的装饰趋于简洁,清代袍服重山叠水之多镶层滚逐渐消失。条格圆点以及各种现代感较强之几何纹增多,传统花卉图案以更简练概括的形式出现。色彩素雅者更受欢迎,而喜庆典礼上所见旗袍仍多重彩浓妆者,因此种场合适合传统,再说大红等象征吉利,化吉避凶也是人情之常。

民国旗袍散在民间的仍然不少,被收藏于博物馆的反而不是很多。

中国的博物馆常因为它们太“新”而认为不值得入藏,只有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几家新建的专业博物馆才对此感兴趣,但藏品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宣统后妃发旗袍,可称是民国旗袍中的精品之最。

多伦多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院收藏有不少民国旗袍,不少是当年到过中国的加拿大传教士和商人带回去的。英国的维多利亚・陈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纺织服饰文物既多且精,但最近开始大量搜求民国纺织服饰文物,其中也包括旗袍。该馆的藏品大多收集于20世纪上半叶,那时民国服饰是时装,是唾手可得之物,现在却要花较大的代价去购求了。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6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这种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袍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汉旗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是经历了多少的漫长演变。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两边的权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更显出女性的曲线。四十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适体,变成流线型。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当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

汉族妇女为啥喜爱穿旗袍?主要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适合,线条简便,优美大方,所以,有人认为旗袍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可起到彩云托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穿,四季相宜,雅俗共赏。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穿着者的不同需要、爱好,可长可短,可做单旗袍、夹旗袍;也可做衬绒短袍、丝棉旗袍。并且,随着选料不同,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显示出温和、稳重的风韵;选用织锦类衣料制作,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眼饰。因此,当中国旗袍在日本、法国等地展销对,很受当地妇女人士欢迎,她们不借重金,争购旗袍,特别是黑丝绒夹金花、篓金花的高档旗袍,最为抢手。总之,旗袍正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它不仅成为我国女装的代表,同时也公认为东方传统女装的象征

旗袍的大概起源--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的长袍,宽袍大袖,三百年来没有改变。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歌谣,但已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当时的服装界占有多么显要的领先地位。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说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典型代表。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让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实际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尤其很受上海女性的欢迎。加上这一时期外国的面料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大报刊杂志上都有服装专栏,还有当时流行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推动时装的产生与流行。各大百货公司也常常举行时装表演及展览。尤其是上海,成了全国的时装中心,因为当时欧美的追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流行到上海,全国各地都以上海为样板,竞相模仿。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越来频繁,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名门闺秀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骑马、跳舞、打高尔夫球,这也就要求服装更美观、和体。加上30年代欧美流行收腰就更体现出女性美,这就注定旗袍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符合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显得大方而别致。

当时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都是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后来,还出现一种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国服”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近代上海的开埠,没有“中体西用”,“西学东渐”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无所谓“海派旗袍”了。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古有“张袂成荫”之说。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女与汉女的着装

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袍,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的宗室、觉罗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附的汉人和蒙古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26万之众,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可以是蒙古族或汉族人。这样,把旗袍定义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也就有失准确了。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他们所穿着的袍四面开权,有扣绊束腰带,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归附于他们的汉人和蒙古人也采用了这种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称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着明显差异。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7

“她生得非常美,眉眼十分俏丽,要是把眉毛拔细了,高高挑上去,尖尖的下巴抵在旗袍滚金丝边的领子上,就会有上海美女的精明世故的样子,带着一点点风尘气的妖艳,又不失小家碧玉的本分。”作家陈丹燕所描述的,大概就是人人称羡的上海女子的万种风情。

《花样年华》上映后,来做旗袍的顾客向龙凤旗袍的第二代传承人褚宏生描述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满心期待能穿出张曼玉的气质。一丝不苟的老爷子只需看她们一眼,就知道谁适合穿丝绒旗袍,谁适合穿绿底大花旗袍,谁适合穿索色条纹旗袍。《色・戒》热映时,这位90多岁的老法师一抬眼,又看得出谁适合汤唯的那种贴身短打旗袍。旗袍的样子,是烙印在他脑子里的。褚宏生的妙手生花,让龙凤旗袍成为了_上海的经典文化。

现在的龙凤旗袍,仍是电视节目的常客。在最新的传统文化体验类节目《非凡匠心》里,张国立与蔡少芬相约龙凤旗袍店,跟随旗袍技艺大师江满宗学传统旗袍制作技法。第一次尝试裁剪的蔡少芬激动不已:“剪完之后的纸板放在身上正好就是1/4,太精确了!旗袍师傅真的不是一般人。”勤勤恳恳的匠人精神,精致优雅的旗袍风情,通过影视记录打动了更多的年轻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人来定制旗袍。

其实到清末民初,旗袍还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最初流行瘦长、紧窄、小袖、索简的旗袍,后来发展为宽大繁褥,不显露形体,里面还要穿一条长裤,是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的服装。后来上海出现了改良旗袍,吸取西式裁剪方法,融入了收腰设计,内着丝袜,开衩处露腿,面料较轻薄,装饰亦较简约,从传统的袍服演变成西方的裙服。

好旗袍必须是量身定制的。而定制真正的传统旗袍,一定要在上海。在旗袍的鼎盛期,上海正是中西文化杂处的大都市,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海派文化的重要标志

海派旗袍一路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衰落,上世纪80年代的复苏,到上世纪90年代的再次兴起,由原上海著名的“朱兴”“范永兴”“钱立昌”“阎凤记”“美昌”等苏广成衣铺合并而成的龙凤旗袍,云集了_上海中式服装技艺之精华,慢慢发展为全手工、高质量的个性化精工制作。

究竟哪种身材穿旗袍最有样子?龙凤旗袍第三代传承人徐永良给出了最严格的标准:胸围2尺5、腰围2尺1、臀围2尺7。太胖或太瘦,都会破坏线条美。唯有这种身材,才穿得出“前突后翘、比例匀称”的效果。

徐永良出身裁缝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个中技艺,十几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做旗袍,盘扣手艺令当时龙凤的师傅们都刮目相看,父亲也放心地将一些细碎活交给他做。

1985年,徐永良顶替父亲进了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至今已经干了30多年。他帮杨澜、范冰冰等女明星做过旗袍,为姜昆做过中装,为不计其数的领导人缝制过出访国外的中式礼服。他还研制出了300余种花色盘扣,突破了龙、凤、孔雀、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传统图案,把旗袍的一个配件发展到工艺美术作品的极致,被评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凤旗袍的盘扣称得上是艺术品,一件旗袍上的盘扣往往要花费一天或者几天时间,根据客人的年龄、出席场合等搭配:春节配如意扣、凤尾扣,老太太生日配寿字扣,年轻女性配兰花扣、盘香扣。

龙凤旗袍的料子用的是苏杭丝厂的上等丝绸、织锦缎等,如今则引人真丝烂花绒丝绒、真丝泰丝、真丝重绉系列、金丝绒系列等创新面料。为了发挥好料子的使用,让旗袍更贴身,裁缝师傅要精确测量人体36个部位的尺寸,随后按照缩放比例和长期经验进行剪裁。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袖形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见到徐永良时,他正站在桌边裁剪一件红色真丝旗袍。料子娇贵,他小心翼翼动着剪刀。他说,对裁缝师傅来讲,织锦缎是最好伺候的面料,质地挺括、不易变形,也最好剪裁。最难伺候的是真丝和天鹅绒,完全没有骨架。黑色天鹅绒料子,同色的丝线一针下去就沉在里面看不见了,只能凭手里的感觉走。在龙凤旗袍的工作坊,能见识到濒临失传的镶、嵌、滚、宕、盘、绣六大历史传统工艺,与胸省、腰省、装袖、肩缝等西式缝制工艺相结合,搭配各式各样通过手工镂、雕、绣制成的图案,以及寓意吉祥的盘扣,既表现了女性曼妙的曲线,又不失端庄稳重,更增加了旗袍的艺术观赏性。

滚边亦是一丝不苟。按传统工艺,达到“寸金成九珠”的效果,即一寸长度里有九针,这是龙凤旗袍严格恪守的准则。细密饱满的针脚,绝对平整服帖。一件旗袍要缝多少针是无法统计的,但线大概要花175米。

镂、雕等绝技的运用水平亦宛若天成。手工镂雕出龙凤、如意、蝙蝠、花卉等各种精美图案,然后缝在旗袍或中式短祆上,这使旗袍在服饰之外,更成为一件工艺品。

至于绣,龙凤专门送去苏州,请手艺精湛的苏州绣娘绣出精美的苏绣作品。

每件龙凤旗袍由一位师傅全包。一针、一线、―人,绝不采用流水化操作,快则三四天,慢则两三周。客人当场试穿,不满意立刻改。刘少奇的夫人、邓小平的夫人、董建华的夫人都曾量身定制,更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海外、港台回头客,每年都会专程造访龙凤。几代人的努力,使龙凤旗袍逐渐成为了公众心目中海派文化、海派风尚的重要标志之一。

龙凤呈祥对襟喜褂

新娘喜服以大红真丝素缎制成,设计灵感取自清代汉族女性所穿的上衣下裙,但在设计和装饰又进行了创新性改良:上衣被制成对襟短款,元宝领、直腰身、中袖;下裙为马面裙,长及脚面。喜服上的刺绣图案为整套服装的亮点,以盘金绣绣出各种吉祥纹样,纹样布局以龙凤为主,周围刺绣出福、喜、牡丹、蝴蝶、鸳鸯、蝠鼠等传统纹样,显得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增添了服装的喜庆与富责之气。

喜鹊登梅真丝刺绣旗袍

旗袍以深色真丝重绉制成,制为元宝领、短袖、衩、长下摆的经典款式。前襟和下摆所绣喜鹊登梅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寓意吉祥喜庆。喜鹊以上下相对的形式绣出,结构平衡与对称;色彩则以红色、白色为主,在深色的质地上显得醒目跳跃。领口的梅花盘扣与图案相互呼应,使整件服装尤显古朴典雅。

留住手艺留住文脉

虽然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做过关于旗袍的梦,可除了明星、主持人等公众人物和社交名媛,当代职业女性能穿旗袍的场合寥寥无几。婚礼是个机会,然而旗袍也仅仅是几套礼服中的一套,很少有人会为了这片刻的登场一掷千金。女人穿旗袍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有如鲜花被供养在花瓶里,即使再优雅,也依然缺少生机。

如今,承受着工作、生活、情感重压的女人,早已不那么婀娜多姿。就连徐永良都说,他几乎不帮妻子做旗袍了。结婚至今,只做过一件中式棉袄和一件简约短款旗袍,没有衬里,是夏天可以随意穿出去的那种款式。而正式的旗袍,本身就价格不菲,还要搭配鞋子、包和首饰,这么一套下来只有正式场合才能穿,对于普通百姓,哪来这样的场合。龙凤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为防止技艺失传,龙凤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比如将传承至今的各种款式制成相册、拍摄样本照片,将各种盘扣做成实物等,还专门开辟出“传习所”用于培养传承人和新生力量。“传习所”的牌子,一块挂在龙凤旗袍的工作坊,一块则被挂在了逸夫职校。每年都会有些安静、手巧的学生到龙凤实习、工作。当然也只有能真正沉下心来的孩子才能做好旗袍,体会到旗袍艺术的精髓。留住人,才能留住艺,留住文脉。

两年多前,龙凤旗袍实体店正式搬出南京西路泰兴路,迁移到“中华老字号一条街”陕西北路。在龙凤旗袍新店里,陈列了不少时尚典雅的新品种,有带着中式花纹的抹胸小礼服,有在真丝面料上手绘的改良旗袍,还有近年来在东南亚和港台地区流行的喜褂,件件美得惊人。除了在店面中售卖,龙凤旗袍也尝试进社区或在展馆展示。“3月份龙凤旗袍进v了静安区文化馆参与非遗展,现场详细介绍了旗袍历史,还有传承人展现旗袍制作手艺,参观者与多媒体互动虚拟试穿旗袍。新颖有趣的展会吸引了很多人。”市场经理陶尧康说。高端定制并不好做,但是近年来龙凤旗袍每年的销量仍以10%逐渐增长。“以手工为坚守,以传统为特色,以创新打开市场,未来仍大有可为”。一件旗袍是女性身上的流动气韵,当下的龙凤旗袍,已不单是一件服饰,也在记录一段历史,递出一张优雅的文化名片。

如今,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人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但是摩登都市的快节奏始终在冲击着慢工出细活的手艺。现在的龙凤旗袍约有30名员工,而全手工旗袍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龙凤一直求才若渴。为了寻找到更多好苗子,龙凤旗袍首次为实习生发放补贴,考证书的培训费用也可以全额报销。“我们希望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一旦有旗袍技艺展示活动,就考虑推出他们,年轻人需要更多人的认可,也需要增强使命感。做好一个牌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做垮一个牌子却只需分分钟,这份手艺是沉甸甸的。”

其实,龙凤的师傅们始终有一个隐秘的愿望:将龙凤打造成类似LV、香奈尔这样的国际奢侈品牌。他们在兢兢业业的一针一线中,怀揣着浪漫主义情怀,瞻望到了龙凤无比美妙的未来。

然而这个梦,没有四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旗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篇8

[关键词]《走西口》服饰 旗袍

1、引言

《走西口》以1895至1924年间清末民初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田家大院的兴衰为大背景,塑造了走口外的男人们的形象,而且描写了众多为男人们看家守院的女人。民国初年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旧的东西死而不僵,新生的方兴未艾《走西口》服饰方面的多样性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2、男子服饰

民国流行的男子常服主要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等,纯中式的大襟袄、中式裤亦存在于广大的农村。

2.1 西装

在西风东渐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下,西装早已为国人熟知。最初,西装绝大多数是进口,1904年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西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装平分秋色并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基本上所有的民国军政要人,甚至包括像溥仪、载恬等满清贵族都有西装照留世。中华民国成立后,西装迅速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正式社交服装。图2-1为剧中田青西装造型。

2.2 中山装

西装无论从名称上还是样式上都是纯粹洋人的玩意儿,并不完全适应中国人的生活特点,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山装出现了。孙中山先生亲自创导的中山装是在“学生装”和“企领文装”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一种服装。由于敬仰孙中山先生的政治威望,政府官员、文化人士等纷纷效仿,一时成为民国时期的风尚。剧中官僚吴玉坤身穿中山装,如图2-2。

2.3 长袍马褂

虽然经历了以西装为代表的新式服装的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仍占据半壁江山。褂是清代特有的一种礼服,穿时加罩于袍服之外。长衫的形式在民国初年定型后就再无多大的变化。如图2-3,田青身穿长袍马褂造型。民国仍然将长袍马褂作为国家礼服的一种,但是在穿着上抛弃了等级差别。故而革命者取其义,守旧者取其名。使长袍马褂在近代中国服饰舞台上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3、妇女服饰

民国时期的妇女服饰在西化速度上落后于男性,但就款式以及更新速度而言则比男性服饰丰富。这一时期女子服饰的突出代表就是新式旗袍和时装的出现。

3.1 传统汉族女装

传统的汉族女装,即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衣有大襟、对襟、斜襟的区别,有长短的变化,下摆可以是直角、圆角、弧形,农领和袖管亦或高或矮,或宽或窄。整个民国时期,广大农村妇女最普遍的打扮是身着大襟袄和长裤,头梳圆髻(女孩子为大辩)。剧中田丹丹以及翠翠几乎都是这种装扮。图3-1为剧中豆花身着传统上衣下裙造型。

3.2 旗袍

20年代后,由于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衣身缩短,腰身紧收并缀以肩缝,较以前变得妩媚精致,更加舒适合体,衬托出女性美。旗袍衣领紧扣,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韵律,突出了东方女性端庄、典雅、沉静、含蓄之美。正是旗袍不断自我更新的特性使其永保魅力,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貌的服装,享有“国服”之誉。如图3-2,豆花身着旗袍造型。

3.3 时装

除旗袍外,女性服饰繁荣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时装的出现。时装中的裙装成为都市女性的新宠,样式、颜色时时翻新,举不胜举,或无袖或荷叶袖,或V字领或一字领。披风、西式外套、毛线马甲、各式帽子围巾等共同构成时尚女装的一部分。剧中裘巧巧婚前就穿过几套时装,几乎都是A字形长裙款式。

4、结语

上一篇:企业财务分析与风险防范范文 下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