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2-02 21:51:02

李尔王读后感篇1

一、深入刻画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在其文学创作中十分擅长塑造人物形象,在《李尔王》中更是深入刻画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大多分为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两种。而在悲剧性作品中,正面人物又多为英雄式人物,他们热衷于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理想。戏剧《李尔王》中的柯第丽霞便是这类人物,她外表朴素,但内心却很深沉。莎士比亚并未对其进行过多的细腻刻画,也没有太多的心理描写,而是从整体上展现柯第丽霞的内心情感,且通过与反面人物的对比展现其正面形象。在塑造反面人物形象时,莎士比亚并没有一味地强调他们的凶恶,他们也有一定的优点,这就使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在戏剧《李尔王》中,不管是反面人物还是正面人物,都具有缺点与优点。例如,柯第丽霞虽然在整部戏剧中被视为理想女性,但她同时也具有冷漠无情的一面;贡纳梨和吕甘在剧中被认为是心地凶狠的女性,但她们美貌过人,正是这种美貌与罪行的鲜明对比,使得她们的形象更加丰富可感。这些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这部戏剧更富感染力。

二、结构布局并行交错

《李尔王》在结构上呈现出并行交错的特点。李尔王的二女儿里根与大女儿高纳里尔,通过花言巧语逐渐获得了年迈的李尔王的信任,但当她们获得权力与国土之后,就对李尔王步步紧逼,迫使其逊位。且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将他驱逐出宫,导致李尔王在绝望中奔向风雨交加的荒野。与这一主线情节交织在一起的是大臣葛罗斯特伯爵的故事。他的私生子爱德蒙用谎言蒙骗他,导致他将忠厚诚实的长子爱德伽驱逐出门。之后他亲眼目睹李尔王被女儿们虐待,内心十分不忍,于是暗地里帮助处于危难的李尔王,但却由于私生子告密,被康华尔公爵夫妇挖掉双目,在电闪雷鸣的荒野中遇到了被驱逐的长子。这两条线索交织在整部戏剧中,但又有先后、轻重、主次之分,它们互相作用,进而促使情节跌宕起伏。在戏剧初始阶段,这两条线索穿行,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o密,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这两条线索逐渐交织,最后,在暴风雨这一场时,装疯的爱德伽与被逼疯的李尔王相遇,两条线索终于完全交织在一起,将剧情推向高潮。与一般戏剧不同的是,《李尔王》在高潮出现之后,并未解决所有的矛盾与冲突,也没有迎来尾声。之后出现了几场以葛罗斯特伯爵为中心的戏,这位伯爵被残忍地挖掉双目,在电闪雷鸣的荒野之中遇到被自己驱逐的长子,“跳崖”自杀,并再次遇到李尔王,这些动人心魄的场景使得读者的情绪再次高涨。最后一场中大部分主要人物都一一出场,莎士比亚对他们的命运都进行了合理安排。正是这种并行交错的结构布局,使得整部戏剧环环相扣,在前后照应中形成完美整体。

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在创作《李尔王》时,莎士比亚采用了民间文学的创作手法,这就为整部戏剧赢得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使其更加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李尔王》中,埃特加、肯脱等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其实都源于民间故事中的大力士,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力大如牛且精力充沛。这些人物形象多源自于民间的歌谣或诗篇中。正是由于莎士比亚在创作《李尔王》时采用了这种民间歌谣的内容,使得这部戏剧虽然在宫廷上演,但在普通群众中也颇受好评。在《李尔王》中有许多话语都是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惯常使用的小调和俗语,尤其是那些疯话,大多源于古老的民间歌谣,除此之外,还引用了一些双关语、笑话、俗语等,这些民间特色对整部戏剧悲剧色彩的渲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表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与其平民化的创作路线也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因为《李尔王》不仅在宫廷中上演,还在民间的露天剧场演出,所以,为了使普通民众在欣赏这部作品时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平民大众的认可,莎士比亚在创作时运用了大量的民间文学元素。

四、丰富多彩的戏剧语言

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大量使用民调、比喻、谚语、双关语、谐语和成语,极大地增强了戏剧语言的生动性。尤其在李尔王口中,常将一些凶恶之人比喻成各种凶残的禽兽。比如,李尔王将两个恩将仇报的女儿称作“饿鹰”“毒蛇”“豺狼”“猛虎”等;装疯的爱德伽也常说一些富有哲理的“疯话”,比如“我闻到了一股不列颠人的血腥”;弄人则对李尔王说:“多积财,少摆阔,耳多听,话少说。”这些尖刻而机智的话语,其实是莎士比亚对17世纪初英国社会道德、政治、宗教、法律等方面的批判与揭露。

李尔王读后感篇2

关键词:英语比喻感染力

所谓比喻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取其相同的一点作比较来说

明别人未知或知之不深的事物。比喻的语言总是饱含意象的。一个

好的比喻不仅能引起人们的无限联想,而且还能使人们享受到他所

特有的感染力和生动的画面。

以某种东西比喻性质完全不同的一种东西, 使本体包含一种生动的意象, 喻义明显。这一类比喻, 在实际语言中发挥了很强的艺术效果。有时比喻也可能是简简单单只用上一个词, 即把喻体直接说成本体, 以形象表达概念, 唤起人们生动的联想。读一下这些词语, 就不难感受到它们的鲜明特色。如:

olive branch (橄榄枝) 借指和平

the melting pot (熔炉)借指美国

Foggy Bottom(雾谷) 借指美国

国务院

White House(白宫, 美国的总统府)借指美国政府

Downing Street(唐宁街, 英国首相官邸) 借指英国政府

在日常语言中, 有许许多多的名词短语, 常常由一个喻体加上一个本体, 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比喻格, 使一物的特征借助别的事物形象地反映出来, 使人获得具体的可感性, 引起人们的想象力。如 :

the Iron Lady铁女人

a triangle affair三角关系

he open door policy开放政策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a cat-and-dog life经常吵架的生活

在语言思维活动中, 比喻帮助我们架起思维概念上的桥梁, 给我们展现出生动逼真的画面。如:The night crawled slowly like a wounded snake.作者用了比喻手法, 把夜比作 a wounded snake(受了伤的蛇), 即:“夜漫漫, 令人焦虑。”不用多费笔墨, 就将作者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真切地反映出来了。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一剧中, 弄人(fool)对李尔玉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The hedge-sparrow feed the cuckoo so long. That it had it head bit off it young.(篱雀养大了杜鹊鸟, 自己的头也给它吃掉。) the hedge-sparrow( 篱雀 ) 借指李尔王 king Lear, cuckoo(杜鹊鸟)借指李尔王的忘恩负义的女儿 Goneri1. 在此

句中, 只提喻体, 本体 king Lear(李尔王)和Goneril(高纳里尔)都不出现, 表现形式虽然含蓄, 读来却更加耐人寻味。比喻大都是富于形象色彩的语言, 而本体的喻义就体现在这些形象色彩之中。

除了一般会话 , 在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 我们常常见到许多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形象、生动、独具一格, 读后常常令人难忘。英国作家马考菜在《约翰生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The old philosopher is still among us in the brown coat with the metal buttons, and the shirt which ought to be at wash ,blinking ,puffing ,rolling his head ,drumming with his fingers , tearing his meat like a tiger, and swallowing his tea in oceans. (这位目光炯炯, 气喘吁吁的老学者, 吃起肉来如猛虎, 喝起茶来似海饮。)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法, 将约翰生的怪僻和进餐时的神态描绘的入木三分。今天读起这段文字来, 仍旧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华盛顿·欧文在描写卡兹尔丛山景色时, 作过这样的比喻:Their summits in the last rays of the setting sun will glow and light up like a crown of glory.(山顶在落日的余辉照耀下, 象一顶如烂的皇冠, 放射着异彩。) 海明威在描写一位拳击运动员因过度疲劳而竞技状态不佳时, 曾作过这样的比喻: He's stale as poorhouse cake.(他活象贫民收容所里的饼一样干瘪。) 此类比喻的种种妙用, 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总之, 比喻是一种简洁、生动、形象活泼的修辞方法,利用语言条件构成鲜明的画面, 在画面中加进种种感彩, 创造出特殊气氛, 从而产生感染鼓动作用和动人的魅力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任何冗长的文字无法取代的。所以,比喻的语言通过富有想象力的

描述,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加深刻地领会信息精神,还能使人们享受

到它所特有的文学美。

参考文献

1、陈安《新英汉美国小百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2、鞠玉梅《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及其修辞意义》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3月

李尔王读后感篇3

关键词:文学语用学 《安娜贝尔・李》 前景化特征 言语行为

引言

语用学的概念被提出大概有八十年的历史了,沉寂四十年后被众多学者深度解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用学在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中都有涉及,不过在语言界并没有对语用学做统一的概述,但是无论哪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就像是组成文学这个生命体的细胞。如果说文学是物体,语言便是灵魂。言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不同的人物、事件与情境中,同一句话便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如果使用者没有考虑到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语言,便会不适用于所处的环境,使得交际失败,或是文学作品偏离主线。

研究语用学我们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文学案例来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的便是美国著名作家、诗人、编者与文学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作品《安娜贝尔・李》,这是美国抒情诗中的上上佳作,也是唯美主义风格的巅峰之作。每一部顶尖的文学作品都会有众多追捧者对其研究膜拜,有学者从作品描述的事物进行研究,有学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还有人从诗歌的结构进行分析。以往的这些学者往往都是从表象上对文章进行研究,却不曾发现《安娜贝尔・李》所使用的独特的语用学视角。本文将会从前辈们没有研究到的文学语用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得到更新的认识。

一、解读文学语用学

文学作品中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便是文学语用学。在合适的场景里运用适合场景的语言进行学术研究的论述,使得学术语言能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阐述出来,解说成更适合读者理解的语言方式,利用独特的视角欣赏原本可能艰涩的学术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娜贝尔・李》进行欣赏必定能得到不一样的思想盛宴。

生活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学本不是只有一种美,而是缺少不同视角的解析。文学语用学是从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带来的环境进行不一样的论述,人类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大有不同,学者们用前景化特征来形容这种差异。在文本中所使用的任何描述方法,对文章进行的各个角度的阐述都离不开语言。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都是一种沟通的工具。它可以表达思想、执行任务、对结果造成影响。言本身是用声音来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事情的阐述的,它是语言的基本构成,是语言的肉体;有了肉体便需要灵魂,不然语言便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因此语言所带来的语境和内在含义便是语言的灵魂,这也是语言的重要之处,语言的运用便是对思想的表达、对意境的营造;每一个灵魂都会给面对者进行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语言带给面对者或者环境造成的外在的变化,通过语言带来的内在含义,使得接受语言的人进行思想上的波动,对语言带来的信息进行接收分析,从而产生结果的不同变化。

语言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代表着很多不同的意义。文学家瑟尔在奥斯汀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这种分类被沿用至今。大致我们可以分为四种方式:语言的发出者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描述,使接收者身临其境,这就是阐述类方式;语言发声者通过语言进行命令的下达,让接收者在思想上或者身体上行动,这就是指令类语言;发声者对事件进行某种应答,做出兑现,这就是承诺类方式;另外一种就是比较普遍的语言表达方式,发声者对事物进行的表象描述和内心感受的描述,这类是最基本的表达类方式。

二、《安娜贝尔・李》的前景化关系分析

《安娜贝尔・李》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对自己的亡妻的悼念与哀思之情。文中通过运用大量的喻体创造出一个新的环境,这个环境给读者带来更强的心理感官体验。主体是亡妻,即文章的“前景”,背景则是作者通过大量喻体创造出的环境。文中讲述的是作者和妻子原本拥有的快乐幸福的爱情,然而这种爱情并未长久,自己的爱人被“冰冷的海水”淹没,就像是被上天嫉妒了一般从身旁夺走。全文运用喻体突出主体,进行作者内心感情的痛述。但是文中没有对主体的直接描述,全文都是用环境进行主体的烘托,这便是前景化关系的运用。

《安娜贝尔・李》在继承诗歌原本特点的基础上,并没有局限在运用传统手法上,文中从固定的诗歌模式中脱离出来,在运用传统诗歌的格式中,更多偏向于自由形式的发展,从感官上对诗歌进行创作,运用更多的视觉、内心感受使得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传统诗歌往往被局限在格式里,中规中矩,该诗与浪漫散文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得文章具有音律,更加灵活。言运用大量喻体描述出的场景烘托出作者内心的郁闷与悲伤,该诗歌有一些脱离“诗”而重视“歌”的感觉,运用歌的自由形式表达内心的呐喊。该诗便是利用大量的环境描写体现了语言的前景化特征。

纵观该诗,使用了大量的承载性介词,以此带来前文中的信息,使得诗作连贯。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喻体,创造出一个内心中对自己爱情的环境描绘。大海所代表的环境宽阔而美丽,这便是作者对自己爱情的整体描绘,美好的爱情便呈现在读者眼前。“王国”是作者和爱人生活的环境,体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又用“王国”的威严表达出自己心中爱情的地位至高无上;用“女士”来代表“女孩”,体现出诗人对爱人的尊重和爱慕之情;用“墓”代表“坟”,更是体现出庄严肃穆的环境,其他人不可靠近。这些例子都表达出诗人运用的大量映射性语言,即前景化特征,在全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语调的变换,由低音到高音的变换体现作者对自己爱情的肯定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之情。诗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和爱人相处的生活比喻为在城堡中的生活,理想化的爱情便是如此。然而,大海把爱人带进了冰冷之处,坟墓代表爱人的别离,这也是文章的高潮点,从温暖的王国画面转化到冰冷的坟墓中,没有暖冷的字眼出现,仅仅是依靠环境的变换,作者的心情一落千丈,而带走爱人的是自己所没法抵御的厄运,在这种痛不欲生的厄运面前,作者创造的环境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文中不仅运用大量的喻体进行事件的描述,还运用语调来进行心情的表述,嗟叹的尾调表达着作者对现状的不满,表达出对爱人离去的痛苦无法排解的内心呐喊。没有具体的感情词汇出现,只有环境的表述。

作者在全文描述中,在依据诗歌题材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革,在不同的词调和语句上进行大量的排比运用。诗人通过自己独有的风格,叙述事件本身的同时渲染内心的感情,提升诗歌的美感的同时进而表达对爱人的尊重与哀思。

三、《安娜贝尔・李》的阐述语言

前面我们提到,现在所被大家认同延续的语言分类有四种,其中有一种叫做阐述类语言。《安娜贝尔・李》便是运用了大量的叙述进行故事的言说,作为故事的主导者演绎故事的主体,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并让人沉浸其中。

从全诗中我们并没有直观地看到有叙事形态的词语出现,但诗人所描绘的环境却让读者看到故事的每一个发展步奏,寥寥数字便把整个画面呈献给读者,使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同身受。诗人的独到之处我们随处可以领略,没有传统爱情描述的幸福画面,没有热情的交往过程描述,诗人仅仅通过自己描绘的场景便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诗人的幸福爱情。而后的爱情故事出现转折,作者没有提及,只是说海水的冰冷带走了心爱的爱人,意境忽然转为凄凉的场景,读者也一下被拉入其中,沉浸在诗人无比的痛苦之中,寒冷而痛苦。两个场景的转换便把作者的处境和爱情发展情节表现出来。全文仅仅是通过自己创造的意境进行了内心感受的独白。可见诗人对阐述性语言的运用独到而深厚。

分析全诗我们不难发现,处处都存在阐述式的写作方式。诗歌第一节中没有爱情细节的描述,作者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别无他求,只有不离不弃的意念在心中,这里描述了两人的爱情难舍难分;第二节中,作者用王国代表自己和爱人的生活环境,没有过多的修辞,通过王国便可以看出这份爱情在诗人心中的独有地位;在第三节中,作者叙述着爱人被带走的过程与画面,诗的前两节描述的美好爱情画面瞬间破碎;第四节中进一步描述了爱情的离去,被嫉妒的爱情不能长久保留,爱人被夺去生命,自己孤独地生活在这座空城里;最后一节表述作者对爱人的祭奠,曾经生活的环境如今变成了爱人死后的栖身之所,美好的爱情最终变成了一人孤独的终老。

诗中的人物描绘也运用了大量的阐述性语言,用来对人物进行定位,给故事设定好中心主线,作者对自己心中的女主人的描述,是对自己爱情的更好诠释。设定的每一个画面都展现出作者对爱人的爱慕之情,没有特定的对爱人的具体描绘,通过环境衬托出爱人的各种美好,并带领读者一起感受。这里便是语言创造的环境带来的魔力,运用语言创造自己心中的环境,给读者更深度地解析自己的情感,把爱人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一起呈现给读者。爱人愿意与自己不离不弃,可现实嫉妒他们的幸福,硬要把她带走,作者也没有办法阻挡,这冰冷的海水如此的无情,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全诗中运用语言行为的力量带着读者解读作者的内心。

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文学作品中,利用语言的前景化特征和语言行为的力量来带着读者一起感受作者的内心,语言所带来的意境与文字相结合锤炼出对作者感情最深处的表达。通过全文解读《安娜贝尔・李》发现语言的独到之处,运用好了语言便能使作者的意图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并走进作者的内心,带领读者在不同的空间形态里体会诗歌不一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莉勤.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模糊语言理论[J].语文建设,2015(11) .

李尔王读后感篇4

过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而我也于这个寒假期间,看了看这本书。此书讲述的是一个国王自食恶果的故事。

读完本书,我觉得书中的那个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李尔王”实在是可悲。他好像不懂得人情世故一样,分不清好与坏,仅仅凭着两个大点儿女儿平常多说的那些奉承、好听的话。就将自己的江山和权利分给了她们。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以至于被两个大女儿所抛弃,最后还连累了小女儿,自己则在悲痛疯癫中死去。

可以说,悲剧的发生是由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一手造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他不仅害了自己,而且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看来他是遭到了天遣,可谓是自食其果。当然,那两个坏女儿的做法也是让人没法容忍的。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的父王面前一个劲儿的夸耀、吹嘘,好来骗取父亲对自己的欢心,从而为自己将来那背信弃义的理想打好基础。然而,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往往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她不怕和他顶撞,也因此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这位被蒙着双眼的可悲国王就把对自己唯一忠心的小女儿赶出了家门。而没有了绊脚石的两位大女儿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李尔王分给她们盼望已久的家产。之后,她们便抛弃了原先深爱着她们的老国王。当然,恶人有恶报,我可以说,她们的一生是最不完美的,她们没有得到别人真诚的爱。有的,仅仅是和她们当初同样目的一个男人无尽的摆弄。她们不光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同样的,那个害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和父亲的私生子爱特门,到头来也是一无所有。他同那两个可悲又可恨的女人一样,为了金钱和权力,抛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时那黑暗的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故事虽是发生在遥远的古国,可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无论是谁都会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听夸赞的话。这就是人生,但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李尔王读后感篇5

2.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与深层生态学K.沃伦,张秀芹

3.绿色反对绿色:布克金对深层生态学的批判张惠娜,ZhangHuina

4.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动态认知逻辑的研究刘奋荣,LiuFenrong

5.后神学的神思——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中的上帝问题孙周兴,SunZhouxing

6."本原之前的本原"——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的"精神"以及德里达的解构朱刚,ZhuGang

7.意思、心里的意思、意义刘畅,LiuChang

8.形上之维的更生与语言的可能承诺——一种回应"解构"而重返"形而上者"的尝试黄克剑,HuangKejian

9.论布兰顿之规范性实践概念徐竹,XuZhu

10.稳定性与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政治学》第5卷新解李绍猛,LiShaomeng

11.真之本性F.P.兰姆赛,胡泽洪,彭媚娟

12.真之收缩论述评彭媚娟,胡泽洪,PengMeijuan,HuZehong

13.自我的四位说与佛教破我观念的症结黄俊威,HuangJunwei

14.支那内学院佛学史料三种高山杉,GaoShanshan

1.倾听∧óγζ: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DK-B1诠释詹文杰,ZhanWenjie

2.赫拉克利特:流变、秩序与知识D.W.格雷厄姆,常旭旻

3.马克思的Wesen概念舒远招,ShuYuanzhao

4.Wesen概念:致舒远招教授的信张东辉,ZhangDonghui

5.阿格妮丝·赫勒的生存选择理论及当代意义王秀敏,WangXiumin

6.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理论G.马尔库什,孙建茵

7.弗雷格,他的逻辑和他的哲学——迈克·比尼访谈录M.比尼,陈波,中户川孝治,MichealBeaney,KojiNakatogawa,ChenBo

8.拜占庭与俄国的静修主义C.C.霍鲁日,张百春

9.静修主义人学C.C.霍鲁日,张百春

10.协同人学与人的展开范式C.C.霍鲁日,张百春

11.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的要义及其他何卫平,HeWeiping

12.第二人称观点、规范性与道德可说明性张曦,ZhangXi

13.国、国家与人权Ⅰ.库苏拉蒂,王歌

14.正义:社会正义和全球正义Ⅰ.库苏拉蒂,赵剑

15.在跨文化对话中重释传统——"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吕勇

1.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命运江怡,JiangYi

2.回忆洪谦教授洪汉鼎,HongHanding

3.《感觉与可感物》读后陈嘉映,ChenJiaying

4.普遍价值和必要价值赵汀阳,ZhaoTingyang

5.祛弱权:生命伦理学的人权基础任丑,RenChou

6.作为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完整性陈慧珍,ChenHuizhen

7.海德格尔论集置与东西方对话马琳,MaLin

8.海德格尔对主体"自我"的解构朱清华,ZhuQinghua

9.海德格尔对希腊哲学的诠释与哲学的可能性吴增定,WuZengding

10.中国西学研究传统中的古希腊哲学吴飞,WuFei

11.倡议者、促进者和思想先驱者W.弗里特施,金寿铁

14.小乘异部之起源——从语文方面考察吕澂,肖永明

15.翻译者,背叛者?单继刚,ShanJigang

16.学术交流简讯天一

1.问题域中的古希腊哲学研究和学术传统中的古希腊哲学研究聂敏理,NieMinli

2.国外柏拉图研究中关于"图宾根学派"的争论先刚,XianGang

3.从诗学视角看古希腊哲学研究黄群,HuangQun

4.古希腊哲学与我们李猛,LiMeng

5.坐在扶椅上能追求到什么?T.威廉姆森,陈常燊,江怡

6.语言的转向与概念的转向T.威廉姆森,陈常燊,江怡

7.《感觉与可感物》选译J.L.奥斯汀,陈嘉映

8.乔荼波陀与佛教孙晶,SunJing

9.纳斯尔与刘述先:"回儒对话"语境中的"传统"与"现代"之争任军,RenJun

10.日本哲学的哲学性难题与我的道路中村,雄二郎,龚颖

11."日本哲学"的可能性末木,文美士,龚颖

12.大地式的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初探王珏,WangJue

13.真理的自由和自由的真理——德勒兹对康德思想的超越李科林,LiKelin

14.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余在海,YuZaihai

15.先验哲学的超验意境——从《夜之颂》看诺瓦利斯的独特精神诉求芦力军,LuLijun

16.三棱镜与凹透镜——读《思想的镜像——从哲学拓扑学的观点看》张丽,ZhangLi

17."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俄罗斯哲学研讨会会议综述周来顺,ZhouLaishun

1.德国哲学专号·编者序言《世界哲学》编辑部

2.海德格尔研究在中国靳希平,李强,JinXiping,LiQiang

3.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倪梁康,NiLiangkang

4.在事实和规范之间:一个作者的反思J.哈贝马斯,薛华

5.纪念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R.罗蒂J.哈贝马斯,天一

6.德国哲学家肖像趣味问答二题

7.建筑就是"让安居"——海德格尔论建筑的本质张廷国,ZhangTingguo

8.建筑中的神性陈小文,ChenXiaowen

9.海德格尔的制作性思想——兼论对中世纪本质与实有的存在论解读张培,ZhangPei

10.海德格尔《哲学论稿》译名讨论孙周兴,SunZhouxing

李尔王读后感篇6

一、经典文本的重构、对位与融合

《离去》的主人公是一个毕生扮演莎剧角色,沉醉于伟大的艺术和诗歌,取得过辉煌艺术成就的演员艾略特 ・布莱恩,在其生命的暮年不幸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他逐渐为生活所疏离与抛弃,也逐渐失去了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盛名和地位,他所热爱的舞台和观众也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就连常人的思维、日常的生活和那种能够确证自己存在于世的意识也逐渐离他远去。因为失忆他把自己想象成李尔王,在“一切终将离去”的永恒的宿命和终极的真实面前,演出文本呈现了作为本质上孤独的人类的终极命运和灵魂救赎。

退休?我永远也不会退休。可是我开始忘事儿了,有时候在台上,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一道白色的光,耳朵仿佛听到了收音机的电波声,我望着对手,却怎么也想不起下面的台词。我想我可能是累了,或者心理上出了什么毛病艾略特 ・布莱恩告别舞台的方式是一种极为惨烈和痛楚的经历,他因忘词而中断演出之后,命运宣判了他事业的终结。他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记忆,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自己是什么人,住在什么地方,忘记了自己的女儿们的名字和长相,忘记了最平凡的生活,忘记了他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屈辱,甚至忘记了他自己。但是他始终忘不掉的是莎剧中的那些诗句。阿尔兹海默症的突然造访和不可逆转,成为命运中一个突如其来的残酷事件,他彻底地改变了艾略特的生活,他从一个伟岸的父亲褪变为一个“彻底愚钝,丧失意识”的病人。他的三个女儿带着各自生活的困惑,在这个事件面前,被迫进行良知道德层面的选择,被迫进行灵魂深处的拷问,被迫进行生命层面的反思。故事的结尾,她们每个人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救赎。这个现代文本的结局没有对应《李尔王》古典文本的悲剧性结局,在如何拯救父亲和自我救赎的反思中,导演对一个永恒的哲理命题进行了现代性阐释。

无论是杰克逊的原作还是二次重构的剧本都呈现出精致的对位结构和严密的叙事逻辑。重构的文本犹如一个“理性言说和审美表达”的高贵器皿 ,它的内部被注入了一个发端于近代人类的哲理追问 :存在的本质及其意义究竟是什么?通过展现每个人物的现实处境和心灵世界,通过展现在极限境遇下人的选择,特别是通过比照

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人类伦理生活和情感关系,审视人性在不同历史境遇和伦理结构中的相同与不同,最终突出了文本由浅而深的主旨开掘 :人只是被偶然抛入的存在,终其一生人的意志和力量对他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的无能为力,理性也无法主宰世界 ,甚至无法挽留一切他已有的创造包括自己的生命。生活每时每刻都在离去,而人类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全部建立在脆弱易变的偶然之上 ,人的确只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在无法把握的终极规则和真相面前,人倘若要从自身的卑微中超越出来,使人的高贵得以彰显,只有通过勇敢的面对、承受和接纳。这些思辨和追问令《离去》这出戏超越了传统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层面 ,迈入了对本真的人性、存在的意义和灵魂的救赎的形而上的思索 ,让观众跟随剧中人物经验了从“被救赎”到“自我放逐”和再一次寻找“自我救赎”的灵魂跋涉。文本重构和救赎姿态使《离去》这出戏总体上确立了现代性的精神品格。

那么,这个现代性演出文本究竟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为什么导演王晓鹰要对一个十六年前看过的戏念念不忘?这个戏潜藏着王晓鹰艺术探索中怎样的精神密码?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二次重构?二次重构和阐释的意义价值和美学突破在哪里?这些问题是推动我们进一步阐释《离去》审美意义的基础。

(一)《李尔王》:进行现代阐释的文本基础

重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我们不难发现,这出经典悲剧中包蕴着大量可供现代性解读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现代阐释的文本基础。

首先,在原作中,文本意义的表达是多重的。李尔王的出场并非一个完美君主的出场,如果是一个完美君主的出场,他被遗弃的遭际也许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善恶的冲突。然而莎士比亚给予李尔王的是一个被自信和权力遮蔽了智慧的“愚蠢者和专制者”的出场。李尔王自我个性中的弱点促成了他人生的风暴和厄运,造成了许多不可逆转的错误,正如俄狄浦斯的追问,在命运揭秘的一瞬间,人自身的渺小、原罪和缺陷就被全部显现了出来。而人的全部高贵,悲剧的意义在于人可以在风暴和厄运中自省并用于驱散心灵的阴霾和愚昧,进入光明和智慧之境。这种永恒的人性的自省和反思是《李尔王》现代性阐释和重构的第一重基础。

其次,无论是李尔还是他的两个大女儿,无论怎样抗争,最终都失去了他们呼风唤雨的王位和权力,失去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现实依据。对人生存在的终极性意义的思考,对生命真实的回归是对《李尔王》进行现代意义阐释的第二重基础。

再次,作为最大的阴谋家的爱德蒙也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他的悲剧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爱与拯救”的问题。爱德蒙作为私生子,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葛罗斯特对待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爱德伽那样的父爱,在一幕一场中他就被自己的父亲当众取笑和羞辱。爱德蒙作为阴谋家的内在精神构成有着远比权欲更深刻的人性内涵。作为一个一开始就领受尊严践踏和灵魂放逐的弱者,在行为上他与整个世界为敌,他的反叛和阴谋在某种意义上是寻找自我存在的一种生命的反向运动。最后他在爱德伽的爱与宽恕中得到拯救,在临终前希望扭转由自己一手策划的悲剧,拯救即将被处死的李尔和考狄利亚。较之简单的阴谋篡权夺位的戏剧,从人性的堕落和救赎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对《李尔王》进行现代性阐述的第三重基础。

(二)对重构文本的二次重构

从奈戈 ・杰克逊的剧本来看,其现代性的阐释和重构的特点在于用一个现代家庭伦理正剧和一出经典的宫廷离乱的悲剧相勾连,实现两者之间情节对位的设置和形式意义的把握。而王晓鹰导演的《离去》在此基础上,除了更加强化情节对位和形式意义两方面的特征之外,有了更多对人物形象的设计、叙事技巧以及外在形式的创新与突破,且更加注重多重对位的两个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形式本身的意义表达。这样的重构意味着对原有的段落和台词要进行调整,对新增加的段落需要重新创作,从演出的结果来看,王晓鹰导演和台本统筹张健对剧本所进行的修改是妥贴和圆融的。

第一,杰克逊的《离去》确立了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整体叙事结构的一种整体性对位,实现了古典结构和世俗结构的对位,这种现代文本和古典文本的整体性对位在后现代的解构有不少尝试。而二次重构后的最大创新,在于变布莱恩“莎剧学者”的身份为“莎剧演员” ,这一改编意味着剧本要比原剧作多开掘出一重角色,主人公布莱恩和李尔王的角色关系将会得到更加明显和重要的强化,人格面具和角色面具之间的意味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对于戏剧矛盾冲突将会展开更为极致的体现,而人物性格的呈现也会更加丰富。同时,对艾略特身份的改变,也包含了王晓鹰导演十六年的存在之思。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北京人艺演员于是之,在1992年《茶馆》告别演出中惨烈的谢幕一直印刻在他的记忆中,触动他对人生意义的最根本的追问。借助《离去》,一方面对话和体验莎士比亚或杰克逊的回答,另一方面更是对存在本质的自我追问。所以,“影子”作为艾略特和自我对话的一个重要设置,不仅使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自言自语得以合理,让李尔王的“戏中戏”段落得以自然地插入,更重要的是赋予全剧一个形而上的意义所在,从某种程度而言既是艾略特的“意识”或者“灵魂”,也是具象化了的导演本人的追问,“影子”的角色赋予全剧展开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哲理思考的有效支点。

第二,由于主要人物的身份改变,二次重构实现了戏剧角色和现实人物的更强烈直观的对位。作为扮演李尔王取得过辉煌艺术成就的演员艾略特,他有意无意地选择了一个权力和尊者的人格面具,同时他本人的命运也暗合了这个错误的君王全部的弱点和不幸。艾略特 ・布莱恩所面临的真实处境与他曾经扮演过的莎剧人物李尔王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人物设置的改动至少给了饰演艾略特 ・布莱恩的演员在一剧之色是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第二种角色是曾经扮演过并且现在依然沉醉其中的悲剧人物李尔王;第三种角色是女儿们回忆中的那个“原来的父亲”;第四种角色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同“影子”对话的那个真我。四种角色的开掘比原来的剧本更大程度地拓展了意义表达的空间。

第三,相较于莎士比亚的悲剧和杰克逊的剧本,王晓鹰的舞台阐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悲剧结构与喜剧结构的对位,达到了悲喜交加的审美境界。这一对位的实现一方面依托于导演精湛的解释人物和处理调度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演员对形象的真实准确的把握而得以实现。阿尔兹海默症所带来的严峻的家庭处境和个人的命运悲剧,就像一种凝重的、悲怆的、充满绝望的色彩,作为一种沉重的精神基底压抑着剧中人物和观众的心灵。在这沉重而又压抑的命运的底色中,导演恰到好处地处理了艾略特反常的、变幻莫测的举止行为,把他不断退化的意识和记忆之后的种种离奇的表现,处理成一种逐渐远离社会既定规则的天才或儿童才可能会做出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行为,他常常沉浸在剧中不能自拔。他的行为令人笑,令人心酸,也令人动容。这些角色行为给予观众一种悲喜交加的审美体验,这种悲喜交加的美感生成经由导演的处理,氤氲在演出的过程中,催生出一种“辛酸的快乐”和“痛苦的解脱”的审美。正如导演王晓鹰的解释:“这样的改编会让人物性格更加极致,极致到无限趋近于是之身上那震撼人心的悲剧感。 ”

中同时扮演四种角色的可能性:第一种角第四,《离去》还呈现了一种古代社会

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结构的对位、戏剧和生活的对位、王者与凡人命运的对位。在我们观赏《离去》的同时,始终有一个潜在的经典文本的比照。在这种比照中,“布莱恩之愚”和“李尔之愚”形成对位,生活和戏剧形成对位,真实与虚假形成对位,经典莎剧和现实故事形成对位,特别是引发了观众对于一切身外之物――诸如权力、荣耀、地位、金钱的重新审视。

(三)在对位结构中的融合

《离去》的文本和《李尔王》的文本在并置和重构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精彩的融合点。第一处融合出现在演出伊始,艾略特・布莱恩作为艾略特也作为李尔的第一次发问“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 ”;第二次融合出现在艾略特在承受了生活和时光正快速离自己远去的生命真相的打击下,发出“暴风雨的独白”,这个独白既是李尔面对自我遭际的呐喊,也是艾略特面对人生困境的呐喊;第三次融合出现在艾略特和女儿们的相处过程中,他身在现实,心在角色的人格分裂导致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反感,因此爱尔玛总是不耐烦地提醒他:“爸爸,你又扮上了! ”;第四处融合产生在三女儿决意照顾父亲之后,考拉给癫狂的父亲朗读四幕七场李尔王疯了之后的那段台词,艾略特和考拉的对话慢慢发展成李尔王和考狄利亚的对话,考拉怀抱着父亲,把全剧的情感推向高潮。 [1]这场戏中观众分不清楚究竟是剧中的考狄利娅跟李尔王在对话,还是三女儿在跟艾略特 ・布莱恩本人在对话,这场戏将两个文本、所有人物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将台词和人物情感也全部融合到了一起。爱,对无望人生的救赎意义在此得到强烈的提升和渲染。

因此,就文本意义的现代性阐释而言,《离去》的叙事倾向于后现代的重构范式,而其内在意义却更加趋近现代性的思考,演出文本对意义的追求,体现出导演对后现代戏剧的历史和文化的理性思辨和批评姿态。对于经典的解构和重构,在后现代戏剧叙事的风潮中一度呈现出极大的颠覆性和破坏力,后现代主义要将传统艺术所追求的美和意义送往绞刑架,演出不再表达独到的思想和见解。所谓“哲理走进来,我就走出去”,后现代艺术中很少再有“维护真理的斗士”。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话语,消解了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而趋于和大众文化的合流。而王晓鹰的经典重构与阐释,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带有批判性审视下的美学立场选择。他的观念和艺术虽然包含着一种对话经典的现代姿态,但仍然将他的阐释建立在对经典作品的严谨的研究和体悟的基础之上。他总是思考能够和当下的社会有共鸣的创新的理解和开掘,体现出当代中国戏剧艺术家独立的反思品格,以及导演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解读和阐释的基本立场在他之前的《理查三世》《哥本哈根》等剧中也强烈地得以表达。

二、文本重构的多重审美之维

(一)关于“离去”的多维理解和阐释

对《离去》舞台演出的美感与意义的认识,是一个很丰富的话题,对于“离去”这个标题的阐释也是一个很丰富的话题,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演出文本关于“离去”的丰富信息――对整个戏剧情境而言,有现代社会相较于古典社会的离去;新的伦理道德世界相较于旧的伦理道德世界的离去;人的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的离去;生命进入黑暗的通道的逐渐离去。对艾略特 ・布莱恩而言,青春、辉煌、事业、舞台、观众、自我价值、意识、记忆以及一切过去所拥有的事物的离去,直至影子的离去,灵魂的离去,生命的离去。对两个女儿爱尔玛和丽兹而言,童年、美貌、母亲、爱情、父亲形象的死亡和离去乃至一切美好的记忆的离去。对三女儿考拉而言,她因为父亲专制、母亲早亡、姐妹们的隔阂而过早成熟,她为成熟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在一个现代社会里的灵魂流放和无所皈依,成为了一个酗酒、吸大麻、叛逆的、被家庭成员长期怀疑、鄙视、回避和不信任的迷失青年,她生命中最美好和最珍贵的东西被剥夺,已经离她远去正如导演所说的那样:“它(剧本)不仅仅有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社会意义,它讲述的一个人自我意识远去的最后黑暗的过程,是最真实的社会生活层面的生命感受,我想用自己的方法传达出我想要观众知道的东西。 ”

导演在《离去》的叙事中至少传达出了五个层次的意义:第一层是通过展现艾略特生命的最后时刻,正视老年人尤其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临终关怀,这是社会学意义的呼吁;第二层意义在于直面子女的伦理责任和个体的生存境遇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由此引发出伦理道德层面对亲情和良知的反思;第三层意义的发掘,无论是莎剧剧本,还是重构剧本都定义了一种苦难的、残酷的生命境遇,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困惑和苦难中盲目的挣扎,同时肯定了爱对于本质上孤独和虚无的人生的救赎意义;第四层意义,导演思考了生命在本质意义上的平等,并强调对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这种尊重使得剧本超越社会问题和道德教化层面的意义,而上升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领域;第五层意义是王晓鹰的阐释中更为潜在和深刻的意义呈现,那就是关于“存在的本质”的揭示。从本性上说 ,人类总是希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正像盛名之下的李尔王和艾略特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然而宇宙的客观法则,死亡的最终到来嘲弄了人类的自以为是。面对这样的存在真相,于是产生了加缪所说的“家园迷失”和“荒诞感”。第五层意义正是在于直面人生的“荒诞感”和“虚无感”。然而,导演没有止步于“荒诞感”和“虚无感”的揭示,而是通过救赎通道的寻找,确证了人生的最高意义在于对人与世界、人与人分裂的“关系”和“相互性”的重新领悟,对于“一体之仁”的最终领悟。这一层意义通常会被忽略,却是王晓鹰二次重构中最具张力的思想所在,也是《离去》从社会意义、人文关怀上升到人生觉解和审美意义的深刻性和超越性所在。这层意义揭示了一种形而上意义的存在的真相,那就是生命在每时每刻离我们远去,时光每时每刻在离我们远去,生活在每时每刻离我们远去,所有你喜欢的、不喜欢的、厌恶的和憎恨的都在离我们远去。人生的过程如海德格尔所言,应当是一个不断“去蔽”的过程,祛除一切功利社会中的规则和欲望对自我本性的遮蔽,从而回归自我,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

《离去》中的成功和卓越正是对不同层次的文本意义的高度清晰的揭示。也正因为这样丰富的意义的包蕴性,这出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被不同的观众所接受,同时在不同的观众那里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影响。

(二)舞台时空的导演创构

每一个戏剧剧本,其段落都是以时空的形态,也就是时空场次来写就的。对时空的理解和处理也体现了编导艺术最核心的工作。在重构的叙事格局中,《离去》的舞台时空至少包含着五种形态:现实的时空、回忆的时空、想象的时空、心理的时空以及隐喻的时空。

1.

在现实时空的处理上,导演遵循了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角色的上下场有着严谨的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的设计,娴熟的舞台调度的呈现,精巧准确的人物关系的把握、张弛有度的舞台节奏,体现了导演驾驭写实题材的舞台剧的功力以及“国话”的演员们塑造不同于自己的“他者”(角色)的才华。

2.

从全剧叙事来看,“回忆时空”是一种过去时态的叙事。通过回望的美好对照了现实中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狼狈和不堪,引发了观众对极限境遇下无助和微弱的人的同情和悲悯。

3.想象的时空在整个舞台呈现中具有

重要的意义。主人公艾略特沉醉于艺术、诗歌和想象世界构成了想象时空里的主要内容。满墙的海报、招贴画,满屋的服装、道具、奖杯和面具无不提醒着他、强化着他在角色世界中的自我认同。在失去对生活的记忆之后,他依然可以熟练地吟诵出《哈姆雷特》的台词,《第十二夜》中小丑的台词以及《李尔王》的台词。在想象的时空里,它可以回到李尔王的世界,激情地朗诵李尔王著名的独白。相较于逐渐暗淡和破碎的现实的时空,想象的时空呈现了已经远离艾略特的那个生命中的黄金年代,同时展现出那个黄金年代中生命瞬间的灿烂。

4.《离去》心理时空的开掘主要依托于“影子”形象得以展开。“影子”的形象在二次重构的剧本中被导演定义为艾略特的“意识”,“影子”是艾略特自我审视和沉思的一个对象。他内心的痛苦、纠结、挣扎,从一个正常思维渐渐进入迷乱思维的过程,那种极度的无力感和恐惧感,正是依靠“影子”的表达以及他同“影子”之间的对话来呈现。“影子”可以作为一个真实的自我和艾略特对话,也可以代替艾略特冷静地审视他的肉身所面临的困境,“影子”既是艾略特的“清醒的自我意识”,也代替他对外界和自身进行理性判断。王晓鹰在《离去》中的处理,还时常将心理时空和现实时空、想象时空重叠在一起,比如看护拿过“影子”手上的大氅给躺在地板上的艾略特盖上的段落,“影子”注视艾略特跪在考拉面前忏悔的段落,都出现了多种时空的重叠,这种叙事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象征并揭示出不同的世界在患病的艾略特混乱的个人意识中并存的那种真实。

5.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王晓鹰对隐喻时空的处理。这重时空的处理凸显了王晓鹰舞台意象的整体哲理品格。导演用莎士比亚著名的诗句贯穿全剧 “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上场下场各有其时”。其内在的隐喻含义是显而易见的。艾略特经过黑暗的通道从楼梯走下的出场,和从楼梯走上的离去,这个过程象征了一出戏的开端和结局,也是一切人生的开端和结局的隐喻。在隐喻的时空中,艾略特的“影子”向着楼梯尽头的光源远去,穿越生命的此岸和彼岸,把一切荣辱和苦难留在身后,把爱和恨留在了身后,把留恋的和遗憾的留在了身后,把属于自己的和不属于自己的留在了身后,他的离去敞开了生命的谜底和终极的真理。这个隐喻时空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伴随着最终极的离去,使观众获得了一种卸下十字架重负之后的兴奋和快意。悲悯和救赎是导演在楼梯尽头投下的那一束光,带着神圣的启示,把生命的诞生和死亡从一个混沌的背景中凸现出来,并对人类的生存之痛给予形而上的抚慰和关怀。正是灵魂的离去和返回遥远彼岸的途中,艾略特 ・布莱恩领受到了希望之光和救赎之光照耀下的神圣解脱,导演的生命追问也从某种程度得到了回答。

(三)象征意象的审美蕴藉

导演通过多重舞台时空的创构,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舞台意象的捕捉,把过去和现在、现实和非现实、心理和审美的世界有效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离去》中具有象征意蕴的表达有很多,其中楼梯、屋子等意象都颇具匠心。

1.楼梯的意象。《离去》的舞台空间比较重要的构成就是一个高达天幕的活动的楼梯,它既是现实时空中通往二楼卧室的通道,也是想象时空中艾略特出场的通道,还是隐喻时空中从神秘的对岸偶然坠落,以及通向神秘的生命对岸得到解脱的通道。楼梯的意象强化了“生命是一个不断坠落的到来和不断超升的离去的过程”的意义思考。坠落是一种偶然,离去是一种必然。楼梯的意象凝结着舞台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的单纯而又颇具深意的表达。

对于不同的心灵而言,楼梯通向不同的方向。对大女儿爱尔玛而言,它通向那个怀有巨大的童年创伤的二楼,在那里她第一次失却自己的精神家园,她被两个妹妹的先后降生剥夺了生存的空间,剥夺了父母的宠溺。所以她在那里永远也睡不着,她甚至半夜偷偷溜走也不愿意进入那个令她充满幼年伤痕的空间。对于二女儿丽兹而言,楼梯所通往的方向原本就是她想要逃离的一个乏味单调的世俗世界。她渴望自由,渴望富有,渴望成为明星,渴望一种众星拱月的生活,同时又为她现实的三流演员的处境所伤害,却又不可避免地在世俗世界里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为求解脱,她希望可以让父亲去养老院,卖掉房子的念头一直萦绕着她。对于三女儿考拉而言,楼梯是联系亲情的那条“永远的脐带”,通往一个她渴望回归的精神原乡。比之两个姐姐的处境和生活,她有着更为凄惨和曲折的人生经历,她酗酒,吸食大麻,象吉普赛人一样四处流浪而无所皈依。正是这种低到尘埃里的生活经验,令她早已丧失了姐姐们那种企图以自己的意志和规则来改造生活的信心,转而以一种卑微、平等和接纳的心态对待生活。楼梯对艾略特而言,那是通向真实人生的过程,也是通向人生辉煌的高处,还是通向一个形而上离去和皈依所在的必经之路。楼梯所构成的调度和画面,在舞台空间上有形式感、韵律感,在造型意义上也呈现出深刻的意味,直指思想的核心。楼梯这个舞台意象的所指在于揭示出每时每刻,时光都在离我们远去,生活都在离我们远去,我们所有喜爱的和憎恨的都在离我们远去的人生真相。

2.屋子的意象。该意象也很好地烘托了“离去”的主题。《离去》舞台空间的主要构成是屋内呈现碎片形态的墙壁、家具和陈设。舞美创造出了一种不那么结实和稳固的屋子的印象,这些碎片在空间中的散落,正好照应了记忆在生命中的消逝的心理真实。屋子碎片化地分布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构建出一种摇摇欲坠,分崩离析、渐次消逝的舞台意象,正是人生虚幻这一抽象思考的符号化表达。

完整的舞台艺术是舞台作者依靠其艺术直觉对审美对象的感悟,综合所有的艺术构成,形象的、画面的、声音的,从总体上把握意象的创造和呈现,使“胸中之竹”转变成“手中之竹”。演出意象完整性的体现,与舞台视象中空间的营造、灯光色彩的拿捏、剧情结构的重塑、主客叙事的选择、表演风格的确定、节奏场面的控制、舞台调度的驾驭、虚实关系的把握、强弱力度的调控、舞台气氛的渲染、动作细节的雕琢等一系列工作有关。舞台总体的审美意象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形象和画面的凑合,也不是场面与场面的随意组接,更不是舞台手段的机械堆砌,而是整体演出意象在诗性直觉中的自然呈现。舞台上一切有限的事物、具体的景象因由意象而被引向更为丰富和无限的意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限与无限、虚与实的高度统一,从而真正创造出舞台艺术的完整性,实现演出意象的完整性。没有圆融的审美意象,就产生不了完满的艺术形式,没有完整的演出意象,一定会导致舞台视象的支离破碎。从这个角度来看,《离去》的总体舞台意象的表现是浑然统一的。《离去》的舞台意象本身是一种最恰当的现代阐释,它不仅实现了形式本身的意义言说,也为舞台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时空造型,舞台意象也为文本的叙事实现了它内在的哲理品格和审美意义。

注释:

[1][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10卷.朱生豪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10卷),朱生豪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李尔王读后感篇7

参与者:高中组新人奖何婧婷、一等奖李丽红、二等奖赵晨伶,

初中组一等奖王钒至、二等奖陈博阳、三等奖闫一鑫,及写作夏令营营员们

子衿:我们欢迎放胆大赛高中组的获奖选手们上台与大家共同交流写作心得。从左往右他们依次是高中组新人奖何婧婷、一等奖李丽红和二等奖赵晨伶。欢迎你们。

子衿:首先祝贺你们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跟大家谈谈你们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经验吧!

何婧婷:我写作开始得比较早,对写作有更多的热情,所以会坚持下来。慢慢地这种热情会变成一种习惯,习惯会变成一种不离不弃的感觉。

子衿:我知道何婧婷和李丽红都是今年刚刚高三毕业,赵晨伶也即将升入高二了。在你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是怎样平衡考试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呢?

何婧婷:我是比较擅长叙述文的,所以就不爱写老师让写的议论文。那会儿老师让背论据,我心里很抵触,于是干脆转换了一种方式,开始写小说,这种记叙文参加高考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握得当。

李丽红:我觉得这两方面没有什么矛盾的,但是个人风格会在考试作文时突出地体现出来。比如我初中时写议论文,到高中时开始慢慢地关注散文,于是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写出来的东西都带有散文的气质。

赵晨伶:我同意丽红的看法。我在这两方面分得很清楚,平时就是自由写作,考试写议论文。

子衿:有很多同学都说:我很想写好作文,可是就是不开窍,有没有什么写作技巧可以传授的?我们接下来就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写作到底有没有技巧?

何婧婷:我认为,写作是有技巧的。但是主要还是看平时的积累,在读写方面的。

子衿:我来说一种写作技巧,不知道三位是怎么看的,那就是模仿。写作开始是否可以模仿?

李丽红:可以模仿的,要模仿比较好的作品和作家。

何婧婷:我也同意,刚开始的模仿一定要选择好的模仿对象,会事半功倍。

子衿:总结一下,也就是说,模仿写作,首先要模仿的就是它的骨,而不是它的血肉。先要去把握这一类文章的整体风格。比如川端康成写游记很有特点,那么我们就要模仿学习他的这种特点。

子衿:给我们现场的同学推荐几本你们喜欢的书吧。

何婧婷:看书一定要有选择地去看。比如你喜欢看《故事会》,那写出来的就会是“故事会体”。所以说,我建议大家看书一定要选好书。我觉得国内同年龄段的人写的小说最好不看,可以选择一些外国作品去看,比如村上春树的作品,还有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作品等。平时也可以多读读诗歌,对自己的文学积累非常有帮助。

李丽红: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作品,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专门去挑选,而是都去读一读。我推荐的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

赵晨伶:我推荐乔治·奥威尔的《1984》,一位英国作家写的政治寓言小说,非常精彩。

子衿:谢谢我们高中组三位获奖选手的发言。下面让我们有请初中组的获奖选手们上台,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写作读书心得。

子衿:相比较高中生沉重的课业压力,我想初中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去读几本好书。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呢?

王钒至:我平时喜欢读科幻类的作品,还有像刘慈欣和阿西莫夫的作品。具体到作品,比如《天使与魔鬼》,《藏地密码》我觉得写得很深入,涉及到很多很专业的知识,《三体》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其中描写的人类在绝望中的各种举动,以及对人性的剖析都令人过目难忘。

陈博阳:我平时比较喜欢看日本作家的书,比如三岛由纪夫,还有村上春树。国内的作家我喜欢看笛安和韩寒的作品。

子衿:相对于高中的“薄发”,初中就是一个“厚积”的过程,怎么看待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王钒至:读书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话行为,和大师对话也和自己对话。它能让你写出来的东西更有深度。所以,读书很重要。

陈博阳:读书可以培养对世界的一种感情,让自己的文章更有灵魂。

子衿:平时有没有写不出来,遭遇瓶颈的时候?

王钒至:写不出来是因为对生活没有感情。

闫一鑫:我的写作状态很随意,在压力之下往往写不出来。

子衿:还是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刚才关于写作模仿的事情,你们这么看?

王钒至:别人的办法未必适合自己。语言特点、结构方式这些都可以学习,但不能完全套用别人的模式。

陈博阳:开始的时候都在模仿,韩寒一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是在模仿钱钟书。

李尔王读后感篇8

>> 校长的读后感 《伟大的母爱》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过去的教授》读后感 《出卖笑的孩子》读后感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谈谈读后感的写作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饿死的鹦鹉》读后感 《师生沟通的艺术》读后感 浅谈读后感的写作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美国的本质》读后感 《夏洛的网》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文化的血脉》读后感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妈妈的硬币》读后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8

[2] Kari Polanyi Levitt,Keynes and Polanyi: the 1920s and the 1990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3:1 February 2006: 152-177,2006

[3] MurrayN.Rothbard,Down with Primitivism: A Thoroug Critique of Polanyi,Mises Daily: September17,2004

[4] 詹姆斯・布坎南,理查德・瓦格纳,刘延光译.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5] 卡尔・波兰尼,冯钢,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 曼库尔・奥尔森,吕应中等译.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9

[7] 汤姆・普雷特.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

[8] 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

[9] 张宇燕.斯密定理、奥尔森条件和改革开放.文景,2008(9)

[10]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周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 北京 100000)

上一篇:父母恩情范文 下一篇:七夕传说范文