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

时间:2023-10-19 21:51:46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1

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中断了美国开发近海石油的国策;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类生物遭遇“灭顶之灾”;一场漏油事故,近乎毁了美国南部海岸的整个渔业及渔民生计。

在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事件正从各个方面向一场噩梦发展。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5月30日,美国白宫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顾问卡萝尔・布劳纳表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已超过“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原油泄漏可能将一直持续到8月份减压井修建完毕才会停止。

美国政府估计,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一个多月来,流入墨西哥湾的原油在1800万桶至4000万桶之间。这一事件不仅对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也对美国沿岸各州的渔业、旅游业和航运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路易斯安那州是距离英国石油公司发生泄漏的油井最近的州,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州。该州州长博比・金德尔曾表示,路易斯安那州644公里的海岸线已有160公里受泄漏原油影响。

目前泄漏原油已经抵达路易斯安那州一些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如布雷顿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帕萨卢特野生生物管理区等。根据漏油事件应急部门5月30日公布的数据,在原油泄漏的40多天内,负责野生动植物的官员在墨西哥湾沿岸发现491只鸟、227只乌龟及27只包括海豚在内的哺乳动物等死亡。这些官员认为,势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受到漏油事件影响。

另外,泄漏原油还可能对环境以及海洋食物链带来“看不见的”及“未知的”影响。

采取一切负责任措施封堵漏油油井

5月24日,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在视察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一处被浮油污染的海滩后称,低估了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海岸线的努力并不成功,感到很受打击。漏油事件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事关英国石油公司声誉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会为此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

英国石油公司当天宣布,将出资5亿美元资助一个关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漏油和用于分解浮油的分散剂对海底和海岸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技术尽早发现原油泄漏并有效清除漏油。

5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联邦政府同有关方面将继续寻求通过“任何和一切负责任的途径”封堵墨西哥湾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的油井。

奥巴马当晚发表声明说,英国石油公司采取的“灭顶法”堵漏作业已经失败,而该公司准备采取的新措施并非不具风险且从未在此深度进行过尝试,这次困难的尝试将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英国石油公司稍早时说,在用灌注泥浆混合物及其他材料堵塞漏油油井的“灭顶法”作业失败后,公司准备在接近海床的油管上安装一个盖子,这种方式可堵住大部分漏油。

墨西哥湾或促生“黑色风暴”

美国6月1日开始进入每年热带气旋活动最为频繁的“飓风季节”。墨西哥湾是热带气旋登陆美国的主要路径之一。一些专家担心,热带气旋夹杂泄漏原油,可能变身“黑色风暴”,扩大石油污染范围,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危害。

美国全国保护野生生物联合会科学家道格・英克利说,飓风会将泄漏原油带向陆地深处。“那将令植物窒息,你会看到身上粘着石油的鸟和其他动物……几乎不可能清理干净石油。”

美联社认为,当热带气旋经墨西哥湾登陆美国时,沿岸沼泽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后排”地区所受冲击。“黑色风暴”的最糟糕影响在于长期破坏沿岸沼泽,那将令包括新奥尔良在内的许多地区失去“屏障”,遭风暴袭击时更加脆弱。

路易斯安那州近几十年来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再遭原油侵袭,生存能力将受到严重威胁。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飓风中心主管约瑟夫・舒豪伊道介绍,如果湿地植物因石油污染死亡,湿地水土流失难以避免,这相当于摧毁湿地的“根基”,将导致内陆地区遭受更多风暴袭击。

另外,由于海洋石油作业人员通常需在飓风来袭前撤离钻井平台,飓风可能将打断封堵漏油的工程,甚至给堵漏工作“添堵”。

政治“飓风”即将来袭

空前的环境污染及接踵而来的旅游业、渔业危机,令美国国会议员和沿岸居民对英国石油公司和奥巴马政府的不满加剧。奥巴马曾经批评此次原油泄漏是一场“人为灾难”,试图反击针对政府反应速度和力度的批评。但令他两难的是,尽管他宣称美国政府在主管善后事务,但似乎只有英国石油公司能阻止原油泄漏。

奥巴马第二次视察原油泄漏灾情后,美国政府已经宣布将增加投入两倍的资源用于治污工作。但随着原油污染的加剧,英国石油公司的事故责任正日益凸显;而有关奥巴马政府的“领导责任”问题的争论,也使人们隐约嗅到一场政治“飓风”的味道。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2

――Jane Fulton Alt

・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时,曾在新奥尔良诊所帮忙的摄影师Jane Fulton Alt说,她永远忘不了小鸟被石油覆盖全身然后慢慢死去的惨状。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后,Jane邀请居住在密歇根湖畔受污染地区的人们站在海边,将身体用酷似原油的物质涂满,拍摄完成了这组名为Crude Awakening的摄影项目,作为对此次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的回应。照片中的人们,多数是Jane并不相识的当地人,他们自告奋勇,希望能够加入拍摄的行列。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的海域触礁,3.4万吨原油流入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这次事件让阿拉斯加地区一度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在很低水平,栖息在这一区域的小型虎鲸群体濒临灭绝。21年后,阿拉斯加受污染地区人们因“埃克森・瓦尔迪兹”号事件受到的群体性心灵创伤仍然持续存在。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严重性远超过“埃克森・瓦尔迪兹”号事件,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污染海洋灾难。此次原油泄漏事件的发生正值动物繁衍期间。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入口处湿地面积占美国湿地总面积的25%,浮油对这一区域的野生动物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因为正处于繁殖期或孵化期,浮油的到达将把动物母婴一起杀死。

・墨西哥湾是全美20%海产品的重要来源地。随着污染面积的增大和泄漏原油的增多,原油中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就会进入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再到人类,无一能幸免,而存活下来的物种在未来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并遗传给后代。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3

英国石油(BP)拥有该区块的租赁权并担任作业者,“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一流的公司、顶级的装备,却为何发生如此惨重的事故呢?漏油之后BP采取了哪些应急处理措施?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

原油泄漏

墨西哥湾位于北美洲东南部边缘,因濒临墨西哥而得名。它是全球著名的海洋油气富集区,也是美国三大油气产区之一,为美国的油气产量以及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4月20日 在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峡谷252区块Macondo探区

作业人员已将生产套管下至钻井深度5 579.1 m处并固井,由于已完成压力测试,工作人员正在做临时弃井的准备工作。

21时01分,作为临时弃井的常规作业一部分,在海水替代泥浆的过程中,当较重的泥浆为较轻的海水置换时,压力本应下降。相反,钻杆压力上升了689.5 kPa。说明油井出现了问题。

21时14分,钻井工人采取了一系列的井控措施试图降低钻杆压力以调查压差。

21时40分,泥浆和油气已经到处扩散并流到海里……

21时47分,第一声可燃气报警响起。

21时48分,电力被中断,发生了第一次爆炸。约10 s后,发生第二次爆炸。

22时,由于深水地平线无法与油井脱开,管理者发出放弃平台的指令。人员开始撤离。

4月22日上午10时,平台再次发生爆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沉入深海……虽然平台上126人员大部分撤离,但仍有11人死亡,17人受伤。

原油泄漏 形势升级

2010年4月24日,海底探测器显示,隔水导管和套管开始漏油,预计漏油量每天超过1 000桶。

当局者起初以为这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漏油事故,只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然而,这只是巨大灾难的开始。

4月2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每天漏油高达5 000桶,竟然5倍于先前的预估,并且连续发现了3处漏油点。根据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长160 km,最宽处72 km。

6月23日,事故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

封堵成功

2010年7月15日, BP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

永久封闭

2010年9月19日,伴随着减压井的完工,美国原油泄漏事故救灾小组宣布,墨西哥湾漏油井已被永久封堵。井虽成功封堵,但是泄露的400万桶原油,只收回了81万桶,仍有约319万桶原油漂浮在墨西哥湾。

人为的责任事故

2009年10月6日,Transocean公司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马里亚纳”完成Macondo探区的初次钻井作业。随后受飓风艾达的影响,马里亚纳断锚、漂移,需要坞修。坞修后,平台合同到期。

2010年2月6日,由“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继续为Macondo井提供钻井服务。Macondo井为一口勘探井,一旦发现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资源,探井将转为生产井。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可在水深2 438 m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约为8 850 m,造价3.5亿美元,作业日均费用达到49.68万美元/天,于2001年交付下水。世界一流的公司、顶级的设备,怎么会酿成如此重大事故?

事故调查发现,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一起人为的责任事故。

套管选择

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需要根据井况和井深来选择相应的套管。

2010年3月8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开工。经过一个月的钻探工作,2010年4月9日,钻井深度达到5 596.13 m(方案设计钻井深度为5 989.3 m,因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遭遇了与设计基础不同的孔隙压力和压力梯度,因而泥浆比重和套管下入深度与原设计不同)。

2010年4月9日,作业者对先下尾管还是直接下长串生产套管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下尾管可以防止井喷,但会减慢施工进度,而下入长串生产套管是一种较快的作业方式,工期可以减少3天;直接下套管还可节约700万~1 000万美元。

在利益面前,BP忽视安全因素,决定在4月15日直接下长串生产套管完井。

违规减少15个扶正器

在下套管过程中,扶正器非常重要。扶正器安装在套管外侧,用来支撑套管,使套管顺利下到预定井深,并使套管在井眼内居中。

负责固井作业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固井工程师按照API RP 65规范,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应使用21个套管扶正器,才能基本保证固井质量,而实际上Macondo井队下套管时只安放了6个扶正器,大大增加了上部蹿槽的风险。

水泥浆封堵缺陷把控不严

下完套管后,为防止油气从产层中进入井眼,开始注入水泥。BP使用的是一种轻质的氮化泡沫水泥浆,虽然封堵效果好,但是稳定性差。

这归结于前期哈里伯顿公司室内水泥浆试验不全面,加之BP把关不严,没有发现水泥浆设计的潜在缺陷;再加上固井方案设计的水泥浆用量太少;固井前,钻井泥浆循环不够等因素降低了固井质量,最后出了问题。

缩短候凝时间

注入的水泥需要一段时间来凝固,即候凝。由于此钻井进度比计划推迟了大约42天,BP公司为了赶进度,仅候凝16.5 h,水泥并未完全凝固,就令井队用海水替换钻井液。由此导致压力失衡,井内液压柱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从而引发地层液体涌入井筒。

未进行水泥胶结测井

水泥胶结测井,指用一个声波仪器来检测水泥是否与套管外壁和井洞壁胶合结实。水泥胶结测井是检验固井质量重要的一步,若发现水泥中有通道,可以在套管上钻个孔再注入一些水泥。

平台爆炸两天前,BP曾派相关服务公司进行水泥胶结测井。但奇怪的是,BP后来又决定不测井。据称,一次测井需要花费9~12 h,并支付12.8万美元。

负试压误认为成功

固井施工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后,需要根据设计测固井质量。2010年4月20日上午,对油井进行第一次完整性测试――正试压,试压成功。下午做负试压,先使用隔离液,然后利用海水置换井中的一些泥浆,以确认环空水泥、套管鞋、套管和井口密封的完整性。

经过调查,调查组认为此次负试压存在多个问题。首先,在试验开始时,防喷器充入了约50桶的隔离液,这将可能抑制压井管线上的压力读数;其次,排量超过了预期,表明屏障封隔油层失败;再次,钻井人员发现压井管线无流体流出,但钻杆压力上升至9 653 kPa,这一压力表明油井的完整性存在问题,钻井人员却错误地认为压力是由于“气囊效应”的现象造成。因此,钻井作业人员错误地认为负试压成功。

溢流未及时关闭防喷器

2010年4月19日20时20分,发现溢流,但整整一个小时后,才意识到需要关闭防喷器,但为时已晚,油气已经上涌。

21时49分,发生井喷,随后泥浆泵房机房爆炸,井控系统失效等,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

防喷器失效

安装在井口的防喷器是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深水地平线平台的防喷器在发生漏油后并未正常启动,此外平台上装备的一套自动备用系统,也未能被激活,因此防喷器当时并没有发挥作用。

高大威猛的防喷器为什么会失效呢?据了解,为节省时间和经费,“深水地平线”防喷阀中没有使用永久性“变径闸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测试阀门,这增加了阀门失效的风险。

BP公司主观原因

管理原因。2009年美国政府向BP颁布了“安全奖”,事发当天BP的7名高级官员正在现场庆祝,未能第一时间参与救援

赶工原因。该井设计钻井周期51天,但实际作业时间超设计周期43天,另外,平台租赁费多花了2 100多万美金。

监管不力。按照规定,每个月要求做一次安全检查,但BP的检查率只有41%~75%,而且安全检查不认真。

应急救援和补救措施

正常情况下,井喷后通过采取注入重泥浆或者关闭油井,并疏导上喷的高压油气,可以在一周内控制井喷,为何深水地平线事故持续了近三个月时间才被控制住呢?BP在这三个月内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

专家总动员

BP公司在休斯敦快速设立了一个大型事故指挥中心,从160家石油公司调集了500人。随后又专门聘请道达尔、埃克森等专家商讨救援措施。

及时清污

4月25日,BP通过铺设围油栏、稻草墙和防护堤坝等措施设置隔离带,并每天投放大量分散剂(Corexit 9500和Corexit EC9527A)。同时使用吸油棒吸油,但在每天泄漏的上万桶原油面前远远不够。

机器人水下关井

4月26日,BP出动了多台水下机器人尝试关闭水下防喷器来实现关井,但未能奏效。

“金钟罩”

随后BP打造了一个顶部开孔的钟形控油罩,希望用它罩住漏油点,将原油从顶部通过油管疏导到海面上的油轮。

但是这个重约125 t的控油罩在即将抵达漏油点时,却停止了下沉。经过研究才发现:在控油罩下降过程中,深海中的洋流裹挟着原油和天然气进入了控油罩内,天然气在深海的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了甲烷水合物,堵塞了控油罩顶部的输油口。

“大礼帽”

为了解决甲烷水合物的问题,BP又设计了一个“大礼帽”,它比之前的“金钟罩”体积要小得多。为了抑制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在下放“大礼帽”的过程中,向其缓缓注入甲醇,不过该方法治标不治本、效果不佳,未能控制漏油。

安装吸油管吸油

5月14日,BP开始在海底漏油口安装吸油管。同时,BP意识到仅靠收集原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定封堵油井。

灭顶法

5月26日启用“Top Kill”封堵(灭顶法),即从井眼顶部向破损油井注入封堵材料进行封堵。但井底压力过大,注入的封堵材料被井内的高压流体冲出油井,灭顶法失败。

切管盖帽法

切管盖帽法,即用深海机器人切断防喷阀门上方的漏油管道,下放防喷阀门以控制漏油,并在阀门上方安装控油管道,将泄露的原油抽出。

采用此方法后,BP公司8月4日成功用一个漏斗状装置“盖住”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油井,并开始将泄漏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海面上。24 h内,共收集6 000桶原油。8月16日,美国官方估测每天能收集3 500~6 000 t。

钻井救援

虽然切管盖帽法控制住了大部分漏油,但为了保证安全,BP继续在漏油油井东西两个方向各钻一口减压井,从减压井中向漏油油井注入重泥浆,以实现彻底封堵。

5月2日,第一口减压井开钻,5月16日,第二口减压井开钻,两口救援井在4个月内完工。2010年9月19日,伴随着减压井的完工,美国原油泄漏事故救灾小组宣布,墨西哥湾漏油井已被永久封堵。

事故影响

大量泄漏的原油,加之后期海风和暖流加速了海面油污的扩散,事故造成了近1 500 km海滩受到污染,至少2 500 km2的海水被石油覆盖,多种物种灭绝,严重破坏了墨西哥湾生态平衡。

事故后,美国政府签发了新版墨西哥湾“禁采令”, 宣布在2010年11月30日之前,没有达到作业要求的公司将失去在墨西哥湾开采油气的资格。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4

面临“换帅”的英国石油公司(BP),“变卖家产”速度正在提速。

8月6日,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戴德立(Robert Dudley)提议:出售其在越南、巴基斯坦和委内瑞拉的资产,出售对象可能为俄罗斯石油公司和BP与俄方合资公司秋明-BP(TNK-BP)公司。这意味着对BP出售资产预期颇高的中国公司,或许再一次落空。

8月上旬,记者从中石油集团、中海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内部了解到,三大石油集团对BP部分资产很感兴趣且均与BP展开了接触,但尚未达成任何合作意向。“我们对此不予回应。”中海油集团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我们愿与任何公司展开合作,当然也包括中国公司。”8月5日,BP伦敦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财经国家周刊》重申道。不过该工作人员同时确认: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与中国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的消息。

3个月前,BP在墨西哥湾油井发生爆炸,大约490万桶原油泄露。事故使得BP危机重重, BP此时火线换帅,并变卖资产,其意图非常明显。但是,“美国大兵”戴德立的到来能否拯救BP依然充满未知。BP深海钻探将何去何从?资产变卖中谁能够顺利接盘?巨额赔偿又将如何应对?系列难题并没因高层人事变动而消失,BP还处在悬崖边缘。

临危受命

即将上任的BP“掌门人”戴德立现年54岁,其职业生涯非常简单。1979年,戴德立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1998年,BP收购阿莫科,戴德立随之进入BP。在此之前,戴德立任BP集团执行董事,负责发展俄罗斯的上下游业务,还曾参与了和中海油在中国南海项目的谈判与开发。

在BP,戴德立声名不显,直至墨西哥湾事故的发生。

4月20日晚间,BP在墨西哥湾租用的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井平台突然爆炸并引发大火,井下管道破裂导致原油大量泄漏。这一震动业界的严重事故,使BP沦为千夫所指,公司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

本来,戴德立对其掌管区域内发生的事故也承担有一定责任,但事故却为其展示才干提供了绝好机会。戴德立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封堵油井、清理漏油,一方面采取公关措施,多次向受灾民众作出承诺要赔偿损失,极大的安抚了美国社会对BP的愤怒情绪。

或许,戴德立只是做了其应该做的事情,但CEO唐熙华的糟糕表现却将其衬托得光彩耀眼。

在BP封堵漏油多次失败之时,唐熙华对外表示:希望漏油尽快解决,他好回归正常生活。此语一出即遭到恶批。而6月19日,唐熙华居然又被媒体拍到去参加在英国举行的帆船比赛,这让白宫和美国民众怒不可遏。

BP董事会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迅速作出反应。6月23日,BP宣布将阻止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与污物清除的职责,从唐熙华转交给戴德立,戴德立被任命为BP组建的墨西哥湾海岸恢复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在看来,这或许正是BP董事会决定要戴德立取而代之的前兆。

在BP内部,戴德立的口碑也不差。2003年,BP在俄罗斯成立合资公司TNK-BP,戴德立任合资公司总裁兼CEO,在其任期内合资公司业绩不俗。但在2008年,戴德立团队因强硬维护BP利益,与俄方合伙人发生冲突。盛怒之下,俄政府拒绝为戴德立的签证延期,戴德立最终不得不离开俄罗斯。

这段经历让戴德立在公司内部赢得不少加分。在BP发给《财经国家周刊》的一份新闻稿中,公司董事会主席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如此评价戴德立:戴德立的工作经历证明,他是一位在最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强有力管理能力的企业领袖。

而这也正是BP当下最需要的。危机四伏之下,BP急需要有一位强力领导人来收拾烂摊子。很显然,戴德立的既往表现让董事会觉得:这是一位在关键时刻带领公司走出危机的合适人选。

更重要的是,BP董事会需要一位熟悉美国政治、舆论环境的人,尽快扭转公司在美国的不利境地,而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戴德立,恰恰是再合适不过。

7月27日,BP董事会正式对外宣布了这项任职决定。戴德立接受任命,并表示:“我很荣幸接手重建BP实力和声誉的工作。”这意味着在BP百年历史上,CEO一职上将迎来首位“美国大兵”。

据了解,唐熙华将在董事会留任至11月30日,BP计划提名他为秋明BP公司非执行董事,并支付给他一年的薪水共计104.5万英镑作为补偿。接受委任后,戴德立将把目前在美国的工作移交给BP北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麦凯(Lamar McKay),正式走马上任。

麻烦难了

8月5日,BP伦敦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继7月中旬“盖帽法”堵漏见出成效后,目前已经没有漏油进入墨西哥湾。目前,工程师通过从油井顶部注入泥浆成功降压之后,将会开始往漏油油井注入水泥,达到将油井彻底封死的目的。

这意味着,BP的堵漏工作基本大功告成,戴德立可以长舒一口气不必担心事态会继续恶化了。在临危受命之后,戴德立下一步将对BP展开怎样的拯救?

“我不会低估我所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戴德立在就职任命当天对外宣称:“BP拥有令同行羡慕的资产,因而保持着强劲的财务活力,我们还有着业内最好的专业团队。我相信,加以明确的战略导向,必将使BP走上复兴之路。”

现在来看,戴德立的看法还是不免有些过于乐观。

8月2日,美国政府和BP联合组成的漏油事件应对指挥小组声明说:科学团队估计,事故总漏油量为490万桶,其中410万桶流入墨西哥湾。声明同时强调:“这起漏油事件成为全球史上最严重事故性漏油事件。”

截至目前,BP需要支付多少赔偿和罚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根据美国《清洁水法》,罚款尺度依据疏忽程度的不同,定位在每桶1100美元到4300美元之间,以490万桶漏油量计算,BP可能面临最高210亿美元的罚款。而这还并不包括民事赔偿要求,墨西哥湾民众如果群讼的话,赔偿数额将是“无底洞”。

“BP会受到什么惩罚,索赔和罚款能不能承受得了,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从事故的严重性上看,足以使BP倾家荡产。而即使是这样,也不足于弥补对环境的破坏”。英国Z.S.Z.极安环境咨询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周跃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不过在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看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BP倒掉的可能性不大。

“BP虽然闯了大祸,但目前看还没有哪一方要求它必须死。BP垮掉,很难有一方是从中受益的,但是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受害民众,都不会轻易放过它,美国政府、议会中的各方力量将在博弈中控制这个度。”陈卫东说道。

下一步,将是戴德立展示其“外交家”本事的时候了。在院外集团密布的美国政治生态下,戴德立需要穿梭外交,避免最严重的罚款出现。同时从更长远看,戴德立需要确保在这件事情之后,美国市场不会对BP另外设防、沿海油气开发不会对BP彻底关上大门。

中国机会

为筹措因墨西哥湾事故赔偿所需资金,BP宣布将在未来18个月里出售大约300亿美元的资产。在大规模赔偿要求完全来临之前,戴德立将需要加速变卖资产的进程。

8月3日,BP宣布了最新的一单交易,以19亿美元价格将在哥伦比亚的石油分公司出售给由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和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组建的国际财团。在此之前,BP已出售给了阿帕奇公司约70亿美元资产。

BP变卖家产,勾起了外界对中国公司的无限遐想。渣打甚至报告,建议中石油收购BP。“这将是一项十分划算的交易”, 渣打认为,中石油有望以每桶油当量不到7美元的代价买到BP的油储,同时BP的产量将为中国三分之一石油进口提供保障。

《财经国家周刊》从三大石油公司内部处了解到,对BP甩卖资产三大石油公司确实都有接盘的意愿,并先后与BP方面就感兴趣的资产展开了接触,但能否最终如愿还很难判断。

但是,BP首轮100亿美元资产出售完毕,中国企业却是空手而归。

中石化高层证实:在与BP就收购一些优质资产事宜进行沟通后,收购意愿遭到了拒绝。外媒报道的中海油将收购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PAE)60%股权一事,中海油新闻发言人也向《财经国家周刊》作出否认,此说法完全为“市场谣言”。

下一步,BP将有更多资产进行出售。目前披露的消息显示:在越南价值13亿美元的Nam Con Son天然气项目、在巴基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田包括部分深水设施、在委内瑞拉的三个石油项目股权都是出售对象,同时BP还准备以20亿欧元(合26亿美元)出售德国加油站连锁公司Aral。

这些资产无论哪一项,对中国石油公司都意味着重要的机会。中国石油公司能不能最终有所收获,依然充满未知。

陈卫东认为,如果摆在公平的角度上,中国公司应该会有机会,但中国非经济的因素会多一些。“对一些小的资产,中国公司看不上;大的资产,在出售给中国公司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BP管理层从处理方便的角度出发,可能不大会优先考虑中国公司。”

这或许正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尴尬。即使是资产雄厚,并购交易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2005年,中海油发起了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高达185亿美元的要约收购,因遭遇多重阻挠最终功亏一篑。

“戏还没完。”陈卫东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堵漏支出毕竟有限,BP面临的罚款、赔偿额度将决定其生死。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5

为了筹措赔付款,BP出售资产已经成为必然。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中石化……若干潜在买家被反复热炒,他们都被视为BP漏油事件的可能受益者。就在7月上旬,BP已经宣布了一项价值2.89亿美元的出售计划,买主是美国的麦哲伦石油公司。这个消息似乎印证了之前美国石油公司将从BP身上获益的猜测。

然而,在媒体热炒收购事件的同时,也有一批人低调地躲在公众视线之外,这些人看似与石油行业无关,但却从BP漏油事件中获益良多。

影星科斯特纳:变身除油专家获订单

两届奥斯卡奖得主凯文・科斯特纳便是这群低调的受益者之一,这位好莱坞金牌演员兼导演以他不老的俊朗外表和迷人笑容,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影迷的厚爱。与此同时,他还身兼乐队老板、电影制片人和商人等多重身份,在多项领域都有投资,正所谓“演而优则商”。

不过科斯特纳的商业能力一直被广泛质疑。1995年他担任《未来水世界》制片人时,为了完美的布景而不断追加投资,加上糟糕的财务计划,使影片成本超出预算两倍多,导致这部艺术上制作精良的电影遭遇商业的滑铁卢。就在同一年,他从美国政府手中买下了专门研发海洋石油污染处理的“海洋治疗解决公司”(Ocean TherapySolutions)。当时没人能理解这家公司对一位电影明星来说价值何在,人们认为又是科斯特纳理想主义者的天性作祟,使他为了一句虚无缥缈的“拯救地球”的口号而不断地花冤枉钱。

在以后的15年里,科斯特纳在哥哥丹尼斯和一群科学家的帮助下,花费数千万美元开发出一套分离海水和石油的先进技术。不过,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对他们的产品表示兴趣,直到本次BP漏油事件改变了一切。

“我们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科斯特纳说,“我很高兴我们的产品可以重见天日,但对于本次启用它们的原因,我感到很难过。”就在墨西哥湾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传遍世界的同时,BP决定试用科斯特纳公司的三台设备进行海水净化,试用效果非常理想,于是BP立刻追加了26台的订单。

现在,科斯特纳公司出品的海水净化器已经被布置到墨西哥湾四周,以最高每台每分钟200加仑的速度净化着这片被人类夺去蔚蓝的海水。“1989年,凯文目睹了埃克森公司的漏油事件。”科斯特纳的一位友人对媒体表示,“他非常震惊,因为人们告诉他,当时还没有处理海洋石油污染的技术。从那以后,他就一心扑在这件事上。这个项目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从自己腰包里拿出来的。”

当然,仅凭BP的订单还不足以弥补15年来科斯特纳为海洋净化事业付出的金钱与心血。然而对于一位理想主义者来说,自己的设想可以付诸实际应用,便已经是最好的奖赏。

股神巴菲特:环境污染再保险业务猛涨

BP漏油事件爆发伊始,就有一些颇具远见的分析师提醒投资者:不要只盯着石油产业,保险公司,特别是再保险公司,或许能成为本次事件的受益者。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将导致工业污染相关的保险业务量上升,保费也将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保险公司也将为已经签订的保单寻求再保险,以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

事实正是如此。7月中旬,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保险公司就接到了一个再保险大单,美国第七大保险公司CNA将为其价值20亿美元的石棉污染保单寻求再保险。石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其造成的健康损害往往在污染数年后才会出现。然而BP事件后美国人对工业污染的重视程度陡起,可以料想,相关的索赔事件定然增加。因此CNA保险公司到更财大气粗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身边寻求庇护,也就情有可原了。

早在2006年,巴菲特就借英国环境污染索赔风起之机,收购了劳埃德银行旗下不堪重负的Equitas保险公司。此次借着BP事件的东风,巴菲特旗下的保险业务或许又能开疆扩土。

巴菲特还持有世界最大的废水处理公司之一Nalco Holding 6%的股份,目前BP正在使用该公司生产的一种试剂用以分解墨西哥湾泄露的石油。不过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单纯出售试剂并不能给它带来盈利。

除此之外,巴菲特在埃克森美孚、Conoco Phillips等BP的竞争对手身上也有投资,另外他还投资了核能、太阳能和风能公司NRG Energy,这些投资无疑都将从BP事件中获益。另外还有分析师指出,巴菲特有生以来最昂贵的投资――北伯灵顿铁路,也将从石油业的打击中收到好处。一些研究表明,北伯灵顿铁路的收益与更高的天然气价格,以及美国电力行业煤炭的使用量呈正相关,因此油价上涨必将给股神的这笔投资带来额外的价值。

巨鳄索罗斯:投资巴西石油公司获益

无处不在的国际投机巨鳄乔治・索罗斯,也从BP漏油事件中获得了意外的好处。为了防止BP石油钻井平台爆炸的悲剧再次发生,美国政府已于7月12日了深海石油钻探禁令。此举将使美国今年的原油产量减少240万桶,使明年的产量减少2500万桶。那么,美国的石油缺口将如何弥补?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南美国家――巴西。

近几年,巴西的深海石油钻探进展神速。2008年曾有报道说,巴西国有石油公司Petrobras租借的深海石油钻探设备,已经占到世界全部设备的80%。据测算,巴西的深海石油储量可能达到500亿桶,这个数字足以排进全球石油储量的前六名。

Petrobras宣布将投巨资进行深海石油开采,并表示可与外国投资者合作。在所有参股Petrobras的外国投资者中,有一个人很少被媒体注意,那就是乔治・索罗斯。

2008年8月,索罗斯斥资8.11亿美元入股Petrobras。而在当年的另一份报告中,显示在巴西石油公司的投资已经占到索罗斯基金总额的22%。

2009年,巴西矿业与能源部长在一次采访中说:“巴西不得不暂停部分深海石油开采项目,因为缺乏足够的设备。”那么现在美国因BP事件禁止深海石油钻探,这些闲置的设备完全可以向巴西转移。一方面来自美国的石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限制巴西石油产量的硬件瓶颈消除,BP漏油事件真可谓是巴西石油行业的重大利好。

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巴西的深海钻探业。去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詹姆斯・琼斯飞赴巴西,商谈向巴西石油公司贷款的细节问题。美国进出口银行同意向Petrobras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这个数字还有可能增加。

值得注意是,索罗斯是和奥巴马本人的重要政治捐款人,他与奥巴马的私交甚笃。早在总统选举期间,奥巴马就时常出现在索罗斯组织的各种宴会上。于是有人怀疑,奥巴马一面深海石油开采禁令,一面支持巴西石油开采,是否帮了老朋友的大忙呢?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6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的下文往往不是胸有成竹的骄傲和自豪,而更多可能是伴随着一声叹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至今,中国的各行各业几乎都习惯了这样一个口号:与国际接轨。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各大商业银行收费多如牛毛,理由是“接轨”;居民日常必须的能源价格每次上涨,原因也是“接轨”;城市的楼房偏要盖成“欧式风格”或者小区名字带上洋味儿,更是有着浓厚的“接轨”意味……只是,更多应该接轨的事情,却一直乏人问津,甚至被刻意忽略着。

7.0级地震可以做到零死亡

接连不断的地震,让我们目睹了全球各地一幕幕房倒屋塌、伤亡惨重的悲剧。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遥远的海地,天灾曾让人类一次次措手不及却又无可奈何。可是,当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附近发生里氏7.0级地震之后,无人死亡的奇迹却令人惊讶不已:原来7.0级的强震也可以做到零死亡!

没错,我们过去连想想都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新西兰却做到了。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只是那些中央商务区的老房子,而其他绝大多数的建筑都保持了完好无缺。

奇迹当然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除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等客观因素外,当地严格执行的抗震建筑标准被普遍认为是强震零死亡的重要原因。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负责人告诉前去采访的记者,该国的新办公楼采用的都是隔离地基,即楼体是建在橡胶减震层或滚球轴承垫之上,这样“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它们就能通过适当晃动抗震”。

人们知道,新西兰是世界上房屋抗震设计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许多古老的建筑也都进行了抗震设施加固。而严格的《建筑法》,也成为挽救众多生命的保护神。该国1992年通过的法规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发生强烈地震时,无法避免混凝土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必须避免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出现问题,要追究建筑商、设计师、政府审查人员的责任。

与1月发生在海地的类似级别地震导致几十万人死亡的悲剧后果相比,新西兰严格的建筑标准和对标准不折不扣的执行,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家约翰・马特研究后表示,自然灾害导致发展中国家死亡的几率要比富裕国家高出大约一百倍。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因此总结称:自然灾难主要祸害贫穷国家。

肇事企业名头再大也不该免责

石油公司输油管道破损导致原油泄漏并流进大海,因此造成的海域污染损失以及清理油污的责任,到底该由谁来负?美国政府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肇事石油公司!

2010年10月15日报道,美国政府已向英国石油公司及其他机构开出了六千二百六十万美元的账单,用于支付墨西哥湾大型漏油事件相关的处理及重建费用。这是美国政府开出的第七张账单,之前的六张共计五亿一千八百四十万美元,英国石油公司已经悉数支付。

2010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海岸附近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随后沉没,超过四百九十万加仑原油外泄,美国南部五个州长达六百四十多英里的海岸线遭污染,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事故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就遭遇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迅速的堵漏和赔偿工作亦随即展开。8月9日,该公司表示,单就清理漏油的支出即已达到六十一亿美元。当时还接到超过十四万五千份的索赔要求,其中超过十万零三千份已经支付,赔偿金额达三亿一千九百万美元。而路透社列出的预计账单数额更加巨大――事故责任方英国石油公司将为堵漏、清理等支付超过三百亿元。

枯燥的数字,形象地表明了英国石油公司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上的损失,英国石油公司时任总裁海沃德也被曝下课。

这起看上去距离中国异常遥远的事故,却因为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输油管线爆炸,而变得有了特殊的意义。

尽管事故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但目前对水产养殖户的赔偿“仍处在调查阶段”。与先前媒体在9月份称中石油一直对赔偿一事保持沉默有些变化的是,《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中石油处接待了到北京反映情况的五十多位大连渔民,其后中石油给出的回复是,“事故不论追究到什么责任,最终的赔偿都由中石油来承担。但是地方政府必须要拿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赔偿依据。”

英国石油公司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早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美国司法部就和英国石油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已谈妥共计二百亿美元的墨西哥湾漏油赔偿基金的方案。英国石油公司已向该基金注入了首期三十亿美元资金,向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受害人和受害企业提供赔偿,将一直持续到2013年。

对官场腐败要零容忍

2010年11月初,中国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因用公款买两瓶酒被查出,新西兰房屋部长被迫辞职。

据说事发于2010年2月5日,下届总理热门竞选人之一的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晚上约朋友到家里吃饭。下班后路过超市去买酒,发现钱包没有带,就用政府专用的信用卡买了两瓶酒,价值约一千新西兰元。但这张信用卡主要是用来公务招待的。审计人员最后发现两瓶酒的账单可能有问题,于是成立了由审计长为组长的调查组,对希特利购酒一事立案调查。当地媒体随后闻风而动,希特利不仅退回了酒钱,公开道歉,还不得不辞职。

这则报道很快在中国网络上发酵,两瓶酒撂倒堂堂部长,让很多网民对新西兰人刮目相看。

同样,一年前发生在美国的另一则反腐新闻,一年后也仍在中国网络上被反复提起。

2009年7月23日,美国新泽西州两名市长和一名副市长因为涉嫌受贿和洗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美联社报道称,其中涉案最高金额的为霍博肯市市长卡马拉诺,被控收受两万五千美元的贿赂。当时新泽西州州长约恩柯赞表示:“随着真相水落石出,我们正目睹的这桩腐败案的规模简直令人震惊,也是不能被容忍的。”

美国的这起腐败案,当时迅速成为了中国网民的热门话题。在习惯了涉案金额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中国民众看来,美国市长的腐败行为实在有点小巫见大巫:“这点儿钱,在中国还不够房产局长一条烟钱。”

对新西兰人和美国人的“小题大做”,中国网民的感慨可谓尽在不言中。

城市化不是建了就拆

当中国的房地产业轰轰烈烈蓬勃发展的时候,很少人会关注到中国建筑的质量问题,直到后来“楼脆脆”、“楼歪歪”们的出现。这还不算,来自权威专家的说法更是让人大吃一惊。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就曾表示,未来十五年到二十年周期内,中国城镇现有住房约有一半需要拆了重建。而在上半年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更是直言不讳地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二十五年到三十年。而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一百三十二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为七十四年。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出过国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国外的楼房大多年代久远,虽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却拥有很强的历史感。作家龙应台曾在书中表示,自己非常羡慕德国的朋友可以带着她去看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而自己却“找不到过去”了。

中国的建筑为啥如此短命?一方面是建筑质量本身存在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现象,前几天北京大兴的数栋保障房因此被拆除重建就是明证。另一方面,如11月1日《人民日报》的分析,短命建筑频现,源于政府拆迁牟暴利使然。在比房地产业还要轰轰烈烈的城市化浪潮中,中国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尝到了拆迁的甜头,于是,未满二十年的大酒店可能被爆破拆除就已经司空见惯。

针对“中国的建筑平均寿命比国外低”的问题,住建部又有了新的解释,总经济师李秉仁9月20日称,中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约一个百分点,每年有一千多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所以城市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规划的调整是正常的,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建筑要被拆除掉。

城市化就是建了再拆?面对这个问题,你又会得出怎样的答案?

【原载2010年11月12日《国际先驱导报・核心报道》

标题有改动,本刊有删节】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7

张淑云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储油罐爆炸[立刻锁了饭店门窗,和丈夫骑着摩托车往开发区内逃。一周后回来时,张淑云看见自己家的小饭馆变成了一个黑盒子“像是被黑油漆刷了一遍。”

就在此前一个多月前的6月5日,为了配合第39个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大连海事局与辽宁海事局巡查执法支队刚刚联合举行了海上清污应急演练。

大连新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孤山东北麓,是中国原油对外出口的重要基地,每年上千万吨的大庆原油从这里装船运往国内和世界各地。辽宁海事局的网站上记录着之所以要进行溢油操作演练的原因:“呼吁有关企业提高认识,有效提高辖区溢油应急反应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呵护我们唯一的蓝色星球,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一场震惊国内外的爆炸漏油事件即将降临,而这一天的演练仿佛在为之后的救灾热身。人们更不会想到,热爱这个城市的市民以认民战争”式的悲壮救灾,引起海内外对“中国式救灾”的关注。

受伤害的清污者

漏油灾难发生后,市民张建明(化名)在网上发帖想组织人去海边清污,但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科学操作,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会获得相关资讯。很快,他接到了街道办的通知,号召大家到海滩上参加清污行动。

此次大连海岸清污行动中,社区街道办的组织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不少人都是通过街道办知道政府在组织清污行动,然后口口相传,形成一拨又一拨到海滩上清污的人流。

张建明从街道办主任那里听说头发的吸油能力强,立刻跑到楼下的发廊去买碎头发,不料被发廊老板的一句话挡了回来:“不卖。我自己去海边清污还要用。”最终,张建明拿起自己的洗脸盆和一些旧的棉质衣服,和女儿冲到了海边。

为了防止油污刺激,张建明去之前在社区的药店里买了两个棉布口罩给自己和女儿戴上。到了海边,张建明发现,人山人海的清污队伍中,像自己这样戴着口罩的人寥寥无几。但当他清污当天回到家上网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棉布口罩并不能有效地阻止油气对身体的伤害,他安慰自己:“总比没戴口罩的强一些。”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8月1日,大连预计有志愿者5万多人次参与海岸清污工作。瓢、盆、筷子、帽子、碎头发……大连人拿起各种最简便的工具拯救自己的家园。在清污过程中,他们几乎都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新港附近的海滩上,全家老小一起出动的景况持续上演,他们大多赤膊上阵,皮肤被油污遮盖,泡在酷暑下的油水中。

两天后。一直没带手套赤手清污的张建明跑到社区医院去买了一盒消炎的药膏,他的手和胳膊上开始发痒并泛红。

“我所看到的参与回收的工人没有二人穿着化学防护服,一些工人因为恶心、皮肤和呼吸出现问题而被送往当地的医院,这些都是急性化学中毒的征兆。”从美国赶到大连进行实地考察的阿拉斯加大学教授Richard Stelner告诉凤凰周刊记者。

厦门大学教授袁东星也告诉记者:“我很理解和佩服大连市民的保护家园的精神和行动。如果我去清污的话,我会戴口罩和手套,穿长筒胶鞋。没有防护措施会使自己暴露于污染物中。石油虽不是,但亦含有芳烃、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数天直接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皮炎,污染物就更容易进入体内;吸入挥发性烃类可能引起呼吸道问题,甚至化学性肺炎。”

而绿色和平工作人员钟峪则批评称:“志愿者来清理油污,是在为当地政府‘擦屁股’,政府至少应该告诉他们如何才能保证身体不受石油的伤害。”

大连市环保局某领导于7月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原油燃烧会产生40多种污染物,但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连人苦笑着告诉记者:“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

而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记者从美国媒体处了解到,当时同样有很多志愿者主动承担起清理墨西哥湾海滩油污的工作,但他们都曾接受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短期培训,并在配备了眼罩、手套、面罩等全身防护装备后才进入清污现场。在撇油机、铲土车等各种机械设备的帮忙下,这些参与清污的人员看起来就像一支步兵与装甲兵配合作战的现代化部队。

首先要保证清污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是墨西哥湾除污工作中的重点。

二次污染将持续数年

虽然这场清污的人民战争被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与墨西哥湾事件一样,工作进展因设备落后和准备不足而受阻”,也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初级的低技术战争”,但RichardSteiner并不认同。

“尽管除污大多是通过低技术手段进行的,但同时也出奇地有效。”Richard Steiner曾亲自参与评估1989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石油泄漏事故,以及仍在持续的墨西哥湾的BP漏油事件。在他看来,大连的此次近海清污是“数万人用稻草和双手创造的一个奇迹”。

不过,对于大连当地政府在7月26日宣布的“清理油污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厦门大学教授袁东星则认为宣布“阶段性胜利”可能更妥当些,“在后续评估没有出来之前,还不好说哪个‘阶段’是‘决定性’的。”

消油剂的过度使用,会给海洋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使用消油剂来处理油污,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厦门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凤凰周刊记者,消油剂只能让石油成分的毒性降低“一点点”,只是将油污乳化分解后让人肉眼看不见,但仍会沉积在海底污染海洋环境。

“研究二次污染的论文在国内和国外都很难发表,因为这已经形成一千很大的生意。此外,消油剂的效能也有分别,国外的1公斤消油剂能消解10公斤油污,而国产的药剂可能只能消解8公斤有生产消油剂的工艺、原料、设备方面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人为的因素――奶粉都可以掺假,何况是这种化学制剂。”对于这种不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安全的产品,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度也不可能会很高。

Richard Steiner介绍,国际上处理油污的一个惯例是,如果仍能看到、闻到、触摸到任何石油,那么这个海滩就是对人类不安全的,应保持关闭状态。

按照这一惯例,大连当地政府在近海清污刚刚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就急匆匆旅游市场未受影响的言论,“多少显得很不负责任。因为旅游的损失已经造成,而不能因为要尽快弥补这些损失而让各地游客的身体承担风险。”绿色和平行动统筹钟峪说。

“被流窜”的原油引发利益争夺

渔民张广生(化名)祖祖辈辈住在鲶鱼湾村,如今虽然迁离,但是每天还是走老路出海。日夜捞油加上油气的强烈刺激,张广生的双眼红肿。他数十万的养殖投资已经打了水漂,张广生说自己已经哭不出来,满身油污的他憨笑着对记者说:“打不了鱼,就捞油呗。”。

凤凰周刊记者在大连金石滩、鲶鱼湾和大孤山三地调查发现,从政府召集渔民和渔船开始出海捞油开始,原油打捞已经成为一单炙手可热的生意。眼看收入无着,渔民们靠捞油多少还能寻回一点损失。至于捞油之后怎么生活,他们还没有清晰的打算。

部分“有钱有势有关系”的人,在捞油开始后三四天内开始搞“承包”:优先登记收购自己的渔船打捞的油,而对于个体渔民驾船打捞的油,则压价或不予登记收购。“有些不给登记是因为油里确实添加了很多杂质,也有一些是想借这个机 会把回收价格往下压。”一位鲶鱼湾村渔民告诉记者。

不过,渔民们捞油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7。

7月28日,金石滩和鲶鱼湾的渔民被通知停止出海捞油,同时油的登记收购工作也逐渐终止。金石滩一位渔民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有渔民中毒了,也有的渔民在外海捞油贪多,加上风浪大就沉了船,‘听说’死了不止一个人。”类似的“听说”,记者也在鲶鱼湾和大孤山附近渔民那里听到。然而,记者就此事致电大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时,被告知“并没有掌握这个信息”。对这个散布范围不小的传言,当地媒体上也没有相应报道或辟谣。

在鲶鱼湾村,有多位五六十岁的大妈都在岸边捞油,“用手一捧一捧地捞”,不少人的胳膊和腿上都被油污腐蚀得起了血泡。目前,姜女士仍有14桶油放在岸边,无人认购。衬里义务组织捞油的热心渔民何忠友劝慰她:“政府不会把油 丢在这里不管,肯定是会来回收的。”

而金石滩的多位渔民则告诉记者,7月21号刚开始捞油的时候,是街道办的人来通知的,“每艘船给1000块钱。”第二天,政策变了“改为每桶油300块钱。”截至8月2日,这些渔民只在7月23日收到过22日的捞油工钱,从23日至28日则“只做了工作量的统计上报,还没有发工钱”。

当其他渔民正在为工钱考虑的时候,大孤山的渔民王霹民(化名)还在为自己的800桶油上不了岸而犯愁,在大孤山的收油点――金山水产公司的码头,王霹民被告知自己的油是从“别的海面”捞的,不予登记收购。王霹民曾给大孤山街道办打电话反映此事,街道办负责人则以“不知道你的油是不是从台湾倒来的?”回应。记者致电大孤山街道求证此事,也并未得到回应。

“有些人船比较多,跟收油点的人关系好,捞一周油能赚几百万。”王霹民在捞油中投入了近十万元,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回头钱,“但这油如果我们不捞,大连的海就全完了。”

海滨城市的石化威胁

墨西哥湾漏油灾难,是否意味着美国能源政策的拐点?对于NGO的这类发问,《时代》杂志记者Bryan Walsh认为这其实很困难,毕竟美国有近四成的能源需求都来自于石油、但现在无疑是NGO发表意见的最好时机。

讽刺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千能源消耗国家,美国和中国先后都发生了严重的漏油事故。无独有偶,绿色和平等NGO在大连漏油事故发生后也呼吁“政府应当借用此次大连石油泄露为正当理由和契机,承诺提供更多资金促使中国的能源经济从石油煤炭为主尽快转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结构”。

对于一起严重的漏油事故能否成为中国改变能源政策的拐点,大连人并不乐观,他们更关心的是大连的空气什么时候能变得好一点。在大连的大孤山半岛,还有更多石化项目每日都在排放着令人作呕的酸气。

8月2日下午,在通往大连大孤山与新港的岔道口,记者遇到一位正在拍摄写着“大连环保局清污指挥处”标牌的大连当地人。他表示:“整个大连差点就被二甲苯的罐子给崩了拍个照留个纪念吧。”随后,他引导记者看了大孤山的石化企业群,特e是福佳大化的PX(对甲苯的英文简称)项目,“大连人对这个项目意见很大。”记者还没走到企业的大门口,刺鼻的酸味已令人皱眉。

2007年厦门人的“散步”,令PX成为一个为中国人熟知的词。而大连的这个PX项目距离新港的爆炸漏油现场只隔了一个山头。再翻两个山头,就到了曾经人潮如蚁的泊石湾海滨浴场,沿途均为豪华别墅和居住区。大连人告诉记者:“别墅几乎都是外地人买的,如果他开车往前翻两个山头看到化工厂,他就不会买了。”

大孤山开发区饱受诟病的“山前化工厂山后e墅房”的规划一直遭受非议,大连城市发展定位的尴尬,也在此次漏油事故发生后媒体的高度聚焦中得到放大。

过去20年来,大连的城市定位经过多次变化:上世纪90年代“北方香港”的定位拟将传统重工业迁出大连市区,然后大力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引进金融服务业;本世纪初提出的“大大连”目标,则将发展重心重新聚焦重工业。而重化工业为寻求大规模发展,从2004年开始大举在大连市区之外攻城略地。

风光和口岸原本是大连最大的优势,但在目前大连重化工的产业布局下,这两个优势均被削弱。在GDP导向下,大连面临省会城市沈阳在发展成就上的巨大压力。即使化工产业具备高能耗、高污染的诸多劣势,但其打底上百亿的产业规模是谋求高速发展的各个城市难以摆脱的诱惑。大连最终也选择了化工产业作为本世纪初期的龙头产业。

不仅仅是大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确立建设石化工业区(非单一企业)的城市已经达到22个分布在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各省的海岸线上。重化工业在沿海布局的大势已无法逆转,中国海疆全线被化工厂包围的情况,在“十二五”完成后将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大陆沿海岸线各地原本优美的海岸风光和自然环境也会被这场化工革命深刻改变。以厦门为例。发展重化工产业的一个后果是,在6月3日环保部公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2009年厦门的酸雨率已经达到百分之百。

记者了解到,2009年7月,大连市环保局曾就网民关心的大连大孤山福佳大化PX项目环保情r作出回应,认为该PX项目“对改变大连石化产业长期以来‘有油头、无化尾’的产业布局、拉大石化产业链、带动区域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大连市环保局将PX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分为两大类:火灾爆炸事故和化学品泄漏事故。预测结果表明,火灾爆炸事故近距离内对建筑物和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但影响范围大约仅为100米;而统计显示,石化行业构成对环境重大影响的事故概率,则为十万年一遇。

不料,刚过了一年,大连就出了重大的漏油事故,这无疑令大连市环保局一年前的“统计显示”处境尴尬。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篇8

关键词:并购后 外部性内部化 决策结构 长期与短期

在如今的国际能源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通过市场并购在海外获得了新的油气开发资源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这种模式缩短了企业扩展周期,降低扩张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然而,这种模式也具有潜在的风险性,成功的并购并不一定可以转化为成功的运营,一旦运营不成功,利润将无从谈起,能源企业并购后的运作模式成为本文的关注点。

并购以及其带来的问题

能源企业与一般商业在性质上有很多相同的方面,虽然其往往由于能源对一国民生的重要性而带有些许政治性,但仍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规模生产和能源市场占有是这类企业很核心的两个方面,如何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中很重要的方面。在规划发展战略时,企业往往希望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收益,在海外建立直接的生产基地往往会消耗更多的时间与资源,有时候还涉及到市场准入等问题,相比之下,海外并购则具有了资本周期短、规避准入限制等优点,从而成为大型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所偏爱路径。不过,假设去除并购操作性的部分不谈,并购是有效的并可达到既定目的,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运营问题,而不是市场问题,那么这种过程往往就要考验一个公司的将外部性内化的能力了。这其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在于子公司运营过程中新的领导班子的组成问题,就目前来看,并购成功后,主导并购策略的原公司市场部或类似部门的人员被抬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地位,甚至直接掌舵新的公司,而技术人员由于没有这样的“功绩”而在子公司决策圈中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对于企业来说,其领导的价值取向往往影响该企业的行为与价值判断。这样的前提下,子公司对绝对收益的追逐势必成为主旋律,资本总是具有逐利性,这种对利益的追逐有时候甚至以牺牲技术支持的基础之上,而这其中对安全问题的忽视成为极为致命的一点,这样的运营模式在对安全强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的确顺风顺水,进一步扩大了资本收益,可是一旦其所依赖的环境出现不利的变化,对安全隐患的漠视往往导致了其无法对小概率的事故做出基本的应对,而这种应对一旦无法得以建立,能源化工原料以及制成品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很直接的,比如说石油的泄露,而且这种损害往往是难以恢复的,是长久的,这对于母公司来说不仅造成了直观的财政损失,不能维持生产还要赔巨额的资产,同时对公司名誉与形象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

典例分析——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作为国际数一数二的大型石油公司,BP公司是通过海外并购达到拓展市场、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典例,一定程度上,正是市场并购让BP公司完成了对壳牌公司的超越,成为首屈一指的公司,可是10年发生的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无疑给BP的发展添上了一道抹不去的伤疤。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11人死亡,该平台为BP公司所租赁。该平台底部石油从4月24日起漏油不止,相关方尽管才去了各种方式,半个月的时间仍不见好转,其后虽然采取了一些看似有效地方法,可仍然出现了事故的反复,直到07年7月中旬该状况才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此之前,漏油量大约为5000桶/天。据BP公司内部调查显示,该爆炸是由一个甲烷气泡引起的,另外,漏油最后一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情况,不过也有的德国学者威廉·多米尼克指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开采以及英国公司赶忙工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暂且放下事故的原因,该次漏油造成了2000平方英里的污染区,墨西哥湾可能将在长达10年地时间里成为一片荒废的海域,损失将达到数千亿。

该次事件对BP公司造成的损失可以说是巨大,除了拿出200亿美元做救灾基金以及石油产量的直接减少外,这次事件对BP公司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的,其他合作方以及潜在合作方对BP公司的态度会变得更加审慎,不利于BP进一步发展甚至维持其现有的规模,可以说,BP公司的这一次扩张虽然在市场操作上获得了全面地成功,但是在其后运营中却犯下了重大的错误,对利益的追逐与对技术细节的忽略对公司的战略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从商业模式(体制)来看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在BP公司所发生的这起石油泄漏事件中,诚然可以归咎于BP公司技术上的疏忽与失误,可以归咎为深海采油技术的某个方面不成熟,但在笔者眼里,如果从商业模式的这一制度视角出发也许可以得到另一种答案。

可以说,BP作为国际顶尖的能源企业,其技术上应该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那么,这种事情发生应该并非是技术上存在困而难造成的,反而,很有可能是体制上的缺失造成的。有效的并购的确能为母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利润,这对于主管并购的部门成员来说无疑具备了晋升的资本,而这种关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高层的构成,市场部很可能在新并购过来的公司中占有主导地位,甚至成为子公司的直接领导者与决策者,那么,子公司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笔者在这里有这样一个观点,领导的价值观往往可以左右公司的运作与价值取向。由于市场部的职员通过并购中的业绩在子公司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与权力,他们在母公司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其出发点很少关注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的限制,虽来到了子公司,其价值取向不可能瞬间就转换过来,这就很可能导致其对部分安全隐患的松懈和放任。一定意义上,安全上的防备往往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投资,简而言之,它近似为一种保险,而新的领导者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将这种安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降低,过分相信技术以及技术的日臻成熟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利润增长率与资本的贪婪为运营隐患埋下了伏笔。子公司决策体系中,技术人员所要求的安全预防措施一旦被新领导认为是多余的,那么将往往会被忽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固然不大,但一旦发生,其影响以及所造成的伤害都是极大地,甚至是具有毁灭性的。

反思与借鉴意义

从上文的分析逻辑来看,子公司与母公司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相比母公司来说,子公司更偏重于经济利益,而母公司则更加稳重、偏好于循序渐进的发展,这种背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化过程的困难。母公司运营的稳定性不仅在于其多年来的企业文化,还在于其部门权力分配的成熟,从而使得决策机制与信息传递过程均较为完整,信息吸收的充分可以让分析变得更为准确,对潜在性隐患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判断更为全面,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市场政策。相比之下,由于子公司人员配置的不均衡,往往导致其决策过程难以与母公司在较短时间内达成一致,而其欠缺的公司文化更是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与建立起来的,这种公司制度与文化的传递是公司扩张过程中内部化的重要领域,也是母公司维持其增长势头的重要方面。同时,母公司在最初进行并购之初,由于不同区域的认知性差异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有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内部化过程中对子公司的定位问题,而是仅仅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子公司下一步行动的迷茫,这种缺失往往是难以准确预估却又对运营产生极大影响的。

经过以上的分析,能源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战略有时候就像一盘棋,看到一步好棋仅仅是一个起点,而看到这步棋的下几部才是下好一盘棋的关键。笔者经过分析与思考,希望可以对我国的能源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建议:

首先,并购方的选择极为重要,这不仅仅关乎并购的成功性,对其后运营的影响同样是显著的。在并购前,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与相对准确的资产评估是很重要的,这里,由于石油的稀缺性,即时的可获得性可能占有的分量可能较大,可是,对于我国能源企业来说,其整体战略以及形象塑造可能在长期来说更有裨益,也许当选取敏感地区作为“扩张点”可以减少介入的成本,但是其风险性很值得我们去反思。

其次,在并购成功后的运营过程中,要尽快使得子公司的决策机制与母公司同步,尽快减小其带来的外部性效应。这里,笔者认为,母公司平时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培训上,也要适当地提升其团队决策能力,在并购前培养出合格的运作团队,使得该团队内权利与责任分配较为均衡,这样才会在并购后的运作上节约内部化的成本,在长期创造更多的价值,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经过以上分析,中国能源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不仅应该把握住大方向,选择正确的投资商,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中找到一种平衡,还要从人员与制度建设上使得子公司尽快实现内部化,这样才能在使得公司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宋滨、李红霞.《黑龙江对外经贸》No.1,2011

2.“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武勇.《培正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

上一篇:我的小家范文 下一篇:基建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