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排水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11-12 11:05:49

供排水法律法规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讯逼供 非法证据

一、2010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出台背景

任何一项立法的颁布,背后都有其深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土壤。2010年6月30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人们的期待中公之于众。笔者经过分析,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之所以会出台此项规定,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1、立法背景

综观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法律体系的相关规定,不难看出我国没有明确的证据法。现行诉讼法中虽然设有专章规定证据制度,但有关证据规则的规定仅仅是粗略的框架性规定,许多细节方面没有涉及。具体到三大诉讼领域中,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还能够找到关于证据的专门规定,尽管其中关于非法证据的规定也是少之又少,原则又原则,但到了刑事诉讼中领域,却连这样的专门规定也没有,更谈不上对非法证据的概念、排除规则、法律后果等具体加以规定。

(1)在民事诉讼中,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此前,也有过专门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规定: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在行政诉讼中,2002年6月4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规定:下列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一)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二)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三)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第58条规定: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在刑事诉讼中,没有关于证据的专门规定,仅散见于其他规定中。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规定: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得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实践背景

事件一:1998年杜培武杀妻案,杜培武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00年,因真凶供述其犯罪,杜培武被宣告无罪。

事件二:1994年佘祥林杀妻案,佘祥林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05年,其妻子回到原居住地,“亡者归来”。

事件三:1999年赵作海杀人案,赵作海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10年,被害人回到原居住地,又一起“亡者归来”。

还有接二连三发生在看守所的被羁押人死亡事件,“躲猫猫死”、“喝开水死”、“激动死”等等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流传于网络。

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发人深省,为什么同样的死亡事件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呢,是偶然的巧合吗,还是其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掀起了一场关于刑讯逼供的轩然大波。

综上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立法对非法证据的相关规定不足,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未从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尤其是刑事诉讼中没有明确的制度保证,多以禁止性规定否定非法证据的效力,关于证据的专门规定又处于空白状态,造成了在司法实务中合法与非法证据的界限模糊,成为导致刑讯逼供泛滥的直接诱因。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运用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产生于美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8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了博伊德诉美国案。在这个案件中,最高法院认为,此案中强迫被告人出示的用于对其定罪的文件不能在此案中被采纳,尽管本案中并不涉及非法搜查和扣押,只是强迫被告人展示有关的商业文件及书籍,但法庭将其比作了非法搜查和扣押,这就是早期的反对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原则。后来逐步扩展到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排除规则、毒树之果排除原则等。在我国,根据2010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早期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扩展到了部分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这可谓是该项新规定的一大进步。

据中央政法机关负责人称,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相较于以前的规定,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重大改革:第一,明确了非法言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对非法证据的排除对象突出了重点。第二,明确了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的初步责任,应由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承担举证责任,以避免不负责任地随意启动对证据合法性的“审理”程序的情况。第三,明确了应由控方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和相应的证明标准。在控方不举证,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则应当承担不能以该证据证明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法律后果和责任。第四,明确了讯问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第五,明确了对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的排除问题。此条规定是该规定的一项重大举措,符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题中之义。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措施

著名学者哈耶克曾经说过:“真正的困境是不存在完美的解决办法的我们确实面对着一个真正的困境我们的不完美迫使我们作出的选择,仍然是在不同的缺点之间的选择,因此,主要结论大概只能是,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主要希望只能是为多样化的努力留出一席之地。”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从价值理性层面讲,其对刑事证据制度作出了一系列的补充和完善,是刑事诉讼程序从粗放走向精细的的重大举措,使得刑诉法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不再成为一句口号,堪称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实质确立的标志性事件。但其中仍有不足的地方。下面笔者通过对各家观点的梳理,拟从该规定本身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且不说我国现行立法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就《非法证据规定》本身而言,以下条文存在明显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首先,第6条规定排除非法证据的启动程序对被告方相对苛刻,由于刑讯逼供行为相对隐蔽,取证极为困难,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甚至是不可能,该条款易流于形式。其次,第7条第二款规定,“经依法通知,讯问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出庭作证”,该条虽明文规定了讯问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出庭作证义务,但是,对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却没有进一步规定。“无制裁即无法律规则”,众所周知,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基本上是不出庭的,证人证言的认定主要依靠书面证言,因没有相关的制裁条款,使得出庭作证这一法定义务从未真正得到履行。作为普通公民的证人尚且如此,作为国家公权力主体行使侦查职权的“讯问人员”又会如何对抗呢?结果让人担忧。最后,第14条规定“非法物证书证排除的条件是:“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然而,对于什么是“明显违法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并无具体规定,使得其弹性过大,可能在实践中流产。

2、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规定的落实还有赖于相关配套制度的实施。首先,在责任主体上,应以个体责任为主,集体责任或国家责任为辅,建立侦查机关内部惩戒机制,将法律责任落实到违法者个人,从而对程序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其次,确保看守所中立。我国现行机构设置,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因其上下级领导关系,很难做到依法羁押,不为权所动。看守所中立后,其行政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经费、管理等均独立于案件的侦办机关,从而有利于依法羁押,实现司法公正。再次,实行录音录像全程监控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和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犯罪嫌疑人一旦从关押场所提走,即开始全程录音录像,在时间上不得有间断,该录音、录像资料一式两份,一盘在侦查时使用,另一盘由犯罪嫌疑人签字封存。这不仅减轻了控辩双方的举证负担,同时也促进了警察在审讯时规范自己的一言行,避免了非法取证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践行该项制度,笔者个人认为鉴于我国现有物质水平和技术条件,可从严重的恶性犯罪开始规范,从而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启动证据合法性审查时的举证责任落到实处。最后,完善律师在场制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相关规定,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而未赋予律师同等的在场权。由于侦查人员与被告人地位的对立性、讯问的秘密性、场所的封闭性,很容易导致刑讯逼供的发生。若规定律师在场制度,则能够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学者认为,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以及司法现状,律师的在场权宜规定为实质意义上的在场权。即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讯问时,律师不但应该在场,而且律师还能够与犯罪嫌疑人交谈或者提供法律意见。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目前国情,侦查人员也仅享有形式意义上的在场权,对律师也初步规定为形式在场权为宜。

最高院等部门联合颁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弥补了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空白,使得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得以纳入诉讼轨道,在我国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以该规定为视角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运用,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一些不甚成熟的建议。由于学术水平有限,收集资料尚不充足,难免有疏忽和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谅解。

参考文献

[1]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叶青主编:《诉讼证据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卞建林、刘玫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6]《哈耶克文选》[M].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陈少林:《论辩护律师的在场权》,《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

[8]陈文高:《论看守所中立》,《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孙飞(1986-),男,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甘肃政法学院2009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孙飞,男,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甘肃政法学院2009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企业,节能减排,市场制度,对策

 

0、引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是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前提条件,另外,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安排和企业节能减排也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完善企业节能减排市场制度的对策,不但为我国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制度保障,而且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地发展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能源市场制度、排污总量市场交易制度、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三部分内容组成了我国企业目前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体系。目前,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体系中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在能源市场制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能源价格偏低,对企业节能不能产生很好的足够的激励。从总体来说,我国现行的能源价格仍然偏低,其中天然气和煤炭出矿(出厂)价偏低,对企业节能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免费论文。

其次,能源的比价不合理,对能源结构优化不利。按国际通用的热值计算,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价格比,大致为1.5∶1∶1.35,而我国这些能源的实际比价关系大致为4∶1∶3。再根据煤与电、油价格的变动相比,煤价的调整幅度偏低,比如1992年煤、电、油价格为100,2003年煤、电、油的价格指数分别为266.47∶303.41∶556.39。总而言之,和其他能源价格相比较,煤价偏低。

最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控机制改革比较落后,不能很好的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由于各种能源价格所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不一样,使得价格调控机制存在不同的差别。

2、企业节能减排市场法律法规尚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从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来看,我国的排污权交易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在我国目前排污权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也就是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承认和确认排污权。免费论文。第二,排污权交易缺乏可操作性强且完整的法律。我们必须尽快制定与排污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只要有了法律保障,排污权交易市场才能有效运行。

从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来看,虽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与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框架,但是由于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缺乏明确的定位以及促进和保障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专门性政策法规文件,导致了全国各地的节能减排相关技术与服务市场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不统一和交易行为不规范等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节能减排相关技术与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3、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监管方式和水平亟待改进和提升

目前,我国政府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和水平有待改进和提升。政府在排污权的交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对区域环境容量做出科学确定,对环境容量价值的准确评价;对交易信息的收集,对排污源的污染监测;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修改和完善等都需要政府来完成。所以,我国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决定着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推行的情况。然而,由于我国的污染监测的手段很落后,严重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致使我国目前环境管理机构等力量无法有效地对排污交易市场进行管理。

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和水平也不够完善。一方面,在行政体制建设方面,我国当前的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的管理和监督还存在缺陷。免费论文。另一方面,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建设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及发挥其辅助政府参与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企业节能减排市场制度的对策

1、完善市场制度体系,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市场制度保障

完善市场制度体系,为我国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市场制度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完善相关的市场制度,推动节能减排市场交易主体多元化。在能源市场方面要逐步增强能源市场结构的可竞争性。要想真正在各种能源行业实现有效竞争,就必须得削弱现有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并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做进一步的重组。在排污权市场交易方面要实现排污权所有权的多元化。我国排污权市场的完善,最终需要将部分的排污权所有权私有化,形成多元化的排污权所有权结构。在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方面,就是要确立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要素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完善相关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作用,就是要逐步取消企业节能减排市场上过多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独立性作用。

2、完善法律法规,为企业节能减排市场有效运行奠定法律基础

完善法律法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节能减排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与企业节能减排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在企业节能减排市场中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作用。提高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的重视,为企业节能减排市场的运作和司法运作提供依据,为建立公平、竞争、有序的企业节能减排市场提供进一步的法律保障,使我国企业节能减排市场步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3、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所需的宏观条件

完善市场监督管理,就是在能源市场方面对能源市场制度的创新做出整体规划。首先做好改革整体规划的周密设计,其次改革领导责任的落实。必须遵循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客观规律,尊重能源行业的经济技术特性,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小结

完善企业节能减排市场制度不仅是建立我国企业节能减排长效运行机制的制度前提,也是实现我国“十一五”期间既定节能减排目标和“十二五”期间预定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和必要保障。它不但关系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限制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间矛盾的解决,而且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与措施。目前,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中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及时解决和完善,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从而积极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佟家栋、涂红.加入WTO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制度安排[J].世界经济,2005,(7)

[2]周军王浩然.论市场制度类型与经济增长绩效的关系[J].理论视野,2005(2)

[3] 刘树杰,陈扬.我国基础能源的价格改革[J].价格研究,2005(12)

[4]张丽军李树伟.水市场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2007(2)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3

我国西南部地区近期以来的持续干旱,折射出我国突出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要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倡导节水生活与生产、投入巨资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以外,通过立法强制推行中水回用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一、中水回用与其他水资源调控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水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回用与其他水资源调控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是不需要远距离调水。远距离调水需要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成本高、难度大、可能破坏延线生态环境,还影响其他地区水资源分配。而中水回用项目是在相对固定的、较小的范围内建设和运行,其成本相对较低、难度小。其次是水量稳定。远距离调水仍要受到被调水地区水量的限制,而回用的中水水量稳定,除生产消耗外,水量一般占原净水的95%。 二、通过立法强制推行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水资源匮乏的长期性和紧迫性,要求政府必须尽快通过立法来强制推行中水回用。我国水资源长期匮乏,是世界上缺水状况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法律手段推行中水回用,能够减缓并逐步扭转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局面。 并且,中水回用需要整合多种资源,必须得到法律保障;回用中水的价格较高,必需借助法律等国家强制手段才能有效推行;中水回用的标准和要求,需要通过法律来制订。 三、我国目前中水回用状况 我国最早在1987年由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随后,部分缺水城市如深圳、济南等陆续立法推行中水回用;原国家建设部在1995年颁布了《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但是,受到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层级低、可操作性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城市中水回用的相关规定未能得到有效执行。自1995年以后,国家再未出台推行中水回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1982年,青岛市在全国较早将回用的中水作为市政及其他杂用水,北京市在1984年开始中水回用示范工程。但就全国而言,中水回用的普及率非常低。究其原因,一是中水管网布设范围小。中水回用管网的长度短,布局分散,难以像供、排水管网一样,形成大范围的网络布局;二是中水使用范围小。受到水质和管网限制,目前我国中水的回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工业企业生产回用或厂区内部使用,居民、市政、绿化等中水回用的比例非常低;三是中水水量不多。虽然中水被称为城市的“第二水源”,但在我国,城市污水往往接入排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直接排放,生活污水难以形成中水并被回用。城市中水的主要来源仍为工业污水,但工业企业一般分布在郊外,且无相关配套管网,中水难以回供城市。 四、在对中水回用进行立法上需要体现的强制性内容 在地区规划中必须强调中水回用。特别是在新规划的建设用地上,要将中水管网及设施的布设规划与净水(供水)管网的规划等同考虑。所有新建建筑(包括居民小区)必须在建筑内预留中水管路,以便于中水的接入和使用。 污水分级处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对沐浴、盥洗、洗衣、厨房等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形成中水后,回用于景观、绿化和冲厕,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使用中水冲厕后的污水,经再次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对不同用途的中水,制订不同标准,以便于有效控制中水的处理成本,分别满足不同的中水需求。加强对工业企业中水回用率的考核。将消耗大量水资源且中水回用率过低的企业纳入落后需淘汰的企业队列中并予以关停,并要通过立法推广中水回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五、要做好中水回用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保障工作 开展水资源调查,充分调研各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按水资源供求紧张程度划分不同等级的区域,并参考不同的水资源使用需求推行中水回用政策;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对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的地区,优先使用国家财政经费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建设,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以率先开展中水回用的试点工作;在保障法律法规执行的同时,利用行政手段配合中水回用政策的执行,如将城市生活污水形成的中水的回用率纳入城考指标;做好中水回用政策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4

论文摘要:水是万物之源,然而,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盐须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改革、完善我国现行水资源保护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环境要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使得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七大重点流域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为三类水质,21,6,为四类水质,6,9,为五类水质,13,8,为五类以上水质,主要湖泊富养营化问题突出,城市地下水50,以上受到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90,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仍将是我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要解决日益严峻的人水之争,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除了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法律的协凋、平衡与保障更是不可缺少,在新的形式下,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此后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倡导。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其基本内涵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首先是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最后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带来污染。具体到水资源的保护,是指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将水资源保护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引向“源头治理”、“污染预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这一迫在眉睫的重大难题,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建设节水型社会,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国万元GDP用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全国废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80,和95,,则污水再生量将达到680亿m3—850亿m3和1000亿一1450亿m3,将大大缓解未来我国水资源紧张状况并改善环境。因此,要有效保护水资源,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水资源保护立法,让其成为被社会普遍接受、有效运转的制度。为我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的法律保护,我国亦不例外。现有有关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众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有水法律(4件,《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行政法规(20件)、地方性法规(160多件)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90件)、地方政府规章(170多件)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法规体系,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及水利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再次修订(已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在加大政府责任、明确违法界限,强化有关制度、关注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做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刚性规定,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处罚手段和权力,使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总览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仍能发现其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一)法律体系之符合,不完善

首先。作为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循环经济法》尚未出台。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然而,《循环经济法》从2005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起草。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但至今仍未出台。《循环经济法》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它的缺失导致难以形成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大背景,使得建没节水型社会所需的各类社会资源如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等都难于获取。从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次。已有法律、法规缺乏循环经济理念。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除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外,其它法律、法规在立法理念上仍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没有更多地从“源头治理”出发,对于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等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制度规定较少。因此多年来,我国水短缺、水污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相关基本制度之缺失

循环经济是一种反传统的经济模式,具有典型的建构性,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水资源保护需要相应的基本制度作支撑,然而我国目前与循环经济相契合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或缺失。

首先,目前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因此,节水是水资源保护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水法》等国家和地方已颁布的法律文件,虽然对节水有所规定,然而对于浪费水的行为却未规定任何法律责任,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偏重于末端治理,对于从源头节水和减少水资源浪费规定甚少,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如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其他一些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尚无节水标准,服务业、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制定节水标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虽然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相关法律没有硬性规定以及没有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污水集中处理滞后和中水利用率低的现象,使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其次,与循环经济配套的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例如。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违法排污处罚力度、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这将提高生产者的排污成本,对排污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同时,我国目前尚未开征水资源税,并未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人经济成本,企业运作的外部经济,仍然是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和污染的关键因素。

(三)水之源管理体制之缺陷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污染控制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其性质和权限都不足以实现综合统一管理,并且相应的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机构的权限划分,流域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适用仍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十分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其次,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环保部门对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城建、交通、市政等部门分工负责,但并未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权之间的关系。这使得部门职能和利益交叉。不利于集中统一执法,造成执法不便,同时,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不利于对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监管,在中央和地方水资源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中央一般无权取代地方的执法权力。从而导致水资源管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四)公众参与之不足

虽然《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些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涉及到对非持续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绿色消费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消费的行为规范,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仍未摆脱“天赐之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节水和对水的再生利用意识还比较淡薄。同时,公众参与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法定渠道还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进程。

三,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依法落实科学发展观

1,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针对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安全岌岌可危的客观情况。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借鉴与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成果。先行出台《循环经济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遵循的宗旨及基本原则、可循环资源的循环和处置的原则以及对国家、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予以规定。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单行法规和标准,如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对资源的回收、再生利用作出特殊的规定,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如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从而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制大背景。

2,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改革,完善现有水资源保护单行法规与标准。修订《水法》、《水土保持法》等单行法规的部分内容,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突出“源头治理”,节约用水,同时,根据建立循环型和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制定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专门法规,例如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等,专项立法应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建立健全各行业节约用水的国家、地方标准体系。制定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人标准。依法规范企业与个人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定义务,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动环境经济下的水资源保护

1,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首先,要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其次,城市节约用水要真正落实“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最后。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2,建立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专项资金制度。基金的收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环境税费及企业和个人捐赠,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水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使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开发资金风险社会化,有利于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3,健全水资源税费制度。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作用。同时。应将水资源税作为环境税之一。尽快开征。以缓解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总之,采取国家实行环境税,地方实行排污收费的“双轨制”,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入经济成本,有利于遏制水资源浪费和减缓水环境污染。

(三)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行政执法

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再生。保护我国水环境。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环境执法。目前。流域管理已是世界水资源管理的大趋势,因此。应根据水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经验,确立完善的流域管理体制j建议修改《水法》,由国家授权流域管理机构根据流域具体情况制定单行法,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并获得立法权。以实现统一规划、综合决策、综合治理。同时,为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部门的权威,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辖和监督、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配合环境行政部门的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制止地方与部门保护主义,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执法效能,最后,要强化水环境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循环经济意识,转变传统经济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强化环保科技技能,加强水环境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力度。

(四)加强宣传教育,拓宽公众参与的法律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5

一、中外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比较

(一)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l、国外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饮用水源保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水源制度,它是各国为保护饮用水源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各国法律一般对此都有专门的规定。美国国会1986年对《饮用水法》增补一项关于水源保护区的规定。《饮用水法》要求各州在1986年修订法案生效后3年内制定水源保护区计划。州的水源保护区计划须经­联邦环保局审批;法国法律规定了非排放点,在非排放点区域内,禁止排放或者严格控制排放,这种区域叫保护区;英国1974年《污染控制法》授权水管局为防止所辖水域遭受污染而划定一定的区域,在该区域内有权禁止或限制特定的行为。此外,卢森­堡、丹麦、俄罗斯、捷克、波兰、加拿大等国的法律都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水源保护区规定。

2、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第20条和《水法》第33条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作了?­则规定。同时,我国《水法》第32条第四款、第34条、《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4条还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水质监测、禁止性措施等作了规定,对饮用水源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度比较

1、国外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国家之一。1974年制定的《饮用水法》规定,如果应用了最佳技术,但由于水源的特性,饮用水未达到初级饮用水标准,州政府经­联邦环保局批准,适用初级饮用水标准的变异标准。但适用变异标准只是权宜之计。州必须制定达标计划,根据达标计划,适用变异标准的公共水系统必须在一年内使变异标准的污染物达到初级饮用水标准的水平;日本于1958年颁布了水质保护法,授权?­济企划厅长官对已?­被严重污染的水体作出判定,并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通过严格的法律措施对饮用水源水质实行有效的保护。

2、我国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制度

在我国,建设部于1993年颁布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和卫生部于20__年颁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__)(新的国家强制标准,20__年7月1日起施行),将生活饮用水分为二级,规定了水质指标、水质分级、标准限值、水质检验以及标准的监督执行,严格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比较

1、国外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

日本《水污染防止法》规定,管、都、道、府、县知事必须对公用水域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常性监测。其他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共团体在进行水质测定后,也应将测定结果报送知事。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第308节对“检查、监测和进入现场”作了规定。加拿大《水法》(1990年)第3条规定:环境部长应建立监测网并按规定监测水污染程度。由此可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运用环境监测手段来了解饮用水源状况,为饮用水源保护提供详实的资料。

2、我国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制度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和《水法》第32条第四款分别对水域和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作了?­则规定,要求水资源监测机构对水源监测结果向环保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保障用水安全。

(四)紧急处置制度比较

1、国外紧急处置制度

日本《水污染防止法》规定如果辖区内公用水域的饮用水水质污染状况,由于缺水或其它自然灾害而趋于严重,足以威胁人体健康或生活环境时,该管、都、道、府、县知事可以公布周知,并按照首相府命令的规定,命令有上述情况的公共水域排放污水的排放人,在一定期限内减少其排放量或者采取其他措施。1972年对该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规定危害人体健康的损害赔偿实行无过失责任?­则。美国《饮用水法》规定:“在污染物出现或可能进入公共水系统或公共水源,并对人体健康引起或可能引起重大危害,而且有关州和地方机关未采取应急措施的情况下,联邦环保局有权采取保护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任何行动。”

2、我国紧急处置制度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21条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五)法律责任比较

1、国外有关法律

责任

在美国,如果法院确认诉讼所指行为违反条例、计划和其他要求,法院可为保护公众健康的需要,考虑到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污染风险及其他合理因素,可以对违法者处以每违法日2.5万美元以下罚款。对故意污染公共水系统或故意干扰公共水系统运转的人,美国《饮用水法》规定处以5年以下监禁或罚金,或两者并罚。对企图污染或破坏公共水系统的人,处以3年以下监禁或罚金,或两者并罚。德国《水法》也规定,任何人未?­批准污染水源或者引起其水质发生有害变化者,将处以不超过2年的监禁或罚款;过失者处以不超过1年的监禁或者罚款。水污染危害他人生命或健康,造成重大损失,危及公共供水或国家确定的矿泉及造成水流长时间不通或不能使用,则应处以不超过5年的监禁或罚款,未遂者也应受到惩处。由于过失造成危险或危害,则处以不超过3年的监禁或罚款。

2、我国有关法律责任

我国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责任规定比较少。如《水污染防治法》第49条规定“违反本法第20条第4款规定,在饮用水源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46条规定“违反本细则第23条第1款的规定,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或者改建项目未消减污染排放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关闭。”对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仅限于“停业或者关闭”。《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46条规定“违反本细则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超过国家规定的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关闭。”“违反本细则第23条第3款的规定,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水法》第67条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恢复?­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状的,强行拆除、恢复?­状,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由此可见,我国法律仅仅规定限期治理、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处罚,且只有一个等级的、数量不大的罚款,对污染者没有因污染程度等不同的处罚区别。

二、国内有关省市饮用水源保护的地方立法比较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内有关省市根据上位法的有关规定,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如《深圳?­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__年修正),《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__年),《合肥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__年),《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20__年),《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__年修订),《汕头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__年),《安庆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20__年),《潍坊市潍河主河道及水源地管理保护规定》(1998年)。此外,《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20__年)、《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20__年)、《杭州市供水管理条例》(20__年修正)等地方性法规中,对饮用水水源保护也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从上述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来看,对饮用水水源保护都有一些共性规定,如保护?­则,政府分级管理,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三级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区内的禁止,保护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规定都比较相同或者相近。尤其是《深圳?­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和《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他们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上都在?­河、湖泊和水库,与无锡饮用水源的地域性质相近或者相似。同时,这些城市又地处?­济发达地区,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比较先进,保护措施和方法比较得力,法律责任规定比较细且处罚力度比较大,具有较高的立法参考作用和借鉴价值。

三、无锡饮用水源保护立法中的问题

《无锡市贡湖供水水源保护办法》自20__年9月1日实施以来,对保护我市的主要供水水源贡湖的水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实践证明,《无锡市贡湖供水水源保护办法》在管理体制、部门职责分工、保护措施方面的规定都比较成熟和完善,其大部分内容对保护其他供水水源可以借鉴和通用。但是,去年五月底太湖蓝藻暴发以及由此引起的饮用水危机,暴露出《无锡市贡湖供水水源保护办法》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该政府规章建立的饮用水源管理制度滞后于无锡的?­济社会发展,难以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二是适用范围过于狭?­,未能有效o­盖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全部饮用水源地;三是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区域不尽合理,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和科学划定;四是部门职责分工不尽科学合理,未能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补充和调整;五是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一些行政处理措施和行政处罚力度不足,难以对违法行为人起到威慑作用。

四、完善无锡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的建议

(一)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地方立法的重要?­则,也是地方特色的重要体现。为此,在完善无锡饮用水源保护立法中,要坚持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加大保护的力度。一是要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的政府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考核评估,将水环境保护纳入?­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建立开发利用规划制度。将饮用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及国民?­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与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中长期供求计划相d­调,将饮用水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立水资源保护投入制度。要把水资源保护投入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政府每年新增财力重点向水资源保护倾斜,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治污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元主体水资源保护资金投入机制,疏通企业治污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保证水资源保护投入增长幅度高于?­济增长速度;要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则,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积极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对重污染行业实行差别电价、阶梯水价政策;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企业环境污染委托治理试点,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水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拓宽水资源保护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水资源保护产业;四是建立科技治水制度。要求饮用水源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水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实用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科学治水;五是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制度。通过对饮用水源的?­常性的监测检验,发现水质异常,立即预警预报,防患于未然。同时,对饮用水源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二)坚持全面覆盖。确保饮用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为此,在无锡饮用水源保护立法中,要坚持全面覆盖的?­则,进一步扩大水源地区域保护范围,对全市现有饮用水源地的区域范围进一步作全面调整,在市区范围内?­贡湖饮用水源地的基础上扩大至锡东、小湾里、充山、马山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同时,将?­阴的小湾、肖山、无锡市长?­取水口水源地和宜兴横山水库水源地也纳入保护范围,使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全部饮用水源地全面得到依法保护。

(三)坚持范围扩大。科学合理地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是对饮用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的重点和基础,其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完善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在无锡饮用水源保护立法过程中,要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水法》、《?­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苏省长?­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__)等有关规定,结合无锡实际,科学合理地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的区域范围,适当扩大一级、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从饮用水的供水源头保护上为全市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四)坚持合理分工。建立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的饮用水源保护机制,是对饮用水源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举措。原­《无锡市贡湖供水水源保护办法》已对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各级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保护职责作出了明确的分工,但随着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的扩大,客观形势的变化,原­规定已?­难以适应保护饮用水源的管理要求。为此,在完善无锡饮用水源保护立法中,一是需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的职责分工作进一步的明确和调整,建立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二是要按照“总体要求”“属地管理”原­则,授权?­阴市、宜兴市根据当地饮用水源保护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6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证据规则的完善与否对于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和证据制度的科学构建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经历了渐进的过程,终于在2012年修改的刑诉法中确立,这是我国规范司法行为,保障基本人权,实现司法公正的巨大进步。该规则对于规范侦查行为,遏制刑讯逼供具有重要作用,也给侦查讯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内容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对于那些通过非法程序或手段取得的证据,包括刑讯逼供手段取得的口供和非法扣押取得的实物证据等,均应予以排除。 这项规则于1914年通过威克思诉美国一案正式确立,其本质是一种救济措施,旨在阻止政府在案件诉讼过程中,特别是在审判阶段使用以侵害被告人宪法权利的方式而取得的证据,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基本规则和标志性制度。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这是我国对非法证据的首次入法,但由于当时从阶级性、认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等方面论证,内容比较简单。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32条进行了完全承继而未作修改,但相关司法解释对非法证据在适用上的进一步做了详细界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人民检察刑事诉讼规则》第381条:“侦查监督主要发现和纠正以下违法行为:(1)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诱供的;(2)对被害人、证人以体罚、威胁、诱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应该说,两高的司法解释初步确立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其所存在的疏漏与不足亦是不可避免的。201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侦查讯问的影响

    (一)讯问程序规范化、取证难度大

    较1996年《刑事诉讼法》“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原则性规定,新刑诉法对侦查讯问的主体、地点、时间、讯问过程、讯问结果的固定等方面规定更加详尽,使侦查讯问更加规范化,对侦查工作产生直接影响。表现在:(1)讯问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两人。(2)讯问地点更加明确。讯问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传唤或拘传,可以到市、县内指定地点或其住处进行;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既采取便利原则,又遵循相对原则,从空间避免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绝对控制,发挥看守所的制约作用,防止讯问中体罚、虐待、侮辱等违法行为;(3)讯问的时间更加确切。一般传唤、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重大、复杂的,可延长至24小时。特别规定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这是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集中体现。侦查人员不得剥夺犯罪嫌疑人饮食的权利,以饥饿的方法进行讯问,也不得剥夺犯罪嫌疑人休息时间,进行疲劳战。

    (二)侦查人员面临非法证据被否定的压力增大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主要功能是遏制警察的非法取证,引导侦查人员遵照法定程序合法调查。该规则的确立使侦查人员传统的“由供到案”的侦查模式受到冲击,更加注重收集除口供外的其他证据。新刑诉法规定审判时法官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调查,检察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必要时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这就使得公安机关对于对同类型案件较过去投入的人、财、物力等侦查成本都有所增加,另外在侦查期限上,从立案到破案再到侦查终结都有所延长。

    (三)犯罪嫌疑人不供、翻供现象增多,增加侦查难度

    在讯问初期,大多数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在畏罪心理、侥幸心理、对立心理,戒备心理,悲观心理等心理的影响下,拒供的现象较多,但通过侦查人员耐心的疏导,正确运用讯问策略,巧妙使用证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彻底被突破,从而形成供述心理,突破案情。新刑诉法第5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即犯罪嫌疑人陈述具有自愿性,不得强迫其供述。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为认为自己被强迫供述,无论这一供述是否属实,辩护律师都可以提出排除证据的请求。在权利规则的指引下,不供率、翻供率、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都可能明显增加。 据公安部门反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施行已经产生了一些不良连锁反应,比如,一个犯罪嫌疑人竟相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增加了侦查工作的难度。

    三、应对策略

    (一)转变讯问理念树立证据意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惜茜教授就“新刑诉法实施对侦查讯问的影响”专题对北京市公安局预审部门的办案民警做了113份调查问卷,据资料分析许多民警对刑讯逼供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认为刑讯逼供应该禁止,但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认为办案中刑讯还是有用的,对此,办案人员还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加强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就必须引导侦查讯问人员树立人权保障意识,转变“口供至上”侦查理念,尊重律师权利和犯罪嫌疑人人权,纠正“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的观念,增强依法办案、文明办案的观念,杜绝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行为,严格遵循法律程序,杜绝单人审讯、单人送达、搜查或勘查不制作笔录等现象。

    (二)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增强讯问效果

    1.同步录音录像技术

    侦查讯问的录音录像是指在侦查讯问过程中将讯问的内容和当时的情况记录在磁带或胶带上,在讯问完毕后可以同录音机或者录像机完全再现讯问的内容和情况的一种记录方式。 较侦查讯问笔录,侦查讯问录音录像技术生动、形象、直观、准确、全面、客观、传递快捷。侦查讯问时录音录像可以固定供词,当案件产生争议,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口供提出异议或出现翻供时对讯问笔录的证据效力具有补强作用;约束侦查人员,规范侦查行为,使之依法讯问,提高侦查水平和办案质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避免侦查人员采取刑讯逼供或其他不当讯问手段。

    2.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依据心理—生物学原理,在心理科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关案件嫌疑人进行犯罪心理测试,以评判、甄别嫌疑人与案件关系,揭露案件事实真相,从而为案件的侦查审理提供具体帮助的一项科学技术。 犯罪人在实施了犯罪行为过程中必然会留下一定的心理痕迹(记忆内容、情绪体验),通过运用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技术、综合测试法编题技术、测前访谈技术、实测操作、观察和同步评图技术、图谱综合评判技术、测后谈话和讯问技术,对其回答问题的情绪活动、思维对策等心理活动与状态及其生理指标的变化的检测,综合评判被测人与案件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避免一味获取口供而刑讯,提高侦查效率,排除无辜,锁定嫌疑,为下一步的侦查工作提供思路。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讯问合法进行

    1.讯问律师在场权

    侦查讯问中的律师在场权指在刑事诉讼的侦查阶段,自犯罪嫌疑人第一次接受侦查机关的讯问开始直到侦查终结,在侦查机关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接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均有权在场,犯罪嫌疑人也有权要求其律师在场。英美法系国家都有律师在场权,以保障被追诉者合法权益。我国新修改的刑诉法第三十三条将律师帮助权改为辩护权,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但并未确立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

    2.羁押制度

    据有关报道显示,新刑诉法生效半年来,困扰刑辩律师多年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三难”问题得到缓解,而“三类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特别重大贿赂案件)成了一些地方阻止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的挡箭牌,也极少有律师申请非法证据排除成功过。 因为现行制度下刑讯逼供都是发生在看守所,而看守所这个机构并不独立,其隶属于公安机关,不能只向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负责。当被告人申请证据排除时,很难提供有力证据。因此健全现行羁押制度,将羁押机构中立化,明确羁押机构的职责,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侦查机关的非法侵犯,是增强依法讯问能力,提高合法讯问水平的应有之策。

    注释:

    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58.

    马静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挑战与应对——从侦查职能角度的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10).

    卞建林,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证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91.

    毕惜茜,李铁军,姜军.新刑诉法背景下侦查讯问立法完善实证调查与研究.政法学刊.2012(5).

    胡关禄,侦查讯问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64.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7

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水利工作“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汪恕诚部长在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也提出,“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目前,水利、发展改革、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正在结合各自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饮用水安全。由于饮用水安全问题缺乏专项法规规范,散见在相关法律中的具体制度未能很好衔接协调甚至相互冲突,不同部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职能交叉,布置任务重叠等问题,工作效率和效益都有待提高。笔者结合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待与读者商榷:

1 饮用水安全相关问题概述

(一)饮用水安全的内涵

目前,国内关于饮用水安全还没有明确定义。较为规范的说法有2004年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被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二)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依据及现实需要

《水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饮用水安全。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五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条件”。

而从现实需要来看,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一项广为认可的基本人权。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饮用水安全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与权益委员会2002年11月将饮水权确认为一项基本权益。联合国千年宣言(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8次全体会议通过)提出:在2015年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2003年世界水论坛部长级会议首要议题就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十二亿人生命之所系,强调了水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作用。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关注人权,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方面,刻不容缓。

2 饮用水安全主要工作内容的探讨

饮用水安全问题,不仅取决于饮用水源的安全,还取决于供水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水处理工艺等。目前,除有机污染物消除技术外,原水处理工艺基本成熟,只要水源地水质合格、水量能够保证,加上严格的处理工艺运行控制和管网输配水质控制,同时注重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其供水质量的保证一般来讲没有问题。因此,饮用水安全的核心问题还在于饮用水源安全。

(一)饮用水源水量安全保障

首先,要解决好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问题。《水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另外,在水功能区划中,重要河流的源头河段一般被划定为保护区。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如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等工程,以涵养水源、防止水源枯竭。

在保障饮用水源水量方面,《水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这就确立了包括饮用水在内的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优先次序”。

(二)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

解决水质安全问题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其中污染源控制是水质安全的核心任务。除了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本底水质不合格外,污染型水质安全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还是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目前,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方面主要措施是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水污染防治法》及《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设置的排污口,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并禁止超标排放污染物,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环保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除此以外,保护好饮用水源水质还需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手段,如建设内源治理工程、生态隔离带工程、河道曝气、前置库等。水利部门应当发挥行业优势,完善基建程序,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这些非传统水利项目的建设力度。

3 现行法律规定不足之处的分析

(一)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法律体系

目前,饮用水安全还没有专项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只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规定》(国家环保局、水利部等五部委1989年联合颁布),《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1999年颁布并于2004年7月修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了生活 办法》(建设部、

卫生部1996年联合颁布)等部门规章。

《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相关的具体制度,但是存在一定的冲突之处。《水法》第三十三条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与《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制度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而不是“可以”划定,是一种法律义务;二是《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水源保护区制度仅适用地表水源(《水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制度),而《水法》则扩大到所有饮用水源,包括地下水源地;三是《水法》对排污行为规定得更为严格,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而《水污染防治法》只是对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保护规定得较为严格;四是除防止水体污染外,还要防止水源枯竭。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适用《水法》的有关规定。但是《水法》中关于该项制度的规定又较为笼统,缺少操作性。(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

针对饮用水安全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目前,法律法规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其资金来源渠道。水资源费、排污费、水利工程水费等的使用范围,都没有明确规定直接用于饮用水安全。对于政府投资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也没有形成法定的投入机制。另外,关于跨流域调水对调出区的影响、供水功能转变(如将农村灌溉功能转变为城市饮用功能)后对原供水对象的影响、重要饮用水源地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的代价等问题,也没有建立法定的补偿机制。

4 加强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建议

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既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尽快出台《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拟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部门联合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笔者认为,该《规定》适用范围主要是污染防治,但是饮用水安全问题包括并超越了水污染防治的范畴,也就是说即使污染防治工作做好了,饮用水源也未必安全,另外,还涉及到水量保护问题。因此,建议国务院指定水利部牵头组织国务院相关部门,起草《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尽快整合有关制度,水质水量统筹考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进一步规范和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重视水源安全的应急处置,明确资金渠道,确立补偿机制,推进公众参与,加大对违反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

(二)尽快统一水质规范

我国现行的国家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也不符合当前原水的实际状况,有关部门要参照国际先进水质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以及美国环保局(USEPA)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等),结合近年来水质变化特点,抓紧修改或重新制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国家标准),并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有关内容纳入其中,进行整合归并。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水源条件差异很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情况,该标准也可以分级实施。

(三)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强调与《水法》的衔接与协调,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含流域管理机构)和公众的作用,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争取出台《节水法》,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将社会需水量控制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限度内,同时防止用水浪费,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供排水法律法规篇8

一、本规定所称“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范围包括:

(一)**主城规划控制区620平方公里范围内;

(二)呈贡新城规划控制区160平方公里范围内;

(三)滇池水体及滇池环湖公路面湖一侧区域(含湖面),即:广福路(六甲立交桥至西福路段)、西福路(西福路至西华园段)、石安公路(西华园至高峣段)、环湖东路现状与规划路、规划的环湖南路、高海公路辅道以内(含湖面)的区域;

(四)盘龙江、新宝象河、大观河、大清河、枧槽河、冷水河、牧羊河、采莲河、乌龙河、船房河、洛龙河、中河、东大河、大河、金汁河、新运粮河、王家堆渠、马料河、西坝河、金家河、南冲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姚安河、海河、捞鱼河(含上游梁王河)、柴河、白鱼河、茨巷河、老运粮河、古城河、小清河、六甲宝象河、老宝象河、老盘龙江、螳螂川36条出入滇河流及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

(五)除主城规划控制区、呈贡新城规划控制区以外县(市)区的城区规划区范围及流经县(市)区城区的河流及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

(六)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七)上述区域内的湖泊和水库。

二、禁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驻昆部队,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户)的下列行为:

(一)新建直接向“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向“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排放未达标或者超过规定控制总量的废水(液)、污水;

(三)向“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倾倒渣土、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四)在“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内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三、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城管委会、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以下简称“五个管委会”)及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要确保于2009年9月30日前完成城镇及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2009年12月31日前投入使用,处理后排放废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对于未完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区域,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审批部门及五个管委会不再批准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项目的建设。

四、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五个管委会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应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五、在排污管网覆盖且排污管网能与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使用的区域,向“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排污的排污户必须于**年12月31日前将污水接入排污管网,其中工厂、宾馆、饭店、医院、洗浴、洗涤、洗车等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将污水处理至规定标准后,方能接入排污管网。

2009年6月30日,排污管网仍不能覆盖或者排污管网不能与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使用区域的排污户,必须于2009年12月31日前自建处理系统,回用水的水质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关标准,经处理外排的废水水质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六、对“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范围内超过规定控制总量排污的企业进行限产限排并停止新、改、扩建项目的审批。

七、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依法从严保护。

八、对违反本规定的排污户,按管理权限,由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五个管委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限期治理、停产停业;依法予以罚款的,一律按上限罚款;对逾期治理未达标排放,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相应证照,并建议有关单位停止其供水、供气、供电、贷款、证券融资和保险。

九、对违反本规定的排污户,按管理权限,由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或者五个管委会适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

被曝光的排污户必须自费在媒体上刊登向社会公众道歉书并做出环保承诺。不公开道歉或者不履行环保承诺的,不得恢复生产经营。

十、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五个管委会应当在媒体公布举报方式、途径。社会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查证属实的,由十四个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和五个管委会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十一、本规定由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五个管委会具体实施,市级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五个管委会应当建立巡察、移送、协调、联动、通报等制度,严厉查处排污户在“一湖两江”流域保护区内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十二、十四个县(市)区人民政府、五个管委会及其部门、市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当恪尽职守,对不依法查处、查处不力的,由监察部门追究相关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上一篇:市场开发具体措施范文 下一篇:高标准农田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