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4 11:14:45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1

您在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要求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力度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20__年,县农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12290人,发放培训证书9428份,其中“专业农民”技能培训4758人,“转业农民”就业技能培训425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103人,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1179人,圆满地完成了市里下达的年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这项工作量大面广,又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1、针对议案中提到的师资问题,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师资力量建设和资源整合,目前我县建立了计算机、机械、服装、制鞋、农业等专业师资库,师资来源主要是县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省市下派到乡镇挂职的科技特派员和有关院校专家、教授。

2、关于要求根据各乡镇产业特点办好特色班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13名农村技术骨干到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同时根据各乡镇的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蔬菜、畜牧、果树等专业培训,而且于2月份在瓯北镇成立了永嘉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

3、在设立信息平台,加强宣传工作上,目前我们正在筹备,打算利用永嘉网、永嘉农网平台加大对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同时加强与有关用工企业的联系,开展定单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转移就业率。

4、关于资金问题,今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50万元用于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现在正结合市委“139富民攻坚计划”,研究如何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有关扶持政策即将出台。

感谢您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果您还有意见和建议,请与县农办联系,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另外,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请领衔代表在收到本答复件七日内填好附寄的《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寄给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中共XX县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20__年8月3日

主题词:提案答复函

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县委办、县府办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2

一、严格落实“三检制”,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命脉,日常工作中我通过“三检制”、“三率跟踪回访”等手段,严格施工质量管理,学标准,用标准,严把质量关。在日常工作中,我除了在生产会上对当天工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加以强调,提醒广大职工在施工中严格把关外;对于重点项目的施工,我注重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努力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另外,今年我们还特别强调了“三率”跟踪的实施,组织有关人员随时对施工项目进行跟踪回访,征求乙方的意见和建议,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后期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落实到责任人,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强化全队的质量管理,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近年来,我队工程质量合格率、服务满意率均达到100%。项目《运用qc方法,创建优质工程》获得qc管理成果三等奖。

二、以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为目的,抓好职工培训工作。

在职工培训工作中,我以“素质升级”为总目标,以改变现有职工队伍素质的结构要素为基本手段,充分利用焊接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职工技能训练、技术交流和创新实践活动。成立技术强化培训学习小组,引导职工立足岗位成材,使他们的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并带动周围的一大批职工积极投身到学业务、练本领的洪流中。我队多名职工在职工技术比赛中取得第一、二名的优异成绩,并且还在局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职工技术比赛中取得了气焊工第三名、第九名的好成绩。我单位被授予基层培训示范基地,《》被推荐为精品职工培训项目。

三、打破惯性思维,用创新的思想开展工作。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我深知熟练掌握本职技术及多方面业务知识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因此,我在工作中时刻不忘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大胆创新,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提高自己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层建设、科学施工、降本增效做出积极贡献。多年来,有我参与并完成的《文化整合在企业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实施梯形激励模式,铸就上产钢铁防线》、《维修全天候抢险体系的设计与运行》、《合理使用胶木螺丝,解决防爆问题的建议》等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厂现代化管理成果、厂科技创新成果二、三等奖,为全队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与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积极投身全队生产经营建设。

在生产实践中,我团结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对本单位生产、安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革新改造和提合理化建议,近年来由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20余条,采纳10余条,为该队生产经营做出了积极贡献。我还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成立“”青年突击队,塑造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青工队伍,2011年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并被授予“山东省青年突击队标兵”荣誉称号。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3

修订规范,推进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的统一安排下,鉴教中心结合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发展与升级对电力特有职业(工种)需求变化,发挥大型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联合中电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人力资源部力量,共同推进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电力行业)》的修订工作。

按照国家能源局下达的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任务安排,组织进行《风力发电场仿真机技术规范》制定和《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水电仿真机技术规范》、《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修订工作,现已完成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强化管理,健全完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为适应行业企业组织体系新形势,鉴教中心进一步充实完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三级管理工作体系,加大行业指导功能,完善和修订相应的管理办法。组织大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召开多次工作会议,研讨和协商完善电力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体系,形成行业共识;制定、印发了《电力行业高级技师鉴定考评质量督导检查办法》、《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实行电力行业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考虑新成立的蒙东电网以及云南澜沧江水电流域、内蒙大风电基地对技能鉴定工作的布局需要,向人社部报送申请成立8个电力职业(工种)鉴定站;依据新颁布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管理办法》,同意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鉴定中心。

以赛为桥,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与人社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委员会联合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继电保护工(发电企业)决赛及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决赛。这两项赛事的举办加快促进了电力企业骨干人员的逐级选拔、培训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畅通技能人员工种成才道路;同时,以竞赛的形式促进了企业之间交流与学习。

创新方式,推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网络化平台建设。成立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制定《电力行业技能鉴定考核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纲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拟定《电力行业职业技能考评鉴定网络化平台建设方案》,积极推进电力行业信息化鉴定考试应用试点工作。

建设平台,形成教育培训协作体系。根据教育部总体安排部署,组织做好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召开了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制定行指委工作制度,讨论行指委重组方案;根据教育部委托部署,将原隶属教育部直管的全国电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地方举办的电力、电气类专业高、中等职业教育指导职能统一并入重组,提出了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组框架建议和委员推选名单报送教育部,目前已获教育部批准和行文聘任。

3-4月鉴教中心分别召开了电力行业企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及2012年度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对电力行业技能鉴定及教育培训领域的新问题及新现象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达到了分析形势、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创新思路的目的。

加强督导,提高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工作质量。3月27-30日召开电力行业高级技师资格评审会议,共有40个单位报送4383人参评。按8个专业评审小组进行初审、终审,再经高级技师评审委员会会议讨论、上网公示、实名举报调查处理,共有3328人获得2011年电力行业高级技师资格。

对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进行评审并予以表彰。各单位共申报204名候选人材料,191名候选人通过初审。12月7日,鉴教中心召开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评审会议,会后经上网公示,共有168人获得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按照人社部的有关部署,组织评选电力行业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和个人工作。推荐上报了2名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3名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2个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1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个人。12月8日,人社部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表彰会议,授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高森、咸阳供电局电能表修校工高级技师文艺“第十一届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授予江苏电力技师学院“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荣誉称号,授予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校长马晓民“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个人”荣誉称号。

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上述单位举办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各1期,共累计培训学员约1000人。

完成了2011年度电力行业职工教育培训统计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同时,根据电力行业人才信息和企业组织体系实际情况,调整了电力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统计报表制度内容,提出了统计报表修订方案,经征求企业意见后纳入《电力行业统计报表制度(2012年修订版)》报送国家统计局批复,已印发给大型电力企业部署2012年年报工作。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4

一、指导思想

2021年,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以市委、县委组织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坚持分级分层分类培训、实际实用实效及“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抓好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重点的骨干培训,切实组织好分级负责基础上的“上调一级”培训,切实抓好上级党组织开展的各种示范培训,推动农村党员集中学习和经常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二、教育培训任务

对所有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和有能力接受培训的农民党员,选择适当时机普遍轮训一遍。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选择一些学员代表有组织地开展区外培训,学习借鉴区外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继续抓好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党员集中学习,充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抓好远程在线的组织收看工作;结合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累计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6天。全年对外出流动党员要寄学或返村补课1次以上,对一些不能到会参加学习培训的老党员要送学一次以上,保证每个党员至少能参加2次以上支部或党小组的集体学习培训活动。

三、培训的主要内容

今年的培训重点内容是:理论政策、党建知识、道德法律知识、实用技术等。

培训的教材主要包括:

《党章》、中央、省、市、县党委和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共产党人的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自治区的实施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根据各地实际,从种植、养殖、加工、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村镇建设和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外贸知识和信息技术、外出务工知识和技术等专业技术,管理知识中,选择性的进行培训。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抓紧抓好,为农村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提供经验,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要明确责任。村委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骨干培训。要合理安排学习培训工作和农村工作,确保学习培训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是要整合资源。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充分发挥乡镇业余党校、培训基地和示范基地的作用,把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手段和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媒介结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抓好农民党员的集中学习培训和组织生活,落实培训任务。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5

1 高职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评价理论 实证主义理论认为:凡事物总有数量,以测量数据作为分析判断依据,做出基本评价;不可测量的部分先转化为可测量的部分,再进行评价。目标分类理论:依据评价目标,先将评价对象分类,使评价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便于根据评价结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与完善。知识构建理论认为:评价总是选择事物的某一进程,进行时间横断面的随机抽检分析,不必等相关知识与经验完备以后进行。社会需求理论:用来评价建设项目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科学发展理论:注重科学发展,相互衔接、融合配套和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以人为本理论认为:项目评价的重点在于人的作为而非实物装备,注重对过程中团队的构成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等因素。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技能培养与就业导向,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和谐发展。对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设施与装备、数量与质量、管理与效益、规划与发展的评价,最终是对人的管理能力、创新水平和工作效能的评价。因此,评价的重点不是事物的数量,而是工作的质量;不是设备的多少,而是发挥的价值效应。上述理论在评价中配合应用,理论不能以偏概全,单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有自身缺陷和盲区。

1.2 评价原则 实训基地的评价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训基地软件硬件兼顾的原则,在注意硬件数量的同时,更看重质量和效益;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实训基地的评价要看是否满足校内校外的需求。

1.3 评价形式 评价主体决定着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财政部门通过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与运行效益来判断投资目标是否实现,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评价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的实现情况;学校通过过程性监督评价任务的执行及完成情况,来判断实训基地建设能否满足教学和社会培训;教师与学生评价实训基地实用性、方便性和创新性。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得到不同的评价结论。要得到客观公正且切合实际的评价结论,需选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成立评估专家团队,依据其评价理论的知识储备不同,评估专家应取长避短,各司其职。

2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理论和原则,构建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评价过程

实训基地评价宜通过深入实训基地现场调查,听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查看实训基地过程文件资料、核查仪器设备数量、调查管理效能、观摩实践教学、座谈创新发展理念。做到全面掌握信息,写出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分会议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会议报告当面反馈给受评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整改与提高。书面报告至评估结束后,评估专家比较分析评价意见,综合评分论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评价过程描述、评价意见汇总、总结归纳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指明努力方向。

4 实施效果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联合的《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1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我校建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资源共享,建成集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完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7个专业实训室扩建任务;建成具有真实的汽车检测维修、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主要职业场景,具备理实结合、人机互动,训赛衔接、课证融通,现场讲授、直接参与的实践训练基地;满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需要,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技术服务。具有完备的汽车维修与检测功能,可开出实训项目95个;具备汽车营销4S店的实训实习功能;能够开展各种层次的汽车技术培训,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汽车维修中级、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6

一、职业教育工作

(一)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结合教育部新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及全州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把握政策机遇,研究制定具有我市的特点,符合我市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认真制定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定对象、定措施、定目标,在抓好师德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课题研究,要将教科研工作纳入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推进教科研工作,能有效实施,深入推进,力出成果。要建立完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及管理,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技能培训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教师团队。完善师生技能比武制度,开展好校内技能比赛,以赛促学。

(三)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加快特色专业、新型专业的建设,力争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自身特色的专业。以计算机等州级示范专业为龙头,加大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建设,实施高职和中职“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办学,提升电视大学学历教育、延龙图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抓好毕业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扩大毕业生的“双证”获得率和就业率。建设好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汽车维修基地、烹饪培训基地,保障学生的实训。

(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每年4月份定为“职业教育宣传月”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深入基层等方法,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等文件及省、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精神,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塑造职教中心的良好形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落实招生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职教中心招生任务。做大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社会各界人员纳入招生范围,到职教中心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五)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主题德育活动,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利用主题校会、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艺术节等校园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有效的教育载体,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技能校园、节能校园等创建活动,突出中职特点,加强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意识、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新型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不断彰显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管理的实施程序和监管机制。

(六)扩大投入,推进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的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教育附加费提取、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等多种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按时完工职教中心教学楼建设、完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汽车驾校的培训和烹饪培训。

(七)完善机制,扩大职教中心辐射作用。积极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作用,主动接触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招收一批委托和订单式培养生,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各类培训,加大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力度,认真组织,严格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做好跟踪服务,年内培训3000人。

二、成人教育工作

(一)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服务“三农”上勇闯新路。继续做好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各乡镇化技术学校紧贴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直接有效地为“三农”服务。全面了解农民的技能需求,本着“要什么、培什么,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要求,利用冬季和农闲期组织菜单式培训。每所乡镇化技术学校开班培训10次以上,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各类培训要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记录和参加人员名单,努力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二)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切实加强乡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积极与农业、劳动、科技等有关部门协作,广泛开展各类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阵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致富骨干(专业户、示范户)培训、农民创业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培训,妇女和老年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三)积极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完善化技术学校管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推广龙门社区在全州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推进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完善成技校统筹全乡镇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成技校的工作效率和培训职能。加强文字资料管理,要建立健全培训人员档案,详细记录培训情况。

三、民办教育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工作。本着“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严把准入和审批工作,完善民办学校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要建立健全教育机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符合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二)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调研学生业余时间到培训学校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业余学习状况。全市合法民办培训学校名单,并要求学生到合法民办培训学校学习培训。要大力宣传“规范有证,取缔无证”的政策,形成先进的民办教育建设和管理模式,强化民办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和手段,取缔非法民办教育机构,净化民办教育办学环境。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7

编者按: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已成为中职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苏省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结合自身专业建设和教学实际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开设相关系列综合实训课程并与企业实际运营相衔接,解决了校企合作和社会实践中诸多的现实问题。这种模式建构过程经费投入小、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本期刊发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三位老师的文章,从各自所在的专业出发,阐述校企合作和实训课程开展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如何处理双方的利益诉求?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专业多媒体实训基地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校企双方利益博弈的问题,并就推行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实训基地 岗位目录 岗位职责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中必然面对的一个热点问题。没有企业参与,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企业工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时,对于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和利益,校方将如何处理?这对职业学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校实训基地作为模拟企业环境的教学场所,必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以行业要求指导教学,以企业项目锻炼学生,以流程管理提升教师水平。

一、实训基地改革背景

我校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建于2009年5月,该中心设计之初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企业项目为主导建立。实训中心有上海波司达印务南京排版中心(以下称波司达)、南岛影视工作室(以下称金职)、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称路特)三家企业入驻,分别采用三种管理模式:波司达由企业方人员管理日常事务,聘用我校实习学生参与项目制作,是我校排版印刷专业学生专业课的授课场所;金职由学校派遣教师参与管理,聘用实习学生参与项目制作,由企业方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开展工作,数码影视班学生在金职以综合实践素质课的形式开展实训锻炼;路特由企业方负责指导建立公司流程和质量体系,入驻公司的管理由在校学生负责,聘用实习生参与项目制作,入驻公司的业务由企业方开拓。三种管理模式在实训中心初创阶段均充分展现出各自特色:波司达直接培养适合自身的企业员工,金职培养了教师管理队伍,路特培养了学生管理者及技术型员工。但随着合作的延续,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内各家入驻企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原因,三家入驻企业的知名度一直存在问题。除了成立较早的金职外,校内外对其他两家的情况知之甚少。因此波司达和路特就有部分教育系统内的业务是由金职转交而来,而金职则间接承担了波司达和路特的业务质量风险。三家都有外联人员,但是外联的任务和风险却由金职一家来承担,各家的利益和名誉度存在隐患。

为了解决三家在校内外的影响力问题,2009年9月,多媒体技术教研组开展了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VI设计计划,通过统一的VI设计对外包装宣传实训中心的三家入驻企业。在这期间,依托排版印刷专业的灵动设计社团成立,开始进行校内《笃行》《馨惜》两份报纸的排版发行工作。2009年底,多媒体技术教研组通过“台历节”这一活动,大力推进对金职的宣传。

波司达、金职、路特三家都有平面设计人员,都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工作,在平时业务开展过程中三家互有默契:路特做网站、金职做影视,平面排版类归波司达。“台历节”虽大大提高了金职的知名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相互间的默契。“台历节”的主要制作人员中,金职人员仅占一部分,在组织协调和质量管理上也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三家的业务拓展、内部人员管理、业务范围交叉等问题的协调都牵扯了不少精力,这不利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和专业建设及学生教师培养。经过与三家企业管理人员的磋商,校企双方深感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训基地改革思路

我校信息技术专业部多媒体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要着眼于省级示范型实训基地的创建,在功能上要定位于“服务教学、服务就业、服务专业建设”。

多媒体实训基地下辖三个主干部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心、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企业培训中心。

其中,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心负责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日常教学实践工作,下辖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多媒体制作实训室、音视频制作实训室、班影视实训室。

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负责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及教师的企业化实训任务。多媒体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应当定期到该中心进行轮训,建议学生轮训不少于1月/人/学期,建议教师轮训单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学年。该中心由金职影视工作室、上海波司达印务南京排版中心、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U·惑摄影工作室组成,并设立两个服务性部门——市场营销部和资源协调办公室。

四家入驻企业的对外业务接口统一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各家只负责项目跟进及技术服务。当各家在项目跟进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需要调用其他公司设备资源或人力资源时,由资源协调办公室统一协调各家设备及人力。入驻公司仅保留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划归市场营销部统一布置。在入驻公司体系下分设制作部和学生社团:制作部主要负责重大项目的制作跟进及见、实习学生的锻炼培养;学生社团主要由对该专业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由专业教师组织管理,并进行指导教学,承担非重大业务的制作工作,并为各入驻公司提供人员梯队,作为各入驻公司的人力资源支撑而存在。

企业培训中心下设企业内训部、对外培训部。企业内训部主要任务:为即将参与见、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技术类和非技术类培训,或对参与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工作的教师、学生进行上岗前的企业内训。对外培训部主要任务:为承接对校内非多媒体专业和校外相关人员或机构的技术类及非技术类培训。

在具体实施层面,要建立订单流转制度。当市场营销部每接受一笔业务时,必须对该业务订单进行跟踪管理,实行当日反馈制度。不管业务流转到何人之手、业务进行到何种程度,必须向负责人当日反馈。

由于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和企业培训中心两部门均涉及对外业务,故有资金流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希望通过协商统一认识,将各部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入驻的四家企业)的账目统一交由专人负责,各部门使用资金可按季度申请。

多媒体实训基地的改革目标就是要让整个专业动起来,通过业务量的提升和企业化的规范管理使真实项目正常流转。在业务的流转过程中,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得到锻炼,而得到锻炼的教师又可改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发生改变的课堂又提供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教师进入到下一轮循环,最终使学生就业对口率、就业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提高。

三、实训基地任职人员要求及岗位职责

多媒体实训基地的改革中,我校还设置了基地任职人员岗位目录和岗位职责。

1.实训基地负责人:建议由专业部主任或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兼任。

设置理由:实训基地的运作与发展关系到校企合作中如何推进专业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学生,如何提高就业满意率等关键性问题,这都需要由专人把握发展方向。

职责:制定基地发展方向,协调与各合作企业的利益关系。

2.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心负责人:建议由专业部负责,实训室统筹安排人员兼任。

设置理由: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心的重心在于教学,各实训室的利用率及完好率是重点,实训室的具体使用由各专业教师自行安排。

职责:统筹安排各实训室的使用、维护及更新工作。

3.多媒体技术实训中心负责人:建议由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负责人担任。

设置理由:实训中心涉及多媒体专业的各个专业方向,也涉及支撑各个专业方向的合作企业。由专业负责人担任并进行具体实施,能使管理细致入微。

职责:具体协调实训中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定期安排学生、教师轮训。

4.企业培训中心负责人:建议由专业部主管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的副主任兼任。

设置理由:主管就业指导工作的副主任接触用人单位多,理解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是学生出校前定位岗前培训的最佳人选。

职责:组织见、实习学生进入岗位前的培训,协调对外培训事务。

5.各入驻企业负责人:建议由一名高年级专业学生或专业教师担任。

设置理由:企业化的管理是用来锻炼学生和教师的,如果管理层面全由企业来承担,那么学生和教师就只能受到职员层面的锻炼,锻炼层面太少太低。当然,此岗与企业方并不冲突,凡担任此岗位人员必须要转变思维,在校时是学生或教师,在此岗上他们就是企业方的部门经理。如果此岗位暂未有合适的校方人员担任,也可由企业派专人担任。

职责:具体负责各入驻企业业务流转、质量跟踪。

6.各社团负责人:建议由该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

设置理由:学生社团是各入驻企业的人员后备力量,也应是该专业方向优秀学生的社团组织,必须要由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领队,才能提高社团的技术能力。

职责: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培养人员梯队。

7.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建议由各入驻企业推选产生。

设置理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各入驻企业的业务开拓任务。该负责人的能力一定要让各入驻企业信服。

职责:业务拓展、项目跟进。

8.资源协调办公室负责人:建议由对各家企业业务需求熟悉的校方人员担任。

设置理由:各入驻企业主营业务差别较大,对设备及资源需求也千差万别。

职责: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资源调配,协调各方关系。审核各方季度申请,报实训基地负责人批复。

多媒体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定要建立在校企双方共赢的基础上,企业化的管理必须融入学生和教师的轮训。如果仅仅关注业务量的提升那就偏离了校企合作中校方的利益;如果忽视业务量的提升,则既忽视了企业利益,又满足不了轮训的业务需求。此项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合作共赢平台,共同推进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发展。

对技术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篇8

关键词 中医药 适宜技术 社区 城市

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作为案例样本,调查并分析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城市社区的推广情况。武汉市江汉区位于武汉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2005年江汉区成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一、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分别设计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社区工作人员调查表,通过江汉区卫生局发放给相应对象填写。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机构调查表

对江汉区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样本调查,发放问卷13份,回收有效问卷13份。

2、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社区人员填写人员调查表

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选取10位经过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人员,每人填写一份表格,如该中心不足10人接受培训,以接受培训人员总数为准。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30份,收回96份有效问卷。

(二)关键人员访谈

本项目对13位关键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卫生局社区中医药工作主管人员1人;在前进、新华、水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访谈1位社区中心主任及1位社区中医医生,共6人;在以上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选择两名患者访谈,共6人。

二、调查结果

(一)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与其在社区卫生中的适用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调查表要求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机构医务人员掌握29种适宜技术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分为非常好、比较好、一般、差四个级别。按照每项适宜技术获得“非常好”评价的机构数多少进行排序,前三位依次为“毫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揉磙推拿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毫针刺穴位治疗偏头疼”。掌握情况最差依次是“毫针刺穴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单验方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单验方治疗尿路结石”。

研究调查了医务人员对29项适宜技术在社区适用性的评价,按照对每项适宜技术获得适用性“非常好”评价的人员数多少进行排序,前三位分别为“毫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揉磙推拿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单验方治疗急性腰扭伤”,恰恰也是机构认为掌握程度最高的三项技术。而“毫针刺穴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单验方治疗冠心病”这三项技术是医务人员认为最不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三项技术,其掌握状况均不佳。

可见,基层人员对每项技术学习、掌握程度与该项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适用性密切相关。为了保证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效果,首先需要评价适宜技术在社区的使用情况,作为筛选技术的重要标准。

(二)中医药适宜技术占社区中医药服务比例较高

13所机构在调查表中填入每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月使用的总次数和每月治疗人数。江汉区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所机构每月共使用培训的29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总共达到818次。对13所机构总服务量分析看,平均每所机构每月中医门诊人次数为957人次,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量站社区中医药服务总量的85.48%,可见这29项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服务范围比较广泛,基本覆盖了居民在社区的中医药需求。

(三)适宜技术推广受服务需方、供方多重因素制约

调查问卷列出12个影响因素,要求医务人员对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选,并设计开放式答案请被调查人员补充。96份问卷中,0份补充了新的影响因素,12个影响因素医务人员认可比例排名如表2。

表1 影响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的因素排序

从医生的角度看,适宜技术受供方影响较多。相对来说,医生认为适宜技术的学习难度和操作难度并不是影响技术使用的主要因素,仅有15.63%的人认为受到“技术操作难易程度”和14.58%的人认为受到“医院能否派出学习”的影响。可见医生对于掌握和使用技术有信心,但具体在推广使用中,需要医疗服务需方的配合,与相关价格政策、行政推广的决心和力度相关。

三、对江汉区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一)针对基层的需要筛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

在筛选培训技术中,建议实行“按病种定技术”的方针,针对社区常见病筛选技术。在机构的功能定位上,建议江汉区将中医适宜培训基地的功能扩展,以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连接区卫生局、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桥梁,迅速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作出反应,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中医院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直接承担者,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向去卫生局申报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区卫生局审批后,组织培训,以便于更加适应社区的需要,促进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

(二)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

首先,对所有类别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可以在公共卫生、其他科室的工作中,发挥人员的宣传作用。其次,在社区活动中,开展以“中医养生医疗”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再次,政府可以采取与民营的网站及相关的媒体联合,支付资金、提供资料、提出明确的推广要求,适应老百姓寻医问诊前上网或通过媒体查询的习惯。

(三)采取集中授课、电子授课、网络授课相结合的长期培训模式

考虑到社区医生工作繁重,可将集中授课与电子授课、网络授课结合起来。在一年7次集中授课的基础上,编写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教材和相关电子视频,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机构的业务学习时间内必须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卫生系统内部学习网络,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要求每个医生必须登录收看培训视频达到相应的课时数。此外,建立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考核制度,确保技术的真正掌握。

(四)建立激励医生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绩效考核机制

对医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经济激励更多需要体现在对医生的绩效考核上。将对中医医生的绩效考核从以往业务收入考核转移到提供服务量为主的考核体系,结合技术应用效果的满意度测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与利用有利于医生提高服务效率,规范服务流程。这种以服务量为主的考核方式,会促进社区医生的积极性和群众的满意度。

项目支持:武汉市江汉区科技局2012年软科学研究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研究――以江汉区为例》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蔡力民.医学信息服务与医学适宜技术推广[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7, 20(2): 1051.

[2]任建萍,吴林荣,蒋健敏,等.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难点及对策分析――基于浙江省的经验[J]. 中国卫生经济,2007,26(6):55.

[3]李顺平,孟庆跃.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26(5):335.

[4]刘保延,谢雁鸣,荆志伟,等. 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 2006,27(9):790.

[5]胡凌娟,房耘耘,满晓玮,等. 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实施的新路径探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8(6):6.

[6]谢雁鸣,杨龙会,荆志伟,等.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年,22(10):1164.

上一篇:科学原理的小实验范文 下一篇:工程消防监理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