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罢官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2 22:18:24

海瑞罢官的故事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1

京剧名家马连良很喜欢演海瑞戏。

解放前,他就在传统名剧《五彩舆》里演过海瑞。1958年,他亲自重排了这个戏,更名为《大红袍》,讲的是时任淳安知县的海瑞给严嵩拜寿,忤逆严世藩,被贬降职,出授淳安知县的故事。但在传统京剧里,关于海瑞的戏只有这一出,让马连良一直感到意犹未尽。

1959年,他看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发表的文章《海瑞骂皇帝》、《论海瑞》两篇文章,使有了邀请吴晗为自己写戏的打算。不久,在一次民盟的会议上,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吴晗。吴晗很爽快地应承下来,并很快交出了初稿《海瑞》。写的是海瑞54岁这年,任应天巡抚的7个月,除霸、退田而罢官的事迹。北京京剧团对剧本非常重视,请来了包括梅兰芳在内的专家几次座谈,在七易其稿后,1960年,这个直接影响中国当代史进程的剧本以《海瑞罢官》的名字定稿。

一个偶然的机缘,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这位尘封在戏曲和史料中的明朝官员跨越400年时间,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其在短期内受到的集中关注,一如400年前他上书嘉靖皇帝所引起的轰动。

千古一骂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52岁的海瑞时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作为国家的财政部门,户部主要负责监管和调配备地的财政税收,但国家财政政策的拟订由户部尚书和侍郎负责,具体的事务由吏员执行,户部主事的工作实际上只是签发公文而已。此时,嘉靖帝朱厚熄已经御宇45年。作为史上临朝最久的皇帝之一,他执政的前期与后期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

即位之初,十余岁的嘉靖显示出强硬的政治手腕。在“大礼议之争”中,他血溅左顺门,将反对他追封已故的父亲为皇帝的群臣或逮捕或待罪,仅此一举,就扭转了自己与整个文官集团的力量对比。在群臣面前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之后,他又在朱元璋的洪武祖制基础上除旧布新。“嘉靖朝初期的田赋收入比前面的正德朝要多,在长三角地带也新增了不少城市。不但农业和手工业向前发展,还出现了很多新兴行业”,明史学家王春瑜对《新世纪》周刊说。

由于父亲兴献王朱佑崇信道教,在即位后,从小耳濡目染的嘉靖把修道之风带进了宫廷。到了执政的中期,在经历了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壬寅之变”后,嘉靖移居西苑潜心修道,二十余年不理朝政,留下“青词宰相”严嵩掌政。

与此同时,从正德朝就积累下的内忧外患开始集中爆发。庞大的军费开支、皇室的挥霍无度、官吏的普遍腐败、税制的混乱和接连不断的天灾,造成了朝廷严重的财政危机。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爆发“庚戌之乱”,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由于海防松弛,东南的倭寇也频繁进犯,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人。

面对危局,时称“嘉靖三杨”的杨最、杨爵、杨名曾经冒死向嘉靖进谏,但最终或下狱或论死。上书弹劾严嵩的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受廷仗之后下狱,“及入狱,创甚。夜半而苏,碎磁碗,手割腐肉。肉尽,筋挂膜,复手截去。狱卒执灯颤欲坠”。

海瑞显然清楚自己的进谏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他还是在杨继盛死后向嘉靖发起了“自杀性袭击”。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他买好了自己的棺木,诀别妻儿,遣散家僮,向嘉靖呈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在疏文中,海瑞批评嘉靖在“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的情况下,仍然“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力劝他“洗数十年之积误”,“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

嘉靖看后大怒,命左右“趣执之,无使得遁”。侍奉一旁的宦官黄锦替他说情,嘉靖才觉察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虽然没被马上处死,海瑞最终还是下了狱。

儒臣海瑞

海瑞作为一名官阶仅六品的户部主事,之所以能够越职上书,与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遗制有关。朱元璋鼓励百姓告状,拿着他编制的《大诰》,百姓可以自由拦轿告状,甚至进京上访。这个规定在明朝得到了很好的贯彻,直到万历朝,身陷冤狱的学者傅山的一百多名学生,还能走路进京告御状。官员上书就更是如此。

海瑞所有的政治作为都是想要恢复洪武祖制。他曾向万历皇帝建议恢复洪武时的惩贪法律,即贪赃枉法所得满八十贯钱的处以绞刑,更严重的贪官要剥皮实草。在担任应天巡抚时,他勒令曾救过自己性命的恩人徐阶退出一半的田产,也是因为他清楚,“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

“行仁义,法先王”是每位儒臣的行为准则,其中行仁义还在法先王之前。作为一名标准的儒臣,海瑞秉持的道德操守远远高于他所处的时代,甚至达到不近情理的地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形容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僚”。

在担任应天巡抚期间,海瑞下令,境内公文一律使用廉价纸张。担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当他得知有一位御史“偶陈戏乐”,就搬出太祖的规定:文官及武士听戏唱曲,要处以割舌之刑,至少也要仗责。他甚至干预宫民的私生活,就连佩戴首饰,食用甜食,也在禁止之列。

这种不近情理用来克己复礼时尤其为甚。海瑞懂事不久,粗识文字的母亲就数他读《孝经》、《尚书》、《中庸》,母亲不许他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玩游戏,“有戏谑,必严词正色诲之”。他事母至孝,人到中年还与母亲同住一室。明人姚叔祥的《见只编》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海瑞发现S岁的女儿正在吃饼,而饼是仆人给的。海瑞怒斥道:“女子岂容漫受僮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儿当即“涕泣不饮啖”,绝食7日而亡。相比之下,“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这种程度的廉正自律不过是小意思。

“海瑞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道德楷模,靠的就是他身上的刚直之气,但这样的性格显然无法见容于官场,这使他无法完全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刘志琴说。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海瑞任应天巡抚时,曾经推行一条鞭法,终以无力与当地的官僚集团抗争而失败。但后来万历年间同样推行一条鞭法的改革者张居正也没有用它。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2

苏公祠里想苏轼

在海口游五公祠时,发现与此紧紧相连的还有苏公祠,不禁兴致勃勃。相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被贬来海南后,曾在此寄宿,诵读诗书,指导居民开凿双泉,命名为“浮粟泉”,题泉上亭名“洞酌亭”。此处南宋时就留下了“东坡读书处”的遗迹,元代改为“东坡书院”。院内修祠,供东坡画像,陈列坡在海南的事迹,名“苏公祠”。

《琼台记事录》中说:“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苏轼在海南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传播文化。可见一个人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我曾通读苏轼在海南时所作的诗文,感到他在这里所作的诗,都较以前少了锐气,少了朝气,也少了才气。原因无他,这是处于高压威慑及一贬再贬的打击下才会如此的。

他在海南所作的诗中,常流露生活的愁苦凄惨、处境的孤独寂寞,即使有的诗显露出豁达乐观的情趣,也使人感到是笑中含泪。人们常说宋诗不如唐诗。苏轼是大文豪,才华与抱负决非不如李白、杜甫与元稹、自居易,只是宋朝文禁严厉、文字狱多,苏轼就曾因写诗险蒙“叛逆”之名而定死罪,以后又屡遭贬谪。

他曾写诗形容自己的外貌与心情,说:“心衰面改瘦峥嵘……畏人默坐成痴钝。”(《侄安节远来,夜坐》)流放到遥远的海南后出不了好诗,并不奇怪。只是,这太可惜,令人慨叹。

苏轼当年贬谪在海南昌化(今儋州市中和镇),传说苏轼与儿子在桄榔树中盖了一间茅屋居住,称之为“桄榔庵”。元代在此建东坡祠,明清两代重建并修缮过,并名之谓“东坡书院”。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面,如今属洋浦自由经济开发区。我在四川时,就听说四川的眉山县与儋州市结成友好县市,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四川人前往儋州投资办实业的不少。当年苏轼被谪贬流放的偏僻之地,如今已面目一新,成为举世瞩目的自由经济开发区了。如此情形,估计苏公当年是难以想像的吧。

我因不满足于海口苏公祠的陈陋空乏,很想去儋州看看,可惜行程安排匆促,未能如愿,深以为憾。

海瑞墓前谈海瑞

海瑞戏从“”后,似已被冷落在一边了。这些年,海瑞几乎被遗忘了,但到了海南,却又不能不想起海瑞,因为海瑞是海南人,他的墓就在海南。

海瑞墓坐落在海口市秀美区滨涯村南侧。“北有包青天,南有海青天”,去瞻仰的人都是怀着对这位清官、好官的崇敬心情去凭吊的。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生于明正德九年,卒于明万历十五年。海南琼山府城朱桔里人,回族。其祖父海俅明代从军,自广东番禺迁徙来海南,落籍于此。

海瑞一生廉洁奉公,史载他死时行囊中仅存俸金八两及旧衣数件。皇帝封典海瑞为二品官,其棺柩从南京运回琼州时,白衣冠送者夹道,祭奠者百里不绝,家家绘像祭之,可见人们对这位敢于为民请命的清官多么爱戴。

但海瑞一生并不顺遂。他36岁时中乡试成举人,进京会试,两次均不第。45岁才擢升为浙江淳安县知府,推行清丈、均儒,吏治有好名声。嘉靖四十五年,他52岁时任户部主事,上《治安疏》,批评世宗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次年二月被诏逮下锦衣卫狱,后转往刑部狱。幸好十二月世宗嘉靖皇帝病故,颁遗诏,获恩释免职。

隆庆三年,他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简化税制,压制豪强,冤狱,革新吏治,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可是在57岁时又受排挤,被革职回家乡琼山,闲居整整15年。直到72岁那年,才又被朝廷起用,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他严惩贪污,得罪的人太多,因此累遭弹劾,两年后病逝于任上。在封建时代,清官好官难做,海瑞的一生是相当坎坷的。

海瑞戏自清末后在京剧中就有,京剧名须生马连良的《大红袍》是保留节目,曾在解放前后亮相。“”中,研究明史的专家吴晗因一出《海瑞罢官》遭到批判,后竟丧生;马连良1961年初演出了《海瑞罢官》,在“”中也丧生,这使得海瑞成为人人皆知的历史人物。正因如此,海口的海瑞墓在“十年内乱”中遭到了浩劫。

海瑞墓入口处,有“海瑞陈列室”,这五个字是廖沫沙亲笔题写的。我问一位陈列室的工作人员:“海瑞如今这个墓是真的吗?”

回答:“当然是真的,墓碑就是最好的物证。”

我早就注意到这块劫后犹存的墓碑了。墓碑上有“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旦敬建”。碑上古迹斑斑,确是400年前留下的古碑。

但我还是忍不住问:“‘’时期,墓破坏了没有?”

“当然喽!这墓被砸毁,坟被刨开过!”

“发现遗骸吗?”

“有头发、骨骸等物,但都被毁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这里确是海瑞的真冢,但曾被刨坟暴尸骨,隔了多年才又重新修建起来。说是真墓,已无海公真骸,夫复何言!

“海瑞陈列馆”里有海瑞画像。他身着大红袍,戴乌纱帽,左手持朝笏,正襟端坐着。他是一个白眉白须、高颧长脸的瘦削老者,一脸清正廉洁之气,看了令人肃然起敬。

我站在海瑞像侧,请同行者为我拍一张照片留念。

冯子材不应是讽刺对象

我很喜欢海南的通什市。这里气候宜人,鲜花盛开,槟榔映翠,市容整洁。到通什后,我们往北到牙蓄岭参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在它的历史展厅里,收藏着各朝代的海南历史文物。在这里面,我发现了冯子材的有关资料。

冯子材(1818―1903),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他行伍出身,早年曾随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升至提督。1884年,法国侵略军进犯滇桂边境,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冯子材。

当时,冯子材年已古稀,以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督办参加抗战。次年二月,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在当地人民支持下,他率部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大败法军,不可一世的法军司令尼格里在此役中受重伤,闻风丧胆。老将冯子材因此成为清末爱国将领中的佼佼者。只可叹清朝腐败透顶,打了胜仗仍由李鸿章出面与法国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我以前并不知道冯子材曾在海南驻防并有政绩。通过这次参观,看到了一些有关冯子材在海南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虽然不多,但可以看出,他在海南的开发中是起过作用的。这使我想到了冯子材当年率领包括海南黎族士兵在内的粤军大战法军的情况。冯子材因治军有方,令粤军面貌一新,士气大振,作战骁勇,为人称道。

只是在这次参观中,女讲解员讲到冯子材时,使用了讽刺的贬义词,将他说成是一个可笑的、“吹大牛”的、想治好海南却实现不了诺言的清廷武官,对他的抗法功绩却一字未提。

参观出来后,出于一种责任感,我对那位讲解员善意地建议:“你全部过程讲得都非常好,就是关于冯子材的评价,是否提请馆里研究一下,无论如何要肯定他是一位清末抗法的爱国将领!”讲解员点了点头。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3

清廉正直,“为民兴利”:汉代召信臣的崇高风范

召信臣是汉代最著名的廉吏之一,汉元帝时,历任零陵太守、南阳太守。史籍记载,他一生清廉正直,勤劳刻苦,关心民间疾苦,“好为民兴利”。召信臣从不摆什么官架子,在当南阳太守时,很少在衙门里呆着,经常出入田间地头“躬耕劝农”,还时常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忙碌时就在地里吃饭和休息。他总是用各种机会体会民间疾苦,尽力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通过深入调查,他发现南阳郡河流湍急,又挟带了大量泥沙,河流极易改道,于是带领大家因地制宜修堤筑坝,把河道固定下来,并且在两岸开沟凿渠,引水灌田。为了防止流沙淤塞河道,便于旱涝时调节水量,他又让人们在各条沟渠里都筑上了“水门”,并订立灌溉用水制度,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溉田面积超过三万顷,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阳当时有一大批秦灭韩后迁来的世家大族、豪民富户,这些人及其子女生活奢华浪费,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热衷于经商牟利,还有一些当地官家富户,世世代代不从事农业生产,其子弟成天游手好闲。召信臣不畏权势,对游手好闲、横行乡里的官宦富豪子弟严加训斥,对那些破坏农业生产的人,按情节轻重依法制裁。南阳郡所辖的府县官吏,如不重视农业生产或放纵子女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他就撤他们的职,逐渐扭转了务商不务农的社会风气。当时,许多官宦富豪人家办理红白喜事,热衷于讲阔气、摆排场,大宴宾客,糜费无度。召信臣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便大力倡导节约俭朴之风。在召信臣的努力下,南阳大治,“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倍增,盗贼、狱讼衰止”,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民得其利,蓄积有余”。在当时全国官吏政绩考核中,召信臣被评为“治行第一”。召信臣去世后,为了表彰和纪念他的功德,人们在他家乡寿春设立了祠堂,还在南阳为他树立了牌坊,并尊称他为“召父”。

勤政清廉,“鞠躬尽瘁”:三国诸葛亮的崇高风范

在我国,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古代忠廉贤臣最杰出的代表。他所撰写的充满忠廉之情的代表作《出师表》,1800多年来,不知感动和教育了多少人,成为历代忠廉之臣效学的典范。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清楚地表达了诤言直谏、用贤任能、亲贤臣、远小人、刑赏公正、广开言路、不偏私情、“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夙夜忧叹”、勤政为民、赤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种种忠廉美德和崇高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教益。诸葛亮不仅是这样说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之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诸葛亮一生不仅勤政为民,而且极其清廉。生前,他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主动申报了自己的财产:“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实令人感慨不已。

不畏权势,刚直廉明:唐代宋的崇高风范

宋在唐代武则天、睿宗、玄宗时三度为宰相。他为官一生,清正廉明,生活俭朴,知人善任,不徇私情,守法持正,刑赏公正,敢犯颜直谏,不惧奸邪,大义凛然,刚正不阿,无私无畏,一身浩气,深为世人所敬仰。在当御史时,他曾经不顾个人安危闯宫门,直言不讳地上奏章,弹劾备受武则天宠信、重用的奸佞之徒张易之、张昌宗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敢于“忤”武则天之“龙鳞”,敢于踩专横跋扈的“二张”和武三思这些奸臣的“虎尾”。在武三思封地河北贝州任刺史时,暴雨成灾,百姓饥馁,而武三思不顾百姓死活派人向封户强征租税。为保护百姓,宋坚决抗拒交纳租税。在吏部尚书时,宋选拔、考核官员,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中宗时期,外戚和诸公主干预朝政,贪污成风,卖官鬻爵,只要出钱三十万,不论何人都给官做,当时人称为“斜封官”。这些斜封官大都是富豪商贾,他们不会理政,但搜括百姓却是心狠手辣。宋便和姚崇上疏睿宗,请求罢免“斜封官”,进忠良,退不肖,先后罢免“斜封官”数千人,震动朝野。宋非常亲民、恤民、爱民,犹如老百姓的父母。身为一方长官,他日常生活十分节俭,穿的衣服非常普通,从不讲究奢华。他清心寡欲,不贪不占,不搞排场,尽量简化各种行政事务,提高办事效率,方便老百姓。他言行端庄,作风正派,对下属要求严格。正因为如此,所以宋威望极高,“不怒而威,不言而信”,大家都十分敬服他。乃至在他生前,人们就给他立了《宋公遗爱碑》,来颂扬他刚正廉明的高尚情怀和崇高风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范仲淹的崇高风范

范仲淹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于世的宋代贤臣廉吏,其一生可赞可叹的清直廉洁、爱民勤民、刚正不阿的事迹不胜枚举。史籍记载,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春夏之交,范仲淹回到故乡苏州出任知州,刚上任,就遇到了苏州地区连续暴雨,洪水泛滥。为了战胜水患,范仲淹作出了疏通白茆河等五河,疏导太湖水入海的治水决策,并亲临治水工地组织指挥,还亲自挖土抬筐,与民工一样一身汗一身泥。在范仲淹的带领下,经过苏州数万民众齐心协力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这一规模浩大的水利工程。苏州虽被誉为天堂,但范仲淹在主政苏州时却过着“食不重肉,衣不重裘”,“妻子仅给衣食”的俭朴生活。而与此同时,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兴建府学,把苏州府学办得十分兴旺,时有“苏学天下为第一”的美称。范仲淹又设立了范氏义庄,接济贫困乡亲,还将范家的田地拿出来让无田的乡亲耕种。范仲淹为官极为清正,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勇于诤谏直言,虽因此屡遭诬陷、迫害,三起三落,但他始终不改初衷,上奏《百官图》,对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他针对当时存在的种种弊端,与欧阳修等人一起领导发起了“庆历新政”。在十项改革主张中,除了加强农业生产、加强国防建设和减轻徭役外,把重点放在澄清吏治、扫除贪渎上。他明确提出,要“明黜陟”,无功不许升官;“精贡举”,用人要凭真才实学,严把用人关;“抑侥”,不得利用职权为子女谋私利;“推恩信”,加强对官吏的监察、考核等。这些主张突出地反映了范仲淹力求“政治清明”的为政之道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和崇高无私的品格。正因为如此,范仲淹在广大军民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死后为他修庙立碑。

“其清如水”,“至诚无欲”:宋代司马光的崇高风范

以聪颖机智“砸缸”救溺童、编纂《资治通鉴》闻名于世的北宋一代名臣司马光,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而且一生极其清廉正直。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下令全国各地衙门刻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戒石铭》,但到司马光为官时已相隔近一个世纪,许多官员早已将太宗的训诫忘之脑后,吏治腐败日益严重。为此,司马光又重新刻《戒石铭》碑并立于衙署门口,以时时警策自己和下属官吏。司马光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史籍记载,他为官为人“至正至清”、“至诚无欲”,极其清廉。他对金钱财物极为看轻,“于物澹无所好”,一生不贪不占,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如陋巷之士”,家中“一室萧然”,几乎没有什么摆设,桌子茶几上堆放的都是图书。他一生在日用生活上极为节俭,以至于请范祖禹为他的文集作序时,他叮嘱范祖禹将序言写在他的手稿本末尾余下来的纸上。然而尽管他已“其清如水”,但仍“澄之不已”。司马光不仅自己极其俭朴,而且还严格要求儿子处处节俭,一生节俭。他专门给儿子司马康写了洋洋1200多字的节俭训示《训俭示康》,谆谆告诫儿子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由于司马光从小就训诫儿子崇尚节俭,因此司马康长大后为官极为清廉。《宋史・司马康传》记载:“康字公休,幼端谨,不妄言笑,敏学过人,博通古书,以明经上第……历校书郎、著作佐郎兼侍讲。为人廉洁,口不言财。”

清廉刚正,铁面无私:宋代包拯的崇高风范

宋代名臣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最杰出的代表。他一生不论在哪儿做官、做什么官,始终廉明公正,不徇私情,不畏权势,铁面无私,一心为民,伸张正义,严明执法。史籍记载,他在家乡庐州(今安徽合肥)任知州时,坚决破除盘根错节的人情关系网,秉公办事,公正执法。他的舅舅仗势欺人,触犯法律,他毫不留情地据法处以极刑。在为官的数十年中,他不仅自己至清至廉,而且毫无畏惧地与贪官污吏作坚决斗争,先后对包括宰相宋庠、国丈张尧佐、封疆大吏王逵等在内的64名贪官进行了弹劾。正因为如此,百姓众称他为“包青天”。包公一生以身作则反腐倡廉,他刚做官时就写了一首明志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到一处做官就将诗贴在或刻在自己府第壁上,以时时警策告诫自己。诗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诗的意思是:清正廉洁、忠心为民是为官治国的根本,行事公正、刚毅直道是为人应有的品格。秀拔挺直的大树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材,精良的好钢不应该用来做弯钩。要遵循先贤圣哲给我们留下的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遗训,使粮食堆满仓,田里没荒草,人民生活富足,这样才不会因为受到后人的耻笑唾骂而羞愧。在这首诗中,包公刚廉正直、无私无畏、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表露无遗。史籍记载,晚年包拯身患重病辞官回归故里,临终前他特地亲手抄下这首诗留给儿子包绶作遗嘱,并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并让子孙将这一遗训“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其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无私无畏,至清至廉:明代海瑞的崇高风范

海瑞是明中叶著名贤臣廉吏,以至清至廉、无私无畏、刚正不阿和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于世,史有“海青天”之誉。史籍记载,海瑞自幼家贫,在贤母教育下,养成了节俭朴素的美德,当了淳安知县后,生活十分节俭清廉,“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海瑞平时极少喝酒吃鱼、肉,在母亲70高寿时,至为孝顺的海瑞,破例拿出五钱银子交给家人置办一点酒菜。因海瑞平时爱民如子,百姓知道此事后为表心意便纷纷送来了鱼鲜山珍。海瑞回家后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拿出银子,交书办从速退还给了送鱼鲜山珍的渔夫山民。海瑞一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畏权势,不阿谀奉迎权贵。大奸臣严嵩的爪牙都御史鄢懋卿视察巡行路过淳安,海瑞招待非常简单,还直言不讳地对鄢说:“淳安县太小,容纳不下都御史的马车。”鄢懋卿非常恼怒,暗中嘱咐巡盐御史袁淳奏劾海瑞,使本来已提升为嘉兴通判的海端又被贬为兴国州判官。海瑞虽一生屡遭诬谄、贬逐、逮捕下狱,乃至差一点被杀掉,但他始终毫无畏惧,不屈不挠地与腐恶势力作斗争。明世宗昏庸无道,一心想修道成仙,朝中上疏劝阻者或被杖杀,或被抓下狱,无一人再敢上奏言时政,那些督抚大臣们还争相呈献“祥瑞”上表庆贺。唯有海瑞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挺身而出,向明世宗上了《治安疏》,严斥明世宗“一意玄修”,“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致使“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昏庸暴君明世宗勃然大怒,“遂逮瑞下诏狱”,定为死罪。幸好过了两个多月明世宗驾崩,海瑞这才得以免于一死。海瑞一生不仅无私无畏,刚正不阿,而且至清至廉,从不贪占一分一毫。他去世后,因其无子,佥都御史王用汲为他办理丧事,发现海瑞全部家产只有十多两银子和一顶葛布做的帏帐、一两只破旧竹箱和几件破衣服。可就在海瑞临死前三天,给他送来的俸银多了七钱,还被他退了回去。海瑞穷得连给自己下葬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由同僚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对海瑞的浩然正气和崇高风范,人民群众由衷敬佩。史籍记载,他去世后,“小民罢市”。在他的棺木用船运回家乡安葬时,“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一代明君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历代严以自律、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的贤臣廉吏,用他们的高尚情怀和崇高风范为我们树起了一面镜子。今天,在全党全国大力加强廉政建设之时,各级领导干部认真照一照这面镜子,大有裨益。难道在这些百世楷模面前,我们不应该追古思今,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做官为政吗?难道能让古人在冥冥之中嗤笑他们的不肖子孙吗?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4

一、官吏选拔的术语

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它是一种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的制度。

2.荐举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荐举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太学博士弟子及特举特科等。

3.科举制:创于隋代,发展完备于宋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铨选制度。考察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明代以后考试程序又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前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4.除此以外,还有纳赀、军功、郎选、恩荫等途径。

二、授官的术语

1.征:皇帝特征、聘召人才。

例: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列传》)

2.辟: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

例: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

(《后汉书・马援列传》)

3.举:提拔,任用。

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史记・五帝本纪》)

4.授:授予官职,任命。

例: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荀子・儒效》)

5.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拜:用一定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例:可赠给事中振恤遗孤,以慰存亡。

(颜延之《阳给事诔》)

8.起复:官吏守孝未满或降职后重新起用。

例:遭母忧去职,寻起复本任。

(《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三、升官的术语

1.擢:由选拔而提升。

例: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明史・海瑞传》)

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

例: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

(《汉书・孔光传》)

4.升:官职得到提拔。

例:名因文著,位以才升。

(白居易《祭卢虔文》)

5.超迁(擢):破格升官。

例: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四、贬官的术语

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例: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

3.黜:罢免官职。

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高启《书博鸡者事》)

4.罢:罢免、停职。

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高启《书博鸡者事》)

5.免:免除官职。

例:遂免丞相勃,遣就国。

(《汉书・文帝纪》)

6.夺:罢官免职。

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

7.褫:撤职查办。

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

(谢庄《上搜才表》)

8.左迁:降职。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

五、调动的术语

1.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例: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列传》)

2.迁:改任,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

例: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列传》)

3.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列传》)

4.调:调动、调迁。

例:调为陇西都府。

(《汉书・袁盎传》)

5.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例:三年随例未量移。

(白居易《自题》)

6.出:指出京受任。

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后汉书・张衡列传》)

7.放:也指京官调任外地。

例: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

六、兼职的术语

1.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例: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后汉书・刘焉列传》)

2.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例: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礼记・文王世子》)

3.权:临时代职。

例:兼权殿中侍御史。

(《宋史・李纲列传上》)

4.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例:安国行丞相事。

(《汉书・韩安国传》)

5.署:暂任、官职。

例:成祖继位,命署礼部事。

(《明史・宋礼传》)

七、到任、离任的术语

1.新(始)视事:刚刚到任。

例: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

(《汉书・游侠传》)

2.下车:官吏初到任。

例: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后汉书・刘宠列传》)

3.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例:秩满,造行在所,顾不数见公卿。

(陆游《傅正议墓志铭》)

4.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例: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后汉书・刘般列传》)

5.归田:辞官还乡。

例:官中无人,不如归田。

(《晋书・李密列传》)

6.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后汉书・张衡列传》)

八、考核的术语

1.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

例: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铨序。

(《宋书・武帝纪中》)

2.课试:考查、考核。

例: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

(《韩非子・亡徵》)

3.考绩:考核官吏的政绩。

例:故考绩黜陟,以明褒贬。

(《后汉书・马援列传》)

4.考功:考核业绩。

例:今朝廷不考功校德。

(《后汉书・申屠刚列传》)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5

29-4.真人府密室。内。日。

蓝钱玉手持令箭,频频发令。

好几个穿着黑衣的亲信杀手领令离开密室。

最后一个杀手走出,站在身边的申世文道:“师兄,关在禁闭室那‘神女’和那个丫头呢,是不是一刀一个也杀了?”

蓝钱玉:“不,先别杀她们。”

申世文:“师兄舍不得这靓娘儿?那就干脆将她放出罢,好歹她也是你的半边夫人了。”

蓝钱玉一阵冷笑:“她算我什么夫人?嘿嘿,在我的心目中,哪个女徒都是我的夫人,可又哪一个都不会成为我的真正夫人,她们每一个都是我的工具罢了。”

申世文:“你不想杀她,将她关了这么久,也算出完气了吧?”

蓝钱玉:“没有。这小娘儿是完全违背我的指令,她没舍得下毒手杀人,亲情味太重!要不,就不会造成今天这局面啦。”

申世文:“既这样,你还留她做什么?”

蓝钱玉:“我要折磨她,连同那捉来的丫头,我要她俩尝到违背我们真人府要付出的代价!”

29-5.诏狱大门处。外。夜。

暗月无光。大门口两盏灯笼,闪着微弱的光。

两个守卫狱卒背靠背,倚在门边打着瞌睡。

29-6.诏狱一角围墙边。外。夜。

“嗖嗖嗖――”几条黑影窜近围墙。

他们都是蒙面黑衣人,个个操着刀,背着弓,手持涂上毒物的箭,来到墙根后,互相做了眼色,就纷纷纵身上墙,跃入狱内。

黑衣人刚跃入狱内,岑刚身着夜行衣,也尾追到墙根,他望了望 墙头,暗骂着:“果然尚颦娘料得对,真人府真的派杀手去暗害何大人他们了……好,我岑刚定不会让他们得逞!”

岑刚骂罢,也纵身上墙,越屋脊尾随进入狱内。

29-7.大牢内。内。夜。

昏暗的几盏狱中油灯,忽明忽暗,已燃到了最后的时候,慢慢暗淡下来……

在牢里的何以尚和海瑞,大约是太疲劳了,这时他俩各自卧在一个简单的矮案上,进入了梦乡。

何以尚更是睡得烂熟。他垂下的手还执着一支笔。他的头压在手臂上,嘴角显出一种傲然的表情。

在何以尚的案上压着一张稿纸,在昏淡的油灯光中,可以看到隐约的几个字――“忠孝经”。

29-8.监牢外院子。外。夜。

黑衣人迅速潜到院子里,鱼贯地沿着监房,绕过一个屋角,又一个屋角,渐渐潜近何以尚的监房。

29-9.监房院子一角。外。夜。

岑刚尾跟着黑衣人,也绕过一个屋角又一个屋角。他隐到一处大柱背后,死死盯着前面黑衣人的动静。

29-10.牢房栏外。内。夜。

牢房拦门旁偷偷摸来了两个黑衣人,只几下就将打着瞌睡的看守勒死。

然后,他俩透过栏栅,看到了牢房中已伏案睡熟的何以尚和海瑞,二人相视而笑。笑罢就使了个眼色,同时各从箭筒里抽出那带毒的箭,将箭搭上弓,慢慢扣下弦,隔着栏栅,一个对着何以尚,一个对着海瑞,用力将弓拉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岑刚突然出现在两个黑衣人背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剑一挥,两个黑衣人扑地往后便倒。

岑刚一转身,牢门外“卜卜”跳进两个黑衣人。岑刚挺剑与之格斗。

29-11.牢房里。内。夜。

剑击的声音,惊醒了房里的何以尚和海瑞。

何以尚迅速坐起:“刚峰兄,有动静!”

海瑞已看到栏栅外岑刚与黑衣人的格斗,就大声呼叫起来:“来人哇――牢房有刺客哇――”

29-12.监房管理处门外。内。夜。

徐廷授率着一帮锦衣卫冲出门,问着站在门外的卫士:“刺客在哪?”

卫士:“是第十七号牢何以尚、海瑞囚室发出的的声音。”

徐廷授指挥众锦衣卫:“往第十七号囚房去,绝不能放走刺客,定要保护好犯人生命安全!”

众锦衣卫疾步往十七号囚房奔。

狱中锣声刹时鸣起。各锦衣卫撑起的火把把整个诏狱照得如同白昼。

29-13.监牢栏栅外。内。夜。

岑刚力敌两个黑衣人,一进一退,时而跃起,时而扑腾翻滚,刀剑之声“乒乓”作响。

斗到最后,一个黑衣人不敌,欲寻路逃走,岑刚一脚将他踢翻,随手剑落,结果了性命。

另一个黑衣人乘岑刚不备,从背后突袭。岑刚头一低将对手从头顶抛过,跌在墙上,随后翻落地下,脚一伸死去。

岑刚结果了两个对手,就扑到牢房,欲与何以尚相见。

29-14.牢房里。内。夜。

何以尚惊喜地认出前来救他们的是岑刚。就从栏栅向外伸出双手:“岑将军――岑将军,我的好兄弟……”

就在这时候,牢房顶上瓦盖突然露出一个斗大的天窗,两支弓箭头正从天窗上伸下,瞄准着毫无注意的何以尚和海瑞的身体。

岑刚在栅外看得亲切,就大喝一声:“何大人、海大人小心!”

可这当儿,天窗上的弓箭已引弦发出。

岑刚大吼一声,从牢门一碰而入,牢门“哗啦”撞开。与此同时,岑刚已从何以尚、海瑞头顶越过,一手接住一支箭。而另一支箭,却穿透了岑刚的胸膛。

29-15.牢房外院子。内。夜。

院子里,徐廷授指挥众锦衣卫弓箭齐发,射向十七号牢房屋顶的两个黑衣人。

两个黑衣人同时中箭,“嘭”地从屋顶上跌下院子地上来。

其余几个黑衣人,被众锦衣卫一阵追杀,纷纷倒地。

29-16.监房里。内。夜。

何以尚和海瑞已将倒地的岑刚抱住。

岑刚胸口流出黑色的毒血。他握住何以尚之手,无力的倚在海瑞身边,断断续续说着:“何大人,海……海大人……我中的是毒箭,但我……总算完成了尚颦娘的托付……不让歹徒伤害你们……”

何以尚:“岑将军,谢谢你救了我俩的命。可是,你要挺住,不能死呀,我们的梦想还没实现,我们要实现它,我和你还要喝庆功酒呀!”

岑刚气息渐微:“……何……何大人,我……我真的不行了。我婶娘瓦氏夫人去世时,也……曾希望我能……能帮助你们除奸党,促大明江山振兴……但如今我……不能等到那……那天了,那一天只靠你们这……这些忠臣义……义来完成士了……”声音越说越弱,最后他说了一句:“有机会,替我……向尚颦娘问候……愿她保重,我……我至死亦爱……爱着她……”

岑刚闭上了眼睛。

何以尚悲愤交织:“海大人,这都是那些奸党干的。想不到这些人竟如此卑劣、下流狠毒加!”

海瑞眼望牢房外:“这些人对我俩下这毒手,正说明他们已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狗急跳墙的表现。我想,就算我俩今天以身殉国,但他们的命运也不长了。”

29-17.真人府禁闭室。内。日。

这是密室里一间更阴暗的地下室。

丁香坐在一个角落里,她身上的绳索虽解下了,但衣衫已撕破,十分褴褛。这时,她气愤地把头昂向一边。

丁蕊给丁香递过一杯水:“姐,都是我不好,没有好好替你来说情,保护好你,让你……”

丁香一掌将茶水击倒地上,对丁蕊骂着:“想不到你真的是真人府奸党中的人,是他们派的潜伏杀手!是他们用以害人的工具……你这样做,还有良心吗?你对得住昔日死在倭寇手下的父母吗?”

丁蕊跪在丁香面前:“姐……都是我不好,请你原谅我吧。我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我有我的苦衷――”

丁香愤怒地打断丁蕊的话:“你有什么苦衷?你为虎作伥,你不说辩忠奸,你……你不配叫我姐姐!”

丁蕊凄声地:“其实,我以前所做,也是为了报恩呀!你知道吗,是真人府的蓝钱玉将我从死亡里救了回来……”

(闪回)

29-18.荒山道上。外。日。

蓝钱玉背着丁蕊在荒僻的山道上艰难的走着。

一群倭寇杀来,将蓝钱玉迫住。

蓝钱玉一边背着丁蕊,一边挡着倭寇杀来的刀。最后一脚踢翻倭寇,夺路逃奔……

29-19.一处井台边。外。日。

发着高烧的丁蕊躺倒在一处井台边。

蓝钱玉掏着井水给丁蕊喝,用手探她的额头。

忽然,蓝钱玉拧开身上的葫芦塞,倒出几粒丹药,塞到丁蕊嘴里。

片刻,丁蕊挣扎着站了起来……

(闪回完)

29-20.真人府禁闭室。内。日。

丁蕊沉醉在回忆中:“……后来,他教我方术,做我师父。他说要让我做万人敬仰的‘神女’,为神的指令去做贡献……姐呀,他的本心是对我好的。有一天,他吻了我,说以后要娶我,做我的丈夫,让我幸福!就这样,我……”丁蕊停了一会,又继续说着:“现在,我俩的生命都掌在他手里,是我千求万求,他才不伤害你的生命。他答应我,只要姐答应帮他一件事,就将姐放走!”

丁香一阵冷笑:“丁蕊呀,你中毒实在是太深了,你真以为他们这些人,有了这些邪门法术就能无法无天?你真以为姓蓝的是好人,他真心实意对你好?你错啦,你已被他们这帮人的邪门歪道灌输得失去了良知和理性啦!”

丁蕊瞪大眼睛望着丁香。

丁香继续愤慨地说:“丁蕊呀,你知不知他们这帮人都干了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吗?他们不但要杀害何老爷、海大人,还要杀害皇上,让天下大乱,让百姓遭殃……甚至还要让杀害我们父母的倭寇重来!”

丁蕊的心被丁香说得激烈震撼起来,她脸色苍白,“扑嗵”地扑到一张床上痛哭起来:“姐,你别说了……你让我好好的想一想,我我头好痛,心好乱呀……”

29-21.玉熙宫。内。日。

尚颦娘回到玉熙宫,她捧着一束鲜花,走出房门,向一回廊旁的假山走去。

青衣宫女跟在尚颦娘背后,问:“姐,你将这花送给谁?”

尚颦娘:“送给姐心中的男人!”

青衣宫女:“又是一个男人……”

尚颦娘:“对,这个男人永远是姐心中的怀念了。”

青衣宫女:“他,他在哪儿?”

尚颦娘将红肿的眼睛望向天空。

29-22.天空。外。日。

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一只矫健的苍鹰在皇宫上空盘旋了几圈,扑扑翅膀,直冲云霄向远方飞去。

29-23.玉熙宫回廊假山处。内。日。

尚颦娘回答着青衣宫女:“他,也许到了天国,也许回了故乡!”

青衣宫女望着远去的苍鹰,似乎明白尚颦娘所指,眼神中显出肃然起敬的神态。

尚颦娘将鲜花放在假山旁,凝立着,表情是那样的永镌、深沉,刻骨和铭心……

29-24.何以尚私宅。内。日。

韦孟姐率着海霜霜一把推开了了房门。

尘埃布满的房室摆设:书案、书籍、古琴……出现在眼前。

海霜霜:“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呀,衣物依旧,只是多了点灰尘。”

韦孟姐看着熟悉的书案,眼前幻化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幻化)

……何以尚微笑地望着她们回来……

(幻化完)

韦孟姐一阵失落,她走近案边,抚摸着书籍,墨砚和毛笔。

海霜霜拿起鸡毛扫,打扫着各处尘埃。

韦孟姐走近古琴,将纤手抚向琴弦,然后在琴案后坐下来。

海霜霜:“姐,久闻你弹琴弹得好,现已回到了家,弹一曲吧,狱中的何大哥是听得见的!”

韦孟姐轻转纤手,边弹边唱起来――

岭南梅,开廖廓。

冰为肌,铁作骨。

一抹清香傲寒日!

香极不占春。

秀致不污色。

折来谱曲入琴词。

但愿此生似梅倔。

随着琴歌,韦孟姐的眼前又幻化出何以尚的个个身影――

(闪回)

29-24.25.26.(重复过去镜头场景)

24.重复何以尚在梅园折梅听琴的情景……

25.重复何以尚在家中夜写疏文的情景……

26.重复何以尚在站笼里和韦孟姐等相见的情景……

(闪回完)

29-27.何以尚私宅房里。内。日。

随着何以尚形象在韦孟姐脑海的出现,韦孟姐的古琴弹出新的几句歌词――

我与梅花最深情,

我与梅花最相吻;

顽强本是梅花魂,

柔美亦是梅花魄!

呵,我与梅花同怀梦,

报春开遍江山脊!

海霜霜鼓着掌:“韦姐,弹得真好听呀,这琴词是何大哥写的吧?”

韦孟姐停止了抚琴,她用充满无限崇敬的声调说:“前部分是老爷他写的,后一段是我给续上去了。”

海霜霜赞叹地:“噢,前一段写出了何大哥的个性和志向,后一段道出了我和你的共同心声!”

韦孟姐笑起来:“谢谢你,海姑娘,青山流水,你我是知音!”

29-28.高拱住宅房里。内。日。

高拱一边看着从西苑偷拿回来的金香炉,一边将一封从岭南寄来的信函丢过一边,嘴里喃喃的怨说着:“这外甥容贵真是多管闲事,竟答应真人府去敲诈何以尚老父,还说是本官的关系,哼,还不到时候呢,怎么就如此介入争端去了?”

高拱莫名其妙地发着火,一个家人来报:“老爷,西苑的皇上,听说他今天睡醒了,老爷要不要到西苑去请安一下?”

高拱正想启步,忽又自语道:“这么大的事,徐阶怎么没关照一声?算了,由他去吧……”

家人出去了,高拱忽然又说:“不成,我高某得去一趟,别什么事都让徐阶去包办了……”说毕,拿上挂在墙上的朝服和帽子穿戴上。

29-29.真人府外厅。内。日。

蓝钱玉正喝着一杯茶,他用杯盖轻轻拨去水面上的茶叶,“啜”着嘴唇细细品味着。

申世文一头撞进来,惊慌得像只无头苍蝇:“师兄,皇上醒了……”

蓝钱玉一震,手中茶杯“咣咚”一声跌落地上,跌得粉碎。他急问:“什么时候醒的?偏偏在你我不在场时,而且一点也不清楚?也没作好应付的准备……”

申世文:“这……这都是黄锦那老阉奴搞的鬼,他一直瞒着我们,连我们派守在皇上身边的几个徒弟也被他支开了……”

蓝钱玉:“那这消息你又从何而知呢?”

申世文:“是高拱高内阁偷偷告知的……他恰巧去西苑,他说他后来也被赶来的徐阶支开了。”

蓝钱玉:“如此说,皇上是昨天就醒了?”

申世文:“不错。据说,昨天裕王、徐阶,还有那个尚美人一同在皇上榻边密谈了整整一天……”

蓝钱玉着急地:“靖妃娘娘也没到场?”

申世文:“没有。靖妃娘娘也是今天才得知的消息。听人说,现皇上正召集徐阶等大臣和裕王商托国事呢。”

蓝钱玉痛苦地大叫一声:“完了!这最后一着棋,我们输了……”说毕,他回头惊恐地急对几个亲信吩咐:“你等快将府里一切东西收拾好,将队伍召集起来,作好应变准备。”

亲信们急匆匆分别出去。

蓝钱玉又叫停其中一个亲信:“你速备一匹快马,日夜兼程往湖北承天府赶,让景王快将兵马带进京来!”

申世文提醒道:“还是拍快马先报严阁老,听听他的意见再说。”

蓝钱玉:“噢,对对!”说着对亲信说:“那你就快马到江西先汇报严阁老去!”

亲信出去了,蓝钱玉才咬咬牙,对申世文道:“我们到禁闭室去!”

29-30.真人府大门口处。外。日。

好几个亲信步下台阶,到系马处,各自解开快马,跳了上去,然后各朝着一个方向,飞驰而去。

29-31.西苑恩成宫。内。日。

嘉靖面无血色,奄奄一息躺在床上。

床前站着载、徐阶、黄锦、高拱、尚颦娘……等人。

载启奏着:“父皇,臣儿昨天给你读的王道陵亲笔供词及呈上的靖妃假圣旨,你都听明白和看清楚了吧?”

嘉靖有气无力地:“听明白和看清楚了……”

载:“王道陵供词句句属实,还有制丹配方佐证,这都是蓝钱玉他们勾结靖妃,听令严嵩,欺骗父皇,阴谋弑君的罪证。加上靖妃这道矫旨,他们的欺君夺位已昭然大白于天下。”

徐阶跟着说:“臣昨天给陛下看的帐本儿都是这些奸党,自严嵩、陶仲文至如今蓝钱玉等人借建醮修斋,贪污国库的事实……”

嘉靖呆滞的眼睛流出悔恨的泪水,他声细如蚊:“朕都听明白了……唉,到今天,朕终于知道,是朕误信这些奸人……朕是错了。朕特别误信严嵩,误宠靖妃,误服这些金丹……如今朕中毒已深,想已是再无复生之望……回想过去,朕误杀了不少忠臣,罪罚了那些直士……朕痛心哇!”

载哭劝着:“父皇既知错,望即以改正呀!”

嘉靖:“朕是要改……要颁罪已诏……你等就将朕送回乾清宫、奉天殿去罢,朕是快不行了……回……到大内后,朕要徐卿你等拟个遗诏……”

徐阶:“臣一定努力去办!”

站在徐阶身后的高拱,努努嘴,本想也出个声,但看了看徐阶对他毫不表示的眼神,就将脸扭过一边,露出不快的脸色。

29-32.湖北承天府兵营。内。日。

虎帐蓬内,景王载圳正和胡宗宪看着桌上京师的地图密议。

胡宗宪:“殿下,部队的训练已经有素,只是还听不到严阁老的指示及靖妃娘娘的懿旨,我们只有待命!”

正说着,外面人报:“严二先生来了!”

随着声音,严年汗涔涔走进帐来。

胡宗宪迎着道:“阁老爷如何指示?”

严年:“阁老爷已接到真人府急函,知道京师面临危险,他叫你们马上发兵!”

载圳:“难道父皇死了?”

严年:“皇上还没死,只听说是有传位裕王的动向。阁老的意思是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权。”

胡宗宪:“殿下,是不是现在就发兵?”

载圳:“一切听总督的。”

胡宗宪:“好,我们集合部队去!”

29-33.真人府禁闭室。内。日。

这天,丁香看到丁蕊哭得很伤心的样子,就长叹一声,走了过去,把手轻轻按着丁蕊的肩膊说:“妹子,我看你还是悬崖勒马,及早回头。”

丁蕊抬起头:“回头?怎样回头?”

丁香:“你偷偷将门打开,我俩一起离开这地方!”

丁蕊痛苦地摇头:“姐,我可以偷偷放你走,你自己走吧,我……我是回不了头了的……”

丁香:“面前有路你不走,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丁蕊难受地:“我已服了不少蓝钱玉的药,必须每天他给我解药才活命,我离开他是活不了的……我,我真后悔……我,我现在也再无路可回头……姐,你要走,你就走吧!”

丁蕊走到门边,把锁打开:“姐,你走吧,你不用管我了,我只能死心塌地跟随他在这儿,听天由命了……”

丁香:“你真的不走?”

丁蕊眼泪又涌出来:“我……我真的不走,也走不了。”

丁香无可奈何拧起自己的包袱,正欲出门,蓝钱玉突然出现在门前。

29-34.承天府演兵场。外。日。

广阔的广场上,一大群士兵列队在这儿。只见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刀枪在闪耀,铠甲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光芒。

载圳已换上一身戎装,威风凛凛,仪表堂堂,脸上露出一种得意、骄横和不可一世的表情。

在胡宗宪的陪同下,载圳检阅着队伍。他走到每一个士兵跟前,摸摸这个的盾牌,又走到那些将校面前,扯扯他们的甲胄。看到这支兵强马壮的队伍,他发出胜利的微笑。

胡宗宪站在队伍前发始圳话:“将士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你们忠于景王殿下的时候了。我们背后有靖妃娘娘的支持,有严阁老的暗中指挥,我们要杀向京城,活捉裕王及那些叛臣贼子,肃清朝政,保护我大明江山!”

众将士一起高呼:“”我们忠于景王,景王千岁,千千岁!”

胡宗宪取出一面小旗,正待传令开拨,突见一匹马飞奔而来报着:“京城锦衣卫统制朱将军传靖妃娘娘令到!”

载圳:“啊,朱统制到了?是母后消息传来了,快,快迎接他!”

29-35.真人府禁闭室。内。日。

蓝钱玉眼露凶光,对着丁香一声冷笑:“你要逃走?”

丁蕊急走到蓝钱玉面前,挡住姐姐:“是我放她走的。请你让她走吧,她是我亲姐姐!”

蓝钱玉一阵嘿嘿发笑:“你放她走?你能放她走?让她走脱了,我们的一切‘秘密’都彻底暴露了,我们还有命吗?”

丁蕊跪下来,求着:“我求你了,看在你我的情份上,你无论如何高抬贵手,不要伤害她,给她一条生路!”

蓝钱玉大吼一声:“不成,有她生路,就无我等生路!在这紧要关头,我只有杀了她!”说着,“嚓”地抽出寒光闪闪的宝剑。

丁蕊见状,心一慌,就双手将蓝钱玉双脚抱住,一边回头对丁香大呼:“姐姐,你快逃命!”

蓝钱玉用力将丁蕊推开,但丁蕊死不放手。

丁香:“丁蕊,你……”

丁蕊:“你不用管我,快――快走!”

丁香见蓝钱玉挥剑要杀她,但双腿已被丁蕊死死抱拄,够不着,施展不脱,就感激地再望了丁蕊一眼,扯起包袱夺门而出。

蓝钱玉被丁蕊抱着腿,脱身不得,大叫着:“来人呀――”

申世文冲进来,吃惊地望着一切。

蓝钱玉一边挣扎,一边命令申世文:“那丫头跑了,快,快去追捉她回来!”

申世文冲出去了。

蓝钱玉一狠心,挥剑往丁蕊手臂上一刺。

丁蕊一阵剧痛,只得撒手。

蓝钱玉不再理睬丁蕊,骂骂咧咧冲了出去。

29-.36承天府演兵场。外。日。

载圳,胡宗宪将朱辰迎到队伍前。

朱辰大声对载圳,胡宗宪说:“娘娘有令,目前京城事态还没明朗,严令队伍就地待命,不能妄动。”

载圳:“可真人府及严阁老却叫我等先发制人,提前发兵!”

朱辰:“不行,此时皇上尚在,一发兵是打草惊蛇。为最后胜利,娘娘令我及时前来监军。此是娘娘手令!”说着取出一份令文。

载圳:“不须看了。既是母后所令,朱统制又是我母后亲信,本王信得过。”说毕,对胡宗宪道:“下令全军还是待命,暂不发兵,等候母后懿旨再说。”

胡宗宪急对队伍宣布:“全军听令,回营待命!等待时机,再行进发!”

29-37.真人府禁闭室。内。日。

丁蕊抱着臂伤。她的心已完全破碎,仇恨的怒火已将眼睛烧红,把牙齿咬得格格响。

丁蕊踉跄地在室内四下搜索。突然间,她的眼光盯上了室中一盏油灯。

特写:丁蕊的眼球在灯火下放大,变成两团烧红的火球。

丁蕊摇晃着身体,跑向油灯,忍着流血的臂上疼痛,执起了油灯,点燃了帐幔,点燃了窗户窗帘,最后点燃了室内可燃的一切……

大火熊熊烧起来,丁蕊也跌在地上。

烈火发出“噼啪”响声,燃烧着一切,刹时间,整个禁闭室笼罩在火海里。

丁蕊在火焰中流出悔恨的泪水,也发出了复仇后解气的微笑……

29-38.真人府。内。日。

烈火由禁闭室外延,迅速将真人府大厅,走廊燃烧,噼噼啪啪的火越烧越盛,大厅中秘诀、药物、八卦、符咒、骷髅旗帜……一古脑儿在烈火中化成灰尘……

29-39.真人府大院。外。日。

火光中无数方士,敢死队员提水救火。呼喊声、救火声响成一片。

蓝钱玉拖着申世文从外踉踉跄跄跑回来,惊恐地望着眼前一切,二人发出绝望的嚎叫声:“啊――”

蓝钱玉发疯般的挥着宝剑干嚎:“我要杀人哇――我要杀人……”

第三十集

30-1.文渊阁值班室。内。日。

徐阶对众阁臣道:“诸位,皇上怕是不行了,他要本阁草拟一道遗诏,对国事作一番交代。”

徐阶话未完,高拱第一个站起来:“徐阁老这段时间,操劳的内政务太过劳心了,我看这拟诏的笔墨功夫就由高某代劳得了。”

徐阶却不屑地:“不,不,皇上弥留之初,曾给本阁有所交待,他对新君的安排,本朝的弊端都给了指示,知圣意者非本阁莫属。本阁现决定这道遗诏由本阁和张居正大人一起合拟。至于高大人,从即日起到西苑处理皇上回辇乾清宫后的一切后事。高大人是皇上这段时间的‘御前行走大臣’嘛。”

高拱一阵没趣,只好缄口不言。

徐阶向各大臣:“诸位不再有什么异议,就各司其职,等待新君即位罢!”

各大臣一齐:“我等遵照首辅大人吩咐!”

30-2.高拱家内。内。日。

高拱回到家,看着案上的金香炉,气得“哗啦”一声拨落地上。

高拱生了一会闷气,复将金香炉拾起放好,对着香炉默默自语:“叫高某到西苑了处理后事……这也未尝不是个好差?对,西苑多的是皇上的‘爱物’,高某一古脑儿将这些东西运回来,那亦是一种‘收获’。哼,徐阶呀徐阶,你不让高某露脸儿,高某就不露脸,高某就作个偷偷摸摸的‘运财童子’,我看你姓徐的又得意到几时?”

高拱想罢,就吩咐家人道:“喂,你给我备部马车来,打道西苑恩成宫去!”

30-3.恩成宫椒房。内。日。

高拱指挥着一帮人,将住宅里的香炉、符咒、蒲团、木鱼……等物,一扫而空,拿出房去。

高拱对着几只装金丹的空葫芦盯了一会,挥挥手,也让手下装进布袋子里。

高拱看看已是空空如也的椒房,满意地走了出去。

一道屏风后,突然转出申世文的两个亲信的对话。

亲信甲:“果然不出申师兄之料,姓高的全将皇上昔日的‘爱物’偷运走了。”

亲信乙:“我俩快回去报告吧。不过,我不知申师兄对监视姓高的有什么好处?如今,皇上快死了,真人府也遭火焚毁了,我们不针对姓徐的,管这姓高的作甚?”

亲信甲:“师兄们自有他们的想法和作用,我等理他干甚么?回去汇报便是。”

两个亲信一闪身,从后窗户跳了出去。

30-4.大内乾清宫。内。日。

移回大内乾清宫的嘉靖皇帝已是弥留时候,他直挺挺的躺在龙床上,睁着半闭的眼睛,只有出气的份儿。

徐阶让六部大臣、后宫妃嫔、载、黄锦、冯保等人并排垂立床前,听他念‘遗诏’――

“朕当国四十五年,享国久长,累朝未有,乃兹弗起,夫复何憾。朕本来惟敬天勤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乘机诳惑。祷祀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之祀不亲,朝讲之仪久废,既违成宪,亦负初心。现在补过无由,惟增愧恨。……”

徐阶读到此,望了一眼弥留中已似乎满意的嘉靖,清了清嗓音,继续读着――

皇子裕王着即帝位。朕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现在监牢者既先释放复职,方土人等,查照情罪,务正刑章。斋醮、工作、采买等项劳民事,悉皆停止。特此遗谕。

众大臣听得各自不同的脸色。

黄锦欣欣喜庆之色。

呆在一旁的靖妃,一脸苍白,直冒虚汗。

30-5.慈宁宫。内。日。

靖妃面无血色,憔悴而失神在地宫里来回走动,不知所措。她绝望般的望着外面,喃喃自语:“怎么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的?景王,景王呀,你的人马怎么还不到呀?”

一个太监走进来,靖妃马上像抓到一根稻草,声嘶力竭地:“你……你给真人府的蓝大师下个懿旨,叫他立即率队进宫!”

30-6.诏狱监牢。内。夜。

狱卒提着一篮酒菜,“咣咚”打开门锁,走入牢内,对正相对谈心坐着的何以尚和海瑞笑说:“是刑部徐大人令给你们送来的酒菜。”

海瑞沉吟着:“酒菜?今天徐刑部送来这么丰盛的酒菜,看来,是给我们‘送行’了。好,做个刑前‘饱死鬼’亦好!”

何以尚大叫着:“别理他,今朝有酒今朝醉,那管马上做‘饱鬼’,来,来,痛饮一翻。”

海瑞:“对,对,我俩痛饮一番。”

狱卒摆开酒菜,果然十分丰富,鸡、鸭、鱼、肉……整整摆了牢房一角。

何以尚倒了酒,举杯道:“先给岑刚兄弟祭奠一杯,没有他,我俩得先死早半个月,弄得完不成‘忠孝经’。”

海瑞:“好,先敬他!”

二人将酒往地面上浇酒去。

30-7.真人府废墟旁。内。夜。

烧残一角的废墟旁,申世文急匆匆向蓝钱玉报告:“情况危急,皇上遗诏已指明是由裕王登基。现靖妃娘娘已发来密旨,令我们杀进宫中,提前行事,抢班夺位!”

蓝钱玉睁着布满红丝的眼:“好,等不及景王的人马杀来了,我等先令敢死队冲过午门,先杀了裕王,再将徐阶等人逮住。”

申世文:“好,我即刻将队伍集合,天明时刻,杀进皇宫。

30-8.诏狱牢里。内。夜。

何以尚倒酒给海瑞,自己端了一杯:“刚峰兄,干!”

海瑞:“仁甫弟,干!”

二人干罢,何以尚说:“有酒当有诗,刚峰兄,你吟几句罢。”

海瑞:“我来头两句,仁甫弟你后续和之。”

何以尚:“好,好。”

海瑞:“我又想起了文天祥,就借他两句罢。”说罢逐停杯吟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何以尚猛呷一口酒,大声和道――

心底无私如明月,把酒当歌待天明!

海瑞:“好,好,你我肝胆相照,我要像月亮――”

何以尚抢答:“我是月边星!”

海瑞:“兄弟过谦了。到你起头吟诗了。”

何以尚:“刚峰兄,我与你生虽不同时生,死却是同时死的了,这正是――高山流水有知音,为国捐躯死当值。”

海瑞又一阵叫好:“好诗好句,我先代我等自己明朝之死奠酒三杯!”说着向地底浇了三杯酒。

海瑞浇罢酒,就把须一捋,铿铮吟道:“――头颅抛出血如酒,化出红花似日赤!”

何以尚叫道:“此花一定是红梅花。红色的梅花,顶风傲雪,兄弟我最爱!”

海瑞:“对,对,那就是朵朵血染成的梅花,预报着春天的到来!”

两人正兴高采烈谈着诗,监外突然有人击掌,赞着:“好诗,好诗,的确是好诗!”

30-9.真人府废墟旷场上。外。夜。

把把火把燃起,几百个敢死队员刀出鞘、抢在手的列队站着。

蓝钱玉站在队伍面前做着动员训话:“‘神’的天使战士们,我们神圣的时刻终于来啦!现紫禁城内,正出现妖魔叛贼,他们在逼害皇帝,践踏天道神路。‘神’指令我等,杀入午门,清除妖魔叛党,替天行道,完成神的无上使命,忠于景王!忠于慈宁宫!”

众敢死队员一齐振臂高呼:“完成神的使命,忠于景王!忠于慈宁宫!清除,替天行道!”

申世文拔剑在手:“出发――”

众敢死队迅速跟着申世文跑步离开旷场。

30-10.诏狱监房。内。夜。

油灯下,何以尚和海瑞向门口望去。

徐廷授笑着站在门旁。

海瑞忙招呼道:“谢谢徐刑部之酒菜了。徐刑部现是来作最后的送行吧?”

徐廷授哈哈大笑:“海大人,何大人,你俩误会了,本官这顿酒菜不是‘死前送行饭’,是真真正正替你俩贺喜的。”

何以尚:“徐大人,别开玩笑,我俩是待斩的死囚,喜从何来?”

徐廷授:“告诉你们,皇上已晏驾,新皇要登基,按‘遗诏’所说,你俩要出牢,官复原职啦!”

何以尚和海瑞意外地同时瞪大眼睛:“此话当真?”

徐廷授:“你们听,这不是钟鼓楼传来的景阳钟钟声?新皇真的要进行登基大典啦!天交五鼓,本官得上朝朝贺去了――”说着急步离开。

何以尚拉过海瑞:“刚峰兄,真的是钟声,一阵一阵传来,比我撞击时还要响!”

海瑞忙侧耳细听。

(画外音)钟声“嗡――嗡――嗡……”阵阵传来。

30-11.午门旁钟鼓楼。外。拂晓。

天刚拂晓,整座钟鼓楼还笼罩在隐隐约约的宫阙灰暗夜幕里。

钟楼上的景阳钟浑厚而凝重。撞钟的校尉把木一阵又一阵向钟体撞击。钟声沉重而响亮,越过午门,穿越夜空,飘荡在整座紫禁城的上空……

天边的鱼肚白,越来越变亮,慢慢地,城楼、宫阙、屋顶……变得清晰和明郎起来。

京城,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早晨。

30-12.诏狱监房。内。晨。

何以尚从阵阵钟声中透过窗户,望着监房外面。

片刻,他激动地对海瑞 :“刚峰兄,天已亮啦……”

海瑞的脸庞由沉重变成喜悦:“对,是天已亮了。”

太阳开始升起,阳光从窗外射入,整座牢房格外明亮,充满生机……

30-13.奉天殿。内。晨。

天朗日丽,宫殿顶上白鹤在飞。

丹墀香炉,香烟袅袅,散发着阵阵浓香。

这时,奉天殿举行载继位登基大典。

殿阶一直延伸到远远的宫门,站满校尉、禁卫军。

文武百官,六部大臣,排成队伍,依顺序从广场一步步走向大殿。

大殿正中,金龙屏风前,龙案下坐着已换上皇帝服装的载。他神采飞扬,气度万千,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黄锦大声宣读着大典开言白:“承天大启,国运新生,新君即位,改国号隆庆元年……”

文武百官在徐阶的率领下三跪九叩,向“隆庆”皇帝载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30-14.午门外。外。日。

几百个身穿黑色八卦图案衣服的真人府敢死队,手举大刀、长矛大声呐喊着冲向午门。

“杀呀――,冲呀――”之声如山呼海啸一样震撼着整座宫殿。

30-15.午门内。外。日。

午门内御道,宫廷守将率着大队禁卫军从皇宫里冲出来。

大军越过门楼,冲过钉着铆钉的大门,冲到午门外。

30-16.午门外广场。外。日。

禁卫军与敢死队展开激烈交战。

刀起抢落,飞箭连连,双方各有堕地死伤。

几个蓝钱玉的亲信挥剑杀到阙门边,被从出的一阵乱箭射倒地上。

敢死队伤亡惨重,纷纷后退。

禁卫军喊杀连天,大力反击前冲。

30-17.御道旁小门楼。外。日。

躲在门楼后的蓝钱玉和申世文,拼命将身旁的敢死队往广场推。

有几个徒弟退了回来。

蓝钱玉拨剑在手,向徒弟猛喝:“再退者立斩!”

几个徒弟只好硬着头皮率队往敌方冲去。

30-18.广场上。外。日。

新冲出来的敢死队作垂死拼杀。

一队从午门冲出的骑兵将敢死队员冲翻地上,哭爹叫娘,乱成一片。

在一阵阵禁卫军的乱箭下,地上敢死队尸体遍地。

跌在地上的黑色八卦旗被战马践踏而过。

最后一批敢死队被斩杀殆尽。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6

1看任务

奏章的任务是创作者自己拟订的,这一任务的难度与可行度,则要看创作者如何用心中的那杆秤,自行掂量。

论积贮疏(节选)

〔西汉〕 贾 谊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注释】狼顾:比喻人有后顾之忧,此处形容人们看到天不下雨而忧虑不安。不入:指交不了税。衡击:指反抗朝廷的人。

【时代背景】秦朝统治时,租税繁重,徭役苛虐,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争战数年后,刘邦最终建立汉王朝。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凋敝,饥馑遍地,物资匮乏;同时,诸侯也在扩张势力,时刻准备起兵叛乱。当时,北方匈奴压境,不时出兵侵扰,西汉王朝受到严重威胁。

【目标任务】贾谊针对当时情况,上书汉文帝,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注重积贮粮食以防不虞的意见。

【任务完成情况】汉文帝正是采纳了贾谊的建议,对国家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才为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历史余思:贾谊的观点能够“兜售”成功,在于他既回顾了历史,又联系了现实,这一任务可以说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之举,因此贾谊能成功完成任务。

2看技巧

任务本身经得起推敲,准备落到纸上去“兜售”时,还有一个问题关系到任务的成败,那就是话怎么说才能让君主坦然接受。

治安疏(节选)

〔明〕 海 瑞

臣受国厚恩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注释】有犯无隐:宁可直言得罪而不应有隐讳。妄念牵之而去矣:被杂乱的念头引到别的地方去了。玄修:修炼。

【目标任务】这是海瑞的一次“死谏”。他在奏章中指责明世宗迷信道教、妄想长生、错聩误国的过失,同时提出相关政事改革的具体意见,希望君主采纳。

【任务完成情况】明世宗大发雷霆之后,听说海瑞是怀着赴死的决心而上书的,便沉默不语,接着下旨把他关押起来听候处置。明世宗驾崩后,海瑞才得以出狱。

历史余思:海瑞虽然没有被处死,但其任务失败了,因为他说话太直白。我们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虽然不用担心言辞犀利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一定要灵活运用议论方法。把道理讲透彻,让阅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

3看对象

只有在作品和读者发生碰撞,最终实现预设目标时,创作才是成功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听者的现实情况,在提建议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才是成熟的作品。

类别一:主君难容

谏迎佛骨表(节选)

〔唐〕 韩 愈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注释】耳: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运祚:犹言国运祚福。

【目标任务】阻止唐宪宗迎佛骨。

【任务完成情况】唐宪宗震怒,他可以宽容韩愈直言他奉佛太过,但不能原谅韩愈说奉佛者短命。韩愈险些为此丢了性命,在裴度等臣子的求情下,他才被贬为潮州刺史。

历史余思:历代帝王因奉佛反而得祸这一事实,帝王心中是有数的,但由臣子来说,显然变了味道。因此,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也要注意对权威的尊重问题。

类别二:旁人使绊

上神宗皇帝书(节选)

〔宋〕 苏 轼

臣之所欲言者三,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纲纪……中外之人,无贤不肖,皆言祖宗以来,治财用者不过三司使副判官。经今百年,未尝阙事。今者无故又创一司,号曰制置三司条例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於内,使者四十馀辈,分行营干於外……谓陛下以万乘之主而言利,谓执政以天子之宰而治财……

【注释】讲求:讨论研究。

【目标任务】这是苏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次上书,第一次是“议学校贡举”,第二次是“谏买浙灯”。这次苏轼则向皇帝提出了三个要求: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纲纪”。

【任务完成情况】这段奏议令王安石震怒。最终,苏轼劝说皇帝不得,乞请外调,王安石趁机进言把他贬为杭州通判。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7

古彩,是就康熙釉上五彩而言,它经历了大明青花五彩、康熙青花五彩和康熙釉上五彩三个阶段。而现代景德镇陶瓷美术界所称谓的古彩,指的正是康熙釉上五彩。由于烤花炉温度比粉彩的要高,颜色骨子里较硬故又俗称硬彩,相对雍正粉彩产生的时间早,比其久远,也就自然称其为古彩。

古彩,它不分科系,一般不落款、不搞团队制作。人物、花鸟、山水、草虫、走兽、鱼藻、图案边角和洗染填色均由一人完成。线描厚重、圆起、刚劲有力,采用铁线描和头浓料画线。由于需要长年累月在作品中给力,所以陶工的大拇指中间有一沟深槽,在无名指甲旁边有一老茧,这就是常年累月捉笔、打料的最铁见证。色彩大红大绿、古色古香、喜气洋洋。有着浓厚的民间味、东方味和中国风。图案端庄古朴、精美大方,与敦煌的藻景图案、京剧的锦袍绣袄、故宫的雕龙画凤一脉相承。加上地皮、斗方、底心、边角和通景、开光等构图形式,使古彩千姿百态,变化丰富,异常艳丽,不同凡响。

古彩的传统题材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历史题材,二是祥瑞题材。

历史题材蕴含了正史野史、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这些题材有的载述了上古的创世神话;有的诉说了诸子百家的不朽精神;有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彩生活;有的记录了民间民俗中的风土人情;有的体现了历代先贤审时度势的优秀品格;有的体现了英雄人物金戈铁马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古彩以历史题材入画,弘扬的就是大中华民族魂,立意就是说理说事,敬贤思齐,尊贤约己,传承人文。

举个例子:历史题材《四公图》即画周公、关公、包公、济公。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关公“千秋正气、大义参天”;包公“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济公“惩暴护弱、扶危济贫”,四公的精神旨在天下为公。

如《四品图》即画海瑞、于谦、孔明、重耳。“一身正气”画海瑞为官之道:“两袖清风”画于谦为官之德:“三寸之舌”画诸葛孔明为官之才,“四海为家”画重耳(后来的晋文公)为官之志。

又如《四魁图》即画关羽、岳飞、项庄、吕布。“单刀赴会”画关羽过江应宴;“枪挑梁王”画岳飞初出茅庐;“项庄舞剑”画楚汉相争之鸿门宴;“辕门射戟”画吕布劝袁绍与刘备罢兵。

还有《四子图》画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四大名君》画尧、舜、禹、汤。画《四大贤母》孟母择邻、陶母封诈、阳母画获、岳母刺字,相传陶母就是都昌县西源乡人。画《四大皎帅》姜尚、廉颇、黄忠、杨业等历史上的老英雄。《四大才女》画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等。另外还有四美、四爱、西厢、红楼、三国、水浒、西游记等。

祥瑞题材,则是以吉祥观念为根,以民俗民风为土壤,以福、禄、寿、财、喜为核心,从富贵、和合、吉祥、如意等方面入手,用有形的吉祥物代替无形的吉祥观念,通过缘秘寄情、借物寓意的方式进行象征寓意、组合、搭配汇成好口气、好彩头,用这种彩头话的立意为题材,成为祥瑞题材。表示福的吉祥物有:梅花、石榴、竹笋、蝙蝠和福字等;表示禄的吉祥物有:佛手、桂花、鹿龙、凤凰、孔雀、鸳鸯、锦鸡、麒麟、狮子、猴子、宫花、爵杯等;表示寿的吉祥物有:寿桃、万年青、绶带、白头翁、白鹤、龟、松、柏和寿字等;表示财的吉祥物有:牡丹、芙蓉、海棠、荔枝、元宝、铜钱、盆子、铜鼎、鱼类等;表示喜的吉祥物有:喜鹊、燕子、八哥、雄鸡、凌霄、绣球花、爆竹、锣鼓、灯笼、风筝、罄和喜字等等。

再举个例子,如牡丹和寿桃一起入画,曰“富贵高寿”;绣球花与绶带一起入画,曰“修身求寿”;莲花与雄鸡一起入画,曰“廉洁奉公”或曰“居高守廉”;与白头翁一起入画,曰“知足常乐”;梅花与喜鹊一起入画,曰“喜上眉梢”或曰“载福载喜”等。又如:画一堂《四季花》古彩条幅,春牡、夏荷、秋菊、冬梅。牡丹(富贵);荷(莲)花(和合、廉洁);(知足)梅花(是福),顺着春、夏、秋、冬读,则是富贵知足、廉洁是福,作品的立意说得明明白白。

古彩,自康熙时期起至今,三百五十多年来,在景德镇陶瓷艺坛,古彩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其中确有不少是江西都昌籍,特别是近百年来,古彩艺坛涌现出来的冯心宗、段茂发、陶鼎泰、罗来有、段云昭、段云晖、段庆舜等均是都昌人。特别是都昌籍的古彩艺术宗师、陶瓷学院已故教授段茂发先生堪称是近百年来古彩第一人。著名教授、画家、诗人张志安先生,曾为我著的《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一书中题辞“别忘段茂发古彩一高峰。”在为我著的第二本书《苦乐五彩路》题辞时写道“从陶校至陶院的相处中,以人最好的是段茂发,以艺最好的是段茂发的古彩。”段茂发先生是的古彩老师、表伯父,他在古彩艺术中为家乡父老争得了誉,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旧时,景德镇陶瓷行业有许多约定成俗的行规,包括什么地方的人只能从事哪些行业、不能从事哪些行业,不得越轨。又加上注重传承关系,对宗传技艺上传内不传外、教子不教女等习俗,所以很多行业的技艺高明前辈都是有名匠家。比如段云昭、段云晖就是段茂发老师的儿子,段庆新、段庆平、段庆锋则是段茂发的第三代传人,段和彬、段冰钰已是第四代人了,他们也是从事古彩专业,对其他彩绘和美术创作也有涉及。而现代进步了,像我除了教授儿子方曙,戴荣华教授其女戴玉梅,蓝国华教授女儿蓝芳,段庆新教授其女段冰钰、侄儿段和彬……我们都实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我们都有自己的弟子。这里说一下段庆新的古彩,他有着深厚的艺术理论和文学创作水平,他的新彩属于文人画派,而古彩在创新中出古入新,在较深传统古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达到“时珍时宝,古色古香”的韵味,蕴含着极浓的文学内容和艺术哲学内涵。在台湾艺术收藏界有“一彩难求”之寓,特别是在台、港、澳及东南亚、西方华人居住密集地,他的作品普受欢迎。

海瑞罢官的故事篇8

本书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对进一步增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录:冷少农,贵州省瓮安县人,1925年到黄埔军校政治部参加革命工作,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奉党的指示潜往南京,从事地下工作,提供了许多重要军事情报,他将第一、二、三次围剿红军的重要军事情报及时转报党中央,为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杰出的“红色特工”之一。

回想自己近40年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书为伴。对琴棋书画没有天资、对烟酒茶没有喜好、对游戏没有兴趣,唯独喜爱的是淡淡的书香。自己也记不清究竟看了多少本书,看了哪些书,但回想起来,留在记忆中的都是当时苦读、精读的书。无论就读硕士期间,还是读博士期间,都有老师劝导:读书不在多,而贵在精,每年能精读10本书就很不错了。

我个人理解,“精读”有二层含义。一是所读之书是精华,是同类学科之中的上层佳作;二是要读透全书,至少要达到当合上书页时,对整本书的篇章布局,每一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了然于胸。

曾经看到过一个针对大学生阅读质量的调查,让大学生用50个字概括自己最喜爱之书的主要内容。有的只记住了书中的一些概念,有的只记住书中的主人公,有的只记住书中的一些情结,有的只记住一些名言佳句。很少有大学生能做到简单、准确的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做不到,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书读透。

读书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当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清楚这本书整体谈了什么;局部谈了什么;细节谈了什么;书中的观点有道理吗?如果有,有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道理。当弄清这些问题后,这本书就真正属于自己了,也就达到了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了。

当然,读书要读透,并不是要求对每一本书都要下如此功夫。当下印刷出版业如此发达,就算穷其一身,也读不完书籍之万一。有的书没必要,也值不得精读。事实上,在对一些经典的、权威的书籍进行精读和剖析后,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还可提高阅读的速度,更可以提升自己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读书读透,细细品味作者的思绪,认真咀嚼作者的语言,仔细思考作者的意图,才能做到读以致用、读以致知。(作者系毕节市委党建办副主任)

朱瑞:留学两月即能译书

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是人民炮兵建设的奠基人。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

1922年,朱瑞在徐州培心中学读书时,因发动学校同学罢课而被开除。这年秋天,朱瑞在同学的帮助下到南京钟英中学上高中,经常利用作文和演讲的机会,抨击时政,斥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

高中毕业后,朱瑞考上国立广东大学。在这里,他改变了“认真学一学”的初衷,转而“尽自己所有,搜求进步书籍,自行研读”。他经过一年学习、钻研,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完全信仰。

1926年,朱瑞通过考试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开学不到两个月,他就能把胡汉民的《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一书译成英文,然后再译成俄文。任教的俄语老师看了他的译稿,惊喜交加,大为赞赏,立刻推荐给有关领导,并提议将他升入俄语第一班直接听讲,这一提议立刻获得了批准。朱瑞在第一班学了三个月后,又向学校提出要求转入第七班。除了翻译班之外,第七班是中大俄语水平最高的一个班,他的要求又获得了批准。

朱瑞升第一班不久,由丁祝华等介绍加入了苏联少共(即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记述这件事时写道:“这是我一生的共产主义奋斗生活之始……其实际意义是我已具体、明确地确定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谏院题名记

[北宋]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招置谏官六员,责以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佑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呜呼,可不惧哉?

爱恨与恩怨

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1页

绝对的公平或者绝对的不公平,

是不可能的。

如果地方的同志说中央搞得不好,

那末,

地方同志的事情是不是搞得十全十美,

一点不公平都没有?

我就不相信。

有些事情想不到,

有些事情想错了,

有些事情安排不恰当,

是难免的。

《文集》第7卷第107页

《大国威仪》

上一篇:个人工作总结与自我评价范文 下一篇:网络舆情专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