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05 11:39:42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1

她将退休后本该有的闲暇舍弃,将余热潜心注入给“蓝氏蛹虫草”。如今寻常百姓家见到她,幸福之花就绽放于脸上,而她仍旧默默浇灌着被称为神草的“蓝莲花”。

几多脑汁几多果 屐痕留韵玉琤琤

蓝著碧是享誉中外的微生物学家。在从事微生物学教学科研的四十余年里,她是第一位培育灵芝、滑菇,第一位开展植物DNA克隆技术研究及叶面固氮研究的中国学者;她打破了日本在此领域的技术垄断地位,在食用菌技术研究上贡献卓著,让世界对中国的微生物技术刮目相看;在这一路上她的足迹掷地有声,精心栽培的科研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国内首创“920高含量土法生产”并在北京“全国应用微生物展览会”展出;“谷子组织与细胞培养”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滑菇、香菇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国家经贸部“新技术新产品奖”、平菇星火计划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抗毒剂1号—菇类蛋白多糖属国内首创,获国家经贸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连获1993年、1994年中国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收录于美国21世纪生物新技术。1993年蓝著碧受邀参加“香港第一届国际食用菌生态及其产品”大会。

在菇类研究与推广工作中,她曾数次代表中国出访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在进行技术与贸易交流中,数次委派研究员前往泰国、阿联酋等国家,帮助他们修建菇场,深受当地政府支持和人民的欢迎。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号角吹响,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蓝著碧数次深入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和老、少边地区,帮助那里展开野生菌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用行动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蓝著碧对辽宁省食用菌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其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外贸局劳模、辽宁省“四自”标兵、中共大连市第七届党代、被授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她的事迹被载入《中国企事业名家大全》、《中国城乡优秀企业家》、《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国世纪专家》、《当代科技之星》、《世界优秀人才》、《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部书中。

科技留香含春气 智慧结晶惠世人

“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它历来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有“草比金贵”、“一公斤虫草抵一辆宝马”等说法。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被国内外视为珍品;因其市场需求量大、天然资源量稀少,其价格十分昂贵。

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名贵野生虫草资源不受过度滥采、导致灭绝,为了响应国家开发人工培育虫草的号召,蓝著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人工驯化栽培中国名贵药用真菌——“北虫草”。

2002年,大连铁山虫草园在大连风景秀丽的旅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建立。随后,为进一步探索北虫草工厂化周年栽培模式,稳定优良菌种选育的系列生物技术及保健应用的研究,蓝著碧成立了大连蓝氏北虫草科技有限公司。

“北虫草”又名“蛹草虫、北冬虫夏草”。由蓝著碧研究成功的北虫草经检测:“其所含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与野生的冬虫夏草基本一致,其药物治疗和营养成分是野生冬虫夏草的十多倍,其化学组成和药理活性与天然虫草相同;它不仅虫草素成分含量最高,每克达11至20毫克,是野生虫草的几十倍以上,而且还含有虫草酸、虫草多糖、SOD酶及 1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比黄芪高3倍以上、SOD酶比芦荟高2倍,蛋白质比野生虫草多15.25%。”

多年来,经过大量使用者验证“北虫草全面的营养素含量,其具有改善内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明显提高人体免疫之功效”。相比较于野生冬虫夏草,虽然它有高于野生虫草多倍的有效成分含量,但价格却只为其十分之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蓝氏北虫草连续获得我国虫草家族中两项主要专利,“北冬虫夏草生产工艺”获香港第七届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一种虫草”专利技术获香港第八届国际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与此同时,大连蓝氏北虫草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北虫草的主要生产基地,开发的系列产品北虫草茶、饮料、酒、胶囊等已投入国内外市场。基地每年栽培虫草60多万瓶,年产北虫草1000多公斤;其产品由台湾最大的一家制药厂包销;被国外誉为“中国神草”—蓝氏白虫草长期大量出口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鲁西地区

鲁西地区夏玉米种植面积占夏种总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这就要求农技人员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切实指导好农业生产。现将茌平地区夏玉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气候条件,选择如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聊玉18等适合该区域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1]。

2种子准备

2.1种子精选

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

2.2种子处理

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可有效控制玉米苗期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一般1 kg种衣剂拌种50 kg,用种衣剂处理时要充分搅动、拌匀,使种衣剂在玉米种子外层形成均匀薄膜。种子包衣处理在播种前3~5 d进行,待种子外层药膜(种衣膜)固化变硬后再进行播种。

3播种

3.1播种方式

荏平区夏玉米一般多采用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轮作制,生产上常见有2种种植方式:一是冬小麦与夏玉米两茬平播。冬小麦在6月中上旬收获,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夏玉米,玉米在9月底10月初收获,10月初至10月中旬播种冬小麦;二是冬小麦套播玉米。冬小麦套播玉米一般采用带状种植,3行小麦,1行玉米,小麦行距15 cm,玉米预留行30 cm,种植带宽60 cm(小麦30 cm+玉米30 cm)或6~8行小麦,2行玉米,带宽150 cm(小麦100 cm+玉米50 cm),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机具和种植习惯灵活调整带宽。冬小麦播种与收获期同两茬平播,玉米播种期在冬小麦收获前7~15 d为宜,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共生期不宜太长。

3.2播种期

套玉米播种期根据小麦群体的大小、长势而定,小麦群体大、长势好要晚播,群体小、长势差、苗弱的田块可适当早播。一般在麦收前7~15 d进行播种,以收小麦时不损伤玉米苗及麦收后管理方便为准。麦茬平播玉米的播种期越早越好,可采取免耕直播方式,收小麦后在麦垄中直接播种玉米。为了抢时间早播种,在干旱年份可以先播种,后浇水。注意在播种后要进行适当镇压,把播种沟上土块弄碎、弄平,以利于达到苗全、苗齐。

3.3播种方法

3.3.1机械条播。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播前要认真调整播种机的下籽量和落粒均匀度,控制好开沟器的播种深度,做到播深一致,落粒均匀,防止因排种装置堵塞而出现的缺苗断垄现象。

3.3.2机械精量点播。使用精量点播机进行点播,每穴1~2粒。

3.4种植密度

夏播玉米留苗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5.7万~7.5万株/hm2,叶片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宜密。

3.5播种量

一般条播30.0~37.5 kg/hm2,机械化精量点播15.0~22.5 kg/hm2。随着种子质量的提高和机械性能的改善,播种趋于少量单粒精播。

3.6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以3~5 cm为宜,土壤干旱而又没有水的条件下,可采用深播浅盖加镇压的方法,使种子处在湿润的土层,确保种子萌发出苗。

播种质量好坏对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消灭大小苗作用非常重要。高产玉米田要特别注意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时要力争做到播深一致,落粒、覆土均匀一致,不能有漏播和重播的现象。

4田间管理

4.1及时补苗、间苗、定苗

提高播种质量,保证苗全、苗齐、苗匀是夏玉米高产的基础。生产中如遇特殊情况缺苗断垄严重,要及时补苗。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移栽时从田间选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带土移栽,栽后立即浇水,保证成活率[2]。

间苗在3~4叶时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定苗时不要求等株距留苗,个别缺苗地方可在定苗时就近留双株进行补偿,必须保证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匀一致。为了减少劳动用工,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

4.2灌溉

套播玉米在播种前要浇水1次,既有利于小麦灌浆,又有利于玉米出苗。麦茬平播玉米,播种时如遇干旱,要进行造墒灌溉,灌水300~450 m3/hm2即可。

在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能满足夏玉米水分需要,不需要灌溉。但有一些年份,需要在夏玉米生长关键时期补水灌溉。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一段时间,是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对水肥反应非常敏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每次灌水450~600 m3/hm2。

4.3中耕

玉米是中耕作物,其根系对土壤空气反应敏感,通过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夏玉米生长发育。夏玉米田一般中耕2次,定苗时锄1次,10叶展时锄1次,人工或机械锄地。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开时进行1次中耕松土。

4.4施肥

夏播玉米一般不施有机肥,可利用冬小麦有机肥的后效来满足对有机肥的需求。夏玉米化肥施纯N 120~180 kg/hm2、P2O5 90~135 kg/hm2、K2O 120~150 kg/hm2。在缺锌土壤上施ZnSO4 15.0~22.5 kg/hm2。磷、钾肥全部作基施,40%的氮肥作为基肥,种肥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后在播种沟一侧施入。施肥深度一般在5 cm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种子与肥料接触发生烧苗现象。60%氮肥在10叶展开到大喇叭口期在根际施入。使用玉米专用长效控释肥时在播种时一次底施。

4.5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1 125 mL/hm2+50%乙草胺1 125 mL/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封闭式喷雾,可在地面形成1层药膜,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药效在30 d以上。苗期发现点片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4%玉农乐(烟嘧磺隆)1 500 mL/hm2防除单双子叶杂草,2,4-D、百草敌、宝收(阔叶散)等防除阔叶草。中后期如果杂草发生不严重,可不除草;如果杂草较多,利用机械除草或用有效量300~600 g/hm2克芜踪进行定向保护喷雾。

4.6防止倒伏

结合中耕,利用人工或机械培土,防止倒伏,或喷施人工生长调节剂壮秆防倒,化控药剂如生根粉、达尔丰等一般用做种子处理或在拔节前喷施。

5病虫害防治

夏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花叶病毒病、粗缩病、黑粉病、青枯病等,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夏玉米主要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应加强预测预报,根据虫情和历年发生规律,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3]。

6适时收获

当夏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行收获。早收玉米籽粒不饱满,含水量较高,容重低,商品品质差,同时,早收获玉米籽粒产量降幅达10%以上[4]。

7参考文献

[1]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8):21.

[2] 贺海.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4):30.

[3] 董广同,苏晨光.夏玉米制种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5):19-20.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 蛹虫草;子实体;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Q949.32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091-01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或北虫草,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ia),核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目(Sphaeriales),麦角菌科(Claviciptiaceae),虫草属(Cordyceps),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药(食)用菌[1-2]。新疆野生虫草产地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和哈巴河县等,且在自然环境中通常无子座,极少部分会长出细而短的子座,不能达到消费的需求[3],加上近几年来人为地不断采挖,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从而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昂贵。蛹虫草作为药(食)用菌已被广泛接受,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作为传统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代用品来开发,蛹虫草的人工培养已获得成功并进入产业化阶段[4-5]。因此,针对新疆蛹虫草的菌种资源,近几年来,笔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采集野生蛹虫草资源,经分离、纯化,筛选出了优质高效的新疆蛹虫草菌种,并明确了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场所、条件和培养关键技术。

1 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生产区域。

2 栽培场所

要求选择具备保温、保湿、通风性好、硬地面、无污染源的场所。在场所内合理安放培养架等类似设置,并安装节能灯作为光源,光照强度40~60 lx;在培养场所顶部安装紫外消毒灯等消毒设施,并安装空调和加湿器保温、保湿设备等。

3 培养基配制

改良型PD培养基配方[6]: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KH2PO4)2 g,硫酸镁(MgSO4・7H2O)1 g,维生素B 25 mg,用水补至1 000 mL,pH值6.5~7.0。

改良型PDA培养基配方[6]: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琼脂16~20 g,磷酸二氢钾(KH2PO4)2 g,硫酸镁(MgSO4・7H2O)1 g,复合维生素B 25 mg,用水补至1 000 mL,pH值6.5~7.0。

人工栽培培养基质配方:人工栽培培养基质为100%的大米,或大米∶小麦∶稻壳=6∶3∶1配制培养基基质,培养基基质加入数量按照人工栽培瓶的体积等量添加而定。

等量培养基与基质配比:将改良型PD培养基与培养基基质按1∶1的比例分装到透明的食品级耐高温的塑料瓶或玻璃瓶中,瓶口采用封口膜或带有透气盖的盖子密封。

4 灭菌

将密封好、含有培养基和培养基质的耐高温塑料瓶或玻璃瓶,于101~115 ℃高压蒸汽灭菌15~20 min备用。

5 菌种培养扩繁

5.1 菌种选择及活化

选择来源明确,并经国家认可的有关部门鉴定的不同型且亲和性好的蛹虫草菌种。从冰箱中取出不同型的蛹虫草菌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于改良型PDA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21±1)℃光照培养15~20 d。

5.2 接种摇培及人工接菌

及时观察培养皿内菌株的长势,待菌长至皿沿的时候,用灭菌牙签或接种环挑取少量粉色的分生孢子,接种至装有灭菌好的改良PD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于170 r/min、(21±1)℃下恒温震荡培养3~4 d,获得许多含有小米粒的菌丝球菌悬液。无菌操作下将不同型菌种的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制备好的混合菌悬液采用无菌水稀释10~20倍后,吸取装入栽培瓶的改良型PD培养基1/2体积的稀释菌悬液,均匀添加到栽培瓶中。

6 培养场所消毒

在栽培瓶移入前需将培养场所内消毒。为避免腐蚀性和残留,使用紫外灯、臭氧及行业认可的菌类无副毒作用的杀菌剂等进行室内消毒。

7 恒温培养管理

将接种好的培养瓶置于(21±1)℃的场所内进行培养,培养55~60 d。前3~5 d黑暗、相对湿度60%下培养,待菌丝布满整个瓶面并深扎到瓶底后开始见光。3~5 d后在16 h光照、8 h黑暗、相对湿度85%下培养,在培养料表面或四周见有桔黄素形成,并出现米粒状的桔黄色菌蕾,菌蕾伸长后即成为子实体,并逐渐加大室内空气的流通和交换。培养35~40 d时,无菌操作下加入适量改良型PD培养基于栽培瓶中,并放回培养架继续培养。

8 污染防治

做好培养室和接种室内外清洁卫生,使用前彻底采用紫外线灯或电子臭氧发生器等进行消毒灭菌。人工栽培中调节好温湿度,适时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杂菌污染。如发现污染,把人工栽培瓶清理出栽培室及时处理。

9 采收

当子实体长高至7~8 cm时,子囊壳膨大或成熟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从子座基部摘断,将子实体在40~45 ℃烘干,含水量≤12%。

10 贮藏

烘干的蛹虫草子实体采用适宜的包装物密封后,放进低温场所进行储存保管,以防发霉变质,避免折断及阳光直射。

11 参考文献

[1] 梁宗琦.蛹虫草无性型:蛹草拟青霉的确证[J].食用菌学报,2001,8(4):28-32.

[2] 梁宗琦.中国真菌志:第32卷:虫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90.

[3] 蒋三俊.冬虫夏草及蛹虫草寄主资源[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5):15.

[4] 杨杰,程红艳,韩晓芬,等.蛹虫草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747-750.

[5] 古恒生,梁漫逸.人工培育蛹虫草研究[J].药学情报通讯,1987,5(3):51.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4

关键词 青贮玉米;麦收后复播;高产;滴灌;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034-01

由于受光、热、水资源及作物品种的制约,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一年一熟制。为了充分利用生长季,提高复种指数,在同一地区年际间光热资源也不同,秋霜或早或迟,因此下茬种植以籽粒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容易因热量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生产风险大。麦收后复播青贮玉米,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下茬有限的热量和光照资源,生产风险小,生物产量高,且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粗饲料。复播青贮玉米首先要在保证种好上一季小麦的前提下,根据充分利用土地和积极养地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好青贮玉米的复播,推广麦收后复播“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小麦收获期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上旬,而7月中旬至10月初约有90 d的时间正是光热资源较充足的时期,利用麦茬地和原有滴灌带及时免耕精量播种青贮玉米。可以使博乐市由一年一熟有余、一年两熟不足变为一年两熟,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经济效益,实施复播的地块,可有效地促进农作物轮作倒茬,减轻病虫草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熟化土壤,平衡土壤养分,促进作物持续增产。该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有效的光资源,又能为畜牧业提供较多的饲草,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掌握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能提高饲料的产量和质量,从根本上降低饲料的成本,因此推广麦收后复播青贮玉米生产是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1 选种

选用早熟品种,做到“两早配套”,即冬、春小麦早收,青贮玉米早播和相应的栽培措施早配套。目前,博乐市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主要有新冬18和石冬8号,均为早熟品种,春小麦品种主要是新春14号。冬小麦在6月底就可以成熟,春小麦在7月上中旬就可成熟,最迟在7月15日成熟。可以充分利用麦收后90 d左右的高效生育期,在前茬基础上,滴灌种植,小麦收获后,直接免耕播种,可提早播期7~10 d,可以延长后茬作物的生育期,而且滴灌带可以二次使用,节本增效。复播青贮玉米要求生育期短(80~90 d),确保在霜前达到青贮收获标准。选择小麦茬口在中上等肥力,选择生育期在80~90 d的早熟品种,要求生长势强、茎叶繁茂、抗倒伏、抗病虫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如新玉4号、克单9号、承单3号和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中原单32号。

2 精量播种

2.1 播前准备

播前人工选种,确保种子质量。用50%辛硫磷乳剂,按种子量的0.25%加水少许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鼠害。用25%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4%拌种预防黑粉病的发生[1-2]。一般在6月中下旬小麦收割前5~7 d滴1次麦黄水,做到一水两用,为复播创造条件。利用麦茬地和原有滴灌带及时免耕精量抢种青贮玉米,力争一播全苗。

2.2 播种

麦收后,采用精量全吸免耕播种机,利用原有的滴灌带(小麦为1管4行,滴灌带间距为60 cm),在滴灌带边行距采用60 cm等行距或采用(40+80)cm宽窄行种植模式播种,播种深度4~5 cm。播种量37.5~42.0 kg/hm2。播种质量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镇压严实[3-4]。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定苗

玉米出苗后,开始人工定苗,5叶时结束,留苗株距为18~20 cm,留苗9.75万~10.50万株/hm2。

3.2 水肥管理

播种后及时安装地面管件,连接支管、毛管,利用田间原有的滴灌带,播后及时滴水出苗,滴水量450~600 m3/hm2,确保7月15日前苗全苗匀。

复播青贮玉米生育时间有限,生长量少,要及时滴水、滴肥,充分满足作物对水肥的要求。适时滴水,复播青贮玉米在6~7片叶时,及时滴头水。全生育期应滴好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等4次水。以促为主,早滴水,早追肥,不用蹲苗,定苗5~7 d后,追施尿素225 kg/hm2促生长。重施拔节肥,结合中耕利用机械追施尿素150 kg/hm2。

3.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减少杂草与玉米苗争营养和光照。一般在玉米苗15 cm高时,进行第1次中耕,玉米苗在30 cm高时进行第2次中耕,以后有杂草随时人工拔除。

4 病虫草害防治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4.1 农业防治

采用加强管理、中耕除草、秋翻冬灌、轮作倒茬、地头打封锁带等一系列措施,以起到防治病虫的作用。及时铲除田边地头及树林带的杂草。

4.2 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粼谝辜溆丈背沙妗

4.3 生物防治

在喇叭口期,选用2.5%功夫乳油滴心,或生物制剂白僵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喷雾防治。

4.4 化学防治

主要虫害为红蜘蛛、玉米螟、棉铃虫。对玉米田块的四周进行药剂封锁,及时切断玉米红蜘蛛的来源。玉米螟的防治,提前集中对越冬的玉米螟卵和幼虫进行碾压,用爱呋丁等农药喷施玉米秸秆堆。在村落周边挂频振式杀虫灯,在成虫迁飞时诱杀。在玉米喇叭口期,可以用辛硫磷颗粒剂灌心。玉米抽穗孕穗期,棉铃虫危害严重,可采用生物药剂在棉铃虫产卵高峰期连续喷2次,间隔5~7 d[5-6]。玉米出苗后3~5片叶时,用玉米专用除草剂玉雕或大毕福1 500 g/hm2兑水600 kg/hm2机力均匀喷雾,除草效果显著。

5 适时收获

青贮玉米的栽培不仅需要产量,还要提高青贮的质量。在玉米籽粒乳熟期至蜡熟前期收获,此时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高,生物产量高。一般在10月中下旬玉米仍青枝绿叶时收获,集中青贮。

6 参考文献

[1] 刘广明.麦后复播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5(3):21-22.

[2] 朱巧梅.中禾8号玉米品种麦后直播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4(7):11-13.

[3] 卫君.夏玉米麦后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8):18.

[4] 李星.甘肃省陇东地区麦后复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3):5-6.

[5] 王永宏,赵健,陈绍江,等.引黄灌区冬麦后复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J].宁夏农林科技,2010(2):81.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油菜;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

1品种选择

根据茬口、土壤及栽培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如华双3号、中双4号、皖油19号、皖油20号、秦油7号、油研七号、皖油18、皖油22、德油6号等。

2播前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质地肥沃疏松、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地作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比例一般以1∶5~6为宜,一般苗床面积大,留苗稀,有利于培育壮苗。苗床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做到平、细、实[1]。苗床的规格一般做成厢宽1.5m左右,沟深20cm左右。苗床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施尿素180~270kg/hm2或碳铵750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注意化肥不能直接与种子接触,以免造成肥害。播种前要晒种,晒2~3d,然后风选,除去瘪籽及杂草种子。

3适期播种

掌握好油菜的适期播种,对油菜的增产增收十分重要。冬油菜由于冬前需要一段温暖时期培育壮苗,若播种过早,温度高,易旺长形成高脚苗[2],不利安全越冬;同时还易感染病虫害。播种过迟,温度低,冬前难以形成壮苗,也不利于安全越冬和春发。播种日期为淮南9月10~15日,淮北9月5~10日,具体播种日期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确定。

4适时移栽

适宜移栽期为10月中下旬。移栽时要求菜苗达到苗高20cm、绿叶6张、根颈粗0.6cm;同时要求无病虫,无高脚苗。应适时早栽,移栽过迟,气温低,活棵慢,冬前苗小、苗弱,难以安全越冬。移栽过早,冬前生长过旺,易受冻。坚持按拔大留小,剔除弱苗、杂苗的移栽原则,分级栽植。优质杂交油菜具有一次、二次分枝数多和个体发育优势强的特性,所以移栽时要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搭好高产的苗架。一般早茬、肥力高的田块,栽植密度16.5~22.5万株/hm2为宜,一般为行距35cm左右,株距18~20cm。 5田间管理

及时间苗、定苗是保证全苗壮苗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时间苗、定苗,保证单株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并结合间稠补稀,才能达到苗全苗壮,在2片真叶展开时第1次间苗,3~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并结合补苗进行定苗。如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应适当推迟定苗,本着留壮苗,间病虫苗、小苗;留大苗,间密苗;留匀苗,间杂苗,保纯苗的原则进行。中耕能松土保墒,灭草增温,促进肥料分解,有利于根系发育,结合间苗、定苗浅锄,促根保壮苗;中耕有利于保温保墒、防冻防旱和安全越冬。在冬前需进行2次中耕,一次在活棵后,一次在越冬前,结合进行壅根培土;返青后进行1~2次中耕,消灭杂草,促使春发。

6水肥管理

有灌水条件的区域应适期灌水,在越冬期间,封冻前需进行灌水,冻后也应及时灌水,可促进油菜根部与土壤结合,冬油菜喜水怕渍,耐肥,对磷肥反应敏感,苗期需要湿润的环境,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80%为宜。现蕾开花后需水增多,应及时进行灌溉。一般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各灌水1次,其中以盛花期最为重要[3]。有灌溉条件的视土壤墒情进行冬灌,旱地主要通过中耕、加覆地膜做好保墒工作。大田施肥一般分为补施基肥、普施腊肥、重施薹肥、巧施花肥。对基肥不足的田块,施尿素150~180kg/hm2或碳铵450~525kg/hm2,进行条施,施后覆土浇水。12月中下旬施肥,施尿素120~150kg/hm2或碳铵375~450kg/hm2。油菜现蕾后,施尿素150~225kg/hm2或碳铵450~600kg/hm2,施肥不宜太迟,量要适中。为了增花、增角、增粒重,防早衰、防病害可在初花期采用药肥混喷。用尿素15 kg/hm2,磷酸二氢钾2.25kg/hm2,加入多菌灵杀菌剂对水750 kg/hm2喷施。

7病虫草害防治

春季是油菜病虫害大发生时期,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常见的油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菜根蝇、菜青虫和蚜虫等。防治方法应采取合理轮作、深耕灭草、适期播种等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4]。在药剂防治上,可根据病虫害种类对症采取措施。当油菜霜霉病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防治油菜菌核病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75kg/hm2对水600~750kg,在油菜初花期喷雾,间隔7~10d后再喷1次。在蚜虫达到

1~2头/株时可用乐果、氧化乐果、速灭杀丁等进行防治。稻茬油菜田间(尤其是免耕直播油菜田)草害严重,要抓好移栽前灭茬处理和苗期除草工作。移栽后,杂草三至五叶期用12.5%的盖草能乳油600~750ml/hm2对水600~750kg喷雾防治。

8参考文献

[1] 贾浩波,王玉明,敖荣挂,等.优质饲用油菜种植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6):34-35.

[2] 余步云,焦锦春,李翠兰.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6):141,143.

[3] 黎晓龙,汤兰,余淑琴,等.稻茬油菜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26.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6

关键词人参榕;繁殖技术;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

人参榕(ficus microcarpa)又名榕树瓜、薯榕、地瓜榕,系桑科(moracese)榕属(ficus l.)多年生植物。叶浅绿至深绿,有叶脉,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或浅波状,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单叶互生。长3~10 cm,宽2~4 cm。根状茎,棕褐色,当母株生根时就开始形成,其根茎发达,并凸出地面, 形态自然,根盘显露,根部形似人参[1]。是漳州传统花卉之一。人参榕商品株型奇特,茎根肥大,叶色亮丽,远销韩、日及欧美国家,深受海内外用户欢迎[2],在福建省,尤其闽南地区生产种植面积很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繁殖技术

人参榕主要以播种繁殖为主,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一般以在春、秋季播种为宜[3]。

1.1苗床选择与处理

在生产上,育苗地一般选择地势较高、土质为沙质土的地块。首先,用机械将土壤打碎、耕松,细化苗床表面土粒,然后人工整理苗床,苗床宽约70 cm,高约35 cm。再用稻草盖苗床表面,并将其烧尽,使草灰与表土粒搅拌均匀。红泥浆水泼于苗床表面,应浇湿。最后,用木片刮平床面。

1.2播种

将细小的种子混入草木灰或细沙,充分搅拌,均匀撒播于苗床上。播种后用木板镇压床面,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然后,在苗床上覆盖木麻黄的干叶,用水浇透。这样可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雨水冲刷和浇灌时破坏床面,既不让种子因暴露而影响发芽,也可减少杂草生长。

播种后,晴天苗床面应每天傍晚喷水1次,在苗床上方加小拱架,晴天可盖70%左右的遮荫网,并及时拔除杂草。

1.3幼苗管理

幼苗出土后,须及时清除覆盖物,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幼苗健壮成长,拔除杂草,苗床保持见干见湿。肥、水在傍晚浇施,待真叶长出后,每周可施复合肥1 000倍液;平时可喷氧化乐果1 000倍液和三氯杀螨醇1 5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及螨类;遇强光时,应盖70%左右遮荫网,冬季要覆盖薄膜防霜冻。待苗长至约5 cm高时,进行间苗,每株苗间距约2 cm;到苗长至约10 cm形成茎根时,小苗开始移入袋种植。小苗不能过老移植,否则不易形成多个茎根。

2栽培技术

田间种植时,通常选择地势较高、土质为沙土的露天地块。在种植前,作好栽培基质的处理。栽培土壤要求为疏松、排水良好、呈酸性反应的沙土,将土壤打碎,再将基质中加入1‰线虫磷防治线虫病。

由于成品人参榕的大小主要与栽培时间长短有关,而且每种植一个阶段,就要对人参榕进行换袋移植1次;人参榕的移袋次数越多,成品人参榕越大[4]。以500 g成品人参榕为例,现将人参榕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过程介绍如下。

2.11遍袋栽培法

一般为10个月左右,春季种植,冬季换袋。种1遍袋后,瓜重约100~150 g。在整理好的地面上,用地膜平铺于放置营养袋的地方,再将拌好的基质装在规格(宽×高)为10 cm×16 cm的营养袋中,并平排在地膜上;挑选高约10 cm的健壮幼苗;用棍棒在营养袋中扎1小孔,把健壮幼苗种于小孔中,双手压实,浇透水。

2.22遍袋栽培法

一般栽培1年左右,以冬季换袋为主。种2遍袋后,瓜重250~400 g。将1遍袋苗脱去袋,将1根茎根及有病茎根的植株进行淘汰,对健康苗进行修根,留2~5条主要茎根,茎根留自然长度,去除茎根上的细根、须根,特别要注意苗稍晾干,待伤口干燥种植。选择使用的沙土中可加入2 ‰有机肥及1.5 ‰线虫磷,种植袋规格为(宽×高) 25 cm×35 cm。先将选好的苗用拌好的介质土种于袋中,梳理好茎根,基质填至苗茎基部即可,压实,浇透水;再将营养袋放置在铺有地膜的地方,并平排在地膜上。栽培时一手拿着植株根基部,一手将茎根上的土轻轻拨去,不能伤到根。种好后可将苗木的尾部剪去。

2.33遍袋栽培法

一般栽培1年左右,以冬季换袋为主。种3遍袋后,瓜重约500~1 000 g。栽培方法与2遍袋栽培方法基本相同,每次换袋择优弃坏。3遍袋栽培也可以种于地里,这样生长速度更快。首先,整理沙质田地,做苗床约50cm宽,沟约40cm宽;然后,苗床中间开沟,将选好的人参榕栽于苗床中间沟内,苗间距约20cm;最后,将沟内的沙土盖于人参榕上,整成畦床,浇透水。

3田间管理技术

3.1肥水管理

定植后应及时浇透水,生长期间,要注意水分供应,保持基质处于较干的状态,在夏季可经常给叶面喷水,根部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成其地下根部膨大。

定植1周后生根,1个月后开始施肥。生长期根据长势每个月施肥1次,1遍袋栽苗肥料主要以含氮、磷、钾复合肥

(16-16-16)为主;2、3遍袋栽苗每次施复合肥500倍液加钙镁磷肥300倍液,平时也可施腐熟的饼肥,或干施复合肥。

3.2改善栽培条件

人参榕喜温暖,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 ℃,越冬最低温度5 ℃。定植生根前应适当遮荫,生根1个月后给予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则会引起植株徒长,影响地下根部膨大。夏秋季高温多湿季节,对生长十分有利,冬季温度较低时,应对人参榕植株进行覆盖防霜。

3.3病虫害防治

在人参榕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发生叶斑病、炭疽病、煤烟病和螨类(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线虫等病虫害等。为此,在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症下药。

3.3.1病害防治。对于叶斑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可以通过降低土壤湿度来防治。发病初期,选用波尔多液、53.8%可杀得2 000干悬浮剂1 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连喷2~3次,每隔5~7 d喷1次。而炭疽病在天气阴湿情况下容易发生,尤其4~6月发病较严重。在防治上,要注重冬春季修剪,剪除病部叶片及枯病叶,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施保功1 000倍液。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斑叶病和其他寄生菌引起的煤烟病,在防治上应主要结合害虫防治,减少害虫,尤其是刺吸性害虫的危害。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减轻病情;日光充足,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宜,排水良好,每1~2个月追肥1次,注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在休眠期喷3~5 °bé石硫合剂等。

3.3.2虫害防治。蚜虫、介壳虫、螨类(红蜘蛛)是人参榕经常发生的吸汁性害虫,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为害植株的茎叶,初期症状为叶片失绿,叶缘向上翻卷,此后叶片枯萎、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对这类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害虫,在防治上应主要减少虫源基数,在越冬卵孵化前集中虫叶烧毁;发生高峰时,可用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速扑杀1 500倍液、2.5%鱼藤800~1 200倍液等药药液处理。而另一类害虫,线虫主要侵染危害根部,受根结线虫危害的植株,须根减少,根尖肿大,根部变成褐色后开始腐烂,地上部生长衰弱,枝叶稀少,叶片淡薄发黄,受害严重的植株整株死亡。在防治上,可在基质中加入线虫磷;每个季度,根部可用20%毒使蜱1 000倍液,或5%毒使蜱5 000倍液灌根,防止地下害虫对地下膨大根的侵害。

4参考文献

[1] 陈璋.人参榕标准化生产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5(18):30-34.

[2] 刘奕清,王大平,熊运海.人参榕播种育苗技术关键[j].种子,2006,25(4):101-103

[3] 罗俊杰,张绍宽.树种自育人参榕的插种育苗和培育[j].中国花卉盆景,1996(9):24.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7

关键词:冬虫夏草,蛹虫草,培养基。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简称虫草,是麦角科虫草真菌,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科(Hepialus)昆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物,其本质是一种虫生真菌。

天然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云南、四川、等地,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本草从新》中记载:冬虫夏草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的药用功效。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把虫草的治疗作用归之为“能治百虚损”。近年来的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冬虫夏草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抑制心跳、镇静、催眠、抑菌、抗病毒、抗癌等功效。因而,在临床上用来治疗肺结核、咳嗽、神经衰弱、慢性肾炎、肿瘤等疾病。同时它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1]。

由于天然冬虫夏草生长所要求的寄主严格及生态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加之近年来人为的乱采乱挖,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天然冬虫夏草的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产量也急剧下降。随着现代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虫草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

首先通过人工栽培,成功地培养出北冬虫夏草的子实体[3];接着又将天然的冬虫夏草与人工栽培的北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天然的冬虫夏草与人工栽培的北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非常相似[4]。这就为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子实体代替天然的冬虫夏草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的栽培方法是在罐头瓶中加入适量大米、营养液,制成培养基后接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或在该培养基中再加入蚕蛹干粉以增加营养成分;也见有在该瓶中长出菌丝体后再放入整体消毒的柞蚕蛹或直接往柞蚕蛹体内注射菌丝体的报道[5] 。

本研究旨在通过改变原有培养基的配比,寻找一种更适合于冬虫夏草生长、产量高、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与野生冬虫夏草更接近的培养基,即在前人用罐头瓶中加入适量大米、营养液,或水制成的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适量的鲜活蛹液或纯蛹液来制作培养基,以此来提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使其更接近野生冬虫夏草的营养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结果表明:本实验组不论在菌丝体的萌发,原基的形成时间及色泽等,均优于以往的培养基。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培养基原料:营养液、蛹液、大米、水

1.1.1营养液

蛋白胨0.5g

葡萄糖

2.0g

MgSO4

0.06gKH2PO4

0.1g

维生素B1

10mg/L

pH

7.0-7.2

加水稀释5倍。

1.1.2蛹液

先购买鲜活柞蚕蛹,用豆浆机打碎备用。另备大米、自来水

1.1.3聚丙烯薄膜100mm×100mm;500ml玻璃罐头瓶洗净后用烘箱烘干。

1.1.4封口胶皮套直径25mm

1.2供试菌株: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由沈阳中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仪器:A.HPG-280B光照培养箱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pHS-3C型酸度计 上海虹益仪器厂

C.银州牌628型立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铁岭市医疗器械总厂

1.4试剂: H2SO4

分析纯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MgSO4

分析纯

沈阳市试剂三厂

KIO4

分析纯

沈阳市试剂三厂

KI

分析纯

沈阳市试剂一厂

Na2S2O3

分析纯

沈阳市试剂一厂

2.方法:

2.1本实验根据不同成分、不同浓度,共配成5种9组培养基。见表1.

2.2灭菌:按表1配成各培养基后分别加入400ml干净罐头瓶中(每组3个),用聚丙烯薄膜盖好,用胶皮套勒紧瓶口,进行高压灭菌,待沸腾(上汽)5分钟后压阀,升至0.14-0.15Mpa 40分钟后闭火,出锅晾凉待接种。

2.3接种:按无菌操作规程每瓶培养基接种菌种片约5×10mm及菌丝液5 ml。

2.4培养:

培养条件:(每种配方各三瓶)在避光、230C-240C恒温箱内培养,20天后取出,置室内无直射光处培养。

2.5观察:在各种配比培养基上北冬虫夏草的生长状况即:

2.5.1最初萌发菌丝的时间、及菌丝的长短、浓密程度、覆盖培养基表面的情况、色泽的深浅等

2.5.2原基形成的时间

2.5.3子实体的长度

2.5.4子实体的粗细(平均直径)

2.5.5子实体的平均产量

2.5.6子实体的颜色

2.5.7各培养条件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

3.1结果

3.1.1在培养至第3天时,在光照培养箱中(23.70C)培养的各瓶,肉眼观察在接种部位都长出了白色菌丝,菌丝生长覆盖面积均小于30%。

3.1.2在培养至第10天时观察,有3组的黄白色虫草菌丝覆盖面积达到了100%。见表2。在全部是蛹液的培养基上的虫草菌丝生长的最好。

在培养基中加大米且没有营养液的情况下,菌丝的覆盖面积与加蛹液有关即15%、25%生长较好5生长最好,但与营养液的含量成反比,有营养液的如1a 50%、1b 75%、1c 85%、3 100%最差。

3.1.3.在培养至第10天时观察到各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如表3

3.1.4在培养至第20天时

3.1.5在培养至20天时,见到在2a、2b、2c、4的培养基上已长出原基,这表明蛹液加大米及水加大米组不但在菌丝阶段生长最好,而且还适合原基的形成。

3.2讨论

3.2.1本次实验证明了在加入大米的情况下,加鲜活蛹液的培养基在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要优于只加营养液、水组,这是最大成功之处。纯蛹液的培养基,虽适合冬虫夏草的菌丝生长,即在菌丝生长阶段,可以使菌丝全部覆盖培养基的时间最短,菌丝生长的最浓密,颜色最深,但却不适合原基的形成。考虑到培养基的内部结构,有大米者内部较松散,而全蛹液者则致密,推断可能是与该培养基的密度大有关,但尚待进一步证实。

3.2.2表2.说明在原有培养基中加入蛹液可促进最初菌丝的生长,即在有大米的情况下其生长的速度随蛹液的浓度增高而加快全部是蛹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快。

3.3.3表3.说明在有大米的情况下,加有蛹液的培养基可使菌丝长得浓密;长出的菌丝随蛹液浓度的减少而加长;颜色也是随蛹液浓度的减少而越白;

3.3.4培养至20天时,在2a、2b、2c、4的培养基上,已清晰可见有原基萌出(2mm),2c为高,原基簇最多;2b次之,2a、4的顺序排列。在大米加水的基础上,再加上15%的蛹液,不但可促进菌丝阶段生长良好,也可使原基萌发早于其它实验组。

关于加入鲜蚕蛹液后制成的培养基与以往的培养基在子实体生长方面有何差异、营养成分有何差异,鲜蛹液浓度的最佳比值等,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观察。

结论:

就本实验现阶段观察结果来看,在大米中加入鲜蚕蛹液后制成的培养基(1).灭菌容易实现、(2)营养成分更接近野生蝙蝠蛾幼虫、(3)菌丝生长快,因此要优于以往的培养基。本实验研究为今后生产冬虫夏草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茵华药用真菌历史考中国食用菌 199918(4)29

2.于自净人工虫草菌丝体开发与临床应用 于自净 时珍国医国药 199910(1)62~63

3.张民生冬虫夏草研究概况中国食用菌 200120 (5)37

4.严清波等 名贵珍稀菇菌栽培新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67~104

冬虫夏草的栽培技术篇8

关键词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俗称“牧草之王”,不仅产草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苜蓿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均喜采食。无论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都是优质饲草,利用苜蓿调制干草粉,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均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下面将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市场上紫花苜蓿的品种很多,种植前要先做引种示范试验,选择既高产又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品种。如国内品种会宁苜蓿、国外进口的苜蓿王等。

2选择地块

苜蓿抗寒、抗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最适宜生长,高温高湿对苜蓿生长不利[1-2]。砂土、粘土地均可生长,连续积水1~2d即大量死亡,因而要求地块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m以下,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pH值7~8)。

3播种前准备

(1)土壤处理。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入适量厩肥作底肥。酸性土壤应施300~600kg/hm2石灰。深翻或深松25~30cm,早春耙、耕、镇压,达到土质细碎,地面平整,苗床上虚下实。对于杂草较多的土壤,应在早春耙耱的同时,喷洒灭生性化学除草剂,如果在夏季播种,也可通过赤地中耕的办法除去土层中的杂草幼苗。

(2)种子处理。对于首次播种紫花苜蓿的地块,在土壤过于干旱或土温过高、土壤酸度过大等条件下,在播种前,对种子要接种根瘤菌[3]。

4播种

(1)播种期。春播、夏播均可。如春季土壤墒情良好或具备灌溉条件,当土壤温度达到5℃以上时,即可采取春季播种,如土壤墒情不好,长期处于干旱条件下,又不具备灌溉条件,可采用夏播。一般在6月,最迟不超过7月上旬,此时正值雨季,温度升高,有利于种子萌发和保苗。

(2)播种方法。采取条播的方式,施农家肥15t/hm2或牧草专用肥225~300kg/hm2,行距35~40cm,开沟深度10~15cm,先施肥后下种,播种量为7.5~9.0kg/hm2(种子质量标准为:发芽率85%以上,纯净度95%以上),浅覆土1.0~1.5cm,播后要轻度镇压。

5田间管理

(1)破除板结层。紫花苜蓿播种后至出苗前,如遇大雨,往往在土壤表层形成板结层,影响出苗或造成严重缺苗。用缺口耙或缺齿圆形镇压器轻度镇压,也可采用轻度灌溉的办法破除板结。

(2)防除田间杂草。紫花苜蓿苗期生长极为缓慢,容易受杂草危害。因此,苗期除草非常重要。如分枝期进行中耕除草或用化学除草剂灭除。常用的除草剂有茅草枯、扑草净等。

(3)灌溉与施肥。在严重干旱条件下,春季播种前,应透灌1次,待土壤持水量合适时再播种。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冬季草地结冻时灌水1次,以保证牧草安全越冬。每年春季牧草返青后,应浇1次返青水,孕蕾期到开花期生长最快,需水量多,应灌水1次。每次收割后,应灌水1次[4]。

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但由于产量高,自土中吸收的养分远较一般作物和牧草高。土壤瘠薄,对产量影响甚大。因此,播前应施足基肥,可施有机肥15~30t/hm2、过磷酸钙450~750kg/hm2,翻地前施入。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第2年苜蓿返青后,应结合灌溉或降雨,施氮肥75kg/hm2。草地建植后,每隔3年追施牧草专用肥1次,用量为150~225kg/hm2。

(4)及时防治病虫害。草地建成后,要经常留心观察牧草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除。紫花苜蓿常见的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椿象、潜叶蝇等。上述虫害均可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

(5)中耕培土。培土是确保苜蓿安全越冬的关键措施,苜蓿地在每年越冬前,应认真进行中耕培土,培土厚度应不少于2~3cm。

6适时收割

紫花苜蓿最适收割期为孕蕾期到开花期,最后一次收割在霜前1个月,每次收割留茬高度要达到10cm。牧草刈割时期应是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产量最高且对植株寿命无影响的时候。紫花苜蓿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在第1朵花出现至1/10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阶段。此时刈割营养物质产量高,根部养分已积蓄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再生良好。刈割时期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青饲的宜早,制干草的可在盛花期刈割。作猪、禽饲料用的较作牛、羊饲料用的为早,作人工干草用的又较刈制普通干草的为早。

7参考文献

[1]王新萍.紫花苜蓿高产栽培试验[J].石河子科技,2010(2):4.

[2]孙爱华,鲁鸿佩.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及其利用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3):53-54.

[3]李翔宏,熊玲玲,刘水华,等.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模式初探[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7(6):34-35.

上一篇:平面设计课程培训内容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全成本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