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道理范文

时间:2023-10-29 23:24:49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1

1、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2、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3、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4、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么用呢?

5、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6、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7、你找藉口来掩饰贪污的事实,这种掩耳盗铃的技俩,早晚会被发现的。

8、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9、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10、这两种阴谋论听起来像极了掩耳盗铃。

11、不幸的是,就像他们已经看到的,这种一厢情愿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实在是没什么效果。

12、政府之间的交往,看似有模有样有心有意,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我们玩的是掩耳盗铃。

13、就是因为你上次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掩耳盗铃导致了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14、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5、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16、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17、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18、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的“被自杀”事件,使得当地的公安机关愚蠢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

19、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20、对于自我价值的掩耳盗铃会将你引入邪路。

21、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22、你太愚蠢了,不要再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

23、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4、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25、美国的债券收益率正在飞涨,而西方的央行尽管内部紧张气氛正在加剧,依然保持着掩耳盗铃的姿态。

26、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27、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28、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2

“翻云覆雨”意思是手心向上时兴云,手心向下时作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含贬义。语本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例如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你不合打凤牢笼,翻云覆雨,陷人坑阱。”茅盾《论“宽容”之道》:“对于翻云覆雨,毫无操守,而偏偏俨然自居的丑角,也决不宽容。”秦牧《画地为牢与广阔天地》:“生活上的穷奢极侈,糜烂腐败,作风上的两面三刀,翻云覆雨,理论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就是他们的马脚和破绽的一部分。”唐《“天讨”》:“以江亢虎投机手段的巧妙,诚不愧为翻云覆雨的能手。”

很多人没有准确理解“翻云覆雨”的含义和感彩,以为既然能够兴云作雨,想必神通广大,气势宏伟,于是把它同“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能施展法术呼唤风雨,现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局面)或“叱咤风云”(怒喝一声可以使风云兴起或变色,形容声势或威力极大)混为一谈,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1.1992年,退役军人张国庆在深圳创办君安证券,此后,君安在中国股市翻云覆雨长达五年。其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新华网,2010年11月30日)

2.昔日翻云覆雨的美国华尔街在危机面前变得脆弱不堪,欧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身难保,G20由此被推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新闻网,2010年6月27日)

3.在今年的外援市场上,马布里和戴维斯是名头最响和战力最强的外援,在NBA都能排上号的两人,在CBA的赛场上,绝对能够翻云覆雨。(《现代快报》,2010年12月16日)

这几例是说君安证券公司、华尔街老板和马布里、戴维斯,威力强大,足以左右局势,而不是说他们反复无常、玩弄权术,显然都不能使用“翻云覆雨”。可以酌情改用“呼风唤雨”或“叱咤风云”。

也有人以为既然可以兴云作雨,想必也可以掀起风浪,推动波澜,于是把它同“兴风作浪”(掀起风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推波助澜”(推动水波,助长大浪,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发展)混为一谈,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4.国际炒家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恣意妄为,翻云覆雨,搅得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不得安宁。(人民网,2011年4月6日)

5.《经济信息联播》报道,在猪肉市场上曾有不少资金进出,翻云覆雨,最终导致猪肉价格暴涨暴跌。(人民网,2011年6月22日)

6.在涨价的中草药产业链的两端,上游的药农和下游的中药制药企业……都不是这次涨价的主要受益者,恰恰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渠道中间商在其中起到了翻云覆雨的作用。(《新闻晚报》,2011年6月13日)

例4和例5应改为“兴风作浪”,例6则应改为“推波助澜”。

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误用。例如:

7.中国当代文学已有了60年的历史,而60年来,我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评价在不断地翻云覆雨,这也与我们的评价标准不断跟着形势修改有关。(《辽宁日报》,2010年1月7日)

8.书中所描述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人民网,2011年6月22日)

9.任你翻云覆雨,难逃法网恢恢。宁波市中级法院经过审理,最终查明:……许迈永……收受、索取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45亿元……造成特别恶劣的社会影响。(新华网,2011年5月14日)

例7是说由于紧跟形势,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断变化,可以改用“变来变去”。例8是说是非对错很难辨别,可以改用“扑朔迷离”。至于例9的“翻云覆雨”想表达什么意思,实在领会不透,无法代为修改了。

“掩耳盗铃”不是“掩人耳目”

《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晋国贵族范氏出亡的时候,有个人得到他家的一口大钟,但是钟太大背不走,想把钟砸碎后再运走,不料抡起大锤刚一砸,钟就发出巨响,他害怕别人闻声而来同自己争夺,便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后遂以“掩耳盗铃”比喻用愚蠢的手法自己欺骗自己。例如宋・朱熹《答江德功书》:“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郁达夫《离散之前》:“他想作掩耳盗铃之计,想避去这一种公然的侮辱,只好装了自己是不在楼上的样子。”邹韬奋《援助绥远前线战士》:“这明明是侵略国明目张胆压迫‘伪匪’来残杀中国人,我们绝对不能掩耳盗铃,认为是本国的土匪问题。”

这条成语几乎尽人皆知,但是要想用得贴切很不容易。理解和运用这条成语的关键是,要弄懂“掩耳”是掩自己的耳,而不是掩别人的耳,是自掩耳目,而不是掩人耳目。“掩耳盗铃”固然意在欺骗别人,但事实上被欺骗的只能是自己,因此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前举朱熹的用例是说,著书而不署名,便以为不会受到讥讽;洪深的用例是说,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便以为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郁达夫的用例是说,装作自己不在楼上没有听到别人的议论,便以为可以避去一场侮辱:这些做法都是自己欺骗自己。有些人没有把握住这一点,把“掩耳盗铃”同“掩人耳目”、把欺骗自己同欺骗别人混为一谈,以致造成误用。请看例句:

1.日本当局之所以〔把“九一八”〕叫做“事变”,其用心是耍弄掩耳盗铃的政治流氓手段,借以掩盖侵略事实,逃避侵略战争的罪责。(《大众日报》,2011年8月31日)

2.〔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镇政府〕伪造法律条文,试图证明违法行政的“合法性”,这是裸的掩耳盗铃。(人民网,2011年9月2日)

3.潢川县相关部门在竭力撇清居民腹泻与自来水水质的关系,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起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他们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就是试图逃避责任。(《 新京报》,2011年7月10日)

4.〔地方政府滥建高尔夫球场,〕无论是打着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园等旗号也罢,还是巧立名目的各色俱乐部也罢,都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燕赵晚报》,2011年6月21日)

5.〔四川省乐至县交通局原局长宋立光因涉嫌受贿接受法院审理,庭审中拒不认罪,〕目的无非就是想玩弄“掩耳盗铃”的把戏,与法律死抗硬顶,妄图蒙混过关。(人民网,2011年1月21日)

日本当局绝不会相信把“九一八”称为“事变”就不是侵略行为了,他们这样做纯粹是掩人耳目,混淆视听,根本不是“掩耳盗铃”,而且“掩耳盗铃”也不是什么“政治流氓手段”。阳坊镇政府明明知道他们强制拆迁是违法的,却不惜伪造法律条文进行狡辩;潢川县有关部门明明知道居民腹泻是因为水质不洁,却竭力否认这一事实以逃避责任;宋立光明明贪污受贿,却百般抵赖,企图蒙混过关:凡此种种都是明目张胆地欺骗别人,绝不是欺骗自己,显然都不能使用“掩耳盗铃”。至于某些地方政府巧立名目瞒上欺下滥建高尔夫球场,某些企业采取种种手段蒙蔽欺骗广大消费者,都是事先精心策划的欺骗行为,与“掩耳盗铃”更是毫无共同之处。

“雀屏中选”的是女婿

《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记载,窦氏的父亲窦毅鉴于女儿才貌双全,不肯随随便便嫁出去,一定要找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婿。“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暗中约定)中目(射中孔雀眼睛)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窦毅大悦,便把女儿许配给李渊。后来“雀屏”就成为择婿许婚的典故。如明・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丝牵绣幕,射中雀屏。”清・李渔《风筝误・凯宴》:“同事有高贤,恰好是雀屏佳选。”“雀屏中选”也成为表示被选为佳婿的成语。例如清・白云道人《赛花铃》第二回:“倘若和得高妙,果有出人意见,一来与自己增光,二来学着古人雀屏中选之兆,三来使老安人晓得红生学问富足,日后必然显达,不致反悔姻盟。”又如 1981年11月6日《民生报》报道歌星邓丽君选中马来西亚华侨郭孔丞为终身伴侣,标题是《邓丽君终身初定 郭孔丞雀屏中选 马来西亚殷实侨商 准泰山见面后欣然同意》。

“雀屏中选”,中选的只能是女婿,顶多扩大到丈夫。由于使用范围很窄,这条成语并不常见,但是近年来,它的使用频率却突然升高。原来有些人不了解“雀屏”的特定含义,只看到“中选”二字,不管是干什么,只要被选中,便说“雀屏中选”,把这条成语用得不伦不类。请看例句:

1.从难民蜕变为加拿大最有影响的文化人士,最后走上政坛……伍冰枝能够雀屏中选,是因为她有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2月25日)

2.1969年,西德社会赢得大选,勃兰特当选总理。谦逊与勤快的纪尧姆,雀屏中选,成为总理的政治助理。(《法治周末》,2011年5月30日)

3.很多企业在面对两个同等条件的男女应聘者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男性,而同等条件的女性应聘者中,漂亮的或者身材高挑的应聘者更容易雀屏中选。(人民网,2010年1月12日)

4.令国人颇感欣喜的是:中国乳业领军企业伊利雀屏中选,成为了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人民网,2008年8月25日)

5.年末,坊间传言央视开年大戏的热门候选剧《旗袍》《风语》,都是谍战剧,最后雀屏中选的《黎明前的暗战》同样以谍战为卖点。(《北京日报》,2011年3月3日)

6.奥运花卉评选期间,也不负众望雀屏中选,成为数百种奥运花卉中的一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5月2日)

例1说的是伍冰枝被选为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总督,例2说的是纪尧姆被选为勃兰特总理的政治助理,例3是说应聘的漂亮的女性更容易被企业选中,都与当女婿沾不上边,显然不能使用“雀屏中选”。至于例4,“雀屏中选”的是企业,例5是电视剧,例6是,使用范围越扩越大,这就沿着误用的道路越走越远了。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3

政法委副书记的狡辩就是掩耳盗铃现实版

近日,有网友跟拍洛阳市政法委副书记高茂曾,并将他打牌、开公车吃饭等情景剪辑后发上网。该网友举报高茂曾“嗜赌成性”、“开公车出入高档饭店”。(9月17日 新华网)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为一中国成语,本义为偷钟的人怕别人听见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自欺欺人的意思。显然,洛阳市政法委高副书记面对网友举报其“嗜赌成性”、驾驶公车出入高档饭店等行为作出的解释。看似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所谓的理由其实就如纸糊的灯笼,真相迟早会被捅破。既然明知道不对,何以还自欺欺人呢?显然内心有愧,真相就是大家所眼见的那样。

仔细梳理一下这位高副书记的行为,赌博、公车私用、出入高档饭店,无一不是与八项规定相违背,显然都拿不上台面,需要背地里进行。诚然,高副书记也知道这些事件中的如何一个被定实,他绝对吃不了好果子。于是,下班驾驶公车成了司机不空所以自己驾车,显然,解释清楚了自己驾驶公车的原因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下班时间公车不是该停在单位,怎么就成了私家车,下班后仍然使用呢?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公车私用么?赌博时地上有钱,说成了是别人掉的;出入高档饭店说成是和朋友在农家乐饭店。越是想撇清关系,结果反而越是撇不清。

高副书记为自己所犯错误进行狡辩,人之常情,换着常人,也会这样。但作为领导干部,在大量事实面前,不敢直面自己的错误,居然选择逃避,显然是错上加错。当地的干部监管部门这时就需行动起来,主动对网友所反映事情进行核实,严肃查处已经存在的违规行为。否则,高副书记案例还会发生。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4

宜昌市伍家岗小学601班陈晓菡 指导教师邹红霞

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一看见书,我就会拿起来看上两三眼。我喜欢书那种五花八门的封面,喜欢书里的那些优美词句,我还喜欢书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读书入迷,忘了吃饭。睡觉,都是常有的事。

小时候,我还不能认识太多字,只知道看画书上那些五彩缤纷的图案:例如机器猫。大力水手等等,我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感动的流下眼泪。为继母的心狠手辣而咬牙切齿。为小裁缝的机智勇敢而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些动人的故事总能伴随我进入甜蜜的梦乡。

当我上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喜欢读成语故事。因为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像《掩耳盗铃》。《惊弓之鸟》。我不会像那个盗铃人那么愚蠢,捂着自己的耳朵就想把铃盗走。我会学习《惊弓之鸟》那个打猎的人,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当我不高兴的时候,我就拿出成语故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这样,我的闷气就全部都消了,如雨过天晴、彩霞漫天。

而现在的我呢?已经不再喜欢那么画书和成语故事了。我现在喜欢上了长篇小说。读长篇小说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优美词句。好词好段,从而提高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西游记》是我读过的最精彩的一部长篇小说,《三打白骨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其中孙悟空三次与白骨精交手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颇有意境。读过《西游记》后,我分清了世上的是是非非,明白了善恶美丑。

书,是人类的思想的结晶,也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书是人们精选出来的财富,也是我们的朋友。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5

1、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2、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3、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4、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5、双珠填耳:填:填塞。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

6、抓耳挠腮: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7、俯首贴耳: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8、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9、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0、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11、帖耳俯首:象狗见了主人那样耷拉着耳朵,低着头。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12、耳濡目及: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3、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14、以耳代目: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15、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16、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17、不痴不聋: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18、耳染目濡: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9、耳食目论: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20、废耳任目:废:放弃;任:信任。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21、戴目倾耳: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22、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23、挝耳揉腮:挝:敲击;揉:来回擦或搓。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

24、面命耳训:命:训诫。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

25、掩耳盗钟: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26、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7、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28、蔽明塞聪: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29、耳提面训: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0、附耳低言: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31、挖耳当招: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32、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33、掩耳蹙頞:蹙:缩小,皱起;頞:鼻梁。遮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谈起。

34、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35、窃钟掩耳: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36、耳濡目击: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37、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38、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39、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40、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41、许由洗耳: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42、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43、昏聩无能: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44、耳而目之:耳朵听到了,眼睛也看见了。形容同时听到看到。

45、抓耳揉腮:揉:来回擦或搓。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

46、倾耳侧目:倾耳:侧过耳朵倾听;侧目:斜眼而看。侧着耳朵听,()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的样子。

47、身镜体牖:身镜:指眼睛;体牖:指耳朵。身体上的镜子和窗户。比喻眼睛和耳朵。

48、垂首帖耳:垂:低下;帖:顺从,服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顺从听命的样子。

49、挝耳挠腮:挝:敲击。敲敲耳朵,挠挠脸颊。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50、目濡耳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51、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52、伏首帖耳: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53、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54、附耳密谈: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55、掩耳偷钟:掩:遮蔽,遮盖。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56、善言不入耳:善言:好话。好话听不进耳朵里。

57、口耳讲说:耳朵刚听到嘴就说出去了。

58、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9、面命耳提:面:当面。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60、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61、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62、掩耳而走:掩耳:遮着耳朵而逃走。指不愿意听别人的话。

63、耳习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64、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65、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66、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67、耳闻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68、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69、目食耳视: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70、闭目塞聪: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71、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72、袖手充耳: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73、挠腮撧耳: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74、搔耳捶胸: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75、轰雷贯耳:贯:贯穿。轰响的雷声贯满了耳朵。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76、蔽聪塞明: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77、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78、明目达聪: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79、清耳悦心: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80、双豆塞耳: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81、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82、防蔽耳目:防:挡;蔽:挡住。堵住耳朵,遮住眼睛。比喻蔽塞视听。

83、方面大耳:方面:方脸。方脸盘,大耳朵。旧时形容富贵之相。

84、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85、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86、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87、下塞上聋: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88、俯首帖耳: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6

领导干部既是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更是参与者、示范者。领导干部的题目导向鲜明不鲜明、题目意识强不强,决定着能否找准突出题目和解决突出题目的力度和效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心里时刻装着题目,进一步把自己摆进往,带头发现、重视、解决班子和队伍的突出题目,特别是本身的突出题目,在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作出榜样。

善于发现本身题目

一个政党、一个组织总是在发现和解决题目中发展壮大、在忽视和躲避题目中瓦解灭亡的。对一个人来讲也是这样。那些善于发现本身题目、勇于解剖自己、勇于接受组织和同道批评监督的干部,进步就快、发展就好;而那些自以为是、自命非凡、自高自大者,则必定落伍、掉队。从一定意义上说,发现不了题目或以为自己没有题目,是最大的题目;看不到差距或以为自己没有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善于发现本身题目,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反映的是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地,也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和良好品格。

在当前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多数领导干部能认真查摆本身存在的题目,熟悉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对待组织和群众的批评意见,明确整改的方向和重点。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对本身存在的题目看不到、找不出、查不准,乃至不想查、不愿查、不真查,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应付了事。这是非常错误、非常有害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照镜子

不能自我欣赏、自我沉醉,更不能掩耳盗铃、掩耳盗铃,对存在的突出题目视而不见。领导干部要勇于素面朝天,照

真容

,露

真像

,把真实的自己照出来;要触及灵魂、红脸出汗,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同时,查摆题目也要走群众线路,坚持开门弄活动、开门纳谏,不讳疾忌医,要有坦荡的胸怀,听得进刺耳的声音和意见建议。把走出往、请进来与面对面、背靠背结合起来,既重视当面听取意见,也要让群众有背靠背给领导干部提意见的机会,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真正构成上上下下、党内党外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局面。

勇于重视本身题目

我们党是勇于重视题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也理应是勇于重视题目的领导干部。从我们党的历史看,勇于重视题目是我们党在应对复杂局面、攻克艰巨险阻的奋斗历程中构成的一条重要经验。从领导干部的成长看,敢不敢重视和绝不讳言本身题目,考量着领导干部的境地和勇气,考量着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伟人的同道说过:

甚么叫题目?题目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无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题目。

矛盾无处不有,题目无时不在。有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疏忽题目,乃至躲避掩盖题目,由于那样只能使题目越积越大、越积越多、越积越难,到头来只能是一塌胡涂、不可整理。绕开突出题目、绕开病灶,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提的意见再多,也只是表面热烈,终究会让群众以为是在

认认真真走情势

。领导干部重视本身存在的突出题目,其根本要求是有一是

一、有二是

二,实事求是,尽不能只讲他人不讲自己,只讲班子不讲个人,只讲工作不讲思想,只摆现象不作剖析,只讲客观不讲主观。领导干部身上的

四风

题目,表现在作风,根子在思想。要深挖思想本源,回答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

总开关

题目,回答和解决好

为了谁、依托谁、我是谁

的根本题目,回答和解决好

群众线路怎样走、改进作风怎样办、好干部怎样做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7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40-01

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创新成了新世纪的需求、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体现了全新的教育观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尝试。

一 培养创造想象力

语言文字是客观事物的概括与抽象。理解语言文字,需要跟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按照语言文字的描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头脑中的表象储备,展开想象,把课文转换成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思维活动。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小学生想象的特点出发,启发学生运用想象理解课文。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表象储备都是比较有限的,他们的认知能力还较低,思维感情还很天真、幼稚。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词句理解,调动其表象储备,开拓其想象天地,发展其潜能,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跟他们对词句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表象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学生不注意认真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展开的想象常常跟课文展示的画面发生矛盾,有的学生对词句虽有大致的理解,但是受到表象储备的局限,想象也难以准确地、积极地展开。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联系起来,正确理解课文,使学生的想象在语言文字的调节下进行,学生对词句体会愈深,想象的思路就愈灵活,他们可以由自己的生活想象开去,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把想象跟理解词语结合起来,用语言文字调节想象就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回忆,而是在生活的感知基础上再创造,它使学生通过想象达到语言文字正确,深入地理解,并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二 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创新教育不是狭隘的自我孤立的活动,不位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它必须有它的独创性,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教师在教学寓言《掩耳盗铃》这一课时,采用读——议——悟三个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则寓言,再让他们4人小组讨论、交流,动脑思考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经过感悟理解及发言交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寓言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做了坏事最终还是会让别人知道的。根据这则寓言的深刻道理,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有的学生经过4人小组讨论,能体会说出《掩耳盗铃》中的那个人明明知道盗铃是做坏事,还掩住耳朵自己欺骗自己去做傻事。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有的人在公共汽车上偷人家的钱包最终还是被人发觉、捉住。有的学生说盗铃的人自作聪明,有时候我做作业没有理解好,自己想当然也把作业做错了。他们各抒己见,发表独到的见解,并且能联系生活实践培养他们的独创能力,发挥了思维的独创能力。

三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上必须要改革创新,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了所学知识点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在实践中,通过感、听、看等形式,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开拓视野,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课内还是课外,让他们主动去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善于发现疑难,善于解决疑难,形成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深深体会到:让学生明确目的、激发兴趣,尝到甜头,感受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化被动为主动,激起一股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教学时,让学生主动自学预习,动脑思考:作者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动手划一划,写故乡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从哪几方面来写?课文中的哪些重要词语、重要句子与课文的中心有联系,如“四季常绿的枝条”,杨梅的刺“细腻”、“柔软”等这些重点词句,都突出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也可让学生自己找出这篇课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体现在哪些词句,佣如:“你轻轻咬开它”、“叫人越吃越爱吃”、“甜津津的”等,来体现作者亲切、朴实、感人的写作风格,更加流露出他对故乡的热爱。鼓励他们努力发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运用科学评价机制,激发自主创新

掩耳盗铃的道理篇8

后来,我选择一个人散步。

饭点吃了喜欢的粗粉面,还在小店买了心仪的文具和本子,不再吝啬钱,本身就不算贵,而我知道自己会让它们物尽其用。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细节中总透着它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只是以往,我会选择视而不见,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

可是,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即使无视,它仍在那里。

那么,与其在时间长河中让它们愈发显现,不如尽早地改变掉。

毕竟,变得更好,真正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我们不要去要求别人怎么样,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求自己。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地帮忙,没有免费的午餐。

与其做一个被人施舍资助的人,不如做一个可以自食其力的人。

那种感觉真的更好!

上一篇:计算机考试题范文 下一篇:知危险会避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