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范文

时间:2023-10-26 10:07:43

女作家

女作家篇1

她说的是她在1995年选美后出版的一本叫做《我如何一夜成名》的书,我不知道当年这本书的销量怎么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宫雪花把大家都骗了。这本书里既没有浪漫的风花雪月,亦没有关于她任何令人激动的秘密,不过是一些类似小女人心绪的文字,还有她参加选美的前前后后,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序是由著名作家张贤亮写的。

张贤亮跟宫雪花似乎是两个完全不相及的名字,张贤亮在这篇序中也明显地希望把俩人的关系撇清,不过行文中忍不住频频透露出来对宫雪花的欣赏,暗暗地把他隐藏的灵魂出卖了。

按照张贤亮的说法,当初是宫雪花主动跟自己联系的,当时的宫雪花只是一个热爱文学女读者,算是张贤亮的超级粉丝,不过这个粉丝的来头并不小,她并不满足于只是表达自己对文字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张贤亮能够写一写自己,她一直觉得自己属于传奇人物。

面对这样的来信,张贤亮自然有点不屑一顾,当年收到这样的信非常多,不过宫雪花并不是普通读者,她随信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中摆着迷人妖艳POSE的她一下子俘获了作家的心,他说:“她身段的曲线和她的话语一样诱人,我叫知道照片是一个诱饵,但男人总喜欢上这种当。”张贤亮立刻表示愿意跟这个疯狂的女读者见上一面。

女读者和男作家终于如愿以偿在上海见了面。张贤亮没有想到宫雪花是个如此时尚漂亮的女人,这次见面,张贤亮几乎完全沉迷在宫雪花的魅力中,一点都没有在意宫雪花所建议的“写写她”这档事。

宫雪花象讲笑话一样讲着自己的传奇人生,却并没有打动张贤亮,张贤亮此刻早已经被宫雪花的美貌搞得神魂颠倒,他甚至暗中希望她继续释放她的诱饵,直到他乖乖就范,死心蹋地地为她写一部小说。

后来宫雪花经常给张贤亮打电话,打算到他的家乡银川去看他,张贤亮大吃一惊,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女人的到来会引起他所在的朴素的城市的轰动,他并不希望有这样的轰动,于是他们约在香港见面,与他们一起见面的还有当时正好在香港参加某活动的刘晓庆。第二次的见面在张贤亮看来,他们多了一些共同语言,所以能够继续交往下去。说到底,张贤亮还是被宫雪花的外表迷惑得乱七八糟,他一再强调,女人一定要注重外在美,不要仅仅只有内在美,他感觉宫雪花不但漂亮,对服饰装扮方面也有一定的天赋。爱慕之意,满溢纸上。

为了让张贤亮开阔视觉,宫雪花邀请他在香港居住一段时间,并且带他到了自己家里。面对一个如此诱惑的邀请,张贤亮不免心猿意马。可当他看到宫雪花严肃地教训两个儿子的时候,又对她有一种为人母的尊重,总之,要说张贤亮对宫雪花的感觉没有想入非非的成份,恐怕他自己也不相信,他曾裸地表示:你真是个‘妙人儿’,如果我是个亿万富翁,一定包你下来做我香港的‘二奶’。

那部以宫雪花为主角的小说没有写成,宫雪花却把自己写成了传奇。

当然,宫雪花果然不是个平凡的女人,后来的她因为高龄选美掀起了轩然大波,一跃成为台港名女人,她开始在各种报刊杂志的封面上出现,也开始写传记,出书,拍电影,象所有的明星一样,被狗仔队们跟踪挖掘骇人绯闻,面对那些不堪的传闻宫雪花只是一笑了之,被追问急了便扮失忆,唯独对与张贤亮这一段,她非常坦然,因为在她看来,她已经完全把他给征服,而张贤亮对于这段传闻却表现出了恼羞成怒和不屑一顾,仿佛他从来没有邀请过她去海边小木屋聊一聊大家的一生。

宫雪花是个谜样的女人,关于她的传闻不止这一桩,谁也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真实经历,在她的叙述中,我们只能看到虚虚实实的一些幻影,也许这就是她刻意制造的朦胧效果。

女作家篇2

一、对女性容貌、才德的赞美

1.在唐爱情传奇里,女主人公大多天生丽质,姿容擢世。唐传奇作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从容貌、服饰、发饰、举止、妆饰等来刻画这些女性的美。如崔莺莺:“常服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微红而已。”

2.唐传奇里的女子多才多艺。崔莺莺不仅弹得一手好琴,诗文亦出色。她与张生的来往多以诗文,特别是她写给张生赴京赶考未中、滞留京城时写的一封回信,其文字之美,充满了浓郁的诗情;这些具有良好修养和不凡才艺的女子们得到了唐传奇作家的关注,使她们的美注入了新的内涵,变得更光彩动人。

3.如果说容貌、才能是她们的外在的形式美的话,那么内在的心灵美才是她们最为人称赞的。崔莺莺虽遭到张生无情的抛弃,但最后的一首回赠张生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奉劝张生把过去那种对自己的情意,去爱现在的情人!李娃在唐传奇众多的女性中最有理智,她最初与荥阳公子来往无非是为了生计,后来助荥阳公子取得功名,为了不使心爱的人因她仕途受到影响而忍痛离开,《李娃传》赞扬李娃“虽古先烈女,不能逾也”。

二、对女性追求自由爱情的赞同

1.《离魂记》中张倩娘是一位端丽绝伦的少女,其父出尔反尔,将张倩娘另许他人。她半夜“徒行跣足”追随王宙而去,这种私奔出逃的情形,对于一个生长在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来说是极难可贵的,她终于以“灵魂脱离肉体”的独特方式同自己心爱的人结合,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华州参军》中的崔氏女与柳生相互爱慕,后来陷入崔柳王三家的婚事纠葛之中,与柳生先后经过三次生死离合的波折,终于如愿,崔氏女鬼魂与柳生欢聚,度过了二年夫妻恩爱的生活。她们这种与所爱者“生同衾,死同穴”的精神是为作者所推崇的。

2.不管是家境、地位较好的女子,还是处于地位卑微的婢女、,都有着对爱情、婚姻的同等追求,如:柳氏、红拂女。《昆仑奴》里的红绡妓是一品官员的歌妓,一品府中的奢侈豪华、锦衣玉食的生活,她视若草芥,她和崔生一见便生爱慕之情,崔生临走时,“立三指,又反三掌,然后指胸前小镜子”的手语暗约崔生,既大胆又含蓄,表现了她是一个有见识、机警、聪慧的女性。这些女性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爱情。

3.忠于爱情,为捍卫爱情作斗争的女子令人佩服。《柳氏传》中的柳氏不甘心做人姬妾的地位,初见韩翊,便表现出超人的见识,断定“韩夫子岂长贫贱者乎”。幸得主人开恩,与韩翊结合。在战乱中为了忠于韩翊,不借剪发毁形,藏匿于法灵寺,在不幸失身于蕃将后,还想方设法与韩翊联系,最终获得重逢。

三、对女性豪情仗义的称赞

1.《红线》中的主人公红线是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婢女,善弹阮咸,又通经史,被薛嵩看重主管起草文书、奏章。她身怀绝技,在主人计无所出,一筹莫展时,挺身而出,盗取元帅头边的金合而不为人知觉,避免了一场战乱,万人得以全其性命,红线报薛嵩的知遇之恩后隐身退去。

2.《虬髯客传》的红拂向往自由的生活和幸福的爱情。当李靖登门造访杨素,她便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可谓慧眼识英雄。她得知李靖的住处,然后乔装打扮,夜入李靖之处,追随李靖而去。在灵石旅客,虬髯客毫无顾忌地看她梳头,举止非礼。红拂暗中用手示意李靖勿怒,当她认定虬髯客也是一位值得交往的英雄时,即上前攀谈,和她结为兄妹。后得虬髯客的资助,和李靖投奔李世民,成就了一番事业。

3.《谢小娥传》谢小娥是商人之女,嫁与侠士段居贞。丈夫与父亲遇难,谢小娥发誓报仇,知道了杀人凶手的姓名后,潜入仇家,最后为父亲和丈夫报了仇。谢小娥身上表现出非凡的心机和韬略。

四、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1.霍小玉是已故霍王的小女,但因其母是贱婢,在其父死后,被逐出家门,后又沦为娼妓。她和李益相爱,自知“非良匹”,难成眷属,退而求次,只要求和李益过八年的生活,然后任李益“妙选高门”,成就婚事,自己则“舍弃人事,剪发披缁”,但最后还是被抛弃。她死后化作厉鬼,使李益终日不得安宁。作者让这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悲苦的妇女霍小玉实现了对负心汉李益最严厉的惩罚,蕴藉着作者对解放妇女、尊重个体情感的呼唤。

2.步飞烟因“为媒所欺,遂匹合于琐类”,作为武公业的小妾,她不满自己的婚姻,与隔壁书生赵象产生恋情。后被武公业发现,但她毫不后悔,宁为情死,死曰:“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步飞烟表现出这种宁为情死,绝不妥协的爱情观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鼓励着多少男女为爱情、婚姻斗争,这是向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最坚决的宣战。

3.唐传奇《玉箫化》叙韦皋年轻时在表兄家认识了一个叫玉箫的丫环,和她产生了感情,但韦皋离开时却不敢带她同归,与她约定: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定来娶她。玉箫苦等八年,无韦皋一书信,遂绝食而殒。深锁皇宫的宫女的命运就更可悲了,《题红怨》描述了唐明皇专宠杨贵妃、虢国夫人,宫女们终日闲在深宫,所以常在落叶上题书,“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以发泄怨恨和寄托爱情。

五、唐传奇还表现了作家妇女观的矛盾心态

1.在唐传奇里,作家既肯定女性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正当性、合理性,又鄙视超越伦理关系、男女私自结合的行为,并鼓吹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因此,爱情、婚姻自主和封建伦理道德本质上是矛盾的、不相容的,作家又不能超越时代局性,在创作时常常限入矛盾心态。无论是未婚的少女,还是已婚的妇女,她们所表现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不幸婚姻的反抗,传奇作家在创作时都倾注了极大的同情。

2.男尊女卑的思想占主要地位,既宣扬女子守贞节又津津乐道于对女子的玩弄。唐代传奇里,女子作为男子的附庸物而出现,不管她们有多么的聪慧,多么的有才能,归根到底还是不如男性,并要讲究贞节名声。谢小娥一个为父夫复仇的女英雄,作者却硬将归结到贞节观念上,说出“女子之行,惟贞与节”的话来。以警诫世人。不仅如此,作家甚至对狐女、的节行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红线在作为一个妇女做出了与男子同样的功绩后,还要被说成前世本是男身,因误杀三人才降为女子表现出男尊女卑的思想。此外,在强调贞节的同时又津津乐道于对女性的玩弄,青楼向来是男人的,在唐代也是这样。《北里志》记平康里的王福娘,与举子孙狎昵相爱,并乞求孙为其赎身,而孙却根本无意。《三水小牍》下卷里记西京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天资聪慧,善写文章,又十分貌美。15岁为补阙李亿之妾,几年后被迫离开李亿,入咸宜观为道士,被人玩弄后约二十三四岁便结束了生命。唐代士人崇尚浮华,性格风流轻佻,重貌而轻情,对恋爱、婚姻缺乏社会责任感,感情易变,这种风流禀性又决定了他们与乃至士女的恋情只能是短暂的、悲剧性的。

3.在对待“仕”与“婚”的问题上,充满矛盾心态,既歌颂主人公发自内心的爱情,又赞赏抛弃爱情而就功利婚姻的选择。在唐代,“良贱不婚,士庶不婚”的两大现实婚配原则制约着男女的选择,当时的社会婚姻风气是以娶“五姓女(高门士族之最,即:陇西李、太原王、荥阳郑、范阳卢、清河崔)”为荣,希望婚姻成为仕宦之助,从此可以领受各种特权的荫庇和仕途上的飞黄腾达。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爱情和结婚成了漠不相关的两回事。所以,龙女也要化作范阳卢氏女才得以与柳毅结合;陇西李益不会娶身份低贱的霍小玉,而另选高门卢氏女。至于李娃与荥阳公子的圆满结合并且获得了封号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结局,寄托了作者对受压迫受污辱的的极大同情,是对“良贱不婚,士庶不婚”的婚姻制度一个大胆的有力的挑战而已。

总之,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开放、最文明的时期之一,妇女由于受到开放气息的影响,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在唐代传奇作家的笔下,她们生机勃勃、快意恩仇,成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和独立自主的个体。唐代传奇作家虽然受传统封建思想、特别是男尊女卑的影响,体观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而言,尊重妇女,肯定女性的情感要求和正当权益,妇女观是相当进步的。

参考文献:

[1]程 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岳麓书社出版社,2005。

[4]石 麟:《传奇小说通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女作家篇3

“奶奶,您是不是很早就知道自己能成为作家?”八岁的孙女问。

苏珊笑着看孙女,“当我在幼儿园开始学写字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作家了。”

“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也和您一样!只不过,我想成为歌唱家。我唱歌唱得可好啦,我曾经以为自己一定会成为一名著名的歌唱家呢。”孙女说,声音中流露出一点失望。

“丽丽,”苏珊对孙女说,“为什么你说是‘曾经以为’呢?你现在才八岁呀!”

“因为,”丽丽答道,“以前我一直是班上唱歌最好的人,可是,后来班上新来了一位同学,她歌唱得比我好,同学们都夸她,而他们以前都是夸我的。我们班上一共只有20个人,我都不是唱得最好的,以后怎么可能成为著名歌唱家呢?”

很明显,丽丽为自己不是班上唱得最好的而纠结呢,而这也勾起了苏珊对往事的追忆,因为她曾经也有过和孙女一样的想法。

“你知道吗,丽丽,”苏珊说,“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初中,我一直都是班上作文写得最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然而,上了高中以后,有一位女同学,她的作文总能得到比我更高的分,她成了大家公认的作文写得最好的人。我非常难过,因为做一个作家是我的理想,而我在班上区区30人当中都不能成为作文写得最好的人,今后怎么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呢?我真的很失望,我感到生活失去了意义。”

丽丽坐直了身子,听得更加仔细了。“那么,奶奶,后来您是怎么做的?”她急切地问。

苏珊沉浸在回忆当中。“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做了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做的事。”她回答道:“我变得更加奋发,更加用功,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赶超她。”

“您超过她了吗?”丽丽瞪大了眼睛。

“没有,后来我始终没有成为班上作文写得最好的人。但是,由于我认真努力了,我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尽管整个高中阶段我都是班上作文写得第二好的人,但我不再失望和难过了,因为我意识到,做最好的自己比把别人比下去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仍然不断努力,不断提高,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作家。”

“哇!”丽丽欢呼着,这个八岁的孩子,此时已经忘掉了自己的挫折,“奶奶,有一天,我也要像您一样!”

苏珊满脸笑意,慈爱地看着孙女。

“奶奶,”丽丽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那个作文一直写得比你好的女生现在干什么呢?”

“哦,谁知道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她肯定没有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

十多年以后,也就是2012年冬季的一天,21岁的丽丽正紧张地在舞台的后台等待着上场演出。她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获准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大型公益募捐演出。这对她的歌唱事业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自从那次与她的亲爱的奶奶对话之后,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拜师学艺,勤学苦练,每天都在唱歌,无一日懈怠,演唱技艺日臻完善。

当丽丽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她又想到了多年前与奶奶的那一次对话。虽然奶奶在四年前不幸去世了,但她的话犹言在耳:“做最好的自己比把别人比下去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这么多年来,奶奶的话一直鼓励着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一曲唱毕,掌声如雷!丽丽甜美的歌声博得了观众的热烈喝彩,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鼓掌的观众当中,说不定也有那个在她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唱歌一直是全班第一的同学呢。

ABC ENGLISH SALON

按由上至下顺序:cake,ice cream,presents,party,friends,balloons,games,prizes,home,hat数字对应的那句话是:Happy Birthday!

女作家篇4

“美女”之聪明

这个“美女”呀!特别聪明。她不但学什么东西快,而且还很会“看脸色”呢!今天,我、外婆和“小美女”一起在楼上玩耍。我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鬼脸”逗着“小美女”。她高兴劲一来,就什么也不管了,顺手揪了外婆一下,这小家伙人虽然小,但力气也真够大,疼得外婆嗷嗷叫娘。“小美女”更高兴了,抬头一看,正与外婆生气而又“凶狠”的目光相遇。这下子,刚才还喜笑颜开的她一眨眼的时间里居然哇哇大哭起来。原来,她想用哭声博得外婆的一点同情,以此来减少一顿“竹笋炒肉丝”,呵呵……

“美女”之烦人

“快点,快点,拿盆子来!”怎么回事?什么味道?这么臭?难道是……唉!怎么回事嘛!“小美女”又把大便解在裤裆里了,真够烦人的。唉,就说那次吧!那天,我正在房间里聚精会神写着作业。突然,“小美女”闯了进来,她坐在床上,稻草人似的看着我写作业。我若无其事地继续做着作业。过了一会儿,“小美女”又爬到了我的书桌上,开始乱翻起来。我站起来,抱起“小美女”,来到客厅,准备让外婆看着她。等等,我怎么感觉手臂湿漉漉的?急忙放下“小美女”,哇!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小美女”居然在我的手臂上撒了一泡尿。再走进书房,我的床、书桌、课本全部都“享受”了“沐浴”。唉!这个随地大小便的“小美女”,真烦人!

我家的“小美女”就是这样:高兴时,她可以“疯狂”地跳舞;难过时,她可以“放肆”地大哭;激动时,她可以“兴奋”地喊叫……

女作家篇5

曾在杂志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人其事被《深圳青年》等杂志专访,被各大媒体称为“最有才情的时尚女作家”。

代表作:《偷窥――窒息在爱里的鱼》、《原罪》。

第二名:辛唐米娜

曾经任职于湖南某杂志主编。为多家时尚杂志专栏作家。文风诡异,独树一帜。现主持金鹰955电台、湖南直播都市频道谈话节目《子夜车站》。

代表作:《灰烬代表有过火》。

第三名:画眉

做过杂志负责人,出过《林黛玉的短信息》、《谁能陪谁到永远》等7本书及多本合集。

代表作:《薛宝钗的爱博客》。

第四名 安妮宝贝

著名畅销书作家。一个把玩文字,把小资做到极处的女人。

代表作:《彼岸花》、《清醒纪》、《莲花》。

第五名:亦舒

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70种。

代表作:《玫瑰的故事》、《喜宝》、《朝花夕拾》等。

第六名:李碧华

香港人,著名才女。

代表作:《川岛芳子》、《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生死桥》 、《秦俑》、《青蛇》、《饺子》。

第七名:坏蓝眼睛

坏蓝眼睛,原名贾佳。生于1979年。

代表作:都市小说集《做好爱你的打算》《寂如流年》,长篇小说《梦里柠檬几度花》(原名柠檬情人),电影小说《爱情呼叫转移》。

第八名:春日迟迟

春日迟迟,原名陈彤。

代表作:随笔集《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在中国谁能过上好日子》、《左手握右手》、《冰鲜》、《忽然受宠》、《旧爱新欢》。

第九名:卫慧

毕业于上海复旦。风生水起,一夜成名。

代表作:《上海宝贝》。

第十名:安顿

自 1995年8月起从事有关“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所著《绝对隐私》、《回家》等畅销书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为广大读者所关注。

女作家篇6

被出版商的儿子喜欢上

“比尔博・巴金斯是个住在霍比洞里的霍比特人,他决不会去掺和什么冒险,但最后巫师甘道夫和矮人们还是说服他上了路。他经历了一段精彩的时光,和半兽人与座狼战斗,最后一行人来到了荒野孤山。守卫那里的恶龙斯矛戈被杀死,在与半兽人鏖战一场之后,他返回了家园――棒!这本书有地图帮助阅读,不需要配任何插图。相当精彩的书,适合年龄5岁至9岁的儿童。”

这是1936年底,10岁的男孩莱纳・厄温在阅读了《霍比特人》后,写给出版商父亲斯坦利・厄温的报告,这份报告为莱纳挣得一个先令,也决定了该书将由艾兰&厄温出版社发行。托尔金写作的《魔戒》系列第一本就这样出版了,事实证明,这位10岁男孩对大名鼎鼎的《魔戒》下的评论非常中肯!

《火车头大冒险》

因太荒诞被拒

米切尔・恩德这位出色的德国作家曾做过演员,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50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70年代后闻名世界。

他的处女作《小图丁杰姆和司机鲁卡斯》(即《火车头大冒险》)完成于德国经济加速发展而文坛表现相对平庸的1958年,因其“写作手法怪异”和“故事情节荒诞”,而被十几家出版社退稿,直到1960年才获出版。这部作品的发表,使他获得联邦德国青年文学奖。以后他连续写出了名满天下的《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作品。

《哈利・波特和魔法石》 靠直觉找对经纪人

第一部《哈利・波特》的出版并不顺利。

从未出版过书的J.K.罗琳不知道要把书稿寄给谁,书稿打印出来后,她就试着寄给了几家出版社和经纪人,但不久她就收到了退稿(相信这些出版社现在都后悔不迭)。后来,她干脆跑到图书馆翻阅《作家和艺术家年鉴》,在众多的名字中,仅凭喜欢“里特”(Little)这个充满童趣又可爱的姓,她就决定将前三章稿子寄给经理人克里斯托弗・里特。

很快,可爱的里特先生回复了“一生中最棒的信”,内容非常简单:“谢谢你,我们想看到手稿其余的部分,并保证绝不会泄露。”在黑黝黝的小屋里,穷困潦倒的J.K.罗琳在餐桌前手舞足蹈,足足把这封信读了七八遍。

女作家篇7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女作家 作品分析比较

欲探究汉魏六朝女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学历史长河中的命运和地位,必须先考察汉魏六朝及其以前女性在经济、文化、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受到男性及整个社会的尊敬与崇拜,可是经过父系氏族社会直到春秋战国时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出现逐渐降低乃至完全低于男性的境况。

在短暂的秦朝,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到了西汉,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策略和文化政策,并用道德与法律等手段限制和剥夺女性的自由权利,封建礼教与伦理纲常成为悬在女性头上的利刃。东汉班固之妹班昭,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为基础写出《女诫》,将此前的压抑女性的零散表述系统化、程式化,详细具体而极易起到导向社会女性仿效的作用。可以看出,到了汉代,上层社会女性的生活已经受到儒家礼教等的直接干涉和深刻影响,而《女诫》也正标志着“汉代正统儒家妇女观基本成熟和实用化”①。魏晋时期“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②。魏晋时崇尚道德品性修养,所谓“魏晋风度”是也。虽然军阀混战和社会动乱造成了对于伦理德行追求的下滑,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地位还是极力倡导,晋张华的《女史箴》是其代表。在魏晋时期,寡妇的改嫁不会受到谴责,但守节不嫁的寡妇会得到敬重和宣扬③。张承宗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考察,最后得出结论:此段时期“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唐代”④。同时,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参政人数的增加、从军活动的重要、所受教育与才艺的增强和劳动与经济活动对社会的贡献等⑤。

一、女作家及作品考察的历史

关于汉魏六朝女性及其作品的考察,源自与其同时或后来的学者、文人。但是,历久沧桑,这种考察大多已经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现今我们所能见到的百不存一。从现存资料看,汉魏六朝女性及其作品的评论与研究始自南朝。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了两汉及宋齐间的四位杰出女作家的作品。由于钟氏时距较近,评论中肯贴切,直至今日,人们还常引用其评语来论述这些作者。《文选》载录了班婕妤的《怨歌行》和班昭的《东征赋》两篇作品,并为之作注。《玉台新咏》收录了自汉至南北朝时期十二位女作家的近四十篇作品,使得当时许多女性的作品得以保存流传。唐宋以后至清,产生了大量的诗话、诗选及古诗文赏析著作,其对汉魏六朝时期的部分女性和作品多有涉及,其评论均有各自的时代气息。特别是明代钟惺的《名媛诗归》,郑文昂的《古今名媛汇诗》和清代陆昶的《历朝名媛诗词》,不但收录作品多,而且多有精辟之评语。

近代以来,伴随女子教育的普及、女权意识的提升和日渐丰富的妇女论著的推动,研究女作家及其作品一时形成风气。建国后,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从事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在中国内地与港台地区乃至国外都有著作出版和,从而形成了古代女性及其作品研究的高峰期。各种妇女文学相关著作中,旨在考察汉魏六朝女性及其作品的要数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和庄新霞博士的《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历代妇女著作考》被称为迄今为止搜集最为齐备的一部妇女艺文志⑥。收录汉魏六朝女性作家32位,其中西汉2位,东汉5位,三国吴1位,晋15位,南朝宋2位,南朝梁4位,南朝陈1位,北朝魏2位。胡氏谓:“凡见于正史艺文志者,各省通志府州县志者,藏书目录题跋者,诗文词总集及诗话笔记者,一一采录。自汉魏以迄近代,凡得四千余家,依姓氏笔画编次,并将二十余年所采集资料重加整理:详其刊印年代,版本款式,卷数篇帙,序跋题识,编校评阅姓名;精钞名椠,间录序跋全文,以资稽考。”⑦虽然如此,我们仍然难以从此书中获得汉魏六朝女性著作的全貌,关键在于胡书所录32位汉魏六朝女性作家,多为《隋书·经籍志》所记载,遗憾的是她们的作品现在已全部散佚。现存汉魏六朝女性作品多依赖史书、类书、诗文选本等文献资料得以保存。

《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从史传、类书、诗文总(选)集、唐宋人笔记等中搜集有关汉魏六朝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原始资料,以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基础,兼采新的研究成果,共考论了汉魏六朝女性作家112位,其中西汉18位,东汉18位,三国8位,西晋12位,东晋12位,两晋生卒年不可考者15位,南朝16位,北朝13位⑧。到目前为止,此著作可以看做考察汉魏六朝女作家及其作品最为全面的著作(不包括后妃诏书、敕令及传说中的女鬼女仙等创作的作品),也是笔者参考较多的资料之一。另外,王延梯的《中国古代女作家集》是目前辑录汉魏六朝女性作品最为全面的集子,此书在《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之前八年已经出版,虽然较后者的女性数量有出入,但却包括后妃诏书、敕令等,为全面研究汉魏六朝女性提供了基础⑨。

表1 《中国古代女作家集》和《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收录汉魏六朝女作家比较

注:《中国古代女作家集》简称《女作家集》,《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简称《著述考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女作家集》与《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收录女性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比后者多出的女性多为皇后,且作品主要是诏书、敕令之类;后者是比前者多出女性身份低于皇后的女文人。另外,有两部选本比以上著作多收入一些作品,杜珣的《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比以上两部著作多收入西汉苏武妻的《与夫留别》,东汉无名氏的《上山采蘼芜》和《上邪》,南朝齐苏小小的《西陵歌》(苏者聪的《选注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亦收入,名为《钱塘苏小歌》)和北朝木兰的《木兰诗》;苏者聪的《选注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比以上两部著作多收入南朝梁王金珠的《冬歌》和三国魏无名氏的《孟珠》。

女作家篇8

满蒙八旗,浩浩荡荡,铁骑入关,势如破竹,最终踏平中原大地,建立起了辽阔的大清帝国。作为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作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屈辱不堪的辛酸历史。目睹着它的沧桑巨变,从万众瞩目的辉煌,到四面楚歌的悲怆,清代泰州女性作家的内心自然也是波澜起伏,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她们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变化倾向。

一、风云变换中的凄凉苦吟

明清鼎革,满清王朝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禁锢汉族思想,扼制汉族文化,汉族处于饱受歧视、深受压迫的社会最底层,这引起了民族志士的强烈不满。为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奔走呼号,体现出昂扬的反抗斗志,洋溢着浓厚的爱国热情,但时代环境的冷酷,人生境遇的凄苦,却让他们的理想趋于幻灭,心灵饱受创伤。清朝前期涌现出了很多遗民作家,代表性的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他们记录抗清斗争,表达故国之思,抒发功业未就的悲愤,感叹岁月蹉跎的无奈,风格沉雄悲壮,笔调哀婉凄清,体现出那个时期的创作主调。在当时的泰州文坛上,也活跃着这样的遗民作家群体,代表性的作家有冒襄、邓汉仪、黄仙裳等,受他们的影响,清朝前期泰州女性作家诗词也呈现出这样的主旋律。如女性遗民作家蒋葵和蒋蕙,她们远离尘世,飘然归隐,以决绝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蒋葵,字冰心,法名德日;蒋蕙,字玉洁,法名德月,暗寓不忘故国之意,以表冰清玉洁之心。两姐妹,因遭家难,同入空门,伴一生古佛青灯,守一世晨钟暮鼓,世事不闻,纤尘不染,坐化之时,仅留下了数册诗词,成就了佛门的一段千古佳话。翻开她们的诗词佳作,诗学取向以韩孟为宗,风格凄清苍凉,愁闷冷涩,充满苦吟之声。如蒋葵的《暮春苦雨即事》和蒋蕙的《秋夜闻蛩》,两人皆取清寒萧条之景,抒寂寥愁苦之情,这种爱禅喜静的个性渗入其诗,深刻影响着诗风,带有鲜明的遗民特色,体现出佛教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对“人生无常,一切皆苦”的体认。

大家闺秀季娴,字静姎,号元衣女子,喜为诗,兼工长短句,著有《雨泉龛诗集》。女词人偏爱寂静、黄昏,喜好深夜、秋冬,诗集中有很多此类的作品,如《晚晴》《望远》等,少暖色调,多冷色调,萧瑟凄清,饱含深沉的沧桑感和悲咽跌宕的唱叹之音,以助成清冷苦寒的诗歌意境。王睿,性情淡泊,志趣高雅,与吴嘉纪结为夫妇后,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但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曾留下“大义归夫子,饥寒死不怨”的荡气回肠之句。受丈夫影响,女词人常借助诗词抒发自己的悲悯情怀,如《清平乐•柳丝》,通过啼莺、斜阳、飞絮、浮萍等意象,串联起清贫生活的点滴,意境冷峭凄清,格调缠绵悲怆,这种风格与其抑郁苦闷的生活境遇、淡泊闲静的个性才情是密不可分的。清朝前期泰州这样的女性诗词作家有宫婉兰、徐幼芬、邓繁祯等,大约十多位,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人数并不是很多。因为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向来以男性为中心,女性处于被压迫、被歧视的地位,封建宗法制度更是严酷异常,对女子进行文化奴役,道德钳制,驯化其性情,愚化其思想,从而把“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奉为天经地义的信条,构筑起封建社会所谓的正统意识形态。这些陈规陋习扼杀人性,束缚才智,使得清朝前期的女性在创作道路上步履维艰,能留下些许足迹的只能寥寥数几。

二、太平盛世里的性灵之音

清朝到了康熙时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雍正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到了乾隆时期,大有建树,成就辉煌,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嘉庆时期。这段时期国泰民安,文风昌盛,袁枚是当时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诗人,居“乾隆三大家”之首,他提倡“独抒性灵”,认为“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在当时备受女性青睐。[1]于是东皋女诗人熊琏在《淡仙词话》中也提出了与袁枚相似的见解:“诗本性情,如松间之风,石上之泉,触之成声,自然天籁”。[2]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清朝中期泰州女性诗词作品不再表现悲苦失意的情怀,而是致力于艺术技巧的追求,传达出很多自然清新的性灵之音。泰州陈氏家族中的才女陈传姜,著有《得山楼诗稿》,其夫朱泽况,监生,工诗画,她与丈夫经常谈诗论画,可谓志趣相投,琴瑟相谐。正是在这样诗情和画意的互相交融和渗透中,陈传姜的诗词创作才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陈传姜特别擅长写景,不事雕琢,随性而发,灵动清雅,自然闲适,正合于袁枚“性灵”之主张。如《中庭》,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纤细,抓住“梧桐”这一具体意象,时而粗线勾勒,时而精雕细刻,可谓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文笔优美,意境独特,诗情画意尽显其中。她的题画诗也是挥洒自如,很有特色,如《题清泉石上图》等,作者善于选择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进行具体描摹,从而创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诗歌意境,体现出女性诗词特有的体物入微、明净流丽的清绮之美。清代中期,女性活动较宋明以来较为自由,一些家庭开明、思想解放的女性尝试着走出闺阁,投入自然,这使得女性文学视野更加开阔,笔触更加自由,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仲振宜、仲振宣姐妹曾随父亲仲鹤庆远游至四川,她们饱览壮丽山河,游历名胜古迹,尘封的心灵犹如打开了一扇明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于是情感涌动,文采飞扬,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清新之作。为丰富阅历,开阔眼界,赵笺霞曾随丈夫仲振奎行至太行,一路的所见所闻,使她心生感悟,文思泉涌,于是真情实感自然流淌于笔端,读之令人耳目一新,仲振奎称赞道:“温润以泽,务使宫商应节、声律和谐。”[3]清朝中期泰州这样的女性诗词作家有石学仙、洪湘兰、仲莲庆等,大约三十多位,占总数的七分之三左右,人数相对较多。因为这段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一些开明家庭开始让女性识文断字,从而使女性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更多的联系。在这种浓厚氛围的感染下,泰州众多的女性诗词作家开始大胆尝试,冲破传统思想束缚,摆脱正宗格调限制,以才运笔,直抒胸臆,可谓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三、风雨飘摇时的现实写照

清朝到了道光时期,国力开始衰落,到了咸丰时期,已是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内部爆发了太平天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外部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长期停滞的中国封建社会陷入到了内忧外患之中,满清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龚自珍、魏源等开风气之先,开宗明义地直陈社会剧变给敏感士子造成的心灵震撼,阐述了“经世实学”兴起的历史必然性,他们的诗文见解精辟,文笔曲折,饱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蕴含着强烈的时代忧患意识。[4]在这种浓厚氛围的感染下,清朝后期的泰州女性诗词作家开始尝试突破“小我情怀”,放眼现实社会,作品取向有所变化,悲苦凄凉的生存境遇、漂泊流离的乱世感受、苦难深重的社会人生成为了她们观照的主体。李国梅,字芬子,兴化人,李瀚女,解举鼎妻,《重修扬州府志》载其著有《林下风清集》一卷,《然脂集》载其著有《芬子集》。她生活在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其诗词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百姓疾苦,如《秋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场面和萧条景象,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再如其《水退伐树》,虽论古人之事,实抒今人之怀,暗喻本是同根一体,不应骨肉相残,而应荣辱与共,同仇敌忾,体现了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对理想社会的渴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佩华,字素香,叶雨楼妻,工诗,著有《芷衫吟草》,其中《巫山一段云》,作者并不单纯专注于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是托物言情,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描写渗透主体精神,从而影射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寄托驱云见月的美好心愿。张兰,字素香,泰县人程绍安妻,守节抚孤,擅长诗词,著有《馀生阁诗抄》。其中一首《读李太白集》,着眼现实社会,关注民生疾苦,写得酣畅淋漓而沉痛隽永;另一首《落叶》,笔锋犀利,深刻尖锐,真实反映了社会动乱,黎民疾苦的社会现状,尤其最后一句“倘遇桓司马,金城恨愈多”,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内在根源,作为女性诗词作家能够具有这样独到深远的眼光,针砭时弊,忧国忧民,实在难能可贵。清期后期泰州这样的女性诗词作家有朱均、任香尉、张粲等,大约二十多位,占总数的七分之二左右,人数不算太多。因为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四伏,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到处辗转漂泊,颠簸流离。生存的困境带来精神的痛苦,一些女性作家经常会对社会问题、性别角色、情感出路等进行寻根问底的深刻思考,于是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具体的生活表象,而是理性地将目光投入到社会现实,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从而形成对于社会时代的密切关注与深切忧患。但在这样内外煎熬的生存境遇中,能够超越自我,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女性毕竟不多。

四、列强入侵后的爱国情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公然入侵,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强占租界地,中国严重丧失,陷入极度屈辱的深渊。清政府懦弱无能,丧权辱国的行径,激起了爱国志士的强烈愤慨,也点燃了爱国作家的创作热情,以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等为代表的改良派纷纷口诛笔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激烈的反帝情绪,形成了汹涌澎湃的爱国热潮。作为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们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的没落,期待改革风雷的到来,呼唤个性思想的解放,他们的砰然一击,惊醒了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奋起还击,绝地求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巾帼不让须眉。泰州女性诗词作家在强烈感召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兴化的刘韵琴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她志向远大,立志报国,从小仰慕古代女英雄,在《木兰从军》中慷慨激昂地写道:“一朝战罢回东阁,千古风高花木兰。”爱国女侠秋瑾不幸惨遭清政府杀害,刘韵琴义愤填膺,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写下了著名的七律诗《吊秋瑾》,最后一句“恨煞东瀛初反棹,秋风秋雨送萝兰”,更是态度明朗,语气坚定,鲜明地表达了对清朝政府黑暗统治的切齿愤恨,对革命烈士献身精神的热情讴歌,具有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富有豪迈的巾帼英雄气概。刘韵琴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崇高理想:“开启民智,教育救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她所处时代,能有如此表现,实在令人钦佩,让人叹服。

女性作家曹湘浦才情流溢,视野开阔,她饱含爱国热情,体察百姓疾苦,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特有的笔触抒写自己的悲悯情怀。翻开她的诗集《绣余吟草》,关注黎民生活之困顿,百姓劳作之辛苦的诗篇随处可见,如《愁》和《蚕妇吟》,字里行间浸透着对战乱中百姓凄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对列强犯下滔天罪行的满腔愤恨。还有一些女性作家的诗词作品,一扫闺秀诗常见的纤弱低迷之风,洋溢着一种慷慨激昂,奋发向上的豪气,读之令人振奋。如钱荷玉的七律《登岳墩》,通过将民族英雄岳飞与卖国奸臣秦桧形象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表达出自己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独到的思想领悟,由此可见她的腹笥之宽与眼力之远。清朝末期泰州这样的女性诗词作家有陆椿长、陈佩章、韩佩芬等,大约十多位,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人数相对最少。因为妇女解放运动,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和实践,直到五四时期才找到真正的解放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关注到妇女的生存状况,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女权思想为武器大声疾呼,坚信深受压迫的中国女性一旦觉悟,必将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力量,但毕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5]在根深蒂固传统观念的统治下,在强大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能够真正冲破世俗偏见,挣脱重重藩篱,以天下为己任、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毕竟是少数。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出泰州女性作家诗词在清代的发展轨迹:从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到勇敢地冲破传统羁绊,挣脱宗法制度的统治;从思考女性的存在价值、主体意识,到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从局限于自我的性别意识,到带有自觉色彩的国家“兴亡意识”和社会“忧患意识”;从初具感性的爱国忧思情怀,到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并付诸理性实践。[6]所以从清代泰州女性诗词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代女性艰难地寻找着自己角色定位的过程:探寻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彰显自我,借助诗词这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样式,全方位地展示自我,从而使清代泰州女性诗词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体现出女性自我精神风貌的完整性,为清代文学的发展增光添色,在泰州地方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未来的汽车范文 下一篇:何当金络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