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时代范文

时间:2023-11-28 09:11:16

木器时代

木器时代篇1

青海汉代木俑人物、动物等不同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手法古朴。作为青海民族文化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扩大了古代雕塑的题材内容,反映了河湟地区的早期农耕生活,人情味胜过了宗教气息。汉代木甬是研究青海汉代社会风俗、意识形态、历史史实以及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青海汉代木俑概述

汉代,青海开始接受中央王朝的统治。西汉汉武帝曾开辟古湟中地区,设立郡县。此时的木雕制作工艺还很不成熟,主要使用凿子进行线刻和圆雕,但也能相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雕刻对象的神态,开始确立了青海民族木雕艺术粗犷、古朴的一些基本特征。

汉代以后,中原文化和鲜卑文化等进入青海地区,特别是随着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后吐蕃东进、唐蕃间的密切交往与联系,汉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及印度文化在这里与传统的羌人文化汇聚融合,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和相互吸纳的特点。

在汉代史籍中,“河湟”指的是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和其支流湟水。“河湟谷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土地肥沃 ,水源丰富,物产较多,适宜牧业 ,也适宜农业”[1]。河湟有“大河湟”和“小河湟”之分。“大河湟”指的是甘肃中部西南面和青海东南部,在地形上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黄河和湟水流经此地,它包括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黄河流域的贵德、尖扎、循化、化隆。湟水流域有湟源、大通、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小河湟”是甘肃之外青海的河湟地区,特别指的是河湟地域的农业区。“河湟”指的是“小河湟”。

从河湟地区汉墓出土的动物木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到汉代木雕工艺发展的水平,动物作品有马、牛、狗等。这些四足动物造型生动,身长分别在14-55厘米之间,都是以分部制作粘合而成的办法雕制的。因为木材是由分段组合,而四足动物是由头、身、足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的尺寸大小不一,总体形状是头高、身长、足高,根据这种特定形式用整木雕制的是汉代木雕工艺的一个创新,创造了有意的经验。这是青海木雕工艺发展史上的萌芽。

二、青海汉代木俑类型

河湟地区汉代木俑有人物俑和动物俑,虽然归属于汉代丧葬礼仪体系,但其形象除个别出于想象者(如辟邪俑和镇墓兽之类)外,大都是仿真之作,只是缩小其形体而已。

(1)木俑人物

青海汉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动物木雕,如牛,另外也有车、马、木碗等器物。经文物专家测定,这些木俑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此可见青海早在汉代就有木雕造型的历史。俑的体态表情生动,有男女侍、人首兽身俑、说唱俑、动物俑、神兽俑、乐俑等。青海两汉时代的木质器物车、马俑、漆制盒、奁、耳杯之类较常见。青海古代的木雕,由于材质的关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不多。现在所能见到的,汉代的木雕作品是最为久远的。东汉时期,木雕已普遍存在于平安、大通、民和、乐都、湟中、互助、西宁等地墓葬遗址之中。但漆器出土以平安县汉墓为最多,其次为大通县上孙家寨汉晋墓,民和县汉墓也有零星漆器出土。漆器有木胎为主,器型有木马、木牛、生活漆器具等。木雕用材以杨木、柳木为主,其形式多为浮雕、圆雕、透雕,线雕亦占一定比例。这类木雕题材内容很多,有人物、鸟、木梳、木勺、弓、箭、木碗、木杯、彩绘镇墓兽木俑、彩绘木牛车、彩绘仕女木俑、彩绘男木俑等。

人殉起源于农业和定居,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祭祀土地神要血祭与活埋。在《新校本汉书・志・礼乐志第二・郊祀歌》中记载:“惟泰元尊,媪神蕃厘,经纬天地,作成四时。……”颜师古注曰:“泰元,天也。蕃,多也。厘,福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2]。如民和阳山汉墓中曾出土木雕人物和动物,其造型简练概括,形象生动传神,充满生活气息。

1998 年 9 月,在平安县古城乡北村与沙卡村发掘汉代墓葬 两座,出土漆器为漆木器,仅在 M7 中,共出土 24 件( 其中仅 1 件甚残,器形难辨),如木漆D6件、木食奁4件、木案3件、木耳杯6个、碗1个、牛车模型1件、木镇墓兽1件等,时间约为东汉早期漆器。[3]这是青海目前出土漆器最多的一处墓葬,且保存较为完好,为我们研究青海漆器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河湟地区自公元前60年隶属于汉金城郡,汉朝在此设置允吾、破羌、安夷、临羌4个县,并从关中等地移民实边,这就为西羌人学习中原漆器制造技术提供了契机。

汉代木雕是青海木雕工艺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扩大了以往雕塑造型艺术的题材内容,前所未有地大量反映了世俗生活。青海东汉时期的木雕已有情节表现和神态的刻画。类似故事式的俑像,是青海古代少的一类组合式造型―舞俑、坐俑形象虽极简洁稚拙,但动态栩栩如生,拙朴中富有涵蓄,突出地展现了汉代雕刻所应具有的时代风格。它们多是以单块木头雕刻而成,或用榫卯结构作手臂,姿态有跪有立,表现对象多属歌舞伎,俑身施以彩绘,整体外貌比例不甚严谨,没有细致的人体肌肉刻画,造型抽象、刀法简朴,却显示出人物具有轻松、活泼的动态造型特征。

(2)木俑动物

轺车是汉代最常见的车型。是由古时的军车转变而来的,因此四面空敞,在汉代为一般吏人用车。驾一马的叫轺车,驾两马的叫轺传。[4]

木轺车,为明器。“木牛,用木头削成,前窄后宽,头部凿双孔以示双眼,无腿,身下有四个小孔。牛位于木车附近,故应为拉车之牛。木车,双辕,辕已残断,大车轮高于车身,两轮由横轴相连,车身后部有一马蹄形档板。长33cm、宽25cm、高28cm。”[5]漆木牛车,虽然制造简易,但设计颇具特点,如“头部凿双孔以示双眼,无腿,身下有四个小孔”。反映了羌人的牛崇拜文化与丧葬具的设计思想。

在中原汉代墓葬逐渐完善之时,神灵的偶像也大规模出现,体现着人们对神的认识、崇拜和依赖,被认为会给陵墓带来吉祥,给墓主灵魂以庇护,会驱逐鬼怪邪祟。魏晋南北朝时期河湟地区的这种偶像化更为明显,为后代确定了神灵崇拜的偶像模式。墓室里陈放着镇墓兽与羽人、飞天、神灵,也可偶见“神无魂而鬼有灵”的现象。1998年9月,在海东市平安县古城乡北村与沙卡村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一漆木镇墓兽。该木镇墓兽头,形状酷似今天的藏~羊头。《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羊,一种大角羊,亦称“北山羊”。由此可知羊神崇拜,亦是西羌传统文化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后汉书・西羌传》载: 汉代河湟地区羌族有150个种落,“有以动物图腾命名的,如,白马、牦牛、黄羝、黄牛、黄羊等;有以父名母姓为号的……”[6]木镇墓兽羊体现了汉代青海羌人的神灵信仰,以羊为图腾的审美宗教也体现了羌人实用、吉祥与避邪祈福的文化心理。

平安出土的木镇墓兽,呈蹲坐状,双耳竖起,宽舌外吐,双眼突出,头顶有分叉的犄角。耳、舌、眼、犄角均饰红色。该漆木镇墓兽造型极似羚羊,虽制造粗拙,但形象惟妙惟肖。在全国其他汉墓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漆器。从这些漆器制作工艺来看,为青海本地制造,风格与甘肃、新疆、四川等地的漆器截然不同。

汉代青海羌人崇拜木神与羊神。在羌人的眼里,树神是他们的自然崇拜神之一。加之木材又是漆器加工的重要胎骨,所以用漆木器饰成各种自然物当是他们膜拜的对象。在古代,“饬化”有“八材”,即: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其中,木性灵活、简便、坚韧,容易加工为漆器。另外,《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五行之始也。”所以,以木为神,存于木,归于木;与神同在,以木为用。从青海汉代漆器出土的情况来看,其材料多为木胎,正好印证了西羌人木神崇拜的文化习俗。这些汉代木质漆器按照功能分,大致有四类: 生活饮食器,如漆D、木食奁、案、耳杯、碗等;梳妆用具,如簪、梳、蓖等;生活生产用具,如条板等;明器有镇墓兽、牛车模型等。从这些漆器的种类、制作工艺与髹漆技法来看,较中原与南方出土漆器显得朴素而简易,髹漆以黑漆与朱漆为主,少有彩绘;其风格有明显的西羌地域特色。

青海汉代木质漆器保留有中原地区主流艺术风格,厚葬采用镇墓兽,也有西羌人的信仰痕迹,如羊神崇拜或牛神崇拜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汉代青海木雕造型融本土民族性与他域文化性的多元理念于一体,体现了具有河湟地区独特的设计理念。在古代,文化与常常以实物来代替。另外,漆器造型也可折射出祭祀宗教文化心理。因此,可以断定,汉代青海出土的漆木镇墓兽羊,与云南出土的汉代漆祖器一样,是羌族文化与的体现。

汉代木俑是河湟地区墓葬雕塑艺术中极具特点的一个类型,其粗犷大气的造型随意而富有动感,大刀阔斧的雕刻手法简洁而富有力度,构成了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造型艺术特征。大的体面概括出形体,局部以彩绘和线刻表现,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丰富了雕刻造型的语言,成功地将彩绘植入整体造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刻绘结合艺术特点。形体在雄浑简洁的基础上,又施以绘画作为补充,使得木雕在整体大气的同时细节上又非常的生动,这一点不仅对青海后来各朝代的雕塑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青海当代雕塑创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三、汉代木雕所折射出的社会功能

河湟地区汉族繁衍在黄河河谷及黄河支流的湟水河两岸。受汉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木俑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强烈的民族风格,汉代木俑艺术是他们日常生活及宗教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具有很多实际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艺术功能

根据汉代木俑艺术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拙朴浑厚,后期繁荣发展。表现了河湟民间艺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希望能有一个慈悲神奇的人物引领他们走向幸福生活,能在他们困难时以智慧和神力得到解救,能将世间的丑恶消灭干净,战胜邪恶。青海河湟地区是中原农耕文化的代表地,木俑代表了民间木雕这一文化特色的艺术结晶,从一个侧面说明河湟先民对“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表达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心灵期盼和对大自然的崇敬爱恋,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

(二)艺术审美功能

青海汉代木俑,在制作上利用了原来的木料形态,把原料的物质形态统一在艺术的造型设计之中。在造型上利用大体大面,有明显的体积感,并用圆雕、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手法,是造型技术的运用服从主题和创作意图的大胆创造。它们经历了一个经历中原文化和与本土艺术相融合的过程,因此,木俑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没有减弱它气势上的美,古拙反而构成了这种气势美不可分割的必然因素。”[7]汉代木雕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优美的俑像时,并没有只把它们当作抽象的神灵来对待,而是全身心地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他们把本民族那种生于广阔天地、天性舒展飞扬的气息融入了雕塑之中。木俑艺术是一本“无声的”历史书,它记录了汉代时期河湟人民的生产、生活及风俗等社会风貌。河湟地区汉墓出土的众多散发着浓郁汉族生活气息的木俑作品,都体现了汉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一种情感。

(三)文化经济功能

所谓文化,本质上是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物的总和,木甬作为人创造能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在青海的发展历史上,记载了汉族墓葬文化的历程。述说着河湟汉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了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因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都是有生命的。”[7]在木俑的形体与空间中,汉族借以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价值,积累下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文明的开拓得以永久的发展。木俑作为民族文化的永久性物质形态,意义长远,可以视为古代青海汉文化的重要体现。

(四)对汉文化的传承功能

古代河湟地区汉族文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墓造像,河湟地区的传统木雕艺术都是随着汉文化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汉代墓葬文化是青海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代木俑正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媒介,它植根于河湟汉族群众生活的土壤中,承载着世世代代的民族智慧和生活感悟,所以才会以粗放的形式在广袤的河湟乡村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两汉时期河湟地区与丧葬密切相关的明器造型极为兴盛,是全省汉代文物古迹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汉代木俑艺术是青海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并滋养着青海各民族的思想精神,它所创造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越了明器造型本身。

[项目说明]: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项目《青海民族雕塑艺术考察》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马进虎.两河之聚[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12-13。

[2](东汉)班固:《新校本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57页。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 葬[J].考古,2002,(12)。

[4]王今栋:《中国古代车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5]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 葬[J].考古,2002,(12)。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87。

[7]鲍桑葵.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01。

木器时代篇2

陶质器具的使用有5000年历史

人类使用陶质器具的年代,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目前发现的区内人们使用陶质器具的年代,约当距今5000年左右。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又一次征服自然的标志。这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类学会用火后第一次使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实践。一般认为,陶器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它与磨制石器、弓箭等工具的同时或先后出现,成为考古学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经过上千年陶器制作的发展,中原地区到公元前10-11世纪的商代后期,开始出现原始瓷,从而使陶器产品的制作渐渐变得衰落起来。目前境内还未从地下发掘出瓷器完形器,残片以及瓷窑。据《汉藏史集》记载,松赞干布曾孙都松芒布杰时期,瓷器制作技术从汉地传入吐蕃,赞普命汉地派来的工匠在索那唐波烧制了上、中、下三等32只大小不同的瓷碗。当然,目前我们还不能说这就是瓷器的起源,但是对山南地区扎囊县普布瓷器作坊的考古发现,则说明我们对瓷器生产的研究已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扎囊县普布瓷器作坊应兴盛于明代晚期和清代早中期,清代晚期开始衰落以至于废弃。其产品的高脚杯或矮脚杯均无记载,但有时却带有一个家庭的标志。这里生产的瓷器流传于整个,甚至一直到尼泊尔。而今,陶瓷器的使用正在悄悄消隐,悄悄发生着变化---

塑料酒罐、酒壶和玻璃酒瓶代替陶质酒罐

传统藏族盛酒器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陶质酒罐,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我们周围生活中越来越难见到这种盛酒器了。不论是拉萨市、山南或日喀则市,卖传统饮料青稞酒的人不少,可他们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人背上陶罐来盛酒销售。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制作的酒罐、酒壶以及玻璃制作的啤酒瓶。如果说玻璃啤酒瓶与我们传统的饮料青稞酒没多大关联,那么盛青稞酒的陶罐被塑料酒罐代替应当说是一种与我们传统有关而正在发生变化的民俗现象。

热水瓶代替陶茶壶

陶制茶壶与茶炉配套器具,是传统藏族家庭中最常用的茶具了。现代,一般藏族家庭中偶尔能见到这种茶具,很多家庭尤其是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便是玻璃瓶胆的热水瓶,这种热水瓶的好处显而易见,它的保暖功能是任何陶制茶壶所不能相比的,因此热水瓶的普及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电动搅拌器代替木质酥油桶

我们最熟悉的木质器具,也许应首推木质茶碗。从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会观察到,很多的木质器具的使用频率,已日渐下降,这种使用频率下降的最典型的器具 代表,应为酥油茶桶。

酥油茶是藏族非常喜欢的家庭饮料之一,颇受藏汉人民的喜爱,就酥油茶的营养价值及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大家都有亲身体会。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如今,除了在很偏远的农牧区仍使用传统的竹木酥油桶来制作酥油茶外,城市居民中已是鲜见这种方法了。而且,有的地方即便还用酥油桶打茶,酥油桶本身渐变为材料轻便的小型塑料制品了。在拉萨市的家庭里,电动搅拌器已代替了酥油茶桶。

塑料、金属酒壶代替木质酒壶

对于很多当代藏族青年来讲,木质酒壶是较难见到了。木质酒壶外形与木质酥油桶差不多,只是其体积小,适合于盛酒之用,它的口部有一块能封住五分之一左右的木板,有的还带有流嘴,其用意与打制酥油茶不同,是为便于盛酒、打酒。如今,这种木质酒壶真得成了“古董”,在街摊上被那些“古董商”进行着贩卖,许多藏族家庭中,可以说几乎见不到这种器具的使用,更多的恐怕是塑料酒壶与铝制壶了。

传统金属器具的中,金器、银器的使用,被视为尊贵与富有。一般金属器的使用常见于酒器、餐具和装饰品。这种到现在依然存在,但部分金属器具的使用却正在发生变化。

近几年来,后藏日喀则居民在逢年过节按传统礼俗必须在饭后喝青稞酒,所用盛酒器大部分为一种称为“齐木”的塑料酒壶,而见不到过去所使用的铜壶了。十多年前,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饭后必须喝青稞酒时,还能较经常地见到这种铜酒壶。如今平时映入我们眼帘的已不再是铜酒壶,而是塑料酒壶。至于铜壶还是有的,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才能见到。显然,这种酒具已成为传统仪式的一部分了。

电灯、应急灯或蜡烛代替铜灯

城市生活中,虽然在寺庙里能见到佛用供灯,但已很少见到民用铜灯了。灯光闪烁的美丽夜晚,都是电能的神奇创造。平时,既便因故停电,不能照明,大多数居民使用的灯也不是传统的民用铜灯,而是蜡烛或应急灯了。

婚礼形式和内容的明显改变

现代藏族人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拉萨的藏人举行婚礼时,其内容与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婚纱、啤酒、流行歌曲等已经注入了时代的特征。虽然婚礼中也不缺少传统婚俗的某些内容,即献哈达、穿藏装、唱歌敬酒、送亲时跳锅庄舞等,但就其内容与形式的改变已是很明显了。民风民俗的种种变化是不胜枚举的,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历史演变、进化的特征。

社会发展是民风民俗改变的主要原因

从民风民俗上看,无论是传统的木质酥油桶被电动酥油搅拌器代替,还是陶质酒罐被塑料酒罐和玻璃酒瓶代替,或是“齐木”的塑料酒壶代替铜壶,都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它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个藏族学者,对种种悄悄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我的看法是:

第一,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是人与环境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当整个社会发生变化的时候,各种文化要素也会随社会发生着某种特征与功能上的变化。照此而论,上述所有变化当中的民风民俗,是固有传统文化要素在新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着某种递推演进。假如能这样认识民风民俗的变化,我们就能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欣赏正在变化当中的民风民俗的意义。

第二,民风民俗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人们在选择一种新的工具时,首先是对其功能的选择。一般来讲,人们使用工具的心态是宁愿使用笨拙不便的旧有工具,也不愿用轻便好用的新工具,这是人类认识所决定的行为方式。但是工具的功能会作用于人们的选择。另外在新旧工具交替时,还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习惯过程,就像有些老人认为用电动搅拌器打的酥油茶不如木制酥油茶桶打的茶好喝。但是新工具会以自己功能上的优势进行“优胜劣汰”。就这个意义上讲,上述塑料酒罐和玻璃酒瓶代替陶质酒罐也好,电动酥油搅伴器代替木质酥油桶也好,“齐木”塑料酒壶代替铜壶等都经历了人们选择和适应的过程。

木器时代篇3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技术

在林业待开发面积快速增加,林业发展任务日益迫切的今天,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与途径进行林业资源的繁育、种植等深层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应当高度重视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努力建设现代林业造林工程创造条件。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的有效应用指的是将现代化育苗作为基础,合理的运用造林技术来进行植树造林,可以逐步扩大林木的面积。由此看来,深入的研究与有效的应用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 现代林业育苗的基本技术

在我国高度重视林业发展的今天,科学、合理的运用林业育苗的基本技术来进行育苗,为后续良好的植树造林创造了条件。当然,要想使现代林业育苗基本技术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了解以下育苗基本技术,以便良好育苗。

(一) 科学容器的现代化林业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基本的育苗技术。当然,以往所应用的容器育苗技术并不是非常科学的、合理的,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容易造成劣根。为了改善这一缺陷,相关技术人员加大了对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进而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出了一次性易分解的育苗容器。利用次容器来进行育苗,不仅可以使苗木的根系发达,还避免劣根的出现。在此之后又推出了无纺布育苗容器技术,其作为最为先进的育苗技术,可以支持机械设备作业,进行容器装填、切开成单元等工艺,从而使容器育苗变得方便、高效、合理,为更好的进行植树造林创造了条件[1]。

(二) 苗木评价技术

现代林业育苗工作即覆盖苗木成活率,同时对苗木生长质量也有着系统性地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合理的实施苗木评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苗木评价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树苗培育及培育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与鉴别,进而为树苗培育提供中肯的建议,以便相关工作人员优化调整树苗培育工作,以便提高树苗培育水平。

二、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及造林技术

(一) 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

基于对现代林业育苗的基本技术的分析,确定现代林业育苗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使林业产业便于管理,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利用现代林业育苗技术进行育苗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以下重点,以便科学、合理的应用此项技术,实现最终目标。

1)强化管理,也就是加强对苗木的管理,即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施肥、除草,同时还要对苗木的环境适当的调整,以便苗木能够获取到充足的养料,使之良好的生长,提高苗木的质量。

2)定期除虫防害。因为在育苗过程中,苗木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其生长不佳。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当加强对苗木观察,一旦发现不良现象,应当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以处理,避免苗木持续受到病虫害的迫害,使苗木良好的生长。

3)优化调整苗木生长结构。也就是按照苗木的生长结构急性适当的调整,同时还要根据对各类存活的风到苗木、风折苗木等进行及时且有效的处理[2]。

(二) 造林技术

良好的育苗之后就是良好的造林。为了实现植湓炝值哪康模在具体应用造林技术进行植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了解种植区域的土质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而选择合适的苗木进行栽种,同时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管理,以便苗木能够良好生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结束语:

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将现代化育苗作为基础,合理的运用造林技术来进行植树造林,可以逐步扩大林木的面积。那么,如何有效的应用现代林业苗木技术及造林技术呢?基于本文的分析确定科学容器的现代化林业育苗技术、苗木评价技术,在此基础上,了解栽种区域土质条件、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宜的苗木进行栽种,如此可以实现植树造林的目的,逐步促进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木器时代篇4

这种实用性的民间制品,在这一地域的生产和存在是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有着对应关系的。比如,在长汀、连城等地的婚俗中,女家送往男家的嫁妆中必有方件、圆件,方件是指桌、椅、箱、柜,圆件即指圆木器皿,它们伴随着新婚夫妇以后的生活,甚至还作为先辈生活的遗物传给后代。长汀一代地方的嫁妆中,必定有“子孙桶”(马桶和脚盆)。桶、盆内盛满花生等物,由亲属、乡亲随同其他嫁妆一起送往男家,途中如遇小孩撒尿,则是大吉大喜的事,于是把桶、盆内的花生等物全部送给孩子。连城有些地方,三月三走娘家时,妇女要拎一只朱红器皿,里面盛放三四块肉条,据说,这表示自己还是娘家的骨肉。圆木器皿在岁时习俗中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连城年终大典的“祝福”中,作为祭品的五牲福礼:鸡、鹅、元宝肉、猪头及鱼都盛在朱漆祭桶、祭盘内,摆放在两张八仙桌上,显得十分庄重。圆木器皿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仅从以上几例中就显而易见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了很大的改变,大部分圆木器皿已不再使用了,而人们更乐于使用一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制品或搪瓷制品。只在一些岁时习俗活动中还能见到这些即有审美价值又很实用的器皿,这些桶、盘、斗、盒除了外观形态上的美感,还形象地体现了这一带地域的风土人情,不时地勾起人们的乡情。

作为民间工艺品的圆木器皿,除了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还满足了这一地域人们的精神需求。由于一代代民间匠人的传承,闽西的圆木器皿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造型。这种程式化造型所表现的形式美,与内容达到了完美的和谐,是完全符合人们传统审美心理的。闽西圆木器皿的基本形态是以各种弧线构成一种浑圆、丰满的感觉。这种浑圆,从太阳、瓜果、禽蛋等等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圆形物体抽象而来,成了生命母体象征生产丰收,和谐、完美、幸福的象征,这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形态的美。民间工匠们在制造器皿时还不只是简单地造成一种圆的形状,而是从圆形中化出各种各样的变形圆,使器皿在造型上各具风采又包含了更多的寓意。如长汀的一只米桶,使人朦胧地感觉像一只元宝;一只果桶又似乎像荷花。上杭的一种果盒形似睡莲。更为精彩的是武平的一种手提果桶,桶身浑圆,有一种庄重的感觉,而安装在桶身上的的一根细巧的s形提柄,又让人感觉十分轻巧。这种圆木器皿还有其他各种造型,但都离不开圆,或者用似是而非的写意手法化成各种形态的圆形状,令人产生各种朦胧而美好的联想。这是闽西圆木器皿整体造型的最大特点,也是它的审美魅力所在。

做圆木的工具十分简单,无非是板斧、弧凿、弧刨、一字刨、篾刀、锯子、铁(篾)箍和锯末塞、锤子等。工具简单,但手艺却不简单,圆木是众多木工门类活中的一种,独具特色。它的特色技艺在于:周长与直径的吻合、缝隙的疏密。东家吩咐你做一个某规格的木桶,圆木师傅就得按照东家的吩咐,计算出木桶的周长,每片梯形木板的大小和斜角,若出现差错就会做歪、难看;缝隙的疏密要适度,每块木板的斜角要基本相等,缝隙过小,当木桶被水浸泡时,圆木就会变大而变形;相反,缝隙过大或桶底不圆,木桶就会漏水,东家就不给付工钱。话说得那么玄乎,其实只要掌握要领,做圆木不管其规格大小,皆有它的共性,会做小木桶就会做大木桶。把长度相等的木桩拿来剥去杉皮,根据木桶的不同直径,用不同弧度的弧凿侍候,把破开的弧形木板放到阳光下暴晒到干透,就可用来制木桶等圆木器皿。木板一定要干,不干的木板做出的木桶就会漏水,因为木桶总有一天不装水,风干了收缩,缝隙大了就漏水。根据直径的大小排出略多所需的周长,过刨后就八九不离十,将木板排在地上,将板分成三个等分,三分一和三分二处各用墨斗或铅笔画直线,在木板两边做记号钻孔进竹钉,进钉时计算两边木桶提把或耳朵的位置,全部进钉后,一个木桶雏形就出来了,随即箍上两道大小不一的铁箍或竹箍,用锤子打紧,嵌入桶底,锯掉参差不齐的底和口的边沿,一只扎实的木桶就告竣工。

在色彩上,闽西的圆木器皿也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大部分以朱红漆或纯黑大漆罩身。这种中国漆色彩既明亮又沉着,而且耐用。在整体造型的基础上,民间匠人还以各种工艺对器皿加以装饰。如在把柄等部位加以雕刻,用描金、贴金等手法在器皿表面上加以描绘,永定一带还有用油泥塑装饰器皿表体的,所雕塑、描绘的图案也都表达吉庆的意思。图案有八仙、合荷二仙、老寿星、天官赐福、麒麟送子、莲花、龙凤之类。这些传统的意象图案表达的是从原始艺术中传下来的永恒主题,即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拜。在长汀地区的一些圆木器皿上,常见的漆画是蛇。长汀人崇蛇,至今仍视蛇为“财神”,梦见蛇要发财,也有视蛇为“子嗣”的,梦见蛇便是要添丁加口,全家为之喜庆。旧时连城信佛人颇多,市民中有不少人吃素念佛,向往来生,因此,在当地的一些红漆米桶与其他一些圆木器皿上,多有描金莲花的漆画,莲花作为佛教的象征,作为他们信仰的具象而受到崇拜。其他的诸如麒麟送子,表现了对美满婚姻,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繁衍的希冀,这是群体性的“心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器皿上的具象化。

综上所述,闽西的圆木器皿以其圆浑为基础的整体造型及精湛的工艺,使其产生了无比的魅力,而其审美内涵则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木器时代篇5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器;现代音乐;介绍;编配

在当代音乐中,打击乐使用越来越多,地位也日渐提高。这也就意味着现代音乐对民族打击乐器编配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民族打击乐的编配做以下论述。

一、民族打击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繁多,形制不一,一直未有公认的分类方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根据打击乐器形制:常见有分为鼓类、锣类、钹类、板类、钟类、石片类等。 根据打击乐器发音方式:常见有分为体鸣类、膜鸣类等。 根据打击乐器发音体的材质:常见有分为响铜类、响木类、响革类、响石类等。根据打击乐器是否有固定音高:分为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这些分类方法都各有道理,但又不够全面,所以民族打击乐的分类至今仍在研究、总结和完善中。在这里采用根据发音体材质分类的方法介绍各种乐器。

响铜类:指所有用铜制作的打击乐器,包括大小钹、大小锣、云锣、碰铃、编钟等。

钹:也被称作“镲”,圆片式打击乐器。钹分为大钹、小钹、水钹、京钹等。大钹和水钹形体较大,发音低。其中水钹是因声音如同泼水而得名。小钹和京钹形体小,声音高而清亮。形体大的钹,演奏速度不可能很快,小钹速度尚可。

锣:锣是铜制的圆盘式打击乐器,它没有碗突,但有边。除了大小锣之外,民乐队还常用到云锣。云锣是有音高的打击乐器,二三十面锣挂在架子上,双手持槌演奏。

碰铃:也被称为“星”或“碰钟”,形状如同铃铛。演奏时相互碰撞发声,声音轻脆悦耳,极具穿透力。

编钟:编钟是中国古老的可变音打击乐器,由数枚或数十枚大小不同的钟挂在钟架上组合而成。每个钟敲击不同位置能够发出两个不同音高,这是它非常独特的地方。古代编钟不仅是乐器,还是代表身份地位的礼器,制作和装饰都极为精良华美。为了方便,现在演出用的编钟多是“简化版”。

响木类:指木质的打击乐器,包括梆子、木鱼、板等。

梆子:梆子由两根长短粗细均不同的木棒组成,长而细的是圆柱体木棒,略短而粗的是长方体木棒。梆子的声音清脆坚实,穿透力强。多在梆子腔戏曲中使用。

木鱼:木鱼早时是佛教的法器,现在已成为民族管弦乐队的必备打击乐器。不同大小的木鱼音高不同,根据常用调,可将其按照五声或七声音阶组合。

板:也叫“鼓板”、“拍板”“尺板”等,同样是硬质木料制作。传统说唱艺术中都是由演员自打自唱。京剧乐队也有板,由司鼓兼打。

响革类:指通过敲打绷紧的皮革发声的打击乐器,如大鼓、花盆鼓、排鼓、堂鼓、板鼓等。

大鼓:鼓身用椿木、桦木、杨木等常见木料制作,鼓面用水牛皮做成。形体很大,需持粗大的鼓槌演奏。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闷击、滚奏等。敲击鼓面中心处音色低沉厚重,向边缘处敲击时,声音逐渐变高变紧。大鼓的力度范围大,动态范围也很大,渲染气氛是它的特长。

花盆鼓:也有称之为“缸鼓”的。花盆鼓声音低沉雄厚,比大鼓柔和。现在的花盆鼓多是可定音的,鼓框用金属制作,下面有踏板,可通过踏板调节鼓面张力改变音高。

排鼓:由中型堂鼓和腰鼓演化而来,将五至六个形状从大到小、声音由低到高的鼓排列起来,就成了现在的排鼓。排鼓有调音装置,范围可达四至五度。两侧用钢架支住鼓身中央,可通过转动变换上下鼓面。每只排鼓的上下鼓面相同,但内径不一,所以一只排鼓可以演奏两个不同的音高。

堂鼓:民间的堂鼓有很多种,它们大小不一,但形状相同。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滚奏、闷击等,通过击打不同位置和力度变化来改变音色。堂鼓的力度变化很大,弱奏时音量很小,强奏时虽不浑厚,但精神饱满,声音穿透力强,是擅长振奋精神、渲染情绪的打击乐器。

板鼓:板鼓的鼓框用坚硬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所以也叫“单皮鼓”板鼓的鼓心和鼓边音高不同,用点签(用鼓签的头部点击鼓面)和满签(用鼓签平击鼓面)的音色不同,结合力度可打出多种变化。板鼓虽小,打好却不易。

响石类:指用石头或玉雕刻磨制的打击乐器,如编磬、石琴等。

编磬:是我国古老的石质打击乐器,由十六至三十六个不同音高的石片组成。

石琴:也是我国的石质打击乐器,形制如同西洋管弦乐队的铝板琴。石琴的历史和渊源尚无定论。

二、民族打击乐的编配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分类复杂,形制不一,演奏形式多样。长期以来,多以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并未形成统一的编制和标准。这里不对各种风格的民族打击乐做具体分析,只就一些常见的乐器使用方式做探讨性说明。

(一)音色对比

打击乐器个性突出,主要表现为每件乐器都有独特的声音特点。为其编配时,应利用这些特点丰富乐曲表现力。在不需要乐队强奏时,应减少各类乐器同节奏或同强拍奏出。可试把不同乐器设定为不同“角色”,为它们安排好相互间“关系”,在这种环境下组织“角色”的“交流与冲突”。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对无音高的打击乐器来说,由于只有节奏没有旋律,音色的对比就成为表现音乐内容的重要方式之一。即便是独奏,也要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变化,才能更加吸引听众的耳朵。

(二)节奏变化

节奏是打击乐器的重要表现内容,反复是打击乐节奏的一大特点。打击乐的节奏多是有规律的反复,这种有规律反复也被叫做节奏型。不同音色的乐器,按照各自的节奏型交替演奏,形成呼与应、问与答的关系,这是打击乐常见的编配方式。这种反复地问答和呼应不宜长时间持续,可通过改变节奏型、或打破呼应关系使音乐色彩发生变化。现代音乐中,节奏变化的形式较丰富,不仅改变节奏型,还喜欢打破节拍强弱框架,改变重音位置,以达到混乱拍子的新鲜效果。

(三)力度对比

力度的变化,是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变化的主要方式。打击乐独奏时,常用到最弱和最强之间的力度过渡,借以表现大的情绪反差或情景的渐变过程。不同的乐器交替演奏时,也可使用很大的力度反差,这儿的力度不是渐变,而是不同乐器间的力度对比。这类对比常会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

(四)打击乐的层次

民族管弦乐队中,打击乐器的音响应该与其他类乐器保持一定的平衡。当乐队弱奏,或只有一件、几件丝竹类乐器演奏时,打击乐器一般只使用形体小、发音轻的木鱼、碰铃等乐器,做为旋律的映衬背景。随着乐队音量增大和乐器数目增多,逐渐再加入小锣、小钹等响铜类乐器。当到了乐队全奏或高潮部分,则加入大鼓、大锣、大钹等。这些虽不是定理,却是一般性的法则。音色、节奏、力度等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为打击乐配器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理想的效果。

近些年,民族器乐(特别是新民乐)在音乐舞台上的比重增大,除了独奏、民族管弦乐合奏等传统形式,民族乐器与电声、西洋管弦乐队甚至与电子舞曲的结合也日渐增多。传统而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器运用在现代音乐中,会有特别地音响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春明,民族打击乐器在音乐创新实践中的作用——兼谈民族打击乐曲创作 [j]戏曲艺术,2002.5

木器时代篇6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器;现代音乐;介绍;编配

在当代音乐中,打击乐使用越来越多,地位也日渐提高。这也就意味着现代音乐对民族打击乐器编配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民族打击乐的编配做以下论述。

一、民族打击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繁多,形制不一,一直未有公认的分类方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根据打击乐器形制:常见有分为鼓类、锣类、钹类、板类、钟类、石片类等。 根据打击乐器发音方式:常见有分为体鸣类、膜鸣类等。 根据打击乐器发音体的材质:常见有分为响铜类、响木类、响革类、响石类等。根据打击乐器是否有固定音高:分为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这些分类方法都各有道理,但又不够全面,所以民族打击乐的分类至今仍在研究、总结和完善中。在这里采用根据发音体材质分类的方法介绍各种乐器。

响铜类:指所有用铜制作的打击乐器,包括大小钹、大小锣、云锣、碰铃、编钟等。

钹:也被称作“镲”,圆片式打击乐器。钹分为大钹、小钹、水钹、京钹等。大钹和水钹形体较大,发音低。其中水钹是因声音如同泼水而得名。小钹和京钹形体小,声音高而清亮。形体大的钹,演奏速度不可能很快,小钹速度尚可。

锣:锣是铜制的圆盘式打击乐器,它没有碗突,但有边。除了大小锣之外,民乐队还常用到云锣。云锣是有音高的打击乐器,二三十面锣挂在架子上,双手持槌演奏。

碰铃:也被称为“星”或“碰钟”,形状如同铃铛。演奏时相互碰撞发声,声音轻脆悦耳,极具穿透力。

编钟:编钟是中国古老的可变音打击乐器,由数枚或数十枚大小不同的钟挂在钟架上组合而成。每个钟敲击不同位置能够发出两个不同音高,这是它非常独特的地方。古代编钟不仅是乐器,还是代表身份地位的礼器,制作和装饰都极为精良华美。为了方便,现在演出用的编钟多是“简化版”。

响木类:指木质的打击乐器,包括梆子、木鱼、板等。

梆子:梆子由两根长短粗细均不同的木棒组成,长而细的是圆柱体木棒,略短而粗的是长方体木棒。梆子的声音清脆坚实,穿透力强。多在梆子腔戏曲中使用。

木鱼:木鱼早时是佛教的法器,现在已成为民族管弦乐队的必备打击乐器。不同大小的木鱼音高不同,根据常用调,可将其按照五声或七声音阶组合。

板:也叫“鼓板”、“拍板”“尺板”等,同样是硬质木料制作。传统说唱艺术中都是由演员自打自唱。京剧乐队也有板,由司鼓兼打。

响革类:指通过敲打绷紧的皮革发声的打击乐器,如大鼓、花盆鼓、排鼓、堂鼓、板鼓等。

大鼓:鼓身用椿木、桦木、杨木等常见木料制作,鼓面用水牛皮做成。形体很大,需持粗大的鼓槌演奏。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闷击、滚奏等。敲击鼓面中心处音色低沉厚重,向边缘处敲击时,声音逐渐变高变紧。大鼓的力度范围大,动态范围也很大,渲染气氛是它的特长。

花盆鼓:也有称之为“缸鼓”的。花盆鼓声音低沉雄厚,比大鼓柔和。现在的花盆鼓多是可定音的,鼓框用金属制作,下面有踏板,可通过踏板调节鼓面张力改变音高。

排鼓:由中型堂鼓和腰鼓演化而来,将五至六个形状从大到小、声音由低到高的鼓排列起来,就成了现在的排鼓。排鼓有调音装置,范围可达四至五度。两侧用钢架支住鼓身中央,可通过转动变换上下鼓面。每只排鼓的上下鼓面相同,但内径不一,所以一只排鼓可以演奏两个不同的音高。

堂鼓:民间的堂鼓有很多种,它们大小不一,但形状相同。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滚奏、闷击等,通过击打不同位置和力度变化来改变音色。堂鼓的力度变化很大,弱奏时音量很小,强奏时虽不浑厚,但精神饱满,声音穿透力强,是擅长振奋精神、渲染情绪的打击乐器。

板鼓:板鼓的鼓框用坚硬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所以也叫“单皮鼓”板鼓的鼓心和鼓边音高不同,用点签(用鼓签的头部点击鼓面)和满签(用鼓签平击鼓面)的音色不同,结合力度可打出多种变化。板鼓虽小,打好却不易。

响石类:指用石头或玉雕刻磨制的打击乐器,如编磬、石琴等。

编磬:是我国古老的石质打击乐器,由十六至三十六个不同音高的石片组成。

石琴:也是我国的石质打击乐器,形制如同西洋管弦乐队的铝板琴。石琴的历史和渊源尚无定论。

二、民族打击乐的编配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分类复杂,形制不一,演奏形式多样。长期以来,多以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并未形成统一的编制和标准。这里不对各种风格的民族打击乐做具体分析,只就一些常见的乐器使用方式做探讨性说明。

(一)音色对比

打击乐器个性突出,主要表现为每件乐器都有独特的声音特点。为其编配时,应利用这些特点丰富乐曲表现力。在不需要乐队强奏时,应减少各类乐器同节奏或同强拍奏出。可试把不同乐器设定为不同“角色”,为它们安排好相互间“关系”,在这种环境下组织“角色”的“交流与冲突”。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对无音高的打击乐器来说,由于只有节奏没有旋律,音色的对比就成为表现音乐内容的重要方式之一。即便是独奏,也要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变化,才能更加吸引听众的耳朵。

(二)节奏变化

节奏是打击乐器的重要表现内容,反复是打击乐节奏的一大特点。打击乐的节奏多是有规律的反复,这种有规律反复也被叫做节奏型。不同音色的乐器,按照各自的节奏型交替演奏,形成呼与应、问与答的关系,这是打击乐常见的编配方式。这种反复地问答和呼应不宜长时间持续,可通过改变节奏型、或打破呼应关系使音乐色彩发生变化。现代音乐中,节奏变化的形式较丰富,不仅改变节奏型,还喜欢打破节拍强弱框架,改变重音位置,以达到混乱拍子的新鲜效果。

(三)力度对比

力度的变化,是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变化的主要方式。打击乐独奏时,常用到最弱和最强之间的力度过渡,借以表现大的情绪反差或情景的渐变过程。不同的乐器交替演奏时,也可使用很大的力度反差,这儿的力度不是渐变,而是不同乐器间的力度对比。这类对比常会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

(四)打击乐的层次

民族管弦乐队中,打击乐器的音响应该与其他类乐器保持一定的平衡。当乐队弱奏,或只有一件、几件丝竹类乐器演奏时,打击乐器一般只使用形体小、发音轻的木鱼、碰铃等乐器,做为旋律的映衬背景。随着乐队音量增大和乐器数目增多,逐渐再加入小锣、小钹等响铜类乐器。当到了乐队全奏或高潮部分,则加入大鼓、大锣、大钹等。这些虽不是定理,却是一般性的法则。音色、节奏、力度等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为打击乐配器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理想的效果。

木器时代篇7

自古以来,海南岛的经济开发、社会发展、人文兴衰,无不与黎族及其先民有着密切的关系。黎族先民是最早认识利用黄花梨的民族,他们与世居海南岛的苗族、回族、汉族一道披荆斩棘,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海南黄花梨文化。

黎族先民何年开始利用黄花梨,现在无法确知,但是根据海南早期考古历史资料推测,黎族先民早在距今二三千年前就认识了解生长在黎寨周围的黄花梨树的生长周期、木性特征,并开始砍伐黄花梨树来盖房,制作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

自唐代始,黄花黎就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宋·赵汝适著《诸蕃志》:“黄花梨:海南,汉朱崖、儋耳也。……西岸环拱黎母山,黎獠盘踞其中,有生黎、熟黎之别。土产沉香……青桂木、花黎木、海梅脂之属。”此书不仅记有“黄花梨”的称谓,且第一次将之与黎族先民联系在一起。

黄花梨被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贡品和主要商品之后,黎族人民为满足封建统治者对产自黎山中的黄花梨的需求,常常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崇山峻岭砍伐黄花梨,使这种稀有尊贵的木材跨海北上,成为皇室贵族的精美家具用材。因此汉人把出产于黎区的这种植物也称为“花黎”;部分黎族同胞也有把它称为“花黎母”。这些被约定俗成、沿用至今的名称,无不打下深深的黎族烙印,也说明了黎族是海南黄花梨文化的开创者。

明·顾介在《海槎余录》:“凡深黎村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各数问,上覆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为楼板,其下则虚焉,登陟必用梯,其俗呼日‘栏房’”。建造干栏式船形屋要先在地上挖坑立木柱,柱子支承屋梁及屋盖的重量。因此要求做柱子的材料要有坚固耐用,抗日晒雨淋、耐腐朽、抗白蚁等特性。黄花梨木这种优良性能很早就被黎族先民所认识,把它作为建造船形屋、谷仓的首选材料,主要作柱子、横梁、檩条等。20世纪90年代末,当花梨木的价格每斤升到几十元时,很多收购商纷纷跑到黎村高价购买用花梨木作屋柱、房梁、房门的茅草屋,他们购买之后,并不是要从城内搬来居住,而是拆除取黄花梨木建筑构件。

黎族几千年来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与海南岛热带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砍山栏”。

刀耕火种所需的工具非常简单,最早是石刀、石斧、竹木生产工具,金属工具出现后主要是砍刀,石器、竹木生产工具仍大量存在。据五十年代民族学调查,直到20世纪50年代,黎族部分地区还在大量使用木锄、木耙、木梨、尖木棒等竹木生产工具。这些木制生产工具有很多是用花梨木制作的,如花梨木梨、耙、尖木棒、刀把、铲把等,用花梨木制作的生产工具比较耐用。

水田耕作离不开黄花梨。黄花梨木被常用来制作犁、耕、牛轭、木铲、木锄等。犁是农具中重要的器具,以牛牵引的犁耕,是各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农具,犁柄与犁底为一根弯曲的黄花犁木制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黎村里有不少黄花梨木制作的翻土工具犁,碎土平土工具耙,及其配套工具牛轭。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中部山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黎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狩猎。黎族的狩猎的主要方式有:放狗、装圈套、挂箭等。狩猎的工具主要有:弓箭、弩、标枪、火药枪、射枪等,其中不乏黄花梨制作的工具,如黄花梨弹弓、黄花梨火药枪杆,坚固耐用。

黎族纺织工具主要有轧棉的手摇搅车、弹棉花的弹弓、捻线纺轮、纺线的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绕线架、并染架、踞腰织机、水平织机等。这些工具构件多用花梨木制作,既耐用又光滑,纹理又美观。如:腰织机,看起来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机器那么复杂,只是由几根木棒、木刀、小竹杆等组成。织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它包含了现代织机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由腰带、卷布轴、撑经杆、打纬刀等构件组成,都是由竹木材料制作。其中打纬刀、挑花刀、卷布轴、撑经杆等多用黄花梨制作。

黎族由于受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生活用具相对比较简单、淳朴,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独木器具。在民国·陈铭枢主编的《海南岛志》中说道:“黎人木工,未离太古之状态,不知榫合缝方法。通常用具,除粗劣之台凳外,皆以木刻成。如渡水之舟,藏尸之棺,舂米之臼,饲猪之兜,洗面之盆。”独木器常选用黄花梨木制成,人们从山上砍倒黄花梨树,根据不同器物的需要挖坑、凿洞。黎族的独木器具品种较多,常见的有牛铃、米桶、谷桶、木臼、锅盖、多脚独木凳、独木棺等。

木器时代篇8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林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植树造林的工作理念与技术也发展迅速。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林业育苗上,新的容器育苗手段与营养繁殖育苗手段都得到了的发展。本文结合容器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分析不同的技术在不同情况的应用要点。本文重点分析最常见的容器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分析最近的技术改良。

1 容器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容器育苗在我国林业发展上一直处于技术更新换代之中。容器育苗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方便的移栽。这种方式对于低矮花卉育的副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大型乔木育苗,经常会出现缠根和根系发育不正常问题。于是近年来对于大型乔木的塑料容器逐渐被淘汰,新的容器材料不断出现,并得到印证。

对于大型乔木的育苗,已经基本上淘汰塑料容器和粘土,而是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以轻基质无纺布作为容器,不仅没有缠根现象,而且苗木移栽入土后,根系直接发育,避免了墩苗期,不仅提高成活率,而且促进了壮苗发育。因此,容器育苗在今年来的技术理念主要是在于选取合适的育苗容器,保证幼苗根系健康发育。其操作过程,比较关注插条选择、插条处理、容器要求几个环节。

第一,使用容器育苗的插条采集和处理工作。在育苗过程中,对母株进行幼化处理是有效、便捷的获得插条的工业化手段。以获得木质化插条为目的的母株栽培,并不强调母株本身的茁壮成长。因此大棚母株种植密度较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一株健康的、及时优化的母株可以在一年时间内采集出60条插条。每一课插条都需要拥有顶芽和树叶。

第二,育苗容器的选择。林业育苗的核心目的是促进苗的枝干直立,根系快速发育,能够缩短大田移栽后成才的时间。虽然很多低矮花卉在育苗中,仍然采用塑料容器,但是对于根系庞大的大型乔木,无纺布是更好的选择。这也是无纺布逐渐代替塑料容器的原因之一。

2 营养繁殖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2.1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营养繁殖的育苗方式自古就有,在现代林业技术中,这种育苗手段得到发展和完善。营养繁殖育苗的优点在于新植株能顾稳定的遗传母株的优良特性,而且可以提早开花结果,缩短培育周期。因此营养繁殖苗主要应用在经济林育苗方面。例如果树,通过营养繁殖育苗,能够快速的普及优质品种,而且提高挂果年限,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本文以最常见的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为例,介绍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和技术。这两种方式也是最容易掌握,而且造价较低的技术。因此它们在林业产业中推广容易,便于农户掌握。

2.2 两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要点

2.2.1 扦插育苗

这是最常见的育苗手段,即从母株上截取一段树干或者枝条,直接种在大田中或者育苗基质中。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技术原理,也是最简单和成本最低的营养繁殖手段。但是,插条是否能够容易的生根,是扦插后成活率的关键。

要促进插条扦插后快速生根,首先要选择好插条。来自幼树或者壮龄母树的插条比老年树木的插条更有生命力。而且插条本身的木质化程度越高,表示插条的营养成分已经完全与母树相同,更容易进行营养繁殖。其次,插条自身要携带良好的顶芽和树叶,水分充足,更容易生根成活。

在插条采集后,在储藏运输中保鲜保湿,促进生根。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插条与湿润的砂子混合储存运输。首先砂子湿润能够保持水分,保持插条新鲜鱼细胞活力;其次粗才的砂砾能够摩擦插条外皮,让插条柔软,从而促进砂条内部细胞分裂和再生物质转化。这样处理的插条扦插后更容易生根生长。

现在农业应用化学的发展也为林业育苗提供了支持,很多药剂能够促进插条新陈代谢,促进生根发育。因此用药物进行浸泡之后再进行扦插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天气与扦插时间。但是温暖潮湿的环境也给病虫害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因此插条在扦插时也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插条时间一般以春季为主。

2.2.2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是第二种常见的营养繁殖育苗手段,在林业发展上历史久远。嫁接苗的优点在于能够促进不同的优良品种遗传特定进行结合改良。当要快速更换林业品种,适应市场需要时,进行嫁接育苗,是比较高效的方式。比如苹果等果树,在上一年秋季嫁接的果树,第二年既可以在果实上体现出新的遗传特性来。

嫁接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合力。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是嫁接能否成功的首要前提。一般两种嫁接的树木其亲缘关系近,或者其遗传族谱中有同一品种,那么嫁接的成活率越高。因此,两种树木能否进行嫁接,要分析每个品种的父母代来源。嫁接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二,是嫁接后的田间管理,外部温度湿度条件,包括嫁接之后的伤口包扎,嫁接前后树木的营养供给等因素,也包括嫁接时和嫁接后外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面会具体介绍嫁接后的田间管理。

在嫁接过程中要减少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因此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动作流。接口处要使用凡士林和塑料布包扎,做好接口及接穗的保湿措施。为了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生长的条件,嫁接要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嫁接通常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春季便于伤口愈合。

嫁接后对田间管理工作要求较严格。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田间巡视,检查成活情况;同时对砧木及时修剪萌蘖和萌芽,这样能暂时组织整个植株的发育而保证接口的营养供给。在确认嫁接己经成活,接口生长完成后,需要及时的接触绷带,以防止绷带阻碍接口成长。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不能成活的嫁接苗,还可以在一周内迅速进行再次嫁接,避免损失。

最后,在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中,科学的管理要求对苗木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是评价苗木的成活率,也要评估苗木的生长质量,从而更加全面的管理育苗工作。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育苗的生长速度,根系发育情况,表现的遗传特性是否稳定等几个方面。

虽然本文介绍的基本方法都是最常见的,但是林业部门更应该在最常见的育苗手段上刻苦钻研,不断地在基友基础上改进技术。比如从塑料容器到无纺布的更新,并没有改变成本和技术,却大大提高了育苗成活率或育苗之后的成长速度。因此,本文认为,现代林业育苗理念的重点不在于高精尖技术,而在于传统技术的不断改良和研发。

参考文献

[1]吴德军,杜华兵.林木平衡根系育苗技术与育苗容器成型机使用方法[J]. 山东林业科技. 2010(01)

[2]乌丽雅斯,刘勇,李瑞生,李志丹,陈彩霞. 容器育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评述[J].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2)

上一篇:九寨沟水范文 下一篇:陌上柔桑破嫩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